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概念的界定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它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本身,是研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自然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体系中逐步成熟的独立分支,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活动的相互关系,是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二、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两分法: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经济地理

三分法: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关于属性的问题

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属性是指其在全部人类科学体系中的基本地位和性质。

经济地理学属性定义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或边缘学科。

二、明确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际意义

1.有利于经济地理学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发展地理学的科学体系,加强与其他地理学分支科学的密切联系。

3.有利于借鉴其他国家在产业布局方面的有用经验。

4.有利于经济地理工作者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加强基础训练,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三、经济地理学的特性

(一)地域性

地域性又称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根本特征,也是经济地理学根本特征。无论是自然地理学还是经济地理学,它所研究的自然现象或经济现象都必然与一定的地表空间相结合,都又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表空间上,即落实到地域上,这就是地域性。

(二)综合性

1. 经济地理学的边缘学科性质要求对自然、技术、经济诸条件进行综合。

2.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要求对特定地域内的诸条件进行综合,也要求对地域之间的差异与分工进行综合。

3.经济地理学具有历史性与发展性,要求对产业布局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综合。第三节经济地理学的科学体系及其任务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又称系统经济地理学,或普通经济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概论,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经济区域与区域规划学。

二、专业经济地理学:又叫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以特定的地域单位——大洲、大洋、东亚、国家或国家内的特定地区为对象,进行系统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如:亚太经济地理,太平洋经济地理,东南亚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东北区域经济地理,松花江流域经济地理,京津冀经济地理。

第二章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第一节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主要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和产业分类有着密切关系,产业分类是研究产业布局的基础。

一、产业分类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次)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

第二(次)产业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产品进行加工而取得的。

第三(次)产业在本质上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二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其范围大体包括:商业贸易、金融保险、旅游娱乐、仓储运输、文教卫生、信息通讯、科研与咨询、旅游与饮食和其他劳务性服务行业。

(二)标准产业分类法

此法是为了统一各国国民经济口径而由UN制定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和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二、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代表人物

1.威廉配第:制造业比农业收入高,商业又比制造业收入高。

2.克拉克: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表现出由第一向第二产业,并由第二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合称“配第——克拉克定理”。

3.库兹涅茨: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有不断下降趋势,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在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大体上不变或略有上升,而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

(二)产业结构的一般规律

1.从就业人口在一、二、三产业间比重的变化看,存在着由第一向第二次产业,再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

2.从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看,存在着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比重下降,而二三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三、工业化过程与工业结构

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过程看,工业化大致经历三个时期:第一,以轻纺工

业发展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时期;第二,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主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时期;第三,以高技术工业发展为主的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时期。

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任何社会经济活动总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或地点,不同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经济形态,不同区域有不同产业结构,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也各不相同,因而产业结构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分布形态。

一、产业布局模式

(一)增长极模式

围绕特定主导部门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投入产出关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地理上集聚成的产业群。

一国一地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均衡的同时在所有地点发生,总是在一些条件较好地点率先开始,通过集聚,发展成为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极核,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全面增长。(二)点轴线开发模式

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级结点,即各级城镇。

线:包括各种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通信线路等各种线水基础设施,其中以交通线为主。

这一理论主要论点是,在一些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其工业和中小城镇往往围绕某一中心城市及交通线路交汇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要使这类地区进一步发展,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线。

(三)网络开发模式

网络是点线与轴线的结合体,该模式一般应用于经济发达地区。

在这类地区,一方面要对老区进行整治,包括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更新。国家也可采取分散化政策措施,以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另一方面又要开发新区,当新老点轴逐渐扩散交织,就会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

二、产业布局演变及其运行机制

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不断变化。近代工业的出现,不仅有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同时也打破了产业布局均质化格局。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进行布局生产,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地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随着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部门不断衍生,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对外联系日益广泛,廉洁城市与周围为地区的交通运输线得到建设。当城市经济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及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将出现向外扩散趋势,而这种扩散首先是沿着交通线路进行,产业布局便出现以城市(点)和交通线(轴)相连的产业带,即点轴模式。当地区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产业布局轴线经纬交织,则终于形成以城市为结点,产业密集带为脉络的产业布局形态,即网络型布局模式。均质布局——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是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优化产业结构问题

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

1.新兴产业:主要指高技术产业,其产值比重可能很小,但它代表了产业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却又带有风险性,需重点扶持。

2.主导产业:指在今后较长时间内,需求收入弹性较大、与其他产业关联作用强、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一般附加值高,技术先进,潜在市场扩张能力强,对其他产业有牵动作用。

3.支柱产业:指在GDP中所占比重最大,具有稳定广泛的资源来源、产品市场的产业。一般是靠区域优势发展起来的。

4.基础产业:指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生产资料和其他支持的基础性产业部门,它的超前发展能力为其他产业部门(包括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反之则阻碍和延缓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科学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其关键作用的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点所在。

三、空间结构合理化

一般而言,在一些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缺乏足以带动全区发展的经济中心。在这类地区,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应将有限财力物力投入到一两个城市中去,实行重点开发,以便发挥其增长极的作用。

在有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交通运输也有进一步发展,工业、人口及中小城镇开始以某一中心城市为极核沿交通路线向外延伸,要使这类地区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选好重点开发轴线。

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采用网络型开发模式,这类地区多由若干城镇组成,物质技术基础雄厚,交通通讯发达,经济地位显著。现阶段的区域开发,一方面对老区进行改造,另一方面规划建设新区,两者应相互联系,协调配合。

四、区域发展政策——即区域产业政策,区域组织政策,区域调控政策。

(一)区域产业政策

就是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它包括产业倾斜序列,主导产业、基础产业、相关产业的选择以及各产业的发展设想等。其中,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是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核心和关键。

(二)区域组织政策

即地域组织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政策保证,主要包括区域市场的组织和地区间生产要素流动的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种倾向:一方面,各省市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地区间的贸易摩擦日益突出,打破行政区界限。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市场实施分类引导,是提高区域市场组织程度的关键。

