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之中的黑人女性世界

走进文本之中的黑人女性世界
走进文本之中的黑人女性世界

走进文本之中的黑人女性世界

摘要:国内的黑人文学研究强调作者的性别及种族,以作者为主体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突破作者的的性别及种族的限制,运用互文理论对两本比较有

代表性的小说,以托妮?莫里森的《宠儿》和斯陀夫人的《黑奴吁天录》中关于黑人女性的文本进行解读并揭示出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互文性的视角来进

入黑人女性的世界,深入挖掘以黑人女性为主体的文本的内在价值以及美国文

学中女性作家通过文本建立起的跨越时代、跨越种族的联系。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黑人女性;美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83-03

伴随着美国黑人文学的崛起,以黑人女性为主体的小说越来越多。然而,

国内的黑人妇女文学研究常常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去贴近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标志为黑人女性作家、黑人女性意识、黑人女性主题和黑人女性语体的确立和

发展,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相关的黑人女性批评理论[1]。本文试图突破这一传统,从文本的角度出发,通过互文性理论(Intertextuality)来重新进入以黑人女性为主体的独特世界。

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

该理论的倡导者认为,由于语言是作为存在的基础,世界就作为一种无限的文

本而出现。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文本化了。一切语境,无论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学的、历史的、或神学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意味着外在的影

响和力量都文本化了[2]。文本的作者的作用大大减弱,关注的重点从作者转移到了文本,或者说是文本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了两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试图以文本的视角来进入黑人女性的世界。一本是斯陀夫人(1811-1896)的《黑奴吁天录》(1852),它是最早揭露奴隶制的黑暗与残暴的小说;另一本

是托妮?莫里森(1931-)的《宠儿》(1987),这本小说自出版以来,就因其

特殊的故事内容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以及在整个美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备受

国内外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一、简介:《宠儿》与《黑奴吁天录》

《宠儿》的作者托尼?莫里森(1931-),当代美国文坛的一位著名黑人女

性作家,一九九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该小说被视为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上的

一座丰碑。《宠儿》的背景设置在美国内战结束后的1873年,故事的主人公女黑奴赛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不料残

忍的奴隶主追踪而至,为了不使儿女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

了自己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十八年后,奴隶制已被废除,被她杀死的女婴却

还魂归来,不断加倍向母亲索要母爱。此外,早在1852年,斯陀夫人发表的《黑奴吁天录》也提到了母亲弑婴这一沉重的话题,《黑奴吁天录》原名为

《汤姆叔叔的小屋:低贱者的生活》(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这部反奴隶制小说中已经开始对女黑奴的命运给予了关注与同情。小说的作者斯陀夫人是一位积极的废奴主义者。全书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

线索是男黑奴的辗转被卖,另一条是女黑奴伊莉沙的携子逃亡。

表面上看,《宠儿》与《黑奴吁天录》除了共同反对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

的主题之外,是两本截然不同的作品:它们叙述手法各异,体裁内容相去甚远,

而两本书的作者则一位是白人女教师、积极的废奴主义者,另一位是黑人女编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似乎完全没有联系。但若是细细阅读两部作品,深

入了解作品的出处,便可发现两书都是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都是将个人身

世放到种族命运的高度来考察,并且都展现出了黑人女性独特的魅力与光彩。

二、小说间的互文关系

当我们打开单个作品封闭的围墙,走入两部小说的文本世界之中细细品味

便会发现一个丰富多彩的黑人女性世界,多处都出现了互文关系。

两个故事的开端就十分相似,《黑女吁天录》中的女黑奴伊莉沙及《宠儿》的赛丝最初都受雇于“心地善良”的庄园主,并一直受庄园主的喜爱。比如,《黑奴吁天录》第一章的标题就是“向读者介绍一位讲人道的人”,文中也提到,“薛尔培先生是个正直人,脾气温和慈善,想让他周围的人们轻松愉快、

随心所欲;在他庄园里的黑人,凡有助于他们物质舒适的东西,从不短

缺。”[3]巧合的是,赛丝的主人,“甜蜜之家”的庄园主加纳先生也是一个很好的人,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老黑人贝比?萨格斯的视角传达,“在她看来,加纳夫妇施行着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对待他们像雇工,听他们说话,把

他们想知道的事情教给他们。”[4]两位作家如此强调农场主的“和善”,恰恰都是从反面讽刺了奴隶制的残酷。农场主待她们再好,也不过是奴隶制度下的

主奴关系,当主人经济上败落的时候,首先遭殃的就是死心塌地跟随主人的奴

隶们。十分讽刺的是,在伊丽莎和赛丝眼中,仍把主人看作“善人”、“和善

的家长”。

其次,两部小说都是以年轻母亲带(怀)着孩子在惊险中出逃并绝处逢生

作为核心情节[5]。在《黑奴吁天录》中,当伊莉沙得知自己的宝贝儿子要被卖掉时带着儿子逃亡的情节令人记忆犹新:

就在这昏头昏脑的片刻,她的脚好象难得触地,一下子把她带到水边。他

们紧跟在她后面,追将过来。她受到力量的激励―这种力量上帝只赐给拼死不

要命的人―狂叫和飞跃,跳过岸边的滚滚浊流,刚好跨上一块筏子似的冰块。

这样拼命的跳跃,只有在疯狂和绝望之中才能发生……她跳上去的这块新裂开

的大冰块,承受了她的重量,前后摇晃,吱吱作响,但是,她呆不上片刻,又

带着狂叫,拿出拼命的力气,跳到另一块冰上,再跳到另一块冰上。绊倒―跳跃―滑溜―再向前跳[6]!

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在满是浮冰的河上跳跃,这是多么扣人心弦的画面啊!

若不是有亡命天涯般的神赐的勇气和母爱的力量,是断断做不到的。

《宠儿》的主人公赛丝也遇到了十分相似的惊险时刻,作为孕妇,她的处

境更为艰难:

在赛丝痛苦地爬向棚屋的整个过程中,它一下都没动……她们到达的时候,赛丝已经体无完肤,只有抱头发的布没被碰坏。她血淋淋的膝盖以下根本没有

知觉;她的乳房成了两个插满缝衣针的软垫。是那天鹅绒、波士顿和好吃的东

西的声音一直激励着她,使她觉得,她到底并不仅仅是那个六个月婴儿弥留之

际的爬行的墓地[7]。作为母亲,她们的逃亡要比男人付出更大的勇气。

她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下一代不再受奴隶制的残暴压迫。

第三,在走投无路时,伊莉沙和赛丝都遇到了好心人,给予她们很大的帮助。伊莉沙渡过冰河后,遇到了参议员伯德夫妇,他们帮助伊莉沙找到了专门

收留奴隶的约翰?范?特洛普老人家,他曾经拥有很多奴隶,当他认识到奴隶

制的残暴之后就把庄园所有的奴隶都释放了。这位老人不仅收留了伊莉沙,并

找到马车把她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宠儿》中,刚刚生下孩子的赛丝身体十分

虚弱,当她抱着婴儿准备想办法过河的时候,在岸边遇到斯坦普大叔,他不仅

给赛丝做了热腾腾的炸鳝鱼,还帮助母子顺利渡河、平安来到贝比?萨格斯身边。黑人女性要想独立、重获新生,离不开外界的帮助和扶持,只有大家齐心

协力,才能抵抗恶势力的压迫。

三、对互文性的几点思考

那么,在众多文本之中,为什么它们会产生如此“亲密”的互文关系呢?

