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复习第二版

中药药剂学复习第二版
中药药剂学复习第二版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使用)

第一章绪论

【掌握】

1、中药药剂学的概念、性质与任务;

2、中药剂型的分类、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药剂学常用名词术语。【熟悉】

中药药剂学工作的依据(药典、部颁药品标准、药事法规、GMP等)。

第二章中药调剂

【掌握】

1、处方的概念、种类;

2、处方调配程序与注意事项;

3、毒性药与配伍禁忌;药物的并开与脚注。

【熟悉】中药“斗谱”排列的一般原则,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药剂卫生

【掌握】

1、F0值的物理学与生物学意义;

2、常用的灭菌方法和主要防腐剂的正确使用;

3、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

【熟悉】

1、制药卫生的意义与基本要求;

2、防止药剂污染的主要途径;

3、常用灭菌方法的原理与特点。

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掌握】

1、粉碎与筛析的目的、基本原理;

2、常用的粉碎方法;

3、粉末的分等、混合的目的、原则、混合的方法与设备;

4、制粒的目的、方法及其设备。

【熟悉】

1、粉碎、筛析常用机械的基本构造、性能、适用范围、使用的基本规则,

2、粉体的基本性质。

第五章散剂

【掌握】

1、散剂的概念、特点、分类、质量要求;

2、普通散剂、含毒性药物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散剂、含液体药物散剂、眼用散剂等的制备原则和方法。

【熟悉】散剂的质量检查、包装与贮存。

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

【掌握】

1、中药浸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与选用;

3、各种分离方法的特点与选用;

4、常用的精制方法的原理与选用。

【熟悉】

1、常用浸提设备的构造、性能与保养;

2、中药浸提常用溶剂与浸提辅助剂;

3、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第七章中药提取液的浓缩、干燥

【掌握】

1、影响药液浓缩效率的因素;

2、常用的浓缩方法、原理及其选用;

3、影响干燥的因素,常用的干燥方法、原理及其选用。

【熟悉】常用的浓缩设备、干燥设备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

第八章浸出药剂

【掌握】

1、浸出药剂的概念、特点、分类、质量要求;

2、汤剂、中药合剂、糖浆剂、煎膏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概念、应用

特点、制备工艺与质量要求。

【熟悉】

1、各种浸出药剂剂型的处方组成;

2、浸出药剂的剂型选择与工艺设计;

3、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

4、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

第九章液体药剂

【掌握】

1、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结构特点、分类、性质、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

2、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3、真溶液型、胶体型、乳剂型、混悬型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处方组成

与制备方法。

【熟悉】

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2、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3、乳剂形成的原理及其稳定性;

4、混悬液的稳定性;

5、液体药剂的附加剂;

6、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混悬液的质量评定。

第十章注射剂

【掌握】

1、注射剂的概念、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处方设计、工艺流程(溶液型的)、热原的性质、污染热原的途径及除去的方法、热原的检查方法、注射剂的附加剂、渗透压的计算;

2、注射剂的溶剂;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注射用水的制备方法;输液剂、滴眼剂的概念、处方组成、质量要求与制备方法;注射用混悬液、乳剂、粉针剂的质量要求与制备方法。

3、中药注射剂原料准备、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熟悉】

1、注射剂用油、注射用其他溶剂的质量要求;

2、输液剂、滴眼剂的概念、处方组成、质量要求与制备方法;

3、注射用混悬液、乳剂、粉针剂的质量要求与制备方法。

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掌握】

1、软膏剂、硬膏剂、橡胶膏剂的概念、分类、特点;

2、软膏剂、硬膏剂、橡胶膏剂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熟悉】

1、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凝胶剂、巴布剂、糊剂、涂膜剂及透皮贴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

第十二章栓剂

【掌握】

1、栓剂的含义、分类、作用特点、质量要求;

2、栓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吸收的因素;

3、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过程和操作要点;置换价的概念、应用与计算方法。

【熟悉】

1、理想栓剂基质应具备的条件;

2、常用栓剂基质的种类、性质及选用的原则;

3、栓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第十三章胶剂

【掌握】胶剂的概念、分类、作用特点、质量要求。

【熟悉】胶剂原辅料的种类、选择与处理;胶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第十四章胶囊剂

【掌握】

1、胶囊剂的概念与分类;

2、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囊材的组成、制备方法。

【熟悉】

1、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质量评定;

2、肠溶胶囊的特点与制法。

第十五章丸剂

【掌握】

1、丸剂的概念、分类;

2、各类丸剂赋形剂的种类、处理方法、规格及选用原则;

3、各类丸剂的特点;泛制法、塑制法、滴制法制备丸剂的方法、基本理论与技能。【熟悉】各类丸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评价方法。

第十六章颗粒剂

【掌握】颗粒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质量要求、制备方法。

【熟悉】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第十七章片剂

【掌握】

1、片剂的概念、特点、分类与应用;

2、片剂的质量要求;

3、常用辅料的种类、性质与应用;

4、中药片剂的一般制法;

5、片剂包衣的目的、包衣工艺与种类。

【熟悉】

1、压片机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保养;

2、压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片剂的质量检查。

第十八章气雾剂与气压剂

【掌握】

1、气雾剂与气压剂的概念、种类与特点;

2、气雾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熟悉】

1、气雾剂的组成;

2、药物经肺吸收的机理。

第十九章其他剂型

【掌握】膜剂的概念、特点、处方组成、制备方法与临床应用。

【熟悉】

1、各类其他剂型的处方组成及制备方法;

2、丹药的特点、制备方法。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新技术

【掌握】

1、β-环糊精包合技术;

2、单凝聚法、复凝聚法微型包囊技术;

3、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

【熟悉】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的含义、作用特点、制备方法。

第二十一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掌握】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方法及有效期的求算。

【熟悉】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常用的稳定化措施。

第二十二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掌握】

1、生物药剂学的概念、研究的基本内容;

2、药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的基本内容;

3、生物利用度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4、溶出度测定的意义与方法。

【熟悉】

1、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影响制剂疗效的剂型因素;

3、常用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意义与求算;

4、药物动力学与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十三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熟悉】

1、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概念;

2、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3、药剂学配伍变化内容。

第二十四章中药新药的研制

【掌握】

1、新药的概念;

2、中药、天然药物的注册管理规定;

3、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意义与指导思想。

【熟悉】

1、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程序与方法;

2、新药报批程序;

3、新药的监测管理与技术转让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

1.物理灭菌法:利用温度、干燥、辐射、声波等物理因素杀灭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2.串料粉碎: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黏液质的

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如乳香、没药、黄精等。

3.串油粉碎: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中药陆续掺入,

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需串油粉碎的中药主要是种子类药物,如桃仁。

4.蒸灌粉碎: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他中药

陆续掺入,经干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

5.制粒:指往粉末状的药料中加入适宜的润湿剂和黏合剂,经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

的颗粒状物体的操作。

6.打底套色法:指将量少的、色深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为基础,再将量多的,色

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研钵,轻研混匀的方法。

7.等量递增法: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

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8.水提醇沉淀法:先以水为溶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去除提取液中

的杂质的方法。

9.表面活性剂:指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

10.HLB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

11.起昙:起昙是指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溶液突然浑浊,

冷后又澄明。开始变浑浊的温度点称为昙点。

12.絮凝:指由于δ电位的降低促使液滴聚集,出现乳滴聚集成团的现象。

13.转相:O/W型转成W/O型乳剂或者相反的变化称为转相。

14.破裂:指乳剂絮凝后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的现象。

15.热原: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

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性热源。药剂学上的“热源”通常是指细菌性热原。

16.膏药:指中药、食用植物油与红丹或宫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

贴敷的外用制剂。

17.融变时限:指用于检查栓剂、阴道片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的融化、软化或溶散情况

的方法。基质吸附率:指1g固体药物制成填充胶囊的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

19.崩解时限:本法系指用于检查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的崩解情况。(片剂、胶囊)

20.溶出度:指药物在规定介质中从片剂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21.固体分散剂:指药物与载体混合制成的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物。

22.缓释制剂:指用药后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23.生物药剂学:指通过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

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24.药物动力学:指应用动力学的原理,定量地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

程的动态变化规律。

25.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与速度。

26.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二、简答题

1.简述物理灭菌的含义,并写出5种常用的物理灭菌法。

答:含义:利用温度、干燥、辐射、声波等物理因素杀灭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用方法:(1)干热灭菌法:包括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2)湿热灭菌法:包括热压灭菌、流通蒸汽灭菌、煮沸灭菌和低温简写灭菌(3)紫外线灭菌法(4)微波灭菌法(5)辐射灭菌法

2.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答:(1)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药物与介质的性质(3)蒸汽的性质(4)灭菌时间

3.药材粉碎的目的

答:(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便于调剂和服用(3)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4)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如片剂4.片剂中药物制粒的目的

答:(1)细粉流动性差,制成颗粒可改善其流动性(2)多组分药物制颗粒后可防止各成分的离析(3)防止生产中粉尘飞扬及(4)在片剂生产中可改善其压力的均匀传递

5.影响浸提的因素

答:(1)中药粒度(2)中药成分(3)浸提温度

(4)浸提时间(5)浓度梯度(6)溶剂的PH (7)浸提压力

6.什么是表面活性剂?按照其水中解离性可分哪几类?

