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作业题

测井作业题
测井作业题

1、储集层的定性识别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在测井解释中,人们最感兴趣的是首先划分出具有储集能力的地层,以便集中精力对其进行研究.由于这些层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使它们在测井曲线上表现出特有的反映.在渗透性地层上,由于泥浆侵入,常常出现泥饼和环形侵入带,这个带含有不同于原始地层的孔隙流体,并且细分为冲洗带、过渡带、环带等几部分.人们就是利用这些现象在测井曲线上的反映,从测井曲线上划分出渗透性地层和判别地层孔隙中流体的性质.定性识别储集层的最常用方法是自然电位、自然伽玛、井径、微电极曲线和深浅电阻率差值等.

1)自然电位测井

当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的矿化度有明显差别时,渗透性地层的自然电位将偏离泥岩线.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矿化度时,自然电位曲线由泥岩线偏向负的一边,否则偏向正的一边.在利用自然电位划分渗透性地层时应该注意,在Rmf≈Rw的井段,自然电位曲线没有偏转并不意味没有渗透性地层存在;在淡水泥浆的情况下,由于动电电位影响,对着低渗透地层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自然电位曲线偏转。

2)自然伽马测井

储集层一般表现为低放射性,而泥质围岩表现为高放射性,所以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往往和自然电位曲线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同样,在应用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时也要注意个别的情况,如砂岩储集层含有云母、钾长石或带有铀、钍的重矿物时,也会出现高放射性.另外,渗透性极低的岩盐、石膏和硬石膏层也表现为低放射性.

3)井径测量

在渗透性地层上,由于泥浆的渗透在井壁上结有泥饼,使井径小于名义井径,同时由于泥岩段常常由于井壁坍塌造成井径扩大,使储集层和围岩形成明显差异.当然,在应用时也应该注意,储集层段井壁有时也会发生垮塌.

4)微电极系测井

在渗透性地层,由于井壁有泥饼存在,微电极的视电阻率是由泥饼和冲洗带两部分介质的电阻率所决定,泥饼电阻率一般比泥浆电阻率高1.5~2倍,但是比地层冲洗带电阻率低许多,所以泥饼将使视电阻率降低.因为微电位电极系的探测深度比微梯度电极系大些,所以两条曲线受泥饼的影响不同,在渗透性地层会出现微电位高于微梯度的“正”幅度差.根据微电极的“正”幅度差划分渗透性地层,是根据测井曲线划分渗透层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泥岩井段,由于地层没有渗透性,井壁没有泥饼,如果井径没有明显扩大,电极系与井壁接触良好,微电位和微梯度曲线读数将基本一致.

需要注意,在井径扩大,电极系与井壁接触不好时,也可能出现正幅度差.不过,这些现象不难根据其他曲线判断出来.

5)中子-密度测井

适当地选择中子测井和密度测井曲线的横向比例尺,或者把密度测井曲线换算成密度孔隙度曲线,并和中子测井曲线以相同的比例尺画在一起,可以清楚地划分出渗透性地层和非渗透性层.在砂泥岩剖面上,泥岩的中子孔隙度比密度孔隙度大多得,而在含水的纯砂岩上两条曲线基本上合在一起.在碳酸盐岩剖面上,泥岩在中子和密度测井曲线上的表现和在砂岩剖面时相同,在含水的石灰岩上两条曲线基本一致,而在白云岩上密度孔隙度低于中子孔隙度,两者相差的幅度不如泥岩上的大.

6)核磁测井

核磁测井T2谱曲线一方面反映与岩性无关的总孔隙度,同时也反映孔隙尺寸的分布.短T2反映泥岩束缚水中质子的弛豫速度,以及这部分水所占据的孔隙大小,所以可以作为一种泥质指示,把泥岩和砂岩区分开,如图1.11所示.图中pu为孔隙度单位.只要渗透性储层的厚度大于仪器纵向分辨率,利用上面的方法都能比较好地划分出来.采用多条曲线综合分析,效果会更好.例如,在利用自然电位划分渗透性地层时,同时参考电阻率曲线;利用自然伽马曲线时,同时考虑中子测井曲线等等.图1.12是综合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电阻率测井曲线和孔隙度测井曲线划分储层的典型情况。

2、岩性和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当岩石骨架成分或流体性质发生变化时,不同测井结果的反映是不同的.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做出关于岩性和孔隙度的判断。

1)用单一孔隙度测井资料确定孔隙度

1.1)密度测井

密度测井确定含流体纯岩石孔隙度的关系式为

式中ρma和ρf分别为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的密度,ρb为密度测井读数.

在现代测井解释中,解释结果有时用视石灰岩孔隙度显示.这时,无论地层是什么岩性,都用石灰岩骨架密度 2.71 g/cm3代入(5.1)式中的ρma.

例如,某砂岩层测得的体积密度为2.32 g/cm3,其骨架密度为2.65 g/cm3,泥浆滤液密度ρf为1.0 g/cm3,按(5.1)式计算的密度孔隙度为20%;而计算的视石灰岩孔隙度为22.8%.因此,在阅读密度孔隙度曲线时,要注意所用的刻度比例尺.

1.2)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确定含水纯岩石孔隙度的关系式,按体积模型可以表示成

式中H,Hma和Hf分别为地层、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的含氢指数.因为含氢指数和孔隙度关系密切,有时也用孔隙度符号表示,即

式中? N,? Nma和? Nf分别为地层、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的中子孔隙度,它们均用视石灰岩孔隙度单位。

1.3)声波测井

声波测井确定含水纯岩石孔隙度所采用的基本关系式通常称为时间平均公式或威利(Wyllie)公式,其形式为

对于未压实的疏松砂层或弱胶结砂岩,按上式计算的孔隙度比实际孔隙度偏大,需要进行压实校正.考虑压实影响的孔隙度关系式为

式中?S是用声波测井按含水纯岩石体积模型公式计算的岩石孔隙度;CP是压实校正系数,其数值大于或等于1.

压实系数CP可利用岩心孔隙度,或其他来源的真孔隙度,如利用中子或密度曲线计算的含水纯岩石孔隙度与(5.4)式计算的?S相比较而求得.也可采用邻近非压实泥岩的时差Δ tsh与压实泥岩时差比较,一般压实泥岩时差在300~330 ms/m,国外通常用300 ms/m 作为压实泥岩的标志,这样CP= Δ tsh /300.

声波孔隙度反映的是粒间孔隙即原生孔隙度,当岩石中有裂缝和洞穴等次生孔隙存在时,按(5.4)式计算结果比实际孔隙度(总孔隙度)偏低.

1.4)核磁测井

现代核磁测井仪采用自旋回波法记录横向弛豫的衰减过程.当选择的回波间隔TE足够小,且等待时间TW足够长时,核磁测井记录的信号最大幅度与岩石孔隙流体中质子总量(可刻度成孔隙度)成比例.但是,由于孔隙尺寸不同会影响质子极化强度的衰减速度,所以极化强度信号表现为多指数的形式。

式中Pi为横向弛豫时间等于T2i成分的初始强度.因为总信号强度∑Pi对应于总孔隙度,则Pi对应于横向弛豫时间等于T2i部分的孔隙度.因此,含流体岩石的T2分布(图5.2)基本上反映了岩石的孔隙尺寸分布,因为核磁测井的探测范围是在储集层的冲洗带内,残余天然气的影响比较小.

2)确定岩性与孔隙度的作图法

用一种孔隙度测井资料确定孔隙度的方法,只是在岩性已知并且岩性简单的特定情况下,才能得到好的效果.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很复杂的,如岩石骨架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组成,并且组合的比例也是未知.如果在仪器探测范围内岩石孔隙中还含有油气,会使确定岩性和孔隙度变得更加复杂.另外,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几何特征对三种孔隙度测井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声波测井主要反映均匀分布的原生孔隙(粒间和晶间孔隙),而中子测井和密度测井反映的是总孔隙度,即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孔洞、裂缝、裂隙等)之和.在上述复杂情况下,必须综合利用多种孔隙度测井方法确定岩性和孔隙度.究竟选择哪些测井方法进行组合,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1 )重叠法

在现代测井解释中,重叠法是一种快速划分岩性、判断泥浆侵入性质和含油性等的有效方法.它是利用不同测井曲线对地层某种性质反映的差异,将不同的曲线用相同的参考刻度标准化后重叠起来,从而发现和区分地层的不同性质.重叠法的种类很多,在划分岩性和估计孔隙度时,中子-密度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法的应用比较普遍.

在这种重叠图中,密度和中子测井曲线通常采用视石灰岩孔隙度刻度.作为例子,表

5-1举出了某些岩石在中子—密度孔隙度重叠图上的特征.

表5-1 含液体单矿物岩石在中子-密度孔隙度重叠图上的特征

2.2 )交会图法

当地层是由两种矿物组成时,利用两种孔隙度测井的交会图可以确定岩性和孔隙度.交会图种类很多,为了有效地识别各种岩石类型的混合矿物,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交会图.

