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 迈向建筑现象学

场所精神 迈向建筑现象学
场所精神 迈向建筑现象学

1.场所现象我们日常生活世界包括的具体的[现象]有:人、动物、花、树和森林、石头、土壤、木材及水、城镇、道路、房子、门、窗户和家具。也包括了太阳、月亮、星星、漂浮的云、夜晚、白昼以及季节的变换。同时还包括了更多无形的现象;如感觉。这些[即有的]东西是我们存在的[内涵]。因此里尔克问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东西也许可以说是房子、桥、喷泉、大门、水壶、水果、树、窗户,一一甚至于:柱子、高塔......]。所有其他的东西或工具如原子、分子、数学及所有的[原料] 都是抽象的东西或工具,只能满足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目的。不过目前我们队工具欲望往往比对生活世界还要更重视。构成我们既有世界的具体事物彼此之间都有着复杂且也许是矛盾的关系。有些现象可以包含其他现象。森林包括了树木,城镇体有房子所构成。[地景]是这么辽阔的现象。一般我们可以说,某些现象为其他的现象创造了一个环境。环境最具体的说法是场所。一般的说法是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事实上,如不考虑地方性而幻想的任何事件是没有意义的。很自然的,场所是存在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场所]代表什么意思呢?很自然不只是抽象的区位而已。我们所指的是由具体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综合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是定型的、整体的现象。不能够约简其任何的特质,诸如空间关系,而不丧失其具体的本性。而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行为要求是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的。因此城镇与住宅包含了大量的特殊场所,当前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很自然的便将此事纳入考虑。不过到目前为止,对这问题的处理都太抽象化。场所的形成经常是定量的、机能的感受,意味着空间分布和向度化。难道机能不是人所共通;放诸四海皆准的吗?不过事实上并非如此。近似的机能,甚至最基本的机能,即

睡觉、饮食,便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发生。对场所的需求有不同的特质,以符合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环境条件,因此机能的思路忽略了场所是具体的[这里],有特殊的认同性。由于场所是复杂的自然中定性的整体,因此无法以分析的、科学的概念加以描述。数学原理是由既有物中加以抽象化;形成一种中性的、客观的知识。日常生活世界失落了,应该是一般人,尤其是规划者、建筑师,所真正关注的事情。还好在死巷中还有条出路,亦即现象学这条路。现象学被视为重返于物,反对抽象化和心智的构造。迄今现象学者主要关切的是存有论、心理学、伦理学和有关的美学。相对地反而不太注重日常环境的现象学。虽然极少数先驱者的作品中有这样的概念,不过并不能对建筑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筑现象学也就变成当务之急。一些哲学家以语言、文学作为讯息的来源,对我们的生活世界加以思考。事实上,谁有办法将科学所丧失的整体性和具体的表达出来。因此,可能提示我们如何获取必要的理解。海德格用特拉克所作的诗[冬夜]解释语言的本性。特拉克所用的字非常适合我们的目的。这些词句表现出一种整体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强烈的场所观点。我们不必重复海德格对这首诗所做的精辟分析,不过指出一些足以说明我们问题的特质。特拉克一般使用的具体的意象都是我们在日常世界所熟知的。他谈到雪、窗户、房子、门、树、门槛、面包和酒、灰暗、光亮。同时他把人描述成一个流浪汉。而这些意象也暗示着普遍的结构。首先这首诗区分了外部与内部。外部表现在第一节的前两行中,包括了自然的以及人为的元素,自然的场所表现在下雪,暗示冬天的景象,同时是在夜里。这首诗的标题将每件事都安置在这种自然的结构中。动也不只是日历上的一个日子而已。就具体的表现而言,冬夜认为的气氛或特性,是塑造行为或事件的一个背景,隐藏了在黑暗摸索时仍能加以确认

的目标的轮廓。落下同时创造了一个空间感,甚至是:一种暗示天气与地的存在。特拉克以最少的字幕,将一个整体的自然环境带入生命中,而外部也具有人为的特质。由任何地方都能听见的晚祈钟声来暗示,使得私密的内部成为综合性的、公共的整体的一部分。晚祈钟声不只是个实际的人造物而已。它是一种象征,让我们一起一整体性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海德格说:“夜里的钟声将凡人引领到天堂” 。内部则表现在后雨行中,被描述成一幢房子,以包被及完善的设施提供人庇护所及安全感。房子有窗户、门口、让人认识到内部是外部的补充。我们发现房子里主要的焦点是桌子,可供许多的摆设。桌子让人聚在一起,比其他构成内部的东西更具有中心的意义。内部的特性虽然是那么明确的呈现,却是难以言喻的。内部是光亮和温暖,相对于外部的寒冷与黑暗。同时几经孕育着潜在的声音。一般而言内部是一个可理解的物的世界,许多的生命在那儿发生。地下两节里有更深的一层的景象。在这里提出了场所和物的意义。同时人是以在阴森路程上的流浪汉来表达,而不是安全的置身在他位子所创造的房子里。人在外部,在生命道成长,同时还表达了企图为自己在即有的未知的环境中确认方向。不过自然也有另外的一面:停工了成长及繁盛的恩惠。在繁盛的树的意象中,天、地被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世界。经由人的劳力,世界被带近内部成为面包和酒,因此内部的阐释变得很有意义。如果没有天地间神圣的果实,内部将仍旧是空虚的。房子和桌子的吸收和集结,使得世界更亲密。居住在房子里因而意谓在世上定居。不过这种定居并没有那么简单,必须在黑暗的道路上摸索。同时门槛把你内部和外部隔开,说明差异性和清楚的意义间的缝隙,使得苦痛具体的表达出来变成碑石。因此在门槛中,居住的问题变成为主宰的地位。特拉克的诗说明了我们生活世界的一些重要的

现象,特别是场所的基本特质。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每一种情境都有其地方性和一般性。冬夜的描述自然是地方性的,北欧的现象。不过其隐含的内部与外部的观点是一般性的,连接了这些差异的意义。因此诗使得存在的基本特质具体化。具体化在此表示使一般可见的事物成为一个具体的、地方性的情境。所以诗朝着与科学思考相反的方向而行。科学离开了[既有的物],诗带我们重返具体的物透露了存在于生活世界的意义。而且特拉克的诗区分了自然和人为的元素,因此指出了一个环境现象学的出发点。很显然地,自然的元素是即有物中的主要成分,而且事实上,场所经常以地理的术语加以定义。不过我们必须重复场所不仅仅是地点而已。关于地景,近代文学提供了各种方式描述自然的场所。不过我们发现一般以机能的或是视觉的考虑为基础的思路还是太过于抽象。我们必须再度向哲学求援。最大差别是海德格介绍了天与地的概念:“大地扮演着孕育着的角色,开花、结果,在岩石、水中蔓延,植物与动物矗立在其上......”“苍穹是太阳穹窿的路。径,月亮变幻的轨道,闪烁的星辰,一年的季节,白昼的光亮和尘埃,夜晚的阴晦和泛红,温和的和恶劣的天候,漂浮的云、蓝色的大气深渊......” 。就像许多重要的关键一样,天地间的分野的重要性。在大地之上经常意味着在苍穹之下。他也宣称世界是介乎于天地之间,同时说“世界是凡人所居住的房子” 。换言之,人所能居住的世界变成了内部。一般而言,世界自然塑造了一个具延伸性和综合性的整体,一处[场所],符合具有独特认同感的地方状况。这种认同性或精神可以用具体而定性的术语加以描述。海德格便以次描述天与地的特性,同时必须以这种重要的分野作为其出发点。如此一来,我们对地景能有一种与存在相关的认识,同时必须加以维持使其成为自然场所的主要名称。在地景中,有许多次要的场所以及自然的物,