我们不妨再次回到互文性理论本身。以巴尔特和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广义定义

认为:互文性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

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时间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8]。广义上的互文性更关注文本背后的联系。这一联系在莫里森和斯陀夫人的小说创作中就

得到了体现,她们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首先,两位作者都是从真实史料

中汲取的创作灵感,两部小说中女黑奴的逃亡情节都是取材于真实的史料:

《宠儿》的创作灵感可以追溯到1974年莫里森在兰登书屋担任《黑人之书》(The Black Book)编辑时的触动和感悟。莫里森在编辑过程中接触到不少黑

人女奴隶英勇反抗的史实,其中有一名叫玛格丽特?加纳(Margaret Garner)

的黑人女奴在向北方的逃亡过程中,为了免遭奴隶主的追捕亲手割断了自己孩

子的喉咙。莫里森受到启发,才写下了《宠儿》[9];《黑奴吁天录》中伊莉沙这一角色的灵感来自于俄亥俄州雷恩神学院的C.E.斯陀教授交给斯托夫人丈夫

的一份记录。根据被记录者的描述,在1838年2月时,有一名年轻的女奴怀抱着她的孩子越过了冰封的俄亥俄河,逃到了俄亥俄州的里普利镇上。记载了黑

人女性在美国社会奴隶制制度下的悲惨处境与艰难的生存状况的史料,作为

“文化基因”的载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女性。

其次,两位作家以女黑奴逃亡作为小说主线的互文性现象也揭示出了女性

群体不自觉的抗争心理。在书中,这一抗争心理表现为女主人公的反叛和逃亡,而两位女性作家对这一题材的共同关注也表现了作家自身对社会环境的反抗。

在长期的社会生存进化中,家庭、孕产、弱者、边缘已经成为女性生存历史中

的典型环境,因此历史总是将女性归为“次要者”。尤其是黑人女性,由于种

族歧视、残酷的社会制度等原因,更是被视为“次要者”中的“次要者”[10]。这种长期的压迫导致了女性地位的边缘化以及群体“失语症”。因此,两位女

作家都将笔墨和情感更多地向黑人女性倾斜,将黑人女性逐步从文本的“边缘”推向文本的“中心”,从而消解男性在文本中的中心地位,让女性成为文本的

主体,以期还给女性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三,互文性理论本身对于研究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必要性。美国黑人女

性文学批评研究往往集中于黑人女性作者的作品本身,对其他文学作品关注甚少,这样一来,以黑人女性为主题的批评往往会陷入一种狭隘的视域,有可能

强化其少数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难以真正走向经典[11]。因此,为了避免这

种现象,我们应该多关注文本间的联系,具备一种广阔的、比较的学术视野。

比如,大多数批评家在分析和挖掘黑人女性作品时,对其非洲文化成分这一方

面过于夸大,从而掩盖了黑人女性文学的另一个重要传统,即欧美文学传统。

因此,互文性理论正好提供了一个包容并蓄的对话平台,我们应该共同努力,

让文本中的黑人女性世界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从“互文”到“对话”

虽然两书中有不少互文之处,但推敲之后便会发现,她们的文本互文,并

非缘于技巧层面的借鉴与影响,而是源自思想上的共鸣,她们是深深根植于女

性生存历史而形成的女性集体无意识之中。文学则是她们表达内心,渴望得到

共鸣的一种载体。这时,互文性就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文”字,它还可以用来

形容作家之间的关联,暗示不同时代作家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尊重。

还有不少批评家认为,由于《黑奴吁天录》中涉及的宗教信仰、种族、阶

级以及时代的局限性,作者将黑人的教化、灵魂的归宿以及自由之路都寄希望

于上帝的救赎,而没有认识到奴隶制本身才是产生一切罪恶的社会根源。美国

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就认为,《黑奴吁天录》将黑人人性塑造得过于

简单化,充满了悲天悯人的说教,斯陀夫人作为白人并没有真正理解黑人复杂

的内心[12]。

《黑奴吁天录》是一部很糟糕的小说,它和《小妇人》一样,同属自诩公正、自以为是的感伤小说之列。感伤小说中那种对感情矫揉造作的卖弄与炫耀,恰好说明了作者感受能力的缺失而不得不欺骗读者的行为。……《黑奴吁天录》―以及许多随后创作的硬派小说―都没有跳出暴力的范畴。……与其说斯

陀夫人是一个小说家,倒不如称她为一名慷慨激昂的政治宣传家;更可怕的是,她的创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奴隶制是错误的。书中的内容充其量只

能算是一本宣传册,根本称不上小说[13]。

这段话表现出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一个传统,即哈罗德?布鲁姆强调的男性作家都处在类似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焦虑影响之下,文学青年为了取代他们的父

辈而苦苦创作,而女性作家以类似于姐妹情谊的协作式的互文理论取代了男性

竞争诗学的“痛苦”[14]。对于男性作家来说,他们要通过“抗议小说”等方

式为文学创作寻找出路;而对于许多女性作家来说,她们与文学前辈的关系则

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文学的平台上,她们不断进行着超越时空的对话交流,

这种对话有时是欣赏赞扬的,有时又是批判反思的。《宠儿》则成功构建了小

说与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史之间的“对话”关系,这部小说既受到了斯托夫人

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的影响,又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点以及回归非洲宗教哲

学与思想的倾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话体表述方式。莫里森把这一切融合成

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她认为人类的真理就寓含在相互抵触的文化和故事之中,

每个人的举动都被各种各样的文化张力所影响,她最感兴趣的是这些张力怎样

从潜意识作用于美国黑人。亨利?路易斯?盖茨在评价19世纪黑人女性文

学时曾提到,“正因为‘黑色’是一种社会建构,它必须通过模仿而获得,它

的文学再现也必须通过同样的方式―重复和修正―而获得。”[16]斯陀夫人与

莫里森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表明,女性作家也可以跨越年代、区域、阶级,甚

至种族之间的差距相互阅读并修正其作品,逐渐使美国黑人女性从一个最边缘的、被奴隶制压制而失语的弱势群体发展成最富有影响力的女性群体,构建出

了一个以黑人女性为主体的各种话语相互交织的“杂语共生”的文本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军.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6.

