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舱盖修理工艺

常见舱盖修理工艺

船体结构修理工艺设计

船体结构修理工艺 一,常见的几种施工工艺 1. 结构更换:更换损坏了或蚀耗了的部件,使之恢复成原有的形式; 2. 结构部分更换:考虑到整个结构更换比换困难,涉及面广,其中有的部件的蚀耗还未到非换不可的程度,征得验船师的同意,可以进 行结构部分更换; 3. 结构矫正:在更换外板、甲板时采用,主要包括冷加工矫正和就地热矫正; 4. 结构拆下、矫正、装复:有时外板变形严重,无法就地矫正修复,则将外板拆下送到车间,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矫正,待在外板原来的部 位的部骨架就地矫正结束后,再将外板原位装复,必要时亦可将骨架 一起拆下送车间矫正; 5. 结构拆除:有时船体经过改装后,有一些结构已无存在的必要,须予以拆除; 6. 焊接工艺:(1)焊接前,接缝处应批出斜坡口,以消除夹缝空档。常见的坡口按焊接的要求有V形、Y形、X形和K形;(2)焊接表面冷却后有一层灰色的焊渣,必须铲除干净,防止夹渣。焊缝要求 均匀平整,如焊坑、咬边或者烧穿钢板,均为不合格,应当刨除重焊;(3)对于旧焊缝的修理,不可直接在原有的焊缝上面加焊,应将待修的旧焊缝及其两端各延长5-8mm长度全部刨掉,批出整齐的斜坡口,然后焊接,要特别注意新、旧焊缝接合处的质量;(4)对于构件本体裂缝的焊接,必须先在裂缝的两端各钻一个止裂孔,以便使其应力在 此处向各个方向分散,然后批槽堆焊。如果焊接大尺寸的铜制构件的 裂缝,除必须钻止裂孔及批槽外,还应当预先用慢火将构件烘热,保 持在一定温度上焊补;(5)对于地环、羊角等的焊接,如带底座者,应按复板焊接的工艺要求进行焊接;如天底座者,其脚部应批成锥形 然后堆焊,不可采用仅在圆钢角部堆焊一圈的方法。 二,船体渗漏及其修理工艺 1. 产生原因:

船体结构焊接修理作业指导书

船体结构焊接修理作业指导书 4.1焊接前的准备 4.1.1构件的坡口、装配次序、定位精度及装配间隙应符合工艺要求,并应避免强制装配,以减少构件的内应力。若焊接坡口或装配间隙过大应按规定修正后再施焊。 4.1.2施焊前焊缝坡口区域的铁锈、氧化皮、油污和杂物等应予清除,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4.1.3涂有底漆的钢材,如果底漆对焊缝的质量有不良的影响,则在焊前将底漆清除。 4.1.4当焊接必须在潮湿,多风或寒冷的露天场地进行时,应对焊接作业区域提供适当的遮敝和防护措施。4.2焊接工艺要点 4.2.1船体重要部位的焊接须由经船级社认可的焊工进行。 4.2.2普通结构钢在0C以下施焊时应使用低氢型焊条。当环境温度低于—5C时必须经过专门的工 艺要求采用预热或缓冷措施,以防焊件内产生冷裂缝和不良组织。 4.2.3 当母材的碳当量: C eq0.41>% 时(C eq=C +Mn/6+ (C叶Mo+V)/5+(Ni+Cu)/15 ), 应对焊件进行预热; C eq>0.45%时,焊后应对焊件进行热处理。 4.2.4所焊结构刚性过大、构件板厚较厚或焊段较短时,焊件应进行预热。 4.2.5船体结构的焊缝应按焊接程序进行,焊接时尽量地使焊接部分自由地收缩。对较长的焊缝应尽可能从焊缝中间向两端施焊,以减少结构的变形和内应力。 4.2.6必须使用经认可的适合于接头类型的焊接工艺程序和焊接材料。 4.2.7定位焊的数量应尽量减少,定位焊缝应具有足够的高度,其长度对普通结构钢应不小于3 0 mm 对高强度钢应不小于5 0 mm定位焊所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施焊所用的焊接材料相同。有缺陷的定位焊应在施焊前清除干净。 4.2.8焊缝末端收口处应填满弧坑,以防止产生弧坑裂纹。如采用自动焊,应使用引弧板和熄弧板。进行多道焊时,在下道焊接之前,应将前道焊渣清除。 4.2.9在去除临时焊缝、定位焊缝、焊缝缺陷、焊疤和清根时,均不得损伤母材。 4.3 背水焊接 4.3.1在板的另一侧有水的情况下焊接时,焊缝冷却速度会增加,对普通船用钢没有问题。但是板面上冷凝的结晶水必须清除。 4.3.2背水焊接时,必须有一辅助工烘干焊缝区域,并加热焊接缝区域。 4.3.3高强度钢不允许在背水情况下进行焊接。特殊情况时应做工艺认可试验。 4.4各类焊接形式 4.4.1板材对接接头 4.4.1.1 板材对接均应按规定要求开制坡口,确定装配间隙,见附表1。 4.4.1.2 板厚之差大于4 mm的两板对接时,厚板边缘应削斜,坡度长一般不大于4 A t。削斜后,对 接坡口按规定要求处理: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 一、铭牌记录 二、拆除旧绕组前的数据记录 1、接线方式 1、三相异步电动机 2、并联支路数 3、绕组方式 4、线圈方式 5、绕组尺寸 1、主磁极与换向极的连接方式 2、励磁线圈的连接方式 2、直流电机 3、电枢绕组的形式 4、均压线的形式 5、绕组尺寸 3、高压电机有特殊要求的做好相序记录及引线标号打标记 三、旧绕组拆除 在拆除绕组时尽量做到减少对铁心的损伤,以免下线圈时候受到铁心的影响同时拆除旧绕组时,做好相关数据记录。 1、节距 2、线圈本数 1、三相异步电动机3、匝数 4、线截面积 1、节距 2、线圈本数 3、匝数 2、直流电机转子4、线截面积 5、升高片数 6、均压线节距 7、均压线线径

