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

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
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

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

戚万学

【专题名称】教育学【专题号】G1【复印期号】2010年01期

【原文出处】《教育研究》(京)2009年10期第23~29页

【英文标题】The Cultural Confusion and Cultural Choice about Current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简介】戚万学,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250014

【内容提要】文化定位、文化选择、文化取向乃至文化重建的焦虑一直都是作为自觉自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意义上的困惑,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这种来自文化层面的焦虑和困惑愈来愈显著,具体表现为:文化路向的迷失、文化传统的断裂、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和文化殖民的压力等。文化路向的叩问旨在展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应该确立的主导性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使命;文化传统的追索旨在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多元文化碰撞的辨析是从现实文化生态的角度来分析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选择的困惑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文化殖民压力的揭示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和弱势文化的立场来探讨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正在遭遇的困惑。道德教育应该成为文化的检视者与开拓者,应该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回应文化上的难题,承担起自己应有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道德教育/文化困惑/文化选择

moral education/cultural confusion/cultural choice

百年来,文化发展中的危机和困惑繁不胜数,关乎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讨论也层出不穷,这些困惑和思考为学校道德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改革提供了直接的文化土壤和思想源泉。直至今日,一些文化上的困惑依然存在,而且,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些文化上的困惑乃至危机更加明显。对学校道德教育而言,精神和文化上的困惑是当前道德教育的最大困惑,精神和文化价值层面上的危机乃是道德教育最深层次的危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正面临着一些困惑和难题,这些难题能否得到有效的破解,学校道德教育能否做出合乎历史和逻辑的文化选择,将是制约未来道德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

一、文化路向的迷失与重建

基于道德与文化之间天然的、本体意义上不可分割的联系,道德和道德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价值理想体现了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其具体内容也反映了某种文化类型所要求的人伦规范。或者说,作为生活样式、生活范型的文化从更上位、更宽广、更基础的层面对道德、道德教育具有引领、规约和协调作用,特定社会与时代的文化理想、文化追求与文化发展方向也势必从根本上规约和引导着人的道德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塑造。离开了文化的路向和谱系,道德和道德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在此意义上,当一个社会已有的文化传统发生变更,文化谱系发生紊乱,而新的作为引领整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系统尚未得到整合与重建,新的文化路向并不十分清晰的时候,无论是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伦理建设,还是作为个体的道德选择,进而作为有明确目的性、方向性和系统性的学校道德教育则必然面临方向性的迷惑。因而,从社会文化的转型与困惑之宏观层面来看待学校道德教育,审视遭遇文化路向迷失的学校道德教育到底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时代课题。

在传统社会,伦理建设和道德教育文化路向比较清晰,大体上在儒家文化的框架内(尽管儒家文化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运行,并从根本上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人文理想与文化追求。在近代以来外域文化的冲击和我国急剧的社会转型条件下,儒家文化遭受重创,各种外源性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扑面而来,本土的、传统的文化的发展脉络被打乱。历经百余年来的冲突与砥砺、实践与选择,单就文化的发展来说,无论在专业的学术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领域,还没有整理出一个清晰的、应有的发展脉络和努力方向。我们依然盘旋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先进与落后等一系列文化冲突的困惑与纠缠中。一般来说,中国

文化在历史上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具有本体意义的外来文化的冲击:第一次是佛学传入中国,第二次是近代西学的引入。与佛学的影响相比,近代以来的西学冲击影响更大,中国文化的调整和回应并没有像第一次融合那样取得成功,后一次的文化转型仍然在途中。我们安身立命的文化之根究竟何在,到底以什么为根基整合陷入混乱的文化,又该如何整合,等等,一直在困扰着中国的文化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世界,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文化路向是否清晰不仅表明国人的精神状态如何,事关国人的特质或国人特有的文化和精神追求,而且,对中国的教育、道德教育来说,这种文化路向的长期困惑和模糊,其致命的危害就在于:它可能使学校教育失去应有的文化敏感、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自主性和生命力;文化的空场其实意味着教育灵魂的缺失。或者说,若不立足于对文化发展、精神文明的脉络及其现状的把握,不着眼于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则既脱离了原有的文化范型,也不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可以依赖的文化范型。其结果只能是:文化要么变成了意识形态的附庸,完全依托于政治,以政治的逻辑和运作方式来代替精神世界的生产;要么就是回绝了实质性的道德内容和文化精髓,而一味沉沦于道德教条的传输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诚然,人们也在用各种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和价值传统,检讨当前的文化状态,并力图对道德和道德教育作出新的诠释,但从系统的文化脉络、深层的文化根基和方向性的文化重建的意义上自觉考量学校道德教育的追求和变革的,并不多见。这样,道德教育应有的文化品位、文化追求和文化路向就被遮蔽了,在实践中,则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技术化、空壳化、相对化、外在化,既不能培养精神丰裕之个体,也不能承载传承文化之重任。

