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过渡段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过渡段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过渡段

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中铁十九局西成客专江油段路基工程项目部编号:

编制者: 审核者: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新建西宝铁路客运专线DIK519+596.97~DIK520+395.6、DIK520+444.4~DIK521+772.78两段路基施工图(图号)西宝客专施(路)02-01-02 2、新建铁路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施工图路基通用结构详图(图号)西宝客专施通(路)-01。 3、设计技术通知单(编号)XBLJ-05。 4、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及相关技术规范。 5、参考中铁一局集团郑西、武广、京沪、哈大等路基施工经验。 二、使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DIK519+596.97~DIK521+772.78段所有桥涵过渡段填筑。 三、编制目的 1、明确过渡段改良土和级配碎石的填筑工艺流程、操作要点。 2、检验设计参数。 3、确定施工参数、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为过渡段填筑大面积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四、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范围内共设12处过渡段填筑,4处桥台过渡段和8处涵洞过渡段。台后路堤填筑采用倒梯形过渡的方案。过渡段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掺5%P·C32.5水泥),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分层填筑掺入3%P·C32.5水泥长度不小于20m,过渡段后4m范围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5%P·C32.5水泥。线路纵坡1‰,为直线段。过渡段下部地基为预钻孔冲扩挤密桩和CFG桩。 过渡段主要分两种类型,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和路堤与涵洞过渡段,施工时应进行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我部过渡段工艺性试验选于DIK521+716(1-4.0m×4.0m)涵洞和漆水河特大桥西安台,平均填土高度6.5m。 1、取弃土场 过渡段取土场设计位置位于DIK526+000右9.0km庞家村,取土场面积113亩。弃土场选定在本段路基附近废弃砖厂,进行地基处理中桩挖土弃土。设计取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技术交底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技术交底 1、适用范围 桥台和路堤设置过渡段,适用范围如下: 索家沟大桥0#台、化雨特大桥0#台、枣桠沟大桥3#台、孙家沟3#台、李渡四线0#台、泉水沟0#台和8#台、朝阳沟0#台和10#台、曹家院子0#台和5#台、龙虎沟0#台、玉笔山6#台、苏娜0#台和6#台、杜天坝0#台和17#台、龙头沟0#台、洞党沟1号桥0#台和4#台、蒋家湾0#台和37#台、大竹沟6#台。 2、基坑回填 台尾基坑采用C15砼回填至W3岩层顶面,其余至原地面部分采用级配碎石回填,砼回填前,应将基坑内积水和虚土清除干净。 3、原地面处理 过渡段填筑前,应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并将原地面积水排干。 基底表层的松软土和腐殖土要清除干净,松散土层进行翻挖并分层回填压实,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前应通知试验室进行原地面压实质量检测,满足地基系数K30≥60MPa/m的要求。 原地面坡度陡于1:10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高度不小于0.8m,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底设2~4%向外倾斜的坡度。 孙家沟3#台、曹家院子0#台和5#台、龙虎沟0#台、玉笔山6#台、苏娜0#台和6#台、杜天坝0#台和17#台、龙头沟0#台、洞党沟1号桥4#台的过渡段范围内基底自原地面以下挖除换填厚度应满足设置

过渡段需求,且不小于50cm。 4、过渡段设置 1)过渡段顺桥向上部长20m,下部长5m。 2)路肩顶往内侧2m处按照1:1放坡,内侧部分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外侧部分填土。级配碎石每填筑一层,外侧土同步填筑。外侧土填筑坡度同相邻段路基为1:1.5。 3)在两侧坡脚处,台背往过渡段方向设置干砌片石,顶宽05m,高度1m,长度0.5m。 4)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渗水墙,渗水墙采用C15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厚10cm,宽15c。渗水墙底部横向设高1.0m、厚0.5m 的中粗砂层,砂内埋设φ200mmRCP-20NG(A)渗排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5)过渡段具体布置见下图: 桥台和路堤过渡段纵断面图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主要技术标准 1.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云桂线广西段施工图》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 1.3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二、工程概况 正线路基长度共计共12146米,其中过渡段长度2690米,包括以下六种形式: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连接处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半挖半填过渡段、两桥(隧道)之间短路基过渡段。 隧路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路涵、路桥及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料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 过渡段填筑在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及基坑回填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队伍配置 为确保本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如期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设四个专业路基施工队伍。 2、设备配置 依据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要求,配备足量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种资源。

