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元素大类

自然元素大类
自然元素大类

自然元素大类:石墨,铂金,自然硫,金刚石

硫化物大类:方铝矿,雌黄,白银,自然硫

卤化物大类:萤石

氧化物大类:石英,磁铁矿,赤铁矿|

硅酸盐类:黄玉,镁铝榴石,绿柱石,硬玉,橄榄石,

斜长石,透辉石,蛇纹石,玉髓,透闪石,叶腊石,

天河石,蓝晶石,黑云母,高岭石,红柱石,天青石

碳酸盐类:方解石,金刚石,雯石,蓝铜矿,孔雀石

磷酸盐类:重晶石,磷灰石,绿松石|

硫酸盐类:黄铁矿,辰砂

水晶-石英祖母绿-绿柱石石榴石-紫牙乌海蓝宝石-绿柱石

金刚石-钻石芙蓉石-石英红刚玉-红宝石条纹长石-月光石

岫玉-蛇纹石汉白玉-方解石翡翠-硬玉碧玺-电气石托帕石-黄玉紫晶-石英蓝宝石-蓝刚玉东陵石-石英盐空晶石-红柱石

软玉-透闪石日光石-正长石木变石-代石英

石榴子石族:镁铝,铁铝,锰铝,钙铝,钙铁,钙铬榴石

绿柱石族:绿柱石,祖母绿,海蓝宝石,铯绿柱石

长石族: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钠长石,更长石,

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鎷长石

红柱石,矽线石,金刚石,蓝晶石

环状:电气石,绿柱石,海蓝宝石

层状:滑石,蛇纹石,高岭石,金云母

架状:正长石,斜长石,天河石

岛状:石榴石,橄榄石,黄玉,红柱石,

链状:硬玉,角闪石,矽线石,阳起石,透辉石,透闪石

绿柱石磷灰石电气石

硅酸盐磷酸盐硅酸盐

六方柱状六方双锥三方单椎由纵纹

蓝绿红蓝绿褐彩色黑色

6.5-7

7.5 6.5-7

萤石石英方解石正长石

卤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

等轴六方三方双锥三方菱面体单斜板状

滑石高岭石石膏

层状硅酸盐硫酸盐类

片状集合体粘土质单斜板状和纤维状|

蜡状土状玻璃

1 小于1 2

石英为一般柱状,六方柱与菱面体的聚形晶体

或块状单晶体有横纹,集合体是粒状,颜色多样,

透明或半透明,玻璃光泽,贝壳状端口油脂光泽

,7压电性

单晶体:水晶,紫晶,黄晶,烟晶,发晶,芙蓉晶,乳石英

多晶体集合体:显晶质-石英岩类

刚玉:,柱状,无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

玻璃光泽,透明9 无解理,金红石等定向包体

红宝石所有红色系类宝石的刚玉

蓝宝石是除红色|

星光,变色红蓝宝石,变色效应

三种矿物属于同质多向系列矿物,

成因对变质作用起着相对温度

与压力的指示作用,红柱石产于低压低温条件

蓝晶石长于高中压低温条件,

矽线石产于中低压高温条件

硅酸盐类的根据:岛状亚类环状亚类

链状亚类层状亚类架状亚类

氧化物大类是指金属阳离子与杨相结合的化合物

由于SI和O屎地壳中分布最广含量最高的元素,

自然界中与O的亲和力最大,

铝离子与氧结合可以进入洛阴离子形成铝硅酸盐

铝以阳离子的形成与硅氧络阳离子结合形成铝的硅酸盐两种形式都存在形成铝的铝硅酸盐

浅谈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应用(一)

