Gilbert综合征

Gilbert综合征
Gilbert综合征

(一)、Gilbert综合征

Gilbert综合征又称为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黄疸,属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非结合胆红素血症,1901年Gilbert首先报告。Gilbert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多无明显症状。Gilbert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病人主要为青少年,男性多见。发病率大约为5%左右。

临床表现

1.可无明显症状;

2.长期间歇性轻度黄疸;

3.部分病例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不适;

4.肝脾无肿大或轻度肿大。

2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青少年发病,随年龄增加,黄疸逐渐减退,常有家族史。

2.慢性反复发作性黄疸,疲劳、饮酒、感染或月经期黄疸加重。

3.苯巴比妥或导眠能可使黄疸减轻或消退。

4.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含量正常。无显性或隐性溶血性黄疸。

5.肝功能试验、溴磺太钠试验、肝脏活检正常。

治疗原则

1.Gilbert综合征无需特殊治疗。

2.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有降低血胆红素的作用。

用药原则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口服,有助于血胆红素的降低。(2)、Dubin-Johnson综合征

Dubin-Johnson综合征又称为慢性特发性黄疸,为遗传性结合胆红素增高Ⅰ型,1954年Dubin等首先报告。Dubin-Johnson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长期性或间歇性黄疸。多数研究表明Dubin-Johnson综合征血缘相近比率很高,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一家可多人发病,病人是Dubin-Johnson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纯合子,但也有些病人并无家族史。常见于青年人,世界各地均有病例报告。

1临床表现

1.可无明显症状;

2.轻中度黄疸、尿色加深;

3.右上腹不适或隐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黄疸、肝脾轻度肿大或轻微压痛。

诊断依据

1.青少年发病,常有家族史。

2.慢性反复发作性轻中度黄疸、尿色深黄、乏力、肝脾轻微肿大。饮酒、饥饿、过劳、感染或妊娠时加重。

3.血清结合胆红素轻-中度增高,尿胆红素阳性。

4.溴磺太钠试验45分钟时正常或稍高,120分钟时潴留显著,呈双峰曲线。其他肝功能试验基本正常。

5.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静脉胆管造影可显影,无肝内外胆管梗阻。

6.肝组织色深呈绿或黑褐色,肝实质细胞内明显的脂褐素颗粒。

7.尿中粪卟琳排泄障碍。

治疗原则

1.Dubin-Johnson综合征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

2.苯巴比妥有助于降低血胆红素。

用药原则

黄疸较深时可加用苯巴比妥口服,有助于血胆红素的降低。

(三)、crigler-najjar综合征

crigler-najjar 综合征(crigler-najjar syndrome,CNS)又称为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先天性非梗阻性非溶血性黄疸。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又称先天性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症、伴有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据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程度,又分为crigler-Najjar 综合征Ⅰ型和Ⅱ型。Ⅰ型罕见,新生儿出生2 周内常出现肌肉痉挛和强直、惊厥、角弓反张等胆红素脑病表现。

疾病中文名称

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先天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先天性非梗阻性非溶血性黄疸

2疾病描述

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又称先天性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症、伴有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根

据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程度,又分为crigler-Najjar 综合征Ⅰ型和Ⅱ型。

3症状体征

Ⅰ型罕见,由Crigler-Najjar 于1952 年首先报道。患者是致criglel-najjar 型基因的纯合子。新生儿出生后迅速出现黄疸,多在出生后1~4 天即有显著黄疸,胆红素浓度可高达289~816μmol/L,90%为非结合胆红素;由于非结合胆红素对脑组织有亲和力,新生儿出生2 周内常出现肌肉痉挛和强直、惊厥、角弓反张等胆红素脑病表现。患者无溶血现象,胆汁呈无色、无胆红素,胆囊造影正常。Ⅱ型少见,但较Ⅰ型多见,于1962 年发现,是致Grigler-Najjar 型基因杂合子。患者出生后不久出现黄疸,也有在幼年或成年期发病。病情较Ⅰ型相对较轻,无神经系统症状,智力发育亦正常。黄疸程度较Ⅰ型稍低,血清胆红素波动于85~374μmol/L,胆红素脑病少见。胆汁有色素,粪便中也有相当量的尿胆素。仅有少数病人因血中非结合胆红素较高,从而引起锥体外系的损害。其他肝功能检查皆正常。

4疾病病因

crigler-najjar 综合征Ⅰ型,首先由Crigler 等于1952 年报道,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多为近亲婚配。患儿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完全缺乏,不能形成结合胆红素,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过高的脂溶性非结合胆红素,经尚未发育成熟的血-脑脊液屏障,扩散入脑脊液及脑实质内,引发胆红素脑病。crigler-najjar 综合征Ⅱ型,由Arias 于1962 年发现,故又称Arias 综合征(Arias Syndrome)。一般认为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父母罕有近亲婚配。患儿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部分缺乏,致胆红素结合障碍,引起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因仍可产生少量结合胆红素,故较少发生胆红素脑病。

5病理生理

由于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的编码区域不同部位的基因突变,UGT1Al 酶活力减少甚至缺如;crigler-najjar 综合征根据UGT1A1 的缺乏程度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肝内UGT1 完全消失;Ⅱ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减少但不消失。由于UGT1A1酶活力减少甚至缺如,从而造成胆红素结合功能障碍。病人肝脏组织病理学无特殊改变,仅可见毛细胆管内有胆栓。在伴有核黄疸的病人,可见到大脑的基底节神经核被非结合胆红素所深染。

诊断检查

诊断:Ⅰ型诊断主要根据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且无溶血证据。肝功能及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正常。Ⅱ型:因肝内BGT 部分缺乏,用苯巴比妥治疗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临床上可视其对酶诱导剂的治疗反应,来鉴别Ⅰ型或Ⅱ型Crigler-Najjar 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黄疸严重,血清胆红素>340μmol/L,伴有胆红素脑病、苯巴比妥治疗无效者,诊断为本病Ⅰ型;黄疸较轻,血清胆红素<340μmol/L,神经系统症状不明显,苯巴比妥治疗有一定效果者,诊断为本病Ⅱ型。

其他辅助检查:肝活检光镜下正常,偶有胆栓存在。电镜下肝细胞结构大致正常。Ⅰ型可见肝细胞内质网较为突出,肝细胞内偶见不规则小泡,细胞质内有特殊颗粒存在。Ⅱ型可有肝细胞滑面内质网肥大和增生等改变。伴有胆红素脑病时,可见脑皮质、丘脑和基底神经核被胆红素深染。肾乳头、肠黏膜、心内膜等处

鉴别诊断

需与感染、新生儿ABO 溶血病、Rh 溶血病等所引起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鉴别。