四、施工组织及安排 4.1施工人员安排 1、主要管理人员 表1 主要管理人员 4.2施工机械设备安排 过渡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车装运土方,挖掘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2。

4.3检测仪器、测量设备的配备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路堤与桥梁过渡段施工 设置方式图如下:

(1)过渡段沿线路纵向为倒梯形,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料分层填筑,底宽5m,纵向坡度根据实际地形进行计算,满足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0m。 (2)必须待桥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完成基坑回填及防水层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过渡段填筑。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并在桥台或涵洞侧面画填筑分层线。 (3)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4)根据施工情况确定主要施工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分层压实厚度按35cm控制,台后2.0m范围外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过渡段的桥台台尾后2.0m范围内采用冲击夯夯实,防止施工过程中碰到桥台,松铺厚度按20cm控制。当过渡段比路堤先施工时,向路堤方向合理延长,在施工路堤时再进行刷坡处理。 (6)台后基坑采用C15素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回填,浇筑后高程与原地面高程一致。 (7)路基过渡段的外包土应与过渡段同步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填料质量,不得使用级配碎石掺水泥质土填筑,后期绿色植被不容易成活,b值取1.8m。 (8)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填料宜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新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 DK1053+430-DK1058+800段 路桥过渡段 三级技术交底 (三管段-路基三工班)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蒙华铁路MHTJ-20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九月 技术交底书(三级) ZT1101MHTJ-20-04 单位:蒙华铁路MHTJ-20标段四工区编号:

年月 编制:复核:签收: 日 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三级) ZT1101MHTJ-20-04 单位:蒙华铁路MHTJ-20标段四工区编号:

路桥过渡段剖面图 台号 台背底面 高程(h ) 台背顶面 高程(H) 填筑高度(m ) 台背顶宽度 (m ) 台背底 宽度 (m ) 备注 渭水三门峡台 底宽度未考虑路堤挡 渭水荆门台 李家坎子三门峡台 李家坎子荆门台 4个桥台统计表 1、基坑回填:承台施工结束后,清除承台施工时遗留的各种垃圾,排除基坑积水,清除基坑底的松土和被水泡软的土,台背及两侧采用C20素混凝土进行灌注,台前采用原状土进行回填。 2、渗水墙: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底部设直径100mm 的内支撑排水管,将渗水排向路基坡脚外(两侧应比过渡段填筑宽度各超2m ,以便渗水引至路堤排水沟)。施工前先将原地面进行填前压实,然后安放内支撑排水管,排水管四周包裹1m 高、宽中粗砂反滤层,施工中应注意避免损坏排水管。反滤层上部采用

年月 编制:复核:签收: 日 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技术交底书(三级) ZT1101MHTJ-20-04 单位:蒙华铁路MHTJ-20标段四工区编号:

既有线涵洞基坑回填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中铁十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5标项目部编号:ZNTJ15-2-KJH01-20110712 工程名称既有线下结构物交底类别基坑回填 技术交底内容: 后附: 1、桥涵过渡段基坑回填技术交底 2、既有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 ZNTJ-15标二分部 交底人审核/批准人 接受单位桥涵施工作业班接受人接受时间

1 过渡段填料要求 1.1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 1.2过渡段基坑填料采用碎石土分层填筑夯实封闭,避免积水。回填至既有线轨枕以下60cm处后采用道砟回填,道砟填料应符合规范要求。 1.3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5.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稳定土拌和设备。 2.2一般规定 2.2.1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 2.2.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2.2.3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 2.2.4 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每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2.2.5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2.2.6 过渡段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等加固时,宜先进行水泥搅拌桩等施工,再进行桥涵桩基施工。 2.2.7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 2.3施工方法及工艺 2.3.2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2.3.2.1 施工方法 ⑴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⑵涵洞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温福铁路福建段(Ⅰ标)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报审表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编制:郭志红 审核: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温福铁路福建段(Ⅰ标)一工区 二〇〇八年四月三日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我工区路基过渡段主要有桥路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隧路过渡段等,为确保过渡段施工质量,编制了过渡段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如下: 1、过渡段基底处理 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相邻隧道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按设计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开挖坡面的纵向坡度及台阶开挖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基坑回填 桥台后基坑及横向结构物基坑应严格按照设计选用回填材料及时回填并分层压实,避免积水。 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3、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 3.1、过渡段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3.2、桥台后2.0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应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

