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准化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

作业标准化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
作业标准化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作业标准化

有一次在某企业进行内训时,该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像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的四大目的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二、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

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准,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许多标准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例如,“要求冷却水流量适中”。什么是流量适中?不可操作。“要求小心地插入”,什么是“小心”?不可理解。其实,一个好的标准的制定是有要求的,要满足以下六点:

1、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施3.0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

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

“使用离心机A以100+/-50rpm 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

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5、现实: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标准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可操作性差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我们可以在许多企业车间的墙上看到操作规程、设备保养等标准,我们比较一下下面二个表,感受一下什么是可操作性。

下面是国内某企业的《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指南,开机前应检查油位、油位计。

2)、检查设定值,将压缩机运行几分钟,检查是否正常工作。

3)、定期检查显示屏上的读数和信息。

4)、检查加载过程中冷凝液的排放情况,检查空气过滤器,保养指示器,停机后排放冷凝液。

5)、当压力低于或高于主要参数表中限定值时,机组不能运行。

6、修订:标准在需要时必须修订。在优秀的企业,工作是按标准进行的,因此标准必须是最新的,是当时正确的操作情况的反映。永远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标准。在以下的情况下修订标准:

·内容难,或难以执行定义的任务

·当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改变时

·当发现问题及改变步骤时

当部件或材料已经改变时

当机器工具或仪器已经改变时

当工作程序已经改变时

·当方法、工具或机器已经改变时

·当要适应外部因素改变(如环境的问题)时

·当法律和规章(产品赔偿责任法律)已经改变时

·标准(ISO等)已经改变

三、标准化的过程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指望本月发出红头文件,下个月各种符合要求的标准就完成了。在进行标准化时一定要有耐心,有些人会认为我把经验写出来后就变得不重要,工作与薪水都不保险了,有这种想法十分正常,完全可以理解。因此,营造良好的改善氛围非常重要,比如管理看板、合理化提案制度、部门/公司改善发表大会、改善能手、标准化竞赛等等,让做得好的有成就感,做得不好的有压力,逐步引导,最终完成有效的标准化过程。

笔者指导的甘肃山丹水泥厂经过8个月的努力,在现场管理工作标准化方面卓有成效,成为甘肃省建材行业现场管理标兵。他们提出现场管理的工作都要按照“五按五干五检”,即:

·按程序、按线路、按标准、按时间、按操作指令

·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间干、按什么线路干、干到什么程度

·由谁来检查、什么时间检查、检查什么项目、检查的标准是什么、检查的结果由谁来落实

用这样的要求来规范、评价及检查每项工作,使现场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下图是山丹水泥厂为了现场工作标准化而在各个岗位设立的工作管理图(工作程序图:标识

所属工作职责、设备巡检线路、设备保养点、保养方法;时间序列分解图:以15分钟为单位明确所要做的事情;岗位工作内容:明确具体工作内容)。

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标准化在国内许多企业有体系、制度、意识上的障碍,但必须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才能真正让“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3

我顶!

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

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生产作业人员行为和各专业生产流程,真正实现生产现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建立常态的标准化作业管理和考核机制,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输电设备运行、检修、技改和试验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工区所属班组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标准化作业是指工区对电网输电设备运行、检修、技改和试验等现场生产作业的全过程为主要内容,按照工区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订作业程序和工艺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本制度所称的全过程控制是指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 的操作,按照电力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对电力生产现场的作业活动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程序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本制度所称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指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 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对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起指导作用,并作为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平时学习和生产培训主要教材。

第二章标准化作业的管理部门及职责第四条南电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和工区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标准化作业归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输电设备运行、检修和试验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负责拟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 第五条南电安全监察部门负责标准化作业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监督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质量。 第六条南电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分期分批,分专业对各级生产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组织工作。 第七条南电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和工区生技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归口管理,指导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全过程管理,组织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查。 第八条南电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工区现场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相应的生产技术部门共同审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负责监督本单位生产一线人员的培训质量。 第九条南电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生产一线人员培训的组织实施,指导员工制定个人学习培训计划,并检查落实。 第三章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第十条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南电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依据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试行)》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结合银南电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看板管理 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尤其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管理看板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对数据、情报等的状况一目了然地表现,主要是对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它通过各种形式如标语/ 现况板/ 图表/ 电子屏等把文件上、脑子里或现场等隐藏的情报揭示出来,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掌握管理现状和必要的情报,从而能够快速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因此,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按照责任主管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公司管理看板、部门车间管理看板、班组管理看板三类。如下表所示。