1、节距 2、线圈本数 3、高压电动机3、匝数 4、线截面积 5、绝缘厚度 4、所有电机定转子测量内径、外径、铁心长度、槽高、槽宽 四、拆除后的清理 1、清理槽内残留物、修复变形硅钢片、修复过程中注意硅钢片的整齐度以及修理后不允许留有毛刺 2、直流电机还包括升高片的修复、换向器表面的光洁度及划沟处理 3、清理后,对直流电机进行换向器对地工频耐压试验。换向器以及升高片短路试验 五、电机槽绝缘及相间绝缘 必须选用电机标牌所表明的电机的绝缘等级材料,不允许选用低一级绝缘材料所代用。 必要时选用高一级的材料所代替(常用绝缘材料及允许最高温升见表 六、电机的下线工艺 1、低压电机 首先在铁心槽内垫好槽绝缘,为保证绕组与铁心之间对地绝缘良好,放置槽绝缘前应压 缩空气吹净杂物,为了加强槽口两端绝缘及其机械强度将槽两端绝缘伸出部分折叠成双层放 置,中小型电动机应伸出铁心10mm左右,容量大于50KW的电动机应伸出铁心15-20 mm 左 右。下线时应注意不能用铁锤敲打直接敲打绕组,使用划线板时不要损伤导线漆膜和绝缘材

船体修造工艺

船体修造工艺 (课后习题选集) 第一章P14 2.船体修造工艺的主要任务有哪些?P1 一方面根据现有技术条件,为修造船生产制定合理的工艺措施;另一方面则是研究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船舶修造的工艺水平。 3.船体修造工艺的特点是什么?P2 a)实践性强 b)综合性强 c)空间概念强 d)灵活性大 4.目前钢制船舶焊接船体的常规建造工艺程序包括哪些内容?P3 a)船体放样 b)船体钢材预处理和号料 c)船体构建加工 d)船舶装配 e)船舶焊接 f)火工矫正 g)密性实验 h)船舶舾装 i)船舶涂装 j)船舶下水 k)船舶试验 l)交船与验收 第二章P48 1.名词解释: 投影一致性P18 船体理论表面上某一确定的点到某一基本投影面的距离,在各视图上所反映出来的长度(或宽度或高度)量值应该吻合。称为投影的一致性。 实尺放样P19 按1:1的比例在放样间地板上绘出光顺的型线图,进而绘出包括结构线在内的肋骨型线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船体构建的展开,并钉制样板和绘制草图等;为后续工序提供放样资料,以便船体车间号料、加工、装配、焊接、检验时使用。 12.(画图)P49

14.船体型线放样需体现哪三性?型线修正原则是什么?怎样检验型线P16/P34/P34 a)光顺性、每对型值的一致性和每组型线间距离的协调性。 b)设计水线以下各点的修正量应以小于图纸上的比例尺寸的分母值为原则。 c)在横剖面上作出斜剖线接近垂直相交,以斜剖面与纵中剖面相交点为准,在纵剖线图(或水线图)的格子线上画出斜剖线的真实形状。若斜剖线很光顺,说明船体型线符合技术要求。反之,说明横剖型线不协调,需要修正斜剖线,并返回到到横剖线图上对应处。此外,斜剖线还能对不与纵剖线和水线相交的尾端最终几个负站曲线起到校正光顺的作用。 20.怎样进行外板接缝线的排列?为什么?(P44) 外板缝线的排列主要是参照设计时提供的肋骨型线图和外板展开图来进行的。在进行板缝排列时,必须充分掌握以下情况: a)钢板规格。钢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是板缝线排列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宽度大小将 决定外板纵向接缝线的位臵,故对造船钢板的规格必须掌握清楚。 b)掌握船体外板的装配方法和步骤,以便确定外板余量的加放位臵及大小。 c)掌握外板的弯曲形式、展开方法以及展开后的形状,以确定其加工方法及其对板缝 线排列的要求。 d)熟悉船厂加工设备的能力和焊接设备的性能以及他们的使用方法。 外板缝的布臵顺序是:先排纵向接焊线,后排横向接缝线。 此外,板缝线排列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板缝线的排列应能充分利用原材料。 b)板缝线的排列应使外板结构便于加工。 c)若外板缝线之间或外板纵缝线与内部纵向构建结构线之间呈小角度相交,特别是交 叉面积过大,则会使焊缝和热影区过分集中,影响焊接质量,降低焊区强度。为此,必须调整纵缝位臵,使两者夹角至少大于30°,最后呈垂直相交或阶梯形。 d)纵缝线的排列应便于装配和焊接。 e)纵缝线的排列应讲究美观。 第三章P90 1.名词解释: 船体型表面P71 船体外板的内表面和甲板的下表面所组成的空间曲面为船体的理论表面,又称型表面。 肋骨弯度P77 在首、尾部分,由于圆柱外板的母线与船体中心线不平行,因此外板法面与肋骨剖面斜交,展开图上的肋骨线为一曲线。这种展开后的肋骨曲线与相应法面展开线间的最大拱度,称为肋骨弯度。 测地线P78 所谓测地线,就是连接曲面上两定点的最短曲线,如果这个曲面是可展的,则在其展开