(三)区域调控政策

1.区域调控政策是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实行中央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调控体系。

2.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各省市、区政府对地区经济调控的基本依据。

3.省、市、区政府自觉服从国家的产业政策,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产业政策区域化,二是区域政策产业化。

4.扫除各种形式的关卡壁垒,改变地区封锁,开放个各省市之间的边界市场,是推动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共同市场、乃至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的必备条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调控所应重视的一项重要政策。

第三章产业布局条件

产业布局是社会生产部门在在一定空间存在的基本形式,既包括各产业部门在地区的分布,也指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安排、部署和组合。

影响、制约产业布局的条件很多,按其自然特点,可将这些条件、因素分成三大类,即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1.自然条件:又称自然环境,是指人们生产生活所依赖的自然部分。自然条件可以分成两大类: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经过人们改造利用后的。

2.自然资源:是自然条件中可以利用的部分,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性

1.自然资源的分类

(1)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太阳能,风能

(2)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动植物

(3)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地质资源

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有限性——用一点少一点

(2)区域性——分布不均

(3)整体性与动态性——相互联系,互为影响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必要前提条件。

2.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地区专业化生产提供自然基础。

3.成为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4.影响产业分布的空间界限。

第二节技术条件

技术:是指生产活动实践中所运用的各种科学手段、操作方法、工具设备。工艺流程、实践经验及技能等,可分为硬技术、软技术。

一、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影响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二)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燃料地的地区指向。

(三)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组成和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愈益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二)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

(三)现代科学技术将引起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含义与特点

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地球上任何物体在特定的时间内只能占有一个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包括数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政治地理位置等。

位置交通和信息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构成完整的经济地理概念。

(二)位置、交通、信息条件与产业布局

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直接影响第二、三产业分布;间接影响第一产业和采掘业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类型。

(三)距离衰减原理及其在生产布局中的应用

距离衰减原理认为,地理条件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导致衰减的原因:运费随运距的增加而递增。运距越大,要付出的代价越高,接受到的作用力越小。距离越大,便捷程度相对降低,需要其他费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降

低,影响力减小,时间效益损失。

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人口素质与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三、原有社会经济基础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已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第一、二、三产业设施,过去积累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条件以及经济管理经验等,这对当前和今后的产业分布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产业布局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经济基础。

(三)对产业布局的历史基础,重要的是采取科学态度,适合现实需要与可能。充分利用其中有利条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四、市场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市场和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目的方面影响产业分布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条件的变化,都对产业布局起决定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实质上就是互为市场理论。它主要是研究如何发挥各个地区诸条件的特点,发展优势产业,以其优势产品与其他地区产品进行交换。

(二)第一、二、三产业的布局要考虑接近消费者。

(三)市场是变化的,因此决定了产业布局也要不断进行调整。

(四)市场是变化的,也需要进行开发。

五、体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体制包括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两种。计划体制强调整体的平衡与优化,市场体制则更多考虑局部利益,特别是局部经济利益的实现。所以从理论上说,理想的计划体制能够保证产业布局在宏观上协调,便于发挥各地优势,促进区域间分工协作,有利于区域或国家长期稳定繁荣。在效益上能够保证区域或国家利益的实现,使整体利益、综合效益达到最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遗憾的是,计划体制要求信息充分及时预测准确,并且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理性无偏见的,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计划体制失败的例子很多,僵化、绝对的计划体制逐渐被世界各国淘汰。

典型的市场体制(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能够保证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利益,特别是短期经济利益,因而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但也易出现布局的盲目性,导致大量重复性建设和产品周期性供需矛盾(不足和过剩交替出现)。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国家在产业布局上,也逐渐认识到了计划和规划的重要性,也开始利用国家政策法规干预生产布局,甚至制定系列规划来保证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整体效果。

无题

第一节农业生产的布局

一、农业生产的含义与特点

(一)农业生产的含义

农业:是培育动植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包括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通常所说的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或仅指农业物栽培。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

2.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

3.强烈的地域性

二、农业布局的概念、原则与内容

(一)概念

农业布局又称农业配置,指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和各农业物的地域分布及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二)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

2.实行区域化布局

3.城镇、工矿区附近建立“菜篮子”工程

4.合理开发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农业资源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

三、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指一个地区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所提供的自然条件和物质能源及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潜在能力,包括热量、光能、水分、空气。

2.地形条件——地表形态特征,主要是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地面坡度等。

3.生物土壤条件——生物在土壤形成及变化中的作用,土壤性状等。

(二)技术条件

评价农业技术条件的内容主要有:

1.农业技术装备拥有量与需要量;

2.当地农业技术装备的适宜性;

3.农业技术装备的利用效果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4.农业生产技术经验和技术过程的作用。

(三)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条件

2.工业和城市条件

3.交通运输条件

4.经济地理位置

5.原有农业基础

6.农业生产方针政策的作用

第二节农业土地利用

一、土地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分为表层、内层和底层。

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其基础物质、水文和植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过去和目前的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二)特点

1.数量有限

2.位置固定

3.功能不可替代

4.肥力可以再生

二、土地资源利用

土地的利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综合内容,狭义是指把土地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要素投入在生产过程中,使它与劳动、其他生产资料等一起结合起来,生产出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

