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

白毛女
白毛女

六十年来歌剧《白毛女》评价模式的变迁

孟远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2)

[摘要]歌剧《白毛女》从1945年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它的评价史。六十年来,伴随着歌剧“经典化”、“解经典”的过程,其评价模式发生了种种变迁。20世纪删0年代,关于《白毛女》的评价由最初的“争鸣”到漫长的“复述”,通过对意识

形态话语的“复述”,不断丰富和补充了权力话语,构建出“革命经典”,以服务于民族国家的需要。90年代以来,评价者

意识到“复述”模式的遮蔽性,转而开始重读、拆解经典,开掘出历史复杂性的一面。人们不再停留于歌剧《白毛女》“是什

么”的回答上,开始追问它“怎样如此”、“为什么如此”。因此,出现了“反思”、“解剖”、“寓言”、“从‘文本’进入‘历史”’

等不同的评价模式。提问方式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的可见性内容。“复述”模式讲述这是个什么样的革命故事;“反思”模

式旨在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效机制;“解剖”模式看到了歌剧中多种文化力量相互作用的状态;“寓言”模式将《白毛

女》放在现代性的发展逻辑中,回答为什么20世纪40年代会选择“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从‘文本’进入‘历史”’的研究

路径着力于探究“文本”如何生产了“历史”和“意识形态”。这些评价模式是由于每个时代的问题意识、知识型、理论工

具和研究路径的不同所决定的。

[关键词]经典构成;提问方式;知识型;评价模式

[作者简介]孟远(1975~),女,河北省邯郸市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1207.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r7l(2005)02—0132—08 [收稿日期]2004—12—27

《白毛女》无疑是20世纪后半叶感动人数最

多、影响最大的歌剧之一,是革命戏剧的经典之作。

其影响、地位与关于它的评价密不可分。六十年来,

伴随着歌剧“经典化”、“解经典”的过程,关于《白毛

女》的评价模式发生了种种变迁。这种变迁呈现出

时代的戏剧性和不对称性。所谓戏剧性,是指歌剧

在评价滥觞期所遭遇的热闹和尴尬,从“公共事件”

的民主表达突然变为众口同声;所谓不对称性,是指

从20世纪40q0年代漫长的四十余年间,歌剧评

价基本上被“复述”模式所垄断,直到20世纪90年

代,才从“复述”中突围,产生出诸如“反思”、“解

剖”、“寓言”、“从‘文本’进入‘历史”’等模式。“复

述”时期集中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突围则从

追问歌剧“怎样如此”、“为什么如此”的时候,才获

得了成功。每一次位移,由于提问方式的不同,《白

毛女》都敞开了相异的可见性内容。本文试图揭示

这种变化,剖析其内在机理和话语规则,通过揭示歌

剧《白毛女》评价模式的转变,尝试进一步研究红色

经典和延安文艺的其他可能性。

一、从“争鸣"到平静一漫长的“复述"时期

歌剧《白毛女》在延安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充

132

满着历史意味的过程。它是“集体创作”的产物。

对于“民族新歌剧”艺术样式的憧憬,关于歌剧主题

思想的确立,关于情节结构、人物关系的安排,等等,这些问题在1944一1945年间的延安成为艺术家、普

通民众和文艺政策执行者共同讨论的题目。他们带

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资源和背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创作集团,以至于“直到人物名字都是集体设计

的”?。集体创作的方式、特殊的排演环境和延安

鲁艺花花绿绿的各种墙报等都使得歌剧《白毛女》

不啻成为延安的一个“公共事件”。不同的意见在

“公共空间”中遭遇,相互较量、对峙、相持、妥协,形成最广泛的话语民主——这些不同的意见,牵涉到

抗日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牵

涉到神话、传说与现实的关系,牵涉到阶级矛盾、民

族矛盾、现行犯罪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关系,以及如何

对待文艺创作的创新与开拓旧J。

(一)最初的“热闹”