2、某轮船体结构损坏案例

某轮船体结构损坏案例 一、 船舶基本信息 LOA×LBP×B×D:114.00×137.5×20.42×11.75 (m) 总吨位:9182 净吨位:6152 船型:普通干货船 二、 事故简要经过 标题轮在2005年8月于国外某港装货时,由于船舶配载不当,导致NO.2&4货舱二甲板上的货物重量超出二层甲板的允许负荷,从而引起NO.2 & 4货舱二层甲板损坏和船体结构的变形。 由于当时船舶所在港口的条件所限(修理价格昂贵、修理能力有限以及当地办事效率低下),以及船舶运输的货物价值大,船东恳请我社在临时修理的情况下,同意船舶载货至卸货港,然后至中国进行永久性修理。 三、 损坏情况 1.右舷主甲板下第2和3列外板,在#117-119肋位之间和#123-136肋位之间连续挠曲变形,最大处约100毫米。左舷主甲板下第2和3列外 板,在#117-119肋位之间向外鼓出,最大处约300毫米。左舷主甲板 下第2和3列外板,在#123-134肋位之间连续挠曲变形,最大处约100 毫米。见图1。

图 1 2.二层甲板和二层甲板舱口纵桁严重变形,见图2。 图 2

图 3 4.货舱肋骨在上部1/3范围内显著弯曲变形。见图4。 图 4

图 5 6.前后舱口端横梁变形,舱口端横梁左后端断裂,见图6。 图 6

四、 损坏原因分析 本次船舶损坏是货物超载所致,分析如下: A.原货物积载图的货物分布如下: a.NO.1下货舱准备装载1500 MT; b.NO.2二层甲板装载1500 MT, NO.2下货舱装载2700 MT; c.NO.3下货舱装载1700 MT; d.NO.4二层甲板装载 1100 MT;NO.4下货舱装载2000 MT; e.NO.5 货舱装载 1500 MT。 B.从大副提交的资料获悉,船舶装载的货物名称:FERRO SILICO MANGANESE, 查阅BC CODE, 硅锰合金应为 SILICO MANGANESE,但从货主的传真中获悉,货物的密度是3-3.46 t/m3。 C.查阅船舶的有关图纸获悉,内底板的负荷最多只能承受3米高的该密度货 物,二层甲板最多只能承受1米高的该货物。而当时NO.2货舱的二层甲板上已载货物最高达3米高的货物。 D.由于码头装货没有用抓斗平舱,故货物堆积成锥形。造成局部货物重量远 远超出结构允许负荷。 综上所述,货物重量远远超过结构的允许负荷,从而导致NO.2货舱的二层甲板和二层甲板上舱口盖严重下凹变形,以及相邻舷侧肋骨、横梁等构件等变形。 五、 船舶临时修理方案 本次临时性修理方案的制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总纵强度: A.本船图纸资料匮乏,无法开展定量的强度计算; B.根据标题轮2004年3月的测厚和总纵强度校核报告,在总纵强度方面, 经估算二甲板纵桁失效后,总纵强度富裕量只有0.8%,还没有考虑二甲 板及其纵向构件的失效,因此,该船当时的实际剩余总强度是不可能满 足规范要求的。 C.损坏部位接近中和轴,对总强度影响较小,故同意采取临时性修理。 D.另外,2004年总纵强度计算仅包括了规范要求的船中基本剖面W0的校核,

电气设备维修的方法和步骤

电气设备维修的方法和步骤 1.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 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四周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2.先外部后内部 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队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3.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4.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定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定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着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定哪一相缺损。5.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6.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7.先普遍后非凡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的非凡故障多为软故障,要*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 8.先外围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9.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10.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速的前提下进行。 二.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 1.直观法直观法是根据电器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定故障的方法。 (1)检查步骤:调查情况: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等。初步检查: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有无烧焦,螺旋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试车:通过初步检查,确认有会使故障进

高压电动机检修工艺及标准

高压电机检修工艺 2008-10-18 下午 04:58 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检修前应认真作好检修各项准备工作,仔细讨论检修计划和各项措施,明确检修任务和质量要求,安排好项目检修进度,准备好检修的材料、工具、备品以及检修场地,搬运道路、车辆等.

第一章、电动机维护检修规范 1、电动机完好标准 1.1零部件质量 1.1.1外壳完整,无明显缺陷,表面油漆色调一致,铭牌清晰。 1.1.2润滑油脂质量符合要求,油量适当,不漏油。 1.1.3电动机内部无积灰和油污,风道畅通。 1.1.4外壳防护能力或防爆性能良好,既符合电动机出厂标准,又符合周围环境的要求。1.1.5定转子绕组及铁芯无老化、变色和松动现象,槽楔、端部垫块及绑线齐全紧固。1.1.6定转子间的间隙符合要求。 1.1.7风扇叶片齐全,角度适合,固定牢固。 1.1.8外壳有良好而明显的接地(接零)线。 1.1.9各部件的螺栓、螺母齐全紧固,正规合适。 1.1.10埋入式温度计齐全,接线完整,测温表计指示正确。 1.1.1l起动装置好用,性能符合电动机要求。 1.1.12通风系统完整,防锈漆无脱落,风道不漏风,风过滤器、风冷却器性能良好,风机运行正常。 1.1.13励磁装置运行稳定可靠,直流电压、电流能满足电动机要求。 1.1.14操作盘油漆完好,部件齐全,接线正规,标示明显。 1.1.15保护、测量、信号、操作装置齐全,指示正确,动作灵活可靠。 1.1.16电动机基础完整无缺。 1.1.17 电源线路接线正确牢固,相序标志分明,电缆外皮有良好的接地(接零)线。 1.2运行状况 1.2.1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能达到铭牌数据要求,各部位温升不超过表1所列允许值。表1 电动机的最高允许温升(环境温度为40~C时) ℃ 绝缘等级A级绝缘E级绝缘B级绝缘F级绝缘H级绝缘 测量方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 与绕组接触的铁芯及其他部件60 —— 75 —— 80 —— 100 —— 125 —— 集电环或整流子60 —— 70 —— 80 —— 90 —— 100 —— 滑动轴承40 —— 40 —— 40 —— 40 —— 40 —— 滚动轴承55 —— 55 —— 55 —— 55 —— 55 —— 电动机绕组50 60 65 75 70 80 85 100 105 125 1.2.2电动机的振动值(两倍振幅值),一般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对于Y系列电动机,空载振动、速度的有效值应不超过表3所列数据。 表2电动机的允许振动值 转速,r/min 3000 2000 1500 1000 750及以下 两倍振幅值,mm 0.06 0.085 0.10 0.13 0.16 表3 Y系列电动机空载振动、速度允许值 安装方式弹性刚性 轴中心高H,mm 56≤H≤132 132≤H≤225 225≤H≤400 400≤H≤630 转数n,r/min 600≤n≤1800 1800