1. 中子-密度交会图

2. 声波-密度交会图

3. 声波-中子交会图

4. 密度-光电吸收截面指数交会图

图5.4所示是中子-密度交会图中的一种.该图的纵横坐标分别为线性刻度的密度和中子孔隙度(井壁中子).在图上预先按照单一矿物的纯地层作出四种岩性线

图5.4 中子-密度交会图

最上边的一条为纯含水砂岩线,代表平均骨架密度为2.65 g/cm3、孔隙度从0至30%的纯砂岩,孔隙中的水为淡水,其密度为 1.0 g/ cm3;第二条为纯含水石灰岩线,代表由方解石组成的,骨架密度2.71 g/cm3、孔隙度从0至30%含淡水的石灰岩;第三条为纯含水白云岩线,代表由白云石组成的,骨架密度为 2.87 g/cm3、孔隙度从0至30%含淡水白云岩;第四条为硬石膏线,代表骨架密度为2.98 g/ cm3的硬石膏.这四条岩性线的制作过程是:首先假设孔隙度为0,5,10,…,30(用百分数表示),然后根据砂岩骨架密度ρ ma为2.65 g/cm3和淡水密度ρ f为1.0 g/cm3按岩石体积密度公式计算出对应上述各孔隙度时的砂岩密度值ρ b,用求得的ρ b和ρ ma =2.71,ρ f =1.0用(5.1)式计算出各点的密度孔隙度? D(视石灰岩孔隙度单位);

根据假设的孔隙度值从图5.1中读出相应的中子孔隙度?N(井壁中子读数经过井眼校正后的值);最后根据ρ b或? D与? D作图.可得孔隙度为0~30%的纯砂岩点,然后画出光滑曲线即砂岩线,其他孔隙度值可在已知孔隙度两点间线性内插求得.

石灰岩线刻度最简单,在图上找出?= 0和?= 30%的两点(即?D = 0或ρ b=2.71,?N =0 和? D =30或ρ b=2.2,? N =30),在两点之间线性内插便得到其他孔隙度值.白云岩线的制作与砂岩线相同.硬石膏线完全是按含水纯岩石模型公式计算的.

根据作图原理可以看出,交会图上的每一条岩性线代表孔隙度为不同值的单矿物岩石;任何两条岩性线之间,代表由相应的两种矿物组成的孔隙度为各种数值的过渡岩性,点子靠近哪条岩性线,就以那种矿物为主.在应用这个图版解释时,把对应某一岩层的密度值和中子孔隙度值分别代入图版,如果岩层为某一单一矿物组成,纵横坐标交点将落在相应的岩性线上,并根据岩性线上的孔隙度值读出孔隙度.当岩石由两种矿物组成时,纵横坐标交点将落在岩性线之间的某个位置,如图上的P点.

如果已知这个岩层是由白云石和方解石两种矿物组成,则作AB线并使其平行于白云岩和石灰岩线相同孔隙度点的连线,孔隙度由A和B在岩性线上的位置而定,两种矿物成分的混合比例由P点在AB线上的位置确定.图中P点的白云石含量为PA/AB,方解石含量为PB/AB,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矿物组合的选择,一是根据地质上的可能性;二是根据其他岩性交会图.从图5.4可以看出,如果P点不是由白云石和方解石组成,而是由石英和白云石组成,所求出的孔隙度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矿物组合的选择不太准确的情况下,这种交会图仍能给出比较准确的孔隙度值.

根据矿物的百分含量及其密度,可计算过渡岩性的视骨架密度(ρma)a.例如,P点岩性是方解石和白云石过渡岩性,其方解石含量0.667(66.7%),白云石含量0.333,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密度分别为2.71 g/cm3和2.87 g/cm3,则视骨架密度为(ρma)a=2.71×0.667+2.87×0.333=2.76 g/cm3.如果在图上内插若干视骨架密度线,则可直接读出(ρma)a.图 5.5是用来确定(ρ ma)a的中子-密度交会图.

图5.6是声波-密度交会图解释图版,单矿物岩石线是按着含水纯岩石公式计算的,因而都是直线.这种交会图对分辨石英、方解石和白云石的能力很低,如果矿物组合选择错误,或者声波时差和岩石密度读数有微小误差,都会给确定的孔隙度带来很大误差.但是由于图中岩盐、石膏和硬石膏点分开距离较大,因此对岩盐、石膏等蒸发岩类矿物有较好的分辨力,在膏盐剖面判别岩性的效果较好.

声波-中子交会图与密度-中子交会图一样,对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分辨能力较好,当矿物组合选择错误时,对孔隙度求取只有较小的影响.但是,该图对蒸发盐类分辨能力很差.图5.7是声波-补偿中子孔隙度测井交会图.

这种交会图是对时间平均公式(实线)和对观测的声波传播时间和孔隙度转换关系(虚线)做出的.在识别矿物和确定孔隙度时,应采用根据本区已往经验表明最合适的转换公式.

3)确定岩性和孔隙度的数值法

从数学的角度来说,把基本的孔隙度测量结果或其他合适的测井曲线转变成孔隙度和岩性,以及识别出孔隙流体性质,就是解一个方程或联立方程组.如果岩石骨架仅由一种已知矿物组成,并且其中饱和的流体也是已知的,则采用任何一种孔隙度测井都可以确定出孔隙度.换句话说,一个方程(一种测量结果)就足够解出一个未知量(在这种情况下是孔隙度).但是,如果除了孔隙度之外,组成岩石骨架的两种已知矿物的混合比例也是未知的,那么就需要两个独立方程(两种测井结果)解出两个未知数(此时为孔隙度和矿物成分比例).例如,对于白云岩和石灰岩的混合体,可以使用中子和密度测井组合.它们对于孔隙度和岩性的响应为

式中:ρ 1和ρ 2分别是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密度;? N1和? N2是方解石和白云石的中子孔隙度;V1和V2分别为岩石骨架混合体中方解石和白云石以小数表示的相对体积含量.在上面两个方程中有三个未知数:?、V1、V2,但是,由于岩石骨架中各矿物以小数表示的相对体积含量及孔隙度之和必然等于1,所以白云石的含量可以用方解石含量表示,于是上面方程中的未知数个数减少为两个,或者说可以把物质平衡方程? + V1 + V2 = 1作为第三个方程包括进来.由于方程数目(独立的测井曲线结果)与未知数的数目相等,解此方程组可求得孔隙度和两种矿物含量:

一种测井曲线对另一种测井曲线交会的图版是应用两种测井曲线响应确定孔隙度和岩性的

简单近似作图解.图5.4、图5.6和图5.7就是这样的例子.当岩石骨架是未知的单一矿物组成时,也可以使用这些图版.问题是同样的,有两个方程和两个未知数.在这个问题中未知数为孔隙度和待定矿物(即它的ρ ma和? Nma特征).这里要假设,沉积岩中常遇到的大多数矿物的ρ ma和? Nma是已知的.

当有更多未知数时,譬如骨架中包括三种矿物,则要求引入另一个独立的方程(或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可以补充到中子-密度测井组合中,例如,对于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的混合体,方程组变成

式中:V3表示石英的相对体积含量;ρ 3、Φ N3和Δt3分别为石英的骨架密度、含氢指数和声波传播时间;Δt1和Δt2分别为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声波传播时间.解此方程组可得出四个未知数的解(V1,V2,V3和Φ).M-N交会图,(ρ ma)a与(Δtma)a的MID图和(ρma)a与(Uma)a的 MID图是四元方程组四个未知数的作图解.

更复杂的混合体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方程(测井曲线)来解决.当然,新增加的方程应该是对同样的未知的岩石物性参数,但不一定是所有的未知物性参数的响应.

建立能够解含有大量未知岩石参数的五元、六元和更高元联立方程系统的作图法是不容易的.这些问题就只好用数值法求解了.例如斯仑贝谢公司的LITH-ANALYSIS程序,就是处理这类问题的程序之一.这个程序利用NGS(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得到的铀、钍和钾的浓度值,岩性—密度测井得到的岩石体积密度和光电吸收截面指数,补偿中子测井得到的视孔隙度值.对于含有石英(砂岩)、方解石(石灰岩)、白云石、硬石膏、岩盐、两种类型泥质(贫和富钾粘土)、长石和云母的混合岩性,可以分别解出每一种矿物的相对含量.

4)识别岩性的其它一些方法

对于沉积岩地层来说,建立单矿物模型或双矿物模型,利用一种或两种测井响应就可以解决确定孔隙度和矿物的体积含量问题。近年来在火成岩和变质岩中不断发现一些相当规模的油气藏,由于其岩性十分复杂,原有的方法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尝试了一些其它方法。

一、模糊聚类识别火山岩岩性

二、主成份分析方法识别火成岩岩性

三、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识别火成岩岩性

3、地层流体性质的确定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1)地层流体的电学性质

确定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归入以下四类:

(1)直接测定地层水样的电阻率,并换算到相应的地层温度;

(2)分析水样的离子成分,然后换算到地层温度下的电阻率;

(3)利用自然电位测井资料计算;

(4)根据相同层系的已知水层,利用电阻率测井和孔隙度测井结果确定.