歌剧《白毛女》在一片喧哗声中诞生。伴随着

公演和剧本的出版发行,逐渐生成了《白毛女》的评

价史。最初的评价显然继续着诞生时候的“热闹”

景象。尽管在首演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就

万方数据

◆文学研究新视野◆

传来了中央书记处的三条意见并有传达者的解

释①,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公众对戏剧的自我理解:“很多观众写信给剧团或跑到剧团,庆贺他们演出

的成绩、努力和提供剧本修改的意见。”¨1为此,中

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还特地开辟《书面座谈》

专栏,以期“展开具体的创作思想上的论争,和作品

的检讨”‘4l。

话语民主促成了各种意愿的自由表达。此时,

关于《白毛女》的评价,如同它的创作还没有完全定

型一样,尚处在不确定状态。人们只是借助于“公

共事件”的开放性,凭依媒体提供的阵地,最大限度

地发挥个人的想象,积极地使用自己的话语权利。

因此,《书面座谈》上的意见主要仍旧停留在人物关

系的合理性、情节结构的可能性上面,并没有形成一

套完整的阐释思路。这其中既有与权力话语相“认

同”的方面,也有与其相“抵牾”的所在。“认同”主

要是体现在对叙事革命意义的认识上,体现在对于

贫苦阶级主体性的呼唤上。这些意见在“认同”权

力话语的同时,又不断补充和细化了它②。而“抵

牾”则直接指向了歌剧的叙事策略,对权力话语的

意图置若罔闻。《书面座谈》第2期刊登了季纯的

评论文章《(白毛女>的时代性》。与前者不同,作者

对歌剧主题意义并不以为然,而是认为《白毛女》之

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主要是演员和某

些部分的音乐演奏,与演出——服装、置景的吸引力

的成就,在剧本方面是比较次要的”【5J。文章以非

常另类的角度批评了《白毛女》的各个叙事单元,质

疑了歌剧所涉及的租佃关系、妇女问题、封建习俗等

情节,这些疑问足以解构整个歌剧的叙事策略③。

其中最重要的是,季纯对悲剧的发生方式表示

了怀疑:“像第一幕那样,是否要先由父亲(佃农)作

一阶梯,然后她才踏上悲剧的旅程呢?”¨1作者从女

性在封建社会的两条出路一“一是留在家中赘

婿,借外姓男子撑持门户,以延续祖宗的祭祀。二是

离开家庭,或与异姓联婚,或为财富而变卖,或受宗

教影响而出家;对于原来家庭仅有所谓‘娘家’关

系”【5 J——来判断,认为“不可能是那样”。根据杨白劳的经济生活要求,他不会因为卖女遭良心谴责

而自杀,不会有这种因爱女而发生的悲剧。即便他

是热爱自己的女儿的,也不应像剧中那样,忙里偷

闲,居然还有兴致为女儿扎红头绳。“‘父亲打他儿子,丈夫敲他的老婆’才是被剥削者的现实,才是更

深厚的爱。”"J。何况如果是真的热爱,就应该想法

设法保护女儿,不应该在悲剧还没有发生的时候,自

己先做了生活的弱者。而从地主阶级方面来说,黄

世仁“为什么要放弃了最大的权威(靠地租去压迫

佃户倾家荡产,不得不把喜儿送上门来)不用,偏去

