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铁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高

加强铁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高
加强铁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高

加强铁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高

摘要:加强铁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高,分析了铁路企业人才队伍的现状,并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企业高技能人才职工素质提高

铁路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铁路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切先进的技术、装备、工艺都要靠一线职工来应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靠一线职工来完成。随着铁路生产力的迅速提升,运输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尤其是高速重载铁路的快速发展,打造一支技艺高、素质强的技能人才队伍,事关企业兴衰和发展。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高。决心更多更好地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并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是铁路企业各级组织的重大任务。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铁路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技能人才的开发利用摆在企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在提高职工素质、加强技能培养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技能人才从总量、素质、结构上都不能很好地适应铁路发展要求,运输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工种缺少专业技术带头人,职工队伍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分析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认识亟待提高。铁路运输生产的需求特性决定了高技能人才是运输生产的主体力量,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原因,部分单位从领导到职工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对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不少单位存在高技能人才匮乏、缺少技术工作带头人的问题,难以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2.高技能人才后备力量亟待充实。目前,铁路企业运输生产职工的新生力量主要来自复转军人,这部分青年职工有活力、有干劲,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虽然经过了一到两年的岗前学历教育和上岗培训,仍然存在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水平较低等问题。有些职工实际操作能力较强,但理论水平相对较低;不少单位没有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现有的高技能人才未能在师徒、班组等范围内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这就使得铁路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出现断层,没有形成新老接续、新老交替的良好循环。

3.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亟待完善。部分单位激励职工走技能成才、岗位成才之路的制度和措施不够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各系统各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考评工作未能与工作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有的专业取得技师资格的职工超过了单位的定员编制,而有的专业技师比例相对编制而言还缺不少;有技能和资格却不能获得相应待遇,或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能力,却不能取得资格和认可;对已得到相应待遇人员的后续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这些缺项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约了高技能人

才队伍的建设,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高技能人才考评制度亟待健全。考评工作主要采取理论考试和实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评手段单一,理论重于实践,现场考核和工作过程考核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未能做到真实客观地评价职工的技能水平;业绩考核未落到实处,不能及时为职工提供技能评价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才干得不到及时的体现,成长受到制约,影响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此外,考评队伍建设滞后,考评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高技能人才考评工作的需要和发展。

二、对策思考

1.创新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职工队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紧迫感,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普遍提高。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用好人才就是珍惜先进生产力,开发人才就是创造先进生产力,而甄别人才就是发现先进生产力。铁路改革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人才是铁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出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管理。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工艺,归根到底要靠一线职工队伍来应用,尤其要靠高技能人才队伍来应用、传播和创新。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进铁路科学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既需要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懂技术、精业务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要深刻认识人才在推进铁路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好、开发好、管理好。要树立科学的大人才观,充分重视从事技术工作的工人,把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鼓励职工

在本职岗位上掌握一定技能、知识,具备一技之长,鼓励人人奋发进取、努力成才,营造谁有本事谁就是人才、谁的价值就能得到充分认可的生动局面。

2.创新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的实践能力。要针对铁路多元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量质并举,创新机制,不断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1)讲究方法,确保技能教育培训的质量。要完善职工培训考核办法,对主要岗位和关键工种培训的每一个环节提出制度性要求。要体现培训对象的全员性,按照覆盖全员、突出重点的原则,把培训任务落实到岗位、个人。要体现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围绕运输生产的关键环节,加大高速、重载、客车、施工、非正常情况行车等方面的培训力度。要体现培训组织的规范性,加强培训教材、题库的分类建设,抓好培训的各项管理。

(2)拓宽渠道,不断探索技能人才培养、建设的有效途径。积极实施名师带徒,充分发挥现有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人才的作用,为培养对象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因材施教,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新老交替。开展技能展示、交流活动,组织各层次的安全生产运动会、职业技能竞赛和技术革新等活动,为各系统、各工种领域的技能人才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推广应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实行送教到一线,提升技能培训的现代化水平。

(3)整合资源,积极构建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新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和铁路两个教育资源,构建适应要求、规模适度、开放高效的职工