当然,对于文化的重整,尤其是重建一个时代和民族的文化路向这样一个艰深的社会性的重大课题,并非一时一事之功。它不仅需要理论探索与创新的巨大勇气和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同时更需要从现实经济社会生活的变革中汲取养料,以时代的变革作为土壤和支撑,创新性地进行实践的检验与尝试。如果要从最宏观的层面上确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的话,现代化仍然是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方向,而且是未来长时间内的努力方向。“中国的未来将是中国古典传统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运动是一庄严神圣的运动,它不只忠于中国的过去,更忠于中国的将来。它不只在解救中国历史文化的危亡,更在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推向一更成熟的境地。”[1]对于这一点,尽管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如认为西方的发展证明,现代化本身存在各种问题,已经过时了;现代化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等。然而,尽管现代化并非尽善尽美,尽管文化上的现代化比器物、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更加复杂和艰难,尽管历史的逻辑和道德的逻辑未必一致,但现代化却是我们必需的历史任务,“中国的现代化,在心态上、精神上,应该成为中国新知识分子的理性的宗教”[2]。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文化、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现代生活的根基之上,现代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探讨文化发展路向的基本前提。[3]正是这一基本前提,才决定了中国社会和文化必须实现且尽可能快地实现现代化,否则,就会在全球化、全球现代化的浪潮中落伍。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这才是人们思考的重心所在。

以中国现时代的社会生活为根基,以现代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为根本指向,应该是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改革的努力方向。不过,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现代文化及其价值观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们是普适性的还是具有特殊性的?如何看待现代文化和价值观的利弊?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如何处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时代性问题。

二、文化传统的断裂与新生

如果说文化路向的选择与重建主要是指向未来,解决新时期的集体文化认同,抑或如何重新塑造自我、文化要到哪里去的问题,那么,文化传统的追溯和承接则要回答的是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曾经怎样走过的问题。我们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这些文化传统既蕴含着我们的文化基因,标识着我们的文化根生,也是我们以后继续选择、寻找和创造新的自我的前提,离开了这些前提和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继后的创造就会变成无根的游离和漂泊。“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4]文化的重建,“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5]。实际上,各种各样的文化传统不只是静态的存在或已经流失的符号,还是活生生的现实,是动态的生活,它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绵延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价值选择,影响到我们生活的一切。我们不应该拒绝、也无法彻底拒绝我们所生活其中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精神价值的内核层面,它无时无刻不环绕在我们周围,发挥着某种隐性的规范作用,支配着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精神及其发展模式。

可是,回顾20世纪中国的思想历程以及相应的文化和教育实践,不难看出,在列强入侵、中西文化落差、传统积弊彰著、富国强民的救赎心态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激进主义思潮时时登台亮相,甚至在长时间内占据主流地位。这一思潮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极为偏激、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另起炉灶,再造另外一种新的文化,从根本上更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拯救国家和民族。这种态度必然导致文化传统的割裂或淹没,致使儒家文化所积累的道德资源几乎丧失殆尽。诚然,我们文化传统中有一些劣根性的、违背人性和负面的东西,对这些东西应该予以抵制、排斥和清理,但无论从伦理、审美还是其他文化向度上,中华文化传统对社会权威的认同、对整体利益的关切、对和谐及宽容的追求、对个人需要和个体价值的谨慎态度以及所达到的心灵自由、精神高度和人文理想都令世人慨叹,并展示着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随着世界整体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华文化日益散发出其光芒夺人的历史魅力,显示出对于全人类的独特贡献。激进主义的观点及其所体现的思维模式把传统与现代置于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位置,在急功近利的现代化心态中,异样的声音基本被淹没,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宜的改造与重组,丰富与更新,而是简单地照搬别人的东西,其结果是,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传统被人为地割裂,传统文化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没有得到应有的批判和继承。失去了对传统的自觉体认和本土文化资源的支撑,就使得在许多方面变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认自我。考察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和道德教育,对待传统伦理、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可见一斑。在急切的现代化心态中,文化、精神领域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了技术领域的逻辑,忙于接轨和赶超。一方面,忽视了那些“先进道德”是植根于其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土壤之上的,所以,我们拿来的似乎总是皮毛和空壳,无法真正生根发芽,更谈不上枝繁叶茂;另一方面,忘记了对自身的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文化传统、伦理价值资源的挖掘和培育,甚至以一味排斥的姿态而出现,导致我们的文化生命日渐枯萎,从而失去我们的价值根基。事实上,传统在保障文化的生命力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使得我们的记忆连贯,而且时时提示我们先人们是如何处理同样的生存困境的。在现代教育、现代生活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若舍弃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就会产生一种异乡漂泊的无助感。人们在拒斥传统、颠覆文化谱系的道路上走得愈远,就愈难以找回自我。

