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PumpLinx柱塞泵模拟应用文献—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国内PumpLinx柱塞泵模拟应用文献—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国内PumpLinx柱塞泵模拟应用文献—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流函数:由连续性方程导出的、其值沿流线保持不变的标量函数。**粘性:在运动状态下,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以抵抗剪切变形,这种性质叫做粘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粘度。 **内摩擦力:流体内部不同流速层之间的黏性力。 **牛顿流体:剪切变形率与切应力成线性关系的流体(水,空气)。**非牛顿流体:黏度系数在剪切速率变化时不能保持为常数的流体(油漆,高分子溶液)。 **表面张力:1.表面张力作用于液体的自由表面上。2.气体不存在表面张力。3.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吸引力的宏观表现。4.表面张力沿表面切向并与界线垂直。5.液体表面上单位长度所受的张力。6.用σ 表示,单位为N/m。 **流线:表示某瞬时流动方向的曲线,曲线上各质点的流速矢量皆与该曲线相切。性质:a、同一时刻的不同流线,不能相交。b、流线不能是折线,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c、流线簇的疏密反映了速度的大小。 **过流断面:与元流或总流的流向相垂直的横断面称为过流断面。(元流:在微小流管内所有流体质点所形成的流动称为元流。总流:若流管的壁面是流动区域的周界,将流管内所有流体质点所形成的流动称为总流。)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称为该过流断面的体积流量,简称流量。 **控制体:被流体所流过的,相对于某个坐标系来说,固定不变的任何体积称之为控制体。控制体的边界面,称之为控制面。控制面总是封闭表面。占据控制体的诸流体质点随着时间而改变。 **边界层:水和空气等黏度很小的流体,在大雷诺数下绕物体流动时,黏性对流动的影响仅限于紧贴物体壁面的薄层中,而在这一薄层外黏性影响很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一薄层称为边界层。 **边界层厚度:边界层内、外区域并没有明显的分界面,一般将壁面流速为零与流速达到来流速度的99%处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边界层厚度。 **边界层的基本特征:(1) 与物体的特征长度相比,边界层的厚度很小。(2) 边界层内沿厚度方向,存在很大的速度梯度。(3) 边界层厚度沿流体流动方向是增加的,由于边界层内流体质点受到黏性力的作用,流动速度降低,所以要达到外部势流速度,边界层厚度必然逐渐增加。(4) 由于边界层很薄,可以近似认为边界层中各截面上的压强等于同一截面上边界层外边界上的压强值。 (5) 在边界层内,黏性力与惯性力同一数量级。 (6) 边界层内的流态,也有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 **滞止参数:设想某断面的流速以等熵过程减小到零,此断面的参数称为滞止参数。

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 对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性的正确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对非牛顿流体本质特性的理解,所以研究非牛顿流体的流变学特性有助于人类更好的驾驭非牛顿流体,对建立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从数学上描绘非牛顿流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国内外学者从非牛顿流体不同的应用范围对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比如对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特性的研究、对食品生产辅助材料流变特性的研究、以及对聚合物溶液和石油等流变特性的研究等。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流变特性

前言 非牛顿流体是不服从粘度的牛顿定律的流体。非牛顿流体力学是研究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材料参数(函数)的测量和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等的学科。在国内由于国民经济的急需,非牛顿流体力学日益受到科技界的重视,不少单位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1978年全国力学规划认为非牛顿流体力学是必须重视和加强力量的薄弱领域,此后非牛顿流体力学有了很大的发展。1979年后在北京、成都、青岛等地举办了多次讲习班。许多国外非牛顿流体力学家、流变学家访问了中国并举办了讲座。1982年4月召开的第2届全国多相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和物理一化学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同第l届会议相比,非牛顿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显著。1983年10月第2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上,中国宣读了8篇非牛顿流体力学方面的论文。1985年11月在长沙召开的第3届全国流体力学会议和第1届全国流变学会议上,宣读了非牛顿流体力学论文几十篇。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正逐渐形成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和教学的基地。

