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年级艺术一美下教案

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教学难点:

学生表现春天有困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组织学生在操场上站好上课队。

2、师生问好

寻找春天。

1、同学们,你们听这是谁在叫?(课件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学生猜一猜。)对,是布谷鸟,每到冬天过去春天来临的时候,布谷鸟总是第一个来到我们身边为我们报告春天的消息,所以人们又叫它报春鸟。

2、除了布谷鸟之外,你还知道鸟一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知道燕子、青蛙等小动物都是春天的使者,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3、燕子报喜、青蛙鸣春,不经意间,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身边。春天是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的季节,更是人们辛勤耕耘、播种希望的季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里尽情的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吧。活动二:

1、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春天。

(1)天气变暖,同学们摘掉了帽子、手套,脱掉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轻便的衣服;

(2)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校园里,校园里的柳树发芽了,桃花和迎春花都陆续的开放了,非常漂亮;

(3)春天来到了我们的鱼池里,鱼池里的冰融化了,小鱼在里面快活地游来游去;

(4)春天来到了小燕子的家里,小燕子赶紧从南方飞了回来;

(5)春天来到了大地上,大地变成了绿色的世界,小草都露出了脑袋;(6)春天来到了田野里,农民伯伯们开始播种,有很多的农作物都是春

天里种下的;

(7)春天来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2、同学们,为了使春天更加美好,你认为该做些什么?

活动三:拥抱春天。

1、听赏歌曲《嘀哩嘀哩》。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这首歌曲会告诉你春天到底在哪里?

2、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名字叫《嘀哩嘀哩》,谁听出来了它告诉我们春天在哪里呢?

活动四:画春天。

(1)同学们,春天多美呀,你们喜欢春天吗?让我们来给春天画幅画好吗?

建议;让学生画春天的一个角落或春天的一景。

(2)说一说你心中的春天主要都有什么颜色?除了这些主要的颜色之外,还有很多五彩斑斓的颜色为春天做着点缀。

建议: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着重渗透美术中的色彩的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做画时大胆的运用亮色。

(3)学生动手画春天

(4)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评。

第二课时春天真美好

教学目标:

在“体验春天”的基础上,运用绘画、欣赏以及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主动参与、愉悦表现。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体会春天的美:

用实物投影仪将国画《山花烂漫》投射到教室的墙上,营造出浓浓春

意。教师装扮成“春姑娘”随着《春之声圆舞曲》的音乐以三拍子的舞步进入教室,用语言将学生带入童话世界:“我是春姑娘,小动物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跳舞吗?”引导学生与教师共舞,当舞到实物投影仪前时,《山花烂漫》映到了每个人的身上,“啊,春姑娘把你们都变成花朵了!”大家在童话世界中忘情的随音乐跳着,体会春天带来的欢快心情。

活动二:运用语言、肢体动作感受春天的美

趁学生兴趣正浓时,引导他们谈谈这幅画带给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鉴赏美的过程。

结合学校最近搞的春游活动,鼓励学生或自创儿歌、或将学过的曲子填词演唱、或用表演的形式再现春游中的情景。

活动三:在欢快的游戏中激发创造美的欲望

“同学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让‘春姑娘’和你们一起跳吧!”“春姑娘”随着音乐向大家抛洒“花朵”,洒着洒着,“呀,花儿都洒完了,同学们能不能帮我再采一些呀?”先引导学生拆拆看“春姑娘”洒的花朵都是什么“品种”的(有用曲别针、彩色扣子、粮食粘贴的,有用橡皮泥捏的,有用各色卫生纸层层卷、团成的……)“春姑娘”用启发性的语言“让我们也来创造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生活中还有那些材料可以开发出“新品种”的花朵?

活动四:一齐动手,创造春天的美

在《春天到了》的音乐中春姑娘鼓励同学们自由组合、自取材料,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春游的情景,也可以动手制作花朵、风车等。(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用皱纹纸、塑料绳、铁丝、电线等缠出像柳枝这种可以拿在手里表演的道具;还可以用皮筋将手绢、彩色塑料袋、毛线、彩带等扎成花朵,对于制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瓶盖、笔帽、跳棋、石子等在桌子上摆出花朵;此外还可以用羽毛、布头粘贴、用橡皮泥捏、用挂历纸撕贴等。甚至可以将简单易折的“东西南北”等折纸用撕、剪、贴等方法改造成花朵。)也可以用做好的饰物将自己或同学打扮成“春姑娘”、柳树等。“春姑娘”要用富于情感的语言发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创造春天”的活动中。

