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后现代哲学概说

现代与后现代哲学概说
现代与后现代哲学概说

現代與後現代哲學概說

蔡錦昌

20021226 (20030706)

4.0現代哲學與後現代哲學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一派相承」,也可以說是「窩裡反」或「自作自受」。但兩者跟前現代哲學(古代哲學和中古哲學)的關係倒是真的有大斷裂。如果用簡單一句話來講這個大斷裂的話,可以說現代哲學和後現代哲學是「以人為主的哲學」(正確的意思是「以普通人或民眾為主的哲學」)。

4.01以人為主和以人為本並非好事。因為這種人的意象和人的典範是那種不思求道、不好修身、不做英雄豪傑、沒有固有優越身分地位的人。這種人不信神,不信命運,不尊崇傳統,甚至不信賴自己這個天生的身體和心靈的自然能耐,而只信賴自成體系的方法程式以及依方法製造出來的各種人造物,只信可推算的確定知識,只信權力意志和無限的可能性,總之,只信「人定勝天」。

4.02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的思考方法,就是第一種開創性的以人為本的思考方式。這種新的思考方式讓人從此以後處於一種前空後空、一無依靠的虛無境地,只能靠自己所開創出來的知識來過生活。

4.021笛卡兒從「普遍懷疑」開始,但以不再懷疑而結束。他這樣想:我們的感官知覺會騙人,讓我們時有錯覺;我們的心靈意識也會騙人,讓我們時有幻想;歷來聖賢的言論和文獻記載也會騙人,讓我們只知道一些人的意見和經常模陵兩可的不實報導。這些通通不是可靠的知識來源,通通缺少自明的(self-evident)的確定性(certainty)。1因此,要得到可靠的知識,必須先找到一個具有自明確定性的起

1笛卡兒心目中最理想的學問,也就是最符合自明確定性要求的學問,是當時的數學,特別是他同為發明人之一的解析幾何學(analytic geometry),因為數學裡的事物都「清楚而明晰」(clear and distinct)。

點才行。2去那裡才找得到這個自明的起點呢?既然我這個正在懷疑所有既有知識之有效性的我不可再被懷疑。這個思考中的我乃順理成章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自明確定性的存在物。3它同時是世界存在的起點,也是認識世界的阿基米德點。整個世界以這個我為中心重新來過。在這個我存在之前的通通一筆勾消,當沒真存在過。在這個我存在之後,一切做得出來的事物都變成可能,沒有任何既定安排和限制。

4.022笛卡兒思考方式成就了一個新的世界。這個世界可稱為「歷史意識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成為人為的歷史事物,都被打上人類行為意義的印記。因為我們再也不信任和欣賞不經過人類重造過的自然物。自然存在物從此被稱為「主觀」(subjective)之物。它們不依方法程式而產生和消失,故此不受控制,也無法測量。相反,人為存在物卻從此以後都依方法程式製造和汰除,既可控制,亦可測量,所以被稱為「客觀」(objective)之物。

4.023「歷史意識世界」裡全是人造物(artifacts)。不管是全憑人設想製造出來的科學理論、法規條文、圖表資料、程式模型,還是半自然半人為製造出來的建築雕塑、都市設施、飛機大砲、藥品罐頭、科學儀器,甚至是完全來自大自然而現在被人為分類、認定和登記的天文地理、動物行為、情感變化,全都經由各種清楚而明晰的概念重新過濾製造過才為我們所認識,也才被我們接受為事實存在物。4

4.024在現代人的「歷史意識世界」裡,事物都以「事實」(fact)的方式存在,亦即以非由人願(不管人的意願)的方式存在。不過,對事實存在之認定有兩種形態:一種比較高級、比較得體,知道事實乃是經過概念思考處理過的概念事物,並不等於眼見為憑的純經驗材

2起點(origin or point of departure)之所以這麼重要,是因為在由方法程式主導的世界裡,一切都會變得有頭有尾有中間,環環扣連,不亂不斷,抓住了頭,便可循序找得到尾。如果所謂「頭」就是「方法原則」方話,抓住了頭,更等於同時抓住了所有其餘的部分。

3此即笛卡兒名言「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之本義。

4現代人都認為用望遠鏡和顯微鏡看東西比用肉眼看東西更真確,更可靠。現代父母帶子女逛公園時,都不再讓子女隨意親近花草蟲鳥,而代之以用Discovery電視頻道裡的旁白語言(通俗的自然科學語言)來「教導」子女,讓子女得到更多「知識」。

料;另一種比較低級、比較不得體,簡單地認為眼見為憑的就是事實,把事實想成不經任何人為觀念處理過的素樸經驗材料。5

4.0241現代科學中的事實都是在實驗室或者實驗情境中控制出來的。大自然中發生的事象不算事實。同樣的,在傳統風俗下長大的人和未受過城市現代教育的鄉下人之所見所聞也不算事實。因為它們都無法為純粹理性思維所設想和思考,而無法設想和思考的就不是自明確定的知識。

4.03對「清楚和明晰」的要求造就了新的理性觀。此種新形態的理性不再像以前的理性那樣是一種美好的感受和恰當的判斷,能幫助人傳道解惑,而是變成要求人遵命行事的判準和律令。所謂理性的人(rational man),就是遵照形式規定(formal rules and formal regulations)行事的人。理性就是最形式性的規定。最理性的事物就是邏輯的思考方法。最能代表邏輯思考之精神的就是「同一律」(A=A)和「三段論法」(syllogism)。6

4.031為甚麼形式規定如此緊要呢?無他,只因為形式性的規定最中立、最無偏私(impartial)、最不會大小眼、最不會陽奉陰違,也因此最公正不阿,像一面光滑的鏡子一樣,如實反映所有經過它前面的事物。此種理性也最受一般受過教育的民眾所歡迎。

4.032此種唯無偏私是賴是求的心態,其實是一種小人心態,是一種苟且貪求的心態。因為它因小失大,為避沙蟲而斬腳趾。為甚麼如此怕偏私呢?偏私都不好嗎?孟子不是說過:世祿之臣和有恆產之人比較穩重和有氣度,更適合做官嗎?孟子難道不是個講公正之道的人嗎?講公正為甚麼一定得完全斬絕像眼光、洞見、氣度、妙悟、智慧這些高級的人類心智能耐呢?為甚麼一定得依形式性的方法程式論事,只須檢覈一下規定條件是否符合,即決定是否配合實施某些預

5這是「清楚明晰」判準之低級狀態和通俗延伸。

6這已經變成現代人思考方式之天經地義。現代人之所以喜歡講「認同」(identity)與「同一律」之重要性有關。現代思想家之所以認為「應然」與「實然」兩分,與「三段論法」之重要性有關。詳見後面的論述。

定的措施呢?如此下來,豈非人的心智能耐會被限定在諸如推論(inference)、檢查(check)等之類近似於人肉監視器的簡單傳訊動作嗎?人類心靈只是人肉訊息收發器或者人肉資訊處理器嗎?怪不得很多人都預期,終有一日,人類的生活會由機器人來管理了。

4.04由於現代的理性只是一種推算的或計算的(calculative)理性,因此,現代的學問和教育都偏向知性發展,所學所識都帶有工具性和手段性的意味,甚至連道德實踐之學和審美創作之學都以知識觀念的方式來處理,一能獨大,一識獨尊。在此種格局之下,難怪永遠解決不了實踐生活中的諸多問題了。

4.041關於實踐生活,現代思想的最大特點是「實然」(to be)與「應然」(ought to be)之兩分。這兩面為甚麼在現代期之前不兩分而到了現代期之後會兩分呢?關鍵在於現代期的概念都是純粹的(pure),都會產生以偏概全之排他的(exclusive)作用。7現代期的「實然」是純粹的事實判斷(judgment of fact),跟價值判斷(judgment of value)一點兒都掛不上鉤;同樣的,現代期的「應然」是純粹的價值判斷,跟事實判斷也一點兒搭不上線。雖然依常識而言,這兩面「實際上」是合在一起而無法絕對分離的。然而這種常識性的「實際」情況屬於前現代的考慮,現代的考慮則只著重在邏輯思考的區分上,尤其著重在「同一律」和「三段論法」上。依邏輯思考區分出來的事物絕不可能再合一。現代學術中的不成文定律──「無法從實然之前提得出應然之結論來」(no “ought” conclusions from “is” premises),即由此而來。8

