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营销策略

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目的地营销,使旅游目的地既可获得有力的竞争力,又可以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营销;问题;对策

文/任春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潜在旅游目的地的数量已大大增加,众多的地区为吸引旅游者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营销则成为目的地相互竞争中所选择的重要手段。旅游目的地营销是指由某地旅游组织将本地作为旅游目的地而负责的营销活动。其活动的开展既有对目的地的直接促销,同时也包含了对目的地营销的各种支持和保障的活动。营销的本质就是要使旅游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离不开成功的营销,而成功的营销必须要建立起符合科学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旅游目的地不是单一的旅游产品,而是一个由吃、住、行、游、购、娱等不同部分组成的复合产品。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种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的旅游营销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地区将代表区域内所有的旅游企业,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地区营销的参与者不是某个旅游企业,而是地区内所有的机构和人员;营销对象不是某个旅游产品,而是地区内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获益者也不是某个旅游企业,而是整个地区。因此,传统的营销理论不适合旅游目的地的实践。但是,至今为止,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对于这种营销理念的变革和策略的改变还不够,依然存在套用传统产品的营销理论来营销旅游目的地。所以,目前在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得许多旅游目的地重新思考它们的营销战略。

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营销观念滞后。把成熟的营销理论简单移植到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来。对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种综合旅游产品的特殊性所引发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变革认识不足,如对目的地营销单纯化为主要是目的地形象的建立与传播,对目的地中的众多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不够,缺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营销目标单一。不少旅游目的地单纯把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及其增长速度和旅游收入等数量指标作为旅游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而缺乏对旅游服务质量、目的地居民的满意度及目的地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考量。结果造成在旅游促销期内,大量游客涌入目的地,客流量超过环境承载力,给当地社会、环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如在旅游旺季,杭州西湖风景区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人满为患,不仅造成交通拥挤,处处排队,游客满意度下降,也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目标市场与产品雷同。旅游产品重复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产品雷同,某个地区的旅游项目火了以后,其他地区一拥而上,没有目标市场之分,提供完全相同的旅游产品。这种单一型的旅游项目不但造成旅游产品竞相降价,无序竞争,而且游客重游率和旅游综合收益率低下,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度假型、体验型等多种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的市场环境不相适应。如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兴起的温泉度假,几乎每个县市地区都有,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后,温泉度假产品已进入了拼规模、拼资金的无序发展阶段,这一现象极有可能导致近距离的恶性竞争的局面。

旅游目的地形象不鲜明。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目的是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目的地形象提炼出来,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传播给目标受众,以影响其出游选择。而目前许多旅游目的地形象雷同,缺乏个性,或者形象混乱,不明确;再就是目的地信息传播手段要么比较单一,缺乏成效,要么混在一起,传递不同的声音和形象。如广州历来是商业流通中心和商业活动的集聚地,流通业和饮食业高度发达,素有“食在广州”和“购物天堂”美誉,但与广州相邻的香港,同样以“购物天堂”和“美食”著称,上海在国内游客心目中一样有“购物天堂”之称,这样广州的形象不可避免与其他城市的旅游形象有一定趋同性和相互替代性。

营销效果缺乏科学评估。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效果是指旅游营销的实际结果与营销投入的比较效益。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大多是政府主导下的营销活动,各地政府在目的地营销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促销活动,认为在促销上投入越多,宣传目的地效果越好,而缺乏对投入资金的监管和使用评价、营销方式优化的研究以及对相关责任的追究,存在“盲目性、趋同性与随意性等问题”。如不少地方进行的巡回式促销方式“旅游大篷车”,耗资巨大,却无力对这种营销方式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甚至有制造政绩、愚弄百姓和“大篷车旅游”嫌疑。

解决问题的对策

1.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

旅游目的地应当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和解决消费者以及利益相关群体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的长期性问题,通过目的地的整体营销活动来系统地回报利益相关者。这一点不是旅游目的地一时的或短期的想法,而是旅游目的地深层的思考和长期追求的东西。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消费者,所以,旅游目的地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消费者进行。组织者必须借助信息社会的一切手段知晓什么样的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来,为什么来,有怎样的消费行为,要建立完整的消费者资料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

2007 .6 42

营销策略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的利用来获取和存储关于顾客、潜在顾客的各种购买决策信息、消费行为的预期与购买习性等重要的消费者行为信息,以便进行消费者分析,确定目标市场及进行营销管理等。同时,利用数据库可以把有关的传播资源整合在一起,如邮件、电话、直销、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等,统一协调调度,选择更经济的方式,从顾客的角度来开展营销传播活动,比如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通过网上销售产品等使客户节约更多的信息收集及区分成本。最后利用数据库对最终传播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据此来改善下一次的传播活动,并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最有回报价值的顾客身上。最终建立和消费者之间的牢固关系,使目的地品牌忠诚成为可能。

2.营销战略目标的多元化

旅游目的地不仅是一个为游客提供游览、娱乐、住宿、购物、体验等多种旅游需求的综合体,同时它也包含了分别提供产品、服务、设施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每个利益相关者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点,甚至是矛盾的,而他们的每个行为都会影响到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看法,甚至决定对目的地的选择。所以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目标就不光是对游客利益的考虑,而且还要考虑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只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紧密协调和配合,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并与目标市场旅游者保持长久的互动关系。