如特拉克提及的树。在这些物中浓缩了自然环境的意义。不同尺度的聚落是环境中最重要的人为因素,从住宅及农舍到村庄和市镇;其次是聊络这些聚落的路径,以及转换自然成为文化地景的各种元素。如果这些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是有机的,这意味着聚落扮演着焦点的角色,而环境则被浓缩或诠释在此焦点中。因此海德格说:

“单独的房子,村庄及城镇是在其中或其周围的建筑物集结各种中间物所形成的成果。建筑物以居住的地景拉近了大地与人的距离,同时在辽阔的苍穹之下安置邻里住所的亲密性” 。因此人为场所的基本特质是集中性和包被性。真正的意义是“内部” ,即“集结”其所了解的一切。为了达成这种机能,便有与外部相关的开口(事实上只有内部才有开口),而且建筑物借着固着大地、耸向苍穹,与环境产生联系。最后人为环境包括了人造物或“物” ,成为内部的焦点,强调聚落集结的功能。一海德格的话而言:“物使世界为物”“使之为物” ,是以集结的原始意义加以运用。更进一步说:“唯有结合世界的本质时才能变成物” 。在前言中赋予场所结构的许多指标,有一些已经由现象哲学家研究出来,为追求更完美的现象学提供一个好的开端。第一个步骤是关于自然与人为现象的区分,或以具体的术语而言是“地景”与“聚落” 。第二个步骤则是以大地、苍穹(水平、垂直)和外部、内部间的范畴来表达。这些范畴有空间上的含义,因此“空间”被重新介绍,不仅仅是数学的概念,而是存在的向度。最后特别重要的步骤是“特性”的概念。特性取决于物的情况为何,同时使我们对探索日常生活世界的具体现象有一个基准。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完全掌握场所精神,古代人视其为“敌对” ,必须与之妥协才有可能定居。2、场所结构前面对场所现象的讨论,产生场所结构必须以此“地景”与“聚落”来描述的结论,并以空间和特性的分类加以分析。因此空间暗示构成一个场所的元素,是三向度的组织:“特性” 一般指是“气氛” ,是任何场所中最丰富的特质。不将空间和特性加以区分,而使用广泛的概念如“生活空间”是可行的。不过以我们的目的而言,对空间与特性加以区分是比较实用的。相同的空间组织,经过空间界定元素(边界)具体的处理手法,可能会有非常不

同的特性。基本的空间造型在历史上已经以特性赋予新的诠释。另一方面必须指出的是,空间组织对特性的形成有某些限制,同时这种概念是互动的关系。“空间”在建筑理论中当然不是新名词,不过空间表示许多事。在现代文学中可区分为两种用法:是空间为三向度的几何形;或为知觉场。然而两者都无法令人满意。在日常经验中从本能的三向度整体所抽离出来的空间可称之为“具体空间” 。事实上具体的人类行为并未在一个均质的等向性空间中发生,而是在品质差异性中表现出来,例如“上”及“下” 。建筑理论一直企图以具体的、定量的角度界定空间。以此基提恩以“内部”和“外部”的分野,作为其建筑史的主要的观点基准。林区对具体空间的结构有更深一层的洞察,介绍了“节点(地标)“路径” ” “边界”和“地区”这些概念,暗示构成人在空间中有方向感基准的元素。波多盖西最后定义空间为“场所系统” ,暗示空间在具体的情境中有其根源,虽然空间能以数学方式加以描述。这种观点与海德格的说法不谋而合,“空间是由区位吸收了他们的存有物而不是由空间中获取” 。外部与内部的关系是具体空间的主要观点,暗示空间有各种程度的扩展与包被。因此地景是由各种不同的但基本上是连续的扩展所界定,聚落则是包被的实体。因聚落与地景有一种图案与背景的关系。任何包被相对于扩展的和背景的地景而言是非常清楚的,像是一种图案一样。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聚落便丧失自我的认同性,就好像地景丧失自我的认同性成为无穷尽的扩展一样。再大一点的环境脉络中,当任何包被成为一个中心时,对其周遭而言可能扮演焦点的功能。由此中心,空间以各种程度的连续性(韵律)向四面八方延伸。很显然,主要的方向是水平与垂直,即大地和苍穹的方向。集中性、方向性、韵律感是具体空间具有的主要特质。最后必须说明自然元素(如山丘)及聚落可以用

各种不同程度的近似关系加以簇集或集结。所有说明过的空间特质是一种“地形的” 性质,与大家所熟悉知的完形理论的“组织原则” 相符。皮亚杰有关儿童对空间概念的研究,证实了这些原则在存在上的重要性。组织的几何模式只有在后来的生活中才能逐渐发展出来,以符合特别的目的,而且通常视

可以视为是对基本的地形结构更“准确的”定义。地形的包被因而变成一个范畴,“自由的” 曲线变成直线,簇群变成是格子状。几何在建筑中采用来表达一种一般性的综合性系统,是暗示性的“宇宙秩序” 。任何包被都由边界所界定。海德格说:“边界不是某种东西的停止,而是如同希腊人的体认,边界是某种东西在此开始出现” 。建筑空间的边界被视为是楼板、墙、天花。地景的边界在结构上很相似,包括了地表、水平面和苍穹。简单的结构相似性是自然的与人为的场所之间基本的重要关系。边界的包被特质由其开口所决定,就像特拉克一窗户、门、门槛的意象所做的诗意而直觉的表现一样。一般边界,尤其是墙,使得空间结构明显的成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扩展、方向和韵律。而且“特性”是比空间更普遍而具体的一种概念。特性一方面暗示着一般的综合性气氛,另一方面是具体的造型,即空间界定元素的本质。任何真实的存在与特性的现象学必须审视明显的特性,同时对其具体的决定因素加以探究。我们以指出不同的行为需要有不同特性的场所。一个住所必须是“保护性的” ,一个办公室必须是“实用性的” ,一间“欢乐的”舞厅,一座“庄严的”教堂。当我们游览外国城市的时候,经常被其特殊的特性所震撼,成为经验中重要的部分。地景也具有特性,这些特性中有一种特殊而自然的本质。因此我们谈到“肥沃的” “贫瘠的” “欢愉的”及“可怕的”地景。一般而言,我们必须强调所有场所都具有的特性,特性是既有世界中基本的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场所的特性是时间的函数,因季节、一天的周期、气候、尤其是决定不同状况的光线因素而有所改变。特性系由场所的材料组织和造型组织所决定。因此我们必须问:“我们行走在怎样的地面上,在我们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总之界定场所的是怎样的边界?”边界如何依赖其造型上的明确性又与其如何被“构筑”有关。从

这种观点注视一幢建筑物时,必须考虑它是怎样坐落大地,又怎样耸向苍穹的。对于都市环境的特性具有决定性的垂直边界或墙,必须特别留心。由于范士利早就体认到这事实使我们得以蒙受其惠,使得“门面”具有“不休的声誉” 。构成一个场所的建筑群的特性,经常浓缩在具有特性的装饰主题中,如特殊形态的窗、门及屋顶。这些装饰主题可能成为“传统的元素” ,可以将场所的特性转换到另一个场所。因此特性和空间在边界结合在一起,而我们可以同意范士利界定建筑为“介于内部与外部墙间的墙” 。除了范士利的直觉外,特性的问题在近代建筑理论很少有人加以思索,结果使得理论和具体的生活世界失去了联系。尤其是科技,在目前被视为是满足实际需求的唯一方法。而特性取决于物如何形成:便由科技的实践(建筑物)所决定的。海德格指出希腊的techne(艺术) 表示对真理创造性的“透露” ,属于诗亦即“创造” 。因此场所的现象学必须包含构造的基本模式,此即模式间在造型明晰性上的关联。唯有如此,建筑理论才有一个真正具体的基础。场所结构的呈现将会很明确,像环境一样,包括了空间与特性的观点。这些场所是“疆土” “区域” “地景” “聚落”以及“建筑物”我们是重返我们日常生活世界具体的“物” 。这正是我们的出发点,同时记得李尔盖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这么说......”要将场所加以分类时,我们必须运用这些用语,诸如:岛屿、岬、海湾、森林、丛林、广场、街道、中庭以及地板、墙、屋顶、天花、窗户、及门等。场所以这些名词加以命名。暗示着场所被视为是真实的“存在之物” ,亦即“实存的”原是字义。而空间则是一种关系系统,并由介系词所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只谈及空间,而是以物在上或下,在前面或后,或都是在......之中,在......范围内,在......之上,由...... 到......,沿着......,紧邻......来表达。这些说法表示物在地形上

