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岭隧道特殊地质条件开挖施工技术

箬岭隧道特殊地质条件开挖施工技术

摘要箬岭隧道不良地质主要有隧道进出口浅埋段、Ⅴ级围岩含水小煤窑采空区以及溶洞等,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早预报、先治水、超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原则组织施工,解决了受施工条件限制的类似工程中劣质围岩的洞挖问题,这对其它工程所遇到的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经验。同时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软基、溶洞、采空区处理方案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打开了思路。在本文介绍的箬岭隧道施工过程中大量引进了先进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指导施工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特殊地质隧道超前预报开挖支护监测TSP203

1 工程概况

衢常铁路箬岭隧道位于常山县城以北约4km处,隧道线路里程为新建衢常铁路GDK35+120~GDK35+730,设计范围全长610m,洞身段全长595m,隧道进口位于直线上,出口位于2000m圆曲线上,最大埋深56m,最小埋深8m,全隧道位于3‰的下坡段。隧道洞身最大开挖断面67.64m2,最大开挖高度10.08m,最大开挖宽度7.92m。

隧道测区内主要有寒武系泥岩、炭质页岩、条带状泥灰岩、灰岩、炭质硅质岩、硅质岩地层及奥陶系下统泥岩、泥灰岩、灰岩等。第四系残坡积层广泛分布在缓坡地段,冲洪积层主要零星分布在沟谷洼地中。隧道测区未发现区域性大断裂,地质构造简单;但隧道轴线局部段落仍具一定规模的断层和节理密集带,主要有F1、F2、F3、F4断层。基岩裂隙水发育,采空区及灰岩溶洞裂隙水,具备一定的储水空间。

隧道区不良地质主要有:GDK35+445.5~GDK35+510处由于公路开挖支护不足,左侧上部土层产生浅层土体滑坡,为上部土体与下伏基岩滑坡,滑动带为土体与岩层接触带,滑动带厚约0.5m;GDK35+250~+480局部有含水小煤窑采空区,

隧道横穿采空区;另外根据钻探资料,GDK35+490~+680弱风化灰岩局部发育溶洞。特别是GDK35+400~+470地段处于区域断裂带、浅埋、采空区及石煤地层地段,岩体破裂,极易受地下水影响,产生坍塌。

2隧道开挖支护施工

由于箬岭隧道的开挖主要以V类围岩的开挖最长且最为复杂和困难,因此本文主要介绍V类围岩的开挖支护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为了抢进度,采用两头同时掘进,由于该隧道进口处于浅埋偏压段,出口隧底存在软基流塑,因此,有必要对该隧道进、出口采用特殊的进洞方案。

地质罗盘在隧道工程地质工作中的简单应用

地质罗盘在隧道工程地质工作中的使用方法 地质罗盘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产状(如岩 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具体应用到隧道工程地质工作中,首先是通过测定相关结构面的产状,得出掌子面围岩的基本构造条件、判定围岩自稳能力、辅助实现围岩分级,其次可以根据结构面与隧道走向的产状组合关系,实现前方围岩的短期地质预报,还可以在地面地质调查时根据测出的不良岩层露头的空间要素,判断其在隧道掘进过程可能遭遇的位置(长期地质预报)。因此,学习使用地质罗盘,是实践隧道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 图 1 常用地质罗盘正面构造图 一、地质罗盘的结构: 地质罗盘式样很多,但结构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常用的是圆盆

式地质罗盘仪。由磁针、刻度盘、测斜仪、瞄准觇板、水准器等几部分安装在一铜、铝或木制的圆盆内组成,如图1所示。 (一)磁针——一般为中间宽两边尖的菱形钢针,按装在底盘中央的顶针上,可自由转动,不用时应旋紧制动螺丝,将磁针抬起压在盖玻璃上避免磁针帽与项针尖的碰撞,以保护顶针尖,延长罗盘使用时间。在进行测量时放松固动螺丝,使磁针自由摆动,最后静止时磁针的指向就是磁针子午线方向。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 端所受磁力不等,使磁针失去平衡。为了使磁针保持平衡常在磁针南端绕上几圈铜丝,用此也便于区分磁针的南北两端。 (二)水平刻度盘---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是采用这样的标示方式: 从零度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每10度一记,连续刻至360度,o 度和 180 度分别为N和S,90度和270 度分别为E和W,利用它可以直接测得地面两点间直线的磁方位角。 (三)竖直刻度盘----专用来读倾角和坡角读数,以E或W 位置为0 度,以S或N为90度,每隔10度标记相应数字。 (四)悬锥---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挂在磁针的轴下方, 通过底盘处的觇板手可使悬锥转动,悬锥中央的尖端所指刻度即为倾角或坡角的度数。 (五)水准器---通常有两个,分别装在圆形玻璃管中,圆形水准器固定在底盘上,长形水准器固定在测斜仪上。 (六)瞄准器——包括接物和接目觇板,反光镜中间有细线,下部有透明小孔,使眼睛,细线,目的物三者成一线,作瞄准之用。

