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实验指导老师:卜志扬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类型:高分子实验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并观察整个聚合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过程。

二、实验原理

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为克服这一缺点,现一般采用两段聚合:第一阶段保持较低转化率,这一阶段体系粘度较低,散热尚无困难,可在较大的反应器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大,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平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具有高度透明性,比重小,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以MMA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高温聚合,预聚至约10%转化率的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在低温下进行下一步聚合,安全度过危险期,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平板。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

仪器名称规格数量

三角瓶50mL 1只

恒温槽1只

量筒50、100mL 各1只

制模玻璃100mm×100mm 2块

另:硅胶条、描图纸、相片、胶水、试管夹、玻璃棒、透明胶、长尾夹、标签纸若干

试剂:

试剂名称规格用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新鲜蒸馏,BP = 100.5℃30mL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重结晶0.05g

令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析纯2mL

四、实验步骤

1.向恒温水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电源,升温至90 ℃。

2.制模

将一定规格的两块普通玻璃板洗净后,烘干。用透明胶将硅胶条包好,使之不外露。将包好的橡皮条放在两块玻璃板之间的三边,用沾有胶水的描图纸把玻璃板三边封严,并用夹子夹上,留出一边作灌浆用,制好的模放入烘箱内,于50 ℃烘干。(注意:玻璃板千万不能水洗。)

3.预聚制浆

在洗净烘干的三角瓶中,加入30mLMMA、0.0537g BPO及2mL DBP,BPO完全溶解后,将三角瓶放入水浴中,逐步加热至90~92 ℃,保温。(注意:聚合过程中,需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均匀散热并感知浆液的黏度)当浆液黏度如甘油时,立即取出三角瓶,在冷水中冷却至40℃左右,立即将预聚液注入模中,另取一条描图纸封住模子的最后一边。

4.低温聚合

将注有浆液的模子放入50℃烘箱内低温聚合。

5.高温聚合

当成柔软透明固体时,升温至100℃下继续聚合2h,使之完全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

6.脱模

取出模子,将其放入水中浸泡少顷,撑开玻璃板,即得有机玻璃平板。(实际实验时只做到低温聚合步骤,高温聚合及脱模步骤后来由老师完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有机玻璃成品照片:

结果总结:实验得到的成品形状跟所裁剪的模具形状基本相同,平板边缘部分存在一些毛边和凹陷,是由于制模时胶带缠绕不是很平整均匀所导致的。成品中无气泡,说明预聚时间恰当,浆液黏度适度,在铸模时浆液分布均匀。成品的透明度和强度等性能都比较不错,此次有机玻璃制造实验较为成功。

六、思考题

1.本体聚合与其它聚合方式比较有何特点?

答:本体聚合体系仅有单体和少量(或无)引发剂组成,产物纯净,后处理简单,是比较经济的聚合方法;多适用于实验室研究,如单体聚合能力的初步评价、少量聚合物的试制、动力学研究、竞聚率测定等。

2.在合成有机玻璃板时,采用预聚制浆的目的何在?

答:采用预聚制浆,是为了解决MMA 在进行本体聚合时的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等问题。

3.制备有机玻璃时,为什么要首先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预聚物?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各阶段的反应温度?试用游离基聚合机理解释之。

答:采用预聚制浆,是为了解决MMA 在进行本体聚合时的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等问题。而且预聚物有一定黏度时不宜漏浆。 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4.MMA 单体比重为940 kg / m 3,聚合物比重为1190 kg / m 3,若要制得厚5mm ,长20cm ,宽15cm 的有机玻璃平板,计算所需的单体量。

'0.52015150V =??=cm 3

5.如果最后产物出现气泡,试分析原因。

答:聚合过程中,加热温度过高,散热速度跟不上反应放热,浆液局部温度过高,浆液内部不均匀收缩,或部分MMA 汽化,导致形成气泡。 V =V′ρp ρM =150×1190940

=190 ml

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指导

实验一材料的金相显微组织观察 1.1 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2、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1.2 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和操作方法 金相分析是研究工程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金属材料 研究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金相显微镜是进行金相分析的主要工具,利用金 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观察材料的组织和缺陷的方法,称为金相显微分 析。显微分析可以观察,研究材料的组织形貌、晶粒大小、非金属夹杂物在组织 中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等问题,及可以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 系,确定各类材料经不同加工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可以判别材料质量的优劣 等。 1、金相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显微镜的简单基本原理如图1.1所示。它包括两个透镜:物镜和目镜。对着 被观测物体的透镜,成为物镜;对着人眼的透镜,成为目镜。被观测物体AB, 放在物镜前较焦点F1略远一点的地方。物镜使AB形成放大倒立的实像A1B1,目镜再把A1B1放大成倒立的虚像A’1B’1,它正在人眼明视距离处,即距人眼 图1.1 显微镜成像光学简图图1.2 物镜的孔径角 250mm处,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就是这个虚像A’1B’1。显微镜的主要性能有: 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它等于物镜与目镜单独放大倍数的乘积,即物镜放 大倍数M =A1B1/AB;目镜放大倍数M目=A’1B’1 /A1B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 物 =A’1B’1 /AB=M物×M目。 ②显微镜的鉴别率:指显微镜能清晰地分辨试样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d的 能力,d值越小,鉴别率就越高。它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性能,取决于物镜数值 孔径A和所用光线的波长λ,可用如下的式子表示: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Weka实验报告 姓名_学号_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2015 至2016 学年 2 学期完成日期2015年6月12日