3.3、横向结构物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3.4、涵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宜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宜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 3.5、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3.6、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3.7、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三项指标进行控制。 3.8、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3.9、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 4、桥隧过渡段施工:当桥台与隧道进口较短时,设置刚性过渡段,基床表层为掺入5%水泥的级配碎石,表层以下1.7m范围内换填C20混凝土,顶宽10.5m(2.95+2.95+4.6)。 当需要设置无碴轨道时,整个基床厚2m、宽10.5m(2.95+2.95+4.6)范围内采用C20混凝土浇筑。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交底 一、级配碎石级配范围 要求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 过渡段级配碎石范围表 二、过渡段设置方式 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过渡段级配碎石不掺加水泥。 1、桥台与路堤过渡 (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长度: L=5+2×(H-0.6)。 式中 L----过渡段长度(m) H----台后路堤高度(m) (2)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设置图示:

L=5+2×(H-0.6) 桥台与路堤过渡段设置方式图 Ⅰ-Ⅰ断面图 (3)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桥台台背设置渗水墙,渗水墙采用C15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厚10cm、宽15cm。在渗水墙底部横向设高1m、厚0.5m 的中粗砂层,砂内埋设φ200mmRCP-20NG(A)渗排水管( RCP-20NG(A)材料性能:聚丙烯复合材料,管径为200mm的内支撑型圆形管材,脆化温度-45°,环刚度≥32KPa)将渗水排出路基以外。 无砂混凝土块技术要求 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长度: L=2+2×(H-h1);高度不高于结构物顶标高。除横向结构物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0m且不足路堤高度的1/2时不设置过渡段外,其它情况均设置过渡段。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方式图 Ⅱ-Ⅱ断面图 坡脚 坡脚路堤与斜交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平面示意图 (横向结构物顶与路肩高差小于2.5m)

路基与桥涵过渡段专项方案

表A.0.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合同段:JHS-Ⅳ标编号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GDK172+152-DK176+847.92 路基工程)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建设单位:长吉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监理二标监理站施工单位: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Ⅳ项目部四工区 编制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审定人: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J 1147-2011 (2)《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施工图路基设计大样图集《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吉珲大样图施路-04 二、工程概况 GDK172+152~DK176+847.92段路基全长4695.92m,本施工段落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境内,前接西山隧道,后接大石头特大桥以填方、挖方形式通过。本段路基过渡段形式包括路隧过渡段、堤堑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及路桥过渡段四种形式。过渡段位置统计如下:

三、设计文件说明 1. 路桥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 2. 路涵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

3.路堤与路堑设计如图所示 四、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 1.施工人员情况: 为确保过渡段的顺利进行,中铁九局吉图珲项目部四工区路基架子队专门成立了过渡段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如表 管理机构成员

路基过渡段技术交底 (工区)

No:HBCJ20110407WGSG1JD-ZG-01标段别:WGSG1类别:工区 中铁十六局集团WGSG2标段一分部项目经理部 施工交底纪要 时间: 2011年04月07日 主持人:刘斌 参加单位:项目部施工技术部、试验室、安全质量部、各工区全体技术人员 关于黄冈站路基过渡段施工交底纪要 一、技术要求 1过渡段采用的级配碎石加5﹪水泥填料采用场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2过渡段的布置形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二.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1过渡段施工一般规定 1)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过渡段的基坑回填C15混凝土,过渡段横向建筑物顶部及其两侧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掺5%水泥,当路堤高度H<3.0m的路堤,过渡段原地面处理后应符合路基基床底层压实标准,H>3.0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 MPa/m,EV2≥45MPa。 2)过渡段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3)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试验,确定主要的工艺参数;桥路、涵路过渡段的填筑必须待桥、涵、结构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

4)过渡段所用级配碎石、水泥、土工合成材料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施工。 5)过渡段填筑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摊铺厚度根据工艺性试验确定;压实标准应符合各部分的设计要求。 6)桥台后2.0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应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横向结构物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涵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宜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7)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 8)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相邻路基及锥体填土与过渡段级配碎石间应符合D15<4d85的要求,压实标准同相邻路基。 2.2过渡段布置形式:

关于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

关于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高等级公路的舒适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路桥过渡段设计与施工存在的薄弱环节,桥头跳车被列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路桥结合部的路面平整度差、早期损坏较普遍和桥台路基沉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根本的解决。 关键字:路桥,过渡段, 施工技术,探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comfort of high grade highway safety, reliability,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ridge of transition sec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weak link, the bridge jumped is listed a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taking the road surface roughness bridge is bad, the early damage of the abutment and roadbed subsidence are common in a long time has not got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key word: bridge, the transition se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lored 中图分类号:u44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由于线型要求,桥梁在公路工程中所占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分析 摘要:在路桥建设工程中,我国投入了不少经费和人力,并给予桥梁设计高度的重视,在施工技术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路桥建设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是影响整体工作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文章将对路桥过渡段中的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 abstract: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our country is put into a lot of money and manpower, and give the bridge design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of transition sec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fluence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work is a key factor, so this paper will transition section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transition section of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448.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公路以及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道路使用者的关注,由此,对路面的平顺程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桥梁台背引道段道路,由于桥台与路基的刚度差异性以及路基沉降的原因,极易产生沉降差,特别

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方案

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方案 1. 编制依据 根据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设计说明书《路基》的要求:“隧道与土质路基过渡、桥与路基、两桥(隧)之间短路基、路堤与横向结构物、半填半挖路基、路堤与路堑等均需要设置过渡段”。因此,对一般路基过渡段填筑压实施工进行方案设计。过渡段施工的技术标准依据现行的相关铁路路基施工与验收规范和标准。 2. 措施要求 根据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要求,对各种不同地段的路基过渡应采取如下工程技术措施: 1. 200km/h 时速地段路堤路堑过渡: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路堑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 ,且应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1.5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 ,其开挖部分填筑应同路堤各相应要求。 2. 200km/h 时速地段桥台与路基过渡: 1) 过渡段长度:()20.6L h A =-+ 式中,L -过渡段长度(m );h -路堤高度(m );A -常数,取5m 。 2) 桥台与填方路基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过渡段应与其连接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桥台后2m 范围内填筑的级配碎石内掺入3%水泥。 3) 桥台与挖方土质路基过渡段设C20混凝土及级配碎石掺3%水泥处理。 3. 200km/h 时速地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除横向结构物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0m 且不足路堤高度的一半时不设置过渡段,其他情况均设置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当涵洞顶与路肩高差小于1.0m 时,涵洞顶以上填筑级配碎石掺3%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方案

目录 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方案 0 1编制依据及原则 0 1.1编制依据 0 1.2编制原则 0 2工程概况 0 2.1工程概述 0 2.2设计概况 0 3资源配置 (1) 3.1管理人员配置 (1) 3.2劳动力配置 (2) 3.3机械设备配置 (2) 3.4测量、试验检测仪器配置 (3) 4施工准备及技术要求 (3) 4.1施工准备 (3) 4.1.1材料准备 (3) 4.1.2技术准备 (3) 4.1.3试验准备 (4) 4.1.4现场准备 (4) 4.2施工相关要求 (4) 4.2.1填料要求 (4) 4.2.2施工工艺要求 (6) 4.2.3压实标准 (6) 5施工方案 (6) 5.1施工方法 (6) 5.2施工工艺流程 (7) 5.3过渡段倒梯形处填筑工艺 (8) 5.4施工过程 (9) 5.4.1基坑处理 (9) 5.4.2施工放样 (10) 5.4.3填筑、摊铺、整平 (10) 级配碎石在级配碎石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为防止运输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变低,使含水量较最优含水量(4.5%)大1%,以减少级配料运输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10) 填料摊铺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筑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做成向两侧5%坡度的横向排水坡。框架涵两侧级配碎石虚铺厚度为30cm。 (10) 5.4.4碾压、检测 (10) 5.4.5养护 (11) 5.4.6过渡段沉降观测 (11) 5.5施工要点 (11) 5.6注意事项 (11) 5.7质量检测指标 (12) 6质量保证措施 (13) 6.1质量保证制度 (13) 6.2质量保证措施 (13)

路基与涵洞(桥台)过渡段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路基过渡段 交底编号:施(技)LJ-006 交底单位: 接受单位: 编制:审核:技术负责人:

施工技术交底 项目名称:编号:施(技)LJ-006 单位工程名称交底日期 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内容: 一、技术交底范围 本次技术交底仅适用于xx段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工程。 二、施工准备 1、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宜在涵洞(桥台)基础施工前完成。 2、过渡段的涵洞(桥台)的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振动设备碾压。 3、过渡段路堤基底原地面应平整后,用压路机碾压碾压密实,其压实质量应满足 K≥150MPa/m。 30 4、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确保降水及地表径流对过渡段施工无不利影响。 三、路堤与涵洞过渡段设置形式及填筑施工 1、当涵洞顶面至路肩距离h≥2.0m时,采用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纵向总长度不小于2倍基床表层以下路堤高度+2m,且不小于20m。在涵洞顶面及两侧各1.5m范围和距基底2m向上按1:2的坡度至基床表层底范围填筑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涵洞横向以外填料与相邻路堤相同,如图3-1设置。 图3-1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 2、当涵洞顶面至基床表层顶面距离h≤1.0m时,如图3-2设置。

图3-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 3、当涵洞顶面至基床表层顶面距离h>5.0m时,如图3-3设置。 图3-3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 4、路堤与涵洞过渡段填筑施工 (1)涵洞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2)靠近涵洞的部位,应平行于涵洞进行横向碾压。 (3)涵洞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 四、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形式及填筑施工 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成倒梯形的结构形式,过渡段纵向总长度不小于5倍基床表层以下台尾路堤高度+5m,且不小于20m。基床表层以内填筑掺5%水泥的级配碎石。 2、在桥台后填筑0.1m厚无砂混凝土渗水板,并在基床部位设置混凝土支撑块。混凝土支撑块与级配碎石之间设置由无砂混凝土板、无砂混凝土渗水板基础、渗排水管材、C20混凝土基础四部分组成的排水系统。 3、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形式详见图4-1、图4-2。

浅谈道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浅谈道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桥梁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桥梁建设中,道桥的过渡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道桥的过渡段是桥梁建设的薄弱部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于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桥台跳车的现象。本文就针对道桥过渡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道桥建设过渡段沉降建议 我国的道桥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中,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常见问题不断产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路桥过渡段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对桥头的地基处置不恰当,因为桥头经常存在一些软土地基,这些软土地基沉降不均匀就会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所谓桥头跳车就是指在道路堤填土和桥台的衔接的地方产生比较大的沉降差异,使整个路面形成了台阶式的显著的坡度变化,使车辆在经过的时候发生颠簸甚至跳跃的现象。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中这种现象的危害非常大,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速度很大,所以特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桥头跳车的原因 1.1路和桥的刚度有差异 路堤和桥台的抗变形能力不同是桥台跳车的一个根本原因。桥梁是刚性结构物,而道路是刚性的路面和柔性的路基的组合,所以,它们的刚性差异很大,在承受相同的负载的情况下,变形的情况就会不同,这样就会在过渡段产生坡度。 通常情况下,因为桥台本身有很大的重力,所以在建筑桥台的时候它就已经完成了沉降,桥梁在建成之后的沉降度可以忽略看成是零。但是桥头就不一样了,桥梁通常都是在沟壑地段建筑的,所以路面一般为软土,路基的起伏比较大,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特别容易产生沉陷。根据试验计算结果表明,常见的路桥的路面的综合模量只有200MPa,而桥台的高达25000MPa,这125倍的差异一定会造成连接处的剪力破坏,也必然会造成沉降差,所以出现较大坡度,导致跳车现象。 1.2设计不当使路基沉降 在路桥的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很多单位对过渡段的施工不够重视,为了节约成本,追求高额利润,在设计的时候不按照规定操作,私自压缩桥孔的尺寸,这样就会使桥头的路堤太长或者太高,导致路堤的地基土质太弱或者排水不良。而且在设计的时候不做必要的处理,留下质量隐患。对台背和台前的防护工作做的也不好,使路基填料的压力太大,导致防护工程水平方向发生位移,引起沉陷。

路基与涵洞过渡段施工方案

路基与涵洞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兰渝铁路五标一分部施工的路基里程桩号为DK352+759~DK356+375 (含站场),长度为 3.616km设计为双线铁路,其间共设涵洞和立交通道6座,按照图纸设计我标段所施工的路基和横向结构物连接处必须设置过渡段。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 2、过渡段基坑回填混凝土,并用小型平板震动机压实。基坑回填至原地面,平整后用震动碾压机压至密实。过渡段填筑级配卵石在台背不易碾压的2m范围内,填料中掺入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填筑压实标准为K30≥150MPa/m及孔隙率n<28%。位于湿陷性黄土地段,且易积水的过渡段级配卵石底部设0.2m厚中砂,其中部铺设一层防渗土工膜。 3、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 4、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 1.5m时,横向

