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由《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的纪录片发展

在大众的翘首期盼中,《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定档2014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据悉,《舌尖上的中国2》将延续第一季的叙事风格,在拍摄制作上则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泛。整部纪录片共7集,每集50分钟,分别从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7个角度来讲述中国美食故事。对于这部承载太多期盼的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向媒体介绍到:“《舌尖2》就像好莱坞的模式,有的是家庭伦理片,有的是公路片,有的是黑帮片,剪辑特别精细,非常有利于在国际上销售。”他还不无风趣地说,“我们的单位时间信息量非常密集,1集1500个镜头,快赶上《爸爸去哪儿》了。”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播出,瞬间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热烈反响,为中国人献上了精神盛宴。它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可谓中国本土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它的成功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道路。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一)主题易引起共鸣,有文化的追寻

《舌尖上的中国》在初次播出时收视率便超过了同期的电视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选择了国人共同关注的主题——美食,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带给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对《舌尖》的喜爱原因的调查显示,35.64%的人选择了“蕴含中国美食博大文化”,21.17%的人选择“展现浓浓感人的思乡情”,只有19.53%的人选择“拥有事物绝美视觉享受”。

《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美食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生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会在此片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美食与家乡生活,唤醒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就理解了他人同样的对于家乡的思念,无形之中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会发自内心地钦佩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智慧,从食物中体味到中华民族的信仰。

(二)选取典型事例,以小见大

以往的人文类型纪录片大多是对主题本身进行直接的讲解,引用历史故事,表现方式较为局限乏味,而《舌尖》却对主题的描述视角进行了改变。“在片中,创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处入手,讲究叙事情节化,同时没有完全依赖现实的素材,没有被现实淹没,而是尽量用理念去理解和表达现实,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这部纪录片的展现方式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叙述,而是更关注个体化的人,将每种美食都赋予一个有人、有物、有场景的故事,使纪录片更具有人情味,也使人们在领略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勤劳朴实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三)核心是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舌尖》的故事都是导演带领团队深入到当地发掘出来的,无论是打开蒸笼时冒出的层层热气,淘米时沙沙的声响,孩子吃到美食时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是简朴安宁美丽的村庄生活……一个个真实的任务、场景,令人垂涎的天然美味,如道家常。拍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故事,没有过多的花哨修饰,没有过多的大场面,真诚而温暖,使纪录片具有了生活的温情。真实的场景同样也让观众想起了自己家乡的故事,勾起了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网友“晓县”说:“《舌尖上的中国》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多种的美食,而是其中一个个真诚的消融,毫无造作,不是演员镜头前的虚假,不是寒暄的可以微笑,那样子的微笑一下子就令我泪流满面。”

(四)高标准,高技术

之前国家对于纪录片并没有特别重视,纪录片在中国电视也一直处于尴尬的边缘地带,而且设备成本非常高,这一切使我国的纪录片发展迟缓。但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以后,在国际传播的大语境下,资源和投入大为拓展,高清拍摄设备价格也日趋平民化,也打破了设备的高门槛。《舌尖》的制作团队就使用了全画幅小型手持式摄像机索尼F3,这种相机比大机器用起来更为灵便,能更好地满足现场跟拍,而且超微距拍摄、宽容度、感光度等均为上乘。除了索尼F3高清摄像机的运用,被摄影爱好者称为“无敌兔”的佳能5D2单反相机也见证了《舌尖》的成功。令贵州卫视《纪录贵州》纪录片导演胡柏炜印象深刻的是《舌尖》拍摄食物时70%以上的镜头是特写镜头,光圈很大,主体突出,背景很浅。他认为利用佳能5D2这样的高清单反相机来拍摄纪录片体现出该片拍摄团队的前卫创造力。

此外,《舌尖》的总导演任长箴也坦言这部纪录片以BBC为榜样,愉快地承认了自己对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大力觉得自己模仿BBC,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五)整合营销

《舌尖》的火爆离不开整个制作团队对其进行的精心的包装与整合营销。首先他们选择了新颖的名字,能够立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是拥有央视这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且播出它的栏目《魅力纪录》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不少的观众群,而且避开了竞争激烈的黄金时段,保证了它的收视率。再者,在播出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持续不断的讨论,一家微博营销公司宣传总监陈先生向记者分析道,制片人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舌尖》首轮播出后同名书籍与DVD迅速出版,持续了这份美食文化热。

二、中外纪录片的比较

(一)市场化程度比较

美国代表典型的纪录片商业化运营模式,Discovery频道自开播以来便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它明确地确定了自己的受众群,即使那种受过良好教育,有求知欲望,有社会影响力和一定消费能力的观众。这个定位使它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守节目内容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Discovery同时也进行多渠道的品牌营销,2012年探索传播集团开创了市场神话,扩展到全世界2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亿累积订户和140多个电视频道。与美国成熟的市场导向的纪录片产业相比,中国的纪录片在国内市场尚且偏向小众,更不要说向全世界普及了。

