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继 小于2.5健康yw

曹军继 小于2.5健康yw
曹军继 小于2.5健康yw

Research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Constituents and 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 in a Heavily Polluted Chinese City

Junji Cao,1 Hongmei Xu,1 Qun Xu,2 Bingheng Chen,3 and Haidong Kan 3,4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oess and Quaternary Geology (SKLLQG),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n,

China; 2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 3School of Public Health, Key Lab of Public Health Safet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4G_RI o C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Changing Global Environment) and Fudan Tyndall Centr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Cao et al.

PM2.5 constituents and 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

Cao et al.

PM2.5 constituents and 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in Xi’an indicate considerable risk heterogeneity among the various PM2.5 constituent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n PM con-stituents (Ito et al. 2011; Laden et al. 2000; Ostro et al. 2007, 2008; Peng et al. 2009; Zhou et al. 2011), we found that PM2.5 con-stituents resulting from the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 (e.g., NH4+, NO3–, Cl–, OC, EC, Cl, Ni) maintained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s with mortality outcomes even after we adjusted for PM2.5. In contrast, we did not fin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mortality and common crustal elements (e.g., Ca and K) in Xi’a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a previous study performed in six U.S. cities that showed PM2.5 crustal particles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daily mortality (Laden et al. 2000).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we observ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for some, but not all, lag struc-tures of PM2.5 constituents.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clarify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iming of exposures and their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Our analysis indicates positive associa-tions of 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 with IQR increases in OC or EC during the previous 1–3 days even after adjusting for PM2.5 mass.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indings of a meta-analysis of short-term exposure time–series studies of EC and daily mortality that reported positive associations with 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 (Smith et al. 2009). The results of a recent cohort study in California suggest that long-term exposure to OC also increase 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 (Ostro et al. 2010). Additionally, several previous studies support the biological plausibility of a link between exposure to OC or EC and exacerbations of cardiopulmonary diseases (Gold et al. 2005; Henneberger et al. 2005; Jansen et al. 2005; Lanki et al. 2006; Lewne et al. 2007; Mar et al. 2005; Shih et al. 2008; von Klot et al. 2009). For example, one study in Germany examined weekly electrocardiograms of 56 men with a history of heart disease and foun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of OC or EC with changes in myo-cardial repolarization, 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Henneberger et al. 2005). Gold et al. (2005) found associations of EC with ST-segment depression among a panel of 24 elderly Boston residents. Similarly, Lanki et al. (2006) examined the health effects of five PM2.5 components (Si, S, Ni, Cl, and EC), and found only EC ha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ST-segment depression in multipolluant models. Exposure to OC or EC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nitric oxide (NO) in exhaled breath, a marker of airway inflammation (Mar et al. 2005). Thus, exposures to both OC and EC are associated with a number of indicators that could contribute to cardio p ulmonary mortality.

NO3–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in our study. To date, only a few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of NO3– with mortality, and

their findings were inconclusive. For example,

Klemm et al. (2004) found a positive but insig-

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NO3– and mortal-

ity in Atlanta (Georgia), whereas Ostro et al.

(2007) foun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NO3– and mortality in six California counties.

Mo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effects of NO3–. In our study, SO42–

(mean level: 31.6 μg/m3)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oxico-

logical studies showing little toxic evidence of

SO42– effects on the cardiopulmonary system

at typical environmental concentrations (Reiss

et al. 2007). As Schlesinger and Cassee (2003)

pointed out, the 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

tion of SO42– to alter pulmonary mechanical

function in normal humans following acute

exposure is > 1,000 μg/m3.

In our analysis, an IQR increase of

0.01 μg/m3 in 1-day lagged Ni was associated

with 0.4% (95% CI: 0.0%, 0.8%), 0.6%

(95% CI: –0.1%, 1.2%) and 0.9% (95% CI:

0.2%, 1.7%) increases in total,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mortality. As a transition metal,

Ni may affect health by produc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increasing oxidative stress

(Lippmann et al. 2006; Schlesinger et al. 2006).

In fact, existing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provide

evidence of adverse effects for several transition

metals (Dominici et al. 2007; Huang et al.

2003; Lippmann et al. 2006; Ostro et al. 2007,

2008). For example, Huang et al. (2003) found

that exposure to a factor including vanadium

(V), Zn, and copper (Cu) from concentrated

ambient particles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blood fibrinogen levels. Using the National

Morbidity, Mortality, and Air Pollution Study

(NMMAPS) database, Lippmann et al. (2006)

found that daily mortality rates in the 60 U.S.

cities with speciation data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verage levels of Ni and V, but

not other measured species. In Xi’an, the major

source of Ni in PM2.5 is fossil fuel combustion,

especially heavy oil (Shen et al. 2009b). The

role of Ni in PM2.5 health hazard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further.