3.1) 直接测定地层水样法

利用生产取样器或电缆地层测试器等设备可直接得到井下地层水样.对直接取得的没有污染的具有代表性水样,用流体电阻率计直接测出Rw 值.然后按图3.1将测量值换算成地层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地层温度可按下式求取:

式中:T为地层温度(℃);T0为地面平均温度(℃);G为地温梯度,表示深度每增加100 m 所增加的温度;D为地层深度(m).若用华氏温度表示时,可按下式换算:

上述电阻率的温度转换也可通过计算法得到,其关系式为:

3.2) 分析水样离子成分法

根据试油试水所得到的地层水中所含离子成分和数量的分析资料,可以计算出混合液的总含盐量.利用图3.2,可以根据总含盐量找出每种离子的等效NaCl离子转换系数,并算出各种离子的等效NaCl离子浓度和总矿化度(即总浓度).根据等效NaCl离子浓度和地层温度在图3.1中可以确定出地层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

3.3)自然电位法

在很多情况下,根据含水纯(不含泥质)地层的自然电位值可以计算出比较可靠的Rw.饱含水的纯地层中静自然电位(SSP)值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化学活动性有关,公式表示为:

式中:aw和amf是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电化学活动性;K是与温度有关的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K与温度按如下正比关系变化:

对不太浓的NaCl溶液,电阻率与化学活动性成反比,于是(3.5)式可写成

当地层温度下的Rmf已知时,即可求出Rw. 地层温度下的泥浆滤液电阻率Rmf按图3.3由Rm确定.

当溶液浓度比较高或者不是NaCl离子水型时,化学活动性和电阻率不保持准确的反比关系,

这时(3.5)式被写成.

式中Rmfe与Rwe分别为等效泥浆滤液电阻率和等效地层水电阻率,他们分别是Rmf和Rw 及温度的函数.(1)主要离子为NaCl的泥浆①若温度为25℃时的Rmf > 0.1Ω·m,则有经验关系式 Rmfe = 0.85 Rmf②若温度为25℃时的Rmf < 0.1 Ω·m,则利用图3.4的实线部分,根据Rmf求出Rmfe.(2)淡水石膏泥浆用图3.4的虚线部分将Rmf转换成Rmfe.(3)石灰基泥浆这种泥浆类型虽然与NaCl型泥浆不同,但因方解石常规条件下溶解度很小,可以忽略,此时可按规则(1)处理.

4)利用水层电阻率和孔隙度资料的计算法

纯地层电阻率的一般关系式为: 如果已知某一纯地层为水层(Sw = 1,Rt = Ro),用下式算出地层水电阻率Rw

实际上,往往需要判断某一地层是否为100%含水层,参数a和m也需要选择,加上测量也有误差存在,一般说来不是根据一两个层的数据计算Rw,而常常是利用下面的作图方法,统计地估计出地层水电阻率Rw.

(1)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

根据实际资料绘制这种交会图时,作在同一张图上的数据点,必须是地层水电阻率和岩性基本相同的地层.根据数据点的分布确定出100%含水层的线(如果不知道水层点的准确位置,一般选择最靠近左上方的点和原点的连线确定).纵横坐标的刻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2)Rwa曲线

在水层上,Rt = R0,则Rwa = Rw,即可在Rwa曲线上最小值的位置定出Rw. 但是,这时对应的地层必须是含水的纯地层,为了使所有选择的地层满足既是纯地层又是含水层的条件,常常可以采用Rwa与自然伽马曲线交会进行选择(图3.8).根据图上自然伽马的极小值和Rwa的极小值定出Rw.

(3)Rwa-SP交会图

当地层水电阻率纵向变化较大时(在浅部地层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用上述方法确定Rw将有困难,并且结果不可靠.这时可以利用Rwa-SP交会图近似估计Rw.这种交会图的形式如图3.9所示.横坐标为线性刻度的ΔVsp值.纵坐标为对数刻度Rwa.图中水层的点靠近并平行于Rw线.Rw线是根据Rwe线按图3.10所示关系换算得到.Rwe线是按(3.8)式算出的.水层点稍离开Rw线可能是非NaCl离子的含量稍大于平均含量的结果.而远离这条线的点(点5,点11)可能是含油气地层.因此Rwa-SP交会图也是判断油气层的一种辅助手段.

(4)径向电阻率比值

2)水的介电特性

由于水分子具有很强的极化特性,其介电常数高达80左右,远远高于储层条件下各种物质的介电常数.虽然单个水分子的极化率与温度、压力无关,但是,溶液的介电常数是单位体积的极化特性,所以会被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所改变.同时,它还受盐的浓度影响.例如,溶液的介电常数与含盐浓度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3)利用测井资料估计地层孔隙中油气密度

3.1)、利用中子孔隙度与密度孔隙度比值估计油气密度

中子和密度测井结果除受油气性质及泥浆滤液性质影响外,还与测量仪器的类型、结构有关.因此,针对不同的仪器类型和不同孔隙流体性质,所采用的近似关系式也将不同.解释时可以直接利用关系式计算,也可采用图版进行.

图3.12是适用于某种井壁中子类型的确定油气密度图版.使用该图版需要已知井壁中子孔隙度ΦSNPC与密度孔隙度Φ DC的比值Φ SNPC/ Φ DC和油气饱和度Shr.两种测井孔隙度Φ SNPC和Φ DC是经过环境、岩性和泥质校正后的数值.由于中子和密度测井探测深度浅,在其探测范围内基本反映的是储集层侵入带或冲洗带性质,故油气饱和度应采用冲洗带残余油气饱和度Shr.Shr可以用微电阻率测井确定.

例已知φSNPC = 12%,φDC = 25%,Shr = 50%.则根据和Shr值在图3.12中交会,交点就是所求的油气密度ρh = 0.2 /cm3.

3.2)、用视流体密度计算油气密度

视流体密度ρfa代表岩石孔隙中流体混合物的密度,在冲洗带中是泥浆滤液和残余油气混合物的密度.根据纯地层体积模型关系可以写出

式中

由此可得根据(3.25)式可得:

考虑到计算ρ fa时密度测井值ρb未作油气校正,这样计算的ρfa可能偏低,用(3.26)式计算出的ρ h也将受影响,故用视油气密度ρ ha表示.ρha与ρ h间有如下经验关系对于油层,ρ h = ρ ha,对于气层,ρ h = 0.75ρ ha + 0.14,用这种方法确定油气密度最好选择读数稳定、粘土含量不大、孔隙度和残余油气饱和度较高的多个资料点,对每个点进行计算.然后取其平均值,或用绘直方图的办法根据峰值确定出具有代表性的油气密度值.4)孔隙流体的核磁性质

天然气的密度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因此天然气的含氢指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核磁测井研究的主要核磁参数是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自由状态水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一般为1到3秒.但是,实际存在于储层中的水,由于受岩石颗粒表面的影响,数值与此相差很多.水的弛豫时间还受温度和溶解的铁磁性和顺磁性物质影响,如图

3.13.

图3.13 水溶液横向弛豫时间与温度关系各条曲线上的数值为Mn. EDTA的浓度.

原油的弛豫时间和原油的组分有关,T2不是一个单一数值,而是分布为一个带.随着大分子成分增加(粘度加大),短弛豫时间成分增加,长驰豫时间成分减少,整个的分布从大T2向小T2方向移动.为了表征多种组分原油的弛豫特性,定义了一个称为对数平均的参数T2log,其表达式为:

天然气单位体积中氢的数量较少,由于自旋-自旋作用很弱,所以横向弛豫时间很短,横向极化矢量消失很快.

由于氢的浓度很低,在稳定磁场作用下产生的自旋-晶格弛豫将进行的比较缓慢,即在质子能级之间的跃迁几率比较小,纵向极化矢量建立的速度比较慢,因而有较大的纵向弛豫时间T1.天然气的纵向弛豫时间T1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比较大,如图3.14所示.