第二章 船舶结构与船舶管系

第二章船舶结构与船舶管系 第一节船用钢材及连接方法 铆接 1.早期的钢质海船用铆接方法建造。先在要连接的构件上钻孔,再将烧红的铆钉插入两连接件叠放的铆钉孔中,并将伸出部分用铆钉枪打成钉头。铆钉冷却后收缩,将构件拉紧密合。 2.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构件若产生裂纹不易穿过铆接缝。 3.缺点是劳动效率低,连接强度差。目前这种方法在修造船中已基本淘汰。 焊接与铆接相比的优缺点 1.焊接的特点:焊接的优点是连接强度高,水(油)密性好,施工方便,结构重量较轻,焊缝表面较光顺。 2.焊接的缺点是在焊缝处存在剩余应力,易产生裂纹。航行中如果发现裂纹,作为应急措施,可在裂纹端部钻一圆孔以阻止其蔓延,否则会撕裂周围的结构。 第二节船舶结构 主要构件和次要构件 1.按规范规定,在船体结构中,船体的主要支撑构件称为主要构件,包括:舷侧纵桁。 2.船体结构的设计与建造应满足: (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构件本身应有良好的连续性; (3)施工工艺合理; (4)充分考虑整个船体的美观; (5)便于维修保养。 3.作用在船体上的力:根据这些力对船体作用的效果,大体上分为剪力、总纵弯曲力矩、纵向扭矩、横向力和局部力。 4.船体强度船体抵抗各种外力作用的能力统称为船体强度。其中主要考虑总纵强度、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它们分别表示船体抵抗总纵弯矩、横向力和局部力作用的能力。除强度外,船体还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性,使结构受压力作用时不致产生皱折而造成损害。船舶的强度、稳定性和刚性主要靠正确地选择船体结构钢材及合理地布置这些构件来保证。 传播特点的基本形式和用途 1.横骨架式船体结构是在上甲板、船底和舷侧结构中,横向构件数目多,排列密,而纵向构件数目少,排列疏的船体结构。

电机修理实训报告

电机修理实训 班级: 姓名 时间:n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修复工艺 二、预习要求 1、复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各参数概念。 2、复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各种排列方式特点。 三、实验设备 1、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各种形式)一台 2、共用设备:兆欧表(500伏)、直流电桥测试仪、电钻、三相自耦调压器、砂轮机、锯子、圆锉各一个 3、各小组工具:万用表、手锤、胶钳、斜口钳、剪刀、扳手、绕线机、钢直尺、螺丝刀、电工刀各一个 4、青壳纸、绑扎带、绝缘管、竹片、木板、漆包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拿出转子和定子,拆卸定子绕组 2)制作绕线模。用钢尺准确测出制作线模所需的各项数据,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再运用数据的按照公式得出线模数据,之后按照所得数据制作绕线模。

3)绕制线圈。将绕线模和合适的挡板安装在绕线机轴上并将其固定将绕线机的记数盘调零。绕制时,运行和起动绕组最好采用联绕。如没有合适的绕线机时,也可进行分组绕制。并测出绕好后的各绕组的总电阻值。出现多绕或少绕时,可及时发现并纠正。 4)嵌放并连接线圈。按原尺寸用高、绝缘材料在定子槽中垫好绝缘纸,再采用“三平面”放法;先按即定的节距嵌放一相线圈并连接好,再逐相嵌入其余两相线圈并连接好,从而使U、V、W三相绕组形成底—中—面的三平面,应注意线圈组内部末首连接,线圈组与线圈组之间末末连接,连接后会发现每一相的两个出线端均为的首首。5)整理装机。嵌放并连接好线圈后对端部进行包扎,检查无误后放入转子装机。 6)试机运行 7)整理工作台 五、实训体会 通过一周的课程实践,使我加深了对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的认识,掌握小型交流电机的拆卸、重装设计、重绕安装等维修初步知识,特别是对线圈接线方法的掌握,虽然开始时对接线一头雾水,但经过老师的多番指导和组员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把电机接线接好,并在电机测试运行中取得不错的结果。 在实践中,给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步骤和细节,在接线过程中,由于我们组为了赶上进度,在连接线头前没有刮净导线

