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第13章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一、名词解释

1. 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反映的是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所有涉及经济价值的交易,主要有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目。

2. 经常转移--又称无偿转移或单项转移,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间无等值交换物的实际资源或金融项目所有权的变更。在贷方反映外国对本国的经常转移,借方反映本国对外国的经常转移。经常转移既包括官方的援助、捐赠和战争赔款等,也包括私人的侨汇、赠予等以及对国际组织的认缴款等。

3. 资本转移--是资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转移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以及债权债务的减免。具体指以下几项所有权转移:①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②同固定资产的收买和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③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④投资捐赠。

4. 资本和金融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类。资本项目主要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取或处置两个组成部分。金融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个组成部分。

5. 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由于其贵金属的特性,各国货币当局可以随时将其手中持有的黄金出售兑换成外汇用于国际间支付和债务清偿。

6. 外汇储备--指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国库券。 IMF 的外汇储备的定义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7. 特别提款权--又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偿分配给各成员国用于归还基金组织的贷款及会员国政府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特别提款权是根据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进行无偿分配的,各成员国未使用的特别提款权就构成了其国际储备的一部分。

8. 储备头寸--是指一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储备头寸是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其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会员国可使用的最高限额为份额的 125% ,最低为 0 。

9. 自主性交易--是指那些基于交易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的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交易,如货物和劳务的输出入、直接投资、长期资本流出入、侨民汇款、赠与等。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10.调节性交易--又称弥补性交易,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所造成的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融通性交易。调节性交易是自主性交易的附属物,主要包括短期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的变动。

11. 贸易差额--指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差额。贸易差额传统上是一国国际收支的代表,分析贸易差额是十分重要的,贸易差额体现了一个国家自我创汇的能力;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标志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贸易差额影响和制约国际收支中其他项目的变化。

12. 经常项目差额--是在贸易差额的基础上加上收入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的差额构成的。经常项目的差额不仅反映了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差额,而且反映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而引起的收入差额。在开放宏观经济中,经常项目的差额概括了一国的净债务人或债权人的地位,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一国内、外经济的紧密联系。因此,经常项目差额又被国际银行家视为评估向外国贷款的重要变量之一。

13. 国际收支总差额--又称综合差额,包含了除官方储备以外的所有国际收支项目差额。具体由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以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项目的差额构成。国际收支总差额的状况将导致该国国际储备量的变化,如果总差额表现为盈余,则国际储备增加;如果总差额呈现为赤字,则国际储备就会相应减少。目前看来,国际收支总差额是分析国际收支状况时最常用的指标,按惯例,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差额通常指的是总差额。

14. 价格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价格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国际储备减少(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增加)→价格下降(上升)→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减少(顺差减少),直至恢复平衡。

15. 利率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利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国际储备减少(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增加)→利率上升(下降)→资本流入增加(减少)→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减少(顺差减少),直至恢复平衡。

16. 收入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收入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国际储备减少(增加)→货币供给减少(增加)→现金余额下降(增加)→支出水平下降(上升)→进口减少(增加)→国际收支逆差减少(顺差减少),直至恢复均衡。

17. 汇率机制--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本币贬值(升值)→外汇汇率上升(下降)→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减少(顺差减少),直至恢复平衡。

18. 狭义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官方所拥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作为储备资产必须同时具备可得性,流动性和普遍接受性三个特征。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 IMF 中的储备头寸。

19. 广义国际储备--不但包括一国所拥有的狭义国际储备还包括借入储备。

20. 外债-- IMF 的定义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以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为核算单位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根据我国《外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外债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

21. 负债率--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通常来说,负债率不应大于 20% 。即负债率 = 外债余额 / 国民生产总值≤ 20% 。负债率衡量的是一定时期一国国民经济对外债的依赖程度。

22. 债务率--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外汇总收入的比率。一般而言,债务率 = 外债余额 / 外汇总收入≤ 100% 。债务率衡量的是一定时期一国对外经济的负债程度。

23. 偿债率--指一国还债额(年偿还外债本息额)占当年该国外汇总收入的比例,该比率不应超过 20% ,即偿债率 = 年偿还外债本息 / 年外汇收入≤ 20% 。偿债率衡量的是一定时期一国经济对外债的实际偿还能力。

24. 国际结算--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借助于相应的结算工具,实现资金跨国界转移、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国际结算也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其实质均表现为通过银行结算体系及结算工具的运用,实现客户委托的资金清算与货币收付。

25. 汇票--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无条件书面支付命令。

26. 本票--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7. 支票--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8. 汇兑--是指银行根据付款人的要求,通过结算工具的传递及海外联行或代理行的协作,将款项汇交收款人。

29. 托收--是指债权人或收款人签发票据或提交有关单据,委托银行向债务人或付款人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

30. 信用证--是由开证行根据申请人(进口商)的要求和指示,向出口商开出的在特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单据取得确定金额的书面承诺。