结构物顶面以上填筑与基床表层相同的填料,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方式示意图 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三、注意事项 1、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 2、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3、水泥级配卵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4、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

路基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 注:本技术交底适用于 DK426+356.56 ~DK471+283.99 里程段内路基过渡段施工, 路基过渡段采用的填料为级配碎石掺 3%的水泥,本段内剩余填料为 5万方,施工区域主 要集中在李尤村特大桥至王官寨子特大桥之间。 一、 前言 本段路基范围内过渡段设计构筑型式主要为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 过渡段是路基工程与各种结构物、不同路基形式间的衔接过渡部位。施工时提前安排过渡 段的结构物施工,以便尽早进行过渡段的填筑,确保过渡段有足够的静置自稳时间,进一 步减小工后沉降量。为了保证过渡段填筑质量,原则上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应按水平分层同 步填筑。但确有困难不能同时施工的,为保证路基施工进度,采取在桥台后预留一定长度 的路堤填筑段并做出台阶,待过渡段施工条件成熟后与过渡段一起施工。过渡段级配碎石 掺加3%水泥在碎石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采用推土机、 平地机平整,压路机进 行碾压作业;对于靠近台身和墙身处机械不能到位的地方,采用小型振动夯进行振压。过 渡段使用的材料的粒径、级配及材质符合要求。 二、 施工工艺 ---- ---- --------- 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1 )基坑清理 对基底、基坑进行清理,做到基坑底部无先期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及松土(杂土) C 2)基坑回填砼 进行一次连续浇筑砼,砼浇筑严格遵照砼施工操作规程。砼施工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 地基表面再次清理:待基坑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对过渡段其它先期已经处理过的地基表面 再做清理。 3 )施工测量 首先对其路基中线进行定位,对其标高进行精确测量并计算出过渡段所要填筑的实际 高度,以此为依据并同时参照设计图上的相关数据,对其同一水平填筑层的不同填料所填 筑范围进行详细计算,并进行实际测量放样。 4 )分层填筑 拌和好的级配碎石要尽快运到铺筑现场,由桥台向路基方向、由中心线向路基两侧按 顺序依次进行填料的填筑工作。每层填料的压实厚度为 20cm 5)平整碾压 二 吐 -,p \Ji 匸占 二

涵洞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表 编 号:JSJD-

一、工程概况 DK35+260南山坪框架桥和DK35+600(1-1.5m)涵洞,顶面直接为路面,DK38+776大马框架桥顶面至机床表层有2.95m改良土路堤。 高度为涵洞底板顶面至顶板顶面高度。DK35+260南山坪框架桥和DK35+600(1-1.5m)涵洞顶面过渡段宽度9.4m,DK38+776大马框架桥顶面过渡段宽度15.4m。级配料方量为(掺3%水泥级配料方量)+(掺5%水泥级配料方量)。 二、施工要求、操作要点 1、级配碎石由拌和站统一生产供应,所用材料经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2、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 3、涵后2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涵后2m的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靠近涵洞的部位,应平行于涵洞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过渡段应涵两侧对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料的虚铺厚度取为25cm。 打夯机:人工摊铺、精平→压实设备碾压10遍,效果较好。 压路机碾压遍数及顺序:静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2遍→压路机强振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1遍→压路机静压收光1遍。

4、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采用与相邻地段路基相同填料)应与相邻的路堤按水平分层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5、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6、在填筑涵路过渡段级配碎石前,涵侧防水卷材外侧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如抹水泥砂浆、填筑粘土、用泡沫板阻隔等,确保防水卷材不被破坏。 7、施工时严格按路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办理。 8、压路机等重型机械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9、填筑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 三、施工技术 1、涵洞过渡段 1.1级配碎石过渡段长度:L=2+2×(H-h1 ),H为涵洞后路堤填高,H1为涵洞顶距路基地面高,h为涵洞顶距路肩面高。 1.2过渡段路基结构型式及材料性能 1.2.1当涵洞顶部至路基面的高度h 1.5m时,在涵洞侧面设置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3%水泥)过渡段。 1.2.2当涵洞顶部至路基面的高度h≤1.5m时,涵洞及两侧20m范围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掺加5%水泥。在涵洞顶面及两侧设置倒梯形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3%水泥)过渡段,压实标准应满足压实系数K≥0.95、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 1.2.3填筑涵洞过渡段前应在涵洞两侧墙壁上用经漆画出过渡段的轮廓及层数,每层厚度按20cm控制。(填筑过渡前应考虑沉降观测桩的的埋设)