机械零件的常用修复技术

目录 引言 (1) 一、钳工修复与机械修复 (1) 1.1钳工修复 (1) 1.2机械修复 (1) 二、焊接修复 (2) 2.1焊补 (2) 2.2堆焊 (2) 2.3钎焊 (2) 三、热喷涂修复法 (3) 3.1概述 (3) 3.2热喷涂工艺 (3) 四、电镀修复法 (4) 4.1电镀修复法 (4) 4,2镀铁 (4) 4.3电刷镀 (4) 五、胶接修复法 (5) 5.1概述 (5) 5.2胶接 (5) 六、其他修复方法简介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机械零件的常用修复技术 摘要:机械设备中难免会因为磨损,氧化,刮伤,变形等原因而失效,需要采用 合理的,先进的工艺对零件进行修复。常用修复方法很多如钳工修复方法,机械修复法,焊修法,电镀法,喷涂法,粘修法,等等。 关键词:钳工机械热喷涂胶接

引言 现代设备是现代科技的荟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坚强后盾,社会革新主要是先进生产力的革新,追求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是21世纪制造业的奋斗目标。机电一体化,高速化,微电子化等特点一方面使设备更容易操作,另一方面却使得设备的维修与诊断更加困难。机械零件的常用技术,目的在于给大家介绍一些生产维修中常用的修理技术,将分六章为大家详细阐述。在实际修复中可在经济允许,条件具备,尽可能满足零件尺寸及性能的情况下,合理选用修复方法及工艺。 一、钳工修复与机械修复 1.1钳工修复 钳工修复包括绞孔,研磨,刮研,钳工修补。绞孔是为了能提高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减少表面粗糙度值,主要用来修复各种配合的孔,修复后其公差等级可达IT7--IT9,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3.2-0.8.在工件上研掉一层极薄表面层的精加工方法叫研磨。可得到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用刮刀从工件表面刮去较高点,再用标准检具涂色检验的反复加工过程称为刮研。刮研是一种间断切削的手工操作,它不仅具有切削量小、切削力小、产生热量小、夹装变形小的特点,而且由于不存在机械加工中不可避免的振动、热变形等因素,所以能获得很高的精度和很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可以根据实际要求把工件表面刮成中凹或中凸等特殊形状,这是机械加工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刮研是手工操作,不受工件位置和工件大小的限制。刮研是一种间断切削的手工操作,它不仅具有切削量小,切削力小,产生热量小,夹装变形小的特点。 1.2机械修复 包括局部更换法、换位法、镶补法、金属扣合法、修理尺寸法、塑性变形法等,这些方法可利用现有的简单设备与技术,进行多种损坏形式的修复。其优点是不会产生热变形;缺点是受零件结构、强度、刚度的限制,难以加工硬度高的材料,难以保证较高精度。局部更换法若零件的某个部位局部损坏严重,而其他部位仍完好,一般不宜将整个零件报废。可把损坏的部分除去,重新制作一个新的部分,并以一定的方法使新换上的部分与原有零件的基本部分连接在一起成为整体,从而恢复零件的工作能力,这种维修方法称局部更换法。如结构复杂的重型机械的齿圈损坏时,可将损坏的齿圈卸掉,再压入新齿圈。新齿圈可事先加工好,也可压入后再行加工。连接方式用键或过盈连接,还可用紧固螺钉、铆钉或焊接等方法固定。局部更换法适用于多联齿轮局部损坏

电气设备维修作业指导书 (2)

防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维修、验收作业指导书 一维修流程 1 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防爆电机维修工艺,适用于本厂的防爆电机维修。 2 电机预检 外观检查:电机风罩、风叶、接线室等,对其完整情况或缺陷作好详细记录; 初检用兆欧表摇测绝缘,检测其性能,初步判断其损害程度(检修或大修)。 必要时,进行空载试验,以确认电机三相电流平衡度、振动、轴承温度等。 3 电机解体 拆去风罩和风叶。再逐项拆除其它零部件(轴承端盖、前、后端盖等),对拆除的零部件应铲清污垢妥善保管; 装好拆卸轴承的专用工具,均匀的加热,把轴承拉出,确认并记录型号; 套上抽转子的专用工具,将转子从定子膛内抽出,并放置在专用的拖架上;检查定子或转子绕组损坏情况,记录详细数据(电机铭牌、绕组、铁心数据)。 测量并记录定子铁芯内径、转子铁芯外径、与轴承相配端盖内孔、与轴承相配轴颈等尺寸,如有缺陷应及时提出,确定处理方案; 4 定子 通过直接加热或通电加热法拆除旧绕组,测量线径和记录接法。 根据旧线圈的形状、尺寸和绝缘结构绕制新线圈。 进行软绕组的嵌线。