4.042現代的思考方式就是「反省」或「反思」(reflection),是典型的「放馬後砲」思考,同時也造成「理論」與「實踐」、「實然」與「應然」、「手段」與「目的」等之二元對立和絕對分離。因為「反

7用傳統中國話說,就是「執一為用」(執其一端以為用)。

8依三段論法,大前提如果是事實判斷如「人皆會死」,小前提如果也是事實判斷如「蘇格拉底是個人」,結論就不可能是價值判斷如「蘇格拉底死得其所」,而只能是事實判斷如「蘇格拉底會死」。

省」就像鏡子反照一樣,要先有實際存在的事物之後才去照鏡子,但是一照鏡子,就喧賓奪主地以鏡子中的映象為準,把原來被照的實際事物拋在後頭,當作已經過去的、目前不存在的事物。因此,「反省」永遠是「反顧」或「回顧」,永遠以離棄所要認識的事物來認識事物,永遠不在其位而論其政,所以說得不好聽就是「放馬後砲」或者「永遠失敗的認識」或者「玩假的」,但是說得好聽就是「暫時離開自己以便迂迴地更深入了解自己」或者「旁觀者清」或者「客觀地就事論事」。

4.043純粹的「應然」概念已經不是活的道德概念,而是個死的概念。因為它的「善惡」意涵已經不可能跟一個活生生的人掛鉤。如果要跟一個活生生的人掛鉤,它必須跟實然的前提條件有關,譬如說根據一些對某事物的實然描述便可以知道該事物的好壞對錯等。9可惜現代的「應然」概念是個完全自我參照的(self-referent)自主概念。因此,除了它自己以外,它不能受它之外的因素所制約。它的存在方式跟笛卡兒「我思故我在」的我一樣,只能「因自己而自己」,即使知道如此會導致虛無(脫離自然狀態而成為純人為狀態)和緊張(不同的價值之間會永遠相互衝突),也在所不惜。

4.043理性思考與道德情操之脫鉤是一步步演變過來的。始作庸者可以追索到中古後期的唯名論者(nominalists)10的主張。之後就是宗教改革(Reformation)的主張。11再來是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人文主義(Humanism)。12再來就是笛卡兒的主體我、思維我的個體我

9譬如說:某個公車司機開車開很平穩又順暢,他對待乘客也很誠懇有禮,他就是個優良公車司機。同樣的,一個優良公車司機就能夠把車開得平穩又順暢,對待乘客又誠懇有禮。

10唯名論者所攻擊的是唯實論者(realists)。唯實論者主張教會、皇族和同業公會等傳統社群組織是實在的存有物,是根據上帝意旨和久遠傳統而來的。唯名論者則主張實在的存有物是看不見的的上帝和看得見的具體個人,所以教會、皇族和同業公會等都只是個共相之名而已。從論述手法而言,唯名論者從至高和至低之實在兩路夾攻唯實論之中間實在。從身心狀態變化之力道而言,唯名論者比較暴力和強悍。他們堅持個人行為之內外一致和始終如一,堅決維護教會的理想和要求道德之純淨化。土性

11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和卡爾文(John Calvin, 1509-64)的宗教改革其實是更堅持實行

純淨的宗教理想,一如之前的唯名論者那樣。然而其結果是起先造就了一個「讓上帝的歸上帝,讓凱撒的歸凱撒」的二分世界。後來更變本加厲,變成一個「以日常生活為宗教修煉場所」的「俗世制欲」世界,開展往後的世俗化潮流。

12以法語區的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92)為例。蒙田所謂人,已經是個嘗詴自我探索和

13概念。下去就是休謨之主張:真正的道德行動者是那充滿欲望和激情的個體。14休謨是個懷疑論者。他首先把道德論述設想成一個互斥的兩難局面:道德行為要不是理性之作就是情欲之作;然後進一步論證說:道德不可能是理性之作。於是,其暗含的後果便是:道德只是情欲之作。康德不同意休謨的主張,企圖反過來論證道德是理性之作,但是他在《實踐理性批判》中的所謂實踐理性還是那種自我指涉的自主理性,既與上帝意旨無直接關聯15只以範疇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方式要求道德行為者無條件遵從而已。康德最有名的道德守則──不要對待別人如手段,而要對待別人如目的本身──就是此種訴諸純形式性的、判準性的理性測試結果。從此以後,道德實踐和道德判斷變成跟科學理論的事實判斷一樣,都是中性的、純形式操作性的動作。事實與價值雖然截然分屬兩個不同的範疇,但是其運作特質是一樣的,都是方法程序性的律令操作。康德之後的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55)更把這種律令操作的理性展現為分裂的自我之自導自演。依齊克果之展現,一個採取美學態度來過生活的我(做好情人的我)跟一個採取道德態度來過生活的我(做好丈夫的我)之間,無法有別的取捨依據,唯一能作取捨依據的只有取捨或抉擇(to decide to choose)本身。只有在全心全意去做選擇時,事物才有價值,才成為行為之指導權威。依此而言,不只不同的理性之間已經完全平等而且各不相讓,而且理性本身已經完全沒有內在本質可言,變成可任意操弄的造神動作或規訓動作,完全靠權力意志和符號操作來處理之物。至此,存在主義式或尼采式的道德虛無主義16已然在望矣。

自我表現的準個體,開始私密化(privatization)和主體化(subjectivization),預告了往後笛卡兒「我思故我在」的個體我和思維我的概念。

13何謂「個體」(individual)?個體就是不可再分割的單位(in+divide)。這是世界上最明確、最中性的存有物和存有狀態。

14休謨認為那些如「不可欺騙」和「信守承諾」之類的道德格言之所以仍被引用,完全是因為它們對於安撫情緒和實現欲望有幫助而已。換句話說,休謨的理性已經管不了情感和欲望,徒然成為情感和欲望之手段和藉口而已。

15康德說,頂多只是間接地、必須以之為投射性的預設地與上帝意旨有關。說白一點,就是像望梅止渴那樣,看得到但吃不到。也就是說,終究不以上帝意旨為其成立之基礎。

16亦即「善與惡之外」(beyond good and evil)的看法。一切都變成權力意志之表現。

4.05在現代哲學引導之下,現代生活之主調有兩大相互對立之特色:一是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eason)之無遠弗屆和無孔不入,其代表現象就是科層體制(bureaucracy)和經理人文化(managerial culture);一是美學態度(aesthetic attitude)之遍布滲透和化整為零,其代表現象就是嬉痞文化(hippie culture)和新世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在後現代浪潮強力颳掃之下,當今的道德實踐已經完全美學化,變成「美即善」。任何行為,只要做得精采就對了。其下者,只要好玩(funny)即可。心理治療的本質也是如此,讓人玩一下,放鬆一下,轉換一下就好。來者既空,去者也空,好像本來就沒甚麼重要嚴肅的大事存在一樣。

4.1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上過學校讀過書的人皆甚耳熟。培根的想法就是讓人能發現關於自然現象規律的知識,以便利用這種知識駕御自然,改善人類的生活。培根對知識的處理方式跟稍後的笛卡兒有點不同。笛卡兒往知識活動的能力和起點的方向去計較,故此在人的心靈狀態上找基礎,以數學為法,注重概念界說;培根則往知識活動的結果和過程的方向去計較,故此在實驗推論手法上下功夫,以實驗為準,注重經驗的處理。在哲學史上,培根被稱為是經驗主義(empiricism)和現代歸納法(inductive method)的奠基者,而笛卡兒則是理性主義(rationalism)和現代演繹法(deductive method)的奠基者,並非無故,但其真正的分際卻在此處。因此,不應該說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派別,也不應該說歸納法和演繹法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方法,毋寧說兩者只是入手處和著重處不同而已。17

4.11培根的知識觀是這樣的:人是自然的服侍者和解釋者,他所能做和所能了解的,就是事實上和思想上對於自然過程所見到的那

17有不少人認為理性主義延續了柏拉圖哲學的特色而經驗主義則繼承了亞里士多德哲學的風格,這也不無道理,但是這種延續和繼承並不是自覺的、有意的,而是思考路數之無意拉扯所造成的。不要忘了!培根非常不滿亞里士多德的歸納法,要跟他劃清界限。培根所常讚揚的反而是古希臘的原子論者德莫克里特(Democritus, 460-370, B.C.)。