教育培训新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运输生产需要,及时组织岗前培训、适应性培训,利用订单培养方式有计划地补充铁路特有工种人员。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专业分工、教学手段现代化、演练设备配套化的骨干性培训基地,建设功能完善的示范性实作技能演练基地,建设各基层单位面向职工队伍的远程教育联网系统,形成覆盖全面的培训体系。

(4)突出技能,在实践中加强高技能人才的重点培训。在普遍开展技能人才规范化培训、适应性培训的同时,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制定新技师、高级技师培养计划,加速培养工人中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不断优化技术工人技能结构,从而促进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坚持职工队伍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培养职工队伍中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做好职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促进职工队伍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升实际操作技能。要瞄准铁路新技术发展动态,采取参观考察、厂家培训、入学深造等方式,认真抓好超前培训,保证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前瞻性。

3.创新选拔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1)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是评价什么是高技能人才,如何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如何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提高的关键步骤。要把握高技能人才的“高技术”和“高能力”特质,突出高能力特质,把评价的关键放在技术部门和现场职工认可上,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业绩,实施劳动成果量化考核评价。

要借鉴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测评方式,紧密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科学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要围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经验、现场处理问题能力、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因素,完善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标准,特别是结合工作岗位分析,建立各类生产岗位所要求的若干个技能指标模块,以增强技能测评的准确性。

(2)积极创新人才评价选拔方法。按照“统一标准、自主申报、考核评审、单位聘用”的原则,完善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方式,规范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程序。在具体工作中,应加强业绩追踪评价、专家现场技能考评,重视最了解职工工作状况的车间、班组、同事的评价。按照国家有关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打破资历限定的精神,对有突出工作业绩的技术工人,如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荣誉的;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如发明创造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或者有突出技能成绩的,如在部级技术比武、技能竞赛中获得名次的,适当放宽申报条件,甚至给予破格选拔,如直接认定为高级工或高级技师。

(3)畅通高技能人才的出入口。实行高技能人才动态管理机制,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评选、考核人才,做到敞开“出口”,放宽“入口”,使高技能人才队伍保持动态更新。在敞开“出口”方面,实行末位淘汰、无功淘汰、缺岗淘汰,按照考核结果,对在实际工作中不发挥“高技能”作用的、缺岗超过一定期限的、有重大工作缺陷的、群众评议不过关的,取消评聘资格。

4.创新使用机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促进职

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1)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学者”作用。积极组织高技能人才,针对本岗位、本单位生产实际,撰写调研报告和技术理论研究文章,把在生产实践中的体会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供大家学习参考,实现技术资源有效共享,在技术理论创新上发挥示范作用。

(2)发挥高技能人才的“老师”角色。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鼓励他们利用工余时间给职工讲课传艺、现场培训。全面落实名师带徒制度,组织技术攻关、交流、讲座、培训等活动,解决生产难题,传授绝招技艺,培养出更多的升级技术骨干,在带徒授艺上发挥帮带作用。

(3)发挥高技能人才的“首席”作用。从既有的高技能人才中优中选优,锻造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和勇于创新的技术人才,作为攻克现场技术难题的带头人,分解课题,定期考核,以此带动更多技能人才参与创造和创新,在攻克技术难题上发挥骨干作用。

5.创新激励机制,营造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1)用成长的舞台造就人才。人才培养必须体现其群众性和实践性,要畅通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努力为他们搭建事业的舞台。建立高技能人才库,全面掌握技师、高级技师人员基本情况,对优秀的,要纳入视野,定期进行考察培养;对业绩突出的,及时纳入基层单位关键岗位后备人才库,努力解决人才自然成长的问题。关键工作岗位出现空缺,对优秀技能人才要给予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使用。

工作业绩突出,经组织考察合格后可以破格提拔使用。

(2)用倾斜的待遇凝聚人才。强化技师、高级技师管理,重点抓好聘任使用、继续教育和落实待遇三个环节,实行评聘分开,安排业务进修,落实技师津(补)贴、住房、医疗、乘车证、退休等各项待遇,形成“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高技能人才的劳动和知识价值。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工效、绩效挂钩制度,给予特殊薪酬。鼓励和支持高技能人才以技术、专利、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实行专业技能人才科研成果奖、新产品新增利润提成奖等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进行重奖,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和按贡献取酬的原则。