浅谈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应用(一)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指出了自然通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而论证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自然通风,提出自然通风这项传统的技术要与建筑所处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相适应,并辅以实例分析了自然通风与地域气候的完美结合。旨在引起在地域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传统适宜技术的重视。 关键词]自然通风?原理?优势?地域建筑?设计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能主动的控制室内环境,创造前所未有的室内舒适气候要求,从而使人们逐渐淡化对自然通风这种气候适宜性技术的应用。然而,在今天全球能源紧张、节能压力增大、空气品质(IAO)恶化以及建筑综合征(SBS)等发生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从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的气候适宜性技术,自然通风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技术在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空调的产生,使人们可以主动地控制居住环境,而不是象以往一样被动地适应自然;空调的大量使用,使人们渐渐淡化了对自然通风的应用。而在空调技术得以普及的今天,迫于节约能源、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双重压力下,全球的科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自然通风这种传统建筑生态技术重新引回现代建筑中,有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通常意义上的自然通风指的是通过有目的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这种流动直接受建筑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的影响。压力分布是动力,而各开口的特点则决定了流动阻力。就自然通风而言,建筑物内空气运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差。这两种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 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如果风在通道上遇到了障碍物,如树和建筑物,就会产生能量的转换。动压力转变为静压力,于是迎风面上产生正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5-0.8倍),而背风面上产生负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3—0.4倍)。由于经过建筑物而出现的压力差促使空气从迎风面的窗缝和其他空隙流入室内,而室内空气则从背风面孔口排出,就形成了全面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某一建筑物周围风压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相对于风向的方位、风速和建筑周围的自然地形有关。 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是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烟囱效应”。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室内外密度差产生,沿着建筑物墙面的垂直方向出现压力梯度。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从上部流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热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开口处的高度差和室内外的空气密度差。而在实际中,建筑师们多采用烟囱、通风塔、天井中庭等形式,为自然通风的利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得建筑物能够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3、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在实际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是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各自的作用有强有弱。由于风压受到天气、室外风向、建筑物形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因此建筑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风压和热压作用相互补充,密切配合使用,实现建筑物的有效自然通风。 4、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以实现自然通风。而对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声带入室内,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的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有一套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的空气处理手段(如

传统主题创意图形元素的设计方法

传统主题创意图形元素的设计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青年们,可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在生活上与物质追求上,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习惯。而图形创意的本身消费者就是集中在20-30岁的青年艺术爱好者。 在设计的初期,我想的是如何能赋予我的作品一个主题,一个可以和大学生产生共鸣的主题。最后在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下,我决定以大学四年了为中心结构,大一到大四这四个阶段,每年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最初大一的离开家乡,独自进入陌生的环境。懵懵懂懂的接受新鲜的事物,以及不同于原先生活方式的各种冲击,进而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一名大二的学长,大二的我开始放任自己,激情的享受时间自由支配的权利。大三的我比以前有年龄上成长了许多,但是由于时间的消磨和自由放纵的堕落,浑浑噩噩的我又进入了迷茫的阶段。很快就到了大学的最后一年,才意识到时间不多了。然而四年的我们并没有将知识完整的填充自己,更多的是浪费时间。就像大梦初醒一般,开始疯狂的填充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来自身体最初的力量又被唤醒,重新的燃起了自己的斗志。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这就是我的设计关键词:分离、新鲜、激情、自由、爱情、迷茫、伤感、斗志。

创意图形的传统风格确定 在构图上,画面采用利用堆叠方式构成空间关系。几何图形在我国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它的的拼接方式多样化,比如对称和延续以及重复。在形状上多以,圆形和方形为结构,在结构的内部用不同的元素重复旋转。因为每天时间都在流失,节气每年都在轮回,用一个传统的符号元素代表一个点,点慢慢的重复形成线,线不断地旋转形成面。 创意图形的传统纹样设计 在传统纹样上,更多的选自古典的建筑纹样、民间的剪纸艺术、手工纺织艺术、青花陶瓷纹样等。每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都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本身的生活元素为基础提取而来。在典型的纹样上,青铜器、彩陶纹、瓦当纹案、汉画砖、图方胜盘长、其他纹样。再此为基础提取自己觉得可以用的元素,再加以设计和创新。 创意图形的材料色彩设计 在颜色选取上,因为元素本身就有自己本身的颜色,所以八个图形的背景颜色就选取与本身元素所含的颜色。但必须都是鲜艳的颜色,也就是纯色。因为在从图形排版、装裱方式上要打破传统,利用堆叠方式构成空间关系,与观众更近距离接触。所以红黄蓝此三原色为主要背景颜色。 创意图形的规格与结构设计 创意图形的手法

矿物分类复习总结(自己)

自然铜 自然铜族 自然金属元素类自然金 自然铂族 自然硫族:自然硫(硫磺) 金刚石族:金刚石 自然元素大类自然非金属元素类石墨族:石墨(石墨){0001}极完全解理 C60晶体 富勒烯及纳米碳管 纳米碳管 自然半金属元素类:自然铋族:自然铋 方铅矿族:方铅矿(方铅矿){100}三组完全解理 闪锌矿族:闪锌矿(闪锌矿){110}完全解理 黄铜矿族:黄铜矿(黄铜矿) 雌黄铁矿 雌黄铁矿族: 红砷铁矿 铜蓝族:铜蓝 简单硫化物类辰砂族:辰砂(辰砂){10ī0}完全解理 辉锑矿{010}完全解理 辉锑矿族 辉铋矿 雌黄族:雌黄(雌黄){010}极完全解理 硫化物及其类雄黄族:雄黄(雄黄){010}完全解理 似化合物大类辉钼矿族:辉钼矿(辉钼矿){0001}极完全解理 斑铜矿族:斑铜矿 辉铜矿族:辉铜矿 黄铁矿(黄铁矿) 黄铁矿---白铁矿族 复硫化物类白铁矿 辉砷钴矿---毒砂族:毒砂

