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浓浓的语文味充盈课堂

让浓浓的语文味充盈课堂
让浓浓的语文味充盈课堂

让浓浓的语文味充盈课堂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大量的非语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关注了人文,却淡化了语文,注重了开放、多元、拓展及综合(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这种“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园”的现象或过早过度的远离文本的拓展及充斥语文课堂的非语文的活动与内容等,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尴尬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语文教学逐渐被抹去了本色,出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我们在思考:语文教学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寻回自己失落的家园?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该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些内在呼唤与现实的需要,引导我们把眼光聚焦到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研究上。我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就必须纯化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即让浓浓的语文味充盈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如何使阅读课具有“语文味儿”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删繁就简一树花——聚焦语言的表达形式而非内容.

“语文味”就是从体会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散发出来的。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往往只强调文章内容,而偏废了文章形式。其实阅读课不是光以汲取文章思想为目的的,而是要通过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这些固然重要,但如果忽略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将具有借鉴价值的表现手法等弃之不顾,那必将使“语文味”丢失。语文的味道正是从对文本细部的探幽发微中散发出来的,而这种探究,更多在“怎么写”,而不仅仅是“写什么”,即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

语言文字的形式有两个层次:一是语言文字本身的形式,即字、词、句、段、篇;二是语言文字所形成的文本形式,即由语言文字组织的文体特征。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体裁、题材多样,如记叙文、说明文、诗歌、散文等。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品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一句时,让学生将“我的母亲”提前,反复读“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在对比朗读中感受作者将“我的母亲”置后的类似电影中的“慢镜头”特殊的表达情感的形式,更能表达出母亲为“我”倾注的深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以说,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书田菽粟有真味——咀嚼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碰撞,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课堂中,教师得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意思,并通过各种情感体验的方法,越过书面文字这道桥梁,在解词析句的同时,创设情境,挑起学生兴奋、喜悦的神经,让学生在情境中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反复诵读,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体会。

“语文味”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分析与鉴赏中散发出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大谈作家的人文精神和作品的深刻内涵,却忽略了具体的字词句。其实,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无不寓于词句之中。在教学现代小学语文十二册《感恩》一课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三个小孩写的表达谢意的简简单单的三句话——“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设计了以下的教学:1、你对这样的感谢信有什么看法?2、这三个句子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句子中还隐含着心情呢?你能体会到吗?请把你体会到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你认为孩子们在写每一句话时要向谁表达谢意呢?学生通过品味,体会到了这三个简单的句子中隐含的快乐、幸福

的心情和深深的谢意:听着动听的故事,他们感谢作者精心的创作,感谢妈妈动情地讲述;吃着香喷喷的比萨饼,他们感谢厨师的手艺,感谢麦粉的香甜,感谢调料的美味;看着路边美丽的野花,他们感谢大地的哺育,感谢阳光的沐浴,感谢雨露的滋养……通过品读感悟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隐含在句子中的无限内涵,从而也体会到妈妈请三个孩子每天写感谢信的良苦用心,进而明白了“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对生活中任何美好的事物,理所当然的事物的感激和欣赏”这一深刻的道理。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语言滋养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不仅是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美感的最主要的手段。倘若教师教学时能够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毕肖;说明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那么,学生就能够享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巨大美感。其实在课堂上教师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曾经有位老师说:“你要是在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学生想不喜欢语文都难。”

臧克家先生在谈到他当年在中学的教学经验时说,他的教学语言都是以诗的几乎是疯狂的热情向学生们灌注,尤其是在讲诗的时候,他们的热情像被点燃了的火,大家在燃烧,感情像一股暖流。这样的教学语言自然就成为教师馈赠给学生的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使学生在美学氛围中志得神怡,情怀激荡,如嚼橄榄,回味无穷。提倡语文味,就是要求教师馈赠给学生更多的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首先应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能自觉铸炼教学语言,同时,对美的教学文本,要积极深入地研究、理解和挖掘。要通过品味语言去体会作品的韵味,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意境。只有这样,讲授的时候,才能把遥远的内容讲得亲切而生动,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而易懂,把枯燥的东西讲得有趣而有味。这样的表达,这样的教学语言,才能产生美,才能具有美的震撼。契诃夫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

