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概述

?档案信息化概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

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和过程。

?实施馆(室)藏档案数字化是……

?在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做好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归档、管理与利用,……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档案信息建设实施纲要》:提高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建设和完善局域网,按要求做好政务网和互联网的接入工作。

?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选购(管理、加工、存储、安全)

1、基础设施建设

局域网建设原则:突出应用、适度先进、安全可靠、便于维护、易于扩展

政务网接入(政务内网、政务外网物理隔离)

互联网接入

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资源开发程度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根本上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质量)

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加强保护、利用效率和水平、全文检索)

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设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

3、应用系统建设

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初步应用);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档案局(馆)参与当地政府上网工程和电子政务建设(将档案数据库纳入当地电子政务、信息港建设格局,档案管理部门在政府网有链接);建设示范数字档案馆和电子文件中心(高级阶段)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文档一体化;纸质电子并存;确保网络安全。

1、文档一体化原则

把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纳入一个统一系统,使成为一个整体;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利用一体化、规范一体化;进行全程管理、前端控制。

2、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并存原则

(载体寿命、暂无通用格式、过分依赖软硬件环境、法律效力);《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具有永久保存价值得的文本或图形形式的电子文件,如没有纸质等拷贝件,必须制成纸质文件或缩微品(异质备份)(双套制与双轨制)。

?3、确保网络安全原则

(网络复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黑客、病毒)

党和国家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档案信息化系统),涉及大量国家机密,必须与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实行物理隔离。涉密信息不得存储在与公共信息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要采取彻底的方法措施,确保党政机关的信息安全。

三、档案信息化保障体系

?1、标准规范建设

?设计开发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所要遵循的相关技术标准

?有关电子档案的标识、存储、交换、管理

?2、人才队伍建设

(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技术)

?3、信息安全措施

(教育和管理、实体防护、漏洞扫描、入侵监测、病毒防治、数据加密、数据备份)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内容:

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具体任务:

采用计算机技术对馆(室)藏档案数字化;收集和接收各种形式的电子文件,统一汇总到档案数据库;加强档案资源信息管理和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二、纸质档案数字化

(一)概念: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基本环节:档案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成果管理。

二)数字化对象的确定原则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

符合国家档案开放规定以及有关规定

2、价值性原则:

属于归档范围且应永久或长期保存的、社会利用价值高的档案可列入数字化加工的范围。

(三)纸质档案数字化环节

1、档案整理

(1)目录数据准备(DA/T18 DA/T 22 DB34/450-2004 )(见目录数字化)

(2)拆除装订物

(3)区分扫描件和非扫描件(无价值、重份、非正本)

(4)页面修整

(5)档案整理登记

(6)装订

2、档案扫描

(1)确定扫描方式(幅面、纸质or胶片、平板、高速)

(2)确定色彩模式(黑白、灰度、彩色)

(3)确定扫描分辨率(一般≥100DPI,OCR识别≥200DPI )

(4)扫描登记

(5)扫描

3、图像处理

(1)图像质量检查(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

(2)纠偏;(3)去污;(4)拼接;(5)裁边;(6)OCR识别;

4、图像存储及目录建库

(1)选定图像格式JPG、TIFG(G4)、PDF、CEB

(2)图像命名(档号+电子文档数位号)

Q001-02-025-018(2-1).TIF

Q001-02-025-018(2-2).TIF

Q001-02-025-018.TIF

(3)建目录库

5、数据挂接

6、数据验收(目录、图像、挂接5%)

7、数据备份(多套、异质、异地、脱机载体编号)

8、数字化档案管理(确保安全、完整和长期可用,提供上网检索要注意单位标识、数

据格式)

三、音像档案数字化

(一)概念:采用数字化的采集设备,在一段时间内以一定速度和采样率对模拟信号进行捕获采样后形成数字化数据的处理过程。

(二)软硬件设备选择(硬件:播放、采集、编辑、存储;软件:采集、编辑)

(三)工作程序:1、前期准备

2、参数选择(采样率、采样位数、数据速率、声道数、帧速率、制式、编解码算法)

3、数据采集(全程监控)

4、处理编辑(拼接、标题、降噪)

5、质量检查

6、著录(项目:全宗号、目录号、原盘号、文件号、光盘号、轨道号、光盘类型、文件格式、原盘类型、题名、分类号、主题词、采集人、刻录人、制作日期、密级、备注、讲话者、讲话日期、讲话地点、讲话所在的会场、开始语和结束语、录音质量、录音长度、制式、摄制日期、摄制地点、图像色彩、录像长度、图像质量、片头画面、片尾画面、人物;)。另可参考《音频资料元数据规范》、江西省标准

7、数据存储(WA V、MP3、MPEG、A VI)

8、入库保存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

电子文件管理达到的目标

使电子文件像纸质文件一样得到永久保存,具有与纸质文件相同的效力

必须做到或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GB/T 18894-2002 3.7~3.9)

电子文件管理现状调查

管理存在的难点:

电子文件种类繁多、技术依赖性大;电子文件管理标准、规范不完善;

电子文件管理网络和信息系统相互独立。

一、电子文件概念

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 2.13))

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 3.1))

二、电子文件的种类

(按信息存在形式分类)

?1、文本文件(T)

是指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生成的,由字、词、数字和符号表达的文件。

(文本文件是通过特定的编辑软件生成的,存储内容由ASCII标准代码和GB2312、GB18030等标准汉字代码构成。

用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编辑的文本文件一般不能交换使用,纯文本文件不包含格式代码,在使用时不受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类型的限制。)

?4、影像文件(V)

是指使用视频捕获设备录入的数字影像或使用动画软件生成的二维、三维动画等各种动态画面,如数字影视片、动画片等。视频捕获设备可将模拟影像转换成数字影像。

?5、声音文件(A)

