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契约理论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摘要:心理契约是以期望为主要形式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主观心理约定,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建构符合学校组织特点和教师角色特点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加强沟通、保持学校与教师之间期望的动态平衡,信守对教师的承诺并在学校不得不违背契约时及时进行政策解释,努力提高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营造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

近半个世纪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社会组织与成员之间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契约的交易关系。契约原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以界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规范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心理契约与经济契约、合同等正式契约不同,是未成文的非正式契约,如承诺、互惠等,对于组织与管理者赢得员工的忠诚,改善员工与组织关系,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组织文化建设等领域。

心理契约概念来自于心理学.由组织行为学家引入管理领域,国外学者在探讨心理契约概念的同时,也对其结构提出了很多理论。有的侧重于契约内容特质的归纳,有的侧重于因素提取,得出二维和三维因素两种更具普遍性的心理契约结构。我国心理契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献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而关注心理契约与学校管理的人更少,因此,研究心理契约在教师管理与队伍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心理契约的内涵及其特点心理契约(Psycho1ogicalContract)是组织与成员之间对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是内隐的、没有明文规定出来的各自所怀有的各种期望,有的清晰些,有的则比较模糊。组织心理学家阿吉里斯(Argyris)1960年首先运用心理契约概念描述工厂中雇员和工头之间的关系[。被誉为“心理契约之父”的莱文森(Levinson)认为心理契约是非书面化的、未成文的契约,是组织与员工相互持有的、用以表明双方隐含的和未公开说明的相互间期望的总和。

大量研究揭示出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等特性。这是因为心理契约是个人的主观感觉,而每个人对自己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体验与感受有很大差异,心理契约还会因工作环境、个体心态的变化而不同,双方的期望也会随员工在组织内工作时间的增多而增多。主观性与不确定性特点决定了心理契约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这就要求组织与成员双方必须根据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不断确定心理契约的内涵。国外研究者还发现心理契约主要体现在交易、关系和团队三个方面]。交易维度是指具体的、短期的和经济方面的交互关系,可以用工资、奖金等经济价值度量;关系维度是比经济利益更为广泛的、长期的、社会情感方面的交互关系.包括忠诚、责任、福利保障、专业发展等;团队维度则是指员工能够组成一个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遵循特定规范要求的集体.每个员工都能积极从事角色职责以外的工作和任务,主动为他人的事业发展承担责任。中国学者认为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主要由规范性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构成,即组织给员工提供一定的经济利益和物质条件、人际环境和人文关怀、发展空间等。员工则遵规守纪、尽职尽责、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等。

二、学校管理中的心理契约

学校和教师之间除正式的聘任契约外,也存在着规约双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心理契约。上述研究为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前提。

通过宣扬办学理念和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学校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对教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自律、尽责,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保证教学质

量、满足学校工作需要和发展要求;教师也总是通过提教学建议、参加教职工代表会议或其他活动,关注并期望学校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希望得到预期的报酬与晋升,希望民主参与权得到尊重,以至获得个人职业与生活的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等。相对于地方一般居民和其他职业的从业者而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不论是从学历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来看,都属于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的知识群体,追求并享受较高水平的生活。在关注个人物质生活的同时,他们还特别在乎高质量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对个人名利也较为淡泊,在与学校的心理契约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时,个人价值与追求的诉求表达与处理方式总是比较温和。一般情况下,教师没有尽职尽责或出现违背契约的言行时,会得到学校给予的明确的降职、降薪甚至开除等处分;而学校违背心理契约,教师发现自身地位、待遇等与学校承诺不一致时,管理者的改革措施与解释缺乏说服力时,个人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教师为解决问题而不断奔走的并不多见,其问题与要求很难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与补偿,只能以时间的流逝或自嘲淡化自己对学校的失望和愤怒情绪。因此,如果学校在管理中过于依赖规章制度、合同条款或质量控制等外在制约因素.对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学校管理绩效既不现实又不具有科学的可操作性,甚至有教师认为这样的管理是对自己人格和修养的侮辱。学校管理者应该认真研究和分析心理契约的管理效应,认真履行学校对教师心理契约的承诺,提高教师满意度.对于激发和调动教师积极性、增强学校凝聚力、促进学校整体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心理契约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建构心理契约动态管理模式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摆脱过去那种通过制度管理教师、通过经济手段制裁教师或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思路,站在尊重教师人格、满足教师期望的角度考虑激励措施,把学校的组织目标与教师的人生意义、职业目标统一起来,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1、建立符合学校、教师特点的心理契约。研究表明,挑战性愿景使组织成员有更大的空间发挥才能,会提高成员对组织以及组织管理者的心理认同度。学校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教师是社会成员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精神追求的群体。学校管理者应该针对学校教学科研、养成教育、管理咨询等工作内容与要求建立不同的教师团队,分别赋予不同的工作要求和期望,结合其热切追求的共同回报,引导他们产生趋同于学校的心理期望,建立既符合教师自身价值追求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校发展愿景。这样的学校愿景不仅反映出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认可与尊重.还能够为教师提供展示能力与实现专业发展的机遇,更易于引起教师的心理共鸣、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可以有效提高并持久保持学校凝聚力,使教师更愿意奉献他们的忠诚与才能。

2、加强沟通、保持期望的动态平衡。心理契约的主观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学校和教师的期望都在随各种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管理者必须理顺学校信息反馈体制,建立健全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沟通是指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与接受,是知识型组织成员提高效率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共同价值观的基础。教师各自掌握着特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管理者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创造一种开放的沟通环境使教师能够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想法,表达自己的失落感和满足感。如果教师们能够顺利地表达内心情感并得到理解与认可,及时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误会和成见.就能更好地调整心态和行为。因此,又必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管理者也要具备较高的沟通技巧,通过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或各种会议、文件等方式向教师表达学校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教师

个体及群体的希望和要求,并通过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或教师自身的诉求,随时了解并掌握教师个体及群体对学校的合理期望.实现教师与学校双方期望的协调统一和默契,保持双方期望在动态中的平衡。