答: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分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离子的种类又分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7.试述有些表面活性剂的起昙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答:起昙是指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溶液突然浑浊,冷后又澄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于水呈氢键结合,开始可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而温度升高达到昙点后,氢键受到破坏,分子水化力降低,溶解度急剧下降,故出现混浊或沉淀。

8.简述乳浊液不稳定现象的种类,并分析产生的原因。(重点)

(1)乳析(分层)——两相密度差大,液滴半径大,外相粘度小。(2)絮凝——表面电荷被中和。(3)转相——乳化剂类型的改变,相体积改变;(4)败坏——外界因素(光热空气等)及微生物的作用使乳浊液的成分发生变化。

9.简述热原的含义、组成及基本性质

答: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是由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具有水溶性、耐热性、滤过性、不挥发性、在水溶液中带有电荷等特性。

10.软膏剂的基质应具备哪些要求?

答:(1)适当的稠度,润滑,无刺激性(2)性质稳定(3)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吸收(4)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5)易清洗,不污染衣物

11.试述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

答: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有两条,分别是:(1)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首过作用后进入大循环(2)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揢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静脉,直接入大循环,发挥全身作用。

12.胶囊剂的特点

答:(1)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3)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4)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5)可弥补其他机型的不足(6)可使胶囊剂着色,外壁印字,利于识别

13.不宜制成胶囊剂的情况

答:(1)药物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因能使胶囊壁溶解(2)易溶性药物如氯化钠,以及剂量小的刺激性药物,因在胃中溶解后局部浓度过高而刺激胃黏膜(3)易风化药物,因可使胶囊壁软化(4)吸湿性药物,因可使胶囊壁过分干燥而变脆

14.硬胶囊剂的药物填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定量药粉在填充时常发生小量的损失而使最后的含量不足,故在配方时应按实际需要量多准备几粒的分量(2)填充剂量小的药粉,尤其麻醉、毒性药物,应先用适当的稀释剂,混合后填充(3)易引湿或混合后发生共熔的药物,可根据情况分别加入适当的稀释剂,混合后填充(4)疏松性药物小量填充时,可加适量乙醇或液状石蜡混匀后填充(5)中药浸膏粉,应保持干燥,添加适当辅料混匀后填充

15.如何根据药材的性质选用不同的炼蜜?

答:①黏性较强的药材,应选用嫩蜜,如含较多油脂、黏液质、胶质、糖、淀粉、动物组织的药材②多数药材的黏性适中,宜使用中蜜③黏性差的药材,选用老蜜,如矿物质或纤维质药材

16.滴丸的主要特点

答:(1)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2)生产车间无粉末,有利于劳动保护,设备简单,生产工序少,生产周期短,自动化程序高,生产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3)滴丸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4)用药部位多,可口服、腔道用和外用,可起长效作用(5)滴丸载药量小,相应含药量低,服药剂量大

16.试述片剂薄膜衣的物料必须具备的性能及其组成

答:(一)必须具备的性能:①能充分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介质中,易于包衣操作②必须在要求的PH条件下溶解或崩解③能形成坚韧连续的薄膜,且美观光洁、对光线、热、湿均稳定④无毒、无不良反应的气味⑤能与色素及其材料混合使用

薄膜衣物料的组成①成膜材料②溶剂③增塑剂④着色剂和掩蔽剂

17. 哪些药材要求进行溶出度检查?

答:(1)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2)与其他成分容易相互作用的药物(3)久贮后易变为难溶物的药物(4)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

18.简述药物经肺吸收的机理

答:(1)肺泡管为很薄的组织,肺泡由单层细胞构成,因此药物极易穿过或到达肺泡。(2)肺泡总面积是人体表面的25倍,肺泡总数达3亿—4亿个,总表面积月200平方米,而肺泡的毛细血管总面积达100平方米,吸收面积大。

19.缓释制剂的含义及特点

答:缓释制剂的含义:指用药后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特点:(1)减少服药次数、减少用药总剂量(2)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峰谷现象

20.β-环糊精包和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答:①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②增加药物的溶解度③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④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减少刺激性与毒副作用⑤调整释药速度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三、计算题

1.渗透压的调整方法:冰点降低数据法和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1)冰点降低数据法

概述:血浆的冰点为-0.52,因此人很溶液,只要其冰点降低为-0.52,即血浆等渗。

例子:用氯化钠配置等渗溶液100ml,需用氯化钠多少?

解:氯化钠溶液的冰点降低为0.58,设氯化钠等渗溶液的浓度为x%,

则:1%:x%=0.58:0.52,得x%=(0.52×1%)/0.58=0.9%(g/ml)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概述: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1g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数,用E表示。

例子:取硫酸阿托品2.0g,盐酸吗啡4.0g,配置成注射液200nl,需加氯化钠多少,才能使之成为等渗溶液。

解:硫酸阿托品的E值为0.13,盐酸吗啡的E值为0.15.

处方中硫酸阿托品与盐酸吗啡相当于氯化钠的量为:0.13×2+0.15×4=0.86

故使上述注射液200ml成为等渗溶液时所需添加氯化钠的克数为0.9%×200-0.86=0.94g 2.置换价的计算

概述: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的比值。

置换价的计算公式:f=W/G-(M-W),G为纯基质栓平均重,W为含药栓中平均含药量,M为含药栓平均重,M-W为含药栓中基质的重量,G-(M-W)为两种栓中基质的重量之差,即与药物同体积基质的重量。

例子:制备鞣酸栓50粒,每粒含鞣酸0.2g,用可可豆油为基质,孔膜重量(纯基质的重量)为2.0,鞣酸对可可豆油的置换价为1.6.求需基质多少g?每栓的实际重量是多少克?

解:(1)先求含药栓每粒的实际重量

由f=W/G-(M-W)得,M=(G+M)-W/f=(2+0.2)-0.2/1.6=2.075g

即每粒栓的实际重量为2.075g

(2)每50粒鞣酸栓所需基质重量

2.075*50-0.2*50=9

3.75g

3.经典恒温法:公式lgK=-E/2.303RT+lgA。其中-E/2.303RT为斜率,先根据求出E值,再根据题目所给的T值求出K值,最后根据公式t 1/2=0.1054/K,和t0.9=0.693/K求出半衰期和有效期。

4.一级反应常用公式:lgC=-Kt/2.303+lgCo和t 1/2=0.1054/K, t0.9=0.693/K

5.表观分布容积:V=X/C,X为体内药量,V为边关分布容积,C血药浓度。

6.加醇量的计算方法:C实=C测+(20-t)×0.4

四、选择、填空

1.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中药药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剂型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制剂

调剂: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置,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称调剂

中成药:指以中药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

2.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答:东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唐代显庆四年有政府组织编创并颁布的《新修本草》,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

宋朝所著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剂方典。

3.给药途径不同,体内吸收速度不同: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皮肤给药

4.空气洁净技术

答:空气洁净技术一般可分非层流空调系统和层流洁净技术。

(1)非层流型空调系统的气流运动形式是乱流,其特点是设备费用低,安装简单,但使用时不易将空气中的尘粒除净,只能达到稀释空气中尘粒浓度的效果。其洁净度可达到10万级或1万级标准。

(2)层流洁净技术的气流运动形式是层流,其特点是①层流是一种粒子流体连续稳定的运动形式②室内空气不会出现停滞状态③外界空气已经经过净化,无尘粒带入室内,可达到无菌要求④洁净室或洁净区域产生的污染物,能很快被气流带走或自行除尘⑤可避免不同药物粉末的交叉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废品率

根据气流方向可分为:水平层流和垂直层流.其洁净室的洁净度可达到100级.