是指用音频设备录入或用编曲软件生成的文件。

?6、超媒体链接文件(O)

指这样一种媒体(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它与其他媒体以非线性方式链接而成。

?7、程序文件(或称命令文件)(P)

是指为处理各种事务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是一种计算机软件。

?8、数据文件(D)

也称数据库电子文件

?其他分类方法IMT

三、电子文件的特点

1、非直读性[非人工识读性](载体、格式)

2、系统依赖性(软件、硬件)

3、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分布不同地点)

4、信息的不稳定性(载体、格式、易修改)

5、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载体、压缩)

6、多媒体的集成性(文本、音视频……)

7、信息的可操作性(易修改、压缩、还原、格式转换)

四、电子文件形成与归档

1、电子文件的产生与运行过程

与传统载体的区别,

文档一体化流程的三个关键节点

2、电子文件归档的组织管理

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的组织领导;明确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条件;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3、程序

一是电子文件形成签署、审批;二是收集积累;三是整理需归档的电子文件;四是鉴定归档的电子文件,确定归档电子文件的档案属性;五是检测归档的电子文件;六是编制目录;七是编制归档说明;八是存入磁、光介质;九是复制备份;十是进行载体标识。

4、归档形式

逻辑归档——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物理归档——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传输到独立的或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在线式、卸载式)

5、归档时间:实时归档;定期归档;

6、电子文件归档要求

保证内容准确(内容原始性、准确性、真实、完整、有效);进行规范化整理(元数据、内容)(参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件为单位,著录元数据)

2009年12月16日发布,2010年6月1日实施

《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46)

《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7)

《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8)

元数据标准

?国外: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元素集

ISO 23081

NAA、South Australian、NSW、《维多利

亚电子文件策略(VERS)》规范2、Minnesota

?国内:电子公文文档一体化业务流程管理规范

《基于XML的电子电子公文格式规范》

(电子政务标准化项目)

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

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

(DA/T 46-2009)

各实体元数据数量

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文件实体元数据(75);机构人员实体元数据(4)

业务实体元数据(5);实体关系元数据(4)。

内容格式

?VERS维多利亚电子文件策略:文本、图像(TIFF)和格式化文件(PDF)的格式

?美国马萨诸塞州OpenDocument文件格式

?ERA

?美国国家档案文件管理署(NARA)规定了永久保存的电子文件向NARA移交时的

文本、图像、图形、空间数据、电子邮件、WEB页面等格式要求

?ISO/DIS19005-1,规定如何使用PDF V ersion 1.4(PDF/A)作为长期保存格式。(开

放、易浏览、易转换、保持格式、跨平台、安全)(暂缓实施)

什么是封装

我们熟知的封装(文书立卷)

6、电子文件归档要求

脱机备份;数据与软件一并归档;数据不压缩;数据不加密;病毒检测;多套拷贝;

与纸质档案同时归档(异质);附加非电子签章;保存留痕信息

五、电子文件的鉴定

鉴定的两个方面:

?归档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准确性、完整性、可读

?电子文件的价值和保管期限

归档前鉴定(不同于纸质的是需要对载体检查检测,对软硬件环境做说明)、归档后鉴定鉴定注意事项:

确定原始性、真实性;鉴定与技术鉴定相结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密级、鉴定销毁的依据。

销毁的不同方式

六、电子文件的保管

1、存储介质的认定——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

(不允许用软磁盘)!!!

2、存储环境

(1)符合纸质档案保管要求

(2)单片载体应装盒,竖立存放,且避免挤压

(3)远离强磁场、强热源,并与有害气体隔离

(4)温度17℃~20℃,相对湿度35﹪~45﹪

3、作防写处理。避免擦、划、触摸记录涂层

4、有效性保证——定期检测与转存

(1)每年均应对电子文件的读取、处理设备的更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登记,确认库存载体与新设备的兼容性

(2)磁性载体每2年、光盘每4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3)磁性载体应每4年转存一次。原载体同时保留时间不少于4年。

(4)随着软硬件设备更新,应及时对归档电子文件进行迁移操作。

七、电子文件的利用

1、利用准备(背景信息和元数据、软硬件环境)

2、利用方法

提供拷贝(通用格式、打印件、缩微品);通讯传输;直接利用

3、注意事项

封存载体不应外借;不允许擅自复制;

利用时应使用拷贝件;应遵守保密规定;

使用应在权限规定范围内。

4、用户授权(利用系统功能使用、存储载体的使用)

5、拷贝管理(封存载体不应外借;不允许擅自复制,防止拷贝再复制;拷贝回收;)

6、上网信息审查(划控、处理、保密审查)

7、技术安全措施(拷贝慎重提供并监控、加密和密钥更换、全程监控、系统容错)

八、电子文件管理原则

1、全程管理原则;

2、前端控制原则;

3、真实性原则;

4、完整性原则;

5、可用性原则。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建设

一、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1、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温湿度控制;防火防盗;目录组织;全文管理;收集、整理、鉴定、销毁、保管、检索、利用、统计、编研、数据交换、信息发布、

2、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推广

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优化(四个阶段)

档案管理软件的推广与应用;

3、档案管理软件的设计原则与功能要求

《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2001.6)

原则:规范、先进、实用

(1)基本要求

功能齐全(数据管理、整理编目、检索查询、安全保密、系统维护、辅助实体管理、扩展);符合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确保安全;简便实用;具备较强的数据独立性;配有相应的技术资料。

(2)数据管理功能与实现

应功能齐全(数据库的建立、修改、删除;数据的输入、存储、修改、删除);

符合检索优先(多种数据库、交换灵活);

数据项设置符合标准(DA/T18、DA/T22、DB34-450 、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等);