(一)土地资源的开发

1.土地开发方式和类型

(1)零星荒地的承包开发

(2)土地开发工程

2.土地开发原则

(1)坚持有计划、按规划地开发土地资源,避免土地开发的盲目性及混乱状态。

(2)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保护好土地资源及土地环境。

(3)要合理确定土地开发后的所有权、使用权的权属及利益关系。

(二)土地资源利用

1.土地利用方式

(1)土地的单一经营与综合经营

(2)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

(3)封闭式经营与开放式经营

(4)土地的专业经营与规模经营

2.土地利用区位选择

3.土地利用原则

(1)土地自然生产力与人工生产力相结合

(2)土地利用与土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3)土壤养分收支平衡与培肥力的原则

(4)经济利用土地原则

(三)土地资源保护

1.土地质量退化的形式

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土壤的次生潜育化,土地侵蚀、如低污染、土地疲劳等。

2.土地保护与治理

生态治理、工程治理、农业技术治理

保护:控制三废,减少污染;健全检疫机制,控制病菌传播。

第四节农业区域开发

一、农业区域开发的含义、特点与原则

(一)含义:农业区域开发指在农业区域规划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地域单元为范围,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开发对象,以一定时段内的劳力、资金、技术和物质投入为主要开发条件,以提高农业新增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商品经济,富裕农村为目的的区域经济活动。

(二)特点

1.外延性

2.长期性

3.风险性

4.商品性

5.区域性

6.整体性

(三)原则

1.统筹兼顾,协调矛盾

2.因地制宜,分类开发

3.适度开发,持续利用

4.量力而行,逐步开发

5.有偿开发,节约资源

6.全面讲求综合效益

7.既要开发,又要保护

第五章第二产业布局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两大部门,本章只探讨工业布局问题。

工业布局亦称工业分布、工业配置、和工业区位等,是指工业这一重要产业在地域上静态和动态布局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

第一节工业布局特点与制约因素

一、工业生产与布局特点

1.工业是人们利用农(农、林、牧、副、渔)产品以及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的矿产、水资源、空气、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制造,获得工业品的过程。

2.工业生产过程分许多阶段,这些阶段可以是不连贯的,不依次的,甚至可以分散异地独立运作,相距远达国内外。

3.工业布局并非无章可循、随心所欲,而是要求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综合各种因素,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4.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基本趋势遵循集聚——展开,不平衡——平衡的格局发展,沿着点——线——网的基本形态演变。

二、工业布局制约因素条件

(一)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二)技术条件

1.科技进步导致工业布局向新的广度和深度领域发展。

2.科技进步使工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加复杂,使工业布局模式更加多样化。

3.科技进步使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质和量的物耗不断调整,使工业布局更趋优化。

4.科技进步使原料制约对工业布局日益弱化,为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原材料加工业提供机遇。

5.高科技诞生,高技术工业雨后春笋,高科技工业园区大量涌现。

(三)经济条件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2.运输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有:(1)影响工业建设项目的确定;

(2)影响工业建设规模和专业化程度;

(3)由于交通运输业本身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交通运输业作为基础产业必须先行。

3.商业——商业包括内商外贸,担负着生产过程的继续职能,也创造和适加一部分价值,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

4.原有工业基础——扩建、改建、迁建,替代产业,“迹地”利用。

(四)社会条件

1.人口与劳动力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与分布、劳动技能、文化素质、民族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和特色等,都对工业布局产生深刻影响。

2.城镇居民点

城镇居民点是近代工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条件。

3.政府职能

政府行使的管理职能,由于国情不同,各有所异,但均为制约其工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社会因素和条件。

第二节工业部门结构与布局

一、开采工业布局

(一)煤炭工业

(二)森林工业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一)石油工业

(二)电力工业

(三)冶金工业

(四)化学工业

三、制造业工业布局

(一)机械工业:(1)重型机械(2)交通运输机械

(3)汽车制造业

(二)轻纺工业:(1)纺织工业(2)食品工业

(3)造纸工业(4)耐用消费品制造业

四、高科技工业和农村工业

(一)高技术工业

主要包括新能源工业、新材料工业、信息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

(二)农村工业

是我国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城郊型,外向型,普通型,偏远型

五、工业部门结构的内在联系

(一)消费资料生产与生产资料生产

(二)国有企业和多种经济成分

(三)开采工业和加工工业

(四)原材料工业和制造工业

(五)能源工业和耗能工业

(六)高技术工业和传统工业

第三节工业地域结构与类型

一、工业布局地域类型

(一)工业点

工业点是由一个或为数不多的小型工业企业所组成的,是工业布局地域类型的“基层细胞”。工业点由于其主体工业的所在地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农村工业点和城镇工业点两大部分。

(二)工业区

工业区是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含联合企业)为骨干,由若干大中小型工业企业组成的群体。

城市工业区一般是选在城市的有利地理位置建设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地域类型。(三)工业枢纽

工业枢纽是由若干个工业区和众多工业点组成的。

(四)工业地区

工业地区是由两个以上的工业枢纽组成的,集聚在几千到几万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城市群组成的一种工业地域结构类型。

(五)工业地带

工业地带,顾名思义,是由重要的交通干线联合起来的若干工业地区和工业枢纽形成的带状工业地域结构系统,这是最高层次的工业地域类型。

二、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布局理论研究成就

(一)工业布局遵循客观规律和经济因素的制约

1.工业生产必须接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区

2.使工业和农业接近起来

3.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

4.必须把工业生产力平衡布局全国

(二)工业布局不仅是经济工作,而且带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社会和政治因素也是制约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三)工业布局的集中与分散,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

(四)国家干预反映在政策中对工业布局的制约作用显而易见。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六)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第六章第三产业布局

第一节第三产业概述

一、第三产业概念及特点

(一)第三产业概念及分类

第三产业又叫第三次产业或第三部门,是国民经济中各种服务行业的统称。

1985年4月,国家统计局规定我国第三产业的范围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1.易行性

2.服务性

3.普遍性

第二节交通运输业布局

一、交通运输概述

交通指的是交通线网及其节点的空间分布和通达状况。

运输指的是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观光、社交等各种目的,借助交通运输工具,促进人或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二者密不可分,交通是运输的基础,运输是交通的目的。

(一)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

一方面,交通运输是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又是生产经营在流通领域的继续。

(二)交通运输与产业布局

交通运输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主要是指运费对产业区位的吸引作用。

生产费用包括原材料取得费、生产加工费和产品销售费三个部分。其中,原材料取得费和产品销售费都会有运输费用。

二、运输系统布局的地域类型

地球表面的交通运输线路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一维空间线路,主要包括铁路、公路等陆上交通线;第二种为二维空间线路,包括海洋航线和湖上航线;第三种为三维空间线路,加航空线。

