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形象的运动动画-1.4.1沿直线运动的动画

1.4形象的运动动画-1.4.1沿直线运动的动画
1.4形象的运动动画-1.4.1沿直线运动的动画

1.4形象的运动动画

将下方画线内容在课本第11页标注并理解

运动动画是指通过改变运动对象的位置、大小、颜色等属性,使对象沿直线或曲线移动的动画形式。

在运动动画中运动对象必须是元件,我们只需要创建对象运动的起始关键帧画面,系统会自动生成其后普通帧之间的过渡动画。

这一节我们学习制作沿直线运动的动画和沿路径运动的动画。

笔记1:将下方画线内容抄写在课本第11页引导内容下方

运动动画的三个先决条件:

①有起始关键帧;

②起始关键帧内只有一个图形元件;

③该关键帧后面有普通帧。

1.4.1沿直线运动的动画

笔记2:将课本第11页小辞典标注并理解

一、实践目的:

二、操作方法:

1、①启动FlashCS5.5

②依次点击主菜单栏里的“文件”→“新建”选择创建“ActionScript 3.0文档”→“确定”

2、①单击菜单“插入”→“新建元件”

②在弹出的“创建新元件”对话框中,“名称”栏目改为“小兔”,“类型”下选框中选择“图形”后,单击“确定”

3、①单击椭圆工具

②将填充颜色设为无色,笔触颜色设为黑色

③按住Shtit键,在舞台绘制一个正圆形,作为小兔头部

笔记3:将下方画线内容抄写在课本第12页

绘制圆形时,在鼠标光标附近有个小圆会随鼠标移动而移动,通过它可以判断所绘制的圆形是正圆还是椭圆。

合理使用Crtl+Z(撤销)与Ctrl+Y(恢复撤销),可以节省制作时间

使用选择工具,框选所选图案后可以整体移动图案

4、①在上一步骤绘制的圆形左上方合适的角度绘制椭圆,此椭圆将作为小兔的耳朵

②单击任意变形工具,鼠标单击做好的椭圆,旋转到合适的角度作为小兔第一

只耳朵

③使用选择工具,鼠标单击做好的椭圆,然后按住Ctrl拖动椭圆,复制一个椭圆,

并用任意变形工具将它旋转至合适的角度,作为小兔的第二只耳朵

④使用选择工具,将做好的两个耳朵移到正圆的左上方合适的角度,耳朵制作完成

⑤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小兔身体的其他圆形部分

5、①单击铅笔工具,将笔触颜色设为黑色

②选择铅笔模式中的平滑选项

③绘制两条曲线,连接小兔头部与身体

6、①单击选择工具

②鼠标左键单击图形叠加区域的一条多余的轮廓线

③按键盘右上方的Delete键删除所选多余轮廓线

④重复上述步骤,将图形中所有多余的轮廓线删除

笔记4:将课本第13页小辞典标记并理解

7、①打开刷子工具,将填充颜色改为黑色,然后绘制小兔的眼睛

②将填充颜色改为红色,绘制小兔的嘴

③打开颜料桶工具,将填充颜色改为,将椭圆工具里的“空隙大小”设

为封闭小空隙,填充“小兔”内部

8、①单击“场景1”,打开“库”面板,将“小兔”元件拖动到“场景1”舞台左侧

②利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小兔的大小

③用选择工具调整小兔位置,小兔与舞台大小比例和位置如下图

9、①在时间轴第50帧,单击鼠标右键

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插入帧”

10.①在时间轴第1帧,单击鼠标右键

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创建补间动画”

11.①鼠标左键单击第50帧

②用选择工具拖动小兔到舞台右侧,舞台与时间轴显示如下图

12.测试影片并保存文件

笔记5:将课本14页知识园标记并理解

三、自我评价:

根据操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并填写课本14页的评价表1-4-1

四、作业:

制作篮球沿直线运动的动画,篮球也可以用任意颜色的正圆形代替。

动画运动规律 教案

安徽新华学院 教案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动画运动规律 授课班级: 13数媒(网络)本 1班主讲教师:王珊珊 院系(部):动漫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动画运动规律教案首页 课程 名称 动画运动规律 课程 类型 专业核心课程 使用 教材 《动画运动规律》主编:张庆春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学时 分配 总计:48 学时;理论:24 学时;实验:24 学时;其它:0 学时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结合学习了解动态设计的情节表达,角色造型原理,运动规律及编辑合成等几大要素,只要掌握动态设计中角色的运动规律及特点,为以后的动画设计制作打好基础。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动画运动的几大规律以及动画运动规律对形象表演艺术语言的作用,从实际练习和创作实践中体验和进一步认识动画运动规律,使所学的动画设计知识得到更好的运用与开发。 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动画时间的掌握》,哈罗德.威特克约翰.哈拉斯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动画运动规律》王亦飞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 备注

授课内 容 弹性运动课时安排 4 教学目 的要求 学习弹性运动的规律,并注意其中的弹性变形在动画片中的夸张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皮球弹跳的运动规律。 2、教学难点:不同材质的物体夸张变形的形态以及细节上的创新表现。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语、讲课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提问或举例等) 教学方法与 手段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属于弹性运动? 导入语: 事物的一般运动规律是从物体的运动中发现、理解、提炼 和总结出来的。动画运动规律有其自身的夸张性,动画运动实 质不是去夸张物体的重量,而是去夸张自然界中任何物体在力 的作用下,所呈现的趋向和特征。(5分钟) 主要内容: 一、弹性运动。(20分钟) 1、什么是弹性运动? 2、通过实例的讲解使同学们明白什么是弹性运动?(P3图 1-1) 二、弹性变形。(20分钟) 1、通过实例讲解什么是弹性变形。 三、弹性变形中的细节完善。(25分钟) 四、弹性变形的状态。(20分钟)五、练习。(90分钟) 讲解 + 示范 + 讨论 + 练习 + 指导 作业/思考题: 弹性动画练习(小球弹跳练习)。教学后记:

最新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题 一、填空: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法国有一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2、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3、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4、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北京时间。 二、判断: (×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 ×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6、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7、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 )8、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9、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10、当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将会在上午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到盛大的开幕式。 三、选择: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C)。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B )。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B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B )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C )。 A、月亮 B、北斗星 C、北极星 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B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B )个时区。 A、12 B、24 C 、36 9、傅科是通过观察( B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星星 B、摆 C、水流

教科版五下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作业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练习 第一课:昼夜交替现象 一、填空: 1、地球是一个( )形的天体。 2、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 ),背着太阳的一面是( )。 3、我们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属于( )实验。 二、我会选择: 1、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 太阳不动,球转绕着地太阳 C.地球自转 三、我会做: 1、小明在家用地球仪当做月球,用手电当做太阳照到地球上,如图,太阳光能照亮整个地球吗?请用阴影表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不能,(阴影略) 第二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一、填空: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 ) 的理论;他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2、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 )的理论,他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史著《》。他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二、我来回答::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和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的两种观点有哪些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第三课:证明地球在自转 一、填空: 1、摆的特点是( )。 2、法国一位物理学家名叫傅科,他用摆的实验证明了( 地球在自转 )。 3、( )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4、地球自转产生了( ) 二、我来回答: 1、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第四课:谁先迎来黎明 一、填空:

1、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 )小时。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 )向( )。 3、我们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星体都是( )升( )落。 4、人们以( 地球经线 )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个时区,将通过( )的经线,定为 0 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 ),向西180度属于( )。经线每隔( )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 5、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也就意味着越是( ) 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二、我会选择: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B )个时区。 A、12 B、24 C、36 3、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A)。 A、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4、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B)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三、我来思考: 1、小明就要到美国去旅行了,小明想,如果北京是中午,是12点,纽约就是晚上23点,你说在下面的地球仪上A、B两点,哪个点代表纽约和北京?请在()中填上北京或纽约。A 代表(北京)B代表(纽约) 2、写出图中北京、上海、重庆、拉萨、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请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5分)(1)上海(2)北京(3)重庆(4)拉萨(5)乌鲁木齐

