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的腔QED 实现方案的研究(硕士论文)20040014[1]

量子计算的腔QED 实现方案的研究(硕士论文)20040014[1]
量子计算的腔QED 实现方案的研究(硕士论文)20040014[1]

当前特种结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当前特种结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20年来,我国的建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拔地而起,各种新兴的施工技术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加上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环境问题的突出,各类新型的特种结构越来越被需要。下文列举了常见的5类特种结构来简单的阐述一下当前特种结构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趋势。 1、现状 1.1支挡结构 支挡结构包括挡土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等支撑和锚固结构。以刚性较大的墙体支承填土和物料并保证及其稳定的称为挡土墙。 早在60年代初,国外的土建工程就已开始应用并逐步发展轻型挡土墙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虽起步稍晚,但随着新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近二三十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锚锭板挡土墙,自1974年在我国铁路工程上首创和试建以来,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系统。 1.2深基坑支护结构 深基坑支护结构是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密切相关。由于我国住房资源紧张,适当发展多层和高层建筑,向空中和地下发展,是解决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地一条重要出路。随着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愈多。同时,密集的建筑物,大深度的基坑周围复杂的地下设施,使得放坡开挖基坑这一传统技术不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因此,深基坑的支护引起

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 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可分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支撑支护结构、重力式挡土支护结构、土钉支护、复合土钉支护、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而极限平衡理论是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基坑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松弛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局对安全的,但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却恰恰相反,即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能获得成功。 1.3水塔 水塔用于建筑物给水、调剂用水,维持必要水压,并起到沉淀和安全用水的作用。过去欧洲曾建造过一些具有城堡式外形的水塔。法国有一座多功能的水塔,在最高处设置水柜,中部为办公用房,底层是商场。中国也有烟囱和水塔合建在一起的双功能构筑物,是对排出的油烟进行降温,达到油水大量凝结,尽量少排放到大气中,是环保部门要求的一项措施。按水柜形式分为圆柱壳式和倒锥壳式。在中国这两种形式应用最多,此外还有球形、箱形、碗形和水珠形等多种。支筒一般用钢筋混凝土或砖石做成圆筒形。支架多数用钢筋混凝土刚架或钢构架。水塔基础有钢筋混凝土圆板基础、环板基础、单个锥壳与组合锥壳基础和桩基础。当水塔容量较小、高度不大时,也可用砖石材料砌筑的刚性基础。

关于损伤力学的建议与看法

关于损伤力学的建议与看法 在别的论坛看到关于损伤力学的讨论,想起来几年前毕业的一位师兄在其论文中对损伤力学的讨论,现在发出来大家探讨一下 原文如下: 1.3 材料疲劳分析的损伤力学方法 目前,对汽轮机转子破坏过程的研究,基本采用的是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其研究的是转子结构中具有明确几何边界的宏观裂纹问题。它从整体出发,对裂纹前沿的应力、应变、位移和能量场的分析,以确定控制裂纹行为的力学参数,来实现对裂纹扩展和转子安全性进行预测。而对裂纹萌生的宏观位置往往根据经验进行人为的假定。 事实上,实际转子服役过程中裂纹的萌生寿命往往很长,有的占总寿命的80%~90%。在这个阶段,材料内部微细观结构逐渐劣化,并逐步发展成为宏观裂纹[25,26,27],况且有些损伤现象并不导致断裂力学所描述的临界开裂,而且崩溃、失稳等。因此,对上述转子损伤现象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对于转子结构的裂纹萌生及寿命预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断裂力学无法解决的。目前,对于无裂纹转子虽能大致估计其致裂寿命,但不能定量描述裂纹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确切位置和形貌,而且由于往往采用线性损伤累积理论,不能正确地反映转子材料的实际损伤发展情况,因此,其分析结果往往与实际偏差较大。 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连续介质损伤力学[28],它采用唯象学方法,引入表征损伤的内部状态变量,将损伤纳入热力学框架,重点研究微观缺陷对材料宏观整体平均力学特性的影响,因此,用损伤力学理论导得的结果,既能反映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又能说明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实际变化情况。可用于分析微裂纹的演化,宏观裂纹形成直至构件的完全破坏的整个过程,弥补了微观研究和断裂力学研究的不足。因此,损伤力学对于研究汽轮机转子结构在各种载荷环境条件下的灾变事故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对其进行复现与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3.1 损伤力学发展概况 损伤力学的发端被公认为是1958年Kachanov 在研究金属蠕变时所做的工作,他在当时提出了连续性因子与有效应力的概念,并利用后者给出了前者的演化方程。1963年Rabotnov又定义了损伤因子的概念。在其后的一二十年当中,以Lemaitre,Chaboche,Hult,Lechie,Krajcinovic,Rousselier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针对损伤力学的基本概念、方法等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这不仅使其框架渐渐明晰充实,而且还把它的适用领域从最初的蠕变分析,推广到对于弹性、塑性、粘塑性、脆性及疲劳等损伤现象的分析[29,30,31];而其所描述的材料,也从金属扩展到复合材料、陶瓷、混凝土等非(纯)金属材料。由于损伤力学已表现出可观的理论价值与应用前景,这使其逐步上升为固体力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力学界所关注的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然而,从损伤力学发展的现状来看,其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关于基本理论的,而关于损伤力学算法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目前,关于构件损伤分析的算例,一部分是针对简单受力情形的(如控制应力或控制应变的一维拉伸或纯剪),而对于复杂的问题则采用的是损伤耦合的有限元法。对含裂纹体的损伤力学分析也是该领域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个专题。已有的一些工作表明:无论是对于蠕变、塑性、脆性,还是对于疲劳,计及损伤的裂纹性质都显著有别于经典断裂力学中的理想情形。 这些工作虽然已将损伤力学从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朝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已有的进展还显得不够充分,尚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的努力。 1.3.2损伤力学研究方法 用损伤力学方法对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材料变形过程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实验观察,根据材料损伤演变的微观现象及其宏观表现,采用唯象方法,选择适当的损伤参数,作为本构关系中的内变量建立方程。如何建立能够正确反映材料的损伤本质的损伤演化方程,是未来工作的核心。 ----------------------------------------------------------------------------------- 请问损伤力学如何学习? 前面有热力学的东西,头都大了! 张量也很令人费解! 有没有大侠指一条明路,谢谢!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土木工程的发展