6治疗方案

Ⅰ型

(1)出生后1 周内应采取血浆置换疗法,以降低血浆中非结合胆红素的浓度,防止脑组织损伤和胆红素脑病发生;能暂时改善症状。

(2)因肝内无BGT,故对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无效。

(3)光照疗法:每天须保持15h 光疗方能维持血清胆红素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可使黄疸降低,胆红素脑病减少,能暂时改善症状。

(4)用锡原卟啉静脉注射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锡原卟啉为一种血红素加氧酶的抑制剂,使血红素转变为胆绿素的过程被抑制,减少胆红素的生成。

Ⅱ型

(1)因肝内BGT 部分缺乏,用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诱导剂苯巴比妥治疗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应坚持长期持续治疗,适当改善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从而使部分病儿生存到成年。苯巴比妥(鲁米那)衍生物之类的药物,副作用较小。

(2)光照疗法也有一定效果,利用日光或一定波长的人工灯光照射患儿。光照能改变胆红素的有关异构体,加速非结合胆红素的排出而减轻黄疸。波长430~470nm 的光波,可促使间接胆红素氧化,产生无色的水溶性物质,直接分泌入胆汁或从肾脏排出。随着年龄增长光疗的效果越来越差。

(3)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等药物,因该药能同血清非结合胆红素竞争与白蛋白结合,使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加而诱发胆红素脑病。目前正在实验的新的治疗方法是肝脏移植和肝细胞移植。

并发症

Ⅰ型可出现嗜睡、惊厥、角弓反张、肌肉痉挛和强直、昏迷。Ⅱ型可有智力异常、感觉缺陷、紧张性震颤。

预后

Ⅰ型病人预后不良,大多数在出生后18 个月内死于胆红素脑病或后遗症。少数黄疸持续终生。Ⅱ型预后比Ⅰ型好,轻型患者或可存活至成年。

预防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

8相关药品

苯巴比妥

9相关疾病

感染 ABO溶血病 Rh溶血病

(四)、Rotor综合征

Rotor syndrome

Rotor综合征(RS)是遗传性结合胆红素增高Ⅱ型,于1948年由Rotor首先报告,当初认为是DJS的亚型,但通过有机阴离子清除试验和尿中粪卟啉异构体分析,证实RS是独立的疾病,比DJS少见,亦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RS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与DJS很相似,预后良好,也一样无需治疗。但在实验室检查上,下述4方面与DJS显然不同:①BSP潴留试验45min显著升高,常达20%-40%,90-120min无再次上升曲线;②肝脏外观不呈现黑褐色,肝细胞内无特异色素颗粒沉着;③24h尿中粪卟啉总排泄最明显增加,但粪卟啉异构体的分布如常人;④口服胆囊造影显影良好。

Rotor综合征的病因

由于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和排泄结合胆红素均有先天性缺陷,致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吲哚箐绿(ICG)排泄试验有减低.

胆囊造影多显影良好,少数不显影.肝活组织检查正常,肝细胞内无色素颗粒.

所谓结合胆红素,是正常红血球代谢的结果。正常人血中红血球的寿命大约为100-120天,人体的红血球每天有1%衰老死亡,这些死亡的红血球就被吞噬细胞清除及分解,形成胆绿素(biliverdin),然后迅速被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再转为结合胆红素。肝细胞把它运转和排泄到毛细胆管,成为胆汁主要成分之一。

Rotor综合征的疾病常识

Rotor综合征是一种隐性基因(autosomal recessive)遗传病,虽然父母带有隐性致病基因(recessive gene),他们表面上都是正常无恙。可是母亲每次怀孕时,胎儿就有25%的机会从父母双方各自获得致病基因,而患上遗传病。胎儿有50%的机会,一如父母一样,带有隐性致病基因。胎儿只有25%的机会完全正常。

Rotor综合征临床表现

本综合征几乎均见于发病在20岁以下者,男女无差别,主要表现为黄疽,一般没有其他症状,有时易疲劳、食欲不振,腹痛。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血清胆红素平均6毫克(4—20毫克)%,其中直接反应部分占50%以上。45分钟之溴磺酞潴留率可高达50—60%。应用131I-溴磺酞肝脏时间扫描可见肝摄取染料延迟,可有胆红素尿但尿胆原排出正常,其他肝功能均正常,口服胆囊造影正常。肝活检无异常,没有色素沉着肝细胞中,故与Dubin-Johnson综合征有所区别。预后良好。

Rotor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这种病没有特效药物,也许有人使用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来促进胆红素运转及排泄。Rotor综合征是不会演变为肝癌或肝脏硬化的。

Rotor综合征的预后护理

Rotor综合症的预后(prognosis)良好,肝功能正常,肝酶( liver enzymes)没有上升,也没有肝脏肿大。不像很多别的肝脏病,病人会有发痒的现象。Rotor 患者寿命也正常,病情不会恶化。不过可能因为感染、怀孕、服用口服避孕药物、喝酒(酒精)等等而出现黄疸。所以应该避免上述所说。

布加综合征患病原因

布加综合征的病因种类繁多,根据病因不同,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尚有部分病例难以找到相关病因,有人称之为特发性。造成本征的原因有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栓形成,邻近脏器的病变压迫以及肝静脉、下腔静脉本身的病变,如先天性发育异常、闭塞性静脉炎等。常见病因:1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下腔静脉隔膜.2.高凝和高粘状态.3.毒素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有一定关系.4腔静脉内非血栓性阻塞.5外源性压迫6.血管壁病变,7,横隔因素8.腹部创伤9其他. (一) 下腔静脉肝段闭塞病变可有狭窄、近乎完全闭塞或呈膜状中央有孔,膜或薄或厚,或有一长段闭塞,因此也有名为下腔静脉膜状闭塞(membranous obstruction ofIVC, MOVC)、缩窄,但是从膜的组织病理学来看认为系血栓机化所致。有证明沿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栓形成,也可在门静脉形成膜作为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儿童中也有发现,但逢年龄为30岁,有学者提出先天性血管畸形的学说。下腔静脉闭塞症位于肝静脉开口的上或下,而开口处可有或无闭塞或只有一个开口闭塞,膜也有厚薄不等,附壁血栓机化使下腔静脉收缩窄细。先天性血管畸形的局部解剖应当一致,事实上并非这样。组织学上区别正常纤维化和血栓机化很难,但在后者衬有内皮及平滑肌纤维,机化血栓常示有毛细血管增生及含铁血黄素沉着。有报道肝静脉开口部位的血栓可形成膜,而血栓机化的大小决定膜的厚薄。下腔静脉肝段阻塞症状是由于起病时阻塞尚不完全所致,在机化过程由于纤溶与纤维化可使血栓缩小,如果血栓小,所形成的膜薄其中有孔。临床研究采用B超或下腔静脉造影可见血栓形成过渡至膜完全闭塞或显著狭窄的过程。易发生血栓的疾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口服避孕药(外国的)、原发性骨髓增生症,可有下腔静脉阻塞和肝静脉血栓形成。然而为何血栓容易发生于下腔静脉肝段?白塞病血管炎也可发生下腔静脉血栓,其他疾病也然。有认为下列因素使下腔静脉肝段对血栓形成特别易患:①横膈的呼吸运动可损伤下腔静脉的内膜;②咳嗽可加重其机械性损伤;③肝静脉与下腔静脉相接时成直角处血流旋涡正发生于这段; ④2例创伤后高凝状态,促使未累及的下腔静脉发生膜状阻塞。 (二) 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的病因有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种,继发性多由于肿瘤、肝包虫囊肿、外伤、大结节、阿米巴肝脓肿压迫所产生,其治疗有别于特发性阻塞。肝静脉血栓形成即过去认为的经典的布加综合症有隐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可用骨髓培养及红细胞系集落形成检测、诊断。造血系干细胞缺陷也可产生血栓前状态。感染者中血培养阳性,插管作下腔静脉造影有时会激惹发生寒战、发热、有细胞性血栓性静脉炎,这些病员多有经济情况低下、营养差。 病理生理: 肝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增高,导致肝中央静脉和肝静脉窦扩张淤血。导致顽

