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0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学院:

专业:

班级序号: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5月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电子货币概述 (1)

(一)电子货币概念界定 (2)

(二)电子货币本质的界定 (2)

(三)电子货币的特点 (3)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 (3)

(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影响 (3)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规律的影响 (4)

(三)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4)

(四)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5)

(五)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5)

三、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5)

(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理论影响 (6)

(二)电子货币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对策建议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摘要: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电子货币概述,论述了电子货币的定义、特点、种类和作用以及电子货币的本质。第二部分是电子货币对

货币政策影响,主要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以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国内外货币政策协调

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分析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的现状以及针对我国电子货币现状给出的分析

及建议。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政策;影响;建议

Abstract :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electronic money, electronic mone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features, effects and the type and nature of electronic money. The second part is an electronic currency impact on monetary policy, main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money on currency circulation, the impact of e-money on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oney on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coordination. The third part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oney and the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lectronic money given.

Keywords: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monetary policy; influence ; suggest

前言

随着金融电子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向。电子货币系统是关乎到国家经济管理、金融体制、以及每一个人的经济活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电子货币的发行方式包括信用卡、存储性质的预付卡和纯电子系统形式的用户号码数据文件等形式。电子货币在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问题,电子货币的主要的好处就是它可以提高效率,方便用户使用。但也会给我们带来发行、管理和安全验证等重要问题。有必要制定严格的经济金融管理制度,保证数字货币的正常运作。电子货币的发展依赖于支付工程的建设,必须建设相互连通、方便有效、安全可靠的电子货币工程系统,才能保证电子货币的使用。电子交易的安全方式及涉及的社会、经济、法律和社会效应问题。在我国开展电子货币工程整体战略规划研究,可提高金融管理水平,有步骤建设电子货币工程体现,方便人民生活、工作和各种商业贸易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

一、电子货币概述

(一)电子货币概念界定

1、电子货币的定义

电子货币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以及各类交易卡为媒介,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的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经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

2、电子货币的种类

目前我国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分为4种类型:

1、储值卡型的电子货币。大多以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其发行主体除了商业银行以外还有电信部门(普通电话卡、IC电话卡)、IC企业(上网卡)、商业零售企业(各类消费卡)、政府机关(内部消费IC卡)以及学校(校园IC卡)等。

2、信用卡应用型的电子货币。是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主体发行的贷记卡(准贷记卡)。可在发行主体规定的信用额度以内贷款消费,之后于规定时间还款。

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包括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账结算、划拨资金。

4、现金模拟型的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而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计算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而流通的电子钱包。该类电子货币具备现金的匿名性,其可用于个人间的支付、并可多次转手等的特性,是为代替实体现金为目的而开发的。

3、电子货币的作用

电子货币微观层面作用:电子货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并且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了企业商务活动创新,如促进营销结构的创新,促进营销方式的创新,促进商务结算方式的创新;提供商机,繁荣了商业。

电子货币宏观层面作用:电子货币刺激了消费,扩大了需求,信用消费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扩大社会总需求;电子货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更为虚拟化,计算机网络虚拟空间创造了在虚拟空间从事商业活动的金融环境;电子货币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电子货币在因特网上高速流通,大地加快速度,缩短距离,使跨国交易变得非常简单,从而能够极大地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二)电子货币本质的界定

1、政治经济学对于货币的界定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货币在金属货币本位制度条件下是“固定起大多等价物作用的特殊的商品,它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货币具有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与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

2、电子货币的本质是货币

在货币的五大基本职能中,流通手段职能是促使货币形态并不断适应促进交换需要的主要动力。自古至今,货币的形态不停地发生变化,从实物货币阶段(海贝)到铸币货币阶段(黄金)、从代用货币阶段(如交子)到信用货币阶段(如纸币),货币形态的不断改变促使货币更加便捷的流通。

电子货币作为电子支付工具中的其中一种。像纸币包括了英镑、人民币、美元、日币等一样,电子货币也仅仅只是一种泛称。是存储在客户拥有的电子介质上、作为支付手段使用的预付价值。它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根基,经各类银行卡和商业电子化为中

介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以二进制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并且经过计算机的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的形式而流通、支付的货币。

(三)电子货币的特点

电子货币具有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领域,集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特点。并且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当前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主要依托于银行卡(磁卡、智能卡) 。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影响

1、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的影响

M0:流通中的现金

M1: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可能转账的支票存款以及转帐信用卡上的存款

M2:M1基础上加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的基础上将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再包括进来。这是依据可以转化为现金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就是依据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速度的快慢来划分货币层次。这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产物。但是,在电子货币取代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并不存在货币中层次的划分。因为在电子货币取代纸币的条件下,客户拿到贷款之后不管把这笔贷款存入哪家银行,都不再存在客户从银行提取现金的问题,电子货币是唯一的货币形式,也就是说单一的电子货币层次、实时的在线电子支付将消除产生纸币条件下四个货币层次划分必要性的时间差,从而模糊了不同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因此,电子货币取代传统货币后将消除货币的供给层次。