(二)纪录片质量比较

英国、日本代表的是公共体制支持的纪录片产业,尤其英国对公共服务原则的信奉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促进一直以来都凌驾在“自由市场”之上。他们的广播传统更倾向于展示文化遗产、构建民族身份以及社会责任与底层关怀,更允许社会批判性的纪录片出现在电视上,纪录片本身的社会文化价值非常高,而中国的纪录片,除了《故宫》和《舌尖上的中国》之外,并没有太出彩的展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优秀纪录片,对于中国传统价值的挖掘利用程度较浅。

除此之外,英美纪录片大都是高投入,拥有先进的设备与团队,据统计,Discovery每部纪录片的片比(实播片和实拍片的比例)一般为1:75,每部系列片平均成本均超过100万美元。且欧美纪录片目前已全部实现了高清播出,而中国除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有良好平台支持之外,地方电视台对于纪录片的制作还无法进行大手笔的投资,限制了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

(三)产业链的比较

国外的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经过许多年的运作,已经走上相当成熟的发展道路。他们有清晰的纪录片产业政策,产业已形成规模,投入与产量已非常高,且投资渠道多样,有完善的监管环境,完善的销售网络,纪录片受众成型。比如Discovery的纪录片节目运作特点是大制作和高投入,有着一套非常成熟和稳定的流程。选题注重事前调研,表现重注采用讲故事手法,运作注重以制片人为中心制,节目制作注重精品意

识,投资当然也注重大投入和精准投入。BBC的纪录片在市场运作上也非常成熟。由于BBC是公营的广播电视机构,不能引入广告和节目赞助费,所以电视执照费和政府补贴就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对外出售电视纪录片播放版权,也是BBC的重要收入渠道。

而在大环境上看来,中国纪录片既缺少政府专项公益基金的支持,社会融资空间也非常有限。我国的纪录片缺乏品牌意识,往往是为播出而制作,具有品牌战略眼光的制作机构数量较少。纪录片产业链尚不完善,产业链链条较短、资源整合程度较低,产业链开发不够,甚至部分产业链呈现缺失状态。

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家族频道

三、国内外经验对于中国今后纪录片发展的启示

(一)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完善产业链

一直以来中国纪录片都比较走小众路线,受众较少。所以应该首先向Discovery学习,进行专业深入的市场调查,确定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同时积极宣传纪录片,使其更加平民化,发掘中国的市场优势,让纪录片迈入公共时代。政府应该支持建立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链,积极组织社会招标,扩大纪录片制作平台,积极与国外电视台或地方电视台进行联合摄制,面向世界,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主动将自己的优秀纪录片向国外推广,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并建立一整套市场运作的成熟规则。

(二)使传播平台正规化、多样化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播出,意味着中国国家媒体第一次有了全球覆盖的24小时全天候排播免费专业的纪录片频道,这对于国产纪录片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中国应该大力发展一个到两个这样的品牌纪录频道,向国内和世界推广。

在传统媒体发力的同时,也应该开发新媒体。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做了一个关于“纪录片观看渠道”的网上调查结果:网络70%、电视56%、音像出版物24%……可见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来对传统媒体冲击很大,视频网络凭借高效性、互动性、时效性、自主性等优势可以一心大批社会中坚力量。因此应该有相关政策支持视频网站购买甚至自主制作纪录片,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注入活力。

(三)提高纪录片质量

技术层面来说,随着产业资金来源已从单一的电视台、政府投资走向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政策、产业、环境的利好信息吸引着资本进入,制作方有了更多的资本去购买高端的设备,学习先进的技术,但产业还是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更多的与国外先进技术人才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行纪录片的拍摄尝试,打破其高门槛的限制。

同时,中国纪录片更应该重视作品内涵的提升。纪录片制作人员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和人文情怀,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新时代中国的元素相结合,承载民族文化,体现出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独特味道,用世界的方式看中国,用中国的内心说故事。

(四)建立良好的监督环境,保护知识产权

国家扶持建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监督,保证纪录片的制作质量。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纪录片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规范节目版权,既维护他人权益,又保护自身权益。作品中素材、资料、道具、音乐的使用、受访人的权益都应该清晰准确。只有在前期完善了作品版权,在后期市场化运作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样也才能在将作品推向世界时获得稳定的版权收益。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摘要]随着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的越来越活跃,并接二连三地在国际上获奖。今天我们的纪录片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转换思路,建立和适应市场运作机制。关键词]纪录片中国纪录片未来和发展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一、我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回溯与现状 从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文革时期是我国电影纪录片的盛产时期;1950年的《中华儿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几十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单一,拍摄纪录片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进行宣传。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 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二、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缺乏 我们参展纪录片基本都只是采用一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拍摄制作模式,与国外的同行相比较,我们在多样化制作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且,制作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国内的纪录片很难有很大的突破,所以,创造性地使用多元化的元素,是中国纪录片急待加强的工作。好的选题并不能保证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只有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一部好的纪录片才谈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纵观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一方面写实与表意共存。写实,重画面语言,造型艺术,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学院气浓重;写意,取前被众家之长,将文化、历史、社会变迁的理解通过各种技术艺术手段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多时空交错,创作类型多元化。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多元化视角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出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 (二)纪录片强化故事性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上) (2006-05-29 17:10:25) 转载 分类:纪录专论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 李杰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是指其整体布局和段落层次安排的方式。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形式要根据题材和主题表现的需要而确定,然后再根据结构形式要求去组织安排材料。好的选题和立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结构形式,同样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即使是同一题材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纪录片的结构安排要符合一些基本要求。首先它要脉络清楚,有明确的主线,它或以事物发展顺序或人物的活动过程为线索安排结构,或以空间位置的变化以及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等来组织材料。总之,一部电视片的各个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使观众按照编导的思路去进行思考、认识和想象。结果结构混乱,往往会使观众不知所云。其次,要注意结构完整,一般一部电视片都有开头、主体、细节、高潮和结尾,而主体部分又根据内容的逻辑关系分成若干层次,如果结构不完整,就会使人生残缺不全的印象。此外纪录片的结构还要努力到新颖、自然、统一。 一、层次的安排