图3.14 甲烷气的T1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引自Kleinberg,R.L. 1996)

4、纯砂岩地层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1)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

1)R t

1

-?交会图:

假定阿尔奇公式中n=m=2,a=1,则可以得到R S R

t

w w 1

?=? 若以?为横坐标,以R t

1

为纵坐标作图,图中各线是表示不同饱和度的直线。由此便可以

对地层做出含油水情况的解释。

2)对数坐标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

前面介绍的交会图只能用于m 已知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双对数坐标系绘制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则不用知道m 值。

(2)电阻率—孔隙度重叠法:

目前常用的可以分为四种:

1)对比电阻率(

R R t 0-重叠图法): 以深探测系统求得的R t 为标准,利用孔隙度测井曲线求出的含水层电阻率R 0与其比较。

在水层上R R t 0=,而在油层上R R t 0?,并按S R R w t 201

=估计S w 。

2)对比孔隙度(??w -重叠图法):

以孔隙度测井得到的孔隙度?为标准,利用电阻率曲线计算出导电液体所占据的空隙空间大小与其相对比,对水层有??w =,而对油层则有??w >,根据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的定义,有??w w S =。

3)对比地层因素(F R F -重叠图法):

那个孔隙度测井导出地层因素F 与电阻率测井计算出的地层因素F R 相对比。在水层

F R F =,在油层F F R >,并按S F w R F

21=估计S w 。 4)对比地层水电阻率(R wa 法):

根据电阻率测井和孔隙度测井计算出一个视地层水电阻率R wa ,并且把R wa 与R w 对比,

在水层R R w wa =,在油层R R w wa >,并按并按S R R w w wa 21=估计S w 。

(3)可动油法:

在??w -重叠图法中,我们根据孔隙度值和地层电阻率计算的含水孔隙度值的差异程

度,可以判断地层的含油孔隙度;如果再利用浅探测电阻率资料计算出冲洗带的含水孔隙度,且同地层水含水孔隙度相比较,便可以判断可动油体积。将上述三种反映不同孔隙度的曲线结合起来,就是所说的可动油图。

(4)数理统计法:

1)线性回归分析法

2)正态分布法

5、双水模型的基本原理。 双水模型是含泥质储集层的一种解释模型。它把岩石固体部分(包括于粘土)都看成是不导电的,而把地层水分为两部分:自由水和束缚水。这两部分水的导电性是不同的。双水模型是分析和描述含泥质地层的测井解释模型,把粘土表面的水称为“近水”或束缚水,而把水膜以外的空隙中的水称为“远水”或自由水。粘土颗粒本身和其他骨架部分一起被看做是不导电的。

含水泥质地层电阻率公式:

由模型知:f b Φ+Φ=Φ

束缚水饱和度Swb :t b Swb ΦΦ=/

自由水饱和度Swf :t f Swf ΦΦ=/

因此,()1/=ΦΦ+Φ=t b f Swt

据双水模型,干泥质和骨架颗粒共同作为骨架,则阿尔奇公式为:

201t

wm R R F φ== ()1-5 式中0R 为泥质砂岩水层电阻率,wm R 为泥质砂岩总空隙中混合液的电阻率。

根据束缚水和自由水电阻并联关系,可以得出

()wb wb wb wb wf

wb wm R S S R R R R -+=1

将上式代入()1-5式,就可得泥质砂岩水层的电阻率公式

()[]wb wb wf wa t wf wb R S R S R R R -+=120φ

从上式可以看出,泥质砂岩水层的电阻率0R 与自由水电阻率wf R 、束缚水电阻率wb R 和束缚水饱和度wb S 有关。

含油(气)泥质地层电阻率及饱和度的计算公式 h b f t φφφφ++=

式中h φ——含油(气)孔隙度。

根据阿尔奇公式

201wt t S R R = 2*0t wm R R φ= 22*wt

t wm t S R R φ= 式中*wm R 是泥质砂岩油(气)层总孔隙度空间中的混合液的电阻率。

由泥质砂岩油(气)层双水模型得知,混合液的电阻率*wm R 为

()wb

wb wt wf wb wf

wb wt wm R S S R S R R S R -+=* 含油(气)泥质地层按双水模型推导的地层电阻率公式 ()[]wt wb wb wt wf wb t wb wf t S R S S R S R R R -+=2φ

可得总含水饱和度wt S :

y y R R S t t wf wt +???

? ??+?=2122φ 式中()

wb wf wb wb R R R S y ?-=2

按传统概念,含水饱和度w S 不含束缚水,因而,根据双水模型,泥质砂岩油(气)层有效空隙空间内的含水饱和度w S 等于 ()wb wb wt t b t f b t f h f f

w S S S S --=-=-=+=11φφφφφφφφφφ

测井技术

测井设备 一、ECLIPS全称:Enhanced Computerized Logging and Interpretive Processing System ECLIPS-5700数控测井系统是当今最先进的测井设备之一,它采用的是WTS通讯系统,WTS是“Wireline Telemetry Systems”(电缆遥测系统)的英文字母缩写,其最快传送速率为230KB(千比特),能很好地完成5700测井时大数据量的传输任务,是当今世界速度最快的测井通讯系统之一。5700WTS通讯就是指地面与井下仪器之间的通讯,其中井下仪器负责井下仪器的通讯部分:接收命令、采集数据,数据的初步处理和向地面发送数据;地面系统负责地面通讯部分,向井下仪发送命令,接收井下仪器的数据信号。地面通讯主要由5756接线控制面板和5750电缆信号处理板组成。命令用M2下传,而数据的传输有3种:M2数据、M5数据和M7数据。5700WTS遥测系统调制编码方式采用曼切斯特码,文章对于该编码方式作了全面地研究,指出了采用该编码方式的优点和规则。 ECLIPS-5700测井系统又称加强型计算机测井解释处理系统,可完成各种常规和成像测井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编辑工作。它采用菜单驱动,具备“help”功能,便于操作。ECLIPS 可提供广泛的诊断,如电源和遥传系统的诊断程序以及用户可选择的诊断程序。通过图形显示和数据处理的实时显示,可不断地监视测井质量。 二、测斜仪 所谓井眼轨迹,实指井眼轴线。一口实钻井的井眼轴线乃是一条空间曲线。为了进行轨迹控制,就要了解这条空间曲线的形状,就要进行轨迹测量,这就是“测斜”。所使用的仪器就称为“测斜仪”。 每隔一定长度的井段测一个点,这些井段称为“测段”,这些点称为测点。测斜仪在每个点上测得的参数有三个,即井深、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这三个参数就是轨迹的基本参数。按照测斜仪的发展顺序,分别介绍其原理如下: 1. 照相测斜仪原理: 利用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在工作时灯泡发光,将罗盘内测角装置的影像通过透镜成像在胶片上,使胶片感光,提出仪器后通过洗像液使胶片显影并读取数据。 2. 电子测斜仪原理: 单多点电子测斜仪采用三轴磁力仪和三轴或两轴重力加速度计测量井眼方位角和井斜角,每一个测点可以分别记录三个重力矢量、三个磁通门参数、探管温度、电池电压和井眼其它参数,并储存在探管的存储器内,提出仪器后再经过计算机或控制器把存储器里的数据进行回放、打印。随钻电子测斜仪的工作原理与单多点电子测斜仪基本一样,只不过不需要提出仪器便可通过其它传输通道将井底测量点的数据随时传输至地面的处理终

核测井

核测井(nuclear logging )是指将核技术应用于井中测量,根据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核物理性质,研究井的地质剖面,勘探石油、天然气、煤以及金属、非金属矿藏,研究石油地质、油井工程和油田开发的核地球物理方法,又称放射性测井。 核测井----中子测井示意图 主要分类 核测井大体分四类: γ测井 含自然γ和γ—γ测井(散射测井)。前者又分自然γ和自然γ能谱测井;后者又分地层密度和岩性密度测井。 中子测井 主要含中子寿命测井、一般中子测井和中子诱生γ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也称热中子衰减时间测井;一般中子测井含热中子测井和超热中子测

井;它们又含有单探测器中子和补偿中子测井;中子诱生γ能谱测井通常包括快中子非弹性散射γ能谱测井(即C/O比测井)、中子俘获γ能谱测井和中子活化γ能谱测井等。 放射性核素示踪测井 这种方法是利用放射核素作为示踪剂,将掺入流体中,并注入到井内,通过流体在井中的流动而使核素分布到各种孔隙空间。利用核γ测井对示踪剂进行追踪测量,确定流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分布规律。 核成像测井 如核磁共振成像测井等。 技术发展 核测井技术是随着当代核技术的发展和石油、煤炭、地质矿产等对核测井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尖端测井技术之一。随着人工射线源技术、传感器技术、测量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核测井技术仍处在飞速发展之中。 射线源技术 核测井技术的大多数方法依赖于射线源性能,少部分方法利用井下地层的天然放射性进行测量。现有的测井用射线源主要是γ射线源和中子源。受井眼尺寸(偏小、弯曲、不规则等) 、井下环境(高温、高压等) 制约,地面实验用加速器γ源等技术尚难以应用于测井领域。 测井常用的γ源多是放射性同位素源,主要用于示踪测井。随着核技术发展,核反应堆、加速器的不断建造,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建立,为放射性核素应用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物质基础。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应用研究为更好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开辟了新途径。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技术是同位素辐射技术应用的物质基础。目前,人工制备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有3 种:反应堆生产的丰中子同位素,简称堆照同位素;加速器生产的贫中子同位素,简称加速器同位素;从核燃料废物中提取的同位素,简称裂片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作为一种人工信息源,具有相当高的探测灵敏度,是常规化学分析无法比拟的,这一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同位素示踪分析技术,在工农业技术研究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测井

