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法的开山鼻祖_褚遂良

唐代书法的开山鼻祖_褚遂良
唐代书法的开山鼻祖_褚遂良

2004年5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May, 2004 第11卷第3期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 ol.11 No.3

唐代书法的开山鼻祖——褚遂良

白 鹤 

(上海大学 艺术中心,上海200436)

摘要:从对褚遂良传世的书法作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阐述了其在艺术创作上独特性与继承发展间的内在关系,这种独特性不仅对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今天来讲,也具有潜在的深刻性。

关键词:褚遂良;印印泥;锥画沙;行法楷书 

中图分类号:J2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4)03-0030-05

 

欧、虞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陈、隋,入唐时均已六十余岁。唐代书法的真正开创者,理当首推褚遂良了。上承钟、王、欧、虞,下启张旭、鲁公,卓然成为唐代书法的中流砥柱。

一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深受父亲的影响,常出入于名士官场之中,博涉经史,潜心翰墨。青年时,其楷书为欧阳询所称,视为难得之材。又曾师虞世南,精研羲之笔法。其间,又曾师从以“疏瘦”见称的书家史陵。据记载史陵的楷书“笔法精妙,不减欧、虞。”(《金石录》)这对褚遂良晚期书风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影响。

唐太宗因酷爱书法,曾不惜重金遍求羲之遗迹,又亲自为《晋书?王羲之本传》作《赞》;设弘文馆,诏令五品以上京官子弟去弘文馆学书,并将书学立为国学,书学由此蔚然成风。当时,太宗征得羲之遗墨甚多,真伪难辨。褚遂良为此一一作了详细的鉴定,一无舛误,成为中国鉴定史上第一人。并编定《右军书目》,藏于内府,为以后研究王羲之书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褚遂良早在任起居郎时,唐太宗曾问他:“朕有不善,卿必记邪?” 褚遂良答道:“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因为,“遂良不记,天下之人亦记之矣。”可见其耿直磊落的秉性。

当国力日趋强盛,唐太宗便打算进一步扩展领土与势力。曾派侯君集征服了高昌,继而又每年调发千余人去防守其地。褚遂良上疏,认为这样既得不到当地人民的信服,又苦了军臣。不如选择有实力有能力的高昌首领为领袖,予以高昌人民自治的权利,又使其成为唐朝的藩属。太宗接受了他的提议。不久,唐太宗又打算征服高丽,褚遂良极力上疏劝谏。太宗不但没有听取,执意御驾亲征。结果遭到了高丽人的坚决抵抗,败师而回,后悔当时不该不听褚遂良的劝诫。

皇子的成长与皇位的继承,历来为帝王们极为关注和焦虑的大事。唐太宗曾打算将一些年幼的皇子出任都督、刺史等要职。褚遂良得悉后,立即上疏太宗,认为皇子年幼,难以管辖众臣、处理公务,不如留在京都,既可以使他们时刻感到皇帝的权威,不敢胡作非为,又能观摩朝政。使他们成才之后,再出任都督、刺史等,便能临重任而胜任之。太宗以为此提议颇为深刻,便予以采纳。在皇位的继承上,唐太宗举棋不定,苦恼不堪。最后,同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和褚遂良共同商议,遂立李治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卧病不起。那时,房玄龄已死,李勣被猜忌而遭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便成

收稿日期:2003-05-23

作者简介:白 鹤(1958- ),原名赵伟平,男,上海大学艺术中心副教授,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生。

了太宗顾命托孤的大臣。一天,太宗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入病榻前,说:“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对太子说:“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即命褚遂良草诏高宗即位。

然而,这位名重两朝的忠臣和伟大的书法家,同封建社会中其他忠臣烈士一样,没有逃脱悲惨的厄运。当褚遂良写完名重天下的《雁塔圣教序》后两年,残酷的现实为他写下了生命的最后一章。

唐高宗李治即位的头几年,由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辅政,尚有贞观遗风。永徽六年(656),唐高宗便准备废除皇后王氏,立太宗的才人昭仪武氏(则天)为皇后。为此,高宗召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和于志宁进殿商议。褚遂良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具有忠义坚贞、嫉恶如仇的性格,并出于对其他三位大臣的安危着想,以及维护国家和君主的尊严,决定由他一人挺身独当。起初,高宗对废后之事尚难以启齿,因为昭仪武氏的身世和同太宗的关系,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当高宗话音刚落,褚遂良便严正地上前说道:“皇后本名家,事奉先帝。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他过,不可废!”高宗听了,非常不快。翌日,又议其事。褚遂良再次苦谏道:“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说罢,褚遂良便将手中的笏扔在台阶上,边叩头,边大声疾呼:“还陛下此笏,乞归田里!”血流满了褚遂良的前额。高宗勃然大怒,而一直在帘内偷听窥视的武则天,不由咬牙切齿地喊道:“何不扑杀此獠!”幸亏长孙无忌极力阻拦,褚遂良才免于受刑。正在此时,那位元勋李勣却奉迎高宗说:“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废后之事,由此而定。

高宗既立武则天为后,从此,褚遂良便一再被贬。初被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显庆二年(657),贬为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不久,贬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次年,忧愤而死。死后被追夺官爵,子孙被流放到爱州,子彦甫、彦冲在流放中被杀。

褚遂良尽管遭此不白之冤,但天下人对他的道德品行和精湛的艺术,给予崇高的敬仰。在他死后的第五年(龙朔三年),在他任过职的同州,重新摹刻了他生前的杰出名篇《雁塔圣教序》(世称《同州圣教序》),以此寄托对他的深深怀念。

二 

褚遂良传世作品仅存《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

《伊阙佛龛碑》(又名《三龛记》),是现存褚遂良最早的书法作品。现存河南洛阳龙门山。虽名为碑,实为摩崖刻作碑状。贞观十年(636),长孙文德皇后去世,其子李泰(太宗四子)在洛阳龙门山开凿佛窟,为长孙皇后冥福,数年凿成。贞观十五年,由岑文本撰文记其事,褚遂良书丹,时褚遂良46岁。长孙氏是位贤德的皇后,曾为初唐开明的政治起过积极的作用,朝廷文武大臣以至天下民众,莫不敬崇于她。也许正是出于这种敬慕之心,又加上此碑置于佛窟之内,具有一个庄严的主题。所以,褚遂良将此碑写得特别的端整静穆,清虚高洁。横平竖直,刚严实在,朴质宽博,犹如仁者之言行,磊落坦荡,清澈见底,没有过多的修饰。笔势往来,时而显露出隶书所特有的波磔之笔,浑朴中似有一种婀娜之气。再从技法和书风上看,褚遂良充分吸取了汉、隋诸碑和欧阳询“铭石之书”的特点,内疏外密,字体较扁,横向取势,重心较低,这与隶书的书势相类;方刚挺劲,纵横质实,又近于欧体;同时又融入了自己从容浑朴的个性与刚严的气度,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采。此碑虽有些地方尚显板滞,但已流露出了褚遂良惊人的艺术天才,尤其在情感方面的处理上,是相当杰出的。在他的笔下,书法已成了寄托和表现心境和情感的艺术,达到了“心画”的境界。这只要我们将此碑同其他的碑比较一下,便可悠然会心。对此,后人予以很高的评价。杨守敬《评碑记》:“方整宽博,伟则有之,非用奇也。”并称“盖犹沿陈、隋旧格。登善晚年始力求变化耳,又知婵娟婀娜,先要此境界。”翁方刚称此碑为“唐楷中隶法”,而刘熙载赞美更甚,说它“兼有欧、虞之胜”。这些评说,大多着眼书势用笔。事实上,最为可贵的是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与个性,这同他为政为人的品格和气度是一致的。此所谓书者如也,如其人,如其志。