“安全无灾害板” “安全无灾害板”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开展的每日提醒活动,包括安全无灾害持续天数、安全每日一句、安全教育资料与信息。一般设置在大门口员工出入或集中的地方。“班组管理现况板” “班组管理现况板”是集合部门目标、出勤管理、业务联络、通讯联络、资料、合理化建议、信箱等内容,是班组的日常管理看板,一般设置在休息室或早会的地方。“定期更换板” “定期更换板”是根据备件的使用寿命定期进行更换的管理看板,一般张贴在需要更换作业的部位,方便任何人检查或监督。优点是能将文件上或电脑里要求的作业事项直观表现于现物上,不容易遗忘。“ QC 工具” “ QC 工具” 开展主题活动必要的手段,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工作失误或品质不良运用QC 工具展开分析讨论,并将结果整理在大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提醒防止发生这样的问题,而且大家随时可以提出新的建议并进行讨论修订。一般适合于工作比较单一的情况,或特定的课题活动,并不是每个小课题都这样。“ TPM 诊断现况板” “ TPM 诊断现况板” 是为了持续推进TPM 活动而进行的分7 阶段的企业内部认证用记录板,体现小组活动水平的高低,阶段越高水平越高。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 标准化 在某企业进行内训时,该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像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 2 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的四大目的

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考核1.doc

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考核 1 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生产作业人员行为和各专业生产流程,真正实现生产现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建立常态的标准化作业管理和考核机制,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输电设备运行、检修、技改和试验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工区所属班组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标准化作业是指工区对电网输电设备运行、检修、技改和试验等现场生产作业的全过程为主要内容,按照工区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订作业程序和工艺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本制度所称的全过程控制是指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 的操作,按照电力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对电力生产现场的作业活动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程序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本制度所称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指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

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对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起指导作用,并作为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平时学习和生产培训主要教材。 第二章标准化作业的管理部门及职责第四条南电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和工区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标准化作业归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输电设备运行、检修和试验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负责拟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 第五条南电安全监察部门负责标准化作业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监督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质量。 第六条南电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分期分批,分专业对各级生产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培训组织工作。 第七条南电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和工区生技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归口管理,指导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全过程管理,组织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查。 第八条南电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工区现场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相应的生产技术部门共同审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负责监督本单位生产一线人员的培训质量。 第九条南电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生产一线人员培训的组织实施,指导员工制定个人学习培训计划,并检查落实。 第三章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现场标准化管理