测井解释原理

测井解释原理 一: 储集层定义:具有连通孔隙,既能储存油气,又能使油气在一定压差下流动的岩层。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孔隙性(孔隙、洞穴、裂缝) 具有储存油气的孔隙、孔洞和裂缝等空间场所。 (2)渗透性(孔隙连通成渗滤通道) 孔隙、孔洞和裂缝之间必须相互连通,在一定压差下能够形成油气流动的通道。储集层是形成油气层的基本条件,因而储集层是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评价和油气分析的基本对象。储集层的分类 ?按岩性:–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特殊岩性储集层。 ?按孔隙空间结构:–孔隙型储集层、裂缝型储集层和洞穴型储集层、裂缝-孔洞型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 ?1、定义:–由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砂砾岩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矿物碎屑(石英、长石、云母) –岩石碎屑(由母岩类型决定) –胶结物(泥质、钙质、硅质) ?3、特点:–孔隙空间主要是粒间孔隙,孔隙分布均匀,岩性和物性在横向上比较稳定。?4、有关的几个概念 –砂岩:骨架由硅石组成的岩石都称为砂岩。骨架成份主要为SiO 2 –泥岩(Shale):由粘土(Clay)和粉砂组成的岩石。 –砂泥岩剖面:由砂岩和泥岩构成的剖面。 碳酸盐岩储集层 ?1、定义:–由碳酸盐岩石构成的储集层。 ?2、组成:–石灰岩(CaCO 3)、白云岩Ca Mg(CO 3)2)、泥灰岩 ?3、特点:–储集空间复杂 有原生孔隙:分布均匀(如晶间、粒间、鲕状孔隙等) 次生孔隙: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裂缝、溶洞等) –物性变化大:横向纵向都变化大 ?4 、分类 按孔隙结构: ?孔隙型:与碎屑岩储集层类似。 ?裂缝型:孔隙空间以裂缝为主。裂缝数量、形态及分布不均匀,孔隙度、渗透率变化大。?孔洞型:孔隙空间以溶蚀孔洞为主。孔隙度可能较大、但渗透率很小。 ?洞穴型:孔隙空间主要是由于溶蚀作用产生的洞穴。 ?裂缝-孔洞型:裂缝、孔洞同时存在。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类型 砂泥岩储集层的孔隙空间是以沉积时就存在或产生的原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集层则以沉积后在成岩后生及表生阶段的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次生孔隙为主。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空间的基本形态有三种:孔隙及吼道、裂缝和洞穴。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类型有:孔隙型、裂缝型、裂缝- 孔隙型、及裂缝- 洞穴型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要点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水淹层 2、地层压力 3、可动油饱和度 4、泥浆低侵 5、热中子寿命 6、泥质含量 7、声波时差 8、孔隙度 9、一界面 二、填空 1.储集层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地层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主要与岩石的____________含量有关。 4.声波时差Δt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电阻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 5.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中子-伽马测井曲线上,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______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在热中子寿命曲线上,油层的热中子寿命______水层的热中子寿命。 7.A2.25M0.5N电极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L=____________。 8.视地层水电阻率定义为Rwa=________,当Rw a≈Rw时,该储层为________层。 9、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曲线为正异常时,井眼泥浆为____________,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_______。 10、地层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地层放射 性__________。 11、电极系A2.25M0.5N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_______。 12、套管波幅度_______,一界面胶结_______。 13、在砂泥岩剖面,油层深侧向电阻率_________浅侧向电阻率。 14、裂缝型灰岩地层的声波时差_______致密灰岩的声波时差。 15、微电极曲线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地层因素随地层孔隙度的增大而;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随地层含油饱和度的增大 而。 17、当Rw小于Rmf时,渗透性砂岩的SP先对泥岩基线出现__________异常。

测井解释识别油、水、气层

用测井曲线判断划分油、气、水层 测井资料是评价地层、详细划分地层,正确划分、判断油、气、水层依据;从渗透层中区分出油、气、水层,并对油气层的物性及含油性进行评价是测井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解释工作,必须深入实际,掌握油气层的地质特点和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掌握油、气、水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 (1)、油层: 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 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 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 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 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气层:在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的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 (3)、油水同层:在微电极、声波时差、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 (4)、水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 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 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

(1) 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 (2) 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 (3) 邻井曲线对比法:将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作小层对比,从中分析含油性的变化。这种对比要注意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在横向上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4) 最小出油电阻率法:对某一构造或断块的某一层组来说,地层矿化度一般比较稳定,纯水层的电阻率高低主要与岩性、物性有关,所以若地层的岩性物性相近,则水层的电阻率相同,当地层含油饱和度增加,地层电阻率也随之升高。比较测井解释的真电阻率与试油结果,就要以确定一个电性标准(最小出油电阻率),高于电性标准是油层, 低于电性标准的是水层。从而利用地层真电阻率(感应曲线所求的电阻率)和其它资料,可划分出油(气)、水层。但是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断块、不同层系的电性标准不同,当岩性、物性、水性变化,则最小出油电阻也随之变化。 (5) 判断气层的方法:气层与油层在许多方面相似,利用一般的测井方法划分不开,只能利用气层的“三高”特点进行区分。所谓“三高”即高时差值(或出现周波跳跃);高中子伽马值;高气测值(甲烷高,重烃低)。 根据油、气、水层的这些曲线特征和划分油、气、水层的方法,就可以把一般岩性的、简单明显的油、气、水层划分出来。

激电测井方法与技术

激电测井方法与技术要求 一、井中激电的目 井中激电是勘查多金属和贵金属硫化物矿床及寻找井旁和深部盲矿体而及离钻井的距离和方位有效井中物探方法之一,本项目采用的是井中物探测量方法中的五方位地—井测量方式,利用该方法可确定钻孔内每个方位的地质体(矿体)在地下半空间的赋存的位置情况。 二、激电测井方法 根据本区的地质特点,和寻找井旁、井下地质体采用五方位地—井方式测量。 1、装置形式及测量方式 (1)采用梯度装置点测方式,即电极MN 同时下井,M 极在上,N 极在下。深度计算点定在MN 极的中点。由于MN 极距增大,外来电干扰的影响也会增大,同时由于平均作用异常曲线会变得平滑,不利于分辨较小或较弱的矿体异常,结合地质情况分析,设计MN=10m ,测点点距等于MN 极距,在有意义的井段,特别是在矿体异常的特征点附近,应适当加密。 无穷远B 极至井口的距离必须足够大。B 极距离过小会影响勘探深度和探测范围,并使异常曲线发生畸变。B 极距离的确定,依据原则为B 极在测量点产生的极化场小于A 极在该点的极化场的5%。确定B 极距离的关系式如下: 11123/2-??? ?????+??? ??=h r h r B δ 式中:B r —B 极至井口的距离;

r—A极至井口的距离;h—测量井深; —B极影响的允许误差。由于上式是在假设地下为均匀介质的情况下导出的,故此实际布置B 极时,距离应大于上式的计算值,同时B极尽量布置在垂直矿体走向的方向上。根据钻孔深度和上述公式计算,B极布线为孔深的3倍,如孔深300米,B极布线距孔位900米,B极布线方向垂直地质(矿)体,为北东40度。 工作中对所有完成的钻孔首先作r=0(即A极置于井口接套管)到地—井方式测量,在发现井旁盲矿异常或有必要进一步工作时,再进行地—井方式方位测量,即把A极依次布置在钻井的北、东、南、西(或根据实际地质体走向)各方位上,并在每个方位上均作地—井方式测量。方位测量时A极距井口距离r的选择,应以能获得最明显的井中激电异常和最显著的方位差别为原则,通过实验确定r值。一般井深小于500m时,可选用100~300m,井深500~1000m时可选用300~500m。各方位A极至井口的距离应相等,且它们的供电电流强度也应一样,由于钻孔深度在300米以内,A极的的四个方位布线距井口100米。 (2)供电电极采用不锈钢电极,长度50厘米,测量电极采用不极化电极。 三、激电测井技术要求与质量检查 1、野外工作:去井场前,应对供电系统、发送系统、接收系统及通讯设备进行检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在井场应妥善安放仪器设备,牢固绞车和井口滑轮,以防电缆跳出轮槽。电源线与测量线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doc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题 填空 1.、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用计算机对测井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地质、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储层和有用矿藏的评价及勘探开发中的其它地质和工程技术问题,并将解释成果以图件或数据表的形式直观显示出来。 2.、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成果可用于四个方面:储层评价、地质研究、工程应用和提供自然条件下岩石物理参数。 3、测井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模拟曲线数字化、测井曲线标准化、测井曲线深度校正、环境影响校正。 4、四性关系中的“四性”指的是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 碎屑岩储层的基本参数:(1)泥质含量(2)孔隙度(3)渗透率(4)饱和度(5)储层厚度 5、储层评价包括单井储层评价和多井储层评价。单井储层评价要点包括岩性评价、物性评价、储层含油性评价、储层油气产能评价。多井储层评价要点主要任务包括:全油田测井资料的标准化、井间地层对比、建立油田参数转换关系、测井相分析与沉积相研究、单井储集层精细评价、储集层纵横向展布与储集层参数空间分布及油气地质储量计算。 6、识别气层时(三孔隙度识别),孔隙度测井曲线表现为“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声波时差、高密度孔隙度、高中子伽马读数、低中子孔隙度。 7、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主要造岩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8、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形态划分为三类:孔隙与喉道、裂缝、洞穴。 9、碳酸盐岩储层按孔隙空间类型可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裂缝—洞穴型。 10、碳酸盐岩储层划分原则:一是测井信息对各种孔隙空间所能反映的程度,即识别能力;二是能基本反映各种储层的主要性能和差异。 11、火山岩按SiO2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苦橄岩和橄榄岩)、基性岩(玄武岩和辉长岩)、中性岩(安山岩和闪长岩)和酸性岩(流纹岩和花岗岩)。 12、火山岩的电阻率一般为高阻,大小:致密熔岩>块状致密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一般凝灰岩 13、火山岩的密度大小,从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的密度测井值逐渐降低。致密玄武岩的密度高达2.80g/cm3,而流纹岩的平均密度约为2.45g/cm3。 14、火山岩的声波时差,中基性岩声波时差略低,酸性火山岩略高。致密的玄武