《孟法师碑》,全称《唐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贞观十六年(642)刻。由岑文本撰文,褚遂良

书丹。原碑早已不存,现存宋拓孤本也已残缺不全,仅存769字。原拓本曾为清李宗瀚所藏,为“临川四宝”之一。近代流入日本,归三井氏听冰阁。细看此碑,可以感到也许因对象和情感的不同,虽仅次《伊阙佛龛碑》一年,而气息境界大有不同,似乎看上去是两人所书,不仅深受欧、虞的影响,更具有六朝人的气息。如《高贞碑》唐初殷令民的《裴镜民碑》,并开了王知敬、张旭的先河。其书法温婉闲雅,平和丰润,宽舒安祥,如得道指士,谈笑间,自有一种超尘拔俗之姿。结体平中见奇,和中见智,虽似无惊人之举而足以惊人。设想,如果没有博大精深的学识,没有超越荣辱的气度和志气平和的心境,怎能写出如此境界的作品?从技法和风格上看,此碑几乎将前碑中板滞之弊一洗而尽。在书势上,虽仍与前碑颇为相近,但更为圆熟,不再重心偏低。在用笔上,隶书的遗意更浓,又参以虞世南圆润虚和的风韵,在平和中似有一种翩跹之势,方圆出入,美不胜收,尽得自然。此碑可谓集陈、隋碑志和欧、虞之大成,可以探知褚遂良此时已悟得魏晋之神韵,并将这种神韵发挥得淋漓尽致。褚遂良这一突破,为历代书家所推崇。李宗瀚跋道:“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风规六代之余,高古追钟、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极用意书。”很显然,褚遂良将欧的刚严、虞的圆润融于其中,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的审美理想,真正拉开了唐代书法的先河。沈尹默虽为一代宗师,但其所临总感到有欠苍茫之气。

《房玄龄碑》,又称《房梁公碑》。唐永徽三年(652)刻,为陕西醴泉昭陵陪葬碑之一。时褚遂良57岁。此碑现仍在,但磨泐严重,碑文二千余字,今仅存三百余字。现存唯一宋拓本,亦是残本,笔迹清晰的字有八百多个,亦为“临川四宝”之一,民国时流入日本,为中村不折氏收藏。此碑与《孟法师碑》相隔10年,不论从结体、用笔,还是从书风上看,大相径庭,仿佛完全出于两人之手。按常理,此碑是为已故丞相房玄龄所书,有一个严肃的主题,该写成早年两碑“铭石之书”的样子。但是,褚遂良忠实于自己的书法理想,重视书法中的风韵情趣,并付之实现,把该是较为端庄的“铭石之书”写成这个样子,结果诞生了千古杰作,这实在是个创举。从主观上看,前已说过褚遂良曾深受史陵的影响,但史陵的字今已不存,其书风应接近于《龙藏寺》。再从更远的方面看,与汉代的《礼器碑》为一脉,均属于疏瘦刚硬的一路。如将《龙藏寺》写得流畅一点、华丽一点,就是褚遂良这一书风,只是前者为古质,后者为今妍。在书势上,这三碑均取横势,捺法均与隶法相通,尤其是同《礼器碑》,捺法的节奏和轻重均表现得比较夸张,起到一个支撑全体和“峻拔一角”的作用。故从传统的书学上讲,学褚遂良晚年书,《礼器碑》是必学的,所谓“旁参汉魏,以强筋骨”。薛曜学的虽是褚遂良,然筋骨太露,已失丰润之姿而无肌肤之丽,实开了柳公权和宋徽宗的先河。加上在书写时,褚遂良更多地沉浸在叙述房玄龄一生忠烈的文辞中,忘乎于笔墨的工拙,任情恣性,笔势更为豪放,无拘无束。值得注意的是,宋拓孤本虽仅存八百余字,但明显有枯笔迹象的竟达四十余处,这在楷书的碑文中是绝无仅有。笔画虽如游丝,但清雅劲峻,如铁线老藤,毫芒转折,曲尽其妙;又如春蚕吐丝,文章俱在。纵横牵制,八面生势,点画之间,充盈了一种刚正不渝的性格。但他的挺健并非直来直往,而是笔笔三过,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曲线之美,尤其是横、竖、钩、折,时时有温婉玉润、美丽多方的灵秀之气,有美人婵娟,铅华卓约之称。结体宽绰雅逸,朗洁清丽,如琴韵妙响于空林,余音袅袅,使人赏心悦目,表现出一代忠烈之臣温文尔雅的另一面情愫。

《雁塔圣教序》唐永徽四年(653)刻。原石有两块:一块是《大唐太宗文皇帝制三藏圣教序》,文字为唐太宗御撰;另一块是《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是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均为褚遂良书丹。后碑的字略大于前碑,两石分别镶嵌于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南墙左右。因两碑嵌于壁间,未受雨淋日晒的剥蚀和人为的破坏,故至今基本完好,只是拓摹以久,已成碑底,诸多用笔的细节已不复存在。此碑为名刀万文韶所刻,故能传其神采。然自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出,天下为之风行。又因褚遂良曾极力反对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对此耿耿于怀。故自褚遂良被贬,曾先后又另立了两块《圣教序》,以此同褚遂良所书相抗衡。一块为王行满所书,名为《招提寺圣教序》;另一块是集王羲之书而成的名为《集字圣教序》。《雁塔圣教序》从书风上讲,此碑与《房玄龄碑》是比较接近的,只是因所书的时间和对象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趣味和时间感的暗示性各有异趣。《房玄龄碑》是为已故丞相所书,褚遂良虽比房玄龄低一辈,然感情笃深,临碑作书,充满了一种情感的冲动,也很少有顾虑,故势随情生,法因势

生,节奏极为明快,枯笔由此而生。《雁塔圣教序》则为御制文字,深感圣恩,故下笔较为小心谨慎,笔笔写来,志气平和,不激不厉,神情清远,所谓“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清远萧散,疏瘦劲炼,容夷婉畅,铅华卓约,尤其是《记》,写得更为灵和劲逸。

三 

作为唐代书法的中流砥柱,褚遂良的影响是既深刻又广泛的。刘熙载《书概》中称:“褚河南为唐之广大教化主。”确实符合历史的状况。自《雁塔圣教序》出,天下为之风靡,冒他的名字的膺品也陆续出现,如《阴符经》、《倪宽赞》、《枯树赋》等等,但这些伪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对更全面地了解褚遂良的书法艺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自此以后,唐代的书法莫不受其影响,几乎与王羲之平分秋色,由此真正拉开了大唐书法的序幕。