1现场布置 1.1平面规划管理 1.1.1平面规划程序 1.平面规划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进行编制,常务副经理批准后实施,并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平面规划根据工程规模可按总体、分部(工区)和场区分别编制。 2.大型临时设施应执行“设计-审批-制作-安装-验收-投入使用”的程序,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验收,需地方或上级有关部门鉴定的应组织鉴定。 1.1.2现场平面规划原则 1. 现场布置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整齐划一、环保节能、永临结合”的原则。 2. 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和林地,优先选择用地界内土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3. 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畅通。 4. 施工区域划分和场地的确认应符合施工流程的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充分考虑水、电、路的综合安排。 5. 充分利用各种永久建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6. 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7. 符合安全、环保、消防、防爆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8.大型临时设施应执行“设计-审批-制作-安装-验收-投入使用”的程序,由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验收,需地方或上级有关部门鉴定的应组织鉴定。 9.现场平面规划应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施工不同阶段及场地条件进行调整。 1.1.3现场平面规划图内容 现场平面规划图分为总平面布置图、分部(工区)平面布置图、场区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与既有道路和新建或规划道路、既有铁路线路、河流及电力线、通信光缆的位置关系。 2. 线路中线位置及里程、桥涵、隧道等结构物的位置及里程。 3. 需要拆迁的建筑物,因施工需要临时改移的公路、道路、河流及各种管线的位置。 4. 临时生产房屋位置,包括:生活及办公用房、工地试验室、加工场及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设备放置场所。 5. 主要加工场区位置:铺轨基地、预制梁场、预制轨板场、混凝土搅拌站、改良土拌合站等。 6. 大堆料的堆放地点及机械设备集中停放地点。 7. 水源、电源、配电房、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布置。 8. 运输道路及临时便桥、过渡工程设施的位置。 9. 取土和弃土场位置。如取土和弃土场离施工现场较远时,在平面布置上无法标注时,可用箭头指向取土和弃土场方向并加以说明。 10. 排水系统的布置。 11. 划分施工区段,标出局经理部、分部(工区)驻地、生活区的位置。 12. 重点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布置,应根据现场条件并结合施工方案,在布置时应给予细化。首先,突出主体工程施工部署,确定施工辅助设施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位置;第二,确定搅拌站位置及仓库、棚、预制构件厂、构件成品、材料露天堆放位置;第三,确定生产生活办公区域;第四,运输主干道和引入便道位置;第四,水、电、汽、通信管线位置;第五,场内排水系统布置。 1.1.4平面图绘制方法 1.在一定比例的线路平面图(或地形图)上进行各种临时设施、场地的布置。 2.首先标明场外道路的引入(场外道路指既有公路或乡村道路),其次确定施工场地、生活场地,第三是场内主干道路,第四是临时房屋,第五是水、电、动力、通信管线及其他动力设施,第六是任务划分区域,最后绘制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3.临时设施及新建工程、既有工程所使用图例、符号应按铁路施工企业通用符号、图标进行标注。 4.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的文字、图表说明:对图上采用的标注符号、图示分别加以说明,施工场地平面布置的重点要加以说明。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11)(1)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标准化 有一次在某企业进行内训时,该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象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的四大目的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

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二、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 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准,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许多标准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例如,“要求冷却水流量适中”。什么是流量适中?不可操作。“要求小心地插入”,什么是“小心”?不可理解。其实,一个好的标准的制定是有要求的,要满足以下六点: 1、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施3.0A 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使用离心机A以 100+/-50rpm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5、现实: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标准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可操作性差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我们可以在许多企业车间的墙上看到操作规程、设备保养等标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深圳市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 理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使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现标准化、统一化,以改善企业形象,以现场管理推进工程整体质量的管理,特制定本方案。各工程分公司、施工项目部必须遵照实施。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手册》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 三、实施要求: 1、现场临设: (1)、施工单位必须全面贯彻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施工现场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2)、施工现场主入口必须设置大门。大门净宽度设置要求不小于6米,两边设置门柱,门柱为截面600*600高不小于3米的实心砖砌体,水泥砂浆抹灰、白色条砖饰面。大门为钢制,门扇采用钢板焊制,中间留设1米宽小门。大门框、扇刷蓝色油漆。大门平时为封闭,门扇可喷涂字样“施工重地,闲人免进”或“深圳市建公司”,人行小门

上部悬挂“进入施工现场、佩戴安全帽”的图文标识牌。 (3)、门头设置:统一设置为900高、长8米的灯箱标牌,灯箱罩面为蓝底图文喷涂材料,门头喷涂文字为“郊区二建承建XXX工程”字样。 (4)、围墙设置:施工现场要求采用1.8米高的彩钢板连续设置封闭围墙,彩钢板底部采用砖砌体砌筑围墙基础,要求墙基要牢固、上口找平、内外抹灰;彩钢板围墙支设统一白面向外,要求支设要牢固、稳定,彩钢板面保持整洁、美观。彩钢板围墙可沿墙里侧保持一定间距设置加固钢立柱,钢立柱上口用钢管预留插孔(插彩旗用)。 (5)、施工现场大门口一侧设置现场管理八牌一图,要求内容齐全、标牌规范。 (6)、施工现场实行办公区、施工区分设,施工现场不设生活区。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门房和办公室。施工现场的门房、办公室、仓库、标养室等等临时用房必须为彩钢板房(或砖砌砌体抹灰涂料饰面+彩钢板顶棚),屋高在2.1米以上,屋顶颜色为蓝色。 门房设置在大门内附近,门房内只摆设办公桌椅,墙面悬挂门卫制度、保卫制度及责任分解图,门房工作人员佩戴袖标,严格按照门卫制度管理施工现场出入人员、车辆。室内保持干净整洁。 办公区要求设置砖砌透视围墙,办公区设置花池,其余地面作混凝土硬化。办公室内要求地面为饰面砖。室内设置卫生制度,保持办公室内干净整洁。 施工现场设置水冲厕所一座,并安派专人定期清扫,保持厕所内