具有多种数据输入方式(键盘、扫描、接收);

采用通用文件格式(保存格式、输入输出格式);

(3)整理编目功能与实现

具有基本功能(数据采集、类目设置、分类排序、数据校验、目录生成、数据统计、打印输出、主题词分类号的自动标引);

符合整理编目的基本要求(设置分类、自动排序、重号<名>校验、自动生成报表、打印);(4)检索查询功能与实现

具备多途径检索;检索项目设置齐全;检索模块功能(组合检索、目录检索、全文检索、图文声像检索、结果排序输出);具有借阅管理功能(利用登记、借阅手续、统计分析、收费)(5)辅助实体管理功能与实现

满足征集、接收、移交、来源、交接人、数量、种类、载体等的管理;

满足划控、保管期限变更、密级变更、鉴定销毁等。

(6)安全保密功能与实现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系统访问控制;数据保护;系统安全保密监控

(7)系统维护功能与实现

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

二、档案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档案网站是档案部门面向网络世界的窗口,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

1、档案网站的定位(网站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与内容安排

(1)目标受众的定位:一般浏览者;档案信息查询者。

(2)网站主题定位(政务公开、网上档案信息查询)

政府网站的政务公开栏;

档案部门的政务公开栏;

具体:(行政管理、便民服务、行业宣传、与公众互动、网站导航、搭建平台)

2、档案网站的建设与发布

(1)网站总体设计

确定网站的基本结构(树状结构);根据受众和主题定位设立栏目、安排内容

(2)网页素材的准备

馆藏资源;深层次的信息资源;网上相关资源(链接);

(3)网页制作(页面庄重大方,简洁)

(4)入网准备

确定技术方案(虚拟主机;主机托管;专线接入);递交入网申请;签订入网协议。

(4)入网准备

分配IP地址和申请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0510239026.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0510239026.html,);

上网信息审查(谁发布,谁负责);

(5)开通网站

(6)办理网站备案手续(非营利性ICP备案手续)

3、网站的管理与维护

(1)内容的更新(添加、更换);(2)网站改版;(3)日常管理;(4)知识产权保护

(5)网站安全监测和控制(数据安全、运营状况检测);(6)网站资源归档。

三、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实践

1、数字档案馆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是指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手段,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通过高速宽带通信网络设施相连接和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

广义

狭义

(2)特征:信息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空间虚拟化;服务现代化;人员专家化。

2、数字档案馆的产生和示范建设

美国2002年6月18日启动

青岛1999年立项、2001年启动、2003年成型

深圳2000年立项、2002年12月一期通过验收

我国的探索和实践:建立档案目录信息检索系统;“文档一体化”管理;

档案馆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3、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实施

(1)总体设计

(2)项目技术分析

(3)项目实施

4、功能设计(收、管、用、存、维护)

(1)档案接收:归档电子文件接收;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公众网数字信息的采集。(2)档案管理:数字档案标准化;元数据著录;多媒体档案标引;目录管理;档案鉴定;档案迁移;报表打印、信息统计。

(3)档案利用:档案信息开发;综合智能查询;网站信息发布;光盘发布;

(4)系统维护:数据转移(网络之间)、备份恢复;病毒防范;身份鉴别、访问控制;

信息加密和完整性校验。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档办〔2010〕16号)

四、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1、建设目标----规避不透明的失忆的政府

实现资源共享(政府信息公开):

对单位政务活动中产生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电子公文等电子信息,实行规范采集、集中归档,统一管理,做到数据规范,安全保密,资源共享,为党政机关办公、决策提供利用服务(服务决策),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咨询服务,为社会公众查询公开的政务信息提供一咨询站式服务(服务老百姓)。

保存数字遗产:

保障电子文件完整、真实、有效,使得在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中生成的电子文件像纸质文件一样得到永久保存。

提高政府效能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94分)

1、题型:判断题分值:2 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可以采取用扫描仪扫描输入和用高档数码相机对其进行翻拍录入两种模式。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2 上网档案信息鉴定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鉴定法;二是间接鉴定法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3、题型:判断题分值:2 在公众网上发布的数字档案资源,不需要办理审批手续。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2 档案数字资源的鉴定主要包括价值鉴定、开放鉴定和发布鉴定。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2 数字档案馆拥有局域网、政务网、公众网甚至保密网等众多网络利用平台。不同的网络平台存储和管理着不同的资源,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即便同一网络也要面向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群体。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2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等。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2 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途径主要是数字档案的提供利用、电子政务网中的数字档案共享和互联网上数字档案的发布等。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2 如果把数字档案(电子文件)作为数据,档案元数据就是描述或反映档案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2 内容数据库是指数字档案的原文数据集,其信息类型多种多样,如文本、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它们是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主体。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0、题型:判断题分值:2 广义的档案信息系统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正确

浅谈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浅谈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建设也逐渐变成了可能,本文首先对档案相关概念、信息管理重要性做了必要的说明,其次针对目前分公司在档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意见。 关键词:浅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档案信息化概念及开展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一)档案信息化概念。档案信息化,就是在相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公司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转变的过程。就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分公司来讲,档案馆的建立和完善对传承石油文化,承载公司自建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起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展信息管理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在公司经营管理工作各领域中应用广泛,电子信息传输、电子公文、各类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的数字化等,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

息化建没,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公司档案的建设及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将影响着档案利用的好坏和保管时间的长短,对档案信息资源加以管理是传统档案管理的必然进步,是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档案开发利用,实现服务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有效渠道。 二、分公司档案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问题 1.各部门档案管理的意识薄弱,对重要文件、资料和凭证的归档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部门主任对本部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本部门档案疏于管理,而一些文件形成者对档案移交归档认识不足。一些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分类存放和档案归档的及时性上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而是通常性的进行集中办理。 2.虽然在各部门建立了兼职的档案管理员制度,也对相关建档、录入标准进行了讲解和培训,但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人员上,却是贯彻不力,归档意识淡薄。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文件形成者、领导者的档案质量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融入管理系统之中,使之成为分公司档案管理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质量。 (二)技术层面的问题 1.档案系统的传输速度较慢,网络安全也是关系着档案系统