褚遂良传世的作品虽然只有四件,但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却能领略到不同的艺术风采。从前期的两件作品上看,《孟法师碑》尽管仅次《伊阙佛龛碑》一年,其书风竟会相差如此之大,是其他书家所难以抗衡的。显然,褚遂良在刻苦追摹古人的同时,能悟得书道三昧,既是师承又非单纯的师承,最终使他能以自家本色别开生面。褚遂良在深受欧、虞和史陵的影响的同时,又能在宫中看到并精心临摹众多前贤的名迹,使他能很快地领悟到古人的各种用笔的方法,以致挥运自如,得心应手。从上两碑中,我们可以细察到欧的刚方、虞的圆润和史陵的疏瘦等特点。三者中,对其影响最深刻的应该是史陵。据记载,史陵的书法保持了南朝高古的气韵,一是疏瘦,二是有汉隶遗风,隶、楷相间,使史陵的书法在用笔上显得格外的丰富优美。也许正是如此,褚遂良在学习欧、虞史三家的基础上,旁习汉、陈、隋碑志和“二王”书法。这果然同文字由隶变楷的发展过程有关,但更多地表现出褚遂良对隶书遗韵的思慕。这种“复古”,不是文字学意义上的,而是有深刻的审美趣味的文化背景,与褚遂良文人学士的儒雅本性不无内在的关系。从这里我们可以探知一些褚遂良早期书法“隶楷”风格的成因。正是这一点,尽管是碑,因刻工甚精,处处能给人一种翰墨淋漓的感觉,这在初唐其他书家中所难以看到的。对学书而言,更重要的是因取法甚广,通过它既可以进一步对欧、虞有更深的了解,也为今后打开“二王”的门径,获得更丰富的内涵和信息。但随着艺术个性和情感的变化,褚遂良最终又抛弃了早期的那种风格,创造了一种更新、更令人振奋的艺术风格,《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的诞生,就是这一新风格成熟的标志。

自贞观十二年,褚遂良迁为侍书以后,曾为唐太宗鉴定王羲之书法真迹,这样,他比任何书家更容易更广泛地接触到“二王”以及前人的名迹,更便于学到羲之的神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这些书迹,大多属于南派的书简之作(又称为帖),与他前期所作的“铭石之书”(又称为碑)在实用上属于两种不同的书风和书写形式。前者强调的是笔墨情趣和韵律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后者注重于充实端严和便于深刻,具有严肃的主题;其功用的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作风也就自然各异。加上史陵的“疏瘦”和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极力推崇,这对褚遂良晚年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他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初唐书法由陈、隋遗风到对王羲之书法的继承,最终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其在继承上的广度与深度,是唐代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从他早期的两件作品上看,他基本上是沿着陈、隋及欧以来的“铭石之书”的旧格,写得平和稳健,追求的是骨法用笔的充实感和实在感,并以力取横势的隶书作风,展示了与前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也只有达到这一点,褚遂良才又可能在其晚年表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其晚年的两件作品来看,与前期整整相差十年,期间没有留下任何作品,不管从风格还是从技法上讲,几乎与前期没有任何关系,好像完全出于两人之手。最终,褚遂良以其独特的审美理想和艺术个性,将这种强烈的笔墨情趣、左右映带的书简之风,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铭石之书”上,给人以全新的艺术风采,这是褚遂良晚年书法的最大的特点。楷书到了他之手,第一次将碑和帖得到了完美的融合,逐成千古绝唱,由此开创了一个时代。从其晚年的作品中,可体会到如下特点:第一,首先是将书简之作的作风融入于“铭石之书”中,使楷书的笔法、笔势和结构等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解放,开辟了行法楷书的新天地。这样,就将楷书直接同行书构成了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只需将其楷书点画写得更活泼一点,并简化偏旁部首和某些笔画,上下字带动一下,便能直接写成行书。

就这一点而言,在所有的楷书中占有最大的优势,为以后学习书法开辟了一个新的门径。这也对以后在艺术审美上对“逸品”的重视和提倡,在创作上提供了成熟的艺术形式,其影响是深远的。

第二,正因为上述的特点,在创作上褚遂良采取以势生势,以势生法,以势立形,增强了点画之间的贯穿和联系的同时,突出了点画之间的流动感和韵律,强调笔笔能达其意而运之,贵能其中有物,其中有韵,达意生变,迹存其情。并且,一笔数字,一气呵成,充分显现了书法中“无声之音”的艺术特征,故写到劲疾处出现枯笔,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书谱》)。正因如此,其用笔是八面出锋,八面生势,左右映带,上下飞动,穷尽变化,一气运化。这样,既使骨法用笔的技巧予以明朗化,又增强了点画用笔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笔触更明显地蕴含着抒情的色彩,故有唐代书法的集大成者之称。

第三,疏瘦,但疏得朗洁,瘦而不薄。其原因有三:(1)行笔时采用平面运动与深度(提按)相结合的方式,即颜真卿所谓的“屋漏痕”,在曲折波动之中,获得一种古藤似的坚忍不拔的审美意象,增强了笔触的深度意味;(2)充分发挥长锋笔的优势,用中锋即便入纸重按至八分,笔画的粗细与笔的直径相对应。这样,既能加强运笔时的力度,又能使点画紧结厚实,这既是褚字用笔极重要的特点,也是学褚字的最基本的要点;(3)在书势上,采用隶法,力取横势,尤其是捺法,与《礼器碑》相通。从而使整个字在书势上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达到了“俊拔一角”的艺术目的。当然,这种隶法,只是总体气格上的,而不是技法的累加,主要是为了表现书势上的宽博与横向飞动的艺术感染力。

上述,既是褚遂良书风的特点,也是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地方。他以其辉煌的艺术成就,向人们清晰地展示了楷书与行书间的内在的联系,展示书道艺术语言的共通的规律——“印印泥”和“锥画沙”。从那以后,历代书家均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褚遂良的影响。就唐而言,有敬客、薛稷、薛曜、钟绍京和魏栖梧等。在唐受其影响并获得最高成就的,是草书第一大家张旭和唐代书法的象征颜真卿。从张旭的《郎官石记》上看,与褚遂良早期的书风甚为接近。在颜真卿的书法中,我们虽然已很少能看到其影响的痕迹,但他曾师从张旭,潜心学过褚遂良的书法,这在史料中是有据可查的,他晚年所提出的“屋漏痕”其实滥觞于褚遂良,这种笔法尤其在薛稷的书法中已表现得相当普遍和成熟。在宋,最受褚遂良影响的莫如米芾了。米芾对古人书法多所讥贬,却对褚遂良情有独钟,在其《自叙帖》说:“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对褚遂良的评价也甚高,认为:“褚遂良如熟驭战马,举动从人,而别有一种骄色。”(《续书评》)而他的小行书和小楷《向太后挽词》十有七八出于褚法。从那以后,十有八九的书家都从褚遂良书法中汲取营养,以求得书法三昧。近代,学褚遂良一派而获得最高成就的,当首推沈尹默了,他的楷书基本上得力于褚遂良的《孟法师碑》,只是少了些苍茫之感。

从对“二王”书风的突破而言,褚遂良是“初唐四家”中的第一人、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当然,这种突破是建立在前两家的基础上的,并提供了一个很清晰的继承与发展的线索,这不仅对以往即便是今天,更有着很重要研究和反省价值。

Chu Sui-liang: the Founder of Calligraphy in Tang Dynasty

BAI He

(The Artistic Center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6,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in detail Chu Sui-liang’s enduring calligraphy work and analyses his artistic uniqueness that opened a new situation in the calligraphy circles of that time. Even now his work gives great influence.

