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内容摘要]设计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并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是文化心理逻辑,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它们在工业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建设等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关键词] 儒家文化;天人合一;中庸;

中国的的民族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的源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思想对于对现代设计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正因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设计才更具本土特色,更具深厚的文化内涵,儒家思想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现在设计是怎样体现儒家思想的呢?换句话说儒家思想是怎么样渗透到现代设计中的呢,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自己本人,在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没有感觉到我们所具有什么样的儒家思想的品质,国人的谦虚、忠厚这也许是我们渗透到骨子里的品质。设计也是一样的,传统思想不留痕迹的渗透在设计当中,这才是真正的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而不是表面看起来很有中国味道的,比如说:在家的墙上挂一副名人字画,在客厅里摆上一把明式椅

子,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设计只是设计的一个附属品而已。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来说明一下:

案例1:苏州博物馆(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包括三个方面:天和、心和、人和,它是三者的综合。天和即与天合,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自由相处。

苏州博物馆设计者是贝利铭,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的如火纯清,博物馆在设计时为了不打破原有的格局和充分考虑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采用了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的模式,在这里充分考虑到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新馆在设计时巧妙的借助水面,与紧挨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这风格上也表现出了与周边环境形似而神不是却为一体的效果。在贝利铭的设计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在作品中他没有实时表明自己的思想,而是潜移默化的。

白色的粉墙成为他作品的主旋律,颜色的接取来源于江南传统建筑的灰色,而在坡顶和窗框的设计上他却运用了花岗岩来代替灰色的小青瓦,无论是在色调和材料商都显得具有现代感,但是在整体却没有脱离传统文化。玻璃屋顶和是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是源于传统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也将被现在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顶棚结构所代替,把现在的材料和工艺用传统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相识而为曾见过的感觉。

案例2:床的设计(中庸的设计思想)

说到中庸,人们往往会误以为“和稀泥”、折中主义。折中主义的东取一点、西取一点的做法实则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相去甚远。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从古到今床的设计演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雕花精美带有帐的床发展到今天的平床,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思想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我们现代的床(上课老师的案例)床头采用弧线型深色,在整体上没有很大的菱角,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不张扬,忠厚,实在,踏实。可以说我们在它的身上看不到什么优点,但是如果我们联想下儒家文化中庸思想的话,那么它全身都会成为它的优点。

床不是现在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在不停演变,就像河床上得石头,河水已经把它打磨的很光滑,床也是一样的,经历着历史的车轮,历史已经把它打磨成了精华,中国传统思想的的一个小得缩影。

在听老师上课时,老师曾经提到韩国的海女博物馆,它的建立是为了培养一种情感,培养一种韩国人自己的传统情感。而反观我们自己的中国传统5000年的文化,我们在考虑设计的时候用到了多少,我们在做设计时(以家装为例)做个什么风格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借鉴了什么样的建筑风格,我们会回答: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而我们为什么没能说徽派的,北方的四合院呢。也许我们真的忽视了我们自己真正美好的东西,它才是我们信手拈来的东西,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明。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

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从文言文与白话文的角度谈中国传统文化 本学期开设了一门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可能由于老师是对文献研究较多,所以上课的时候注重将古代文献,从老师讲的内容中看到刘勰的《文心雕龙》,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写的相当精彩,同时老师在课堂中也展示了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文献的出处以及文献的内容研究的论文,让我感慨老师的博学,让我很是崇拜。但我们的传统文化远远不只是那些文献,我们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两会期间的提案,让我产生了一些想法,所以写了下来。 两会期间,宋祖英等代表提出了与繁体字相关的提案,成了一些网友放炮的对象,有些网友表示支持这一做法,有些网友则表示恢复文言文,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一定要恢复使用文言文,否则势必会割断文化的传承!看到这些网友的言论,让我觉得想法是好的,但实施起来实在是困难,中国在50年代的时候,知识经济处在起步阶段,很多的百姓没有到学校读过一个字,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认识一些,但如果让其改成文言文,结果真是无人预知了。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有时候对一些文言文不理解,那么一些普通的百姓怎么理解呢? 文言文从文字产生至今的数千年来,文言文一直作为中国人的标准文法,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绝大多数的古典书籍都是以此文法写作。不懂文言文意味着将无法轻松读懂这些书籍。我们怎么对待这些重要的知识呢?之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要想学习,不仅拥有现在的思想,而且借鉴古人的经验,从中总结出思想,我们在很多的电视剧中,后人看待《孙子兵法》,是非