(3)用周到的服务感召人才。切实做好对高技能人才的服务工作,对已取得相应资格的人才或贡献突出的人才,可比照相应技术职称优先购买福利住房;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让高技能人才出去开阔眼界,接受新鲜知识,拓展知识视野;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健康休养,力所能及地解决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困难;建立各级组织的联系制度,及时了解高技能人才的思想动态,在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让高技能人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4)用和谐的氛围凝聚人才。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构建鼓励人才干出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内外部环境,让企业发展的要求与职工自身成长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实现职工个人价值。构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体系,弘扬学先进、比先进的良好风尚,大

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培养知识性职工;先进的良好风尚,大力弘扬高技能人才自学成才、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的先进事迹,促进高技能人才创先争优、不断进取,从而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孟庆国.创造有中国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与模式.职业技术教育,2008(30)

2.钱风燕.浅议企业如何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现代企业教

育,2008(16)

3.张爱芹等.加速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职教论坛,2009(17)

4.磨坚红.如何促进铁路职工队伍素质提高的几点意见.广西电

业,2010(9)

0---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5.10)

高技能人才“十二五”培养规划 (讨论稿) 人资(通)12--000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是公司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知识和技能提高为核心,以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目的,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工作原则 *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原则,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坚持“重实际、重实效、按需培训”的原则,使技能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效果;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技能提升与岗位复训相结合的原则,把持有证书作为使用、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 坚持“服务企业生产、服务全体员工”的原则,更新培训工作服务理念,探索人才创新培养方式。 二、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提高、重点培养、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的培训思路,通过深入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培养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目标到“十二五”末: ——扩大高技能人才规模。大幅度增加高级工总量,增加各类高技能人才人,使全公司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人,高技能人才占生产工人的%以上,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结构渐趋合理。 ——提升高技能人才素质。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选送外培训高技能人才名,培养名具有企业特有专业特色、绝技绝活的能工巧匠,引进紧缺急需型高技能人才名,其中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名。 —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基本形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好环境。畅通高技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全方位贯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投入保障机制。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公司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才占工人队伍的比例提升10%左右,技师及以上等级提升6%左右。 三、实施八项工程 1、实施高技能人才选拔工程。 为培养造就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今后两年在全公司评选表彰名“技能大师”、50名“首席技师”、300名“公司技术能手”,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各专项技能的拔尖型高技能人才。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对“技能大奖”、“首席技师”、“公司技术能手”荣誉获得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当好刻苦学习、岗位成才的带头人,带动我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待遇,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2、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集聚工程。 结合我公司生产及产业发展特点,每年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以良好的条件吸引高技能人才来企业工作。积极利用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有利条件,同步引进专门的高技能人才。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到其它大型企业,积极引进我公司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缓解我公司企业、行业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建立浙江公司高技能人才

如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能否更好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人才的利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层次和水平也不断提升,为了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是企业长期的一项重点工作,主要从人才的管理、培养、激励、教育等几方面入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造适应人才发展的管理环境建设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首要的是转变观念,要提高对专业技术人才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树立现代人才管理的新思路、新观念。 一是树立德才兼备德为先的人才观,用人要以德为先,德厚才弱的人可育可用,才高无德的人位置越高危害越大。要确实做到任人唯贤,拓宽用人思路,打破论资排辈,通过用德、勤、能、绩、廉考察人才,把德才兼备、业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项目各类管理岗位,使其成为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力量。 二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以素质论人才,凭业绩用干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要科学客观地评价人才,用人之长,突出能力,不求全责备,同时要理解人才的成长规律,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 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情关怀和人性化的管理,把“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落到实处,重点把各类人才