Key words: Chu Sui-liang; calligraphy work; artistic uniqueness

(责任编辑:周成璐)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苏小平 一、书法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书法,从广义讲,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书法的起源 本来我国文字在殷周时代就具有艺术风味。殷代的甲骨文除了刀刻的“刻辞”以外,还有用笔写的“书辞”。西周的金文(铜器铭文)在铸造之前,先要写好字迹。其中有好些作品字体美观,可以说出于当时无名的书法家之手。但是,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使文字艺术化,是从春秋末期开始的。春秋末年吴、越、蔡、楚等国往往在作为仪仗用的兵器上,镌刻(或者错金银)美术字体。它和当时的草率字体正好相反,力求工整美观,或者在笔画上加些圆点,或者故作波折,或者在应有的笔画之外附加鸟形的装饰。这就是“鸟篆”、“虫篆”或“缪篆”的起源。战国时代除了广泛应用的草篆以外,许多重要铜器铭文都用工整的篆书,讲究美观。例如战国初期韩国制作的编钟,所有铭文都先划好方格,在方格内写着工整的篆书,很是精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铜器铭文也都是工整的篆书。这就是书法的起

源。 书法的发展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相传李斯就是个书法家,“号为工篆”,许多刻石和十二“钟鐻金人”的铭文都出于他的手笔(《水经?河水注》引卫恒《叙篆》)。从这时起,作为书法艺术的文字和作为应用工具的文字,分别遵循着各自的道路而向前发展。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此时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如:张芝、蔡邕、崔瑗、史游。张芝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比较深。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

楷书法作品欣赏

楷书法作品欣赏 楷书法作品欣赏: 楷书法作品欣赏1 楷书法作品欣赏2 楷书法作品欣赏3 楷书结构的变化: 楷书是书法史上发展最规范最成熟也是最稳定的书体。它化篆书的圆转回环为直来直去方折,并用八种基本笔画来概括它,并且要求书写者将众多的汉字书写的各尽情态,飞舞活泼而不呆板,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要求书写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除去点画的运笔等书写基本功以外,就属结构重要了。故此前人对汉字结构的论述也就相当多。今天这里谈谈楷书结构的变化,以求于有道。 1、蓄势。颜真卿在其《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说“趣长笔短,长使意气有余,画若不足”。这就是说写字的笔画和结构都要含蓄,笔短而趣长,画若不足而意气有余,就是把运动中的力量蕴藏在含蓄的笔画之中。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气势。运用蓄势最多最好的是唐代的楷书大家颜真卿,他的书作可以用《大字麻姑仙坛记》为代表。字例“声”“归”“布”“时”诸字末笔不放长,写的含蓄有力。这是他善于用隶书的结构和气势融化到楷书的结果。 2、补空。楷书要写的丰满和谐,破除呆板,在需要的时候对

某些汉字结构做些适当调整是必要的。后代人辑录的《欧阳率更三十六法》说补空“欲其四满方正也”清人说“补空,补其空处,使其完处相称也”“完其神理而调匀八边也”。补空的目的也并非是填补字的空白处,而是解散原来汉字的结构,在它的某一空白处进行延伸,迁移,补充,完善,进而使整个字结构有虚实相生之妙。需要注意的是,要审时度势,熟悉六书原则,不可乱书。字例可见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圣”颜真卿《东方朔画赞》“嘲”等字。 3、展缩。随僧智果在《心诚颂》中说“回瓦留放”“变换垂缩”,他的意思是说,在一个字中,同类的笔画不可重复并出,要有留有放,有伸展有收缩。比如,重出的两捺,要一收缩一伸展,才能有变化之美。在偏旁部首和结构单位里也有展缩变化,目的都是使字的结构富于变化之美。例如柳公权《神策军碑》中的两个“欣欣”右捺一正一反,一展一缩。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两个“虞”字,左撇一展一缩等。 4、易位。书法创作中常见的易位例子如“稣”“秋”有左右易位;“鹅”字写为上下结构。有的认为是原来的字难于结体,其实是为了打破楷书常见的视觉习惯,使其姿态各异,增加情趣,追求其变化之美罢了。 5、增减。随僧智果《心诚颂》说“繁则减除,疏当续补”,还有的认为“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书法的创造是书法家对文字定体依势要求进行省减或者添繁,一方面是打破平匀工整,增加疏密感,另一方面是对文字的美学改造,造成视觉反差。当然增减笔画要有度。例子可见赵孟頫《胆巴碑》“神”最后加一笔;柳

颜真卿书法作品特点

颜真卿书法作品特点 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许多书法大家和经典作品。盛唐的颜真卿便是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艺术极具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盛唐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书法史上自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后的又一面革新的旗帜。 一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景龙三年(709),逝于贞元元年(785),享年77岁。颜真卿出身于一个世代擅长书法、文字学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五代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著名的学者,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有关于书法和文字学的论述。颜真卿又是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的五世从孙,父亲颜惟贞亦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在这种学术和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里,颜真卿从小就受到熏陶和影响,他聪明好学,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也受到长辈们的赏识。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登甲科,中进士,任殿中待御史。因受杨国忠排斥,天宝末年出任平原太守,肃宗即位,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朝历官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所以后世多称他为“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在书法上花了大量心血。颜真卿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为后世留下了十分宝贵而丰富的艺术遗产,碑帖有70种之多。他的书法作品有端庄秀美、一笔不苟的小楷;有笔力万钧、气势