常用电测井方法的应用探讨

常用电测井方法的应用探讨 孟 涛,王云智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规划研究院地质勘察分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 要] 对常用电测井的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了其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并对 当前电测井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电测井;常用方法;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P 6311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1184(2007)01 0115 03 [收稿日期] 2006 09 11 [作者简介] 孟 涛(1967),男,河北秦皇岛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作。 Appl ica tion and D iscussion on the Comm on M ethod of Electr ica l W ells M ENG Tao ,W ANG Y un zh i (Geo logical on B ranch ,Investigati on ,D esign and P lann ing In stitu te of X in jiang P roducti on and Con structi on Co rp s ,Sh ihezi 832000,Ch ina ) Abstract :T h is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 sses the m ethod and app licati on of the electrical w ell ,concludes its app licati on’s effect and influenced facto rs and p u ts fo r w ard som e advice to i m p rove ou r p resen t w o rk of electrical m on ito ring w ell .Key words :electrical w ells ;the comm on m ethod ;app licati on and discu ssi on 0 前言 电测井在水文地质工作中经常应用,为简便实用的物探手段之一。通过测量人工或天然的电场,研究钻孔剖面介质的电学性质,结合钻探取芯资料,可以对地层岩性、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等方面作出定性和定量解释,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探依据。 1 电测井的常用方法 电测井的方法,根据探测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种:以测量地层导电性为基础的电阻率测井、微电极系测井、侧向测井;以测量地层人工交变电磁场分布规律为基础的感应测井;以测量地层电化学特征为基础的自然电位测井、人工电位测井等,其中在水文地质中应用最常用的方法为自然电位测井,视电阻率测井和激发极化测井,本文着重就以上三种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111 自然电位测井 在测井时电极不供电,接通测量回路,读取仪器显示的电位数值,即自然电位。沿井轴连续测量,并根据井深与自然电位绘制曲线,称为自然电位曲线。产生自然电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和泥浆溶液之间的离子扩散作用和地层颗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同时也和泥浆柱与地层间的压力差在孔隙中产生的过滤作用有关。通过自然电位测井可以研究钻孔剖面岩性,判断含水层位置及富水性。112 视电阻率测井 在测井时,使用三个井下电极即电极系测量地层电阻率,供电后井中地层因岩性、含水层特征的不同,测量得到不同的地层电阻率值,沿井轴连续测量,并根据井深与地层电阻率绘制曲线,称为电阻率曲线。井下电极系按其电极排列方式和测量特点可以分为梯度电极系和电位电极系,梯度电极系有底部梯度和顶部梯度两种方式,电位电极系有正装电位和倒装电位两种方式。地层电阻率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层岩性、地下水矿化度。通过视电阻率测井可以划分钻孔地质剖面,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和厚度,研究含水层的孔隙 5 11 2007年1月第29卷 第1期 地下水Ground w ater Jan 1,2007V o l 129 NO 11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研究现状

摘要核磁共振测井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对我国复杂油气藏测井评价以及石油测井技术本身的发展都做出了有目共睹的积极贡献。例如,它提供的地层信息的丰富性,远多于其他任何单项测井方法;在复杂岩性,特殊岩性,如砂砾岩、火山岩等储层,常常是少数几种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束缚水引起的低阻油气藏,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它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提供比较合理的地层渗透率的测井方法;对于深部气层,当天然气孔隙体积比较大时,它的显示十分明显;在稠油以及水淹层,有一定的经验关系存在;对原油粘度以及毛管压力曲线等信息也有较好的反映,等等。但是,由于或是使用条件的不适应,或是使用方法的不恰当,或是技术本身的不完善,也存在或出现过不少问题。例如,它求出的孔隙度时常偏低,有时也偏高;它求出的束缚水对地区或地层的依赖性比较强;它求出的渗透率还没有得到油藏专家的广泛应用;而在流体识别方面,它还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等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提高应用效果,挖掘应用潜力,发展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际效果和技术适应性等几个方面,介绍和讨论我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正确应用。 我国的核磁共振测井是1996年开始的[1]。中油测井有限公司(CNLC)和华北油田测井公司(现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即CPL的华北事业部)最先引进了NUMAR公司的C型磁共振成像测井仪(MRIL-C)。随后,这项技术在我国迅速推广。如今,10余套老的MRIL-C或升级后的MRIL-C/TP,30余套新的代MRIL-Prime(哈里伯顿商标),6套MREx(贝克阿特拉斯商标),3套CMR(斯仑贝谢商标)以及1套MR-Scanner在我国境内服务。均估算,年测井工作量在1000口左右,既有探井,也有生产井。油田公司对核磁共振测井的认可程度正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复杂岩性,特殊岩性(碳酸盐岩,火山岩,砂砾岩等),低孔低渗,束缚水引起的低饱和度等复杂油气藏,核磁共振测井时常成为最后的、甚至是少数几个真正有效的测井手段。 但是,在我国核磁共振测井应用实践中,也发现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应用效果,还曾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过人们对这项技术的信心。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孔隙度和流体识别上。在孔隙度方面,从理论上来讲,核磁共振测井是最好的测量方法,应该能够提供准确的地层孔隙度测量结果,而实际上在气层,稠油层,或高矿化度钻井液等条件下,往往出现测量孔隙度偏低或偏高的情况,甚至表现出与地层岩性的某种相关性。在流体识别方面,从理论上讲,有这些可能性,并且也发展了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但是,却都有非常强的使用条件!如果不满足这些使用条件,当然不会有好的使用效果。至于核磁共振测井得到的束缚水,渗透率,孔径分布,毛管压力曲线,原油粘度等信息,都是由回波串反演出T2分布,然后再导出的二级参数,也都有非常强的使用条件。对应用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将有益于改进提高核磁共振测井的应用效果。 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 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是被观测区域孔隙流体含氢指数与孔隙度的综合反映[2][3],而且,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CPMG回波串采集参数;刻度;孔隙流体含氢指数;回波串的信噪比;钻井液矿化度;以及采集模式与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回波串采集参数如TW(等待时间),TE(回波间隔),NE(回波个数)以及90o脉冲和刻度等将影响对地层孔隙度的观测比较好理解。在测井作业中,也容易控制。孔隙流体含氢指数对核磁共振孔隙度的影响与对中子测井的影响是一样的,理论上容易分析,而实际情况则往往是:要么含氢指数无法已知,要么流体实际孔隙体积不能确定,所以,校正起来常常相当困难。这几个因素通常是使核磁共振观测的孔隙度比地层实际孔隙度偏低。而下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 (6) 第二章电阻率测井 (11) 第三章声波测井 (26) 第四章放射性测井 (39) 第五章工程测井方法 (61) 第六章生产测井 (82) 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93)