隧道施工工程地质条件

隧道施工工程地质条件 1.3.1 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剥蚀侵蚀中山区,地势陡峻,植被较差,地面标高855~1030m以上,相对高差约175m以上。隧道最大埋深约190m,进口端岩石陡直,施工条件困难,出口端位于弱风化石灰岩层。 1.3.2 气象 该区属北暖温带重干旱气候,其要气候要素:年平均气温11.05℃,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23.3℃,年平均降水量397.94mm,一小时最大降水量67.70mm,一如最大降水量75.5mm,年平均风速1.9m/s,最多风向CNW,最大风速17.1m/s,最大积雪深度13cm,年平均相对湿度56.6%。 1.3.3 地质条件 1 地层岩性 第四系全新统碎石土Q 4 col:灰褐色、杂色,中密,稍湿,成分以石灰岩石块为主,厚10~18m,出露于出口段。 石灰岩O 2 S:青灰色-灰黑色,表层为灰白色,弱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层为碎块状,岩层节理及裂隙发育,强度高。岩层产状88°∠6 °,节理产状224°∠89°,140°∠90°,151°∠90°,220°∠90°。 2 地层承载力特征 碎石土Q4col稍密—中密,稍湿,承载力基本值σ=400kpa。 石灰岩O 2 S 承载力基本值,弱风化层σ=1400kpa,微风化层σ=1800kpa。 3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根据资料现实,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56米。 4 隧道围岩类别 根据资料所给,结合隧道围岩基本分级表(表1--2)隧道围岩类别及分布里程: DK20+493--DK20+508段为Ⅲ级; DK21+355--DK21+363段为Ⅲ级; DK20+508--DK21+363段为Ⅱ级;

隧道不良地质安全专项方案word参考模板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述 1 1、工程概况 1 2、主要技术标准 2 3、工程地质、水文特征及气象条件 2 4、主要工程数量 4 5、不良地质 4 三、安全生产目标 5 四、安全组织机构 5 五、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6 1、劳动力组织 6 2、机械设备7 六、隧道不良地质处治方案8 1、岩溶处理8 2、岩溶水处理8 3、洞口堆积体处理9 七、隧道不良地质安全施工方法9 (一)、隧道进口松散堆积体9 1、隧道进口岩层9 2、超前地质预报9 3、施工方法9 4、施工技术措施10 (二)、过岩溶地段突水涌泥专项施工方案11 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11 2、超前预注浆堵水11 3、开挖、支护、二衬11 4、开挖后隧道周边岩溶发育情况探测12 (三)、隧道坍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5 1、施工原则15 八、隧道施工逃生、救生通道方案16 九、隧道排水施工方案18 1、地表水18 2、隧道洞内排水18 十、监控量测实施方案19

(一)、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19 1、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19 2、主要设备19 (二)、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20 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20 (三)、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20 (四)、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23 十一、隧道施工安全措施24 (一)、隧道开挖24 (二)、初期支护26 (三)、步长控制27

隧道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调查及现场勘察资料; (3)织纳高速公路总监办《织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4)《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7)《《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8)公司拥有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头道河隧道位于渝昆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九条南北纵向线之一,昭通至会泽段高速公路是渝昆高速G85中的一段,是云南省干线公路网昆(明)水(富)高速的组成部分,是“滇东北镇群规划”的综合经济发展轴,是加快形成云南省“一圈、一带、六群、七廊”的发展战略格局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项目其北接已建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G85渝昆高速会泽至待补段,南接已建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G85渝昆高速功山至嵩明段,路线全长104.409681公里。 本隧道位于第5合同段(下K41+100~K58+998.54)K57+450~K58+265,路线长17.89854公里,头道河隧道进口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箐口村箐发组,出口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阿都箐村头道河自然村。 主洞采用r1=5.50米的单心圆曲墙衬砌断面,内轮廓净空宽度

(完整版)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

齐梁洞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 一、前言 (一)概况 G209国道吉首至凤凰公路改建工程齐梁洞隧道位于凤凰县沱江镇齐梁桥村,呈北-南向穿越丘陵体。本隧道起讫里程为K32+240-K32+505,全长265m,属短隧道。隧道进口地形标高为370.59m,出口地形标高为373.88m,设计标高为361.55~363.37m,呈纵坡0.7%上坡;行车道宽度为双向6m,隧道总宽度为2*(6+0.75)=13.5m;高度7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9.80m,平均埋深36.80m。该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达62.87。地表植被较发育,基岩大部裸露,进出口皆为丘陵斜坡,有少量覆盖层分布。隧道区交通状况较好,进出口端即为国道G209。 为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受湘西自治州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委托,我院对拟建隧道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 (二)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根据任务书,本次勘察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详细勘察,其目的是为齐梁洞隧道修建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与岩土参数,具体要求为: 1、查明隧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分布及工程特性; 2、查明隧道围岩岩体的完整性、风化程度、围岩等级; 3、查明进出口地带的地质结构、自然稳定状况,隧道施工诱发滑坡等地质 灾害的可能性;4、查明隧道浅埋段覆盖层的厚度、岩体的风化程度、含水状态及稳定性; 5、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性质; 6、傍山隧道存在偏压的可能性及其危害; 7、洞门基底的地质条件、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承载力; 8、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涌水量; 9、查明其它对隧道不利的因素。 (三)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与任务书; 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4、《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 02-01-2008); 10、《铁路工程地质手册》(99版)。 (四)勘察工作布置和勘察方法 1、勘察工作布置