在教育、道德教育领域,究竟如何看待文化传统,尽管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经历了20世纪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数次的激进主义浪潮,尤其是经历了并不成熟和稳健的现代化的初步洗礼之后,再来审视那些已经变得千疮百孔、曾经集毁誉为一身的文化传统,我们就不得不以更理性、更健全、更冷静的态度来反思曾经走过的路,反思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以及在割裂传统后正在尝受的一切,真正把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作为考量一切伦理和教育问题,谋求教育、道德教育现代化之不可回避的维度。这就意味着:道德教育改革或者道德教育的现代化绝不是与自身文化传统、文化谱系的彻底断绝或革命;它一定是植根于自身文化脉络中的再造,新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一定自觉地融入文化传统的因子;它是自我的文化生命的延续和成长,是更高层次上的一种自我确认和调整,而不是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如果说道德教育的改革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变革,是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那么,它就不可能是一次性的,而是渐进的,并且,这种文化承续也只能通过文化的手段即文化精神、文化氛围的浸染和生活实践的锤炼,而不能依赖其他的手段,如政治的规训、技术的操练等实现。另外,对文化传统的自觉并不意味着固守传统或者坠入复古主义的情结中一味地美化传统,如何赋予文化传统以新鲜血液,使文化传统获得新生,更是一项横亘世纪的大课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对传统做出新的更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需要的解释,或者从根本上对传统文化作结构性的调整和变革。所幸的是,相关的探讨和尝试已初现端倪,比如:返本开新说、创造性转换说、转换性创造说,等等。在文化和教育实践中,经典和传统又逐渐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个体心性修养、道德操守的层面,儒家文化又逐渐受到重视;在世界范围内,中华文明及其文化传统也别开生面,从一味遭受指责和鄙视到开始赢得人们的尊重……无论如何,问题已不在于要不要传统,而是如何要,如何使传统获得新生的问题。在现代化的缺陷日益彰显、人们也亲身经历了现代化的福祉和苦痛之后,我们的文化传统在某些方面还是显示了独特的或者说永恒的魅力。也正因为这样,尽管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承之路依然任重道

远,但在伦理和道德教育领域,我们还是充满信心。我们要在树立道德教育的文化本土品格、找寻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以及确立新的文化立场中确证自己道德教育的文化合理性。

三、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与应对

尽管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并非铁板一块,在文化生态上也展示出了多样性与丰富性,但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无论在民间还是意识形态领域都占据着无可撼动的正统地位,其他文化样态要么被儒家文化所涵化,要么在总体上处于被遮蔽、被压抑的边缘。近代开启的社会转型使得儒家文化居于一尊的格局被打破,各种文化风气、思潮和社会实践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孕育了新的文化丛林。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促成了文化多元时代的来临,在思想学术、日常生活等层面上,那种一元主导、独霸天下的文化格局一去不返,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如果说,千百年来的文化总是彰显着一枝独秀,那么,“当今文化真正进入了一个众生喧哗的部落时代”,[6]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多元文化的出现,无疑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标志着人类在自主、自由和自觉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多元文化的浮现也给教育,尤其是直接指向人的精神成长、价值选择和实现的道德教育以新的生机——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在多元文化的氛围和前提下,真正的教育才成为可能。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多元文化的生成在给社会和教育制造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譬如:文化多元化的边界何在?如何避免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困扰?如何在多元文化之间寻求统一?多元文化给社会伦理以及当前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带来了哪些问题?对于学校道德教育而言,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多元文化给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持守什么样的立场来对青少年进行引导和教育?在多元文化环境之中,学校道德教育到底应该发挥和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这样的作用?等等。“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当代各种文化和教育的所有层面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创造性地对付多元的世界观和视角彼此相撞而产生的强大的影响。”[7]这些问题都是学校道德教育在价值多元的世界中所必须加以正视和回答的。