麼多,也就只是那麼多;知識乃是真理之表象,存在的真實跟知識的真實是一致的,兩者間的差異亦不過如同實在的光線跟反射光線之差異而已。照這樣的知識觀來看,培根的經驗主義其實很溫和得體,不像後來者那樣過度樂觀進取和過度悲觀虛無。他曾比喻說正確的認識有如蜜蜂之採集花粉再釀成蜜糖那樣,不狹隘地偏執於經驗材料(像螞蟻那樣),也不狹隘地偏執於理性框架(像蜘蛛那樣),而是媒合兩者,以便產生好的成果來。

4.12培根說,為了正確認識自然事物,讓人心能如實地反映來自自然的亮光,就必須先鏟除人心中預存的四種成見(他比喻地稱之為「幻相」idols)才行:(1)種族幻相――人容易把人類的本性混雜到對事物本性的認識之中,以人的感覺作為萬物的尺度,因而歪曲了事物的真相;(2)洞穴幻相――人容易從自己的性格、好惡、所受教育、所處情境出發去觀察和了解事物,因而歪曲了事物的真相;(3)市場幻相――人容易在交際來往之時因語言或概念之不確切和不嚴謹而產生想法上的混亂糢糊;(4)劇場幻相――人容易因盲目地信從傳統或時下流行的各種哲學體系和權威而導致想法上的錯誤。

4.13培根說,人類理智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來指導,就像夜間行路沒有燭光,大海航行沒有羅盤一樣,才智多高也沒用。他開發出一種經驗的歸納法來,重點在於「把否定的、非本質的東西剔除掉」,以此得到最後餘下的、肯定的、本質的東西,像淘沙取金那樣。18

4.2徹底的經驗主義便陷入懷疑論。休謨即是最典型而威力最強大者。休謨所謂「經驗」,是指人的感覺、情感、情緒、思維等所有統稱為「知覺」的人類感知狀態。其中有個分際,就是將凡是當下產生的、生動活潑的知覺(偏於看見、聽見、觸及、愛惡、欲求等屬於

18現代歸納法與演繹法之間的差異在於前者從全盤擁抱和肯定大自然出發而後者則從全盤推開和否定大自然出發。歸納法只要求得到一些局部可用的知識手段,故此也只在認識上做一些糾正修整的功夫;演繹法則要求得到一種全部正確無誤的知識模型,故此會在認識上徹底翻新舊有的知識架構。但是看在古代哲學家的眼裡,兩者其實沒甚麼真正的不同,也沒有甚麼好爭的,因為人的知識不可能有甚麼「絕對的起點」和「全盤的對錯」,在這個方向上用力猶如求長生不死的靈丹一樣白費功夫。

感覺、情感、情緒的知覺)歸類為「印象」,而將凡是延伸處理而得的、不生動活潑的知覺(偏於思維與推理的知覺)歸類為「觀念」。於是乎從感知狀態之強弱而言,「一切觀念便來自印象,凡在理智中的無不先在感覺中」。亦因此,休謨對於所有觀念性的終極問題一概保持沉默,不予置評,等於採取一種冷漠的、嘲諷的反對態度,強迫人處於一種懸吊在半空中的非決定狀態。19

4.21休謨哲學最惹人爭議之處是他對「因果關係」想法的破壞力。休謨的可惡處在於並不否認人類的現實生活中(包括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和科學家的研究活動中)處處有因果觀念,只是否認因果觀念真有其事而己,也就是說,因果觀念永遠只是人類的「習慣性期待」和「自然的信仰」,永遠具有主觀任意性。20

4.3康德從盧梭那邊學到一種新的「人學」或者「人類自由之學」,而且從此種「人學」出發,重建他整個哲學體系。此種「人學」之要義是:一切都基於人類特有的自由――透過自律而獲得自由。實踐上,人的自由在於無條件遵從自己所肯定之普遍準則;認知上,人基於先天的認識能力來認識自然,但也止於且安於這樣所認識的結果。人必須為自己立法,也必須為自然立法,雖然所立之法只是「有如」(as if)終極的真理之法而已,並不保證真是真理,但畢竟是人唯一能夠而且應該正視和遵從之法――這就是康德自謂自己做了一次「哲學上的哥白尼轉向」(亦即確立「主體性」subjectivity原則)之真正宗旨。21用簡單明白的話說,康德的「人」是一個「自己『甘願』無條件遵從普遍法則的人」,也就是具有啟蒙精神的現代人。

19譬如說,關於「心外是否有物?」、「人心是否連繫於世界?」這種問題,休謨的回答是:由於一切以經驗為準,任何人也無法經驗到知覺與對象之間的連繫,故此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如此類推,「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也是固毫無希望解答的問題,徒然在兜圈子而已。

20休謨把因果觀念界定為「一個對象總是隨著另一個對象出現,讓我們得到一種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的印象。」因此,「太陽從東方出來」這件事永遠只是一種期待和信仰,並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不止「太陽從西方出來」是永遠可能的,只是個或然率的問題,而且同樣是件可理解的事情,不必排斥否定它,指它為矛盾之事。

21雖然康德只是在《純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提到他的人類主體能動性主張(主張是人類的先天認識方式使自然事物有秩序地為人所認識)猶如哥白尼地動說在天文學上所起的革命性轉向作用一樣,然而此意涵其實是可以擴伸應用至他整個哲學架構中的。

4.31康德哲學之所以稱為「批判哲學」(critical philosophy),就在於它在給予事物成立之理由或基礎之同時,也指出其限制或劃出其界限所在。最為人談到的例子就是關於「現象」(phenomenon)與「物自身(本體)」(thing-in-itself, noumenon)之別。康德說人的知識就只是關於「現象」的知識,也就是顯現在人之感官知覺之中而且憑人的知性能力所能知的知識。過了這個界限,亦即關於事物本身如其所如的知識,即非人所能知;但話說回來,本體的知識雖然非人所能知,卻是人能推想得到而又有需要相信的想法。從此可見,「批判的精神」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冷靜的、懷疑的、嚴格追究的精神,也就是一種就事論事的精神,其旨趣在於通過自由開放的檢驗,以贏得理性思考者真誠的尊敬。

4.32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康德所要解答的問題是「真正的科學知識如何可能?」康德所謂「真正的科學知識」,其實就是以牛頓物理學為典範的知識。此種知識的特質是「先天綜合判斷」。22形式方面,來自知性的先天範疇提供了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保證;內容方面,來自感性的經驗材料提供了知識內容的實在性。23然而這兩者之間聯繫的根據是甚麼呢?亦即其所以可能之來源何在呢?康德說,其根據和來源是廣義的「理性」(Vernunft, Reason)。24因為人類的理性開展出一種先天知識形式,使得人既創造了所認識的對象,同時又得到關於對象的知識。

4.321依康德,無論是感性、知性、狹義的理性,都依「主體性」或「主體能動性」的道理――事物只有按照主體接受的方式才能呈現出來――起作用。在感性之知的層次,就必須按照人類主體先天所賦有

22康德把判斷形式分為「分析的」(analytical)(先天的a priori)和「綜合的」(synthetical)兩種。前者是指謂語的內容包含在主語之中,因而知識只是對主語分析而得的內容,並沒有增加新的內容;後者是指謂語的內容並沒有包含在主語之中,因而知識是由謂語外加到主語上新增的內容所合成的。分析判斷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綜合判斷則可增加經驗內容,擴大知識領域。故此康德認為,真正的知識應該既具有前者之優點,亦具有後者之優點。牛頓物理學知識之所以符合此要求,在於它是由數學(分析)加上實驗(綜合)所構成的。

23從康德以後,所有人文社會學科中所謂「現象」,都是由概念形式和經驗內容合構而成的。24康德「理性」概念的用法有二:狹義的用法是單指在感性和知性之上的理性;廣義的用法則指通常包括知性,有時候也把感性包括在內的人類認識能力。

的感性直觀形式――時間(內部現象)和空間(外部現象)――來安排,才能為我們所知;否則的話,只是來自感官刺激的純粹雜多和一片渾沌而已。到了知性之知的層次,就必須按照人類主體先天所賦有的範疇判斷形式(即「十二範疇」或「十二種必要的概念」25)來安排,才能為我們所知;否則的話,只是蕪雜而不統一的一堆知識素材而已,並不成為真正的知識。到了理性之思的層次,就必須按照人類主體先天賦有的超經驗觀念26來安排,才能為我們所思;否則的話,只是相對的、有條件的統一之知,無法成為似乎完整的知識體系。