31. 旅行支票--是一种不指定付款人付款地点、具有固定票面金额的票据,多由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旅行服务机构发行,购买人可在其他地点凭票兑付现款或用于支付。旅行支票可在国际范围内流通,较多地用于非经贸活动的支付。它具有便于兑取、携带安全、流通期限长等特征。

32. 银行保函--也称为银行保证书,是担保合同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国际担保业务中广为应用。它是指银行应申请人的请求,向第三方(受益人)开立的书面信用担保文件。其担保在申请人未能旅行既定合约义务时,担保人将履行一定金额、一定期限范围内的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或在受益人提出符合保函规定的索赔时,担保人予以赔偿。

33. 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是一种信用证的安排,它表示了开征行对受益人的以下责任:(1) 偿还申请人的借款,或预支给申请人; (2) 支付有申请人承担的任何债务; (3) 对申请人不履行契约而付款。只有在申请人不能偿还借款或不能履约时才起支付作用,若申请人已经还款或已履约,银行则无须支付,因此被称为备用信用证。

二、名词术语中英对照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

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货物goods

服务services

收入income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

资本与金融项目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

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误差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s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

调节性交易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s

贸易差额trade balance

经常项目差额current account balance

国际收支总差额overall balance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

黄金储备gold reserve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in the IMF

特别提款权( SDRs)Special Drawing Rights

外债foreign debt

债务危机debt crisis

负债率ratio of external debt to GNP

债务率ratio of external debt to exports 偿债率debt service ratio

国际货币international currency

国际结算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汇票bill of exchange or draft

本票promissory note

支票cheque

汇兑remittance

托收collection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旅行支票traveler's cheques

银行保函letter of guarantee

备用信用证standby credit letter

三、公式汇总

1 . 贸易差额 = 贸易与服务的出口-贸易与服务的进口

2. 经常项目差额 = 贸易差额+收入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的差额

3. 国际收支总差额 = 经常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金融项目差额

4. 一国的国际储备 =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5. 衡量一国外债偿还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 负债率 = ≤ 20%

(2) 债务率 = ≤ 100%

(3) 偿债率 = ≤ 20%

四、重点难点释疑

1.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什么原理编制的?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有四条记账原理:一是复式簿记原理,每一笔交易都在借方和贷方项目同时反映。借方表示资产和支出的增加与负债的减少,贷方表示资产的减少及负债和收入的增加。记入借方的项目包括:进口商品、接受服务、向非居民支付和向非居民单方向转移;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偿还对外国非居民债务;官方储备增加。记入贷方的项目包括:出口商品、提供服务、取得收入和收到非居民单方向转移;非居民获得本国资产、对本国进行投资、偿还本国居民债务;官方储备减少。二是权责发生制,交易的记录时间以所有权的转移为标准。三是按照市场价格记录。四是所有的记账单位需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既可以是本币,也可以是外币,例如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记账货币是美元。

2. 国际收支有哪些差额项目?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常见的国际收支差额有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

贸易差额是指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差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顺差;如果这一差额为负,代表该国存在贸易逆差;如果这一差额为零,则表示该国贸易收支平衡。经常项目差额是在贸易差额为基础加上收入项目差额和经常转移项目差额构成的。如果这一差额为正,代表该国经常项目顺差;如果这一差额为负,代表该国经常项目逆差;如果这一差额为零,则表示该国家经常项目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总差额是包含了除官方储备以外的所有国际收支项目的差额。具体由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以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项目的差额构成。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1) 贸易差额 = 贸易与服务的出口-贸易与服务的进口

(2) 经常项目差额 = 贸易差额+收入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的差额

(3) 国际收支总差额 = 经常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金融项目差额

3. 如何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事后的会计性纪录,复式记账法使它的借贷双方在整体上总是平衡的,即余额总是为零。但是这种平衡仅仅是形式上的帐面平衡,为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实质平衡,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把国际收支记录的各项交易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自主性交易是指那些基于交易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的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交易,如货物和劳务的输出入、直接投资、长期资本流出入、侨民汇款、赠与等。这些交易出自于生产经营、投资和单方面支付等需要,具有相对的自主性。调节性交易是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所造成的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交易,因此也被称为弥补性交易。可以说,调节性交易是自主性交易的附属物,其本质是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一种融通性交易。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如果一国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本身是平衡的,则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来达到平衡,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4. 什么原因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造成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1)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各个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原因会出现周期性波动,在周期性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国内社会供求会相应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引起国际收支的周期性不平衡。经济发展中收入水平的变动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与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有关。当一国生产的出口商品需求收入弹性较低,而本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却很高时,如果国内外经济和收入增长都较快,则容易导致本国国际收支逆差。 (2) 经济结构性原因。由于一国生产力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其商品出口额将伴随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减少而大幅降低;同时商品进口额则可能因国际市场上供给的减少而大幅飚升,会造成国际收支的产品结构性失衡。由于一国国内要素价格的提高速度快于其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例如由于过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一国国内的工资水平提高的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丧失原来由于要素价格低廉而产生的成本优势,从而导致商品出口额减少,会造成国际收支要素结构性失衡。 (3) 货币性因素的变化。第一,物价和币值的变化。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上,如果一国的货币发行量过多,将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物价水平上涨、产品的生产成本普遍提高,从而不利于该国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第二,利率的变化。如果货币供应量大于其需求量,利率水平必然降低,本国利率水平低于外国,将导致资本外流,从而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出现逆差。第三,汇率的变化。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下降,则进口相同数量的外国商品就需支付更多的本国货币,如果进口品本身又构成出口品的主要生产要素,将导致出口商品的成本上涨而削弱其竞争力,这可能从进出口两方面对一国的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 (4) 偶然性因素的变动。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也可能是由于突发的偶然事件引起的,但这种情况下的国际收支失衡一般是暂时性的。一旦偶然性因素消失,国际收支便会自动恢复均衡。 (5) 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浮动汇率体系下,由于汇率的频繁变动使得国际资本(特别是大量的国际游资)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不停的穿梭以赚取投机利润,这种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短期的、投机性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日益明显。