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自然界最常见的流体以空气和水为代表,通常被认为是牛顿流体,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切应力和切应变率之间的关系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在流体力学的发展史上,经典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牛顿流体的范畴,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指出的是,在自然界和工程技术界,还存在一系列形形色色的非牛顿流体,比如油漆、蜂蜜、牙膏、泥浆、煤水浆、沥青和火山熔岩等,它们往往具有与牛顿流体不同的本构方程和流动特性。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原本被认为是牛顿流体的介质在精细的观测或特殊的情况下也被发现存在非牛顿流体的特性。 以血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动为例,Poiesulell于19世纪初的研究结果认为它具有牛顿流的特征;1942年CoPIey的测量却表明它存在剪切稀化的非牛顿流特性;1972年Huang等人的进一步实验测定了血液的迟滞环和应力衰减特性,定量给出了描述血液触变性的曲线。再比如,在水锤这一类瞬变运动中,由于特征时间非常短,水也会在瞬间呈现出弹性等非牛顿流体才可能存在的特征。在微流动中,当特征尺度非常小时,水分子旋转效应对流动的影响也会使水呈现出微极性流体所具有的非牛顿流特征。 当前,国际上非牛顿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构方程 本构方程最好用张量形式写出,它不但能满足对坐标系具不变性的原则,而且形式简练。对于不可压和各向同性的流体,其应力张量S可写成:S=pI十T,` 式中p为标量,I为单位张量,T为偏应力张量。非牛顿流体力学与牛顿流体力学不同,由于它不能用一种本构方程来适用各种流动情况,所以发展了各式各样的本构方程。 (1)广义牛顿流体这种流体没有弹性,但其粘度是剪切速率的函数,其本构方程如下: T=η(Ⅱ)A, 其中A为里夫林一埃里克森张量(应变率张量的两倍);Ⅱ一1/2trA2,为A的第二个不变量;η(Ⅱ)为各种粘度函数。 (2)具有屈服应力的流体石油工业中的钻井泥浆和牙膏等物质具有一屈服应力τy。当剪应力低于τy时,流体静止;当剪应力超过τy时,流体流动。此种流体也称为粘塑性流体。 (3)触变性流体当施加剪切速率γ0于凝胶漆等物质时,剪切应力达到τ0。当γ0保持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格式的具体说明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格式和要求的具体说明 一、总体格式和要求 1.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页应该单独起页。 2.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10项,必须要有外文条目。 3.参考文献一般应包括尾注的所有条目,另外还可以列入自己读过的、对论文写作影响较大但未引用的文献。 4.参考文献中如兼有多语种条目,则应分开排列,先外语后中文。外语条目按照文献条目首词字母排序,中 文条目按照文献开头的拼音排序;如文献开头的字母或拼音相同,依序参照其后的字母或拼音排序。 5.参考文献同一个条目内部不可中英文夹杂,一般应与文献使用的语种一致,要么用英文,要么用中文书写。 6.英文文献字体是Times New Roman,使用英文标点符号;汉语文献字体是宋体,采用中文标点符号。 7.参考文献须悬挂缩进,即每一条目的第二行开始缩进5字符。 8.参考文献按1.5倍行距排列,不同条目之间空一行。 9.英文条目各部分的首字母需要大写,文献中的实词和超过5个字母的介词也需要首字母大写。 二、作者部分的写法 1. 英文参考文献中作者部分的写法: 作者姓氏, 首名中名. 如不是为了区别重名的不同作者,中名可省略。 例如:Shatzkin, Leonard. 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首名、中名可用首字母加实心点缩略表示: Shatzkin, L.. 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如有多个作者,从第二个作者开始姓、名不颠倒,即:作者1姓氏, 首名中名, and 作者2首名中名姓氏:Shatzkin, L., Stephen Crane, and Michael Jackson. 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2.中文参考文献中作者部分的写法: 作者姓名,后接空格。 如:廖七一“庞德与胡适诗歌翻译的文化思考”,《外国语》2003(6),第54-59页。 多个作者:桂诗春、宁春岩《XXXXX》,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编著:桂诗春、宁春岩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译著:尤金·奈达著,严久生译《语言文化与翻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3. 若著者为公司或机构时,直接将公司或机构作为作者: 英文文献: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n Cold Type: Overcoming the Book Crisi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2. 中文文献: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三、英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1.专著