三、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评价

(一)铁路运输

1.牵引重量大

2.输送能力强

3.长途运输成本低

4.运输连续性强

(二)公路汽车运输

1.直达性和门对门运输

2.汽车运输具有灵活性

(三)水路运输

1.线路投资少

2.运载量大

3.运输成本低

(四)航空运输

1.速度快

2.径路短

3.基建成本低

4.客运能力大

(五)管道运输

1.连续性好

2.运价便宜

3.工期短,资金回收快

4.永久性占地少

5.管理方便

四、各国运输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

(一)铁路运输的地位急剧下降,在许多国家已丧失运输中原有的统治地位。

(二)早先作为运输辅助的航空和管道运输,相应地位显著提高。

(三)汽车公路运输地位迅猛提高,在许多国家已取代铁路运输,成为运输中的主力。(四)水路运输重新受到重视,在运输中地位日益重要。

(五)集装箱运输蓬勃发展,使运费结构和时间发生深刻变化。

第三节邮电通信业布局

一、邮电通信业生产特点和空间布局要素

(一)邮电通信业生产特点

1.时效性

2.公用性

3.全程网络性

(二)邮电业空间布局因素

首先,作为邮电通信业,劳动对象是信息流,都是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系统的信

息流量与区域人口数量、密度,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联系的外向性是正相关。

其次,信息和邮件的传输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实现的,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网的分布以及信息流的流量和强度都有深刻影响。

二、邮政通信网布局

(一)邮政通信中心布局

邮政通信中心是指负责收筹、经转、投递邮件的专门机构,是邮政通信网的心脏。在我国可分为:一般邮政通信中心,国内邮件转口中心,国际邮件互换中心。

(二)邮路及其类型

1.邮路交通线路的差别:可将其分为早班邮路、水道邮路、航空邮路、汽车邮路和铁路邮路等五种类型。

2.邮路功能分类

按照邮路输送邮件的功能和管理体制,可分为干线邮路、地区邮路、乡村邮路和市内邮路四种类型。

(三)邮路选择

两原则:保证全程服务;保证走最短路径

(四)邮区划分

邮区是为了选择合理邮路,避免邮件迂回运输,对邮政通信中心邮件经转范围的地域划分。

三、电信通信网布局

(一)公用电信网布局

1.公用电信中心:大区、省区、地区、县级四个等级

2.电路等级类型分为一级电路和二级电路两种类型

(二)专用电信布局

1.军事电信网

2.铁路电信网

3.交通系统电信网

4.广播电视传输通信网

第四节商业布局

一、无题

(一)商业区位选择的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

2.经济地理环境

3.历史条件

4.技术因素

(二)消费与消费者行为

1.所谓消费,是人们为满足物质文化需要的欲望而使用物品的一种经济行为,是恢复和发展劳动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消费需求次序由低到高可列为:(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交需求(4)自尊需求(5)自我成长需求

2.消费者行为

所谓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趋势和习惯,反映不同消费者群体或同一消费群体,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趋势。

(三)商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理

1.根据居民消费对各种服务要求的经常性,为满足居民消费的多层次需要,中心地便可以也有必要形成一系列等级。从数量多、分布广、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小型商业中心地到各个更高一级的商业中心地,便组成一个逐渐排列的商业服务中心体系。

2.商业中心区等级体系的分类和排列受到下述原则的制约和影响:市场最优原则;交通最优原则;行政最优原则

(四)商业区位指向原则

1.接近购买力原则

2.最短时间原则

3.区位易达性原则

4.满足消费心理原则

5.接近CBD原则

三、商业中心体系布局

(一)城市内部的商业中心体系布局

1.中央商业区CBD

2.商业带或商业街

3.地区商场中心

4.社区购物中心

5.邻里购物中心

(二)城市边缘商业中心体系布局

1.商业中心体系变化趋势

2.商业中心类型

3.边缘带商业组织形式

(三)乡村商业中心体系布局

1.空间分散性

2.形式多样性

3.行为的适应性

4.集市的波动性

四、贸易中心与对外贸易

(一)贸易中心布局

贸易中心是指横向实现多元化买卖行为过程中,在中心城市形成的大规模交易服务综合体。贸易中心的特点:开放性、灵活性、集聚性、辐射性。

(二)对外贸易

1.对外贸易类型

(1)边境贸易

(2)三角贸易

(3)多边贸易

(4)垂直贸易

(5)水平贸易

2.对外贸易形式

(1)易货贸易

(2)补偿贸易

(3)协定贸易

(4)直接贸易

(5)转口贸易

第七章城市布局

第一节城市发展于城市化

一、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与社会分工有密切联系。纵观世界各地城市的历史起源,可以得出结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2、农业劳动力剩余。

剩余农产品

农业生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剩余劳动力

城市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时期

自城市产生至18世纪中叶,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都很小,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特点:

1.功能主要是军事、政治和宗教中心。

2.城市地域结构较为简单。

3.城市四周设有坚固城墙。

4.城市地区分布具有很大局限性。

(二)近代城市发展时期

18世纪中叶,西欧发生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也使城市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这一过程,首先开始于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城市的发展远远超过以往几千年,工业革命使近代城市发生质的变化。与古代城市相比,近代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1.城市发展加速,规模越来越大。

2.城市功能趋于多样化。

3.城市地域结构日趋复杂化,出现较为明显的功能分区。

(三)现代城市发展时期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欧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世界城市进入现代化发展时期,近十几年世界城市发展表现出的特点:

1.全世界城市发展进程加速,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2.大城市规模继续扩张,出现了地域上连片的大城市群或大城市带。

3.城市功能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4.城市空间组织发生新变化。

二、城市化基本原理

(一)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二)工业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三)城市化在空间上具有多种多样表现形式,因而出现城市化不同类型。图略!