(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三大工具

现场管理的三大工具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标准化 有一次在某企业进行内训时,该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像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的四大目的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二、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 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准,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许多标准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例如,“要求冷却水流量适中”。什么是流量适中?不可操作。“要求小心地插入”,什么是“小心”?不可理解。其实,一个好的标准的制定是有要求的,要满足以下六点:1、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施3.0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使用离心机A以100+/-50rpm 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酸碱作业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

酸碱作业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 1 基本要求 1.1本规定适用于运行部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涉酸碱作业。 1.2涉酸作业是指成品硫酸、废硫酸、盐酸装卸,硫酸收集桶移动,管道发生泄漏工艺处理时排放,静设备、机泵检修及检修前设备内硫酸排放等可能造成人体与硫酸接触的作业。 1.3涉碱作业是指液碱的装卸,桶装液碱移动,固碱配制液碱作业,管道发生泄漏工艺处理时排放,静设备、机泵检修及检修前设备内碱液排放,酸液中和池加碱作业等可能造成人体与碱接触的作业。 1.4具体作业内容如下: 常规作业:成品硫酸装车,废酸卸车,液碱卸车,盐酸卸车、 酸液中和池加碱作业 非常规作业:硫酸收集桶移动,管道发生泄漏工艺处理时排 放,静设备、机泵检修及检修前设备内硫酸排放,桶装液碱 移动,固碱配制液碱作业,管道发生泄漏工艺处理时排放, 静设备、机泵检修及检修前设备内碱液排放等。 1.5作业期间应全程视频监控 2、职责 2.1监护人职责: 2.1.1监护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1.2熟悉危化品特性和安全设施分布;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1.3监护人接到“涉酸碱作业确认审批表”后,逐项检查落实措施;检查现场的情况。 2.1.4作业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收回许可证,暂停作业。 2.2作业人职责 2.2.1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2.2作业前应认真查看许可证内容,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和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安全措施。 2.2.3许可中所列安全防护措施须经落实确认、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作业。 2.2.4作业人员在规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3安全专业人员 负责对涉酸碱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4作业票审批人员(区域副班长以上人员) 负责对涉酸碱作业现场安全措施检查并审批作业。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酸碱作业安全管理包括危害识别、作业审批表办理程序、作业安全措施、作业审批表管理等。 3.1 危害识别 进行酸碱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JSA分析,根据识别与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高风险作业应编制“施工方案”。

浅谈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浅谈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多年来,由于建筑业本身固有的露天作业、危险性大等特点,在传统的粗放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下,社会把“建筑工地”当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建筑工人”也成了素质低下人群的典型代表。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高低不仅事关工程质量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建筑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影响到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施工现场推行标准化管理是建筑业管理方式的重大革新,是重塑建筑业形象、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目前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标准化示范工地的创建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反映了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从近几年标准化示范工地分布情况来看,各地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地区之间,各类工业园区、城市结合部和村镇工程标准化推广工作相对滞后,大部分工程执行标准不到位,现场管理不规范。部分企业主动意识差,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执行标准不够高。有的企业对标准化管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认为创建标准化工地只是硬件投入,忽视了软件建设。个别企业临建达到一流水平,软件处于二流状态,内部管理一片混乱,主要表现在项目部人员不齐,工作涣散无力,总包指挥不动分包;技术工人持证上岗率达不到规定要求;部分企业现场管理人员无劳动合同、无社会保险;班前教育形同虚设,没有实质性内容;技术交底不详细,没有指导性、针对性,作业人员对危险因素不清楚、不明白;质