In our analysis, a 10-μg/m3 increment in

the 1-day lagged concentrations of PM2.5 was

associated with 0.2% (95% CI: 0.1%, 0.3%),

0.3% (95% CI: 0.1%, 0.4%), and 0.4% (95%

CI: 0.2%, 0.6%) increases in total, cardiovas-

cular, and respiratory mortality,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studies of PM2.5 and daily

mortal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Franklin

et al. 2007; Ostro et al. 2006; Ueda et al. 2009;

Zanobetti and Schwartz 2009), our estim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s of PM2.5 with mortality were

somewhat lower in magnitude per amount of

PM2.5 mass. For example, a multicity analy-

sis in 112 U.S. cities found that a 10-μg/m3

increase in PM2.5 was associated with a 1.0%

increase in total mortality, a 0.9% increase in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nd a 1.7% increase in

respiratory mortality (Zanobetti and Schwartz

2009), whereas our findings are in agreement

with earlier evidence (Aunan and Pan 2004)

suggesting weaker associations between health

outcomes and unit increases in air pollution

exposures in China than in developed coun-

tries. This may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toxicity of PM,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local PM concentrations and

population sensitivity to PM in addition to dif-

ferences in age structure and other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Lower risks of death per unit

increases in pollutants when concentrations

are high may reflect the selective attrition of

vulnerable members of the population who die

before concentrations reach the maximum level

(Wong et al. 2008). Also, associations between

mortality and PM exposures ranging from low

(e.g., exposure levels associated with ambient

air pollution) to high (e.g., exposure levels asso-

ciated with cigarette smoking) concentrations

suggest that the exposure–response curve of

PM often tends to become flat at higher con-

centrations (Pope et al. 2009).

Accurate information on the shape of

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s is crucial for

public health assessment, and the demand for

providing the relevant curves has been grow-

ing (Dominici et al. 2002).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may vary by location depend-

ing on factors such as the air pollution mix-

ture, climate, and overall health of the studied

population (Samoli et al. 2005). In our study

population, we did not observe evidence for

a threshold concentration below which PM2.5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suggest-

ing that linear models without a threshold are

appropriate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PM2.5 on

daily mortality for the high-exposure settings

typical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Our study has limitations. First, we evalu-

ated the associations of multiple constituents

and lags with three different mortality out-

comes; som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therefore,

may have occurred by chance. Second, because

of moderate-to-high collinearity among PM2.5

constituents, we could not adjust for multiple

exposures, and some associations may reflect

the effects of other correlated components. We

did not measure several elements such as sele-

nium (Se), V, and silicon (Si), although previ-

ous studies report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se elements and adverse health out-

comes (Laden et al. 2000; Ostro et al. 2007),

and we could not evaluate ozone (O3) due to

a lack of monitoring data in Xi’an. As in many

previous time–series studies, we used PM2.5

monitoring results from a fixed station as a

proxy measure for population exposures to air

pollution. As a result, a number of issues may

arise given that ambient monitoring results

differ from personal exposure level to air pol-

lutants (Sarnat et al. 2001, 2005). In addition,

Cao et al.

variation in the extent of exposure misclassi-fi c ation among individual constituents may influence associations. Finally, we did not con-duct formal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5 constituents, and therefore cannot identify the source components that contributed most to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M2.5 and mortality.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PM2.5 constitu-ents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may have an appreciable influence on the health effects attributable to PM2.5. Associations of PM2.5 with mortality in Xi’an are somewhat lower in magnitude per amount of PM2.5 mass com-pared with associations reported for popula-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Our findings add support to previously reported evidence of PM2.5-related health effects in China and sug-gest that combustion-associated pollutant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 efeRences

Aunan K, Pan XC. 2004. Exposure–response functions for health effects of ambient air pollution applicable for China—a meta-analysis. Sci Total Environ 329(1–3):3–16.

Bell ML, Samet JM, Dominici F. 2004. Time-series studi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nu Rev Public Health 25:247–280. Brunekreef B, Holgate ST. 2002. Air pollution and health. Lancet 360(9341):1233–1242.

Cao JJ, Chow J, Lee S, Li Y, Chen S, An Z, et al. 2005.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atmospheric organic and elemental carbon during fall and winter of 2003 in Xi’an, China. Atmos Chem Phys 5:3127–3137.

Cao JJ, Lee SC, Chow JC, Watson JG, Ho KF, Zhang RJ, et al.

2007. Spati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over China. J Geophys Res 112(D22S11);

doi:10.1029/2006JD008205 [Online 10 November 2007].

Cao JJ, Lee S, Ho K, Zhang X, Zou S, Fung K, et al. 2003.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China during 2001 winter period. Atmos Environ 37(11):1451–1460.

Cao JJ, Zhu CS, Chow JC, Watson JG, Han YM, Wang GH, et al. 2009. Black carbon relationships with emissions and meteorology in Xi’an, China. Atmos Res 94(2):194–202. Chines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0. Proposed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Beijing [in Chinese].

Available: https://www.360docs.net/doc/0c7654242.html,/gkml/hbb/bgth/201011/ W020101130374443014849.pdf [accessed 24 December 2011]. Chow JC, Engelbrecht JP, Watson JG, Wilson WE, Frank NH, Zhu T. 2002. Designing monitoring networks to represent outdoor human exposure. Chemosphere 49(9):961–978. Chow JC, Watson JG, Chen LW, Arnott WP, Moosmuller H, Fung K. 2004. Equivalence of elemental carbon by thermal/ optical reflectance and transmittance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protocols. Environ Sci Technol 38(16):4414–4422. Dominici F, Daniels M, Zeger SL, Samet JM. 2002.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estimating regional and nation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J Am Stat Assoc 97(457):100–111. Dominici F, Peng RD, Bell ML, Pham L, McDermott A, Zeger SL, et al. 2006.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hospital admission for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JAMA 295(10):1127–1134.

Dominici F, Peng RD, Ebisu K, Zeger SL, Samet JM, Bell ML.

2007. Does the effect of PM10 on mortality depend on PM nickel and vanadium content? A reanalysis of the NMMAPS data.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5:1701–1703. Franklin M, Zeka A, Schwartz J. 2007. Association between PM2.5 and all-cause and specific-cause mortality in 27 US communities. J Expo Sci Environ Epidemiol 17(3):279–287. Gold DR, Litonjua AA, Zanobetti A, Coull BA, Schwartz J, MacCallum G, et al. 2005. Air pollution and ST-segment depression in elderly subject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3:883–887.