3、信守承诺、及时解释。作为一种信念系统,学校心理契约建立在教师与学校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学校违背契约会导致教师产生强烈的背叛感.甚至失去安全感。研究发现,组织有意违约、无力兑现与理解分歧等原因导致52%的从业者经历过心理契约违背,81%的人反映组织至少有一个承诺没有履行,对个人的组织评价、工作态度和职务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大大降低。学校在心理契约中始终处于主动和强势地位。管理者应该首先要信守对教师的心理承诺。尽量履行承诺,以换取教师的忠诚。因为每位教师都会认为.只要自己履行契约中自己的责任.组织就会履行对他们的义务。当学校不能满足教师期望,或者教师反映学校有心理契约违背时,管理者不能漠然处之,应该迅速开展调查和研究,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补偿措施,对于学校已经无力承担的承诺或教师自身的理解错误.应该通过耐心细致地引导,给予教师合理解释,以免教师出现极端行为。

4、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着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从而直接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摸清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满意程度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及时掌握教师工作状况.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个别或集体谈话、会议反馈、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教师对工作条件、人际氛围、业务进修、晋升机会、工资报酬、组织效率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了解教师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程度。掌握这些信息以后,就应该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思路和规章制度,改进工作方法.改善工作环境,帮助教师提高对目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满意度、提高对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满意度。但是,心理学研究指出.人具有一种高估自己的能力与成绩而低估他人的倾向,即相当多的不满情绪不是来自工作环境、学校目标或他人,而是来自个体对自己工作成就或失败原因的非理性认识.即把工作成绩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归隐于外部条件或他人。因此,当教师对薪酬有抱怨时。解决的方法不是有求必应,而是通过全面对比以佐证学校薪金福利体系的合理性,或加强部门间、教师间的交流,或引导教师从单纯重视物质收入转向兼顾职业素养的提升和理想价值的实现。

5、营造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本的校园文化。学校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师生发展。教师发展主要表现为教学业务专业能力的发展、社会地位与人际交往的发展、物质与精神享受的发展等。学校应该建设以促进和保障教师发展为本的校园文化。通过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努力工作、不断探索进取的激励机制,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能够保证教师民主、平等相处的人文环境,使教师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得到精神享受;通过塑造发展愿景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把教师队伍打造成坚不可摧的奋斗共同体。这种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求学校及其管理者必须通过扩大教师民主.尊重并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权、充分发挥中层管理人员的纽带作用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宽松的人文氛围,使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上下同心,教育理念得以落实,共识得以建立,学校使命得以实践.真正实现人与事的理想结合。

试论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

【原文出处】《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102

【原刊页号】5~9

【分类号】G5

【分类名】成人教育学刊

【复印期号】200111

【标题】试论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

【英文标题】On the Teaching Mode of Distance Open EducationCHEN Nai-lin(Jiangsu TV & Radio University,Nanjing 210013,Jiangsu,China)

【作者】陈乃林

【作者简介】陈乃林(1941-),男,江苏通州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南京210013

【内容提要】教学模式是教学价值观在教学运行中的实践形态,是教学诸要素不同组合的一种结构形态,同时,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具体的体现。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有利于提高电大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

【英文摘要】Teaching mode is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idea in teachi-ng practice,and the consistent pattern of various teaching co-mponents.It is the concrete and concentrated displa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upport-ing and service system,making efforts in searching the teachi-ng mode that benefits torising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of TV university under the networked condition are the kernel co-ntents of renovation and pilot project of TV university's tal-ent training mode.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distance and open education/teaching mode/talent training mode renovation and pilot project in open educ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1)02-0005-05

教学模式是当前远程开放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如何理解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如何理解把握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研究探讨。

一、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是全国电大系统发展和改革中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点工作。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一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相对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与行为活动方式的统称,是实施人才培养各要素相互结合的一种结构形态。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都有关系,但并不是一回事。例如办学模式还涉及投入体制、所有制结构等问题,但办学体制、办学方式等在相当程度上与人才培养模式有关,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产学研一体等既是一种办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远程教育知名学者D·基更把远程教育分为基于班组的系统和个别化学习的系统两种形式和四种模式:基于班组的远程教育又分全日制学生和业余学习学生,基于个别化学习的远程教育又分提供事先准备教材和不提供事先准备教材;他又指出未来远程教育发展有合作远程大学、基于万维网的虚拟大学和全球院校等三种模式[1](pp.64-67)。笔者认为,基更所指出的四

种模式主要是就教学模式而言的,未来的教育模式则主要是就办学模式而言的。

广播电视大学与传统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共同点,又不完全一样。一方面它们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且同专业、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更要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与特殊性。只有弄清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重点和核心是什么,才能指导广播电视大学沿着正确的方向与思路,坚定而又健康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体现其特点和特色。

依据远程开放教育理论,总结初步的改革实践,笔者以为,目前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较好综合素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以改革传统高校教育的教学模式,创建网络条件下新的教学模式为核心。如果说改革的重点与高等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多共性的话,那么,改革的核心——“网络条件”,应视为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高校的个性、特色,成为改革试点的基本要求。从深层次分析,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实施教学活动、教书育人则是人才培养中最基础、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活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改革为核心,是电大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集中体现与核心内容。电大改革试点的主要取向,就是必须改革传统校园教育单一的课堂面授的教学模式,从传统校园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面授为中心、以书本媒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教师导学导修、学生自主学习、多种教学形式和多种教学媒体并存与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转变。当然这是总体要求,就网络条件下具体的教学模式而言,也应该而且必须是多种多样的,这应当成为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导向。

二、教学模式是教学价值观在教学运行中的实践形态

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换句话说,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为本,这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的显著区别。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的核心与精髓。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是不同的教学模式产生、存在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教学模式则是不同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态。

(1)从教学目的方面看,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得好一点、深一点,掌握运用得好一点,并有所创造、创新,教(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造就人。为学生而教,为学而教,这是教师教的目的、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不是教的陪衬、印证和附属。进一步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能够靠自学理解、掌握的,就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未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论,也是一种学习论。

(2)从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来看,过去那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由教师主宰课堂、教师在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程开放教育中师生经常处于一种分离状态,远程教学是专业教师、媒体技术人员等集体合作,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利于自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同时经过包括面授、作业、答疑等多种对话形式、多种交互反馈机制,一句话,通过教学过程的多种要素的重新整合,来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过去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情况为学生分散学习所取代,过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个体行为被合作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所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自然让位于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协助者、参谋和顾问,学生则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