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如北京人艺老一辈著名艺术家就能做到这一点)。二者的区别是素质的区别。同理,要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儿”,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语文教师首先要做个读书人,让自己也成为“活的书”。在本次的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讨会上,陈建锋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一课时,通过富有引导性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教学流程自然而顺畅,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示了陈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厚的涵养。

总之,充满语文味的新课堂将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的独特的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课堂也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遭遇”。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的课堂,方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为:

散发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杯陈年的佳酿,飘荡着醉人的醇香。

流淌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股甘甜的清泉,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洋溢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学子的目光。

充盈语文味的课堂就像一缕晴和的阳光,温暖着你我的心房。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摘要】语文课应上出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应然追求。所谓的语文味,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二是要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上,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要体现在对文章情感的领悟上,让学生从中得到陶冶;四是要体现在对语文深邃博大的体验上,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对重现历史、演绎传奇、品读人性的功能,从而体悟到中国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总之,语文课堂一定要根植于语文内容,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味训练文本解读情感体验 语文课应有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的语文课堂的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说:语文教学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而贾志敏老师在《教语文其实不简单》中说: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上出语文课的特点,简简单单教语文。两位老一辈著名特级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语文教学的本真,那就是语文课要像语文课,无须云山雾罩,让人感受不到语文课堂的真切感。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语文味,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语文课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中必须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 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富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抓住语言文字的个性,充分发挥其内含的语意,让学生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语文的深意,达到语言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魅力,即使是片言只语,也让它富有无限的语文情趣。 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过一堂低段的语文课《丑小鸭》。虽然课上得有点稚嫩,但从课堂设计和教师在行课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所透出来的浓浓的语文味却让我不能忘怀。 【《丑小鸭》教学片段】 1.揭示课题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丑小鸭》,请大家看老师是怎么写题目的。 师(板书“丑小鸭”三个字,边写边说):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丑”字的,请大家看好笔顺。 师(板书“鸭”字时边写边说):这个字左边一个“甲”,右边一只“鸟”,“鸭”就是最棒的鸟,看老师写这个字时在田字格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写得小,右边写得大。 师(及时归纳):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都要做到“左窄右宽”,这样这个字才好看。 (通过课题书写,从字的笔顺到字的间架结构,有重点地抓住字的特征进行无痕教学,说明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有较强的语文意识,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意识的渗透。这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 生:是一个叫安徒生的作家写的。 师:对!(板书: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你们还看过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故事吗?大家来说说。(生答:《皇帝的新装》《风车》《红鞋》《蝴蝶》……) (简介课文时进行适当的文学知识的教学,这是十分必要的,涉猎无须太深,点到为止,让学生知道“童话”这一文学样式,也知道安徒生及他写的各种童话故事,为进一步学习包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 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和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展开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学的“唱、跳、画”等形式占据了主流,课堂虚化了,课堂上的文学与文化消失了,想象与个性迷失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不断淡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很多语文老师都意识到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少,成长较慢,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光鲜热闹,实质上异常苍白。 语文课就应该回归本质,回到吟诵欣赏,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中应该“文辞、文章、文学、文化”四文并举,阶段递进。 怎么样的课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呢? 一、在文言古文中深掘古典文化 文言古文中不仅有人物典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景观。杭州外国语学校的程东文老师曾经上过一堂《陈涉世家》的公开课,单就一个故事来讲,陈涉世家在历史书上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程老师却把其中蕴含的文化现象与《史记》写作特点结合起来设计教案,引发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取得了不俗的效果。程老师介绍了世界民族发展史中起义场面写得最宏大的两个片段,中西文学史上都有场面波澜壮阔,人物风采动人的作品。 在文学欣赏之余,程老师还引导学生分析了中西暴动、起事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差异。通过学生的分析概括,同学们得出如下结论: (1)西方农民起义多为自由民主,独立而战,以法国为代表,但中国人却是“逼上梁山”。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的起义都是临时性事件引发的,并且在短时期内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农民多数是不得已造反,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2)借用鬼神和宗教为起义储备舆论与做好宣传准备,用一些“天命神授”的方式来增加光环。 (3)古时没有政党,于是“结为异性兄弟”、“为坛盟誓”是最好的组织形式,用各种盟誓的方式来结成联盟,也缺乏明确的行动纲领,当然,常常因此留下失败的祸根。 (4)初期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领导人迅速“变形”,走上了称霸称王的模式,有些还表现出了自己的反动面,骄奢淫逸,甚至大戮功臣。陈涉最终还是忘记了“苟富贵勿相忘”的老话,把自己送进了坟墓,一个为农民举事的战争,几乎变成了农民的浩劫。 这样的文化积累非常有趣,激发了学生探究文史知识的兴趣,通过文化的杠杆引发了一场文辞文学文化的语文课堂。 二、从文辞中品味欣赏文学 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可以根据每课的不同性质来区别对待,有些重文化、有些重文辞。在一次全国优质课堂中,程东文老师曾经上过一堂《千家诗》欣赏课,作为传统的蒙学教材之一,《千家诗》广为民间传诵,但如何上好一堂《千家诗》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单从诗意来理解,很难品味意境;从诗人经历来思考,很难品味诗句带来的美感。 程老师就“节奏”、“意象”、“情境”入手品味欣赏诗歌,采用循序渐进地方法推进。首先入门的是“节奏”,学生的读诗涵泳,是诗歌欣赏的初步入门。接着学习“意象”和“情境”,初步领会古诗的意味,懂得一些赏析诗歌的粗浅方法。程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从下列的诗句中辨析出是哪一个季节,重点辨析写秋天季节的词语。最后通过归类来提出“意象”的概念,是“物象与情