Guo Y, Jia Y, Pan X, Liu L, Wichmann HE. 2009.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hospital

emergency room visit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Beijing, China. Sci Total Environ 407(17):4826–4830.

Hastie TJ, Tibshirani RJ. 1990.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London:Chapman & Hall.

Henneberger A, Zareba W, Ibald-Mulli A, Ruckerl R, Cyrys J,

Couderc JP, et al. 2005. Repolarization changes induced

by air pollution i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patient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3:440–446.

Huang YC, Ghio AJ, Stonehuerner J, McGee J, Carter JD,

Grambow SC, et al. 2003. The role of soluble components

in ambient fine particles-induced changes in human lungs

and blood. Inhal Toxicol 15(4):327–342.

Ito K, Mathes R, Ross Z, Nadas A, Thurston G, Matte T. 2011.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constituents associated with car-

diovascular hospitalizations and mortality in New York

City.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9:467–473.

Jansen K, Larson T, Koenig J, Mar T, Fields C, Stewart J, et al.

2005. Associations between health effect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and black carbon in subjects with respiratory dis-

ease.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3:1741–1746.

Kan H, London SJ, Chen G, Zhang Y, Song G, Zhao N, et al.

2007. Differentiating the effects of fine and coarse par-

ticles on daily mortality in Shanghai, China. Environ Int

33(3):376–384.

Klemm RJ, Lipfert FW, Wyzga RE, Gust C. 2004. Daily mortality

and air pollution in Atlanta: two years of data from ARIES.

Inhal Toxicol 16(suppl 1):131–141.

Laden F, Neas LM, Dockery DW, Schwartz J. 2000. Associ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ith daily mor-

tality in six U.S. citie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08:941–947.

Lanki T, de Hartog JJ, Heinrich J, Hoek G, Janssen NA,

Peters A, et al. 2006. Can we identify sources of fine par-

ticles responsible for exercise-induced ischemia on days

with elevated air pollution? The ULTRA study.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4:655–660.

Lewne M, Plato N, Gustavsson P. 2007. Exposure to particles,

elemental carbon and nitrogen dioxide in workers exposed

to motor exhaust. Ann Occup Hyg 51(8):693–701.

Lippmann M, Ito K, Hwang JS, Maciejczyk P, Chen LC. 2006.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nickel in ambient air.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4:1662–1669.

Ma Y, Chen R, Pan G, Xu X, Song W, Chen B, et al. 2011.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in Shenyang,

China. Sci Total Environ, 409:2473–2477.

Mar TF, Jansen K, Shepherd K, Lumley T, Larson TV, Koenig JQ.

2005. Exhaled nitric oxide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and short-

term PM2.5 exposure in Seattle.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3:1791–179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8.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Ostro B, Broadwin R, Green S, Feng WY, Lipsett M. 2006. Fine par-

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nine California counties:

results from CALFINE.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4:29–33.

Ostro B, Feng WY, Broadwin R, Green S, Lipsett M. 2007. The

effects of components of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on mortality in California: results from CALFINE.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5:13–19.

Ostro B, Feng WY, Broadwin R, Malig BJ, Green RS, Lipsett MJ.

2008. The impact of component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on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susceptible subpopulations.

Occup Environ Med 65(11):750–756.

Ostro B, Lipsett M, Reynolds P, Goldberg D, Hertz A, Garcia C,

et al. 2010. Long-term exposure to constituents of fine par-

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results from the California

teachers study.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8:363–369.

Peng RD, Bell ML, Geyh AS, McDermott A, Zeger SL, Samet JM,

et al. 2009. Emergency admissions for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ine

particle air pollution.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7:957–963.

Peng RD, Dominici F, Louis TA. 2006. Model choice in time

series studies of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169(2):179–203.

Pope CA III, Burnett RT, Krewski D, Jerrett M, Shi Y, Calle EE,

et al. 2009.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nd exposure to airborne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cigarette smoke: shape of the

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 Circulation 120(11):941–948.

Pope CA III, Dockery DW. 2006. Health effects of fine particu-

late air pollution: lines that connect. J Air Waste Manage

Assoc 56(6):709–742.

Reiss R, Anderson EL, Cross CE, Hidy G, Hoel D, McClellan R, et al.

2007. Evidence of health impacts of sulfate- and nitrate-con-

taining particles in ambient air. Inhal Toxicol 19(5):419–449.

Samoli E, Analitis A, Touloumi G, Schwartz J, Anderson HR,

Sunyer J, et al. 2005. Estimating the exposure–response rela-

tionships between particulate matter and mortality within the

APHEA multicity project.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3:88–95.

Sarnat JA, Brown KW, Schwartz J, Coull BA, Koutrakis P. 2005.

Ambient gas concentrations and personal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s—implications for studying the health

effects of particles. Epidemiology 16(3):385–395.

Sarnat JA, Schwartz J, Catalano PJ, Suh HH. 2001. Gaseous

pollutants in particulate matter epidemiology: confounders

or surrogate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09:1053–1061.

Schlesinger RB, Cassee F. 2003. Atmospheric secondary inorganic

particulate matter: the toxicological perspective as a basis for

health effects risk assessment. Inhal Toxicol 15(3):197–235.

Schlesinger RB, Kunzli N, Hidy GM, Gotschi T, Jerrett M. 2006.

The health relevance of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char-

acteristics: coherence of toxic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

cal inferences. Inhal Toxicol 18(2):95–125.

Shen Z, Cao J, Arimoto R, Han Z, Zhang R, Han Y, et al. 2009a.

