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社会治理创新

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社会治理创新
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社会治理创新

2014年第3期总第157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Party School of C.P.C

No.3,2014General No.157

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社会治理创新

收稿日期:2014-03-28

作者简介:王勇,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宪法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法律经济学。

莫纪宏

:《宪政、普遍主义与民主———第五届世界宪法大会学术研讨会综述》,《外国法译评》,2000年第1期。□

摘要:法治国家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模式。国家通过法律治理社会,应达到一种理

想化的状态,理想化的社会治理状态所匹配的国家状态是法治国家。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理想治理状态,需要理想化的治理路径,这种治理路径是国家公权力部门的行为模式符合法律的要求的路径,也是法治国家建设之路径。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所基于的客观原因是一致的,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实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社会治理的内涵实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更高层次要求。

关键词:法治国家;社会治理创新;公共权力;法治精神;市场经济;政府管理理念中图分类号:D90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14)03-0109-06

一、法治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内涵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什么是法治国家,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问题,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法治国家是在良法下的善治;有的认为,法治国家是指按照法治的原则,把公共权力自觉地规范在法律的框架下,严格地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有的认为,法治国家就是公共权力在运行中,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要达到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状态。我们认为,简单而言,法治国家应是依靠法律治理社会的国家,所依赖的法律必须是良法,所达到的效果应是公共权力能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

对于法治国家中的“法治”的理解,人们的观

点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法治”主要是一个制度性的概念,侧重强调的是法律程序的公开化

和科学性;有的认为,“法治”是以可能性方式存在

的,而无法以必然性方式存在。①

然而,无论怎样理解,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需要有科学民主的立

法,这是法治的前提;二是需要有政府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司法,这是法治的实践要求。

广义上说,法治是指通过法律治理社会,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通过法律治理社会,应达到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理想化的社会治理状态所匹配的国家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法治国家。所以,法治国家应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又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国家的组织形式必须法定,即国家公共权力部门须依法律设置,其职权须由法律规定,也就是说国家内部具有的组织及其享受的职权都必须有法律依据。而具有法律依据的职权应是符合权力制衡下的权力分配结果,国家组成部门所拥有的职权来源于法律,而法律的规定又是最佳合理的;其次,法治国家所要求的状态应是国家的公共权

9

01

力能够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使,一丝不苟,其所达到的结果应该是法律应有的目的。

固然法治国家所要求的状态是理想化的状态,而实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依赖的主要还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实施,所以,法治国家还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方式上。这要求,国家公共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其行为必须合法,非经法律授权,不可具有且行使某项职权。国家的公共权力部门的行为方式符合法律的要求,这是法治国家的另一层含义。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一定的理想治理状态,需要理想化的治理路径,这种治理路径体现在国家公共权力的行为模式上,即如果国家的公共权力部门的行为模式符合法律的要求,我们称之为法治国家。

这样,无论在状态上,还是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都能按照并符合法律的要求的国家就是法治国家。因而,法治国家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行为模式,状态是法律框架下的理想状态,行为模式是依法治理的运行模式。

从状态上讲,法治国家是人类社会的追求,是人类社会的奋斗目标;从行为模式上讲,法治国家是指在追求人类社会最高境界的状态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为合理的依法治理国家之路径。我们一般所谈的法治国家建设,主要是指行为模式上的构建。

按照西方学说,法治精神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民主、人权、平等三个方面①,法治国家就是要具有法治精神的国家。西方的法治精神源于希腊城邦民主制,近代经过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完整确立起来。该思想体系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具有普适性,表现在法治上,就是要排斥专制,保障人权,要求平等。

法治国家的构建需要结合各国国情文化及传统习惯,正因为如此,所以,法治国家的模式是有区别的,其内涵基本一致,但形式却各具特色。

(二)社会治理的内涵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指政府及其他社会主体,为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转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从而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②。

我国在传统上一般强调的是管理,新时期由“管理”到“治理”,虽然改变的只有一个字,但内涵更加丰富了。“治理”更强调党委、政府、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政府的力量,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社会力量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在传统意义上,“管理”强调的是“管”字,有更强的“人治”特色,而“治理”强调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治理社会,具有“法治”的特色。这样,社会治理创新就与一国的法治国家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了。在一定意义上,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实质就是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

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中,制度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宪法秩序。它确立集体选择条件下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是制定规则的规则。第二类制度主要指的是宪法安排。事实上主要是公共治理中的操作规则,包括法律、规章、社团和合同。第三类制度是指规范性行为准则,它们对赋予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以合法性来说极为重要③。在我国,社会治理还没有很好地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融合起来,没有很好地与宪法秩序的建构结合起来,因而也就缺少一些制度性的安排,缺少公共治理中的操作规则,体制很不完善。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既是一种新观点、新要求、新部署,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社会治理创新必然强调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手段来统筹社会利益关系,不同于传统上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治理社会及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为此,需要激发社会活力,借助社会力量对社会予以优化、良性、多元化、多角度的管理。