上述各原因中,经济发展和结构性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更多地反映在经常项目(尤其是贸易差额)上;货币性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则主要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相关;而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上,还会进一步影响到经常项目收支。

5.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如何进行政策调节?

而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时,通常有以下几种调节政策可供选择:

(1) 外汇缓冲政策。指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这对于一次性或季节性的国际收支失衡比较有效。

(2)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方法,以改变一国的货币供给并影响利率来调节国际收支。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中央银行可以调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即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而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则通过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来调节。

(3) 财政政策。即以扩大和缩小财政开支或升降税率的办法,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总支出)水平达到对国际收支调节的目的。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一般是采取削减财政开支或提高税率的办法来调节。相反,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则采取扩大财政开支或降低税率的措施。

(4) 汇率政策。指运用汇率的变动来消除国际收支的失衡。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通常利用本国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以改善国际收支。而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则实行本国货币升值以增加进口。

(5) 直接管制。指一国政府运用行政命令的方法,通过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来调节国际收支。这一做法不影响经济全局,灵活且收效迅速,但却容易遭到国际报复。

6. 发生国际收支顺差为什么要进行调节?

一国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尤其是长期、巨额的不平衡,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也不例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若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货币当局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会购买超额外汇供给,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对一国的物价水平带来压力,长期巨额的顺差难免会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储备资产的收益率通常低于长期投资的收益率,持有大量储备资产成本很高。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若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顺差,则在外汇市场上存在外汇的超额供给,使本币升值、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抑制了出口增长,不利于本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而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持有储备资产还会遭受储备货币贬值的损失。因此,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也要进行调节,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7. 国际储备总量是否越多越好?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可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并维持本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可以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各国政府之所以需要拥有一定量的国际储备,是因为国际储备可以在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可以保证国家间贸易的正常进行。这也是持有国际储备所获得的收益。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国际储备多多益善,因为持有国际储备也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主要表现在,如果货币当局减少持有或不持有储备,则此储备就可以被用于商品劳务进口,为国内经济增长和消费增添新的实际资源,增加国内就业和国民收入,这就是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因此,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而应权衡收益和成本,持有一个合理而适度的国际储备量。

论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及调节方法

【金融与保险】 论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及调节方法 王思蔚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长期以来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以及提出了相应的调节方法。 由于连续十多年的贸易和资本双顺差使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不断积累,导致外汇储备过快 增长。同时,我国长期实行的“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制度,不适应人民币升值预期较高的新形势, 外汇储备新增规模大于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本文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 目两大方面分别详细讨论了各自持续顺差的原因,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有 效调节方法。 关键词: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涉外经济政策 一,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现状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411098239.html,) 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见附件)显示,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较快增长。 1.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7625亿美元,货物进口6283亿美元,顺差1342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744亿美元,支出838亿美元,逆差94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390亿美元,支出283亿美元,顺差106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277亿美元,支出23亿美元,顺差254亿美元。 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678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出49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40亿美元。 3.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继续增长。其中,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2089亿美元,达到8189亿美元。 国际收支失衡不断扩大(图一),首先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其次,大规模贸易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导致贸易摩擦频发。另外,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外汇占款渠道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增长过快,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受限,对冲过剩流动性的成本和压力越来越大,2005年下半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为信贷扩张、投资反弹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埋下了隐患。不但如此,大量外汇储备投资于低收益的美国国债,造成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国际收支状况是国内经济运行的结果,反映了我国一些深层次的制度性、结构性问题。 1.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原因 从经常项目来看,根据国民核算恒等式,经常项目差额等于国民储蓄与国内投资之差。过去10年来的绝大多数年份,我国国民储蓄都大于国内投资,导致经常项目顺差。这主要是由于: (1)经济结构不合理抑制消费增长,推动居民储蓄持续上升。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从80年代的10.4%提高到13.5%,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却从80年代的12.3%下降到9.1%。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而第三产业只增长了7.7%。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 DP的比重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即使在发展较快的制造业,产品普遍缺乏个性,种类少,附加值难以提高。这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增长,导致储蓄被动增加,超过国内投资的水平就表现为经常项目顺差。 国内经济结构问题反映在对外经济上,是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以消化国内一般商品过剩的生产能