2014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土木工程概论》课程 论文 土木工程的发展 专业班级:工程造价1402班 学生姓名:刘忱 学号: 143008120234 论文成绩: 评阅教师:刘立 2015年 1月 16日

土木工程的发展 摘要:土木工程师人类历史上年代久远的“技术科学”,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活动,土木工程的是指是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技术过程。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当今的土木工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土木工程的发展应当与时俱进,去挖掘,去发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土木工程师不可缺少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土木工程起源发展 1、引言 土木工程在英语中称为“Civil Engineering”,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既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已经演变为大型综合性学科。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衣、食、住、行这四大基本要素。称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之一。 土木工程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 2、土木工程的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和重要。土木工程密切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为人类提供住宅、宾馆、公寓、衣料生产贮藏基地、食品冷库、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厂房、实验室等现代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必要场所空间。 3、土木工程历史的三次飞跃

(完整版)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抗滑桩设计的步骤 1抗滑桩设计计算步骤 一.首先弄清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厚度,分析滑坡的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 二.根据滑坡地质断面及滑动面处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滑坡推力。 三.根据地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确定设桩的位置及范围。 ①根据滑坡推力大小、地形及地层性质,拟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 ②桩的计算宽度,并根据滑体的地层性质,选定地基系数。 矩形桩:Bp=Kf*Ka*b=1.0*(1+1/b)*b=b+1 圆形桩:Bp=Kf*Ka*d=0.9*(1+1/d)*d=0.9(d+1) ③根据选定的地基系数及桩的截面形式、尺寸,计算桩的变形系数(α或β)及其计算深度(αh或βh),据以判断是按刚性桩还是弹性桩来设计。 桩的截面形状应从经济合理及施工方便可虑。目前多用矩形桩,边长2~3m,以1.5×2.0m及2.0×3.0m两种尺寸的截面较为常见。 计算弹性地基内的侧向受荷桩时,有关地基系数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假定: ⑴认为地基系数是常数,不随深度而变化,以“K”表示之,相应的计算方法称为“K”法,可用于地基为较为完整岩层的情况

⑵认为地基系数随深度按直线比例变化,即在地基深度为y处的水平地基系数为C H=m H*y或CH=A H+m H*y,竖直方向的地基系数为C V=m V*y或C V=A V+m V*y,。A H、A V表示某一常量,m H、m V分别表示水平及竖直方向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相应这一假定的计算方法称为“m”法,可用于地基为密实土层或严重风化破碎岩层的情形。 2水平及竖向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参可表1确定。较完整岩层的地基系数K值可参考表2及表3确定。 非岩石地基m H和m V值 表1 注:由于表中m H和m V采用同一值,而当平均深度约为10m时,m H值接近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垂直方向地基系数C V值,故C V值不得小于10m V。 较完整岩层的地基系数K V值 表2 注:①在R=10~20Mpa的半岩质岩层或位于构造破碎影响带的岩质岩层v,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k H=A+m H y;

