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京希 构建现代政治生态必须祛魅贤能政治_

77

时事观察

内容摘要 当下,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生态,应致力于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法治与民主制度建设,把反腐、群众路线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统统纳入民主与法治的轨道,有秩序、有程序、有法度地进行。但在中国现实政治实践领域,以及学术界和理论界,却发出了主张贤能政治的声音。这是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格格不入的一种政治思潮。贤能政治在制度设计上潜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非持续性甚至高风险性,其实质不过是人治的改进形式,或者说是人治的“2.0版”;其最为致命的软肋,在于无力更无法从根本制度层面,解决权力的来源和权力的制约这两个关涉政权合法性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就是为贤能政治脱魅。

关 键 词 政治生态 贤能政治 人治 法治 民主政治 政治合法性

作 者 刘京希,《文史哲》编辑部副主编、教授、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研究员。(济南 250100)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变迁研究”(13AZZ002)

当下中国现实政治实践,以及学术界和理论界,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和声音,即主张贤能政治和新权威主义。这种政治现象的出现,既与当下世界民主化浪潮处于低潮期有关,也与目下中国弘扬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思想舆论基调相一致。

而主张贤能政治的苗头和声音,既与人类社会发展大势——民主与法治相抵牾,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不相吻合,更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现代政治生态。道理很清楚,贤能政治在制度设计上潜含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非持续性甚至高风险性。“反右”、大跃进、“文革”,不就是贤能政治的逻辑结果吗?殷鉴不远,当警而惕之,鉴而戒之。

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刚刚经历30余年的时间,又出现贤能政治的呼声,恰在于我们没能够充分地反思和讨论贤能政治的治理模式及其严重弊端——尚人治,反民主。当下,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生态,所要致力的,应当是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法治与民主制度建设,把反腐、群众路线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等,统统纳入民主与法治的轨道,有秩序、有程序、有法度地进行。但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为传统文化所肯定、甚至是作为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的贤能政治,在理论和实践上,却大有卷土重来之势。这是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构建现代政治生态必须祛魅贤能政治

□ 刘京希

格格不入的一种政治思潮。因此,当下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就是为贤能政治脱魅,祛除对贤能政治的迷思。

贤能政治的本色是人治

当下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试图从传统文化中找寻思想资源,这丝毫不为过。任何国家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其现代化进程,都有传统的因素在起作用,都不可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但对于传统文化的接续与继承,必须抱持科学与客观的态度,不能一会儿全盘否定,一会儿又全盘肯定。对于“贤能政治”的研究,也应抱持这样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

“贤能政治”研究的日炽,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典型表现之一。因为以“举贤才”、“荐俊杰”为要旨的贤能政治,被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所极力倡扬。当下,贤能政治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有贝淡宁、白彤东、王国良诸先生。其中,贝淡宁先生是目下现代贤能政治理论研究的倡导者。

何谓贤能政治?贝淡宁先生认为,贤能政治的基本理念是,每个人都应当在受教育和参与政治方面机会均等,但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并不具备同样的能力来进行符合道义的政治决断。因此,政治的任务便是挖掘出那些能力超常

2015·

8

的人并让他们为政治团体服务。[1]故而,贤能政治的含义是设计一种政治制度,挑选能力超过平均水平的政治领袖做知情的、道德上站得住脚的政治决断。也就是说,贤能政治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政治领袖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才能和品德;二是设计用来选拔这种领袖的机制。[2]其实,贤能政治古已有之。关于这一点,贤能政治的主张者并不否认:“贤能政治过去一直是,将来也仍会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3]贤能政治,在中国可以上溯至尧舜禹三代的“禅让制”,甚至上古时代以“天下为公”为宗旨的原始民主制度。秦汉以降,贤能政治在政治与行政人才的选拔上,具体表现为征辟、察举、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由此可知,贤能政治的特征与实质,是根据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贤德和能力禀赋,通过一种制度机制,挑选政治领袖和各级官僚。

而当下的贤能政治,正如贤能政治倡行者所作的工作,是试图在传统贤能政治的基干上,嫁接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优良胚芽,以形成适合新的时代条件,具有现代意味的贤能政治。如复旦大学教授白彤东和香港大学教授陈祖所提倡的,“把民主政治和贤能政治因素结合起来,即混合政治体制模式,其中,贤士院的政治领袖通过考试及在政府基层工作的政绩选拔产生(我也赞成混合体制,由贤能之人组成的议院被称为贤士院)”[4]。一个“选拔制”,就泄露了贤能政治的人治底牌。不客气地说,就是想为贤能政治披上一层“民主化”的外衣,戴上“民主化”的高帽,让它看起来更为光鲜亮丽,更加具有时代气派。

贤能政治一个潜含的理论预设,是认为只有贤能的政治精英,才具备管控与治理国家及社会的必要能力、道德基础和公共理性,而普罗大众、芸芸众生则限于学识、教养,而不具备参与政事的能力和必要的公共理性。概言之,贤能政治的实质,就是政治精英主义。因此,贤能政治在骨子里是与民主政治格格不入的。尽管,贤能政治的主张者,也试图在其中掺入一些民主的因子,以稀释其人治的本色,但这并不能够在根本上扭转贤能政治以“选拔任命”、精英治国为基调的人治性质。

须知,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由臣民社会时代进入公民社会时代,支撑起现代社会的,已经不再是臣民社会时代的少数社会精英,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个体”。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个体本位”的时代。而且,这个社会个体,并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个体,而且是一个权利意义上的个体。个体本位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尊严,而不是贤能政治所主张的一部分政治精英的自由、权利和尊严。

如果说,在未曾出现世界体系的区域治理时代,限于地域与国别界限,个别地域和国别的民主理念与实践,尚未转变为世界性民主潮流;加之人们的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混沌未开,民主意识尚未大面积觉醒,为贤能政治的实施准备了地域和思想空间。那么,在信息无障碍流布、民主潮流澎湃激荡的全球化时代,再倡导所谓贤能政治,不免给人以措置时代与空间之感。