社会治理强调从源头上、根本上来解决社会领域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等出了问题才被动处置,所以,社会治理需要各方的主动积极参与。伴随着社会治理创新,政府的行政应该是积极行政,社会组织的建设应该是主动鼓励、引导与规范,公民的参与意识应该是得到很大提升。这一切的改

011①

黄之英编:《中国法治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周晓丽、党秀云:《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机制、理念及其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周晓丽、党秀云:《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机制、理念及其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变,离不开法治国家的建设,离不开社会治理的持续创新。

二、法治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

创新的客观原因

(一)法治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法治国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这种社会经济就是发达的市场经济。符合发达的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的社会治理才是最好的社会治理。市场经济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经济,在市场经济状况下,它是承认并维护私人利益的也必然会出现不正当竞争现象,必然会出现负的市场外部性,必然会出现仅仅依赖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的出面,需要通过社会治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政府维护经济秩序,就需要运用政府的权力,而要让政府的权力行使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到维护经济秩序的作用,政府的权力就必须要限制,不得滥用。当然,限制政府的权力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应是通过限制权力使之不侵犯公民的权利,并使公共权力的运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正面的效果,实现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协同并用。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必须要建立法治国家,在法治国家下的政府才是法治政府,才能使公共权力的行使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当然,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当代社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而是公民权利觉醒的社会,公民及其公民组织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所以,在社会治理方面,需要合作,需要创新,而这一过程则是更高层面的法治国家建设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为保障经济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更需要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只有法治国家,只有法治政府,只有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才与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相匹配。中国只有尽快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予以社会治理创新,才能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新时期的政府管理理念是法治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支柱

“政府管理理念是指对政府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能与执行公务过程中的行为起指导作用的思想观念”①。政府管理理念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依据,体现了政府在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偏好,是衡量政府行政重心的重要标准。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这就是著名的《国富论》。他曾写道:国王陛下,请您不要干预国家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什么呢?就做一个守夜人,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去敲钟。夜深了,看看有没有偷窃行为,这就是国家的任务。只要国家不干预经济,经济自然就会发展起来②。在那个时期,关于政府的行政权力运行的理论,更多地强调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不希望政府有太多的权力,也不希望政府积极主动的干预国家经济。政府的行政是一种消极的行政,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个时期,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时期,经济相对并不发达,市场对政府的权力要求很少,政府只要做好守夜人的角色就是最为理想的。

然而,现代社会,政府的角色不应该是撒手不管的“守夜人”。③政府应该是服务型政府,政府的基本理念应该是服务,这一理念包含的两大基本要素应该是服务和自控:服务是说政府的行政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自控是说政府行政时要严格依法行政,不得恣意妄为。政府履行服务职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使权利,也就是说,国家必须是法治国家,政府必须是法治政府;国家为了履行服务职能,要积极行政,不能懈怠,不能失责,更不能越权甚至以权谋私。要做到这一切,公共权力必须通过宪法、法律予以规范。

政府服务理念的重新确立实质是一种“建构社会秩序”④的努力,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表

111

①②③

④周坚卫主编:《地方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页。

韩秀云:《推开宏观之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胡建淼:《转变政府职能不做社会的“保姆”和“守夜人”》,2013年8月1日,http://leaders.people.com.cn/n/2013/0409/c178291

-21066073.html。

张恒山:《法理要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5页。

现,它是为了在更加理性的基础上确立法治国家的理念,并基于契约重构社会秩序。这就需要重新打破自行政权力异化以来逐步走向权力部门化及私人化而逐步形成的权力私化的秩序,防止公权力私化、滥用,也从根本上切断公权力私化的路径。为此,要通过法律的手段规制,强化政府的服务性建设,加快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建立更加有序的社会秩序。这种治理创新也是一种打破秩序并重新建构秩序的努力,是一种理性的文明政治秩序的建构过程。

(三)建设法治国家,创新社会治理,既是我国历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1.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历史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缺少法治的土壤,传统的中国法律文化对全民法律意识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的封建法律主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引入儒家思想,礼入法中。在此基础上,大量的家教家法也被国家所接纳,并直接用法律规定下来。在礼法结合、礼重于法这种法制观念的支配下,法律的重要性受到削弱,存在“人情大于王法”的普遍认识。中国一直奉行重刑轻民的法律传统,而古代刑法中的刑讯手段非常残酷,所以,很多冲突和纠纷都是通过法外的礼教解决,这样,人们是越来越疏远法律,害怕法律,也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权利观念淡薄以及“德主刑辅”的儒家法律思想,使人们对法律产生歪曲和误解,轻视法律的作用。这种法治观念很容易导致不守法,甚至违法,从而在人们心中无法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观念。这种观念也会带入国家权力部门内部,从而妨碍社会治理,妨碍法治国家建设。