女性盆腔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盆底物理治疗

女性盆腔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盆底物理治疗 Author:Rhonda K Kotarinos, DPT, MSSection Editor:Linda Brubaker, MD, FACOGDeputy Editor:Kristen Eckler, MD, FACOG 翻译:张晓薇, 主任医师,教授译审:樊伯珍, 主任医师 Contributor Disclosures 我们的所有专题都会依据新发表的证据和同行评议过程而更新。 引言盆底物理治疗是一概括的术语,用于描述接受了高级训练的物理治疗师对盆底功能障碍的各种治疗方法。盆底功能障碍是一些疾病的总称,例如盆腔器官脱垂、大便失禁或尿失禁和慢性盆腔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可伴发尿路症状和肠道症状的慢性盆腔痛的一种潜在病因。 对于存在盆腔器官脱垂和失禁问题的女性,治疗师研发了一套针对盆底和相关结构薄弱的治疗方案,相关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腹壁和骨盆带肌肉系统[1],此方案可能包括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参见“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处理”和“女性尿失禁的治疗”和“成人大便失禁的病因和评估”) 许多专家认为即使不是大多数,也有许多慢性盆腔痛女性具有一定程度的盆腔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此综合征中盆腔痛由盆底肌肉缩短、紧张和触痛引起,且常存在盆腔肌筋膜疼痛的触发点。肌筋膜疼痛指盆底肌肉组织、盆腔结缔组织及相关肌筋膜的疼痛[2]。肌筋膜触发点既可为活动的,也可为潜伏的。活动的肌筋膜触发点可重复产生患者所描述的症状。潜伏的肌筋膜触发点不会产生自发性疼痛,但可能使其所在的肌肉发生运动障碍[3]。(参见“女性骨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盆腔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处理也可应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然而,由于此综合征存在独特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肌肉长度与张力关系和神经功能的改变,也可能会应用其他形式的盆底物理治疗。这些改变还可能与内脏病变有关。(参见“女性骨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关于‘发病机制’一节) 转诊至物理治疗临床医生可联系美国物理治疗学会以获得其区域擅长于盆底功能障碍治疗的物理治疗师列表,临床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以便物理治疗师需要医疗支持来推进治疗时,例如注射或针刺操作,能够与临床医生沟通。 患者评估 检查内容—物理治疗师评估的3大方面为肌肉骨骼系统、盆底肌及骨盆软组织。已有数个专家团队研发出了评估盆底肌筋膜疼痛的标准化、可重复的筛查性检查[7,8]。 ●骨骼肌肉系统—包括评估姿势、步态、脊柱和四肢关节活动度、相关肌肉的长度与力量关系,以及记录疼痛分布情况。需评估特定肌肉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并评估患者的姿势障碍。相较于无盆腔痛的对照女性,会阴盆腔痛者报道的姿势异常更多,包括胸腰连接综合征、骨盆不稳定、骨盆四边形板功能障碍及脊椎旁肌张力过高[9]。尚不确定姿势异常由盆腔痛综合征引起,抑或前者促进了后者。 ●盆底肌肉—可将1-2根手指插入阴道或直肠,触诊以了解盆底肌肉状况;利用盆底仪器检

布加综合征三种治疗方法

1.介入手术治疗 因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成功率高、复发率低、重复性强等优点,已经成为布加综合征首选治疗方法。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合并血栓者,可先插管溶栓治疗,待血栓完全溶解后可行球囊扩张治疗,将狭窄段血管扩开。球囊扩张效果差者可行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治疗。 具体手术方式有: 1)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适应症是下腔静脉隔膜型阻塞者,无论是狭窄还是闭塞。 2)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与内支架植入术适应症是下腔静脉长节段闭塞者。 3) 肝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适应症是肝静脉隔膜型阻塞者,无论是狭窄还是闭塞。 4)肝静脉球囊扩张成形与内支架置入术适应症是肝静脉节段性闭塞者。 5)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S) 适应症是肝静脉广泛闭塞者以及严重肝硬化者。 6) 合并新鲜性血栓的下腔静脉搅拌溶栓与球囊扩张成形术适应症是下腔静脉隔膜型阻塞合并新鲜血栓形成者。 7) 合并陈旧性血栓的下腔静脉可回收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成形术适应症是下腔静脉阻塞合并陈旧性形成者。 8) 合并陈旧性血栓的下腔静脉预开通与球囊扩张成形术适应症是下腔静脉阻塞合并陈旧性形成者。 由于布加综合征病变类型复杂,涉及下腔静脉膜性阻塞、膜性阻塞合并不同性质的血栓、节段性阻塞、节段性阻塞合并不同性质的血栓、肝静脉膜性阻塞、膜性阻塞合并不同性质的血栓、节段性阻塞、节段性阻塞合并不同性质的血栓、三支肝静脉广泛闭塞,因此应根据具体病变合理选择介入治疗方案。 2.外科治疗 1)直视下膈膜切除术方法是经右前第4 肋外胸切口或经胸骨切口进入胸腔,于右膈神经前纵行切开心包,将阻塞的隔膜切除。 2) 腔房转流术适用于肝后段下腔静脉偏长的局限性阻塞或狭窄,而肝静脉至下腔静脉通畅或有明显扩大的肝右下大静脉或其它较大侧枝进人下腔静脉者;破膜术失败者。对于下腔静脉广泛性阻塞或狭窄或炎症时不应采用此法;病人肝