贤能政治无法解决的困境

正是由于贤能政治的出场与倡扬,发生在全球化时代,尤其是公民意识普遍觉醒的全球公民社会时代,难免令人心生困惑。故而,罗列几个有关贤能政治的疑问,提请贤能政治的倡导者给予富有说服力的切实回应,以释疑解惑。

其一,如何保证其选贤过程和程序公开、透明?相应地,如何保证待选职位的公平开放?又如何保证贤能者上位之后,其权力被控制在制度所规定的范围?这是政治体系是否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衡量指标,为现代政治生态所珍视。之所以提出如此疑问,首要原因在于,既往贤能政治实践所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其选贤过程和程序在公开性和透明度方面存在制度性缺失,难脱暗箱操作的嫌疑,缺乏社会说服力和公信力,这就使得被任用者在合法性上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其次,选贤过程和程序即使有相应的制度性规定,也往往由于贤能政治内在基因的人治色彩,相应的制度规定和原则经常会受到来自高层权力部门或个人的无视甚至践踏,在选贤任能过程中,个人意志僭越制度规定,从而难以发挥制度性规定所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进而难以保证待选职位的公平开放。再次,贤能者上位之后,其权力行使超越制度所规定的范围,是贤能政治的惯习性特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个时期,由于我们尚未建立起完备的民主制度,实质上我们所实行的仍然是改进型的贤能政治,所以,仍然未能解决政治权力“自由裁量”即超边界运行的严重问题,最高领导人“主观主义和个人独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5]。老实说,把“主观主义”和“独断作风”的棍子打在领导者个人身上,有失公允。这一闷棍,最应当打在“贤能政治”的头上,正是这种不科学的制度设计,导致了人们原本不想看到的结果。

其二,与之相关,如何保证贤能政治的可测度?如果贤能政治不能像民主政治的选举过程那样具有可测性,而是不可测度,如何保证选贤过程和程序的公正性?又如何证明上位“贤者”的贤能?会否出现自证“我妈是我妈”的循环性困局?贤能政治脱离开现实社会环境和人性的现实考量,选才时奢谈唯才是举,不偏不倚;行政时一味寄望于从政者的道德品格,奢望从政以正,因此,向来就不注重权力约束机制的建构。在选才和用人两个重要环节上的标准和判定,充满主观随意性和不可测度性。如此所建

78

时事观察

构起的,恐怕只能是贤能政治的乌托邦,现实政治生活中并不存在。恰如贤能政治的主张者所不得不承认的:在封建时代的贤能选拔与察举,地方长官有很大权力,“但地方豪族势力也有相当牵制作用,出身贫贱而有才德者不一定能通过察举推荐,虽无德无才但出身豪门者往往得到任用”。除去一般官员的任用,“更重要的职位则由朝廷重臣推荐,由皇帝最后决定任用……对于皇帝凭个人好恶直接聘用官员的做法,历代大儒如朱熹等都深恶痛绝,坚决反对,要求官员选拔要严格按照考核程序铨选,但历代儒家的努力似乎并不能有效地防止君主个人的独裁意志,这成为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方面最大的弊病”[6]。

在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贤能政治的基本架构的前提下,仅对其修修补补,又如何规避在选才和用人两个重要环节上的主观随意性和不可测度性?

其三,如何保证选才范围的足够广泛性?贤能政治条件下,只有初级的公务员考试,选才范围比较广泛。在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上,其选才的步骤和过程,是自上而下逐级进行的,覆盖面有限,而且其过程和程序往往并不对外公开。这种程序设计,就注定了其选才范围的有限性,即仅限于官僚行政系统及其附属机构,难以延展至体制外的更广泛领域,更不可能“求诸野”,到民间去寻访。封建时代的所谓“贤能政治”,对于官员的任用,涉及重要职位,一般由朝廷重臣推荐,由皇帝决定是否任用。如此寥寥的选才者,在如此狭小的选才范围里进行选拔,又怎么能够企望实现贤能政治所倡导的“人尽其才”、“选贤使能”的目标要求呢?进一步追问,贤能政治自上而下的人才选拔方式,不似民主政治那般,具有无远弗届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政治参与能力,又当如何保障真正的人才不被此种制度设计所埋没呢?

其四,如何保证贤能政治所选拔出的贤能者,贤者恒贤,而不至于出现“退行性”变质?“能”为民所用,而不至于为私欲所裹胁,以致腐败丛生?如何保证权为民所谋,而不至于因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浪漫主义理想,恃权强推脱离现实的重大经济、政治与社会决策,而牺牲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呢?这可是既往的“贤能政治”所为人诟病的最大短板。因为有太多的事例,一再证明缺乏制度化硬性约束的“贤能者”,由开初的“权为民所谋”,逐渐退化并最终异化为“权为己所谋”,假公济私,腐败丛生,甚至“剥皮实草”也在所不辞;因为有太多的痛彻心扉的例证,证明由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浪漫主义理想所形成的决策,拿一国一族的整体性利益,和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作了决策者理想主义的背书!

贤能政治对于公职人员的道德人格要求极为严格,有时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严苛程度,好比是患了人格“洁癖症”;而且,要求当政者在人格上自我完善、自我修持。但以此苛刻的标准去搜罗贤能,只怕是大海捞针。况且,当下的社会环境不似古时,远为复杂多样。从政者所面对的,是充满诱惑的纷繁世界,这无疑对其人格修养提出了更高的主观要求。但由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断裂,人们的自我人格塑造和修为,反而不及古时,此时所迫切需要的,无疑是制度性约束。在此背景下倡导以人格自我修为为内核的贤能政治,道德基础何在?科学合理性何在?

说白了,一句话,贤能政治有何拿得出手的根本性制度安排,能够像民主政治那样,从根子上解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问题?