层次指的是纪录片表现内容的先后次序,每个层次表达一定的意思,不同层次根据一定的顺序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形态。 (一)时序式 时序式是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客观存安排层次的,新闻纪录片、历史纪录片等常采用这种形式。特别是反映重大新闻事件的纪录片,常常是按事物发生和发展的顺序加以纪录和反映。这样可以使观众很清楚地抓住事性发展变化的脉络。为了避免成为平淡无奇的流水帐,在不同时间段都要突相应的重点,如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制作的《二十个夜与昼》,反映是的1987年5月7日至6月2日,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时,沈阳军区管兵扑火救火实的事迹。这部纪录片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战斗在漠河、塔河》,二是《战斗在大兴安岭林区》,按照时间顺序来反映火灾的发生、蔓延、管兵们与烈火搏斗直至大火最终被扑灭的全边程。在每个时间价段,又精心选择了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如某团二营战士从火海中抢救群众,“大胡子”师长吴长富指挥全师扑火五战五捷,以及一些普通战士舍生忘死的事迹。 有些反映人物的纪录片也常常截取主人公生活中的一段,从侧面反映他的生活。如《春蚕曲—作家巴金的一天》,就是通过对巴金一天的日常生活的纪录,来向观众展示巴金晚年的创作生活。首先表现的是巴金早晨慢跑散步,上午在书房伏案写作,以及上午的其他一些活动,与此同时也介绍了巴金的创作生涯和作品,接下来是巴金午睡后边散步边看报,他与客人交谈。在这之后马金一家人吃饭、在草坪上散步、看电视等。最后,家里人先后睡了,唯独巴金老人继续写作。

纪录片市场分析

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探析 □作者:方韶毅(曾在阳光卫视工作,现为温州瞭望杂志总编助理)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出路。由于电视纪录片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受众不可能像一般新闻节目、电视剧那么广泛,所以它的市场化进程也显得步履艰难,在电视节目市场地位尴尬。但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历程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也颇有检讨之处。作者认为,电视纪录片要加快市场化进程首先须营造良好畅通的制播分离的市场环境,其次纪录片生产要走产业化道路,不管从选题还是营销上都要一种新的思路,而不是过去那种个人化色彩很浓的艺术创作。纪录片首先是一种媒介,其次或者再次才是艺术创作。所以,纪录片生产要符合传媒产业的特征。中国的电视正处在一个新的整合阶段,频道专业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非常有利于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中国电视纪录片应当有一个比美国“国家地理影片”、“探索发现频道”更广阔的市场。 主题词:纪录片市场化营销 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主要有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三种产品。本文探讨的是电视纪录片这种产品的市场现状和问题所在。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中国电视界素来把“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混为一谈,存在很大争议。这当然不属于本文分析的范畴。但本文所指的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符合纪录片基本特性,即以非虚构、纪录手段制作的电视片都在本文探讨之列。扩大电视纪录片的概念外延,有利于这种电视产品的市场化。 一、处境尴尬的中国电视纪录片 一年一度的北京电视周、上海电视周是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最大的交易平台,从中基本可以看出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了调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状况,笔者参加了2002年度北京电视周和上海电视周——在北京电视周200多个展位中,纪录片参展单位仅15家左右,被淹没大量的电视剧中,冷冷清清;(1)上海电视周和北京

新世纪我国纪录片的定义与特征

新世纪我国纪录片的定义与特征 【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纪录片呈现出大众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是不断地对纪实影片吸收和借鉴而发展起来的,自1958年我国电视台建立起来,新闻纪录片的播放拉开了我国的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序幕。多年来,纪录片不论是创作理念还是创作方法都不断变化更新,并且融入了新的纪实手法、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形成了新时期电视纪录片的特点。 【关键词】:新世纪,纪录片,多元化,大众化 一、纪录片定义 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反映生活的原生态,具有真实性和纪实性的特点。随着新世纪社会阶层、社会价值的变迁,我国纪录片创作在价值取向上形成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边缘文化并存的格局,在题材上更加广泛。在创作理念上,实现了各种观念兼容并包,各放异彩的态势,在表达方式上更为灵活、自由,实现了真实记录与艺术叙事的完美结合。新世纪以来我国纪录片适应了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出大众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新时期我国纪录片创作特征 新世纪我国的纪录片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关注的视角更加宽广,关注社会发展产生的问题,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2010年8月23日大型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大国