布加综合征的分类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BCS) 又称巴德-吉亚利综合症、柏-卡综合征、布-卡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梗阻,血液回流障碍导致的淤血性门脉高压或/和下腔静脉高压症候群。确诊的手段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其中超声检查为首选,CTA 和MRA 重建对显示病变血管的概貌有一定优势,而血管造影是诊治BCS 的金标准。 有报道说我国BCS患者肝静脉闭塞的发生率为16 %,我们早年曾对82 例BCS 行经皮肝穿肝静脉造影,发现近半数(40/ 82) 存在肝静脉阻塞。因此着眼于介入治疗,将肝静脉阻塞分为以下类型:肝右静脉阻塞(分膜性、节段性两种) 、肝左静脉阻塞、共干阻塞、副肝静脉阻塞、弥漫闭塞(分主肝静脉血栓形成和肝小静脉闭塞两种) 。 限于检查手段和对BCS本身认识的不足,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曾经把诊断BCS的重点放在下腔静脉的狭窄或闭塞上,目前已逐步对BCS达成了共识,即诊疗BCS时必须把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通盘考虑,在下腔静脉通畅时必须明确肝静脉的血流状态,本病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是肝静脉阻塞状况,单纯下腔静脉回流障碍极少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果两者同时发生阻塞,应将肝静脉成形放在首位。 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采取经下腔静脉、经上腔静脉、经皮肝穿和经副肝静脉四种入路,方法如下: 1. 经上腔静脉肝静脉成形术:行下腔静脉造影后用破膜针逆行性破膜,此途径可使导丝通过的夹角增大,球囊便于跟进通过狭窄段。但对于肝静脉开口处闭锁者,往往无法准确定位破膜点。若下腔静脉闭塞,近心端较短,穿刺针较难支撑,使穿刺针的方向控制和刺入难度增大,甚至可造成针尖的反弹,而损伤心房壁。 2. 经下腔静脉途径肝静脉成形术:使用破膜针逆行破膜,后行球囊扩张,此方法仅在少数主肝静脉狭窄并开口处隔膜薄弱者适用。因肝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较小,导丝硬头或破膜针无法送抵破膜点,或破膜成功后球囊却不能沿导丝通过狭窄段。 3. 经皮肝穿肝静脉成形术:经腔静脉无法准确破膜者,需行经皮肝穿肝静脉造影,将导丝导入扩张的肝静脉顺行破膜,再直接跟进球囊进行扩张成形,此方法路径直接,成功率高。但操作多经肝脏完成,不可忽视对肝脏的损伤,术后往往需要用明胶海绵条或弹簧钢圈栓塞肝内穿刺通道,以免胆瘘或腹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4. 经皮经肝和经颈静脉肝静脉成形术:此方法克服了上述不足。首先经皮肝穿经肝静脉顺行破膜,经下腔静脉、右房、上腔静脉、颈静脉引出导丝,置换

布加氏综合征

精心整理1845年,Budd最早描述了肝静脉血栓形成而造成的肝肿大、腹水等临床表现;1899年,Chiari详细描述了小肝静脉闭塞所导致的类似临床症状,称之为闭塞性静脉内膜炎。后来人们将上述发现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Budd-ChiariSyndrome(BCS,布一加综合征)概念,即肝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出现肝静脉流出道受阻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经过百余年来的认识和发展,BCS的涵义已明显扩展。目前多采用Ludwig 硫唑嘌呤及乌坦、氮芥、乙醇等药物。肝区放射治疗亦可造成小肝静脉阻塞。 2.2大肝静脉阻塞及病因大肝静脉阻塞常由肝静脉血栓或肝静脉下腔静脉入口的膜性病变引起。骨髓异常增生症、抗磷脂综合征、肿瘤、妊娠等病因较常见,主要见于欧美国家。

2.3下腔静脉阻塞及病因下腔静脉阻塞主要由下腔静脉膜性狭窄/闭塞、血栓形成等因素造成,主要见于亚洲国家如日本及中国。 临床分型 由于BCS发生病变的血管部位、程度不同,导致难以对其进行统一分类/分型。目前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各有长处及短处。比较普遍被接受的是SUGIURA分型,将BCS分为4 Ia Ib 1. 中由于术者的手指长度限制,有时不能完全扩张。现已对该手术进行改良,好经股静脉插管与手指会师式破膜扩张,并置内支架术。这样减少了原右心房手指破膜术的一些缺陷。但这两种术式的缺点是5年复发率仍较高,且为以后行根治性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 根治性切除术

2.根治性切除术仅适用于局限性狭窄或隔膜型的病人。由于布一加氏综合征的病变部位在肝操区内,显露相当困难,邻近还有大量的侧支循环,术中容易大出血和损伤淋巴管。目前很多医院中尚未开展。近年在开展根治切除术方面,常用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2.1下腔静脉隔膜或蝽切除加心包片扩大成形式:术中切开下腔静脉病变部位,切 2.2 2.3 3. 3.1腔房转流术:对于肝静脉通畅,或者有明显扩大的肝右下大静脉,或有其它较大的侧支循环的患者,可使用腔房转流术。它不仅降低了下腔静脉压力,而且可降低门静脉的压力。但因使用的人工血管长,术后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的机会多,远期通畅率低,汪忠镐[5]统计其5年通畅率在60%左右,而对于肝静脉阻塞或下腔静脉完全阻塞或炎症患者,其效果较差,但可使用肠房转流术。

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 锁定 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 布加综合征由各种原因所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一种肝后门脉高压症。急性期病人有发热、右上腹痛、迅速出现大量腹腔积液、黄疸、肝大,肝区有触痛,少尿。本病以青年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2)︰1,年龄在2.5~75岁,以20~40岁为