量管理控制措施未落实,工程实体仍存在部分质量通病。这些现象说明了部分企业从根本上误解和违背了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本质内涵。 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释义及内涵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就是借鉴工业生产标准化理念,通过引进系统理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队伍管理、合同履行等要素进行整合熔炼、缜密规范,形成密切相关、交织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新体系。其目标是以实施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为突破口,整合管理资源,建立有效的预防与持续改进机制,全面改革现场管理方式和施工组织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监管和产业发展水平。 其内涵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以往分割、独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管理、队伍管理进行整合与熔炼,使四项管理互相渗透、互为作用,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并将国际通行的质量、安全、环保三大管理标准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有机融入其中,优化管理流程,形成管理合力,实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的升华,促进施工现场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二是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的协调、有序管理做出标准化要求,注重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建筑的管理理念,实现场容场貌的秩序化,进而彻底扭转社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标准化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标准化 有一次在某企业进行内训时,该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像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一、标准化的四大目的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二、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 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准,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许多标准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例如,“要求冷却水流量适中”。什么是流量适中?不可操作。“要求小心地插入”,什么是“小心”?不可理解。其实,一个好的标准的制定是有要求的,要满足以下六点: 1、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经验交流与总结 为了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标准,改善施工环境,结合我公司多年的管理经验,集思广益,积极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科学化。故我们应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努力打造标准化管理企业形象。 一、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执行依据 依据国家《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设部《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国家、省、市规范与标准及相关文件精神。 二、方案编制 施工前,应由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编制文明施工专项方案。专项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确认。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涵:施工现场围挡、临建设施、扬尘整治、场容场貌、卫生管理、环境保护、消防等主要内容。 三、围墙、围挡标准 1、市区内所有施工现场围墙、围挡标准必须采用统一形式,总高度不得低于2.5米。一般施工现场围挡总高度不得低于1.8米。墙板统一使用白灰色,立柱统一使用浅灰色。墙板与墙板之间应设置钢柱,墙板侧边靠紧钢柱。钢柱为截面为100mr K 100mr K 3mn方管钢, 高度为2.03m,钢柱底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m M 240mr K 240mm钢板。 2 、围挡墙必须设置基础,基础高度不低于0.2m,宽度不小于0.24m。 3、建筑施工现场应使用工具式彩色喷塑钢板围挡墙进行全封闭围挡,围挡墙外观应美 观洁净、安全牢固,确保无歪斜、破损和乱涂乱画。围挡墙内外应保持整洁,禁止依靠围挡墙堆放物料、器具等。在建建筑物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全封闭 围挡,并及时整理、维护,确保严密、清洁、平整、美观。密目式安全立网应封闭严密、

现场标准化管理

现场标准化管理: 一、场容场貌 1、施工现场布置设施,设备按布置图,设计合理,并随施工的不同阶段及时更换现场布图牌,合理调整现场临时设施,机械的布置。 2、在基础施工阶段由原道路的基础上,待维护结构与地下室结构之间回填后在回填区域补做硬地面,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现场布局合理。 3、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合理设置排水的沟槽,集水井、池、并有可靠能力将场内雨水及时快速排放在指定的排水设施内,让施工现场雨后不存积水、使场内道路清洁交通畅通行走方便。 4、专人负责清理排水沟、沉淀的淤泥杂物确保排水畅通。 5、工地实行围墙封闭施工,工地大门设单位标牌与工程广告、安全标语、大门设置、保证进场车辆安全通行、且安全稳定。施工现场与围墙按公司有关要求、设置宣传图廊做安全宣传和广告牌。 二、材料堆场 1、砖、石根据类别、分别堆放、规方标准角随用随清布局合理安全整洁。 2、钢管、脚手等材料运进现场分类集中、区别堆放、分别插标牌。 现场混凝土与砂浆搅拌站,按三阶段合理布置(基础、主体、装饰)、布置要保证交通方便,有存料场和仓库.或有防雨罩棚等。 3、水泥筒仓袋装、散装区别保管,散装设水泥罐存放,标识明确,记载记录齐全。 三、临时设设置足够数量的办公室和职工宿舍。 1、设置与职工生活相关的临时设施男、女厕所、浴室建设职工食堂及相关配套设施设,门卫、自行车棚。 2、为施工生产、须设的施工用房临时配电间、电工间、机工间、普通五金仓库、木材玻璃仓库、氧气、乙炔仓库。