常有用的,从孙子兵法中看到战术,看到为人处事之道。在《国学》中也是这样,存在着很多为人治世的道理,成为很多帝皇以及之后伟人们的读物。 如何对待文言文与白话文呢?记得小时候我们都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一次无意中我看到了一本字典,大概是一九四几年出版的,记不清楚了。我发现,这字典里对每个汉字都解释得非常准确清楚,完全是将汉字按照以字为单位来解释,训诂也用一两个字来阐释,所以简明而准确,一目了然.再看看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是什么情形呢?我看了一下,发现其解释得真可谓一蹋糊涂,而且其初衷完全是将汉语以词为单位来解释的,结果是让人觉得字义模棱两可,一头雾水.推而广之,看看现在人们怎么说话,电视上的人们说话大都磕磕绊绊,话不成句,胡乱用词,错字联翩,废话成堆,用字单一,含糊其辞,读音粗鄙。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是他们不很清楚每个汉字的准确意义与读音,这是由于他们从小受到的语文教育是以词为单位来学习的,所以他们知道一个词的意思,但是这个词中每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不清楚,甚至很糊涂,所以我要说的是:白话将会把汉语引向了不清不楚的形式,会使汉字字义变得越来越模糊,使用词陷入混乱,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基础的做起,从小做起,从娃娃做起,我们都经历小学这个阶段,我们开始认识字,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来理解这个字,对以后读文言文很有裨益,我们现在的一些学生认为古籍中有很多的小故事,不是不想读古籍,只是他们读不懂,所以才会放弃,如果一个小孩在识字阶段就知道字的来源,相应的读古籍也会变得轻松。 文言的精髓在于以字为单位,用字准确,言简意赅,看古代的作品哪个不是字斟句酌的, 是相当精辟的。比如这些句子, “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国旗下讲话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国旗下讲话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再过xx就是平安夜了,想必同学们对它期盼以久,早就精心准备好了贺卡或者小礼物吧。但是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气的最后一个——冬至,对它关心的同学们可能就不太多了。 冬至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重要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一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这不,今天早上我就吃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汤圆。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传统节日正在逐渐的失去吸引力,这是一个令人悲哀而又不得不正视的事实。说起感恩节、万圣节或者是愚人节,不少同学一定会头头是道。但是对我国传统节日内含的文化,同学们又能说出多少呢?这种的现状,就像我们是一群站在金山上的淘金者,只看到远处少得可怜的一

袋金币,而忽视了脚下的宝藏,任它被历史的风沙埋没,失去昔日的光辉,或者被人偷偷挖去,从此成为他人的囊中之物。 我想,对传统节日的漠视更深层次反映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忽视,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者,我们既不能对她熟视无睹,更不能对她失去信心。虽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已对我们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始终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放在核心地位,对众多的外来文化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那么,就算它再铺天盖地、再来势汹汹又有何惧呢!这些渗透进来的外来文化只会成为我们发展传统文化道路上一块块基石。 也许,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但是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学习、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即便是道路再曲折、再艰难,我们也能为此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不乏传承中华文化的事例,我校每年九月举办浩大的祭孔典礼,每周一早晨齐声诵读的国学经典……我们欣喜地看到,我校播下了继承中华文化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需要做的还有更多。 今天,历史与未来将由我们承接,中华文化的接力棒更要我们相传。同学们,此刻请牢记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让中华文