1.实验目的 基于https://www.360docs.net/doc/0e8936088.html,/ml/datasets/Breast+Cancer+WiscOnsin+%28Ori- ginal%29的数据,使用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运用Weka平台的基本功能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对算法结果进行性能比较,画出性能比较图,另外针对不同数量的训练集进行对比实验,并画出性能比较图训练并测试。 2.实验环境 实验采用Weka平台,数据使用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0e8936088.html,/ml/Datasets/Br- east+Cancer+WiscOnsin+%28Original%29,主要使用其中的Breast Cancer Wisc- onsin (Original) Data Set数据。Weka是怀卡托智能分析系统的缩写,该系统由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开发。Weka使用Java写成的,并且限制在GNU通用公共证书的条件下发布。它可以运行于几乎所有操作平台,是一款免费的,非商业化的机器学习以及数据挖掘软件。Weka提供了一个统一界面,可结合预处理以及后处理方法,将许多不同的学习算法应用于任何所给的数据集,并评估由不同的学习方案所得出的结果。 3.实验步骤 3.1数据预处理 本实验是针对威斯康辛州(原始)的乳腺癌数据集进行分类,该表含有Sample code number(样本代码),Clump Thickness(丛厚度),Uniformity of Cell Size (均匀的细胞大小),Uniformity of Cell Shape (均匀的细胞形状),Marginal Adhesion(边际粘连),Single Epithelial Cell Size(单一的上皮细胞大小),Bare Nuclei(裸核),Bland Chromatin(平淡的染色质),Normal Nucleoli(正常的核仁),Mitoses(有丝分裂),Class(分类),其中第二项到第十项取值均为1-10,分类中2代表良性,4代表恶性。通过实验,希望能找出患乳腺癌客户各指标的分布情况。 该数据的数据属性如下: 1. Sample code number(numeric),样本代码; 2. Clump Thickness(numeric),丛厚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验报告(机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床部分)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5年月日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一机床结构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CA6140车床的实验认识,掌握机床的基本结构组成; 2、了解机床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实现及各部分如何协同工作。 二、实验设备 CA6140普通车床三台 三、实验要求 结合《机械制造装备》课程中‘金属切削机床概论’部分内容,认识机床的结构组成,以经典的CA6140车床为例,掌握机床主要参数的含义、主传动系统的变速操作机构原理和结构实现、进给传动机构的变速机构原理和结构实现等。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观察机床外观,对照教材内容,指出机床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认识机床编号,掌握编号规则。 3、掌握机床‘三箱’的作用、位置及原理。 五、思考题 1、车床三箱是指那几个部件?各自有何作用? 2、在下面车床结构简图(a)和(b)上标注出车床C6140的主参数: (a)(b)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二CA6140进给传动机构与原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A6140的传动原理和动力传递路线; 2、掌握CA6140车床进给传动机构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二、实验设备 普通透明车床。 三、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机床进给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实现,掌握普通车床车削螺纹的种类、路线和操作上的实现。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观察车床主轴箱结构,通过操作掌握主轴滑移齿轮工作原理。 2、打开挂轮箱保护罩,认识挂轮传动结构。 3、打开进给箱盖,认识进给箱结构。 4、观察进给箱盖上图标的功能说明,理解其作用,掌握如何对应操作。 五、思考题 1、主轴箱1轴的皮带轮安装结构中采用了什么装置?有何作用? 2、主轴上靠近前支撑的大齿轮是什么旋向的齿轮?有何意义?