路基过渡段技术总结

过渡段技术总结 摘要:过渡段是保证刚性路基过渡到柔性路基的重要纽带。本文针对路堤与桥台、路堑与桥台、路基与路堑、路基与涵洞、路堑与隧道、桥隧之间短路基等过渡段制定了施工方法、工艺和要点,提出了过渡段施工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标准,要求过渡段与路堤同步分层填筑,用振动碾压机具进行碾压,边角部位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以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压实质量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 vd和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 1、过渡段填料要求 (1)过渡段级配碎石的碎石粒径、级配和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在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标。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砾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料的粒径、级配和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2)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梯形过渡,具体过渡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 (3)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确保路堤各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2.1 机械设备配臵 主要机械设备配臵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等设备。其中碾压设备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小型振动压实机。 2.2 一般规定 (1)在路堤与桥台、路堑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过渡段,按设计要求施工。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 (2)过渡段的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宜小于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技术交底_secret

技术交底书 工程项目名称 主送单位路基二工班 交底人交底时间 签收人交底里程DK937+580~DK943+218.325 过渡段技术交底 为明确过渡段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过度段的施工,现交底如下: 一、过渡段施工的工艺流程 过度段施工流程满足四区段要求:验收基底、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满足八流程工艺:检测基底、测量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养护。如下图: 检测修整区段 测 量 放 样 合格 检 测 试 验 整 修 养 护 不合格 摊铺碾压区段 验收基底 碾 压 摊 铺 运 输 拌和运输区段 拌 和 并 检 测 检 测 、 整 修 二、过渡段设置及技术要求 1、路基在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及隧道与路基连接