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方案及措施

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方案及措施 一般规定: 1.1 当隧道通过膨胀土层、软弱黄土层、含水未固结围岩、 14.1一般规定 溶洞、破碎带、岩爆、 流沙以及瓦斯溢出地层时,宜采用辅助方法施工。 1.2 施工中应经常观察围岩和地下水的变异情况,量测支护、衬砌的受力情况,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防止突然事故的发生。如有险情,应立即分析情况并采取措施,迅速处理。渗漏水地段,应先治水。 1.3 特殊地质隧道,除大面积淋水地段、流沙地段外,均可采取锚喷支护施工。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开挖面自稳性很差,难以开挖成形时,应在清除危石后尽快在开挖面上喷射厚度不小于5cm的混凝土护面,必要时,可在开挖轮廓线处和开挖面上打设超前锚杆,超前锚杆长度宜大于开挖进尺的3倍。 (2)锚喷支护完成后仍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护能力时,应及时设置钢架支撑,加强支护。 1.4 不宜采用锚喷支护的地段,应采用构件支撑,并符合下列要求: (1)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开挖后的围岩压力。支撑基础应铺设垫板。当支撑出现变形、断裂时,应立即加固或部分撤换。 (2)围岩出现底部压力,产生底鼓现象或可能产生沉陷时,应加设底梁。 (3)当围岩极为松软破碎时,必须先护后挖,暴露面应采用支撑封闭。 (4)根据现场条件,可结合管棚或超前锚杆等支护,形成联合支撑。 (5)支撑作业应迅速、及时。

1.5 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时,不宜采取全断面开挖。钻爆设计时,应严格控制炮眼数量、深度和装药量。 1.6 围岩压力过大,支撑下沉可能侵入衬砌设计断面时,必须挑顶,并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拱部扩挖前发现顶部下沉,应先挑顶后扩挖; (2)当扩挖后发现顶部下沉,应立好拱架和模板先灌筑满足设计断面部分的拱圈,该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并加强拱架支撑后,再行挑顶灌筑其余部分;(3)挑顶作业宜先护后挖。 1.7 自稳性极差的围岩宜采取压注水泥砂浆或化学浆液加固。 1.8 模筑衬砌施工应遵守有关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当拱脚、墙基松软时,灌筑混凝土前应排净基底积水,并采取措施加固基底; (2)衬砌混凝土应掺早强剂等,提高衬砌的早期承载能力; (3)仰拱施工,应在边墙完成后抓紧进行,使结构尽快封闭成环。 1.9 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方案应由设计、施工主管技术负责人共同研究确定。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时,施工单位应会同有关方面共同研究,作出必要的修改 膨胀性围岩: 2.1 隧道通过膨胀性地层时,应对围岩的压力和流变情况进入调查、量测、掌握围岩变形及压力的增长特性。 2.2 宜采用短台阶或中央导坑法开挖,但开挖分部不宜过多。 2.3 应紧跟开挖尽快对围岩施加约束。可用锚喷及钢架或格栅联合支护;膨胀

