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探析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探析

作者:尹霞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3期

摘要: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中理想的生境走廊,最高质量的城市绿线。城市滨水景观直接关系到城市结构、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侧重于城市滨水景观滨水景观生态、自然化设计、滨水区游憩空间景观设计及以石家庄滹沱河景观规划项目为例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城市滨水景观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力图构建一个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水景观带。

关键词:滨水景观;城市规划;自然景观;生态绿廊;游憩空间

一滨水区生态景观

(一)滨水区空间的营造

开放空间保护城市河流沿岸的溪沟、湿地、开放水面和植物群落,构成一个连接建成区与郊野的连续畅通的带状开放空间,利用它把郊外自然空气和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滨水开放空间廊道还应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的网络。线性公园绿地、林荫大道、步道及自行车道等皆可构成水滨通往城市内部的联系通道,在适当地点还可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或地标等。

(二)滨水区绿色廊道的建立

规划层面上,建立完整的河流绿色廊道,即沿河流两岸控制足够宽度的,在此控制带内严禁任何永久性的大体量建筑修建,并与郊野基质连通。从而保证河流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水系廊道绿地还应向城市内部渗透,与其它城市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道路绿地、高压走廊等防护绿地、线性公园绿地等皆可构成联系通道。

植物设计层面上,绿化植物的选择以培育地方性的耐水性植物或水生植物为主,同时高度重视水滨的植被群落,它们对水际带和堤内地带这样的生态交错带尤其重要,应尽量采用自然化种植设计。

二滨水区游憩空间景观

城市滨水区既是陆地的边缘,也是水的边缘,然而,再自然化的滨水环境本身也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根据其周围环境的特点,滨水区可以满足如公共游憩空间、农业耕种养殖以及作为城市拓展的核心区域等需求。

(一)滨水游憩空间活动类型

滨水游憩空间的开发从根本上而言是要实现人们的游憩活动,作为大众休憩消闲的聚集地。一个景色优美的城市滨水区“开放空间”,必须把广大市民吸引到水滨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才可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市民在滨水区的活动可以分成娱乐型游憩、观景型游憩、体育型游憩、聚会型游憩等10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游泳、钓鱼、嬉水、划船、水上游览等与水接触的娱乐活动;散步、揽胜、观光、照相等观光休息活动;历史古迹游览、节日活动、纪念日活动等集会活动等。不同的游憩活动对应不同的游憩空间。

(二)滨水游憩空间构成

滨水游憩空间主要包括观景空间、交通空间、植物空间、游憩活动空间、滨水区职能空间。

(三)滨水游憩空间文化特征分析

城市滨水区往往与城市历史紧密联系,其一大特点是在长期的城市历史演绎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并仍在通过文化载体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文化,无论是保存完好的、还是残缺的、甚至是遭到毁坏的,都应该作为规划的重要元素,在构成新的城市形象和领土特征方面发挥骨架的作用。

城市滨水区“开放空间”人文景观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历史延续和特色风貌,了解和分析人文景观资源,在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加以保护和利用,使滨水区“开放空间”融入当地的朴素风情和历史文化,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城市的新形象。这是切实地体现延续城市文脉原则的重要手段。

(四)滨水游憩空间形态分析

空间结构是不同功能的组成要素在总体规划布局上相互关系的反映。凯文·林奇指出城市空间结构不仅凭借客观物质形象和标准,而且依据人在其中的体验与感受来判断。构思滨水区空间结构要善于从城市现状中捕捉特性,既要有科学依据,又要合理预测。线性结构、块状结构和组团式结构是表达滨水空间内在的组织方式。

线性——沿水体延伸扩展

由自然形态的各种边界(海岸、河岸、湖岸线等)、道路(陆域、水上游线、交通干道线)及空间视廊、绿化带构成典型的线性结构。这种结构由于可以获得较长的边界而具有全开敞性,具有明显的内聚力和方向性,沿线性向两端运动延伸增长的特点,而且比较容易与城市发展的其它因素协调。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的外滩和滨江公园,它们以中山路和滨江路为界限,在密集的城市与黄浦江之间保留了一片带状“开放空间”,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观光浏览、休憩活动的主要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