档案信息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讲义 档案工作是一项纪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二十一世纪, 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 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档案信息化管理 1.1档案信息化的概念 有关档案信息化的定义,有许多的提法: (1)张大伟在上海档案信息网发表的《什么是档案信息化》一文中解释为:“档案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和组织下,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档案信息资源收集、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水平的过程”。 (2)档案信息化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的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提供利用。 其中,我们可以从行为主体、实施方式、实施手段、施加对象、实施目的以及行为特点去理解档案信息化的定义,如图1所示: 行为主体: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实施方式:统筹规划、统一组织 实施手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档案信息化 施加对象:档案管理活动 实施目的:提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 行为特点: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 1.2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沿革 (1)2000年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提出: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2)2002年11月《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发布,标志着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从探索研究阶段进入普遍实施阶段。 (3)2003年国家档案局发布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档案部门相继发布地方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标志着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进入以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为重点的新阶段。 (4)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信息资源是和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档案局发布《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并在上海举办“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标志着档案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工作的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十五”期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在部分中心城市建设示范性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部门要努力建设并投入使用一批内部局域网,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依托当地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建立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的档案目录信息中心,为逐步构建中国档案文献数据库创造条件;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全国档案工作信息网。

一、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继续推进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提高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到“十五”末,全国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力争东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9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70%;中西部地区省级机关档案部门达到80%,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达到50%。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馆都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并且与当地政务网联通。到“十五”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主要中心城市档案局馆力争全部建立局域网;省以下档案局馆的局域网建设以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为试点,80%的区县市档案局馆建立局域网并与当地政务网联通。 3、西部地区要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畴,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逐步推进西部地区档案部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当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 第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它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原则:规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有两个不同层次: 一是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 二是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还不成熟且不经济;数字化的对象问题;合作问题。 第二、档案网站建设,它是指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上建立的站点,它一般是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重要步骤,是档案部门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档案网站的功能有:服务功能、宣传功能、交流功能。档案网站的主要内容:档案工作信息、档案机构信息、档案资源信息、档案利用服务信息。 第三、 数字档案馆建设,它是指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强调的是在数字化档案馆环境下用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便利。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A存在方式上的特点,是一种无形的信息组织与利用环境;B运行方式上的特点,存取档案信息的网络化;C功能定位上的特点,以存取为中心。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的关系:A现行实体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是数字档案馆形成的基础;

B数字档案馆的出现对现行实体档案馆的馆藏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C数字档案馆为现行实体档案馆提供了新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目前档案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规划和设计滞后 主要原因是,档案信息的生成和管理是按时间和空间分割的,受权限、资金、规范的制约,全国统一制定规划很难,以地方为主做起,较为可行。另外的原因还有,与档案信息化连接的前期对象处于变化之中,使档案信息化本身也不得不跟着变化。如产生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本身处在变化中,造成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不确定性。或者由于档案部门的参与指导不到位,使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采集与归档方法带有缺陷,难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和完整。中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变化与体制改革相关联。目前多数行政职能部门正处于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之中。由此造成信息系统运转中较强调权利的分割、流程控制和手续的严密,办理一件事的过程中,多数部门处于等待状态,效率较低。各个职能部门只掌握自己的数据,部门之间存在较严重的数据共享壁垒。由于体制限制,不少单位为解决此问题多次下文,企图实现信息共享,但很难奏效。如北京某科技园区管理中遇到工商、税务、公安部、财政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壁垒问题,使对用户办事期限的时间承诺难以兑现。 2、档案信息化的服务观念和方式滞后档案信息化的服务对象扩展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预案

档案馆 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 设 计 方 案 2013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档案局建设需求分析 (4)

1.1 档案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4) 1.2 建设目标 (4) 1.3 业务及需求分析 (5) 1.4 系统设计原则 (7) 第二章网络平台建设 (11) 2.1 网络建设原则 (11) 第三章总体网络建设方案 (13) 3.1 方案设计思路 (13) 3.2 网络结构拓扑设计 (24) 3.3 网络治理设计 (28) 3.4 网络安全设计 (40) 第四章云计算中心建设 (49) 4.1 建设云计算平台的重要意义 (49) 第五章中心机房建设方案 (58) 5.1 机房装饰工程 (58) 5.2 机房供、配电系统 (63) 5.3 防雷接地系统 (67) 5.4 机房消防系统 (70)

5.5 机房门禁系统 (72) 5.6 机房通风系统 (74) 5.7 机柜系统 (78) 5.8 UPS及环境监控设计 (79) 5.9 用户需求及应用状况 (82) 5.10 实际方案介绍 (82) 5.11 单机配电原理图 (82) 5.12 输入/输出配电要求 (83) 5.13 设备尺寸、重量及放置要求 (84) 5.14 系统优化建议方案 (85) 5.15 产品介绍 (86) 5.16 科士达蓄电池 (90) 5.17 服务器机柜产品资料 (93) 5.18 环境监控系统 (100)

第一章档案局建设需求分析 1.1档案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进展的大趋势,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都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依照国家、省上、市上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XX市档案局政府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XX市档案局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动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促进XX市档案局“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建设的进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 1.2建设目标 XX市档案局网络要紧承载政务园区的政务应用,专用于政务园区政府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政务园区各入驻部门的网络互联,满足各种业务系统的需要。 规划建设的要紧目标是:依照全省、全市档案馆网络统一规划,多业务承载网络,具备多业务融合承载能力,即在统一的网络系统平台上,利用IP网络承载电子政务业务数据、流媒体