面对多元文化的现实,国内外理论界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是反对和敌视文化的多元化,认为不同文化不应该同台登场甚至平起平坐,那些劣等、次要、落后的文化应该服从于优等文化的领导,甚至应该予以清除,应该继续坚持文化一元论的立场,文化多元化是文化走向没落的表现。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带有种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文化和民族优越论的倾向。第二种认为,世界和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既是既成的事实,也是未来的大趋势,但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隔阂将使不同的文化之间不再信任甚至无法沟通,文化冲突和不可协调不可避免,文化之间的相互抵制、对立和争斗将主宰整个世界,世界将陷入由文化的分裂而带来的分裂和痛苦之中。持该观点的人要么从过分悲观和片面的角度来看待文化差异,要么就是仍然存在单一文化至上论的情结,无法以平和、冷静和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异己的存在,比如持“文明冲突论”的美国学者亨廷顿等人即是其中的代表。第三种从乐观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多元文化,并支持和推动文化的多元化走势。所谓积极、乐观的态度是指认可并肯定多元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为不能仅从悲观、负面的角度来评价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文化间确有差异和隔阂,但也有互补、互鉴和共通的一面,有着可以对话和共同繁荣的一面,完全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笔者原则上支持第三种观点。就目前的形势看,回避或抵制多元文化的态度显然是不明智的,文化多元化是历史的发展大势。事实上,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隔阂、交流与对话同在。问题是,如何在尊重与鼓励多元、倡导个性的基础上,寻求最起码的共识、合作和互惠。“不遵循一个允许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与集团之间相互沟通的普遍主义原则,就不可能有多元文化的社会。”[8]在明了了这一基本的判断或立场的前提下,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无论是对于促成健康、良性的多元文化环境,还是对于启迪和引导个体的文化选择,学校道德教育都是大有可为的。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开放、宽容的心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心胸来审视形形色色的文化样式和价值需要,以多种方式来展示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同时,鼓励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引导学生反省和确认自己的文化归属,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个性。必须反对一刀切或人为地将文化和价值等级化的简单做法,真正告别各式各样的“中心主义”——种族、民族、性别、阶层、职业、年龄、区域中心主义等。

此外,还应该以温和的、理性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欣赏不同的文化,寻找文化的共性,学会如何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友好相处、取长补短。

四、文化殖民的压力与自省

按照后殖民理论的观点,在世界步入现代化、全球化的今天,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对后发的现代化国家的帝国主义行径仍然没有停止,并事实上造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殖民——文化殖民。“在我们这个时代,直接的控制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将要看到,帝国主义像过去一样,在具体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也在一般的文化领域中继续存在。”[9]后殖民理论认为,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如西方发达国家和社会基于自身的经济和力量优势主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有意识的文化传输和同化,或者发展中国家出于加速现代化的谋划而不得不对来自先进国家的文化自动缴械,进而丧失文化和民族自信心等,还是由于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都是不可避免的逻辑事实。具体来讲,在全球交往的时代,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按照事先制订好的符合发达国家利益需求的规则和价值观、审美观来行动,发达国家则通常把这些规则和价值观美化成全世界通用的普适规则和价值观。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和民族则常常由于自卑、盲目和认识上的模糊等原因,对这些规则全盘接受,以至顶礼膜拜,从而丧失了自我,失去了个性发展和原动力,最后在文化上沦为发达国家的精神奴隶,在经济和政治上成为发达国家的牺牲品。“世界历史中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实行如此大规模力量与思想上的干预,像美国对世界的干预一样……我们总的来说从未像今天这样,在我们真正(与强加给我们的相对而言)的文化属性是什么的问题上感觉如此支离破碎,被如此贬低或完全抹煞”。[10]这样,发达国家则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新的统治者和吸血虫。而这种新的殖民较之传统的殖民形式更加可怕,它不仅兵不血刃就获取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而且亦使弱势群体失去了反抗的意识和斗志,永远丧失了发展的可能。

文化殖民理论一经提出,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姑且不论文化殖民理论的是非曲直,毫无疑问的一点就是,在全球化时代,处于经济、科技优势地位的国家和地区与相对落后的地区比较起来,其文化输出的成分更多一些,世界通用的各种标准和规则无疑也是发达国家先期制定的,在许多国家也的确存在“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美国化”的潜规则和集体无意识。“站在21世纪门口的绝大多数民族,完全有理由担心,操纵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手中的全球化力量,终将并且已经成为他们推行新型殖民主义的新式武器……人们不能不承认,所谓全球化,实际上必将成为美国化,成为按美国意志塑造全球的运动”。[11]对于中国来说,在进行快速的现代化转型,迫切希望融入全球化的大家族中,但是,对照后殖民理论的观点和提示,再来反思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思想和行为,就不难发现,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伦理、审美层面的态度,还是需要推敲的。在西方强大势力的推动下,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席卷全球,从衣食起居到人际交往,从生活方式到语言表达,从科技和制度到价值和审美,西方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浸染着人们的身心。在学校教育中,对外来文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照搬有余,而本土化的改造、适应与承换则明显不足。从这个角度讲,说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殖民——文化殖民的压力,可能并不为过。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不少有识之士敏锐地看到,经济、科技的全球化逻辑并不天然地适用于文化,文化应该有自己特有的逻辑和追求,所以,在积极响应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必要的文化自觉、自省和自立就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基本任务。