根据记录数据进行接线。 接线完成后,进行耐压试验,三相电流平衡试验。 耐压试验: 新电机标准试验值为:1 000 V+2倍额定电压,最低为1 500 V。 对完全重绕的绕组,采用全值试验电压。对部分重绕绕组的试验电压值为新电机试验电压值的75%,试验前,对旧的绕组应仔细地清洗并烘干。 对新进电机验收时试验电压应为规定的80%(如认为必要应进一步烘干后进行)。 试验时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一半开始,然后均匀地或以每步不超过全值50%逐步增至全值,电压从半值增至全值的时间应不少于10s。全值试验电压值应符合规定,并维持1 min。具体试验值如下: 耐压试验合格的定子三相接头分别和变压器的三相接头连接,接通电源后,手拿一支一端有旋转铁圈的铁条,放入通电的定子内,如果铁条前端的铁圈能均匀的转动,表明新嵌入的线圈三相电流平衡,否则要重新检查定子内新嵌入线圈的正确性。 试验完成合格后焊接接线线头、绑扎、定子内线圈整形 把定子送进烘干室进行预热去潮湿后对定子线圈进行浸漆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1.电机入厂编号登记:记录电机铭牌数据和客户述求。 2.电机分解后查明故障,确定维修方案。 1)电机完整性描述。 2)分解过程中记录:轴的直线性;联轴器、轴伸键槽测量;轴承、 轴承盖、轴承室完好性;端盖、风扇罩、风扇及附件完好性。将 分解下的各零部件清洗后集中置于一处,发现零件破损及时与客 户沟通确认补修。 3.分解后定子绕组故障处理。 1)定子绝缘电阻测量。 2)利用摇表、测量灯、万用表等仪器对定子绕组故障诊断。 3)对定子绕组引出线电缆、绕组间联线、绕组端部等出现的断开、 接地、相间故障进行判断排除。若经过测试可以达到原预定性能 则可以重新装配试运转,经过试运转若能达到原定性能即可安排 出厂工艺。 4)若定子绕组故障点不能简单排除的则拆除故障绕组,应遵循“谁下 线谁测绘绕组数据”的原则,通过资料验证记录数据,必要时应多人会诊确定重绕方案。 5)根据重绕定子绕组方案进行铁芯修理;绕制线圈(首件应试 嵌);制作槽绝缘、相间绝缘、层间绝缘、槽楔、电缆线。嵌线 接线后根据散嵌绕组绝缘规范进行半成品电气检查和绕组几何尺 寸检查。 4.定子绕组重绕、嵌线、接线后,经检查合格进行VIP浸漆烘干。 5.按原分解电机记号进行总装配。用手转动轴伸,应能灵活转动。

6.电气试验时记录试验数据、填写试验报告。 7.经电气试验数据证明电机维修能达到预定性能准予出厂。 8.根据用户的要求喷漆,干燥后送往用户。

铭牌数据:电机编号入厂时间: 型号额定功率 kw额定电压 V额定电流 A 转速 r/min频率 Hz接法工作制 效率功率因数转子电压转子电流 耐压等级产品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 定子铁芯数据(mm)定子绕组数据 定子铁芯外径绕组型式 定子铁芯内径线圈跨距1~ 槽 定子铁芯总长导线直径Φ 槽数并绕根数 线模尺寸每槽匝数 线圈伸出铁芯长接线端长 非接线端长 槽绝缘材料 槽绝缘厚度 槽楔材料 槽楔尺寸

电机修理手册

检修前应认真作好检修各项准备工作,仔细讨论检修计划和各项措施,明确检修任 务和质量要求,安排好项目检修进度,准备好检修的材料、工具、备品以及检修场地, 搬运道路、车辆等. 第一章、电动机维护检修规范 1、电动机完好标准 1.1零部件质量 1.1.1外壳完整,无明显缺陷,表面油漆色调一致,铭牌清晰。 1.1.2润滑油脂质量符合要求,油量适当,不漏油。 1.1.3电动机内部无积灰和油污,风道畅通。 1.1.4外壳防护能力或防爆性能良好,既符合电动机出厂标准,又符合周围环境的要求。1.1.5定转子绕组及铁芯无老化、变色和松动现象,槽楔、端部垫块及绑线齐全紧固。1.1.6定转子间的间隙符合要求。 1.1.7风扇叶片齐全,角度适合,固定牢固。 1

1.1.8外壳有良好而明显的接地(接零)线。 1.1.9各部件的螺栓、螺母齐全紧固,正规合适。 1.1.10埋入式温度计齐全,接线完整,测温表计指示正确。 1.1.1l起动装置好用,性能符合电动机要求。 1.1.12通风系统完整,防锈漆无脱落,风道不漏风,风过滤器、风冷却器性能良好,风机运行正常。 1.1.13励磁装置运行稳定可靠,直流电压、电流能满足电动机要求。 1.1.14操作盘油漆完好,部件齐全,接线正规,标示明显。 1.1.15保护、测量、信号、操作装置齐全,指示正确,动作灵活可靠。 1.1.16电动机基础完整无缺。 1.1.17 电源线路接线正确牢固,相序标志分明,电缆外皮有良好的接地(接零)线。 1.2运行状况 1.2.1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能达到铭牌数据要求,各部位温升不超过表1所列允许值。 表1 电动机的最高允许温升(环境温度为40~C时) ℃ 绝缘等级A级绝缘E级绝缘B级绝缘F级绝缘H级绝缘 测量方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 与绕组接触的铁芯及其他部件60 —— 75 —— 80 —— 100 —— 125 —— 集电环或整流子60 —— 70 —— 80 —— 90 —— 100 —— 滑动轴承40 —— 40 —— 40 —— 40 —— 40 —— 滚动轴承55 —— 55 —— 55 —— 55 —— 55 —— 电动机绕组50 60 65 75 70 80 85 100 105 125 1.2.2电动机的振动值(两倍振幅值),一般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对于Y系列电动机,空载振动、速度的有效值应不超过表3所列数据。 表2电动机的允许振动值 转速,r/min 3000 2000 1500 1000 750及以下 两倍振幅值,mm 0.06 0.085 0.10 0.13 0.16 表3 Y系列电动机空载振动、速度允许值 安装方式弹性刚性 轴中心高H,mm 56≤H≤132 132≤H≤225 225≤H≤400 400≤H≤630 转数n,r/min 600≤n≤1800 1800