追寻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追寻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发表时间:2015-07-14T17:05:54.11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作者:龙文艺[导读] 把文章备厚了,是一堂课显得大气的首要条件。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还需要教师备课时做到“小处着力”。 龙文艺 摘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都在探索、追求有效的教学。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它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让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声情并茂;读写结合;语文素养;诵读积累在新课程理念下,人们都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什么是“语文味”? “语文味”是语文课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文本对话,备出“语文味”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力”。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教师拿到一篇课文,要站到一定的高度来审视它,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又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挖掘。如教学《再塑生命》时,笔者通过反复查阅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最让他们感动的情节。这样准备充分了,情感铺垫够了,课堂就能出彩。把文章备厚了,是一堂课显得大气的首要条件。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还需要教师备课时做到“小处着力”。如教学《珍珠鸟》时,笔者是这样处理文本的:笔者先从生活中常见的鸟导入,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笔者提出要求:“读课文后,画出你认为最关键或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接着笔者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句为切入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并讨论文中是说谁信赖谁,以及产生这种高境界的信赖应归功于谁等。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为基点进行文本辐射的解读和语言品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声情并茂,读出“语文味” “得趣全在涵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是这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不会无端地自己植入学生的心田,也不会单凭教师的教来达到目的。而要靠学生自己用心体会,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自己领悟、体验。而这领悟、体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因此,对于情趣盎然的文章,一定要“读”占鳌头,要充分地读,多样地读,逐层深入地读。如教学《观潮》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每次朗读有层次、有目的。一读理解词语,二读体会潮的壮观,三读把人们带入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还创设了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从不愿意读到读出味,读得意犹未尽,就这样用读的方式把对课文的理解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读,读出“语文味”。 三、细嚼慢咽,品出“语文味” 花生,不炒不嚼,就不会散发出香味;同样,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只有细咀慢嚼才能品出芳香的语文味。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如笔者教《葡萄沟》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请学生说一说吐鲁番的葡萄都有哪些颜色,学生阅读文本后,知道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然后又让学生将这些颜色用一个词语概括,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了“五光十色”。这时就追问: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学生又说出了“五颜六色”。此时,让学生读中进行比较: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品读中,渐渐地领悟到了:之所以作者用“五光十色”,是因为吐鲁番的葡萄是透明的,表面很有光泽,就像珍珠一般,亮晶晶的,所以作者用“五光十色”。笔者感到,此时此刻,对于“五光十色”这个词,乃至这句话,学生都完全读懂了。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可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如《荷花》一文,在描写“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对于“冒”的品析,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们兴趣昂然,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大家众说纷纭,有的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有的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露出来”;有的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看来通过刚才的自由式朗读,学生能基本理解“冒”的意思,笔者引导学生向深一步思考“这里为什么要用‘冒’?”学生有些疑惑不解,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荷花冒出来的情景,同学之间又进行比较朗读,学生会豁然开朗,体会到“冒”字是表现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四、以课为例,写出“语文味” 在品出语文味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语文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写为主。可以在想象中写。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往往留有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丰富情景。如《中彩那天》一课中,课文最后讲到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但并没有具体写到全家人的表现。因此,可以让学生想象写“我们”全家人的表现。 可以在模仿中写。每篇文章都蕴含了“怎样写”的范例,作者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如《桂林山水》中可以让学生模仿句式:“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练习写话。充盈“语文味”的课堂是我们追寻的理想。我们相信: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精神品位,“语文味”定会在语文课堂中飘荡!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去追寻吧!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恭城县县城中心小学 542500)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尤其是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一最高层面的评判,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其实是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架空文本型——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目标僵化型——有的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好像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的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 人为孤立型——有的甚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却抛在了九霄云外。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大概是受旧时“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得来个矫枉过正不可。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让浓浓的语文味充盈课堂