所谓文化自觉,用费孝通先生的说法,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2]也就是说,文化的自觉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而这一点,既不能通过文化回归也不能通过全盘西化或他化的方式来实现,而是要对文化传统的形成、发展,它的规律和特点,它的优势和不足,它在世界多种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全面的把握,对其他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吸取其精华。在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代化和现代性具有其普遍性、普适性的一面,全球化把世界变为一体,也理所当然要求世界享有包含伦理、法理在内的最起码的、最低限度的公共准则,同时,西方文化作为现代化的先行者做出的表率

是值得借鉴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就是世界,西方的文化就是最好的文化,西方的价值观就是最好的价值观,那种试图站在“山巅之城”来统帅世界,为人类提供标准和楷模的思想不过是一厢情愿。面对现实中强势文化的巨大压力,面对民族文化可能被同质化的危险,面对新的文化殖民,道德教育领域的文化自觉一方面固然应继续以开放的视野、宽广的胸怀来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固步自封、我族为大、各自为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的文化建设和心灵修行应继续站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之上,接受全世界文明的洗礼和冲刷,才能博采众长、永葆青春;但另一方面,更要树立坚强的民族自信心,要始终确信自己的民族和民族文化存在的价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了自己的民族和本土文化特色,就等于失去了自我。另外,还必须确立一种信念,即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的改革,要始终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实践,植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实际,最终建立起一套我们自己的文化系统和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肯定要融合和吸收各种域外的因素,但外来文化只能是强身健体,为我所用,而不可全盘照搬。在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中,人们已从理念、课程、策略与途径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践,但对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似乎还未做正面的回答,那就是:我们究竟应该培养和能够培养什么样的道德人格?具体来讲,在全球化带来的强势文化挤压下,道德教育的目标除了要培养世界人、个性化的自我之外,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看,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合理的回答,才能赋予道德教育改革以实质性的内容,而只有具备充分的文化自觉和自省,才能对此问题作出合理的思考。

以上只是从几个不同的侧面论述了当前中国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文化困惑或文化上的难题:文化路向的叩问旨在展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应该确立的主导性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使命,它既来自对社会现实的把握和对社会发展方向的判断,也来自对文化传统和当前文化境遇的厘定;文化传统的追索旨在从纵向的、历史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多元文化碰撞的辨析主要是从现实文化生态的角度来分析学校道德教育文化选择的困惑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文化殖民压力的揭示主要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和弱势文化的立场来探讨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正在遭遇的困惑。这些文化上的困惑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新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解决的基本文化问题,在经历了百年的文化冲突和嬗变之后,学校道德教育作出清明而合理的文化自觉就成了人们的共同心愿。毕竟,道德教育并不只是现有文化和社会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它应该成为文化的检视者与开拓者,应该以特有的姿态回应文化上的难题,承担起自己应有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13.

[3]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29.

[4][5]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29、430.

[6]陈晓明.思亦邪——当代博士生导师思辨集粹书系(第四辑)[C].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55.

[7]L·斯维德勒.全球对话的时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31、330.

[8]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27.

[9][10]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0、454-455.

[11]庞朴.文化一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330.

[1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97,(3).

中国文化概论 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 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二、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 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 “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写的( A ) A、《易传》 B、《吕氏春秋》 C、《战国策》 D、《国语》 2. 战国时期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提出了( C )的观点。 A、八卦 B、天人感应 C、五行相胜 D、天道自然 3.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的,以( B )为本,并结合《周易》中的儒家思想,所创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 A、法家思想 B、老庄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学思想 4.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使节去印度求取佛经,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在洛阳城外建(D),是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A、少林寺 B、相国寺 C、大理寺 D、白马寺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C )。 A、《论语》 B、《孟子》 C、《易传》 D、《尚书》 6.最早提出“天道自然”观点的是( B )。 A、史伯 B、老子 C、庄子 D、列子 7.真正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的是( B )。 A、达摩 B、六祖慧能 C、神秀 D、济颠 8.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 )。 A、气本论 B、理本论 C、一阴一阳谓之道 D、吾心即宇宙 9.儒家五经由汉朝人用当时通行的文字( B )记录成书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A、小篆 B、隶书 C、籀文 D、大篆 10.倡导“知行合一”“致良知”并加以系统理论阐述的,是明代哲学家是( B )。 A、李贽 B、王阳明 C、陆九渊 D、顾炎武 11. 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 )。 A、气本论 B、理本论 C、一阴一阳谓之道 D、吾心即宇宙 12. 书院之名,最早见于( D ),最初是作为官方藏书、修书的场所。但真正具有教学性质的书院出现在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并逐步衍变成具有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图书整理和出版性质的机构。 A、西周 B、战国 C、汉代 D、唐代 13. “五斗米道”是东汉年间沛国丰人张陵在西蜀( C )创立的。 A、昆仑山 B、巴山 C、鹤鸣山 D、武当山 14. “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 D ) A、《列子》 B、《文子》 C、《春秋繁露》 D、《周易》 15.“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最早见于( B ) A、《尚书》 B、《春秋·公羊传》 C、《左传》 D、《史记》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道教的信仰特征。 (1)首先指出道教把道家的“道”人格化为什么。 (2)指出道教的核心内容与终极关怀是什么。 (3)指出道教有哪两重理想境地。 (4)指出道教乐生、重生、贵术的特点。 (5)最后指出道教对“命”的态度。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2020年整理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doc