活动五:通过表演,享受春天的美

“我们的教室现在成了‘春之乐园’了!大家还不赶快跳起来呀!”在

《春姑娘》的音乐中,“春姑娘”与大家边唱边运用儿童基本舞步,在布满五彩斑斓的花朵的“春之乐园”中即兴舞蹈,让学生尽情的享受春天的美好。

通过交换,共享创造的乐趣: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了春天的信物,让我们来交换一下,把春天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扮很更美丽,好吗?”在《春天到了》的乐曲中同学们互相交换自己“采摘”的不同“品种”的花,并向对方唱一句自编的赞美的或鼓励的歌词。将自己认为最美的花装饰于画在黑板上的画中,共享创造的乐趣。

第三课时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摇篮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教授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母亲)

教师提问:“你们看图中有谁?”

学生回答:“有一位妈妈,还有一个小宝宝。”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妈妈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宝宝躺在摇篮里,妈妈正在哄着宝宝睡觉。”

教师总结:“这幅画是作者余秀娟所画的。名字叫母亲”。年轻的妈妈身穿漂亮的衣服,,一只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布老虎。而另一只手摇着精致的摇篮。可爱的宝宝正躺在摇篮里听者妈妈的歌入睡。”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中,你的妈妈有没有唱着歌入睡。”同学们哄着你入睡的情景。如果有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学生上台抱着可爱的娃娃唱着歌,哄着宝宝入睡。

活动二:朗读古诗《游子吟》:

过渡语:“同学们在你们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哄着你们睡觉,给你们洗衣服、缝衣服。在你们的身上寄托着多少妈妈对你们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游子吟〉〉吧!”教师简析古诗。教师边读古诗边简单的表演。范读完后解释:孩子要远行了,妈妈最后一次再缝一缝孩子的衣服,妈妈密密的缝,想让孩子早一些回家,谁知道妈妈的心思呢?只盼得孩子回来告诉妈妈好消息。这首诗是唐代孟郊所做,诗中句句透露出妈妈对孩子的那一份关爱。

学生朗读。在上学期语文测验背诵古诗十首中已经有许多同学背过,因此老师简单的读几遍就可以了。

请两组同学背古诗,两组同学轻声跟着琴哼唱旋律。两个声部注意不能比赛声音的大小,都用轻声。或者哼唱旋律的两组稍小些声音,朗诵古诗的两组声音稍大一些,这样两个声部就协和了。

活动三:欣赏作品。

出示三幅作品————〈〈妈妈的爱多温暖〉〉、〈〈谢谢您给我的爱〉〉和〈〈我也会照料小宝宝〉〉说说你喜欢这三幅中的那一幅?为什么?(第一幅画面整齐干净,颜色鲜艳,画面丰富,妈妈一边绣花一边看着小宝宝睡觉心里很高兴、很满足。第二幅画是说小宝宝躺在床上睡着了,妈妈走过来给宝宝轻轻的盖上被子,所以起名叫〈〈谢谢您给我的爱〉〉。第三幅与我们刚学过的〈〈小宝宝睡着了〉〉一个意思,用布娃娃模仿妈妈哄着自己睡觉的样子。画面很有内容,颜色鲜艳。)

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

初听世界名曲〈〈摇篮曲〉〉熟悉一下歌曲的内容。

用故事的形式介绍歌曲的作者与歌曲的来历。

跟着录音哼唱感受妈妈对宝宝的挚爱和催孩子入睡的一片柔情。哼唱时情绪要充满温暖与抚爱。

完整的欣赏全曲。

活动四

布置作业:

画一幅妈妈哄着你入睡时的图画,请妈妈帮助你完成。

第四课时送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内容]一、、做一做:给妈妈的各种礼物

二、写一写:给妈妈的心里话

[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能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礼物送给亲爱的妈妈。

二、情感目标:知道妈妈的不容易、感受妈妈的爱,体验大

家庭带给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能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礼物送给亲爱的妈妈。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到学生中间,利用交谈的方式)

小朋友,妈妈是我们身边最熟悉、最依恋的亲人,平日里你肯定跟妈妈撒过娇、发过脾气、做过鬼脸、说过悄悄话,对吧?(对),那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什什么时候最想对妈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你都对妈妈说过哪些心里话?(……)妈妈又是怎样对你说的呢?(……)你和妈妈说完心里话之后,感觉是怎样的呢?(……)

活动二:做一做:

1、导入:这么好听的歌,你唱给妈妈听,妈妈一定很喜欢,想一想你还对妈妈做过什么?(……)

2、做一做:小朋友,现在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你想送给妈妈什么就做什么,看谁做的最好、最漂亮。

3、教师巡回指导

4、作业展览、相互评价:

(1)你送给妈妈的礼物是什么?