其五,既往的贤能政治体制与实践,总脱不开与特权的勾连,二者剪不断,理还乱。一方面,贤能政治超越人性的上限,不切实际地对从政者提出“圣人”般的道德标准和苛刻要求,似乎从政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外飞仙和道德楷模,刀枪不入,金身不破;另一方面,却又作出给予从政者诸多福利待遇甚至“特供”的不便公开的规定,赋予从政者远超国民待遇的种种特权,这岂不是贤能政治自相矛盾因而极度令人困惑的所在吗?当下,对于现代贤能政治的倡行者而言,如何解决贤能政治因缺乏监督所必然产生的“公仆”特权的体制性问题,恐怕仍是一道待解的难题。而在这一点上,已有的贤能政治现实与民主政治实践相去甚远。有人说过,卸任后的国家领导人过得越清贫,证明这个国家的腐败程度越低,反之则越高。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退休后没有警卫,没有秘书,也没有佣人;靠几十万日元的议员养老金过活,没有特别的补助金,也没有什么安家费,连书报费和交通费都没有。生病就是使用一般的国民健康保险,自己承担1/3的费用[7]。这个例子足可说明这一点。

其六,如何实现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勾连?按照贤能政治治理模式设计者的思路,要在贤能政治的基干上,嫁接上民主政治的胚芽。因为儒家贤能政治的传统,经过当今中国的人才选拔体制的改进和完善,“可以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民主制度”[8]。但问题是,儒家贤能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人才推举与考试制度,体现为自上而下的选拔,这与以自下而上的选举、人民当家做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如何对得上茬口?即使勉强嫁接,又如何保证其不会出现“排异反应”,得以成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主政治在制度设计上,既能够保证选才的广泛性,不至于使贤能者被埋没,又可通过政治与法律的二分,和相应的制衡机制安排,最大程度地限定权力行使的边界,约束权力运行的轨迹,防止决策者脱离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基于个人好恶,任性决策。

可见,所谓贤能政治,其实质不过是人治的改进形式,或者说是人治的“2.0版”,与民主政治相去甚远,何止千里!

79

时事观察

80发展民主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此后,又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净化政治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希望“有一支素质较好、作用突出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套便利管用、约束力强的制度机制,有一个正气弘扬、歪风邪气没有市场的政治生态”,由此可见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之于政治建设的时代意义。有鉴于在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所发出的“贤能政治”的声音,与“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相抵牾,因此,从根本上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首先给贤能政治祛魅。

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来判断,一个政治体系,既能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正当权利,维护公共利益而不滥权,同时又富有公共效率,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富有良好政治生态的现代政治体系。这样一种现代政治体系的养成,得益于对政治权力的必要限制,即把政治权力限于社会正义和公民权所设定的范围之内。以此标准来看待贤能政治,显然如上述分析,它在涉及对于公民自由和正当权利的保护,以及维护公共利益而不滥权等社会根本利益诸方面,捉襟见肘。而且,贤能政治的历史实践在总体上也并未给人留下正面的记录。

与之相比较,无论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还是历史实践的结果来看,民主政治是社会与人性自然进化的逻辑结果,显然更加符合良好政治生态的内在要求,更加符合人类进步的历史潮流和趋势,无疑代表着人类政治文化发展的未来。

比较而言,传统贤能政治,是赖于有限的个人理性,以当政者的个人喜好,借助高压态势,自上而下管控众人之事;现代民主政治,则是集合相对无限的众人的理性,众人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委托代理人,依法律规则管理众人之事。前者,权力“天赋”,后者,权力民赋;前者,权力单向运作,后者,权力双向互动。因此,后者更富科学性和人文性,且内含纠错机制,因而更具政治生态可持续性,所以为现代社会所信仰和追求。

从形而下的角度看,人们普遍认为,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程式,选举是民主程式的制高点,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与此同时,民主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保护和支撑。民主是自由、正义、问责制、制约和平衡以及一切与之相伴的过程和程序。所有这一切,在贤能政治那里均付之阙如。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直言之,民主就是一种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生态法则的政治形式。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建基于民主理念和规制的政治系统,是开放的制度体系。这种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所谓对外开放,是指政治体系的主导者的产生及其政治行为,是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通过既定的制度设计互动的结果,比如选举、听证、质询、监督等民主的环节,无不依赖于政治体系对社会环境的开放。这一持续性的开放过程,同时也是政治体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制约,实现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充分交换与平衡的过程。所谓对内开放,是指民主制度鼓励体系内部诸次体系、要素、因子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因为民主制度本身就内置着冲突、争论和妥协的基因,甚至说,冲突、争论和妥协本身就是民主的要义。所以,缺乏效率、充满争斗且冗长乏味的民主决策过程,看似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实则正是这种多选而扎实的“辩难式”的慎重决策过程,方可避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从而最终使社会发展的效率得以实质性提高。比之以贤能政治为表征的集权体制那种一时看起来很有效率,实则隐含重大失误可能、进而蹉跎社会发展进程的决策过程,以对内开放为原则的民主制度,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回顾中华几千年的政治发展史,我们最不缺乏的就是贤能政治。而贤能政治的实质,就是以个别精英人物为政治主体的人治主义。它的一个显著的体制性特点,就是领袖人物极为崇尚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崇尚脱离客观条件约制的主观性力量。因此,它在骨子里就是反对监督、反对制约、反对分权的,故而终归是反对民主,反对公民进行平等的政治参与的。像贤能政治的主张者所设计的那样,寄望于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合流,对“贤能推举制度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通过采取有效的制度措施摒除中国传统贤能推举制度中的弊病和恶习,借鉴当代世界人才选拔体系的优长,从具体实践中总结经验,就能够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民主制度”[9],终归是一厢情愿。

历史已经一再证明,寄托于“明君贤相”的个人能力和道德操守的贤能政治,由于其体制的先天不足,以及相应的权力的不可约束性,无论政治形式怎样变换,最终无不走向人治、集权专断、决策失误甚至愚民的结局。在臣民时代,由于民众自身权利意识的混沌不开,贤能政治尚可维持其绝对统治;在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普遍觉醒的现时代,由于它无力平衡和解决当权者与公民及其自组织这两个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的内在冲突,其践行的现实可能性,无疑就大打折扣。这一点,就连贤能政治的倡行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贤能政治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功:中国领导人创造了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扶贫成就,数亿人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但同样明显的是,中国的一些问题如腐败、贫富差距、环境破坏、政府官员滥用权力、为了切身利益扭曲经济体制的过分强大的国有企业等,似乎是在政治体制变得更加显能化的同时更加恶化了。”只是,贤能政治的支持者虽然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