《中国文化概观》学习心得 程海霞 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吗?但是,“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等等。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定义,但要用确切的话语,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和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我要多多学习多多探索,已求多中国文化概念有所了解和领悟。回顾过去,很庆幸选课的时候,坚持考了自己的兴趣课,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政法系。我曾经为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大学选修课的时候,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我受益良多。 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的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 8.尚书皋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 谦和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容和合理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 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被称为大文化。(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2.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义是以文教化。 3.嫡长子继承制:(课本)古代统治者实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中有一个是正妻,即“嫡”,其子为嫡子,按照周制,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至于这位嫡长子贤与不肖,不在考虑之内。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至于被立者是否为庶子最年长者,也不在考虑之内。 (百度百科)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其目的在于解决劝慰与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4.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由周人创立。,其主要旨意为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主要内容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 5.一体石经:东汉灵帝时,为了正定五经文字,在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 6.自然神崇拜: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在世界宗教史上的各种自然崇拜中,当推日神崇拜为最盛。 7.六七家宗:魏晋时期,玄学与佛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六家”指魏晋时期传扬般若学的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会。“本无”一家后又分出“本无异”一宗,合称“七宗”。从思想内容说,“六家七宗”都在谈论、宣扬佛教“空”的道理,但具体说法却各不相同。从立论角度、思想旨趣说,“六家七宗”又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派别,即心无、即色、本无。 8.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结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理学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其主要派别有: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 9.以人为本: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10.中西体用: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用”是为“体”服务的。 简答 1.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2)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3)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 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4)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诗经中提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的维新属于()。 [A] 文化维新[B] 经济 维新 [C] 政治 维新 [D] 国防 维新 2、带“女”部首的姓,如“姚”、“姬”等,一般是和()。 [A]官职有关[B]母系氏族有关 [C]居地有关[D] 历史事件有关 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 钟繇[B] 张华[C] 陆机[D] 陆云 4、中国传统文化以哪个时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A] 魏晋[B] 南北 朝 [C] 唐末[D] 明清

5、小篆来源于 [A]石鼓文[B]金文[C]甲骨 文 [D]隶书 6、下列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派别是 [A]道家[B] 儒家[C]墨家[D]法家 7、提出“四诊”、“六经辩证”、“八纲辩证”等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八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的是()。 [A] 《黄帝内经》[B] 《神农本草经》 [C] 《伤寒杂病论》[D] 《黄帝明堂经》 8、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融合发生在()时期。 [A] 秦汉[B] 汉唐 [C] 宋元[D] 明清 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 [A] 形象思维[B] 抽象思维[C] 辩证思维[D] 整体思维

10、宋明新儒学具有宗教色彩,是一种儒学化了的()。 [A] 道学[B] 墨家学说 [C] 法家学说[D] 佛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 选、错选均无分。 1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以半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B] 以尊君事亲为原则 [C] 以儒学为主干[D] 以天人合一为目 标 12、商周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 [A] 小篆[B] 甲骨 文 [C] 隶书[D] 金文 13、下列属于秦统一中国后实行整齐制度的是()。 [A] 三公[B] 郡县[C] 驰道[D] 繁荣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9A文】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练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C】 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 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C】 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D】 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 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D】 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 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D】 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 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C】 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 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D】 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 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C】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 A.出人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 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D】 A.查B.验C.测D.切 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C】 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2世纪D.公元16世纪 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B】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 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C】 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 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C】 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 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D】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 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 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D】 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 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B】 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A】A.张道陵B.张角C.张鲁D.张衡 20.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D】 A.王维B.柳宗元C.杜牧D.白居易 21.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 A.仁B.义C.礼D.智 22.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C】 A.三大语系B.四大语系C.五大语系D.六大语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感悟孔子 很荣幸能在大三上半学期上中国文化概论,在上复杂的专业课之余享受这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宴。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儒家,道家,佛教的思想无不令人惊叹,发人深省。其中在我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孔子。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认识孔子这一人物,有时早上起床后会响亮地诵读论语十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经典的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起初似懂非懂,但想必这些语句讲的内容必是十分有道理,从那时起我对“子曰”里的“子”已经开始萌生出敬意。由于高中开设了论语这一科目,让我有机会更加近距离地了解孔子。《论语》中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细致的刻画,让孔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着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的“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关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孔子身处乱世,可谓生不逢时,他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得不到重用的命运。在课堂上观看《孔子》这一电影中就有形象的画面。孔子在挣扎之后也认清了这个事实,但是他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坚持传道授业解惑,发扬儒家文化。值得庆幸的是,孔子并不是孤身一人,他有一大批心爱的弟子誓死追随。常年的朝夕相处,让孔子与弟子间的师生感情十分深刻,因此在子路和颜回这些心爱的弟子去世后,孔子痛哭不能自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人留恋其中,惊叹不已。虽然我对孔子的理解不是十分深刻,虽然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我将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不断学习,希望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领悟。

