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哲课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大学马哲课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大学马哲课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马克思课件整理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大发展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导致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尖锐化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P3),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创立起来的,尤其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其理论的直接来源。

4、科学前提(自然科学):19世纪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5、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解决时代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中不断发展到科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P13

6、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从创造者看,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从继承者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毛、邓等人的理论。

3)从马克思主义的标准看,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马恩相一致。

4)从它的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分割的科学体系,其中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经是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社。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革命性:

1、彻底的批判精神

2、鲜明的政治立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

2)科学性:

1、认识并利用规律

2、深刻性

3、经受实践检验并随实践发展

科学性和革命性都以实践性为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并不是所有的新提法、新论断、新举措、新形式都可以称为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最高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近期理想(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P25

1)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3)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12、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回答的重大问题)

13、哲学世界观

世界观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14、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恩格斯

15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是本原——本体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Materialism)和唯心主义(Idealism)两个基本派别。

16、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认识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18、在世界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19、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发展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具体物质形态个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原子部分共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客观实在共性

20、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

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据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恩格斯

21、物质范畴的含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

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第一: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理解物质

意义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意义2: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这一定义从个别中把握一般,既把哲学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形态区别了开来,又找到了它们的联系。

意义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对多样的物质结构、形态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正确地把握了个性与共性,绝对于相对,暂时与永恒的关系.

意义4:体现了唯物自然观和唯物历史观的统一。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了彻底的唯物主义

2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

23、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性

1)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会导致形上学。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非物质的运动,设想非物质的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由物质内在矛盾所产生,这种从物质自身产生的运动必然要依赖于物质自身,任何形式的运动,包括人的思维都是某个具体物质的运动。

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和实在基础。

24、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5、静止有三种基本情形

就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未发生运动,但发生着其他形式的运动

相对特定的参考系没有发生相对位臵移动,但相对于其他参考系正在运动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没有发生质变,但正在发生着量变

2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了相对静止则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7、两种错误倾向:1)形而上学不变论;2)相对主义诡辩论

28、社会物质性主要表现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生活的方式是实践,这是客观物质力量之间的交换,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物质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既得的,不可随意选择的,集

中表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9、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特点:1)客观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交往实践);3)科学实验

30、实践是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也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3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3)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3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他们的焦点都围绕在:是否承认失误内部存在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从而是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从而是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33、事物的普遍联系

含义:事物或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种种关系。

联系的特点(1)普遍性;(2)客观性;(3)多样性。

34、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1)注意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的条件

2)全面的观点分析事物(注重联系的多样性)

3)整体的观点把握事物(注重事物的关联性)

4)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5、事物的永恒发展

联系是辩证法的起点,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又会使事物原有状态发生改变,这就是运动。

运动是事物存在的状态和方式

变化是运动的具体方向和特征

发展是变化中的向上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

36、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7、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38、判断新、旧事物标准:看某一事物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9、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1)从环境看,新事物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2)从内容看,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根本的腐朽的消极的东西;继承了旧事物中仍然能适应新环境的合理的东西;产生了旧事物没有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

3)就社会领域,新事物符合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要求,“赢得了民心”。

40、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过程是指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延伸,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41、发展的观点:使思想认识能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42、历史的观点:把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去认识,尽量不用现在标准去衡量历史,保

持历史的原貌。

4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的作用

含义: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2)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否认矛盾。

基本属性:

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同一性是相对的

2)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相互对立。斗争性是绝对的

3)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不是等同,是差异中的同

一,而有差异就有斗争。

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同一中的相互依存、吸引、转化为斗争

提供了基础、内容和方向。

4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共存才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为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提供由此达彼的桥梁。(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取代)

45、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发展

1)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2)是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的决定力量。

46、矛盾两个属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斗争,又要看到统一。

47、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48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49、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50、根本矛盾: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

非根本矛盾:指不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但会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矛盾。

51、主要矛盾: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

非主要矛盾:从属地位,不决定但影响事物的发展。

两者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2、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和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5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要善于找到和抓住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要兼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5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特殊性表明不同事物及其不同时期的矛盾各有不同,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5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2)它是科学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理论基础。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56、质、量和度的含义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直接规定性,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3)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57、事物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58、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1)定性分析是确定事物的结构、性质及其运动状态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运用数学工具对事物进行数量的分析、计算和测定的方法。

2)定性分析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和精确化。

59、适度原则:要注意掌握分寸,“过犹不及”。

60、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次序的变化,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

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转变,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61、质变、量变的辩证关系

1)从事物的整体看,量变和质变不能等同

量变和质变区别的标志是看有没有突破度的限制,度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过了度则是质变。

2)从事物发展过程看,两者又密切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6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质在量的变化。

1)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2)质变中有旧质的缩减和新质的扩张。

63、质变、量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1)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

2)渐进与变革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

6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1)肯定: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

2)否定: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

65、辩证的否定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66、事物发展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6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68、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包括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对客观辩证法的正确反映。