的待遇落实到位,使其心情舒畅地去工作,让有成就的人有成就感,有贡献的人有自豪感。 二、创新管理,建全机制,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活力 人才的活力取决于企业管理机制,好的机制对人才的素质和潜能会起到积极的驱动作用。为此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 (一)完善用人机制,让专业技术人才有为有位 一是建立健全有效的选拔评价机制,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创造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在竞争中寻求施展才干的机遇。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要分层次逐步推行竞争上岗,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建立完善岗位目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三是鼓励举贤自荐,做到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 路线,对自荐者加强重视,对人才的发掘者加大奖励。 四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现有人才资 源,尽可能把每一个人选配到能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的岗位,要坚决克服重提拔、轻管理,重使用、轻教育的倾向。 五是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考核、监督机制。建立 人才档案和技术创新成果档案,作为晋升、奖励和选拔任用的主

搭建五大平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搭建五大平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市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高层次人才为龙头,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重点,抓住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关键环节,积极出台措施,搭建五大平台,完善服务,优化环境,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搭建引才平台。以实施“招才引智”工程为抓手,积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引才平台,大力引进我市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与市人才办联合组织人福药业、南玻集团、710研究所等32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先后到武汉、西安、成都等地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成功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18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1人、硕士研究生146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将我市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及时根据企业需求,采取专场招聘、委托招聘、网络招聘等多种方式,为企事业单位及时配置急需人才。2009年来,三峡人才市场共举办现场招聘会48场,为2448家(次)单位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累计提供招聘岗位34900多个,接待各类应聘人员47310多人次。先后为宜化集团、三峡全通涂镀板、沃尔玛超市等364家企业举办6期专场招聘会,招聘岗位7680个,有力保证了我市重点引进项目或扩建项目的人才需求;举办了两期中高级人才封闭洽谈会,为新首钢、交运集团、稻花香集团、人

福药业、三新磷化、远安车轿、市商业银行等40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位,成功引进急需的中高层次人才400多名。 二是围绕能力提升搭建人才培训平台。创新培训理念。牢固树立人本化培训理念,坚持按需施培、因材施教,及时根据培训需求,不断更新充实培训内容,努力打造“培训超市”。2009年。新增公共服务能力与素质教育、宏观形势与国情教育、艺术鉴赏与投资等多个培训内容,培训课程达到16门,为参训人员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择空间。创新管理模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通知》,进一步规范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把严格依法管理与人性化关怀相结合,实行了按需选学、随到随学、预约考试、学时学分随到随录等多种灵活管理模式,受到培训人员欢迎。创新培训方式。投资10多万元建成了网上自学平台和远程教学平台,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和本地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单一、培训质量低等问题。与国家人事人才培训中心合作,建设宜昌市干部教育网上培训平台,教学资源由30个学时增加到200个学时,培训内容更加新颖丰富,实现全市统一的网上教学、考试和管理,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方便、更优质的学习平台。实现了培训类别多样化。针对不同人才的培训需求,开展了知识更新培训、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学历培训、企业内训、职称考前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多种培训,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别的培训网络,共培训各类人员13230人。同时,开展农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在宜都、枝江等地开展蔬菜、茶叶、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免费培训,共培训1500余人;深入开

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 划纲要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六月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形势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方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保障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开展人才资源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强化人才资金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为切实提高我公司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晋政办发〔2010〕61号)、(晋煤劳发〔2011〕1166号)和临汾市煤炭工业局推进煤矿从业人员“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的要求,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煤矿从业人员队伍专业化,促进我公司的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1、高级技师 到“十二五”末,我公司特有工种取得高级技师技能(一级)《职业资格证书》达到0.27%以上。 2、技师 到“十二五”末,我公司特有工种取得技师技能(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达到2%以上。 3、高级工 到“十二五”末,我公司特有工种取得高级技能(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达到15%以上。 4、中级工 到“十二五”末,我公司特有工种取得中级技能(四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达到40%以上。

二、加大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 要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快市煤炭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建站工作,根据鉴定许可范围,严格标准、规范程序、认真做好鉴定工作。煤矿企业新从业人员,必须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初级(五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能独立上岗。煤矿企业要将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所需经费足额到位。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 要积极做好调入、引进煤炭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的审核确认工作。要注重做好与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工作,对已取得煤炭相关专业执业资格的,煤矿企业可根据工作需要,按有关规定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要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促进煤炭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要建立健全聘期考核制度,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聘期考核。 四、创新煤炭人才工作机制 坚持“人才强煤”和“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加大煤炭人才工作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形成吸引、培养、使用、稳定人才的良性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