1国际收支作业答案2013年

第一讲国际收支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IMF规定,在国际收支统计中() A.进口商品以CIF价计算,出口商品以FOB价计算 B.进口商品以FOB价计算,出口商品以CIF价计算 C.进出口商品均按FOB价计算 D.进出口商品均按CIF价计算 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各项属于单方面转移的是() A.保险赔偿金 B.专利费 C.投资收益 D.政府间债务减免 *3、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立的项目是() A.官方储备 B.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C.经常转移 D.错误与遗漏 4、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A.从外国获得的商品和劳务 B.向外国政府或私人提供的援助、捐赠 C.国内私人国外资产的减少或国外负债的增加 D.国内官方当局的国外资产的增加或国外负债的减少 5、综合项目差额是指() A.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之和 B.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与金融项目中扣除官方储备后差额之和 C.经常项目差额与金融项目差额之和 D.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6.国际收支不平衡是() A.自主性交易不平衡 B.调节性交易不平衡 C.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都不平衡 D.经常项目不平衡 7、最早论述“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的是() A.马歇尔 B.休谟·大卫 C.弗里德曼 D.凯恩斯 8、主要研究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A.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B.弹性分析理论 C.“米德冲突”及协调理论 D.自动调节理论 9、“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 A.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B.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0 C.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小于1 D.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小于0 10、当处于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列政策搭配()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近六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动态分析

中国近六年的国际收支平衡动态分析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国际收支不平衡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长期国际收支不平衡,特别是长期的、巨额的逆差或顺差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而动态平衡是一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通过对国际收支的动态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若干连续时期内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达到大体平衡状态。利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对2006-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了动态分析。 最后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一、经常项目分析 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所以,经常项目分析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体上可以看出,这六年内,经常项目差额变化趋势较为起伏,2006年至2008年之间差额有大幅度的增长,而在2008年却有很大程度上的下降,之后就是较小幅度的下降。 我国近六年以来,经常项目一直呈现顺差状态,在2008年达到六年以来经常项目顺差的最高值4206亿美元,经常账户持续的顺差表明了我国的净对外投资国地位。 1、货物和服务项目分析

我国近六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占经项目的比重很大,也就是说,经常项的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货物和服务易的顺差造成的。 其中,货物贸易六年内保持顺差,并增长很快,相反服务贸易一直呈现逆差,而且2008年受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逆差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可以说,部分货物贸易顺差被服务贸易逆差所抵消。 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的货物和服务出口需求减弱,导致2008年货物和服务差额长率大幅减小。目前,需要努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少对外的过度依赖。 我国投资收益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006—2008年,收益项目较之前相比转为顺差,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在国外投资和储备资产逐渐增大,获得的投资收益逐渐增多,从而超过了吸收外资所支付的投资收益。 而2008年之后,收益项目又转为逆差,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缺少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 — 前言 内容摘要 (2) 一、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3) (一).......................................... 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3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3 二、差额形成的原因7 三、国际收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8 四、对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的对策10 (一)政策性建议10 (二)贸易性建议11 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12 (一)形势展望12 (二)政策取向12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小组分工13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进一步加剧,长期以来的双顺差格局给我我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不良影响,还增加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而且很容易使我国在对

外贸易中产生贸易摩擦,进而阻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阻碍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容摘要 2010 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2010 年,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 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 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 年和2008 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 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1 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格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稳步回升,我国将继续吸引外资流入,利差、汇差等因素可能增加我国资本净流入。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所加快,内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贸易平衡状况可能有所改善。此外,宏观经济金融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下一阶段外汇管理工作2 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深化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积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集中反映在这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s)当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和汇总的一种会计报表。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没有统一的格式,各国政府编制方法亦有不同之处。国际联盟于1938年制定的国际收支分类项目的标准格式,奠定了今天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编制原则和标准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共同遵循的。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按“所有权变更”原则进行记录。因此,以下经济交易应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加以记录:(1)在平衡表涵盖时期内全部结清部分;(2)在平衡表涵盖时期内已经到期必须结清部分(不管实际上是否结清);(3)在这一时期内已经发生所有权变更,但需跨期结清部分。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均为统计数字,然而搜集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每笔交易的具体数字显然不大现实。一般统计数字是根据科学的取样方法得来的,但由于信息来源不同,只能提供实际交易的近似数字。搜集和统计数据的渠道有:政府当局从海关搜集,调查旅游人数和支出情况,从银行、养老金、跨国公司方面搜集数字,同时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机构获取对外国居民的收支情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对政府决策和研究人员很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提供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以及该国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表明一国的对外经济情况是否健康,也可以反映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政府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原理,即反映每一项业务活动时,按其内容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进行登记。每笔交易至少要记两笔账,从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的需要出发,以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对立统一(即方向相反、金额相等)为基础,以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对于任何一项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具体环节都要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来反映其运动状况。它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原则。一国国外资产的增加和国外负债的减少,记入借方(Debit),亦称负号项目,记为“-”;一国国外资产的减少和国外负债的增加,记入贷方(Credit),亦称正号项目,记为“+”(通常省略)。每笔交易的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其记账法则是: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及其调节的政策措施