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制度第一条为适应本单位信息化建设需要,规范本单位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文件是指本单位在履行行政职能、加强内部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参考利用价值并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第三条按照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各科室形成的电子文件并需归档保存的应由单位综合档案室统一保管。综合档案室负责对电子文件归档的指导、验收以及接收后的编目、保管和提供利用,计算机管理工作人员对电子文件的归档提供协助和支持。第四条各科室应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制度,指定兼职档案员负责本科室的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将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纳入相关人员的岗位责职。 specifically, is to engage in any work.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of the party's line,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the executor and organizer, command, to be familiar with business knowledge, enhance the business skills, and strive to use their own business authority "to improve the leader's authority. To learning. From the beginning, learning is the growth and progress. Leadership is leadership scholarship, leadership is a process of learning how to use the knowledge. With worldly affair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party situation Profound changes, new situations, new problems and new task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rty members and

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XXX有限公司技术档案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XXX有限公司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2、引用标准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2国务院颁发《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 2.3国家档案局《国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2.4《电力工业系统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细则》; 2.5《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 3、管理职能 3.1技术档案是本公司在生产、经营、技术、科研管理活动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等技术文件材料,由公司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 3.2技术档案管理由受主管经理和上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3技术档案基本内容包括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编研等工作,做到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为电力建设和科研服务。 3.4公司各有关生产技术、基建、计划、设计、供用电、技术、物资供应等部室及生产单位等,对本单位产生的各种技术文件材料的形成负责,做好收集、整理、鉴定、分类,并达到系统、完整、准确的要求,及时向档案室移交归档。 3.5技术档案管理基本任务 3.5.1制定技术档案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3.5.2做好技术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研和利用工作。定期查看技术档案的保管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3.5.3指导监督技术档案管理网络的工作。 3.5.4编制本公司技术档案保管期限表,按技术档案实用价值划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3.5.5技术档案复制,要经公司分管生产领导的批准方可进行复制。 3.5.6凡借出的技术档案,严禁在技术档案上涂改、勾画、随意拆卷等不良行为。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4.1.1根据《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精神,结合公司生产、基建、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的种类,制定本公司技术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张凤丽 来源:《办公室业务(下半月)》 2020年第6期 文/吉林省大安市档案馆张凤丽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从实体管理向数字化管 理转变,电子信息档案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何更好地做好电子信息档 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重要,这需要我们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档案管理;优势;缺点;信息化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征分析 (一)信息传递方便高效。很长一段时间内,档案管理工作会接触大量实物档案,因此难 以保证在相同的时空和位置开展集中审视,档案使用效率不高,不过伴随高新技术的持续进步,通过数据库等管理档案资料的方式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能够借助移动互联网等工具实现档案 资料共享,同时也不用因为时空等外部条件限制影响使用效率,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实现档案数 据的全方位和远距离传输搜索,极大提升了档案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二)投入的费用较少。之前在管理档案时往往会消耗大量的实物资本,同时在采集整合 和使用档案时也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力成本,因此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结束后往往会付出较多 的费用。电子档案的出现极大解决了因为费用过高增加组织经济负担的问题,这一类型的档案 在工作各个流程中只会涉及具体数据,并要求在联网的条件下开展相关工作,极大压缩了在实 物和劳动力等各方面的成本费用,同时又能借助新兴技术实现对档案的高效化管理。在实际使 用方面,比之前的档案处理环境更加严格,避免纸质档案的腐烂、磨损等,但是电子档案则完 全不用考虑上述问题,不过也需要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性,避免黑客入侵等造成档案资料外泄。 (三)电子档案对网络环境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尽管电子档案有纸质档案无法比拟的诸多 优点,不过因为互联网本身的共享和公共属性,档案资料在联网的条件下也很容易传输和搜索,一旦遭遇黑客袭击,那么档案文件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病毒等迅速扩散和破坏电子档案运输 的全过程,严重的甚至会危机档案数据库,部分电子数据因为受到不合理使用成为部分人牟取 暴利的工具,进而不利于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档案数据化对软硬件设施的配置要求更高。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前提是配备安全 稳定的网络环境、专业管理工具和装置等,因此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因为电子档案的储存 时间较长,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得档案陷入不安全状态,影响档案的保存。举个例子,当存储档 案的电脑使用年限到期、装置受损等,这些都会危及到电子档案的安全,所以相关员工应该有 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按期检查和护理组织中的硬件设施,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之前通 过实物等方式储存档案的方式,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形势,因此也将逐步被淘汰。 二、提升档案数据管理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调整滞后的管理模式,与时代管理思想同步。这些年,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各行各业 都加速了转型步伐,档案管理工作同样遭遇前所未有的变革危机,但也预示着存在新的发展契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一直无法得到实质性提升,也很难与当前的档案 管理任务有效对接,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摒弃滞后的档案管理方式及思想,自觉学习利 于提升工作效益的相关软件工具,借助前沿的电子装置和高新科技实现档案信息资料的有机管理,创造新型的档案资料数据库,持续优化对不同档案文件的高效管理,增强档案管理的时效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测试答案