3000kw电机维修过程

2012.10.6入厂YSK710-4/3000kw兰州电机厂出品电机,检测情况如下: 客户名称***集团电机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机编号******** 电机型号YSK710-4/3000KW 工作方式S1 额定电压10000V 防护等级IP54 生产厂家兰州电机额定电流198A 转子电压频率50H Z 转速1494r/min 重量15000kg 绝缘等级 F 出品日期2003.8 接法 Y 功率因数0.980 出品编号208561 检测部件:转子、定子。 检测项目:转子两端铜条断裂。 定子绕组线圈磨损,损坏绝缘。 检测故障报告: 1.电动机有效载荷不稳定或电流载荷大,引起大电流,造成电动机转子载荷、负荷大,致使转子铜条断裂,造成损坏。 2.转子损坏。损坏部件将定子绕组线圈磨损,损坏绝缘。 维修更换损坏部件: 1.转子大修,换铜条62根。 2.定子绝缘修复。 3.转子动平衡检测。 4.轴瓦更换(单侧) 5.正常检测。

打坏定子端部绝缘转子铜条断裂 维修情况: (一).对定子端部绝缘损坏部分处理:用角磨机磨好,涤特纯清洗干净,涂上环氧树脂,用云母带包扎好(半叠包8层)再用白布带(2层)包扎好。对处理的位置浇漆,然后进烘房,烘干后涤特纯清洗定子线圈,整个线圈真空浸漆。烘干后,喷表膜覆盖漆。(如图) 包扎损坏绝缘维修后定子 (二).电机转子断铜条处理:

φ360 1112 992900 1300 47 60 φ5602360 47 端环 端环 铁芯 25.φ715 轴伸端 油封位 滑动轴承位 油封位 滑动轴承位 φ200 滑动轴承轴φ200-0.24 贺友3000kw 转子简图 转子简图 拆端环、铜条 1.拆铜环:工艺(1)做一个直径640的炉子(等于端环槽的中径)如下图 640 320 140 外2m m 铁皮内石棉板隔热 260 氧气 煤气 氧气 煤气φ6 40 30 火焰高度100,嘴子长30,外铁皮长320炉芯用1英寸镀锌管24个头 2.把转子用行车立起,用炉子烘烤转子端环,石棉布包转子铁芯保温,升温至600℃来度,加烤枪在上面烘烤(800℃)至焊料融化。铜片、铜条、端环脱落。如图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1.电机入厂编号登记:记录电机铭牌数据和客户述求。 2.电机分解后查明故障,确定维修方案。 1)电机完整性描述。 2)分解过程中记录:轴的直线性;联轴器、轴伸键槽测量;轴承、轴承盖、轴承室 完好性;端盖、风扇罩、风扇及附件完好性。将分解下的各零部件清洗后集中置于一处,发现零件破损及时与客户沟通确认补修。 3.分解后定子绕组故障处理。 1)定子绝缘电阻测量。 2)利用摇表、测量灯、万用表等仪器对定子绕组故障诊断。 3)对定子绕组引出线电缆、绕组间联线、绕组端部等出现的断开、接地、相间故障 进行判断排除。若经过测试可以达到原预定性能则可以重新装配试运转,经过试运转若能达到原定性能即可安排出厂工艺。 4)若定子绕组故障点不能简单排除的则拆除故障绕组,应遵循“谁下线谁测绘绕组 数据”的原则,通过资料验证记录数据,必要时应多人会诊确定重绕方案。 5)根据重绕定子绕组方案进行铁芯修理;绕制线圈(首件应试嵌);制作槽绝缘、相 间绝缘、层间绝缘、槽楔、电缆线。嵌线接线后根据散嵌绕组绝缘规范进行半成品电气检查和绕组几何尺寸检查。 4.定子绕组重绕、嵌线、接线后,经检查合格进行VIP浸漆烘干。 5.按原分解电机记号进行总装配。用手转动轴伸,应能灵活转动。 6.电气试验时记录试验数据、填写试验报告。 7.经电气试验数据证明电机维修能达到预定性能准予出厂。 8.根据用户的要求喷漆,干燥后送往用户。

铭牌数据:电机编号入厂时间: 型号额定功率kw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 A 转速r/min频率Hz接法工作制 效率功率因数转子电压转子电流 耐压等级产品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 定子铁芯数据(mm)定子绕组数据 定子铁芯外径绕组型式 定子铁芯内径线圈跨距1~ 槽 定子铁芯总长导线直径Φ 槽数并绕根数 线模尺寸每槽匝数 线圈伸出铁芯长接线端长 非接线端长 槽绝缘材料 槽绝缘厚度 槽楔材料 槽楔尺寸

防爆电机维修工艺

新乡佳电电机有限公司防爆电机维修工艺 由于防爆电机的电磁部分与普通电机基本相同,因此,电磁方面的维修(如绕组的重绕等)参照《本厂电机维修工艺流程》。 一、防爆电机修理的特殊要求 防爆电机不允许修复的零件: 1)由玻璃、塑料或其他尺寸不稳定的材料制成的零件; 2)紧固件; 3)制造厂或防爆规程认为不能进行修复的零件。 二、防爆电机的拆装 2.1 端盖的拆卸 拆轴伸端端盖时,应先将轴承内、外盖螺栓卸下。若有拆卸螺孔,应借助拆卸螺栓将端盖在均匀受力的状况下被“顶”出来;若制造厂没在端盖上设有拆卸螺孔,则应用铜锤轻而均匀地将端盖敲下。 对于较重的端盖,拆卸时应将端盖先用起重设备吊住再拆。 2.2 抽转子 1)先将风罩及端盖与机座的联接螺栓卸掉。 2)若外风扇端采用球轴承,轻敲轴伸即可使定、转子脱离;对于较大的电机应借助专用工具将转子抽出(往往要将外风扇或者风扇与端盖一起拆下);再大的电机,要将两端端盖同时拆下,并且要借助假轴将转子抽出。 3)若拆后不拟更换润滑脂,应将轴承保护好,且勿被灰尘污染。转子抽出后,应放在清洁的木板或橡胶板上,以防转子外缘及转子导条受伤。 4)抽、插转子时,注意保护隔爆面及定子绕组。 2.3 拆轴承、平衡环、风扇等与轴配合较紧的零部件 这类零部件要借助于专用的拆卸工具。有时要用酒精喷灯等对所拆件加热。 拆卸过程中使用拆卸工具时,应使被拆件均匀受力;拆下来的零部件应作上标记,重装时最好还装在原位上。 2.4 装配 1)装配与拆卸过程相反。 ①装配现场应清洁无尘;