〔2〕〔8〕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72.

〔3〕〔6〕斯陀夫人.黑奴吁天录[M].南宁:漓江出版社,1982.15,98-100.

〔4〕〔7〕托妮?莫里森.宠儿[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6.178,44.

〔5〕〔10〕肖淑芬.《宠儿》与《汤姆大伯的小屋》的互文性及其启示[J].

武汉大学学报,2011(2):101.

〔9〕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2-83.

〔11〕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234-235.

〔12〕谭惠娟.詹姆斯?鲍德温的文学弑父与美国黑人文学转向[J].外国文

学研究,2006(6):135.

〔13〕Baldwin,James. “Everybody’s Pr otest Novel,” Black Writers of America[C].Ed. Richard Barksdale and Kenneth Kinnam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72.726-27.

〔14〕金莉,等.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绪论9.

〔15〕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美国二十世纪黑

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9.

〔16〕Henry Louis Gates, Jr.,“Preface,”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C]. New york: Norton, 1997. xxxvi.

试论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6519769.html, 试论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李聪李焕征 来源:《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第06期 【内容摘要】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播的价值观影响颇大,然而,许多好莱坞影片都或多或少带有主流白人社会对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本文以影片《紫色》作为个案,分析当代美国电影中的少数族裔形象,力图揭示黑人女性受到的更深重的压迫,并着重指出她们在社会、种族问题之外还面临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关键词】少数族裔;女性主义;《紫色》;好莱坞电影 2017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骚乱再一次引起全世界对美国种族问题的关注。现实中如此,一 向以美化美国民主、宣扬美国价值观为己任的好莱坞电影又是怎样的呢?本文以影片《紫色》(The Color Purple)作为个案,分析其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发掘好莱坞电影中被虚饰的自由、平等、尊严,探讨深藏其中的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 一、《紫色》提出的社会问题 20世纪的好莱坞电影对于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形象的展示程度和数量呈现阶梯式上 升的状态,40年代、60年代直到斯皮尔伯格拍摄《紫色》的80年代都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一)非裔黑人与好莱坞的80年代 20世纪40年代是好莱坞的全盛时期,主角是清一色的白种人,黑人只能充当“忠仆”和“家奴”,并且种族之间的矛盾被有意地掩盖了;到了60年代,全美民权运动高涨,好莱坞关注黑人生存状况的电影逐渐增多;8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黑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好莱坞 电影的制作,扮演的角色范围也越来越广。就《紫色》来说,影片不仅是一部讲述黑人故事的电影,而且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由黑人女性担当主角的电影。除了少数白人配角,其他角色均由黑人出演。由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黑人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的身份地位、白人对他们的态度、黑人对女性的歧视等。黑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在80年代的好莱坞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掌握了部分话语权。与此同时,一批描写黑人文化、讲述少数族裔与主流白人关系的影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猜猜谁来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弱点》(The Blind Side)等,不乏优秀之作。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文化的中心,也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电影梦工厂,为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了解美国的范本。然而,在好莱坞,有很多表现黑人的电影却落入了“俗套”,非裔人物形象木讷、刻板,人物设置、性格刻画都与现实美国社会中的非裔人物不相符。当然,并非所有影片都是如此,电影《紫色》就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项提名,并且被誉为真正的非裔美国人电影。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优秀的非裔美国人电影并不是枯燥单一的,它夹杂着民族、种族、

龚自珍笔下的女性世界

《学术界》(双月刊) 总第118期,2006.3 ACADEMICS IN CHINA No.3May.2006 龚自珍笔下的女性世界 ○杨柏岭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 要〕龚自珍有较为明显的两性文化观念,男性世界已经工具化,失去了生气,于是他的批判对象主要是男性世界,而乐于通过描绘女性世界承载他的人性启蒙信息,由母性教育强化童心体验、由美女形象谱写爱恋体验、由女性气质张扬自由价值,直至借助女性安顿失落情绪。 〔关键词〕龚自珍;女性世界;人文启蒙 龚自珍“但开风气不为师”,强烈的批判性是其思想突出特点。然细思之下,龚氏批判的多是已经工具化的男性世界,与此相对的则是他乐于歌咏的女性世界,以此承载他的人性启蒙信息。 童心体验与母性熏染 童心追问即成为人文启蒙者的常用思致。龚氏早年写过《童心箴》,说自己追思童心如“一物摩挲,有湿在眶”,但因现实阻碍,致使养护童心“惧伤其神髓”,于是“弃尔幼志”,进入神明淡止之境。不过“箴”是从规劝告诫角度写作的,因此“弃尔幼志”正说明童心的可贵。此种心迹一直延续,《己亥杂诗》第170首即云:“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面对童心,锄之不能却反而尊之,是因为他主张“实悟实证后,无道亦无魔”〔1〕。人当自尊其个体的生命体验,闲居静思,悬挂个体历时的经验及桎梏自由人性的道与魔,逆向内省,保留童心这个最纯粹的天然形式。《宥情》篇云“龚子则自求病于其心,心有脉,脉有见童年”,“内自鞫”的醒悟方式即是童心追问的突出表现,追 作者简介:杨柏岭(1968-),安徽定远人,暨南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5页word资料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0 引言 “007”身边的女性在60年代只是作为摆设出现在银幕上,给主人公提供为她们排忧解难的机会。随时间的流逝,她们的作用也一一发生了变化。但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就是“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一定是性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在“007”系列电影中的形象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不容回避的是,某些传统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还有许多日久弥新的发展,性感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在电影中为何如此的“经久不衰”,这就是本文试图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答的问题。 1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简介 七十年代以来,受女性主义理论启发而产生的影片分析,借助“凝视”等观看理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符号学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逐渐形成。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主要是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作品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来分析电影作品。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围绕“女性在电影中是什么”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得出了四点思考性的结论:女性是被“典型化”了的;女性是“符号”;女性是“缺乏”;女性是“社会建构”的。 2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认为在男权主义话语下传统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只有两种类型:天使型和妖女型。形象批评模式分析一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包括不同的角色、典范、刻板印象的建构证据,即“女性形象是什