针对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针对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 报告 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十五”期未,xx市编制了《xx市人事人才“xxx”计划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开发的发展目标。截止到XX年底,xx市人才总量目标达到了万人,增长约%。各类型单位人才队伍的发展呈现不同趋势:国有企业人才总量逐年递减,党政人才和事业单位人才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乡土人才开发步入正规,非公经济领域人才总量较快增长,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较快,对推动全市科技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成为xx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如下: 近年来,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职务结构逐步优化,到XX年底,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成为xx市人才队伍的主要力量。 1、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逐年递增 自XX年底至XX年底,xx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由万增长到万人,总量增长万人,年均增长约为%。其中,非公企业

专业技术人才由万人增长到万人,在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占有主体地位。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学历逐年提升 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全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逐年递增,从XX年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增长到XX年的%。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数从1103人增加到1717人,占总数的%。 3、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主力军 在全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才占%,已经成为该市专业技术队伍的主力军。 4、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能级结构不断优化 xx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担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逐年递增,专业技术职务能级结构不断优化,XX年初,xx市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684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聘任中级职务的有4294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高、中专业技术职务的能级比例是1 : 。到XX年底,全市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2090人,增长了%,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聘任中级职务的有63352人,增长了%,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能级比例调整到1:。 5、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xx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XXX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修订).doc

XXX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促进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切实发挥高层次人才队伍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根据目标管理办法,由组织和人事部门牵头负责、校院两级分类管理,完善岗位激励和业绩评价制度,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三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人才培养为重点,既要重视所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又要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和资助力度;尊重人才的个体发展,激励人才团队的建设;既要重视科学研究、鼓励科技创新,又要重视教书育人;既要重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制定政策、整合资源、保证经费、提供服务等措施,统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第四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引进、培养和选拔30名左右首席专家、100名左右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优秀学科带头人、3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建设30个特色学科团队、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上述总体目标总称为“3133人才工程”。 第五条实现“3133人才工程”,其配套计划由“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学科带头人引领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教师队伍学历提升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海外研修支持计划”、“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学术团队建设计划”等7个计划组成。 第二章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第六条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着眼于引进、遴选和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先进水平的知名学者、专家。通过长期聘用、项目指导、学科牵头和培养人才等形式,按照“选到一个,聘任一个”的原则,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广罗名师,广揽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范文最新推荐------------------------------------------------------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xx省“十二五”发展的战略蓝图,掀起了全省人民积极投身新一轮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大潮。要使xx在全国中部地区崛起、乘势而上,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干部是决定因素,干部是保证。省委书记袁纯清曾强调指出加强干部队伍工作“要转型思想、要提升素质、要改变作风”。所以,如何破解好领导干部转型“如何转、转什么、转到哪”这个题目,如何加强政府及企业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如何发挥好组织部门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中的组织保障作用,是关乎全市经济社会率先科学转型跨越发展的成败所在。笔者就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如何加强企业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及如何发挥党组织保障作用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思考和看法。一、做好新形势下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应着重做到“三个抓实”。 1、抓实资源整合,合力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尤其是高素质的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政府组织部门要以战略眼光从全局高度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工作观念,完善政策机制,合力培育一支过硬的企业家队伍。首先要创新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提供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有计划地组织企业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选择部分专业培训机构推荐给企业,便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 1 / 8

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实施方案

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实施方案 为更好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建设一支具有精湛技艺、掌握关键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x-x年)》和《x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x-x年)》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规划背景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也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主要成就 1、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特别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与部署,将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建设人才强省的重要措施,在加快培养、完善评价、强化激励、做好保障、拓展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形成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2、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逐步改善。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x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管理条例》、《x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一个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激励的政策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为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提供有力保障,营造了学技能、比技能、重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3、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依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全省现有技工院校98所(其中技师学院7所、高级技校17所、国家重点技校22所、省重点技校8所)、高职院校46所、中职学校494所,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达97.34万人。还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近800所,年培训能力80万人次。已建成50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其中8个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行业、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紧贴市场需求,密切与企业合作,在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基础作用逐步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4、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截至x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296.1万人,技能人才占城镇从业人口的36.9%;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增加到60.1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0.2%。技能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得到了改善,高技能人才数量稳步增长。