(2)给大家看看好吗?

(3)为什么要送这件礼物给妈妈?

(4)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5)你认为自己做的怎么样?

(6)小朋友们认为他做的怎么样?

(7)老师评价

活动三:

小结:今天回家后,小朋友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妈妈。

第五课时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体会一下自己从小到现在对于妈妈给予的爱是怎样的。

教学重点:

从画、演中体验母爱

教学难点:

学会表达感情,从而达到感情传递,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放录音《小乌鸦爱妈妈》,请同学们听一下歌中唱的是什么内容,如:它在做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有什么体会?

a.小结同学们的说法,并对歌词大意编成小故事,边讲边让同学记歌词,并加深对妈妈的爱。

b.请同学讲一下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关于爱妈妈的故事给大家听。

c.由以上故事还可以引申为博爱,联系生活实践,体验人文精神,是我们身边充满爱。

活动二:

欣赏书中P19的学生作品,并分析其表现内容。

请同学讲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这几幅画都是表现了母子的故事。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这样的母子之情充满了温馨。请同学们把你们温暖家庭中妈妈的爱和你对妈妈的爱画一下,并用漂亮的颜色涂好。

作业要求:画一画快乐的家,可以画动物,还可以画人物,画面内容要求突出重点。

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六课时我有十个好朋友

教学内容:

学习描画自己的手形,并进行想像创作。

教学目标:

1、将手形的轮廓概括成具体形象并进行平面装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2、通过手形添画的练习,锻炼学生对形象的观察、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水彩笔或蜡笔、图画纸、手形的组合图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

新授:

一、唱一唱。

唱着歌曲《巧巧手》进教室。

带领学生拍着手有节奏地将歌曲《巧巧手》的歌词朗读。

二、玩一玩。

上节课我们做了许多好看的手影,谁还记得?能为大家表演一下吗?

谁还学习了新的手影?

教师演示:通过光的照射,我们的手在墙上留下了一个影子,假如我把他们记录下来会是这样。

出示一组事先画好的手形外轮廓,教师经过简单添画变成美丽的图画。

三、比一比。

你们也能行,让我们分组比一比,看哪个组添画地又快又好。(出示四组手形图)

1、学生发挥想像自由添画。

2、评一评。

学生评选出添画比较好的作品,教师奖励一个小手。

3、想一想:

还可以添画成什么形象?

四、画一画。

让我们把自己的小手描下来,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好吗?

1、欣赏学生作品。

说一说他们把小手都添画成了什么?

画面的颜色怎样?

画面的大小呢?

2、学生做画。

教师强调画面要饱满、色彩鲜艳,可以画单只手、双手或多只手。

学生做画中,引导学生互相帮助,让每个同学的十个小手指都动起来,每个好朋友都笑起来。

教师的巡视、指导要适当,引导学生不要刻意的模仿,自己动脑设计美丽的手影画。

3、评一评。

评选创意奖、美观奖、合作奖。

4、集体做画。

黑板出示一整张图画纸画成的心,教师在中间印上自己的手,添画成鸽子,学生画完作业后可稍做修剪贴到前面。粘贴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协作、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并感受集体的温暖。

我有十个好朋友(2)——手影画

板书设计:

第七课时节日的祝贺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爱心卡”、传递“爱心卡”等活动,学习卡片制作,在交流中表达美好的祝愿,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爱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展示教师及学生准备的图片,结合教材或影视片段并对比自己的生活照,展开“面对这些小伙伴,我想说……我想做……”的讨论。

活动二:

制作“爱心卡”:启发学生用太阳、和平鸽、心形等形状,与表达自己心情的创意图形组合画面,写上祝福的话,送给身边的小伙伴。

1.实物欣赏: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像框,欣赏其不同表现形式。

利用绒线制作:精巧细腻。

利用瓦楞纸肌理制作:粗犷原始。

利用贺卡制作:温馨浪漫。

利用绒线缠绕制作:体现心灵手巧,精细。

2.观察分析手中的材料。

3.谈自己准备如何制作的设想。(小组交流)

4.根据设想安排手中的材料。(小组交流)

5.教师小结:合理地利用这些材料的形状、色彩和肌理,巧妙构思,稍作加工,就可以制成精美的卡片或小礼物。

6、展示创意较强的作品,欣赏其新颖、独特等优点。

第八课时火车呜呜响

教学目标:

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用生动的画面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友爱、互助精神。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演一演:坐火车。

创设情境,用声音、动作、表演等方式表现火车“出站—行驶—进站”的情景。(利用图片、电教媒体进行)