洁净区:100级、1万级

控制区:10万级一般生产区:30万级

100级:注射剂的配液滤过灌封分装

10000级:须滤过除菌但不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无菌制剂

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注射剂+滴眼剂+不能灭菌的口服液的配液滤过灌封100000级:片剂、胶囊、丸剂、口服和外用原料药

5.F与Fo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答:D值的定义:在一定灭菌温度下被灭菌物品中的微生物数减少90%所需的时间.D值愈大表明微生物抗热性愈强,需要加热灭菌较长时间才能将其杀死.

Z值: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对特定的微生物灭菌时,降低一个lgD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F值:在一定温度下,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Fo值:在一定灭菌温度,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一般规定Fo值大于或等于8.0,为增加安全系数,实际控制时应增加50%,以Fo值大于或等于12为宜。

6.化学灭菌法: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臭氧。

物理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滤过灭菌、紫外灭菌各自适用范围,常用抑菌剂(重点,由于内容多,请看书,)

7.常用的粉碎机械

柴田式粉碎机:适用于黏软性、纤维性及坚硬的中药的粉碎,但对油性过多的药料不适用。(2)万能磨粉机:,用于根、茎、皮类等中药,干燥的非组织性药物,结晶性药物及干浸膏等的粉碎。不宜于粉碎含大量挥发性成分、黏性强或软化点底且易发黏的药物。

(3)球磨机:球磨机适用于粉碎结晶性药物(如朱砂、硫酸铜)、树胶(如桃胶)、树脂(如松香)及其他植物中药浸提物的浸膏(如大黄浸膏等)可防止吸潮;

常用粉碎方法:(重点)

(一)单独粉碎与混合粉碎单独粉碎:适合贵重细料药材、毒性药材、刺激性药材

氧化性药物与还原性药物、细小种子(车前子)

混合粉碎:中药多采用;适合粘性强的药材(熟地、桂圆、麦冬)(详细请看书)

(二)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

1.干法粉碎大多数药材、化学药品、固体辅料等采用此法

2.湿法粉碎药物与适量的液体一起粉碎药物在选中的液体中必须稳定、不影响药效。加液研磨、水飞法。

水飞法:朱砂、珍珠、炉甘石、滑石粉等矿物、贝壳类;但水溶性药物不宜。

加液研磨法:打潮—麝香,轻研冰片重研麝香

(三)低温粉碎

控制粉碎过程中药材的温度,增加物料的脆性,提高粉碎效率,获得更细粉末。适用于:–1.树胶,树脂等常温下粉碎困难物料

–2.富含糖分,黏性的药物

–3.需保留挥发性成分

《中国药典》规定了六种粉末规格

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

一般散剂 --- 通过六号筛

儿科、外用散剂 --- 通过七号筛

煮散剂 --- 通过二号筛

眼用散剂 --- 通过九号筛

剂量在0.01-0.1g者,可配制10倍散(取药物一份加入赋形剂9份);如剂量在0.01g以下,则应配成100或1000倍散。倍散配制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稀释混匀后备用。

10.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药筛是指按药典规定,全国统一用于药剂生产的筛。可分为编织筛和冲眼筛,目前制药工业上常以目数来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多以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孔来表示。

11.粉末的分等:为了控制粉末的均匀度,《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了6种粉末规格。(1)最粗粉(2)粗粉(3)中粉(4)细粉(5)最细粉(6)极细粉

1号筛:10目 5号筛:80目 6号筛:100目 9号筛:200目

微粉的密度与空隙率的几个概念(理解)

真密度:指除去微粒本身的空隙及粒子之间的空隙占有的容积后求得物质的容积,并测定其质量,再计算得到的密度,通常用气体置换法求得。

粒密度:指除去粒子间的空隙,但不排除粒子本身的细小孔隙,测定其容积而求得的密度称为粒密度,可用液体置换法求得。

堆密度:指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

孔隙率:微粉中的孔隙包括本身的孔隙和微粒间的空隙。其孔隙率是指微粒中孔隙和微粒间的空隙所占的容积与微粉容积之比。

8.微粉的流动性

一般以休止角或流速来表示粉体的流动性:休止角小和流速快都表明粉体流动性好。当休止角小于40度时,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

12.散剂的特点:表面积较大,因此具有易分散、凑效快的特点。(详细请看书)

13.分剂量方法: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等量递增法解释,重点)

14.特殊散剂及其特点(重点)

答:(一)含毒性药物的散剂:毒性药物的应用剂量小,称量不准,易致中毒。为保证复方散剂中毒性药物的含量准确,多采用单独粉碎再以配研法与其他药粉混匀,如九分散中马钱子粉与麻黄等,其余药粉以等量递增法混匀。

(二)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三)含液体药物的散剂:在复方散剂中有时含有挥发油、酊剂、流浸膏、药物煎汁等液体

组分,应根据液体药物性质、剂量及方中其他固体粉末的多少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四)眼用散剂:指施于眼部的散剂,《中国药典》规定应通过九号筛,以减少机械性刺激;

另外眼用散剂应要求无菌。

14.中药的浸提:浸提是指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使中药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浸出的

操作。中药的浸提过程一般可分为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5.常用浸提方法的运用特点

(1)煎煮;(2)浸渍;(3)渗漉;(4)回流;(5)水蒸气蒸馏。

答:(一)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湿、热较稳定的中药。

浸渍法可分为:冷浸渍法、热浸渍法、重浸渍法。适用于黏性药物、无组织结构的中药、新鲜及易于膨胀的中药、价格低廉的芳香性中药。不适用贵重中药、毒性中药及高浓度的制剂。

(二)渗漉法: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和逆流渗漉法。渗漉法属于动态浸出,即溶剂相对药粉流动浸出,溶剂的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安全。故使用于贵重中药、毒性中药及高浓度制剂;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重要、无组织结构的中药不宜选用。

渗漉法:(重点)单渗漉法如下:

1.中药粉碎的粒度以中等粉或粗粉为宜

2.药粉装填之前先用溶剂润湿,使其充分膨胀

3.装筒时要分次装,并层层压平

4.装筒后要排除筒内剩余空气,关闭活塞、浸没药面数厘米,加盖放置24~48小时

5.流速:1~3ml/min,收集85%初漉液另存,续漉液浓缩后与之合并。

(2)重渗漉法:是将多个渗漉筒串联,渗漉液重复用作新药粉的溶剂,进行多次渗漉以提高渗漉液浓度的方法,避免了有效成分受热分解或挥发损失。

(三)回流法可分为:回流热浸法和回流冷浸法。其使用于受热易被破坏的中药成分的浸提。

(四)水蒸气蒸馏法:此法使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蒸汽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又难容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如挥发油。

(五)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同时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密度接近于液体,黏度接近于气体。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一)沉降分离法(重力)

(二)离心分离法(离心力)

(三)滤过分离法

16.滤过的方法及其原理

答:(一)常压滤过

(二)减压过滤,常用布氏漏斗、垂熔玻璃滤器。布氏漏斗适用于黏稠性料液和含不可压缩性滤渣的料液,在注射生产中,常用于滤除活性炭。垂熔玻璃滤器使用于注射液、口服液、滴眼液的精滤。

(三)加压滤过:分为压滤器和板框压滤机。压滤器使用简便,运用较广。板框压滤机适用

于黏度较低,含渣较少的液体密闭滤过。

(四)薄膜滤过:指利用对组分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实现混合物组分分离的一种方法。它是以薄膜为滤过介质,有微孔滤膜滤过(mm)和超滤(nm)。

常用精制方法:

水提醇沉淀法:(1)概念指先以水为溶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的方法。(2)甲醇的方式:分次醇沉或以梯度递增方式逐步提高乙醇浓度的方法进行醇沉,有利于除去杂质。

含醇量50%~60% 除淀粉、多糖等杂质

> 75% 除蛋白质等杂质

>80% 除蛋白质、多糖、无机盐等杂质

含醇量计算(重点)

现有已浓缩的水提液1000ml,要在50%的含醇量下醇沉,需要加入95%的乙醇多少ml?