一、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及其调节的政策措施。 答:(一)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概括起来主要有: (1)周期性因素。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会给国际收支带来不同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这种由经济周期的阶段更替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2)收入性因素。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减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3)结构性因素。经济结构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等。由经济结构所引起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又称为结构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贸易账户或经常账户上。 (4)货币性因素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的变化也可能造成该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由货币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不平衡。(5)偶发性因素 (二) 通常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政策 1.税收与补贴 税收与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出口退税、出口免税、对出口企业或者进口替代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或者税收减免以及进口加税等。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本国产品的出口条件,刺激出口,减少进口。 2.支出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是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来影响国际收支的。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中心是利率与汇率。 1.改变准备金比率的政策 2.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 4.调整汇率 (三)直接管制:在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也可以采用直接管制的办法加以扭转。直接管制的办法主要有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二、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答:纸币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长期来看,一国的财政经济状况是影响该国货币对外比价的基本因素 2.国际收支状况3.利率水平4.财政与货币政策5.重大的国际政治因素 在现代外汇市场上,汇率变化常常是十分敏感的,一些非经济、非市场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波及到外汇市场。另外,诸如黄金市场、股票市场、石油市场等其他投资品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外汇市场汇率的波动,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使得各个市场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价格的相互传递成为可能和必然。 三、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答:汇率这种特殊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宏观变量,它与多种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频繁,对各国经济产生的冲击日益深刻。因此汇率政策及汇率调整已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2.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3.汇率变动对官方储备的影响:第一,汇率变动后,会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产生影响,从而使该国的官方储备发生变动。第二,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动,将使持有该储备货币的国家的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或减少。 4.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往往会对一个国家的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5.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汇率不稳,加剧有关国家争夺销售市场的斗争,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汇率不稳,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形成。汇率不稳,加剧国际投机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同时又促进了国际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它是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国际经济活动收入与支出的统计报表。一国与别国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外汇收支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全面了解本国的涉外经济关系,并以此进行经济分析、制订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各国又大都根据各自不同需要和具体情况来编制,因此,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详简也有很大差异,但其主要项目还是基本一致的。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平衡项目。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约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它包括货物项目、服务项目、收入项目和经常性转移项目四个子项目。 1、货物项目(Goods Account)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黄金。一般商品是指居民向非居民出口或从非居民那里进口的可移动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包括跨越边境运到国外加工的货物的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再进口;货物修理包括向非居民提供的或从非居民那里得到的船舶和飞机等上面的修理活动;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包括非居民在岸上采购的所有货物,如燃料、给养、储备、物资;非货币黄金包括不作为一国货币当局储备资产的所有黄金的进出口。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收支统计数据的来源及商品价格计算的方式在各国不尽相同。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货物进出口统计一律以海关统计为准,商品价格一律按离岸价格(F.O.B or Free On Board)计算。但实际上有许多国家对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而对进口商品则按到岸价格(C.I.F or Cost Insurance And