69、原因和结果: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时间上,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往往也具有同时性

时空上具有相互依存性

70、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即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原因,同样任何事物都对其它事物产生影响,这就是结果,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2)因果联系往往又是复杂的,有一因一果,又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因此必须能分清主要和次要原因,根本和非根本原因,直接和间接原因,内部和外部原因。

71、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前提。

2)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

3)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72、必然和偶然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7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2)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74、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

可靠基础之上。

75、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

76、可能和现实

现实性是现有的一切事物的实际存在性。

可能性是现实事物中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77、可能性是多样的,现实是唯一的,人的行为就是创造各种条件使人所希望的可能性转

变为现实性。这就要首先对复杂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1)首先区分可能和不可能

2)其次要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

3)再次要对现实的可能进行质和量的分析

78、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有真象与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

79、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0、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和途径。

81、内容和形式

内容:指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82、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反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

2)善于利用、发现、改造、创新有利于表现和促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83、归纳与演绎

归纳: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演绎: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84、分析与综合

分析:把客观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方面),并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维过程。

综合: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或方面)有机地结合成整体,认识对象整体性质的思维过程。

85、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规律是事物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联系

特点:客观性

规律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消灭和创造规律。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的无所作为,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作用的形态和具体结果,从而为人服务。

86、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差别

1)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

2)自然规律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87、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具有指导人们

2)在实践中能动地

3)认识世界和

4)改造世界的作用

表现使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创造性:把握本质、预见未来

指导实践,使精神变物质

能动调控人体生理机能

88、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2)充分发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89、如何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对外经贸大学马哲期末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哲学是()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科学之科学 C 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D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3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 A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4 哲学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 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5 马克思主义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 A 思维 B 物质 C 存在 D 实践 6 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A 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 相对主义、绝对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D 朴素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7 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相脱离 B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 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 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8 中国唐代哲学家刘禹锡提出:“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这种观点是() A 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9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不同回答 D 对意识有无能动性的不同回答 10 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A 多元论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 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 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B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C 求真务实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2 马克思在哲学上最伟大的贡献是() A 创立了唯物史观 B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C 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起来 D 确立了能动的反映论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A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B 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起来 C 把哲学与无产阶级统一起来 D 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4 “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15 “心想事成”这一观点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能动反映论的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16 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相对主义的观点 17 “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最终将导致()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教条主义 D 折衷主义 18 《易传》说:“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无虚,上下无

大学马克思主义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复习知识点汇总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6.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7.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的本质? (1)客观实在性。 (2)时间和空间 (3)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8.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实践 9.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原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11.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特点?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3)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12.发展与运动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1)区别:性质不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动作,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运动;而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联系:发展一定是运动,而运动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叫发展。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江苏大学 马克思试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 A.实事求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 )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 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 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1辽宁科技大学马哲期末考试试题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 1、试述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规律) (1)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 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即否定之否定,它具有周期性而且是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3) 辩证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4) 辩证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辩证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2、 试述科技革命的社会作用 (1)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 (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断涌现,而当这一进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则会产生科学技术上质的飞跃和重大突破,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经济和生活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把人类社会的这一历史现象称为科技革命。(一般地说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3)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①第一,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②第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马哲知识重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 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第5页。 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第2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第22-23页。 1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关系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法的根本分歧? 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中之重点第40页。 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第40-41页。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页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意于同一性中。(4)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5)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第42-43页。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四)物质,运动,时空,规律以及他们的特征第23-32页。 (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3)时空:值得是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泛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完整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考试练习题