17春《中国文化概论》课后复习资料

17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4 交卷时间:2017-08-16 16:04:21 一、单选题 1. (4分)中国寺庙最早见于记载的是 A. 苏州寒山寺 B. 登封少林寺 C. 洛阳白马寺 D. 开封相国寺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6中国宗教信仰情况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2. (4分)空前提高文章的价值和功用,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的是

A. 孔子 B. 曹丕 C. 韩愈 D. 朱熹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3文学成就和文学思想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3. (4分)《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6中国宗教信仰情况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4. (4分)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2语言文学和古代典籍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5.

(4分)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盗跖,其性一也”,道德与知识来源于后天环境的教育和积累,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曾参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8中国古代教育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6. (4分)()翻译出版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天演论》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冯桂芬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8.1深层文化差异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7. (4分)中国古代音乐,可以独奏的乐器中,地位最为重要的是 A. 琴 B. 筝 C. 笛 D. 箫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7中国艺术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回答模式:出处+解释)、 1、文化的大传统+小传统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是由私塾、学校、书院的教育形成的。通过一些有财产、有教养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上层社会的通行规则,逐渐建立起来。在古代中国,一个在这样传统中生活的人,从小受家塾的教育,读经典,长大考经典,按照经典的礼仪规则参加社会活动,形成了一个相互认同的阶层。他们的行为、举止、谈吐是他们相互认同的标志,这个传统的延续,是由一代一代的教育(特别是经典学习)来保证。 ?小传统:民众的生活与知识 1.耳濡目染的经验。 2.文化阶层的影响。 3.传统仪式的暗示。 4.乡村生活中很重要的,演戏、说书。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一对类似于“上智下愚”的概念,叫做“大传统和小传统”。前者指代表着国家与权力的,由城镇的知识阶级所掌控的书写的文化传统(是以都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内省的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后者则指代表乡村的,由乡民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承的大众文化传统(指散布在村落中多数非内省的农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他希望借助于对现实的社会空间的内部划分,来说明社会中同时并存的有两种不同的传统。雷德菲尔德的这一区分很快被学术界所接纳,有时又改称“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成为相当流行的文化分析工具 2、克己复礼: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德境界的修养方法。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作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人的定义。 ?孔子认为,要恢复社会秩序,使人人各安其位,上下和睦,必须要“克己复礼” 孔子的政治理想,以“周礼”维护社会秩序,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上下和睦的理想没有能够实现。但对于“礼”的重视却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传统。 “礼”的精神和内在根据在于“仁”孔子把“仁爱”之情,赋予了“礼”,才使礼有了合法性,和道德内涵。 3、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人是由宇宙大道演化而来的,是道 在世间的具体体现形式。人的生命与其他一切生命一样,都只是宇宙演变过程中的一刹之间, 人生与人死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既然生死没有差别,人活着也算不上什么乐事,死亡了也就 没有必要悲哀。因而,最明智的人生态度是顺其自然。也就是说,人一旦出生,你就自然而然 地活着,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也用不着为活在世上而庆幸;如果死去了,你就自然而然的回 归,用不着为离开人生而苦恼,也不要有太多的留恋,庄子认为,如果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这 一点,那就是人生的大智大慧;如果在行动上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你的一生就会有永远的快乐,如果你对自己、对他人都这样认为,都这样对待,那你就坦然一生,无忧无虑,并具有了达到 圣人境界的潜质。他这番道理,姑且不论其真实程度。就以他对生死的态度来说,便远在常人 之上。他摆脱了鬼神对于人类生死命运的摆布,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现象;认为生死的过 程不过是像四时的运行一样。