设:需要加入95%的乙醇 X ml

95%X/1000+X=50% 解得X=1111。11

醇提水沉法:先以适当浓度的乙醇提取药材成分,再加适量的水,以出去不溶性成分。

适用对象:蛋白质、粘液质、多糖等杂质较多药材的提取精制。

17.传热温度差(△tm)的影响:蒸发操作过程中,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料液浓度增加,

其沸点逐渐升高,会使△tm逐渐变小,蒸发速率变慢。

18.浓缩方法与设备的特点

答:(一)常压蒸发:指料液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蒸发的方法。若待浓缩料液中的有效成分是耐热的,而溶剂又无燃烧性,无毒害,无经济价值,可用此法进行浓缩。

(二)减压蒸发:指在密闭的容器内,抽真空降低内部压力,使料液的沸点降低而进行蒸发的方法。其能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但是料液沸点降低,其汽化潜热随之增大,即减压蒸发比常压蒸发消耗的加热蒸气的量要多。

(三)薄膜蒸发:指料液在蒸发时形成波哦,增加气化表面进行蒸发的方法。其特点是蒸发速度快,受热时间短;不受料液静压和受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连续操作;能将溶剂回收重复利用。

(四)多效蒸发

20.干燥的基本原理

答:(一)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结晶水:结晶水是化学结合水,一般用风化方法去除,在药剂学中不视为干燥过程。如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玄明粉。

结合水:指存在于细小毛细管中的水分和渗透到物料细胞中的水分。此种水分难以从物料中去除。

非结合水:指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润湿水分;粗大毛细管中水分和物料孔隙中水分。此种水分与物料结合力弱,易于去除。

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某物料与一定温度、湿度的空气相接触时将会发生排除水分或吸收水分的过程,直到物料表面所产生的蒸气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相等为止,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此时物料中所含的水分称该空气状态下物料的平衡水分。

物料中所含的总水分为自由水分与平衡水分之和,在干燥过程中可以出去的水分只能是自由水分,不能出去平衡水分。

(二)干燥速率与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干燥面积上被干燥物料中水分的气化量。干燥速率取决于内部扩散和表面气化速率,可用干燥速率曲线来说明。

21.干燥的方法

(一) 烘干法

原理: 静态干燥,干燥速度不宜太快(假干现象)

优点:适用于各类物料干燥、干热灭菌

(二) 真空(减压)干燥

原理:湿物料置密闭容器中,加热同时抽取空气减压至规定压力、直至物料干燥

适用:热敏性物料或高温下易氧化物料;排出气体有使用价值需回收利用、有毒害、有燃烧性的物料

(三)喷雾干燥(流动化干燥)

原理:将一定比重的液态物料喷射成雾状液滴落于一定流速的热气流中干燥成粉状或颗粒状制品,适用热敏性物料、成型制剂

(四)沸腾干燥法(又称流床干燥)

原理:动态干燥;湿颗粒在热空气流中悬浮,成流化态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干燥成干颗粒。优点:速度快、热利用率高、适用于湿粒性物料如片剂、颗粒剂、水丸、微丸的干燥。(五)冷冻干燥法

原理:是将被干燥液体物料冷冻干燥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利用冰的升华性能,使物料低温脱水而达到干燥目的的方法。

适用于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变质、极不耐热物品,如抗生素、血浆、血清、青霉素、天花粉等。

(六)红外线干燥法

原理:含水物料分子吸收远红外线电磁波产生强烈振动转变为热能驱除水分气化而干燥。

应用:主要用于口服液及注射剂安瓿的干燥。适于热敏性物料干燥,尤适用于中药固体粉末、湿颗粒及水丸等物料的干燥。

(七)微波干燥法

原理:含水物料内部水分子强烈吸收微波能量不断的迅速转动发生剧烈摩擦运动转化为热能使物体本身被加热干燥。

优点:微波穿透力强,有灭菌作用,适用于饮片、蜜丸、水丸、袋泡茶等。

特殊中药的处理(重点)

先煎:矿石、贝壳、角甲类质地坚硬的中药;有毒的中药和部分植物药(石斛)。

后下:气味芳香(多含挥发油)中药、活性成分对热不稳定的中药(钩藤、大黄)。

包煎:花粉类(蒲黄)和含淀粉、粘液质较多中药(车前子)以及附有绒毛的中药(旋复花)。

烊化:胶类或糖类中药。

另煎:贵重中药(人参)。

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贵重中药(牛黄)。

榨汁:取鲜汁应用的中药(鲜姜)。

22 糖浆剂: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含糖量一般不低于45%(g/ml)

单糖浆:单纯的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或64.72%(g/g )。

可供制备含药糖浆、矫味剂、助悬剂、粘合剂。

药用糖浆: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其制法可分为热溶法、冷溶法和混合法三种

1. 热溶法:蔗糖+蒸馏水或中药浓缩液→加热(水浴或蒸汽浴)→溶解5min →加入药物

→趁热保温过滤→调整容量→质量检查→分装

加热过久或超过100℃,特别在酸性下蔗糖易水解,转化成等分子的葡萄糖和果糖(俗称转化

糖),可抗氧化,制品的颜色容易变深。

适于:受热较稳定、不含挥发性成分以及有色糖浆的制备,如单糖浆等。

2.冷溶法:特点:①生产周期长,制备过程中容易污染微生物

②适用于制备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糖浆剂,制备的糖浆剂颜色较浅或无色。

煎膏剂的特点:粘性强→缓释;多为滋补药不耐热及以挥发性成分为主的中药不宜制成煎

膏剂。

煎膏剂(膏滋):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以滋补为主。

药材煎煮→浓缩(清膏)→→收膏→分装

炼糖或炼蜜

炼糖目的:除去杂质、杀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防止“返砂”

炼糖方法:金黄色,发亮光及微有青烟炼糖时间:饴糖>冰糖

经验判断:棍棒挑起,夏天挂旗,冬天挂丝,滴在纸上不现水迹,手捻现丝;在储藏一定时间

后出现的有糖的结晶析出的现象

第六节药酒与酊剂(异同)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重点)

第九章液体药剂

24.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答:(一)表面活性剂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按离子所带电荷的性质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是其阴离子部分起表面活性作用,即带负电荷,如肥皂类、硫酸化物和磺酸化物。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特点是水溶性大,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均较稳定。除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外,都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因此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常用的有氯苄烷铵、溴苄烷铵及氯化十六基吡啶等。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有卵磷脂、合成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脂肪酸山梨坦类(商品名为司盘类)、聚山梨酯类(商品名为吐温类)、聚氧乙烯脂肪酸类(卖泽)、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苄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当其浓度高于CMC值时,表面活性剂的排列成球状、棒状、束状、层状/板状等结构。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

Krafft点(克氏点)(熟悉)

温度↑→ 1、表面活性剂溶解度↑

2、溶质在胶束中的浓度↑

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为Krafft点。

昙点:(重点)

对于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致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由清变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当温度降低到昙点以下时,溶液恢复澄明。

毒性比较:一般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吐温类的溶血作用小。

聚山梨酯类溶血作用:Tween-20> Tween-60 Tween-40 Tween-80

1.助溶是指难溶于水的药物与加入的第3种物质在溶剂中而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的现象。如teens. 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化学反应、生成离子络合物)

2.潜溶: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极大值的现象。常用的潜溶剂有:乙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等。(主要是化学系统改变;遵循“ 相似者相溶” 的原理。)

3.增溶表面活性剂药物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25.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答:(一)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越低,其亲油性愈强。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有不同的用途,如增溶剂HLB值的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去污剂HLB值为13-16.