损伤与断裂力学论文

损伤力学研究的是材料内部缺陷的产生和发展引起的宏观力学效应以及缺陷最终导致材料破坏的过程和规律。1958年Kachanov在研究蠕变断裂时引入了损伤力学的概念,提出了“连续性因子”和有效应力。1963年Rabotonov在Kachanov基础上引入了“损伤变量”的概念,奠定了损伤力学的基础。在其后的二三十年中,各国学者对损伤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损伤变量的定义等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极大推动了损伤力学理论的进展。1976年Dougill将损伤力学从金属材料中引入到岩石材料,之后岩石损伤力学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今岩石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 岩石损伤力学的研究关键是定义材料的损伤变量及正确地给出演变规律的本构方程。能否得到合理的损伤演变方程和含损伤的本构方程关键是对损伤变量的定义是否合理,建立一个损伤模型的基本要求是能在实验中直接或间接确定与损伤演变规律有关的材料参数。 对损伤变量的定义,从损伤力学提出就开始进行广泛的研究,可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方面选择。微观方面,可以选择裂纹数目、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宏观方面,可以选择弹性模量、屈服应力、拉伸强度、密度等。 国内学者唐春安从岩体材料内部所含裂纹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出发,利用岩石微元强度服从正态分布或Weibull分布的特征,用发生破坏的微元数在微元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来定义损伤变量。 谢和平等将分形几何理论应用于岩石损伤研究中,将岩石损伤程度的增加看作是分形维数的增加,从损伤与断裂之间的联系方面定量的描述了损伤,从而创建了分形几何与岩石力学理论体系,提出了分形损伤力学理论。 从微观角度出发对损伤变量进行定义,不仅物理意义明确,而且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材料性能逐渐劣化,但是从微观角度定义的损伤变量难以量测。 Lamaitre基于弹性模量变化用无损杨氏模量和损伤杨氏模量定义损伤变量,谢和平和鞠杨等讨论了该损伤变量定义的适用条件,进行了修正。使基于宏观弹性模量定义的损伤变量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方便,但这种定义方法需要事先知道材料的初始弹性模量,而且在实际的工程中很多材料都有具有初始损伤的。 谢和平、鞠杨等认为单元强度丧失实则为其粘聚力的丧失,即单元在经历一定的能量耗散后,其内部的损伤达到了最大值,与此同时微结构中的粘聚力完全丧失。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通过能量分析的方法来描述岩体的破坏行为的研究。 另外还有学者使用CT技术在岩石损伤检测中的应用,并给出了一种基于

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浅析论文

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浅析论文 0引言 1887年,美国出现了第一台螺旋输送装置;此后,由于粮食、化工、冶金、码头等多种行业的需求,不断完善,逐渐研制出了多种系列的螺旋输送装置。该装置输送过程中能完成揉搓、压缩、搅拌、混合等处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能实现变频调速和准确控制输送量,是污泥、栅渣等的专用设备,同时也是喂料或卸料专用装置。 随着螺旋输送装置在多个行业中应用的普及,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适用性强、可靠性高、节能环保、效率高、功耗低等特点己成为今后螺旋输送装置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国际上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应用先进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传统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并改进设计、对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修正经验公式、研发新产品及其用新的控制技术等。 1国内外螺旋输送装置的发展状况 1.1国外螺旋输送装置的发展状况 1.1.1理论分析方面 国外螺旋输送装置适用于多种流动性好的物料的中短距离的输送和提升,通常用来输送散装物料和干燥的固体颗粒,并能准确地控制输送量。有很多学者通过对水平和垂直螺旋输送装置的输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输送性能进行评估,并找出了影响因素及其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Chris等人研究了机器本身的结构参数对输送性能的影响。CLEARY等人研究了输送对象的特性对输送性能的影响。但是,设计过程中对螺旋输送装置的理论分析不够完善,对一些参数的计算仍根据经验公式来确定,导致机器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生产率低、功耗大等问题。 1.1.2设计制造方面 国外研制的螺旋输送装置除了常规结构以外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设计出的特种结构型:锥形直径螺旋、锥形轴及变螺距螺旋和锥形轴变螺距螺旋等。这些螺旋输送器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功耗大,所以不适应生产需求,没有被广泛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完善。 除了以上提及的螺旋输送装置以外,把不同规格的水平螺旋输送机和垂直螺旋输送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卸船机系统。在国外,很早以前就开始对螺旋卸船机进行了研究,其中技术领先的公司有瑞典的Siwertell和Carlsen公司、意大利的VAM公司以及法国的IBAV 公司,单机卸船能力都能达到1000t/h以上,其中Siwertell公司研发的螺旋卸船机卸船能力达到了2 700t/h。

第一节 光量子起源

第一章 激光基本原理 本章介绍激光最基本的原理,包括光量子的起源和激光的基本物理过程和基本特性。 第一节 光量子起源 光量子也称为光子(photon ),和牛顿力学质点概念类似,光子具有能量和 动量方面的特性,其含义是频率为ν、传播矢量为k 单色光波,其能量和动量是 某一个值的整数倍,能量最小值正比于光频率,动量最小值正比于波矢: k p h ==νε (1.1-1) 其中π2/,/10626.634h s J h =?=- ,称为普朗克(Planck )常数。但光量子和牛顿力学的粒子有本质区别。牛顿力学的粒子被理解为一个体积为零的质点;光量子有区别于牛顿力学的、多方面的量子力学特性,例如能量不连续、测不准特性、非局域特性等特点。 在量子力学建立之前,已经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电磁场理论。光波已经普遍被认为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其性质和微波以及其它电磁波是一样的,都满足麦克斯韦方程组。按照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能量密度只与电场和磁场振幅有关: 20202 121H E W με+= (1.1-2) 光子能量和麦克斯韦方程组所导出能量密度差别很大,什么原因使人们愿意接受光量子概念而放弃电磁场理论呢? 本节将介绍导致光量子概念的最早三个实验: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 1.1.1 黑体辐射 所谓黑体(Blank body )是一种假想的物体,这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所有波长电磁辐射。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物体,相对于黑体,其它物体称为灰体(grey body )。但可以构造一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模拟黑体。这种结构如图(1-1)所示,是壁上开一个小孔的空心腔体。当波长远小于小孔口径的电磁波入射到空腔中时,在腔壁上多次反射后几乎全部被腔体吸收,再次从小孔反射出腔体的几率非常小。所以这样一个空腔黑体近似为黑体。设想这样一个装置置于环境中,由于周围都有环境光, 因此不断会有光从小孔入射进入腔体,这样腔体吸收环境光能量会越来越多,腔体的温度就会越来越高。这种情况有点像夏天停在室外的汽车,太阳光不断从车窗透过玻璃进入车内,使车内温度高得烫人。但是,根据热力学原理,腔体内温度最终应该和环境温度一致。因此为了保持能量平衡,