时事观察

看到了民主的威力,但却仍执拗于贤能政治而不能自拔:“问题部分地在于中国各级政府缺乏民主,毕竟,民主可以提供权力制衡,也为边缘化的群体提供表达政治意愿的机会;但部分地也是因为贤能政治在中国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10]

贤能政治最为致命的软肋,在于无力更无法从根本制度层面,解决权力的来源和权力的制约这两个关涉政权合法性的根本性问题。因此,贤能政治践行的客观效果注定不佳。而权力的来源、权力的制约,事关政治体系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事关政治体系的生态属性,历来为现代政治理论和实践所无比关注。

现代政治理论及其实践反复证明,只有民主和以之为前提的政治与法律制度设计,才能够在制度层面一揽子解决权力的来源、权力的制约这两个关涉政权合法性的根本性问题,也只有民主制度,才是政治体系信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权力需要合法性。获得认同的权力才可能真正持续有效。这种合法性只能来源于民主。”[11]世间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而只有相对的优劣之别。政治制度亦复如是。民主制度也有其不足,比如多数对于少数的压制,因而民主也离不开对它的制约。自古至今的社会政治生活,在制度选择的反反复复中,人们为什么最终总是不约而同地走向民主政治?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政治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差异、冲突和矛盾,逼迫人们寻找和创制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更好的制度方式。几千年的社会政治实践一再证明,唯有民主政治才是解决利益差异、冲突和矛盾的最佳制度方式;只有通过民主机制,才能在公民中求得利益一致的最大化,才能把对最大多数人利益的维护从虚妄的口惠变成稳定的政策法度。深入一步看,民主更本质的意义,在于它追求民主多数与民主少数的“双赢”,在于它不因代表最大多数人的意志而损及少数人的合法利益,否则,民主也就与多数人的专制无异。

问题的关键在于,靠什么来保障民主制度不会走向它的反面?在本真意义上,民主是一种经过无数实践反复锤炼的、周延的政治制度,尤其是现代民主,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人们对民主的制度安排中,已经预置了“民主防腐剂”,即民主本身就内含着自我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因素。在此意义上说,对民主制度的制约,是民主的内在规定性,是民主的实质所在。但问题还在于,好的民主制度并不一定产生好的民主效果。同样的民主制度,在此国此族运转良好,在彼国彼族可能一塌糊涂,所谓江南为橘,江北为枳。民主制度若要修得正果,不至于走向自身的反面,除了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还取决于人们对其制约功能的发掘程度。把民主所具有的制约的内在规定性,转化为一种政治生态诉求,恰恰是政治生态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目前看来,对民主政治的监督和制约,来自于两个方面的现实可能性:一是通过体制内分权,实现政治体系内部诸次体系及其要素的相互制约;二是通过政治公开化和广泛的政治参与,建立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实现体制外制约。只有建立起政治体系内部诸次体系及其要素的生态制约关系,同时在政治体系与社会环境之间架起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约束机制,才能为民主政治扎起牢牢的篱笆,限制其滥权冲动,民主政治才能够成为生态化的政治机制。正因为此,合乎生态要求的民主政治应当是受约束的、有限度的民主制度。[12]

概而言之,贤能政治是一个层层向上负责的制度;民主政治是一个层层向下负责的制度。因此,中国当下和未来之政治贤能的产生,从根本制度上说,仰赖于民主制度,而不是贤能政治。一方面,较之贤能政治,民主政治与权力社会化的时代潮流同向而行,而且更加符合人性的要求。正像美国第二任总统杰弗逊所说的,把社会的最高权力存放在人民自己那里,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安全的。如果我们觉得人民在谨慎控制权力方面还不够有知识,那么补救的办法是给人民知识而不是把权力从人民手里夺去。[13]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而非贤能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当下中国在政治体制上所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民主及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才既能最大程度、最大范围地选贤任能,又能制度化地限制政治权力,预防腐败,最大程度地维护公民权利不受侵犯,从而形成和保持我们所期望的良好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显然,贤能政治的设计,与这样的目标要求差之千里。

参考文献:

[1][3][10]贝淡宁.从“亚洲价值观”到“贤能政治”.文史哲,2013(3).

[2][4]贝淡宁.贤能政治是个好东西.儒家邮报(第187期),2012.9.27.

[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8][9]王国良.儒家贤能政治思想与中国贤能推举制度的发展.文史哲,2013(3).

[7]科罗廖夫.环球网徐静波评说日本:骑自行车去超市买菜的日本前首相.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3211276.html,/u/1672607071. [11]以党内民主改变政治生态——专访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南风窗,2014(21).

[12] 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328-329.

[13] Thomas Jefferson to William C. Jarvis. The Writings of 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Edition (Lipscomb and Bergh, eds). Washington, D.C., 1982,15:278.

编辑杜运泉

81

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简稿三份

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简稿三份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1: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是政治生态的源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首先要严格把握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 要求。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这些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按照好干部的要求择优录用,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则选贤任能,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更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只要每个干部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政治生态就能“山清水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从严把关。如果这个关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称职、不干净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把好选人用人关,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了相应规定。从实际工作看,特别要把好“三关”: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这就需要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安全生产出问题要问责,选人用人方面出问题同样也应当问责。要建立和完善问责制,倒逼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

