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政务发展

浅谈电子政务发展
浅谈电子政务发展

浅谈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管理处周明哲自20世纪90年代起,电子政务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在推动政府行政改革,推进“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行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府运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随着电子政务的全球化推行和纵深化发展,各国政府已普遍将电子政务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我国也把推行电子政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希望借此完善政府管理手段,开发政府管理资源,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带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可以说,电子政务的发展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催化剂和助动器。

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西方政府治理理念创新推动以及转型期动员参与推动的共同作用下,电子政务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也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稳步推进,成果显著。它在政府管理体制层面上转变政府职能,重塑业务流程,简化行政程序,整合信息资源,精简组织结构,并最终形成有相同的权力和责任,分工合理、决策科学、并确保顺利实施和有效监督的政府管理体制。电子政务的推行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策略,其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和效果,对于构建透明、节约、回应性、高效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

家相比,总体水平偏低。我国政府部门自成体系现象严重,部门之间互相不沟通或者沟通能力差,从而导致跨部门应用系统变成了部门内部系统,完整的电子政务体系被条块分割成局部网络系统。根据当前的发展要求,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电子政务改革和发展,行政改革和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其发展方向为从基础设施向应用一体化的方向。具体表现为:一是实现政府办公网络内部化,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内部资源整合,内部决策支持,二是整合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形成一个综合全面的,只有一个对外服务窗口的政府电子政务系统。

中国电子政务近期的趋势与政府改革和政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子政务在中国建设的逐步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就。技术环境的演进与发展以及政府治理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共同推进了电子政务形态的变革。在技术环境演进方面,从文字记录到互联网络,再到大规模网络基础设施,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促进了人们更加便利的交流行为。电子政务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手段,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创新管理,这样下来,电子政务的应用,会使政府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中技术进步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没有

理顺,不是应用引导技术,而是技术牵着应用的鼻子走。走入了“重技术,轻应用”的误区,先进技术不断被引进和利用,但是应用系统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当前,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等问题日趋突出。

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治理的结构、政府程序和工作流程、政府的政策制定、政府的行政成本都产生了重大的冲击,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反应力,提升政府沟通效率、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机构精简和有效运用人力资源、节约政府开支与经费、扩大公民参与、创新政府服务等方面均显示了其巨大的优势。电子政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行政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效率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最具号召力的国家发展策略,事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政府的先导作用至关重要,必然要求“电子政务”先行。在电子政务的推进普及中加快政府转型的步伐,在政府转型的过程中把电子政务建设得更加完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 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起步于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发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贸,金农,金保等。 “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 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

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当前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要求使用电子交易、电子结算,对不使用电子交易方式的贸易不予受理,也使得中国在这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2001年6月,金关工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3 解决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发展战略问题 关键词: 工业化·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上网·战略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新中国诞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虽已大规模展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迅速提高。但同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仍然较高;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不够高等。 对于目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并不象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政府坚定地去推动它。我国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但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低造成的。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入世的挑战和网络经济的冲击,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 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成立国家信息化工组领导小组,朱鎔基同志与温家宝同志先后担任组长,确定了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首次发表有关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政府文告――《 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系统全面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指出信息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在整个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电子政务建设被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和信息化战略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己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 1999年,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 200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电子政务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12月15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政府信息先行”的历史性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电子政务正是在这种信息化大背景和国家战略安排下产生和发展的。 发展阶段: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国内研究者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电子政务建设四个阶段。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心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提问者:黄林若-一级最佳答案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1、对电子政务缺乏理性认识 国内的一些电子政务方案非常宏观,功能、效益设计得非常大,非常全面,可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和与之不相适应的、相对比较薄弱的电子政务应用之间的矛盾。这些总体性的框架建设,项目涉及面铺得很大,却事事做不深透。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在于我们对电子政务项目缺少恰当的定位。面面俱到的整体性方案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效的做法是:选好一个最能取得应用效果的具体项目,做深、做透、做好配套的各个环节。一个项目成功了,再来扩展。 电子政务需要的是求真务实地推进。将电子政务目标定位低一点,项目选择小一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待有了能力后再扩展也不迟;相反,如果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将会非常危险。 2、信息孤岛问题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相当一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缺乏电子政务统一标准,是产生这些“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提高效率、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 一方面,国家通过出台宏观的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来规范和统一现有的标准。但由于我国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对电子政务的需求差别较大,在国家标准的宏观指导下,还应该制定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另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为电子政务建设出力。在标准完善、改进和制定工作中,可以借鉴一些厂商开发的电子政务示范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和规范,使之成为部门和地方标准的一部分。 总之,标准要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电子政务建设要促进标准发展。 3、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一般也被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