让浓浓的语文味充盈课堂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大量的非语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关注了人文,却淡化了语文,注重了开放、多元、拓展及综合(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这种“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园”的现象或过早过度的远离文本的拓展及充斥语文课堂的非语文的活动与内容等,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尴尬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语文教学逐渐被抹去了本色,出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我们在思考:语文教学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寻回自己失落的家园?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该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些内在呼唤与现实的需要,引导我们把眼光聚焦到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研究上。我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就必须纯化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即让浓浓的语文味充盈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如何使阅读课具有“语文味儿”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删繁就简一树花——聚焦语言的表达形式而非内容. “语文味”就是从体会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散发出来的。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往往只强调文章内容,而偏废了文章形式。其实阅读课不是光以汲取文章思想为目的的,而是要通过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这些固然重要,但如果忽略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将具有借鉴价值的表现手法等弃之不顾,那必将使“语文味”丢失。语文的味道正是从对文本细部的探幽发微中散发出来的,而这种探究,更多在“怎么写”,而不仅仅是“写什么”,即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味”之本义,或如许慎所言,“语,论也”、“文,错画也”。在语文教学中,前者即阅读,后者是写作;两者合一,也包括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欣赏。所以说,语文课堂的本色,就是语与文之本身,就是阅读、写作与品味。所谓的坚守“语文味”,也就是坚守这三者。语文老师的课堂有了这三点,也就让语文的教与学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有了新的生命。 一、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教师阅读的“语文味” 首先,很多老师都推崇阅读,甚至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无论是王菘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还是于永正老师的“简单语文”,无不如此。这种推崇,即便如前述两位名师所言,其方向所至,也无一不是对学生而言,而非首先指向语文老师本身。这显然有所不

妥,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这“读书”是针对老师而非学生;进一步讲,有了老师的广闻博览,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呈现;有了老师的出口成章,才可能有学生的妙语连珠;有了老师的旁征博引,才可能有学生的亲师信道。所以,在语文课堂的阅读之先,老师的阅读必要先行。 其次,老师的课堂阅读,更多的是作榜样于学生的范读以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这种范读,第一层含义就是老师的率先垂范,有老师的阅读在先,学生才会有样学样。例如,鲁迅先生的“先生”在学生读书时也在读自己的书,就是这样一种“样子”,就会影响到学生也会爱上读书。第二层含义是为学生服务的有关读书技能和技巧的示范朗读,如朱自清先生在《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中所说,“教师时常范读,学生时常练习,习惯自然,就会觉得白话文并不难上口”。

有了这种示范指导,学生才会懂得如何去正确的读一篇课文。如何正确的传递感情、如何把握重音、如何停顿与断句等。自然,这又必然先需老师熟练地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和艺术。 二、在写作教学中体现教师书写和写作的“语文味” 对于写作教学,我以为是“写”+“作”的教学。“写”就是书写,既可是老师的手写笔划,亦可是老师的板书讲解,一笔漂亮的汉字或简单却不失优美的勾画,同样会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对小学生而言,提高书写的能力,在很多时候就是从对老师的书写模仿开始的。就“作”而言,有了工整、有力、清楚、优美的书写,读者才知道你写的究竟是什么,否则就是一片涂鸦,无从认识。而“作”就是作文,其开始,可以是对课文的补白、可以是对范文的模仿,也可以是独立成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李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新回归正轨,开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语文味。影响语文课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参与度、情感体验、语文素养为主。当然,要让语文课得更有语文味,教师根据上述因素积极调整课堂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枯燥、死寂的课堂气氛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厌烦等心理反映,从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堂气氛的调节来激发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注重调整教师的教学情绪。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情感将直接影响学生,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这一点,认为只有讲课即可,无需带有丰富的情感。其实不然,语文课本身就是富有情感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还要以此来感染和诱导学生,让学生富有兴致地参与到课堂中。如:教学第五单元习作缩写,在指导之前,我故弄玄虚地说:“今晚的作业是——抄课文《景阳冈》。”原本安静的课堂像投了一颗炸弹,