所以,旅游目的地通过整体的营销来协调和重建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战略和利益相关群体的关系,就解决了目的地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与目的地经济、社会、环境等保持一致,协调的共同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当旅游目的地系统中的旅游者、潜在旅游者、旅游供应商、旅游中间商、交通运输企业、宾馆、饭店、商店、当地政府部门、媒体、目的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整合营销传播战略中都可以得到满足,旅游目的地就可以实现旅游与当地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塑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必须结合目的地本身的旅游资源及产品的特征和客源地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提炼出一个统一的、有鲜明个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即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有三个原则:一是突显区域精华,既要符合自身的资源特色,又要体现鲜明、富有个性的旅游形象;二是要富含文化底蕴,充分挖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使目的地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三是要突出市场原则,从旅游者角度透视和设计目的地整体形象。

目的地形象确定以后,就要将以前分散化的各种营销活动有机地、合理地进行整合和统一,达到由于整合而产生的最大的协同效应。传播目的地信息的手段有多种,如广告宣传、公关、销售促进、节事等传播活动,各有其特点,再加上消费者每个人对信息的理解不同,所以很容易造成对信息传播理解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所以,所有的传播手段应该能够反映并围绕营销传播战略目标来开展,传递的是统一的目的地形象信息,产生传播的合力,最终形成对目的地品牌和形象一致性的诉求。

4.产品的差异化

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首先是是建立在对不同类群顾客(如商务游客和休闲游客或国内和国外游客)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意念升华,而不是传统的建立在策划人员对产品或服务功能和特点的理解基础上的创造力的发挥。策划人员首先要分析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和出游动机,然后考察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是否适合该类游客,并挖掘本地区旅游更深处的新颖性及存在于旅游吸引物中的惊奇。同时,还要考察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又是如何认知它们的,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和形象构成因素,进而明了本地区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以及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对它们的认知是怎样的。最后创造性地提出本地区旅游的消费者利益点和目的地品牌和形象个性。

信息的传播和发送也要紧紧围绕着目标市场的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来进行。了解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所偏爱的品牌及形象接触途径,判断哪些是最能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决策过程的关键点和最能说服潜在旅游者的品牌及形象信息传递的关键点,然后利用这些重要的接触点,运用旅游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及恰当的时间来传递和沟通信息。

5.规划和建立科学的评估反馈系统

对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效果的测量,主要体现在对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行为反应的测量,这可以通过以营销数据库为主的信息系统,建立对营销传播的评估和反馈系统。

通过了解顾客的预定记录,游客信息记录、顾客的满意度调查等,建立以顾客基数出发的数据库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数据,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组织者可以确切知道它的目标客户群体和他们所具有的现在的消费水平与收入基数;接着旅游目的地通过整合的可利用的各种有限的营销资源进行营销传播活动如:广告、直接邮寄、电子邮件、电话营销等方式将公司品牌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所有这些信息(品牌信息和营销传播沟通信息)都会影响顾客的后来购买行为,通过顾客的购买数据(何时、何地、满意度、数量、重复周期等)又可以测量传播品牌的力度和有效程度,并指导下次的一个又一个营销传播活动。这样,就可以建立信息传播的回路系统:一方面目的地可以将能够测量游客的消费行为和收入的变化,并计算此次针对非特定顾客和潜在顾客的营销传播活动的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对于营销传播投资回报率的科学评价和目标客户的明确清晰及其消费行为的认识,就为解决旅游目的地有限的资源配置问题提供了方法,从而提高传播效益。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参考文献:

[1]伍延基.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值得深入探讨的两个问题[J].旅游学刊,2006,8:11-12.

[2]王国新.论旅游目的地营销误区与新策略[J].旅游学刊, 2006,8:45-49.

[3]王晨光.旅游营销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菲利普.科特勒.成功营销-向西方营销中国城市,(http://www.golobrand.com.) 2006.3.23.

[6]王磊,刘洪涛.旅游营销的新观念:旅游目的地营销[J].旅游科学,2002,3:28-44.

[7]郭鲁芳.旅游目的地成功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关键因素[J].旅游学刊,2006,8:6-8.

[8]郭雪,唐善茂.对桂林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6,12:93-95.

[9]杨剑.区域旅游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J].软科学,2005.4:70-73.

(编辑/奕子)