赤铜矿族:赤铜矿 刚玉 刚玉族赤铁矿 钛铁矿 钙钛矿族:钙钛矿 金红石 金红石族锡石 软锰矿 晶质铀矿族:晶质铀矿 石英石英石英 石英族β石英 蛋白石 尖晶石 尖晶石族 磁铁矿 黑钨矿族:黑钨矿(钨锰铁矿) 镁的氢氧化物:水镁石(氢氧镁石) 铝的氢氧化物:三水铝石 氢氧化物类铁的氢氧化物:针铁矿(针铁矿与水针铁矿统称褐 铁矿) 水锰矿 锰的氢氧化物 硬锰矿 锆石族:锆石(锆英石) 橄榄石族:橄榄石 镁铝石榴子石 铁铝石榴子石 锰铝石榴子石 钙铝石榴子石 石榴子石族钙铬石榴子石 钙钒石榴子石 钙锘石榴子石岛状、环状结构红柱石 红柱石族 蓝晶石 黄玉族:黄玉 十字石族:十字石 榍石族:榍石 绿帘石族:绿帘石 绿柱石 绿柱石族 董青石 电气石 镁电气石 电气石族黑电气石 锂电气石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1.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和C60 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片状固体。其中,每个碳原子均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相连,形成正 四面体结构。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不导电。 3.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碳原子呈层状排列, 每一层的碳原子形成平面正六边形。 4.C60是灰黑色固体,形成球状结构,表面呈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 5.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 性质Na2CO3NaHCO3 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粉末白色固体 溶解度Na2CO3> NaHCO3 NaHCO3+HCl=NaCl+CO2↑+H2O 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CO2↑ +H20 NaHCO3与酸反应比较剧烈 与NaOH反应不反应NaOH+ NaHCO3= Na2CO3+ H2O 与BaCl2溶液反应不反应 稳定性(加热)稳定不稳定,加热分解 相互转化 6.Na2CO3和NaHCO3如何鉴别? (1)加热比较:分解产生气体并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碳酸氢钠,无现象的是碳酸钠(2)加酸反应比较:比较剧烈是碳酸氢钠 (3)滴加CaCl2、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碳酸氢钠。 7.温室效应:由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生产和生活中化石燃料大幅度增加,使大气中二氧 化碳的含量猛增,破坏了自然界中原有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8.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过程是将铁矿石还原成金属铁的过程,原料是焦炭和铁矿石(主 要成分是Fe2O3)。但起还原作用的主要是一氧化碳。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两个作用: ①燃烧提供热量;②用于制还原剂CO 9.在生活中,水壶中常常有水垢,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自来水中存在Ca(HCO3)2,受 热分解生成CaCO3,积聚在壶底,便形成水垢。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 学术论文 题目: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学生姓名:闫婧 1 学号:10405400430 2 系部:工业设计 2 班级:工艺1004 4 指导老师:段晓菲 2 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五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摘要: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将传统的中国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现代设计;应用;现代化表现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art and design, as various foreign influx of new ideas and penetration, shaking our inherent values and aesthetics. To make our work more and more from the loss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right to speak; Similarly, without abandoning the traditional tracing has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echnology stagnation. So how would a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elements and modern design combined with reasonable, how to make the design more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which is the Chinese design to the world, based on the world of the fundamental. Key Word: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Modern Design; appropriate;Modern performance 正文: 一、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概念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

3244高一化学自然界中的元素综合练习

《自然界中的元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A. 加热B.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 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 D.分别加入NaOH溶液或石灰水 2.从海水可获得的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是()A.Mg B.K C.Br2D.I2 3.下列贮存化学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的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B.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烧碱溶液放在带玻璃的磨口试剂瓶中 D.用做感光材料的溴化银贮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4.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吸水性B.露置于空气中都能形成白雾 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D.在空气中长期露置,溶液质量均减轻5.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均会变质,其中不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氢硫酸 B.烧碱溶液 C.亚硫酸钠 D.氯水 6.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 B.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都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 D.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主要放出氢气 7.亚硝酸钠(NaNO2)外观类似食盐,可能因误作食盐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欲鉴定之,可 将亚硝酸钠及食盐用水溶解后,分别加入下列溶液() A.NaNO3B.AgNO3C.KNO3 D.Cu(NO3)2 8.把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混合气体,通人少量的BaCl2溶液中的结果为() A.只有BaSO3沉淀生成,SO3从溶液中逸出 B.只有BaSO4沉淀生成,SO2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C.SO2和SO3全部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 D.SO2和SO3全部被吸收,但无沉淀生成