即便新中国成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我国仍然缺乏对法律的重视。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政府包办一切,无所不能,权力是无限的,社会治理几乎等同于执行政府的行政命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政府的权力在压缩,逐渐受到限制,把本应属于市场的权力让位于市场,本应属于社会的权力让位于社会,由原先的超级的积极行政转为有限度的积极行政,社会治理开始出现新的形式。所以,在现阶段,如何处理好政府、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时代的课题。因而,尽快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创新社会治理也是摆在人民面前的最为迫切的任务。

事实上,正是在这个阶段,人们提出了服务行政、福利国家、公民社会的概念,政府的行政权力的运行出现新的形式,社会治理更多地强调协商、指导,行政命令、服从在逐渐的淡化,消极的行政转为积极的行政,政府的角色在转变。

2.现阶段,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社会治理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求加快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当前,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社会治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表现在:首先,法治理念需要强化,法治意识普遍淡薄,社会治理理念陈旧。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在于法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和控制,是法律对公共权力的治理,是“治吏”而非“治民”。但是,在我国,并没有牢牢树立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都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观念,国家机关执法人员普遍缺乏法治意识,法治理念亟待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统治者;公民权利第一,公权力第二,公权力的行使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权利。现代社会,社会治理已经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了,而是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主体多元化。这些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树立,会极大地阻碍法治国家的建设,阻碍社会治理的创新。其次,法律制度不完备,国家机关职权不清、相互交叉冲突的情况比较突出,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法治国家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但是,我们在很多领域的法律并不完备,比如,在行政组织法方面,我国目前两部重要的行政组织法,即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的地方政府部分,均没有起到应有的规范和控制作用。国务院组织法内容需要修改和充实,地方政府组织法线条过粗,缺乏可操作性。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缺少发展、规范社会组织建设的法律等。要使行政机关遵循职权法定原则,就必须要求行政组织法明确行政机关的性质、地位、职权、职能等内容,明确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和相互关系。行政组织法的不完备,导致行政机关职权不清;社会组织建设的法律不完备,导致社会治理缺少合作,阻碍了法治国

211

家的建设,阻碍了社会治理的创新;再次,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社会在前进中也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要求社会治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在新的层面展开。

三、社会治理创新的思路与重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宪法权威

建设法治国家,做好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宪法权威,并逐步合法有序展开,这是必须要坚持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必须以稳定党的执政为前提,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前提,同时要树立宪法权威,崇尚宪法与法律,严格地依据法律,坚持法治原则,要在依法治国的框架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离不开党的统一领导,很多困难与障碍,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循序渐进,逐步克服。当然,在新形势下,要注意领导方式,要在注意加强党的建设同时,厘清党政职权,要将党的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职权法定化,将党的必要程序转化为法的程序,依法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而这本身也正是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治理创新要有助于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法治国家是法律至上的国家,而宪法至上又是法律至上原则的核心。这要求树立宪法的权威。宪法权威是指一国宪法在法律和实践中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只有宪法的权威确立了,才能够做到尊重法律。

社会治理工作要求国家各部门的权力设定、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具体说来,首先,国家机关的职权,必须由法律规定。法律授予的权力才是正当的公权力,国家各部门权力的取得和存在必须有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权力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非法的权力;其次,国家各部门权力的行使必须合法,越权无效。权力的行使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并且不能超越主体的职权范围,否则就是无效行权;国家各部门活动中涉及到的授权、委托必须要有法律依据,被授权和被委托组织只能在授权和委托的范围内行使职能。再次,社会组织的权力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执政党、政府、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要在法治国家的框架下得到完善。

(二)社会治理离不开法治政府,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社会治理的效果如何,法治政府的建设是关键。法治政府就是依法行政的政府。依法行政是指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业的职责,一切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的依据,依照法律程序进行,接受法律的监督,对违法失职行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要求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决策、组织、管理、调控,一切行政活动和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监督和制约,一切违法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依法行政的目标就是通过控制行政权力的行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必然意味着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控制。“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①,因而,对行政权力控制,这是必须的。依法行政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要求公正程序,权责统一。同样,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依法对各治理主体的社会治理权力予以控制。现代社会,社会治理要根据市场经济下“经济人”的本性特征,从严治吏,从严治理社会,双管齐下,重塑政府诚信形象,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公民意识。

做好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需要加快机构改革。政府要从无限政府转向有限政府,要从封闭政府转向透明政府,要从权力政府转向责任政府,要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机构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正是由于机构的外显性,推进机构改革,才能够很好地回应社会关切,凝聚改革共识。通过机构改革,合理划定政府职能,合理划分政府层级职责,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做好政府与社会间的合作治理,这正属于社会治理建设的重要内容。

311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三)社会治理离不开改革,要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革仍然是当前我国政府的历史责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党、政府、社会间的关系。只有深化改革,社会治理建设才会落在实处。