切实履行好选人用人的把关责任。要持续用力整治买官卖官、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等不正之风,推动形成干部工作的良好风气。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当干部,就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学会在接受监督下履职尽责。现在,一些地方在干部工作上,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对这种现象应当认真加以解决。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监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切实改变那种有了小毛病没人管、出了大问题才处理的现象,防止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让他们时刻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做到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防止个人不检点带坏一批干部。 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心得体会2: 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现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激发全党创造活力,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各具特色和风格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哺育、积淀为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经时代的洗礼,生生不息地延续和传递成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四大文化系统:中华传统文化、西欧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正是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呢?所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其主体是以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的政治文化。可见,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同样是建立在儒学的基础之上,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因此,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围绕其展开。“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是人类崇高的社会境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由此结合成主张以道德规范实现政治统治,把政治关系归结为个人道德修养,主张内省吾心,教化以正风,实现政治与道德人伦的一体化。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仁”“礼”结合为主体的伦理政治观为核心内容,可以说是其本质特征。 观之现今社会,中国虽说是一个发展中的法治社会,但是“法外乎人情”,法律在实际运行当中总是会受到具体人事的影响,这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以德治国”息息相关。与刑政相比,传统政治更注重的是一种道德感化,以显其“仁”来笼络民心。不可否认,注重道德教化与法制相比更具人性化,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但是,缺少了法律准绳的教化缺少了一种威慑力,难免会失去其应有的功效,有时也难免有失公平。因此,社会秩序的匡正还是需要具体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一定强制力的法律来执行,完全遵循法的规则来处人事,将伦理道德排除于执法过程之外。即使要传承“德治”理念,也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中进行,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进行,而不是在执法过程中大肆干预,如此才能确保法律机制的良好运行,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社会公平有一个衡量的准绳。 君主专制体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传统政治认为,君主能参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探析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探析 论文导读: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学术界关于政治文化的研究。我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定义未达成共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探析。关键词:社会转型,政治文化,现代化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程,在当前是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过渡过程。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体制的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动,主要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三是指社会形态的变迁,即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2.政治文化 一般认为,学术界关于政治文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所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进程所促成的”。[1]国外学者由于受阿尔蒙德的影响,多数都是从政治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政治文化的。目前我国多数学者是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研究政治文化的。这两种理解仅从观念形态上定义政治文化,比较容易忽视政治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机构之间所存在的那种天然的、难以分割的内在联系。本文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中的阶

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性的观念取向、行为模式和制度导向的总和。 3.现代化 目前,我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定义未达成共识,我比较赞同胡复明的观点,现代化是指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全方位、全领域拓展的过程,包括经济的增长、政治变革与演进、文化知识的提高及、社会的协调稳定。现代化还应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人的全面发展。 4.政治文化现代化 政治文化现代化属于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现代化是指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在自身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扬弃吸收世界上其他政治文化的精华,从而实现传统政治文化向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政治文化转变的过程。 二、社会转型时期实现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 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也不同。当前,我国处于高速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全球化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阻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进程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对于中国政治的统一及中华文化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带有时代的烙印,对于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也有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具体说来,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过分注重“仁”和“礼”的作用,人治大于法治,潜规则重于正式规则,这造成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治社

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3-12-11 15:46 作者:刘俊祥字号:大中小点击:195次(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简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此,国人有不同的界定。 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要求来讲,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所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应该是政治现代化+中国特色,即是说,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 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在中国的持续过程,因此,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因此,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政治设计文件,是中国试图从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转型的承诺书,是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纲领。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果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简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那么,何谓国家治理现代化呢?对此,国人有不同的观点,诸如: (1)从广泛的意义上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道路、理论、制度、政策、方法的综合,它的含义很广阔,包括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民间治理等不同层次,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环境治理等不同领域的治理关系。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志是“民主”、“法治”、“科学”、“创新”、“和谐”,社会资源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社会更加公平合理。 (2)从概念变化角度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从国家统治向国家管理再向国家治理的发展过程。 (3)从目标途径角度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目标,但更多地可以理解是

谈政治现代化

谈政治现代化 自由、民主与宪政是一个发展的相互关联的关系,以往不同时期,政治学者都有偏重不同著述,联系现代社会,用时下的说法就是政治现代化。对此,也谈点浅见: 政治现代化就是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主政治,就是确立和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国家政制为人民主权与权力体制制衡,即民主宪政。 由自由主义与民主理想的不同搭配,曾产生了自由的民主与不自由的民主之间的分野。 自由的民主:由自由的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下,个人权利与自由是至高无上的,公民既有参政的自由,也有专注于自身事务的自由。个人自由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确保障,同时对政府的权力加以严格的限制。因此,使个人权利和自由得以免遭民间和官方的侵害和剥夺。 不自由的民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权民主,将人民以群体化概念,转为民族化国家化,以人民的意志高于一切,当然也高于人民个体的自由,不得存在任何反对派。另一种是集权民主,在这些国家虽然有自由公开的选举,但人民的政治自由权以及经济和其他自由权仍受到严格的限制。极权民主与集权民主区分仅

是对人民自由权限制方式和程度上的相对比较而言。 现代民主政治有两个重要原则,即个体(少数)原则和多数原则。简单通俗比如小家与大家的关系,不可以舍小家为大家,而是通过保小家为大家或发展小家为大家,其多数原则的意义是这样理解的。因此,现代民主政治的前提是通过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来达到对所有人的保障,是自由的民主。国家宪法与体制制度都是为这个而设置,和保障这样的社会生活方式。 自由的民主与不自由的民主其权力行使虽都持多数原则,不自由的民主是少数权力(个体或具体权力)服从和屈服多数(整体或一般权力),是以多胜少,以强胜弱;而自由的民主是少数原则前提下的多数原则,是为享有各自权力和发展各自自由的最大空间边际。 所说“自由的民主与不自由的民主之间的分野”,并不是指有两种民主或不同民主可以并存。不自由的民主是民主发展的过去式与挫折和教训,使自由的民主发展经受了多种血与火的洗礼和考验,是人类社会政治觉悟提高,促进了人的自由与社会文明进步。 以自由的民主价值观权力观确立的宪法及法制体系与政体为民主宪政。政体的架构主要是通过民主选举与权力制衡。人们通过选举或罢免,以及权力体制制衡来实现人民主权。

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三篇汇总

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 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果用人导向不正,危害的是政治生态的源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就要把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进一步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首先要严格把握标准。标准是什么?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忠诚干净担当”、“三严三实”和“四有”要求。在干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这些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政治素养、党性修养、道德涵养,按照好干部的要求择优录用,按照五湖四海的原则选贤任能,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更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只要每个干部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能风清气正,我们的政治生态就能“山清水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从严把关。如果这个关把不好,很容易造成不称职、不干净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如何把好选人用人关,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了相应规定。从实际工作看,特别要把好“三关”动议提名关、考察考核关、程序步骤关。这就需要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过程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落实选拔任用的组织程序,坚决防止随意变通、程序空转。安全生产出问题要问责,选人用人方面出问题同样也应当问责。要建立和完善问