26.真溶液型液体药剂包括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等机型

26.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多采用溶解法。高分子溶液溶解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溶胀又分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过程。

27.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看书

28. 注射剂中热原的基本性质及除去热原的方法方法(重点)

答:(一)热原有下列基本性质:

水溶性、耐热性、滤过性、不挥发性、(不耐强酸、碱、氧化剂,可被吸附等);

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分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超滤法、反渗透法。除去容器或用具上热原的方法:分高温法和酸碱法

(180度3~4小时,250度30~45分钟,650度1分钟;可以彻底破坏热原)

32.注射用水的制备

答:(一)制备方法:(1)蒸馏法:将净化处理的水先加热至沸腾,使之气化为蒸气,然后将蒸气冷凝成液体。(2)反渗透法:具有耗能低、水质好、设备使用于保养方便等优点。(3)综合法制备注射用水

(二)注射用水的贮存:注射用水的贮存采用不锈钢密闭容器,容器的排气口应装有无菌滤过器。一般在无菌条件下保存,并在12小时内使用。

33.注射剂中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

(1)抗氧剂(2)惰性气体:高纯度的N2或CO2(3)金属络合剂:EDTA

(2)注射剂的增溶剂:聚山梨酯-80(吐温-80),胆汁,甘油。

(3)缓解疼痛剂:苯甲醇,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三氟叔丁醇。

(4)抑菌剂:苯酚,甲酚,苯甲醇,苯乙醇。

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注射剂的PH值规定范围,一般应在4—9之间。

混悬液型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一般注射剂,混悬颗粒应小于15μm,15—20μm的颗粒不超过10%。供静脉注射用的注射剂,其混悬颗粒应更小,2μm以下的颗粒应占99%。

34.眼用溶液剂的质量要求

答:(一)PH:人体正常泪液的PH值为7.4,正常眼科耐受的PH值为5.0—9.0,PH值为6.0—8.0时无不舒适的感觉,PH小于5.0或大于11.4有明显的刺激,故眼用溶剂的PH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二)渗透压值: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浓度为0.6%—1.5%的氯化钠溶液。超过2%就有明显的不适。

37.乳剂型基质:指有水相、油相借乳化剂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乳化而成的半固体基质,可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

38.乳化剂基质常用的乳化剂及稳定剂

答:(一)O/W型乳化剂

(1)一价皂(2)脂肪醇硫酸钠类(3)聚山梨酯类(4)聚氧化乙烯醚的衍生物类(二)W/O型基质

(1)多价皂(2)脂肪酸山梨坦类(3)蜂蜡、胆甾醇等

39.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分为研合法、熔合法和乳化法。

40.软膏剂的质量检查

答:(1)稠度:一般要求软膏剂常温下插入度在100—300之间,乳膏在200—300之间(2)水值:软膏基质的吸水能力用水值表示,水值是指在规定温度下100g基质能容纳的最大水量。测定的方法:在一定基质中逐渐加入少量水,研磨至不能吸收水而无水滴渗出。软膏剂的基质分类及常用品种

油脂性基质:①油脂类:动物油、植物油、氢化植物油;②类脂类:羊毛脂(常与凡士林合用,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和渗透性)、蜂蜡、鲸蜡、虫白蜡;③烃类:凡士林、固态石蜡、液状石蜡;④硅酮类(对眼有刺激,不宜用于眼膏基质)

乳剂型基质:①O/W型乳化剂:一价皂、脂肪醇硫酸(酯)钠类、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类;②W/O型乳化剂:多价皂、脂肪酸山梨坦类、蜂蜡、胆甾醇、硬脂醇等。

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甘油明胶。

2.乳剂型基质处方分析,教材中的举例(考)

3.软膏剂的经皮吸收

软膏剂吸收过程包括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

药物的经皮吸收有三个途径:①完整的表皮吸收药物(主要途径);②毛囊、皮脂腺吸收药物;③汗腺吸收药物。

黑膏药工艺流程:药料提取(炸料)---炼油---下丹收膏---去“火毒”---摊涂

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答:(一)栓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通常有两条途径,分别是(1)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有由肝胆进入大循环;(2)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客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静脉,直接进入大循环其全身作用。

(二)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分别有生物因素、基质因素和药物因素

42.可可豆脂在常温下为黄白色固体,可分为α、β及γ三种晶型。其中α、γ两种晶型不稳定,熔点分别为22℃、18℃;β晶型较稳定,熔点为34℃.。樟脑可使熔点降低。

43.栓剂的质量检查(融变时限):取三粒,在室温放置1小时后,按照《中国药典》融变时限法规定的装置和方法进行。出另有规定外,油脂性基质的栓剂应在30min内全部融化火软化变形,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应在60min内全部溶解。

44.栓剂的分类:油脂性基质:①天然油脂:可可豆脂、香果脂、乌桕酯;②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半合成椰油脂、半合成棕榈油脂;③氢化油类:氢化棉籽油。

水溶性基质:甘油明胶、聚乙二醇类、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类、泊洛沙姆。

栓剂的制备方法:

熔融基质---加入药物(混匀)---注模----冷却---刮削----取出---成品栓剂

45.胶剂的原辅料选择:(一)辅料的选择:加入辅料的目的是矫味矫臭、沉淀杂质、辅助成型。而各种辅料加入的目的也各有差异,其中

(1)冰糖:加入冰糖可使胶剂的透明度和硬度增加,并有矫味作用。

(2)油类:有花生油、豆油和麻油3种,加油的目的是降低胶的黏度,便于切胶。

(3)酒类:矫味矫臭(4)明矾:沉淀胶液中的泥沙杂质

(5)阿胶:使黏度增加,易于凝固成型。

阿胶工艺流程:原料的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凝胶与切胶---干燥、包装

(加明矾)加黄酒“伏胶”

46胶囊剂不应使用于下列情况:

①药物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②易溶性药物如氯化钠、溴化物、碘化物等,以及小剂量刺激性药物;③易风化药物(导致吸潮);④吸湿性药物(致脆)

硬胶囊壳的组成的主要原料是明胶,有加强韧性和可塑性的甘油、羧甲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等;减少流动性的琼脂;增加美观的食用染料;芳香矫味剂等。

46.崩解时限(用于胶囊剂的检查):取供试品6粒,按照崩解实现的方法检查。硬胶囊剂各粒应在30分钟内、软胶囊剂各粒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并通过筛网。如有一粒不通过,取供试品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7.丸剂制备的方法:有泛制法、塑制法和滴制法。

48.蜜丸制备:物料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搓圆→干燥→整丸→质量检查→包装

大于0.5g为大蜜丸,小于0.5g为小蜜丸

49.塑制丸:蜜丸、糊丸、蜡丸

50.泛制法:水丸及部分水蜜丸、糊丸、蜡丸

51.水丸的制备流程:原料的准备→起模→成型→盖面→干选丸燥→→质量检查→包装

52.水丸对药粉的要求:用于起模的药粉,通常过五号筛,黏性应适中。供加大成型的药粉,应用细粉(过五号筛)或最细粉(过六号筛)

51.影响滴丸成型的因素(多选)

答:(1)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2)丸重(3)成丸(4)圆整度

常用基质: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硬脂酸钠,甘油明胶;

非水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氢化植物油等。

滴丸冷凝液密度与液滴密度相近,不能相等。

常用的冷凝液有:水溶性基质可用液状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等。

非水溶性基质可用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性基质选非水溶性基质的冷凝液)

一般的工艺流程: 药物+基质

熔融液 滴丸 拭去冷凝液 质量

检查 包装

52.溶散时限: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在溶散时限检查时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和糊丸应在2小时内全部溶散。滴丸应在30分钟内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小时内溶散。

53.颗粒剂辅料的用量应根据清膏的相对密度、黏性强弱适当调整,一般清膏、糖分、糊精的比例为1:3:1,也可单用糖粉为辅料,辅料总用量一般不宜超过清膏量的5倍。若采取干膏细粉制粒,辅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其重量的2倍。

54.中药片剂的类型:提纯片、全粉末片、全浸膏片、半浸膏片。

55.湿法制颗粒压片的辅料

答:(1)稀释剂与吸收剂

稀释剂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 ,或含浸膏量多,或浸膏黏性太大而制片成型困难者。

吸收剂适用于原料药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压片前必须加入的能增加颗粒(或粉末)流动性,减少颗粒(或粉末)与冲模内摩擦力, 洁净、炮制 全部粉末

中药材 部分粉末加稠浸膏

全浸膏 主药 提取物 混合 制软材

化学药物 粉碎过筛

制颗粒 干燥 整粒 压片 (包衣) 质量检查 包装

制粒目的:

56.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松片、粘冲、裂片、变色或表面有斑点、引湿受潮(解理) 片剂的包衣分类:薄膜衣、糖衣、肠溶衣

57.要求进行溶出度检查的药材的药物

答:(1)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2)与其他成分容易相、互作用的药物(3)久贮后易变为难溶物的药物(4)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