崛起》的原班人马及央视六大摄制组跨越欧、亚、美三大洲,详细挖掘了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诞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在世界范围内探讨公司制度的纪录片。 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是由新时期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大变革引起的,另一方面则是受到西方经典纪录片电影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影响。目前我国纪录片创作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制播模式、创作内容、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一些原本无法进入纪录片创作的影像创作手法,也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繁荣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纪录片故事化是当今国际、国内纪录片艺术创作走向的主要潮流之一,这也是全球关注的社会、人文、自然等三大类纪录片类型的创作中普遍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社会类纪录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创作者将人们生活中的故事用影视艺术的手法真实再现,使故事更生动、更感动、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在人文类纪录片中,由于使用了?故事化?叙事表述手法,使原本过去了的历史故事、历史知识、历史文献变得不再乏味而生动有趣,使消逝了的文明重新再现耀眼的光芒;在自然类纪录片中,通过它使所反映的各种动植物生灵的神秘面纱得以揭开,使各种深奥而枯燥的自然科学知识变得形象、通俗、易懂,满足了人们渴望亲近大自然和探索发现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 而从2006年《故宫》到2007年的《大国崛起》,我们都明显地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20200630113828)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 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 —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 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 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 —1992 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 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 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 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 —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 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 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 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 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 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 —迄今) 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 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

电视纪录片策划方案

电视纪录片策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 小组成员:唐睿、谢志云、王艳、尹云果、周荃 节目名称:我们的实践课 节目性质:纪实作品 题材来源:大学校园 节目时长:15分钟 小组分工:编导:谢志云 摄像:唐睿、尹云果 制作:周荃、王艳 指导老师:罗梦 二、拍摄目的: 我们常常说大学的学习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亦或是学生都希望能够在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一方面用以检验课堂学习的成果,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尽早了感受实践操作,更加贴近专业。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各种各样的实践是不是真的达到了当初设定的教学目标?同学们在实践课上是不是真的有所收获?在自由度响度较大的实践课上,同学们是不是真的做到自觉、自主的去学习?而老师方面,给予的辅导是不是能像在室内课堂上一样的更加具体,更加实际?增加的那么多的实践课,对于学生毕业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作用,让这些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处?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决定拍摄这部展现大学生实践课过程的纪录片,以此来为前面的提问做一个解答,我们选择的拍摄目标是广电2010级的《电视策划》实践课。 选择这个班级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我们学校实践课相对较多的专业。

2、各媒体机构对于新闻专业的从业人员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包括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以及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 希望大家能从这部纪录片中得到一定的反思以及启示。 三、拍摄简介: 1、拍摄时间:2012年9月26日、10月10日星期三早晨,两个半天。 2、拍摄地点:不固定(随其他组的拍摄地点而定) 3、人物: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0级1班全体成员、指导老师罗梦 4、选题特点:这个选题看似只是在单纯的展现一个真实的实践课场景,实则我们是想要引出后面的一个思考——大学里不断在增加、越来越重视的实践课程到底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什么?这才是我们拍摄这个主题的最终目的。 5、拍摄中可行性:除了拍摄一些同学积极参与实践课的场景以外,也会有一些其他的画面,例如指导老师的指导画面、已经毕业的本专业学生的工作,以及一些细节,当然,在拍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一些同学的拒绝拍摄,因此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力通过抓拍、抢拍、偷拍、跟拍等一系列手段努力做到拍摄真实的情景。 6、结构介绍:我们的这部纪录片将采取板块式的结构,第一部分是同学们的实践课场景,第二部分是已经毕业的本专业学生的工作场景。 四、拍摄要求: 1、按照拍摄日程安排,进行有步骤的拍摄。提高时间观念。 2、小组同学之间要讲团结,讲风格,互谅互让,避免斤斤计较,产生分歧 的时候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力争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顺利的完成这 次拍摄。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批判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批判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一部以长城内外普通人的追踪、采访、记录为线索的纪录片给中国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不仅标志着“视觉语言”的到来,而且片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画面语言的彻底运用,给中国纪录片沿袭以久的“画面配解说”的创作形态划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是从《望长城》开始真正认知并开始接纳纪录片的。时间转眼间过去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大的提高,05年一部《故宫》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在艺术创作和市场开发上都做得比较成功,给时下有些萎靡的国产纪录片带来一线生机。然而,如此凤毛麟角的作品,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纪录片生产走出低谷。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一部拥有真实画面语言的纪录片,对人心灵深处的震撼是超过同样分量的报告文学或其他纪实文学体裁的,“真实”是纪录片的标签,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黄金岁月”,在纪录片如火如荼的80年代,《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纪录片播放时的收视率都曾达到30%与同时播出的《四世同堂》、《红楼梦》等热门电视剧不相上下,而纪录片《望长城》则创造出震惊电视界的崭新视听语言,可以说,在80年代电视纪录片不仅是电视界的宠儿,也曾是观众的宠儿,那麽,对比当今电视界日趋边缘化的电视纪录片,问题当然不是出在观众身上。再来看05年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的《故宫》,典型的大题材、大手笔、内容详尽、画面恢宏大气,制作方将纪录片技术和艺术的表现手法发挥到了极致,但中国只有一个故宫,我们不能期望每一部纪录片都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大题材等着我们去诠释,电视纪录片要完成向普通人物个体的回归。明确了上述两方面内容,我们也许就看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发展之路,简而言之可归纳为:以人为本、内容为王、深入生活、真实再现。 以人為本,与其他电视节目相比,电视记录片题材来源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它的主题始终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电视纪录片题材或有不同但相通的都是通过大环境下个体人物的情节变迁反映主题,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拿1991年热播的《望长城》来说,作为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望长城》始终关注的是人文主题,将镜头对准普通的中国人,讲述长城上普通人的故事,给观众印象最深也是与长城有关的普通人。带着孩子逛土龙岗却不知道脚下就是长城的李秀云;民间歌手王向荣和他的母亲;统万城惟一的住户马老汉一家等等,关注的是长城脚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其后的优秀纪录片莫不如是地以个体人物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澜为线索折射大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因此,电视纪录片的中心线索是人,要以人为本。 内容为王,电视纪录片画面再唯美、特技再逼真、手法再独特,内容缺位也会导致观众缺席,所谓内容为王,首先纪录片题材应是百姓关注、贴近生活、关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资料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 程