2、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中的货币供给是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决定的。一般理解为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是外生的变量,它由中央银行间接或者直接的行为控制;与此同时货币乘数则由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通货比率等因素决定。电子货币出现后,使得人们愿意减持现金,加强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现金漏损率随之减小,边际储蓄倾向随之上升。因为货币乘数与现金遗漏率存在负相干关系。电子货币在导致现金遗漏率减少的同时,货币乘数随之增大。

3、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由通货、法定存款储备、超额准备三部分组成。

首先,电子货币的使用使得用户持款额减少,从而使得使得流通中的通货数量减少。自央行出现以来,其垄断了通货的发行,但是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其发展打破了央行对通货的垄断。随着时间推移,电子货币逐渐的发展和越来越成熟,在未来,当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加入到基础货币行列的时候,就很可能使基础货币朝着虚拟化发展。电子货币的存在导致流通中的现金量减少,在银行准备金总量相同的条件下.基础货币必然趋于下降。

其次,对央行发行的货币中法定存款储备的问题。世界各国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方面都有着详细的法律规定。但是相关电子货币余额是否需要一定比例的法定准备的问题,当前存在的争议比较大。大部分国家对电子货币余额并无准备金的要求.但其中有部分国家,如日本,强制发行者必须交纳相当于其发行电子货币的余额的50%的准备金。但总体上来看,电子货币具有减少法定准备的趋向。因此这将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

备金,从而也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规律的影响

M=PQ/V 其中M表示一定时期的货币必要量,P表示当前物价水平,Q表示待实现的商品总量,V表示同期同名货币流通的速度。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电子货币的流通速度与整个网上信息流的流量、流速是互相联系的。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流通规律理论失去了它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货币流通必要量的规定性有待于重新考究。

(三)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1、电子货币对选择利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出于对中央银行的信心,规避商家变现需求、信用风险等因素的考虑,央行货币将依旧用于银行间的结算。中央银行也可经过自身得积极行为来影响金融市场,比如规定发行负债证明或没收银行间市场的存款、电子货币发行的法定准备金率等。

2、电子货币对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电子货币减弱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控制性。电子货币的数量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货币乘数变动的随机性随之增强,预测货币乘数将会变得更为复杂,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的难度随之加大,传统的货币政策机制面临着巨大考验。电子货币让货币流通速度难以预测或预测的准确性受到巨大影响,从而使得很难在事前甚至事中对货币总量进行适当的控制。使得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覆盖面缩小,作用降低,再贴现率的被动性增强,作用范围减小,这就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大大地削弱。

电子货币降低了货币中介指标的可测性。首先,资金供需双方和相应的金融业务都被整合到同一个电子交易平台上,加快了货币流通的速度。其次,因为电子货币发行的分散,过程的连续,同时电子货币使得定期储蓄、活期与通货、证券买卖等多种货币层次之间的转移可以便捷、迅速地进行,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大大增加,各层次货币的涵义和计量变得十分的困难和复杂,想要准确测量某层次货币的总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有可能,其所需要的必要成本也使其丧失任何现实的意义。

电子货币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货币发行主体的分散性,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能够使基础货币难以控制,即使控制了基础货币也不见得控制得住货币的总量;一旦货币需求不稳定,货币供应即使达到中介目标也未必能够实现稳定币值的最终目标;因为货币构成的复杂性和流通速度的变动性使中央银行无法准确地解释货币量变化的真正的含义;电子商务的国际性也会使得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统计和计量也存在一些其它的困难。所以说,电子货币大大减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3、对利率目标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大规模普及可以增加货币的供给,从而给利率水平造成了下降的压力,利率的形成机制就会更为复杂。一方面,货币电子化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电子化的水平。央行、甚至于民众都将能更加有利于得到各种的利率的资料,进而加强了利率的可测试性。另一方面,电子货币的发展乃至普及大大提高了整个货币体系的效率,大大缩短了央行相关政策传导的时间.市场参与的相关人会对于央行调整再贴现率等等干涉政策更加地敏感.由此增强了央行对于利率的可控能力。最后,电子货币将使得利率等价格的信号性指标更有效率、质量更高,进而增强了利率的相干性。

因为利率是市场运行的结果.电子货币的大幅度使用将会增强市场的效率和竞争水平,相应地提高了利率作为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能够肯定在金融创新与电