第一讲国际收支习题

第一讲国际收支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收支是一个( )。 A 存量 B 流量 C 不一定 D 都不是 2、(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A 经常项目 B 资本项目 C 贸易收支 D 平衡项目 3、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 )。 A 收益 B 贸易收支 C 转移收支 D 资本项目 4、根据国际收入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属于贷方项目的是( )。 A 进口劳务 B 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 C 官方储备增加 D 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 5、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调整( )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A 货币性 B 收入性 C 临时性 D 结构性 6、一般来说,由( )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长期且持久的。 A 经济周期更迭 B 货币价值变动 C 国民收入增减 D 经济结构变化 7、一般来说,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会使其( )。 A 货币坚挺 B 物价下跌 C 通货紧缩 D 货币疲软 8、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调节性交易包括( )。 A、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 B、职工报酬收支; C、国际直接投资; D、官方储备资产变动 9、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项目是指( )。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金融项目; D、错误与遗漏 10、国际收支记帐方法是( )。 A、收付法; B、增减法; C、借贷法; D、总计法 11、商品与服务进出口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错误与遗漏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金融项目 12、投资收益的收支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错误与遗漏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金融项目 13、政府提供或接受的国际经济和军事援助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错误与遗漏项目; B、经常项目; C、资本项目; D、金融项目 14、一国商业银行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参与他国金融体系运作,该笔经济交易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资本转移项目; B、国际直接投资项目 C、国际证券投资项目; D、其他投资项目 15、一国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该笔经济交易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本转移项目; B、国际直接投资项目; C、国际证券投资项目; D、其他投资项目 16、一国政府通过国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该笔经济交易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201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0年xx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2010年xx收支总体情况 xx国际收支交易规模及其与GDPxx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2009年为下降4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2009年为增长8.5倍。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货物贸易顺差与2009年基本相当 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进口增速快于出口,货物贸易顺差未现大幅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0年货物贸易出口15814亿美元,进口1327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和39%。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较上年略增2%。 2.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2010年,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支出193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逆差22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5%。 3.收益项目顺差大幅增加 2010年,收益项目顺差3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倍。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投资收益净流入182亿美元,2009年净流入1亿美元。同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1,临时性不平衡,是由短期的、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如自然灾害、政局动荡等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2,结构性不平衡,是因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3,周期性不平衡,是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4,货币性不平衡,是在一定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商品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5,收入性不平衡,是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影响外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 2,相对通货膨胀率 3,相对利率水平 4,市场预期 5,政府市场干预 6,经济增长率 外汇期货交易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异同: 二者的相同之处有:①都是以合同的形式把外汇买卖的汇率固定下来;②都是在将来某一定的时期进行交割;③外汇买卖的目的都是保值或投机。 它们的不同之处有:①买卖双方的合同与责任关系不同;②买卖远期外汇有无统一的标准化的规定不同;③是否收取手续费不同;④实现交易的场所与方式不同;⑤报价内容不同;⑥是否直接成交与收取佣金不同;⑦是否最后交割不同;⑧是否有保证金不同。 国际储备的来源: 1,经常项目顺差 2,中央银行在国内收购的黄金 3,中央银行实施外汇干预政策时购进的可兑换货币 4,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对外借款净额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我国外汇汇率制度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现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特点: 1,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 2,实行的是单一汇率 3,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4,,央行操作行为是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存在的问题: 1,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并不反映当日外汇市场的行情 2,央行外汇干预力度过大 改革方案: 1,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

外汇操作第一讲

外汇业务会计操作指南 主讲人:王淑杰 第一章外汇日常业务及其会计处理 中国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特别是加入WT0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更加频繁,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更是催生了国际贸易的繁荣。如果企业经常有外币业务应到银行开立外汇账户,然后进行外汇款项的支付和结算,并且在出口收汇、进口付汇时,进行相应的核销;外汇账户信息发生变化时,也应及时变更或撤销账户等。 第一节外汇与外汇管理 一、外汇的含义和种类 (一)外汇的含义 一般而言,外汇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动态意义上的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这个意义上的外汇概念等同于国际结算。静态意义上的外汇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资产;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我国的外汇管理法令中一般沿用广义的静态外汇概念。根据2008年8月1日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 (二)外汇的分类 外汇基本分为三大类,自由外汇、有限自由兑换外汇和记账外汇。 1.自由外汇 自由外汇又称“自由兑换外汇”、“现汇”,是指不需要外汇管理当局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或者是可以向第三者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及支付手段。世界上有50多种货币是可自由兑换货币,其中主要有美元、英镑、日元、港币、新加坡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等货币,以及用这些货币表示的汇票、支票等支付凭证和信用凭证。 特别提示 实务中可能会接触到现汇(外币,下同)和现钞的不同提法。现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现钞是指外国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也就是说现钞就是通常说的钱,而现汇除了钱外还包括外币银行存款、票据、股票等。 现汇账户的收入是各种汇入或转入的现汇款项,现钞的收入一般是由境外携入或个人退还的外币现钞,比如赴国外出差人员返还的外币备用金;如果单位收到的外币现钞要存入现汇账户,需经过现钞折现汇的计算;同样,如果单位从现汇账户上提取现钞,也要经过现汇折现钞的计算。 2.有限自由兑换外汇 有限自由兑换外汇是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者进行

最新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 节

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 2013年经济师考试报名工作预计2013年5月中旬展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经济师考试取得高分突破,成为决胜经济师考试的重心所在,网校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专业复习资料,供大家备考学习。 三、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 (一)困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必要性 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物价的要求。当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当局动用外汇储备,投放外汇,回笼本币,导致通货紧缩;而当国际收支顺差时,货币当局投放本币,收购外汇,补充外汇储备,导致通货膨胀。为治理由国际收支不均衡导致的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就有必要将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到均衡。②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汇率的要求。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供不应求,导致外汇汇率上涨;而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供过于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为扭转由国际收支不均衡导致的外汇汇率涨跌,也有必要将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到均衡。③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保有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当国际收支逆差时,货币当局动用外汇储备,会导致外汇储备不足或枯竭;而当国际收支顺差时,货币当局补充外汇储备,会导致外汇储备过多。为治理由国际收支不均衡导致的外汇储备总量过少或过多,同样有必要将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到均衡。 (二)困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措施 1.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的财政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产生需求效应,即实施紧的财政政策导致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二是产生价格效应,即实施紧的财政政策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而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采用松的财政政策。松的财政政策能对国际收支产生进口需求扩大的需求效应和价格上涨限制出口、刺激进口的价格效应。 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2)货币政策。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产生需求效应,即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导致有支付能力的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二是产生价格效应,即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三是产生利率效应,即实施紧的货币政策导致利率提升,从而刺激资本流入,阻碍资本流出。而在国际收支顺差时,可以采用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货币政策能对国际收支产生进口需求扩大的需求效应,价格上涨限制出口、刺激进口的价格效应,以及利率降低阻碍资本流入、刺激资本流出的利率效应。 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项目收支,又调节资本项目收支。 (3)汇率政策。汇率政策就是货币当局实行本币法定贬值或法定升值,或有意在外汇市场上让本币贬值或升值。 汇率政策能够产生相对价格效应。这里的相对价格是指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中英对照