浅谈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通风是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向某一房间或空间送入室外空气,或由某一房间或空间排出空气的过程,送入的空气可以是处理的,也可以不经处理的,自然通风除了能够有效地实现室内环境的降温,还能够节约常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极大地改善室内环境品质。 关键词:自然通风建筑设计 一、通风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挡风遮雨是建筑产生之重要原因。从人类开始建筑房屋之时,防风是风和建筑之间重要的关系。随着人类的探索,建筑技艺水平不断的提高,通风技术开始被人们所利用。但这时期的利用还只是经验上的掌握。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到19世纪和20世纪的上半页,西方国家掌握了现代的通风空调技术,这时候,人们已经可以有效的控制建筑内的风了。 在20世纪下半页,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的不断的进步的推动下,通风空调技术在西方不再以只改变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身份而出现了。通风空调技术开始对建筑设计及建筑师们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 二.自然通风的原理 1、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 所谓风压,是指空气流受到阻挡时产生的静压。当风吹向建筑物正面时候,受到建筑物表面的阻挡而在迎风面上静压增高,产生正压区,气流再向上偏转,同时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及背面,在这些面上产生局部涡流,静压降低,形成负压差,风压就是利用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压力差,室内外空气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流动。而这个压力差与建筑形式、建筑与风的夹角以及周围建筑布局等因素相关。当风垂直吹向建筑正面时,迎风面中心处正压最大,在屋角及屋脊处负压最大。我们通常所说的“穿堂风”就是典型的风压通风。 2、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 热压通风即通常所说的烟囱效应,其原理为室内外温度不一,二者的空气密度存在差异,室内外的垂直压力梯度也相应有所不同,此时,若在开口下方再开一小口,则室外的空气就从此下方开口进入,而室内空气就从上方开口排出,从而形成“热压通风”。当室内外空气温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强,在室内外温差形同和进气、排气口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上下开口之间的高差越大,热压越大。 3、利用热压与风压实现自然通风

一种常见的矿物分类法

一种常见的矿物分类法 矿物有几千种,它们是如何归类的呢。有一种分类方法为化学分类法。这种方法就是按着化学元素的组合来划分矿物种类。现在世界上矿物学家共同采用的化学分类方法,是采纳德国著名矿物学家史特伦茨的分类。他按照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的化学元素组合把矿物划分为八大类。我们可以在每一类矿物中举出一种矿物,先对它们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一大类自然元素矿物。它又细分为金属、半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自然铜、自然金等;半金属如自然铋等;非金属有自然硫、石墨等。 自然铜 自然铋

自然硫 第二大类硫化物矿物,如黄铜矿;硒化物矿物,如硒碲矿;锑化物矿物,如锑铜矿;砷化物矿物,如砷锑矿;碲化物矿物,如碲金矿;铋化物矿物,如铋车轮矿。 第三大类卤化物。它又细分为: 简单的卤化物矿物,如石盐;氧卤化物矿物,如氯铅矿。 第四大类氧化物矿物,如石英;氢氧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如水镁石。 第五大类硝酸盐矿物,如钠硝石;碳酸盐类矿物,如方解石;硼酸盐矿物,如硼镁石等。 第六大类硫酸盐类矿物,如重晶石;碲酸盐类矿物,如碲酸铁矿;铬酸盐类矿物,如铬酸铅矿;钼酸盐类矿物,如钼酸钙矿;钨酸盐矿物,如钨酸铅矿。 第七大类磷酸盐类矿物,如独居石;砷酸盐矿物,如臭葱石;钒酸盐矿物,如钒酸钡铜矿。 第八大类硅酸盐。硅酸盐类矿物,按其结构又进一步划分为几种:岛状硅酸盐类,例如可做宝石的黄晶(也叫黄玉);群状硅酸盐矿物,如钡铁钛石;链状硅酸盐矿物,如蔷薇辉石(也叫北京玉);层状硅酸盐矿物,如白云母;架状硅酸盐除了铍硅酸盐矿物外,全都是铝硅酸盐矿物。铝硅酸盐矿物是硅酸盐矿物中硅酸根的硅被铝置换而形成的。例如花岗岩中的斜长石即是架状硅酸盐,因此也是铝硅酸盐矿物。