4.322康德主體能動性原則的最後根源是「自我意識」之綜攝統一作用。因為「對象意識」是靠「自我意識」去改造和形成的――「對象」是「我」的對象,是因「我」而呈現在對面的(Gegenstand)。如果沒有人類「自我意識」所特有的意向性和目的關聯性在起作用,則不管我們遭遇到多少事物,它們都不會成為我們的認識對象。

4.33但是康德的「自我」不是個像笛卡兒那樣的「認知我」,而是個盧梭那樣的「道德實踐的自我」。康德認為,基於道德實踐之消極要求(亦即配合積極的道德實踐),人類之知只能是現象的、局部的、受律則所決定的對象之知――唯有如此才配合得了道德實踐之為自由而完滿的實踐之行。康德所謂「道德實踐」,是完全就意志或意願而論的,與知識無關,因為他已預設了人有可能知道事實狀況之所有因果決定性。也就因為對事實狀況愈了解的人反而愈會感受到天人交戰的抉擇壓力,故此康德所謂的「道德實踐」其實是與他所謂的「科學知識」相反而相成的。27相對於科學知識讓人能有效率地達致為事之效果,道德實踐則讓人能充分展露自作主人的理性本色。由於人人

25康德的十二範疇表十分有名。他將所有判斷形式分成量、質、關係、模態四大類,每一類又各分為具有辯證關係的三種,分別是:單一(unity)、眾多(plurality)、全體(totality);實在(reality)、否定(negation)、限制(limitation);內存(inherence and subsistence)、外依(causality and dependence)、交互(community);可能不可能(possibilty-impossibility)、存在不存在(existence-nonexistence)、必然或適然(necessity-contingency)。

26超越經驗的觀念主要有三:上帝存在、意志自由、靈魂不滅。這些都是可以憑人類理性能力思及但不可以經驗地認識的理性之知。人類理性中沒有「智的直覺」(intellectual intuition),因此無法像上帝那樣以物自身或形上事物為認識對象而有經驗的知識。

27我的比喻是「跛子騎瞎子」。

皆天賦此種道德良知,加以道德實踐不具有對象性(亦即不重成果,不計效果),故此這是人之為人最能自主自立之處,人也因此作為而進於超越感性的本質世界之境。

4.4德國觀念論哲學自康德而後,精采迭起,集其大成者是黑格爾。黑格爾跟康德之差異猶如亞里士多德之於柏拉圖,雖則在神祕的浪漫風格方面,黑格爾更接近柏拉圖。黑格爾哲學中的核心問題是「對立中的統一」,又或者換句話說,是「部分中的整體」。如果說康德的「對立」是形式的和知性的而「統一」是內容的和實踐的,「對立」強而「統一」弱,「對立」明而「統一」暗,啟蒙運動的世俗理性精神較突顯;黑格爾的則可以說是「對立」是內容的和動力的而「統一」是形式的和實質的,「對立」弱而「統一」強,「對立」暗而「統一」明,浪漫主義精神較彰著。28「對立統一」這問題,在康德處是個隱而不彰的暗題,但在黑格爾那邊卻成了明講而且貫串性的主題。康德哲學中的「人神對立」、「知行對立」、「自我與自然的對立」,到了黑格爾哲學裡全被消融為一。

4.41黑格爾哲學最明顯的成就就是發明了「觀念的辯證法」,簡稱「辯證法」(Dialectical Method)。辯證法不是一般的思考方法。一般的思考方法只是思考的手段,是與被思考的對象以及思考的成果分離的。辯證法則不然。辯證法不止是思考的手段;它與被思考的對象以及思考的成果並不分離;辯證思考同時即是存有的運動與開展。黑格爾稱之為「邏輯」(Logic)。學者稱之為「辯證邏輯」,以別於一般的「形式邏輯」。

4.411在架構上,黑格爾辯證法很像亞里士多德式的「存有大鎖鍊」,只不過其運動和開展是以「正、反、合」三個環節(Moments)之連動而螺旋地上升而已。「正」就是事物抽象的存有(being)狀態,又可說是「物之在其自身」(thing-in-itself)的狀態;「反」就是事物被

28如果用個通俗易解的比喻的話,則可以說康德像個開刀房裡的外科醫師,一刀刀地切割著有整全生命的病體,而黑格爾則像畫室裡的人體畫家,一筆筆地描出有整全生命的軀體。

反省時所顯露的本質(essence)狀態,又可說是「物之為其自身」(thing-for-itself)的狀態;「合」就是事物再回歸於自己而成為既具有存有性又具有本質性的具體存在(existence)的狀態或概念(concept)的狀態,又可說是「物之在其自身又為其自身」(thing-in-and-for-itself)的狀態。請注意!此處「正、反、合」三個環節之運動開展是從「抽象」之同一(正)到「具體」之同一(合),只不過中間經過一個本質矛盾之差異(反)而已。29

4.412何謂「矛盾」(contradiction)?本質的差異(essential difference)叫做「矛盾」。非本質的差異則不稱「矛盾」。非本質的差異是由抽象的同一轉化而來的,差異是外在的、適然的。30本質的差異則是向著具體的同一轉化而去的,差異是內在的、必然的。31黑格爾所謂「對立統一」之「對立」(opposition),即指此而言。「對立」乃是在雙方共同的範圍之內以及共同的基礎之上所產生出來的差異。因此,不應該說:先有一個無矛盾的同一(正),然後產生了矛盾(反),然後把矛盾消除而回返自身(合)。這樣說,矛盾就不是矛盾,而變成非本質差異,而整個說法就變成抽象的說法了。由此可知,「正、反、合」三個環節不止不是時間序列上的三個階段,而是思考運動上的三個連續狀態,而且矛盾乃是事物自身的內在本質,是事物自身自我否定的積極動力。32再延伸此義,便是黑格爾的名言:「凡合理皆現實(wirklich),凡現實皆合理」了――試問不合於矛盾統一之理,又怎會是具體存在的事物呢?

4.42除了「矛盾統一」之理以外,黑格爾辯證法的另外兩個延伸性的基本規律是:「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質是事物內在的規定性,而量是事物外在的規定性。質之自我否定會過渡為量,量之自

29黑格爾認為形式邏輯的同一律(A=A)乃是抽象同一性的代表,因為它只是同語反覆的空話而已,完全沒有向歷史文化世界運動開展。那些在歷史文化世界中包含差異在內的同一,才是具體存在的同一性。

30譬如馬是馬,馬不是玫瑰花。

31譬如男是男,男不是女。

32男人總要去找女人來反證自己是男人;一張臉總要去找面鏡子來照才看得到;雞蛋總要把自己弄破才會有小雞出來。

我否定會過渡為質。33質與量之合是個尺度。具體存在的事物都處於尺度的狀態之中,只差在是「質中之量」(水氣、水珠、水流、冰塊)、「量中之質」(考試得分之及格與不及格),是漸進改變還是飛躍突變而已。其中黑格爾最重視的是「量變引起質變」,因為這跟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有關。黑格爾認為質變乃是「漸進性之中斷」,也就是所謂「飛躍」。人之生與死、政權之存與亡等最後關頭都是「飛躍」。

4.43所謂「否定之否定」就是上述「正、反、合」三個環節之運動開展。其中的原理有二:其一是「異化」(Entfremdung, estrangement),變成異外之他者;其二是「奧伏赫變」或「揚棄」(Aufhebung)。異化其實就是自我否定而變成對象化。在黑格爾來講,這是一種積極的運動變化,因為這是「絕對精神」從潛能到實現為「絕對觀念」之間所必經的歷程,純然的神聖性必須下凡或墮落方能粹鍊為人間真實的神聖事物。奧伏赫變由三種意思――取消、提升、保存――合成,意即在取消舊事物之同時,卻在提升一個環節的新形式中保存了舊內容的精華。這也就是「黑格爾式的批判改造」,是動態變化和迴旋前進的。

4.5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主要是繼承改造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而成的,只不過轉接上費爾巴哈(Ludwig Feuerbach, 1804-72)的人本主義唯物論而已。當然,經過這一番改造以後,也的確別有新意。主要的新意倒不在於馬克思自己聲稱的,以唯物論的出發點「把黑格爾唯心的辯證法倒轉過來」,而在於馬克思自己的另一項聲稱:「以往的哲學只是以不同方式詮釋世界,但重要的應該是改造世界。」馬克思所謂的「改造世界」不只是他個人的志願,而且也是他思想的核心。馬克思哲學之核心全在他的「實踐」概念上。