切削变形实验报告01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成绩 课程名:机械制造基础日期指导教师 实验题目:切削变形 一、【目的要求】 1 观察切削变形的过程,以及所出现的现象。 2 掌握测量切削变形和计算变形系数的基本方法。 3 研究切削速度、刀具前角和走刀量等因素对切削变形的影响规律。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设备: CA6140 普通车床 2 工具:游标卡尺、钢板尺、细铜丝等。 3 刀具:YT15硬质合金车刀若干把。 4 试件:30# 钢,轴向带断屑槽的棒料,直径30mm。 三、【实验原理】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由于产生塑性变形,使切屑的外形尺寸发生变化,即与切削层尺寸比较,切屑的长度偏短,厚度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切屑收缩。一般情况下,切屑收缩的大小能反映切削变形的程度,衡量切屑收缩的大小可用变形系数表示。即ξ=L c / L ch 式中ξ──变形系数; L c ──切削长度(mm);L c =πD/( n-b) ; 对于本实验:槽数n= 3 ;槽宽b = 2.5 ;L ch ──切屑长度(mm), ⑴计算变形系数的方法用测量切削长度法。 ⑵把实验得到的切屑,冷却后,选出标准切屑,用铜丝沿切屑外部缠绕后拉直,然后用钢板尺测出其长度L ,为提高实验精度,可测 3 ~5 段切屑的长度求出平均值Lc 。 变形系数ξ=L c / L ch =(πD/n - b )/ L ch 图 2-1 切屑收缩图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切削速度υ对切削变形的影响 刀具参数:κr=45°;κr '=8°;λs=0°;γo =10°;αo =7°;r =0.1 mm 切削用量:f=0.39 mm /r , ap=40mm。 图 2-2 车削切屑收缩 改变切削速度,从低速到高速,可先取 υc=5;10;20;25;30;40;60;80;110 m /min ; n=53;106;212;265;318;424;636;848;1166r/min ; 用每一种转速切削一段试棒,停车收集切屑并观察切削颜色(注意安全,防止烫伤)。测量并将结果填入表2-1 中。 2、刀具前角对切削变形的影响 刀具参数:κr =45°;κr '=8°;λs =0°;αo =7°;r =0.1 mm 。切削用量:f=0.39 mm /r , ap =40 mm υc=60 m /min 。 改变车刀前角:γo =0°;15°;30°。 用不同前角的车刀分别切削一段试棒,停车收集切屑并观察切削颜色(注意安全,防止烫伤)。测量并将结果填入表2-2 中。 3、进给量f 对切削变形的影响 刀具参数:κr=45°;κr'=8°;λs=0°;γo=10°;αo=7°;r=0.1 mm 。切削用量:ap =40 mm υc=60 m /min 。 改变进给量:f=0.2 ;0.36 ;0.51 ;0.66 (mm/r )。 用不同的进给量分别切削一段试棒,停车收集切屑并观察切削颜色(注意安全,防止烫伤)。测量并将结果填入表2-3 中。 五、【实验现象、结果记录及整理】 1将切屑长度测量后取平均值,记录在表2-1 、2-2 、2-3 中,计算变形系数。 表 2-1 切削速度对切削变形影响实验数据记录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一)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一) 数据预处理 姓名:李圣杰 班级:计算机1304 学号:1311610602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均值平滑,中值平滑,边界值平滑的基本原理 2.掌握链表的使用方法 3.掌握文件读取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一台,dev-c++5.11 三、实验内容 数据平滑 假定用于分析的数据包含属性age。数据元组中age的值如下(按递增序):13, 15, 16, 16, 19, 20, 20, 21, 22, 22, 25, 25, 25, 25, 30, 33, 33, 35, 35, 35, 35, 36, 40, 45, 46, 52, 70。使用你所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编程,实现如下功能(要求程序具有通用性): (a) 使用按箱平均值平滑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平滑,箱的深度为3。 (b) 使用按箱中值平滑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平滑,箱的深度为3。 (c) 使用按箱边界值平滑法对以上数据进行平滑,箱的深度为3。 四、实验原理 使用c语言,对数据文件进行读取,存入带头节点的指针链表中,同时计数,均值求三个数的平均值,中值求中间的一个数的值,边界值将中间的数转换为离边界较近的边界值 五、实验步骤 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DEEP 3 #define DATAFILE "data.txt" #define VPT 10 //定义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chain{ int num; struct chain *next; }* data; //定义全局变量 data head,p,q; FILE *fp; int num,sum,count=0; int i,j; int *box; void mean(); void medain(); void boundary(); int main () { //定义头指针 head=(data)malloc(sizeof(struc t chain)); head->next=NULL; /*打开文件*/ fp=fopen(DATAFILE,"r"); if(!fp) exit(0); p=head; while(!feof(fp)){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系): 专业: 2011年12月 实验一刚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床(包括夹具)—工件—刀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是一弹性系统; 2.了解机床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3.熟悉机床动刚度的测定方法; 4.巩固和验证所学工艺系统刚度和误差复映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 用动载荷测定法测定机床部件刚度。 三.实验记录 1.实验条件: 机床名称、型号及规格:C620-1普通车床。 刀具名称及材料:硬质合金外圆车刀。几何形状及参数: K r=45°,r0=10°,λs=0°走刀量:0.1 量具:175-200千分尺、游标卡 毛坯(试件)材料:45号钢 2.实验记录及结果:

3.计算机床部件刚度(含计算过程):

四.分析讨论题 1、机床刚度对加工精度有什么影响? 2、减少误差复映的措施? 实验二机床加工精度及尺寸分布规律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加工精度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此方法综合分析零件尺寸的变化规律; 2.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影响加工零件精度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改进工艺规程,以达到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的目的,进一步掌握统计分析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运用分布曲线法对100个工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记录 1.实验条件: 机床名称、型号及规格: 量具规格: 毛坯(试件)材料: 2.实验记录及结果: (1)磨削后的零件的尺寸 表1 全部零件磨削后的尺寸记录