高中高考优秀作文: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写作指导】: 这个话题是有极强的时代意义我们不妨将这一话题变成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正在失去的传统文化?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了面对央视以“百家讲坛”如此大的阵容来推广传播中国的经典文化,面对中华传统的节日的失色,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的争论,我们不能不想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也不能不思考:我们民族的根又在哪里? 写成议论文比较容易把握,可立论,可驳论;可纵横古今中外,亦可单单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褒贬写其他文体也未为不可,也能写出优秀之作!关键在于能否在行文中透漏出一种责任和使命意识! 【精彩例文】: 屈子的悲歌 汨罗江畔的沉重一纵,留下旷世的遗憾,污浊的尘世容不下透明的眼睛,空带一腔情愁,一缕忠魂独守着寒水三千 耳边依稀的还萦绕着响彻九天的鼓噪,那热血沸腾的呐喊加足了龙舟的马力,像支支箭,在江面飞驰无数的桨影掀翻无际的江水,在无边的岁月里,升起无限的情思那粒粒饱米被揉在了一起,夹着几点枣甜与几点苇叶的清香,跟着怀念情结一起沉进了江底 屈子嫣然一笑,心已被安慰,可那时往昔 长发飘飘,屈子对月独酌,他举杯,饮尽了风雪如今的寂寞,向谁倾诉? 又是端午,江水依旧,屈子只身来此,江面的寒风吹皱了青雾,忽左忽右,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他无力看清那艘叫龙的大船不再起锚,岸边也没有了熟悉的呐喊声音,只剩萧萧的风撕碎几点野鸭的残鸣 屈子挽袖,拭去眼角的水花江畔来回踱步,他在彷徨着,也许是为了一个民族 如今的人们渐渐失去了一种最纯朴的民族情结,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慢慢淡忘殆尽 屈子侧耳倾听远方的晨钟,而人们似乎不晓得,或者已经忘记了今日是端午有些能寻到端午的地方,却再也看不到粽叶踪影,包粽子成了工厂机械化的动作,五花八门的粽子被精美的包装,商家如此的炒作令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了味,人们再也吃不出那“原始”的粽子味了屈子不禁悲叹,一些他未听过的“洋节”挤占了我们传统的民族节日,什么“情人节”,什么“圣诞节”……他不懂这些都是什么意思,而人们为什么如此的热衷? 屈子低首不语,猛地,望着远方的迷离茫雾,他慨当以慷,代之昨日啼血的《离骚》的是今日临江的悲歌,它想用这悲凉的歌声唤住忙碌的人们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我们舍弃的是否太多,不经大脑的拿来是否太多,一人孤守千万年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民族迷失了原来的本性,冷淡了太多的文化传统,而太过于热衷外来文化曾经六角形的思念被母亲捏在手中,一缕清香,被一个童年将手指含在唇间,那是文化的经久不息如今,屈子唱着悲歌,卷起波澜,消失远方…… 【点评】:本文构思巧妙,行文中能够激发人的想象,给人以思考的深度屈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作者通过形象的描叙屈原的悲叹,表达出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迷失的忧虑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郁达夫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同样的,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也是不幸的,而一个拥有了自己传统文化却不知发扬的民族是悲哀的 没有月的夜晚 没有月的夜晚,李白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了《月下独酌》的洒脱;没有月的夜晚,苏轼是愁苦的,因为他没有了抒发对亡妻怀念之情的载体;没有月,中国古代文人都是死寂的,千百年前的文化全化为泡影;没有月,中国是迷惘的,是高高夫妻的楼阁,没了根基 月是中华文化的魂,而如今的夜晚已没有了“月”,中华文化又将何去何从,中秋之夜,明月半墙,此等美景已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了,十五的月亮即使再大再圆,也勾不起游子思家的心“望月怀人,见云思友”已成旧谈,因为现代已无需“思念”寄去一张照片,打一次电话,上次网见见面,比望月望云简捷迅速得多看来“月”确实没了用途,中华文化没有了用武之地,现实社会忘记“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干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从《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到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影响。比如说,易经,就是一本解开人生的密码书,可以指导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处世、怎么做领导、怎么经商等等。再比如,儒家学说,教会人诚信、忠厚、宽恕、自省、仁爱、勤俭等美德。再比如,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深沉的哲学书,处世经典书,它教会人更真实地生活,更踏实地生活。还有庄子,教会人许多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加豁达平和。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013级文艺学 陈盈 在今年的文艺座谈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讲话的主要内容是: 关于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体会。在此尚长荣提出要尊重传统、研究传统、 继承传统,并且要激 活传统,用活传统。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是因为我们现今并未完全处理好传承并创新这个 工作,并未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戏剧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包容性一种艺 术。