试卷提交时间:2017-06-08 21:27:17.5 试卷得分:96.0 1、题型:判断题分值:2 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可以采取用扫描仪扫描输入和用高档数码相机对其进行翻拍录入两种模式。 正确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2 上网档案信息鉴定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鉴定法;二是间接鉴定法 正确 答案正确 3、题型:判断题分值:2 在公众网上发布的数字档案资源,不需要办理审批手续。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2 档案数字资源的鉴定主要包括价值鉴定、开放鉴定和发布鉴定。 正确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2 数字档案馆拥有局域网、政务网、公众网甚至保密网等众多网络利用平台。不同的网络平台存储和管理着不同的资源,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即便同一网络也要面向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群体。 正确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2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等。 正确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2 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途径主要是数字档案的提供利用、电子政务网中的数字档案共享和互联网上数字档案的发布等。 正确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2 如果把数字档案(电子文件)作为数据,档案元数据就是描述或反映档案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正确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2 内容数据库是指数字档案的原文数据集,其信息类型多种多样,如文本、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它们是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主体。 正确 答案正确 10、题型:判断题分值:2 广义的档案信息系统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错误 答案正确 11、题型:判断题分值:2 上网档案信息鉴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上网档案信息鉴定的组织、原则、方式、程序等。 正确 答案正确 12、题型:判断题分值:2 误操作是安全威胁因素中的头号触发因素。 正确 答案正确

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

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一: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既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又是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为了全面加强我馆档案信息化建设,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要求和全省、全市档案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年初工作计划,特制定我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X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自治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档案馆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按照效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将档案信息化分阶段完成,对馆藏重要档案全部进行扫描或复制刻录,基本实行计算机文件级检索,实现信息共享和电子档案网上归档,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档案数据库,更好地为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服务。二、总体目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网站,逐步构建印江自治县档案信息网。三、主要任务1、加快推进档案馆数据库建设。逐步建立档案数据库,从现在起,争取利用3~5年时间,完成馆藏档案文件级检索工具的数字化。2、积极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建设。对各种类型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转换,逐步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3、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加强对本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乡镇的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进行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引导、规范机关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逐步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4、建立档案区域管理网络。与县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县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公开档案信息网络查询利用,从而实现文件的网上传输和资源共

畜禽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应用

畜禽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应用 在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高度普及的今天,很多养殖企业已经将畜禽养殖过程进行数据化管理,建立各自的大数据库,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数据分析、研究,从而找到最佳的养殖模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然而,作为兽医管理部门,本来可以为工作带来便利的数据化管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展与应用。在本文中,笔者以畜禽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应用为例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畜禽养殖档案数字化编录,建立养殖档案数据库 利用计算机或者是已有的畜牧业工作平台,例如:国家已经建立有的“全国动物疫病防控与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云平台”,将畜禽养殖档案中需要记录的各种畜禽养殖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录入、保存,以此建立畜禽养殖档案数据库。 2畜禽养殖档案信息化优势

2.1优化储存载体与查阅方式,提高办公效率 目前使用的纸质畜禽养殖档案在保管上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而 且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纸张容易老化,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造 成不同程度的损毁。另外,在查档方面还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查找、调 档等流程,带来了极大的人力与物力消耗。而与纸质养殖档案相比, 畜禽养殖数据信息化后形成的电子档案在保存方面只需要一台计算机 或者是一个工作平台进行网络云储存,不仅节约了占地空间,可保存 的时间几乎可以说是永久性的。在查阅上也极为方便迅速,只要通过 特定的系统进行登录查询,就可以提供详细、即时的畜禽养殖数据信息,为相关的工作需求及时提供生产数据,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2确保真实记录畜禽生产环节信息 在纸质的畜禽档案记录中,由于是纸质记录,所以档案内容容易 篡改。而信息化管理后的档案记录因为系统使用权限等管理权限限制,一旦已经记录在档的档案内容就不是很容易再进行篡改,从而可以在 很大程度上保证记录在档的畜禽生产环节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信息化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档案分类编号规则 第1条适用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信息化处档案的分类整理、组织案卷和案卷排架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适用于信息化处的档案管理。 第2条分类编号原则 以信息化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信息化处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及其形成特点,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 1.档案分类各级名称经确定后,应编制“档案分类编号表”,将所有分类各级名称及其代表数字编号,用一定顺序依次排列,以便查阅。 2.档案分类各级编号内应预留若干空档,以备将来组织扩大或业务增多时,随时增补之用。 3.档案分类各级名称及其代表数字一经确定,不宜任意修改,如确有修改必要,应事先审查讨论,并拟定新旧档案分类编号对照表,以免混淆。 4.档案如何归属前案,应查明前案的档号并予以同号编列。 5.档号以一案一号为原则。 第3条档案分类 1.档案的类别共设置8个一级类目(大类):常规型项目、战略型项目类、改善型项目类。有些档案难以归入上述3个大类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一级类目。详见《档案分类编码表》 2.根据职能活动和档案形成的特点,每个大类下设置若干个二级类目(属类):项目立项、项目招标、项目实施类、项目验收类。 3.档案分类应力求切合实用。如果因案件较多,二级分类不够应用时须在第二级之后增设第三级“细类”项目设备档案、项目俊工图纸、项目验收报告(隶属于项目验收)。如案件不多,也可仅使用“大类”或“属类”二级。 4.同一“属类”(或细类)的案件以装订于一档夹为原则,如案件较多,一个档夹不够使用时,可分为两个以上的档案装订,并于属类(或细类)之后增设“卷次”编号,以便查考。 5.录音、录像、照片、计算机软盘(光盘)和其他非纸质载体形式的档案,其形成和反映的内容、作用与纸质载体档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单独设置类目,视其内容特等同纸质载体档案对应分类编号。 6.每一档夹封面内首页应设“目次表”,案件归档时依序编号、登录,并以每一案一个“目次”编号为原则。 7.案卷排架的基本要求a) 信息化处档案按大类分别排架,要反映出档案分类设置的基本大类的顺序,大类之间不得交叉混排。b) 案卷排架要科学、系统,便于保管和提供利用。c)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案卷排架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要随意变动。 8.各项目根据分类办法组织整理案卷,以利于分类标识和管理。 第4条编号规则 1.企业档案实体分类的标识符号采用英文字母顺序标识一级类目(大类),采用阿拉伯数字“双位制”标识二级类目(属类)及二级以下类目。 2.分类编号采用隶属编号法,每一级位类之间用间隔号“-”隔开。分类编