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姓名:王慧学号:11142128 【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给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从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发展入手,结合我国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总结出我国在电子政务的道路上的成就及不足,以期得出相关有效的策略为我国电子政务在政府应用上的作用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正文: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点 电子政务,政务是核心,电子是手段,就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特点: 第一,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也就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第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 第三,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四,电子政务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从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符合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电子政务实现的载体;二是处理的事务都是与政府有关的公共事务,是政府实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一种手段。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①: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

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所发布的《联合国电子政务2008调查——从电子政务到互联治理》为据,概述了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情况。论述了欧洲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高度重视在基础设施和连通性方面的投资,尤其是在宽带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指出了电子政务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跨组织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电子政务必须向整合和互联的方向发展,为此需要经历3 个发展阶段:基础设施阶段、整合阶段和转型阶段。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联合国;发展趋势 一、导言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子政务在促进世界各国、各级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快速变革的同时,也正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在电子政务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际社会在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实际应用以及政府改革等众多方面都积累起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涌现出了很多具有实用价值和借鉴作用的成功案例。对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相关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的解析,对我们更好地把握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二、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貌 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政务大规模实用化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今天的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显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强劲的活力。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所发布的2008 年电子政务调查报告——《联合国电子政务2008调查——从电子政务到互联治理》(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 2008 ——From e-Government to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社会转型带来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而政府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即电子政务时代。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条件虽已成熟,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将全面分析电子政务在我国面临的问题以便未来可以更好地解决。 关键词:电子政务问题解决办法 一、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十多年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现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业务的需要;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从无到有,且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看到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还存在的很多问题,以便在以后的探索中引起重视。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政府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达到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甚至对于“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重要程度”,“如何来规划和实施电子政务”等很多基础性问题尚认识模糊,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对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二是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对互联网这种新鲜事物有一定的抵触性,认为电子政务就是用电脑工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在我国的长期发展中,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一个一直存在于各地区和各部门的政府机构中的问题,以往我们一味通过外包、共建的形式完成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有专门的软硬件厂商按照计划、要求进行开发和建设,但在系统正式交付政府部门使用后,这些软硬件厂商便不再进行大幅干涉,只是提供一些后续的技术支持。而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黄志斌、121072057、12电商四班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从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政府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的成就、电子政务建设对行政改革的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分析等总结归纳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对策。在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的分析,在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应该采用的策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不断的深入发展,使电子政务更好的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的国际背景 (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 无纸化的办公已经成为了现代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每一家企业的潮流,这不仅仅是节约资源,而且是信息的整合带来的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和统一。电子政务正正契合了信息时代来临。 (二)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 无论是资源,信息等等,这个世界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都可能会被全球化,这就是全球化的威力或者带来的影响。电子政务的全球化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电子政务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子政务之间的互相交流,还有不同阶段电子政务的相互学习与竞争。 (三)时代背景下得政府改革浪潮 在中国的80年代初,中国政府力求在电子政务上有所改革,在全国的推行下,中国电子政务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的不断熟悉,对技术人员的不断更新,政府系统的不断改革创新,在全国的推动下,电子政务成为了当时政府改革最热门的话题。 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剖析和对我国经济软硬实力的了解,我认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如下:①按照建设服务性政府的目标,在利用门户、网络为公众提供网上办事方面,将得到进一步的关注。②强化顶层设计,推动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应用。③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推动网上审批。④关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度。⑤应用系统集成和整合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地级市电子政务的统一平台的构建将成为电子政务的突破点。⑥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在不同层次政府的边界将进一步清晰,构建统一门户网站将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⑦行政体制改革将会伴随电子政务继续推进,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模式进一步收到人们的关注。 政府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的成就 (一)政府信息门户网站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电子化管理和服务的窗口,也会信息时代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社会的公众才能清楚了解和接触政府,政府也可以更好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一世门户网站功能设计渐趋完善,逐步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二是网上办事服务初显成效,各项服务逐步开展。三是网站成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渠道,群众参与程度逐步提高。 (二)公共服务系统 1、面向公民的服务