责制,倒逼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好选人用人的把关责任。要持续用力整治买官卖官、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等不正之风,推动形成干部工作的良好风气。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当干部,就要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学会在接受监督下履职尽责。现在,一些地方在干部工作上,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对这种现象应当认真加以解决。要把更多的功夫下在管理监督上,注意抓早、抓小、抓预防,重视干部的经常性“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切实改变那种有了小毛病没人管、出了大问题才处理的现象,防止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要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让他们时刻感到身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做到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到既干事又干净,防止个人不检点带坏一批干部。 篇二 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现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面对矛盾风险给党治国理政带来的新考验,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丁科 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方位的进步所必需具有的。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证,文化现代化是标志,国民现代化是核心。中国的科技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即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过近150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化还没能完全实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和科学革命及对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技术和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同时从主体意识、人权范围、人权实现和人权观四个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权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对人权的产生、发展所产生的根本性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产生的根源,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观念是平等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上的一种客观要求,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归根到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无庸置疑,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运动都会带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要忘记,人类现代化的源头是欧洲。工业化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可以不带有西方的人文特色,但政治民主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可能不包含西方人文精神。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人权观念、法治理念,特别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现代民主制度是古希腊各城邦共和国(特别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迄今为止,除古希腊各城邦外,我们还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古代实行过民主;除欧洲以外,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地区的城市在中世纪推行过民主制。就中国而言,虽然“民主”一词在西周时期就使用过,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风马牛不相及。民本政治的核心是如何“治民”——管理老百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治”,即人民管理国家。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都可以参与国是的决策。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在家的基础上组成族,再按同样的模式,从家族扩大、演变成国家。小家(家庭)与大家(国家)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互相之间割扯不断的特殊联系,使中国的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家庭伦理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得自由、自主、平等、权利等现代意识在国民思想中难以生根。要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从民本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而要实现这一转换,又必须给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与西方现代民主文化一段相当长久的磨合时期。只有走过了这一艰难的磨合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3H03ATS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经济高 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儒家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方位的进步所必需具有的。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证,文化现代化是标志,国民现代化是核心。中国的科技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即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过近150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化还没能完全实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和科学革命及对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技术和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同时从主体意识、人权范围、人权实现和人权观四个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权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对人权的产生、发展所产生的根本性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产生的根源,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观念是平等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上的一种客观要求,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归根到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无庸置疑,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运动都会带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要忘记,人类现代化的源头是欧洲。工业化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可以不带有西方的人文特色,但政治民主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可能不包含西方人文精神。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人权观念、法治理念,特别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现代民主制度是古希腊各城邦共和国(特别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迄今为止,除古希腊各城邦外,我们还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古代实行过民主;除欧洲以外,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地区的城市在中世纪推行过民主制。就中国而言,虽然“民主”一词在西周时期就使用过,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风马牛不相及。民本政治的核心是如何“治民”——管理老百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治”,即人民管理国家。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都可以参与国是的决策。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在家的基础上组成族,再按同样的模式,从家族扩大、演变成国家。小家(家庭)与大家(国家)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互相之间割扯不断的特殊联系,使中国的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家庭伦理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得自由、自主、平等、权利等现代意识在国民思想中难以生根。要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从民本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而要实现这一转换,又必须给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与西方现代民主文化一段相当长久的磨合时期。只有走过了这一艰难的磨合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第三讲-经典现代化理论

第三讲: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渊源 启蒙现代性与经典现代化理论 西方原生现代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生成确立过程,因此经典现代化理论主要探讨的是启蒙现代性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早期阶段的展开问题——也就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生学或起源学。这一经典现代化理论,主要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社会思想家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生成史,所进行的历史研究与理论概括。之所以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是因为当时虽未明确使用“现代化”这一术语,但其研究对象正是早期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形态的发生与确证问题,因此可以看作是现代化理论的经典形态和原生形态。由于英国为代表的西欧最早发动了工业革命并由此进入现代化,因此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的社会思想家提出的社会发展理论,成为现代社会理论的思想前驱。 斯密和李嘉图的市场经济理论。斯密和李嘉图主张依托市场的力量,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强调自由竞争,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这种理论与早期自由资本主义的历史状况是相呼应的。早期资本主义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斯密和李嘉图的市场经济理论就非常适合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理论也推动了整个英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是英国早期现代化经验的理论表征。 洛克的市民社会理论。洛克是经典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的《政府论》提出通过公民社会的力量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这一思想对现代政府的建设、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政府的权力是由市民社会授权的,是有限的而必须承担责任的。洛克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民主政治的发展、为现代政治体制的建立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卢梭认为人民与政府签订社会契约,政府就应当承担自己的责任。一旦政府不遵守契约,人民可以通过议会选举或者革命方式来推翻政府,这就为民主政治体制做好了必要的理论铺垫。社会将权力让渡给政府,由于政府被授权才有管理的权力,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模式受到了社会契约论的重大影响。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理论,强调三权分立原则,政府、议会和司法各自独立,相互制衡。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主要考虑如何避免现代专制,为现代民主政治确立了制度保障。

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团结和谐的环境,要求干部不仅要有干事的精神和本领,还要有共事的意识和水平,领导班子要团结、相互支持;政者正也,风气正才能事业兴旺、发展快;作风实的环境,就是倡导广大干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民意,既大胆工作又不盲目蛮干;干事创业的环境,强调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可以说,一个地方的发展与这个地方的风气是息息相关的,最重要的就是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一、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政治生态事关贵州发展全局、引领贵州和谐,对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政治生态环境不好,那个地方的社会矛盾就大;经济社会发展就慢;干群矛盾就尤为突出;人民的生活就很难得到改善,进而会成为影响那个地方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来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从而推动贵州经济跨越发展。 二、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一)切实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选好人、用好人至关重要,即选准、用好干部。首先,对于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发展有贡献