处均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填筑外观偏差应符合下表: 过渡段填筑允许偏差 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自检频率检验方法 1 中线至边缘距0~+50mm 每过渡段抽查3处尺量 2 宽度不小于设计每检测层检查2处尺量 3 横坡±0.5% 每过渡段检查2个断坡度尺量 4 平整度不大于15mm 每过渡段检查5处 2.5m尺 5 边坡坡率(偏陡量)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查6坡度尺量 2、过渡段填料的质量及检验应符合下列表的规定。 表3.1级配碎石范围 级配编号 通过筛孔质量百分比(%)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95-100 - - 60-90 - 30-65 20-50 10-30 2-10 2 - 100 95-100 - 60-90 - 30-65 20-50 10-30 2-10 3 - - 100 95-100 - 50-80 30-65 20-50 10-30 2-10 3、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掺入的水泥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的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砂,碎石,做原材料试验检测,试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使用。 4、级配碎石填筑时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其压实质量应采用双指标控制,地基系数大于等于150MP/m,孔隙率小于28%。 5、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按设计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开挖坡面的纵向坡度应符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浅谈 丁广进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浅谈丁广进 发表时间:2019-08-15T16:39:17.997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作者:丁广进[导读] 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摘要:我国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道路的舒适程度和安全系数越来越关注。而对整个施工道路影响最大的便是路桥过渡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今后车辆的通行埋下一些隐患。要保证施工路面的质量,就需要不断提升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和技术要求。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过渡段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过渡段;施工;技术 前言:公路工程过渡段的施工质量,会对公路工程行车的舒适、安全性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同时与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相关人员应把握好公路工程过渡段施工要点,注重公路工程过渡段施工质量的提高,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在公路工程段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公路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并延长使用寿命,规避下沉问题并提升公路工程的防水性能,就需要抓住施工技术要点。具体而言,要针对不均匀沉降问题产生的原因,实现相应施工技术的完善落实,并要实现防水处理技术的规范落实,进而为提高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公路工程过渡段的施工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1 路桥过渡段的常见问题及技术难点 1. 1 路桥过渡段常见问题 1) 路桥过渡段设计不科学。施工单位经常采用粗粒料分层填充法、桥头搭板、加筋土等方法增加路基的强度和耐久性。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桥头搭板已成为过渡段施工的常用结构。这种方法的引用依然无法降低“桥头跳车”现象,而我们常见的还有搭板断板的情况。2) 过渡段软土地基处理不达标。我们在日常行驶中会发现,桥头跳车现象经常发生,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设计施工的地质勘探布孔密度不符合要求,在对地面钻探时比较浅显,以至于软基的存在我们在布点时没有及时发现,导致桥头软土地基处理时常遗漏。3) 路堤边坡防护方法不正确。一般公路桥头路堤采用的是砂类原料和渗水性土进行填充施工。在工程勘察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锥坡和护坡水毁是造成许多桥头路堤沉降严重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边坡防护方法和排水设施设计,导致台背的填充土不断流失,路基强度不断降低。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当车辆不间断地行驶在桥头过渡段,逐渐引起过渡段填充物塑性的变形,造成桥头的路基发生沉降现象。 1. 2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难点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道路建设中的路桥过渡段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通过对路桥过渡段施工经验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保障公路路桥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还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如果施工中出现了技术问题,“桥头跳车”的问题也会随之发生。我们通过技术分析会发现,公路桥头出现差异沉降或伸缩缝出现破坏都会导致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当车辆在通行时前轮与台阶相接触,产生了跳跃现象。所以,“桥头跳车”这个课题一直困扰着公路建设,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减少路基和桥台的沉降差距是预防“桥头跳车”的有效举措。同时,路桥过渡段的质量不达标问题早已成为“固症陋习”,给施工单位的技术控制增加了难度。所以,在路桥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技术加强管理,让公路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探究 1) 过渡段路基填筑。在施工材料的配备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选择。施工场地的环境、土壤、水文等条件都要在路基填筑之前进行检测,建立统一台账,对检测的内容进行登记,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特殊因素的应当加以标注。在作业的过程中,路基填筑工作应根据检测到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确保路基质量不出现任何问题。2) 路桥搭板。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减少施工结束后的“桥头跳车”现象,就要合理地采用搭板技术。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路桥过渡阶段的搭板技术: 一种是在搭板施工过程中,适当增加搭板长度,能够降低路面与桥台的沉降差,这种施工方式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很多外在因素会影响实施过程; 另一种是搭板施工过程中,反向预留坡度,然后对桥台与公路路基之间的沉降差进行测量,并根据其大小决定实际坡度,确保车辆在自身的作用力下能够稳定度过路桥过渡段。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自身对路面产生的作用力可以作为路肩设计的依据。通常想要减少搭板底部的作用力,需要将路肩设置在1. 4 ~ 1. 6 m。同时,这种施工措施不仅能降低车辆对搭板产生的作用力,还能够使搭板的寿命得以延长。另外,想要确定搭板的总长度,需要对公路路堤的高度进行测量,检查路基的压实程度,测算出路基与桥台之间的实际沉降差。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双段搭板技术,确保路桥的过渡效果,使“桥头跳车”现象得到有效控制。3) 桥台台背填筑。在公路同桥梁的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引发“桥头跳车”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施工台背的回填压实达不到质量要求。在整个道路施工过程中,台背回填位置比较特殊且重要,由于施工设备不容易在台墙进行碾实,因此给压实施__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路基和桥台的沉降差也因台背填筑施工的问题持续扩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更换小型的压实设备,对台墙进行碾压施工。与此同时,还可以分层次进行碾压,并控制好施工材料。这样一来,可以明显提高桥台台背的压实度,防止“跳车现象”因沉降差过大而再次出现。4) 桥台台背排水。在对路桥过渡段进行施工以前,需要及时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质地形信息,掌握场地水文情况,通过对该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掌握,设计出路桥过渡段的排水具体措施,并在施工中得以利用。施工过程中,对路基排水系统的设置要以路面的结构层、路基的稳定性需求为依据,减少因降水等因素的影响,降低路基及桥台之间的沉降差,以确保“桥头跳车”现象不会出现。5) 路面保护。在对路桥过渡段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路面保护加强控制,部分路面在施工后没有验收,有的在一段时间内还处于保养阶段,这期间严禁一切车辆通行。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立相应的施工标志,对于施工后还没有验收或处于保养期的路面,要在施工地点设置路障,指定专人看管。 3 结语 对车辆通行造成影响是路桥过渡段施工时常见的问题。因此,从施工的准备阶段开始,施工单位就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并对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管理,从而杜绝路桥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参考文献: [1]盛红根.公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 10) : 237.[2]张楠.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5) : 248.[3]李振奎.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4) :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