新时期政府的基本理念就是服务,在服务基础上,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这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伴随着新时期政府管理理念的确立,现代社会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打造服务型政府,政府服务的顾客倾向;政府向市民社会开放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社会组织日益介入公共服务的生产和分配;公域与私域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政府与私营企业组织合作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利用私营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来改善公共行政内部运作;更加强调公众参与、权力下放、责任明确等等。社会治理创新,就需要紧密结合现代社会管理的特点,在立法、行政、司法等领域都要创新,尤其要在理顺政党、政府、社会间的关系基础上,搞好公民社会建设。

公民社会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培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公民自治的重要动力。

(四)明确社会治理创新之目的,切实保障人权

社会治理的目的是保障人权,让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定、和谐、公正的社会。社会治理创新之目的,也是如此,即要切实保障人权。

保障人权需要树立司法权威,司法权威是指司法机关通过公正司法活动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形成命令和服从关系,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社会治理创新实质是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是法律至上的国家,而法律至上是通过司法权威来体现的。没有司法权威,法律至上将是一句空话;没有司法权威,法院的生效裁判将失去最终裁决的意义;没有司法权威,司法作为最后的一道救济闸门将失去保障。

在一个法治国家,法院应享有解决一切法律争议的终局权力,司法应该受到绝对的尊重。只有这样,任何公民都有权得到公正和有效的司法救济才具有价值,司法机关对行政公权力的监督才能落到实处。这要求,国家其他各类、各级机关,以及公众要尊重司法,要让司法裁判结果得到普遍遵从。

司法权威树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社会治理的目的才会得以实现。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社会治理创新是以保障人权为终极目标的。现代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五)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公民的参与,所以,要不断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增强公民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

社会治理工作,单靠国家机关自身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依赖全民的支持。因此,要注重培养全民的法律意识,让公众信仰法律,增强公民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无论是法律至上,还是树立司法权威,均来源于公众对法律的信任与认同,特别是司法权威更需要法律信仰的支持和维护。

社会治理体制能否得到创新,其创新的成果能否得到认可,其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各种必要的制度滋生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公民对它的认同感。法律信任是基于对法律制度的认同。从国家层面,国家制度认同意识,这是一国公民对自己生活中的国家制度,包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赞同、认可、接受意识。如果公民不认同某个制度,该制度在实际的执行上必然会困难重重。因而,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增强公民对相关已有制度或新制度的认同感。对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而且进一步强调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这表明,我党已经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问题看待。这样,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工作,我国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推进必然会有更适合的土壤,也会更卓有成效。□

(责任编辑:石洪斌)

411

浅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要求及怎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浅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要求及怎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喻俊杰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之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所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怎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创新主体既是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又是创新权益的所有者,明确创新主体不仅是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更是激发和鼓励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单位】:巨泰特种钢有限公司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内涵目标要求企业技术创新市场规律经济规律战略思考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内涵和理论贡献,对于我们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党对科技作用的新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动力,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益凸显。”这是立足于时代发展、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新判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显著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教育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现代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现代化优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能够提高课堂效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 -2022 年)》提出“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和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必将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应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在网络空间中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通过空间选择网络课程、在线测试、智力资源服务等进行自主学习,强化应用空间解决问题的意识。利用空间组建学习共同体,跨班级、跨学校、跨区域开展交互活动,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利用空间集成的丰富多元的资源与服务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摘要:创新型国家的特征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具有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夯实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关键词:建设,创新,意义 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中央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是有一个好传统的。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在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 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努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一,何为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途径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可以通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

多元治理得基本内涵包括:一就是治理主体得多元性。主张除政府外,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等可以参与公共事务得管理与调节,其中市场主体主要包含企业、社会主体则就是指第三部门与公众。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进行合法运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参与决策与共识得建构;二就是治理手段多样化。治理在依靠政府权威得同时,也可以依赖于市场化得手段,考虑新技术及工具得应运,治理手段应由以强制性为主向以平等对话、合作为主得多元化手段转变;三就是治理目标多元化,即一改传统得“善政”治理目标,转变为“善治”治理,具体来说,治理目标应由单纯追求效率向公共利益最大化得实现转变,以最终达成国家与公民社会间得互动与合作得关系。 显然,多元治理理论主站打破了国家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等传统两分法得思维模式,指出有效得管理得应该就是多元主体间得合作与互动得过程,以此试图建立起全新得公共事务管理新范式。具有如下特征、 (1)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格局,重视与关切来自私人或民间得力量。它主张除市场与政府外,还有来自社会得力量,如志愿性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组织,它们亦可以参与维持秩序、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得管理与调节。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合法运作,参与决策与共识得建构,积极参与共同管理"。 (2)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得同时,就政府得地位给予了重新定位。主张政府在管理网络中承担“长者”得身份,政府得职责不仅仅局限于最高绝对权威得行使,而就是肩负着建立指导参与共同管理得多元主体