(2)确定实验数据并记录表2 尺寸分散范围=(Xmax—Xmin)=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验项目 1 三菱M70数控车编程及仿真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验项目 1 三菱M70数控车编程及仿真 一、实验目的 通过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数控车的编程及仿真操作实验,加深学生对三菱M70数控车系统的理解,掌握数控车的基本编程及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1)数控仿真系统操作。 (2)简单插补指令G00,G01,G02,G03编程操作 (3)内外圆单一固定循环指令G90编程操作 (4)内外圆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G72,G73,G70编程操作。 (5)三菱M70数控车加工仿真。 三、实验原理 根据给出的零件图及毛坯尺寸(直径45mm),选择适合的刀具,采用适宜的数控指令进行数控车编程,并在数控仿真系统中完成加工操作。 四、零件图 五、实验报告 1、简述加工思路及程序清单 加工思路: 任务引入:毛坯直径为45mm,长度为75mm。要求分析加工工艺和加工工线,编写加工程序,并完成仿真操作。 任务实施: (1)任务一:零件图分析 ①确定工艺基准。按基准重合原则,将工件坐标系原点定在零件右端面与回转轴线的焦点上。 ②尺寸分析。轴类零件的加工,首先应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对各表面的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零件未标注 公差要求,则根据回转体类零件的特点,径向尺寸公差要求高于轴向尺寸公差要求;其次保证零件总长度尺寸。(2)任务二:加工工艺过程 ①装夹方式的选择。零件的毛坯为Ф45mm捧料,采用卡盘进行装夹 ②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的确定。根据零件图的加工要求使用了1号外圆车刀 (3)任务三:编写数控程序 (4)任务四:输入程序信息,实行模拟 程序清单: O0001; M03 S600; T0101;

G00 X46.0 Z1.0; G71 U1.5 R1.0; G71 P10 Q20 U0.5 W0.05 P0.2; N10 G00 X27.0 S1200; G01 Z0 F0.1; X30.0 Z-1.5; Z-20.0; X34.0; X38.0 Z-35.0; Z-43.0; G02 X42.0 Z-45.0 R2.0; N20 G01 X46.0; G70 P10 Q20; G00 X100.0 Z100.0; M05; M30; 2、简述数控车仿真加工操作步骤 打开软件按急停1号刀具转到加工位45,工件 长度为选择二维视图REF X”按钮,再按“+”按钮;点击“Z”按钮,再按“+”按钮 (选择“X”按钮和“Z”按钮的顺序可以互相换换,按“+JOG(手动)点 击屏幕选择键“MST输入“600点击“INPUT运用“X”按钮和“Z” SETUP T-ofs”按钮点击屏幕上的“length date按灰色向右方向键选中对应的Z Z=Input”键按灰色向左方向键 到X Z”向不动,沿着“X按“主轴停止”按钮测量特征线,鼠标光标选外 =Input”键在屏幕上打出X轴上 +Input EDIT”按钮按屏幕上的 “EDIT Open(new)INPUT点击 “INPUT点击“MONITOR SEARCH INPUT”键选择 加工完成,结束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资料

大数据理论与技术读书报告 -----K最近邻分类算法 指导老师: 陈莉 学生姓名: 李阳帆 学号: 201531467 专业: 计算机技术 日期 :2016年8月31日

摘要 数据挖掘是机器学习领域内广泛研究的知识领域,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紧密结合,让计算机帮助人们从庞大的数据中智能地、自动地提取出有价值的知识模式,以满足人们不同应用的需要。K 近邻算法(KNN)是基于统计的分类方法,是大数据理论与分析的分类算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该算法具有直观、无需先验统计知识、无师学习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数据挖掘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法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K 近邻分类算法,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数据挖掘中的各种分类算法,详细地阐述了K 近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最后在matlab环境里仿真实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K 近邻,聚类算法,权重,复杂度,准确度

1.引言 (1) 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3.算法思想 (2) 4.算法实现 (2) 4.1 参数设置 (2) 4.2数据集 (2) 4.3实验步骤 (3) 4.4实验结果与分析 (3) 5.总结与反思 (4) 附件1 (6)

1.引言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分支—— 机器学习的研究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以来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数据,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分析数据,挖掘大量数据背后的知识,这两者的结合促成了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简记 KDD)的产生,也称作数据挖掘(Data Ming,简记 DM)。 数据挖掘是信息技术自然演化的结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描述为如下的过程:初期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库的构造;后来发展到对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存储、检索以及数据库事务处理;再后来发展到对数据的分析和理解, 这时候出现了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涉及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一门当前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 数据挖掘是机器学习领域内广泛研究的知识领域,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紧密结合,让计算机帮助人们从庞大的数据中智能地、自动地抽取出有价值的知识模式,以满足人们不同应用的需要[1]。目前,数据挖掘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迫切实现需要的很有前途的热点研究课题。 2.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邻方法是在一组历史数据记录中寻找一个或者若干个与当前记录最相似的历史纪录的已知特征值来预测当前记录的未知或遗失特征值[14]。近邻方法是数据挖掘分类算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K 近邻算法(简称 KNN)是基于统计的分类方法[15]。KNN 分类算法根据待识样本在特征空间中 K 个最近邻样本中的多数样本的类别来进行分类,因此具有直观、无需先验统计知识、无师学习等特点,从而成为非参数分类的一种重要方法。 大多数分类方法是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当前在分类方法中,对任意两个向量: x= ) ,..., , ( 2 1x x x n和) ,..., , (' ' 2 ' 1 'x x x x n 存在 3 种最通用的距离度量:欧氏距离、余弦距 离[16]和内积[17]。有两种常用的分类策略:一种是计算待分类向量到所有训练集中的向量间的距离:如 K 近邻选择K个距离最小的向量然后进行综合,以决定其类别。另一种是用训练集中的向量构成类别向量,仅计算待分类向量到所有类别向量的距离,选择一个距离最小的类别向量决定类别的归属。很明显,距离计算在分类中起关键作用。由于以上 3 种距离度量不涉及向量的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使得距离的计算不精确,从而影响分类的效果。