(A)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答: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认识方法,它贯穿于科学的整个过程。科学研究方法论则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一门思维科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具有反思性、普适性、经济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答: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首先,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其次,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再者,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最后,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思考题: 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应做到: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因为它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是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种科学而完备的方法论。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切忌拿来主义,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有现实的对象性基础和实践性条件,而对象世界、人的实践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要想保持并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使其与对象的发展演变保持同步的更新。 (B)简答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需对你的立场进行展开说明) 答: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此外,作为检验理论是非实践的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要追本溯源。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对实践检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坚决及时地加以纠正;凡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既要防止主观盲目性,又要防止思想僵化。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答:这句话可以总结为,理论指导实践,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推崇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这里的反对既不是逻辑的反对,也不是道德的反对,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因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的哲学理想就是在这种实际的批判中实现哲学的世界化或在现实中实现哲学。 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意识形态批判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特点,这也正是其真正的优势之所在。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区别于其他实践哲学的。它提出了不同的实践范式,既反对形而上学的理论至上观,也反对了实用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完全和一观。 最后,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现出来并得到确证。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唯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这样,马克思就同过去的实践哲学家们区别了开来,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也优越于以往哲学的地方。 (C)一、思考题: 1.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人的生命就像牛或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来分析和反驳这种观点? 答:这段话引自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开篇,其观点从整体上颇显片面,首先人存在是有价值的,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一个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或者将决定了你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中隐藏着传统关于主观客观的关系。 其次,我们要明白作为一个人生活的意义,而非像动物一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2. 如何理解“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答:题中所阐述的主要是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进一步表现了人与自然通过对象性关系建立起来的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系,“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都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实现的。 其中,第一句话说明的是人的感觉意识的存在,是要以某个具体的参照物来说明抽象的感觉存在。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人性是要通过它的具体对象而表现出它的存在,是随着人类社会出现而出现的。而第二句则是从五官感觉跟实践的关系出发,这里讲的感觉应该是社会中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有别于动物的意识的。它是人类不断实践过程中形成,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是以往所有实践的总结和积累。 二、案例题: 1. 请举例说明对下段话的理解“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答:空想社会的灭亡及苏联解体等都充分论证了上述观点,在资本主义尚未完全发展的时代,强行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而资本主义又终将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下,其取代资本主义又是一个曲折蛮长的历史过程,却是必然的历史走向。现今社会里就存在是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相信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是社会主义,之所以现在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可以与资本主义并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能够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完全爆发出来。 (D)一、概念题 1. 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答: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而言是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则是经济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这样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推动着人类社会从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由此可见,“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三、案例题 1. 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请用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来解释。 答: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其所创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表述。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与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三)社会、政治,乃至精神生活属于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的领域。按照这个科学的理论,政治、精神都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意识的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C 4、C 5、C 6、C 7、D 8、C 9、C 10、B 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DE 4、ABCDE 5、ABC 6、ACD 7、CD 8、CDE 9、CE 10、ABCDE 三、名词解释 1、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 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2、理性认识:(1)使认得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 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关系和整体的认识。(2)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3)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社会进步:是对社会进步发展的总概括,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本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领域的变化和变革。 四、判断说明: 1、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意识形式。 答:(1)此命题是错误的 (2)社会意识从高低不同层次看,可以区分为社会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则是高水 平的社会意识 (3)只有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才是社会意识形态。

2、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就是真理。 答:(1)错误 (2)这是正确的前提发引了错误的结论 (3)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它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对象 (4)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 五、简答题 1、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 条件的状况等等。 (2)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成果的体现,它包括两个方 面: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改造方面。 (3)二者关系: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 b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 文明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2、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 大多数,那些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和社会集团

马哲重要知识点

马哲重要知识点 一、问答题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回答: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这个人类社会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④从它的理论体系构成要素来看,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 ⑤从概念上来说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①时代和实践基础: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时代背景);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现实需要) 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①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个也会是多项选择题) ①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三)为什么说马克思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 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为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一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2分)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2分)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分)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大学马哲考习题型资料(问题+答案)

精心整理 1.如何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答:第一、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第二、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科 2 3.答:第一、果。 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本身。世界是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统一。 第三、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彻底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求”就是探求和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现实,尊重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3)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即多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做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 样。 4. 5. 道路? 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活动改造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在正确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贯彻实施,从而处理和解决好我国经济与社会、当前近期发展与未来长远发展的关系。

马哲试卷期末考试题与答案

科技学院马哲试卷 一、单选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核”是辩证法思想。 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期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4.“居安思危”着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6.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7.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0.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12.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16.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制。 17.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8.垄断统治的实质是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19.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20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自身也有价值。 2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2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23.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2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大学马克思重点知识点复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 形式:简答题(5、6道)论述题(2道) 主体与客体: A.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的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成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它主要表现为: 第一,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来看,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它亦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地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第二,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来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这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B.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含义。(1)主体: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具体的人。(实 践主体和认识主体,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体力和智力,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主体的能力结构是: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因素是其物质基础;第二,智力技能因素,即进入主体实践后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具备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凝结而成的统一体;第三,精神动力因素,主体的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的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体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等形式。 (2)客体:进入人的实践范围和认识范围的客观事物。(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是实践客体与认识客体的统一,认识对象与改造对象的统一。 2.辩证关系: 区别:(1)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认识者与被认识者的关系。(认识关系) (2)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改造者与被改造者的关系。(改造关系) (3)需要与满足的关系;需要者与满足者的关系。(价值关系) (4)地位和作用不同。a.主体处于支配、主导地位,起能动作用。 b.客体处于被支配、从属地位,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联系:(1)相互依存的关系 (2)相互作用的关系:改造与制约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只能就主体而言。) 运动与静止 A.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和功能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宇宙间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载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设想非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无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质速关系已为许多实验所证实。这一关系表明,物体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已为现代自然科学所充分利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1、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也成了商品。 23、答:错误。(3分)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是劳动力。(2分) 21、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3分)唯物主义一般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3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一般会否认这种能动性。(2分) 22、人的现实本质是由他/她的选择决定的。错误。(3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体系。(3分)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分) 23、剩余价值不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正确。(3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但可以实现剩余价值。(2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