引起全身性生理紊乱。出现少尿和无尿。胸腔容积及肺顺应性下降,心排出量减少,肺血管阻力增加,出现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3.慢性型 病程可长达数年以上,多见于隔膜型阻塞的病人,病情多较轻,但多有引人注目的体征,如胸腹壁粗大的蜿蜒的怒张静脉,色素沉着见于足靴区,有的出现慢性溃疡。虽可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但多数趋于相对稳定。尚可有颈静脉怒张,精索静脉曲张,巨大的腹股沟疝、脐疝、痔核等。 晚期病人由于营养不良、蛋白丢失、腹腔积液增多、消瘦,可出现典型的"蜘蛛人"体态。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急性期病例可有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增高等多血征表现,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但不具特征性。慢性型的晚期病例,若有上消化道出血或脾大、脾功能亢进者,可有贫血或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减少。肝功检查,急性型者可有血清胆红素增加,ALT、AST、ALP 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血清白蛋白减少,慢性型病例,肝功能检查多无明显变化。腹腔积液检查,若不伴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蛋白浓度常低于30g/L,细胞数亦不显示增加。免疫学检查,血清IgA、lgM、IgG、IgE和C3等无明显特征性变化。 2.B超检查 腹部B超可对多数病例做出初步正确诊断,其符合率可达95%以上。可在膈面顶部、第二肝门处探测肝静脉及下腔静脉阻塞的部位和长度以确定是否隔膜型。急性布加综合征时肝脏肿大和腹腔积液多是突出的表现。多普勒超声对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因此,腹部超声探查是布加综合征首选的、有价值的、非创伤性检查。 3.肝静脉、下腔静脉、门静脉及动脉造影 血管造影是确立B-CS诊断的最有价值的方法,常用的造影有以下几种:①下腔静脉造影及测压;②经皮肝穿肝静脉造影(PTHV);③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PTSP);④动脉造影。 4.CT扫描 在布加综合征急性期,CT平扫可见肝脏呈弥漫性低密度肿大且伴有大量腹水。CT扫描的特异性表现是下腔静脉肝后段及主肝静脉内出现高度衰退的充盈缺损(60~70Hu)。增强扫描对Budd-Chiari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磁共振(MRI) 布加综合征时,MRI可显示肝实质的低强度信号,提示肝脏淤血,组织内自由水增加,MRI可清晰显示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开放状态,甚至可将血管内的新鲜血栓与机化血栓或瘤栓区分开来;MRI还可显示肝内侧支循环呈现的蛛网样变化,同时对肝外侧支循环亦可

布加氏综合征

布加氏综合征 布加氏综合征(BCS)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和邻近的下腔静脉狭窄闭塞,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产生肝大及疼痛、腹水、肝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发生在20~45岁的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腹水和肝大是最常见的临床征象。临床表现与阻塞部位有关,肝静脉阻塞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肝脏肿大、压痛及腹水;下腔静脉阻塞者在肝静脉阻塞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常伴有下肢水肿、下肢溃疡、色素沉着,甚至下肢静脉曲。 布加氏综合征(in ferior vena cavasyndrome简称IVCS)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候群。 布加氏综合征是20世纪初期由法国医生布尔·加尼首先发现并由此得名,这是一种血管源性疾病。布加氏征是一种罕见疑难病,因其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常易被误诊误治,因其临床症状及其转归酷似肝炎后肝硬化,故有人称该病是肝炎的“姐妹”病。该病的误诊误治率相当高,据统计,该病误诊率高达83.6%。有的竟将其当作肝炎肝硬化治疗几十年。还有的将其诊断为肾炎、心包炎、腹膜炎,少数人还被误诊为大隐静脉曲、精索静脉曲而做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尽管布加氏综合征与肝炎症状十分相似,但前者症状较重,而肝功能损害却往往较轻。另外,两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所以还是可以鉴别的。例如肝炎是由病毒感染侵及肝脏,造成肝细胞损害,需要依靠药物治疗;而布加氏综合征则是肝脏和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肝瘀血肿胀,造成肝细胞损害,需要依靠介入或手术解除静脉血回流受阻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布加氏综合征具有中青年发病多,男性发病多,肝脏和下腔静脉同时阻塞的特点。患病后,由于肝脏和下腔静脉压力均升高,可比正常高出2倍。故诊断要点为:“一黑”——下肢皮肤色素沉着,“二大”——肝、脾瘀血性肿大,“三曲”——胸腹壁静脉、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二多”——中青年发病多、男性发病多。肝脏超声检查是无创伤且能最早、最快发现本病的方法,故称为“前哨检查”。下腔静脉造影既能明确诊断,又能分清类型,且能为设计治疗方案提供良好依据,故称其为“黄金检查标准”。[1]

布加综合征的病理及分型

一) 肝脏病理变化 1,以肝静脉完全性阻塞或伴有肝段下腔静脉节段性阻塞者,肝脏急剧肿大,表现光滑,边缘变纯,呈紫色或紫黑色,伴有血浆流入肝淋巴间隙,再经肝包膜涌入腹腔形成大量腹水,组织学检查可见肝窦扩张,淤血,中央型肝细胞萎缩,坏死,出血,淋巴管及肝小叶静脉扩张,血细胞进入Disse间隙。 2,隔膜型病变多伴有部分肝静脉开放,临床上多呈慢性经过。肝脏渐硬化,尾状叶增大为其特征之一。肝表面可呈现紫红色,其间可见弥蔓的粟粒结节。至晚期,肝硬化更为明显,右叶可出现萎缩,镜下可见小叶中央区纤维变性,而左叶特别是尾叶呈代偿性肥大,脾脏日渐肿大,但多为轻度或中度肿大,腹水减少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巨脾则少见。 二) 阻塞病变的性质 1,纤维隔膜型隔膜多为周边厚中心菲薄,厚度1-5mm不等,多呈天幕状或僧帽状,有的中央有孔,呈砂漏或筛状。隔膜由纤维结缔组织和很少弹性纤维构成,表面由内皮细胞覆盖。有时隔膜下可有新的血栓形成。 2,血栓型血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可分辨出头,体,尾部。头部为白血栓,顶部被覆盖隔膜,体尾部无明显界限,但尾部多为经血栓,亦有完全机化成为纤维条索者,或游离于下腔静脉内或附着于下腔脉壁,表面可由内皮细胞覆盖。 3,纤维瘢痕型下腔静脉被机化血栓所充填,下腔静脉增厚,其管腔狭窄几近闭塞。 三) 侧支循环 1,肝内侧支循环急性期肝内很少侧支循环,慢性期各静脉引流区可形成侧支循环,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肝内“蛛网征”。当肝静脉血液流出受阻后,门管区短路开放,门静脉可成为肝脏静脉血液的流出道,另外,部分肝静脉血流可经肝被膜血管流入心包隔静脉,再经上腔胸脉注入心脏。 2,肝外侧支循环肝静脉是肝血流的唯一正常流出道。当肝静脉阻塞后,门静脉出现逆流,成为肝血流的流出道,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出现门—奇静脉及门—体静脉及其他吻合处出现“自然分流”。当下腔静脉受阻后,其血流可经