间得共同准则、确立稳定行为主体得大方向得重 (3)主张以多元主体为核心,各种治理主体在协作得基础上相互拾遗补缺,通过多样化互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下网络式得治理格局。同时,在多元治理得网络格局中,政府与来自市场与社会得主体间形成既独立运作而又相互依存得关系,实现责任、资源与权力得共同分享,形成合作伙伴式得主体关系。 在多元治理理论启示下,超限运输治理得主体不仅就是政府,而应引入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这就包括私人部门(公路运输企业)、第三部门与公众等。至此,所谓得超限运输多元治理模式就是指政府、企业、第三部门与公共等多元主体为治理超限运输这一危害社会得公共问题而形成得治理结构得总与。(本文以下简称多元治理模式)。 历程回顾 (1)治理主体自由裁量权大 现行治理模式下,治理主体权力高度集中,呈自上而下单向运行、在具体运作上,政府集决策者与执行者于一体,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标准得自由裁量权过大。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符合“经济人”得假设。因此,在这一模式下,执法人员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权力寻租现象严重,为达到经济利益目得,无视法律严肃性,以罚代管、以权谋私、交钱放行等不规范行为更就是时有发生、(3)对企业、公众与第三部门等主体力量重视不够 现行治理模式,政府主体地位贯穿超限治理始终,除了承担着决策者与执行者角色,外,也就是治理成果得评价者与监督者。政府得这种绝对

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 (2010-------2014) 第一年专业科目学习教材 东北林业大学

2010年5月

目录 1 创新型国家与自主创新2 1.1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特点2 1.2自主创新的内涵和特点 3 1.3创新型国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5 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 6 2.1是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6 2.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国际潮流,保证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7 3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9 3.1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机遇和已有的基础9 3.1.1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遇9 3.1.2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有的基础和有利条件10 3.2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12 4 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建设17 4.1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的概念17 4.2 历史上科技创新及其环境的启发19 4.3 阻碍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的缘故分析23 4.3.1 传统文化因素的阻碍 23 4.3.2中国教育观念与体系的阻碍31 4.3.3中国科技评判体系的阻碍35 5 国家科技政策 38 5.1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政策及其作用39 5.1.1美国39 5.1.2芬兰41 5.2 我国科技政策进展展望44 5.2.1完善知识产权爱护政策44

5.2.2完善人才政策54 6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计策58 6.1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差不多原则58 6.2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差不多途径61 6.2.1提升科研投入强度61 6.2.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61 6.2.3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62 6.2.4培养全民创新的意识和良好的创新氛围62 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制造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8%的世界奇迹,与此同时,由于科技创新的低下,在社会、环境等许多方面付出了庞大的代价。中科院可连续进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讲,中国每制造一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现在的GDP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稳,它将质量好的和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运算在国民财宝之中,现在的GDP没有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的退化,同时只记录了看得见、能够价格化的劳务,对其他对社会专门有奉献的劳务却视而不见。我国的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人的进展机会来获得的。数据显示,我国在1985年——2000年的15年高速增长期内,GDP年均增长率为8.7%。然而,如果扣除缺失成本和大量生态赤字(即自然部分的虚数和人文部分的虚数增长后),这期间内,我国的“真实国民财宝”仅为名义财宝的78.2%。这意味着,过去15年我国的GDP实际年均增长率只有6.5%。我们主张以发明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会导致实实在在的GDP增长,利国利民。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处于落后状态。由数据统计表明,“1996年我国GDP排世界第7位,而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在世界第28位,

教育现代化内涵给我的启示

教育现代化内涵给我的启示 教育现代化概念的内涵主要是: (1) 教育现代化不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表示一定的教育水平,是指教育发展所达到的较高标准,是教育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相应的民族心理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社会先进特征的水平状态; (2) 正如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种动态的变革过程一样,教育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说,它是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性,从而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3) 教育现代化是从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传统教育形态向与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形态转化,其实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超越性的教育机制。 (4) 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孤立、狭义的数量增长现象,而是广义的整体转换,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内部来说,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体制现代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社区教育现代化等。从纵向序列分析,又包括学前教育现代化、初等教育现代化、中等教育

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人教育现代化等。二是从教育外部来说,包括科学的教育决策和发展战略、健全的教育投入机制、优化的教育环境、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协调平衡等; (5) 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比较全面、比较自由、比较充分的发展。教育为立人之本,人的现代化、现代人的培养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现代性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个人现代化的水平和现代性品质的转变。因此,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以上分析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剖析到位,从多个视角点明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现代化的美好前景。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我们应该肩负起教育“育人为本”的光荣使命,使每一名受教育者变成现代化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教育者首先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应率先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要求: 1. 较高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素养; 2.具有现代新型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3. 通晓和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 4. 有高远的教育理想和献身教育的坚强信念;