么样”。通过对好莱坞“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007”系列电影塑造的女性确实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妖女型,以玛丽?璧克馥塑造的形象为代表;一种是天使型,以塞塔?巴拉塑造的形象为代表。妖女型的女性原形是夏娃。她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她自身容易受到撒旦的蛊惑,容易走上邪恶之路;二是她对男性富有影响力,能够使得无辜的男人走入歧途。这一个女性形象表达了男性把对人性某些破坏性力量的恐惧和将这些力量归罪于女性的思路。这一种恐惧心理和归罪思路源远流长,形成了男性文本中的“妖女形象”。她们破坏男性社会中固有的秩序,令人望而生畏,最后往往都不得善终。以厌憎、恐惧的态度设置这类女性形象,表现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命力、女性自主精神的压抑。圣母玛丽亚则是与夏娃相反相承的另一类天使女性形象。她贞洁温驯、恬静安宁、富有母性,对男权世界非但不构成挑战,而是一种庇护。圣母是贞女与母亲这两类男性最渴求的女性形象的整合。她的美貌与男性世界认可的贞洁美德、母性美德相结合,是一种没有危险性的美。男性以赞美的态度塑造出这类女性形象,实际上是剔除了女性身上任何与男性价值世界不和谐的东西,是根据男性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女性自我的生命逻辑来塑造女性榜样的。男性文本中的“天使形象”便是男性对女性的贞洁、美貌、母性情怀的渴望的产物。然而无论是天使还是妖女的形象设置,都意味着一种通过对于女性的剥夺而达到的对于男性自身的拯救,表现了一种“阉割的忧虑”。 3 性感的“邦女郎”解读 事实上,“007”系列电影屏幕上性感女性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走进文本发展思维

走进文本发展思维 一、背景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浅层阅读现象,或是浮光掠影似的阅读;或是以多媒体视觉形象替代文本阅读;或是急于迁移、感悟。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学生既没有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没有与文本“视域融合”。由于学生没有真正进入文本,其精神和个人感情始终游离于文本之外,因而无法真正进入丰富多彩、鲜活的文本世界,进而激活思维,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就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沉浸、体验、感悟、思辨的过程。同时,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熏陶,从而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 《社戏》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作品,所叙之事是学生感兴趣的,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品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沉浸、体验、感悟、思辨,使学生在

知识、技能和情感上都获得发展,这就是我在《社戏》一文教学中所努力追求的。 二、主题 重视文本教学,找准切入点,让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凭借,教师要让文本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载体。 三、案例描述 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载体。今天的一堂课,让我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倾听心声,确立重点 第一课时结束,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想一想《社戏》这篇文章美在哪里?并写在练习本上,交给老师。 我把学生的作业收上来,仔细一看,学生的看法多种多样,但说的最多的是《社戏》中所体现的人情美,江南水乡的景美。这正是我下一个课时所要讲的重点,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感悟到了,老师到底讲解什么?让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什么?为什么学?……我反复思考:《社戏》是小说,文中所叙之事易懂有趣,我可以把它当作叙事作品来学习,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明白本文的景美情美是怎么表现的。顺着这个思路,我重新确立了这一课时的教学

10部经典女性励志电影推荐

10部经典女性励志电影推荐 励志电影一直是女性最钟爱的电影类型,从电影内容到电影台词,都让无数女性在追梦路上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今天悦己生活为大家盘点10部经典女性励志电影,从日本电影到美国电影,都以女性的故事为主线,这些快乐女生的奋斗故事不仅可以为你拨开心中密布的乌云,还可以作为未来人生之路的风向标。想找一位女性作为励志偶像?推荐你看这十部好看的经典外国女性励志电影! 推荐理由:这部电影堪称最佳生命教材,“哪怕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弱小力量,我还是希望能够帮助别人。”这句来自一位身负残疾的柔弱女孩的话,感动了无数人。 中文片名:《一公升的眼泪》 英文片名:1 Litre of Tears 导演:冈村力 主演:加藤和子、大西麻惠、松金米子、芦川芳美 剧情简介:这是木藤亚也14岁到21岁期间中所写的日记,电视剧注满了她努力对抗病魔及对生命热情奋斗的感人事迹!女主角木藤亚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变脊髓小脑病症,使其身体运动机能衰弱,手脚自主活动与语言能力逐渐丧失,直至患病末期只能无助地躺在床上,面对生命的无助,却勇敢地生存至最后一秒,直至生命机能停止而死亡…… 《一公升的眼泪》以七零年代末期的文化重镇名古屋为故事背景,一位十五岁的国三少女木藤亚也,正要展开人生中最灿烂的高中生涯。嘲讽的是,一场她从未预料过的变化改变了她的一生,使她的生命在短短的十年间加速凋零一切,始自于一个罕见的绝症──脊髓小脑萎缩症。 肢体瘫痪、吞咽困难、无法言语,都是亚也未来面临的病症。她想写字、想快乐的奔跑、想要谈一场甜蜜的恋爱、想要回报父母的恩情,纵使知道未来的美好蓝图逐渐模糊,亚也仍毅然升入高中继续学业。直到病情益发严重,坐上轮椅的亚也为了不增添家人及朋友的麻烦,最后终于同意转至冈崎养护学校。 “我就要离开东高了。从此以后,身负残疾人这件沉重的行李,一个人继续活下去。这虽然是我做出的决定,但在经历这个过程之前,我至少要先流过一公升的眼泪。自此之后可能还需要更多更多”亚也如此说。 歌唱、写字、牵手、奔跑、甚至用嘴咀嚼食物、在一般人眼中是多么平凡的行为,但在亚也身上全成为遥不可及的幸福。要忘记健康的自己,要忘记吞咽食物的滋味,不久,亚也瘫痪在床,丧失她一直努力想维持的行走能力。支持她生存的意义,除了家庭,就是不肯对病魔妥协的强大意志力,以及她对未来生活的

“硬汉”背后的女性世界

“硬汉”背后的女性世界 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作品里创造出了很多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硬汉”形象,其第一部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的主人公尼克常被认为是海明威笔下“硬汉”的雏形,或是“海明威系列硬汉第一人”61,他无惧死亡失败、勇敢果断坚毅,富有典型的“硬汉”特征。 正是因为作者刻画了很多丰满的“硬汉”形象,给很多学者造成了海明威只关注男性角色不关注女性角色的错觉。事实上,海明威绝对“不是一个对女性世界麻木不仁的作家,也不是一个所谓的男权崇拜者。”71他曾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谈过自己对塑造女性人物的感受:“我一直认为,同样是生活在严格死板的准则之下,男性要比女性容易得多。没有一个男人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与女人有着同样良好的道德准则,除非真正努力去做。”461 结合海明威所处的成长背景和创作环境,有必要重新审视海明威笔下早期的女性形象和在创作之初就已显现的女性意识。本文将从海明威的第一部小说集入手,结合主人公尼克的成长历程来客观准确地认识《在我们的时代里》这部作品中女性角色在生产重压、道德重压、爱情重压和男权重压下体现出来的优雅风度。 一、生产重压下的风度——无名的坚韧 小说的第一章《印第安营地》中,少年尼克跟随做医生的父亲去给一个印第安女人接生,目睹了印第安女人漫长生产、折磨煎熬的全部过程。由于那个印第安女人生了“已经两天了,孩子还生不下来。”所以尼克的父亲要给她动手术进行剖腹产。等待生产的时候,“她正好又尖声直叫起来……她的头侧向一边。”生产的痛苦历程难以想象,这个女人在不打麻药的极端痛苦之中,只是选择尖叫来发泄,通过侧目来逃避。生产了之后,“她安静下来了,她眼睛紧闭,脸色灰白。娃娃怎么样,她不知道——她什么都不知道。”事实上没人告诉她,她也不需要知道,她只知道在生产的时候用尽全力,忍耐痛苦,“全身的肌