检验合格 粉碎、提取 加辅料 润湿剂 或粘合剂 润滑剂(崩解剂) 加热融化 滴入冷凝液中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 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中药药剂学任务:学习、继承和整理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和经验;吸收和应用现代 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剂的现代化;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的质量;积极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加强中药药剂基本理论研究 3.中药药剂学地位作用:联系中医中药的桥梁,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剂型; 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 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 6.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制剂:根据药典或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 药品,称为制剂。 3)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目前 常用的有40多种。 4)方剂:根据医师临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标明具体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 的制品。 5)成药:系指可以不经医师处方公开销售的制剂 7.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夏禹时期已经发现曲,能酿酒和发现酒的作用;汤剂最早使用剂型,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记有药酒和汤剂:《五十二病方》记有丸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唐《新修本草》(载药844,特点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最早的药典;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第一部制剂规范,设立专门生产成药和专门经营管理的机构 8. 质量控制分析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 9. 药剂分类:按物态分类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散体剂型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10.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1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药品生产过程中, 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GMP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类型。GLP:指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中药药剂学重要知识点:表面活性剂

中药药剂学重要知识点: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2017年中药药剂学的重要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以下相关知识点,帮助参加执业药师考试的考生提高复习效率。 (一)中药药剂学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 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还有较强的溶血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一般比较轻微,其中聚山梨酯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通常较其他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更小。 (二)中药药剂学起昙和昙点 定义:通常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但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医。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出现混浊或分层,但冷却后又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清变成混浊或分层的现象称为起昙。该转变温度称为昙点。 原因:由于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与水所形成的氢键在温度升高到昙点后断裂,从而导致溶解度急剧下降,出现混浊或分层。 表面活性剂的昙点可因盐类或碱性物质的加入而降低。有些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如普朗尼克F-68,极易溶于水,甚至达到沸点时也没有起昙现象。 (三)中药药剂学胶团和临界胶团浓度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后,尽管其浓度继续增加,但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已不再明显增强。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团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CMC)。临界胶团浓度的大小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同时受温度、pH以及电解质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四)中药药剂学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能力的强弱,常用亲水亲油平衡值来表示(简称为HLB值)。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 不同用途的表面活性剂要求不同的HLB值医。如增溶剂的HLB值的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O/W型乳化剂的HLB值为8~16;W/O型乳化剂的HLB值为3~8等。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药药剂学重要知识点-表面活性剂的全部内容,更多中药药剂学专业知识请关注我们!

中药药剂学A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 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5.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A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 增加黏度E、调节口味 5.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 PbO C.KNO3 D.HgSO4 E. 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 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 形。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 绪论 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药物传递系统/DDS)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实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中国的第一部药典是《唐本草》;新中国的第一部药典为195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知识要点 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及其选择原则 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基本形式。药物疗效主要决定于药物本身,但在一定条件下,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发挥也可起到关键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药物的释放、吸收的影响。其选择原则为:①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②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 ③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 ④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与浸出制剂 名词解释 1.浸渍法:浸渍法是用定量的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的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的一种方法。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的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从其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 3.汤剂:汤剂系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 4.酒剂:酒剂又称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5.酊剂:酊剂系指药品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6.糖浆剂: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知识要点 1.湿法粉碎 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之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即加液研磨法)。通常选用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妨碍药效的液体。湿法粉碎是因水或其他液体以小分子渗入药物颗粒的裂隙,减少其分子间的引力而利于粉碎;对某些有较强刺激性或毒性的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尘飞扬。 2.浸出制剂的分类与特点 浸出制剂具备以下特点:①浸出药剂能保留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利于发挥药材的多效性;②作用温和持久,毒性较小;③减少服用量;④即可直接要用,又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⑤存在一些问题,变质、吸潮、结块;与西药比,作用不强,起效慢,服用量大。 浸出药剂的种类有:水浸出剂型,含醇浸出剂型,含糖浸出剂型,无菌浸出剂型,其他浸出剂型。 3.影响浸出的因素 ①药材粒度;②药材成分;③浸提温度;④浸提时间;⑤浓度梯度;⑥溶剂pH;⑦浸提压力;⑧浸提新技术的运用。 4.浸出方法的种类 ①煎煮法;②浸渍法;③渗漉法;④回流法;⑤水蒸气蒸馏法;⑥超临界流体提取法;⑦半仿生提取法;⑧超声波提取法。 5.渗漉法的操作方法

2020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

2020 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策略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属于职业准入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注册、统一管理、分类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考试用书经过7 次修订,考试命题越来越强调“以用定考”以“用为先”以“人为本”以“业为重”。2016 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成绩已于12月19日公布(2016年执业药师成绩查询入口),接下来新一轮执业药师复习也即将开始。本文总结近两年应考内容,把脉2017 年命题趋势,助力考生一次通过。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以下简称中药一)包括中药与方剂、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内容,是执业药师考试中涉及科目最多也是与临床应用极为接近的一门课程。 重点突出,紧扣大纲 中药一2015、2016 年各章节分值分布见表6。其中分值占比较大的 3 章是第3、6、8 章,分别占到总成绩的1/4,而第 1 章考点比较稳定,两年均分值为5 分,且分布在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上。整体分析,2016 年中药化学知识部分考点中结构类型判断占据了主导地位,约60%,稍高于2015 年。从章节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于第3章的第2、3、5、8、9 节,覆盖面较广,4种题型均涉及。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型较多,是难点。可选择记忆,在掌握每类成分的基本结构基础上找到共性和差异,有助于理解记忆。 第 6 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考题中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丸剂、外用膏剂等 是考试重点与高频考点。2015年,注射剂分值为 6 分,丸剂分值为 5 分;2016 年,片剂分值为 4 分,丸剂分值为 4 分,故在复习时,要掌握重点,牢记高频考点,攻克疑难点。第8 章常用中药的鉴别考查的内容繁多,但有重点,即题 目集中在根及根茎类中药中的重点药,其次为果种类中药以及皮类中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也是必考内容。2015年未考茎木类、藻菌地衣类,2016 年每个部分均出现 1 题;而2015年花类有 1 题,2016年却没有。

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精选及答案0717-62

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 精选及答案0717-62 1、根据《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2018年第19号),以下需要备案管理的传统中药制剂是()【单选题】 A.与市场上已有供应品种相同处方的不同剂型品种 B.中药配方颗粒 C.变态反应原以外的生物制品 D.由中药饮片用传统方法提取制成的酒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注意区分哪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备案,哪些不能备案。原规定是“备案管理的传统中药制剂包括: 2、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负贵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的遴选、审批、发布和调整工作的机构为()【单选题】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国家发展和改革宏观调控部门

D.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考查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审批。注意《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颁布机构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应()【单选题】 A.在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B.根据临床需要,随时增加总品种数 C.由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制定 D.选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菌药物品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保护道地中药材的措施主要包括()【多选题】 A.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 B.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C.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 D.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考查《中医药法》对中药保护、发展和中医药传承的规定。 5、《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收购、经营、加工、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快速记忆版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3.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4.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5.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 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6.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7. D值:微生物减少90%所需的时间。 Z值:降低一个lgD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F值: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Fo值: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Z值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也可认为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 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8. 串料: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粘液质的 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 9.串油: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中药陆续掺入, 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或将油脂类中药研成糊状再与其他药物粗粉混合粉碎成 所需粒度。 10.蒸罐: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他中药陆续掺 入,经干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 11. 休止角: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2.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物先放入研钵中(在混合之前 应先用其他量多的药粉饱和研钵内表面)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 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轻研混匀即是“套色”。 13. 等量递增法: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不易混合均匀时采用此法。其方法是:取量小的组分及 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 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 14.低共熔现象: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现象称为低共熔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 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与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3、药品:就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 主治、用法与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与诊断药品等。 4、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5、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 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6、新药:就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7、 D值:微生物减少90%所需的时间。 Z值:降低一个lgD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F值: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Fo值: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Z值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也可认为就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 间。 8、串料:先将处方中其她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粘液质的中药陆续掺入, 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 9、串油:先将处方中其她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 粒度,或将油脂类中药研成糊状再与其她药物粗粉混合粉碎成所需粒度。 10、蒸罐:先将处方中其她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她中药陆续掺入,经干 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 11、休止角: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2、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物先放入研钵中(在混合之前应先用 其她量多的药粉饱与研钵内表面)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 分次加入轻研混匀即就是“套色”。 13、等量递增法: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不易混合均匀时采用此法。其方法就是: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 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 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 14、低共熔现象: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2019 中药药剂学(标准习题答案)