《动画造型与运动规律》实验教学大纲

《动画造型与运动规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836 课程类别:专业 实验学时:7周 学分:7 适用专业:动画艺术设计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动画造型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动画设计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本课程的任务:学习动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动画技法,揭示表象和内部的潜在要素,最终使学习者能够将这两种重要的因素应用于原画的设计和创作中去,同时也是为以后原画的运动规律和时间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一)实验室选择的要求 实验地点应保证每位同学有一台拷贝台,一个班有一台扫描仪。本次实验地点选择在校内的艺术设计学院的二维实验室。 (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实验指导老师应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耐心,较全面的动画专业技术素质,较强的绘制和电脑操作水平。采取集中讲解示范和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悉心手把手逐个指导学生,应有百问不烦,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来完成实验指导的各项教学任务。 (三)对学生的要求 (1)、实验材料准备:A4纸、2B铅笔、橡皮、铅笔刀。 (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卡通漫画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动画运动规律的基础理论,提高学生进行卡通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卡通漫画设计的创意思维。 (3)按要求完成动画造型与运动规律实验报告。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连载漫画、漫画单行本设计制作实例 实验项目二:绘本小说设计制作实例 实验项目三:FLASH动画短片设计制作实例 实验项目四:音乐视频动画设计实例

实验项目五:吉祥物设计实例 实验项目六:卡通扑克牌设计实例 实验项目七:系列化玩偶设计 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备注 1 弹性运动10综合型拷贝台 2 惯性运动10综合型拷贝台/电脑 3 曲线运动10综合型拷贝台/电脑 4 人的结构与运动10综合型拷贝台/电脑 5 人的走路动作10综合型拷贝台/电脑 6 人物的跑步动作10综合型拷贝台/电脑 7 人物的跳跃动作14综合型拷贝台/电脑 五、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1、考核目的:考察学生对动画造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考核形式:采用平时成绩与考勤、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3、主要考核内容:课堂练习、个人形象造型设计、衍生产品制作以及实验报告。 4、考核题型:非试卷考试 5、成绩评定: 考勤情况:考试总成绩的5%,考勤全勤者方可得满分。 完成的课堂练习:占考试总成绩的15%.。 完成个人形象造型设计:占考试总成绩的30%.。 完成衍生产品制作:占考试总成绩的30%.。 实验报告:它占总成绩的20%,总分100分. 以上四个成绩累计60分以上(包括60分)算考试通过。 六、实验教材(或参考书、指导书) 1、实验指导书 《卡通动漫画》吕江江苏美术出版社 2、参考资料 [1]《动画造型设计》赵鑫天津大学出版社

动画十大运动规律

精心整理 动画十大运动规律 2008-10-0223:31:54| 分类:动画进化| 标签:动作分解|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1、压缩与伸展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必然产生形体上的压缩和伸展。动画中运用压扁和拉长的手法,夸大这种形体改变的程度,以加强动作上的张力和弹性,从而表达受力对象的质感、重量,以及角色情绪上的变化,例如:惊讶、喜悦、悲伤等。 “压缩与伸展”应注意的几点: 跟随和重迭是一种重要的动画表现技法,它使动画角色的各个动作彼此间产生影响,融混,重迭。移动中的物体或各个部分不会一直同步移动,有些部分先行移动,有些部分随后跟进,并和先行移动的部分重迭的夸张表演。 跟随和重迭往往和压缩和伸展结合在一起运用,能够生动地表现动画角色的情趣和真实感。 6、慢进与慢出 动作的平滑开始和结束是通过放慢开始和结束动作的速度,加快中间动作的速度来实现。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运动,多呈一个 抛物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

7、圆弧动作 动画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表现为圆滑的曲线形式。因此在绘制中间画时,要以圆滑的曲线设定连接主要画面的动作,避免以锐角的曲线设定动作,否则会出现生硬、不自然的感觉。不同的运动轨迹,表达不同的角色特征。例如机械类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以直线的形式进行,而生命物体的运动轨迹,则呈现圆滑曲线的运动形式。 8、第二动作 第二动作可理解为主要动作的辅助动作,它能丰富角色人物的情感表达。但第二动作只能以配合性的动作出现,不能过于独 立或剧烈,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主要动作的清晰度。 生弹力,形变消失时,弹力也随之消失。动画片中处理变形不明显的运动物体时,要运用夸张变形的动漫手法,表现出独特的弹性运动。在表现物体弹性运动时,也要处理好动画速度和节奏间的关系,否则就达不到理想的动画效果。 3、曲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力的作用时,便形成了曲线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弧形运动、波形运动、s形运动。曲线运动能表现各种细长、轻薄、柔软及富有韧性和弹性的物体的质感。是动画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运动规律,它能使人物或动物的动作以及自然形态的运动产生柔和、圆滑、优美的韵律感和协调感。 1)弧形运动 当物体的运动路线呈弧线、抛物线的行进轨迹时,称为弧形曲线运动。