(3)从教学评价角度看,过去教学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上,放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

水平和教学方法上,只要教师讲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楚、生动活泼,就认为课堂教学好,至于学生欢迎不欢迎、理解不理解、掌握不掌握,则不大重视。这种评价固然有一定合理性、正确性,但教得好不等于学得好。这里有三种情况:如果教学不顾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所谓教得好未必好;如果脱离学生的接受水平,所谓教得好无异于对牛弹琴;不顾学生参差不齐的水平状况,不能因材施教,同样也不能视为教得好。教归根结底为了学,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才是评价教师教学的根本标准,评价的根本出发点、着眼点、立足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有没有激发起来,学习方法有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没有养成,学习的能力有没有提高,对学习的知识有没有理解、消化、掌握,特别是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学习的效果怎么样,都应该是教师关心的内容,应做的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远程教育从19世纪中叶起步开始,就打破了学习班组的结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化学习。学生自学,是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或学习阶段上都是不可替代的。但这里必须指出,这种个别化学习决不是无条件的,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70年代初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特别指出了“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这里的“帮助”当然是广义的,但笔者以为主要的仍然当指教师。教师的帮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教师通过编写便于学生自学的教材及教学资料提供对学生的帮助。由于远程教育的师生处于一种经常分离状态,教师的教主要是通过精心编写的、便于学生自学的多媒体教材体现的,学生的学也主要是通过自学多媒体教材,接受、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这就近似于“导向性启发式对话”;至于多媒体教材,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和其他电子设施,更需精心设计、协作完成,使学生通过视听等多种器官生动形象、身临其境地感觉、领会、理解、接受所学知识。

二是通过电话答疑、电子语音信箱等方式,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一对一的教学对话。90年代因特网及网上教育的快速发展,又一次促进了远程教育中的个别化学习。

三是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审阅批改,对每个独立学习的学生,分别对其学习进行形成性的乃至终结性的个别化评价。

基更认为,“远程教育理论上的合理性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进行再综合的尝试中,而这正是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学习者与学习材料的联系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交互式个人化通信方式,是远程教育中教学活动再综合的中心”[2](p.5)。

这里应当强调的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和作用、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这主要表现在:(1)为了利于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懂弄通,教师必须花更多的功夫精心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2)为了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攻破难点、弄清疑点,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急学生学习之急,排学生学习之难,解学生学习之疑;(3)教师必须了解熟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技术环境、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实现过程及结果,善于和别人沟通合作,协同实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重视评价及反馈;(4)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师风、严谨负责的精神,在学生参差不齐、需求多样的情况下,提供良好的、个别的教学服务,搞好信息网络条件下的育人。综上可见,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学习论,归根结底,又是与教学论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教学模式是教学诸要素不同组合的一种结构形态

教学模式总是同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统一活动,是双边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教学活动的时间延续形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空间拓展构成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由多个教学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按照讨论问题的不同要求和不同角度,对其构成要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述。如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传统学校教育联系和区别的角度考察,教

学结构除了包括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以外,还应包括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这里主要指教学媒体)这两个重要要素。对诸要素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组合,即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从如何理解的角度讲,是两个主体论(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是主客体论(其中又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师是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一种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路者、辅导者、顾问,是学习的客体),对教学结构诸要素的不同理解,即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但仅凭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个要素,还不能构成教学模式,只有把教师的教通过何种方式(如课堂面授或远程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学具体连接或组合起来,才能构成某种教学模式。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主要集中在校园里以班级为单位,以印刷文字为媒体、用课堂面授来实施教学活动,这就是形成历史比较久、目前最普遍的传统的组班课堂面授的教学模式。当然,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校园教育信息网,在课堂实施多种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教学实践,单一的课堂面授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处于准永久性分离或经常分离,即远程教育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印刷媒体和邮政通信联系(连结)教学双方,通过个人自学文字教材为主,辅以适当面授,运用布置和批改作业作为反馈机制,重新整合实施教学活动的,即为历史上早已产生的函授教育;如果通过多媒体网络联系(连结)教学双方,对分散在各地(包括工作单位和家庭)的学生,实行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活动,这就是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中又可分为以广播电视网络为主和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模式,这些都属于网络条件下的远程开放教育。

所谓网络条件,这是一个既富时代特征又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公众通讯网、广播网、有线电视网、卫星电视网,也包括因特网、教育科研网在内的计算机网,而且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教学信息传输平台已经将上述网络整合互通,实现了信息传输与交流融为一体。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所用的卫星电视节目、卫星广播节目、卫星通讯、VBI数据广播、IP数据广播、教育科研网上的信息都通过这一平台沟通,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经济便利、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目的。

当前,摆在电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就是应当着力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以笔者浅见,可否包括下列一些模式:(1)以组班课堂面授为主、辅以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组班在课堂实行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文字、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多种网络媒体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4)以教师导修导学、学生通过多媒体自学、小组协同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学生按照教学计划,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的自主学习模式,等等。考虑到全国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包括目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实际应用状况,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习惯及信息技术水平,远程开放教育的管理观念、管理水平,因此,各级电大一方面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网络条件下多媒体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向,通过以迎接高教司的试点评估为契机,对目前仍然沿袭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模式必须有一个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又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有一个过程,大面积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面积地实施新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也有一个过程,所以要积极推进,滚动发展,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简单化一刀切,一切以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标准。

四、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是切实推进网络条件下教学模式的基础和保证

要有效地推进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目前必须切实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强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实际运用与开发建设。应当肯定,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中

央电大以及省市电大已经开发制作了一批多媒体课件。仅1999年和2000年开放教育各专业,中央电大公布并上网的直播课堂就有141个节目,包括课程介绍、课程重点提示、课程辅导、考前复习、学习方法指导等;在开放教育的省开课程部分,江苏电大制作了49门课程的网页,占所开课程的100%。所以,在当前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当强调的是将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在检查中发现,有不少基层电大并不重视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的实际应用与到位率很低,这是值得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特别是广大的农村电大,目前应充分利用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电视VBI技术,建立双向非平衡的全国电大信息网络系统,这是天网地网合一的教育信息网,它是随电视节目搭载传送的,接收方便,也不用交电话费和通信费,具备部分的双向功能,中央电大根据教学计划播出教学内容,有局域网或校园网的学校将卫星网上接收到的信息直接传到课堂或下载,运用到教学中去即可。