搞一个‘女子小人’的小问题呢”【5o?评价者认为,从传奇的眼光看,喜儿的全部遭遇是可能的;但在现

实中,这样的悲剧发生方式是令人生惑的。

季纯是左翼时期的著名戏剧家,专业的身份使

得其问题十分职业化。他敏锐地捕捉到歌剧是如何

讲述旧社会的悲剧这一潜伏在故事表层下面的叙事

策略的问题,以一个职业剧作家的敏感触及歌剧内

部多种复杂性因素——伦理亲情、女性命运、风俗习惯、政治话语,等等。可惜,这些直到20世纪90年

代才被重新发现的异质因素,并没有被自觉地纳入

到一种解读体系中去,并没有有意识地深思之所以

这样写作的用意,而是仍旧受到歌剧创作时那片

“喧哗声”的吸引,纠缠在歌剧情节设置的合理性

上,“希望修订时作点滴的参考”【5j。

文章发表仅仅两天,总编辑就找上门来,质问副

刊部主任艾思奇,“《(白毛女)的时代性》是谁写的,

作者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发表他的文章”旧o?在这

样的压力下,《书面座谈》第3期上发表了署名“解

清”的批评文章《谈谈批评的方法——谈(《白毛女》

的时代性)》,直接将季纯的批评定性为“主观公式

主义”,逐一批驳了他的各项质疑,指出其立场的不

正确。文章刚一见报,人们就得知“解清”原来就是

①中央书记处的三条意见是:第一,这个戏是非常适宜的;第二,黄世仁应当枪毙;第三,艺术上是成功的。传达者解释这些意见说:农民是

中国的最大多数,所谓农民问题,就是农民反对地主阶级剥削的问题。这种阶级斗争必然尖锐化起来,这个戏既然反映了这个现实,一定会广

泛流行起来。不过黄世仁如此作恶多端。还不枪毙他。是不恰当的.广大群众一定不答应的(参见张庚《歌剧(白毛女)在延安的创作演出》,载

<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2期)。

②比如,肯定了歌剧“对我们认识农民,并记起我们对农民所负的重大责任是适时的”,并且进一步要求“放手发动群众”,增强农民阶级斗

争的自觉意识,充分估计阶级力量变化过程中的复杂性等等(参见《关于(白毛女)),载1945年7月17日《解放日报》)。

③季纯对<白毛女>情节设置安排提出了诸多疑同。比如,第一,黄世仁为什么在大年初一讨一个昨晚才死了父亲的带着“热丧”的丫头;

第二,为什么地主家里只有喜儿蒙在鼓里,不知道黄世仁要娶亲;第三,喜儿下山后听到人们对自己的议论,羞愧难当,为保持自己在人们心目

中的形象而毅然回到山洞。这与八路军到来以后“简易地溶解在革命的汹涌浪潮中”是矛盾的;第四,黄世仁前倨后恭.没有必要亲自追杀喜

儿,“后患”的理由是勉强的;第五,黄世仁那样色情,喜儿到他家里后,竞能容忍几个月不染指,说明他母亲是个端正有方的正派人,假如他母

亲是个骄横、残忍、伪善、溺爱儿子的人,那喜儿保持清白是有些勉强的【5 J。133

万方数据

河北学刊2∞5·2

《解放日报》编辑黎辛的化名①。“报社编辑的稿

子,那时往往被认为是代表报社的意见,既然报社发

表意见了,对《白毛女》有不同意见的人就不再写稿

参加‘书面座谈’了”[2】。一场郑重其事、大张旗鼓

的公开讨论,就这样草草收场②。这是谁都没有预

料到的。艾思奇本来准备作的总结,也就没有下文

了。

(二)漫长的“复述”