不良地质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技术

不良地质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技术 中铁二局内昆指挥部文天平杨黎明 提要山区铁路隧道洞口段偏压、岩堆、浅埋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明显。以往不良地质的洞口段施工,从施工准备到洞口段建成,常需3~6个月时间,主要原因是对地质情况认识不清,施工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不到位,以致造成洞口段坍方,进洞困难。本文以内昆线几座隧道为实例,对几种不良地质洞口的进洞和洞口段的施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关键词浅埋岩堆偏压洞口施工 一、前言 在以前甚至几年前我国多数铁路隧道洞口段都是采用上导坑进洞,木支撑支护,先拱后墙的施工方法。这种施工方法有几大缺陷,首先是拱圈易下沉开裂或受侧压开裂,其次是为了让拱圈自然下沉需提高开挖15~20cm,第三是围岩变形大,不利于隧道稳定。而现在隧道施工利用新奥法原理采取对地表预加固措施,增强洞口段围岩自稳能力,洞口段开挖后加强施工支护控制围岩变形,采用先墙后拱的衬砌方法避免衬砌下沉并有效抵抗侧压力,以使不良地质的隧道洞口段能够稳定、安全、优质地建成。 二、工程概况 内昆铁路水富至盐津段属低山河谷地貌,地形陡峻,河谷成U形或深切成V形,基岩大多裸露,地层出露较多,地表覆盖较差,分别为砂粘土,块、碎石土。自然坡度在20~80°之间,而且多数坡度已达极限,很不稳定,每年雨季(5月~9月降雨量1000mm~1200mm)都有落石、崩塌、泥石流的出现。线路逆横江而上并多次跨越横江。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内昆铁路工程地质较差,不良地质现象较多,主要有断层、溶洞、古滑坡、煤系地层及采空区等。洞口段不良地质主要是:危岩落石、偏压、滑坡堆积体、顺层滑移、浅埋等。 内昆铁路水富至盐津段隧道总长34549m,占该段线路总长的42%,可以说内昆线施工成败的关键就是隧道施工的成功与否,且线下工期仅两年,开工时又正逢雨季,隧道洞口边仰坡及围岩自稳能力极差,这种情况下,如何迅速、安全地进洞,搞好洞口段施工,防止坍塌,就成为了内昆铁路水富至盐津段隧道施工的一大课题。 三、浅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 在浅埋隧道施工中应尽量少或不刷坡,超前支护后进洞,尽量采用人工开挖,施工支护采用格栅钢架、锚杆、钢筋网、喷砼组合的支护方式,先墙后拱进行衬砌。 由于浅埋隧道覆盖层很薄,隧道上方的岩土很难形成自承体系,而且围岩早期压力大,变形快,如果对隧道变形控制不当,围岩会很快松弛,产生张裂破坏,将导致直达地表面的塌陷。所以浅埋隧道开挖时应强调围岩变形的控制而不应强调围岩变形的释放,支护必须采用强度较高和刚度较大的初期支护,限制土体变形,以免破坏土体结构。 对需要控制地表下沉的隧道,为有效地减少围岩变形,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不应等到围岩变形速率<0.2mm/d或变形量达到允许变形量的80%以后。而对于采用正台阶法开挖,自下往上进行衬砌的隧道,如何及时进行二次衬砌呢?我们的办法是施作套拱,就是略为加大开挖断面,初期支护后在设计衬砌断面外施作厚度25cm的砼支护,这样就既保证了支护的刚度和及时性,控制了土体变形,又不必采用先拱后墙的影响衬砌结构的施工方法。在燕子坡隧道进口,我们就是采用的这种施工方法。 1、地质地理概况 燕子坡隧道进口覆盖层为砂粘土、块石土,草树丛生。进洞15m以后逐渐进入基岩为灰褐色泥岩夹砂岩,风化颇重。隧道洞口0~20m长度范围内埋深为2~4.5m,在12~20m处下穿213国道(山区公路,泥结片石路面),埋深为4.5m。其平纵面位置如图1所示: 图 1 2、施工方案和措施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梁雄宇 1 林雄奇2 (四航局一公司贵都高速公路第九合同段项目部广东广州 510500) 摘要:在公路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已成为施工的首要问题,本文中以贾托坡及九条 龙隧道为例,分别阐述在不良地质隧道中小、中、大型溶洞的处理措施、塌方处理方法及开挖、 初支过程中施工方法。该文对类似九条龙隧道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技术 1、工程简介 贵都高速第九合同段隧道共两座,分别为贾托坡隧道及九条龙隧道,其布置形式为分离式双洞单向行车双向车道,设计速度100km/h,净高5m,净宽10.7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两座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还存在冲积泥沙、粉沙、残积粘土。岩溶为隧址区主要不良地质问题,其次为崩坡堆积体。本文主要以九条龙隧道为主,介绍九条龙所受不良地质影响。崩坡堆积体位于九条龙隧道进口段,主要由碎石、角砾及粉质黏土组成,稍密至中密状为主。岩溶形态主要为溶洞、竖井、落水洞及岩溶漏斗等。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资料,隧道区落水洞、竖井、岩溶漏斗星罗棋布,呈串珠状展布,岩溶垂直循环带极为发育。隧道开挖时遇到溶洞多次,施工难道度很大,其中九条龙隧道出口一大溶洞纵向跨越长达37m,横向宽15m,高出拱顶10m,深度约50m;遇到大小突泥不小于7次。 2、施工方法的选择 洞室的形成是通过开挖和支护两个施工阶段完成的。因此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方法也必然对整个隧道的稳定给予一定的甚至是极为重要的影响。 选择隧道的施工方法,应以地质条件为主,还要结合隧道长度、断面、结构类型、工期要求、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和综合效益等综合确定。 由于不良地质情况下围岩自稳能力差,因此开挖后需要及早施作初期支护,并闭合成环,提高承载能力,因此决定采用短台阶法作为基本施工方法。采用拱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项目分部管段内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充分发挥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指导作用,确保隧道工程质量安全,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铁技〔2010〕35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通知》(铁建设函〔2006〕340号)、《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号)、《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关于铁路高风险隧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工管质〔2011〕36号)、《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铁总建设〔2014〕131号)及项目隧道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是通过地质调查、物探、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导坑等综合手段,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工程、水文及不良地质等信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 第三条超前地质预报应按照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合理选择预报或监控手段,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而难以探查的、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和优化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