中英文参考文献格式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英语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

英语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采用APA格式及规。 一、文中夹注格式 英语学位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方法、言论必须注明出处,注明出处时使用括号夹注的方法(一般不使用脚注或者尾注),且一般应在正文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关于夹注,采用APA格式。 (一)引用整篇文献的观点 引用整篇文献(即全书或全文)观点时有两种情况: 1.作者的姓氏在正文中没有出现,如: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Taylor, 1990). 2. 作者的姓氏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如: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1990). 3. 如果作者的姓氏和文献出版年份均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按APA的规不需使用括号夹注,如: In a 1990 article,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4. 在英文撰写的论文中引用中文著作或者期刊,括号夹注中只需用汉语拼音标明作者的姓氏,不得使用汉字,如:(Zhang, 2005) (二)引用文献中具体观点或文字 引用文献中某一具体观点或文字时必须注明该观点或者该段文字出现的页码出版年份,没有页码是文献引用不规的表现。 1.引用一位作者的文献 (1)引用容在一页,如: Emily Bronte “expressed increasing hostility for the world of human relationships, whether sexual or social” (Taylor, 1988:11). (2)引用容在多页上,如: Newmark (1988:39-40) notes three characteristically expressive text-types: (a) serious imaginative literature (e.g. lyrical poetry); (b) authoritative statements (political speeches and documents, statutes and legal documents, philosophical and academic works by acknowledged authorities); (c) autobiography, essays,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when these are personal effusions).

英文引用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英文引用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如:MalcolmRichardCowley应为:Cowley,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Norris与IrvingGordon应为:Norris,F.&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English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 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3):6 2–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 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7]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 987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Spivak,G.“CantheSubalternSpeak?”[A].InC.Nelson&L.Grossberg (eds.).VictoryinLimbo:Imigism[C].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 988,pp.271-313.

英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英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英文(例子): [01]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02] Brown, J Set al.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asercher, 1, 1989. [03] Chris, Dede. The Evolution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Immersion in Distributed Virtual World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pt-Oct, 1995. [04] 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J. B. Pride;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 [05] L. E. Sarbaug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New Brunsw-ick, N.J.U.S.A: Transaction Books, 1988. [06] Puhl, A.. Classroom A ssessment[J]. EnglishTeaching Forum, 1997. [07] Thomas, Jenny.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4): 91-111. [08] William B Gudykuns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M].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 1983. 1

参考文献汇总

【参考文献汇总(文学、翻译、语言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文学类】 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法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荒诞派戏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王宁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塞尔顿编文学批评理论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斯皮勒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王长荣译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霍顿美国文学思想背景房炜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历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语言学】 奥马利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陈保亚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言仁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黄国文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英语语言学基本读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语言学入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秦秀白文体学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孙志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索绪尔普通语言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闻德第五章-实际流体动力学基础课后答案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闻德第五章-实际流体动力学基础课后答案

工程流体力学闻德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实际流体动力学基础 5—1设在流场中的速度分布为u x =2ax ,u y =-2ay ,a 为实数,且a >0。试求切应力τxy 、τyx 和附加压应力p ′x 、p ′y 以及压应力p x 、p y 。 解:0y x xy yx u u x y ττμ??? ?==+= ????? 24x x u p a x μ μ?'=-=-?,24y y u p a y μμ ?'=-=?, 4x x p p p p a μ '=+=-,4y y p p p p a μ'=+=+ 5-2 设例5-1中的下平板固定不动,上平板以速度v 沿x 轴方向作等速运动(如图所示),由于上平板运动而 引起的这种流动,称柯埃梯(Couette )流动。试求在这种流动情况下,两平板间的速度分布。 (请将d 0d p x =时的这一流动与在第一章中讨论流体粘性时的流动相比较) 解:将坐标系ox 轴移至下平板,则边界条件为 y =0,0X u u ==;y h =,u v =。 由例5-1中的(11)式可得 2 d (1)2d h y p y y u v h x h h μ=-- (1) 当d 0d p x =时,y u v h =,速度u为直线分布,这种特殊情况的流动称简单柯埃梯流动或简单剪切 流动。它只是由于平板运动,由于流体的粘滞性