第二节城市职能与分类

一.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城市与其周围区域存在密切联系。

城市的经济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

二、城市分类

(一)城市规模分类

反映城市规模有许多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城市人口规模,即城市中非农业人口数量。

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划分标准:100万人以上的为特大城市,50--100万人为大城市,

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20万人以下为小城市。

(二)城市职能分类

1.行政城市

2.防御城市

3.文化城市

4.生产城市

5.交通城市

6.游览疗养城市

我国城市职能分类过去受统计资料限制,基本属于定性分类,以城市经济结构和用地结构方面的定性分析为基础,将我国城市分为五种类型:1.工业城市 2.交通港口城市 3.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 4.县镇 5.特殊职能城市。

三、城市体系及其类型

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职能类型的一组城市相互联系依存,从而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有机整体。

城市体系由于其发生机制和城市之间组合特征不同,可分为三种地域类型:(一)以某一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伴有若干不同等级的中小城市及卫星城镇的大城市地区。(二)由若干规模相仿的大中城市及其周围城镇所组成的多中心城市集群。(三)以各级行政中心为依托,大中小各类城镇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市体系。

四、大城市经济圈

大城市经济圈,是指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其有紧密经济联系和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所覆盖的区域组成的,经济吸引力和经济辐射力能够达到并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

(一)特征

大城市经济圈是一种高集聚、高能级、开放型、自组织经济。

(二)扩展规律

1.蔓延扩散规律:是指城市经济圈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逐渐向周围地区延伸推进,从而不断扩大城市圈域半径。

2.轴向扩散规律:城市经济沿着一定方向向外扩散的过程。

3.点状融合规律:各中心城市相邻城镇加速城市化发展,逐渐从次级中心发展为中小城市,并通过蔓延扩散或点状扩散后与原中心城市融合,形成更大一级城市经济圈。

第八章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

第一节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经济区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经济区划是指对经济区的划分,广义经济区划既包括对经济区的划分,也包括经济区划方法论问题。

一、经济区的性质及其形成与发展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及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

按不同的的目标,经济区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和功能,经济区的特点:整体性,差异性,互相联系性。

经济区的构成要素:经济中心;经济联系;产业结构;腹地范围。

二、经济区划类型

(一)经济类型区

以某一经济现象的客观分布为对象进行经济区划所形成的区域即为经济类型区。

(二)部门经济区

对国民经济某一部门经济活动进行地域划分所形成的区域为部门经济区。

(三)综合经济区

对国民经济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地域划分所形成的区域为综合经济区,即通常所说的经济区。

三、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原则

(一)经济区划理论

经济区是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物,通常认为劳动地域分工的学说是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所谓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区专门生产某些产品,其他地区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各地区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经济区划原则

1.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

2.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3.资源条件的相关性

4.远景发展方向一致性

5.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完整性

第二节区域规划

广义的区域规划包括区际规划与区内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进行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

一、区域规划的目的和特点

(一)目的

从根本上说是使规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在地域空间上相协调,使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密切结合,建设一个舒适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基本特征:战略性、地域性、综合性

二、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规划的转型

(一)区域发展政策目标转换

区域发展政策目标转换,是新时期区域规划转型的首要任务和前提。

新时期区域发展政策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使原来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区域发展政策目标,转换到追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目标上来。

(二)区域发展政策作用机制转换

区域发展政策作用机制转换的方向,是实行政企分开、政绩和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相脱钩,逐步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中央集权的模式过渡到适当下放一部分财政政策决策权的模式,建立宏观管理为核心的地区政策体系。

经济地理

第三章:商业与服务业区位论 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1、基本概念 2、中心地 3、门槛人数——P74 4、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大特征之一——P75 5、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P79 二、零售业 1、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因素 (1)市场因素 (2)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3)零售业间的竞争 (4)地价的作用 三、服务业区位论 1、服务业的类型 (1)生活性服务业 (2)生产性服务业 (3)公办服务业 (4)公共服务业 第四章:多部门企业区位 一、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1、企业增长的动因P95 (1)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 (2)实现交易内部化 (3)技术优势的发挥 (4)来自竞争的压力 2、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P96 横向一体化:P96

纵向一体化:P97 后向一体化 前向一体化 二、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1、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P103 2、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P104 3、哈坎森的全球扩张模式P106 4、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P108 5、五种模式的比较P109 三、公司组织结构 1、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 功能部结构 产品部结构 顾客部结构 矩阵结构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跨过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1、产品周期理论新产品阶段 成熟产品阶段 标准化产品阶段 2、折中理论P118 (1)所有权优势 (2)交易内部化优势 (3)区位优势 3、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P120 (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2)集中边缘地区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4、跨国公司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5、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特点 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时间性6、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 互补性、竞争性、变化性、 第七章:经济活动趋于分析 1、区域经济增长因素P146 (1)资源禀赋 (2)资源配置能力 (3)地理位置 (4)外部环境 2、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托斯经济增长阶段理论:6个阶段P153 3、区域产业结构P155-P157 (1)主导产业 (2)关联产业 (3)基础性产业 (4)支柱产业及潜导产业 4、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 (2)库兹涅茨法则 (3)霍夫曼定理 5、区域发展战略概念P159 6、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性(3个方面)P160