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五条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机率,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环境和投资控制目标。 第六条本分部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不良地质、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等)和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地层等)。 第七条本办法依据沪昆客专湖南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办法》(Xxxx安质〔2014〕XXX号)的文件结合中铁XXXXXXX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第八条中铁XXXXXXX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成立Xxxx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分部经理:XXX 副组长:党工委副书记:XXX 项目副经理:Xxxx 安全总监:XXX 总工程师:XXX 组员:XXXXX XXX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XXX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二项目分部铁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归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安全措施实用版

YF-ED-J538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安全 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安全措施实 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施工中应加强地质情况的超前预测、预 报工作,并根据预测、预报结果,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 2、施工中应加强对围岩和支护体系的监控 量测。当发现围岩和支护体系变形速率异常 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将 全部人员撤离危险区。 3、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施工中应 备有足够的抢险、急救物资储备。 4、处理塌方应在查明坍塌情况(塌方长

度、高度及延伸方向等),结合围岩条件(涌水情况、裂隙发育情况、围岩强度及破碎情况等),制定专门的处理方案和安全措施并按要求组织施工处理。 5、岩溶地质隧道施工应根据地质勘察及设计文件要求,结合岩溶的大小、是否有填充及填充物状况、与隧道的相对位置等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并按要求组织施工。 6、有流沙地质隧道施工时,应先护后挖,随挖随封闭,遇缝必堵,防止沙粒漏出,并加强防水措施。 7、围岩软弱破碎、富含承压水隧道施工,应采取截、排、堵等防水措施,重视超前探测工作,并做到可随时采取处理突发性大涌水的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城市人口流量还在增加、再加上机动车辆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交通状况不断恶化。为了改善交通环境,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兴建地下铁道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如最近几年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便兴建了大量的地下铁道。由于在城市中修建地下铁道,其施工方法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各自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将就城市地下铁道施工方法分别加以介绍。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地面和地下障碍物、施丁设备、环保和工期要求等因素,经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首选方案。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与震动等对环境的影响。 隧道通过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施工前应对设计所提供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了解,深入细致地作施工调查,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备足有关机具及材料,认真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使工程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反之,即便地质并非不良,也会因准备不足,施工方法不当或措施不力导致施工事故,延误施工进度。 2.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时,应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检查、稳步前进”为指导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时,应以安全为前提,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尺寸、埋置深度、施工机械装备、工期和经济的可行性等因素而定。同时应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及其变更的可能性,以免造成工程失误和增加投资。 3.在隧道开挖方式选择上,无论是采用钻爆开挖法、机械开挖法,还是采用人工和机械混合开挖法,应视地质、环境、安全等条件来确定。如用钻爆法施工时,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既能使开挖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又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破坏。爆破应严格按照钻爆设计进行施工,如遇地质变化应及时修改完善设计。 4.隧道通过自稳时间短的软弱破碎岩体、浅埋软岩和严重偏压、岩溶流泥地段、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以及大面积淋水或涌水地段时,为保证洞体稳定可采用超前锚杆、超前小钢管、管棚、地表预加固地层和围岩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对地层进行预加固、超前支护或止水。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9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通用范本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煤碳和矿山建设常见的施工项目。从总体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由于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和其它种种原因,隧道施工仍比其它施工工程作业事故相对频繁而严重,尤其是不良地质遂道,坍塌、爆破、触电和高处坠落等惯性事故时有发生。 1 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俗话说:怕软不怕硬,怕湿不怕干。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作业面狭窄,工序之间干扰大,作业环境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细则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条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六位一体”管理目标。超前地质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的重要可靠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序,施工单位必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结合银西铁路甘宁段实际制定。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划分 第四条管理机构 银西铁路有限公司建设指挥部成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指挥部总工 副组长:工程分部负责人 组员:专业主管工程师,各标段参建单位项目分管领导 指挥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银西铁路甘宁段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分部,负责组织对重大地质情况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 第五条职责分工 铁路隧道地质按复杂程度分为四级:复杂(A),较复杂(B),中等复杂(C),简单复杂(D)。(详见铁建设〔2008〕105号《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附录B)。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涉及建设、设计、施工(含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监理等单位,参建各方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调配合。 (一)指挥部职责 1.负责制订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细则,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负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各参建单位并协调处理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对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文件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负责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或方案,审查监理单位编制的超前地质预报监理实施细则,审核超前地质预报分析成果。