中国戏曲艺术是当今世界艺术林海中最为耀眼的一朵奇葩, 从汉代的歌舞,到南北朝时 期的歌舞戏;从唐代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 ,并进入宫廷,成为上层社会的艺术享 受,到宋代的瓦舍、勾栏、南戏、北戏等而形成的宋杂剧,到元代的元曲,形成真正意义上 的戏曲艺术,再到明代的四大声腔, 清代地方戏曲的发展与繁荣。 两千多年的发展,其文学 内容、音乐表现、舞台表演、唱腔设定等独特的魅力,构筑了中国艺术最美且又最有价值的 风景。中华民族的戏曲,是结合了剧本、服饰、唱腔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且是以故事、人 物、情节为核心,重新组织运用了歌曲、道白和动作等。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式的,多 样化的艺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 术的冲击,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 一些地方剧种, 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则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当今时代,怎 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再次熠熠生 辉? 看戏是娱乐活动相对较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的人们的最主要的活动。上 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看戏。 中国的戏剧中是蕴涵这深厚的文化内涵的, 由于当 时的人们的文化水平有限, 书籍的传播范围也有限, 通俗易懂的戏曲便成了丰富他们的精神 世界的主要工具。可以说,从看戏这一简单的娱乐活动中可以学习到非常丰富的知识。 当代 作家白先勇的创作就深受传统戏剧的影响, 现在他也致力于向外传播 “雅”戏剧的代表剧种 ――昆剧。 戏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可是,现在了解戏剧的人却越来越少,喜爱、 并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 这又回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问题上了。 现今 的当务之急便是传承这一问题还未做好。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是一个民族身份的凭证, 牢固根基。现今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民族精神的继承。 社会和百姓 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高度, 无二的艺术。而如今,多种娱乐形式的存在, 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那种“快餐文化”,通俗甚至低俗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受到欢迎。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戏 剧则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霸王别姬》、《桃园三结义》等剧目,人们甚至熟悉到可以 吼几嗓子的程度,而如今我们已对这些剧目完全陌生了。 能够被抑扬顿挫的唱腔所吸引的人 越来越少了。 戏曲艺术影响了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熔铸了千百年来无数中华百姓人生观、是非观, 是培养中华儿女爱国、爱民情怀的重要文化食粮。因而,在戏曲的传承和创新这个问题上, 我们首先做的就应该是传承,在传承中重视民族文化的传统。 所谓传承,一言以蔽之, 就是 承接好传下去。我们的祖先能够发明创造出灿烂的戏曲艺术, 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或几 代人手中传丢了。传承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优秀的戏曲剧目进行大力的宣传, 尽可能多的进行 戏剧的演出巡演,让普通人们易于接触到,才能培养对戏剧的兴趣。 也是一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 我 们只有将戏曲艺术和中国历史、 才能传承好这种属于中国的独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精心整理简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当今教育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1.自强不息的执着精神。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 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爱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民族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都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就开创了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汉武帝开始,我国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实际上我国文化发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补为基本线索的,而这一线索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 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礼"的统一就是德。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