2007 .643

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营销策略 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目的地营销,使旅游目的地既可获得有力的竞争力,又可以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营销;问题;对策 文/任春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潜在旅游目的地的数量已大大增加,众多的地区为吸引旅游者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营销则成为目的地相互竞争中所选择的重要手段。旅游目的地营销是指由某地旅游组织将本地作为旅游目的地而负责的营销活动。其活动的开展既有对目的地的直接促销,同时也包含了对目的地营销的各种支持和保障的活动。营销的本质就是要使旅游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离不开成功的营销,而成功的营销必须要建立起符合科学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旅游目的地不是单一的旅游产品,而是一个由吃、住、行、游、购、娱等不同部分组成的复合产品。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种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的旅游营销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地区将代表区域内所有的旅游企业,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地区营销的参与者不是某个旅游企业,而是地区内所有的机构和人员;营销对象不是某个旅游产品,而是地区内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获益者也不是某个旅游企业,而是整个地区。因此,传统的营销理论不适合旅游目的地的实践。但是,至今为止,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对于这种营销理念的变革和策略的改变还不够,依然存在套用传统产品的营销理论来营销旅游目的地。所以,目前在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得许多旅游目的地重新思考它们的营销战略。 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营销观念滞后。把成熟的营销理论简单移植到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来。对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种综合旅游产品的特殊性所引发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变革认识不足,如对目的地营销单纯化为主要是目的地形象的建立与传播,对目的地中的众多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不够,缺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营销目标单一。不少旅游目的地单纯把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及其增长速度和旅游收入等数量指标作为旅游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而缺乏对旅游服务质量、目的地居民的满意度及目的地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考量。结果造成在旅游促销期内,大量游客涌入目的地,客流量超过环境承载力,给当地社会、环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如在旅游旺季,杭州西湖风景区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人满为患,不仅造成交通拥挤,处处排队,游客满意度下降,也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目标市场与产品雷同。旅游产品重复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产品雷同,某个地区的旅游项目火了以后,其他地区一拥而上,没有目标市场之分,提供完全相同的旅游产品。这种单一型的旅游项目不但造成旅游产品竞相降价,无序竞争,而且游客重游率和旅游综合收益率低下,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度假型、体验型等多种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的市场环境不相适应。如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兴起的温泉度假,几乎每个县市地区都有,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后,温泉度假产品已进入了拼规模、拼资金的无序发展阶段,这一现象极有可能导致近距离的恶性竞争的局面。 旅游目的地形象不鲜明。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目的是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目的地形象提炼出来,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传播给目标受众,以影响其出游选择。而目前许多旅游目的地形象雷同,缺乏个性,或者形象混乱,不明确;再就是目的地信息传播手段要么比较单一,缺乏成效,要么混在一起,传递不同的声音和形象。如广州历来是商业流通中心和商业活动的集聚地,流通业和饮食业高度发达,素有“食在广州”和“购物天堂”美誉,但与广州相邻的香港,同样以“购物天堂”和“美食”著称,上海在国内游客心目中一样有“购物天堂”之称,这样广州的形象不可避免与其他城市的旅游形象有一定趋同性和相互替代性。 营销效果缺乏科学评估。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效果是指旅游营销的实际结果与营销投入的比较效益。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大多是政府主导下的营销活动,各地政府在目的地营销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促销活动,认为在促销上投入越多,宣传目的地效果越好,而缺乏对投入资金的监管和使用评价、营销方式优化的研究以及对相关责任的追究,存在“盲目性、趋同性与随意性等问题”。如不少地方进行的巡回式促销方式“旅游大篷车”,耗资巨大,却无力对这种营销方式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甚至有制造政绩、愚弄百姓和“大篷车旅游”嫌疑。 解决问题的对策 1.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 旅游目的地应当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和解决消费者以及利益相关群体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的长期性问题,通过目的地的整体营销活动来系统地回报利益相关者。这一点不是旅游目的地一时的或短期的想法,而是旅游目的地深层的思考和长期追求的东西。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消费者,所以,旅游目的地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消费者进行。组织者必须借助信息社会的一切手段知晓什么样的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来,为什么来,有怎样的消费行为,要建立完整的消费者资料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 2007 .6 42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策略选择

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个新的课题。近年来,随着营销理论逐步导入景区经营管理工作,市场细分、定位战略和4P 营销组合策略,已为国内众多景区的营销管理者所熟知,并在市场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旅游目的地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营销传播,有待我们在旅游实践中积极探索。跟景区营销相比,旅游目的地营销有何不同呢?从策略层面看,景区营销运用最多的是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net)、价格(Prie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这一策略选择的思维基点,主要是从企业和产品出发的。虽然我们一直强调重视客户需求,但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还是为企业获取利润。而旅游目的地营销在这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就是要融合4P和4C,并且要更多的运用4C营销组合策 略。 4C营销组合策略,简单讲就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其基本要素是:顾客(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o4C营销组合策略如果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策略选择,意味着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要从以景区为中心,转向以游客为中心,把游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那么,旅游目的地营销对4C营销组合的策 略运用,其必要性和市场可行性如何呢?我们对这两种营销组合策略做一个要素对比分析。 1、产品导向VS 客户导向 国内旅游目前经历了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两个发展阶段。观光旅游的营销要领,是处理好景点和线路的关系。游客是冲着景点去的,旅行社是将景点串联成线。观光旅游的产品稀缺性和资源依赖性,决定了游客的消费选择是有限的,消费行为是被动的,景区和旅行社处于强势地位。比如团队出行,导游旗摇到哪里,游客只能跟到哪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导向必然成为景区营销的一种占优选择。我们只要做好景区产品和服务,加强跟旅行社的合作关系,将景区纳入旅行社的常规线路,就能使景区业绩获得增长。 进入休闲旅游时代,自驾游的自主性,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自驾游的高度机动性,使“景点旅游”扩展为“区域旅游”。游客的关注重点,从景区产品品质上升为全程旅游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景区还是旅行社,只有以客户为导向,跟踪研究游客的实际需求,并根据游客的需求改进旅游产品,旅游营销才能产生实际效益。 在未来,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和航空业规模优势的形成,我们将会走进度假旅游时代。从本质上讲,旅游目的地营销是跟远程旅游和度假旅游结合在一起的。休闲旅游的基本特征是周末短期近途,高频次和低消费。而度假旅游通常是中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游客的旅游时间长,旅游花费大,购买决策和消费心理较复杂。比如一个北方游客去海南三亚,也许会住在酒店呆上十天八天。而他到广东,也许看了开平碉楼之后,晚上就去住海岛,或者去泡温泉。在这种情况下,旅游目的地营销只做景区宣传是不够的,应以客户为导向,贴近游客的需求,做好产品线扩展、品牌营销、服务营销、细节营销和联合营销。 2、价格优势VS 成本优势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市场上各个类型的企业不断涌现出来,这也导致其中的竞争逐渐激烈,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以此获取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在根本上加强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水平。市场营销一般情况下是跟随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完成产品生产和加工的目的。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营销的管理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状况,因此,做好市场营销管理,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开发体制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也呈现出最新的发展态势,在这其中企业不仅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这样的情况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市场营销的管理工作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所在。所以企业还需要改变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方式,保证企业中所生产的产品能够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企业的经济收益也会随之上升,以此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针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针对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够有助于企业不断提升,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营销管理思想理念陈旧。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上的企业类型也在不断增加,这样的情况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很多企业在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失误,特别是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对产品的宣传和推销阶段,其主要的工作理念就是要突出企业对所生产产品的重视程度,但是却完全忽视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实际需求。一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市场营销过程中需要考虑客户的需求,但是其实际行动上依然处于被动的工作状态,只是想要改变市场环境,但是却没有创造出顾客需要的产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1]。 2.企业缺乏创新意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素质的提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中,对于价值的观念也出现了良好的提升。所以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哪一种市场营销手段才能够充分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满意程度,这也是企业中市场的营销工作重点内容。但是还是有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对于市场营销给予合理的管理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加强市场营销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得到提高和发展。 3.缺乏明确的市场管理目标。 企业提升市场营销工作的管理水平是增加自身竞争力的最好手段,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在发展中获取最佳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能够有助于企业提升社会的信誉度。因此明确企业中市场营销的