3、设危险品仓库,按规程要求配齐防火设施及工具并做专用台箱架。 四、生活卫生 1、生活卫生纳入现场总规划,落实卫生兼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制。 2、施工现场设开水间,有消毒设备,高温季节满足供应消暑降温饮用水。 3、食堂卫生符合卫生法及其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保持清洁严禁交叉污染,食堂排水设井沉淀定期专人清理。 4、男、女厕所派专人管理,保证现场在施工中清洁无害。 5、生活区落实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环境协调好市容监察部门,地区公务所有关工作,不因施工而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设专人负责楼层楼面.现场道路的清扫和卫生保洁工作,卫生垃圾随时处理。 五、文明建设措施 1、开展文明教育,施工人员均要遵守哈市文明“七不准”规范。 2、加强班组建设,有安全记录有良好的班容班貌,项目经理部给施工班组提供一定的活动的场所,提高班组整体素质。 3、加强工地治安综合治理,作到目标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施工现治安防范措施有利,重点要害部位防范措施有效到位。 4、施工现场的外包队伍人员组织情况明了建立档案卡与分包队伍签定治安协议书,对外包人员加强法制教育。 5、现场工作人员均佩带胸卡,胸卡标明工作部门、单位,按一定规则统一编号。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看板管理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看板管理 管理看板 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尤其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管理看板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对数据、情报等的状况一目了然地表现,主要是对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它通过各种形式如标语 / 现况板 / 图表 / 电子屏等把文件上、脑子里或现场等隐藏的情报揭示出来,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掌握管理现状和必要的情报,从而能够快速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因此,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按照责任主管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公司管理看板、部门车间管理看板、 下面我们通过部分事例来简单说明如何进行运用。 “目标分解展示板” 目标分解展示板能使高层领导从日常管理里解脱出来。所谓目标分解,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一级指标向二级、三级指标层层展开的一个系统验证图。制订时必须根据公司经营方针,对主要的指标进行重点分解管理,一般步骤如下:第一、综合目标设定:进行对比后选定课题,确定综合目标。 综合目标不宜选定太多,否则会分散注意力。一般选定 1 个指标或 2~3 个

指标,大多数情况不超过 4 个指标,其目标值应用数值具体表示出来。(如表) 第二、目标展开:按 TP (综合生产力)目标展开,树立对策体系。目标一般可以按照产品、工序、原因、技术等来分解。但应考虑以下情况,如现象把握难易度,对策实施难易度,成果把握难易度等,然后决定按什么顺序来展开。(表 2)所示是具体展开方式选定的事例。

第三:对策选定:对策检讨、选定,树立对策方案,验证。 为达成每个目标值应探索能够实践的具体对策。至今为止,企业在以BOTTOM UP (由下到上)为主的改善活动中,经常出现一些因对策选定盲目而发生负作用的事例,或是对“ 什么是对策” 进行直观的判定,或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树立并实施对策而使在对效果不能预测的状态下盲目实施,造成无法获得其改善成果。 为了预防上述这样的问题,提高目标完成率,在目标展开阶段开展原因验证的工作至关重要,这样对于对策手段的选定会大有帮助。 “设备计划保全日历” “设备计划保全日历”是指设备预防保全计划,包括定期检查、定期加油及大修的日程,以日历的形式预先制订好,并按日程实施。优点是就像查看日历一样方便,而且日历上已经记载了必需做的事项,等完成后做好标记。 “区域分担图” “区域分担图”也叫责任看板,是将部门所在的区域(包括设备等)划分给不同的班组,由其负责清扫点检等日常管理工作。这种看板的优点是从全局考虑,不会遗漏某区域或设备,是彻底落实责任制的有效方法。 “安全无灾害板” “安全无灾害板”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开展的每日提醒活动,包括安全无灾害持续天数、安全每日一句、安全教育资料与信息。一般设置在大门口员工出入或集中的地方。 “班组管理现况板” “班组管理现况板”是集合部门目标、出勤管理、业务联络、通讯联络、资料、合理化建议、信箱等内容,是班组的日常管理看板,一般设置在休息室或早会的地方。 “定期更换板” “定期更换板”是根据备件的使用寿命定期进行更换的管理看板,一般张贴在需要更换作业的部位,方便任何人检查或监督。优点是能将文件上或电脑里要求的作业事项直观表现于现物上,不容易遗忘。 “ QC 工具” “ QC 工具” 开展主题活动必要的手段,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工作失误或品质不良运用 QC 工具展开分析讨论,并将结果整理在大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提醒防止发生这样的问题,而且大家随时可以提出新的建议并进行讨论修订。一般适合于工作比较单一的情况,或特定的课题活动,并不是每个小课题都这