磅礴的大楷;有起伏跌宕、笔墨淋漓的行草。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境界开阔是他作品的风格,他是继二王之后古代书法史上的又一次大突破、大革新,为唐以后书法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颜真卿传世的著名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行书三稿》等。《多宝塔碑》全名为《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为颜真卿43岁时所作,现存西安碑林。此碑书法结体严密,端庄秀丽,初露锋芒。“虽为少作,实已别开生面”[1]。这一碑帖颇为后人所喜爱和效法,原因是易于初学,可以从中窥探出颜体楷书风格形成的轨迹。《东方朔画赞碑》是颜真卿46岁时所作,碑在山东陵县。此碑书法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是他临王羲之楷书的优秀之作。虽和王书在形体上差异很大,但既得王书之神情气韵,又具有自己之风格面貌,神明焕发而时出新意,不失清远之致。《麻姑仙坛记》大历六年(771)颜真卿63岁时作。全碑共902字,有大、中、小三种,但原石均佚,仅见刻本。此碑庄严瑰伟,是颜书之冠,为其晚年的力作,老笔生花,千锤百炼,其笔法多变,时出新意,以圆代方,风趣大增。通篇观来,丰盈饱满,行气紧密,肥瘦均匀,横竖粗细适中。结体精悍,笔姿新颖,布局适度。此碑最能体现颜书“雄壮博大,骨气奇高”的艺术风格,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和美学价值。《告伯父文稿》、《祭侄文稿》和《争座位稿》充分代表了颜真卿行草书法的风格面貌和艺术成就。《告伯父文稿》是颜真卿祭奠其伯父颜元孙时的祭文稿本。此稿行草相杂,刚劲圆熟,悲愤怒拔,具有强烈之感情,信手挥来,

楷书的书法特点

楷书的书法特点 楷书的书法特点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後,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楷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古人说,"楷法欲如快马入阵","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要的是严整飘扬、犀利飞动。 ②笔划有规律的发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笔法。一切楷书的笔划,都概括于八法之中。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划互相呼应的。永字的八个笔划按其所处位置各有名称,不再赘述。 ③起止三折笔,运笔在中锋,是楷书的典型笔法。古人说"真多用折,……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运笔中锋则多遒润。

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一、教学导入:(先以作品欣赏导入)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二、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三、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

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洞庭春色赋》(上)与《中山松醪赋》(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後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 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後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後者作於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此时,苏轼笔墨更为老健,结字极紧,意态闲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明张孝思云:“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两帖真迹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

褚遂良《房梁公碑》

褚遂良《房梁公碑》 此碑开始,褚遂良写出了自己《房梁公碑》,亦称《房玄龄碑》,唐代正书碑刻。碑额阳文篆书“大唐故左仆射上信国太尉梁文昭公碑”十六字。诸遂良书。贞观二十口年七月立,碑在陕西醴泉昭陵。左仆射房玄龄死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而贞观只有二十三年,所以此碑当立于公元648-649年之间。《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二尺九寸,宽五尺,文共三十行,满行约八十一字。此碑书法遒劲秀逸,《石墨镌华》称:“碑已泐,仅存六百余字。结法与《圣教序》同。”褚遂良书此碑时五十二三岁。这时他的书风已经明显地发生了变化,不仅与《伊阙佛龛碑》不同,就是与《孟法师碑》也大不一样。最明显的,横画已有左低右高的俯仰,竖画的努笔也明显地有向内凹而呈背势;隶书似的捺脚仍然存在,却增加了行书用笔,字势显得极为活泼。褚遂良书法中特有的婉媚多姿在此时已经定型,并进一步走向成熟,便是以此碑为标志的。褚遂良《房梁公碑》原碑精拓褚遂良《房梁公碑》原碑精拓释文(未校):大唐故左仆射上柱国太尉梁文昭公碑盖闻翊亮天仪,处师臣者参圣;丹青景化,应图纬者邻几。若乃(阙一字)灵(阙)之表,经纶帝绩,仰代元造之功,论道太阶,独见於文昭公矣。公讳元龄,字(阙五字)人也。(阙)河(阙一字)继响承家镇闻韶之雅俗。曾祖(阙

一字)後魏(阙一字)安太守袭(阙二字)武(阙三字)历清(阙)皇朝赠徐州都督临淄定公,政以礼成,教由言满,通德之门早闻(阙)精通未兆同后邰之克嶷,良由自然,体曲之多才,非(阙)年十有八,俯从宾贡,澹乎藏器,世莫能知。吏部侍郎(阙二字)基(阙二字)之(阙)之(阙十字)成(阙一字)简诏徵硕老,典校缺文,自非学拟更生,方膺妙选。(阙五字)得(阙二字)公以(阙)外(阙一字)几序缠怀,终身永切,至哉天性,独越人灵,於时道(阙)以(阙四字)之鉴方深,在殷忧而未,隐如之寄斯重,太宗时称元帅,乃命公为记室。於是临戎习礼,奉(阙一字)司(阙一字)之(阙)敌飞箭下亿丈之城。故以敷畅军谋,弼舞干而制胜,宏宣庙略,(阙)公为冠首,累加上柱国,封临淄侯,俄而衅(阙三字)祸胎滋蔓,(阙一字)叔(阙一字)兵(阙)而(阙一字)主约沈族以酬恩,俄然内(阙三字)英威慕统,引以为右庶子,(阙十二字)太宗御历,迁中书令,封邢国公,邑三千户,实食(阙一字)州赋一千三百户,(阙)高祖太宗二实录合册岁赍(阙一字)周(阙四字)代史合三百(阙一字)七(阙二字)复(阙)独(阙五字)矣。俄迁尚书左仆射,当朝作纪巨(阙二字)分(阙一字)国(阙二字)鸿(阙一字)必举(阙一字)衡(阙)高祖升遐,帝不言政,吉凶机务,大小责成,园寝规(阙二字)副(阙)喻奄宅於龟蒙,公固辞裂土,诏从其义,寻加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完整版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 及学习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遆高亮 唐代是中华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歌、音乐、散文、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都涌现了许多名家佳作,千古流芳。唐人书法更是中国书法浩瀚史学上的巨大河流,是有唐以来书法学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髙峰。唐代楷书是唐代书家集体创造的旷世杰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气势恢宏、法度森严、气象正大、格调雍华”是唐楷艺术的主要特征,唐楷代表人物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的作品虽风格炯异,但总体艺术特征都一致地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是唐大国国度在书法艺术上的时代性标志。褚遂良作为前唐和盛唐的一代名臣,官至顾命大臣,深受唐太宗器重的“爱卿”,其书法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在今天看来甚至超过了他的政绩。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是唐楷中最具个性、最有法度、最富美感而远离庸俗的书家,要研究和学习褚体楷书需要弄明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书法,书法家" 一、褚书的师承关系是什么 学习书法为什么还要弄清被学对象即被学书家的师承关系这是初学者 都会产生的一个疑惑。我们认为:弄清楚我们要学习的某一位书家的学书历程、师法何人、继承哪家,对于了解这位书家的艺术思想、艺术风格、艺术成就以及形成因素,进而帮助我们掌握学习这一书家的书体风格十分重要。 褚遂良出生在书香世家,其父褚亮入隋时为东宫学士、太常博士,文才颇好。褚遂良少秉家学,博涉文史,工于书法,幼从史陵学书,稍长即受到其父友虞世南、欧阳询二位大家的影响。史陵之书我们尚未见到,以褚遂良贞观年间所书《伊阙佛龛碑》来看,其古雅峻严处迥异于虞书,加上平画宽结的特点,可以说褚遂良少年志学、博涉多体,以北朝墓志笔法结体相近。同年所书《孟法师碑》亦多魏书用笔,酷似欧阳洵。至于史载贞观元年太宗诏集京官文武五品以上职事官的子弟二十四人入弘文馆学书,“ 敕虞世南、欧阳洵教示楷法”,以及次年国子监恢复书学,设书学博士收徒讲学,传授《石经》《说文》《字林》等专业,加之,别置校书郎二十人,楷书手一百人入秘书省缮写校对四部图书的情况看,作为当时负责分判课写工程的秘书郎,褚遂良的书法必然受到当时楷书家的影响。之后,他还参与了朝廷收购征集王羲之书作的参校工作,能经见“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三帙一百二十八卷”,也是褚遂良学书的一大良机。史书关于褚遂良的政治生涯的记述中,每一环节均有其书名书事,尤以与唐太宗的亲近起缘于书法。 二、褚遂良楷书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由于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的风格。《书断》评其书:“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褚书以永徽年的《房玄龄碑》及《雁塔圣教序》为代表,尤其是《雁塔圣教序》,是他五十八岁之作,王虚舟评曰:“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如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又说:“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盘郁顿挫,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