旅游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旅游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旅游营销策划书 关于春节期间针对消费者需求的旅游线路的策划 2012年1月8日 本文紧紧以前期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对目标市场的分析,围绕“为消费者创环境,为旅行社创利润”的思路进行旅游线路的开发,并根据旅游者的消费意愿和诉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差异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力争在为旅行社创造盈利增长的同时,也为旅游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消费环境。

前言 本策划紧紧以前期相关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围绕“为消费者创环境,为旅行社创利润”的思路和目的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工作,通过对目标市场的分析,了解旅游者的消费意愿和诉求,并根据不同的消费意愿和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差异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争取在为旅行社(中青旅)创造盈利增长的同时,也为旅游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旅游消费环境。 本策划的目标市场是十堰市本地的旅游消费者。 本策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研究,了解旅游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旅行社制定春节期间合适的、而且是针对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旅游线路,为旅行社盈利增收服务。 本策划所使用的方法是通过前期的旅游市场调查,统计分析得到消费者春节期间旅游需求的趋势和分布,进而根据具体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营销策划方案。 本策划的意义在于通过本策划,一方面是保证旅行社春节期间的盈利增收,并为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本次营销策划,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深刻我个人对于市场调查和营销策划工作的认识,并积累市场营销策划经验,提升个人实践能力。

目录

一微观市场坏境分析 (一)本地消费者不同旅游目的地喜好分析 十堰本地旅游消费者旅游目的分析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旅游者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进行的,去孔孟之乡感受厚重儒家文化或往漓江之滨近观祖国山水名胜,目的明显不一样。但总的来讲,增加阅历、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等,都是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在针对本次调查数 据进行统计后,得出图1-1的统计 结果。 从图1-1统计可以了解到: 以自然风光为旅游目的的消费者 约占总人数的28%,1/3的份额 由其占据,这也说明,对于本地的旅游者来说,欣赏祖国美丽的风光景色是主要目的。从图1-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参观文物古迹占19%,追求舒适宜人的气候占14%,体验文化生活方式和增加社会生活知识也都占到了13%和12%,对于十堰本地的旅游者来说,对于文化旅游项目的需求有一定的市场。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追求逐渐的在向文化内涵方面靠拢,旅行社在制定旅游线路产品的时候,要充分了解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努力设计并提供有文化内涵,能够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追求的旅游线路产品。

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与对策(一)

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与对策(一) 一、当前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市场营销观念没有转变 一些企业仍然奉行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买方市场出现了“生意难做”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对买方市场措手无策,随大流盲目地推销产品,其结果是要么是产品库存大量积压,要么是应收帐款急剧增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从而使大多数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很多曾经的名牌在市场上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一事实足以证明以上结论。 2.高层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缺位 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它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营销职能,整个企业各个部门不能形成良性沟通,造成重业务轻管理的局面。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比较重视营销工作,但是,这种“重视”具有明显的局部性、不确定性和非过程性,从而造成高层管理缺位。高层管理缺位会带来许多危害。首先,其他部门的营销优势得不到全面利用。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营销职能,

但在高层管理缺位时,则只有营销部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其整体营销职能会大打折扣。其次,决策缓慢,影响销售工作高效进行的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一来,该决策的问题不能及时决策,对企业的营销业绩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重挫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营销工作缺乏方向。高层管理决定企业的营销方向,当它缺位时,必然导致营销部门的盲目指挥。 3.许多缺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 没有战略的企业,就象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飞机不坠毁,也不无耗尽燃料之虞。现在,中国的计多企业正如这架飞机,太需要战略了。得战略者得天下,真诚的“海尔”、永固的“长城”、绚丽的“长虹”、高飞的“小天鹅”,毫不屈服的“乐凯”与毫情万丈的“用友”,都为其它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而当前多数的中国企业只是计划当期,得过且过,初创时就不曾设想过将来,造成企业盲目运行。一艘没有航向的船,只能在大海里随意漂泊,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企业的发展需要蓝海战略,主要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原则之一:重建市场边界。原则之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原则之三:超越现有需求。原则之四: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原则之五: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原则之六:将战略执行建成战略的一部分。