的关系。最后,特性便由上述的描述所暗示。特性是复杂的整体,单独的形容词很难涵盖这种整体的复杂观点。不过特性经常又是那么明白而清楚。因此我们晓得日常生活的语言结构,正好与我们所分析的场所相

符。疆土、区域、地景、聚落、建筑物(以及建筑物的次场所)逐渐缩小尺寸,形成了一个系列。这种系列的等级可称之为“环境的层次” 。系列的“顶端”是极广大的自然场所,也包含了较低层次的人为场所。人为场所具有以上的“集合” “焦点”的功能。换言之,人“吸收”环境,并使建筑物或物在其中形成焦点。因此物“诠释”了自然,并使其特性明显化,所以物本身变得非常有意义。这便是点点滴滴的事物在我们周遭中具体的基本功能。然而这并不代表不同层次必须有相同的结构。事实上从建筑史上看来,这种情形是极少的案例。风土聚落经常有一种地形的组织,虽然独幢的住宅可能非常地几何化。在较大的城市里,我们经常发现邻里在一般的几何结构中是以地形的方式加以组织。稍后我们将回到结构适应性的特殊问题上,不过必须先简单地说明一下环境层次的尺度中主要的“等级” ;介于自然场所与人为场所的关系。人为场所与自然产生关系有三种主要方式。首先,人要使自然结构更精确。亦即人想将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加以形象化,“表达”其所获得的存在的立足点。为了达成此目的,人建造了其所见的一切。自然暗示着划定界线的空间,即人所建造的一种包被,自然变成“集中化” ,人竖起了一座纪念性矗耸,自然仍暗示着方向性,人便铺出了一条道路。其次,人必须对既有的情境加以补充,补足其所欠缺。最后,人必须将其对自然(包含本身)的理解象征化。象征化意味着一种经验的意义被“转换”成另一种媒介。好比自然的特性换成建筑物,建筑物的特质明显地表达出自然的特性。象征的目的在于将意义自目前的情境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文化客体” ,可以成为更复杂的情境要素,或被转移到另一个场所。这三种关系意味着人集结经验的意义,创造适合自身的一个宇宙意义或小宇宙,具体化其所在的世界。很明显集结全靠象征,意味着意义转移至另一个存在的

“中心” 。形象化、补充、象征化是安顿生活的普遍观点:就定居的存在意义而言,定居全赖这些功能。海德格以桥来说明此问题:建筑物的形象化、象征化以及集结,同时使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他说:“桥小心而有力地跨溪流,桥不只是连接早就在那儿的河岸,而且只有当桥横跨溪流时河岸始为河岸。桥有意地使河岸在两侧展开。桥自一侧发端至另一侧。河岸并未沿着溪流扩展成为一个一片干旱的陆地,像是毫不相干的边界。河岸和桥将河岸扩展的地景带给溪流。使得溪流、河岸与陆地彼此成为邻居。桥集结了大地成为环境溪流四周的地景” 。海德格也描述了桥集结的情形,因此揭露了桥的象征性价值。我们无法在此详述,不过得强调地景经由桥而获得其价值。在此之前,地景的意义被隐藏“起来” 。桥的构筑公然的将意义引导出来。“桥集结存在有成为我们称之为场所的某些地点。然而这些场所在桥出现之前无法以一个整体而存在(虽然沿着河岸能有许多‘敷地’,必须借着桥使之显现” )。因此建筑物(建筑)存在的目的是将敷地变成场所,换言之,揭露隐伏在既有环境中的意义。场所结构并不是一种固定而永久的状态。一般而言场所是会变迁的,有时甚至非常剧烈。不过这并不意味场所精神一定会改变或丧失。稍后我们将介绍场所产生的前提是必须在一段时间里保存其认同。“稳定的精神” 是人类生活的必须条件。而其如何能应付动态的变迁呢?首先,我们得指出在某种限制下,任何场所必须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 。场所不只适合一个特别的用途而已,否则将很快就失效。其次,一个场所很显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诠释” 。事实上,保护和保存场所精神意味以新的历史脉络,将场所本质具体化。我们也可以说场所的历史应该是其“自我的实现” 。一开始的可能性,经有人的行为所点燃并保存于“新与旧”的建筑作品中。因此一个场所

包含了具有各种不同变异的特质。总之,我们可以得到这么个结论,场所是出发点也是我们探讨结构的目标。一开始场所是以一种既有的且透过自发性经验的整体性呈现出来。最后经过对空间及特性的观点分析之后便像是一个结构世界。3、场所的精神“场所精神”是罗马的想法。根据古罗马人的信仰,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

魂,守护神灵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人和场所,同时决定了他们的特性和本质。即使是众神也都有他们自己的神灵,这事实说明了这种想法主要的本质。因此genius 表示“物之为何” ,用康的说法则是什么是物所“意欲为何” 。在我们的生活脉络中重返过去灵魂的想法和希腊神性的想法是没有必要的。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古代人所体认的环境是有明确特性的,尤其是他们认为和生活场所的神灵妥协是生存最主要的重点。从前生存所依赖的是一种场所在实质或心理感受上“好的”关系。例如古埃及不仅依照尼罗河泛滥情形而耕种,甚至连地景结构也成为公共性建筑平面配置的典范,象征永恒的自然秩序,让人有安全感。在场所精神的发展过程中保存了生活的真实性,虽然它不曾被如此命明过。艺术家和作家都在场所特性里找到了灵感,将日常生活的现象诠释为属于地景和都市环境的艺术。因此歌德说:“眼睛自孩提便受物所训练是有根据的,所以威尼斯画家在看任何东西时必须看得更清楚,而且要比别人有更多的乐趣去看任何东西。” 直到1960 年杜瑞尔还写道:“如果你想慢慢地了解欧洲的话,尝一尝酒、乳酪和各个乡村的特性,你将开始体会到任何文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到底还是场所精神。” 现代观光业证明了各地不同的体验是人类主要的兴趣之一,虽然这种价值在目前已日渐丧失。事实上现代人长久以来一直相信科学和技术能让他脱离对场所直接的依赖。这种观念已证实是种错误的想法:污染和环境危机突然间成为一种可怕的报应,因此场所的问题重新获得了它真正的重要性。我们曾经用过“定居”这个字来表示整体的人为场所的关系。若能更进一步了解这个字的含义将有助于“空间”与“特性”的区分。当人定居下来,一方面它置身于空间中,同时也暴露于某种环境特性中。这两种相关的精神更可能称之为“方向感”和“认同感”。想