一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结合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 1.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片电影。重要作品1938年《延安和八路军》(袁牧之 导)反映了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重点纪录了毛泽东、朱德和八路军其他高级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那时的人力物力严重匮乏,纪录片发展速度缓慢。 2.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1958~1966文革前)这阶段是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延 续,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主要创作人员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主要任务: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和新成就。主要形式: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作品有《收租院》(北京电视台拍摄)重大意义1.突破了“报道型”新闻纪录片的僵化模式2.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3 既有“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生动性 3.十年动乱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8)被极左路线和帮派压制和束缚的时 代,公式化,概念化,题材严重狭窄手法严重僵化。状态: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优秀作品《深山养路工》吉林省铁岭地区一支活跃在深山峡谷中的铁路养路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爱护国家财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本片运用老工人的同期声讲话,以多种蒙太奇手法,制造了戏剧性效果,具有生动感人的表现力。《放鹿》《下课以后》《太行山下新愚公》等。 4.纪录片的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纪录片开始栏目化 1978年9月30日央视《祖国各地》1989年《地方台50分钟》2.作品数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样。内容: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形式: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等。3.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传媒史话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岳英杰 政治号角,宣讲主流文化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1958~1966年,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还不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风格样式单一,人力少,资源不足,纪录片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展的。当时的纪录片作为政治号角,宣传意图明显,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记录着国家领导人出访、考察、社会政治变迁等等政治事件,在这种方针政策下拍摄的佳作有《到农村去》、《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电影。 1978~1990年,纪录片得到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的提出,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与此同时电视纪录片也有了自己的天地和发展空间。纪录片的题材,作品风格、表现手法都有 着新的发展和影响。纪录片走向大众传 播,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 期间主要代表作有《丝绸之路》、《话说 长江》、《望长城》等。这些纪录片篇幅 宏伟,气势浩荡,内容丰富,深深地吸 引亿万电视观众,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 响。 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1983 年,中国和日本合拍的一部描写长江和 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一部记录片。引起