学生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怨声载道。我随即笑着说:“你们不想抄也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分组讨论合作写一篇劝说稿,要求:态度诚恳,有理有据,打动人心,并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演说。学生纷纷积极投入讨论,整个课堂火热朝天。到了展示环节,每一小组都派出最能说会道的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个个言辞诚恳。印象最深的是李奕,他说:老师大人,您好!我们都知道你是一位最关心我们的好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千辛万苦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可是,我们的作业过多,就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就会影响第二天的上课,得不偿失呀!况且,你不是一直主张我们要多看课外书吗?可是,时间在哪?李大人,求求你开开恩吧!大人有大量!我们不胜感激。到我总结发言,你们说得都很好,今晚不用抄书,但要求缩写,然后进行缩写指导,学生听得很认真,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基本掌握。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二、加强互动探究,促进知识构建 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不是单纯地只有教师讲,没有互动的课堂,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互动的课堂。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也提倡让学生走出接受式的束缚,转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强互动引导,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在互动探究中不断的获得知识构建。 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在合作探究中还不知道如何合作,此时教师就需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各种弊端。针对语文教学的时弊,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呼吁:要把语文课上出纯正的“语文味”来,呼唤原生态语文、本色语文。下面从五个方面说明语文课应充满“语文味”的重要性。 一、追求本真语文,上出语文味 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那种省略了沉静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热热闹闹的学习结果的语文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精彩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语文课,形式花哨、内容苍白,以貌似厚重的说教取代文字品读,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离学生真实的生命太遥远。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静心读书、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踊跃发言,能说会道善写,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

川博士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会想方设法培育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引导他们意兴盎然地走进语文的缤纷世界,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得’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章熊老师也说:“学生语文学得好,是教师‘引’出来的,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工夫不是花在读文章上,而是花在记老师的这套分析上。” 语文课确实需要安排一定的读书、思考时间,须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贵自得”的道理。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妨大胆地把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作过多的分析讲解和繁琐的训练,遏制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只有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有效的语言品味活动,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只有安静地学习、思考,才能把“语文味”融进学生的心灵,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变“一言堂”为“大家堂”。 二、关注文本阅读,咏出语文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找到一把解读文

让聋校语文课堂飘出“语文味”