Ionic composition of TSP and PM2.5 during dust storms

and air pollution episodes at Xi’an, China. Atmos Environ

43(18):2911–2918.

Shen Z, Cao J, Tong Z, Liu S, Reddy L, Han Y, et al. 2009b.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bmicron particles in winter

in Xi’an. Aerosol Air Qual Res 9(1):80–93.

Shih TS, Lai CH, Hung HF, Ku SY, Tsai PJ, Yang T, et al. 2008.

Elemental and organic carbon exposure in highway toll-

booths: a study of Taiwanese toll station workers. Sci Total

Environ 402(2-3):163–170.

Smith KR, Jerrett M, Anderson HR, Burnett RT, Stone V, Derwent R,

et al. 2009. Public health benefits of strategies to reduce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health implications of short-lived

greenhouse pollutants. Lancet 374(9707):2091–2103.

Thurston GD, Ito K, Mar T, Christensen WF, Eatough DJ,

Henry RC, et al. 2005. Workgroup report: workshop on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 health effects—

intercomparison of results and implication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3:1768–1774.

Touloumi G, Atkinson R, Tertre AL, Samoli E, Schwartz J,

Schindler C, et al. 2004. Analysis of health outcome time

series data i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Environmetrics

15(2):101–117.

Touloumi G, Samoli E, Pipikou M, Le Tertre A, Atkinson R,

Katsouyanni K. 2006. Seasonal confounding in air pollution

and health time-series studies: effect on air pollution effect

estimates. Stat Med 25(24):4164–4178.

Ueda K, Nitta H, Ono M, Takeuchi A. 2009. Estimating mortality

effect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in Japan: a comparison

of time-series and case-crossover analyses. J Air Waste

Manag Assoc 59(10):1212–1218.

van Donkelaar A, Martin RV, Brauer M, Kahn R, Levy R,

Verduzco C, et al. 2010. Global estimates of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s from satellite-based

aerosol optical dept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8:847–855.

Venners SA, Wang B, Peng Z, Xu Y, Wang L, Xu X. 2003.

Particulate matter, sulfur dioxide, and daily mortality in

Chongqing, China.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1:562–567.

von Klot S, Gryparis A, Tonne C, Yanosky J, Coull BA, Goldberg RJ,

et al. 2009. Elemental carbon exposure at residence and

survival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pidemiology

20(4):547–554.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2.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ICD-10).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vailable: http://apps.who.int/classifications/

icd10/browse/2010/en [accessed 21 January 2012].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 WHO Air Quality

Guidelines for Particulate Matter, Ozone, Nitrogen

Dioxide and Sulfur Dioxide. Global Update 2005. Geneva,

Switzer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vailable: whqlib-

doc.who.int/hq/2006/WHO_SDE_PHE_OEH_06.02_eng.pdf

[accessed 21 January 2012].

Wong CM, Vichit-Vadakan N, Kan H, Qian Z. 2008. Public health

and air pollution in Asia (PAPA): a multicity study of short-

term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on mortality.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6:1195–1202.

Zanobetti A, Schwartz J. 2009. The effect of fine and coars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on mortality: a national analysi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7:898–903.

Zhou J, Ito K, Lall R, Lippmann M, Thurston G. 2011. 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com-

ponents in Detroit and Seattle.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9:461–466.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维护中心辅导记录.docx

WORD格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 心理辅导员张红梅 六 2 月 25 辅导吴宇年1辅导 班级( 1)性别男日— 6 月对象航龄3日期 班10 日 吴宇航,男, 13岁,六年级。表现比较浮躁,上课 基本 易开小差,爱和别人打架,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时,就不愿意听,作业也不怎么完成,错误情况 率高。 对作业做不做,考试成绩高低都抱无所谓态度,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自暴问题 自弃,语数英三门功课门门不及格。不管老师怎样耐心教育,他都麻木不仁的样子,教育表现效果不佳。 该生成长环境特殊,其母跟他相处的时间不多,一别就是几年,也从不过问,这使 小 B 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严重缺乏应有的母爱。他与父亲相互之间也缺乏沟通。夫妻 离异,父亲常常拿孩子当出气筒,致使该生误以为父亲也不 喜欢他,养成了一种逆反心理。父亲经常骂他“笨蛋”“死尸” 原因

“讨饭胚子”等,此类侮辱性言语,在该生脑海中留下深深的 分析 印象,也深深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产生了破 罐子破摔的想法。 辅第通过家访或把孩子父亲请到“家长学校”来学习相结合的办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导一法,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帮助他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主对阶要是“晓之以理,动之以 情,践之以行”的科学方法。并向孩 子父亲坚定地表示,不管怎样,我都会与他一起努力,共同 策段 探讨,齐心协力做好孩子思想的转变工作,让他也树立起信及 心。 过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宽松、和谐、文 程 明,充满爱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 格。缺乏自信的孩子,越责备越没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 我们老师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变为寻找孩子 第 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在平 二 时引导教育小B的时候,我就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让他感 阶 受我对他的关爱。如:“你这次干得不错。”“好,有进步了, 段 我很高兴。”“小B,好样的,再努力一把会更好。”“好棒, 我们该庆祝一下。”“唔,知错就改,挺好。”“啊,别泄气, 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什么困难了?来,我们一起想办 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 例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雨季渴望阳光 ——中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洪善一中许振华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具有很明显的不稳定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学生,他们叛逆、孤独、焦虑,而且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这直接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时,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如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便可进入一个健康而又稳定的发展时期;若得不到妥善解决或处置不及时,学生就极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冲突,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等。下面我就所经历的一个典型案例,谈谈在中学生“叛逆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基本情况 王同学,男,15岁,初二学生,高高的个子,学习成绩中等。新学期伊始,我发现他竟两周来从未笑过,也没见他与其它同学说话,更别提玩耍,上课总是低着头,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我决定对他进行特别关注。王同学生活习惯较懒散,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课堂上故意做小动作,课后不及时完成作业。在家里,父母和他交流,他总是显得极其厌烦,有时甚至大呼小叫。近段时间,王同学的学习成绩明显滑坡,竟然亮起了“红灯”。我找他到办公室谈话,他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回到教室一如往常。为此我进行了家访,家长态度很好,表示愿与老师配合,但家访后他在学校照样我行我素。 二、原因分析 由于初中阶段正处于青少年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管,特别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学生的“叛逆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存在有“叛逆心理”的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