带动流体发生的流动。 当d 0d p x ≠时,即为一般的柯埃梯流动,它是由简单柯埃梯流动和泊萧叶流动叠加而成,速度分布为 (1)u y y y p v h h h =-- (2) 式 中 2d () 2d h p p v x μ=- (3) 当p >0时,沿着流动方向压强减小,速度在整个断面上的分布均为正值;当p <0时,沿流动方向压强增加,则可能在静止壁面附近产生倒流,这主要发生p <-1的情况. 5-3 设明渠二维均匀(层流)流动,如图所示。若忽略空气阻力,试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连续性方程,证明过流断面上的速度分布为 2sin (2) 2x g u zh z r q m =-,单宽流量 3 sin 3gh q r q m =。

参考文献中英文对照

参考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1-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9-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03-2001总图制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04-2010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105-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00-2001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参考文献: [1]?朱彦鹏.?混凝土结构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徐占发.?建筑结构与构件.?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丰定国.?抗震结构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5]?彭少明.?混凝土结构.?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6]?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7]?林宗凡.?结构原理及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8]?徐有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陈基发.?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rimary reference standards and literature: The main specification: [1]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standard GB50001-2001 housing construction drawing standard [2]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standar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 GB50007-2011 [3]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standard GB50009-2011 (2006 edition) 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4]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 standards GB50223-2008 standard [5]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standar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code GB50010-2010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I.文内引用 (一)直接引用 1.引用中的省略 原始资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3个省略号在句中标出(…),中文用6个(……);若两句间的资料省略,英文应用4个省略号标出(‥‥),中文用6个(……)。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释,应使用方括号[ ]。若在资料中有什么错误拼写、错误语法或标点错误会使读者糊涂,应在引用后立即插入[sic],中文用[原文如此]。下面是一些示例: 例一:The DSM IV defines the disorder [dysthymic] as being in a chronically depressed mood that occurs for "most of the day more days than not for at least two years (Criterion A) .... In children, the mood may be irritable rather than depressed, and the required minimum duration is only one year" (APA, 1994, p. 345). 例二:Issac (1995) states that bipolar disorder "is not only uncommon but may be the most diagnostic ent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imilar settings .... and may be t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in adolescents who are court-remanded to such settings" (p.275). 2.大段落引用 当中文引用超过16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4个空格,两端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当英文引用超过4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5个空格,左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Elkind (1978) states:

流体力学知识点大全 吐血整理

1. 从力学角度看,流体区别于固体的特点是:易变形性,可压缩性,粘滞性和表面张力。 2. 牛顿流体: 在受力后极易变形,且切应力与变形速率成正比的流体。即τ=μ*du/dy 。 当n<1时,属假塑性体。当n=1时,流动属于牛顿型。当n>1时,属胀塑性体。 3. 流场: 流体运动所占据的空间。 流动分类时间变化特性:稳态与非稳态 空间变化特性:一维,二维和三维 流体内部流动结构:层流和湍流 流体的性质:黏性流体流动和理想流体流动;可压缩和不可压缩 流体运动特征:有旋和无旋; 引发流动的力学因素:压差流动,重力流动,剪切流动 4. 描述流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拉格朗日法着眼追踪流体质点的流动,欧拉法着眼在确定的空间点上考察流体的流动 5. 迹线: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曲线 流线:任意时刻流场中存在的一条曲线,该曲线上各流体质点的速度方向与该曲线的速度方 向一致 性质a.除速度为零或无穷大的点以外,经过空间一点只有一条流线 b.流场中每一点都有流线通过,所有流线形成流线谱 c .流线的形状和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稳态流动时不变 迹线和流线的区别:流线是同一时刻不同质点构成的一条流体线; 迹线是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经过的空间点构成的轨迹线。 稳态流动下,流线与迹线是重合的。 6. 流管:流场中作一条不与流线重合的任意封闭曲线,通过此曲线的所有流线构成的管状 曲面。性质:①流管表面流体不能穿过。②流管形状和位置是否变化与流动状态有关。 7.涡量是一个描写旋涡运动常用的物理量。流体速度的旋度▽xV 为流场的涡量。 有旋流动:流体微团与固定于其上的坐标系有相对旋转运动。无旋运动:流场中速度旋度或 涡量处处为零。 涡线是这样一条曲线,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在该点的流体的涡量方向一致。 8. 静止流体:对选定的坐标系无相对运动的流体。 不可压缩静止流体质量力满足▽x f =0 9.匀速旋转容器中的压强分布p=ρ(gz -22r2 ω)+c 10. 系统:就是确定不变的物质集合。特点质量不变而边界形状不断变化 控制体:是根据需要所选择的具有确定位置和体积形状的流场空间。其表面称为控制面。 特点边界形状不变而内部质量可变 运输公式:系统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转换成与控制体相关的表达式。 含义:任一瞬时系统内物理量(如质量、动量和能量等)随时间的变化率等 于该瞬时其控制体内物理量的变化率与通过控制体表面的净通量之和。 11. 伯努力方程g v g p z g v g p z 222 2222111αραρ++=++ 12. 常见边界条件:1、固壁—流体边界2、液体—液体边界3、液体—气体边界