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制作,加强统筹规划,提出时限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到位。课件建设要注意引进和开发结合,凡能从普通高校或其他媒体制作机构引进的,包括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加工的,就不必再重复建设;视听媒体和计算机媒体结合,大力开发经济实用的视听媒体资源,或者经过数字压缩成教学光盘,放在网上供学生点播;大型精品课件和小型实用课件并举,以小型实用课件为主,凡是学生能自学理解的内容,不必要制成课件浪费精力财力;中央电大牵头,各地电大积极参与,采取项目制、招标制、分级负责制,部分地实行产业运行,以利加快开发步伐,提高资源效益;建立必要的政策和机制,扶持并奖励CAI课件开发制作,加快教师计算机实用技术培训,限期达标,同时加快网络环境建设和教学管理系统现代化建设,以利形成网络教学的环境与氛围。

二是加强网络教学管理,形成网络教学条件下新的管理模式。譬如,校园式集中统一管理、班级式集体管理、学年制规范管理等,就不能适应远程开放教育以分散、业余、自学、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教与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已成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今后,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应当向社会成员提供多种类、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或课程组教育,供学习者自主选择,不仅本校,而且要与其他高校实行学分沟通与互认,然后按照社会市场需求和一定的培养规格、教学计划,实行学分累计,经过审核达到规定要求的即可给予毕业,真正做到让社会成员选择教育,让社会和人才市场选择教育。

实行教师的导学、导修制度,由专职或兼职教师负责联系一定数量的学生,建立电话联系、电子语音信箱、小组联系、定期交流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抓好教学过程的管理,是远程开放教育管理的重要特征,而布置与检查作业、抓好形成性考核则是帮助学生搞好自学的基本环节,是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作业要求的课程设计是不成功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设计。把加强学习过程控制和学习目标(结果)控制密切结合起来,是确保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质量的基本途径。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抓好教学过程管理、抓好形成性考核这一基本环节,任何的马虎松懈都意味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失控和学习质量的失真,而失真的学习质量是毫无意义的。

三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通向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在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师生经常处于分离状态,给有效教学带来较大困难,而目前的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呈现极大的不平衡,因此,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笔者以为,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应当开设类似《学习学》、《成人学习》、《学习方法》一类课程或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包含以下内涵:(1)转变学习观念,从依赖教师教转变到在教师指导下主要依靠自己主动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克服工学矛盾、家学矛盾,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干扰和自身的惰性。任何一种习惯都是个体自觉行为的时间延续和积累,是自觉行为状态的一种表征和结果,这需要通过源于内驱力并经由长期实践逐渐养成。(3)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的技术、学习的技巧、学习的手段或工具。试想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学习将带来多大的障碍。(4)培养必要的学习能力,包括搜集选择信息、加工组合信息、综合运用信息、发展创造信息能力。(5)最终要求学生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另外,组织学习小组,开展网上讨论和学生自学互补互促,实际上是个人自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也有利于增强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上述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举措,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提高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改革试点的目的要求,也是发展提高的主要内涵,是评价、衡量、检测改革试点成败得失的最终标准。这个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在改革试点的全过程,成为电大系统的共识。

收稿日期:2001-02-15

【参考文献】

[1]基更.第三千纪初的远程教育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1999,(9-10).

[2]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文献号】1-590

【原文出处】《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102

【原刊页号】5~9

【分类号】G5

【分类名】成人教育学刊

【复印期号】200111

【标题】试论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

【英文标题】On the Teaching Mode of Distance Open EducationCHEN Nai-lin(Jiangsu TV & Radio University,Nanjing 210013,Jiangsu,China)

【作者】陈乃林

【作者简介】陈乃林(1941-),男,江苏通州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南京210013

【内容提要】教学模式是教学价值观在教学运行中的实践形态,是教学诸要素不同组合的一种结构形态,同时,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具体的体现。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有利于提高电大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

【英文摘要】Teaching mode is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idea in teachi-ng practice,and the consistent pattern of various teaching co-mponents.It is the concrete and concentrated displa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upport-ing and service system,making efforts in searching the teachi-ng mode that benefits torising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of TV university under the networked condition are the kernel co-ntents of renovation and pilot project of TV university's tal-ent training mode.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distance and open education/teaching mode/talent training mode renovation and pilot project in

open educ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1)02-0005-05

教学模式是当前远程开放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如何理解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如何理解把握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研究探讨。

一、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是全国电大系统发展和改革中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点工作。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一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相对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与行为活动方式的统称,是实施人才培养各要素相互结合的一种结构形态。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都有关系,但并不是一回事。例如办学模式还涉及投入体制、所有制结构等问题,但办学体制、办学方式等在相当程度上与人才培养模式有关,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产学研一体等既是一种办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远程教育知名学者D·基更把远程教育分为基于班组的系统和个别化学习的系统两种形式和四种模式:基于班组的远程教育又分全日制学生和业余学习学生,基于个别化学习的远程教育又分提供事先准备教材和不提供事先准备教材;他又指出未来远程教育发展有合作远程大学、基于万维网的虚拟大学和全球院校等三种模式[1](pp.64-67)。笔者认为,基更所指出的四种模式主要是就教学模式而言的,未来的教育模式则主要是就办学模式而言的。

广播电视大学与传统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共同点,又不完全一样。一方面它们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且同专业、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更要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与特殊性。只有弄清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重点和核心是什么,才能指导广播电视大学沿着正确的方向与思路,坚定而又健康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体现其特点和特色。

依据远程开放教育理论,总结初步的改革实践,笔者以为,目前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较好综合素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以改革传统高校教育的教学模式,创建网络条件下新的教学模式为核心。如果说改革的重点与高等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多共性的话,那么,改革的核心——“网络条件”,应视为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高校的个性、特色,成为改革试点的基本要求。从深层次分析,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实施教学活动、教书育人则是人才培养中最基础、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活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改革为核心,是电大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集中体现与核心内容。电大改革试点的主要取向,就是必须改革传统校园教育单一的课堂面授的教学模式,从传统校园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面授为中心、以书本媒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教师导学导修、学生自主学习、多种教学形式和多种教学媒体并存与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转变。当然这是总体要求,就网络条件下具体的教学模式而言,也应该而且必须是多种多样的,这应当成为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导向。