断裂力学读书报告

断裂力学读书报告 1、读论文有感 我所读的论文是《灰色模型在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中的研究》。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篇论文来读,主要有两个方面在吸引着我,一个是灰色模型,另一个则是不确定性疲劳寿命。 对于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三张方法,即概率统计、模糊数学和灰色模型。首先,需要来讲一下文章中主要提到的灰色模型。 灰色模型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聚龙于1982年提出的。控制论中,信息多少常以颜色深浅来表示。信息充足、确定(已知)的为白色,信息缺乏、不确定(未知)的为黑色,部分确定与部分不确定的为灰色。那些既有已知参数又有未知参数的系统,如:人体就是既有白色参数(已知的外型参数)又有黑色参数(未知的人体穴位功能)的灰色系统。白色系统是全开放性的、黑色系统是全封闭性的。灰色系统则介于两者之间,是半开放半封闭性的。如果一个系统具有层次、结构关系的模糊性,动态变化的随机性,指标数据的不完备或不确定性,则称这些特性为灰色性。具有灰色性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 从灰色系统中抽象出来的模型。灰色系统是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或非确知信息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普遍存在。研究灰色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如何从一个不甚明确的、整体信息不足的系统中抽象并建立起一个模型,该模型能使灰色系统的因素由不明确到明确,由知之甚少发展到知之较多提供研究基础。灰色系统理论是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延伸到社会、经济领域的产物,也是自动控制科学与运筹学数学方法相结合的结果。 其次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指的是测量物理量的不确定性,由于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力学量只能处在它的本征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值是分立的,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就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值,就会出现不确定值,也就是说,当你测量它时,可能得到这个值,可能得到那个值,得到的值是不确定的。只有在这个力学量的本征态上测量它,才能得到确切的值。而疲劳寿命问题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结构工程硕士选题报告(DOC)

****** 研究生姓名*** 学科(专业)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2014年10月26日填

选题报告须知 一、选题原则 (一)博士生: 1、应选择学科前沿,对科学技术进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较大理论意义的课题,也可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或较大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课题。 2、课题具有很大的难度,便于作者做出创新性成果。 3、要有先进的科学实验或运算手段验证理论作保证。 4、要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5、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要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有全面的了解,写出文献综述。 (二)硕士生: 1、应选择有较大的科学研究意义或有一定理论意义的课题,也可以选择对国民经济建设有较大实用价值或一定价值的课题。 2、课题要具有先进性,便于作者提出新见解。 3、课题要有一定的份量和难度,同时要考虑在一年内完成。 4、要对实验条件,计算手段有恰当的估计。 5、要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6、要广泛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本领域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写出文献综述。 二、基本要求 1、查阅文献资料一般要:博士生中外文献限于近5年内50篇以上;硕士生30篇以上。 2、博士生通过选题报告后与论文答辩申请相隔期为1.5年,硕士生为1年。博士生要在省级以上科技情报所进行查新。 3、书写格式: (1)论文题目(或选题范围) (2)综述(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已进行的工作及自己要进行的研究) (3)课题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 (4)课题研究方案 (5)实验、试验设想 (6)所阅读的文献、资料 (7)论文工作安排

选题报告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

边坡防护之抗滑桩类型、设计及计算 一、概述 抗滑桩是将桩插入滑面以下的稳固地层内,利用稳定地层岩土的锚固作用以平衡滑坡推力,从而稳定滑坡的一种结构物。除边坡加固及滑坡治理工程外,抗滑桩还可用于桥台、隧道等加固工程。 抗滑桩具有以下优点: (1) 抗滑能力强,支挡效果好; (2) 对滑体稳定性扰动小,施工安全; (3) 设桩位置灵活; (4) 能及时增加滑体抗滑力,确保滑体的稳定; (5) 预防滑坡可先做桩后开挖,防止滑坡发生; (6)桩坑可作为勘探井,验证滑面位置和滑动方向,以便调整设计,使其更符合工程实际。 二、抗滑桩类型