企业(公司)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定义 (2) 4 职责 (2) 4.1 健康安全环保部 (2) 4.2 人力资源部 (2) 4.3 综合管理部 (2) 4.4 计划控制部 (2) 4.5 财务部 (3) 4.6 各部门、单位 (3) 5 管理内容及要求 (3) 6 参考文件 (4) 7 解释权归属及生效时间 (4) 8 附件 (4)

1 目的 为规范员工健康体检管理,明确体检的范围、职责和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公司。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健康安全环保部 1.是健康体检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与修订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2.负责制定员工体检计划并组织落实。 3.负责协调健康体检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出具体检报告,完成疾病分类统计、体检对象健康维护方案。 4.负责对体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安排复查、会诊等,建立健全公司员工健康监护档案。 4.2 人力资源部 1.负责组织新员工上岗前和离岗人员的体检工作。 2.负责对有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者的岗位进行调离、调换。 4.3 综合管理部 负责监督员工体检管理工作的落实,组织安排有毒有害岗位员工进行疗养。 4.4 计划控制部 负责落实健康体检经费。

4.5 财务部 负责支付健康体检费用并监督其使用。 4.6 各部门、单位 负责组织本单位人员按计划体检。 5 管理内容及要求 5.1 员工健康体检每年进行一次,新招收员工,入厂前安排1次常规体检,当年不再安排体检。 5.2 非职业性健康检查(一般健康监护体检)基本项目包括:全血细胞分析、肝功+表抗、肾功、胸透、心电图、尿常规、血糖、血脂、血压、B超、查体(内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问询职业史、既往病史、现病史、女工增加妇科项目检查。35岁以上员工可根据需要增加CT、MRI(核磁共振)项目的检查。 5.3 职业性健康检查(既有毒有害岗位体检)基本内容包括: 1.粉尘作业体检:一般健康监护体检项目+胸片+肺功全套+弥散功能。 2.放射线作业体检:一般健康监护体检项目+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脂内染色体互换(SCE)+淋巴细胞微核转换+甲状腺功能测定(共四项)+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 3.电焊作业体检:一般健康监护体检项目+神经科检查+尿锰。 4.苯作业体检:同放射线作业体检内容。 5.噪声作业体检:一般健康监护体检项目+纯音侧听+中耳分析。 6.其他类别健康检查可根据员工岗位实际接触有害因素可能对员工健康造成的危害,确定健康检查的项目。职业病患者定期复查项目由职业病诊断部门确定。 7.职业健康检查由健康安全环保部根据岗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在年度健康检查计划中确定。 5.4 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应维护其真实性、科学性、保密性。任何人员无权查阅,因工作需要查阅,经健康安全环保部审批后按照档案的管理规定查阅。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健康监护档案,一般应保存其离退休后5年。 5.5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主要包括:员工健康基本情况、既往病史、急慢性职业病史、婚姻生育史、个人史、家族史、职业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诊断情况等。 5.6 驻外机构人员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体检的,可就近在单位所在地进行体检,凭发票按标准报销,体检报告及时归档。

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

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一、指导思想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测评和指导。 二、建设目标 1.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等各功能室建设,还包括内部设施的配备,尤其是专职心理辅导人员的配备更为严格。 2.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将按照“统筹规划、区域推进、典型引路、分层实施、分段达标”的原则建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 3.高质量地建设一个心灵交流的温馨空间。全校师生、家长了解心理知识,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对心理疾病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及时认清自己的情绪且能做到自我管理情绪、自我疏导情绪。及时帮助少数有情绪困扰的师生、家长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走出心理困境。 三、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功能 1.掌握全校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未成年人心

理健康档案,定期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未成年人。 2.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做团体或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困扰。 3.利用心理辅导站开展面向全市未成年人的健心活动,如在辅导站内建有心理松弛区、音乐欣赏区、图书阅览区等,指导未成年人的自助活动。 4.在学校内开展教师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5.为家长教育子女,为社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提供建议、咨询和帮助。 四、心理辅导站的建设标准与要求 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要根据心理辅导的需要(服务对象多少,服务范围大小等)和实际条件的许可来确定心理辅导站建设标准。如: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理活动室、心理阅览室等。 1.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室是个别辅导的需要,一方面为未成年人提供咨询,进行行为训练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为辅导教师提供记录和整理未成年人心理个案创造条件。 2.心理测量室: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在需要了解来访者的一般心理状态和问题时,可采用必要的心理量表和问卷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心理测量结果和对