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新问题 论文摘要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新问题,本文探索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目的地营销,使旅游目的地既可获得有力的竞争力,又可以持续的发展。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具有高度的竞争性,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潜在旅游目的地的数量已大大增加,众多的地区为吸引旅游者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营销则成为目的地相互竞争中所选择的重要手段。旅游目的地营销是指由某地旅游组织将本地作为旅游目的地而负责的营销活动。其活动的开展既有对目的地的直接促销,同时也包含了对目的地营销的各种支持和保障的活动。营销的本质就是要使旅游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离不开成功的营销,而成功的营销必须要建立起符合科学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旅游目的地不是单一的旅游产品,而是一个由吃、住、行、游、购、娱等不同部分组成的复合产品。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种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的旅游营销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地区将代表区域内所有的旅游企业,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地区营销的参和者不是某个旅游企业,而是地区内所有的机构和人员;营销对象不是某个旅游产品,而是地区内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获益者也不是某个旅游企业,而是整个地区。因此,传统的营销理论不适合旅游目的地的实践。但是,至今为止,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对于这种营销理念的变革和策略的改变还不够,依然存在套用传统产品的营销理论来营销旅游目的地。所以,目前在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使得许多旅游目的地重新思索它们的营销战略。 一、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的新问题 营销观念滞后。把成熟的营销理论简单移植到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来。对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种综合旅游产品的非凡性所引发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变革熟悉不足,如对目的地营销单纯化为主要是目的地形象的建立和传播,对目的地中的众多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调不够,缺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营销目标单一。不少旅游目的地单纯把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及其增长速度和旅游收入等数量指标作为旅游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而缺乏对旅游服务质量、目的地居民的满足度及目的地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考量。结果造成在旅游促销期内,大量游客涌入目的地,客流量超过环境承载力,给当地社会、环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如在旅游旺季,杭州西湖风景区平均天天的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人满为患,不仅造成交通拥挤,处处排队,游客满足度下降,也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很大影响。 目标市场和产品雷同。旅游产品重复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和产品雷同,某个地区的旅游项目火了以后,其他地区一拥而上,没有目标市场之分,提供完全相同的旅游产品。这种单一型的旅游项目不但造成旅游产品竞相降价,无序竞争,而且游客重游率和旅游综合收益率低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度假型、体验型等多种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的市场环境不相适应。如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兴起的温泉度假,几乎每个县市地区都有,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后,温泉度假产品已进入了拼规模、拼资金的无序发展阶段,这一现象极有可能导致近距离的恶性竞争的局面。 旅游目的地形象不鲜明。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目的是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目的地形象提炼出来,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传播给目标受众,以影响其出游选择。而目前许多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

旅游目的地(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 近年来,源于旅游消费方式转变,旅游业做为国家支柱型战略行业发展的升级、互联网经济大发展的趋动力,景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成为景区、旅游管理机构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网络营销有“网”无“络”,在线旅游“不在线”,目的地营销多“销”少“营”等非常态的发展状况却成了随处可见的常态。如何科学、统筹、系统而长效发展旅游网络营销?究其根本,我国旅游目的地(景区)网络营销正面临组织运营、盈利模式与管理再造的破冰之旅。 一、透视网络营销“围城”效应 某景区网站的首页赫然挂着一个“电子商务”的频道链接,点开链接一看,无非是放着几个星级酒店的简介和预订电话,稍有点电子化味道的是外加一个在线预订景区门票的入口。至于这种网站能为游客提供多少实质服务,不得而知。 将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企业都拼凑触网就自以为网络营销了,这种所谓的大拼盘式的营销网站看似热闹却形成不了上下游服务链的协同营销关系,更谈不上针对游客的一条龙预订服务;还有的目的地网站,有资源,也有产品,却没有客服在线和接待流程,游客心动,却

难以产生行动;更多的目的地网络营销,则将旅游资源本身视为成熟的旅游产品服务,只管一味推销美图美景,却不整合服务,设计产品,推销有余,经营乏力,诺大的目的地旅游品牌营销被萎缩成了一个单一的宣传窗口,忘却了营销的基本目的是价值交换,满足消费。 网络营销“互”而不联,有“网”无“络”;在线旅游“不在线”,有名无实;目的地营销多“销”少“营”,诸如此类的非常态加剧了“围城”效应的扩散:进城的人积重难返,进退两难,不得其味。想进城的人,趋众而至,却又雾里看花,不得其法,误入歧途。 旅游目的地(景区)网络营销的“围城”效应,还普遍表现在旅游目的地的政府管理机构大搞网络形象工程,而基于游客消费的上下游服务企业却难以真正参与其中,形成合力。从目的地网络营销资金链的自身评估上,其结果也是黄金散尽,覆水难收。投入产出资金链难以闭合循环,滚动经营、持续发展也难以为继。 旅游目的地是一个人为定义的范畴,在旅游者的眼中,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完整的存在。包括从其离家外出直至返回这一期间,在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的多重消费需要。这些消费项目中,除了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长途交通和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其他的项目都发生在旅游目的地。

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问题: 1. 市场逐渐饱和,新发展用户难度增加,发现市场空白点、挖掘现有用户消费潜力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向。 2. 车辆问题 3.直销渠道(营业厅)与其它渠道(服务站)存在明显的冲突,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网格化管理核心战略模糊的问题,各个渠道间的战略定位并不清晰;另一方面是渠道利益冲突明显,因为各个渠道面对的市场、客户都是基本一致的,渠道间的利益分配和客户经理的业绩压力都会形成矛盾。 建议: 一 . 明确社区网格化运营的战略方向,确定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的步骤,以及每一个阶段网格化发展的阶段,让直销渠道管理者和一线操作者明确运营的方向和工作的重心。 二. 社区网格重新划分,对网格的客户群进行细化,明确社区经理的目标群体和主推的产品(有另于营业厅和社会渠道的客户),这样才能真正让社区经理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不在单独围绕自己的指标、绩效而工作,也能避免与其它渠道在客户和主推产品中存在明显的类同,改变共同争夺市场的尴尬局面。 三. 以绩效作为杠杆,进行有效的利益分配与协同,从而确保渠道利益的最大化,以解决因为渠道利益冲突共争市场的局面,再以绩效为导向,引导渠道利益最大化。 四、专责市场的副总,渠道主管等成立专门的“渠道专项协同”小组,独立于各个渠道来进行渠道的协同和渠道问题的解决,以解决在运营时存在的问题,以确保营销渠道的健康发展。 五、成立“渠道协同问题解决小组”,以项目制的形式,对渠道的问题一个个进行解决。渠道协同问题小组根据渠道的实际情况,列举所有渠道冲突和渠道协同的难题,针对所有的问题以轻重缓急来进行解决之。 六、改变社区网格经理的市场营销模式,由过去关注“室内营销”转变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驻点营销,由过去的“一对一”的个人营销到“多对一”的团队营销,从而确保社区网格是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的“堡垒战”,而非只关短期战利品的“游击战”。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关键因素