要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人必须要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他必须晓得甚身置何处。而且他同时得在环境中认同自己,也就是说,他必须晓得他和某个场所是怎样的关系。近来关于规划与建筑的理论性文字已相当重视方向感的问题。我们可以参考林区的著作,她以“节点” “路径” “区域” 来表示基本的空间结构是形成人的方向感的客体。这些元素在知觉上彼此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种“环境意象” ,林区同时声称:“一个好的环境意象能给它的拥有者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因此所有的文化都发展了自己的“方位系统” ,也就是“能达到好的环境意象的空间结构”“世界很可能依照着一组焦点来组织,或把它拆散成各种不同名字的地区,或利用记。忆中的线路来连接。”这些方位系统经常基于或源自既有的自然结构。如果这种系统很不明显,意象的塑造将变得非常的困难,因而使人感觉到了“失落” 。失落感的恐惧是来自动态的有机体想要在环境中确定方向的需求。失落感与能够表现定居特色的安全感恰好相反。环境品质就是让人免于失落感,林区称之为“意象性” ,表示“形态、颜色或排列能产生明确地认同,动人的结构和环境中非常有用的心智意象。”关于这一点林区指出,构成空间结构的元素是具体的“物” ,具有“特性”与“意义” 。然而他将自己局限在探讨这些元素在空间上的机能,使我们对定居的认识只是些片断的理解而已。尽管如此,林区的努力对场所理论还是有卓越贡献的。它的重要性在于他所做的实验性研究,指出了具体的都市结构和完形心理学或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学者皮亚杰定义的一般的“原则或组织”相符合。我们必须强调定居,尤其要以与环境的认同感为前提,不过这并不有损方向感的重要性。虽然方向感和认同感是一个整体关系的概念,不过他们在整体中仍有某种独立性。晓得自己所在的方向,却没有真正的认同感是有可能的:一个人可能与他人

和睦相处但不一定感觉很舒服。对场所的空间结构没有很清楚的认识,然而感觉很舒服也是很清楚的认识,然而感觉很舒服也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场所的体验是一种令人满足的一般特性。然而真正的归属就必须是这两种精神功能的完全发展。在原始社会里,即使是环境中点点滴滴的事物也都为人所熟悉,并且从满意义,而这些点点滴滴的事物更形成了复杂的空间结构。然而在现代

社会里,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方位实际的功能上,认同感只能听天由命了。结果真正的住所在精神感觉上已被疏离感所取代。因此更确切的了解“认同感”和“特性”的概念乃当务之急。在我们的环境脉络中,“认同感”意味着“与特殊环境为友” 。北欧人已和雾、冰和寒风成为朋友,当他们在散步时,对脚下雪的开裂声引以为乐,他们必须体验沉浸在雾中的诗意,正如黑斯在亲身经历时写到:“雾中漫步甚为奇怪,灌木和石头何等寂寞,树木彼此不能相见,万物孑然一身......”然而阿拉伯人则必须和绵延不尽的沙漠和炙热的太阳为友。这并不表示他们不必以聚落来保护自己,抵抗自然力量,事实上沙漠聚落主要的用意就是排除沙和太阳,以弥补自然场所的不足。这意味着人所体验的环境是充满意义的。布尔诺说得恰到好处:“所有的气氛都非常和谐” ,也就是说每个特性都有一个内外世界之间,以及肉体与精神之间的关联。就现代都市人而言,与环境的友谊以沦为一种片段的关系。相反的他必须与人为的物认同,如街道和房子。德裔美籍的建筑师卡尔曼曾说过一个故事,清楚地表达了这个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他所想看的是他在那儿长大的房子。那栋他迫切盼望能在柏林见到的房子已经消失了,因此卡尔曼先生便有点失落的感觉。突然间他想起了人行道上典型的铺面,小时候他曾经在那地面上玩耍。于是乎他产生一种已经回家的强烈感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认同感的客体是有具体的环境特质的,而人与这些特质的关系经常是在小时候培养的。小孩子在绿色、棕色或白色的空间长大,在沙、泥土、石头或沼泽中行走、玩耍,在乌云密布或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抓起、抬起重的或轻的东西,听到的声音如风吹某种树叶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冷和热的感受。因此小孩子便认识了自然,而且培养了决定所有未来经验的知觉基型。这种基型包含了人类所共有的普遍性结构,

以及由场所所决定的结构和文化条件的结构。事实上任何人都有方向感和认同感的模式。一个人的身份便是经由基型的发展加以认定的,因为这些基型决定了容易理解的世界。这个事实由语言的习惯用法所确定。当一个人想告诉别人他是谁时,事实上经常是这么说:“我是纽约人”或“我是罗马人” 。这种说法要比你说:“我是建筑师”或“我是乐观者”要来的具体。我们晓得人类认同最高的程度有一种场所与事物功能。因此海德格说:“我等系由物所定” 。很重要地,我们的环境不只有能够造成方向的空间结构,更包含了认同感的明确客体。人类的认同必须以场所的认同为前提。认同感和方向感是人类在世存有的主要观点。因此认同感是归属感的基础,方向感的功能在于使人成为人间过客,自然中的一部分。现代人的特征是长久以来扮演着高傲的流浪者。他想要无拘无束,更想征服世界。目前我们开始了解真正的自由是必须以归属感为前提“定居”即归属于一个具体的场所。“定居”这个字眼有许多的含义能够确定并加强我们的主题。首先要提出来的是“定居” 系源于挪威古字dvelja,表示持久不衰或维持原状。类似于海德格指出德语的“居住” “逗留”和“停留”有所关联。而且他指出德语的wunian 系表示“和平相处” “保持和平”的意义。德语的场所以为着自由,也就避免伤害和危险。这种保护方法是利用“包被”达成的。“和平”和满足、朋友以及爱有关。海德格利用语言的关联性来表示,定居的意义是和平地生存在一个定居的德语,dasg Gewohnte,是表示为人所熟悉的或习惯的事物。“习惯” “住和所”有类似的关系。换言之,人类是经由定居熟悉他所能理解的一切。现在我们回到人与自然间的一致性上,也就是“集结” 的问题根源。集结乃表示每天的生活世界已成为“习惯性” 。集结是一个具体的现象,使我们获得“定居”最终的含义。海德格再

度揭露了一种主要的关系,他提出古代英语和标准德语关于“建筑物”的字眼,buan,表示定居,同时与be 动词有很熟悉的关系。“那么ich bin(我是)表示什么呢?Bin 属于古字bauen,ich bin , du bist(你是) 表示:我定居,你定居的意思。你和我的生活方式,人类在地球上的居住行为就是buan。” 我们可以获得结论,定居意味着集结世界成为具体的建筑物或“物” ,而建造最早的行为是