六轴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 实验报告 姓名:张兆伟 班级:13 班 学号:30 日期:2016年8月25日

六轴工业机器人模块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用途十分广泛。本实验是在开放的六自由度机器人系统上,采用嵌入式多轴运动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平台,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通过示教程序完成机器人的系统标定。学习采用C++编程设计语言编写机器人的基本控制程序,学习实现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六自由度机器人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工业实体必须快速增长才能满足其市场需求。这意味着,制造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既要应付低成本国家的对手,还要面临发达国家的劲敌,二后者为增强竞争力,往往不惜重金改良制造技术,扩大生产能力。 机器人是开源节流的得利助手,能有效降低单位制造成本。只要给定输入成值,机器人就可确保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恒定一致,显著提高产量。自动化将人类从枯燥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应变能力得以释放,从而生产更大的经济回报。 二、实验过程 1、程序点0——开始位置 把机器人移动到完全离开周边物体的位置,输入程序点 0。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命令一览】键,这时在右侧弹出指令列表菜单如图: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下移】键,使{移动 1}变蓝后,按【右移】键,打开{移动 1}子列表,MOVJ 变蓝后,按下【选择】键,指令出现在命令编辑区。修改指令参数为需要的参数,设置速度,使用默认位置点 ID 为 1。(P1 必须提前示教好)。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插入】键,这时插入绿色灯亮起。然后再按下【确认】键,指令插入程序文件记录列表中。此时列表内容显示为: MOVJ P=1 V=25 BL=0 (工作原点) 2、程序点1——抓取位置附近(抓取前) 位置点1必须选取机器人接近工件时不与工件发生干涉的方向、位置。(通常在抓取位置的正上方)按下手持操作示教器上的【命令一览】键按手持操作示教器【下移】键,使{移动 1}变蓝后,按【右移】键,打开{移动 1}子列表,MOVJ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实验报告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实验报告31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成绩_______ 课程名:机械制造基础日期 _指导教师赵瑾________ 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 机床夹具拆装与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夹具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 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的装配过程 3. 掌握夹具与机床连接、定位方法,了解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铳床一台 2. 铳床夹具一套 3. 拆装、调整工具各一套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熟悉整个夹具的总体结构,熟悉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及定位关系。 2. 使用工具,按顺序把夹具各连接元件元件拆开,注意各元件之间的连接状况,并把拆掉的各元件摆放整齐。 3. 利用工具,按正确的顺序在把各元件装配好,了解装配方法,并调整好各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 4. 把夹具装到铳床的工作台上,注意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调整好夹具相对机床的位置,然后将夹具夹紧。 5?将工件安装到夹具中,注意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紧。 6.利用对刀塞尺,调整好刀具的位置,注意对刀时塞尺的使用。

五、【实验现象、结果记录及整理】 1、找出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夹紧元件。 ①定位元件:定位支承板3,V形块5。 ②夹紧元件:偏心轮及活动V形块。 2、找出夹具中的对刀元件、夹具体及导向元件。 ①对刀元件:对刀块6

②夹具体:零件1

v1.0可编辑可修改 六、【分析讨论与思考题解答】 1、加工中为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试进行定位分析。 建立坐标系如图。 铳轴端槽:长V形块5,限制工件X,X,Y,Y4个自由度 支承板3,限制工件Z 1个自由度,共限制工件 因在工件上只加工一个槽,Z可不限制。 2、夹具是如何与机床相连的 夹具是通过定向键2与铳床连接在一起的。 Y 5个自由 度。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关联规则挖掘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二)关联规则挖掘 姓名:李圣杰 班级:计算机1304 学号:1311610602

一、实验目的 1. 1.掌握关联规则挖掘的Apriori算法; 2.将Apriori算法用具体的编程语言实现。 二、实验设备 PC一台,dev-c++5.11 三、实验内容 根据下列的Apriori算法进行编程:

四、实验步骤 1.编制程序。 2.调试程序。可采用下面的数据库D作为原始数据调试程序,得到的候选1项集、2项集、3项集分别为C1、C2、C3,得到的频繁1项集、2项集、3项集分别为L1、L2、L3。

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D 4 //事务的个数 #define MinSupCount 2 //最小事务支持度数 void main() { char a[4][5]={ {'A','C','D'}, {'B','C','E'}, {'A','B','C','E'}, {'B','E'} }; char b[20],d[100],t,b2[100][10],b21[100 ][10]; int i,j,k,x=0,flag=1,c[20]={0},x1=0,i1 =0,j1,counter=0,c1[100]={0},flag1= 1,j2,u=0,c2[100]={0},n[20],v=1; int count[100],temp; for(i=0;i=MinSupCount) { d[x1]=b[k]; count[x1]=c[k]; x1++; } } //对选出的项集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for(i=0;i