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王羲之出神入化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多宝塔》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多宝塔》是继承传统的作品,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书画跋》云:“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欧阳询书法远承魏、晋,在六朝朴茂峻整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风格面貌。他用笔从古隶中出,所以能凝重沉着,转折处干净利落;结体紧结,方正浑穆,有一种极为森严的气度,而在雍容大度中,又有险劲之趣。欧书的特色可用“险劲”二字来概括。欧阳询的书名在当时已远播国外,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他的书体称为“欧体”。 流传至今传为欧阳询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和行书《千字文》等。其中《梦奠帖》结体富于变化,最能表现出欧书劲险刻厉、矛戟森列的特色。欧阳询所书碑刻传世的有:①《九成宫醴泉铭》。碑立于贞观六年(632),为他晚年奉敕书写。碑字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用笔刚劲,纤浓得中,寓险峭于平正之中,成为学习书法的楷模。②《皇甫诞碑》,立于贞观初年,笔画瘦硬,字呈长方,在结体取势中,充分发挥欧书的险峭的本色。③《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立于贞观五年,是欧阳询晚年得意的作品。字小于欧书其他碑石,书法静穆浑厚,严密秀腴,在精整险劲中别具风貌。原石早已损佚,在宋代就有许多翻刻本,敦

褚遂良书法归属“南北书派”原委辨析-精选资料

褚遂良书法归属“南北书派”原委辨析 历代以来,对于褚遂良评价甚高,他是晋法最好继承者,也是唐法的真正开拓者,一派南派气象。降至清季,阮元发表了对于碑学具有开拓意义的《南北书派论》,在其中,褚遂良的身份问题发生了具有争议的变化。 一、南北书派之划分与遂良南北身份问题 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云:“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由锺繇、卫?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始大显。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 阮元撰文之主旨,在于理清书法之源流,便于学书者“溯其源”“返于古”,并认识碑与帖的形式和功用的不同,其真正目的在于把北派书法推到和南派书法相提并论的位置。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阮文达《南北书派》,专以帖法属南,以南派有婉丽高渐之笔,寡雄奇方朴之遗,其意以上?渡江而南,卢谌越河而北,自兹之后,画若鸿沟。故考论欧、虞,辩原南北,其论至详……故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北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

强分南北也。” 康有为认为书法可以分派,而不能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换句话说,康有为承认碑帖两大流派,而不承认地域书风的存在。但在康有为笔下,碑学成为成为了一个足以和帖学相抗衡的体系。 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说:“褚遂良虽起吴、越,其书法遒劲,乃本褚亮,与欧阳询同习隋派,实不出于二王。褚书碑石, 杂以隶笔,今有存者,可复按也。褚临《兰亭》,改动王法,不可强同。” 在阮元看来,唐以前北派书法占主导地位,褚遂良的主要作品基本是碑刻,阮元为了划分碑帖的区别,按照褚遂良早期的取法和风格,将其划分为北派,这一点值得商榷。刘咸?在《弄翰余沈》中说:“南北经学,至隋唐而混同,书法亦然……褚虽尝受学于虞,而不拘守虞法,若《伊阙佛龛》《孟法师》,截取铺?宕,得魏人之神,与虞、欧迥殊。此观其迹而可知,不需乎考证也。故以虞欧与褚对立,一为旧派,一为混变之派。” 对于褚遂良书法究竟归属南派或者北派,不妨从他的师承渊源和书风变化上作一番探讨。 二、褚遂良的学术之源及书风之变 对于遂良的师法,李嗣真在《书后品》中曾记载褚遂良与唐太宗、汉王李元昌“皆受之于史陵”。史陵之书,虽无可见,然以唐、宋之人所评,当类似于欧、虞隋日之风格。褚遂良书法疏瘦劲练处,或即出自史氏。李嗣真所记褚遂良先师虞监,后学史陵,因为与唐太宗同学之,并嘱咐史氏“此法更不可教人”云,意以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风格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风格 由于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的风格。《书断》评其书:“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不任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褚书以永徽年的《房玄龄碑》及《雁塔圣教序》为代表,尤其是《雁塔圣教序》,是他五十八岁之作,王虚舟评曰:“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如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又说:“褚公书看似疏瘦,实则腴润,看似古淡,实则风华,盘郁顿挫,运笔都在空中,突然一落,偶然及纸,而字外之力,笔间之意,不可穷其端倪”。综合历代评论和笔者学习褚体楷书的体会,我认为学习褚遂良楷书必须认识到褚楷的以下三个特点: 1、端庄而秀丽。这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

岭,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作者横溢的才华,恐怕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流畅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特别是两个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笔动作如果连起来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书的姿态,在两亇墨迹本中直接使用了行书。同时,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划的处理上己?刃有余,极富变化。时而横入直出,时而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铺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时而曲笔凝钩。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褚体楷书优秀作品【褚体书法作品欣赏】

褚体楷书优秀作品【褚体书法作品欣赏】 唐代书法家因此和晋朝书法家一起,被后人称为“晋唐传统”。他们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在这个传统之中,褚遂良占着异常重要的位置。从某方面来说,他对后世的影响可能比任何一家的贡献都要大。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褚体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褚体书法作品欣赏 褚体书法作品图片1 褚体书法作品图片2 褚体书法作品图片3 褚体书法作品图片4 褚遂良书法主要作品 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立于唐永徽四年,唐褚遂良书。此碑最有褚家之法,结字

较欧、虞舒展,笔法变化亦多。 汇品: 明盛时泰:《三藏圣教序》,世传二本,余赏评之,以为王书如干狐聚裘,痕迹俱无,褚书如孤蚕吐丝,文章具在。然今藏书之家,右军之刻多有,而中书之搨仅见。简翁此帙,纸墨两精,原溥可以保矣。 清包世臣:河南《圣教序记》其书右行,从左玩至右,则字字相迎;从右看至左,则笔笔相背。噫!知此斯可与言书矣。 倪宽赞 《倪宽赞》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真伪尚无定论。然此书颇得褚书三昧。楷书50行,共340 字。宋赵孟坚评论此帖说:“容夷婉畅是河南晚年书。”明杨士奇评云:“评者认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而詹景凤则谓:“燥而不润,觅贬天趣。”此帖原迹现在台湾。 雁塔圣教序