隧道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

14 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 14.1 一般规定 14.1.1 当隧道通过膨胀土层、软弱黄土层、含水未固结围岩、溶洞、破碎带、岩爆、流沙以及瓦斯溢出地层时,宜采用辅助方法施工。 14.1.2 施工中应经常观察围岩和地下水的变异情况,量测支护、衬砌的受力情况,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防止突然事故的发生。如有险情,应立即分析情况并采取措施,迅速处理。渗漏水地段,应先治水,其技术作业可按本规范10章和13章有关规定办理。 14.1.3 特殊地质隧道,除大面积淋水地段、流沙地段外,均可采取锚喷支护施工。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开挖面自稳性很差,难以开挖成形时,应在清除危石后尽快在开挖面上喷射厚度不小于5cm的混凝土护面,必要时,可在开挖轮廓线处和开挖面上打设超前锚杆,超前锚杆长度宜大于开挖进尺的3倍。 (2)锚喷支护完成后仍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护能力时,应及时设置钢架支撑,加强支护。 14.1.4 不宜采用锚喷支护的地段,应采用构件支撑,并符合下列要求: (1)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开挖后的围岩压力。支撑基础应铺设垫板。当支撑出现变形、断裂时,应立即加固或部分撤换。 (2)围岩出现底部压力,产生底鼓现象或可能产生沉陷时,应加设底梁。 (3)当围岩极为松软破碎时,必须先护后挖,暴露面应采用支撑封闭。 (4)根据现场条件,可结合管棚或超前锚杆等支护,形成联合支撑。 (5)支撑作业应迅速、及时。 14.1.5 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时,不宜采取全断面开挖。钻爆设计时,应严格控制炮眼数量、深度和装药量。 14.1.6 围岩压力过大,支撑下沉可能侵入衬砌设计断面时,必须挑顶,并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拱部扩挖前发现顶部下沉,应先挑顶后扩挖; (2)当扩挖后发现顶部下沉,应立好拱架和模板先灌筑满足设计断面部分的拱圈,该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并加强拱架支撑后,再行挑顶灌筑其余部分; (3)挑顶作业宜先护后挖。 14.1.7 自稳性极差的围岩宜采取压注水泥砂浆或化学浆液加固。 14.1.8 模筑衬砌施工应遵守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当拱脚、墙基松软时,灌筑混凝土前应排净基底积水,并采取措施加固基底; (2)衬砌混凝土应掺早强剂等,提高衬砌的早期承载能力; (3)仰拱施工,应在边墙完成后抓紧进行,使结构尽快封闭成环。 14.1.9 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方案应由设计、施工主管技术负责人共同研究确定。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时,施工单位应会同有关方面共同研究,作出必要的修改。 14.2 膨胀性围岩 14.2.1 隧道通过膨胀性地层时,应对围岩的压力和流变情况进入调查、量测、掌握围岩变形及压力的增长特性。 14.2.2 宜采用短台阶或中央导坑法开挖,但开挖分部不宜过多。 14.2.3 应紧跟开挖尽快对围岩施加约束。可用锚喷及钢架或格栅联合支护;膨胀压力

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叶俊豪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隧道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如何在特长隧道施工中快速施工,防止涌水、塌方、爆炸等恶性事故发生,就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措施 一、引言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高速公路建设重心已由沿海发达地区向西、北部,平原地带向山岭重丘地带转移,这就意味着高速公路建设隧道密集程度的加大,出现的特长隧道越来越多,且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越来越多。在此,以我单位承建的中条山隧道为例,中条山特长隧道是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的一部分,隧道全长9670米,左右分离式路基,复合式衬砌结构,地质设计上以Ⅲ级围岩为主,但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化复杂,各类型围岩交替出现,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因此以中条山隧道施工为例,对于熟悉掌握特长隧道施工要点,如何确保特长隧道施工安全,防止涌水、塌方、岩爆等恶性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又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值得深入思考。 二、特长隧道的突出技术难点 1、隧道长,地质更加复杂,施工通风更加

困难,通风方案的选择成为控制安全及进度关键技术。 2、特长隧道施工中,工期往往成为关键,进度压力通常较大。 3、岩爆 特长隧道由于贯穿山体比较长,因此埋深普遍较深,可能存在岩爆,岩爆的发生主要由地应力和岩性两个决定因素,在埋深大于200米的地段,在混合麻岩段,极其容易形成岩爆,岩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较大,其中爆炸抛射型岩爆对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较大,对隧道的破坏也有一定的影响。 4、塌方 这是任何隧道施工中,在不良地质段极其容易发生的施工,造成的群死群伤的事故教训的比较多。 5、涌水 特长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涌水现象,对施工人员安全威胁较大。 6、车辆伤害 因特长隧道施工作业面路线长且集中,施工车辆较多,且因路线过长驾驶员极容易形成视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2021)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2021)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11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2021)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煤碳和矿山建设常见的施工项目。从总体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由于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和其它种种原因,隧道施工仍比其它施工工程作业事故相对频繁而严重,尤其是不良地质遂道,坍塌、爆破、触电和高处坠落等惯性事故时有发生。 1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俗话说:怕软不怕硬,怕湿不怕干。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作业面狭窄,工序之间干扰大,作业环境差,不安全因素多,加上防护措施不落实,很容易发生各类事故。但是,造成隧道施工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不只是客观条件,主要是主观因素。

