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象征的路上——李金发、艾青诗歌之比较

38

在象征的路上

——李金发、艾青诗歌之比较

扈?琛?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要:李金发无可置疑的是一位象征派诗人,而艾青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无论是他们悲惨的童年经历,还是青年时代先后奔赴巴黎,都让他们的创作染上了象征主义的色彩。个人性格与所处时代的不同让李金发与艾青走上了不同的创作道路,形成了不同的诗歌类型,但在1940年代之后却又殊途同归从象征转向了现实。

关键词:李金发;艾青;象征主义

论及中国新诗的象征派诗歌,李金发是永远绕不开的

话题。作为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象征主义诗人,1920

年代“五四”退潮的时候,他给中国的象征主义诗歌带来了一场烟花灿烂。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略另一位诗

人——艾青。尽管他始终标榜自己为现实主义诗人,但我

们不能忽略象征主义对他的影响,更不能忽略艾青诗歌中

若隐若现的象征主义成分。

在象征的路上,李金发与艾青走的同样长、同样远。

一、各自的象征——同途与殊途

同途

(一)强调意象的暗示与影射

直抒胸臆,选用直白的语言任由内心情感喷涌而出并

不是象征主义诗人所热衷的。象征主义认为,“一切东西都

是象征的森林”而外界的事物正是内心世界的象征。因此

他们强调用象征性物象暗示主题和诗人的主观世界,以有

限的象征意象暗示和影射无限的宇宙空间。与直抒胸臆的

直白与坦诚不同,象征所用的暗示与影射尽管在意境和物

镜上造成了朦胧,但是却深含浪漫主义的气息,以其特殊

的多义性、多变性和无限性打破了原有的语言固态化格局。

在诗歌创作中,李金发与艾青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暗示

与影射的方式来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寻找更加广

阔的空间。

(二)诗的构成法:绘画、音乐与情思

李金发之后的象征派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在《谭诗》和《再谭诗》中提出的“诗的统一性”和“诗的持续性”基本确立了中国象征派诗人诗的构成法——“绘画+音乐+情思”。穆木天提出“诗要兼造型与音乐之美”①,而王独清在穆木天之后又“提出了他的理想的诗歌艺术构成模式:(情+力)+(音+色)=诗”②97,至此中国象征诗派诗歌“绘画+音乐+情思”的构成法基本成形。殊途(一)神秘唯美与现实

李金发与艾青在诗歌创作的主导风格上是有着显著差异的,前者以神秘主义色彩的唯美诗著称,后者则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人。

李金发的诗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借鉴、学习和移植,因此更多了保留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表层的东西。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绝望,再加上个人性格中的孤独、悲观、忧郁更使他将关注的重点从现实转移到内心,从反抗转向颓废。

与李金发不同,艾青认为诗是“哲学抽象地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地表现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世界。”③相对于李金发的神秘、曲折,艾青的诗要朴素和明晰的多。艾青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从现实出发又回归到现实,作品反映世界也是为了改变世界。

(二)远取譬和近取譬

“一般所谓比喻,即‘近取譬’,是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中构造比喻关系,而象征诗派的‘远取譬’从根本上改变了比喻这一古老的修辞手法的结构关系,即‘在普通人认为不同的事物中间’构造比喻关系,在看上去没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找到一种联系。”④李金发的诗歌创作寻求一种比喻的“神似”,以“远取譬”的方法制造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以平淡见真奇

与此不同,艾青所运用的恰恰是“近取譬”。无论是对“土地”、“祖国”、“红色”等等一系列的描写都运用了“近取譬”的方法。而在1940年代的抗战背景下,宣传需

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作为艾青,自然是冲到抗战宣传的最前线。二、象征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象征诗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而作为将象征主义诗歌引入中国的李金发更是如此。李金发诗歌常常为人诟病的一点,无疑是对西方象征派诗歌的原封不动的模仿和移植,这也包括了对西方象征派诗歌意象的大量模仿和雷同。李金发一直所坚持和强调的“中西合一”在他的诗歌中反而体现不多。且不论其他,李金发将象征主义诗歌引入中国无疑是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艾青呢?在1940年代由敌占区前往解放区之后,艾青诗歌中往日的悲惨凄凉逐渐的被“洗净”,反而转向对

新生活的描写。“在向人民大众学习中,吸取民间艺术营

养,采用民间民歌形式取代了往日自由体诗的散文美的追

求、他获得了表现新人新世界的思想跃进,然而,他在艺

术上大大滑坡了、这是艾青彻底抛弃象征主义,完全现实

主义化”的转折点。

我们应该注意到,李金发名留文学史是因为他的象征

主义诗人身份,而艾青诗歌创作中的闪光之处也不乏象征

主义的光辉。在象征与写实中寻求中庸之道,我想这才是

李金发与艾青的诗歌创作想要告诉我们的。注释:①穆木天.谭诗[M].蔡清富.穆立立,穆木天诗文集.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263.②龙泉明.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论[J].文学评论,1996(1):97.③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

④龙泉明.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论[J].文学评论,

1996(1):95

参考文献:

[1]陈厚诚.死神唇边的笑:李金发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29.

[2]艾青.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1.

[3]张永健.艾青的艺术世界[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25,333-334.

[4]吴思敬.李金发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

[5]穆木天.谭诗//蔡清富.穆立立,穆木天诗文集.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263.

[6]龙泉明.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论[J].文学评论,1996(1):90.95.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