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报告完整版

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一跳动公差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百分表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2、理解掌握跳动公差的概念 3、掌握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的测量 二、实验内容 1、百分表的安装 2、利用百分表测量跳动公差 三、实验设备 百分表(架)、滑座、底座、测量轴 四、实验原理 将测量轴(端面)放在滑座上,在被测零件回转一周过程中百分表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径向(端面)圆跳动误差。 五、实验步骤 1. 将百分表(架)、滑座、底座组装成测量仪,并将测量轴装在滑座的两个顶尖上,用 微调螺丝定位 2 . 在被测零件回转一周过程中百分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径向跳动 误差。 3、沿轴向选择3个测量平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表中各点的最大差值 即为该零件的径向跳动误差。 4. 整理数据,整理实验器材,完成实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二 水平仪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框式水平仪的工作原理 2.掌握框式水平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利用框式水平仪测水平 二、实验内容 利用框式水平仪测量某个表面是否水平 三、实验原理 工作原理:当水平发生倾斜时,水准泡的气泡就向水平仪升高的一端移动。由于水准泡 的内壁曲率半径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分度值。 四、实验设备 框式水平仪 五、使用方法: 测量时使水平仪工作面紧贴在被测表面,待气泡完全静止后方可进行读数。 水平仪的分度值是以一米为基长的倾斜值 ,如需测量长度为L 的实际倾斜则可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实际倾斜值=分度值*L*偏差格数 例如:分度值为0.02mm/m ,L=200m, 偏差格为2格。 实际倾斜值为: mm 008.022******** .0=?? 水平仪零位校对,调整方法: 将水平仪放在基础稳固,大致水平的平板(或机床导轨)上,待气泡稳定后,在一端如左端读数,且定为零。再将水平仪调转180度,仍放在平板原来的位置上,待气泡稳定后,仍在原来一端(左端)读数A 格(以前次零读数为起点),则水平仪零位误差为二分之A 格。如果零位误差超过许可范围,则需调整水平仪零位调整机构(调整螺钉或螺母,使零位误差减小至许可值以内。对于非规定调整的螺钉,螺母不得随意拧动。调整前水平仪工作面与平板必须揭擦试干净。调整后螺钉或螺母等件必须固紧) 六、思考题: 1.如何判断水平仪是否有误差?若有误差如何调整? 答:将水平仪放在被测平面,记录下水泡的所在刻度(如,右偏n 格),然后原地旋转180°,要是刻度与原来的位置一样(右偏n 格),则水平仪没有误差,否则有。 2.用有误差的水平仪如何判断一个表面是否水平? 答:将水平仪放在被测平面,记录下水泡的所在刻度,如右偏n 格,然后原地旋转180°,要是刻度与原来的位置相反(左偏)且也偏n 格,则平面水平,否则不平。

生产运作与管理实验报告

生产计划与控制 实验报告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实验一:生产作业计划基础数据录入实验..................................................................................... 实验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实验................................................................................................. 实验三:生产作业计划的调整试验.................................................................................................

实验一:生产作业计划基础数据录入实验 实验日期:2011-5-13 实验目的:(1) 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 (2) 掌握制订生产作业计划需要的5类基本数据表 ABC公司产品生产过程 ■工序流程图 (1) 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制造工序流程 (2) 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X制造工序流程 图1.1 详细工序流程图 ■设备、作业员 (1) 切割工序设有设备CT1。 (2) 加工工序设有PR1、PR2、PR33台加工机器。 (3) 检查1工序设有机器设备CK1和检查员CKR。 (4) 组装工序设有设备KD1。 (5) 检查3工序设有设备CK3。 (6) 包装工序设有PK1设备。 输入基础数据 Asprova排程所必需的所有数据的输入可以用:(1)直接输入的方法;(2)从外部的数据库或者CSV等文本格式的数据导入的方法;(3)从EXCEL复制&粘贴方法等。制造BOM表 ■打开制造BOM表 选择主菜单的[数据表格(A)/制造BOM(M)], 显示制造BOM的模板数据。 制造BOM根据生产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所使用的机器、作业员的运转信息、原材料的投入等信息构建。 以ABC公司的各制造工序的信息为基础构建制造BOM。 ■制造BOM构建方法 以生产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的工序图为基础构建制造BOM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图1.2 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的制造BOM的模板数据设定 (1)品目(产品或中间产品)A有工序编号为10的CT工序、20的PR工序,30的CK工序。