绪论 一、测井学和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学是一个边缘科学,是应用地球物理的一个分支,它是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地质学的问题,并已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煤田、工程及水文地质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30年代首先开始电阻率测井,到50年代普通电阻率发展的比较完善,当时利用一套长短不同的电极距进行横向测井,用以较准确地确定地层电阻率。60 年代聚焦测井理论得以完善,孔隙度形成了系列测井,各类聚焦电阻率测井仪器也得到了发展,精度也相应得以提高。测井资料的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车载计算机和数字测井仪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在又发展了各种成像测井技术。 二、测井技术在勘探及开发中的应用无论是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石油、天然气、煤等,在勘探过程中在地壳中只要富集,就具有一定特点的物理性质,那我们就可以用地球物理测井的方法检测出来。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往往埋藏很深,只要具有储集性质的岩石,就有可能储藏有流体矿物。它不用像挖煤一样。而是只要打一口井,确定出那段地层能出油,打开地层就可以开采。由于用测井资料可以解决岩性,即什么矿物组成的岩石,它的孔隙度如何,渗透率怎么样,含油气饱和度大小。沉积时是处于什么环境,是深水、浅水、还是急流河相,有无有机碳,有没有生油条件,能不能富集。在勘探过程中,可以解决生油岩,盖层问题,也可以对储层给予评价,找到目的层,解释出油、气、水。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用测井可以监测生产动态,解决工程方面的问题。井中产出的流体性质,是油还是水,出多少水,油水比例如何,用流体密度,持水率都可以说明。注水开发过程中,分层的注入量,有没有窜流,用注入剖面测井都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套管是否变形,有没有损坏、脱落或变位,管外有无窜槽,射孔有没有射开,都需要测井来解决。对于设计开发方案,计算油层有效厚度,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都离不开测井。测井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来说,自始至终都是不可缺少的,是必要的技术。它服务于勘探开发的全过程。 三、储层分类及需要确定的参数 1.储集层的分类及特点石油、天然气和有用的流体都是储存在储集层中,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储集空间的,并彼此相互连通,存在一定渗透能力的的岩层。储层性质分析与评价是测井解释的主要任务。 1) 碎屑岩储集层 它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等。世界上有40%的油气储集在碎屑岩储 集层。碎屑岩由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和胶结物组成。最常见的矿物碎屑为石英,长石和其他碎屑颗粒;胶结物有泥质、钙质、硅质和铁质等。控制岩石储集性质是以粒径大小、分选好坏、磨圆度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胶结形式有关。一般粒径大,分选和磨圆度好,胶结物少,则孔隙空间大,连通性好,为储集性质好。 2) 碳酸盐岩储集层 世界上油气50%的储量和60%的产量属于这一类储集层。我国华北震旦、寒武及奥陶系的产油层,四川的震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油气层,均属于这类储层。 碳酸盐岩属于水化学沉积的岩石,主要的矿物有石灰石、白云石和过渡类型的泥灰岩。它的储集空间有晶

测井曲线解释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 国产测井系列 1、标准测井曲线 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 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测时就是声波时差曲线(AC) 井径曲线(CALP)。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L/RD]*1000=COND。地层对比用。 3、套管井测井曲线 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套管节箍曲线。确定射孔的深度。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 二、3700测井系列 1、组合测井 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微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 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井径测井曲线,测量井眼直径,反映实际井径大砂眼(CM)。 2、特殊测井项目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九条曲线,反映地层真倾角。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共测五条曲线,反映地层的岩性与铀钍钾含量。 重复地层测试器(MFT)。一次下井可以测量多点的地层压力,并能取两个地层流体样。 三、国产测井曲线的主要图件几个基本概念: 深度比例:图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同单位的实际长度,或深度轴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系数。如,1:500;1:200等。 横向比例:每厘米(或每格)代表的测井曲线值。如,5Ω,m/cm,5mv/cm等。 基线:测井值为0的线。 基线位置:0值线的位置。 左右刻度值:某种曲线图框左右边界的最低最高值。 第二比例:一般横向比例的第二比例,就是第一比例的5倍。如:一比例为5ΩM/cm;二比例则为25m/cm。 1、标准测井曲线图 2、2、5米底部梯度曲线。以其极大值与极小值划分地层界面。它的极大值或最佳值基本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如图) 自然电位曲线。以半幅点划分地层界面。一般砂岩层为负异常。泥岩为相对零电位值。 标准测井曲线图,主要为2、5粘梯度与自然电位两条曲线。用于划分岩层恢复地质录井剖面,进行井间的地层对比,粗略的判断油气水层。 3、回放测井曲线图(组合测井曲线) 深浅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曲线的极度大值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T),浅双侧向的极大值反映浸入带电阻率(RS)。以深浅双侧向曲线异常的根部(异常幅度的1/3处)划分地层界面。

激电测井技术要求---设计用

一、激电测井 进行激电测井时除测量视极化率外还要同时测量视电阻率,采用底部梯度电极系进行电缆下降测量。电极在下井前要擦洗干净,离重锤距离应不少于2m。点测时点距一般为5-10 m,异常地段加密到1-5 m。激电测井过程中,若视极化率出现负值或脱节,应查明原因。 二、地-井测量 进行激电测井后、再进行r=0(供电电极A接套管)的地一井测量。在发现有意义的异常后,方可部署方位测量。前述两种方法可以相互映证有意义异常的存在,并提供视极化率的背景值。 地-井测量采用梯度装置点测方式,电极MN同时下井,M极在上,N极在下。深度计算点为MN极的中点。设计MN=5-10m,测点点距选择为2.5-5 m,在有意义的井段,特别是在矿体异常的特征点附近,要适当加密。无穷远B极至井口的距离应满足B极在测量点产生的极化场小于A极在该点的极化场的5%。确定B 极距离的关系式如下: 式中:r B为B极至井口的距离;r为A极至井口的距离;h是测量井深;δ为B极影响的允许误差。实际布置B极时,距离应大于上式的计算值,一般为测量井深的2-3倍;采用电位装置时,一般应大于井深的5倍。同时B极尽量布置在垂直矿体走向的方向上。 地-井测量包括r=0和主、反方位三条曲线。必要时,还要垂直主剖面做辅助 值应相等,其它测量条件也应尽可能一致,如供方位的测量。测量时各方位的r A 电电流强度要相等,便于进行不同方位的曲线对比。 应通过试验选定。一般在井深小于500m时,可供电电极A至井口最佳距离r A 选用100-300m,当井深为500-1000m时,可选用300-500m。最佳r 值和方位的选 A 定应使不同方位的异常有明显的变化。 当进行r=0地-井测量时,应计算各测点k值,以充分利用电阻率参数。在方位测量中,一般不计算视电阻率,但应同时获取视极化率和二次场电位差两个参数。

复杂井况测井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复杂井况测井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随着油田增储上产的需求和钻井技术的发展,井筒结构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水平井完井技术在各油田被广泛推广应用。因地质或工程原因,出现了波浪形水平井、井壁台阶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浅储层水平井、小井眼水平井等复杂井筒结构。针对各种复杂井筒,以科学合理的测井工艺进行施工,能够有效提高测井效率、测井成功率和测井质量。 标签:波浪形水平井;井壁台阶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浅储层水平井;小井眼水平井 1、波浪形水平井测井技术 波浪形水平井一般采用钻具输送湿接头对接测井技术,因水平段呈波浪形变化,首先要解决组合仪器适应波浪形井眼问题,防止仪器刚性长度过长引起遇阻,同时要保证高成功率的湿接头对接,湿接头对接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对接成功率和测井成功率,特别是需要多次对接输送的井,提高对接成功率是输送测井的关键。 研究及实际应用表明,依据井筒工程数据增加柔性短节数量,将组合仪器分为刚性长度均匀的若干段,使仪器可呈柔性变化,适应波浪形井眼,同时仪器尾部加装导向胶锥,避免组合仪器刚性长度过长在波浪形井眼段的遇阻。 泵下枪在波浪井眼的扭方位段、井斜突变段实施湿接头对接,公母枪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在增斜段,泵下枪速度降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次对接成功率只有30%。 研究及实践说明,对接位置选择在方位稳定的降斜段或水平段时,泵下槍速度不会降低,不会出现泵下枪横向或纵向摆动,避免了泵下枪蛇形前行,且母枪与公枪轴心处于一条直线上,一次对接成功率达95%,可大幅度提高一次对接成功率,保证测井成功率。 2、井壁台阶水平井测井技术 水平井钻进过程因井壁坍塌,在大斜度段、水平段出现台阶状井眼,引起输送测井过程中严重遇阻。 所有的井壁坍塌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井壁台阶。水平井钻具输送测井过程中,组合测井仪器依靠钻具推力向前移动,因受自身重力作用,测井仪器总是沿下井壁运动,遇到井壁台阶后,测井仪器尾端顶在台阶上产生遇阻,如果没有措施使仪器尾部离开台阶,则无法解除遇阻。 测井过程关键问题是如何让让仪器尾部通过台阶以解除遇阻。在井壁存在较

核磁共振测井简介

核磁共振测井简介 发明了测量地磁场强度的核磁共振磁力计,随后他利用磁力计技术进行油井测量。1956年,Brown和Fatt研究发现,当流体处于岩石孔隙中时,其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比自由状态相比显著减小。1960年,Brown和Gamson研制出利用地磁场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器样机并开始油田服务。但是,地磁场核磁测井方案受到三个限制,即:井眼中钻井液信号无法消除,致使地层信号被淹没;“死时间”太长,使小孔隙信号无法观测;无法使用脉冲核磁共振技术。因此,这种类型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器难以推广。1978年,Jasper Jackson突破地磁场,提出一种新的方案,即“Inside-out”设计,把一个永久磁体放到井眼中(Inside),在井眼之外的地层中(Outside)建立一个远高于地磁场、且在一定区域内均匀的静磁场,从而实现对地层信号的观测。这个方案后来成为核磁共振测井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基础。但是由于均匀静磁场确定的观测区域太小,观测信号信噪比很低,该方案很难作为 商业测井仪而被接受。1985年,Zvi Taicher和Schmuel提出一种新的磁体天线结构,使核磁共振测井的信噪比问题得到根本性突破。 1988年,一种综合了“Inside-out”概念和MRI技术,以人工梯度磁场和自旋回波方法为基础的全新的核磁共振成像测井(MRIL)问世,使核磁共振测井达到实用化要求。此后,核磁共振测井仪器不断改进,目前,投入商业应用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世界知名测井服务公司分别为:斯仑贝谢、哈利伯顿和贝克休斯。他们代表性的产品分