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分析报告

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 健康的概念已深化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心理健康, 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心理健康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呢?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历来有不同的看法马斯洛和米特尔曼, 曾提出十条标准: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 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的前提下, 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甚至有学者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定得十分复杂, 多达十类七十五条标准。亦有许多作者发表过关于心理健康的见解, 均为小异。 我认为, 所谓心理健康, 最概括最一般地说, 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在关系协调, 心理的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据此能促使人体、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 提高生活质量, 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地指出,心理健康为: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有效的生活。翟宏川等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智力正常;② 情绪稳

定、心境乐观;③意志健全、行为协调;④注意集中度;⑤完整统一的人格;⑥积极向上、面对现实,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⑦适度的反应能力; ⑧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⑨自我认知;⑩创造性、成就感。具体到青少年来说, 英国国家健康服务中心, 健康咨询服务站年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是:①能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② 心理持续健康发展;③与年龄和智力水平相适应的游戏、学习能力;④发展的道德观和是非观;⑤行为协调、反应适度。可见,除正常的智力外, 心理健康应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定的情绪、健全的意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协调的行为等方面。 下面以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案列为依据,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在青少年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描述 某某,女,17 岁。父亲常年外出务工,家里只有妈妈和弟弟。一次,我通过访谈了解到:她在日记里写到在家里要干很多家务,妈妈对她很苛刻,什么事情都偏向弟弟。她感觉只有到学校才快乐,很不愿意回家。在日记的结尾,她写到: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难道这也是爱吗?我讨厌我的妈妈。我看了日记后,心被震撼了,一时手足无措,孩子竟然如此多愁善感,如此敏感,有如此怪异的想法和心理。 三、问题分析 1、存在问题: A、该生胆小畏怯,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长存在封闭思想。 B、心理积怨了许多仇恨,心灵得不到释放,想法无处交流,快乐痛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一期 2009年8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09年08月12日

通知 村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09年8月12日14:30-16:30 地点:村委会(会议室) 讲座内容:树立健康的理念 授课人: 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总数不超120人)

树立健康的理念 主讲人: 一、教学目的 通过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健康的概念,什么是健康的人。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生活方式 3、影响健康的因素 4、健康促进 三、教学过程 导入: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保证。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维护全体公民的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帮助人民获得健康是我们每一个卫生工作者的职责,更是每一个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什么是健康

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条件不同,对健康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过去,人们一般认为身体没病、无伤、无残就是“健康”。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在深化。 现代的人们认识到:除了生物性因素外,心理、社会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行为都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关注人的健康时,单从“生物人”的角度看问题就明显的不够全面,必须考虑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随着这种认识的加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则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组织法》中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这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是在生理上没有疾病、躯体健全和不虚弱,而且还应该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平衡状态,并且还包括人与社会的良好适应,达到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不仅有肉体还有精神;人不仅是一个自然人、生物人,还是一个社会人。这一健康的新概念就是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结合,并把个体与社会结合所提出的,是对健康的一个全面定义。 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不仅是自身客观上拥有健康,而且应该懂得基本的健康知识,具有追求健康的信念和意识,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他人和社会承担健康责任。 还有一种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为亚健康。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的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员工健康体检管理规定

重庆宏工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制度)审批表 签发日期:年月日

重庆宏工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对员工体检流程的统一管理,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保障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正式聘用的员工、及试用期员工。实习生、非全日制员工除外。 3、职责 综合管理部为员工体检的具体管理和实施部门,负责体检工作的安排、医院的选择、办理体验手续、交纳相关费用,并对员工体检报告管理存档等具体工作。 总经办负责人根据体验报告做出员工是否录用或调岗建议。 公司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综合管理部体检管理工作的安排。

4、实施细则 体检项目及地点 公司体检管理工作包括:应聘人员入职前体检、员工工作期间体检管理工作。 员工体检必须到公司指定的医院或指定医疗机构进行体检,或由公司综合管理部统一带到指定医院体检,否则,体检结果视为无效并且不予报销体检费 用。 员工入职前、在职岗位体检 新聘非生产员工在入职报到前必须按规定到公司指定医院接受健康体检,体检费用壹佰伍拾元(¥)由个人承担,在公司工作一年后凭发票予以报销, 经体检合格后方能录用。(发票抬头填写名称:重庆宏工机械)新聘生产工人在入职前可不进行体检,但确定进入试用开始前必须由本人到指定医院进行检查,体检费用壹佰伍拾元(¥)由个人承担,经体检合格后 方能正式录用。 在职员工由公司统一安排健康体检,在体检后未在岗位工作满一年以上离职,公司按照比例要求扣除健康体检相应比例费用。 所有新聘员工健康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既往病史询问、肝功(6项)、血糖、肾功2项、血常规、尿液分析、十二导联心电图、X光胸透、基本检查(内外眼耳鼻喉)、静脉真空采血及材料、体检表及结论等。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方案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方案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针对当代初中生身心特点,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力争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宣传工作,让广大师生、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2.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 1.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队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学校要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通过班主任会议,定期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主题队会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其中,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完善德育导师制的工作,每位老师担任1到3位同学的德育导师,每周至少与每一位同学开展一次谈心活动。老师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把内心的困惑向导师诉说,使心理辅导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导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最新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林家仪,男,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头脑聪明,反应快。但自制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无法专心听讲,经常严重干扰上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 1、活动过度:(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2)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 3、反应很慢:(1)考试经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语文、数学都不能得到好的成绩。(3)课上经常被老师点名。 二、诊断和分析 1、父母都在外打工,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这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过高,希望通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管不住,