大数据挖掘weka大数据分类实验报告材料

一、实验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分类训练并测试。应用不同的分类算法,比较他们之间的不同。与此同时了解Weka平台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 实验采用Weka 平台,数据使用Weka安装目录下data文件夹下的默认数据集iris.arff。 Weka是怀卡托智能分析系统的缩写,该系统由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开发。Weka使用Java 写成的,并且限制在GNU通用公共证书的条件下发布。它可以运行于几乎所有操作平台,是一款免费的,非商业化的机器学习以及数据挖掘软件。Weka提供了一个统一界面,可结合预处理以及后处理方法,将许多不同的学习算法应用于任何所给的数据集,并评估由不同的学习方案所得出的结果。 三、数据预处理 Weka平台支持ARFF格式和CSV格式的数据。由于本次使用平台自带的ARFF格式数据,所以不存在格式转换的过程。实验所用的ARFF格式数据集如图1所示 图1 ARFF格式数据集(iris.arff)

对于iris数据集,它包含了150个实例(每个分类包含50个实例),共有sepal length、sepal width、petal length、petal width和class五种属性。期中前四种属性为数值类型,class属性为分类属性,表示实例所对应的的类别。该数据集中的全部实例共可分为三类:Iris Setosa、Iris Versicolour和Iris Virginica。 实验数据集中所有的数据都是实验所需的,因此不存在属性筛选的问题。若所采用的数据集中存在大量的与实验无关的属性,则需要使用weka平台的Filter(过滤器)实现属性的筛选。 实验所需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均为iris.arff。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 应用iris数据集,分别采用LibSVM、C4.5决策树分类器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测试和评价,分别在训练数据上训练出分类模型,找出各个模型最优的参数值,并对三个模型进行全面评价比较,得到一个最好的分类模型以及该模型所有设置的最优参数。最后使用这些参数以及训练集和校验集数据一起构造出一个最优分类器,并利用该分类器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 1、LibSVM分类 Weka 平台内部没有集成libSVM分类器,要使用该分类器,需要下载libsvm.jar并导入到Weka中。 用“Explorer”打开数据集“iris.arff”,并在Explorer中将功能面板切换到“Classify”。点“Choose”按钮选择“functions(weka.classifiers.functions.LibSVM)”,选择LibSVM分类算法。 在Test Options 面板中选择Cross-Validatioin folds=10,即十折交叉验证。然后点击“start”按钮:

生产运作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生产与运作管理 学院名称管理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朱星霞 学生学号201407040125 指导教师谢娟 实验地点6C502 实验成绩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〇一六年五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 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 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 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对金蝶k3的了解 金蝶K3是一款ERP软件,ERP系统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办公自动化、商业分析、移动商务、集成接口及行业插件等业务管理组件为一体,以成本管理为目标,计划与流程控制为主线,通过对成本目标及责任进行考核激励,推动管理者应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工具,建立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金蝶K/3财务管理系统面向企业财务核算及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管理,在完全满足财务基础核算的基础上,实现集团层面的财务集中、全面预算、资金管理、财务报告的全面统一,帮助企业财务管理从会计核算型向经营决策型转变,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系统各模块可独立使用,同时可与业务系统无缝集成,构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化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主要有八大模块子系统: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销售与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 其主要功能有: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供应链。 提供以凭证处理为核心的财务核算系统,在凭证录入的基础上,自动生成各种分析账表,帮助企业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数据准确性、适时性、共享性。 更全面的提供以固定资产卡片为核心的全面的资产管理,根据资产的不同折旧方法,自动计提折旧,并形成各种资产分析管理报表,帮助企业强化资源有效控制,防范减值风险。 提供全面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系统,围绕“费用对象化”的基本成本理念,与相关模块集成,通过费用归集、费用分配、成本计算实现实际成本处理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考核体系,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科学的成本管理。 提供面向单体企业和集团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通过预算编制、调整,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考核评价,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南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之组合夹具的设计、组装与调整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组合夹具的设计、组装与调整 姓名: * * * 班级:机械13**班学号: 080113**** 实验日期:2015年10月 29 日指导教师:何老师成绩: 1. 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夹具的特点和设计装配方法,具有按加工要求组装组合夹具并进行检测 的能力。 (2)了解组合夹具的元件种类、结构与功用。 (3)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及粗、精基准选择原则。 (4)理解夹具各部分连接方法,了解夹具与机床连接及加工前的对刀方法。 (5)掌握定位方法,调整定位尺寸、消除形位误差、夹紧力的分析等。 (6)熟悉铣、钻、镗等机床夹具的特点。 2. 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一)实验内容:根据工件工序要求及结构特点,自行设计夹具总装方案,并进行 装配及调整,以巩固机制工艺学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组合夹具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来解决 实际加工中工件的装夹问题。 (二)原理分析:组合夹具元件及其作用 组合夹具按组装对元件间连接基面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槽系和孔系两大系统。为了适应 不同产品加工零件尺寸大小的需要,组合夹具按其尺寸大小又分为大、中、小型三个系列, 见下表。 各系列中,其元件用途又可分为八大类。在每一类元件中又分很多结构类型、品种及规 格,以供组装不同夹具时搭配选用。为了掌握组合夹具的组装技术,必须熟悉各类元件的结 构特点、尺寸规格及使用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各类元件,迅速组装出所适用的夹具来。现以 中型系列为例,介绍八大类元件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基本用途。 1.基础件 它是组合夹具中最大的元件,包括各种规格尺寸的方形、矩形、圆形基础板和基础角铁 等。基础件通常作为组合夹具的基体,通过它将其他各种元件或合件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夹具, 图1为其中的几种结构。