现象学在今天_诺伯格_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

15 第24卷 10/2006 华中建筑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历史较短,较早的展开于人文地理学对环境和基地关系的研究,逐渐现象学的方法被引入建筑研究的领域。其中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对建筑现象学进行了深刻、透彻的研究,通过一系列论著《建筑的意向》(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存在?空间和建筑》(Existance Space andArchitecture)、《西方建筑的意义》(Meaning in Western Architecture)、以及 《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Genius Loci—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Architecture)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建筑理论——建筑现象学的基础和构架。舒尔茨通过“回到事物自身”(return to things)讨论建筑中的本质,将场所精神归结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内容,从而揭示人的存在与建筑空间创造的本质关系。 从总体上看,建筑现象学理论和哲学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于20世纪初期创立的现象学和本世纪20年代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运用现象学方法所创立的新本体论以及后期从语言和诗学角度对存在的研究。现象学通过人的出场将事物同其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方法不象实证哲学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分析方法,只注重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中性、客观和简单的科学事实,把经验事实中所包含的人类生存目的、价值和意义排除在外。在胡塞尔的建筑学还原思想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中都体现了这一现象学方法。正是基于现象学能够使现象以其原初和本真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海德格尔才把对 “存在”这个重要概念的研究奠定在了现象学的基础上。 基于这样的方法,诺伯格?舒尔茨阐释 了核心概念“场所”。舒尔茨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 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他在现象学在今天 ——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 The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for Today -----------The Research Method of Norberg-Schulz's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for Today 张 丽 娜 中图分类号 TU-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06)10-0015-02 摘 要 该文从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场所”出发,分析了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原因,对于这一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几点个人理解,最后着眼于重新讨论建筑现象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和发展现状。作为对舒尔茨建筑现象学阅读的理解。 关键词 诺伯格?舒尔茨 建筑现象学现实意义 A bstrac t Pond ering t he k ey concept of the Norberg-Schulz's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t his pa per analys es t he m ain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ory and the rea son why this met hod is chosen for researching. Also, the p a p er offers s om e p ers ona l unders ta nd ing ab out this k ey concept and this research method,discusses the practical meaning and situation of the method of this theory for today. Key Words Norberg-Schulz, The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Practical meaning 作 者邮 编收稿日期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研究生210093 2006 03 06 《存在?空间和建筑》一书中引进了“存在空间”的概念,并指出“‘存在空间’不是一种逻辑一数学的词句,而是包含了人和环境的基本关系。‘存在空间’的概念在这里被分解成为相辅的两个词‘空间’和‘特征’,以同基本的精神功能‘定位’和‘识别’相一致,按照建筑的定义,‘存在空间的具体化’再用‘集结’(gathering)和‘事物’(thing)的概念来解释”。① 舒尔茨提到“存在 空间”概念的形成“受益于海德格尔的定居的概念(Concept of dwelling),‘存在空间’和‘定居’是同义语,而‘定居’在存在的意义上就是建筑的目的,当人能在环境里面为自己定向并和环境打成一片,或者简言之,体验环境作为有意义的,人就定居下 来。” ② 为了充分研究场所的现象,舒尔茨进一步将场所从场所结构和场所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在对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核心概念理解的过程中,笔者逐渐体会到这一理论中贯穿始终存在两个“平等”。第一个“平等”是基于将事物与意识一同考察的思想。在现象学中面对现象本身就意味着同时面对事物和指向事物的意识两者,这与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形成鲜明对照。在现象学中事物由于与人的意识连成一体而具有价值和意义,而不再是外在于人们经历的中性的客观实体。这也是建筑现象学之所以能够从根本上揭示建筑意义的关键。第二个“平等”指对于“内部”和“外部”的考量,表现在“场所”这样一个核心概念中。自然与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人们和自然的关系是彼此尊重和相互报答的关系,而不是对手和敌人、征服与被征服、也不是耗用与被耗用的关系。舒尔茨用“内部”和“外部”来解释这样的关系,用内部领域和外部世界的分隔和联系、象征和对比来表达人类与自然的平等关系。这两则“平等”关系是笔者对于“场所 (Place) ”、“场所精神(Genius Loci)”这样?综合论述? Zhang Lina 建筑 论坛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 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舒兹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 “场所”这个字在英文的直译是PLACE,其含义在狭义上的解释是“基地”,也就是英文的SITE。在广义的解释可谓“土地”或“脉络”,也就是英文中的LAND或CONTEXT。谈建筑,要从“场所”谈起,“场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也就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NSEOF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现象学 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 Norberg-Schulz)。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德《筑、居、思》(Building Dewlling Thinking)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第一步。他认为,只有当人经验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这就是场所。而建筑的存在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lace)。 而另一支流---知觉现象学代表梅洛-庞蒂(Maurece Merleau-Ponty)则认为认识世界需要回归存在本身,并通过人的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察觉世界存在。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知觉现象学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现象学的设计理论与实践,通过建筑设计背后包含的复杂影响因素的回应建立了建筑“锚固点”,并丰富了建筑与场所体验。 建筑批评学是研究建筑批评的学科,也就是元批评,是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批评是对建筑以及建筑师的创作思想、建筑作品与设计、建造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使用建筑的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鉴定和评价,对建筑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描述、分析、阐释、比较、评价、论证、判断和批判。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客观地、科学地、艺术地和全面地对建筑及其作者--建筑师的价值和品质作出评价。本书共七章,包括总论、建筑批评的主体论、建筑批评意识、建筑批评的价值论、建筑批评的符号论、建筑师、建筑批评的方法论等 符号学 在符号学意义上,建筑的外观、材料、用途等等,都从各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获得非建筑学的文化意义,从而形成一个类似语言符号系统的意指系统。建筑元素依照意义生成的规则相互组合,向人们传递视觉信息。建筑符号的意指系统由诸多建筑元素的集合和建筑规则所组成的代码构成。符号通过建筑代码生成意义。 符号学(SEMIOTIC)研究在于揭示符号的性质、运作方式和在运作过程中生成的文化意蕴。埃科(UMBERTO ECO)在《符号学原理》中,根据符号的来源和目的将其分为两类。“某些符号是为了意指而制造出来的客体(OBJECT),而另一些符号是为了满足某些功能的需求而制造出来的客体。” 而建筑符号,就是后一种,它之所以具有实用功能,恰恰是因为“它们被解码为符号”。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物体的语义学》中写道:

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

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 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设计学的一部分,以协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己任。而真正有文化特色,有生命力的作品,除了功能合理舒适协自然外,他应该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点…景观设计创作的过程其实是设计师和场所反复交流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景观形象表达抽象的场所精神…本文从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概念,要点以及在作品中的体现浅述自己对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理解。 一、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概念 场所精神(Genius loci)通常指空间的气质与品位,实质上是能给人心灵以震撼的空间艺术[1],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场力,是城市开放空间环境艺术的最高境界.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他是景观设计的艺术体现,生命体现。他是在满足于形式,功能的前提下,一种思想的升华。它的产生需要人的参与,因此,场所精神表现为人文的特性,归属于情感的范畴。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以空间的移动为前提.营造一个有意义的日常生活的场所,它取决于自然条件,历史文脉和区域定位等主要因素。 二、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要点:自然条件历史文脉区域定位 景观设计是改善人和自然的生态平衡,友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条件包括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而历史文化是铭记着岁月沉积的多种痕迹,这种痕迹有可能是物理形式存在的(圆明园,半坡遗址),也有以记忆或者故事形式存在的(梁山好汉,鹊桥相会)。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机结合成了风土,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景观要素,为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提供了原材料。地域文化可以说是地域特殊的生活方式或生活道理,不同的区域的风土文化差异性不同。比如西安的唐文化,荆州的楚文化,开封的宋文化,洛阳的周文化,安阳的殷商文化,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2],山东威海的海草房文化等。地域文化它反映了其社会、经济、观念、生态、习俗以及自然的特点,它就是该民族情感的根基。在“设计遵从自然”途径中,评价场地的基本指标是适宜性和适应——选择合适的环境以及适应这个环境以求更加合适。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健康和富有创造性的。一个适应性的、合适的规划可以通过尽量全面地理解特定地段(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来取得。这样合适的规划意味着最节省的和最有利的。景观表述为土地与土地适宜性或限制性分布相关联的土地属性的嵌合图,呈点—线—面分布格局。 场地纠集自然和人事,成为承托自然和人事衍生、变化的平台[3]。地域的特征是创造场所精神的重要源泉。深入地研究城市的历史,充分利用自然特征,创造属于城市自己的开放空间特色,这就是文化、就是精神,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使人感到愉悦的同时,又能制约那些不协调的行为,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心灵,提高了素质,这才是人性化的最高追求。 人性场所,是以人为主体的,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组织各种为人所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人们希望通过景观设计获得亲切、舒适、轻松、愉悦、尊严、平静、安全、自由、有活力,有意味的心理活,就是所谓人性化空间。“因地制宜”一方面它提供了创作的依据和设计者发挥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同时设定着创作和发挥的限度——它对诸如改变场地的目的、方式和强度等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先天约束。景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和场地反复交流的过程,既然是交流,首先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抱着一种征服自然