中药药剂学 一.单选题(共20题,50.0分)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增加黏度 E、调节口味 5 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 A、Pb3O4 B、PbO C、KNO3 D、HgSO4 E、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形 8 下列哪种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 A、PH敏感脂质体 B、长循环脂质体 C、免疫脂质体 D、脂质体 E、热敏脂质体 9 气雾剂中抛射药物的动力是: A、阀门杆 B、弹簧 C、浸入管 D、推动钮

E、抛射剂 10 下列粉碎器械即可用于干法粉碎,又可用于湿法粉碎的是: A、万能粉碎机 B、万能磨粉机 C、流能磨 D、球磨机 11 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 A、蒸馏水 B、黄酒 C、淀粉浆 D、米醋 E、药汁 12 下列各组辅料中,可以作为泡腾片剂的发泡剂的是: A、聚维酮-淀粉 B、碳酸氢钠-硬脂酸 C、氢氧化钠-枸橼酸 D、碳酸钙-盐酸 E、碳酸氢钠-枸橼酸 13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 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含义: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 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分支: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等。 3、剂型选择原则: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由于时 间较长,杀灭芽胞常不够完全,须添加适量的抑菌剂。 4)紫外线灭菌法 特点: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 原理: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20-290nm,灭菌力最强的是254-257nm紫外线,可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紫外线照射后,空气产生微量臭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贮藏方便。 4、《中国药典》版次:最新版为2010版。药典是最低标准。 5、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 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 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3)剂型:将原料药 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4)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 变工艺的制剂按照新药治理。 6.《新修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官方颁布的第一部制剂规范,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剂方典。 7.GAP: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非临床研究 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8.剂型发展的四个时代:常规剂型、长效和缓释剂型、控释剂型、靶向剂型。 9.药物剂型 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剂型、胶体溶液类。。、乳状液类、混悬液类、气体分散体类。。、固体分散体。

中药药剂学考试B

一、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在空格内,每空1.5分,共15分) 1、混合方法有研磨混合,搅拌混合和______。 2、常用于制备环糊精包合物有饱和溶液法,冷冻干燥法和______。 3、制备微囊形成凝聚囊后,加入稀释液形成______。 4、红升丹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5、气雾剂制备中含水处方的抛射剂充填,宜采用______。 6、用猪皮制成的胶称为______。 7、除另有规定为,颗粒剂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______。 8、乳浊液由O/W型转成W/O的现象称为______。 9、剂量为0.01g的毒性药物应制成______倍散。 10、药材提取物与亲水性基质混合后,涂于裱褙材料上制得的外用剂型称为_____ 二、判断题(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灭菌系指杀灭或除去药剂中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操作。( ) 2、用泛制法制备水蜜丸时, 应用蜜水起模。( ) 3、紫外线灭菌法可用于空气及物料的表面灭菌。( ) 4、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ml相当于原药材2~5g。( ) 5、软胶囊中可填充O/W型乳浊液。( ) 三、单选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填于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中药粉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朱砂宜用水飞法粉碎 B 山药宜用加液研磨法粉碎 C 樟脑宜用干法粉碎 D 芒硝宜用低温粉碎 2、下列关于肠溶衣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在胃内不稳定的,可包肠溶衣 B.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大时,可包肠溶衣 C.肠溶衣在胃内不能溶解,在肠内必须溶解 D.聚乙烯吡咯烷酮是常用的肠溶衣材料 3、透皮吸收制剂中加入“Azone(氮酮)”的目的为() A. 产生微孔,使药物释放 B. 促进主药吸收 C. 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D. 增加可塑性 4、下列关于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汇总

曾钦华中药药剂学资料 1名词解释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1. 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3.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4.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卫生部药品标准》、5.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6.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90%所需的时间。7. D值:微生物减少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Z值:降低一个lgD F值: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值10℃ Z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值为Fo值:一定灭菌温度(T),Z℃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121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也可认为是相当于时间。串料: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粘液质的中药陆续掺入,8. 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串油: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9. 需粒度,或将油脂类中药研成糊状再与其他药物粗粉混合粉碎成所需粒度。经蒸罐: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他中药陆续掺入,10. 干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 11. 休止角: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物先放入研钵中(在混合之前应先用12. 其他量多的药粉饱和研钵内表面)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轻研混匀即是“套色”。不易混合均匀时采用此法。其方法是: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13. 等量递增法: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 14.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15. HLB:即亲水亲油平衡值,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 16. 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溶。 17. 该第称为助溶,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而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的现象,二种物质称为助溶剂。具有这种性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其在各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现象称为潜溶,潜溶:质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达到某一温度后,18. 昙点:某些含聚氧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模拟考试试题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模 拟考试试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题共6分,) 1.知识产权 2.药品标准 二、选择题(本题共75分) A型题:每体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弧内,1.我国已成为世界医药生产大国是指() A.传统中药生产 B.化学药品制剂生产 C.化学原料药生产 D.生物制剂生产 E.进口原料生产 2.确保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 A.医药基础研究 B.医药应用研究 C.生产管理研究 D.市场竞争研究 E.新药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3.中药在中医临床治病用药中的特色是() A.复方为主,多成分入药 B.药物处方成分单一明确 C.单味中药处方为主 D.补益为主

E.新剂型为主 4.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发展方向应是() A.单味中药研究 B.复方药研究 C.提纯单一成分实验 D.剂型改造研究 E.药效研究 5.以为人类防病治病提供安全有效药品、增进人类健康为目标与活动的社会体系是()A.药学事业 B.药品生产 C.药品经营 D.经济事业 E.药事管理 6.药事管理是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药学事业的管理,其特点是() A.技术性强 B.专业性强 C.政策性强 D.学科互相渗透 E.体制性强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模式不断发展完善,逐步过渡转化向()A.行政管理模式 B.法制管理模式 C.经济管理模式 D.经验管理模式

E.技术网络模式 8.世界各国在药品管理中全面系统控制各类药事工作活动的重要方面是逐步发展完善()A.药事组织 B.药事管理人员 C.药学教育并培养人才 D.药事法立法 E.执业药师考试制度 9.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药房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贮藏药物的管理 B.养护药物的管理 C.配制药物的管理 D.发售药物的管理 E.合理用药的管理 10. 通过药物经济学的分析应用达到的目标是() A.降低医疗费用 B.提高用药安全系数 C.建立用药病例报告 D.增加高技术附加值 E.提高服务质量与治疗成本 11.新中国通过现代立法程序颁布的药事法律是() A.《药政管理的若干规定》 B.《药政管理条例》(试行) C.《麻醉药品管理条例》 D.《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

2014 中药药剂学各剂型制备工艺流程汇总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一)粉碎与过筛 内服:细粉 儿科、外用:最细粉 眼用:极细粉 二、特殊散剂的制备 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倍散:指在小剂量的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的稀释散。 -0.1g:10倍散 -0.01g:100倍散等量递增法混合 <0.001g:1000倍散 剂量上限×稀释倍数=1 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低共熔药物:薄荷脑+樟脑; 薄荷脑+冰片 樟脑+水杨酸苯酯 视药理作用变化,决定是否低共熔 药理作用增强或无变化——可低共熔 药理作用减弱——避免出现低共熔 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4.眼用散剂 无菌、过200目的极细粉 极细粉: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二、合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浸提→纯化→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2.制备要点: 浸提:煎煮法、双提法(芳香挥发性成分)。 纯化:离心分离→水醇法→吸附澄清法。 方法及其参数的选择(如含醇量、澄清剂用量以及离心的转速等)应以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指标。 浓缩:每次服用量——10~20ml。 配液: 添加矫味剂、防腐剂,调节pH,加液体药料(酊剂、醑剂、流浸膏,应以细流缓缓加入药液中,随加随搅拌,使析出物细腻,分散均匀)。 灭菌: 小包装:流通蒸汽、煮沸(100℃,30min)大包装:热压 三、糖浆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二、煎膏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 炼糖方法: 蔗糖+水+酒石酸—→加热溶解—→微沸熬炼—→滴水成珠,脆不粘牙,色泽金黄(糖转化率达到40%~50%) 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二、分类和制备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及试题