世界经济地理知识点

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2. 经济全球化的支撑 a.基础—国际贸易自由化 b.催化剂—国际投资一体化 c.载体—跨国公司 d.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全球化 e.助推器—国际金融信息化 f.智囊库—人才流动国际化 3.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4. 当今科技革命的特点: a.技术群落成为主导 b.生产要素发生质变 c.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融合 d.可持续发展 5. 创新地理学:不是指地理学的创新,是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构建的一门新的地理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a.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b.创新活动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c.创新活动对城市与区域的影响 d.创新体系空间格局及创新的空间扩散与转移 e.创新活动与创新环境 6.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7. 世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循序渐进规律、演变加速规律、优化升级规律 8. 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是导致产业结构更替的源泉。 9.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一产向二产转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三产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一产劳动力减少,二三产劳动力增加。因为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雁行形态说(日本赤松)具体表现: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10.(1)世界经济重心:一定时期内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带动作用的地区,资源、资金、技术、产业和文化等高度密集,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动力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最大的区域,也是最终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长最快、引进技术与吸纳国际资本最多的地区。 11. 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根本动因。 12.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核心是比较利益(优势)理论 (1)相对技术差异论(大卫李嘉图):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2)要素禀赋论(瑞典赫克歇尔&俄林):相对要素丰裕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两国进行贸易之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相对要素价格和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

高三地理同步训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05高三地理同步训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训练指要 1.了解领土的空间特征:了解国力的概念及影响国力的主要因素;理解国力的地理意义。 2.了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特点;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特点;认识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注意与时政热点结合分析,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 一、选择题 1.第三世界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形成于() A.地理大发现B.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变化最突出的大洲是() 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3.下列国家中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出现的是() A.西班牙B.荷兰C.波兰D.法国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二战前非洲独立国家的是() A.埃及B.利比里亚C.埃塞俄比亚D.纳米比亚5.关于形成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国家资源贫乏 B.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增强 C.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 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6.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最早出现的大洲是() A.大洋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7.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8.下列国家不包括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是() A.美国B.加拿大C.墨西哥D.古巴9.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美国 B.在美国经济向外扩散过程中,欧洲也加入核心地区 C.在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逐步加入核心地区 D.西欧经济首先位于世界经济核心地区 10.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资本、服务的跨国界流动 B.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知识网络 单元知识结构 世界政治地理 格 局 世界经 济全球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重点讲析 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1.世界政治地图概念: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2.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14—1918年 起因:由于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意三国)与协约国(英、法、俄三国) 结果: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后,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地图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领土大大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欧洲出现了波兰、芬兰、匈牙利等新的国家;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39-1945年 起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 交战双方:轴心国集团(德、日、意三国)与反法西斯同盟(苏、美、中、英、法) 结果:轴心国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美苏强大,英法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东西分裂,美苏两大阵营形成,成为东西对抗的两极格局。 综合国力竞争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 基本实体: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 经济力量: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军事力量:常规军事力量、战略核力量 内政和外交 科学和技术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经济地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能有效利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联合化优越性的一定地域的,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的生产企业的总体。(04) 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 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 植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商业、 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 卫生、公务等)。 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计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07) 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 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 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03)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 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 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 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 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 有上升。(05)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 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 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 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 曼比例<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10) 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 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 “雁行形态说”。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 —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 的出口浪潮。 增长极模式: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进行布局与生产,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地 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03) 点轴模式:当城市经济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将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而这种扩散首先是沿着交通线进行的,产业布局便出现以城市(点)和交通

国际经济地理填空题加答案

填空题填空题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研究国际贸易中商品流通的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内容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三大特点。 、研究国际贸易地理最形象、最直观的方法是地图法。 、十五至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地理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相继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十八世纪以后,美国也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山海经》成书于先秦时期。 、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研究的重点是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对商品流通的空间结构、地域差异及其区际联系的影响。 、贸易地理学是一门兼有国际贸易学科学和经济地理学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 、政治地理环境是影响国际贸易中最活跃的因素,并且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济地理环境是大量的、直接的关系到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构成和贸易对象的地理分布的地区分布。 填空题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和人口增长很不平衡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等三大特点。 、在亚洲人口超过亿的国家除中国、印度、日本外。还有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 、除南极洲外,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洲是亚洲,最少的洲是大洋洲。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使国际贸易中产品价格上升,产品价格下降。 、市场容量(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多少,经济增长的快慢,速度和水平等因素。、文化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和约束性的特点。 、人口素质的高低主要应包括文化教育水平、、劳动技能和交往开拓能力等方面。 、亚洲惟一以就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是巴基斯坦。 、产业结构是指和,即全部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内部的而形成的比例关系。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世界各国能够最大限度共享资源,最快速度提升,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国际关联中的“北”是指发达国家,而“南”是指发展中国家。 、当今世界经贸格局可以用美、日、欧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三极论”来概括,其特征为“三级鼎立,多极支撑”。 、欧盟()是由欧洲经济共同体演变而来的,该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卢森堡,现有个成员。 、是世界上惟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填空题 、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发展,二是剩余产品的存在和发展。 、国际市场是和发展超越国界和区域局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 、国际市场萌芽时期,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主要是小生产者和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市场规模不大,交易数量有限。 、国际市场形成时期分为和两个阶段。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是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形成时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区域经济地理