城市场所精神的塑造

城市场所精神的塑造 摘要:城市场所精神就是指一个城市所特有的城市文化体现。城市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气质,这种气质往往通过人们聚集在一起所体现出来的场所精神来表现。场所精神主要体现在建筑和建筑群落,城市的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城市鼎盛时期历史记忆,城市生活方式是影响城市场所精神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场所精神建筑自然条件历史记忆生活方式 Abstract: urban place spirit is a city of unique urban culture reflected. Cit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ange will produce and other areas in different cultural temperament, this kind of temperament often through the people gather together to reflect the place spirit to show. Place spirit embodied in the main building and building community, city immaterial cultural two aspects. Natural conditions, the city heyday historical memory, city life way is to affect the city place spirit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Keywords: place spirit building natural conditions historical memory way of life 1 城市场所精神简介 每一个生物都需要新陈代谢,一座城市也是如此,需要经历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在快速工业化、追求效益的年代,城市生态变得无序,人们沉醉于城市环境大变样的欣喜。而那些从悠远的年代遗传下来的记忆,正隐藏在旧风景之中,飘荡在老地方的上空,一旦它们被完全抹去,一座城市便失去了历史的痕迹,人类将会由此迷茫。场所精神其实就是历史记忆在一个地区的再现,是一种有别与其他地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质。 2 城市场所精神的表现形式 城市是人类在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造的聚居地。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自然地理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每个城市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往往就是我们所称为的“城市场所精神”,城市因为有了独特的文化底蕴,从而有了灵魂。城市场所精神表现在物质层面,就包括我们经常所说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说故宫建筑群,上海外滩万国博览会等;文化底蕴反应到精神层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包括地方的曲艺,民俗风格等。 2.1 建筑是场所精神的主要载体 文明与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具象的载体来完成,建筑是最为典型的。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印记,向我们诉说着历史,传播着文化。大到城市,小到院落,由建筑空间组合得到的场所,总是能向人们诠释什么是场所,什么是场所的特点。

国内外研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论场所精神在城市尽管设计中的表达) 场所精神所在的建筑现象学领域研究起步于20 世纪70 年代,80—90 年代时形成了一 定的规模,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一些论文和著作。对于建筑现象学的研究较早出现在人文地理学领域,主要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主要代表作品有拉夫的《场所和无场所性》和他的论文《有关现象学与地理学关系之探究》。后来在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被引到建 筑研究的领域中,在这过程中西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的《住所、场所和环境》和《建筑、经验和现象学:走向重新调和秩序和自由》全面的展现了现象学在讨论人类“生活世界”中的重要意义。在现象学研究较为透彻、最具影响的是诺伯舒兹和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2象学》。他以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为理论基础进行学术研究。此外,美国城市理论家凯文?林奇自20 世纪70 年代就开始重视环境对“直接感觉”的影响,他主要采用城市环境心理、探讨知觉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后来有关建筑现象学的研究逐渐开展到了人文环境、区域和城市规划、景观等众多领域。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到21 世纪初,对于建筑现象学理论的讨论形成了一套自身的建筑理论体系,并开始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得到体现和有了长足的进展。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是霍尔、帕拉斯玛,他们的著作让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其讨论的侧重点和理论基础与诺伯舒兹、西蒙的不同,他们讨论的建筑现象学是从建筑知觉、体验和设计的角度出发,将梅洛—庞蒂的直觉现象学作为理论基础的。1990 年以来由于霍尔的建筑设计声望很高,人们讨论建筑现象学则似乎只谈霍尔的知觉现象学。但实际上,霍尔的建筑现象学追溯到早期还是由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入手的。另外,很多世界级的设计大师,例如哈里斯、安藤忠雄、费劳等等,他们也都沿着海德格尔建筑哲学思想,借助现象学的方法,具体深入地研究了人与空间、人与自然、人与建筑等各方面的关系,极大地推动了人对建筑内外空间丰富性的理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国内学界对于场所精神的研究和讨论也在20 世纪末得到了关注,很多学者对此存在着广泛的兴趣。段义孚的《场所倾向、环境知觉的研究》、《场所与空间》及其论文《地理学、现象学和人类性质的研究》等是较为有代表性的著作。它主要讨论人类的经验与“存在于世”的关系。沈克宁的《建筑现象学》则对建筑现象学作了初步性的介绍。陆邵明的《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从空间体验的深层心理学角度,来揭示了人对于场所的体验与感悟。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关于场所精神的研究作品出现,他们都以诺伯舒兹的理论为基础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分析,为场所精神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源于拉丁文,表达了罗马时期的一个观念;任何独立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因此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而内在的特性和精神,具有自己独特的气氛。在建筑现象学中,这个名词被扩展为一个重要的建筑概念。在影响广泛的《存在、空间和建筑》之后,舒尔茨于20世纪70年代末写就《场所精神》一书,成为建筑现象学的代表作。 在建筑现象学中场所和场所精神是核心概念和中心议题。场所是有自然环境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反映了在一定地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其自身的环境特征。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实体上的形式,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通过建立人们与世界的联系,场所帮助人们获得存在于世的根基。场所的本质意义在于,以本真的方式具体化了人们存在的真理。 场所:大体上认为是由空间和性格(CHARACTER)组成,即有性格的空间.空间即构成场所的(THINGS)的三维组织;性格即所有的(THINGS)所构成的氛围或真实空间(CONCRETE SPACE). 概念是思想的基本单位,是“共相”的代号,没有概念则思想无法进行;概念的定义是思想的起点。 但概念的定义却是极为艰难的任务,极端地说,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根据哲学第一原理,任何事物只能等同于其本身。对概念的描述往往会陷入越描越黑的境地。例如:“人”这个概念如何定义? 两脚直立,没有羽毛的动物?这是一个哲学笑话。 有思想的动物?排斥了先天性白痴。白痴也是人。 有理性的动物?排斥了疯子。疯子也是人。 尽管概念的定义如此艰难,但人们通常还是能够知道概念的所指。我们不会将“白痴”、“疯子”排除在“人”的概念之外,也不会将聪明的海豚和通人性的狗纳入“人”的概念之内。 因此可以说,概念的准确定义只能感悟,不能描述。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讲的是同一种语言。 但描述还是有必要的,好的描述可以帮助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对概念进行定位。人们各自对概念的定位越接近,则思想对接的精度越高,越有利于交流。 因此,本人倡议发起名词解释(或简介)汇编的活动,越简短精辟越好,望踊跃参加。 空间:以不定形的物质形态而存在,给人们提供了各种活动所需的场所。 “当其无” 表皮:承担建筑外部围护界面的物质系统;内外空间转换的介质。表皮的功能:采光,通风,抗冷热,防风,防潮,防晒,防眩光,视觉阻隔(流通),安全,防火,隔音。。。 与“当其无”相对应的“当其有”。 功能:建筑所能满足的使用目的。

空间之觉:一种建筑现象学[1]

空间之觉:一种建筑现象学[1] 周凌 “诗人和画家来自于现象学家。”[2] 艺术家使用现象学的方法意味着对事物本质的纯粹的看,放下了经验和理性的解释。一个作家、画家、导演设置一个场景,必须限定一个行为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假想一个地点,而“创造空间”是建筑师的首要任务,因此,这些艺术家不自觉地承担了建筑师的任务。由于没有受到建筑学专业的规则和教条的基础,艺术家更能达到建筑体验的精神度向,也更为直接的显示出建筑艺术的现象学基础。塔可夫斯基[3](Tarkovsky)的电影《乡愁》(Nostalgia)中富有诗意的空间和光的图像,便是这样一部建筑现象学的长诗。它触及建筑学存在的基础,充满了被渐渐忘却的童年时的记忆和经验,通过空间的图像,揭示了物质与现象、有形与无形、庇护与暴露、过去与现在、有限与无限的交融流转。 记忆:塔可夫斯基电影《乡愁》中的影像与空间 塔可夫斯基的影片有一种俄罗斯乡间田园的影像和诗歌风格:《乡愁》序幕的开篇镜头便是绘画般的风景:树、水、狗、模糊的黑白风景,以及风景中缓慢行走的人的黑色剪影;(图1)紧接着影片开始,出现的是迷雾中青葱的意大利乡村风景,一辆大众汽车从画面右侧横穿画面至左,短暂的消失之后又从画面左下侧驶出,安德烈·戈查可夫(Andrei)和尤金尼亚(Eugenia)走出车外。接着是乡村小教堂中逆光的密密阵列的柱子,镜头从二点斜透视缓慢变为一点透视停止下来;山坡上的小木屋安静地伫立在画面上方,如同从山腰上生长出来一般;雾气缭绕的露天浴池,镜头与主人翁的背影、池中的雾气同时向画面左方缓慢移动;戈尔恰科夫和尤金尼亚在旅馆走廊中的谈话,首先听到声音,然后分别看到两位主人公。影片中多处出现古典拉丁式建筑的褐色石块,缀满碧绿针叶的意大利松树,蒸汽氤氲的维尼奥尼