在歌剧诞生之初,“公共事件”的幻觉使得评价

和创作混为一体。评价就是参与创作。不同话语试

图通过评价使自己的声音和意愿直接出现在歌剧的

叙事中。“集体创作”的艺术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开

放性,加之党报的有意提倡和诱发,极大地刺激了人

们的参与叙事的欲望。因此,歌剧上演之始,评价者

角色还不曾与集体创作者的角色自觉分离,不曾有

意识地构建什么评价理念,也没有受到什么评价原

则的束缚。在喧哗声的余波里,评价是自由的,也是

散文的。然而,随着《解放日报》“书面座谈”栏目的开辟,随着季纯文章的发表,一场话语民主的策划达

到了高潮,同时也拉上了厚重的大幕。以后,虽然歌

剧在不同城市间辗转旅行,不断地完善着叙事、音乐

和表演,但是关于它的评价终于归于单一,由跃跃欲

试的兴奋回落到一种有秩序的“复述”状态,进人了

漫长的“复述”意识形态话语的时期。几乎所有的

评论文字都以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三条意见为原则性

纲领,在其规定的范围内做循环论证。从主题思想、

人物性格、艺术形式等方面回答“是什么”的问

题一《白毛女》是歌颂了农民大翻身的中国第一

部歌剧。这是从一个十七岁佃农女儿的身世表现出

广大的佃农阶层的冤仇及其最后的翻身。这是从一

个地主的淫威表现了封建剥削阶级的反动、无人性,

及其蹂躏人民、出卖祖国的滔天罪恶MJ。

这个时期,与其说《白毛女》是一部歌剧作品,

不如说它成为了一部政治文献。人们从中解读出权

力话语的历史合法性,解读出农民阶级自我启蒙的

经过。这种状况一直继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歌剧《白毛女》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它成为“资产阶级反动的历史观和

文艺观”的典型代表。因为歌剧“只是对中国农村

的阶级压迫有所暴露,根本谈不上什么‘尖锐地提

出了阶级斗争的主题’。它只有血泪史、屈辱史,而

无反抗史、斗争史”【_刊;因为歌剧“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性论的思想观点出发”,“把一系列的舞台

人物都塑造成了卑微软弱、贫苦无告的角色”¨J。

于是,芭蕾舞剧在“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中脱颖而出,歌剧则被打人冷宫,遭受批判的酷刑。虽然60

年代对歌剧《白毛女》的价值评价与此前发生了天

壤之别,但评价模式却没有丝毫更改,依然是在意识

形态话语周边的“复述”行为,依然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所不同的只是“复述”的内容——意识形

态话语兴趣发生了转移。

70年代中后期,歌剧《白毛女》重新公演,关于

它的评价取向重新恢复到“文革”以前的向度,只是

新增了控诉的伤痕。80年代,随着1984—1985年

歌剧《白毛女》的再度重排,“回忆”使歌剧界再次唤起对“经典”的觉悟和热情。然而文学史界相关的

评论则要相对寂寞一些,除了一部分人仍旧沉浸在

过去岁月的怀念中,继续“复述”的思路外,还有一

部分人则以“空白论”的方式暂时搁置了对包括《白

毛女》在内的延安文艺以至“文革”文艺的评价。后

者也许意味着新的变革就要到来。

由此可见,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这长达

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关于歌剧《白毛女》的评价基本

上被意识形态的主导话语所收编,其典型话语规则

是“复述”,而作为“标的”的正是意识形态话语。

“复述”模式的一个理论前提是总体性原则,文本中

细微的、边缘歧义的、差异的成分被总体性吸纳或忽

略,差异性汇聚为同一性。它以国家主导意识形态

话语为核心,对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和意义不断展开

铺排,在权力话语这个中心的外围画出循环往复的

同心圆,形成一层又一层的保护膜,维护着总体性原

则。

复述模式集中回答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革命

故事”的问题。它没有比文本所呈现的表层意义说

出更多的内涵,只是停留在被叙述出来的故事上。

或者说它说得更少,因为意识形态话语从中只蒸馏

出其所需要的意义。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规训、

监督下——比如学校教育、新闻舆论、文学史写作,

尤其是教育这个能量巨大的机器——“复述”变得

自然化,甚至这种“复述”方式本身也成为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的一个部件。因此,这个时期评价者的主

体意识被裹胁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还不能够从

中抽身,在一个有距离的空间内审视歌剧《白毛女》

的叙事规则、内部构成以及它的历史位置。

①当时《解放日报>的办公地在清凉山,盖取此意。

②1945年8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一组三篇短文,就是没有闭幕的终结,主要从艺术形式上谈及《白毛女>的成绩和不足。