创新型国家排行

G20国家创新竞争力排名出炉美、日、德居前三甲 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1339089.html, 时间: 2011-12-12 16:04 发表评论>> 中国网12月12日讯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记者从今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0)》黄皮书(简称黄皮书)发布会上获悉,首部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向社会公布,美国、日本、德国位列G20集团各成员国前三甲,2009年中国在G20集团中排名第10位,这是G20集团中唯一能够进入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该黄皮书根据二十国集团(G20)各成员国科技发展的实际,按照课题组构建的G20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35 个三级指标组成)和数学模型,对21世纪前10年二十国集团(G20)各成员国的国家创新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为各国制定科技发展目标、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据悉,该《黄皮书》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科学内涵,紧密跟踪技术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人文地理学、运筹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深入分析当前二十国集团(G20)各成员国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变化趋势及动因,按照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公正性、可行性、可比性的原则,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国国情的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课题组运用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采集了21世纪前10年各成员国的科技统计数据,对2001~2009年间二十国集团(G20)(注:该报告选择G20集团中的国家作为比较对象,由于欧盟作为一个联合体,因此不纳入评价范围)中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G20内部各国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为世界各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 2009年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处于第一方阵(1-5位)的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排在第二方阵(6-10位)的依次为: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处于第三方阵(11-15位)的依次为: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巴西、土耳其、南非;处于第四方阵(16-19位)的依次为: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 2001年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处于第一方阵(1-5位)的依次为: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排在第二方阵(5-10位)的依次为: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处于第三方阵(11-15位)的依次为:沙特阿拉伯、中国、南非、墨西哥、巴西;处于第四方阵(16-19位)的依次为:土耳其、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 2009年与2001年相比,国家创新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6个国家,分别为巴西、中国、法国、德国、韩国、土耳其,其中巴西、中国、土耳其的排位均上升了2位,而法国、德国、韩国的排位均上升了1位;9个国家的排位没有变化,分别为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沙特阿拉伯、美国;排位下降的有4个国家,分别为墨西哥、俄罗斯、南非、

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现代社会问题,现代社会又涉及现代性的问题,而现代性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而言之,现代性是指人类社会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体现出来的与之前的各种社会类型完全不同的特征的综合,包括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特征、信仰等方面。如哈贝马斯所言,“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无限改良和发展”。 现代学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现代社会的子系统必然会体现出现代性,并且按照教育学的观点——学校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促使着现代社会不断强化其现代性。但是,现代性这个概念毕竟过于抽象,所以还是讨论具体的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比较容易一点。如此,便遇到了这个话题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即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真实内核是什么?但这个问题也不容易回答,所以思来想去还是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开始讨论,以此来推论出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点到即止。 现代学校教育需要管理理念的现代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现代学校是源自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自觉意识,与其说现代学校诞生的条件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物质诉求,毋宁说是人类社会一种共同理念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第一个内涵就是管理理念的现代化。 这里所指涉的管理理念主要是针对现代学校管理者群体而言的,当然笔者并无意将管理者群体与学校中其他群体隔离开来,只是为了行文方便。宽泛而言,现代学校中的全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决策直接决定着学校

论发展创新文化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_李俊兰

2010年第10期总第264期前沿F or w ard Positi on N o 1102010 Su m N o 1264 论发展创新文化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李俊兰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创新文化是一种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是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环境和氛围,它是一个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发展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关键词]创新文化;创新型国家;意义[中图分类号]A 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8267(2010)10-0020-03 [作者简介]李俊兰(1975) ),女,重庆人,硕士,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题为5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6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未来15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同时还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发展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发展创新文化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一、发展创新文化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体现,而创新文化则是一种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是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环境和氛围,它是一个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发展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发展创新文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精神动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而一切创新活动都源于对创新的自觉需要。创新文化为人们提供追求创新的价值观念,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人们的创新需求,引导人们的创新活动。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全民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参与热情,这就需要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发展创新文化 就是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克服传统文化中阻碍自主创新的消极因素,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发展创新文化,就是要营造人们争相创新、善于创新,社会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重要的价值取向,调动人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发展创新文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创新的本质就是根据特定的理想创造世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创新文化,就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并使之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进行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环境氛围,其内涵就是鼓励创新、促进创新。发展创新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培育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促进人们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提升人们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效果,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发展创新文化,能够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崇尚文化、鼓励创新的良好文化气息和精神氛围,使人们在创新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从而唤醒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自觉,培养人们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精神,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文化,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勤于创新的良好风气, # 20#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日期:2016年10月1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杨九诠【字体:大中小】 本文导读: 豪迈地奔向未来 CFP供图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豪迈地奔向未来CFP供图 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塔式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促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当我们在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时,我们是在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版本”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即“教育现代化2030”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总体性承诺,也是对中国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战略实施。 整体而综合地看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面向,而不是某一面或某个侧重面。 教育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突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教育第一”的核心理念,这与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高度一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与中国其他领域的“2030”规划综合为一个系统。一方面,需要将“教育2030”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其他各领域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成为“教育2030”表达和行动的基本“语境”和“场域”。 总体看来,我国在论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直接向教育现代化提要求或向教育现代化寻求支持的不多。间有言及,往往察焉不精、语焉不详,远未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对话。从教育领域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应立足于“教育优先”“教育第一”战略,主动发起与其他各领域持续有效的深度对话。