(1)领导管理不善 少数施工企业管理者,满足于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缺乏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隧道施工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作认真分析研究,不作事故预想;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管理、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偏重进度,以包代管,追求收入,忽视安全;有的企业把隧道工程分包给民工队伍施工,缺乏监督检查,工期没有保证,安全也没有保障。 (2)施工秩序不良 有的企业不能坚持科学施工,隧道施工支护不及时,衬砌远远落后于掘进,特别是喷锚支护不符合要求,甚至无支护盲目掘进;有的机械设备不配套,故障不能及时排除,“三管两路”无序,材料、机具堆放不齐,通风排烟不畅,施工难以正常进行,潜伏着大量事故隐患。 (3)职工违章违纪 不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规程,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明知故犯,满不在乎,逞能冒险,无知蛮干,劳动纪律松弛,酿成

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

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 14.1 一般规定 14.1.1 当隧道通过膨胀土层、软弱黄土层、含水未固结围岩、溶洞、破碎带、岩爆、流沙以及瓦斯溢出地层时,宜采用辅助方法施工。 14.1.2 施工中应经常观察围岩和地下水的变异情况,量测支护、衬砌的受力情况,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防止突然事故的发生。如有险情,应立即分析情况并采取措施,迅速处理。渗漏水地段,应先治水,其技术作业可按本规范10章和13章有关规定办理。 14.1.3 特殊地质隧道,除大面积淋水地段、流沙地段外,均可采取锚喷支护施工。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开挖面自稳性很差,难以开挖成形时,应在清除危石后尽快在开挖面上喷射厚度不小于5cm的混凝土护面,必要时,可在开挖轮廓线处和开挖面上打设超前锚杆,超前锚杆长度宜大于开挖进尺的3倍。 (2)锚喷支护完成后仍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护能力时,应及时设置钢架支撑,加强支护。 14.1.4 不宜采用锚喷支护的地段,应采用构件支撑,并符合下列要求: (1)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开挖后的围岩压力。支撑基础应铺设垫板。当支撑出现变形、断裂时,应立即加固或部分撤换。 (2)围岩出现底部压力,产生底鼓现象或可能产生沉陷时,应加设底梁。 (3)当围岩极为松软破碎时,必须先护后挖,暴露面应采用支撑封闭。 (4)根据现场条件,可结合管棚或超前锚杆等支护,形成联合支撑。 (5)支撑作业应迅速、及时。 14.1.5 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时,不宜采取全断面开挖。钻爆设计时,应严格控制炮眼数量、深度和装药量。 14.1.6 围岩压力过大,支撑下沉可能侵入衬砌设计断面时,必须挑顶,并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拱部扩挖前发现顶部下沉,应先挑顶后扩挖; (2)当扩挖后发现顶部下沉,应立好拱架和模板先灌筑满足设计断面部分的拱圈,该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并加强拱架支撑后,再行挑顶灌筑其余部分; (3)挑顶作业宜先护后挖。 14.1.7 自稳性极差的围岩宜采取压注水泥砂浆或化学浆液加固。 14.1.8 模筑衬砌施工应遵守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当拱脚、墙基松软时,灌筑混凝土前应排净基底积水,并采取措施加固基底; (2)衬砌混凝土应掺早强剂等,提高衬砌的早期承载能力; (3)仰拱施工,应在边墙完成后抓紧进行,使结构尽快封闭成环。 14.1.9 特殊地质地段施工方案应由设计、施工主管技术负责人共同研究确定。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时,施工单位应会同有关方面共同研究,作出必要的修改。 14.2 膨胀性围岩 14.2.1 隧道通过膨胀性地层时,应对围岩的压力和流变情况进入调查、量测、掌握围岩变形及压力的增长特性。 14.2.2 宜采用短台阶或中央导坑法开挖,但开挖分部不宜过多。 14.2.3 应紧跟开挖尽快对围岩施加约束。可用锚喷及钢架或格栅联合支护;膨胀压力很大时,可在隧道底部打设锚杆,亦可在隧道顶部一定范围内打入斜向超前锚杆和小导管,形成闭合环。斜向锚杆的外斜角度、杆长、间距、范围应按本规范第13章的规定执行。 喷射混凝土层宜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提高喷层的抗拉和抗剪能力。 14.2.4 钢架支撑宜采用可缩性结构。支撑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撑的可缩接头,根据位移量确定,可设2~3个。 (2)接头的伸缩,应根据隧道最大控制位移计算确定,每个拉接头最大伸缩量不宜大于100 mm。 (3)可缩接头的滑动阻力。可按钢架支撑承受轴向力的1/2进行计算。 (4)当采用钢管制作支撑时,应设灌浆孔。可缩接头收缩合拢后,管内应用喷射混凝土封闭。