“中国制造2025”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战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a9635966.html, “中国制造2025”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战略作者:郝瑛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07期 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标准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职业院校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形势不断跃升、转型发展。探究在制造业背景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方案,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多阶梯的更加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推广现代学徒制工程、打造卓越工匠技能型人才,构建智慧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理念、技能和创新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和先进制造业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提出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而制造业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特别是一线实务型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缺口,远未达到“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因此,需要制定职业院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战略,健全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建设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实施现代学徒制,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培养现代制造业急需创新型、智慧型、高端型人才,保持中国制造业的持续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中国制造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制造业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行业领军型人才匮乏,大国工匠紧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 社会对制造业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制造业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职业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驱动,召唤创新型人才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互联网+装备制造业”催生新的生产模式,比如工时审核员、晒图员等岗位正在消失,而设备维护维修人员、机器人组装人员、数控操作编程人员需求旺盛。应对岗位结构变化对职业能力提出新要求,创建企业劳模和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把创新创业教育融人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等领域的相关专业教学中强化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内容。发展创新设计教育,在工业设计等专业教学中加强创造性、综合性设计能力培养。依据制造业适应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要,培

南阳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建设中长期规划

南阳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目录 序言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扩大规模,建立适应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提升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南阳提供人才支持 (三)优化结构,增强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效能 (四)创新机制,激励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 (五)营造环境,形成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良好氛围 三、政策机制 (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二)专业技术人才评价 (三)专业技术人才使用 (四)专业技术人才引进 (五)专业技术人才流动 (六)专业技术人才投入与激励 四、重点工程 (一)521青年人才工程 (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三)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工程 (五)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推进工程 五、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健全监控评估体系 (三)做好基础性工作 (四)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 序言 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竞争力,是提高南阳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科技开发优势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但从发展眼光看,专业技术人才规模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引进渠道不畅,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未来十年,是我市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

如何抓好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贵州省中心如何抓好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上) 企业领军人才是企业各类人才队伍的关键力量,是企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代表,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管理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的全国邮政人力资源工作会提出,要突出抓好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出台领军人才的选拔和管理办法,全面启动邮政“百千万人才培育工程”,选拔培养上百名专业领军人才、上千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上万名优秀基层管理和生产骨干人才。率先开展专业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邮政公司要重点加强名址信息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案营销策划,电子商务网站运营和供应链管理,报刊发行营销策划等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邮储银行要重点加强信贷业务、对公业务、信用卡业务、资金营运、风险管控以及信息技术等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速递物流公司要重点加强行业解决方案、营销策划与市场开发、供应链管理等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坚持开发与引进并举,面向国际、国内人才市场,加大急需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各领域的专业领军人才队伍。 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抓好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话题讨论分上、下两期刊登。 湖南省益阳市邮政局人力资源部陈善新:自主培养与“引进来”相结合笔者认为,应建立健全两个机制,抓好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自主培养机制。从现有的中层管理队伍中进行培养,建立以素质

和品质为核心的胜任力标准及以业绩为本、能力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发掘现有和潜在的专业领军人才,诊断其培训需求,以此为契机转变培训观念,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健全高中低层次专业人才相互补充的专业人才队伍管理体系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体系;要转变角色和观念,由原有体制下的干部角色向公司化运营后具备战略意识与卓越市场视角的“职业经理人”角色转变,要由原有的思维定式与发展模式向具备现代商业思维和建立现代商业模式转变。 二是“引进来”机制。可以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和企业竞争对手,通过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等手段,以市场化选聘方式来引进;对市、县邮政局的领军人物的引进和配置应当有相关政策,可以由集团公司授权省(区、市)公司直接配置或以调配的方式安排到市、县局专业岗位,还可以通过更大范围与领域内中层管理者以上人员的横向与纵向交流,有条件地放宽地市级邮政局的人才引进,集团公司和省(区、市)公司可以对地市局的人才引进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约束;作为负责人才引进与安置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向战略伙伴、行政专家、变革推动者和员工激励者四大角色转变,必须建立和完善在人力资源规划指导下的全面招聘体系及相应的淘汰机制。安徽省亳州市邮政局常冠林:处理好四种关系 要抓好专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处理好“广”和“专”之间的关系。作为专业领军人才不仅要注重对政策、