高中政治专题复习——科技创新的意义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 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①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源泉。 ⑤ 科技自主创新能提升出口产品的层次,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⑥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 企业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① 企业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③ 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的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④ 有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技能。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 2008北京奥运会秉承“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请分析科技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 科技是成功举办绿色、人文奥运的关键因素和有力支撑,为北京奥运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使科学技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也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以及产业化的发展。 ② 围绕“绿色奥运”建设和节能减排目标,重点开展了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这也是对世界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具体贡献。科技的作用还体现在能更好地促进食品安全。 奥运安全保证方面采用的新技术,为观众提供便利的服务。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运动员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确保奥运食品安全,也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精神。 (4) 科技创新对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有何作用? ① 科技是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支撑,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根本动力。 ② 科技有利于企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路子。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明地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明确阐述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笔者认为,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至少具备六个特有内涵。 一、全面突出以人为本的导向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力量长期处于不对等阶段,普通个体意识受到压制,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呼声,权利得不到维护。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物质条件逐步丰富,个体意识的强烈觉醒,社会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化,要求平等、公正权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信息和资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曝光度的增加,个人有更多的渠道表达声音和主张权利,对政府治理形成了倒逼压力,而信息普及和获取门槛降低,以及我国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逐步完善,也使现代化治理具备了可能性。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关注点日益转向各个具体阶层甚至个人,人民合理表达诉求的权利得到保障,不再需要采用抱团结社来增强自己的声音,更不需要用暴力和极端形式引发社会关注以寻求解决的方法。每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和诉求都可以理性表达,都能得到平等有效回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政

策或者法律。这是政府治理回归人本位、以人为本的象征,更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表明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有了极大的进步。判断治理是否达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政策和管理的出发点都是看是否有利于人民,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二、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 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看能否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更加突出细节,综合统筹、协调管理和兼顾各方利益,避免一刀切的僵化管理模式或者出现太左、太右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体现在国家施政战略上,就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在致力于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能够统筹推进政治、生态、社会和文化,实现“五位一体”布局建设;表现在具体区域治理上,既能够合理统筹分配中央和地方关系和资源,又能因地制宜、实行一区一策;在针对具体群体和阶层的管理上,既能够根据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考虑大多数的同时,又能兼顾少数群体,始终在法律和政策条款上为少数群体留有一席之地。精细化管理核心是点中要害、对症下药,使各项政策和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本质是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要点是实施有效精确管理,花更少的资源和精力办成更多的事。精细化管理,要要实现资源分配更加均匀和公平,也意味着要集中精力、收缩阵线,实现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要及时让渡。能否实现全面精细化管理是对现代政府的一次重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和措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和措施? 《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它凝聚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列宁曾经这样评价道:“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它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 《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恩格斯曾经指出:“《宣言》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斯大林则这样说道:“宣言”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宣言》精神的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宣言》问世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尽管历史条件、时代主题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阐发的基本原理仍然闪烁着理论的光辉,仍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共产主义事业、谋求人类解放的共同纲领和行动指南。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当代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宣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以《宣言》作为理论武器,敢于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善于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斗争,为捍卫和发展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而斗争。当代大学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党和人民的重托。因此,更应该努力学习《宣言》,深刻领会《宣言》的精神实质,勇于实践《宣言》的思想原则,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学会运用《宣言》中所阐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重新观察、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为实现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描绘的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3.意义: 1.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国际竞争角度: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内涵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所强调的。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内涵,努力使国家治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之路,从而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正、民心稳定、长治久安。 现代社会治理与古代社会管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古代社会国家管理不是以科学有效的制度为核心,只是采取简单的行政命令方式或强制手段,具有随意性和任意性。而现代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也就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管理与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大不一样。管理重在管,有上对下的意思,强调的是官管民。而治理重在治,强调的是官民合作,是互动、协商。也就是说治理是双边关系,而不是单边关系。 管理与治理的区别主要为:一是主体不同。管理的主体只是政府,而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它包括很多方面,政府和社会既是治理的主体,又是被治理的对象。二是权力来源不同。政府的管理权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人民授权,人民对社会治理享有自治和共治的权力。三是运作模式不同。管理运