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定(完整)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析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中 女性形象塑造 姓名xxxxxxx 学号01234567890 专业班级新闻学08(本) 所在学院新闻系 指导教师(职称)朱春风(教授) 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浅析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塑 造 摘要 踏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当这种文化改变时,生产力也随之改变。电视开始成为生活必需品,电视剧也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而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逐渐走向饱满化和多样化,女性意识不断壮大。其改变源于复杂的原因:女权运动的传入造就了先驱者,而21世纪生产力中男女比例大幅度攀升也是其因。只是由此伴随而来的又是另一种社会观。 关键词:女性形象;影视作品;女权主义;审美象征

Analysis of the 21 century China 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 of female images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found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 the 21 century China has changed its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embark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When the culture shifted, production capability modification shifted with it. Televisions become a requirement of life. TV play are becoming a part of our everyday life. Female iamge in TV gradually also plump and diversification. Female consciousness growing. The change from complex reasons:The feminist movement was created pioneer,In 21 century, the proportion of men to women in a sharp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Only thus is accompanied and come is another kind of view of society. Key words: Female image; 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 Feminism; Aesthetic Symbol

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世界_关锦鹏和他的女性三部曲

收稿日期:2006-04-20 作者简介:王亚娜(1983-),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电影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 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世界 关锦鹏和他的女性三部曲 王亚娜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影片 胭脂扣 、 人在纽约 、 阮玲玉 构成了导演关锦鹏的女性三部曲。在这些影片中,体现了作为一位男性导演对女性主题的深刻的人文化的关注,对女性的欣赏甚至膜拜,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各种细腻圆熟、精雕细琢的手法对女性的喜怒哀乐进行书写,构成了独特的女性化的话语诉说,为这些女性谱写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哀歌、悲歌和挽歌。 关键词:女性视角;哀歌;悲歌;挽歌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6)09-0082-03 电影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一个好的导演就像一个琴手,一个画师。只要轻轻拨一下,抹一笔,你的心弦就震撼了,你的视线就模糊了,于是整个世界缩小在那块幕布上,也放大在那块幕布上。关锦鹏就是这样一个导演,他的风格婉约,手法细腻,当你看到他的影片,就会沉浸在那种唯美当中。他的电影能让我们在细微之间与他共鸣,就像一道轻轻架起的浮桥,搭建在人与社会,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 关锦鹏祖籍广东,1957年出生于香港,成长于传统的中国家庭。父亲早逝,身为长子的他便顺理成章的扮演父亲的角色。但事实上,他无力取代父亲而成为一家之主,在潜意识当中他对女性有种特别敏感的触角。在他的性格当中,阴柔的部分往往要胜于阳刚,这与他成年后构筑自己独特的寓刚于柔的女性电影世界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香港电影中一向充满着大男子主义,荧幕上常常血气方刚、砍砍杀杀。女性总是作为配角出现,充当花瓶,真正的女性电影寥寥可数,而其中被香港电影学术界公认为 最虔诚,最用力,成绩最显著的 1 便是关锦 鹏。在香港电影或搞笑或强化暴力与性的感官刺激的大气候下,关锦鹏始终坚持人文的终极关怀。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阴柔之美,在描绘女性并在女性文化心理刻画上有独见深度的风格特色。女性角色处于叙述的主位,男性永远是女性的配角。(除近作 蓝宇 )自1985年的独立影片 女人心 ,他的作品多为女性题材。痛苦、孤独与无助是关锦鹏爱情世界中对女性的最直接的理解,而悲剧是他为所有爱得纯粹的人设计的共同结局。关锦鹏在他的电影中给予女性角色其应有的人性内容及尊严,她们具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形态和心理内涵。他给予女性同等于男性的地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男性作为一种对立的有些委琐的形象出现,如在 胭脂扣 中片尾已是风烛残年的落魄的十二少。作为男性导演,关锦鹏用男性的视角去观察女性世界,他会发现一些女性自身所未关注的或已习惯到麻木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比女性更了解女性本身。但同时他并不是一个漠然的窥视者,在他的影片里,投注了对女性角色命运的深深的悲悯 情怀,这些在 阮玲玉 的临终吻别众人, 人在纽约 三人醉酒狂歌纽约街头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关锦鹏曾说过: 我得承认自己是男性,但同时亦不能否认自己有许多较女性的感触。以前电影中女性的感触,不多不少是自己的投射。 2 从1985年关锦鹏独立执导的 女人心 开始,他就开始了对女性视角的探索。尽管影片是延续的轻喜剧的通俗剧的模式,关已经显示了自己的特色。在接下来的 地下情 中显示了他对处于社会底层女性人生挣扎及其情感无所归宿的关注,较之上一部的轻喜剧风格,多了一份社会责任的沉重感,对女性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一步的挖掘。这两部片子依然处于关锦鹏女性电影探索的不自觉期,里面有很多商业因素。而在随后的 胭脂扣 (1987)、 人在纽约 (1989)、 阮玲玉 (1991)这三部片子可以构成关锦鹏作品的女性三部曲。在此中关锦鹏独辟蹊径,努力探索电影与历史现实的关系以及电影本质的问题,在历史与现实之中找到一条桥梁 诗情画意,充满了人文的终极关怀,这进入了关的女性电影探索的自觉期。关锦鹏一惯以细腻的女性笔调来描述女性的心理,在其影片 胭脂扣 中,他也是遵从原作家李碧华的女性主义及女性话语表达。与其他男性导演不同的是,关常常以女性主义的观点对女性重新定位,其文化视角充满了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消解、和反叛。因此关锦鹏对片中的女性角色投注了更多的悲悯情怀,为展示她们的个性及在这个世界上的尊严及价值,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在关锦鹏的电影中,女性是所有故事的集合,是情节的 戏核 ,同时也是影像表述的重点,他运用各种细腻圆熟,精雕细刻的手法对女性的喜怒哀乐进行抒写,构成了独特的女性化的话语诉说。 胭脂扣 (1987):女性命运的一曲哀歌 这部片子是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通俗小说改编而成,在香港上映之后,票房奇佳,盛况空前;同时在艺术上也连获殊荣,在国内国际载誉而归。 胭脂扣 可以说给关锦鹏带来了盛名。就这部影片的题材取向 82 第9期 NO.9 宜宾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Yi bin Universi ty Sep.2006