让聋校语文课堂飘出“语文味” 发表时间:2010-07-05T15:28:55.25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谷红玉 [导读] 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具有“语文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同行”。 谷红玉(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江苏淮安 223200) 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具有“语文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同行”。然而当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轻视“语文味”的隐忧,主要体现在忽视聋生个体生理、能力与兴趣的差异,缺乏学习规律的正确认知,将聋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比普通学生更为严重。久而久之,养成了聋生缺乏探究意识,被动学习的习惯。为深入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实《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应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语文实践。通过引领聋生对教材反复涵咏体会,使他们在扎实进行听话(看话)、说话、阅读和作文训练的同时,发展观察和判断能力,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一、走进文本,读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一:教学第八册《骆驼和羊》 (出示训练提示:故事发生在骆驼和羊之间,骆驼认为_______好,羊认为_______好。) 学生读课文,要求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读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师巡视,针对学生读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交流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说说自己是怎么记,怎么理解的。带着对生字新词的认识再读课文,要求语音正确,分清句读。 最终的朗读目标在品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中落实体现。 由于聋生听力障碍,语音教学和有表情朗读必然要耗费大量教学时间,而大多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仍延续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课堂朗读一味使用手语,面无表情的机械读书,造成学生口语基本丧失,不能准确表现语言文字的色彩。 作为物质外衣的语言,特别是口语,它是由声音和语义两部分构成的,对聋生发音的质量,不能因为难形成、不好听就不作要求。有表情的朗读,也是基于聋生听力缺陷的一种读书形式,主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直观,形象地传达作品的内容。这种表情朗读不仅能传声、传形,更能传情。对于某些文学作品的精彩朗读,可以超过分析、讲解的效果,能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聋生虽然有听力障碍,口语能力差,但可以“以目代耳”,靠看口型和朗读表情来理解文学作品。 本片段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其重点在于扫除阅读障碍,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粗知课文大意;其后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在学生有了读书实践的基础上教师灵活运用双语离开教材进行诵读,通过夸张的口型、流畅的手语,辅以恰如其分的表情,渗透读唇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节。灵活运用口语、手指语、手势语,扎扎实实让学生读好书,一步步走进文本,既读熟课文,又读出具有聋生特点的语文味。 二、挖掘文本,品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二:教学《给小猪垫草》 在这一课中,作者写道:秋天的一个深夜,突然刮起了大风,把窗户吹得格格作响。饲养员小李被惊醒。他想,风这么大,天这么冷,小猪会不会冻坏?他一骨碌跳下床…… 师:这一段话有几句,每一句讲了什么? (学生概括句子意思。) 师: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 生:因为刮起了大风,所以窗户格格响,因为窗户格格响,所以饲养员小李才被惊醒。第一句是第二句的原因,第二句又是第三句的原因。 师:小李为什么会想到小猪会冻坏呢? 生:因为秋天的深夜本来就很冷的,加上刮大风,天气就更冷了,所以小李想到小猪会冻坏。 师:想到小猪会冻坏,小李是怎么做的呢?“一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来学一学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出示句子:①小李起床。②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它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第二句通过“一骨碌”和“跳”表现小李的急切心情,体现了小李对小猪的关心。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把秋风下,窗户格格作响和小李的心情读出来。(生朗读体会)。 由于聋生逻辑思维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教学便停留在浅层次表面的东西,只注意句子中的“刮风”“惊醒”“格格响”几个词的词义理解。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让学生讲讲这一节的大意。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应抓住教材隐含的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学生的回答隐约体会到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因果可以互相转化、具有相对性,即前一事的“果”又是后一事的“因”。教师十分重视启发学生动脑读书,既指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辩证因果关系,又使学生体会到怎样连句成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要想使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文本。教师认真挖掘课文语言,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用心灵去感受语言、感悟文本、鉴赏文字,品出“语文味”。 三、活化文本,演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三:教学“甜” 这个词时,教师事先准备白糖、红糖、冰糖、糖块、蜂蜜等,让学生尝一尝,概括出以上物体都有同一味道,就是“甜”。在学生对甜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比较分别吃了甜酸苦辣东西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再进行有表情的朗读指导,读出语言文字内在的意蕴,将抽象的文字变得可以操作。 新课改要求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同一味道不同食品的出现,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尝一尝、比一比、演一演、读一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味觉、嗅觉、视觉的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善于模仿、表演的特点,将生活情景再现,学生借助想象,把词语或课文内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就必须回归本色,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之路,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关键词:语文味;本色;大道至简;激情;勿本求实 时下,“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已经成为广大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共识。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呢? 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人文素养,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避免语文课成为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掩盖语文本身的味道,回归“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路子上,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做法。

一、冗繁削尽,大道至简 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课题是《老人与鸟》。内容讲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最后赢得动物信任的故事。为了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彩纷呈,上课教师一会儿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片,一会儿组织小组讨论,一会儿来一段内心独白……教学环节繁复,课堂气氛热闹,像一场多幕大戏。这堂课上教师导演、主演及剧务等各种身份集一身,而课堂的主体学生却成了观众。 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堂课的教学: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为什么通过老师的教学,让人有了支离破碎,雾里看花的感觉?经过分析,我觉得主要是作课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的不到位使然。这位教师把语文课弄得太繁杂、太花哨了。语文学科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言,提高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凭借简约的教学内容、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地教语文。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教学环节设计的简单化,力求每节课上都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文本内容,朗朗读书,细细品位,默默思考,交流碰撞,读写结合,让课堂彰显浓浓的语文味。 二、身心投入,情满课堂 课堂上能打动学生的是情,能感染学生的是情,能震

为语文课堂增添“语文味”