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①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为了适应观众的审美习惯,结构上 采用了“章回评书体”;②为了更好地增 强观众的参与意识,在表现手法上增设 了“节目主持人”;为了更好地遵循电视 节目播出的特殊规律,在技术上采用了 篇幅规范化和定期定时播出。《话说长江》,几乎全部都是同期声,拍成都的 茶馆,倒水的声音、小孩打呼噜的声音、说书的讲《三国演义》的声音。这样生动、生活化的纪录片《话说长江》第一次让中国人通过电视感受到了江山的壮丽与秀美,引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 又拍摄了《话说运河》、《望长城》。《望长城》被认为是纪录片实现突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679661.html,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作者:刘博群张笑岩 来源:《活力》2010年第14期 [关键词]纪录片;市场化;制作者 中国纪录片较之西方起步较晚,但现阶段已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态势。回首上个世纪纪录片 的现代化进程,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始终影响、刺激着中国纪录片的进程: 第一个因素是如何处理古与今、旧与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从纵的、历时性的角度 亦即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进化效应”。 第二个因素是如何处理中与外,主要是中与西即本土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的关系,这是从横的、共时性的角度亦即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转播效应”。 第三个因素是从上述纵与横、时与空的交叉亦即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如何处理“文”与“用”的关系,也就是纪录片与中国现实社会的关系,而在20世纪的中国,最突出的则是纪录片与政治 的关系问题,姑且称之为“功能效应”。 在中国纪录片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切理论的论争、思潮的演变、实践的成败、创作的得失(包括主题思想与形式风格的变化),都无不与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这三个问题往往是纠缠在一起才对纪录片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作用的,这叫做“文化综合效应”。 和西方纪录片一样,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新闻纪录片电影的历史,实际上可称为电视纪录片的“史前史”。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式即观察式纪录片。但其发展进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却是曲折而艰辛的。 标志着中国新纪录片进步的,不仅有理念和形式的本质转变,也有纯粹的技术的更新。数码技术的发展,使记录设备日益小型化、个人化,摄、录、编剪可以很轻松地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制作人可以更从容更自如地记录原汁原味的生活实态,它所带来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吴文光说,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个人方式,拿着像笔一样小巧的DV机,他可以像作家写作一样做纪录片,他甚至开始用DV机来做日记。这种变化已经促使许多业外人不断进入纪录片的制作行列,这意 味着很多新的可能性。 纪录片在前进,但纪录片的市场却在萎缩。比起90年代初的一派繁荣,今天的纪录片似乎长时间地处于低谷状态。中国纪录片几乎没有群众基础,这是一些纪录片制作者的共识。最雄辩 的证据就是纪录片没人放也没人看了。当年创下36%的收视率、比电视剧更火爆的上海电视台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的区分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界分 贾秀清 电视的纪录片与专题片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是我在工作中遇到频率最高的问题之一。提问者既有高等院校电视艺术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也有很多在一线从事电视节目创作的记者、编导、摄像和相关节目的管理人员。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不成问题, 似乎没有学术的深度,也似乎上升不到需要研究一番的高度,但当你被真的很认真地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个问题,并且是一个关系到电视节目创作原则、创作规律、创作类型构成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才能体会到事情远远不像问题表面所透露出来的信息那么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要在两者之间画一条清晰地易于分辨的线是困难的。 在实践者那里,往往电视纪录片就是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就是电视专题片,一切来自约定俗成、经验使然,虽不易说清但大家似乎心中自有界分:电视 纪录片就是那种注重生活原生态的纪实片,电视专题片就是比较传统的倚重解说表达、带有宣教腔的那种类型。但假如沿着这个思路再细说下去就有点剪不断理 还乱了:电视纪录片追求客观真实/电视专题片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的题 材来自客观现实/电视专题片的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 拍摆拍/难道电视专题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拍摆拍就不行吗?电视纪录片可以 尽量不用解说或少用解说/难道解说“惜墨如金”的电视专题片佳构还少吗?比 如形象电视专题片《美在广西》等。要么,也许两者的区别可能在于一些创作元 素的调度方式不同吧:电视纪录片讲究使用长镜头、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视角应该调整为人眼的平视角度、电视纪录片可以不使用音乐、电视纪录片的解说总是唠家常似的低八度……,没错,电视纪录片的确可以这样做,但反过来将这些做法放在电视专题片那边就行不通吗?不然,你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出入,任何一种创作手法并不独属于两者之中的任何一方。如此这般在具体的创作细节上寻找两者的界限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毕竟具体的创作细节是一个变数,它所具备的个性成分是不能替代普遍规律的。其结果,就是使我们的很多创作因为类型定位不清而显得不伦不类,无法做到创作中情致的始终如一。 在理论者那里,曾经有过一些对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加以区别的思考, 但其提出的界定标准与实践界的诸多模棱两可的经验性话语大同小异:要么徘徊于两者在审美表象上的差异,要么踯躅于两者在个别创作元素具体把握方式上的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电视纪录片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闻纪录、专题纪录、创新纪录、媒 介融合。从研究历史出发通过对当下纪录片生态环境、市场化问题、 话语权三大问题的现状分析归纳出体制内外纪录片发展中共同面临 的问题。世纪在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语境下中国当下的电视纪录片依 托传播学的理念从自身改造突破问题寻找出路。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市场化问题话语权传播过程引言引言研究缘起在年第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名单中华人女导演杨紫烨凭借执导的环保题材纪录短片《仇岗卫士》成功入围最佳纪录短片提名。杨紫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的时代。与“最好时代”不相称的是纪录片现状的尴尬局面翻阅电视报几乎找不到它的身影即使找到了也被安排在午夜等非黄 金时段相亲节目选秀节目竟猜节目……充斥于荧屏成为了老百姓茶 余饭后的谈资。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相比电视纪录片节目渐渐 冷清甚至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纪录片遇到了怎样的困境把电视台的资源拱手让于其他节目电视纪录片在中国为何会有此境遇它的出路又 在哪里这就是笔者写作的缘起也是重点研究的问题。纪录得益于电 影。年月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开创了电影的先河,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等影片的公开收费放映使得电影真正走入了人类世 界展示出独有的光影魅力。这些影片就像一幅幅活动的相片带有很大程度的纪实性质。而就在年电影很快登陆中国。上海、北京、香港、

台湾陆续出现电影但放映的都是外国人的影片。直到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以著名京剧艺术家谭鑫培作为拍摄对象拍下了他表 演定军山》的几个片断观众反响热烈。这预示了中国纪录片的萌芽。 而国际上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电影是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直到今天这部电影仍然充满着无穷的魔力被热爱纪录片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欣赏图本。原因就在于他开创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纪录片依托电影发展壮大在电影和电视界闯下了一番天地被全世界人民所认同。从年电视发明以后人们就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界新闻、博览社会百态。影视合流成了趋势。电视 纪录片应电视技术的成熟、媒体力量的聚合诞生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依托纪录片而崛起、发展英国的日本的在世界上在纪录片的专属领域中享有美誉。中国的电视杨紫烨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时代新浪网? 引言纪录片发从年起步至今已走过了五十三年的历史 现状又是如何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选择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作为 论文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第一新千年已进入第十一个年头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电视纪录片自身在承载内容和外在形式上都 表现出个性化、丰富化的特点通过回顾半个世纪的电视纪录史分析出每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共性站在历史的肩头才能更好的审视现在展 望未来。第二电视生态环境与纪录片发展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时代纪 录片面临着哪些问题又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话语权这些问题的探讨是 纪录片现状生存必须面对的课题。第三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复杂动态的