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18行,行42字。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20行,行40字,文右行。 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唐张怀瑾评此书云:“美女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秦文锦亦评曰:“褚登善书,貌如罗琦婵娟,神态铜柯铁干。此碑尤婉媚遒逸,波拂如游丝。能将转折微妙处一一传出,摩勒之精,为有唐各碑之冠。” 阴符经 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传为褚遂良所书的《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

1 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昊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颜柳: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著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崔杜:指东汉崔援、杜操(又改杜度),为徒师关系,皆善章草。钟张:指东汉张芝、三国魏种繇。张氏创今草,被推为“草圣”,钟氏代表作如《宣示表》,《贺捷表》等。--------------------------------------------------------------------------------------------- 颜体字,大气磅礴,但是也有人说颜体字像个农夫挑个担子半站着,不太雅观。但每个种字都各有优缺点。可以学下颜体,要不外就学王羲之的字,这也是一个有争论的人,有人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说他雄强的一面,也有人说他的字娟秀,妩媚。本是一俗人,不敢以自己的观点看书法大家的字,但还是觉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得更好。要不就学李北海(李邕),不过北海的字是行书,还有何绍基的行书,献之的行草书。楷书我比较看重唐驼,要不看看他的楷书。要是觉得这些都不好的话,想走大气点的字,那么就 2 学魏碑吧,张猛龙,龙门四品,……魏碑写的好的,康有为-------------------------------------------------------------------------------------------- 王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

褚遂良的书法特点 晚年的褚遂良,在书法上达到了一个至为高超的美的境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把欧阳询、虞世南的楷书作品和禇遂良的作品放在一起,我们会明显地看到一种风格上的转变。显然是对笔法的追求,造成了这种转变。如果说,书法中楷书之有笔意的表现,当以褚遂良为最高。如果说,北碑体现了一种骨气之美,欧阳询体现了一种来自于严谨法度的理性美,虞世南体现了一种温文尔雅的内敛之美的话,那么,禇遂良却是表现了一种来自于笔意的华美。在欧阳询或虞世南那里,线条与笔法是为塑造字型而服务的。而褚遂良则不然,他是一位具有唯美气息的大师,他刻意地处理每一笔画,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点与每一个转折……,而结果则是,这种刻意却超出了字形以外,而看来好像具有一种脱离了形体的独立意义,使点线变为一种抽象的美。可见由欧阳询等人建立起来的严谨的楷书结构,在禇遂良的笔下,已经开始松动。这种松动并不是由于他功力不够,或者别的什么,而是他知道如何运用结构的疏密、用笔的疾缓来表现流动不居的情感。倘若我们将欧阳询推举为“结构大师”的话,褚遂良则是“线条大师”。他的线条充满生命,书家的生命意识也融入结构之中,而明显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飞动之美。这种飞动之美来自于何处?显然,褚遂良比起欧阳询或虞世南都更富于艺术天赋,也就是说,在他的艺术化了的性格之中,更有一种智慧的流露。袁中道在《珂雪斋集》卷一《刘玄度集句诗序》中说:“凡慧则流,流极而趣生焉。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生也,山之玲珑而多态,水之涟漪而多姿,花之生动而多致,此皆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成,故倍为人所珍玩。”在褚遂良的书法中,的确可以见到这样一种由“慧黠”而带出的流动之美、舞蹈之美。他在用笔时就像舞蹈家灵敏比的脚尖,纵横自如、卷舒自如。在轻灵飞动的连续动作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美的造型。在褚遂良那细劲、遒婉的线条中,有一种神融笔畅似的适意,悠悠地流动于指腕之间,落实在点画之间,从而体现作者刚正、鲠直的性格和满腹经纶的学识修养。 编辑本段后人评论 蔡希综《法书论》 对褚遂良的用笔作了如下的比喻:“仆尝闻褚河南用笔如印印泥,思其所以,久不悟。后因阅江岛平沙细地,令人欲书,复偶一利锋,便取书之,崄劲明丽,天然媚好,方悟前志,此盖草、正用笔,悉欲令笔锋透过纸背,用笔如画沙印泥,则成功极致,自然其迹,可得齐于古人。”这种明净媚好,然而却又沉著飞动,正是褚遂良用笔的最大特色。 宋人扬无咎跋云 “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赡,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草书的笔势竟能于楷书中毕现无遗,这是何等神奇的手法!如果细看,可以发现,他没有一笔是直的,而是曲的;没有一笔是像欧阳询或虞世南那样保持着每一笔画的平直与匀净,而是偃仰起伏,轻重缓急,极尽变化之能事。从笔法上来看,萧散而恬淡,不衫不履中尤见性情的流露,可谓极尽风流。总之,从笔法与体势上来说,褚遂良是直接承继晋人风度的;或者说,他在同时代人之中,是最深刻地理解晋人韵致的书家,并将这种风韵也表现在自己的书作之中。他既是初唐楷书风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晋人书风的继承者。在他之后,人们便走向了另一种书风,虽然魏晋人的风度仍然是人们所追慕的对象。“广大教化主”将褚遂良与同时代的楷书大师如欧阳询、虞世南相比,是否意味着从褚遂良开始,书法已经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或者说,是由张怀瓘所说“妍美功用”而趋向以“风神骨气”为美的纯艺术转变呢? 张怀瓘评价褚遂良的书法 说:“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铅华绰约,欧虞谢之。”正表明