②装配前,零部件要经过检查,最好将机座(装配现场已是带绕组的定子)、端盖、轴承套、轴承内、外盖及转子的同轴度及其他形位公差复核一遍,符合图样规定后再装配。对于隔爆型电机,还要检查隔爆面是否有不允许的缺陷; ③在装轴承、插转子前,应将定子内腔吹拂干净; ④接线盒应在插转子前装好; ⑤对于紧固螺栓的螺纹部分及金加工表面要涂204-1防锈油; 2)滚动轴承的拆装参照《本厂电机维修工艺流程》,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轴承装配前,轴承内侧的零部件先装入,如内风扇、平衡环、曲路环、轴承内盖等。 ②轴承应该加热装在轴上,加热温度约为100℃,然后立即装到轴上,待冷却后再清洗。YA、YB132机座号以下的电机也可以不加热冷装。 ③无论冷装、热装,一律用套筒将轴承打入轴上。 ④轴承外套上的号码应朝外。 ⑤脂润滑时,要涂得适量。涂好润滑脂后,应立即将电机装好,以免轴承部位被污染。 三、接线盒的维修方法 3.1接线盒进线口密封圈丢失或老化、密封填料失效产生裂纹时,更换密封圈或符合规程要求的密封填料,如改性环氧树脂。 3.2绝缘接线套或接线板表面有霉菌或污垢、接线盒内腔有冷凝水时,更换接线套或接线板后务必使其表面保持清洁、清除冷凝水,并应保证接线盒的最低防护等级IP54。 3.3 接线板、接线螺栓损坏需全部更换。 四、隔爆面损伤、锈蚀的修复 4.1隔爆面损伤的修理界定 1)隔爆面在以下范围内存在缺陷,可以不予修复: ①局部出现直径不大于11mm,深度不大于1mm的砂眼,在标准规定的隔爆接合面长度为40mm或25mm的隔爆面上,每平方厘米不超过三个;在标准规定的隔爆接合面长度为12.5mm的隔爆面上,每平方厘米不超过两个; ②偶然机械伤痕,其宽度、深度均不超过0.5mm,其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标准规定的隔爆接合面长度的2/3。但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图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图

电动机修理技术标准 1 定子与转子 1.1 铁芯 1.1.1 绕组、铁芯应清扫干净,通风道不堵塞。 1.1.2 铁芯的硅钢片间、铁芯与轴或壳间、铁芯与线圈支架间均不得松动,硅钢片间压力一般为(0.7~1)MPa,铁芯两端部的齿片应紧贴,其两端外涨量不得大于表108的数值。1.1.3 检修中重新压装的定、转子铁芯,其结构应符合生产厂家的技术文件要求。 1.1.4 铁芯硅钢片的铁损和磁通密度应符合生产厂家的技术文件要求。 1.2 绕组 109的规定。 1.2.2 绕组的绝缘等级应不低于原设计的等级标准。 1.2.3 绕组的外形尺寸,绕组的端部径向不得高于铁芯表面,轴向应保证绕组与机壳间允许的最小间隙。 1.2.5 绕组的接线正确、牢固、整齐,接头应采用焊接。 1.2.6 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应使用与电压等级相适应的软导线,其断面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引出线应采用接线端子固定,并用线鼻连接。不同材质导线的连接应采用过渡接头,绕组接线柱的首尾端和相序应有明显标志。 2 集电环与电刷 2.1 集电环 2.1.1 集电环表面粗糙度Ra≤1.6μm。加工后,其表面距穿透螺孔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5mm。 2.1.2 集电环装配牢固,径向摆动量应不起过0.1mm。 2.1.3 集电环及刷架用500V兆欧表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5MΩ。 2.2 电刷 2.2.1 刷架(握)的支撑机构必须牢固,短路装置动作灵活,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得小

于总面积的80%。短路环接触子应用富有弹性的材料制作。 2.2.2 电刷的型号必须符合规定,电刷的导电辫两端连接紧固,中间不得有断裂。 2.2.3 刷握下端面距集电环表面应有(2~4)mm间隙,内侧面的表面粗糙度Ra≤6.3μm,电刷与刷握间隙为(0.1~0.2)mm。 3 轴承 3.1 滚动轴承 3.1.1 滚动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公差值和运行中的径向磨损不得超过表111的规定。 3.1.2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可参照表112执行。 3.2 滑动轴承 3.2.1 滑动轴承轴衬与轴颈的间隙,不得超过表112的规定。 3.2.2 滑动轴承的窜量除设计另有规定者外,不应超过表113的规定。 4 冷却水路 采用水冷却方式的电动机,其水路应畅通,进出水口对接处无渗漏现象,水堵螺扣无严重锈蚀。水道无渗漏。 5 温度传感元件 埋设在绕组内部的传感元件,应埋设在原设计部位,且其参数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6 外壳 6.1 电动机的机壳与端盖不得有裂纹与变形,设备外壳或隔爆面应进行防腐处理。处理方法:设备外壳可以喷或涂防腐漆;防爆加工面可以化学处理或定期涂防腐油脂;接线盒内壁和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产生火花的部分其金属外壳内壁,都必须均匀地涂耐弧漆。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