布加氏综合征

加氏综合症(Budd Chiari综合征-布加氏征)-病因-表现-诊断-治疗-手术 【概述】 Budd(1945)和Chiari(1899)分别报告了因肝静脉炎引起的肝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后来即将肝静脉阻塞引起的症状群称为Budd Chiari综合征。现今文献中所用的Budd Chiari综合征还包括肝段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肝静脉血回流障碍。随着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目前所指的Budd Chiari综合征包括了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窦流出道受阻的疾病,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腔静脉高压,即除单纯的肝静脉或肝小静脉梗阻外,还包括肝段下腔静脉梗阻、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梗阻及多灶性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梗阻。 本病以青年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2)∶1,年龄在2.5~75岁,以20~40岁为多见。 【病因】 肝静脉阻塞或下腔静脉阻塞多由于①血液高凝状态(口服避孕药、红血细胞增多症引起)所致的肝静脉血栓形成;②静脉受肿瘤的外来压迫;③癌肿侵犯肝静脉(如肝癌)或下腔静脉(如肾癌、肾上腺癌);④下腔静脉先天性发育异常(隔膜形成,狭窄、闭锁)。我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以血栓形成病例居多,而在日本则1/3病例是由于肝段下腔静脉隔膜的畸形。 肝段下腔静脉的隔膜一般极薄,1~2mm厚,位于离下腔静脉在右心房的开口处3~4cm。41%在肝静脉开口之上,40%隔膜从左下斜行至右上,在左、中肝静脉与右肝静脉开口之间,将静脉隔开,19%在肝静脉开口之下。在下腔静脉隔膜、狭窄或闭锁畸形,肝静脉可无开口,开口为血栓所堵,或开口通畅。即使肝静脉开口通畅,肝静脉血液回流可因近端的下腔静脉阻塞而受障碍。 【临床表现】 单纯肝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病人有发热、右上腹痛、迅速出现大量腹水、黄疸、肝肿大,肝区有触痛,少尿。数日或数周内可以因循环衰竭(休克)、肝功能衰竭或消化道出血死亡。单纯肝静脉血栓形成非急性期的表现是门静脉高压,肝脾肿大,顽固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单纯下腔静脉阻塞,则有胸腹壁及背部浅表静脉曲张(静脉血流由下而上)及下肢静脉曲张、浮肿、色素沉着和溃疡。 因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心脏回血减少,病人可有气促。 依血管受累多少、受累程度和阻塞病变的性质和状态等而殊不相同。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多为肝静脉完全阻塞而引起,阻塞病变多为血栓形成。多始于肝静脉出口部,血栓可急剧繁衍到下腔静脉。起病急骤,突发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酷似暴发型肝炎,肝脏进行性肿大,压痛,多伴有黄疸、脾大,腹水迅速增长,同时可有胸腔积液。暴发性者可迅速出现肝性脑病,黄疸进行性加重,出现少尿或无尿,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F)等,多数在数日或数周内可以因循环衰竭(休克)、肝功能衰竭或消化道出血而迅速死亡。腹水、肝肿大和迅速出现的MOSF,是本病的突出表现。

按摩结合电刺激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2019年2月第57卷第4期 CHINA MODERN DOCTOR Vol.57No.4February 2019 ·妇幼医学· 慢性盆腔痛发病原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是妇科常见的症候群,因各种功能性原因或器质性原因,造成骨盆及其他组织疼痛的疾病[1-2]。慢性盆腔痛呈非周期性特点,疼痛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多见盆腔、前腹壁等部位。通常慢性盆腔痛原因涉及生殖、泌尿、消化等系统器官,近些年来由盆底肌肉和筋膜病变所造成的慢性盆腔痛则受到临床重点关注。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因盆底肌肉、筋膜所致,有高度敏感触发点,且疼痛会涉及骨盆、阴道、直肠、膀胱等部位[3-4]。目前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多采取按摩、电刺激,效果较让人满意。通过本次研究报道,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采取按摩结合电刺激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5~8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30例,患者经临床表现、病史、妇科查体及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确诊为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精神正常,自愿参加研究;排除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所致的疼痛;无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患者存在盆底肌肉疼痛触发点及筋膜疼痛触发点;伴性生活史;近期内未接受其他治疗;年龄25~63岁,平均(33.23±4.71)岁;病程6~34个月,平均(23.58±2.86)个月;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 按摩结合电刺激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效果研究 袁丽娜 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萍乡 3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按摩结合电刺激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30例,对患者采取按摩结合电刺激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盆底表面肌电变化。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后腰部疼痛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后前静息、后静息平均波幅低于治疗前,快速收缩、10s 持续收缩平均波幅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按摩结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盆底肌协调功能恢复,取得让人满意效果。 [关键词]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按摩;电刺激[中图分类号]R71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9)04-0057-03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pelvic floor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YUAN Li'na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Pingx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Pingxiang 33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pelvic floor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May to August 2018.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assage and electric stimulation to compare the degree of pa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hanges of sarcolemma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30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96.67%.The VAS score of lumbar pain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The average amplitudes before and post resting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average amplitudes of rapid contraction and continuous contraction of 10s aft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 Massage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elvic floor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in level of patients and restore the coordination func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Key words]Pelvic floor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assage;Electrical stimulation 57

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布加综合征是指因肝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可发生于包括肝静脉至下腔静脉人右心房口处的任何部位及任何性质的闭塞或狭窄性病变[1-3]。门静脉高压或者下腔静脉高压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腹痛、腹胀,腹壁静脉曲张,严重的出现便血呕血,血常规有三系减少是出现门静脉高压的主要的临床表现。双下肢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甚至出现溃疡是下腔静脉曲张的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患者出现反复右上腹疼痛,肝脏增大,肝功能异常,顽固性腹水需要排除是否有布加综合征的可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布加综合征的发病率并不高,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罕见疾病,目前主要集中好发于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贫穷的国家,可能和这些国家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的环境有较大的关系。目前主要认为血液的高凝状态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另外环境因素以及骨髓增殖性性疾病,手术创伤等也可能和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早期的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但是该技术的主观因素较强,对医生的诊断水平要求高,使得大约有10%的漏诊和误诊的病例。随着CT和核磁共振技术的出现,误诊和漏诊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因为CT及核磁共振不仅受主观因素影响小,可以提供客观的影像检查供影像科以及临床医生参考讨论,还可以明确显示病变的部位、阻塞的程度、侧支开放的情况。目前应用于临床诊断布加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是血管造影技术,因为血管造影不会受到周围的肌肉软组织以及骨骼等的干扰和影响,相对于CT和核磁共振能更加清晰的显示病变的部位,长度,程度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受到了临床的广泛的推广以及应用,。