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流体动力特性分析

第二章循环流化床锅炉流体动力特性 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体动力特性是CFB锅炉性能设计、炉内传热研究及锅炉运行调试的基础。循环流化床的流体动力特性不仅取决于流化风速、固体颗粒循环流率、气固物性,而且受设备的结构尺寸,包括床径、床高、进出口结构以及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的影响,因此在锅炉设计和运行调试前有必要对CFB锅炉的流体动力学有所熟悉和研究。 2.1 气固流态化形式 流态化用来描述固体颗粒与流体接触的一种运行形态,是一种使微粒固体通过与气体接触而转变为类似流体状态的操作模式。 气固流态化大致可分为固定床、鼓泡床、湍流床、快速床到气力输送几种形式,见图2-1。 图2-1 流态化过渡形式 提高鼓泡床的运行风速,床层流动就转到湍流流化床流型,此时密相床层和悬浮段间的界面变得不很明显,颗粒的向上夹带量明显增加,如再进一步增加风速将会形成快速流态化状态。由于流态化转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仅与装置本身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行工况的组织、流化颗粒物性等因素。即使对同一流化床装置,在所有运行工况及颗粒物性稳定的情况下,床层的不同区域亦会呈现出不同的流动型态。如传统的鼓泡流化床虽属低速流态化范畴,当燃用宽筛分煤粒时,呈现出底部布风板以上的密相鼓泡区和悬浮段的稀相气力输送区域。 燃煤循环流化床虽属高速流态化范畴,但由于底部床料的加速效应和大颗粒从底部循环回送,因而仍然存在着底部的密相区和二次风口以上的相对稀相区,并且在布风板和二次风口之间的区域基本上处于鼓泡流化床和湍流流化床状态,而在二次风口以上才逐步过渡到快速流化