Tourism 旅游经济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2095778.html, 2012年12月 187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关键因素分析 武昌理工学院 胡宇 摘 要: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世界各国每年到中国旅游的人数急剧上升,而旅游目的地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促使旅游目的地营销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进行旅游目的地营销需要明确营销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流行文化、重大事件、季节性、广告宣传和交通便利性六个方面阐述了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关键因素。关键词:旅游目的地 营销 关键因素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a)-187-02近年来,旅游目的地营销已逐步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经常采用的一种营销方式,从营销的效果来看,目的地营销对旅游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1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必要性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并且在近二十年才开始将旅游 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打造,而近十年旅游业才真正开始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旅游业才真正开始在全国高速发展。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吸引着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到访。世界旅游组织曾预测,2020年中国将是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而我国旅游业在近几年也确实以极快的速度在增长。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1.03亿人次,较上年同比增长10.57%。国内旅游收入达12579.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比增长23.53%。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4亿人次, 实际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8.1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15.5%。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都在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每年新生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很多县级政府都在努力推广县级旅游,以区域划分的旅游目的地在数量上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同时加剧了旅游目的地对旅游客源的争夺。为能够获得游客的青睐,旅游目的地营销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要得获得好的营销效果,就必须要弄清楚,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关键因素,了解这些关键因素,才有利于旅游目的地有针对性、有策略性地进行营销。 2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六大关键因素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 对旅游目的营销效果有着影响,本文仅就其中的部分关键因素进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存在诸多问题,解决的措施就是要向西方商业银行借鉴其先进的经验,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让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迈上新台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越来越重视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增强其在竞争中的地位。然而,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状况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为此,我国商业银行需在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身的状况和特点,制定适应新环境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不到位。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时时处处都要体现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经营理念。而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树立起这种理念,他们没有以客户为中心,考虑的最多的是银行自身的风险问题与效益问题,忽视了客户真正的需求。以贷款营销为例,企业形势越好时越能贷到款,越在困境中需要资金支持时却越难贷到款,这与市场营销理念是相违背的。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对象上,往

往只重视原有的大客户,而忽视了对新市场的调研、开发与培养。 2.市场定位不明确,自主创新的品牌较少。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商业银行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优势,投入了大量资金于每一个可以触及的方面,却又缺乏总体规划与创意,跟风现象严重,导致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浪费资源却没有实现营销的目的。 客户选择银行强调的是差异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对营销业务进行了创新,推出了不少新的金融产品,但推出的金融产品在业务功能、客户定位上大致一样,缺乏特色定位,使营销行为趋于同化,形成独特品牌的少,没有在客户心中形成一家银行有别于其他银行的独特形象,使广大客户觉得无论到哪家银行都一样,影响了银行的吸引力。 金融新产品市场化过程缓慢。一项银行产品开发出来后,要报人民银行批准,需要很长时间,有时还可能不被批准,使得新产品不能及时占有市场。即便新产品面市后,销售自动化程度低,产品创新成本高,利润率低,创新速度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增长。 3.缺乏对目标客户的研究,忽视服务质量,客户面临流失风险。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各种银行卡业务的实际应用效果不如事先预期的那样好。最根本的原因是银行不重视对目标客户的研究,没有根据客户文化层次与消费水平以及潜在需求来细分市场,导致提供的产品针对性不强,更重要的是

浅析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

旅游目的地营销已经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构建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的地营销就是要在确定的目标市场上,通过传播、提升、组合目的地的关键要素改变消费者的感知,建立目的地形象,提高旅游消费满意度,进而影响到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引发市场需求、开拓旅游市场的目的。 旅游营销之于旅游业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旅游规划中旅游营销的地位也在与日俱增,当前旅游营销发展的大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以往的大规模营销向细分目标市场营销转变,以往拉网式大面积的营销存在着重点不明确、目标不突出、资源欠集约的现象,细分目标市场营销的针对性更强,目标突出,资源利用率高,充分考虑了旅游市场的需求。 由以往的单一模式营销向多种模式营销转变,以往的营销模式单一化现象明显,只针对营销过程的某个阶段做出营销,很多营销重点并没有把握,多种模式营销可以多管齐下,面面俱到。 品牌营销的理念深入人心,品牌营销是新兴的营销模式,品牌营销的成功体现了一套完整营销体系的成功,通过营销体系使得旅游营销得以奏效,品牌营销使得旅游深入人心。 1、旅游营销战略的内涵 旅游营销战略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旅游市场所做的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计划与谋略,它是旅游目的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4]。