褚遂良楷书特征

褚遂良楷书的基本特征 褚遂良,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或四年(596--658或659)。钱塘人(浙江杭州)。字登善,因封河南公,后世亦称褚河南。唐初名臣,初唐四大书家之一。为人刚正,维护礼法,因谏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而死。其书法宗二王学欧虞,别开生面,影响很大。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传世墨迹有《大字阴符经》,《倪宽赞》;碑贴有《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近年来,褚书被推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其墨迹和《雁塔圣教序》最受推崇。 本文以《雁塔圣教序》为例粗略地谈一下褚书的基本艺术特征。 一,《雁塔圣教序碑》的基本情况 为表彰玄奘西天取经和翻译佛经的重大功绩,弘扬佛法,唐太宗专门为玄奘翻译的佛经做序,是为《雁塔圣教序》。太子李治又为之作记。这两篇文章在唐高宗永微四年(653年)有褚遂良书丹,万方韶刻石,嵌于大雁塔的左右两侧。序文二十二行,行四十二字;记二十行,行四十字。 《雁塔圣教序》系褚随良五十七岁时奉敕所书,集中体现了褚书的艺术特征,对书法界的影响极大。此碑一出,褚书成为一时风尚。千百年来,对褚书《圣教序》的评述甚多,观点各异。清杨宾在其《大瓢偶记》中说:“褚登善初师虞文懿,晚造幼军,得其媚趣。评者况之…瑶台青锁,窗(?)映春林,婵娟美女不胜罗绮。?此专言其媚也。余谓登善本领全在瘦劲。瘦劲之极,而生媚焉。”清王澍在他的《竹云题跋》〉中写道“其笔法瘦劲如铁线绾成,所谓…性其有之,是以似之?。评者但以轻弱相拟,非知褚公老也。”近十几年来,随着书法创新的迫切需要,褚书字势灵动,笔法显露,易识易懂易学的特点日益凸现,使其焕发了生机,人们摆脱了“先学欧,再学柳”的程式,把目光转向了褚氏楷书,涌现了一批通过学褚走上书法道路的书坛中青年。 二,褚书的笔法特征 褚书用笔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是逆入平出。褚书的很多点画都是逆锋入笔,注锋收笔,颇有隶书笔意。清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河南少时专师虞永兴,老来融释脱落直入汉室,故疏瘦劲练,一缕锐入。”褚氏间或以拖笔代替藏锋,以笔直接入纸,加以拧转,形成了独特的褚书风貌,然此种笔法多用在笔画雷同或留空较大的地方,当为其一大创新。 二是提按拧转变化丰富,线条S型线性明显。薛养贤曾说:“我的笔没有一笔是直的”。读了褚书你会学得,这不是薛氏的发明独创,褚氏当是此中先贤。褚书的每一个笔划都包含着丰富的提按使转动作,仔细观察他写的《寻》《神》褚字的长笔画,你的印象会更深。 三是点画之间呼应紧密,绝少雷同。褚书点画之间的呼应是明显的,留下了很多“蛛丝马迹”,不像欧颜柳那样的内敛。这也可以说是褚氏学王逸少的具体表现,临《圣教序》参以《集王圣教》,会更有利于学习褚书灵动的笔法。 褚书因其使用一分笔而显得笔画较细,又由于其过人的用锋功夫,使得笔画如“铁线绾成”,体现了其“瘦硬通神”的特点,但其灵活飞舞的笔法,较细的线条,又使他具有了“媚”的特征。 三,褚书的字法特征 褚书结字总的特征是左低右高,宽博舒展。具体方法有三点:

徐伯清书法作品欣赏

徐伯清书法作品欣赏 徐伯清书法作品欣赏 2014-01-10 07:44:51徐伯清,(1926~2010)男,汉族,浙江温州人,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客座教 授,浙江舟山书画院名誉院长。幼承庭训,初学颜体和汉隶,稍长攻小楷,得力于《越州石氏本晋唐小楷》。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书画并举,艺理兼修。所作小楷寓刚劲于婀娜之中,点画带有隶意,捺趯近乎颜体,笔断意连,挺拔处有瘦金书味,且能作真如草,气势足,韵味浓。50年代起致力于行草,出入晋 唐,取法“二王”,旁涉张旭、怀素行以己意,恣肆汪洋,风貌目具。1954年至1956年作品3次入选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和全日本书道联盟主办的“中日书道 展”,并收入作品集。1979年以来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专业报刊发表,为国内博物馆、纪念馆及法国凡尔赛博物馆收藏。致力于书法教育工作。出版《夏 征农诗词三十九首小楷》、《徐伯清小楷》、《儿童学书法》等。

1981年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1981年由南斯拉夫出版《李清照诗词小楷》。亦作国 画,曾获1954年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50年代起致力于行草,出入晋唐,取法"二王",旁涉张旭、怀素行以己意,恣肆汪洋,风貌自具。出版《徐伯清 小楷宋词》、《李清照诗词小楷》、《常用字字帖》等十几部书法作品。曾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等诸多国家级荣誉。出版有《徐伯清小楷宋词》、《徐伯清小 楷唐诗》、《李清照诗词小楷》、《常用字字帖》、《征农诗词三十八首》等十几部书法作品,最近又出版了《徐伯清草书字帖》。[1]先生少喜翰墨,1946年入上海美专,20世纪五十年代起在豫园书画楼从事书法创作。学书六十余年,名播海内外,小楷尤以精妙见称,自成一家。上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并陆续出版了一套《常用字字帖》,其中的草书部分五千字,是由徐伯清先生所写。徐伯清先生出生于浙江温州雁荡山的中医世家,自小热爱书法,并得到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等名师指点。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伏案10小时,用蝇头小楷录入200余万字《宋人轶事汇编》,被老师谢稚柳赞为“有六朝人笔意”。经过吴湖帆的点拨,他在颜体基础上,潜心钻研褚遂良和“瘦金体”。徐伯清对书法的执着一生未变,同时热衷书法教育,一生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很多已成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徐伯清所著《儿童学

论唐朝书法教育的特点

论唐朝书法教育的特点 唐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家传式教育和官学式教育是唐朝书法教育的两大基本形式,家传保持了书法艺术的连续性和传承性,但对创新带来了局限。书学的建立使书法教育更加规范化,唐朝开设书法专业课程,其书法教学具有权威性。 唐朝书法教育家传式教育官学式教育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举世闻名,无与伦比。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在民族艺术瑰宝中大放异彩。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继晋朝书法艺术发展成为第一个高峰之后,唐朝又将书法艺术推向了又一高峰。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太平,在这之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的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空前兴盛的景象。此盛世带来的丰厚物质基础,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唐朝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书法艺术家,墨迹流传比较多,大量碑帖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楷书,草书,行书在唐朝也都上升到了一个更深层次,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点,对后世的书法产生极为深远影响,因此有“书至初唐而极盛”这一说法。 教育作为封建王朝推行儒学的重要手段,在唐朝得以大力发展,而书法教育作为六学之一跻身于官学,成为唐朝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师徒相授是唐朝书法教育较普遍也较重要的教学形式。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勤砚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中,将我国教育史上的师徒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血缘关系”,一类是“非亲非故”。 一、唐朝家传式书法教育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一篇《家书抵万金》中写到:“家学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样式。中国文化世代相传,家学一脉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归根到底,一切家学皆国学。所谓家学,无非是在自己家里学到的国学。国学宏富,纳新融旧;家学渊奥,探微烛幽,弘扬家学,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弘扬国学,可助旧邦维新,国家兴盛。”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家学作用非常重要。 家学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为父子相传。如:陆柬之与陆彦远的父子关系。明代陶宗仪《史书会要》中记载:“陆彦远,柬之子,时谓小陆,传父书法。”另外,被称为“大小欧阳”的欧阳询及其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二是母亲传授子女,比如颜真卿母亲殷氏。《新唐书》中《颜真卿传》中记载:“(颜真卿)少孤,母殷氏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中,举进士。”颜真卿的母亲殷氏是颜真卿的第一任老师,在母亲教授子女的方式中,有相同一点就是父亲去世,母亲肩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母亲一般都出身名门望族,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家教。三是通过联姻建立起的亲戚关系。如:张怀瓘在《书断》中提到陆柬之,乃“虞永兴之甥,临学舅氏,得其法。”陆柬之学习书法是跟随舅虞永兴。根据唐代张怀瓘的《书断》及宋代朱长文的《续书断》记载,唐代书家61人,有家学关系者就有26人。 通过这几类家传式教育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家传在唐朝书法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小觑。这种教育方式多数存在于名门望族,传授者家族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典籍丰富珍贵,有优越的教学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