建国后电影中的三种女性形象

君子兰·康乃馨·梅花 ——试论建国后电影中的三种女性形象 文学院200104班亢烨指导老师:杨矗 摘要伴随着女性主义的不断深入,女性电影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在电影中塑造什么样的女性形象,让女性在电影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成为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前,好莱坞电影中塑造出的女性都是缺乏独立人格的人,将女性作为男性捕捉的对象——男人性欲的猎物,压倒了她们作为母亲的本性。新中国的影片则改变了这种情况,在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是被正面描绘的,她们有自我存在的价值,有母亲般包容的品质,有独立的人格魅力,好比君子兰、康乃馨、梅花这三种不同特质的花。“君子兰”式的女性是政治化的女性,她们像男人一样勇敢、无畏,甚至比男人还男人;“康乃馨”式的女性是母亲化的女性,她们温柔、博爱,但有时包容的失去了自我;“梅花”式的女性则是我们现在需要树立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独立、自主、爱他但不丧失自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 关键词中国电影女性形象女性意识 马克思曾经指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1]在这个意义上,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就成为了衡量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和文明进展的一个重要尺度。 随着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妇女问题、女性主义问题再一次引起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从当代女性主义的观点来探讨和考察妇女在一种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体——电影中究竟是如何被表现的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从电影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从妇女作为重要的观影群体这个事实出发,也必然提出妇女形象在电影中如何被表现的问题。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角度的思想观念对传统的电影分析会提供方法上、观念上的启示,而如何运用女性主义分析电影中的女性也就成为电影接受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女性电影在西方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与女权运动紧密相联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女性电影区别于一般的关于妇女题材的影片,不仅描写妇女和妇女问题,其关键还在于塑造什么样的妇女形象,让妇女在电影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前,好莱坞经典影片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影片中所描绘的妇女形象,基本上都是缺乏独立人格的人。她们一直以男性的附属物身份而存在,没有独立的存在价值。由于影片将妇女形象作为男人眼睛捕捉的对象——男人性欲的猎物,压倒了她们作为母亲的本性,因而大量的影片中所反映出来的是男性目光注视下的女性,并总是采取暴露的方法,把女性作为男性的欣赏物。女性电影则是对这种好莱坞电影模式的否定。在这类影片中,创作者十分强调女性的独立性,让女性享有和男性同等的地位。女性形象是被正面描绘的。即使有些影片所表现的女性的沦落,也是由于各种不同因素,被迫走上此路的。创作者选择的角度,目的正是在于暴露女性在以往社会所受的压抑与屈辱。如果与此相比,中国影片中表现妇女命运、妇女题材的电影,都可以称之为西方电影意义上的女性电影。从中国二三十年代的《神女》、《女性的呐喊》、到五六十年代的《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到八十年代的《小街》、《人到中年》、《谁是第三者》以及进入新世纪后的《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都可以看到与那种意义上的西方女性电影的相同处。这是因为文化上的原因如“道德化”、“不善于言性”和“新的意识形态”

罗辑思维 文本 走进文本发展思维

罗辑思维文本走进文本发展思维 一、背景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浅层阅读现象,或是浮光掠影似的阅读;或是以多媒体视觉形象替代文本阅读;或是急于迁移、感悟。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学生既没有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没有与文本“视域融合”。由于学生没有真正进入文本,其精神和个人感情始终游离于文本之外,因而无法真正进入丰富多彩、鲜活的文本世界,进而激活思维,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就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沉浸、体验、感悟、思辨的过程。同时,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熏陶,从而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 《社戏》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作品,所叙之事是学生感兴趣的,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品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沉浸、体验、感悟、思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都获得发展,这就是我在《社戏》一文教学中所努力追求的。

二、主题 重视文本教学,找准切入点,让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凭借,教师要让文本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载体。 三、案例描述 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载体。今天的一堂课,让我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倾听心声,确立重点 第一课时结束,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想一想《社戏》这篇文章美在哪里?并写在练习本上,交给老师。 我把学生的作业收上来,仔细一看,学生的看法多种多样,但说的最多的是《社戏》中所体现的人情美,江南水乡的景美。这正是我下一个课时所要讲的重点,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感悟到了,老师到底讲解什么?让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什么?为什么学?……我反复思考:《社戏》是小说,文中所叙之事易懂有趣,我可以把它当作叙事作品来学习,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明白本文的景美情美是怎么表现的。顺着这个思路,我重新确立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从本文的叙事艺术角度,学习本文叙事美的特点。 激发兴趣走进文本 上课伊始,我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设计一个问题导入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和兴趣。设计的问题是:同学们阅读《社戏》一文后,都感受到它的景美情美,那么景美情美通过什么来展现的呢?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丰富多彩。我对学生的答案稍加点评,给予肯定。然后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通过叙述故事来展现景美情美,我们就把这作为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这是同学们没有想到的,那么我们就学习探讨大家尚未理解的。

西方影视中的女性形象

西方影视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是西方电影影像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不平等的意识与价值观得到或多或少的呈现。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电影得到持续不断的阐释,基本同步于整个社会女性意识的发展潮流。总的来说,西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臣服、觉醒和自我反思几个阶段。 一女性形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好莱坞电影中处于从属地位,电影仍然保持社会主流意识、迎合传统社会理想,纯情少女和贤妻良母是电影中的主要形象,女性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臣服于男性。当然这也与女性在电影工业中的地位低下密切相关。如在电影《卡萨布兰卡》中,伊尔莎与里克在巴黎相遇,并与之相恋。当她得知自己的丈夫还活着,她又回到了丈夫身边。她与丈夫来到卡萨布兰卡时,她再次与里克相遇,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她决定与里克在一起生活。里克帮助伊尔莎的丈夫拿到了离开卡萨布兰卡的通行证,但却要伊尔莎和她的丈夫一起离开。这部电影中,伊尔莎虽是女主角,然而她的命运却掌握在里克或其丈夫手中,她是一个被动的“他者”。20世纪50年代之前电影,女性扮演着芭蕾舞演员、酒吧女、护士等一些带有明显性别特征的职业形象,一般的女性角色没有固定的职业,金钱多来源于家庭。和伊尔莎一样,同一时期讲述逃出家门的富家女和一个报社记者之间故事的《一夜风流》中的富家千金艾丽、《罗马假日》中的公主冶妮、《蝴蝶梦》中婚后辞去工作的女主角“我”等,