子化、金融放松管制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下.利率等价格信号性指标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1、电子货币与存款准备金政策

因为电子货币部分可以替代现金和存款,从而造成了现金比率的不稳定和存款准备金实际缴存率的下降,进而使得货币乘数变大。并且当客户使用电子货币在储蓄与现金,定期与活期之间快速转换的时候,央行对客户随机的行为会无法预测,这也就意味着电子货币条件下货币乘数变动随机性随之增强,中央银行预测货币乘数的变化量也就将更为困难,而通过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量的难度也会增大。

到目前为止.世界许多国家并没有对电子货币的发行征收存款准备金或者类似的准备金,有些仅仅是对部分电子货币发行征收准备金或类似的准备金,而准备金是无息的,所以说银行交纳存款准备金就代表着融资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如果银行减少对清算头寸的需求,还有电子货币避免交纳准备金,代替了应该提存准备金的存款,这就必将会破坏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的制定初衷(也就是央行经过减少或增加法定存款准备金来收缩或扩张银行货币创造的能力),从而会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效用。

2、电子货币与公开市场操作

第一,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形式的通货,其发行多为普通的信用机构,并且已经渐渐地被作为交易的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渐渐地被替代,这使得流通中的中央银行通货减少,并且将会使得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大缩减。大部分国家中央银行主要资产是通货,电子货币对于通货的大规模取代必然会使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大大缩减。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大量缩减可能将会使得中央银行因缺乏足够资产负债而不能适时地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吞吐操作,这样也就削弱了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3、电子货币与贴现率政策

贴现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在机理,它是经过调整货币资金的价格来影响银行体系的货币供给。降低贴现率将会减小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增加贴现贷款的数量商业银行超额准备增加,从而使货币供应扩大;相反地,如果提高贴现率,情况就会与之相反。如果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央银行经过贴现率影响货币资金价格的能力以及货币资金价格调整货币供给的能力都将会受到挑战。

(五)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1、电子货币改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达到经济社会。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会使传统银行以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为主的资金信用中介以及结算中介的功能渐渐地弱化。从而会削弱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中的地位和效用,商业银行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将被迫向“非中介化”方向发展。表外业务、理财咨询、金融信息增值服务等服务性业务的比重也会源源不断地加大。

2、电子货币增加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网络银行更能够轻松捕捉到新的信息以及变化,它先进的技术手段也能够使其作出迅捷的反应。当这种信息和变化在中央银行制定政策时还没有被预见到时,就已经有可能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误差加大。

三、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理论影响

1、我国货币电子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了第一张“中行卡”。标志着中国步入了货币电子化轨道。“金卡工程”的建立、中国银联的随之成立、网通联用的全面实现、市场化运营机制的确立,中国仅仅用24年就走完发达国家50年的货币电子化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显示出电子货币在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电子货币年消费额额发卡量从2003年开始呈现大幅度上升状态。截止到2013年第一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36.94亿张,分析2013年第一季度数据,发卡量同比增加19.06%,增速较上年同期减缓2.47个百分点。其中,借记卡累计发卡量达到33.51亿余张,同比增加了19.18%;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 3.43亿张,同比增加了17.85%。银行卡人均持卡量到2.73张,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到0.26张。我国银行卡发卡量持续地增加,增幅稳步的回落。银行卡市场结构非常不平衡、借记卡独占鳌头的局面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银行卡发展的主要格局。信用卡虽然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但还不能够扭转这一趋向。

2、我国电子货币的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调整电子货币的法律,有关的法律规范可散见于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的有关IC卡和银行卡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规范等。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1月26日颁布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其对银行卡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制定了银行卡的发行主体、发行管理、发行程序、发行人的权利和义务。《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是目前我国规范电子货币的最重要的行政法规。但从有关储值卡的相关规定中,该管理办法对电子货币的理解上较为狭窄,它仅将电子货币限定为商业银行和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借记储值卡。对其它形态的各类电子货币,如电子现金、电子支票以及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当前广泛使用的单一或多用途的智能IC卡的发布、管理、发布人以及相关持有人的权利、义务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

(二)电子货币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电子货币法律框架,明确相干主体的权利义务。

建议制定专门的法律体系来管理电子货币的相关规定,能够明确的定义电子货币的相关概念、分类以及电子货币的监督等等;能够明确各个相关人的权利义务的问题;能够准确的给出发行电子货币的的资格认证等等。关于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对于电子货币的做法,明确其作为一种预付储值货币,定义其的各个作用,明确需要注意与监督的地方。