4.51馬克思說,人所生活的這整個世界都是由人的社會實踐創造出來的。人類透過與周遭自然環境的互動,一方面造就了一個帶有

33譬如每個入營當兵的男人都會因剃光了頭和穿同樣的服裝站在操場上聽口令做整齊的動作而變為量狀態的事物;反過來,逾越分寸去幫助別人最後就會變成干擾別人甚至變成犯罪行為。

歷史社會意義的自然環境,而且自己也變成歷史社會性的存在物。但是在歷史社會性的行動與生產結構中,人會因為使用某種生產手段而在意識上不自覺地產生虛假真理(意底牢結ideology)的幻覺34,以為掌握生產手段的宰制階級他們的想法就是對的。馬克思說,掌握生產手段的宰制階級,他們的實踐活動是自由自主的,可以實現自己的潛能,稱為「對象化」;但被宰制階級則不然,他們掌握生產手段,因此他們的實踐活動是不自由、不自主的,無法實現自己的潛能,稱為「異化」。袪除「異化」,才能「對象化」。由此可見,馬克思唯物辯證哲學跟黑格爾唯心辯證哲學之差別,就在於兩者「異化」觀之不同上。對黑格爾來講,「異化」完全是精神自身的自我否定,是自己要的;但對馬克思而言,「異化」卻是人的自我否定,是為勢所迫的。黑格爾說:「凡存在皆合理。」馬克思卻說:「理性經常存在,只不過並非經常以理性的方式而存在。」由於理性並非經常以理性的方式存在,故此人類才須要有自覺的革命實踐,使非理性合於理性。

4.6跟馬克思類似的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揭露者還有尼采和佛洛伊德。他們的哲學都可以稱為「嫌疑哲學」(philosophy of suspicion),因為他們都指出:人類為了與現實妥協或者為了獲取現實利益,皆採取自我欺騙的辦法,不面對真實的自己。當然,他們所謂「真實的自己」都是從「人本主義」或「存在主義」出發的,也就是「自我實現之欲望」或「欲望之自我實現」。

4.61尼采指出,人類行為的最基本驅動力是「權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一切人類行為都是為了追求自我提升和克服挫敗,也就是追求自我實現為更強而有力的生存狀態;只有那些失敗的弱者才會改以殘暴和強迫的方式去捕獵別人和控制別人來掩飾自己的無能。尼采說,道德之事並非上帝所定的、既有的,而是由人自己依需要做出來的。道德可依其強弱高低大分為兩大類:一是主人的道德,一是奴隸的道德。基督教的道德乃是奴隸道德的代表。它表達的是那種懦弱

34即「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

者和挫敗者的怨憤心理(resentment),反錯地壓抑所有人類在身體上和心智上的精采表現,一面倒地推崇各種低能和低級的事物狀態,視性欲和性行為為洪水猛獸,圍堵撲滅唯恐不及,一味貶抑此世事物之價值而高揚彼世事物之價值等等。善(good)惡(evil)之分的道德就是此種道德。它教人輕視優(good)劣(bad)之分,而只問是否合於誡律和守則,合則善,不合則惡;還說今生受苦但不埋怨的善人有福了,死後即會得救,反之,今生享盡榮華富貴的惡人死後便會受罰。尼采嘲諷說,這全根由於那些處於奴隸地位或狀態的人之無法自然而誠挈地道出自己對事情的真實反應,因而有所怨憤而反過來尋求虛想的報復所造成的(等於是弱者的自我合理化行為)。35尼采所謂「超人」(Overman)或「真人」不但早超離於此種怨憤之情,更進而時刻自我克服超升,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創造者。36

4.62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所提出的「潛意識」(Unconscious)理論也在於揭露虛假意識。他說對人而言,尤其是對兒童而言,客觀的現實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社會世界)是「無法克服得了的」,無法讓人隨心所欲,追求快樂,讓人心內的原始衝動得到滿足。因此,所有人,特別是身上充滿原始衝動的兒童,皆迫於無奈,挫敗地以「現實原則」取代「快樂原則」,硬生生把身上的原始衝動,尤其是性衝動,壓抑到意識之深處,以致於意識不到它的存在。然而佛洛伊德說,一來,這些原始衝動是不會消失的,壓抑得愈厲害,反而會反彈得愈厲害,而且會迂迴地和扭曲地反彈,糾纏不清,擺脫不了;二來,這些壓抑到潛意識層次的原始衝動會使我們的意識生活呈現出一種正反兩面並存的怪異特性,表面上憎惡它們,但私底下喜歡它們,甚至於喜歡它們只因為它們是被壓抑的。佛洛伊德並不贊同以壓抑來調節意識裡兩種原則的衝突,可惜壓抑是最優先又最常用的調節方法,尤其是處於無所逃遁之緊迫處境的兒童,更容易採取

35近於魯迅所謂的「阿Q精神」。魯迅本來就受尼采思想影響頗深。

36尼采既不欣賞禁欲苦行者,也不欣賞縱欲淫行者。他說這兩種人都不能把身上的激情和衝動昇華與駕御為創造的力量,故此也是挫敗的弱者。

此種簡便又速效的辦法,以致產生病態的後果。佛洛伊德認為比較好的調節方法是昇華(sublimation)。昇華不但可調解兩種原則之間的衝突,而且把欲力化作創造力,以社會上既接受但又讓自我衝動得以滿足的方式表現出來,成為人類文明史上各種精采的思想和藝術作品。

4.7從尼采和佛洛伊德開始,西方的哲學和思想就進入所謂「後現代」(Postmodern)的思考格局了,只不過直至二次大戰之後(尤其是在1968年全球反戰和學生運動之後)才更加明顯、更加白熱化而已。「後現代」思考當然是衝著「現代」思考來的。它所要反對的是現代思考的「中央集權式暴力」和「壓迫性的人為建制」。它標榜的做法是「叛亂」,不止要反叛,而且要搗亂,讓被壓抑的事物有機會發出聲音來,重見天日,讓這世界變得更「和而不同」。因此,後現代思考的策略重點在於打破「善」與「惡」、「對」與「錯」之分野,讓兩者混同為一。

4.71美國嬉皮運動和學生運動的精神領袖馬庫色(Herbert Marcuse, 1898-1979),雖然是德國法蘭克福批判學派(Frankfurt School)的開山元老之一,具有濃重的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色彩,但是他到美國以後所發展出來的藝術解放論其實已經具有後現代思考的特性。馬庫色很巧妙地揉合了黑格爾和馬克思的「異化」論以及佛洛伊德的「潛意識」觀,提出他所謂「藝術的異化」(artistic alienation)的新概念來。他說,人類的生活中少不了各種壓抑,但是其中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剩餘的(亦即人為的、多出來的)。那些「剩餘的壓抑」(surplus repression)就是某些宰制性的體制為了確保其統治權所施行的壓抑。現代科技的進步雖然減少了很多必要的壓抑,可惜並沒有同時削弱了剩餘的壓抑;相反的,似乎科技愈進步,剩餘的壓抑就愈強,可見配合現代科技體制的乃是一種更加需要維護統治階級既得權力的壓抑措施。馬庫色說,為了消除各種壓抑,包括剩餘的壓抑,我們應該把我們潛意識裡的反抗能力發揮出來,把被壓抑的內容表達出來,對現實體制加以否定和反對。我們要維持此種人類存在的「雙

向度性」――一方面有壓抑性的現實體制,另一方面永遠保有對現實體制加以反對的藝術表達――以免淪為「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馬庫色所謂「藝術的異化」,意指一種超越既存社會的想象性跳躍,跳脫既存社會裡的壓抑(各種壓迫以及現實取向的犧牲),直接跳到一種完全解放的可能社會景象去,像做白日夢一樣,讓被壓抑的欲望能量得以渲泄和滿足。37此種藝術行動的本質註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和「無的放矢」的,帶有「為反對而反對」的意味。口上時刻掛著一句口頭禪Damn(該死!)跟動不動就裸體示威,兩者所產生的效果可能差不多;咒罵現實的小說和數來寶式的RAP也可能引發近同的效果。重要的不是打破那一項具體的禁忌規定和表達形式,而是經由各種牽連作用遲早會削弱到一些既有的剩餘壓抑。雖然反對運動不會在具體議題上真的成功,失敗是意料中事,完全解放只是個幻想,但是這樣做所間接引發的革命力量遲早會瓦解既存社會的壓迫體制。