文书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应用

文书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应用 作者:李秋 来源:《卷宗》2020年第27期 摘要:文书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各机关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记载了各項管理活动的信息,有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文书档案管理引入信息化技术,使得文书档案整理更加方便快捷,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文书档案管理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084 1 大数据下文书档案管理的含义 随着互联网上各类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大数据技术得到发展推广,大数据是由数据体量巨大,难以被用户及时获取加工处理的数据,目前的主要软件工具在允许时间内达到查询检索非常困难。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有价值的数据资源进行专业化处理,实现数据资源价值的增值。大数据环境带来的信息风暴变革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文书档案的数据量也急剧快速增长。文书档案是整体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书记录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影像、多媒体等各种形式载体。文书档案信息化是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的收集、管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其利用价值,大数据环境下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单位提供更为准确的服务,延长文书档案的使用寿 命。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数字化管理、网络化管理与安全化管理。传统意义上的文书档案以纸质载体为主,档案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任务繁重,档案收集整理需占用大量的存储库房。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化档案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空间,同时数据更精确,查询更方便。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数字化处理,是由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化电子档案,文书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数字化建设形成的企业文书档案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联网,才能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网络范围内的用户对档案资源的共享使用。企业文书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的重要技术手段。企业文书当纳网络化利用包括网络分类,网络组卷,网络检索,网络隔离,网络下载等多种功能。企业文书档案的安全保障问题是网络化的突出问题,大数据环境的安全问题突出,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技术,加强保密措施,首先要防止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及网络故障,网络黑客攻击等因素造成企业文书档案损毁。其次,对涉及保密的企业文书档案需采取相应的保密管理措施。企业文书档案进行公开分级管理非常必要。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

档案信息化基础理论与实践一 (√)1、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可以采取用扫描仪扫描输入和用高档数码相机对其进行翻拍录入两种模式。 (√)2、上网档案信息鉴定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直接鉴定法;二是间接鉴定法 (×)3、在公众网上发布的数字档案资源,不需要办理审批手续。 (√)4、档案数字资源的鉴定主要包括价值鉴定、开放鉴定和发布鉴定。 (√)5、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等。 (√)6、数字档案馆拥有局域网、政务网、公众网甚至保密网等众多网络利用平台。不同的网络平台存储和管理着不同的资源,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即便同一网络也要面向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群体。 (√)7、数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途径主要是数字档案的提供利用、电子政务网中的数字档案共享和互联网上数字档案的发布等。 (√)8、如果把数字档案(电子文件)作为数据,档案元数据就是描述或反映档案文件背景、内容、结构及其管理过程的数据。 (√)9、内容数据库是指数字档案的原文数据集,其信息类型多种多样,如文本、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等,它们是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主体。 (×)10、广义的档案信息系统是指档案信息管理应用系统。 (√)11、上网档案信息鉴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上网档案信息鉴定的组织、原则、方式、程序等。 (√)12、误操作是安全威胁因素中的头号触发因素。 (√)13、从内容上划分,网上档案展览(陈列)主要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14、上网档案信息鉴定工作程序主要由工作启动程序和具体鉴定程序两个具体操作程序组成。 (√)15、根据形式的不同,上网档案信息可分为档案内容上网、档案目录上网以及档案参考信息上网等。 多选题 16、参考ISO 23081《信息和文献.记录管理过程.记录用元数据.第1部分:原则》,将通用电子文件元数据从概念层次上区分为:(12345) 选项1: 文件实体元数据 选项2: 机构人员实体元数据 选项3: 业务实体元数据 选项4: 授权实体元数据

浅谈信息化建设创新档案工作

浅谈信息化建设创新档案工作 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正确途径,是档案工作创新的客观需要。因此,只有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才能真正达到创新档案工作的目的。 1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创新的客观需要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的一场革命,是传统档案走向现代档案一个重要标志。档案信息化要求档案工作者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信息和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因此,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创新的客观需要。 2 创新的前提是树立档案信息观 现代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信息就是财富”的观念,主动地挖掘、搜集、利用有利于档案工作的各种信息,更好地开展档案工作。档案信息观的普遍提高是社会各方面广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条件。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可以为科学研究、文化建设、加强管理服务;也可以为宣传报道、业务咨询提供信息保障。树立“档案是信息资源的观念”,认识档案是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为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创造良好的条件。 3 创新的关键是加强档案信息专门人才的培养 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既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又热爱档案事业的专门人才,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要努力学习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掌握各种档案工作信息源、信息检索工具、检索方法等方面知识;培养信息获取、开发利用、选择、预测、加工、传输、存储、调阅和吸收等能力;能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排序、归类处理,充实档案数据库。尽快建立以管理型人才为基础,复合性人才为重点的高科技人才为骨干的档案干部队伍体系,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4 创新的基础是丰富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一部分,而档案信息数字化又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档案信息数字化对加快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档案信息在活动中的基本资源,在量的积累上要达到一定高度,经过整合之后能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和完善档案资源建设,使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档案工作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创新的基础。 5 创新的目的是更新管理模式

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要点

1前言 档案信息化是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共享、开发与利用。档案信息化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平台,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的,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各项建设服务。 1.1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环境 档案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已经具备。社会信息化发展已经开始带动档案信息化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信息社会建设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信息产业革命。在这场新兴的产业革命中,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是一项核心的内容,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我国信息化发展开始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作为信息资源,面对信息化的发展潮流,档案信息化也必然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这是时代赋予档案事业的要求,攸关档案事业的发展前途。同时信息化也是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契机,无论是国家信息化中对于信息资源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的要求,还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为档案各项事业的发展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都是档案事业实现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档案部门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作为,科学谋划,夯实档案