电子政务的十大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的十大发展趋势 政府电子政务网做为VPN应用的重要领域其市场规模尚未完全启动。日前,中国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汪玉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电子政务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 汪玉凯指出,2006年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在前几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下一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呈现十个方面的特征和趋势。 第一,行政体制改革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2006 年开始,行政体制改革将真正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而国家体制改革策略的变化将会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影响,电子政务的行政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二,“大集中”的建设思路将成为共识。所谓“大集中”,就是注重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平台建设,走集约化、低成本的发展道路。 第三,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第四,协同政务将继续引领电子政务建设的潮流。协同政务代表着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代表一个地区、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水平。 第五,各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将朝着构建统一门户网站的方向发展。 第六,“条条”信息化与地区信息化将实现互动、良性发展。 第七,电子政务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第八,IT管理将受到广泛重视。如果IT管理水平不高,IT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则会对整个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等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九,“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第十,支撑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也将有新的突破。 汪玉凯最后指出,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大信息服务业的有效支撑。如电子政务的外包趋势,将为运营商和I T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而随着政务应用的深入,业务应用系统将越来越丰富,也将为大量自主研发的软件商提供用武之地。 总之,电子政务的发展既对信息服务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他们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如何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前不久,国际著名的Accenture咨询公司,曾就2006—2007年电子政务在26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做过一个调查研究,按照信息公开化和通信程度、政府网站的构成、用户的满意度等评价标准将这个26个国家和地区按电子政务发展的成熟程度依序分成4个类别: 创新和领先的国家:新加破、加拿大、美国。 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丹麦、英国、芬兰、中国香港、德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挪威、日本。 稳步进展的国家:新西兰、西班牙、比利时、中国。 正在打基础的国家:葡萄牙、巴西、马来西亚、意大利、南非、墨西哥、俄罗斯、印度。 当然,这个研究尚没有包括东欧一些经济转型国家和像埃及等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 1、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从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来看,其目的大都集中在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以满足本国人民对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要求为主。从国际当前的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下面几个比较重要的特点: (1)政治意愿与目标实现的结合 各国领导人普遍认识到电子政务是治国不可缺少的工具,而电子政务只有向公民提供真正切实有效的服务才能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因而各国都从政治上确定了电子政务的目标并勾画出其所应实现的蓝图;同时,也落实了相应的责任部门和所需的经费资源及实施项目。电子政务是一个需要技术支持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更需要洞察力、政治意愿和踏踏实实地组织实施。 (2)以服务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 电子政务的宗旨是为社会、企业、公众提供服务的,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的意向和需求,从服务的角度来设计政府网站。因此,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开始用于电子政务之中,这样可以帮助政府更好的为“客户”

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再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但任何技术如果没有法律进行制度保障就将失于无序。本文对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重点解释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适合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法制化,问题,建议。 所谓电子政务,即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与结果。其实质为社会信息化大潮中政府服务的信息化,从而得以形成新的信息化的政府管理体制。我国电子政务这几年的发展,从技术层面而言,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与西方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差距不大。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电子政务的软条件建设十分欠缺后落后,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制化进程,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显滞后。电子政务发展所需的法制机制很不完善,在目前我国,法律不仅未能成为政务电子化开路的先锋,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都在阻碍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可以追溯到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步计算机安全法规。这一时期,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以探索为基调。一方面,当时的电子政务、电子化