场所精神 迈向建筑现象学

1.场所现象我们日常生活世界包括的具体的[现象]有:人、动物、花、树和森林、石头、土壤、木材及水、城镇、道路、房子、门、窗户和家具。也包括了太阳、月亮、星星、漂浮的云、夜晚、白昼以及季节的变换。同时还包括了更多无形的现象;如感觉。这些[即有的]东西是我们存在的[内涵]。因此里尔克问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东西也许可以说是房子、桥、喷泉、大门、水壶、水果、树、窗户,一一甚至于:柱子、高塔......]。所有其他的东西或工具如原子、分子、数学及所有的[原料] 都是抽象的东西或工具,只能满足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目的。不过目前我们队工具欲望往往比对生活世界还要更重视。构成我们既有世界的具体事物彼此之间都有着复杂且也许是矛盾的关系。有些现象可以包含其他现象。森林包括了树木,城镇体有房子所构成。[地景]是这么辽阔的现象。一般我们可以说,某些现象为其他的现象创造了一个环境。环境最具体的说法是场所。一般的说法是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事实上,如不考虑地方性而幻想的任何事件是没有意义的。很自然的,场所是存在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场所]代表什么意思呢?很自然不只是抽象的区位而已。我们所指的是由具体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综合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是定型的、整体的现象。不能够约简其任何的特质,诸如空间关系,而不丧失其具体的本性。而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行为要求是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的。因此城镇与住宅包含了大量的特殊场所,当前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很自然的便将此事纳入考虑。不过到目前为止,对这问题的处理都太抽象化。场所的形成经常是定量的、机能的感受,意味着空间分布和向度化。难道机能不是人所共通;放诸四海皆准的吗?不过事实上并非如此。近似的机能,甚至最基本的机能,即

1 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分类

建筑现象学知识框架和应用 来源:建筑现象学来源于哲学中的现象学, 创始人为胡塞尔, 对建筑影响深远的则是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受海氏启发, 诺伯格·舒尔茨写出《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 成为建筑现象学的重要论著。建筑现象学主要研究的是: 人、建筑以及环境的关系,主张直接从现象到现象, 抛弃一切陈词滥调和先入为主的臆测。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建筑现象学提倡任何场所都是有精神的, 建筑师的职责就是守护和延续这种精神。 “广义的建筑现象学是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现象学方法, 对人与环境关系所进行的研究。由于其中心议题涉及人、环境、场所、建筑和世界等内容, 建筑现象学在不少论着和文章中也被称为场所现象学,人居环境现象学或人居世界现象学。狭义的建筑现象学则特指由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琴·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 Schulz) 所创立的一种建筑理论。”[ 1 ]由这一定义不难看出, 在建筑现象学其本质在于致力于主客体相互关系的建构, 这样一种建构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研究角度的动态性, 以及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三个方面。 代表人物: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 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 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 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 C.No rb e rg Sc hulz) 。他的一系列著作, 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的《居、住、思》(Build ing Dwe lling Thinking )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第一步。他认为, 只有当人经历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 他才“定 居”了。“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 这就是场所。而建筑存在的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ite )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 la c e )。 (1)“诺伯格- 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两个最基础性的概念“存在空间”、“场所”,其核心思想直接来源于海德格尔,并力图把海德格尔关于“空间”的前后期思想结合起来,形成其建筑现象学的起点梅洛-庞蒂对哲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把“身体” 问题引入了现象学,打破了意识哲学的长期垄断。他用“身体”替代了海德格尔的“此在”,与实际生活经验更加贴切。他认为知觉空间并不是一个欧几里德的几何空间,身体本身就具有“处境的空间性”,我们正是以此来把握外部空间的。“空间就是我们的生存领域,我们的生存视域。我们不仅不是依据客观的位置空间性而行动,相反,我们的处境的空间性构成为位置的空间性的前提条件。”[ 6 ]身体空间并不是一种日常被思想、被表象的空间,而是身体运动、行动的原始空间,身体的行动

场所精神理论讲义

课程名称:场所精神理论(The Theory of Spirit of Place) 教学要求及目的: 了解场所精神理论,理解该理论是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并掌握将该理论运用到有关设计中去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场所的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1、“场所”的概念。 2、“场所”和“空间”的区别。 3、场所理论及其在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4、场所理论的应用。 主要参考书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译,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城市设计的维度 Matthew Carmona等编著、冯江等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编著,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 [美]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建筑形式论——迈向图象思维 陈伯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 [美]迈克尔·索斯沃斯、伊万·本-约瑟夫著,李凌虹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什么是“场所”(Place)? 构成场所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a) 静态的实体设施——the static physical setting 场所的实体建构;建筑物、景观和美学特征的体现。 The actual physical structure of a place. The reality of its buildings, landscape, and aesthetic quality. b) 活动——the activities 建筑物和景观如何被使用,身处其中的人们如何互动,以及文化习俗如何起到影响作用。 How the buildings and landscape are used. How a place?s people interact with it, and how their cultural institutions have affected it. c) 含义——the meanings 一个非常复杂的层面。首先是人意向和体验的结果,大多数的场所特征起源自人们对场所的实体和功能方面的反应。 A more complex aspect, primarily the result of human intentions and experiences. Much of a place?s character will be derived from peoples reaction to its physical and function aspects. 场所的这三个基本元素彼此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斯蒂文·霍尔与建筑现象学

斯蒂文?霍尔与建筑现 巩现象学SteVenHO¨andArchitecturePhenOmenOIOgy 文4全LlUQuan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分类;然后分析了美国当代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理论,从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八手解读其实践作品与设计方法。 关键词:斯蒂文‘霍尔;建筑现象学;思想 Abstract:First,thispaperintroducesthecIassifi—cation0farchitecturephenomen0Iogy:Sec—ond,anaIysisesthecontemporaryAmericanar_chitectS十evenHo¨。sarchi十ecturatheory:Thenstudieshispracticeworksanddesignmethodsfromtherearchingofarch计ecturephe—nomenoIogy. KeywOnds:stevenho¨:architecturephe—nomenOIogy:th.nk.ng 中图分类号:TU一02,TU一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一0422(2007)06—0038一04 1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分类 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NorbergSchuIz)。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的《居、住、思》(Bu删ingDwe…ngThinking)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第一步。他认为,只有当人经历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这就是场所。而建筑存在的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计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lace】。 建筑现象学研究的另一个领域采用的是梅罗-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蒂文-霍尔。在诺伯格?舒尔兹的理论基础上,霍尔强调的是“场所”在建筑设计中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建筑与音乐、绘画、雕塑、电影和文学不同,是与它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与场所的融合、通过汇集该特定场景的各种意义,建筑得以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要。 2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现象学理论 霍尔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建筑留给我们的最具有价值的遗产不是建筑的形式或建筑风格,而是建筑设计思维的一种境界。21世纪建筑学推向了一个用历史语汇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我们所想描述的词义的时代,而现象学,作为一个思想和知觉方式,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建筑学概念。” 收稿日期:2007一03—25 作者简介:刘全(1981一),男(汉族),山东临清人,硕士研究生。