Analysis of China’s BoP 1. The condi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n 2015, there are some new changes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t changes from "double surplus" to "one surplus and one deficit" which there is surplus in current account, and there is deficit in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excluding reserve assets) . T he surplus in current account increased to be nearly three hundred billion dollars. In 2015,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is $ billion, increased 33% over the last year.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to GDP ratio was % , it was % in 2014. Goods trade surplus create a high record. In 2015,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caliber goods trade surplus is $ billion, increased 33% over the last year. Among them, the goods trade income is $ trillion, decreased by 4%; expenditure is trillion US dollars, decreased by 13%. Trade in services continued to show a deficit. In 2015, services trade deficit is $ billion, increase 39% over the last year. Trade in services income is $ billion, decreased by 1%; expenditure is $ billion, increased 15% over the last year. The travel service project is the largest one in trade deficit. In 2015, the deficit is $195 billion, increased 81% over the last year, because of strong needs of overseas study, tourism, shopping and other spending needs. Primary income deficit is enlarged. In 2015, primary income deficit is $ billion, increased 74% over the last year. Income $ billion, increased 8%; spending $ billion, increased 17%. Mainly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of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spending on investment is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ome . Secondary income deficit is narrowed. In 2015, secondary income (formerly known as current transfers) deficit is $ billion,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decreased 46%. Income is $ billion, decreased 8%; spending is $ billion, decreased 24%. 金融账户呈现逆差。 2015年,我国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5044亿美元(包含第四季度的净误差与遗漏,实际数据预计会小于该数据)。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有所下降。2015年,直接投资净流入7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63%。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67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8%,说明因“”战略不断推进,境内企业看好境外投资前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来华直接投资仍呈现净流入2442亿美元,虽较上年下降16%,但总的来看,境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第二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如上节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象是经常的、绝对的,而平衡却是偶然的、相对的,因此,国际收支的调节是无时不在进行着。为了顺利而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首先必须研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然后才能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来进行调节。 各国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繁多而复杂,这些原因中既有一般的原因,又有特殊的原因。 (一)、一般原因 西方经济学家按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原因的不同,将国际收支不平衡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周期性不平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 周期性不平衡是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常见的原因。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不同程度地处于周期波动之中,周而复始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而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经济衰退阶段,国民收入减少,总需求下降,物价下跌,会促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出现顺差;而在经济繁荣阶段,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上升,物价上涨,则使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从而出现逆差。如日本在1974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9.4%,国际收支却出现46.9亿美元的逆差;1976年日本经济萧条,但国际收支却出现顺差36.8亿美元。 2、货币性不平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 货币性不平衡是指一国货币增长速度、商品成本和物价水平与其它国家相比,如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一般直观地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不一致,故又称价格性的不平衡(Price Disequilibrium)。例如,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其出口商品成本必然上升,使用外国货币计价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客观上起着抑制出口的作用。相反,由于国内商品物价普遍上升,相比较而言,进口商品就显得便宜,鼓励了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出现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第一讲习题集和答案

第一讲 一、单选题 1.国际收支系统记录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 A.贸易收支 B.外汇收支 C.国际交易 D.经济交易 答案与解析:选D。 2.一国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贷和贷款记录包括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中。 A.经常账户B.资本金融账户 C.储备与相关项目 D.净差错与遗漏项目 答案与解析:选C。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入贷方的项目是()。 A.对外资产的增加 B.对外负债的增加 C.官方储备的增加 D.对外无偿转移增加 答案与解析:选B。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的资金来源增加或资金占用减少均记入贷方,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逆差增加或顺差减少的资金占用增加或资金来源减少均记入借方。所以ACD三项应该记入借方。 4.债务注销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资本账户 B.金融账户 C.错误与遗漏账户 D.国际储备账户 答案与解析:选A。 5.建国后我国首次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 A.1979年 B.1980年 C.1983年 D.1985年 答案与解析:选D。 6.各国政府间的无偿经济援助包含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中。 A.经常转移项目B.资本转移项目 C.官方储备项目D.融投资项目 答案与解析:选A。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项人为设置的项目是()。 A.经常项目 B.资本金融项目 C.储备与相关项目 D.错误与遗漏项目 答案与解析:选B。 8.政府间贷款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列入()。