生产现场管理三大工具

生产现场管理三大工具 工厂从建厂到现在快要接近三个年头了,车间的现场管理部分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为了理清思路,达到公司期望的要求。看了一些现场管理方面的书籍及文章,觉得此篇比较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现以此分享。并希望对部门内的工作有所帮助及收益。 1、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1、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施3.0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使用离心机A以100+/-50rpm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5、现实: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标准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可操作性差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我们可以在许多企业车间的墙上看到操作规程、设备保养等标准,我们比较一下下面二个表,感受一下什么是可操作性。 6、修订:标准在需要时必须修订。在优秀的企业,工作是按标准进行的,因此标准必须是最新的,是当时正确的操作情况的反映。永远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标准。在以下的情况下修订标准: ?内容难,或难以执行定义的任务 ?当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改变时 ?当发现问题及改变步骤时 ?当部件或材料已经改变时、当机器工具或仪器已经改变时、当工作程序已经改变时 ?当方法、工具或机器已经改变时 ?当要适应外部因素改变(如环境的问题)时 ?当法律和规章(产品赔偿责任法律)已经改变时 ?标准(ISO等)已经改变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指望本月发出红头文件,下个月各种符合要求的标准就完成了。在进行标准化时一定要有耐心,有些人会认为我把经验写出来后就变得不重要,工作与薪水都不保险了,有这种想法十分正常,完全可以理解。因此,营造良好的改善氛围非常重要,比如管理看板、合理化提案制度、部门/公司改善发表大会、改善能手、标准化竞赛等等,让做得好的有成就感,做得不好的有压力,逐步引导,最终完成有效的标准化过程。

现场管理三大工具

现场经管三大工具 现场经管三大工具之一--规范化 有一次在某企业进行内训时,该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经管者头疼的问题。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象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规范化。 所谓规范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规范、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规范(或称规范书)。制定规范,而后依规范付诸行动则称之为规范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规范即认为已完成规范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规范化。 创新改善与规范化是企业提升经管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经管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规范化则是防止企业经管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规范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经管水平。 一、规范化的四大目的 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之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或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规范化。 规范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规范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

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规范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规范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规范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二、良好规范的制定要求 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规范,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许多规范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例如,“要求冷却水流量适中”。什么是流量适中?不可操作。“要求小心地插入”,什么是“小心”?不可理解。其实,一个好的规范的制定是有要求的,要满足以下六点: 1、目标指向:规范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规范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M”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施3.0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M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规范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规范。为了达到这一点,规范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使用离心机A以 100+/-50rpm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5、现实:规范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规范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可操作性差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我们可以在许多企业车间的墙上看到操作规程、设备保养等规范,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A

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摘要:施工现场工作的标准是所有施工人员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和依据,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释义、内涵和特点、推进措施;分析了推广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带来的效益,最后谈了推广标准化管理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施工现场标准化,信息化,程序化 1、推广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1.1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释义 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就是运用工业生产标准化理念,通过引进系统理论,整合原有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队伍管理等单体概念,形成密切相关、交织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新体系。其目标是以实施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为突破口,整合管理资源,建立有效的预防与持续改进机制,全面改革现场管理方式和施工组织方式,做到市场行为规范化、场容场貌秩序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内部管理信息化、监控手段科学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振企业核心竞争力。 1.2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的管理,将标准化活动贯穿于施工现场管理的始

终,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其内涵和特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2.1是将以往分割、独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管理、队伍管理进行整合与熔炼,使四项管理互相渗透、互为作用,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并将国际通行的质量、安全、环保三大管理标准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有机融入其中,优化管理流程,形成管理合力,实现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的升华,促进施工现场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1.2.2是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的协调、有序管理做出标准化要求,注重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的管理理念,实现场容场貌的秩序化,进而彻底扭转社会对施工现场“脏、乱、差”的传统印象,塑造全新的形象。 1.2.3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行为规范的要求贯穿于标准的全过程,建立对从业人员和执业行为的自律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素质的快速提升。 1.2.4是提出工程建设活动全过程的行为准则和检查考核标准,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使企业对应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何种程度明明白白,大大提高其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实现市场行为的规范化。 1.2.5是对工程施工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行程序化管理,做到质量与安全管理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尤其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