的干部,要采取一些手段真正把这批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其次,要全面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切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 权力观、事业观不仅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自身的成长进步,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党和人民的事业。首先,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因此,要完善权力制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各级领导一定要谨慎从事。其次,领导干部还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有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事业追求这三点,从而走出一条好路,干出新的事业。 (三)正确对待自己、对待群众 领导干部只有正确对待自己,才能正确对待群众,进而正确对待工作。首先,正确对待自己,就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立场。其次,正确对待群众,这就涉及到一个态度问题和感情问题。因此,要抓好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使全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使各项工作都呈现新的气象。 (四)保持清正廉洁 这是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底线,也是群众对领导干部最高的褒奖,真正做一个群众可以信赖的干部。并且带头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带好队伍。 (五)切实转变作风 这就要求做到四点:一要顺其气。特别注意做好疏导群众心理、理顺群众情绪的工作,把交心沟通、释疑解惑与排忧解难结合起来。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历程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历程 专题二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历程 ●重点关注: (1)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及其历史影响;政治现代化与经济、思想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全面认识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 (2)孙中为建立民主共和国、捍卫和重建民主政治、促成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所作的努力。 (3)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孙中和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促进或阻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史实,并对他们作出正确的评价。 (4)我国政治现代化历程的特点,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增强民主意识和公民的参政意识;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 ●热点问题关注: 从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政治现代化的推进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动法治社会的进程,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国策;二是逐步完善民主政治化的各种制度,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的保证;三是建立健全平等社会的机制,缩短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基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是一大热点,与此相关的法

制建设史、中共党史以及近代社会民主平等而奋斗的过程或成果的内容,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知识整合 1、中国近代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1)君主立宪制:①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运动中分化出的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缺乏完整理论,且没有付诸实施)。 ②19世纪末,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发展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提出把挽救民族危亡同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化结合在一起的救国方案,掀起了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但因其阶级局限性而失败)。 ③20世纪初,清政府为缓和矛盾,进行“预备立宪”,使一部分立宪派分化出,成为革命的一支力量。 (2)民主共和制: ①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在《民报》中把同盟会纲领中的“创立民国”阐发为民权主义,认为君主专制政体是中国长期落后和被侵略的根,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责任内阁制,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的确立。 ③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发动了新化运动,实际上在政治体现为民主共和制。

浅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44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9年第3期 第7卷第3期Vol.7 No.3 收稿日期:2008-10-09作者简介:胡海洋(1973-),男,安徽阜阳人,法学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方向研究;张友杰(1980-),男,安徽淮北人,法学研究生,主 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方向研究。 浅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胡海洋,张友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蕴含着积极的因素,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如何在新世纪实现其现代化是一个亟待 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旨在探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必然性;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2157/SG (2009)03-0044-03 21世纪的中国将要建成经济发达、社会法治、科学昌明、政治民主的现代化国家。而现代化是一个涉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多层面、同步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及价值观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对于我国社会来说,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是个体和整体、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作为政治文明思想基础的政治文化现代化既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起领航作用,又是实现全面的政治进步的助推器,必然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进程。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现实环境决定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不可逆转,进而使现代政治文化和传统政治文化呈现出相互启承转合的态势。因此,探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路径,从而建构新型政治文化,不但顺应了文化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和传承逻辑,而且也是适应政治现代化需求的必要环节。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是80年代开始形成的。这一概念的形成有两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一是8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热,使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现 代西方政治学说引入“政治文化”概念,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因此,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就必然涉及传统、文化和政治文化。三者既密不可分,但又不是三者的机械结合。 传统,从文化学的意义看,就是一定的人类群体在其共同心理结构的前提下,在人们的历史环境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前后相继,直到今天仍然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特定的思维方式、生活情趣、审美意识、价值观念、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文化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把文化看作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解释,将文化理解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观念的积淀。而政治文化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政治社会化这一道德机制形成的持久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政治态度、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的总和。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指中国所特有的、在过去产生、经过了历史的社会化过程、至今仍在政治生活中活着的东西,是相对稳定地积淀在中国民众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中国政治系统和政治运用层面的依托。[1]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历史范畴,是以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为物质基础、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官僚体系为制度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政治发展与现代化分析

第八讲政治发展与现代化分析 一、政治发展的含义 就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向更高级形态的变迁过程,如从封建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从分散、多元的政治形态到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从资本主义民主向社会主义民主的演进等等。从狭义角度上讲,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内部机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如从习俗、惯例、传统治理向法律、制度治理的转变,从政治、行政合一的体制向官僚行政体制的变迁,从全能、集权政府向有限、分权政府的转化等等。政治学研究的政治发展,主要集中在狭义的概念,即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发展,尤其是指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 著名政治学者路逊·派伊从十个方面概括了政治发展的含义:①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是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或政治形式的生成过程;②政治发展是工业社会典型政治形态的生成过程,工业化使政治形态出现许多共性,因而所有工业化社会无论实行民主与否,都有一套相同的政治行为模式和标准,此即政治发展;③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是非现代化社会建设由现代化已经确立的合理的政治模式的过程;④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建设和运转的过程,政治发展首先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民族主义的政治形式;⑤政治发展主要是一个国家行政和法制的发展,建设有效率的政府是政治发展的中心;⑥政治发展是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的过程,一定程度的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和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均可达成政治发展;⑦政治发展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即建设民主政治和制度;⑧政治发展是一种稳定有序的政治变化过程,即一个社会能够理性且有目的地控制政治过程,引导社会变革的方向;⑨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能力增强的过程,其中主要是获得和运用权力的能力和政治动员能力的提高;⑩政治发展是多维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向度。派伊的定义,虽然有些观点带有西方的价值观,但还是反映了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方面和主要过程,指明了政治发展所要经历的变迁过程。 S·亨廷顿在区分传统政体和现代政体时指出了三个关键的方面:①政治现代化涉及到权威的合理化,并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等等五花八门的政治权威;②政治现代化包括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创制专业化的结构来执行这些职能;③政治现代化意味着增加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并认为,这几个方面给正在经历现代化变迁的社会指明了政治变革的方向。 通常来讲,衡量政治发展的主要指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结构,