生产运营管理实验报告

管理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生产运营管理实验 作业性质:团队作业 团队名称: 报告题目:基于QFD的久鹿卫生纸的设计研究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老师: 成绩: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基于QFD的久鹿卫生纸的设计研究 QFD质量功能开展理论,首先由日本企业提出,在欧美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完善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其通过全新的,具有创造力的技术手段层层剖析一切相近的有可能影响产品研发的因素,从消费者的需求剖析到最后实施,逐个步骤进行评估和量化分析,对得到的多重方案与企业的研发相匹配,从而创造出

以“用户满意度需求为宗旨”的产品。 QFD是一种面向产品研发和质量保证的方法论,其内涵是在产品设计与开发中充分倾听顾客的声音。为此首先利用各种技术了解顾客的真正需求,然后把顾客的需求转化为技术要求。 QFD质量功能展开理论以及相关过程的实施可有效的实施可有效地以质量屋相关矩阵为技术手段,从用户最初的模糊需求转化为最终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将用户需求始终贯穿于产品规划阶段、技术特征阶段、工艺特征阶段、生产技术阶段。 质量屋是实施质量功能开展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它由一下主要部分构成。1.左墙:顾客需求 2.右墙:竞争力评价表 3.天花板:技术要求 4.房间:关系矩阵表 5.地板:质量规格 6.地下室:技术能力评价表 7.屋顶:技术要求之间的相关矩阵。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可缺少的成分,如各项需求对顾客的重要度、技术要求的满意方向、技术重要度等。 1. 论文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还算是一个“加工者”,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会越来越受关注,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人们会对卫生纸的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卫生纸虽然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开发空间相对不大,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对于市场来说,具有人性化、创意性的卫生纸的市场还比较空白,因此本小组商讨拟定了一个久鹿集团,准备在卫生纸行业有所发展,开发具有人性化、创意性的卫生纸。 由于高集团对卫生纸行业不是很了解,想要开发出人性化、符合顾客需求的卫生纸,必须倾听顾客的心声。因此该集团的相关人士准备用QFD质量功能开展的方法,以河南工业大学的学生为客户群体进行调查统计,通过统计这类学生对卫生纸的需求倾向,以及调查目前在河南工业大学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心心相印纸巾和维达纸巾的市场竞争力评价来绘制出质量屋,从而来确定久鹿集团未来在卫生纸的生产、技术要求和设计方面的侧重点,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1

实验一 ID3算法实现 一、实验目的 通过编程实现决策树算法,信息增益的计算、数据子集划分、决策树的构建过程。加深对相关算法的理解过程。 实验类型:验证 计划课间:4学时 二、实验内容 1、分析决策树算法的实现流程; 2、分析信息增益的计算、数据子集划分、决策树的构建过程; 3、根据算法描述编程实现算法,调试运行; 4、对所给数据集进行验算,得到分析结果。 三、实验方法 算法描述: 以代表训练样本的单个结点开始建树; 若样本都在同一个类,则该结点成为树叶,并用该类标记; 否则,算法使用信息增益作为启发信息,选择能够最好地将样本分类的属性; 对测试属性的每个已知值,创建一个分支,并据此划分样本; 算法使用同样的过程,递归形成每个划分上的样本决策树 递归划分步骤,当下列条件之一成立时停止: 给定结点的所有样本属于同一类; 没有剩余属性可以进一步划分样本,在此情况下,采用多数表决进行 四、实验步骤 1、算法实现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数据结构描述: Struct {int Attrib_Col; // 当前节点对应属性 int Value; // 对应边值 Tree_Node* Left_Node; // 子树 Tree_Node* Right_Node // 同层其他节点 Boolean IsLeaf; // 是否叶子节点 int ClassNo; // 对应分类标号 }Tree_Node; 2、整体算法流程

主程序: InputData(); T=Build_ID3(Data,Record_No, Num_Attrib); OutputRule(T); 释放内存; 3、相关子函数: 3.1、 InputData() { 输入属性集大小Num_Attrib; 输入样本数Num_Record; 分配内存Data[Num_Record][Num_Attrib]; 输入样本数据Data[Num_Record][Num_Attrib]; 获取类别数C(从最后一列中得到); } 3.2、Build_ID3(Data,Record_No, Num_Attrib) { Int Class_Distribute[C]; If (Record_No==0) { return Null } N=new tree_node(); 计算Data中各类的分布情况存入Class_Distribute Temp_Num_Attrib=0; For (i=0;i=0) Temp_Num_Attrib++; If Temp_Num_Attrib==0 { N->ClassNo=最多的类; N->IsLeaf=TRUE; N->Left_Node=NULL;N->Right_Node=NULL; Return N; } If Class_Distribute中仅一类的分布大于0 { N->ClassNo=该类; N->IsLeaf=TRUE; N->Left_Node=NULL;N->Right_Node=NULL; Return N; } InforGain=0;CurrentCol=-1; For i=0;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