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世界大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的崛起会象中国民族这样具有文明的正义性与资本的正义性。中国民族没有文明历史的大血债,没有资本掠夺的大血债。中国的崛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的勤奋与智慧。不要以为这种伟大的文明情怀是一种迂腐,她是人性文明的高贵所在。一个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能够始终如一的保持这种高贵的文明心态,即或是一时落后,即或是曾经屈辱,也无法掩盖她不朽的万丈光焰!——前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中国的古典文化作为最为宝贵的财富,经过长期的积淀,深深扎根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雄,人才辈出,思想达到最为繁荣的时期。其中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墨子的墨家学说,韩非子的法家学说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的影响最大,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历来为统治者所推崇。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爱”“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联合国的大厅里,写着一句话,叫金科玉律,“如果你希望别人如何对代你,那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和孔子的思想是一个意思。“半部论语治天下”。学好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儒家文化是最适合统治国家,治理老百姓的。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和儒家文化很有关系。儒家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最直接的,就是造就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在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当中,韩国是当今最彻底的掌握了儒家文化核心的国家。中国不是没掌握,而是近些年又丢弃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注重道德修养,重视感性,追求的往往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境界,这与注重理性的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中西方古代对于人性的解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亚圣孟子说人性是德之四端,即“仁` 义` 礼` 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 道家领衔人物是老子。老子留下的全部文字遗存是五千字的《道德经》。老子的核心是“无为而治”。老子是真正的智者。他教人要柔弱,要愚鲁,要无为,要无我,要居下,要退后,要自然,他的思想看起来很难叫人接受。但恰恰是因为他看到了事物的内容,反面和实质。牙齿与舌头。“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能人间见白头。”比较一下张学良。张学良1901年生。西安事变时他刚36岁。当时的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人称少帅。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他居然能在囚禁中活到了101岁。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了不起。宠辱不惊。能屈能伸。这就叫做笑到了最后。当你遇到危难的时候,当你过不下去的时候,要读一读老子。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都是道家人物。他们的一贯作风,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周朝的姜太公,春秋战国的范蠡,汉朝开国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诸葛亮又是儒道合一。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是成功之后激流勇退。为美国的发展奠定了最好的基础,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后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传承;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1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 精华与糟粕并存,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柏的过程. 2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创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了.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文化本身应对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保护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 政府要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团体。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四、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1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五、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 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常被视为儒家文化。所谓传统,就是世代相传,一直被继承延用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但一直被世代相传、继承延用下来的主要是儒家文化。所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看作儒家文化基本上是没有错的。儒家文化,有值得弘扬的东西,但糟粕太多了,特别是被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文人严重阉割装饰过以后,几乎只是一种维护独裁专制统治的忠君文化、奴婢文化了。正因为这样,人们一提到我国传统文化就反感,就有气,就要彻底否定它,就有人想用全盘西化来取代它。其实,中国的古代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而且非常优秀,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可悲的是,因为多数文化都不利于独裁专制,而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独裁政治制度以后,独裁政治就一直沿用至今,两千多年来只有强化,没有弱化。所以,一切不利于独裁统治的古代优秀都被打压了,都不能被后人很好地实际继承延用下来,更无从发扬光大了,因而被排斥在“传统文化”之外了。 因此,对于中国文化,我不赞成笼统地说弘扬传统文化,因为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弘扬忠君文化,就是弘扬独裁文化,就是弘扬奴婢文化!要振兴中华,要使中华民族平等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就应该重新认识、弘扬、发展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 如何弘扬和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呢?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真理,愿意为真理献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故事都表现出坚持真理的重要性,如果违背了真理,那么这种文化继续传承必将对社会造成影响,也算不上优秀的文化了。坚持真理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适应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为人民所用,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有继续传承并且发展下去的可能性,否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不为人们所接受。 所以,“坚持真理,愿意为真理献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她是中国优秀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必须重新认识、弘扬和发展的古代优秀文化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 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 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才能 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的理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国外文化开始入侵中国,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入侵,我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一项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不久前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据悉,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节。这一些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脆弱性,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不能摒弃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要正确看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繁荣昌盛的根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二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 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中学教育,往往把这个教学任务交给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师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其实政治教师同样肩负着责任。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要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若干问题,使得文化生活的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第一,在大的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的身份,很大程度上成了教书匠。于是教师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奉行的原则是高考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考试说明上规定的内容就讲,没有要求的就绝对不讲。文化生活在高考中仅占15%,考点也就是要求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面。政治教师也乐得自在,涉及考点的讲一下,不涉及考点的就避而不谈,这一状况使得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第二,现阶段的高中教学,教学时间大部分给了三大核心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留给政治课的时间少得可怜。临到大考,政治课甚至会被减掉一节。在这样的学科教学背景下,绝大多数政治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然后是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这一状况致使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严重不足,有的学生连起码的文化常识都缺乏,如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第三,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悄悄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更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如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受欢迎。今天的青少年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并存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如果政治教师做好以下三点,将会收到好的效果。 1.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文史哲不分家,传统文化教学并不是单纯哪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政治教师要和语文教师一道,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力。尤其是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传统文化教学当做自己重要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 2.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身为政治教师,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因此,政治教师有必要扎扎实实地阅读、研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地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比如《论语》中出现的“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