法德并举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法德并举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讲话强调,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修复政治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掉以轻心,要把全面肃清与重点肃清结合起来,把“破”与“立”结合起来,把说清道理与多干实事结合起来,把严管与厚爱结合起来,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砥砺前行,才能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标签:法德并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一、法治与德治的历史发展规律 (一)正确认识“分”与“合”的规律 在中国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已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合,大凡合的时期,不论是夏商周的礼乐之治,还是从汉到清的礼法合治,治理效果就比较好,有利于长治久安;大凡分的时候,不论是春秋战国秦朝的德法分离,还是清末以来的德法分治,治理效果就差,出现种种问题。两相比较可见,只有选择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才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它具有历史必然性。 (二)正确认识“法”与“德”的关系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必须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形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二、法安天下,扎实推进法治建设 (一)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始终保持敬畏法律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们必须深吸践踏法治和丧失信仰的嚴重教训,持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切实提高法治素养,让宪法精神入脑入心。特别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尊崇宪法,带头依法办事,让每个人始终保持一颗敬畏法律之心,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始终做到态度上坚决、信念上坚定、行动上迅速,把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二)全力反对人治思维,始终坚持依法办事 党的十八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依法用权、依法办事、依法决策正在逐步固化成为领导干部的思维观念。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比较淡薄,甚至以人治思维代替法治思维,对政治生态影响极大。因此,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内容提要】传统政治文化的自身特点和消极因素,严重制约了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为顺利实现这一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实现政治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自近代以来进行的现代化转型至今尚未完成。在现时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育公民社会、大力推进人伦文化向科学文化的转型、着力实现执政的政党文化的转型是实现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现实路径。【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政治文化转型;政治现代化;民主 一国的政治现代化与该国的政治文化密切相关。如G·A·阿尔蒙德所言:“每一个政治体系都根植于一套意义和目的之中。我们谈及对政治的态度、政治价值、意识形态、民族特征、文化精神,所有这些概念的困难是它们的意义过于含混和弥散”。因此,“每一个政治文化体系都根植于对政治行为的一类特定导向中,…称为‘政治文化’”。我们需要关注政治文化,它在存在多样性差异的同时,具有着民族性。作为民族的政治文化,就包括有人们的政治认知、态度、愿望、情绪,也即人们的政治信仰、理想、政治感情、政治价值取向等;同时,也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观念,以至政治理论等”。某种程度上讲,它是潜藏着的、最深层的、最难以改变的东西。G·A·阿尔蒙德也说,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进程、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的”。我们需要关注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它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中,渗透于人们的政治生活中。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相伴而生的,是持续至今的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而身处这一浪潮之中的任何一种政治体制和制度却都有其产生和适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原封不动地照搬或模仿从来不会成功,只有立足于国情与时代,面向未来,在继承、借鉴、吸收、融合的基础上才能成功实现政治的现代化。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理念模式 按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则对应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自于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以分散的小农自然经济方式为基础形成的宗法族制社会结构,儒家学说成为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这三者结成互为关联、稳固僵滞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架构,即自然经济模式要求宗法族制的社会构造,宗法族制的社会构造催生出伦理化的政治规范和意识形态,伦理化的政治规范与意识形态又维护和加强着自然经济方式和宗法族制的社会构造,它们三位一体,相互依存,成为孕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土壤。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相互关联。漫长的封建社会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并在其发展巩固中日趋严密。其中形成的政治文化逐渐沉积在每个人的心中。指导着个体的政治行为,体现着特定的政治模式。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主体是:以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1,国家观念上实为家国同构。 虽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实质却是家、国同一的,两者相联成为一个。共同体”,君主的统治形式也是。家天下”的。无论是家还是国,“家长”总有着独一无二的权威,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成为政治生活中的原则。 在个人与国家关系之间,国家显得至高无上,个人只有在国家中才显出价值,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社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的弱化、国家(君主)的突出体现出家国之中的国家意识、家族认同。也体现出权力崇拜和人身依附观。在家国同构的体系中。个人、家庭、国家都被定位,都在依据一定的政治原则做出相应的政治行为。家国同构是国家观念,是伦理原则,也是价值选择。 2,政治思想上主张君主民本。

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 态环境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如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团结和谐的环境,要求干部不仅要有干事的精神和本领,还要有共事的意识和水平,领导班子要团结、相互支持;政者正也,风气正才能事业兴旺、发展快;作风实的环境,就是倡导广大干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民意,既大胆工作又不盲目蛮干;干事创业的环境,强调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可以说,一个地方的发展与这个地方的风气是息息相关的,最重要的就是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一、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政治生态事关贵州发展全局、引领贵州和谐,对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政治生态环境不好,那个地方的社会矛盾就大;经济社会发展就慢;干群矛盾就尤为突出;人民的生活就很难得到改善,进而会成为影响那个地方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来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从而推动贵州经济跨越发展。 二、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一)切实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选好人、用好人至关重要,即选准、用好干部。首先,对于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发展有贡献的干部,

要采取一些手段真正把这批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其次,要全面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切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 权力观、事业观不仅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自身的成长进步,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党和人民的事业。首先,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因此,要完善权力制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各级领导一定要谨慎从事。其次,领导干部还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有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事业追求这三点,从而走出一条好路,干出新的事业。 (三)正确对待自己、对待群众 领导干部只有正确对待自己,才能正确对待群众,进而正确对待工作。首先,正确对待自己,就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立场。其次,正确对待群众,这就涉及到一个态度问题和感情问题。因此,要抓好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使全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使各项工作都呈现新的气象。 (四)保持清正廉洁 这是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底线,也是群众对领导干部最高的褒奖,真正做一个群众可以信赖的干部。并且带头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带好队伍。 (五)切实转变作风 这就要求做到四点:一要顺其气。特别注意做好疏导群众心理、理顺群众情绪的工作,把交心沟通、释疑解惑与排忧解难结合起来。二要维其权。保障好群众正当的、合法的权益。三要解其难。深入基层、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