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

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 摘要: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渐渐淡忘了自然通风的应用。迫于当前能源、生活质量等的多重压力下,使得人们重新重视自然通风技术。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自然通风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便于同行交流和学习。 关键词:自然通风原理建筑设计方式 引言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能主动的控制室内环境,创造前所未有的室内舒适气候要求,从而使人们渐渐淡忘了自然通风的应用。而在空调技术得以普及的今天,为了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节约能源以及减少建筑综合症发生的多重压力下,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自然通风这一传统建筑生态技术重新引回现代建筑中,有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意义。当今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不仅能够有效地提供新鲜空气和实现室内环境的降温,还能够节约常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一些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自然风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在有点热的环境中,只要有自然风,人们大多数还是选择自然环境而不是空调环境。目前国内外自然通风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自然通风的两个相关点上:一是利用自然通风控制室内空气品质;二是利用自然通风解决夏季或过渡季的热舒适性问题,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的提高,自然通风必将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应用。本文对有关自然通风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 自然通风的原理 建筑物内空气流动主要有四个原因:风压、热压、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的自然通风。 1.1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风压是指空气流受到阻挡时产生的静压。在具有良好的外部风环境的地区,风压可作为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手段。当风吹向建筑物正面的时候,因受到建筑的阻挡,会在建筑的迎风面产生正压力(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5~0.8倍),气流再向上偏转,同时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及背面,在这些面上产生局部涡流(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3~0.4倍),静压降低,形成负压差。风压就是利用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压力差,室内外空气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流动,而这个压力差与建筑形式、建筑与风的夹角以及建筑物周围自然地形等因素相关。当风垂直吹向建筑正面时,迎风面中心处正压最大,在屋角及屋脊处负压最大。我们通常所说的“穿堂风”就是典型的风压通风。另外,伯努利流体原理显示,流动空气的压力随其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从而形成低压区。根据这种原理,可以在建筑中局部留出横向的通风通道,当风从通道吹过时,会在通道中形成负压区,从而带动周围空气的流动,这就是管式建筑的通风原理。 1.2 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热压通风即通常所说的烟囱效应,其原理为室内外温度不一,室内外密度差产生,沿着建筑物墙面的垂直方向出现压力梯度。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分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从上部流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热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开口处的高度差H和室内外的空气温度差。而在实际中,建筑师们多采用烟囱、通风塔、天井中庭等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的元素 本章总结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的元素本章总结

热点专题突破 REDIANZHUANTITUPO 专题关于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方法 1.得失电子守恒法 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总数. 如果金属被HNO 3溶解后,产生的NO x气体(NO 2 、NO)与O 2 充分混合后又用H 2 O恰好完全吸 收,则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消耗的O 2 得到的电子数. 2.原子守恒法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HNO 3中的NO- 3 一部分仍以NO- 3 的形式存在,另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物, 这两部分中N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消耗的HNO 3 中N的物质的量相等. 3.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 硝酸与硫酸混合液跟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HNO 3 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生成的硝酸盐中的NO- 3 与硫酸电离出的H+仍能继续与金属反 应,如3Cu+8H++2NO- 3===3Cu2++2NO↑+4H 2 O. 4.如果金属被HNO 3 溶解后,再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使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 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HNO 3 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也等于生成氢氧化物时消耗的OH-的物质的量,因此,m(沉淀)=m(金属)+m(OH-)=m(金属)+n(e-)×17 g·mol-1[因为M――→ -n e-

M n +,M n +――→+n OH - M(OH)n ]. 例1 38.4 mg Cu 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Cu 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 mL(标准状况下)气体.反应消耗的HNO 3的物质的量是( ) A .1.0×10-3 mol B .1.6×10-3 mol C .2.2×10-3 mol D .2.4×10-3 mol [解析] Cu 跟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逐渐变成稀硝酸,反应则变为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方法一:极端假设法 n (Cu)=38.4×10-3 g 64 g·mol -1=6.0×10 -4 mol 若38.4 mg Cu 全部与浓硝酸反应,则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6.0×10-4 mol×4 =2.4×10-3 mol ,产生的NO 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0×10-4 mol×2×22.4 L·mol - 1 ×103=26.88 mL ;若38.4 mg Cu 全部与稀硝酸反应,则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6.0×10-4 mol×83=1.6×10-3 mol ,产生的NO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0×10-4 mol×2 3×22.4 L·mol -1×103=8.96 mL.事实上Cu 应先与浓硝酸反应,浓硝酸变稀后,又与稀硝酸反应,所以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应在1.6×10-3 mol 和2.4×10-3 mol 之间.观察选项可知应选C. 方法二:物料守恒法 参加反应的硝酸一部分作酸,一部分作氧化剂被还原(其中一部分被还原为NO 2,另一部分被还原为NO),故n (HNO 3)=n [HNO 3(作酸)]+n [HNO 3(作氧化剂)]=2n [Cu(NO 3)2]+n (NO 2)+n (NO)=2×38.4×10-3 g 64 g·mol -1+22.4×10-3 L 22.4 L·mol -1=2.2×10 -3 mol. [答案] C 例2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 2、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 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1 NaOH 溶液至Cu 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 .60 mL B .45 mL C .30 mL D .15 mL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转化关系:

浅谈自然通风

一、通风简介 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风工程在内同上基本上可分为工业通风和空气调节两个部分。全世界每年估计排入大气的粉尘约为1亿吨,硫氧化物高达1.5亿吨。这些有害物如果不进行处理,会严重污染室内外空气环境,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例如工人长期接触、吸入SiO2粉尘后,肺部会引起弥漫性纤维化,到一定程度便会形成矽肺。大气污染的影响范围广,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合理的组织通风,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进室内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它通过空气更新和气流的生理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感受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对室内气温、湿度及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影响而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建筑内部的通风条件是决定人们健康、舒畅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通风可以吧新鲜的空气带入室内,带走进入室内的热量,还可以促进人体的汗液蒸发降温,使人感到舒适。 随着办公建筑的增多和人们对办公环境要求的提高,办公建筑的能耗也显著增多,在高档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而在空调制冷这部分能耗中,大约4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30%-40%为处理新风所消耗,25%-30%为空气和水输配所消耗。自然通风相对于机械通风和空调而言,具有显著减低建筑能耗的潜力,能够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降低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在室外条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即利用自然通风完全取代空调和自然通风与空调同时使用),利用自然通风可以减少空调的运行时间或负荷强度,从而减少了空调的能耗。 二、自然通风的原理 建筑通风包括从室内排除污浊空气和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两部分,前者称为排风,后者称为送风。为实现排风和送风所采用的设备装置总体称为建筑通风系统。有效的 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按照通风系统工作动力的不同,建筑通风可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依靠外部机械设备产生压力促使空气流动实现通风换气;自然通风则依靠自然压力促使空气流动实现的。自然压力主要指风压和热压,相应的自然通风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利用热压实现和利用二者共同实现的三种类型。 (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压是指室外气流造成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种作用压力。当室外气流和建筑物 相遇时,将发生绕流,由于建筑物的阻挡,建筑物四周空气压力发生变化:迎风面气流受阻,动压降低,静压升高,风压为正,为正压;侧面和背面静压降低,风压为负,为负压。相对于其它未受干扰的气流而言,把这种静压的升高或者降低统称为风压。正式由于正负压的存在,室外气流将从处于正压去(迎面风)的门窗孔口进出,从而实现自然通风。建筑物四周风压分布不同,迎风面和背封面的压力差也随之不同,它与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和建筑与风向夹角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迎风面几何中心正压最大,屋脊与屋角出负压最大。人们常说的穿堂风就是利用风压来实现建筑的通风换气。 (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的另一基本动力是建筑物内部的热压。热压是由于室外空气温度不同形成的重力压差。室内空气温度高,比重小,便会从建筑物上部的窗口排出;室外空气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摘要 近些年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因其成为一种传播民族灿烂文化的使者,吸引了全球众多设计师的目光。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注重对作品神韵、韵味的内心体验,强调艺术品给人的内在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偏重于品位型的。很多国外的设计公司已经把今后几年的设计方向定位在中国元素上,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审视传统文化,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其“意”,传其“神”。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中国的人文精神、社会道德和时代潮流,结合当代的社会需求,寻求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让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方面中的表现与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字:现代设计,传统文化,设计元素 1 序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在设计风格上回归传统。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设计中的回归,不是在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而是升华为对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中国艺术注重对作品神韵、韵味的内心体验,强调艺术品给人的内在感受。这种文化精神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偏重于品位型的。 1.1元素的寓意 所谓元素,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凝结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元素”。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传统的道德观念、宗教文化、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模式等。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延续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来,更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承载着中华民族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比如自然风格元素,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等;动物风格元素,熊猫等;建筑风格元素,紫禁城、长城、敦煌、苏州园林等;文化风格元素,国画、脸谱、京剧、印章等;宗教神话风格元素,观音、如来佛、龙、麒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题 含答案