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滑坡类型及规模、地质条件、滑床岩土性质、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因素具体选择适宜的桩型。 三、抗滑桩破坏形式 总体而言,抗滑桩破坏形式主要包括: (1)抗滑桩间距过大、滑体含水量高并呈流塑状,滑动土体从桩间挤出; (2) 抗滑桩抗剪能力不足,桩身在滑面处被剪断; (3) 抗滑桩抗弯能力不足,桩身在最大弯矩处被拉断; (4) 抗滑桩锚固深度及锚固力不足,桩被推倒; (5)抗滑桩桩前滑面以下岩土体软弱,抗力不足,产生较大塑性

变形,使桩体位移过大而超过允许范围; (6)抗滑桩超出滑面的高度不足或桩位选择不合理,桩虽有足够强度,但滑坡从桩顶以上剪出。 对于流塑性地层,滑体介质与抗滑桩的摩阻力低,土体易从桩间挤出。此时,可在桩间设置连接板或联系梁,或采用小间距、小截面的抗滑桩,因流塑体的自稳性差,当地下水丰富时,开挖截面过大的抗滑桩易造成坍塌,对处于滑移状态的边坡,还可能会加速边坡的滑移速度,甚至造成边坡失稳。 四、抗滑桩设计 01 基本要求 抗滑桩是一种被动抗滑结构,只有当边坡产生一定的变形后,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抗滑桩宜用于潜在滑面明确、对变形控制要求不高的土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和碎裂状、散体结构的岩质边坡。 抗滑桩宜布置在滑体下部且滑面较平缓的地段;当滑面长、滑坡推力大时,可与其它加固措施配合使用,或可沿滑动方向布置多排抗滑桩,多排抗滑桩宜按梅花型布置。此外,抗滑桩设计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通过桩的作用可将滑坡推力滑坡的剩余抗滑力传递到滑面以下 稳定地层中,使滑体边坡安全系数达到规定值。保证滑体不越过桩顶,不从桩间挤出。 ?桩身有足够的稳定性。桩的截面、间距及埋深适当,锚固段的横向应力在容许值内。 ?桩身有足够的强度。钢筋配置合理,能够满足截面内力要求。 ?保证安全,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02 设计流程

断裂力学复习题(实际)解答(课件)

断裂力学复习题 1.裂纹按几何特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穿透裂 纹)、(表面裂纹)和(深埋裂纹)。按力学特征也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张开型)、(滑开型)和(撕开型)。 2.应力强度因子是与(外载性质)、(裂纹)及 (裂纹弹性体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的一个量。材料的断裂韧度则是(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材料常数。 3.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有:(解析法),(数 值法),(实测法)。 4.受二向均匀拉应力作用的“无限大”平板, 具有长度为2a 的中心贯穿裂纹,求应力强度因子ⅠK 的表达式。 【解】将x 坐标系取在裂纹面上,坐标原点取在 裂纹中心,则上图所示问题的边界条件为: ① 当y = 0,x → ∞时,σσσ==y x ; ② 在y = 0,a x <的裂纹自由面上, 0,0==xy y τσ;而在a x >时,随a x →,∞→y σ。

可以验证,完全满足该问题的全部边界条件的解 析函数为 22Ⅰ )(a z z z Z -=σ (1) 将坐标原点从裂纹中心移到裂纹右尖端处,则有 z =ζ+a 或ζ= z -a , 代入(1),可得: )2() ()(I a a Z ++=ζζζσζ 于是有: a a a a a K πσζζσπζζζσπζζζ=++?=++?= →→)2()(2lim )2() (2lim 00Ⅰ 5.对图示“无限大”平板Ⅱ型裂纹问题,求应 力强度因子ⅡK 的表达式。

【解】将x 坐标系取在裂纹面上,坐标原点取在 裂纹中心,则上图所示问题的边界条件为: ① 当y = 0,x → ∞时,ττσσ===xy y x ,0; ② 在y = 0,a x <的裂纹自由面上,0,0==xy y τσ;而在a x >时,随a x →,∞→xy τ。 可以验证,完全满足该问题的全部边界条件的解 析函数为 2 2Ⅱ )(a z z z Z -=τ (1) 将坐标原点从裂纹中心移到裂纹右尖端处,则有 z =ζ+a 或ζ= z -a , 代入(1),可得: ) 2()()(Ⅱa a Z ++=ζζζτζ 于是有: a a a a a K πτζζτπζζζτπζζζ=++?=++?=→→) 2()(2lim )2()(2lim 00Ⅱ 6.对图示“无限大”平板Ⅲ型裂纹问题,求应 力强度因子ⅢK 的表达式。