办公并未在国内得到普及和重视。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这可以算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但其仅仅在国家机关内部构建,远远未达到电子政务“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另一方面,当时的法制环境比其当前更为薄弱,人民的法制意识极为单薄,社会刚刚从文革的动荡中转过来,整个社会的立法工作才刚刚开始。因此,无论是从电子政务发展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在那一时期法制化发展的角度而言,90年代的电子政务法制化才刚刚是探索、起步的阶段。 1997年,是这一阶段的一个高潮,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迎来了一次丰收。5月20日,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同日,《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颁布,后者有效遏制了当时国内域名被外国投机者大量抢注的现象。5月30日《中国互联网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出台。12月,出台有《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伴随着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开始得到初步的建立。但是,透过以上法律文本我们很容易发现,当时的法律制定更多的是在信息技术层面的支持,无论是域名抢注还是信息安全,更多的都是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法律支持,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电子政务法制化关注的法律阶位较低。 2000年起,是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的又一阶段。这一阶段电子政务开始大规模的向各级政府普及,政府门户网站大量出现,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采用电子化服务的方式。这一时期,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突显出三个特征。 1、高阶法的出台。2004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明确了电子政务的方向

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目录 一、报告编制说明 二、报告内容 (一)基本情况 (二)信息资源、业务系统 和服务应用 (三)网络和基础设施(四)其他

一、报告编制说明 为了做好国家“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了解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情况,研究“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需求,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开展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调查工作。本次调查主要以填写“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调查报告”的形式开展,现将调查报告的编制作如下说明: (一)报告编制目的 为了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格式,便于了解地方电子政务总体建设发展水平和调研地方具体发展现状,特编制《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格式文本,供各地填写使用。 (二)报告范围和对象 地方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调查以省、市、区县三级政府为报告对象,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填写。 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做好发改、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民族事务、公安、监察、民政、司法、财政、人社、国土、环保、城乡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商务、文化、卫生、人口计生、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税务、工商、质量监督、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安全生产监督、统计、林业、知识产权、旅游、档案、信访、粮食、烟草专卖、

测绘、食品药品监督等该级政府组成部门的数据填报和汇总工作。 (三)报告封面填写说明 1.报告单位:填写本单位的全称,全称应与公章上的单位名称一致,并加盖公章。 2.报告联系人:负责填写本发展情况报告的单位联系人的姓名。 3.x:报告联系人的单位固定电话。 4. 电子x报告联系人的电子邮箱。 5.报告日期:填写报告的日期。 (四)报告内容填写说明 1.基本情况 报告单位在此节中详细填写本市的基本情况、电子政务组织体系、电子政务规划编制、电子政务主要建设资金、电子政务运维等情况。 2.信息资源、业务系统和服务应用 报告单位在此节中详细填写本市主要政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网上服务、网站建设、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等情况。 本部分所提到的“核心业务”指本市各职能部门依据“三定”方案开展的核心职能业务。 “业务数据库数量”指支撑部门职能业务开展所建设的