中国文化概论学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学后感 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像所有的第一次一样,特别新鲜,思绪复杂。 初次翻阅课本,不可否认,实有索然无味之感,偶伴有新鲜的症状也只就是一闪而过的事情,脑中一直盘旋着那么点固定思维——但凡与“概论”沾边,此物绝非等闲,也绝非就是等闲之辈能忍受的知识熏陶与乏味无聊。现在想来,起初的想法确实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等到真正上课,去完完整整地接触它,这“概论”二字栩栩如生,引导我走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感叹“概中国之古今,论文化之传承”的动人之处。此时,思绪再次复杂,陷入沉思的浪潮中。 中国,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风风雨雨而屹立不倒,并保持与传承着文化,使其不受磨灭,奇迹就就是这样,在时间的长河下被打磨、碾压后造就。 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历史、现今、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中架构出一条不可分离的定律,其意义深远。学习中国文化,使我们沿着历史的基本路向瞧到了文化的发展,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在那些曾经的辉煌的足迹中感受历史所传承下来的不朽与感动。 在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这段时间里,我获得了填补我心中渴望的有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收获颇丰,而对这门课程的学后感也慢慢的显现,让我想一吐痛快。一些深刻的内容,让我想把自己学到的与想到的结合起来谈一谈。 伏羲——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就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感叹于在那么一个古老的新石器时代,竟有这么一个聪慧的王,开创伟大的中国文化,并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伏羲创造的伟大功绩在历史上不可磨灭,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网罟、天火 在渔猎工具方面,伏羲氏发挥聪明才智,借鉴蜘蛛结网方式,教导部众用绳索编结成网,网禽兽,网鱼虾,工具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渔猎业空前发展,捕获量大增,于就是将消费不完的渔猎品加以驯养,开始了畜牧业,进而开始了原始农业,社会进入农牧并举的时代,而此进步也验证了生产工具越先进,生产力水平越高这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回归当今社会,不容否认,渔猎业的发展离不开那一张张瞧似简单却大有用处的网,虽然科技不断被用于渔猎业,但就是所有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都就是被基础升华出来的高层次,网的基础作用便不可被摧毁。 青马《绎史》引《河图挺辅佐》说:“伏牺禅于伯牛,钻木作火。”考古证明,人类使用天然火的历史可推至距今10万年前。伏羲的“钻木取火”当就是对取火方法的改进。火的使用对人类体质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历史的前程,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只一心向前发展行进着,瞧历史起起落落,却始终走向了未来。 二、立礼乐、婚姻之制 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现代,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音乐已不就是那样的单纯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所发展出的乐器与音乐已不就是琴瑟、歌谣等那么的简单,在音符穿街过巷的今天,我深切感受到伏羲的伟大以及她灵动的气息,脉脉相承,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掩盖的功绩。 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族外婚就是人类婚姻关系史上的重大进步,它只就是指一个氏族对另一个氏族之间的嫁娶,就是一种族外群婚,这种群婚已排除了氏族内部血亲间的性关系,实行氏族之间的男女群婚,当然比族内“血缘群婚”进步,而且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自然界万物的演化规律就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实行族外婚的氏族,其成员的智商高,体质强,整体实力明显优于实行血缘婚制的家族,使得历史可以不间断地延续下来,由此瞧来,族外婚无论就是对过去还就是现在都起着无可置辨的主导作用。

完整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1]“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于()。 答:C A《论语》 B《庄子》 C《周易》 D.《尚书》 [2] 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方式有()。 答:D A农商兼宫 B行商经营 C坐商经营 D公司经营 [3]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礼俗规约伦理特征的是()。 答:D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自觉性 [4]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 答:C A个体思维

B理论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 ⑸ 下列我国古代有关天人关系的重要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答:D A天人合一 B天人交胜 C天人之分 D天人相分 ⑹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它是()。 答:D A道教 B儒教 C袄教 D禅宗 [7]“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答:D A张载 B二程 C朱熹 D周敦颐

[8]"修辞立其诚”出自于()。 答:C A《论语》 B《庄子》 C《周易》 D《老子》 [9]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次。 答:B A1 B2 C3 D4 [10] 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 答:A A打制石器的使用 B农业 C制陶 D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11]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一是土地的过当开垦,二是()。 答:A A林木资源的过量开米 B乱修水利

C运河的开凿 D牧马场的广布 [12]儒家的创始人是()。 答:A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子思 [13]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模式有()。 答:D A市 B集 C墟 D [14]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礼俗规约伦理特征的是( )。 答:D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自觉性 [15]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

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 A.国别文化 B.人文文化 C.民族文化 D.历史文化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 A.文化现象 B.文化产品 C.文化思潮 D.文化事象 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A.青藏高原地带 B.华北平原地带 C.江汉平原地带 D.黄土高原地带 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 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 A.大兴水 B.大兴武功 C.大兴土木 D.大兴文治 6.司马迁的《史记》是()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国别史 D.典志史 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部落的代兴 B.部族的代兴 C.族群的代兴 D.方国的代兴 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 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 B.夏朝史实 C.商朝史实 D.西周史实 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 B.宋陆龟蒙《耒耜经》 C.元王桢《农政全书 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A.栽培高粱 B.整修田埂 C.使用水车 D.栽培水稻 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正东 B.正南 C.东南 D.西南 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皇甫谧 C.孙思邈 D.李时珍 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朝 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井田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 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