光量子即光子 量子力学知识点

E*dv表示在频率范围(v,v+dv)中的黑体辐射能量密度。 λ—辐射波长(μm) T—黑体绝对温度(K、T=t+273k) C—光速(2.998×10^8m·s ) h—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S K—玻尔兹曼常数(Boltzmann),1.3806505*10^-23J/K基本物理常数 玻尔兹曼常数(Boltzmann constant)(k 或kB)是有关于温度及能量的一个物理常数。玻尔兹曼是一个奥地利物理学家,在统计力学的理论有重大贡献,波兹曼常数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光量子即光子。能量的传递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个一个的能量单位传递的。这种最小能量单位被称作能量子(简称量子)。 原始称呼是光量子(light quantum),电磁辐射的量子,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规范粒子,记为γ。其静止质量为零,不带电荷,其能量为普朗克常量和电磁辐射频率的乘积,E=hv,在真空中以光速c运行,其自旋为1,是玻色子。 光子是光线中携带能量的粒子。一个光子能量的多少正比于光波的频率大小,频率越高, 能量越高。当一个光子被原子吸收时,就有一个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从内轨道跃迁到外轨道,具有电子跃迁的原子就从基态变成了激发态。 光子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更具有质量,按照质能方程,E=MC^2=hν,求出M=hν/C^2, 光子由于无法静止,所以它没有静止质量,这儿的质量是光子的相对论质量。光就既具有波动性(电磁波),也具有粒子性(光子),即具有波粒二象性 玻色子是依随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自旋为整数的粒子。玻色子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在低温时可以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玻色子包括:.胶子-强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它们具有整数自旋(0,1,……),它们的能量状态只能取不连续的量子态,但允许多个玻色子占有同一种状态。,有8种;光子-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这些基本粒子在宇宙中的“用途”是构成实物的粒子(轻子和重子)和传递作用力的粒子(光子、介子、胶子、w和z玻色子)。在这样的一个量子世界里,所有的成员都有标定各自基本特性的四种量子属性:质量、能量、磁矩和自旋。如光子、粒子、氢原子等,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BEC)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是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80年前预言的一种新物态。这里的“凝聚”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一般是基态)。即处于不同状态的原子“凝聚”到了同一种状态。即当温度足够低、原子的运动速度足够慢时,它们将集聚到能量最低的同一量子态。此时,所有的原子就象一个原子一样,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质。 磁光阱是一种囚禁中性原子的有效手段。它由三对两两相互垂直.具有特定偏振组态井且负失谐的对射激光束形成的三维空间驻波场和反向亥姆雹谊线圈产生的梯度磁场构成.磁场的零点与光场的中心重合,负失谐的激光对原子产生阻尼力.梯度磁场与激光的偏振相结合产生了对原子的束缚力.这样就在空间对中性原子构成了一个带阻尼作用的简谐势阱。 量子力学是描写微观物质的一个物理学理论,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 普朗克常数记为h ,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量子力学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物体热辐射的规律时发现,只

特种结构结课论文

浅述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及设计原则 摘要:本文主要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及设计原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同时得出了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关键字:基坑支护,特点,设计原则 一、前言 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地铁的深基坑工程,由于都是在城市中进行开挖,基坑周围通常存在交通要道、已建建筑或管线等各种构筑物,这就涉及到基坑开挖的一个很重要内容,要保护其周边构筑物的安全使用。而一般的基坑支护大多又是临时结构、投资太大也易造成浪费,但支护结构不安全又势必会造成工程事故。因此,如何安全、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并根据基坑工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基坑工程要解决的主要内容。以下简单介绍当前基坑工程中常见的支护结构类型及不同地基土条件下的基坑工程支护结构选型原则。 二、正文 我国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城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地下停车场、高层建筑埋深、人防等各种需要,高层建筑需要建设一定的地下室。近几年,由于城市地铁工程的迅速发展地铁车站、局部区间明挖等也涉及大量的基坑工程,在双线交叉的地铁车站,基坑深达20-30m。水利、电力也存在着地下厂房、地下泵房的基坑开挖问题。 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地铁的深基坑工程,由于都是在城市中进行开挖,基坑周围通常存在交通要道、已建建筑或管线等各种构筑物,这就涉及到基坑开挖的一个很重要内容,要保护其周边构筑物的安全使用。而一般的基坑支护大多又是临时结构、投资太大也易造成浪费,但支护结构不安全又势必会造成工程事故。因此,如何安全、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并根据基坑工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是基坑工程要解决的主要内容。以下简单介绍当前基坑工程中常见的支护结构类型及不同地基土条件下的基坑工程支护结构选型原则。 1 基坑支护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1.1 放坡开挖

面向量子计算的纠缠双光子产生和探测技术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1.1 经典计算与量子计算 (1) 1.1.2 光量子计算 (1) 1.1.3 纠缠光子源与光量子计算的实现 (1) 1.2 相关研究工作 (2) 1.2.1 光量子计算的研究 (2) 1.2.2 纠缠光子的产生 (4) 1.2.3 纠缠双光子的探测系统 (5)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创新 (5) 1.4 论文结构 (7) 第二章纠缠双光子的时空分析与计算 (9) 2.1 纠缠双光子的数学描述 (9) 2.1.1 光量子比特与希尔伯特空间 (9) 2.1.2 光量子比特的测量 (10) 2.1.3 纠缠双光子与CHSH不等式 (10) 2.1.4 相位差与纯度和对比度 (11) 2.2 纠缠双光子的空间相位差 (12) 2.2.1 空间相位差的产生原因 (12) 2.2.2 空间相位差与纯度和对比度 (13) 2.3 空间相位差的建模计算 (14) 2.3.1 空间相位差计算模型的建立 (14) 2.3.2 空间相位差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15) 2.3.3 空间相位差补偿计算模型的建立 (16) 2.3.4 空间相位差补偿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17) 2.4 纠缠双光子的频谱分析 (18) 2.4.1 纠缠双光子的频谱关联与差异 (18)