2、明细准入管理要求,强化资本约束。

首先是在系统的的运行方面,要求申请人提供详细明确的系统风险评估、系统的安全信息、系统运行流程资料、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界定和防范措施、系统的独立外部审计意见、经营连续性计划等等。其次是明细多用途储值卡的相关资料,其中包含存储金额的限制、预付卡的使用范围和每笔交易对于金额的限制,卡的制造、储值、保存、销卡的安排和内部控制,处理争端安排,刷卡交易审计的痕迹等。再者是资金管理的合理安排,包含对投资安排,储值沉淀基金的管理,对储值沉淀基金有可能面临的风险管理安排。最后是商业计划,它包括系统被公众接受的调查报告,预计项目启动时间表,三年的业务预测,包括详细明确的预期收入、投资成本、资产负债表、关于发卡数量、损益表、平均储值额、每年交易额、平均每笔交易额的统计数据等等。

3、完善业务规则,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消除电子货币业务的负面影响。

电子货币的管理规定需要更加的详细、完备。电子货币的储存限额,申请电子货币的条件,挂失、透支,转让等是否允许,电子货币计算利息的规则,有期限限制是否应该存在等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应该明确电子货币是否可赎回,赎回的条件等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电子货币发行的主体是否需要根据吸存资金总额交纳一定准备金的问题也需要得到明确的规定,需要由商业银行来负责对该准备金的账户进行监督等,未经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不得将资金从该准备金账户中拨付;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形成的电子货币,需要要求支付平台能够很及时地将交易资金交付给卖方;并且支付的平台不能未经消费者允许就将交易的款项转成成交易平台的支付账户余额,变相的获得交易额资金。同时限定发行主体的经营的业务范围,来业务活动范围防范电子货币发行主体滥用预存地资金,对涉及电子货币发行业务以及其他业务,不允许高风险业务投资比重不得超过指定的比例或者从事高风险业务。对于通过电子货币参与的赌博或者是其他违法活动的行为,给予刑事责任。为了切实保障电子货币业务规则能够得到切实落实,风险能够得到有效防控,需要采取现场检查、道义劝说、数据分析等等多种方式,一步步加强完善对电子商务日常业务的监督管理,消除其负面的影响。

4、建立电子货币的统计监测制度,科学分析电子货币对宏观经济金融的影响,形成电子货币信息对传统宏观经济金融决策的有效参考。

不仅要央行要管理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还需要对发行主体的非现场监督管理等进行加强,对分析指标等设计合理的统计监测,对交易数据定期推送,或者开发相对应的专门的系统来完成统计监测的任务,自动地收集交易的数据。经过对数据的收集、处理,以及分析电子货币对目前货币相关政策的影响结果,对于较小影响的,需要接着关注和密切的跟踪;对于较大影响的,需要详细综合地考略把电子货币作为货币政策来实施。

5、权衡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铸币税的影响,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通过对电子货币对铸币税实际影响的考虑,建议对电子货币的业务统计监测同时,密切地关注电子货币对央行铸币税的影响,及时地采取措施,相应修改电子货币的管理相关的策略。从远了来看,央行不该因收入的问题去减慢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而是应该以提高效率、促进创新等原则,积极地推动相关电子货币的发展。若采取了限制措施,就必须考虑到电子货币会给消费者权益维护或者货币政策相关内容造成了负面的效果,进而导致了社会问题或者影响到了国际经济宏观调控等等。

6、加强对电子货币洗钱的防范。

一方面是建立身份认证系统和交易记录制度。电子货币具有匿名的特性,这会为洗钱提供相当大的便利,因此建议电子货币的发行者能够严格执行的身份认证制度,才交易之前,需要用户提供详细真实的身份认证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数据库来存储和记录交易。通过行使数据挖掘技术,应对数据库当中的金融数据估值,找出数据间的联系规则,同时根据某种属性的准则建出分类的模型,并对挖掘的相关异样的数据来偏差检验,最后对挖掘结果进行描述,从而找出资金转移过程中非常态资金,找出国家资金转移过程,检测和洗钱罪的跟踪。最后是加强电子货币发行方的有关反洗钱方面的义务。按照《反洗钱法》的相关规定,由反洗钱的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为反洗钱义务的主体,并促使其履行反洗钱的义务,进而打击行使电子货币的洗钱活动。

结束语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支付工具,因为其便捷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和普及。但在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货币的金融理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

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最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权衡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通过规范电子货币规则等多种合理手段,在加快电子货币发展的同时,也能够避免电子货币因发展而造成的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挑战张文瑞《经济师》,2005年第11期

[2] 电子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贾德奎,2002年第6期

[3] 唐平《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3卷第1期

[4] 电子货币时代货币发行的分散化趋向,朱雪莲、吴秋实《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

[5] 关于电子货币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探讨,朴香兰、刘蔚、马海涛、高阳《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年第13期