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发展历程

讲述中国回归历史 ——浅析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发展历程 【摘要】纪录真实,讲述历史。“纪录片”作为大众传播的众多手段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中国纪录片至今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其中,有过万人空巷的繁荣,也有过被人遗忘的落魄。本文通过从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现状、成就、存在的问题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朴实的态度对中国纪录片进行全新的思考,希望中国纪录片真正可以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心里,走的更远。 【关键词】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前景;现状;问题 0.引言 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成立,使冰封多年的中国纪录片市场开始回暖。随着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播,更是迎来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春天。但是面临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中国优秀纪录片资源的匮乏、不完善的市场机制、题材的单一等都是中国纪录片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如何让中国纪录片市场更有生命力,更长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纪录片 1.1什么是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1.2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纪录片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期间,随着记录电影逐渐被定位为艺术性的电影,它在电影大家庭中也获取了一个新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有三种倾向:异国风情纪录片、直接记录现实的纪录片、编辑性纪录片。 1.3纪录片的价值与意义 纪录片是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真实而非虚构的,他的本源在于逝去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像人文社会纪录片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以及现实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而从这些状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得影子,并从中学习到如何去面对生活,纪录片从宏观角度来说提供了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 2.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2.1建国初期,新闻纪录与宣讲主义(1958年——1966年)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起始于1958年——1966年文革前,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与新闻片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报道的更详细一点,更长一点,基本上是新闻纪录电影的延续。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这一天的节目除了新闻报道外,还有一部纪录影片《到农村去》,同年,该台播放了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主要反映河南信阳地区人民抗旱坚持生产的事迹。当时,纪录片作为政治传播手段,宣传意图明显,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报道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记录社会政治变迁等等政治事件。 当时的佳作有《到农村去》、《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电影,1963年李俊导演的影片《农奴》,反映了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的苦难生活,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1966年陈汉元编

电视纪录片分析

电视纪录片分析《再说长江》——审美的诗意栖居 美学境界的追求,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也是纪录片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作为集合了多种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的电视艺术形态,电视纪录片已经在多个层面上拓展和延伸了其美学范畴。我国近几年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多种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更加体现出此点。《再说长江》、《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就是最好的代表。 作为一种艺术,美学上的价值一直是纪录片追求的目标。不管是崇尚“真实就是力量”的纪实美学,还是信奉唯美的超现实主义美学,都体现了纪录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我们仅以《再说长江》为例,从音响和画面等角度切入,对其美学价值的内外在表现做一分析。正是在整合了传统的人文理念和先进的电视技术之后,《再说长江》才将审美的意境得以延伸、拓展,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使观众体验了千变万化的审美感受。 音响——拓展审美空间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生动地描述了声音世界:“在空气中总是不乏轻微地运动,这种运动为我们的听觉给自然界添上新的生命;树叶萧飒作声——这种微风几乎使人觉察不出,树木好像活了起来,……于是大自然变得气象万千,生动活泼,到处都是轻快的嚅嚅之声,到处都是活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番描述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音响当中的一个侧面,而在《再说长江》中为我们勾勒的是更为宏大更为震撼的“活动着的声音”,是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完美结合的统一体。 一、传承经典营造历史归依感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之歌》,一首大气磅礴的赞歌,一首浓浓深情的颂歌,正是这首歌使人们催生出无限的奋斗豪情,正是这首歌使神州书写出绚丽的诗篇。经过20年的积淀,经过20年的升华,《长江之歌》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因而《再说长江》的主题曲仍然沿用这首歌,从创作的角度看,这是它与《话说长江》的延续性承接,这不仅为观众营造出回归历史、情感归依的意境,也是在声音元素上渲染、突出长江源源不断的生命本质,是在表现手法上将有形的线谱形式转化为无形的鼓舞形态,从而成功地实现了20 年艺术的承接,影像的延续。 从观众的感知层面来分析,《长江之歌》再次拉近了观众与长江的距离,仿佛长江就在你我心中流淌,奔腾不息的江水与跃动的音符一起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一起将观众的接受心理、审美需求转化为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对祖国的热情歌颂。这样在无形中唤起观众的亲近心理,在20年前《话说长江》影像的回忆中对20年后的长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二、编织旋律制造多项和谐感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运用不同旋律的音乐配合镜头的节奏,契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在《再说长江》第20集《江湖武汉》中,追溯久远、神秘的历史时,运用稳健、有力的音响加以烘托,从而达到对历史的再梳理。在介绍汉口形成的一段中,交响乐沉稳、厚重,寓意着500年前汉水从秦岭走来,带着对长江的皈依感走来,脚步和缓而奔放。在介绍1954年武汉人民战胜大洪水,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兴然题写“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时,伴着《长江之歌》交响乐的明快、雅致,为观众展现了武汉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崭新大武汉,乃至全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 在《再说长江》第30集《时速上海》中,轻快、跃动的旋律勾勒出上海充满青春、激情的都市风貌,南京路、人民广场、新天地是上海时代变迁的标志,在这几部分的介绍中,音响运用集中体现出上海发展的高起点、高速度和高效率;起伏有致、自然流畅的钢琴曲,将“精彩上海”的绚丽华采、“超越3号”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验开发和商运磁悬浮列车的高速行驶演绎成上海发展交响曲中最为高