动画运动规律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①在《埃及王子》、《人缘泰山》、《小马王》等几部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动画片影片问世之后,人们加强了运动规律是动画影片的技术支撑的认识,不再把它作为二维动画独有的技术知识。尤其是《小马王》这不影片,它是在三维技术环境中完成的,在制作中吸收了大量的二维动画运动规律的经验。动作表演的完成基本上是在原画设计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当影片最终以二维动画的画面形式出现的时候,人们几乎感觉不到三维制作的痕迹,这时,影片中角色动作表演的感染力就更强大了,可见,运动规律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种修养。就像演员的表演素质一样,它不是机械的数据理论。它可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而调整工作方式或研究方法,哪怕就是在动作捕捉技术发明、推广之后,人们依然需要根据运动规律的知识来提高动作表演的质量。 ②原动画运动规律的经验包括:基本的运动规律和个性化的动作设计。在运动规律这门课程中,我们要讲解的就是常见动作的基本规律,以及围绕这些基本规律展开的常见的个性化表演,同时学会研究和总结运动规律的方式方法。因为运动规律是一门经验性较强的学科,它除了要求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通过不断地实验操作来加强基础知识的运用,在练习和创作中不断积累新的运动状态的规律和表现经验。通过对运动规律基础知识的分析,让学习者掌握运动规律的研究方法。我们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样才能具备真正的原动画制作和原动画动作设计的能力。 第二章运动规律的基本知识 动画的概念: ①在这门课程中,必须准备以下工具: ⑴动画用纸张打孔机 ⑵动画用定位尺 ⑶拷贝箱 ⑷黑色铅笔和彩色铅笔 ⑸一面镜子和一支秒表 ②动画的工作流程: ⑴前期工作 ⑵中期制作 ⑶后期制作 ⑴前期工作包括:企划、剧本编写、形象设计、场景画面风格设计和分镜头剧本的绘制。 ⑵中期制作包括:镜头规格设计、原动画制作、背景制作和色处理。 ⑶后期制作包括:镜头合成、音效、特技处理和后期编辑。 ③工作进度表,是一部动画片进入实际制作后的时间进程安排与计划。 ④动画作品在制作的时候缺乏一般绘画创作的随意性,而是要求极其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动画制作中的时间概念: ①所谓“动画时间”:是指影片中物体(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在完成某一动作

动画十大运动规律讲解

动画十大运动规律 2008-10-02 23:31:54| 分类:动画进化| 标签:动作分解|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1、压缩与伸展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必然产生形体上的压缩和伸展。动画中运用压扁和拉长的手法,夸大这种形体改变的程度,以加强动作上的张力和弹性,从而表达受力对象的质感、重量,以及角色情绪上的变化, 例如:惊讶、喜悦、悲伤等。 “压缩与伸展”应注意的几点: 1、压缩和伸长适合表现有弹性的物体不能使用过度,否则物体就会失去弹性,变得软弱无力。 2、在运用压缩和伸长时,虽然物体形状变了,但物体体积和运动方向不能变。 3、压缩与伸长运用到动画角色人物上,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趣味效果。

2、预期动作 动作一般分为预期动作和主要动作。预期动作是动作的准备阶段的动作,它能将主要动作变得更加有力。在动画角色做出预备动作时,观众能够以此推测出其随后将要发生的的行为。 预备动作的规则是“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3、夸张 夸张是动画的特质,是动画表现的精髓,。夸张不是无限制的夸张,要适度,要符合运动的基本规 律。

美国DIC娱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Sabrina》猫咪全身根根如倒刺般 的立起的皮毛,之字形的尾巴,拉长如一根直线般的身躯等等 4、重点动作和连续动作 动画的绘制,有其独特的步骤,重点动作(原画)和连续动作(中间画)需分别绘制。首先把一个动作拆成几个重点动作,绘制成原画。原画间需插入中断动作,即补齐连续重点动作的中间画连续动作,这个补 齐中间画的工作叫中割