二、教学模式是教学价值观在教学运行中的实践形态

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换句话说,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为本,这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的显著区别。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的核心与精髓。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是不同的教学模式产生、存在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教学模式则是不同教学理念、教学

价值观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态。

(1)从教学目的方面看,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得好一点、深一点,掌握运用得好一点,并有所创造、创新,教(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造就人。为学生而教,为学而教,这是教师教的目的、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不是教的陪衬、印证和附属。进一步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能够靠自学理解、掌握的,就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未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论,也是一种学习论。

(2)从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来看,过去那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由教师主宰课堂、教师在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程开放教育中师生经常处于一种分离状态,远程教学是专业教师、媒体技术人员等集体合作,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利于自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同时经过包括面授、作业、答疑等多种对话形式、多种交互反馈机制,一句话,通过教学过程的多种要素的重新整合,来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过去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情况为学生分散学习所取代,过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个体行为被合作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所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自然让位于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协助者、参谋和顾问,学生则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

(3)从教学评价角度看,过去教学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上,放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上,只要教师讲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楚、生动活泼,就认为课堂教学好,至于学生欢迎不欢迎、理解不理解、掌握不掌握,则不大重视。这种评价固然有一定合理性、正确性,但教得好不等于学得好。这里有三种情况:如果教学不顾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所谓教得好未必好;如果脱离学生的接受水平,所谓教得好无异于对牛弹琴;不顾学生参差不齐的水平状况,不能因材施教,同样也不能视为教得好。教归根结底为了学,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才是评价教师教学的根本标准,评价的根本出发点、着眼点、立足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有没有激发起来,学习方法有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没有养成,学习的能力有没有提高,对学习的知识有没有理解、消化、掌握,特别是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学习的效果怎么样,都应该是教师关心的内容,应做的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远程教育从19世纪中叶起步开始,就打破了学习班组的结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化学习。学生自学,是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或学习阶段上都是不可替代的。但这里必须指出,这种个别化学习决不是无条件的,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70年代初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特别指出了“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这里的“帮助”当然是广义的,但笔者以为主要的仍然当指教师。教师的帮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教师通过编写便于学生自学的教材及教学资料提供对学生的帮助。由于远程教育的师生处于一种经常分离状态,教师的教主要是通过精心编写的、便于学生自学的多媒体教材体现的,学生的学也主要是通过自学多媒体教材,接受、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这就近似于“导向性启发式对话”;至于多媒体教材,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和其他电子设施,更需精心设计、协作完成,使学生通过视听等多种器官生动形象、身临其境地感觉、领会、理解、接受所学知识。

二是通过电话答疑、电子语音信箱等方式,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一对一的教学对话。90年代因特网及网上教育的快速发展,又一次促进了远程教育中的个别化学习。

三是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审阅批改,对每个独立学习的学生,分别对其学习进行形成性的乃至终结性的个别化评价。

基更认为,“远程教育理论上的合理性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进行再综合的尝试中,而这正是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学习者与学习材料的联系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交互式个人化通信方式,是远程教育中教学活动再综合的中心”[2](p.5)。

这里应当强调的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和作用、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这主要表现在:(1)为了利于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懂弄通,教师必须花更多的功夫精心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2)为了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攻破难点、弄清疑点,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急学生学习之急,排学生学习之难,解学生学习之疑;(3)教师必须了解熟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技术环境、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实现过程及结果,善于和别人沟通合作,协同实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重视评价及反馈;(4)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师风、严谨负责的精神,在学生参差不齐、需求多样的情况下,提供良好的、个别的教学服务,搞好信息网络条件下的育人。综上可见,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学习论,归根结底,又是与教学论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教学模式是教学诸要素不同组合的一种结构形态

教学模式总是同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统一活动,是双边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教学活动的时间延续形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空间拓展构成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由多个教学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按照讨论问题的不同要求和不同角度,对其构成要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述。如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传统学校教育联系和区别的角度考察,教学结构除了包括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以外,还应包括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这里主要指教学媒体)这两个重要要素。对诸要素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组合,即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从如何理解的角度讲,是两个主体论(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是主客体论(其中又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师是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一种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路者、辅导者、顾问,是学习的客体),对教学结构诸要素的不同理解,即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但仅凭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个要素,还不能构成教学模式,只有把教师的教通过何种方式(如课堂面授或远程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学具体连接或组合起来,才能构成某种教学模式。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主要集中在校园里以班级为单位,以印刷文字为媒体、用课堂面授来实施教学活动,这就是形成历史比较久、目前最普遍的传统的组班课堂面授的教学模式。当然,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校园教育信息网,在课堂实施多种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教学实践,单一的课堂面授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处于准永久性分离或经常分离,即远程教育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印刷媒体和邮政通信联系(连结)教学双方,通过个人自学文字教材为主,辅以适当面授,运用布置和批改作业作为反馈机制,重新整合实施教学活动的,即为历史上早已产生的函授教育;如果通过多媒体网络联系(连结)教学双方,对分散在各地(包括工作单位和家庭)的学生,实行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活动,这就是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中又可分为以广播电视网络为主和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模式,这些都属于网络条件下的远程开放教育。

所谓网络条件,这是一个既富时代特征又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公众通讯网、广播网、有线电视网、卫星电视网,也包括因特网、教育科研网在内的计算机网,而且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教学信息传输平台已经将上述网络整合互通,实现了信息传输与交流融为一体。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所用的卫星电视节目、卫星广播节目、卫星通讯、VBI数据广播、IP数据广播、教育科研网上的信息都通过这一平台沟通,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经济便利、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目的。

当前,摆在电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就是应当着力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以笔者浅见,可否包括下列一些模式:(1)以组班课堂面授为主、辅以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组班在课堂实行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文字、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多种网络媒体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4)以教师导修导学、学生通过多媒体自学、小组协同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学生按照教学计划,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的自主学习模式,等等。考虑到全国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包括目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实际应用状况,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习惯及信息技术水平,远程开放教育的管理观念、管理水平,因此,各级电大一方面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网络条件下多媒体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向,通过以迎接高教司的试点评估为契机,对目前仍然沿袭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模式必须有一个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又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有一个过程,大面积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面积地实施新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也有一个过程,所以要积极推进,滚动发展,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简单化一刀切,一切以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标准。