4.72法國佬傅科認為知識是帶有權力效果的,而權力主要也是來自知識或者靠知識來拱衛的,故此他常把他的看法表達為「權力/知識」(power/knowledge)。傅科所反對的是「科學」38,因為它是現代社會中知識建制的主要代表。但他既不反知識,也非反「科學知識」本身,而是反「科學」之為一種知識霸權――不單以中央集權的方式強使所有知識就範投誠,不順服者即受到排斥甚至驅逐,而且使用了很多卑劣的手段(諸如隱瞞、分割、截取、隔離、推翻、漫畫化、避重就輕、誇大其辭等)才搞定其真理政權(regime of truth)。傅科的「知識系譜學」(genealogy of knowledge),其宗旨就在於讓那些被貶抑的知識(包括被扭曲呈現的知識和被指斥為幼稚的知識兩大類)起來造反,以戳破此種全體性(totality)理論體系的把戲,讓我們的知識

37就此而言,馬庫色的「異化」概念是黑格爾式的、具有積極運動開展意味的「異化」。

38請注意!傅科所謂「科學」並不是我們一般所謂的「自然科學」,而是聲稱自己屬於「科學」的所有知識建制。傅科統稱之為「人類科學」(human sciences)。這些科學包括人口學、醫葯學、行政學、教育學、經濟學等。這些科學全都是透過人的身體起作用的。

回歸到自主的、在地的、散亂但豐富多姿的原貌。究竟要怎樣做才能掙脫「科學」的束縛呢?傅科說,我們應該從身體的使用方式做起,對「科學」霸權進行顛覆活動。因為現代的「科學」乃是透過對身體之監督(surveillance)和規訓(discipline)而建立起來的,所以是一種規訓性的權力(disciplinary power),其作用在於使一切有關身體的活動皆規範化(normalization)而且因此具有生產力(productvity)。這也就是現代社會的特性,是免不了的。對此種特性進行顛覆並不是以暴易暴,用另一種規訓性的權力體系去建立另一個「真理政權」,而是使「科學」這個「真理政權」逞不了威風,無法隻手遮天,獨霸天下,為所欲為。因此,傅科提倡所謂「知識分子的游擊戰」,聲東擊西,打了就跑,只破壤而不建設。這就是典型的後現代知識戰爭的方式。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后现代主义”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鉴于本人近来对一些有关后现代主义的文字记载及理论、评论文献稍微有所涉猎,加之自己对艺术及艺术设计颇有兴趣,因而决定借此机会谈一点很不成熟的想法。可能当中会有些偏激或不全面的观点,但正如伊娃?赫斯所说:“走极端总要比创造一些普通的、平凡的、标准尺寸的东西有趣得多。”虽敝帚千金,但难免粗陋,权作抛砖引玉之言。https://www.360docs.net/doc/0910466329.html, 一 20世纪50~60年代是历史上较为痛苦的时期: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苏美霸权和冷战留给世人以难以名状的恐惧,新一轮科学技术革新一方面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却又给予人们倍受煎熬的心灵以巨大的苦闷、压抑、疯狂和动荡。技术其实已揭开其神秘主义者及恐怖制造专家的面纱,“于是,在一个地面铺满灰尘落叶、空气和水受到污染、资源大大损耗、充满着化学物品、放射性气体和太空碎石的世界上,进步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人类在未来能否生存下去”。①各式各样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但遗憾的是它们在激活人们思维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泛滥的运动及主义昙花一现式的各种论调使艺术丧失了所谓的恒定性客观标准。以崇尚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在此间拖着疲惫的步伐缓慢移动着。自印象主义以来,科学的方法论和逻辑的推理形式就已开始在艺术界蔓延开来,现代主义也由此被断言“有光辉的、崭新的和更好的未来”。但到了60年代末及70年代初,现代主义前进步伐嘎然而止,越南战争、种族骚动、暴力冲突、示威游行成为以美国为首现代西方社会挥之不去的鬼魅,如影随形。“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也由于底气不足而越发软弱无力,好象所有的艺术家都陷于痛苦挣扎之境地,同时彼此心中渴望着另一扇大门的开启,以便使来自不同世界的一缕曙光能早日来临。 直到这时,也就是70年代的十年间,这扇大门终于被一些先知先觉的艺术家打开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已在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艺术领域悄然兴起,并不失时机地冲击和影响着所谓的主流文化艺术。而它们的名称也不相同:“如德国:‘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 e),意大利:‘超前卫’(Trans-Avantgarde),法国:‘新自由形象’(Nouvelle Figu ration Libre),英国:‘新精神’(New Spirit),美国:‘新意象’(New Image)、‘新表现’(New Expression)、‘新具象’(New Figuration)、‘涂鸦艺术’(Graffi ti)、‘图案与装饰’(Pattern-Deccration)等”。②但总的来说用最具概括及折衷色彩的“后现代”(Post-ModernArt)一称来统范这些新绘画则可谓最合适不过的了。 二https://www.360docs.net/doc/0910466329.html, 但是,“后现代主义”并不只这么简单!如果说将黑暗的中世纪看作人性的抑制和封闭,以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韩立福 [内容摘要]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反对中心主义,提升非理性主义;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语言范式取代意识范式。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教育研究观、教育评价观等。教育目的观着重于追求的‘发展’理念”;课程观强调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师生观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育研究观关注教育活动的差异性,使教育研究从现代性下解放出来,从—元转向多元;教育评价观强调人文化的评价方式,重视所有参与者的看法,并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来消除分歧而得出结论,从而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作者简介] 韩立福(1963—),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评价、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所谓“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它既包括“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又包括欧陆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取向。“现代主义”肇始于笛卡儿和康德,“在本质上表现为理性启蒙精神,它强调人通过对自然的理性把握和技术征服而确证人的主体性和本体力量”。“后现代主义”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对“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以及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哲学思潮,其主要思潮有: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为代表的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 19世纪以来所有对现代理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学派或思潮,它所实现的是“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实际上,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是广义的“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我们在一般文献中所看到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狭义的“后现代主义”。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的认识上,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指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现代”与“后现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对立的基础上的。他曾专门解释过“后”字的涵义,“‘后现代’的‘后’字并不意味着一个恢复、闪回或反馈的运动,也就是说,不是一种重复的运动,而是一种 ‘ana-’(ana-乃一法语前缀,有‘从头到尾’、‘彻底’‘向上’等义——引者注)的过程:一种分析、回忆、神秘解释、变形的过程,以详述一种‘原初的遗忘’。”由此看来,“后现代”的“后”字表征一种质的飞跃。美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历史而辨证地做出解释,“后现代”与“前现代”也有质的区别;“后现代”不是彻底的抛弃“现代”,而是对“现代”所做出的根本的超越。 当下西方世界流行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福柯、德里达、拉康、利奥塔等为代表的激进的或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如法国;一种是以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及格里芬等为代表的“温和的

后现代主义哲学教学大纲

《后现代主义哲学》教学大纲 文兵孟彦文张秀琴宫睿编写

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46 目录 前言 (448)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448)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448)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448) 第一讲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中心化概述 (449) 一、“后现代”语词的系谱学考察 (449) 二、后现代与现代之关系 (449) 三、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非中心化特征 (450) 复习与思考题 (451) 拓展阅读书目 (452) 第二讲阿多尔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先驱 (453) 一、阿多尔诺的生平 (453) 二、阿多尔诺的思想简介 (453) 复习与思考题 (454) 拓展阅读书目 (454) 第三讲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455) 一、索绪尔的生平 (455) 二、索绪尔语言学基本思想 (455) 复习与思考题 (456) 拓展阅读书目 (456) 第四讲 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状况 (457) 一、利奥塔生平 (457) 二、利奥塔的基本思想 (457) 复习与思考题 (458) 拓展阅读书目 (458) 第五讲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459) 一、福柯生平 (459) 二、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基本思想 (459) 复习与思考题 (460) 拓展阅读书目 (460) 第六讲 福柯的权力系谱学 (461) 一、无所不在的权力 (461) 二、局部具体的反抗 (461) 三、评述 (462) 复习与思考题 (462) 拓展阅读书目 (462) 第七讲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463) 一、德里达的简介 (463) 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 (463) 复习与思考题 (464)

语言学视角对英汉科技文差异的分析

语言学视角对英汉科技文差异的分析摘要: 因为科技文内容、使用域和语篇功能的特殊性,也因为科技工作者长期以来的语言使用习惯,形成了科技文自身的文体特点。英汉科技文的文体特点具有共性,但是在具体的微观的方面还是有着各自的差异,尤其体现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上。英汉科技文中存有的文化思维差异下的语言学特征,在很大水准上制约着人们对科技文的理解和翻译。 关键词: 英汉科技文;语言学视角;对比分析 一、引言