5、跟随与重迭 跟随和重迭是一种重要的动画表现技法,它使动画角色的各个动作彼此间产生影响,融混,重迭。移动中的物体或各个部分不会一直同步移动,有些部分先行移动,有些部分随后跟进,并和先行移动的部 分重迭的夸张表演。 跟随和重迭往往和压缩和伸展结合在一起运用,能够生动地表现动画角色的情趣和真实感。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科版 (6)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案 教材分析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继前一课之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有关人类人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了解古代科学家是如何追求真理的。要知道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真正原因,必须认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史料,让学生继续研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地心说”和“日心说”现象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也有一定的联想。但五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利用这些学生认知基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又产生新问题。从而达到进行持续的长时间观察和研究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科学概念“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对历史上有关地球运动的假说进行分析,批判和借鉴其中的观点,修正自己对昼夜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之上的。 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导致有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 判断。 3、认识到在资料分析和交流中,大胆质疑和虚心接受同样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地心说”“日心说”的资料、课件和图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探究——研讨”相结合 学法:观察法、假设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等

教学过程: 将本课教学划分为四个分:对于地球,人类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为什么太阳每天会东升西落,每天地球都有白天黑夜之分?地球是方的还是园,或许是天圆地方?...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教科书上提到的几种假设都有可能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那么人类是如何认识地球和地球的运动的呢?让我们了解主要的学说和观点。 (一). 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课件出示地心说,同时出示阅读思考:学生自由阅读,小组交流。 “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托勒密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你们如何看待他的观点和证据? 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吗? (目的:这样的思辩过程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证据意识。) (二). 日心说 课件出示日心说观点,学生自由阅读,小组交流: 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哥白尼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你们如何看待他的观点和证据? 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吗? (三).对两种学说进行分析比较 学生了解了两种主要学说之后,分别对他们相应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日心说”和“地心说”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日心说”是如何反驳“地心说”的观点的? 你们认为‘旧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如果按这两种学说的观点来做实验,昼夜交替现象都能发生吗? 你们还有哪些新的资料或证据要和大家交流吗? (四).修正昼夜现象的解释 回忆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帮助学生修正自己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的解释。希望修正解释的结果,学生还能保留他们的多种解释: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太阳围绕地球转、太阳围着自转的地球公转等。也就是说,希望学生明白,在没有新证据时,不能轻易对解释加以否定。如果学生只想保留一、两种解释,那么就必须寻找更多的证据,如更多

《动画运动规律》大纲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动画运动规律/ The rule of animartion sport 二、课程代码: 162Y043 三、课程类别: 专业课 四、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五、学时/学分: 40 / 2.5 六、先修课程: 基础素描、动画速写、动画素描 七、适应专业: 动画专业 八、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目的:该课程的性质为学科基础课的必修课。在动画片中人物的运动规律是我们动画创作过程中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对于人物动画的制作也是动画设计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基本任务与要求:该课程通过对人物在行走、奔跑、跳跃等动作的分析与讲解,使学

生熟练的掌握人物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规律与特征。也启发学生对不同性格角色的人物在运动中的差异性,为今后的人物动画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人物运动规律的概念。(2学时) 1、了解人物运动规律 2、理解人物运动规律特点 3、掌握人物运动规律的特点 重点内容:.何谓人物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人物运动规律的特点。 第二章.人物运动规律的分类(8学时) 1、了解人物运动规律的不同种类 2、理解人物运动规律的不同种类 3、掌握人物运动在动画设计中的地位 主要内容:行走、跑、跳、 重点内容:人物运动规律的不同种类 教学难点:人物运动在动画设计中的地位 第三章.动物运动规律(8学时) 1、了解动物行走的特点 2、理解动物慢走、快走、匀速行走的特点 3、掌握行走与桢的运用 重点内容:慢走、快走、匀速行走 教学难点:行走与桢的运用 第四章.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8学时) 1、了解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的特点 2、理解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 3、掌握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的特征 重点内容:风、雨、雷、电、水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的差异性

科教版科学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教案讲解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的: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5、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 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 夜,你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3、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 呢? 三、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 (1)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 (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2、学生分组实验。

(1)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模拟实验。 3、交流汇报。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4、讨论: 这些解释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四、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教学反思: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的: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 在证据的基础上。 3、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 4、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 识。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教学过程:

《动画运动规律》自考教学大纲

04504《动画运动规律》自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为动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技能课程,掌握运动规律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动画制作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重点是学习动画角色的各种运动规律,包括真实人物的走跑跳等基本运动规律,还有物体及动物的运动规律,最后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动画角色的运动。从而使本专业学生掌握制作动画的最基础的技巧。通过对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动画创作基础,让他们的动画之路走的更远更稳。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培养目标编写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动画专业的培养方向。本大纲叙述的内容尽可能简明实用,便于自学。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熟练的掌握各种事物的基本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动画角色的运动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层次地认识,为以后的动画学习创作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大量观摩动画影片,对运动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学习人、动物以及各种事物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并熟练掌握。 3.研究动画角色的运动和真实事物运动的区别,了解动画的特性。 4.把各种基本的运动规律和动画的特性相结合,掌握动画角色的运动表现。 5.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角色。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动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基础课,对二维动画创作和三维动画创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所有基础中的基础,动画中的“动”指的就是这门课,没有运动的画面就只能是单幅作品,永远不能称之为动画。也就是说动画运动规律这门课程是使静止的画面活起来的魔术棒,是打开动画大门的钥匙。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大量的观赏动画,首先要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动画,什么是动画角色的运动规律,动画和电视电影的区别。启发学生创作动画的欲望,从而开展下一步教学。 二、课程内容 理论教学 1.教学主要内容 (1)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定义 (2)动画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应用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理解动画运动规律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掌握动画运动规律中物理原理的体现。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题目: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3课时)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分析:本节是以后更深入学习大气知识的必备基础,学生对于大气运动的规律、影响大气的各种力的特点还很陌生,对于 此节应图文结合给学生讲清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 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 力对方向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风向和风力的动态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动 态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 的,而且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教学难点:“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板图演示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空气的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在A地 形成了低气压,在B地形成了高气压。我们把AB之间的等压 线气压值画出来,假如是这样的: A B

每两条等压线之间相差2百帕,每两条等压线之间的距离也是 相等的,那么这二百帕就是AB之间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我们 称之为气压梯度。简而言之,气压梯度就是单位距离之间的气 压差。 板书:气压梯度就是单位距离之间的气压差。 教师:两地之间有了气压差,空气就要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促使空气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的力我们称之为水平气压梯 度力。(把这个力在图上画出来)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 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板书: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教师:我们假设同样是AB两地,距离不变,但是等压线比以前密集了,那么相同距离之间的气压差比以前变大了,也就是说气压 梯度比以前变大了,那么这时促使空气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 区的力也变大了,由此得出结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 疏密有关,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板书: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教师: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假如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话,风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吹向低压。水 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 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板书: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和复习题教科版

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和复习题 A科学概念 1.地球确实在自传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地球卫星的观测,而且还有来自观察和的试验多种现象。 2.傅科摆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3.地球自转的特征有: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在围绕地轴在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4.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北极星不动等。 5.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球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形成极昼和极夜现象。 B目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1)。 2.昼夜现象与(1)有关。 3.(1)和(2)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3)。 4.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1)方向运动。 5.(1)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2)。 6.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1),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 子叫(2)。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1)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1),即(2)或(3)。 9.(1)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2)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1)决定了地区之间的(2)。 11.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有许多事情令人感到奇怪。如:北半球夏季时,北极中心地区的 白天可达半年时间,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1)。 12.天空中星星围绕(1)(2)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3)产生的现象。 13.从(1)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2)。 1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1)转动;公转的方向是(2);公转一周是(3)。