为语文课堂增添“语文味” 高效课堂实施以来,一度让我和我的同仁们深深困惑于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我们多方求教,仍不得其解。“求人不如求己”,定下心来,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揣摩,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逐渐清晰,呈现在此文中,以期求教方家。 何谓“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指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们发现高效课堂的宗旨与程少堂先生的理念高度契合,这更坚定了我们追寻实现高效课堂形势下的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决心。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注重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情味、品味是使语文课堂呈现语文味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趣味”的激发与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

不疲地探究它。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文本,在导学案上下功夫。 在导学案内容编制上,要呈现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吸引学生。如在设计《兰亭集序》导学案时,我们介绍了古人“流觞曲水”的雅好;在设计《赤壁赋》导学案时,我们引入了苏轼传奇般的人生;在设计《囚绿记》导学案时,我们介绍了陆蠡与日本人的交锋;在设计《沁园春?长沙》导学案时,我们选编了毛泽东16岁时的诗作;在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时,我们搜集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轶事等等。这些内容既能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又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语文视野,使我们的语文课有了趣味。 在展示课上,要充分利用激励手段,让课堂形式有趣。对于展示学生的挑选,我们可以不断更换形式,以使我们的每节课都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功。除了常用的“毛遂自荐”式以外,我们还有“巅峰对决”“一战到底”“点将台”等等。 二、注重“情味”的创设与熏染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点。古人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往往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就算是一些非情感性的文章,其中也散布着很多的

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语文味”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老问题,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语文性质认识的模糊,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一面,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因此,回归语文的本味,强调本味语文、本色语文的呼声日渐高涨,追求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成为当下一道突出的风景线。然而,“语文味”难道就是“语言训练”吗?究竟怎样完整地理解“语文味”?本文试图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语文味”辨析 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那么,如何理解“语文味”呢?它的“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首先要回到原点,即首先要理解语文、语文学科(教学)、语文课程性质等问题。 中国独立的“语文教育”并不是自古就有,在古代,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识字、作文与研习儒家经典结合在一起,仅仅是读经的工具和手段,德、才、学、识、能等都纳入“四书”“五经”“六艺”等学习之中。可见,“语文”当初的“根”是扎在“综合”土壤之中的,即是扎在具有综合意义的“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的。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始独立设科。在此后颁布的壬戌学制中,语文学科在小学、初中称“国语”,在高中称“国文”。在1942年,叶圣陶就指出“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 关于“语文”,有不同的理解,经典的或主流的理解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观点:叶老认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叔湘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据此,“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 上述阐述实际上表明的是“语文学科”基本性质的一个方面——工具性。所谓工具性,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级目标)。 这里有必要指出:体现语文“工具性”的“语文味”不仅仅是“语言实践”之“言语训练”,不仅仅是听说读写、品词析句等训练,它还应当包括“思维训练”,也就是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小语”姓“小”而形成的“浅化现象”,教的都是那些“一望便知”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从某种角度讲,学生的精神成长史就是其思维发展史,思维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核心。因此,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思想力量)和“思维含量”(思维训练、思维深度),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应是语文“本体价值”的题中之义,也是“语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什么是“语文味”?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语文味”?雕塑家说,要把石头雕成人像,就要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要让语文课焕发出语文味,就要舍弃那些不是语文或者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就要删繁就简。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精彩,在研读中诞生;语文味,在简约中演绎。 一、“语文味”来自于对关键字词的咀嚼 表意是汉语言特有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得文字显现出丰富的生命,能够对词语做好品味有利于提升对文本的鉴赏水平。假如不重视词句的推敲,缺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种非常执着的钻研精神,也难以把握真正的“语文味”.不管是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是对文字应用来说,词句对于文本鉴赏而言好比对一枚橄榄,咀嚼得越细腻,回味起来越发香甜。因此,依靠对关键字词的精准把握来带动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广泛地使用。在课文《第八次》中,学习“招集”一词时,我让学生把这个词和“召集”作比较,认识到虽然都是招呼人们聚集起来的意思,但读音却不一样;学习“唉声叹气”则结合生活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词义。 二、“语文味”来自于对文本的自读自悟 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属于个性化的行为,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以充分地调动,使学生可以直接面对文本,同时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圈点勾画,进行批注,唯有亲身采取阅读实践,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才会有效提升阅读水平,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读了文章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体会。例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学生在文章的结尾这样批注:“母亲真的睡着了吗?没有,因为作者看到,母亲流出了泪水,那是幸福、欣慰的泪水。我真的希望这一刻能够永远,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三、“语文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诵读和积累 从本质而言语文是依靠读与写这两条腿走路的。同时在路方面也有两条,第一条路即教材与各类读物,第二条路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正是因为这样语文教学对积累和诵读格外强调。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主要的积累方式,而生活也是进行语文积累的重要来源,例如可以从生活中积累一定的词汇、语文知识、语感,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例如学习了《早》,拓展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学生设计个人名言;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推荐阅读描写母亲的相关文章……这些积累和拓展只要运用得好,我们的语文课怎能不散发出“语文味”呢? 四、“语文味”来自于人情人境的体验 语文课,需要书声朗朗,也需要静思默想;需要表情达意,也需要心领神会;需要听说读写,也需要体验熏陶。把语文上成思想教育课,重人文轻工具,不行;把语文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忽视语文的丰富人文内涵,这当然也不可取因此,高明的语文教师会找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触发点,由此披文入情,将两者和谐统一,而不露痕迹。 以《二泉映月》教学片段为例:

将语文课上出十足“语文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9049409.html, 将语文课上出十足“语文味”! 作者:梁丽丽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2期 好的语文课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而且其味悠长!但是目前有的语文课却淡化甚至丢了语文味,不禁使人忧心忡忡。如何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深情导入,引出“语文味”。 好的导语能创设“先声夺人”的情境,让教学充满浓浓情味,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金色花》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冰心有一句写童年的诗句:‘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的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泰戈尔笔下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突发奇想,用纯真的童心和奇特的想象表现对母亲的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金色花》,认识这个像新月那样纯洁美好、天真烂漫的孩子。”伴随着优美的导入语,再配合优美的钢琴曲《妈妈的吻》伴奏音乐,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情感渐渐丰富起来,学习兴趣也浓厚起来。 二、潜心阅览,读出“语文味”。 有“语文味”的课堂,应有朗朗的读书声。字、词、句,甚至标点都包含着作者的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文字之美。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略读和浏览。”既要“读”又要“阅”,既要书声琅琅,又需“静思默想”。因为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浸染于语境之中,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才能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语文课可以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从而在读中积累语言,习得表达。在教《春》时,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1、初读春,理思路。2、再读春,品语言。3、细读春,悟感情。在“初读春”环节,我设计了配乐范读、齐读、分段朗读,通过反复读使学生掌握轻柔、缓慢的语调,把握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学生通过读,逐渐把握文章结构:开头在盼春中到来,最后进入春天的行列,一呼一应,形成了一个“盼春--绘春—赞春”完美整体。在“再读春”环节,通过讲读绘春的重点语句,品味作者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描写得有情有感的语言。在“细读春”环节,抓住结尾三个句子反复朗读,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总结出作者作者赞美春天、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本课以读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春天的美。 三、品词析句,诠释“语文味”。 有语文味的课,要善于通过品评精彩之句品出文章的滋味。在教《紫藤萝瀑布》时,因为写作背景年代久远,学生对紫藤萝的象征意义很难理解。因此我就设计了抓住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进行理解,抓住“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论文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迪口中心小学游桂霖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如沐春风,教师们为了跟上课改步伐,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但部分教师忽视文本载体导致灵魂与载体的脱离,忽视文本重点导致教学的面面俱到,忽视文本意义导致对意思过分追求……忽视文本导致语文课堂高耗低效。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语文课堂只有植根于文本语言这块肥沃的土壤,语文教学才会迎来艳阳天。 一、拾起童心,以热情悦纳文本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教学长期肩负的任务,在小学生中最受儿童欢迎的文章有:童话故事,科学幻想故事,儿童诗等,而一些说明文、科普类文章等往往不受青睐。“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材的唯一凭借”,这时候,教师要蹲下来拾起童心,以自身的热情带动学生,不仅需要有技巧有智慧,还需要付出情和爱,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另外,不应老关注教本,一个个有生命有灵气的学生才是要真正关心的“教材”,学生对教材才有真正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应把课本彻底地放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每当新学期伊始,当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拿到新书时,我让每位同学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览教材,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进行精读。他们在小组使用学习中或读、或背、或讲、或演,学得有滋有味,在疑难处还请求老师或别组同学帮助,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争着向我推荐他们想学的课文。正如《论语》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纷呈精彩,以纯情解读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