区域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名词、论述、简答(判断)。 第一章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 填空 1、区域经济地理学最终要探求的是(地理规律) 2、区域综合思想是区域的灵魂。 单选 1、研究路线的根本差别:它对区域的研究是以条件或(地理环境)为基础。 2、区域经济地理学是基础应用学科。 简答 1、两个学科的主要区别:1、传统的根基不同。 2、学科的思维方式不同。 3、对区域的 认识与态度不同。4、研究路线的根本差别。 2、2000多年地理学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启示是:地理学的发展始终离不开 它赖以研究的区域,而对区域条件环境的研究更是它首要探讨的内容;地域综合性、地域综合思想是这门古老学科的灵魂,是区域经济地理学这门学科应该继承并加以发扬的。 4、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区别的联系:P5 第二章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填空 1、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学科,也可以说,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 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发展机制、条件要素、结构网络、构造类型、系统调控及 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名词) 2、(构造类型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归宿。 单选 1、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的基础理论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简答 1、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1)经济区域是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出发 点和基本地域单元。(2)经济区域系统是由众多的经济地域分化组合而形成的错 综的全世界范围的经济地域巨系统。(3)经济区域系统及其系统的形成与发展都 是有规律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经济地域运动规律。(4)经济 地域与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区域经济地理 学将其称为条件)。地域条件的不同组合特点,形成经济地域的不同类型。(5) 2、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答: P17 第三章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单选 1、对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最早进行阐述的,首推(亚当*斯密)。 2、人们称斯密的分工论为(绝对利益学说)。 3、大卫*李嘉图是继(斯密)之后的另一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他运用了(比较 利益原则)。 4、(俄林)是用(一般均衡的理论)研究劳动地域分工,并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原则)。 从地理学角度首次对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进行阐述的是原苏联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巴郎斯基)。 5、社会生产力是劳动地域分工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 6、地理条件差异是社会分工(包括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形成发展的基础。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 释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经济地理学 “货殖列传”: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编写的《史记》中有“货殖列传”一章,记述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10)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P=bL k C1-k式中:b、k为常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 从上述生产函数中,可见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产出也取决于b的大小,b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 连结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β= —— E/V 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Ai = ∑Dij i =1, 2, 3, ... , n;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10) 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D =∑∑Dij (Dij 同上式)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地租曲线: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原料指数(M i)=局地原料重量(W m)/产品重量(W p)(03)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运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 产品重量=原料指数+1 劳动费指数;: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平均劳动。 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普雷特的行为矩阵: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解读

第25卷第4期经济地理Vol.25,No.4 2005年7月ECONOMICGEOGRAPHYJul.,2005 文章编号:1000-8462(2005)04-0445-04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 宋德勇,胡宝珠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作为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过程的演进性以及动态模拟等研究方法引入模型,并建立了三个基础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历史和预期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文章通过分析,以期对其新经济地理模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关键词: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在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Harris[2]和Pred[3]的关于个体生 [5][6] 产者的区位选择,还是韦伯[4]、Christaller和L?sch的空间 近年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研 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区域产业聚集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拟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模型内容三方面对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新经济地理的理论观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经济学研究,凡是涉及到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问题,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规模报酬 递增的假设,而在企业水平上的规模报酬递增却会破坏完全竞争。因此,将规模报 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主流经济学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出现,为不完全竞争模型创造了一个可处理的工具,新贸易理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 形下,用此工具建立了国际贸易模型。而克鲁格曼在其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某些技术技巧来产生一个既包含规模报酬递增又包含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来解释经济的空间结构。 2.2将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引入模型 1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理论基础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是围绕着经济活动的 空间聚集这一主题来进行探讨。而决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将处于聚集状态还是分散状态,主要看促使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和削减产业地理集中的离心力两者中, 谁占据主导地位。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陈国岱 摘要:本文将简要介绍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核心理论,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 关键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著作: 《国际经济学》,《流行的国际主义》,《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兜售繁荣—期望低谷时期的经济意识和空谈》,《汇率的不稳定性》。 一、新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凭借自己的天才与勤奋,开拓出新贸易理论、经济地理学等全新的研究领域,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将此奖项颁给他是为了表彰其“证明了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及经济活动区域的影响”。克鲁格曼获奖的原因是,他从1979年就开始从事的研究解释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以及何种商品出自何处及为什么会这样。 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①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绝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利。②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相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每一个国家,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均可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③俄林的资源察赋说: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认为各国生产要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资源察赋状况)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近十年来,以克鲁格曼(P.Km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含义做一个扼要的概括。 1.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按照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比较利益决定国际贸易模式,而人口增长等外部因素则决定经济的增长水平。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现实表现展示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当不同的经济图景。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的方法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之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 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所采用的报酬递增假设及赖之而建立的分析框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但是,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在各,自的框架内不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比方说,新增长理论虽然对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时间动态机制——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时间版本——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它却缺少空间维度,并不涉及要素流动,不能对集聚现象——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空间版本——提供解释,亦不能预测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虽然聚焦于市场结构,但它与传统理论有一个相似之处,即通过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国家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

经济地理学 第六章(答案)

经济地理:试题库:第六章 一、填空题;(掌握) 1、跨国直接投资区位一般涉及到三个问题,分别是为何跨国投资,选择在何国家投资,在微观上,选择在投资国的何地点投资。 2、在弗农懂得产品周期理论中,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阶段。 3、1977年,英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 4、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主要包括成本、利润、市场、要素和公司战略等取向。 5、从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趋于集中于经济中心区、集中于边界区、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显著特征。 6、R&D是一个复杂的运营过程,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研究、第二阶段研制、第三阶段即生产。 7、根据R&D的区位要求,跨国公司的R&D的区位一般应趋于大都市区、科研机构集中区和公司总部所在地。 8、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和时间性等特点。 10、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互补性、竞争性和变化性 等。 11. 在全球尺度上,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位于( A ) A 少数主要城市 B 绝大多数大城市 C 经济中心 D 边境地区 二、名词解释(掌握) 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折衷理论: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生产链:从原材料、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成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三、问答题: 1.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掌握) 答: 跨国投资的原因: (一)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1.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将这三个阶段与企业区位选择联系起来,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新产品阶段:特点:⑴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⑵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⑶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宣传费用高,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这些特点要求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首先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区范围的扩大,在其它发达国家开始有一部分新产品的生产,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国际市场。 成熟产品阶段:特点:⑴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⑵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品的成本(出厂价格+运费)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⑶由于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种国际投资也以发达国家为主。 标准化产品阶段:特点:⑴产品已经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⑵生产企业的区位选择在成本最低的区域。⑶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此阶段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生产企业建厂投资(地价、建筑材料等)、关税等。生活消费品和奢侈品的关税差距很大,整机

经济地理学-简答题整理

经济地理学-简答题 1.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②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2)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意识、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环境和管理秩序 (3)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4)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 某一特定区域发展; ②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 ③政府通过指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经济活动行为; 3.杜能农业区位伦理论前提(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4.韦伯工业区位论 (1)三个基本假定条件 ①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②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③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 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2)在假定条件下,分成三阶段构筑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台湾经济地理空间格局分析