这些女性角色超脱于物质之外,不必为生活和金钱担心,她们多呈现的是相夫教子的形象以及谈情说爱的对象。 实际上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西方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中,一些觉醒的女性就已经发现自己在选举、受教育、就业等方面权利的缺少,从而不能使自己自由地发展,更没有能力去追求自由。 故而这一时期仍然有一些女性在为自身的独立作出探索。如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有逆时代潮流的味道,她任性,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目标,不惜牺牲一切。为了报复艾希礼另娶他人,她匆忙嫁给与之没有爱情的查理;为了保住庄园继而嫁给弗兰克;为了金钱又嫁给瑞德。尽管如此,电影却树立女性的自觉意识,显示了女性的觉醒和作为自为主体的努力。同名名著改编的电影《嘉莉妹妹》讲述的是乡下姑娘嘉丽离开家乡前往大都市芝加哥,先后结识了两个男人的过程,她固然丧失了纯洁无邪,后来却成了一个有名的演员,最后抛弃了她曾经依赖过的男人们。在男权中心的社会中,女性在政治权利上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的时候,依然要求和男性相同的工作权利和经济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女性角色所要求的男女平等就变成了有具体内涵和具体所指的有价值并可以实现的东西。 二然而,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寻找,最开始很容易滑入企图建立另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2003年12月学术交流Dec.,2003 总第117期第12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17No.12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修树新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 表人物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阐发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她们的理论、观点体现 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两大任务———寻找、建构一个内涵丰富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考察并 消除文学作品中有关黑人女性气质和黑人女性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312-0165-0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异军突起,成为评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和英美派、法国派并驾齐驱。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首先,黑人妇女遭受着双重压迫,即来自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和黑人世界的男性压迫。出于这种特殊体验而写出的黑人文学作品必然和白人女性及男性的作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次,在男权中心社会中,黑人女性文学一直被忽视、曲解或视为异端。直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女性形象在评论中仍被歪曲、排斥;甚至到了70年

代末期,各类版本的文选选集要么对黑人女作家的作品闭口不谈,要么就对像佐拉?尼尔?赫斯顿(Z ora Neale Hur2 ston这样的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先驱轻描淡写,几笔带过。即使大多数当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黑人女性作品的关注也不够。“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 生。”[1](P3561974年在美国文学界发生了两大标志性的事件。一是《黑人世界》(Black W orld特刊上发表了朱恩?乔丹(June Jor2 dan和玛丽?海伦?华盛顿(Mary Helen Washington的文章,封面登有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照片;另一件是爱丽斯? 沃克(Alice Walker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 other s’G ardens在MS杂志上的发表。这两件事为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蓬勃发展拉开了序幕。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表人物从不同的侧面,系统地研究并阐述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T oward 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开篇便指出,没有一个黑人女权主义批评角度,黑人女性作品不但会被误读,长此以往,这些作品终将被毁掉。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前提:在黑人女性作品中,性政治以及种族、阶级的政治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其次,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应致力于探求黑人女性作品没有体现的与黑人女性身份未曾感受到的性与种族的政治。再次,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必须承认黑人妇女悠长的历史,还应旨在发掘黑人女作家的“不同”。史密斯强调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立足点应是“自治”但不是“隔离”;应该是和各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对话和结合。她通过对大量的黑人女作家作品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文本、主题、意象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白人、男性作家的共性, [收稿日期]2003-09-17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2003088 [作者简介]修树新(1969-,女,吉林德惠人,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妇女研究中心成员,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发表时间:2008-12-17T14:15:44.79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刘亚敏 [导读] 摘要:“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关键词:007 电影女性解读 摘要:“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007 电影女性解读 0 引言 “007”身边的女性在60年代只是作为摆设出现在银幕上,给主人公提供为她们排忧解难的机会。随时间的流逝,她们的作用也一一发生了变化。但有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就是“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德女郎”一定是性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在“007”系列电影中的形象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不容回避的是,某些传统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还有许多日久弥新的发展,性感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在电影中为何如此的“经久不衰”,这就是本文试图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答的问题。 1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简介 七十年代以来,受女性主义理论启发而产生的影片分析,借助“凝视”等观看理论、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符号学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逐渐形成。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主要是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作品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来分析电影作品。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围绕“女性在电影中是什么”这样一个中心问题,得出了四点思考性的结论:女性是被“典型化”了的;女性是“符号”;女性是“缺乏”;女性是“社会建构”的。 2 “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认为在男权主义话语下传统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只有两种类型:天使型和妖女型。形象批评模式分析一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包括不同的角色、典范、刻板印象的建构证据,即“女性形象是什么样”。通过对好莱坞“007”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现,“007”系列电影塑造的女性确实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妖女型,以玛丽·璧克馥塑造的形象为代表;一种是天使型,以塞塔·巴拉塑造的形象为代表。妖女型的女性原形是夏娃。她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她自身容易受到撒旦的蛊惑,容易走上邪恶之路;二是她对男性富有影响力,能够使得无辜的男人走入歧途。这一个女性形象表达了男性把对人性某些破坏性力量的恐惧和将这些力量归罪于女性的思路。这一种恐惧心理和归罪思路源远流长,形成了男性文本中的“妖女形象”。她们破坏男性社会中固有的秩序,令人望而生畏,最后往往都不得善终。以厌憎、恐惧的态度设置这类女性形象,表现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命力、女性自主精神的压抑。圣母玛丽亚则是与夏娃相反相承的另一类天使女性形象。她贞洁温驯、恬静安宁、富有母性,对男权世界非但不构成挑战,而是一种庇护。圣母是贞女与母亲这两类男性最渴求的女性形象的整合。她的美貌与男性世界认可的贞洁美德、母性美德相结合,是一种没有危险性的美。男性以赞美的态度塑造出这类女性形象,实际上是剔除了女性身上任何与男性价值世界不和谐的东西,是根据男性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女性自我的生命逻辑来塑造女性榜样的。男性文本中的“天使形象”便是男性对女性的贞洁、美貌、母性情怀的渴望的产物。然而无论是天使还是妖女的形象设置,都意味着一种通过对于女性的剥夺而达到的对于男性自身的拯救,表现了一种“阉割的忧虑”。 3 性感的“邦女郎”解读 事实上,“007”系列电影屏幕上性感女性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正如人类学家雪莱·奥特娜所言,文化来自于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又来自于文化。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而电影则成了反映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载体。对女性的看法在美国文化中,女性就代表了性本身,同时她也是性的煽动者。作为美国文化重要渊源的基督教创造了夏娃,作为女性的前辈,成功地引诱男人去做他们禁止做的事。她们的策略也大致就是使用女性固有的魅力。既然文化中已有过先例。电影也就理直气壮地跟着使用性感女性的形象来吸引观众,这基本上是由男性对女性的观点所决定的。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男子气概的符号是星占学中的♂。它象征着马尔斯,即希腊文化中的战神。碰巧西方文化中男性气概的精髓是勇士精神:勇敢、独立、坚强、战则必胜。这是男人的首要任务。这一勇士精神要求男子摒弃那些不利于对作战的品格,如追求享乐、儿女情长等。因为“性”代表了肉欲和享乐,它自然而然地被当成是勇士精神的敌人而不允许在男子身上存有。如果“性”不存在男性身上.那它就得在女性身上存有。因而男性的这种勇士精神把“性”划给了女性。从而女性也就等同于“性”了。这种把女性等同于“性”的观点与男子如何看待性伴侣有关。 同时,在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引入美国。它重塑了人们对性的观念。它大声地告诉人们:性不仅是生活的一个自然部分,它还使人精力充沛、富有想象力。而且,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拥有本能的性冲动的说法也很快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承认。她们开始以新的形象出现:超短裙、短发、抽烟喝酒、毫无顾忌地谈论性。电影屏幕所塑造的性感女性的形象反过来又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具有挑逗性的行为模式。 还有一个决定了电影屏幕上性感女性形象的因素是男性的视角。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永远是男人的附属物,供人欣赏的“花瓶”。电影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乐趣,其中包括为人们提供窥看上的愉悦,即把她人当成是引起性刺激的对象,通过窥看得到愉悦。根据著名电影理论家劳拉·莫尔维的观点,在一个以男女性别不平等为特征的社会里,这种窥看上的娱悦明显的区分开男性和女性:男性是旁观者、鉴赏者、评论者,他是主动时而女性则处于被观看的地位.被男人欣赏和评论。男性和女性在看与被看的关系中暗含普主动与被动,强势与弱势的关系:女性的魅力只有通过男性来赋予。男性把对女性的各种幻想投射到女性身上,女性被当作是性对象,被男人观看以迎合男人的欲望。男性是父权社会的主宰者,是主体而女性则是客体。大众传媒业也是从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形象的。因而女性越性感,男性就越愉悦。这种社会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性感女性形象的长盛不衰。 总之,“007”詹姆士·邦德之所以魅力永存,离不开漂亮迷人的邦德女郎。一方面,美国文化把女性等同为性,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使得人们对性的观念愈来愈开放宽容。电影作为反映美国文化和社会的工具,自然会反映出其中的男女关系和地位。本文从特定的角度对电影屏幕上的性感女性形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在跟随时代进步的同时,仍保留粉刻画女性的传统思维方式。要改变这种方式.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陈晓云,陈育新.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电影史上十二大精典美女