四、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是切实推进网络条件下教学模式的基础和保证

要有效地推进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目前必须切实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强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实际运用与开发建设。应当肯定,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中央电大以及省市电大已经开发制作了一批多媒体课件。仅1999年和2000年开放教育各专业,中央电大公布并上网的直播课堂就有141个节目,包括课程介绍、课程重点提示、课程辅导、考前复习、学习方法指导等;在开放教育的省开课程部分,江苏电大制作了49门课程的网页,占所开课程的100%。所以,在当前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当强调的是将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在检查中发现,有不少基层电大并不重视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的实际应用与到位率很低,这是值得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特别是广大的农村电大,目前应充分利用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电视VBI技术,建立双向非平衡的全国电大信息网络系统,这是天网地网合一的教育信息网,它是随电视节目搭载传送的,接收方便,也不用交电话费和通信费,具备部分的双向功能,中央电大根据教学计划播出教学内容,有局域网或校园网的学校将卫星网上接收到的信息直接传到课堂或下载,运用到教学中去即可。

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制作,加强统筹规划,提出时限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到位。课件建设要注意引进和开发结合,凡能从普通高校或其他媒体制作机构引进的,包括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加工的,就不必再重复建设;视听媒体和计算机媒体结合,大力开发经济实用的视听媒体资源,或者经过数字压缩成教学光盘,放在网上供学生点播;大型精品课件和小型实用课件并举,以小型实用课件为主,凡是学生能自学理解的内容,不必要制成课件浪费精力财力;中央电大牵头,各地电大积极参与,采取项目制、招标制、分级负责制,部分地实行产业运行,以利加快开发步伐,提高资源效益;建立必要的政策和机制,扶持并奖励CAI课件开发制作,加快教师计算机实用技术培训,限期达标,同时加快网络环境建设和教学管理系统现代化建设,以利形成网络教学的环境与氛围。

二是加强网络教学管理,形成网络教学条件下新的管理模式。譬如,校园式集中统一管理、班级式集体管理、学年制规范管理等,就不能适应远程开放教育以分散、业余、自学、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教与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已成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今后,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应当向社会成员提供多种类、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或课程组教育,供学习者自主选择,不仅本校,而且要与其他高校

实行学分沟通与互认,然后按照社会市场需求和一定的培养规格、教学计划,实行学分累计,经过审核达到规定要求的即可给予毕业,真正做到让社会成员选择教育,让社会和人才市场选择教育。

实行教师的导学、导修制度,由专职或兼职教师负责联系一定数量的学生,建立电话联系、电子语音信箱、小组联系、定期交流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抓好教学过程的管理,是远程开放教育管理的重要特征,而布置与检查作业、抓好形成性考核则是帮助学生搞好自学的基本环节,是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作业要求的课程设计是不成功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设计。把加强学习过程控制和学习目标(结果)控制密切结合起来,是确保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质量的基本途径。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抓好教学过程管理、抓好形成性考核这一基本环节,任何的马虎松懈都意味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失控和学习质量的失真,而失真的学习质量是毫无意义的。

三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通向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在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师生经常处于分离状态,给有效教学带来较大困难,而目前的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呈现极大的不平衡,因此,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笔者以为,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应当开设类似《学习学》、《成人学习》、《学习方法》一类课程或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包含以下内涵:(1)转变学习观念,从依赖教师教转变到在教师指导下主要依靠自己主动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克服工学矛盾、家学矛盾,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干扰和自身的惰性。任何一种习惯都是个体自觉行为的时间延续和积累,是自觉行为状态的一种表征和结果,这需要通过源于内驱力并经由长期实践逐渐养成。(3)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的技术、学习的技巧、学习的手段或工具。试想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学习将带来多大的障碍。(4)培养必要的学习能力,包括搜集选择信息、加工组合信息、综合运用信息、发展创造信息能力。(5)最终要求学生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另外,组织学习小组,开展网上讨论和学生自学互补互促,实际上是个人自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也有利于增强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上述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举措,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提高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改革试点的目的要求,也是发展提高的主要内涵,是评价、衡量、检测改革试点成败得失的最终标准。这个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在改革试点的全过程,成为电大系统的共识。

收稿日期:2001-02-15

【参考文献】

[1]基更.第三千纪初的远程教育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1999,(9-10).

[2]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文献号】1-590

【原文出处】《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102

【原刊页号】5~9

【分类号】G5

【分类名】成人教育学刊

【复印期号】200111

【标题】试论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

【英文标题】On the Teaching Mode of Distance Open EducationCHEN Nai-lin(Jiangsu TV & Radio University,Nanjing 210013,Jiangsu,China)

【作者】陈乃林

【作者简介】陈乃林(1941-),男,江苏通州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南京210013

【内容提要】教学模式是教学价值观在教学运行中的实践形态,是教学诸要素不同组合的一种结构形态,同时,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集中、具体的体现。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有利于提高电大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模式,是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

【英文摘要】Teaching mode is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idea in teachi-ng practice,and the consistent pattern of various teaching co-mponents.It is the concrete and concentrated displa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upport-ing and service system,making efforts in searching the teachi-ng mode that benefits torising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of TV university under the networked condition are the kernel co-ntents of renovation and pilot project of TV university's tal-ent training mode.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distance and open education/teaching mode/talent training mode renovation and pilot project in open educ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1)02-0005-05

教学模式是当前远程开放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如何理解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如何理解把握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研究探讨。

一、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集中而具体的体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是全国电大系统发展和改革中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点工作。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一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相对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与行为活动方式的统称,是实施人才培养各要素相互结合的一种结构形态。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都有关系,但并不是一回事。例如办学模式还涉及投入体制、所有制结构等问题,但办学体制、办学方式等在相当程度上与人才培养模式有关,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产学研一体等既是一种办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远程教育知名学者D·基更把远程教育分为基于班组的系统和个别化学习的系统两种形式和四种模式:基于班组的远程教育又分全日制学生和业余学习学生,基于个别化学习的远程教育又分提供事先准备教材和不提供事先准备教材;他又指出未来远程教育发展有合作远程大学、基于万维网的虚拟大学和全球院校等三种模式[1](pp.64-67)。笔者认为,基更所指出的四种模式主要是就教学模式而言的,未来的教育模式则主要是就办学模式而言的。