隧道施工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新建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工程DgK286+961至DgK299+359段 XCJL-5标段监理一组 隧道施工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XCJL-5标监理站监理一组 二0一三年三月三十日

隧道施工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 洞口工程 1.1 边仰坡工程监控应符合如下要求: 1)边仰坡开挖之前应要进行必要踏勘,检查边仰坡界限以上的岩石是否清除干净,以保证施工过程及以后的安全。2)边仰坡的开挖范围、尺寸、坡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由上而下顺序开挖,保持坡面平顺。并对开挖工程和方法进行监控,不应采用大爆破的方法开挖,以保证边仰坡的稳定。 3)对于边仰坡的加固工程,监理人员要加强检查监控,以保证加固措施、标准和质量符合设计,规范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4)边仰坡施工完毕后,监理人员仍应定期进行巡视,发现有开裂及滑移迹象,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定点观察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及时报告监理站及有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1.2 洞门应在隧道开工初期完成,地质不良的洞口应尽早完成,洞门工程应符合如下要求: 1)洞门的端墙、翼墙、挡土墙的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之上,监理人员在进行基坑检查时,应认真对照设计图,检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是否相符。基坑内的虚碴、杂物、积水、软泥等必须清除干净。

2)端墙施工应保证其位置准确,灌注混凝土时要认真检查模板,杜绝漏浆、跑模,并保证平顺。 3)洞口翼墙、挡土墙的施工程序要按设计要求进行,泄水孔、反滤层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4)洞门的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同时施工,并采用同级混凝土。 1.3 洞口防排水应符合如下要求: 1)洞口的排水、截水设施的基础开挖、砌筑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并应与洞口施工同步完成。 2)排水工程必须做到沟沟相通,合理连接,排水顺畅,并不得冲刷路基、民房和农田。 洞口工程的平行抽检及见证试验频率见附录1 2 洞身开挖 2.1 洞身开挖要以设计文件为依据,根据围岩的级别,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开挖方式、施工方法,合理确定循环进尺,并保证各工序的相互配合和均衡施工。 2.2 监理人员要根据设计文件,系统掌握隧道各区段的围岩级别、不良地质状况、地下水、地表水分布情况等,以便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 2.3 加强对地质超前预报的管理和协调,要求施工单位必

隧道不良地质及特殊地段施工技术

隧道不良地质及特殊地段施工技术 1.1断层破碎带施工 断层及断层破碎带影响范围内裂隙较发育,岩层破碎、自稳能力差,富水性和导水性较好,易发生坍塌和涌水。 (1)隧道断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施工遵循“先预报、预加固、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反馈、控变形”的原则,配备水平钻机、陆地声纳仪、地质雷达、TSP203地质预报仪等仪器,采用常规地质法、声波法、地球物理法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地质超前预报,按照“石变我变”的动态原则组织施工。 (2)施工前结合设计切实掌握所遇断层带的所有情况,充分利用综合超前地质探测预报分析成果,及时做好封闭衬砌及排水工作。 (3)做好断层地段施工的防排水:当断层带地下水是由地表水补给时,在地表设置截排水系统;对断层承压水,在每个掘进循环中,向巷道前进方向钻凿不少于2个超前钻孔,其深度在4m以上,以探明地下水的情况;随工作面的向前推进挖好排水沟,并根据岩质情况,必要时加以铺砌;反坡施工时,则除准备足够的抽水机械设备外,应安排适当的积水坑。 (4)对于低强度或松散地层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地段,若有地下水时则更甚,在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在这类地层

中施工,主要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遵循“超前探水、以堵为主、控制排水、堵排结合”的原则。其常用的施工手段有: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的方法。 (5)断层带施工时优先进行防排水作业。通过断层带的各工序之间距离尽量缩短,并尽快进行全断面封闭,以减少岩层的暴露、松动和地压增大。开挖时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和装药量,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如遇两侧软硬不同时,用偏槽法开挖,按先软后硬顺序交错进行。断层地带的支护作业结合设计宁强勿弱,并经常检查加固。衬砌紧跟开挖,及时封闭。 (6)断层破碎带采用中隔壁法施工,必要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减震光面爆破。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及装药量,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下台阶施工采用左、右错进的方法。 (7)初期支护施做本着“宁强勿弱”的原则,开挖后应立即喷砼封闭岩面,然后进行钢架支撑、锚、网、喷联合支护,即时施做仰拱(临时仰拱),并及时进行量测反馈修正支护参数。 (8)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分析反馈,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开挖及初期支护后仰拱及填充要紧跟;在量测资料反映围岩稳定后及时进行拱墙砼衬砌。 1.2软岩地段施工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