浅谈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48139041.html, 浅谈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作者:方俭昌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14期 【摘要】当前,电子政务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巨大作用并 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电子政务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本文详细阐述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电子政务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发展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趋势愈演愈烈,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掌握和支配信息的能力成为制约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本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培育之下,历经几十载发展,目前已初见成效,并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依靠互联网这一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当前通信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开发应用,优化重组政府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及行为模式,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散的藩篱,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管理水准和服务质量,为公众建立起更为公正、透明、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平台。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兴起,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入起步阶段。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这一浪潮推动之下,我国电子政务历经办公自动化阶段、“金字工程”阶段、“政府上网工程”阶段,最终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 2.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2.1.1 中央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电子政务建设伊始便得到国家的重视,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家发展战略。并于2001年重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总理担任组长,规格之高足以彰显国家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倚重。在随后不到三年时间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先后通过了“建设信息化政府要先行”的重要决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任务。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解决措施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解决方案 作者:佚名来源:支点网时间:2009-7-10 19:43:25 责任编辑:韩雪 专网网络结构规划实际是要建立各级政府的、具有统一标准和规范的信息交换中心平台,作为本级政府同上下级政府、各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本级政府各部门之间交换电子信息的枢纽。 免费体验华天动力OA系统 HR/ERP等企业软件注册免费试用 摘要:笔者基于对电子政务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多年来为政府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际经验,针对我国政府当前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较系统地描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框架,全面展示了信息经济时代电子政务的行政管理和应用功能二大发展目标,旨在为全面实施中国政府信息化作出良好启示和有益探索。 关键词:电子政务。虚拟政府。知识管理。因特网 1. 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是近年来我国信息界、政府界最热门的话题。对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在我国,最早在媒体进行电子政务宣传的当属美国IBM/Lotus公司。根据美国IBM/Lotus公司技术白皮书中的描述:“电子政务(e-Government,即电子政府>是电子商务(e-Commerce/e-Business>应用体系中,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它政府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政务是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即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从内部网(Intranet>延伸到政府机关间交换网(Extranet>乃至因特网(Internet>”。 可以这样说,电子政务是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从个体到连接,从物质到习惯乃至文化的核心所在。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它可以分为Intranet应用,包括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处理等;Extranet应用,包括跨部门的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交换等,如会签文件、信访文件、督查文件;Internet应用,包括政府网站、电子福利支付、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等。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意味着在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及其部门之间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处理主要的日常事务,高效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责,全面改进与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对话机制,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进而促进政府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实施电子政务最终的目标就是建立电子政府。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电子政府的建设,这成为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新动向。如2000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电子政府工作,并计划2005年全面进入“办公电子化阶段”;美国在2000年6月6日—6月30日,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了建设电子政府的全部立法程序,戈尔将其比喻为“第二次美国独立革命”,并将在2005年前后最终进入电子政府时代。英国也在2000年提出,要建设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电子英国”,并把全面开通电子政府的时间从2008年提前到2005年。欧盟、东盟均提出“电子欧盟”和“电子东盟”计划。总之,电子政府已成为新世纪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之一。 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简况 1 / 6 尽管电子政务一词在我国悄然出现才几年,但实际上,中国电子政务已经经历了从萌芽期、孕育期到启动期近10年的发展。 萌芽期主要表现在: 1993年底国家正式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以中央国家机关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孕育期主要表现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央各大部委机关、全国各省级政府部门和主要中心城市政府部门,率先开展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为电子政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1998年4月,青岛市政府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目前,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

浅谈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加快政府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发展水平是目前大家都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务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政务;现状;发展策略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从2000年以后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体制、法律、标准、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整体化水平还比较低。联合国2008年内发布了成员国电子政务的评测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0位,位居中上水平。根据政府网站的可取性,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公民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电子化参与程度指标,表示每个国家电子政务成熟程度的指数。美国0.927,位居第一。瑞典0.840,名列第二。澳大利亚0.837,而中国为0.565。排名比较靠后。据联合国统计,在电子政务指数方面,美国3.01,澳大利亚2.6,新加坡2.58,加拿大2.52,中国1.38,韩国2.3,日本2.72,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1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的电子政务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0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累计己达2200亿元,年增长率在20%左右。2007年电子政务市场就已经达到了632亿元人民币左右。2008年达到了700亿元,2009年达到750亿元,同比增长了20%。2从总体上看,部委网站和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己基本迈进发展阶段,而县级政府门户网站还处于准备和起步阶段。截止到2008年底,国务院76个部委及直属单位中71个机构有部门网站,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8个拥有政府门户网站。91.3%的地市政府拥有政府门户网站。69.3%的县政府拥有政府门户网站。省地市县政府门户网站总体数量较2006年增长率达58.9%。2008年1月网民使用政府1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2009年电子政务蓝皮书,第27页。 2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政务信息网,http: //grp. topoint. com. 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