完备而健全的旅游营销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旅游营销战略的确定,旅游营销系统存在着因地而异、因时而动的特征,但是旅游营销战略的指导意义则是一成不变的,明确且清晰的旅游营销战略可以提升旅游营销的效率,进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营销战略可以从旅游营销总体目标,目标市场的定位,产品战略的定位,品牌传播定位,营销推广策略和战略阶段性划分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释,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不同的旅游企业,需因地制宜,从宏观的角度高屋建瓴,确定符合自身旅游发展的旅游营销战略。 2、旅游营销战略构建 2.1、营销总体目标 营销总体目标是从战略意义上对旅游营销对象做出定位,提出打造旅游营销对象的总体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明确目标。 营销总体目标的确定必须要建立在对当地的旅游资源现状、旅游产品现状、旅游营销现状等多个方面的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最能够反映旅游资源特色的营销定位。 营销总体目标确定的完善工作也尤为重要,很多营销总体目标通俗易懂,但是内涵不足,很多则是为了表达更深刻的寓意而稍显抽象,故而需要对营销总体目标进行详细的解读,从字面的意思入手,进而深入到其内涵,使得营销总体目标脱离简单的咬文嚼字,形成一个丰富且寓意深刻的综合体。 2.2、市场定位战略

银行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业市场营销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蒋林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我国银行的市场竞争激烈,对银行业市场营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比发达国家银行,我国银行市场营销还很不成熟,存在着对市场营销理解不到位、市场营销体系层次较低、市场定位不明确、银行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正确的营销观念,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不断提高我国银行的市场营销能力。 关键词:银行市场营销问题对策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我国银行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经济改革的深入也使我国银行业原有的经营格局发生了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使得外资银行陆续在我国落户,这两方面使我们银行面对复杂而严峻的竞争形势。目前,银行竞争的激烈化使我国银行市场营销也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压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客户需求日呈多样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服务对象的客户一方面对银行业产品与质量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对银行产品的消费需求选择性明显增强,在银行与客户的双向选择下,银行业务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客观上为银行产品创新提出了多样化需求。其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经济改革步伐加快,银行业的竞争态势日趋严峻,原来的老牌银行与新兴银行竞争进一步加剧,外资银行不断加入,增加国内银行业竞争的压力。另外,信托、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异军崛起,也形成不小挑战。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已经成为每家银行谋求发展,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各家银行只有在业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科学全面的分析自身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并提出可行与合理的解决对策,我国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营销竞争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一、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与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加入世贸经济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协作,使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也为银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银行在工作运行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市场营销方式,同时积极借鉴工商企业与外国银行业的市场营销经验,银行的市场营销取得了以下成绩:银行服务理念得到树立与深入,进一步提升中国银行业服务水平;银行产品的不断创新与科学技术在银行业的充分应用,银行分销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新兴分销渠道不断出现;各家银行积极采取和运用多种促销手段,鼓励客户购买金融产品,并从整体上树立银行的形象。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形势下,由于我国银行在长期历史因素和宏观政策因素的影响下刚刚经历市场定位和管理体制的较大改革与转变,以及市场营销策略引入和应用的时间不长,在我国金融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和发达国家银行的市场营销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还存在着对市场营销理解不到位、市场营销体系层次较低、对广告的认识存在误区、客户定位不明确、客户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考验着银行市场营销的能力,也是我国银行能否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我国市场在营销战略上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市场环境的竞争加剧,使得我国多数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优势地位,树立带有本企业特色的品牌形象,销售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 然而企业在实际的营销阶段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多数企业的营销方法与观念相对落后。 目前不少企业实施市场推广的时候仍旧采用比较传统的生产销售与销售方法,造成组织效率相对较低、营销成本较高。 我国多数企业依旧采取的是传统的营销管理手段,即依靠本企业的规章制度或硬性指标,加强对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 就目前形势而言,多数企业在营销咨询以及市场调研等诸多方面的工作上并未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导致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效率偏低。 此外,在选择市场营销方式时,多数企业采取的是订单营销以及随机直销等方式,并没有对采取网络营销、概念营销以及整合营销等创新型营销模式。 在营销的时候并为提前计划,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目标,唯一追求的就是销售产品。 实际中这样的营销方法和观念,不仅造成营销资源的铝镍钴非,还导致业绩无法提升。 二营销管理不到位。