别是:Schlumberger-- CMR、Halliburton—MRIL-P. Baker hughts—MREX O基本原理在没有任何外场的情况下,核磁矩(M)是无规律地自由排列的。在有固定的均匀强磁场oO影响下,这个自旋系统被极化,即M重新排列取向,沿着磁场方向排列。同时,原子核还存在轨道动量矩,象陀螺一样环绕,这个场的方向以频率30进动。 30与磁场强度。0成正比,并称30为拉莫尔频率。在极化后的磁场中,如果在垂直于的方向再加一个交变磁场,其频率也为质子(氢核)的进动频率时,将会发生共振吸收现象,即处于低能态的核磁矩,通过吸收交变磁场提供的能量,越迁至髙能态,此现象称为核磁共振。造岩元素中各种原子核的核磁共振效应的数值是不同的,它首先决定于原子核的旋磁比,岩石中元素的天然含量以及包含该元素的物质赋存状态。核磁测井以氢核与外加磁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可直接测量孔隙流体的特征,不受岩石骨架矿物的影响,能提供丰富的底信息,如地层的有效孔隙度、自由流体孔隙度、束缚水孔隙度、孔径分布及渗透率等参数。氢核在地磁场中具有最大的旋磁比和最高的共振频率,根据含氢物质的旋磁比、天然含量和赋存状态,氢是在钻井条件下最容易研究的元素。因此,包含某种流(水、油或天然气)中的氢原子核是核磁测井的研究对象。对于静磁场,热平衡时,处于地磁场的氢核自旋系统的磁化矢量与静磁场方向相同,加极化磁场后,磁化矢量偏离静磁场方向,经核磁共振达到高能级的非平衡状态,断掉交变极化磁场后,磁化矢量又将通过自由进动朝着静磁场方向恢复,使自旋系统从高能级的非平衡状态恢复到低能级的平衡状

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测井工作总结 1、测井工作量 本次测井时间为2009年11月26日,实测深度184米,测斜点5个,可采煤层1层,具体测井数据如下表: 2、使用仪器设备及刻度 本区使用的仪器设备为陕西渭南煤砖专用设备厂生产的tysc-3q型车载数字测井仪和上海地质仪器厂生产的jjx-3a型井斜仪。定期按规范对仪器进行各级刻度调校,井场刻度、校验结果均符合测井规范要求,并记录在各孔《数字仪井场检查记录表》中。测井资料在室内采用河北省邯郸市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煤田测井处理程序clogpro v2.0。 3、选取的测井参数及技术条件 根据勘探区内煤岩层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本次测井所要求的地质任务及以往测井的成果,本区选取了全孔测量:长源距伽马伽马(源距为0.35m)、短源距伽马伽马(源距为0.20m)、三侧向电阻率、自然伽马及声波测井。工程测井包括:井斜和井径。采样间隔为0.05m,按规范要求提升速度均低于最低提升速度,本次测井使用的源种为137cs,源强为56mci,放射性活度为2072mbq。 4、测井定性、定厚解释原则 煤层定性依据视电阻率、密度、声速曲线的高幅值和自然伽玛的 低幅值而定。煤层深度和厚度的解释在1:50曲线上进行。对于可采煤层、伽玛伽玛曲线用相对幅值的1/3—2/5分层定厚,视电阻率曲线依据根部分离点解释,声速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则以相对幅值的半幅点分层定厚。对不可采煤层在1:200曲线上进行综合解释。 对孔内岩性的划分,以自然伽玛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为主,参照其它各参数曲线并结合勘探区地质特点在1:200测井曲线上进行综合解释。 5、总结 本次测井工作选择测井参数和技术条件合理,工作方法正确,质量较好,所获资料可靠。篇二:2012年测井监督工作总结 2012年测井监督工作总结 2012年我们在站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油田公司、采油一厂的有关文件政策,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承诺,严格把关,秉公尽责,提高工作效率。测井监督岗全体员工转换工作思路,围绕提高测试成功率,进行强化现场监督,现场监督发现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及时协调解决,对于重大事情请示领导进行协调解决,对于测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抓、抓重点,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成功率。一.2012年工作量完成情况: 1、2012年测井工作完成情况见表一: 表一 2012年测井报表 2、2011-2012年测井工作量对比见表二: 表二测井工作量对比 3、2012年投捞调配工作完成情况见表三: 表三 2012年投捞调配报表 4、2011年-2012年投捞调配完成率对比 表四 2011-2012年投捞调配完成率对比表 二.测试、测井方面主要做的工作: 2012年,在工作方式上转变观念,对于投捞调配中存在问题的井进行分类管理,比如:钻井影响的、单流阀漏失的、全井无流量的等等,我们把这些井分类统计,然后和注水项目部、开发地质研究所协调分类解决,这样,工作起来思路清楚,有条不紊,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高,对于遇阻的井我们结合作业起管柱查原因,了解遇阻原因。我们加强现场监督,重点

核物理测井

1、能否产生可控伽马源? 由α、β衰变产生的子核往往处于激发态,而后可通过发射伽马射线或内转换电子释放多余的能量而退激到基态激发态的原子核通过发射γ射线而退激到较低能级或基态的过程,称为伽马跃迁,或称伽马衰变。 能够产生伽马射线的装置就称为伽马源,由人工或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制成。人工产生一般是利用高能基本粒子或是光子撞击原子核产生人工放射性核素,再通过核素的核反应来放出γ射线。主要方法有:带电粒子撞击(如电子)、快速中子撞击、热中子撞击、高能伽马射线撞击。 在油田广泛使用的测井仪器中,属于伽玛—伽玛测井范畴的补偿密度和岩性密度测井仪是岩性孔隙度测井系列中的主要仪器,对地层密度的测量精度很高。它们与中子测井等组合,在确定地层孔隙度、判断岩性、确定地层的泥质含量和解决与泥质含量有关的铀矿地质问题,进行地层对比,跟踪射孔,寻找放射性矿物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国内使用的伽马源基于成本考虑一般都是不可控的,但是在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不可控的伽马源的使用受到限制,而且核测井仪器所用的伽马源是一种能产生对生态环境及人类身体有极大损害的放射性物质,因此国家对放射源的使用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用可控式放射源替代现有井下测井仪所用化学放射源,将避免放射源对人体的损害,并且更符合安全环保的要求。 能否产生可控的伽马源呢?答案是肯定的,以下是我在网上找到的文献说明 【文献题名】井下可控伽马源测井的基本原理和现状 【年卷期】1986,10(2) 【作者】李中奇,彭琥 【原文出版年】1986 【文摘】本文指出了伽马-伽马测井的优点和不足,建议在井下仪器中使用可控伽马源,这个建议是有条件实现的,并例举了可供井下仪器选用的四种伽玛源加速器。由于引用了可控伽玛源,使伽马粒子的发射时间可以随意控制,这样可以增大伽马源的发射剂量,因而又可能引起放射性测井技术的新发展,如分区康普顿散射测井技术和湮灭光子测井技术等等。 井下可控伽玛源已经成为现实,为了进一步增强伽玛一伽玛测井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可能用井下可控伽玛源。用它做成的测井仪, 不但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 而且能够在广阔得多的领域里同时得到带有地质特征的辐射场的空间、时间和能量等参数的完整信息。 苏联全苏核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所已经研制出一种高压脉冲伦琴管式光子发生器, 其光子平均能量为250千电子伏, 最大能量在550~600千电子伏之间, 光子脉冲宽度为1.5~2毫微秒, 频率1赫, 功耗30瓦。对于能量大于200千电子伏的光子,输出约2 x 1012光子/脉冲。距靶10厘米处, 可得到大约0.07~0.1伦琴脉冲的剂量率, 相当于20~40居里艳一137源的效应。已用它装配成密度测井仪原型, 其外径为124毫米, 全长2800毫米(发生器自身长1200毫米)。在模型井和油井中试测的初步结果表明, 当源距为65厘米时, 它的体积密度灵敏度是用同位素源的常规仪器(源距35厘米)的4倍, 探测深度是后者的两倍。 美国已有人在早些时候获得了使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测井仪专利。斯仑贝谢测井公司已经推出这类新型测井仪。 可控伽马源的技术在国内还不成熟,成本过高,相信在不久之后我国定会生产出性价比较高的可控伽马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