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7720099.html,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陈秋帆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08期

在课堂教学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学主流之际,广大教师亦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关注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炽热之潮。为适应教学需要,我校语文科组亦立下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相关课题,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与研究,在课题实践中探索和反思,深入研究新课程的实质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并与以前课堂教学相比较的基础上,认真探索提高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将初中语文新课程所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内化为教师的优秀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本文就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策略作一阐述,以供参考。

一.明确概念,准确定位课堂有效性研究与实践的思路

所谓“新课程背景”,我们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开始使用初中语文新教材以来,初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随之发生深刻变革的这样一个大背景。

所谓“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这一特定平台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科学的学法指导、师生互动来实施教学的活动。而初中语文对其作了学段和学科上的限定。

语文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有效性不是简单狭隘的分数量化,而是以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素养的生成量为主要参照,以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语言等与学生的情感要求、思维状况、活动方式及强度、接受能力的和谐性和一致性为旨归,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思想素养、思维素质的同步协调发展。

可以说,广大一线教师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认真实践,积极探索,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在课改中依然存在“新瓶装旧水”,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忽视教学实质,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教学中普遍存在三维目标被割裂、教学内容被泛化、教学活动被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教师与学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教学的实际收效存在不协调、不对称等问题。基于此,我们在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方面提出有效教学的问题,旨在通过使语文学科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并运用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深入研究,把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