床状态。 快速流化床是流态化的一种形式,循环流化床锅炉所具有的许多优点,例如燃料适应性广、NO x排放量低、燃烧效率高、脱硫时石灰石利用率高和给料点较少等,其原因均是由于气固处于快速流态化运动状态。 习惯上人们总是用风速来判别流化状态。当流化风速超过临界流化风速后,整个床层由固定床过渡到鼓泡床,再继续提高风速就过渡到湍流床和快速循环流化床。快速流化床内存在着较大的固体颗粒返混,即存在强烈的颗粒内循环,这对延长颗粒的停留时间是有利的。 由于内循环的存在,在炉内的固体物料浓度不仅沿高度(轴向)是变化的,沿径向也是变化的。内循环的存在也使炉内温度场趋于均匀。 流体动力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决定着辅机的能耗、床内吸热量、温度分布、燃烧情况、床内载料量和磨损等。良好的综合流体动力特性是合理设计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础。 鉴于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发展历史还很短,特别是煤燃烧领域所涉及的高温和大颗粒情况,从鼓泡流化床(慢速床)过渡到循环流化床(快速床)的流型转变规律以及循环流化床内的各种特征,目前研究的尚不完整,对它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中,故其研究结果在应用中要注意分析。 2.2 各类流态化的过渡准则 为了便于研究流态化过渡,首先研究循环流化床的颗粒分类。 2.2.1 颗粒分类 根据流态化经验,Geldart(1973)把固体颗粒概括分成如图2-1所示的A、B、C和D四类。图2-2是颗粒分类相对于气固密度差的曲线。在 了解固体颗粒流态化表观上,分类是一种很重要 的手段,因为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不同类的颗粒 流动表现可能完全不同。某种固体颗粒是属于 A、B、C还是D类,这主要取决于颗粒的尺寸 和密度,同时也取决于流化气体的性质,因而与 它的温度和压力有关。 A类颗粒(ρp=2500 kg/m3)一般在30~100 μm 范围内,气固密度差小于1400 kg/m3,主要包括 有裂化催化剂。早期的流态化研究工作都是以它 图2-2 颗粒分类 们为主进行的。这类颗粒能很好地流化,但表现 气速在超过临界流化速度之后及气泡出现之前床层会有明显的膨胀。很多循环流化床系统采用A类颗粒,这类颗粒在停止送气后会有缓慢排气的趋势,由此可鉴别A类颗粒。B类主要是砂粒和玻璃球,这类颗粒粒度通常在100~500 μm范围内(ρp=2500 kg/m3)。气固密度差为

英语参考文献(DOC)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研究生农业科技英文文献写作报告 题目名称:(中文)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改革对策研究(英文)The influence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in our country and the reform countermeasures 学生姓名:孙丹学号:20130611 院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硕士导师:职称:教授 教学班级:14班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4年6月5 Contents 第一部分/ PART I(见封面)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in our country and the reform countermeasures (1) 第二部分/ PART II(摘要) Abstractand key words (2) 第三部分/ PART III(正文) I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of our country and impact (3) 1.1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of our country (3) 1.2 the influenc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idening income gap (3) 1.2.1 affect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3) 1.2.2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3) 1.2.3 affect the rural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3) II The caus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4) ⅢImprov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4) IV Conclusion (4) 第四部分/ PART IV(参考文献)References (5) 第五部分/ PART V(鸣谢/附录)Acknowledgements (6) Appendix (6)

java英文参考文献

java 英文参考文献 篇一:外文参考文献译文及原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参考文献译文及原文 学 院_____计算机学院______ 专 业__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_ 年级班别____2009 级(1)班__ 学 号 学生姓名_______ 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 ________ 2013 年 5 月 目 录 译文: 前言 ......................................................................................................................................... 1 第一章微软.NET 平台的介绍 .............................................................................................. 3 1.1 简介 ................................................................................................................................ 3 1.1.1 .NET 平台简介 ................................................................................................ 3 1.1.2 微软的.NET 和 WINDOWS 的基因................................................................. 4 1.1.3 微软 .NET 体系结构 ..................................................................................... 4 1.1.4 .NET 平台的特点 ............................................................................................ 4 1.1.5 多国语言的发展 ............................................................................................. 5 1.1.6 平台和处理器独立性 .................................................................................... 6 1.1.7 自动内存管理 ................................................................................................. 7 1.1.8 支持的版本 ...................................................................................................... 7 1.1.9 支持的开放标准 ............................................................................................. 8 1.1.10 配置简单 ........................................................................................................ 8 1.1.11 分布式体系结构 ........................................................................................... 9 1.1.12 与非托管代码的互用 .................................................................................. 9 原文: Foreword ...................................................................................................................................... 11 Chapter1 Introduction of the Microsoft .NET Platform .................................. 13 1.1 Introduction ............................................................................................................ 13 1.1.1 Introduction of the .NET Platform ................................................ 13 1.1.2 Microsoft .NET and Windows DNA ......................................................... 15 1 /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