[6] 李成.货币金融学.科学出版社2004

[7] 赵家敏. 电子货币.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8] 戴国强.货币银行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9] 马敏.电子金融概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0] 张成虎.金融电子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2] 李杨.新中国金融6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13] 姜建清.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深层次影响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致谢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在毕业论文定稿之际,四年的大学本科生活也即将画上句号。刚踏入校园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恍如隔日,不免感叹光阴易逝、韶华难追。然而,艰辛而快乐的求学之路,也给我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欣慰和幸福。在此,向四年来陪伴我一起走过,给予我帮助和关心的良师益友以及亲人们、同学们,致以最为真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论文的设计、时间安排、审核等方面给了我很大帮助,同时他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接下来感谢辽宁师范大学能给我四年深造的机会和国际商学院的各位老师、同学在四年时间里给我的真诚帮助。

货币政策分析练习题

第一部分第三章货币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是指价格水平的形成只受某一因素的影响,该因素为: A、财政收支平衡 B、通货膨胀 C、国际收支均衡 D、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竞争均衡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是: A、股票 B、公司债券 C、银行承兑汇票 D、中长期公债 3、下列不属于政策性银行的是: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国家开发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4、金融市场是买卖有价证券的场所,其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是通过: A、信用额度 B、信用工具 C、实际额度 D、实际工具 5、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 6、因为传导过程短,中央银行通过其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且世界各国经常使用的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利率政策 B、再贴现政策 C、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D、公开市场业务 7、公开市场业务是指: A、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B、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公司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C、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借贷业务 8、菲利普斯曲线反映: A、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B、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C、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D、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9、宏观金融风险中,关于采用市场进行监控和约束的手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市场准入 B、经营稽核 C、市场退出 D、经营范围控制 10、下列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手段是: A、利率最高限 B、道义劝告 C、信用配额 D、流动性比率 11、货币供应量数倍伸缩的基础,市场货币量形成的源头是指: A、基础货币 B、衍生货币 C、基础汇率 D、税率 12、实施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府 D、联合国 13、以下不适用于“双松”政策的条件是: A、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B、劳动力就业不足 C、大量资源有待开发 D、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置闲置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的商业银行包括: A、中国建设银行 B、华夏银行 C、网上银行 D、城市合作银行 E、互联网金融 2、从交易品种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 A、现券交易 B、回购交易 C、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D、股票交易 E、外汇交易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06T13:38:43.87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1期下供稿作者:朱晶晶,肖存泉[导读] 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再贴现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 (三)利率政策。⑴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然可以回笼流动性,但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作为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所经历的所有调整时间点上的名义利率和扣除同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后的实际利率,从2007年,实际利率一直呈负值,并且负值水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意味着信贷成本、资金成本偏低,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符。 ⑵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人们存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单是储蓄,资金还会向其他金融市场分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财富的积累,消费需求逐步升级以及提前消费的观念,带动了对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使居民更愿意采取银行消费贷款的行为。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得不敏感且利率弹性较小,从而货币政策失效。⑶央行今年连续五次调高准备金率而未采取加息,也是对当前经济“把脉”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的同时美元连续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加大,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因此缩窄了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制约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四)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此项政策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3月末仅为2%,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需要。从历史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以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相对不足。而目前17.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二十年来最高,商业银行的头寸显得不足,未来提高法定存款准金率的空间已经很小。 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政策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效率就越高。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在行使货币政策时受到多方干扰。在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安排下,在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尽量公开中央银行采取的措施和操作的相关信息,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 (二)发展完善货币市场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范文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 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认识到应当调整政策到着手制定政策再到实施政策,每一步 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段。1.认识时滞。这是指从确有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耗费的时间。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搜集各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二是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性分析,作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2.决策时滞。这是指制定政策的时滞,即从认识到需要改变政策,到提出一种新的政策所需耗费的时间。中央银行一旦认识到客观经济过程需要实行某种政策,就要着手拟定政策实施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然后才能公布、贯彻。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研究对策、拟定方案,并对所提方案作可行性论证,最后审定批准,整个制定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部分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对作为决策依据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占有程度和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判断能力,体现着中央银行决策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这也是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当中央银行开始实施新政策后会有:金融部门对新政策的认识——金融部门对政策措施所作的反应——企业部门对金融形势变化的认识——企业部门的决策——新政策发生作用等过程,其中每一步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外部时滞也可以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段。1.操作时滞。这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中央银行一旦调整政策工具的操作方向或力度,需通过操作变量的反应,传导到中介变量。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政策工具,都要通过操作变量的变动来影响中介变量而产生效果。而政策是否能够生效,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政策的态度、对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以及金融市场对央行政策的敏感程度。2.市场时滞。这是指从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货币政策要通过利息率的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或者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经由消费的收入弹性产生效应。不仅企业部门对利率的变动、私人部门对货币收入的变动作出反应有一个滞后过程,而且投资或消费的实现也有一个滞后过程。各种政策工具对中介变量的作用力度大小不等,社会经济过程对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措施的反应也是具有弹性的。因此,中介变量的变动是否最终能够对目标变量发生作用,还取决于调控对象的反应程度。 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外部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的,包括: ①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毕业论文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而我们中国,自1998年起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 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币政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 得益彰。稳健的货币政策是98年以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大的宏观环境。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使得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到了97、98年时 已相当突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几大风险 交互错杂,又衍生出更多的子风险,而原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与此时的经济环境相 得益彰。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一系列的约束,无疑让政策执行时的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 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建立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尽管当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 贷款需求不足。具体地说,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七个方面: 1 1、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强化,反差过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在持 续转化,而是经常出现波动、迁回、反复甚至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贫 富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一度缩小,然而在1978一 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GDP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26%和18%。在