目前布加综合征主要分为三型:下腔静脉病变型、肝静脉型以及混合型。早期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主要是抗凝,溶栓,护肝,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是能治愈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间接、直接减压术,病灶切除术也就是根治术和肝移植手术。间接减压术因为疗效差,目前基本被弃用。直接减压术因为早期疗效好,且手术操作技术难度不大,容易推广,所以目前是除了介入手术外的最常用的手术,但是由于后期人工血管的栓塞的形成,导致远期疗效差,需要二次手术,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根治手术由于可以恢复下腔静脉的解剖,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术后不易出现肝昏迷等并发症,目前临床应用也比较多。肝脏移植手术主要是应用于后期肝脏功能衰竭的患者,但是费用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接受。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血管腔内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应用于布加综合征的患者,主要是进行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手术。 布加综合征的治疗理念就是在确诊后尽早进行治疗,治疗原则就是及时解除血管的阻塞,可以缓解肝功能损伤的进一步加重,甚至可以逆转肝脏的病理性损伤。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经济条件以及接诊医院目前的技术水平来选择,所以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早期患者可以进行减压术或者根治术以及介入手术,晚期出现了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需要考虑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另外对于布加综合征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因为部分患者仍处于疾病的进展阶段,只是进展比较缓慢。对于部分手术患者术后仍有复发的可能。因为复发后布加综合征的治疗的难度更大。

布加综合症治疗指南

布-加综合征介入诊疗指南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最初定义为由肝静脉阻塞导致的肝静脉回流障碍、肝脏淤血而产生的门静脉高压临床症候群;广义定义为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所导致的门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高压临床症候群;病理生理学定义为从肝小静脉到下腔静脉和右心房汇合处的任何部位的肝静脉流出道的阻塞。 BCS分型:目前比较公认的分型为肝静脉阻塞型,下腔静脉阻塞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造成阻塞的原因为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隔膜或节段性闭塞。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BCS的病例报道;90年代后,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不断改进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内大组病例(大于100例)报道不断增多,国内各省市均有发病,但在黄淮流域较为多见,已成为常见病。国内外众多文献报告布-加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确切病因至今仍不明确 BCS的治疗经历了由外科手术向介入治疗转变的过程,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BCS的首选治疗方法,为了规范介入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和统一疗效评价标准,经相关专家多次讨论,达成以下共识,希望对BCS的介入治疗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本共识中所指BCS为原发性BCS。因本共识是相关专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现有的文献报道制定,尚缺乏严格按循证医学要求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观察结果资料的支持。因此,待相关的临床资料完善后,将进一步完善修订。 本共识包括术前诊断、介入治疗和术后处理三部分。 术前诊断 一、临床主要表现 1.肝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黄疸,肝脾肿大, 顽固性腹水,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等门静脉高压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肝炎后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肾炎等。 2.下腔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单侧或双侧反复发作或难愈性溃疡,已排除单侧或双侧髂静脉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躯干出现纵行走向、粗大的静脉曲张为下腔静脉阻塞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二、影像诊断 (一)影像检查方法

布加氏综合征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是以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及肝上段下腔静脉回流障碍,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肝细胞充血坏死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症候群。因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相关专业较多,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故正确诊断的关键是对本病的充分认识,凡有门静脉高压表现,伴有:胸背静脉曲张;双下肢水肿或色素沉着;肝脏明显肿大;术中发现下腔静脉或肾静脉增厚发白,静脉压力增高;门脉高压行分流术后门脉压力未降低的患者均应考虑布加氏综合征的存在。 布加氏综合征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与左肝和血管胚胎形成期,下腔静脉肝段联接右肝和心通道失败,未能建立起流入右心耳的正常通道有关,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被覆盖上皮细胞的纤维结缔组织隔膜阻塞。获得性目前认为与肿瘤、口服避孕药、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抗凝血酶Ⅲ缺乏、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和高凝状态相关。 1 分型 布加氏综合征的分型方法很多,简单的分为两型,Ⅰ型:膜性梗阻;Ⅱ型:血栓性梗阻即下腔静脉一段梗阻。Sugiura’S则将其分为三型,Ⅰa:下腔静脉膜性梗阻并肝静脉开放;Ⅰb:下腔静脉膜性梗阻并肝静脉阻塞;Ⅱ:下腔静脉一段梗阻并肝静脉梗阻;Ⅲ:下腔静脉隔膜伴狭窄并肝静脉开放。 2 诊断依据 2.1 临床症状及体征布加氏综合征可以发于各种年龄,以20~40岁多见,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以及起病快慢有关。下腔静脉梗阻病程较长,病变位置较固定,常位于下腔静脉与右心耳联结处,并常合并有左肝静脉梗阻。临床表现为:下肢水肿、下肢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胸壁、腹壁、后背静脉曲张,血流方向为头向血流,腹水,右上腹胀痛不适,食道静脉曲张,脾脏肿大,肝脏淤血肿大,这与肝性门脉高压,肝脏硬化、萎缩变小不同。晚期病人可出现肝功能不全表现如:乏力,凝血机制异常等。严重时血栓累及肾静脉,可出现少尿,肌酐、尿素氮增高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少数病人起病较急,可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黄疸、肝性脑病等。 2.2 辅助检查 2.2.1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有相应的发现:肝功能异常,血清胆红素、ALT、AKP升高,出凝血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晚期患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但不如肝硬化门脉高压时明显。 2.2.2 多普勒超声超声检查是简单有效的诊断手段,确诊率可高达95%。检查的内容包括:下腔静脉、肝静脉及肝脏形态,有意义的改变为:下腔静脉受压(肿大的肝脏压迫)或梗阻(肿瘤、血栓等),肝后下腔静脉管壁运动消失,血流紊乱;肝静脉开口梗阻或闭塞,管壁增厚、狭窄,不规则迂曲、扩张,侧支循环形成;肝实质回声不均,肝尾叶及左肝后叶肿大(通过第三肝门直接回流至下腔静脉),右肝萎缩。另外,脾脏肿大,腹水,肝外侧支(奇静脉、半奇静脉、脐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子宫脱垂 【定义】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向下移动,当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整个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 【病因】 1.分娩损伤为最主要病因。 2.腹腔压力长时间增加。 3.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 【诊断】 1.临床表现 (1)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2)肿块自阴道脱出,初起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休息卧床后能自动回缩。 (3)脱出的组织淤血、水肿、肥大,甚至无法还纳,长期暴露于阴道口外,出现糜烂、溃疡、感染、渗出脓性分泌物。 (4)小便困难,尿潴留,经常有残余尿,并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或腹压增加时漏尿。 2.辅助检查 (1)根据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最低点为分度标准。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l度轻型: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4cm,但未达处女膜缘。 I度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但未超出该缘,检查时在阴道口见到宫颈。 Ⅱ度轻型:富颈已脱出阴道口,但宫体仍在阴道内。 Ⅱ度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2)POP-Q分类法。子宫脱垂的POP-Q分类法见表25-1及表25-2。 表25-1 子宫脱垂评估指示点 指示点内容描述范围(cm) Aa 距处女膜3cm的阴道前壁处﹣3、﹢3 Ba 阴道前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3、﹢TVL C 宫颈或子宫切除的阴道残端±TVL D 后穹窿(没有切除子宫者)±TVL或空缺 Ap 距处女膜3cm的阴道后壁处﹣3、﹢3 Bp 阴道后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3、﹢TVL 表25-2 子宫脱垂分度 分度内容 0 没有脱垂,Aa、Ap、Ba、Bp都是﹣3cm,C点在TVL和﹣(TVL﹣2cm)之间 Ⅰ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内,距处女膜>1cm内,不论在处女膜内还是外 Ⅱ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边缘1cm内,不论在处女膜内还是外 Ⅲ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外,距离处女膜边缘>1cm,但<2cm,并<TVL Ⅳ阴道完全或几乎完全脱垂,脱垂最远处超过或等于(TVL﹣2cm)