题型及分值 名词解释 5*2填空 20*0.5单选 20*1 不定选 10*1简答 5*5制备流程[实验] 2?*5 计算题 6分+9分 重点总结 一、绪论 名词解释中药药剂学含义: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名词解释常用术语 1.药物及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4.中成药及中成药学: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

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既可经医生诊治后处方配给,也可由患者直接自行购用的药品。研究中成药的组方原理、剂型选择、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新品研发和临床应用等内容的科学,称为中成药学。 5.处方:系指医师对患者治病用药或药剂制备的书面文件 6.非处方药:系指无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也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 the counter drugs,简称OTC)。 7.新药系指未在我国国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 第三节药物剂型的分类 一、按物态分类 按物理状态,可将剂型分为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 二、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 三、按药物(分散相)在溶剂(分散介质)中的分散特性,可将剂型分为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状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散体剂型等。 四、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按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可将剂型分为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第四节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2-14] A糖浆剂B煎膏剂C酊剂D酒剂E醑剂 12、多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渗漉法制备的剂型是() 13、多采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制备的剂型是() 14、多采用煎煮法制备的剂型是() 答案:C、D、B [15-18] A分散相大小<1nmB分散相大小1~100nmC分散相大小0、1~100μm D分散相大小0、5~10μmE分散相大小>10μm 15、乳剂 16、溶胶剂 17、高分子溶液剂 18、溶液剂 答案:C,B,B,A [19~22] A、自来水 B、制药纯水 C、注射用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饮用水

19、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是 20、中药注射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是 21、口服液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22、滴眼剂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答案:D、B、B、C 解析:本组题考查制药是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其应用。 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器具的粗洗用水。制药纯水常用作中药注射剂、眼用溶液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必要时亦用作非灭菌制剂用药材的提取溶剂。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的溶剂或稀释剂,静脉用脂肪乳剂的水相及注射用容器的精洗,亦可作为眼用溶液配制的溶剂。灭菌注射用水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医学`教育网学员搜集整理。 [23-25] A含水不超过6、0% B含水不超过9、0% C含水不超过12、0% D含水不超过15、0% E含水不超过20、0% 23、《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水丸的含水量为 24、《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水蜜丸的含水量为 25、《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浓缩蜜丸的含水量为 答案:B、C、D

广东药学院中药制剂分析试卷6

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20分)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 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 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 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C.含有多种中药材 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 3.在牛黄解毒片的显微化学反应中,取本品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显红色,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A.大黄 B.牛黄 C.黄芩 D.冰片 E.雄黄 4.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常用 A.ppm B.百万分之几 C.μg D.mg E.ppb 5.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A.将As5+还原为As3+ B.过滤空气 C.除H2S D.抑制锑化氢的产生 E.除AsH3 6.农药残留量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溶剂为 A.丙酮 B.甲醇 C.乙醇 D.正丁醇 E.水 7.样品粉碎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A.样品不宜粉碎得过细B.尽量避免粉碎过程中设备玷污样品 C.防止粉尘飞散D.防止挥发性成分损失 E.粉碎颗粒不必全部通过筛孔,只要过筛的样品够用即可 8.回收率试验是在已知被测物含量(A)的试样中加入一定量(B)的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得总量(C),则 A.回收率(%)=(C-B)/A×100% B.回收率(%)=(C-A)/B×100% C.回收率(%)=B/(C-A)×100% D.回收率(%)=A/(C-B)×100% E.回收率(%)=(A+B)/C×100% 9.薄层扫描定量时均采用随行标准法,即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交叉点在同一块薄层板上,这是为了 A.防止边缘效应 B.消除点样量不准的影响 C.克服薄层板厚薄不均匀而带来的影响 D.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 E.调整点样量 10.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常用于纯化样品的担体是 A.中性氧化铝 B.凝胶 C.SiO2 D.聚酰胺 E.硅藻土

[优质文档]中药药剂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1.某些疾病需要药物发挥持久或延缓作用,其可选择的剂型为() A.汤剂 B.气雾剂 C.丸剂 D.酒剂 E.散剂 答案:C 解析:传统丸剂内服后在胃肠道中溶散缓慢,发挥药效迟缓,但作用持久,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汤剂、气雾剂、酒剂、散剂作用相对较迅速。 2.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 A.中药制剂学 B.中药药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工业药剂学 E.物理药剂学 答案:B 3. 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 ) A.制剂 B.剂型 C.药品 D.中成药 E.药物 答案:A 4.下列剂型作用速度最快的是() A.舌下给药 B.服液体制剂 C.透皮吸收 D.吸入给药 E.肌内注射 答案:D 解析: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剂型起效时间不同,通常: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皮肤给药。 5. 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及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是() A.药品标准 B.炮制规范 C.药品管理法 D.GMP E.GLP 答案:A 6.我国第一部全国性药典是() A.《新修本草》B.《神农本草经》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本草纲目》E.《五十二病方》 答案:A 7.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 A.《黄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新修本草》E.《汤液经》 答案:E 8.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是() A.《本草纲目》B.《本草经集注》 C.《肘后备急方》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普济方》 答案:D 9.将液体制剂分为胶体溶液、混悬液、乳浊液等属于() A.按照分散系统分 B.按照物态分 C.按照给药途径分 D.按照制备方法分 E.按照性状分 答案:A 10. 急症患者用药,可以发挥速效作用的剂型为() A.洗剂 B.栓剂 C.注射剂 D.丸剂 E.口服液剂 答案:C 第二章 1. 下列滤器中,可用于滤除细菌的是( )

中药药剂学复习题精编

中药药剂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1)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为发展中药药剂奠定基础; (2)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加速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 (3)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是加快中药药剂学“从经验开发向现代科学技术开发”过渡的重要研究内容;(4)积极寻找药剂新辅料,以适应中药药剂某些特点的需要。 2.简述水提醇沉法的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是: (1)浓缩:最好采用减压低温;(2分) (2)加醇的方式:分次醇沉或以梯度递增方式逐步提高乙醇浓度,且应慢加快搅; (3)冷藏与处理:加乙醇时药液温度不能太高,含醇药液应慢慢降至室温(2分),静置 藏后,先虹吸上清液,下层稠液再慢慢抽滤。(1分) 3.简述热原的含义及其基本性质 热原: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2分) 基本性质:水溶性(1分);耐热性(1分);滤过性(1分);不挥发性(1分);其他性质,如被强 酸、强碱、强氧化剂氧化等(1分)。 4.简述在片剂制备过程中,压片前常需要先制成颗粒的目的 (1)增加物料的流动性(2)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以减少药片的松裂(3)避免粉末分层(4)避免细粉飞扬 5.简述增溶的原理及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 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溶。(1分) 增溶原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其疏水部分会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胶束,被增溶的物质以不同方式与胶束相结合。(2分) 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1)增加难溶性成分的溶解度;(2)用于中药提取的辅助剂。 6.简述注射剂的特点 优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2)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药物; (3)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4)可使药物发挥定位定向的局部作用。 缺点:(1)质量要求高,制备过程需要特定的条件与设备,生产费用较大,价格较高; (2)使用不便,注射时疼痛; (3)一旦注入机体,其对机体的作用难以逆转,若使用不当易发生危险。 7.请对下列徐长卿软膏进行处方分析,分别指出处方中每味药物在此制剂中的作用。 【处方】丹皮酚1g,硬脂酸15g,三乙醇胺2g,甘油4g,羊毛脂2g,液状石蜡25mL,蒸馏水50mL 【功能与主治】抗菌消炎。用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 丹皮酚:主药;(1分) (丹皮酚)、硬脂酸、羊毛脂、液状石蜡:油相(O相);(2分) 三乙醇胺、甘油、蒸馏水:水相(W相),其中,甘油又起到保湿的作用。(2分) 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反应生产的硬脂酸胺皂:为乳化剂。(2分) 8.简述滴丸的含义及滴丸发挥速效作用的原因 滴丸的含义:中药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制成的丸剂。(2分) 滴丸发挥速效作用的原因: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呈分子状态、胶体状态或微粉状结晶,为高度分散状态(2分)。而基质为水溶性的(1分),则可增加或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