当前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分析

一、根据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渠道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金融政策)调控的重点。 答:多年来,西方经济学界一般认为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个途径,其中货币渠道主要包括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以及汇率渠道,而信贷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 (一)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货币渠道传导有以下几个前提条件,首先金融市场是信息完全的,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传导的各个参与方都将获得完全的信息;其次,金融资产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银行贷款只是债券的一种,贷款和债券可以相互替代;再次,价格不需要做及时的调整来抵偿名义货币量的变化;最后,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直接影响名义货币量。 在这些前提条件下,货币渠道通过利率途径、汇率途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等进行传导。 1、利率途径 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化来影响价格预期,从而影响通胀预期,再影响实际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总投资,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变化。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支出↑→产出↑,货币供应量增加代表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既定的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函数)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市场利率的下降,在既定的资本边际效率下,更低的利率刺激投资支出的增加,投资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导致产出增加。在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利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凯恩斯认为,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是人们放弃周转灵活性的报酬,而利率的高低则是由货币供给(货币数量)和货币需求两大因素共同决定的。凯恩斯模型中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是真实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因为真实利率比名义利率对开支影响更大,即使名义利率降低到零,货币扩张仍然可以通过提高预期价格水平,使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从而导致名义利率为零的条件下真实利率的下降来刺激开支,其传导过程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预期价格↑→预期通货膨胀率↑→利率↓→投资↑→产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渠道 2、汇率途径 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导致利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汇率从而影响净出口,最终影响产出。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上升会导致国内利率下降,此时本币存款不如外币存款有吸引力,从而引起本币贬值,汇率(E)下跌,使得国内商品比国外商品在价格上更有竞争力,从而导致净出口(Nx)及经济产出的增加。汇率传导途径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净出口↑→产出↑。在汇率传导途径中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矛盾冲突、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过低,这些原因都大大的影响了汇率传导的有效性,使得汇率传导途径并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 以托宾q理论为代表的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是用于解释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作用于股票价值来影响经济的理论。托宾定义的q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一般是指它的股票价值)除以其资本的重置成本所得到的值,托宾q理论的传导途径可以描述为:货币供应量↑→利率↓→股票价格↑→托宾q↑→投资↑→产出↑,当货币供应量上升时,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更高的股票价格导致更高的q,这样就会催生更高的投资支出,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托宾q将资本市场与实业经济联系起来,揭示了货币经由资本市场而作用于投资,该理论已成为政策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分析点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稳中更有进。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 分析点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 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分析点三、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 步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靠以往大规模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及外部需求,难以继续维持健康增长。 会议提出,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这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到中高速过渡必然发生的增长动力切换,也是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王军指出,下一步要通过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投资,从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分析点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会议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浅谈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近几年央行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效性问题,并通过总结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通货紧缩;公开市场;中央银行 一、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虽然我国这段时期的货币政策可以肯定的说是有效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呢?据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国有商业银行在深化改革上力度不够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时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分支机构收缩。从前金融机构是贷款权限下放到各部门机构,现在则是贷款权限上收,以至于绝大部分县支行甚至地市行几乎没有放款的权利。银行信贷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重点行业集中,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以致造成贷款上的“农转非”,资金上的“乡养城”,县域经济出现“金融服务真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经营贷款的激励机制,而约束条件苛刻。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国有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强有力的传导渠道,但上述种种迹象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所出台的种种措施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是不完全符合的,造成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际紧缩效应。还有就是商业银行体系化解不良资产的难度依然很大。尽管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剥离了部分政策性业务,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全国剥离了13900亿元不良资产,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仍然很大,增量仍在滋生。