动画造型设计与运动规律考试大纲答案

动画造型设计与运动规律 第一章:概论 1动画造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艺术赋予感染力与生命力。 2动画造型设计的基本性质:是用来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载体。 3动画造型设计的前提核心:首先要研究和了解人的不同外在特征与内在性格的差 1《大闹天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鼹鼠的故事》前捷克斯洛伐克、《铁臂阿童木》日本手冢治虫。 第二章:动画造型设计的艺术特征及风格类型 领会 CG、《阿凡提》、《百物语》、《守护月天》、《邪恶的头罩》、《比拉罗的科幻世界》、《丁丁历险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狼人》、《阿基拉》、《木偶奇遇记》、《白雪公主》、《怪物公司》、《最终幻想 掌握: 动画艺术形象设计的重要特征和价值:动画造型设计的总体特证是简洁有力。简洁是直运用尽可能概括的造型手段来塑造动画角色的形象。有力是指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动画形象特有的性格、内涵与外在特征。 熟练掌握 动画造型设计的重要风格并举例说明:动画设计重要的风格主要有漫画和写实两种主要风格。漫画风格是指对客观现实的自然形象进行一定程度夸张变形处理的造型表现,夸大其某一特征,强调角色的某种性格,是一种幽默有趣的造型艺术形式。如《阿凡提》,日本的《守护月天》,美国动画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兔子长长的耳朵和突出的门牙可以变化出很多的兔子造型。写实风格的动画造型是以自然形象的比例姿态的基准设计的动画造型。如日本的动画片《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狼人》,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中仙女角色造型就是完全按照真人的比例、形象、动态设计的,说话中的口型均以真实为依据。 第三章:二维动画造型 1.领会:《救难小英雄》、《猫和老鼠》、《跳调虎》、《小鹿班比》、《加菲猫》、《宠物小精灵》、《狮子王》、《CASPER》、《西部猎犬警察》、《迷墙》、《大力士》、《红猪》、《回忆的点点滴滴》、《辛普森一家》、《孙悟空——小猴子的故事》、《机动警察》、《泰山》、《贵妇和流浪狗》、《勇闯黄金城》、《星际宝贝》、《风中奇缘》、《在阿尔的卧室》、《牧笛》、《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哪吒闹海》、《歌剧》、《C小调协奏曲》、《埃及王子》、《幻想曲2000》、《失落帝国》、《狼人》、《再生侠》、《冰冻星球》、《燃烧天使》 掌握 1符号化:是指所塑造的动画角色要有区别于同一类型的造型的特定样式(形态),即能传达出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 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的著作有《天体运行论》。 3、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4、[“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证明[地 球在自转]。 5、[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6、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或[自 西向东]。 7、[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8、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9、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 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10、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围绕地轴转动,北极星正好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相对“不动”的秘密。] 11、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2、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13、[恒星的周年视差]是[贝塞尔]观察到的,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14、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 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15、[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6、[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7、[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8、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19、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 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 20、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 21[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2、地球公转的证据有哪些? 答;一、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二、恒星的周年视差。 三、从卫星、飞船上的观测。四、利用太空望远镜观测。 23、北极星为什么不动?

动画10大运动规律

max2012魅力动画 动画10大运动规律(扩展知识) 1、压缩与伸展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必然产生形体上的压缩和伸展。动画中运用压扁和拉长的手法,夸大这种形体改变的程度,以加强动作上的张力和弹性,从而表达受力对象的质感、重量,以及角色情绪上的变化, 例如:惊讶、喜悦、悲伤等。 “压缩与伸展”应注意的几点: 1、压缩和伸长适合表现有弹性的物体不能使用过度,否则物体就会失去弹性,变得软弱无力。 2、在运用压缩和伸长时,虽然物体形状变了,但物体体积和运动方向不能变。 3、压缩与伸长运用到动画角色人物上,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趣味效果。

2、预期动作 动作一般分为预期动作和主要动作。预期动作是动作的准备阶段的动作,它能将主要动作变得更加有力。在动画角色做出预备动作时,观众能够以此推测出其随后将要发生的的行为。 预备动作的规则是“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3、夸张 夸张是动画的特质,是动画表现的精髓,。夸张不是无限制的夸张,要适度,要符合运动的基本规 律。

美国DIC娱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Sabrina》猫咪全身根根如倒刺般 的立起的皮毛,之字形的尾巴,拉长如一根直线般的身躯等等 4、重点动作和连续动作 动画的绘制,有其独特的步骤,重点动作(原画)和连续动作(中间画)需分别绘制。首先把一个动作拆成几个重点动作,绘制成原画。原画间需插入中断动作,即补齐连续重点动作的中间画连续动作,这个补 齐中间画的工作叫中割