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 布加综合征(BLldd一Chiari syndroYne)是由各种原因所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一种肝后门脉高压征。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①先天性大血管畸形;②高凝和高粘状态;③毒素;④腔内非血栓性阻塞;⑤外源性压迫;⑥血管壁病变;⑦横膈因素;⑧腹部创伤等。 目录 布加氏综合征简介 症状 类型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治疗 治疗说明 编辑本段布加氏综合征简介 布加氏综合征(in ferior vena cavasyndrome简称IVCS)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候群。布加氏综合征是20世纪初期由法国医生布尔·加尼首先发现并由此得名,这是一种血管源性疾病。布加氏征是一种罕见疑难病,因其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常易被误诊误治,因其临床症状及其转归酷似肝炎后肝硬化,故有人称该病是肝炎的“姐妹”病。该病的误诊误治率相当高,据统计,该病误诊率高达83.6%。有的竟将其当作肝炎肝硬化治疗几十年。还有的将其诊断为肾炎、心包炎、腹膜炎,少数人还被误诊为大隐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而做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尽管布加氏综合征与肝炎症状十分相似,但前者症状较重,而肝功能损害却往往较轻。另外,两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所以还是可以鉴别的。例如肝炎是由病毒感染侵及肝脏,造成肝细胞损害,需要依靠药物治疗;而布加氏综合征则是肝脏和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肝内瘀血肿胀,造成肝细胞损害,需要依靠介入或手术解除静脉血回流受阻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布加氏综合征具有中青年发病多,男性发病多,肝脏和下腔静脉同时阻塞的特点。患病后,由于肝脏和下腔静脉压力均升高,可比正常高出2倍。故诊断要点为:“一黑”——下肢皮肤色素沉着,“二大”——肝、脾瘀血性肿大,“三曲张”——胸腹壁静脉、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张,“二多”——中青年发

布加综合征护理

布加综合征护理 布加氏综合征(简称IVCS)是由于下腔静脉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腔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因之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候群。 【观察要点】 1、患者生命体征情况,面色、皮肤温度、弹性及色泽变化,有无出血性休克表现,有无肝性脑病及肝性脑病先兆症状。有无心挛、黄疸、肝掌、蜘蛛痣及皮下出血点,下肢有无水肿等。 2、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痛、有无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怒张,肝大小,脾大的程度和质地,有无腹腔积液及其程度,腹围大小,有无移动性浊音。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护士耐心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安慰病人,使其消除抑郁和悲观心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体位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右下肢并发症者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以利静脉回流。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出血先兆。如有上腹不适、恶心、心悸、脉快、黑便等症状出现时,应嘱病人静卧休息‘ (2)有心功能不良的病人,应尽量减少病人的活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3)指导病人作深呼吸运动,以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4)药物护理使用保肝药物,慎用巴比妥等对肝功能有损害的镇静或安眠药物。使用利尿剂者,记录24小时尿量,测量体重1~2次/周。 (5)饮食护理①进食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低脂、无渣饮食。避免进食过热、粗糙、干硬、带骨、渣或鱼刺、油炸以及辛辣食物,禁烟酒,有腹腔积液、水肿者,应给予低盐饮食。②对营养不良的病人,应遵医嘱经静脉途径补充白蛋白及热量或静脉高营养治疗,注意预防静脉高营养所致的并发症。 (6)术前准备按血管外科术前常规护理。 3、术后护理 (1)执行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2)体位全麻未清醒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3)病情观察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注意病人意识状态,早期发现肝性脑病前期症状;监测心脏功能,记录每小时尿量。发现病人出现心衰先兆时,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及时处理。②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有出血及时报告医生。③有腹腔积液的病人,应注意腹围变化。 (4)饮食护理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后,可给流食,并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 (5)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胃管及胸腔引流管,保持其引流通畅,避免扭曲、拉脱,观察并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心功能不全:为本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腹水或乳糜腹;血胸;肝性脑病。 【健康指导】 1.行为指导避免劳累和过度活动,保证充足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

布加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0a5866730.html,/ 布加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所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一种肝后门脉高压征。据了解布加综合征的误诊率非常高,下面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布加综合征鉴别诊断的方法: 1.下肢静脉曲张如何与布加综合症鉴别诊断 布加综合征是指肝静脉或(和)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引起的脏器组织淤血受损的临床症候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大量而顽固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常合并出血,胸腔壁静脉曲张,双下肢水肿及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B超检查显示:肝体积和尾状叶增大,肝脏形态失常、肝静脉狭窄和闭塞。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以及B超检查,必要时进行腔静脉插管造影,可以进行明确诊断。 2.下肢静脉曲张如何与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症鉴别诊断 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症的特征是肢体增长、增粗,浅静脉异常粗大并曲张,皮肤血管瘤三联征,下肢静脉造影可以发现深部静脉畸形呈部分缺如,分枝紊乱而多,浅静脉曲张等。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病者的病史及其特征,较易鉴别。 3.下肢静脉曲张如何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鉴别 患者有突发性下肢粗肿、肿胀病史。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出现下肢浅静脉曲张,以小腿分枝静脉及小静脉曲张为主。患肢肿胀明显,伴有肢体沉重、胀痛不适,活动、站立后诸症加重,卧床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胫前、足踝部呈凹陷性水肿,皮肤营养障碍较明显。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同时存在血液倒流。下肢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管壁毛糙,静脉管腔呈不规则狭窄,部分静脉显示扩张。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和浅静脉曲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