A.经常项目B.资本金融项目 C.储备与相关项目D.错误与遗漏项目 答案与解析:选A。 9.一国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贷和贷款记录包括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中。 A.经常账户 B.资本金融账户 C.储备与相关项目 D.净差错与遗漏项目 答案与解析:选C。 10.若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形成的收入性不平衡,可采取的措施是()。 A.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B.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C.直接管制政策 D.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答案与解析:选A。 二、多选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官方储备项目是()。 A.一国官方储备的持有额 B.一国官方储备的变动额 C.平衡项目 D.储备增加记入贷方,储备减少记入借方 E.储备增加记入借方,储备减少记入贷方+ 答案与解析:选BCE。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记录()。 A.本国商品劳务出口收入 B.对外资产的减少 C.对外负债的减少 D.对外资产的增加 E.对外负债的增加 答案与解析:选ABE。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的资金来源增加或资金占用减少均记入贷方,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逆差增加或顺差减少的资金占用增加或资金来源减少均记入借方。CD两项应该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记录的内容有()。 A.对外资产的增加 B.对外负债的增加 C.官方储备的增加 D.商品出口收入 E.服务进口支出 答案与解析:选ACE。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的资金来源增加或资金占用减少均记入贷方,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逆差增加或顺差减少的资金占用增加或资金来源减少均记人借方。BD两项应该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包括()。 A.货物项目 B.服务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国际收支平衡分析报告 ——基于2000-2011年数据分析 国贸09-2 男生275寝室组 成员:牛通通朱济强赵若鹏 曹存猛霍文豪朱龙飞

经常项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经常项目的差额状况一般与货物项目相一致。 服务项目是指一个国家对外提供服务或接受服务所发的收支,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以及政府服务的收支状况。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服务项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年均达到了103.9亿美元。这说明我国的服务项目近年来,基本上是进口大于出口。如图表所示,服务项目对经常想和睦差额起到的是反向冲减的作用,部分货物贸易顺差被服务贸易的逆差所抵消。但是服务项目的差额与货物项目的差额相比较小,因此服务项目差额不会改变经常项目差额的方向。有图表可知,历年来服务项目的差额呈现出递增的趋势,2008年突破100亿美元的大关,2009年更是达到了294亿美元的高峰,这说明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依然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表现出相对下降的势头。

经常账户大贷方,从2000年到2008年总体保持稳定,08-09年下降,10年有回升,借方与贷方大体相同,虽然08-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减少,但是由于进口也相对减少,所以总体并为导致经常账户的逆差,使得从2000年以来,保持顺差。 二资本金融账户分析(负责人:朱龙飞曹存猛) 证券投资净流入有升有降。2006年处于低谷,2008年证券投资净流入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我国对外证券投资下降。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下降。2011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196亿美元,较2000年的负增长现象有较大改观。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回流62亿美元,较2000年回升幅度较大;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134亿美元,较2000年有所减少。 其他投资净流入总趋势为升-降-升-降。其中,2004年其他投资净流入一度达到196亿美元,为历史最高。2008年达到最低。从2010年到2011年净流入资产大幅下降。2011年,其他投资项下净流入255亿美元,较2010年下降65%。其中,我国企业和银行对外赊账或存 放款,导致其他投资项下对外资产净增加1668亿美元,增长43%;境外对我国企业和银行赊账或存放款,导致其他投资项下对外负债净增加1923亿美元,增长2%。

国际经济学第一讲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交往 ●开放经济的一般经济规律 ●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等活动 ●国际范围内的合作和竞争 ●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有效配置 ●实现各国福利的增加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纯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 ●要素国际间流动 ●经济一体化、全球化 ●跨国公司 ●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收支 ●汇率决定 ●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 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相结合 ●理论和政策相结合 ●吸收和评价相结合 国家间经济关系或称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可以用进出口商品和劳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粗略地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国内生产的全部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在小工业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进出口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大大高于美国。 国际贸易对大部分其他小国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对美国更重要。 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性随时间而增强,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世界产品生产的增长速度。 国家间相互依存还有许多其他重要方式,因而一国的经济事件和经济政策将对其他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国际经济学特别关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宏观开放经济学。 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

外汇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 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 宏观开放经济学研究在出现不均衡时的国际收支的调整机制,分析一国经济内外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国际货币制度下,一国经济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关系。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因为它们把单个国家看做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它们又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也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经济理论的目的一般在于预测和解释,是具体经济事件至关重要的变量和关系。 国际经济理论经常假设两国、两商品、两要素的世界模型,并进一步假设初始时没有贸易限制,存在充分的国内要素流动而无国际流动,所有商品和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无运输成本。 需求弹性 完全竞争 要素市场 生产边界 收益递减规律 剪辑生产率理论 通货膨胀 萧条 增长 边际消费倾向 乘数 加速数 货币政策 预算赤字 财政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