中国纪录片演变

中国纪录片演变 影视纪录片为已经流逝的20世纪存储了巨量珍贵的影像文献,从传 播人类文明的意义上说,纪录片功莫大焉!欣逢世纪交替,我们有必 要对中国纪录片创作和传播的演变轨迹作一番梳理,在总结历史经验 的基础上,以前瞻的姿态跨入21世纪。 演变之一摘要:传播途径的变迁 和故事片相比,纪录片先天具有非商业性、公益性的特征。就传播途 径来说,纪录片享受的便利远较故事片逊色,一般在商业院线作为 “加片”插映,才有机会和观众见面。这里既有放映商牟利的考虑, 也有观众欣赏习惯的因素。不过,自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电视媒介 在世界的兴起,纪录片的传播途径一下子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因为 电视进入千家万户,覆盖面极广,业内人士认为“电视业即使在最初 几年对纪录片所做的贡献,就超过电影业60年的总和”!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个电视机构——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载入中国电视史册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是《首都人民庆祝建国9周年》,该片系使用16毫米电影摄影机拍摄而成。此后差不多有20年之久, 在电视里播出的新闻纪录片基本上都依靠电影老大哥的慷慨援助。一 方面,由新影厂长期向电视台提供《新闻简报》等片源;另一方面, 从电影厂、电影学院转(毕)业的中国第一代电视工作者在摄制电视 新闻纪录片时,不但拍摄装备沿用电影的全套器材,连制作观点也是“电影化”的,表现出“用电影方式制片,用电视手段传播”的不协 调状态。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介,其功能和潜力当初远未得到发挥,仅 仅起了“家庭电影院”的效用而已。 1978年前后,中国电视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起飞,电视纪录片创作也日趋繁荣。尤其中心电视台在1978年底率先从日本引进ENG设备 之后,由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构成的电子新闻采集方式,很快替代 了原先的16毫米电影胶片拍摄,大大解放了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的 生产力。和此同时,以往处于垄断地位的新闻纪录电影遭遇了新的挑

电视纪录片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的特性 时至今天。曾经依靠跟拍、同期声、长镜头等纪实手法为自己打天下的纪录片因为经常流于冗长和平庸而失去了大众的青睐。" 那么,纪录片足以打动人的特性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一些相关概念。首先,我们碰到的理论堡垒是"真实"。这可以说是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最感困惑也最难把握的一个命题。 一、 当代中国的纪录片运动是以对"真实"的追求开始的。但是所谓"真实"其实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这就是在何种程度上有效的价值观念。"客观真实"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从哲学意义上说,"客观真实"只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它强调用"摹写"的方式使主客观达到统一的理论,其缺憾在于它忽视了观察者,忽视了观察者的观察视野对结果的影响,而实际上任何一个观察者都必须立足于地球,立足于他的文化背景,立足于他的个体经验,这在哲学解释学中被称为"合法的偏见",这种"合法的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揭示人在历史中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对于一个客观事物来说,并不存在惟一具有真实意义的描述,真实需要多元的描述,事实与事实的关系是多元的。只要这种观察者的角度是存在的,是现实合理的,它就是有效的,实际上,如果我们一定要按照"客观真实"再现真人真事的话那也未必做得到。当镜头对准一个人时,他的一举一动是否在于他真实本意的自然流露,其中有几分即兴表演的成分?

事物的出现、发展、结束是一个相对过程,必须有主客体同时介人才能成立。为此,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真实"实际上包含着两重意义,一是客观真实,源于客观真实又高于客观真实的概念,它更注重的是价值二是价值真实,其中,价值真实更应该被强调。从某种角度上说,纪录片的文化意义其实就是它的价值意义。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价值意义正是我们选题、拍摄和剪辑的重要标准。 纪录片当然是对一个真实事件的纪录行为。但它同时又是作者的创作行为,它是人类的文化产品和传播产品。实际上,纪录片的创作行为应该在拍摄之前,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全片拍摄之前的创造行为,它建立在对拍摄任务、材料的理解和接触上。二是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地超前创造,一个新的现象。一个新认识,马上产生一个新的拍摄计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拍摄。从这个角度上说,"纪录"实际上是一种手法,它旨在使整个片子看起来有"真实感",从而促使受众接受作者的 思想。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真实加上"圈套"。这里的"圈套"指的是创作者为拍摄对象人为设置的情境。它并不是要拍摄对象去表演,而是让拍摄对象在这个情境中被动地但是自然地表现出它应有的反映。这个过程正如格里尔逊所说的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美国纪录片大师怀斯曼就经常依据对象的大体走向,为他设计一个客观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作出应有的反应。与此同时。他也经常不按生活的自然流程来剪辑和结构他的片子,而是使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形式来表现,他将这种表现称之为"对现实的一种虚构",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