“场所精神”的探究

“场所精神”的探究 摘要:“场所精神”是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舒尔茨认为建筑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为根本的经验。建筑现象学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揭示建筑环境的本质和意义,而这又似被归结到场所这个重要概念之中。本文希望通过对“场所精神”的研究,从而理解其在建筑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 场所; 场所精神学;诺伯格•舒尔茨 Abstract: “place spirit” is the core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schultz construction content. Schultz think architecture to return to “place”, from “place spirit” of their most basic experience of building. The phenomenology of building a basic purpose is to reveal the nature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sense, and it also like is reduced to a place among the important concept. This paper hope through to “place spirit” of th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building. Keywords: building phenomenology; Place; Place spirit learn; Bloomberg’s • schultz 对建筑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现象学这个正式名称始见于1980年挪威建筑理论家和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出版的《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Genius Loci-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一书。它的理论和哲学基础直接来源于德国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于20世纪初期创立的现象学和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运用现象学方法所创立的新本体论以及后期从语言和诗学角度对存在的研究。 1. 现象学 胡塞尔创建的现象学是当代西方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潮。现象学(phonomen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研究客观事物的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其本意的解释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现象学的方法被认为是一种不以任何假设为前提的,达到本真的真理的方法。现象学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回到事物本身,进行直接的观照。 在胡塞尔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拓展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理论。他认为“真理就是事物的本性。对本性需要做的就是去提示,去蔽,另它开放,而不是去发明或创造真理。”也就是说,现象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方法论,这种“方法”意味着依照“本源”,回归到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中,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克服科学研究的抽象性。 利用现象学原理来对建筑进行分析与应用,其目的就是要去探求建筑的本质,认识建筑的意义,不仅要重视建筑的特质属性,而且要重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的作用,重视生活环境的场所精神,这正是建筑现象学的价值所在。建筑现象

建筑现象学 霍尔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分类;然后分析了美国当代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理论,从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入手解读其实践作品与设计方法。 关键词:斯蒂文·霍尔;建筑现象学;思想 Abstract: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Second, analysises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architect Steven Holl's architectural theory;Then studies his practice works and design methods from the rearching of 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 Key words:steven holl;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thinking 中图分类号:TU-02,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6-0038-04 收稿日期:2007-03-25 作者简介:刘全(1981-),男(汉族),山东临清人,硕士研究生。 1 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分类 建筑现象学研究从思想取向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种采用的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纯学术理论研究领域,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诺伯格·舒尔兹(C. Norberg Schulz)。他的一系列著作,例如《实存、建筑、空间》对海德格尔的《居、住、思》(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中的思想进行了建筑化和图像化的解释。他自己也称,《场所精神》是走向建筑现象学的第一步。他认为,只有当人经历了场所和环境的意义时,他才“定居”了。“居”意味着生活发生的空间,这就是场所。而建筑存在的目的就是使得原本抽象、无特征的同一而均质的“场址”(site)变成有真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place)。 建筑现象学研究的另一个领域采用的是梅罗·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思想,侧重于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蒂文·霍尔。在诺伯格·舒尔兹的理论基础上,霍尔强调的是“场所”在建筑设计中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建筑与音乐、绘画、雕塑、电影和文学不同,是与它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与场所的融合、通过汇集该特定场景的各种意义,建筑得以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要。 2 斯蒂文·霍尔的建筑现象学理论 霍尔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建筑留给我们的最具有价值的遗产不是建筑的形式或建筑风格,而是建筑设计思维的一种境界。21世纪建筑学推向了一个用历史语汇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我们所想描述的词义的时代,而现象学,作为一个思想和知觉方式,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建筑学概念。” 斯蒂文·霍尔作为建筑现象学领域的代表,所采用的是梅罗·庞蒂的感知现象学思想,侧重于建筑设计理论实践。在梅罗·庞蒂的现象学中,知觉占有首要层次,对于知觉的研究必须先于所有其他层次的研究,如文化,科学领域。而对于知觉载体的身体,梅罗·庞蒂认为身体在可见的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身体与世界是同质的,都存在于“世界的肉”中。身体是人进入世界的入口,身体存在世界中,看到世界,也同时看到自己,由此形成完整的世界。梅罗·庞蒂在他的著作《眼与心》中表明了他对科学的态度:科学浏览的思想,对一般事务进行关照的思想是可以重回我们生命中可感知的世界的。但我们过于重视科学的“控制力量”,以为可以通过科学控制知觉,从而对事物进行预测和安排,甚至包括“美”,因此,坚持偏见,视科学结论为理所当然,忽视人力自身经验的丰富性,这无疑将建筑界的时间推向了一种危机本质意义的境界。理论家戈麦慈认为这是梅对建筑学提出的挑战。

现象学和场所精神的解读

广东建材2010年第1期 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历史较短,较早的展开于人文地理学对环境和基地关系的研究,逐渐现象学的方法被引入建筑研究的领域。其中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对建筑现象学进行了深刻、透彻的研究,通过一系列论著《建筑的意向》(IntentionsinAr-chitecture)《存在·空间和建筑》(ExistanceSpaceandArchitecture)、《西方建筑的意义》MeaninginWesternArchitecture)、以及《场所精神—— —走向建筑的现象学》(GeniusLoci—TowardaPhenomenologyofArchitecture)逐步建立起一种新的建筑理论—— —建筑现象学的基础和构架。舒尔茨通过“回到事物自身”(returntothings)讨论建筑中的本质,将场所精神归结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内容,从而揭示人的存在与建筑空间创造的本质关系。 1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现象学(Phenomen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为研究客观事物的外观、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其本意的解释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现象”既非唯物论的事物表象,也非唯心论的知觉表象,而是包括抽象观念在内的能够呈现在意识中的一切东西。在这里,意识作为现象,是纯粹的“描述性”的而非理论性的,它可以而且只可以直观地把握。现象不能被抽象归纳,不能分析推理,不必借助科学和哲学的任何理论建构,“现象就是本质”。 其次,胡塞尔认为:为了描述人“生活的世界”(life-world或spirit-world)以何种方式的意识揭示自身,必须排除一切自然的观点、科学的观点及经验的观点,以达到“意识自身的固有存在”,这就是“现象学的还原”,它包括先验还原、本质还原和现象还原三步。“先 验还原”是排除认识主体的经验思维和原有科学观念,造就一个纯粹精神性的直觉思维主体;“本质还原”是排除思维对象的自然、历史及社会等非意识因素;“现象还原”则使意识现象达到它先验的纯粹本质,使主客体的关系化为二者合一的直观活动。 在胡塞尔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拓展了“回归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理论。他认为“真理就是事物的本性。对本性需要做的就是去揭示,去蔽,另它开放,而不是去发明或创造真理。”也就是说,现象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方法论,这种“方法”意味着依照“本源”,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中,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克服科学研究的抽象性。 由此可见,现象学的现象,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表之类含义,而是能动的思想和意向,而不是被动的感知印象。它是一种体验生活世界的超越性的态度,现象学对于建筑的启发意义在于它立足于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世界,热情赞颂并深入考察了人们最基本、最本质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人的行为和体验。与现代主义造成人际关系淡漠相比,现象学是一种更积极的人本主义思想,诺伯格·舒尔茨将这种思想贯彻于建筑,奠定了建筑现象学的基石。 2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与建筑现象学2.1场所 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建筑的讨论要回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根本的经验。场所,是活动发生的地方,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它由具有色彩、肌理、形状等材性的具体事物所组成的整体。场所又分人工和自然两种:所谓“自然场所”,即人眼中的自然,而非离开人意识的客观自然; “人工场所”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把他所理解的自然具体化,翻译成人工制品、人造的形式。 现象学和场所精神的解读 吴秀娴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从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场所”出发,分析现象学的哲学基础和基 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探讨场所和场所精神的含义,最后提出几点个人理解,作为对诺伯格·舒尔茨建筑 现象学阅读的理解。 关键词:现象学;场所;场所精神 综合论述 13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