广播电视大学与传统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共同点,又不完全一样。一方面它们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且同专业、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更要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与特殊性。只有弄清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重点和核心是什么,才能指导广播电视大学沿着正确的方向与思路,坚定而又健康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体现其特点和特色。

依据远程开放教育理论,总结初步的改革实践,笔者以为,目前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必须以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较好综合素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以改革传统高校教育的教学模式,创建网络条件下新的教学模式为核心。如果说改革的重点与高等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多共性的话,那么,改革的核心——“网络条件”,应视为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高校的个性、特色,成为改革试点的基本要求。从深层次分析,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实施教学活动、教书育人则是人才培养中最基础、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活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改革为核心,是电大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集中体现与核心内容。电大改革试点的主要取向,就是必须改革传统校园教育单一的课堂面授的教学模式,从传统校园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面授为中心、以书本媒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教师导学导修、学生自主学习、多种教学形式和多种教学媒体并存与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转变。当然这是总体要求,就网络条件下具体的教学模式而言,也应该而且必须是多种多样的,这应当成为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导向。

二、教学模式是教学价值观在教学运行中的实践形态

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换句话说,是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为本,这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的显著区别。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的核心与精髓。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是不同的教学模式产生、存在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教学模式则是不同教学理念、教学价值观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态。

(1)从教学目的方面看,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得好一点、深一点,掌握运用得好一点,并有所创造、创新,教(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人、塑造人、造就人。为学生而教,为学而教,这是教师教的目的、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不是教的陪衬、印证和附属。进一步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能够靠自学理解、掌握的,就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未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论,也是一种学习论。

(2)从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来看,过去那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由教师主宰课堂、教师在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程开放教育中师生经常处于一种分离状态,远程教学是专业教师、媒体技术人员等集体合作,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利于自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同时经过包括面授、作业、答疑等多种对话形式、多种交互反馈机制,一句话,通过教学过程的多种要素的重新整合,来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过去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情况为学生分散学习所取代,过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个体行为被合作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所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自然让位于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协助者、参谋和顾问,学生则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

(3)从教学评价角度看,过去教学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上,放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上,只要教师讲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楚、生动活泼,就认为课堂教学好,至于学生欢迎不欢迎、理解不理解、掌握不掌握,则不大重视。这种评价固然有一定合理性、正确性,但教得好不等于学得好。这里有三种情况:如果教学不顾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所谓教得好未必好;如果脱离学生的接受水平,所谓教得好无异于对牛弹琴;不顾学生参差不齐的水平状况,不能因材施教,同样也不能视为教得好。教归根结底为了学,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才是评价教师教学的根本标准,评价的根本出发点、着眼点、立足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有没有激发起来,学习方法有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没有养成,学习的能力有没有提高,对学习的知识有没有理解、消化、

掌握,特别是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学习的效果怎么样,都应该是教师关心的内容,应做的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远程教育从19世纪中叶起步开始,就打破了学习班组的结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化学习。学生自学,是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或学习阶段上都是不可替代的。但这里必须指出,这种个别化学习决不是无条件的,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70年代初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特别指出了“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这里的“帮助”当然是广义的,但笔者以为主要的仍然当指教师。教师的帮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教师通过编写便于学生自学的教材及教学资料提供对学生的帮助。由于远程教育的师生处于一种经常分离状态,教师的教主要是通过精心编写的、便于学生自学的多媒体教材体现的,学生的学也主要是通过自学多媒体教材,接受、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这就近似于“导向性启发式对话”;至于多媒体教材,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和其他电子设施,更需精心设计、协作完成,使学生通过视听等多种器官生动形象、身临其境地感觉、领会、理解、接受所学知识。

二是通过电话答疑、电子语音信箱等方式,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一对一的教学对话。90年代因特网及网上教育的快速发展,又一次促进了远程教育中的个别化学习。

三是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审阅批改,对每个独立学习的学生,分别对其学习进行形成性的乃至终结性的个别化评价。

基更认为,“远程教育理论上的合理性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进行再综合的尝试中,而这正是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学习者与学习材料的联系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交互式个人化通信方式,是远程教育中教学活动再综合的中心”[2](p.5)。

这里应当强调的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和作用、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这主要表现在:(1)为了利于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懂弄通,教师必须花更多的功夫精心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2)为了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攻破难点、弄清疑点,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急学生学习之急,排学生学习之难,解学生学习之疑;(3)教师必须了解熟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技术环境、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实现过程及结果,善于和别人沟通合作,协同实施远程开放教育教学,重视评价及反馈;(4)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师风、严谨负责的精神,在学生参差不齐、需求多样的情况下,提供良好的、个别的教学服务,搞好信息网络条件下的育人。综上可见,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学习论,归根结底,又是与教学论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教学模式是教学诸要素不同组合的一种结构形态

教学模式总是同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统一活动,是双边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教学活动的时间延续形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空间拓展构成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由多个教学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按照讨论问题的不同要求和不同角度,对其构成要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述。如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传统学校教育联系和区别的角度考察,教学结构除了包括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以外,还应包括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这里主要指教学媒体)这两个重要要素。对诸要素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组合,即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从如何理解的角度讲,是两个主体论(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是主客体论(其中又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师是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一种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路者、辅导者、顾问,是学习的客体),对教学结构诸要素的不同理解,即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但仅凭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个要素,还不能构成教学模式,只有把教师的教通过何种方式(如课堂面授或远程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学具体连接或组合起来,才能构成某种教学模式。如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学主要集中在校园里以班级为单位,以印刷文字为媒体、用课堂面授来实施教学活动,这就是形成历史比较久、目前最普遍的传统的组班课堂面授的教学模式。当然,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校园教育信息网,在课堂实施多种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教学实践,单一的课堂面授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处于准永久性分离或经常分离,即远程教育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印刷媒体和邮政通信联系(连结)教学双方,通过个人自学文字教材为主,辅以适当面授,运用布置和批改作业作为反馈机制,重新整合实施教学活动的,即为历史上早已产生的函授教育;如果通过多媒体网络联系(连结)教学双方,对分散在各地(包括工作单位和家庭)的学生,实行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活动,这就是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中又可分为以广播电视网络为主和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模式,这些都属于网络条件下的远程开放教育。