《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09福建卷)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O2+H2O 氧化物酸或碱盐 A. 硅 B. 硫 C. 铜 D. 铁 2.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把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混合气体,通入少量的BaCl2溶液中的结果为() A.只有BaSO3沉淀生成,SO3从溶液中逸出 B.只有BaSO4沉淀生成,SO2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C.SO2和SO3全部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 D.SO2和SO3全部被吸收,但无沉淀生成 4.某同学做完硫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壁上附着的硫很难除去,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将试管清洗干 净。另一位同学利用如下原理清洗:3S+6NaOH(热)= 2Na2S+Na2SO3+3H2O在这一反应中,体现了硫的() A.氧化性B.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有又还原性D.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 5.将下列物质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 A.KCl晶体B.H2S气体C.CCl4D.Mg 6.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 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关于提取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进行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 C.第④步电解时阴极会产生氯气 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H3·H2O + CO2== NH4+ + HCO3-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 + H2O + Ca2+ +2ClO-==CaSO3↓+2HClO C.用稀硝酸溶解FeS固体:FeS + 2H+== Fe2+ + 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 + OH- + H+ + SO42-==CaSO4 ↓+H2O

浅谈在建筑节能中如何实现自然通风技术

浅谈在建筑节能中如何实现自然通风技术 1 自然通风技术的优势 自然通风是当今建筑普遍采取的一项改革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的技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制冷系统。而这一取代过程有两点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是实现有效被动式制冷,当室外空气温湿度较低时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达到人体热舒适,即使室外空气温湿度超过舒适区,需要消耗能源进行降温降湿处理,也可以利用自然通风输送处理后的新风,而省去风机能耗,且无噪声。这有利于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是可以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室内空气品质的低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充足的新风。空调所造成的恒温环境也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空调病”。而自然通风可以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同时还有利于满足人和大自然交往的心理需求。 浅谈在建筑节能中如何实现自然通风技术 2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自然通风是一项古老的技术,与复杂、耗能的空调技术相比,自然通风是能够适应气候的一项廉价而成熟的技术措施。通常认为自然通风具有三大主要作用:(1)提供新鲜空气;(2)生理降温;(3)释放建筑结构中蓄存的热量。 自然通风是在压差推动下的空气流动。根据压差形成的机理,可以分为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和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形成过程。当有风从左边吹向建筑时,建筑的迎风面将受到空气的推动作用形成正压区,推动空气从该侧进入建筑;而建筑的背风面,由于受到空气绕流影响形成负压区,吸引建筑内空气从该侧的出口流出,这样就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空气流,成为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的形成过程。当室内存在热源时,室内空气将被加热,密度降低,并且向上浮动,造成建筑内上部空气压力比建筑外大,导致室内空气向外流动,同时在建筑下部,不断有空气流入,以填补上部流出的空气所让出的空间,这样形成的持续不断的空气流就是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根据进出口位置,自然通风可以分为单侧的自然通风和双侧的自然通风。双侧自然通风系统示意图,表示的是单侧的自然通风形式。 3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3.1建筑体型与建筑群的布局的设计 建筑群的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效果很大。考虑单体建筑得热与防止太阳过度辐射的同时,应该尽量使建筑的法线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然而对于建筑群体,若风沿着法线吹向建筑,会在背风面形成很大的漩涡区,对后排建筑的通风不利。在建筑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利弊,根据风向投射角(风向与房屋外墙面法线的夹角)对室内风速的影响来决定合理的建筑间距,同时也可以结合建筑群体布局的改变以达到缩小间距的目的。由于前幢建筑对后幢建筑通风的影响,因此在单体设计中还应该结合总体的情况对建筑的体型,包括高度、进深、面宽乃至形状等实行一定的控制。 3.2围护结构开口的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 流,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中国的造型艺术承袭了中国传统美术观。它有别于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趣味,多不重“写实”重“传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飘逸境界。它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是绘形的,又是入神的;它是确定的,又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审美效果。近年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于现代标志设计,备受设计 师们青睐。 申奥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范: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识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 合的艺术魅力。 1、汉字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通过象形、会意等六种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图形化” “符号化”的表现特质,可以说是标志的最原始形式。同时,甲骨文、篆、隶、楷等各书体不同的表征也为现代标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2010年世博会会徽,就是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的,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象征着“你、我、他”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可说是异曲同工,交相辉映。黑龙江电视台的台标用行书写就的“龙”字,狂舞欢腾的龙身极具阳刚之美,也彰示了龙的传人从 “或跃在渊”到“飞龙在天”的奕奕神彩。可以说汉字作为非常有效的设计元素与标志以造型及 内涵取胜是一脉相承的。 2、篆刻在设计中的运用 篆刻是中国所独有的一个艺术门类。其朱文、封泥等不同的外在形