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够 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行使时受到多方干扰,一方面总行赋予分支机构相当大的贷款权,央行分支机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地方政府三者合谋,形成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同名143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同名143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在西方货币经济理论中,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 货币是否能系统地影响产出;第二, 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第三,货币当局是否能够控制货币。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实证检验问题而货币当局对货币的控制能力常常取决于货币层次, 并且也能够从实证检验中得到大致判断。因此, 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对货币是否能够系统影响产出的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 是按照西方货币理论的界定, 研究货币政策能否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 而产出的波动必然引起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因此, 这种方法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归结为货币政策对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广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概念, 是把宏观经济目标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对比, 依此判断货币政策的效果, 这种思路一般要涉及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以及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广泛作用。本文主要按广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 讨论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关系。 一、1984—1992年的货币政策实践及效应 1983年9月, 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其目的是分离银行系统的行政功能与经济功能, 通过货币政策, 加强宏观调控。1984—1992年货币政策的特点, 是在过松与过紧的货币供给之间剧烈波动。由于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 使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 大量超经济增长发行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引起供需失衡, 导致通货膨胀。年和年的两次紧缩, 由于时间短, 力度不够, 没能很好地达到调节经济过热的目的。致使年通货膨胀率达到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最高点, 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加大调控力度, 采取双紧政策, 这就是后来的1989—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时期。 二、1992—1997年货币政策效用分析 1992年.中国经济出现“泡沫”势头,引发一系列问题①投资与消费需求同时膨胀,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②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③货币供应量暴涨; ④金融秩序混乱, 乱集资、乱拆借、乱提利率、乱放贷款现象严重, 银行各付金骤降,支付困难;⑤乱搞开发区, 撂荒农田、耕地。 针对这种情况, 政府从治理整顿金融秩序入手,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到1996年底, 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包括:①整顿金融秩序;②扩大资金供给, 保证重点建设资金;③灵活利用利率杠杆, 加强利率监管;④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⑤实施汇率并轨,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⑥银行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离;⑦调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开拓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预期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 被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执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弗里德曼和菲尔普斯 首先将预期运用于菲利普斯曲线,随后卢卡斯进一步研究预期,并在 此基础上建立了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公众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形成具有 动态反馈的预期。在现代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中,预期同样在货币政策 效率决定中发挥核心作用。鲁德布施(Rudebusch,1996)研究认为, 对政策制定者而言,预期在通货膨胀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帕 洛维塔和维伦(Paloviita和Viren,2005)在对欧盟的通货膨胀进行 实证研究中就强调了这一点。欧菲尼德斯和威廉姆斯(Or-phanides和Willianms,2004)在对美国货币政策历史进行分析时也得出同样结论。所以,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关键在于引导通货膨胀预期的 政策框架效率。当前,因为我国逐渐进入经济增长新常态,各种因素 错综复杂,加大了我国公众形成合理通胀预期的难度,在对未来通胀 预期时不可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只能利用有限的过去和当前的信息 做出有限理性预期。这种有限理性预期既可能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致, 也可能相背离,使心理预期对货币政策的效应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转轨时期我国公众预期的特殊性加以研究,辅之以相 对应的措施加以准确引导,以减少其负面影响,并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 一、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预期是普遍存有的,在进行经济行为决策的过程中,公众都是依据所 掌握的相关信息,在预期的支配下,做出消费、储蓄、投资等决策行为。 (一)传统预期理论发展传统预期理论主要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完全理 性人基础之上,认为人们具有完全的理性在跨期选择中实现效用最大化。目前主要经历静态预期理论、外推型预期理论、适应性预期理论 及理性预期理论等四个理论阶段。其中静态预期理论认为人们在预期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自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五、常备借贷便利: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实证分析的VAR模型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实证分析的V AR 模型 为了研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及其贡献度,采用我国1995年1季度~2007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并对变量进行了季节调整。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CPI_90 (1990年1季度=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为CPI 、实际GDP 的对数ln(GDP/CPI_90) 为ln(gdp)、实际M1的对数ln(M1/CPI_90) 为ln(m1) 和实际利率rr (一年期存款利率R-CPI )。 利用V AR(p)模型对 ?ln(gdp),?ln(m1) 和 rr ,3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实际GDP 和实际M1以对数差分的形式出现在模型中,而实际利率没有取对数。 一、建立V AR 模型 图1:V AR 模型建模窗口 ? ???? ??+?????? ? ???++?????? ????+????? ??=????? ????------t t t p t p t p t p t t t t t t gdp m rr gdp m rr c c c gdp m rr 3211111321)ln()1ln()ln()1ln()ln()1ln(εεεΦΦ