同学们,火车可以带着我们去很多地方,你们都坐过火车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火车呜呜响》(板书课题)

活动二:

介绍火车: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火车的知识?(生答简)

很好,你懂得真多,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谁发明的?(师介绍有关知识)

利用《艺术》配套多媒体光碟展示图片:

最早的火车:1825年,英国的一名锅炉工史蒂芬逊经过多次的设计和改进,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车“动力号”,并在铁路上运行成功。

播放《各种各样的火车》

光碟中从最早的蒸汽机车到现代的火车、最先进的磁悬浮列车,向学生展示火车的发展历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说说各种火车的外形特征和细节特征,教师简单的在黑板上画一下火车的基本结构,为后面画火车作铺垫。

活动三:

画一画:坐火车。

欣赏儿童画,讨论画中所表现的情景。

讲一讲自己坐火车时的经历,以及看到火车时的所思、所感。引导学生运用绘画的方法合作绘画表现火车,画在教师发的统一大小的纸上。教师指导学生将火车的外形画准,并添画细节。

画好后,各组同学举着自己组的火车随音乐进行表演。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第九课时火车带我去远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过程:

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去过的或听家长讲的外地的风土人情。

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戴上火车的头饰跟老师一起“乘上列车”到各地去看一看。“我是小小火车头,整天东跑又西忙,瞧见祖国可真大,各地风情不一样。”

活动二、认识过程:

1、利用电脑网络观看各地景色:

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表演:现在我们的火车要在黄山站停靠,请大家下车游览。

(点击“黄山”出现黄山的页面,当鼠标指向哪一幅图片,就会同时出现关于这幅图片的介绍。这时请一位识字多的同学当“导游”,为大家念一念介绍。教师在讲述时应做到突出风景的美,为学生做好范例。)

表演:我们的火车又要开动了,请游客们坐好。(学火车开动的样子)

下面火车要在苏州停靠,请游客下车参观。(点击“苏州园林”)

用同样的游戏参观国内各大景点。在介绍中可穿插学生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创作过程:

1、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的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富有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欲望。

2、让我们当个小画家,画出你在旅途中的见闻,好吗?

先说说你想画哪里?画什么?(鼓励学生找出各地最适合用绘画方式表现的情景。)除了画,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各地的景色?(撕、剪贴)

构思自己准备表现的景色。

(在大白纸上贴上火车)让我们把旅途中的见闻画下来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添加人物和景物。(最好分配给各合作组具体的任务,如:1组负责画人贴到火车上,2组负责画北京的风土人情……)

第十课时熊猫咪咪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初步认知熊猫的形态与色彩特征,尝试用艺术手段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熊猫

欣赏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和反映熊猫的艺术作品或玩具,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熊猫的形态与色彩特点,引发学生喜爱熊猫的情感。

1、熊猫的脸、身体、耳朵、眼睛、四肢是椭圆形的。

2、熊猫的脸、身体是白色的,眼睛、四肢、耳朵是黑色的。

3、熊猫最愿意吃竹子。

活动二:做做熊猫

教师演示

1、画出熊猫各部分的轮廓线。

2、将各部分用手指捏住撕下。

3、熊猫的生活环境,树上、草丛中、竹林……,再撕一些相应的背景。

4、将各部分在纸上摆摆,并粘好。

5、展示学生的作品,使之互相欣赏、学习、促进,激发学生在课下继续创新的美好愿望。

5、讲评有创新、有趣味、装饰的漂亮的作品,提出值得学习的地方,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第十一课时雪山小雄鹰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组织:

听音乐《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进教室。

二、谈话: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首歌曲是一首藏族儿童歌曲,你们对这个民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表达,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教师补充——西藏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和我们相比,那里的人距离太阳最近,所以他们的脸晒的红扑扑、黑黝黝的,西藏有许多建筑奇特的寺庙,最著名的是布达拉宫,牧区还有用牛毛布缝制的帐篷,如果你们做客,好客的藏族人会给你们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哈达”是“礼巾”,献哈达是表示主人欢迎、尊重客人,这里的人们各个能歌善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舞蹈。

活动二:

一、欣赏:

欣赏藏族儿童舞蹈。

仔细看看他们的衣服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二、绘画:

设计漂亮的藏族服饰,方法:可以制作也可以绘画,

合作与个人创作相结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与方法。

在绘画过程中对歌曲旋律以有所熟悉和掌握,重点是歌词特别是衬词部分,可按照节奏读歌词,轻声随琴模唱衬词部分,歌曲掌握后由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分组创编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评价:

学生互评,表扬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