语言的对比有助于探讨语言的共性和差异,进而推动语言和文化 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而对语篇、词汇之间的比较,能够在更为立体的 层面理解两种不同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思维的差异。传统的英汉语言对 比理论以及研究大多针对于翻译或者从探讨语言本质角度展开,其注 重对象多为文学作品。对科技文本的对比并不多。而科技类文章之间 的对比之所以长期被人们忽视,是因为人们认为科技汉语深受科技英 语的影响,两者差异并不大,其实不然。胡密密(2002)从日常 语言思维差异性推导出科技文同样存有着反映不同思维的差异。刘先 刚(1992)、唐金凤(2007)、尹富林、胡元江(2010)等从英汉科技文体对比视角探讨翻译文体,各自从词汇的构成、语篇 衔接等层面讨论差异,重点放在翻译之上。本论文试图将重点放在语 言对比之上,从词汇的结构意义、句型的采用以及语篇特征三个方面 实行探讨。 二、英汉科技文文体特点的共性 因为科技文内容、使用域和语篇功能的特殊性,也因为科技工作 者长期以来的语言使用习惯,形成了科技文自身的文体特点,概括起 来大致如下:第一,科技类文章主要用于解释持续发展的科学事实, 正如钱三强教授指出的:“科技名词术语是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人 类在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同时产生和发展了各种科 技名词术语,作为思想和理解交流的工具进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技类文章正是为了适合这种解释说明的需要而产生的[1]。第二,科技类文章十分精确,能够说不允许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极 少需要修饰性语言,所以,形容词和副词类修饰词语不多,并且随着 科技的持续发展,各种新情况的出现,科技类文章本身的精确性也在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及其对高校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摘要后现代主义思潮博大精深,其教育思想部分对当代教学观影响深远。他们对现代教学观的神圣性提出了质疑,为教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通过对教学目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批判与解构,建构了与现代教学观不同的后现代教学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从中借鉴、得出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思想政治课启示 On Post-modernism Teaching View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College Theory Course Teaching//Wang Huai-yin Abstract Post-modernism is so broad and profound that it greatly influenc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 concept.Post-mode-rnism doubts modern teaching concepts,so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This paper construct a post-modernism teaching concep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goal,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words post-modernism;teaching concep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enlightenment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430079,Wuhan,Hubei,China 20世纪中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逐渐进入信息社会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文化嬗变、核心价值衰落、深层次的哲学争论,催生了反思与超越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它描述了一个有别于笛卡尔、牛顿时代的世界图景,认为世界不再是决定论的、有序的、简单的,而是随机的、混沌的、分形的。”后现代主义就是以这个新的世界图景为指导、盛行于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潮之一,其影响波及文史哲艺等领域。其中,对教学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方法观、过程观以及评价观的批判、解构与重建上。 1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概要 1.1教学目的观 针对“完人”教育目的观,后现代主义指出,完人教育预设在教育过程中,人可以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状况,这无疑是混淆了教育理想与现实;其次,完人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封闭的,受教育者会把自己视为一个稳定的个体,从而对他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免疫力。然而,个人具有丰富多样性,并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目的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完人,而是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主张 教学目的应从优势文化决定论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众多的因素来决定。”我们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但不是强求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而是在尊重学生个人特性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各具特色、富于批判个性的多面发展公民。 1.2教学师生观 后现代主义指出,在传统教学的教师权威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处于压抑状态。为此,他们主张消解教师的霸权,废除不合理的教学规则,提倡在课堂中师生平等对话,启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随着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方式发生巨变,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信息源,互联网作为新的知识源正扮演着教师的部分角色,其海量的知识容量足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知识传播方式正在变化。在教学中,师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变。 1.3教学方法观 后现代主义教学方法观主要体现为:“生命对话”、因材施教。首先,“后现代思想家从学习是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和教育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出发,反对教学中所谓的科学灌输,认为对话性是教学的应然状态。”他们主张的对话是以平等、理解、尊重和宽容为基础的“人际发生过程”,要求教师扮演“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师生之间要平等协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其次要因材施教。教师要立足个体间的差异,保护、尊重学生个体的丰富多样性,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力争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此外,后现代主义者还确信人具有创造性,对创造给予了极大关注。教学应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要探索能够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1.4教学过程观 受耗散结构理论影响,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在不断变化中体现一定的秩序;是一种自我创新的过程,即一种“在一个创造性的宇宙中,秩序并非预先确定随后又被迫解体;相反,秩序不断的产生于无形之中”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干扰”有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其运行也需要干扰,教师需要学生的干扰与质疑,以便师生之间良性互动。 1.5教学评价观 后现代主义强调:在教学评价时,要认识到评价对象的丰富多样性,提倡“异质平等”评价观。他们认为,平等含义有二。一是同质平等,即使用同一标准评价所有的对象。现代教学评价观往往过分强调统一性,从而使那些最能表现人的多样性的方面,如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的发展被忽略或被有意识地限制了。二是异质平等,即用不同标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2-0018-0218

霍姆斯和埃德蒙_金的教育思想比较分析_科学哲学主义的视角

霍姆斯和埃德蒙 金的教育思想比较分析:科学哲学主义的视角 王慧丰,薛雅升 (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霍姆斯与埃德蒙 金同属于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二者在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分析比较二者比较教育思想的异同点,发现否证论以及科学哲学思想提倡的证伪学说观点是其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思想武器。霍姆斯的问题法!与埃德蒙 金的比较教育分析框架是他们思想的结晶,这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波普尔哲学思想的引导,这给我们从科学哲学主义的视角去解读他们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也为我们今天所处的后现代文化氛围中的改革教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科学哲学;否证论;批判二元论;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G4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53(2008)06?0145?02 [作者简介]王慧丰(1983?),男,湖北鄂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基础教育研究。薛雅升(1982?),女,山东济南人,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20世纪60年代是比较教育学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个黄金阶段,霍姆斯与埃德蒙 金同属于这一时期比较教育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为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以及本土的教育改革决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解读二人的比较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家波普尔的哲学对他们的比较教育思想影响甚深,霍姆斯在完成其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在其导师劳瑞斯的引领下大量涉阅了卡尔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书籍,凭借自己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严谨的态度以及对波普尔思想深刻的理解完成了其比较教育方法论的博士论文;而埃德蒙 金更是直接授业于波普尔的门下,在其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二者的教育思想,会得出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为我们借鉴和发扬他们的比较教育理论做出更准确的参考。 一、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一生可谓是多彩而又平淡,曾经师从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大哲学家罗素素有交流,192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忙于与各国之间的大科学家、思想家的对话,直到1938年到新西兰任教后才致力于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并以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在哲学与自然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总是以罕见的清晰来表述深奥而复杂的思想,这使得他的著作总是通俗易懂,也正因此他的很多深刻的哲学思想被人误解,甚至掩盖了他的思想深度。正如当今经济学领域的奇才张五常先生,独特的风格造就了世人对他的褒贬不一。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体现当属于他的批判理性主义以及反决定论,其在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提出了科学的证伪,把之前哲学界主导的反决定论真正地上升到一个科学的高度,现代科学创造的真理奇迹在证伪主义学说面前开始动摇,波普尔从现代科学内部开始,怀疑%科学定律&的绝对确证性和可靠性,然后向外拓展到历史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种种%科学&,对各种形式的绝对主义与决定论予以清算,其核心观点就是真理不应该是被归纳出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应该从反面去证明它的不确定性或者是缺陷甚至谬论,这与他坚实的自然科学背景不无关系。之前的对科学绝对真理性的哲学观上的反对都不能真正地进入到自然科学内部,反对决定论的哲学观点基本都被科学的成果所掩埋,而波普尔的大多数研究正是介于专业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波普尔最后的成就注定了就是科学哲学领域的一个转折点。![1]波普尔的学术研究起始于他对归纳方法的批判研究,属于典型的知识论领域,他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开创了可证伪性的问题?猜想?反驳!机制,代替了前人对待非科学的归纳?证实!的实证机制,这似乎与马克思哲学的否定之否定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霍姆斯与埃德蒙 金的比较教育思想中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体现 (一)霍姆斯的问题法!中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思想 如果说霍姆斯的问题分析法!是他在比较教育方法论上最集中的体现,那么接受杜威的反省思维法(或称问题解决法),接受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理论,这两者成为霍姆斯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的两大哲学来源。笔者认为,杜威的问题分析法只是把霍姆斯引入到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初级范围内来,在他担任#世界教育年鉴?编辑工作的过程中为他确信问题解决法!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最适当的方法奠定了基础,真正把霍姆斯问题法!稳定下来成为比较教育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研究方法,其哲学渊源应该算是波普尔的科学探究的假说?演绎法,波普尔强调科学家应对假说进行证伪和反驳,杜威的问题分析法!则重在问题假说的检验和证实。二者虽然存在区别,但在霍姆斯的问题法!中却调和了这些细微分歧,取了二者之长。 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应该是波普尔的批判二元论,任何社会中都存在两类法则,一是由人改变的一定社会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二是自然规律中人无法改变的社会学法则;基于波普尔的这两类法则,霍姆斯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资料收集框架,具体包括四个模式:1、规范模式:主要涉及影响教育问题的信仰、宗教、哲学、政治观念和道德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2、体制模式:各比较对象的教育体制和结构以及制约它的政治、政党、法律、利益团体等因素。3、精神状态模式:主要包括传统观念、民族意识和特征。4、自然模式:天然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环境因素。![2]把教育的影响因素按照这几类来区分,能够形成全方位的有效结构,建立起影响因素本身之间的因果联系。霍姆斯强调比较教育不能过分依赖实证的研究, 145 第14卷第6期 工会论坛 Vol.14N o.6 2008年11月 T rade Unions&T ribune N ov.2008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风靡全球。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哈桑、罗蒂、利奥塔德等分别从艺术、哲学、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概括,不可否认,种种言说对后现代概念清理有着不同的助力。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但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征,如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反理性、多元化等等在一定范围内却已形成某种共识。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精神已渗透到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和戏剧、电影、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也开始研究经济及消费生活中出现的后现代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要是指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丰盈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新技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可 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正在社会中涌动。但是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质上,这种消费社会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在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正影响着人们经历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才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兴趣。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身着最新潮的服装,人们会产生一种胜过他人的优越感,比如金利来,人们之所以以高出普通服装十几倍的价格来选择这一牌子,主要在于金利来独特的商标符号及它对地位财富的象征和宣示,穿上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一员。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忙于购买那些标榜自己身份的物品,而这意味着那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由于缺少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失去了他的消费价值,被纳入废弃品的行列而被扔进垃圾箱,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挥霍性浪费。而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几句无厘头的广告词,几个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体现的特点 通过现代设计史的课,我们对后现代主义也有所了解如:“母亲住宅、巴西议会大厦、悉尼歌剧院”等后现代建筑作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最早是出现在建筑学中,它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现代文化包罗万象、十分复杂,是现代社会消费主义、娱乐主义和消解 主义融合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社会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不同以往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鲜明特色。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这些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类似反传统的倾向。后现代主义者使用各种否定的、批判的、解构的和破坏的方法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各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新理论,但在后现代主义者提出的新理论中却充满着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