图2:V AR 模型回归结果 二、V AR 模型的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无论建立什么模型,都要对其进行识别和检验,以判别其是否符合模型最初的假定和经济意义。本文运用V AR 模型的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选择View/Lag Structure/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即可进行Granger 因果检验。 图3: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 ??+????? ????????? ? ?+????? ????????? ??+????? ??=?????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e e e gdp m rr gdp m rr gdp m rr 321222111)ln()1ln(0.034-0.0150.0040.002-0.124-0.00317.5511.2-0.387-)ln()1ln(0.495-0.004-0.005-0.404-0.1780.002- 4.0-1.51 -1.320.0390.040.17)ln()1ln(

应用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 '2001年我国加入WTO,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开放的五年中,我国顺应国际 大潮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国有银行的改制上市初见成效,银行从分业到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步加强,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一行三会的金融 体制正式形成,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草案》和《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更成为中国金融法制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2006年12月11日,我国金融市场全方位开放,在庞大的国际金融资本的强大压力下,我国金融机构真正 到竞争的激烈程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顺利而稳妥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原理 所谓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动,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过程。西方学者形象地将它比喻为“黑箱”:货币政策操作→?→宏观经济变动。对“黑箱”观察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观点。Mishkin根据这些观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通过投资支出、消费支出、国际贸易起作用。本文以第一类的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是利率渠道(Interest Rate Channel),其二是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Other Asset Price Channels),其三是信用渠道(Credit Channels)。以下分别说明它们的传导机理。 (一)利率渠道。这是传统的凯恩斯学派观点(Keynesian View),即由于利率的变动而对投资产生相应的影响。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渠道的作用机制集中体现在IS-LM模型中:货币供应(M)影响利率(i),利率通过资本成本效应影响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对总产出或总支出产生(E)影响。即:货币政策操作→M↑→r(市场利率)↓→I↑→E↑→Y(收入)↑。 (二)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该渠道是对利率渠道的一种扩展。托宾q理论、财富效应以及汇率渠道等都可以归为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 1.托宾q理论。该理论由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提出,即货币政策通过对普通股价格的影响而影响投资支出。他把q定义为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q>1,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此时,对企业而言,新厂房和生产设备比较便宜,它们能通过发行少量股票而进行大量投资。用这种机理来解释货币政策的传导(紧缩时)可得到:M↓→i↑→PS↓→q<1→I↓→Y↓(其中PS为股票价格)。 2.财富效应。佛朗哥·莫迪格利亚利用他著名的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假设对这类传导最早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消费者的支出取决于其毕生资财;金融财富是毕生资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货币紧缩时,就有:M↓→PS↓→金融财富↓→毕生资财↓→消费↓→Y↓。 3.汇率渠道。该渠道描述的是国际收支理论的一种标准模式,货币紧缩时,M下降导致国内利率i上升,本币的需求增加,本币升值,净出口下降,产出Y下降。 从以上对利率渠道与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的作用机理都是考察货币供给变化如何引起利率变化,再通过资金需求者的投资和消费行为来影响实体经济,因此,被统称为货币渠道或“货币观”(Money View)。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1.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打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问过程 (1)货币政策时滞的构成 ①内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问,它又分为两个阶段:a.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距,称为认识时滞;b.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问,称为行动时滞。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判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 ②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主要取决于客观的经济与金融条件。外部时滞又可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a.操作时滞是指从调整政策工具到对中间目标发生作用的时距:b.市场时滞是指从中问目标发生反应到其对最终目标产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 (2)时滞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一般说来,时滞短,则政策见效快,也便于中央银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但相对来说,时滞长短对政策效果的影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时滞是否稳定可预测。如果时滞不稳定,难以预测,那么,即使货币政策措施是正确的,出台的时机也合适,但货币政策可能会在错误的时点上生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2.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如果不稳定,难以预测,则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仅可能被削弱,而且货币政策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稳定的根源。这是因为,社会总需求从流虽上看,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支出总量,它等于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难于预测的波动不定的量,那么,即使中央银行能完全按照预定的目标调节货币供应量,也难以使总需求和GDP达到预期的水平,这时,货币政策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 当一项政策措施出台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立即会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从而很快作出对策,而且很少有时滞。而对微观主体广泛采取的具有抵消性作用的对策,货币当局的政策可能归于无效。不过,实际情况是,公众的预测即使非常准确,实施对策即使很快,其效应的发挥也有个过程,因此,货币政策仍会部分有效。 4.其他经济政治因索的影响 (1)宏观经济条件的变化。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后,要保持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在这段时问内,如果经济出现某此始料不及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又难以作出相应调整时,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 (2)既得利益者的政治压力。货币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影响到一些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的既得利益,这此主体会作出强烈反应,形成压力,迫使货币政策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