电影史上最值得倾慕回味的十二大美人 NO.1【葛丽泰·嘉宝@GRETAGARBO】 神秘,当这个词已经与她镶嵌在一起的时候,我想没有谁会把这样的一个词送给其他的女星,无论那个女星有多美,有多莫测,神秘——它只属于一个女人:葛丽泰·嘉宝。 她是百年银幕上最不朽的女人,她是人类进化的终极。你无法选择逃避她,假如你要讲述关于电影的历史,她是一座谁都无法迈越的高山,就在那里,供人仰慕,却无法攀援。 NO.2【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 如果说,这个世界有一个女人注定是要被称为天使的,那么无论是谁,看过她的影片,看过她的照片,都会毫不犹豫把这个称谓送给她,跌落凡间的天使。 假如我说《罗马假日》如果没有她的参与,讲是一部平庸之作,在浩淼的电影史上将籍籍无名,我想反对的人是不会很多的。她叫一部乏善可陈的老掉牙的故事,变成了每个女孩子心底里留存的梦,那么的美丽,又那么的忧伤,好似我们青春年少的岁月里,那些流走了又未消褪的回忆。就让这个叫奥黛丽·赫本的女人,成全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后那点关于纯真的印记吧。

NO.3【费雯·丽@VivienLeigh】 她是一株盛开在任何的时代都让人惊叹的花,这是玫瑰比不上的浓郁与绚烂,这是青莲比不上的清雅与高贵。她的美丽我找不到一个可以准确描绘的词,所有溢美之词放在她的身上堆砌只会显得矫揉造作,太热烈了,就亵渎了她的冷艳与孤傲,太平淡了,就掩藏了她的狂热与执着。 她说:不理解艺术的作者只对生活琐事和流言蜚语感兴趣,结果往往表现了他们在专业方面的无知,有时甚至会酿成无耻的弥天大谎。她那朵浅浅的微笑,如同悬挂在历史的厅墙上不曾风干而去的鲜花,变幻着各种姿态让你停驻,让你仰叹。精致到无以挑剔的脸庞,让人惊异于造物主的偏心竟可为人间创造出这样完美无暇的艺术品。她的美可以让你没有丝毫的嫉妒,只有由衷的赞叹。她的一双眼眸可以燃烧你的心灵,点亮你的激情,可以让你在黑暗中摸索光明在光明中驱逐阴霾。她无须语言,只把眼波流转就能绘情绘意 NO.4【格蕾丝·凯丽@GraceKelly】 她是王妃,她以世界瞩目的明星身份嫁给了一个小国的国王,引来无数人的艳羡……她连着演出了他三部影片,叫她同时代的女星无法嫉妒。她是古典优雅的代名词,她只要站在那里不动,那海蓝色的眸子都是可以杀死摄影师所有的菲林的。她和费雯丽不同,费雯丽美丽得充满了刚毅,而格蕾丝却美丽得充满了温柔,那些男人梦想中的女性特质,在她的身上淋漓尽致。也许只有王妃的身份尚能匹配她高贵的气质,所以,她抛弃了世界上所有的影迷下嫁之时获得了一致的祝福与称赞。这个世界再也看不见一个女子款款行来,连月光都会羞涩避去的步态与身姿了。 NO.5【丽塔·海华丝@RitaHayworth】 她的照片,曾经被美国大兵们放在第一颗被扔到比基尼岛试验场上的原子弹上,她是美国人曾经最爱的女人,被称为“爱神”。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多少远离家园,在战火中不知明日是否还活着在人间的士兵们争相珍藏其照片,她的性感与迷人,可以排解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可是,她还是好景不长,不仅在事业上无法继续前进,婚姻也一团糟糕,做了两年的王妃,就因为丈夫的车祸,而不得不重新回到好莱坞打拼,却已经是盛景不在,那些曾经的风光早已经烟消云散了。而长期的酗酒更叫她患上了老年痴呆,丧失了基本的行为能力,在60 多岁的时候辞世。再美丽与风情,终究会离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