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1—2020年) 序言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同时也是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的特点和发展实践表明,人才是推动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是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智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结构和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人才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阶段,要加强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重要作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整体要求,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着眼于为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提供

强有力的人才保证,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趋势 (一)信息产业人才资源现状 “十一五”以来,信息产业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稳步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信息产业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50万人,其中,电子信息产业913万人,电信业137万人。每十万人口中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达到790人,比“十一五”初期增加一倍。大学本科及以上从业人员占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26、2%,比“十一五”初期提高约3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总量的比重达到30%左右。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新型显示、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不断成长。 (二)信息产业人才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呈现新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经历深度调整,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步伐日益加快。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领域的战略部署,信息产业是各国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战略制高点的关

2019年关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才是创业之本,兴国之源。在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对人才和知识的占有比对任何其它资源的占有都更为重要,掌握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和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变革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 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更多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人才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竞争的战略性资源,更是提高一个地区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xx市大力推行人才强市战略,通过多种形式途径,积极培养本土人才、留住现有人才、引进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会城市,xx市在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同时,xx市又面临着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优化人才成长和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尽管xx市人才队伍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看,xx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与西部其他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xx市自身实际需求相比,也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1. 人才总量不足

XX年,xx市完成生产总值1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2位,在西部10省会城市中排名第4位。未来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下,如何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有充足的人才作保证。但是由调查结果来看,xx市XX年末拥有人才数23.25万人,较XX年末增长了4.88%。与全市常住人口366.49万人相比,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为635人。横向比较来看,同是西部省会城市的XX市,截止XX年底,人才总数达309.31万人,比上年增长32.59万人,增幅达11.78%,每万人中人才占有率达到2604人。同时,xx市人才总量4.88%的增长速度也明显低于全市GDP近几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人才资源开发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 2. 人才队伍素质偏低 一是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全市人才中,硕士、博士5376人,仅占全部人才的2.31%。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高级职称16404人,其中正高职称的2474人,副高职称的12993人,高级职称仅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16.01%。二是领军人才匮乏,高技能人才后继乏人。高技能人才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占63.91%,学历偏低。46岁至55岁占42.91%,56岁及以上占10.68%,平均年龄较大。高级职称339人,占高技能人才总数的1.97%,所占比重很小。以上因素导致高技能人才难以进一步掌握高新技术、技能,发展后劲不足。随着退休年龄的逐渐到来,还可能出现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社会工作人才学历水平

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试卷(上下2014年).

1、《国家人才规划纲要》提出“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正确 错误 2、当前,我国需要建设一支规模适当、质量较高、结构与分布相对合理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正确 错误 3、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正确 错误 4、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 错误 5、任何科技设想、任何新技术推广应用、任何创新,最终都需要靠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去落实。 正确 错误 6、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如何,与党和国家各项战略任务的实现无直接关系到。 正确 错误 7、截至2010年底,全国乡镇一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共592.2万,其中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4.5%、32.8%、1.16%和37.5%。 正确 错误 8、基层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 正确 错误 9、目前,我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很强,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正确 错误 10、产品、工程质量的提高,服务水平的改善与提高,专业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最终也要靠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去实现。 正确 错误 11、在基层非公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总体学历偏低的情况也很明显。 正确 错误 12、在一些地方的基层非公企业中,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总量的比重超过一半。 正确 错误 1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比例高,中级以下专业技术职务者比例低。 正确 错误 14、在基层非公组织中,高职称人员少、低职称人员多的情况也相当明显: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在