都能找到。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 的情绪,而不 是一种共同的 教条———即 一种认为人类 可以而且必须 超越现代的情 绪”。这样一 来,不同时期 具有这种反传 统理论倾向的 哲学理论流派 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风格上更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例如哈桑在《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对二者的部分进行如下比较: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

一、后现代主义概说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代表着一种流行、前卫的潮流,影响着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固定的界定,大体而言,它主要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义的反省与批判,企图去置疑这些主流的论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主题 1.后现代主义的起源 20世纪后半叶,全球各地的社会现象逐渐地由一元或二元转变为多元社会形态,女性、不同种族、原住民的文化等都要求受到重视。社会形态上,不再以西方文明以及西方的现代化为唯一的发展方向,而是趋向于肯定不同声音的价值和地位。 多元社会形态带来的是对优势文化的反省及重新评估。优势文化控制着社会多数族群,在生活、经济、理念上要求认同,同时优势文化所代表的现代化的舒适生活、科技工业、以及经济发展的成果,造成了现代人以现代化为生活的目标,西方的物质文明成为所有政治体系及政策制定的方向。 后现代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在艺术界和思想界产生的一种西方思潮。大致说来,它是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一种反省。 具体而言,就后现代主义名词的界定来说是各呈己见。 D. Gatlin认为,前现代是具统一声音的看法,如文艺复兴时期将古典文化视为具最高地位的强权优势文化或高文化;现代时期,仍然主张统一性文化观念的传承与传统权威,但握有权威的不是宗教而是科学;到了后现代主义,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以多元思维及反对独尊科学知识的思索为方向。Madan Sarup则以在文学艺术界对现代性、后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 义等名词加以分辨。 就后现代主义的起源来说,也有各种说法。 2.后现代主义的主题 按照吉诺斯(Henry A. Giroux)的整理,后现代主义的主题包括: (1)拒绝强权叙述(master narratives)及基于第一原理的知识传统; (2)怀疑哲学之正统原则及神圣的观点; (3)向知识确定性及学术性学域之固定疆界挑战,称为“对集权的战争”及拒绝包含一切的单一世界观点; (4)否定有高低级文化的明显划分,所谓大众文化、通俗及民间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 (5)启蒙时期的一些看法,如历史与进步并进,现代主义者对理性、科学、及自由的信任招致深切的置疑; (6)人文主义的一些固定的、统一的而且可以确认的主题讨论被多元化及流动性论题及对叙述空间的要求所取代; (7)拒绝接受推动西方文明进步是实现自由的唯一方式、及历史是直线进程的看法。(二)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福科(Foucault)、德里达(Derrida)、利奥塔(Lyotard)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此外,美国的新实用主义也被看作是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代表。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也主要是反映了他们的哲学思想。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家中最著名的是吉诺斯(Henry A. Giroux),他由对美国教育体系的批判到自己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论述的建立,表达了他的“批判教育学”立场。 Peter Mclaren,他根据吉诺斯的理论发展他的民族学观点的“批判教育学”。 其他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家主要有主张后结构主义的批判实用主义的Cleo H. Cherryholmes、修正进步主义的后进步教育理论(post progressive theory of education)以及以后现代主义立场发展生态教育观的

从对比角度看“Marrakech”中的话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0466329.html, 从对比角度看“Marrakech”中的话语 作者:康有金沈国环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8期 [摘要]英国作家George Orwell 20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小说“Marrakech”是一篇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作者通过“Marrakech”,揭示一个必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预示两个预言---摩 洛哥终究要获得民族独立和犹太人终于有一天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国土。这些今天都已经成为现实。作者通篇大量地采用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对比,以此向人们证实在殖民主义者的奴役下人的命运比动物还要悲惨。作者通过对蹬羚和修路工人的对比,毛驴和老妇人的对比,鹳和塞内加尔士兵的对比,牛群和黑鬼们的对比,告诉人们:在“Marrakech”这座“死亡之城”,不论是被殖民者还是各种动物,结论都只有一个---死亡。 [关键词]Marrakech 对比“死亡之城” 作者简介:康有金,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沈国环,女,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大凡对事物进行对比我们都需要三个前提条件,即“第一对比项”(Primum Comparadum ),“第二对比项”(Secundum Comparadum)和“第三对比项”或“中间对比项” ( Tertium Comparationis )。我们不会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放到一起进行对比的。文学作品创作是这样,对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同样也如此。 “Marrakech”是英国作家George Orwell (19031950) 20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作品。这是一篇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作者通过“Marrakech”,揭示一个必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预示 两个预言---摩洛哥终究要获得民族独立和犹太人终于有一天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国土。只可惜作者于1950年去世,没有看见摩洛哥独立(1956年)和以色列建国。作家之所以可以成为预言家是因为他通过真实的对比,推断出了历史的必然趋势。作者通篇大量地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述,但他主要采用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对比,因为他要向人们证实在殖民主义者的奴役下人的命运比动物还要悲惨。通过对比作者告诉人们:在“Marrakech”这座“死亡之城”,不论是被殖民者还是各种动物,结论都只有一个---死亡。 任何试图对作者写作的意图进行合理的解释都要通过语篇分析来进行。“语篇分析”是从英语“discourse analysis”直译过来的。它有时也可以定义为“analysis of language beyond the sentence”(Deborah Tannen,语句外语言的分析)或者“discursive psychology”(话语心理学,或者直译为“推论心理学”或“东拉西扯的心理学”)。因为我们在做语篇分析的时候,就是要尽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