也不能辅导他的学习,就这样放任不管。 三、教育和辅导过程 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 ①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选择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可以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可以及时提醒他。 ②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有趣、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③对学习的期望: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能力、仔细检查的能力等。 3、对家庭管理的干预。我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讨干预方案。要求家长要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情况,保持平常心,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另外向其家长提供一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方案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方案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针对当代初中生身心特点,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力争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宣传工作,让广大师生、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2.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 1.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队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学校要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通过班主任会议,定期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主题队会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其中,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完善德育导师制的工作,每位老师担任1到3位同学的德育导师,每周至少与每一位同学开展一次谈心活动。老师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把内心的困惑向导师诉说,使心理辅导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导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心理讲座与辅导。由心理教师不定期为各年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讲座。同时,各班主任要班内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的班会,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完善心理咨询室。继续发挥“心语小屋”的作用,完善“小屋”的配备,使其更专业、温馨。心理咨询室由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 (3)发挥“心语信箱”的作用。“信箱”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同时,也可利用网络(电子邮件)和每周一次的周记向咨询老师或班主任反映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分析3篇

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分析3篇 案例介绍: 辅导方法: 2指导学会各种松驰训练。 评价总结: 案例介绍: 小涛(化名),男,16岁(3年前),初三学生,母亲长期在外工作,基本上是和父亲一起生活。他高高的个头,乍一看,典型的东方帅 小伙!他性格活泼开朗,思想积极上进,而且多才多艺,品学兼优, 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真可谓是人见人爱,夸奖的话语,羡慕的目 光总是伴他左右。但是进入初三的第一个月,他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健谈的他变得沉默寡语,神情诡秘,情绪波动很大,上午兴 高采烈,下午也许就神色暗然,经常一人独处,减少了与同学的交往,而且还特别注意自己的外形修饰,上课思想不集中,学习成绩 直线下降。 案例分析: 家庭因素:母亲长期在外工作,从小与父亲一起生活,对异性充满好奇,父亲与其沟通较少,对异性的好奇愈演愈烈。 生理因素:16岁正处在青春初期,生理上的悄然变化促使他对 异性又有了一种新的神秘。 自我因素:自控力不够强,意志也不坚定,缺乏引导,面对这悄然而至的困惑不知所措。 环境因素:在赞扬声中长大的他觉得自己有许多优越于他人的资本,而当这种莫名的异性冲动袭击他时,这些资本助长了他想揭密 的欲望。

辅导过程: 1、投其所好 2、打开心扉 出乎我的意料,我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一张纸条: 老师,您好: 我的确有一件事需要您的帮助。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子……有一次,她病了,几天没来上课,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浑身没劲,整天发呆。我意识到,我喜欢上了她。我想让她知道,又怕她知道,在极度矛 盾中,我还是忍不住给她写了张纸条。晚上,我更害怕了,不知道 第二天再次见到她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在翻来覆去中我等到 了天亮。 我很想回到最初和她交往的情景,那种无拘无束,那种自由自在,但我还能做到吗?这是我与他的第二次接触,虽是无声的语言,但我 知道他已向我敞开了心扉。 3、直面现实 我不敢怠慢,机不可失啊!我立即给他回了一封信: 小涛: 这是我与他的第三次接触,虽然还是无言的文字,但我知道我的坦率会让他直面现实。 4、直抵心灵 一切都朝着我预期的方向良性发展,我趁热打铁。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他主动找到了我,那一次我们谈了很多很多: “我很开心我们之间能这样近距离地沟通,事实证明你仍是最棒最帅的小涛。”“有喜欢的感觉是正常的,可是你有没有考虑过, 你现在对某一个体的暗恋,就似乎是只关注一片树叶而忽视一片森

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

通知 下庙底政村广大群众: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4 年8 月10 日19: 00-20: 30 地点:下庙底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室 讲座容:高血压疾病防治知识 授课人:银堆 参加人员:辖区群众 下庙底卫生室 二0 一四年八月一X日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 一、合理膳食 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①首先要控制,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易弓I 起血脂升高。 ②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 ③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Ig为宜。④多次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 ⑤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降至6g以下,及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 o 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二、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 外,并能增強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 1、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运动勿过量,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运动量。 ②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④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两小时。2、运动

的禁忌: ①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②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易做运动 ③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④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三、戒烟限酒 四、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易怒、情绪不稳,这些有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焦虑。 五、自我管理 1、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2、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 及信心、决心、恒心 3、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5、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进行运动、 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六、按时就医 ①服完药②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③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请求就120急救中心。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目情况、计划及辅导记录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情况 (一)辅导站负责人工作职责 1.负责未成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未成年学生心理发展状况;2.指导心理辅导员结合未成年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咨询等工作; 3.及时向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反馈未成年的心理健康状况;4.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参加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组织的培训。 (二)心理辅导员工作职责 1.在辅导站负责人领导下具体开展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具体实施心理普查、心理建档工作,对超标学生进行筛选、跟踪和有效辅导; 3.对学生中出现的一般性心理困扰进行有效咨询,及时疏导学生;4.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开展心理知识宣传工作; 5.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调研; 6.加强心理互助员的管理工作,指导班级心理互助员开展工作;7.自觉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参加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相关培训。 (三)心理互助员工作职责 1.在心理辅导员指导下,在内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各类活动;