台湾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摘要:通过对台湾地区区域经济总体特征、静态格局、动态格局的分析,本文认为台湾本土区域经济差异有待缩小,内部一体化程度有待提升,应加强次区域合作发展,促进台中都市圈、台南都市圈、高雄都市圈的形成,以增强台湾经济的内生基础。 关键词:台湾;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1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经济遇到严重挑战,此后又随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而逐渐复苏,众多学者从外部环境、产业、对外贸易等视角对台湾经济复苏的因素、台湾经济未来发展的挑战与趋势进行了剖析[1-10],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综观既有研究,尚未有研究对台湾内部的空间经济不平衡进行分析。空间经济不平衡现象是区域发展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它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在发达国家内部和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同样存在,这种空间不平衡现象是当代诸多争论中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地理学则试图揭开这种空间不平衡发展之谜[11],其核心问题是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集聚现象[12]。基于此,本研究拟利用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台湾内部的经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以期提供理解台湾经济的内生视角。 2研究数据与方法 2.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是福建省相望,全省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基于经济发展情况与数据获取难易程度的考虑,本研究选取台湾本岛内的19个县市以及位于澎湖列岛的澎湖县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采用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编撰的《统计年鉴》,由于数据获取原因本研究对台湾地区2011年和2012年各县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此外,本研究所采用的行政区空间数据则是笔者根据维基百科中文网提供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陈国岱 摘要:本文将简要介绍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核心理论,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 关键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 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著作: 《国际经济学》,《流行的国际主义》,《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兜售繁荣—期望低谷时期的经济意识和空谈》,《汇率的不稳定性》。 一、新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凭借自己的天才与勤奋,开拓出新贸易理论、经济地理学等全新的研究领域,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将此奖项颁给他是为了表彰其“证明了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及经济活动区域的影响”。克鲁格曼获奖的原因是,他从1979年就开始从事的研究解释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以及何种商品出自何处及为什么会这样。 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①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绝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利。②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相对比较优势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每一个国家,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均可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③俄林的资源察赋说: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认为各国生产要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资源察赋状况)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高中一年级地理知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一)第五单元第一节——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 了解不同阶段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 明确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现状。 (二)学习指导 【知识结构】 ??????? ?????????????????????????????因素增多,阿以冲突的原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球合作与冲突国际政治的地、印等多极格局美、西欧、日、俄、中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地图变化 两次大战引发世界政治国际政治关系图全球政治区域划分的地概念政治地图两次大战及其影响地理格局世界政治 【知识要点】 一.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德国领土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2. 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 3. 沙皇俄国经过十月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 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 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 2. 英法被严重削弱 3. 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 4. 欧洲政治上出现分裂,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 5. 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 二.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除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外,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 政治经济中心 三.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一)主要区域性国际组织 1. 阿拉伯国家联盟 2. 非洲统一组织 3.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二)主要地区性冲突 1. 阿以冲突 2. 海湾战争

3. 科索沃战争 【教材分析】 一. 本课讲述三个问题:一是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二是当前一超多强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二是国家间地缘政治冲突相合作的特点及其表现。 二. 世界政治地图表现了一定时期各种类型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政治体系的区域划分和组合对立关系。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则可以体现区域或者全球政治现象的发展过程。意识形态、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是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三.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教材以欧洲政治地图的演变为例,讲述主要参战国对阵形势和战后政治地图的重划。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也主要集中在欧洲。 1. 西方列强看来,海外殖民地的多寡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工业技术的扩散,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跳跃式地赶上并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欧洲,英、德矛盾最为突出。德国垄断资本实力超过英国.殖民地却不及英国的1/ll。在争霸过程中。英向法俄集团靠拢,德奥意则结成盟友。l914——l918年、旨在瓜分世界、分割和重分殖民地及财政资本势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在这两大对立集团之间进行。在战争中,日本在1914年对德宣战,却不出兵欧洲战场,而是借机在亚洲扩大势力和影响。意大利在1915年向奥匈宣战,加入协约国阵营。1917年、俄国发生革命而退出战争。美国则向德国宣战。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间的根本矛盾,相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又发生新的变化。美国和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水平跃居世界前两位。德国在英美扶持下重新崛起、为再度称霸世界奠定经济基础。后起的日本和意大利不满于战后现状、企图侵占更多的领土和殖民地。德国、意大利、日本先后走上疯狂对外扩张的道路。并在20世纪30年代结成企图征服世界的轴心集团。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地图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亚洲的中国、朝鲜和越南,欧洲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及拉丁美洲的古巴,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战前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蒙古一起构成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2)两大阵营的形成与东西对抗。由于国家利益和战略构想发生冲突,美苏两国关系从战时的结盟不断走向紧张直到全面冷战,并按意识形态差异分别组建了经济集团和政治军事联盟。美国为遏制苏联,在从北大西洋经西欧、地中海、中东、东南亚到西太平洋和东北亚的漫长地带,建立了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体的庞大军事集团。战后在阿富汗、越南、中东、柬埔寨等地爆发的地区冲突,都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有关。 (3)亚非拉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长期遭受外国侵略、压迫和剥削的历史。基于发展经济、改变长期落后状态的迫切要求和共同利益。它们采取各种形式联合起来,例如不结盟运动、各种行业性或地区性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发展中国家合法利益、反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三个世界的划分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两极格局阵线分明、相互对峙、针锋相对和全面对抗的态势不同,多极化的世界政治地图呈现出既有矛盾又有联系、既有斗争,又有合作的复杂局面。应该说,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与两极格局的分化和瓦解相伴的。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区位 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 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因子 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中心地 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性 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规模经济 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即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 范围经济 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接触扩散 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 等级扩散 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主导产业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高比较优势

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和高产业创新能力的特点 支柱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 区域创新网络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增长极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极化效应 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的作用。 涓滴效应 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有利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经济地方化 地方化也称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