浅谈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协作组 发布专题论文之六 浅谈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员管理组 摘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状况,代表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国际及国内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培养和建立适应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公司高级技术专家为例,就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应采取的措施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专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应对措施 中国加入WTO后,人才的全球化竞争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人才相对短缺的环境下企业只有更好地吸引、保留和发展其所需人才,才能拥有竞争优势而立于不败之地。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那么如何选拔、培养和管理好高层次人才这一最有效的资源,使之成为引领企业技术发展方向,代表公司最高科研水平,产生最有效利润的资源,这是企业能否顺利成长、是否具有后力的关键。公司确定的

“2356”人才工程,即“五年内培养20名行业知名专家,30名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50名熟悉国际惯例的国际项目经理和600名具有执业资格的专门人才”的目标,就是为了建设一支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推动公司持续协调高效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以公司三级专家队伍建设情况为例,就培养和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公司专家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公司现有员工2817人,专业技术人员1902人,占员工总数的67.5%,根据公司2356人才工程计划,公司在2004年建立了由54人组成的公司一、二、三级技术专家队伍。 (一)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

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面对干部资源短缺、实践经验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厂把人才的培养当作企业发展的第 一要务来抓,全面实施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内部人才资源,并适当吸收专业人才,不断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优化了人才资源配置,积极探索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促进了企业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培养造就了与现代企业管理相匹配的干部队伍,逐步创造了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了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了一套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同时,也输出了一批专业精、能力强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 下面,我代表**厂就如何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进行汇报,我的汇报共分四个部分: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我们始终从抓好干部的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入手,从现实和长远的需要出发,结合实际,区分层次,在广大干部中进行长期的“六个教育”、“三个培训”。“六个教育”,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反腐败、反腐蚀的廉洁自律教育;

国情、油情、厂情教育。“三个培训”,即:深入开展学法、知法、用法的培训。三年来,共组织干部学法、知法、用法培训25次,参加人员达2500多人次,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强化更新知识的培训。重点学习知识经济、https://www.360docs.net/doc/0a9635966.html,现代科技、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知识,20xx年我们办这类培训班达34次。通过培训,拓宽了干部的知识面和视野;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广泛开展专业技术干部的培训。普遍开展了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的培训,提高了专业技术干部的开发知识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和技术进步的创新能力。 通过用现代科学文化的新知识、新技术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 二、多元化的培养方式,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 干部的培养教育和选拔使用,是干部工作中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育人是用人的基础,用人是育人的目的。如果忽视有计划高质量的培养教育,就难以产生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使用干部也必然停留在低水平。为此,我们不断地改进对干部的培养教育方式。 一是注重干部的实际锻炼,不断提高领导能力。20xx年,结合油田公司选派的4名处级后备干部,同时又在厂内选拔5名干部,分别以轮岗方式把他们分配到环境比较恶劣、条件比较艰苦、工作量比较大的站队工作,或安排到急、难、险、重的岗位

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现状 (2) 二、形势要求 (3) 三、发展思路...........................................5(一)指导方针.................................................5(二)总体目标. (6) 四、主要任务...........................................7(一)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7(二)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10(三)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17) 五、保障措施..........................................18(一)完善人才领导体制........................................18(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9) (三)开展人才资源统计........................................20(四)强化人才资金保障. (20) 前言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以至今后十年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保障能力,将深刻影响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和效率。

为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人才发展,按照中组部关于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根据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部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工作。 1 一、发展现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随着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大建设大发展,全行业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人才素质不断提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共有从业人员3429万人,其中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1142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571万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03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17万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万人;共有技能人员1420万人,其中具有初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800万人,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38万人;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受到国家级和省(部)级表彰、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技能竞赛奖励、享受国务院和各省(市、区)人民政府“政府特殊津贴”的人数达到14142人;与此同时,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加大人才评价与发现力度,评选出一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优秀人才。大批优秀人才快速成长,已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行业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面对日趋复杂的自然条件和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解决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建养、运输服务、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科技难题的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高 2 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有关目标要求。二是人才的专业与地区分布不够合理。现有人才尤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于交通工程科技研发、勘察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