2.定期与班主任或辅导员沟通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自觉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接受心理辅导站的培训。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遵循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以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未成年人,立足于未成年人的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每月一次活动。 2、密切与学校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员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主要工作之一,要积极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做好未成年人的个别心理辅导工作,为来访的未成年人提供咨询,对他们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资格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姓名:__ 李松青___ 身份证号:342123************ 培训中心:合肥市安顿职业培训学校 考试日期: 完成时间:2014-8-16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李松青 摘要:应陈甲浩同学家长的要求,我校六年级的陈甲浩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症状和家长的介绍,我认定他属于亲子关系问题中的逆反心理问题。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陈甲浩的叛逆心理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克服了叛逆的性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逆反独生子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是我校六年级的学生陈甲浩,男孩,13岁,独生子。在校表现一般,平时上课开小差,有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情绪偏激,经常顶撞父母和老师。 二、案例分析 1、观察和他人反映: 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询问他问题时,总表现出一种不配合的态度,有时甚至表露出敌视的神情。 据陈甲浩母亲说:陈甲浩同学在家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基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在家不听话,不学习,总是看电视打发时日。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 我从与陈甲浩母亲的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的反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父亲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体不舒服,却强迫他去锻炼;成绩不好就经常当着亲友的面数落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第二、父亲的期望值太高,其望子成龙心切,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三、,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也较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头、洗澡等,让他感到有点不可理喻。 2、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主要因素:父亲太不近人情,让他无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亲则没有主见,无论什么事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一点也不懂得为他着想。 社会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学生自身成长中的个性修养存在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1)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例,下面就这些进行分析。 案例一: 学生简介:李克,成绩还不错,而且个性比较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比较好,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篮球也在同龄人中也是打得比较好的.因其好动、活泼及在学生中的威望,在入学时老师也比较器重。 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刚开学一个月这几个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见到老师很有礼貌的问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同学之间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他人;能较快地适应寄宿生活。鉴于他不错的表现,在班干部选举时裴田亮被选为体育委员。 但是没过几个月,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开始显露出来:主要有:1、上课不认真。有时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做小动作、有时开小差神游万里。2、因其学习态度不好,老师经常提醒他们,但却引来的是直接与老师顶撞。3、过分热衷于体育运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活跃在篮球场上,有时在学校规定外时间打篮球。 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根源 1、家庭因素。都是家中的独子,因此倍受疼爱。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比较富裕,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家长总是尽量满足。过多的零用钱使他们有了花钱无度的个性,也是他们对什么都不是很在乎,包括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胆子大,任性,对于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事不考虑后果。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缺失。这两位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上课认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其他任何班级事物上也是同样漠不关心。认为班级与他无关、同学与他无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培训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培训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是卫生事业发 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可起到 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015 年度健康教育工作,将以2014 年已落实的工作为基础,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取长补短,继续以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 条—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进一步倡导健康 文明的生活方式,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2年版)》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进而保障2014 年度健康教育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015 年度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要分 别达到 85%、75%以上。 一、主要服务内容 严格执行卫生部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省、市、县相关规定。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流程等。根据社会 经济发展情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疾病预防控制需要等,采取相应 的措施。 1、广泛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 条——基本知识与技能》。 2、大力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其对象是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 0—6 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 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 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 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 教育。 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 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 健康教育。 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二、服务形式及要求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1)发放印刷资料: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 ( 2)播放音像资料: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 6种。(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正常应诊的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 现场播放。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 2个月最少更换 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 2 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 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 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 ~1.6米高。(归档资料:每期宣传栏纸质原件或印制小样原件)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 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 至少开展 10 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归档资料:活动记录表、计 划、活动现场照片和发放的宣传资料原件) 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 月至少举办 1 次健康知识讲座,每次不少于 20 人参加,村卫生室每两 个月至少举办 1 次健康知识讲座。每次不少于 15 人参加。(归档 资料:要有活动记录表、计划、活动现场照片、参加活动人员的签名 和发放的宣传资料原件等)

2017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计划

2017年清水河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辅导中心工作计划 为全面加强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促进我县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清水河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和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我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为推进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做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加大清水河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硬件设施投入。 配置心理设施设备:为了确保各个心理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将配置电脑、资料柜、沙盘、沙发、凳子、心理治疗软件等多个心理辅导设施设备。 (二)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规范化运作,将制定《清水河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准则》、《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心理咨询室规章制度》、《心理咨询员工作守则》、《来访者须知》、《网络咨询服务管理办法》、《预约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有规范记录表等,严格按照心理咨询原则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心理辅导流程明晰。 (三)建设一支高品质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2017年,清水河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将组建一支

高水准的心理咨询员队伍,为了发挥这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辅导中心将加强对这些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所有上岗的心理咨询员都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 (四)认真开展各项日常工作 1、心理专题辅导,帮未成年人度过适应危机,增加自信,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情况。2017年清水河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将通过讲座、小团体辅导、趣味心理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帮助我区未成年人认真学习,快乐成长。 2、做好心理面训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2017年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室实行定期开放,安排心理辅导教师值班,接待来访学生,每天开放时间为15:00-18:00,个案咨询时间不少于45分钟,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并设有心理咨询热线电话:7912824。 3、做好网络心理咨询工作。有需求的未成年人还可以通过微信等多种方式与辅导教师进行联系与沟通,指导中心的个案辅导有明晰详尽的记录。 4、QQ及热线电话咨询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将开通QQ和热线电话,以最快的时间答复,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和QQ寻求帮助。 (五)借助两大平台,宣传心理知识。 辅导中心将借助电子屏、网络这两个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我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扩大我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影响力。

【精编版】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王满,男,6岁,幼儿园大班幼儿。该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1.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 2.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咬人。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原因分析:1、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爷爷对他言听计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小时候环境生活的影响) 2、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由于该生自小过于宠爱、放纵,家长怕他吃亏,使他在家庭、在同伴中慢慢变得像个“小皇帝”。别人说他不得,碰他不得,而他却目中无人,动不动就打人。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1.攻击性行为;2.人际关系;3.学习适应性。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但当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因此,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但却引起了同学的"注意",这些行为也就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即使有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