作模式是单向的、强制的、刚性的,治理运作模式是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四是效果不同。由于管理运作模式的行为合法性常常受到质疑,有效性难以保证;而治理运作模式的行为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有助于扩大人民民主,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其有效性往往大为增加。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要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切实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步法。 要大力推进法治建设。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对现实矛盾的积极应对。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必然是法治方式。我们要通过法治的可预期性、可操作性、可救济性、公正性等优势来凝聚转型时期的社会共识,使不同利益主体求同存异,依法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要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努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国家治理_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_王浦劬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 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 王浦劬 内容摘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总部署的关键性范畴。基于中国国情、政情、社情,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范畴的内在含义,辨析其间相互关系,是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设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基础。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和中国的国情,分析解释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阐发了其间的包容性关系、交集性关系和区别性联系。 关键词: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基本含义;相互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①。为此,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成为我国全面深化和推进改革历史进程的定向南针。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治理”是关键性概念,从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到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公司法人治理、学校内部治理、社区治理,“治理”概念在《决定》中被明确直接提及24次之多。不过,从总体上来看,这些不同层次上的“治理”概念,主要涉及治理活动的三个基本概念,即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与此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被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则成为《决定》所确定和阐发的重要改革内容。因此,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及其相互关系,实是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和内容的关键环节。 然而,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作为21世纪初在我国学术界兴起的学术概念,其学术定义和内涵认识呈现多样性,迄今尚未形成普遍认同和共识。在全面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历史进程中,基本认知的歧意却可能成为改革共识的思想困结,从而使得全面深化改革实践面临路径选择和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王浦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治与治理。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内涵界定及相关解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内涵 未来社会,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换形态将发生极大变化,知识的后喻时代已经来临,原有的“造就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塔式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促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当我们在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时,我们是在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版本”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即“教育现代化2030”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总体性承诺,也是对中国教育的全面规划和战略实施。 整体而综合地看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 “现代化”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面向,而不是某一面或某个侧重面。 教育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突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了“教育第一”的核心理念,这与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高度一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必须与中国其他领域的“2030”规划综合为一个系统。一方面,需要将“教育2030”作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其他各领域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成为“教育2030”表达和行动的基本“语境”和“场域”。 总体看来,我国在论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时,直接向教育现代化提要求或向教育现代化寻求支持的不多。间有言及,往往察焉不精、语焉不详,远未形成常态化的交流对话。从教育领域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应立足于“教育优先”“教育第一”战略,主动发起与其他各领域持续有效的深度对话。 自从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思想后,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再从世界范围看,从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到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从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到2015年《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需要对此前历史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反思,从而形成全景式参照。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伴随着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结构性、整体性和深层次的。诸多问题,有些是由“急功近利”的“简单现代化”的取径带来的,有些是“唯我独尊”与多元内涵冲突的“反身现代化”症状的暴露,有些则是“难以料及”的实施层面复杂情境的遭遇……这提醒我们,“现代化”并不天然就是褒义词。任何将“现代化”赋予全面“豁免权”的行为,都会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带来伤害,甚至将中国教育引入“现代化陷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制定,也给我们提供了全面总结、整体反思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中国教育推向更新阶段、更好水平和更高目标,对全球教育发展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改革创新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的主旋律 “现代化”已然成为发展中国家战略话语的“基本语法”。根据眭依凡等学者的研究,欧美学术界已经很少讨论教育现代化议题,但在我国,教育现代化则是讨论最多的几个议题之一。

大发展理念之创新对于国家的意义和价值

五大发展理念之创新对于国家的意义和价值 当今时代,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正在成为国家、企业与个人发展能力与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2016年3月5日,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从当代中国的历史传统来看,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 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是执政党面对国内外形势,提高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文重点从科技、经济、教育、三个方面来阐述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涉及少许关于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方法。 创新的定义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创新的词义,在百度百科中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百科的解释有些拗口,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创新是新思路和新方法。” 追根溯源,早在《南宋·后妃传上》里就出现过“创新”这个词,它的语境是这样的:“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在这里,创新的含义与今日已无不同,意为创立或创造新的。 创新对于科技的意义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结果。我们用科技来改造世界,那么这些科技是怎样产生的呢?从细胞说起,一个细胞的生长本来应该是循规循矩的,因为某种自然机理,它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其它变异,慢慢的,这个细胞变得越来越复杂,在20多亿年[3]后,出现了人类这种 大脑高度发达,可以形成稍微复杂思维的动物。我们的先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靠着这种自然界给予的创新之作——发达的大脑,复杂的思维,总结出现实世界中的种种规律,这时候,就是科技萌芽的时期。 解决了科技的产生问题,那么科技是怎样发展的呢?我们的先人勇于创新,促进了科技的迅速发展。哥白尼敢于创新,提出“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普朗克创造性的猜想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最终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让我们队这个世界的认识焕然一新。所以,创新是科技产生发展的土壤,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没有科技的发展。 创新对于经济的意义 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创新。经济创新分为两个部分,一、区域经济到全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