信息资源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信息资源的地位,通过档案信息化推动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档案信息化建设符合社会需求与活动规律。社会信息化导致档案数量剧增,档案载体呈现多样性,档案内容分散交叉,档案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管理方法,一方面由于社会信息量的激增和新型载体的应用,不宜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档案;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要。国家行业电子政务和电子业务的普遍应用,大大拓宽了档案信息的服务空间,对档案资源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促使档案工作跳出传统的狭窄思维,适应社会发展,改变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平台,有效积累和储备国家信息资源,真实保存社会记忆,实现更大范围和更多种类的档案信息资源互补与共享,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1.2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 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已经具备。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化的进程,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存储等各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改进完善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快速、方便的档案信息服务提供保障。 1.3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2000年,王刚同志提出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的要求,随后国家档案局组织有关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展研究,提出了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战

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2015届 ) 题目: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系(部):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文秘、专升本)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学位): 合作导师:职称(学位): 完成时间: 2015年月日 池州学院教务处制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2015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3)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述 (3) (一)档案信息化的概念 (3)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及方法 (4)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5) 二、档案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6) (一)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6) (二)档案信息化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现状 (7)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7) (一)档案信息化受到体制机制制约 (7) (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完善 (8) (三)档案管理资金投入有限 (8) (四)档案信息远程共享还未建立 (8) 四、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瓶颈问题的方案 (8) (一)巩固和完善统一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体系 (8) (二)规划建设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机制 (9) (三)整合完善统一的技术支撑和资金保障体系 (10) (四)推动建设统一的档案信息远程查阅共享体系 (10) 五、结论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电子档案作为电子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了档案管理当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我国的档案管理发展历史,虽然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在前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等进行概述,然后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述,包括档案信息化的概念、档案信息化的原则及方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分析。接着重点分析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提出改善策略。经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档案信息化受到体制机制制约、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不完善、档案管理资金投入有限以及档案信息远程共享还未建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巩固和完善统一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体系、规划建设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机制、整合完善统一的技术支撑和资金保障体系、推动建设统一的档案信息远程查阅共享体系等策略进行解决。 关键词:电子档案;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档案信息资源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office opertions 办公室业务?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 108 办公室业务2012?10 文/黑龙江省中部引嫩工程管理处周祥路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所必须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事业单位来讲,随着档案信息的日益繁多,在内容上也在不断的丰富,仅仅依靠纸质进行存储已经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本文将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自己的相关分析和对策。 【关键词】档案管理;事业单位;信息化 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信息技术在世界上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其可能带来的重要的影响开始受到重视,档案界已经有很多的单位开始也在信息化的领域中对档案的管理开展信息化的管理过程的探索。但是,在目前中国的档案管理的理论和时间中,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问题依然还存在比较大的空缺和混乱的现象,这还有待相关的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 目前在我国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从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档案信息化的培训,在狠毒偶的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以往存在的认为的误差,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如实的记载,使得信息化之后的档案也成为了一些错误的档案。很多的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的人才,大部分都是由别的部门的工作来进行兼职。这就使得在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不仅仅存在无法顺利的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的工作,还造成了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敷衍了事的现象。缺乏比较强烈的责任心。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离职交接制度 现代化的社会很少有人在一个岗位 上一直干到退休,所以很多的事业单位的人员随着环节以及轮岗的制度,人员的流动也是必然的现象。所以,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档案的管理人员进行离职交接的时候就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的质量的问题。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本身的一些问题或者是单位的问题,都会对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目前很多的档案管理部门还比较缺乏完善的交接手续,这就使得档案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理智的过程中,无法做到有章可循,最后就造成了很多的档案变成了死档案的现象。 (三)档案信息的保存缺乏有效的措施 保护好档案信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虽然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电子档案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比较普遍的事物,但是现代化的很多保密的档案信息,事业单位通常还是要采取纸质档案的方式进行管理备案的。但是,就目前来讲,事业单位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滞后,针对机密以及重要的档案文件缺乏相关的有效管理措施,很多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管理制度不能够配套,这就造成了很多的档案丢失以及损坏的现象的产生。在查找的过程中,又不能发挥出档案信息的最大化的利用价值,使得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受到了影响和遏制。 二、完善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档案的管理人员作为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直接诶的执行者,其专业的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的影响到了信息化的建设程度,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档案管理人员的招聘制度以及培训制度的审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的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档案信息 化建设的相关技术的培训,加强其专业的技能知识,使其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梳理比较正确的态度。其次就是要对外公开招聘那些优秀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为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职业水准。 (二)做好离职交接的工作 事业单位应该对离职交接的工作进行具体的规定,使得规定之下的交接工作可以有法可依,当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一定的原因之下需要离开岗位的时候,就要在离岗之前对档案的交接工作进行具体的交接,并且要留下相关的联系方式,这样才能够方便原有的企业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联系和沟通。 (三)做好档案信息的更新管理工作由于事业单位的本身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变动,所以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跟上信息的变化的速度,及时的手机相关的新的信息,不断的对档案信息的数据库及逆行那个更新,完善档案的信息库。同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的要求,要定期更换那些落后的档案管理设备,引进相对比较先进的设备来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完善档案的信息化过程打下更好的基础,从根本上加快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的能力与速度,使得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为单位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幼明.浅析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 ].才智,2009,(03).[2]蒋洪涛.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J ].滁州学院学报,2006,(04).[3]朱艳莹.浅谈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 ].当代经济,2011, (06).[4]周岩.论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J ].硅谷,2008, (15).[5]潘丽莉,孙燕鸣.浅析地质资料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 (02).[6]徐文明.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 ].才智,2012,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