浅谈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吕玉龙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绍兴分院)摘要:作为商业性艺术设计门类之一的包装设计,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征,随着社会大众审美意识的提高、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当代设计师如何弘扬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从中挖掘、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于包装设计之中,创作出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术感染力及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传统包装继承发展 传统文化,《辞海》的释义为:在一个民族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中。如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随处可见,凡是带有传统节日气氛的商品包装,无不蕴含着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为我国包装设计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意构思的素材,许多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将我国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的结合,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也值得让我们重新去审视和品味那些深藏在历史岁月中的文化瑰宝。近几年在国际、国内重要的包装设计比赛中获得大奖的优秀包装设计作品,大都在设计中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现状 包装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产品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有了产品就要有包装的保护,中国古文字中的“包”字就是一个育子于子宫中的形容,它反映了古人对包装的认识与理解。最初的包装无疑是为了保护产品,便于储藏与携带,但经历了历史的变迁、技术的更新、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包装已成为现代商品生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为各商家竞争的强力利器,各厂商纷纷打着“全新包装,全新上市”的招牌去吸引消费者,绞尽脑汁,不惜重金,以期改变其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从而也提升企业自身的形象。 山西汾酒是我国的著名品牌,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大打传统文化牌,在“汾酒”包装中运用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如图1所示,包装的色彩灵感来源于民间青花瓷的蓝色为主色调,展示了酒的久远,还突出了传统元素中特有的儒雅和广远;如图2所示包装的外形借鉴了清朝皇冠造型,其色彩灵感来源于民间象征富贵吉祥的金黄色调,展示了酒的尊贵与典雅。 图1 图2 诸如此类的酒类包装、茶叶包装、茶饮料包装、纯天然化妆品包装、中药包装、古典书籍装

自然金属矿物

自然银(Siver) 2007-11-02 14:42:47 作者:整理来源:中国岩石矿物网浏览次数:2981 文字大小:【大】【中】【小】 自然银(Siver)图片 名字来源:源于古代文明社会; 化学组成:成分中常含Au、Cu、Hg等; 类别:自然元素-金属元素-自然铜族 晶系和空间群:等轴晶系,Fm3m; 晶胞参数:a0=0.4077nm; 形态:单晶呈立方体和八面体或两者的聚形,但极少见。集合体成树枝状、不规则薄片状、粒状和块状; 颜色:新鲜断口呈银白色,但表面往往呈灰黑的锖色; 条痕:银白色 透明度:不透明 光泽:金属光泽 硬度:2.5 解理和断口:无解理,锯齿状断口; 比重:10.5g/cm3 (纯银) 其他性质:具延展性,是电和热的最良导体; 鉴定特征新鲜断口呈银白色,锯齿状断口,比重大,富延展性; 成因和产状:热液成因的自然银见于一些中低温热液矿床,它呈显微粒状分布于铅锌热液矿床的硫化物中。外生成因的自然银见于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 主要用途:为银的唯一来源;

著名产地:墨西哥和挪威。 自然硒(Selenium) 2007-11-02 14:35:44 作者:整理来源:中国岩石矿物网浏览次数:1664 文字大小:【大】【中】【小】 自然硒(Selenium)图片 名字来源:来源于希腊语Selene,意思是月之女神; 化学组成:主要成份是硒,含有微量的硫; 类别:自然元素-半金属元素-自然硒族; 晶系和空间群:三方晶系,P3221; 晶胞参数:a = 0.4366nm,c = 0.4954nm; 形态:为粒状或浸染状分布于基质中; 颜色:灰,灰紫色或微红色; 条痕:红色; 透明度::不透明; 光泽:亚金属光泽; 硬度:2; 解理和断口:(0112)完全解理; 比重:4.81 g/cm3;g/cm3 其他性质:晶体易弯曲,具有挠性; 鉴定特征: 成因和产状:自然硒为硒化物的风化产物,常由硒铅矿变来,与褐铁矿共生并被其胶结。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 一、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 石墨和C 60 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 2、Na 2CO 3 与NaHCO 3 物理性质比较 Na 2CO 3 __ _色___ _体,俗称___ __水溶液显性 NaHCO 3 __ _色__ __体,俗称___ __水溶液显性 3、碳酸钠与足量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OH溶液与NaHCO 3 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鉴别Na 2CO 3 与NaHCO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 8.高炉炼铁原料: 8.高炉炼铁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CO 2 通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NaHCO 3 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6.水垢形成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 17.溶洞、钟乳石形成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约占其体积的78% 。 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