在市区、乡镇营销企业,我国多数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战略规划,只是以市场作为导向,随意进行营销战略部署。 此外,因为传统营销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部分企业在营销管理期间缺乏了必要的协调机制,未能够充分协调企业内部营销与市场外部营销,过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未能够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目标,无法从本企业的营销现象中看到营销活动的本质目标。 某些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单纯地借助少数销售人员的力量、产品外包装、有限的资本投入以及营销部门制定的营销战略目标、营销准则等,将广告传媒等传统的宣传手段作为常用营销方式,在日常销售中以直销和代销为主。 三缺乏有效的销售模式。 通常情况下,企业采取的是简单的营销模式,并没有对销售模式进行创新。 企业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以降低该产品价格作为唯一的销售手段,营销模式比较简单,对整个企业的销售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而随着市场营销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以往的产品营销观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市场要求,也无法适应整个市场营销理念。 此外,在营销活动中,诸多企业并未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营销模式,只是单纯得模仿某些较为成功的市场营销模式,而在本企业自身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下,该营销模式还是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营销发展要求,这对整个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174 Marketing 市场营销 1.1作为旅游目的地两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之间需要形象良性互动的协同机制。从目前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实践和研究来看,这些问题已得到了重视。许多地方政府已认识到了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大力倡导本地区及跨地区的旅游企业和行业间联合促销,通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来形成营销合力和整体优势。国内最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中也出现了对私营部门参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初步探讨。 1.2加强政府与行业间的合作,让行业更多地参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运营.。即要吸纳政府旅游部门以外的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作为营销主体。政府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完善市场机制与弥补市场缺陷,提供企业没有能力或因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不相一致而不倾向营销的(准)公共产品,对于企业既有能力又有经济利益驱使而营销的产品,国家或地区政府不必进行重复营销。单个旅游产品由企业自身来进行营销,既可以使目标市场得到合理细分,也可获得既定利益。因此,国家或地区旅游组织不应代替企业进行单个旅游产品的营销,而应为企业旅游产品的营销活动提供支持平台。成功的目的地营销离不开政府与行业的良好合作,只有在政府与行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形成联动,才能使目的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得到协调,达到目的地营销的既定效果。2、营销策略方面 2.1主题的塑造是打造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的最有力工具。主题是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工具。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主题可以形成该目的地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相反,旅游目的地若主题形象模糊、混乱,很容易使游客经历平淡,回头率低下。旅游目的地主题的塑造考虑的因素很多,应考虑人们形成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各因素,该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沉淀,相似的旅游目的地宣传的主题,目标市场的选择,消费者所感兴趣的内容等。确定主题应精心构思,所提出的反映主题的口号力求新奇,个性化,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为张扬个性,树立我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独特形象,我国首先必须密切注意竞争对手的宣传主题,避免雷同。旅游目的地决策者要有洞察时代潮流的信息转换能力,把形象主题与世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以整个目的地为单位所进行的旅游营销活动,它具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所关注的是整个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第二个层面所涵盖的是促销单个产品的商业企业的营销活动。这两个层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对于旅游目的地营销采用的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营销模式。即由国家旅游局统一指导,分地区建设,实现各级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一、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存在的问题、 1、企业产品营销与政府形象营销不符 国家旅游组织所关注的是整个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的销售;而旅游企业所关注的是粗小单个旅游产品的销售。即目的地公共营销,和产品的营销。作为营销内容的分工,国内有研究者曾经概括为“政府营销形象,企业营销产品”。这种概括较为简要地说明了政府旅游营销与企业旅游营销各自的侧重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状况。由于旅游目的地营销主题的单一性,国内许多目的地将形象作为本地旅游营销的重点,政府的形象营销与企业的产品营销各成体系,导致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缺乏凝聚力,本应属于同一营销体系的目的地旅游形象营销与旅游产品营销严重脱节,造成资源的无谓浪费。2、政府主导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缺乏从事可持续旅游的政治愿望;政府的规划和规章制度不如私营部门的那么受欢迎;缺乏资源、财力和人力;政治家的短期目标破坏了可持续旅游的长期目 标;政府的办事效率常常缓慢;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腐败。这些潜在障碍的存在要求引入政府以外的利益主体参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运营,以弥补政府主导的缺陷。3、政府营销经费不足 营销资金筹措是旅游目的地营销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在我国,各级政府旅游部门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主体,营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由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一般都有严格预算,可用于旅游营销的非常有限,因此,不论是国家旅游总局还是各级地方旅游局,每年用于促销方面的经费都极为有限。国际指明营销专家米尔顿?科特勒显示曾就中国的旅游营销问题发表过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中国用于旅游粗小方面的费用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按照他所提供的一些国家促销费用额度,中国全年的旅游促销经费不及夏威夷的5%,东南亚的新加坡和菲律宾每年用于国际旅游促销方面的经费则是中国旅游业在此方面投入的数十倍。政府营销经费不足已成为国内各地旅游营销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4、政府营销规划与企业营销实践缺乏对接机制 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规划作为目的地营销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营销已成为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一项战略认为。目前国内许多旅游目的地都对本地区进行了专门的旅游营销规划,作为指导旅游营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山东山水圣人旅游区等,旅游营销规划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继旅游发展规划之后一个重要的专门性规划,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但这些规划基本上由当地政府旅游部门委托专门机构等第三方组织编制,旅游企业很少真正参与,最多只是在规划过程中被象征性地征求意见,致使理应对旅游企业营销实践发挥统一知道作用的旅游营销规划失去了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花费巨资编制的营销规划成为一纸空文被束之高阁,政府营销规划与企业营销实践各行其道。 二、如何更有利的进行旅游目的地营销 1、营销体系方面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本文对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即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为政府主导的模式。着重分析了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解决方法。[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营销;问题;对策 党 婧 山西财经大学 030006 》转173页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先决条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起来。1992年,国家专业目录正式列入市场营销。目前,我院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其主要问题在于: 1、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大多数教师仍采用“灌输型”教育,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造成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的讲授,缺少机会去思考分析。 2、教学方法陈旧多年来,营销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依赖于“一块黑板、一枝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及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效果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视觉、情景等立体效果,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潜力的发挥。 3、教学内容相对滞后首先是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次是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课程之间有所交叉重复,缺乏统一协调。在学习过程,学生感觉每一门课程内容都好似知道,但都不能深入了解与掌握。 4、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说教、轻专业全面素质和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结果造就的是“考试型人才”,而非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 5、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一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接触的是书本,虽然作过一些调研工作,但毕竟没有在企业真正从事过营销,对营销理念的认识仅停留在理性上,缺乏感性认识和体验。 二、对策 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根据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我们认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当是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以“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及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又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的,能在国家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管理工作,或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学生动手型、实用型人才等综合能力,构建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我们应该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 1、理念的改变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营销人才,一要解决教师的育人理念。从人才培养角度,教师必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育人宗旨,围绕“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育人工作理念,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考核手段等内容开展讨论,统一教师的认识。二要注重学生养成教育,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市场营销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优化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身心素质。市场营销人才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现在市场营销教育客观存在的平庸的知识型、被动接受型、自我封闭型、各自独立型的培养模式向着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型、主动思维型、开放型、合作型转变。 2、教学内容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首先,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概念、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同时要以专题形式介绍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观点、发展趋势,确保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其次,充分发挥进行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作用,认真梳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