2.5 频谱关联与差异的建模计算 (19) 2.5.1 频谱关联与差异计算模型的建立 (19) 2.5.2 频谱关联与差异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20) 2.6 纠缠双光子的时间-频率相位差的建模计算 (22) 2.6.1 时间-频率相位差的产生 (22) 2.6.2 时间-频率相位差计算模型的建立 (22) 2.6.3 时间-频率相位差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23) 2.6.4 时间-频率相位差的补偿 (24) 2.7 本章小结 (25) 第三章纠缠双光子亮度的分析与计算 (26) 3.1 自由空间传播的建模计算 (26) 3.1.1 高斯光束的聚焦 (26) 3.1.2 光子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模型的建立 (27) 3.1.3 计算结果与分析 (28) 3.1.4 高斯光束光斑大小的测量 (29) 3.2 BBO切割角度的计算 (30) 3.2.1 SPDC过程的相位匹配条件 (31) 3.2.2 I型SPDC过程的建模计算与结果分析 (32) 3.2.3 II型SPDC过程的建模计算与结果分析 (33) 3.3 BiBO切割角度的计算 (35) 3.3.1 I型SPDC过程的建模计算与结果分析 (35) 3.3.2 II型SPDC过程的建模计算与结果分析 (37) 3.4 本章小结 (38) 第四章纠缠双光子探测系统的设计 (39) 4.1 符合计数与纠缠双光子的检验 (39) 4.1.1 符合计数简介 (39) 4.1.2 探测系统的设计 (40) 4.1.3 探测系统的实现方案 (41) 4.2 电平转换芯片与延时模块 (41) 4.2.1 电平转换芯片 (41) 4.2.2 可编程延时模块 (42)

(完整版)滑坡抗滑桩设计计算

抗滑桩设计 一:设计题目 某高速公路K15+620~K15+880 滑坡处治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概述 某高速公路K15+620~K15+880位于崩坡积块石土斜坡前缘,原设计为路堑墙支挡块石土,泥岩已护面墙防护。开挖揭露地质情况与设计差异较大,在坡题前缘全断面开挖临空后,受预计暴雨作用块石土形成牵引式滑坡。滑坡发生后,对该滑坡进行施工图勘测,并结合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对该滑坡提出处置的方案。K15+620~K15+880滑坡采用“清方+支档+截排水”综合处理,滑坡处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要求对抗滑桩进行设计。 2:工程地质条件 该高速公路K15+620~K15+880 滑坡区位于条状低山斜坡中上部,沿该段公路左侧展布,前缘高程304m 左右,后缘高程355m 左右,地形坡角约30 度。滑体纵向长约105 米,宽200~300 米,滑体厚度8~20 米,面积接近1.5×104m2,体积约15×104m3。主滑动方向202°,属于大型牵引式块石土滑坡。 通过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滑体物质主要由崩坡积块石土(Q4c+dl)组成。块石土呈紫红、灰褐等色,稍湿~湿,松散~稍密,成份主要为砂岩、少量粉砂质泥岩,多为中等风化,棱角状,粒径20cm~50cm,约占60%,次为小块石,约占10%,其间由紫红色低液限粘土充填。在滑体后部相对较薄,厚5~8m;在滑体中部、前端分布较厚,厚9~24m。滑动带(面)多为块石土与基岩的接触带,滑带厚0.2~0.6m 左右,滑带土中小块石含量较低(<5%),低液限粘土湿、 可塑~软塑,有搓揉现象,见镜面、擦痕等。滑床物质主要为侏罗系沙溪庙组泥岩、砂岩。泥岩多为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砂质含量不均,局部富集,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砂岩多为灰白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泥、钙质胶结,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岩层产状265o~290o∠15o~28o,基岩顶面的产状近似于岩层产状。岩体内见节理、裂隙发育,裂隙产状273o∠72o、210o∠65o。 该滑坡的变形迹象明显,包括拉张裂缝、滑塌、地裂缝等。拉张裂缝主要沿后缘基岩陡壁的壁脚分布,分布高程一般在340~350m 左右,缝宽一般10~ 20cm,长度一般6~15m,一般无下错,可见深度30cm,延伸方向100o左右。随着滑坡变形发展,该滑坡可分为I、II 级。I 级滑坡主要位于路线左侧的第一级块石堆积坡体,为滑坡的主要推力来源。该段滑体深厚,下滑变形强烈,裂缝密集,前缘溜塌、鼓出明显。II 级滑坡位于整个滑坡的右后缘块石堆积坡体上,滑体厚度较小,变形不强烈,主要受一级牵引所致。 3.平面图及主要计算断面:见附图。(由教师提供电子版的图,所需尺寸直接由图上量取) 4.主要计算参数与数据 根据地勘单位提供的室内试验值、推荐值,结合实测断面反算参数,确定计 算参数及数据如下:

断裂力学结课论文2

断裂力学结课论文 断裂力学是为解决机械结构断裂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力学分支,它将力学、物理学、材料学以及数学、工程科学紧密结合,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力学专业课程。本课程中主要介绍了断裂的工程问题、能量守恒与断裂判据、应力强度因子、线弹性和弹塑性断裂力学基本理论、裂纹扩展、J 积分以及断裂问题的有限元方法等内容。 一、 断裂的基本概念 1. 断裂力学的产生和发展 断裂是构件破坏的重要形式之一,影响材料断裂的因素很多,如构件的形状及尺寸,载荷的特征与分布,构件材料本身的状态及应用的环境如温度、腐蚀介质等,当然更重要的还有材料本身的强度水平。为了防止构件的断裂或变形失效,传统的安全设计思想主要立足于外加载荷与使用材料的强度级别的选用,根据常规的强度理论,只要构件服役应力与材料的强度满足 1max 2 b s n n σσ σ???=???? (6- 1) 则认为使用是安全的。其中σmax 为构建所承受的最大应力;σb ,σs 分别为材料的强度极限和屈服强度,1n 1与2n 分别为按强度极限与按屈服强度取用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一个大于1的数,其含义为扣除了材料中对强度有影响的诸因素对强度可能造成的损 害作用,应当说这种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合理的,也应当是行之有效的,因而多年来这种设计思想在工程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会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断裂力学的理论最早由Griffith 与20年代提出。Griffith 在断裂物理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要算提出了能量释放(energy release)的观点,以及根据这个观点而建立的断裂判据。根据Griffith 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弹性能释放理论在现代断裂力学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根据Griffith 能量释放观点,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能量在裂端区释放出来,此释放出来的能量将用来形成新的裂纹面积。定义裂纹尖端的能量释放率(energy release rate)如下∶能量释放率是指裂纹由某一端点向前扩展一个单位长度时,平板每单位厚度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用字母G 来代表能量释放率。由定义可知,G 具有能量的概念。其国际制单位(SI 单位制)一般用“百万牛顿/米”(MN/m)。材料本身是具有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的,因此只有当拉伸应力足够大时,裂纹才有可能扩展。此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可以用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来度量。一般用γs 表示。表面自由能定义为:材料每形成单位裂纹面积所需的能量,其量纲与能量释放率相同。 若只考虑脆性断裂,而裂端区的塑性变形可以忽略不计。则在准静态的情形下,裂纹扩展时,裂端区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用来形成新的裂纹面积。换句话说,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裂纹发生扩展的必要条件是裂端区要释放的能量等于形成裂纹面积所需的能量。设每个裂端裂纹扩展量为a ?,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s G B a B a γ?=?

钢筋混凝土 论文

论钢筋混凝土结构 【摘要】预应力构件的原理,以及预应力构件的优点、缺点、在工程中的应用,展望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应用;发展概况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成及受力: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图a),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图b)。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图a) (图b)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因而素混凝土结构不能用于受有拉应力的梁和板。如果在混凝土梁、板的受拉区内配置钢筋,则混凝土开裂后的拉力即可由钢筋承担,这样就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和钢筋抗拉强度较高的优势,共同抵抗外力的作用,提高混凝土梁、板的承载能力。 (1)混凝土干缩结硬(或硬化)后能产生较大的黏结力(或称握裹力),使钢筋与混凝土能可靠的结合成一整体,从而在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很好的共同变形和传递应力。 (2)二者具有相近的线胀系数,不会由于温度变化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相对变形而破坏粘结力。 (3)呈碱性的混凝土可以保护钢筋,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这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后,产生碱性反应在钢筋表面产生一种水泥石质薄膜,可防止有害介质的直接侵蚀。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1)在混凝土结构中,砼强度是随时间而增长的,又钢筋被砼包裹而不致锈蚀。故其耐久性好,耐火性好;此外,还可据需配置不同性能的混凝土,以满足不同的耐久性要求。 (2)结构整体性好,刚度较大,变形小,抗震及振动冲击工作性能好;同时,可有效的用于对变形有要求的建筑物中。 (3)可模性好,根据设计需要,便于实现浇筑成各种构件和结构型式。 (4)结构中混凝土包裹着钢筋,由于混凝土传热性能差,在火灾中对钢筋有保护作用,结构不致因钢筋迅速软化而破坏 (5)砂石料等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缺点: (1)自重大g=25kN/m3 。 (2)抗裂性差。 (3)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大 (4)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须耗用模板 (5)修补和拆除较困难 3、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 (1)房屋建筑工程 (2)桥梁工程 (3)特种结构与高耸结构 (4)水利及其他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是利用混凝土的受拉区施加预应力,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度,减轻构件的自重结构体系的丰富不同用途、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