5、跟随与重迭 跟随和重迭是一种重要的动画表现技法,它使动画角色的各个动作彼此间产生影响,融混,重迭。移动中的物体或各个部分不会一直同步移动,有些部分先行移动,有些部分随后跟进,并和先行移动的部 分重迭的夸张表演。 跟随和重迭往往和压缩和伸展结合在一起运用,能够生动地表现动画角色的情趣和真实感。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试卷-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教科版(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地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地球上的人和物体都在与地球共同。 2、北极星“不动”是因为地球转动时,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4、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 5、当我们同车、船、椅子一起运动的时候,看到车、船、椅子外的景物会向方向运动。 6、。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 7、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8、地球自转周期是,地球自转的证据是,并会产生现象。 9、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转动。公转方向是,公转一周是。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的倾斜有关。 10、地球是围绕着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11、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是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冬季最,这与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 12、阳光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2、创立“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哥白尼。() 3、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是错误的。() 4、虽然我们感觉地球是平稳的,但是地球却是在不停地自转。。() 5、现在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观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6、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称为恒星周年视差。() 7、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 8、地球公转一周的同时,自转了365周。() 9、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成功的观察到恒星的周年视差。() 10、只要地球公转,不论是否倾斜,都会形成四季。() 11、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12、地球上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刚好相反。()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运动规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适用专业 适合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动画设计方向)三年制专科。(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大纲适用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动画设计方向)年级学生的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对象需要具备一定的动画绘画基础知识与能力,属专业核心课程。动画运动规律是研究人和物体在时间的展开中动作的顺序性、间隔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在动画片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正确的观察表现对象动作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动画中的表达方式。使学生掌握动画技法和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动画技术水平,以及对动画语言的感知力和把握力,为将来的动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了解人、动物的走、跑、跳、表情与口型的动作特点,了解风、雨、雷电、云、烟、水、火及爆炸的动作特点,掌握这些动作的基本绘画技巧,并能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具体的动作设计之中。 知识要求:认识、理解并运用动画艺术中各类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基本技巧、技法,为动画创作的动作设计打好坚实的基础。 技能要求:熟知各类动体的运动规律,熟练地掌握这些运动规律的动画技巧,使运动中的画面更加合理,自然顺畅,更加符合运动规律。 素质要求:培养创造力和基本造型能力,形成动画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观察与表现方法,掌握动画中人、动物以及自然想象的基本运动规律,为下一步动画设计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条件

电脑、投影仪、拷贝台、动检仪、动画纸、动画尺 (四)课程学时和主要教学环节 学时:64—120学时 教学环节:理论讲述19—24学时,实践学时61-96学时(学时分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运动规律在动画设计中的地位 第二节运动规律在动画设计中重要意义 第二章运动力学原理 第一节作用力、反作用力 第二节力的表现 第三节加速度减速度 第四节惯性运动 第五节弹性运动 第六节曲线运动 第二章动画中常见的运动规律 第一节动作的预备和预感 第二节跟随动作 第三节动作的停顿 第四节动作的循环 第五节动作强调 第六节动作的夸张 第七节动作的交搭 第八节运动的透视 第九节复合动作 第十节口型与表情及情绪刻画 第三章动画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人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1、人的结构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题目: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3课时)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分析:本节是以后更深入学习大气知识的必备基础,学生对于大气运动的规律、影响大气的各种力的特点还很陌生,对于 此节应图文结合给学生讲清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 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 力对方向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风向和风力的动态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动 态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 的,而且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教学难点:“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板图演示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空气 的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 在A地 形成了低气压,在B 地形成了高气压。我们把AB 之间的等压线气压值画出来,假如是这样的 : A B

每两条等压线之间相差2百帕,每两条等压线之间的距离也是 相等的,那么这二百帕就是AB之间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我们 称之为气压梯度。简而言之,气压梯度就是单位距离之间的气 压差。 教师:两地之间有了气压差,空气就要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促使空气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的力我们称之为水平气压梯 度力。(把这个力在图上画出来)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 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板书: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1、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教师:我们假设同样是AB两地,距离不变,但是等压线比以前密集了,那么相同距离之间的气压差比以前变大了,也就是说气压梯 度比以前变大了,那么这时促使空气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 的力也变大了,由此得出结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疏 密有关,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板书:2、大小——在同一副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 压梯度力越大。 教师: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假如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话,风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吹向低压。水平 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 风向,也影响风速。 板书:3、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