所谓网络条件,这是一个既富时代特征又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公众通讯网、广播网、有线电视网、卫星电视网,也包括因特网、教育科研网在内的计算机网,而且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教学信息传输平台已经将上述网络整合互通,实现了信息传输与交流融为一体。目前,远程开放教育所用的卫星电视节目、卫星广播节目、卫星通讯、VBI数据广播、IP数据广播、教育科研网上的信息都通过这一平台沟通,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经济便利、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目的。

当前,摆在电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就是应当着力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以笔者浅见,可否包括下列一些模式:(1)以组班课堂面授为主、辅以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组班在课堂实行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文字、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多种网络媒体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4)以教师导修导学、学生通过多媒体自学、小组协同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学生按照教学计划,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的自主学习模式,等等。考虑到全国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性,包括目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实际应用状况,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习惯及信息技术水平,远程开放教育的管理观念、管理水平,因此,各级电大一方面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网络条件下多媒体交互使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向,通过以迎接高教司的试点评估为契机,对目前仍然沿袭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模式必须有一个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又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有一个过程,大面积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面积地实施新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也有一个过程,所以要积极推进,滚动发展,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简单化一刀切,一切以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标准。

四、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是切实推进网络条件下教学模式的基础和保证

要有效地推进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目前必须切实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强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实际运用与开发建设。应当肯定,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中央电大以及省市电大已经开发制作了一批多媒体课件。仅1999年和2000年开放教育各专业,中央电大公布并上网的直播课堂就有141个节目,包括课程介绍、课程重点提示、课程辅导、考前复习、学习方法指导等;在开放教育的省开课程部分,江苏电大制作了49门课程的网页,占所开课程的100%。所以,在当前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当强调的是将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在检查中发现,有不少基层电大并不重视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的实际应用与到位率很低,这是值得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特别是广大的农村电大,目前应充分利用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电视VBI技术,建立双向非平衡的全国电大信息网络系统,这是天网地网合一的教育信息网,它是随电视节目搭载传送的,接收方便,

也不用交电话费和通信费,具备部分的双向功能,中央电大根据教学计划播出教学内容,有局域网或校园网的学校将卫星网上接收到的信息直接传到课堂或下载,运用到教学中去即可。

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制作,加强统筹规划,提出时限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到位。课件建设要注意引进和开发结合,凡能从普通高校或其他媒体制作机构引进的,包括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加工的,就不必再重复建设;视听媒体和计算机媒体结合,大力开发经济实用的视听媒体资源,或者经过数字压缩成教学光盘,放在网上供学生点播;大型精品课件和小型实用课件并举,以小型实用课件为主,凡是学生能自学理解的内容,不必要制成课件浪费精力财力;中央电大牵头,各地电大积极参与,采取项目制、招标制、分级负责制,部分地实行产业运行,以利加快开发步伐,提高资源效益;建立必要的政策和机制,扶持并奖励CAI课件开发制作,加快教师计算机实用技术培训,限期达标,同时加快网络环境建设和教学管理系统现代化建设,以利形成网络教学的环境与氛围。

二是加强网络教学管理,形成网络教学条件下新的管理模式。譬如,校园式集中统一管理、班级式集体管理、学年制规范管理等,就不能适应远程开放教育以分散、业余、自学、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教与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已成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今后,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取向,应当向社会成员提供多种类、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或课程组教育,供学习者自主选择,不仅本校,而且要与其他高校实行学分沟通与互认,然后按照社会市场需求和一定的培养规格、教学计划,实行学分累计,经过审核达到规定要求的即可给予毕业,真正做到让社会成员选择教育,让社会和人才市场选择教育。

实行教师的导学、导修制度,由专职或兼职教师负责联系一定数量的学生,建立电话联系、电子语音信箱、小组联系、定期交流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抓好教学过程的管理,是远程开放教育管理的重要特征,而布置与检查作业、抓好形成性考核则是帮助学生搞好自学的基本环节,是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作业要求的课程设计是不成功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设计。把加强学习过程控制和学习目标(结果)控制密切结合起来,是确保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质量的基本途径。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抓好教学过程管理、抓好形成性考核这一基本环节,任何的马虎松懈都意味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失控和学习质量的失真,而失真的学习质量是毫无意义的。

三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通向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在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师生经常处于分离状态,给有效教学带来较大困难,而目前的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呈现极大的不平衡,因此,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笔者以为,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应当开设类似《学习学》、《成人学习》、《学习方法》一类课程或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包含以下内涵:(1)转变学习观念,从依赖教师教转变到在教师指导下主要依靠自己主动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克服工学矛盾、家学矛盾,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干扰和自身的惰性。任何一种习惯都是个体自觉行为的时间延续和积累,是自觉行为状态的一种表征和结果,这需要通过源于内驱力并经由长期实践逐渐养成。(3)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包括学习的技术、学习的技巧、学习的手段或工具。试想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学习将带来多大的障碍。(4)培养必要的学习能力,包括搜集选择信息、加工组合信息、综合运用信息、发展创造信息能力。(5)最终要求学生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另外,组织学习小组,开展网上讨论和学生自学互补互促,实际上是个人自学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也有利于增强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试论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学模式的研究视点和建构维度

徐皓

【摘要】

本文围绕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教育部批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密切相关的五个研究视点进行了探讨,说明了模式研究、模式改革和模式建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关键思路、有机融合变通、深层柘展建构的三个建椟维度,试图给人以启迪。

关键字:远程教育;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建构

教育部批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简称“试点项目”)正在顺利进行,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载体或一种教学经验的升华,如何与我们的试点项目多视点和多维度地紧密结合,以提升我们研究和建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正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探究的。

一、试点项目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多视点

就教学模式本身而言,其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显现,其代表作是B·乔伊斯和M·韦尔的《教学模式》一书。该书一版再版,至今已出第6版,我们除了感叹它适应社会需求的畅销之外,更看到了西方学者对教学模式研究的执着,这本身就鼓舞和推动着我们应该密切联系试点项目的实际,开展教学模式改草的多视点研究。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