13 万4方数据

◆文学研究新视野◆

二、从“复述"中突围——评价模式的更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歌剧《白毛女》的评

价终于从“复述”的模式中突围出来,有了不同形式

的改观。最有效的突破是提问方式发生了变化,这

就使得先前被遮蔽的景色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人

们不再停留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开始追问

它“怎样如此”、“为什么如此”。提问方式的变化导

致了不同的可见性内容。这是由于每个时代的问题

意识、知识型、理论工具和研究路径的不同所决定

的。

(一)问题意识的变化:意识形态话语机制如何

生效

提问的方式制约着评价模式。问题意识的不同

致使提问方式发生改变。1991年,孟悦发表了《性

别表象与民族神话》∽1一文,它标志着一种新的评

价模式诞生。在这篇文章中,显示出对意识形态话

语进行反思的倾向,它的生效机制受到追问。于是,

焦点集中在揭示歌剧如何被叙述成为一个革命故

事,探讨意识形态话语收编其他话语形态的策略。

作者在《白毛女》中第一次看出了“性别”及其位置,看出了“性别”与“阶级”的矛盾关系,更重要的是,她发现了歌剧处理二者关系的方式。这是一个本来

可以被讲述为大春、喜儿与黄世仁之间的恩怨情仇

的故事,可以铺叙成杨白劳与黄世仁的不共戴天之

仇的戏剧,还可以繁衍为喜儿作为女性的自我处境

的故事,总之,是可以被处理为一个包含着与性或性

别相关的矛盾冲突的故事。而实际上,在歌剧文本

中,使喜儿获取同情的并不是她的性别处境,而是她

所代表的受压迫阶级的处境。这恰恰是问题的症结

所在。歌剧为了使《白毛女》的整个叙述完全纳入

“阶级斗争”的发展线索,而摈除了与性别相关的其

他叙事可能。因此上才最终“突出了一个性暴虐的

情节而又不传达任何与性别有关的语义”【9 J,将阶级的冲突直接引入叙事。

孟悦之所以能够发现“性别”,与这个时期女性

主义理论的影响有难以割舍的联系。女性主义理论

开启了另一种新的可见性,“女性”在文本中的命运

成为聚光灯观照的主体。然而,实际的阅读经验却

使得这种女性主义的期待失落了∞。喜儿仅仅成为

了被压迫阶级的符号象征,她的性别身体特征被淡

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性别的消失?于是,在这样

的追问中,意识形态话语的运行规则凸显了出来:歌

剧通过“阶级话语”置换了“性别”,“以一个传统性别角色模式中的人物功能、以性别个体之间的对立

关系,承载了‘阶级’关系和等级,以喜儿被压迫的

女性表象填充、支撑了与地主殊死对立的‘贫苦农

民”“9},从而,完成一个革命叙事。

“反思”模式一方面看出“话语国有化”过程,另

一方面又离析出性别、个体等多种异质的元素。然

而,这些元素的出现仅仅是为了说明它们在文本中

如何被驯服、消失,“在国家统一的范畴系统的叙事里,这些文体上的话语差异或差异性话语就像是专

门为了被消灭、被同化而出现的”【9 J。因此,可以说“反思”模式存在着一个理论预设,即意识形态主导

话语成功地阻截了所有不纯净的因素,各种异质成

分在政治话语的运行机制中必然会销声匿迹。“反

思”模式将政治话语运作方式客体化,使其进入了

评价者的视野中心,它巨大的压抑性机制蔓延开去,

逐渐占据了整个分析的视野,将其他分析可能性淹

没在黑暗中。正如不久后孟悦自己所反省的,这种

批评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它容易流于一种简单的

贬斥,这种简单性“甚至可以通过套用西方一些理

论的‘批评’视点和语汇,从而获得正当性。这样的

正当性一旦确立,其他应该和可能被揭示出的问题

就被遮蔽了”¨?。

(二)知识型的转型:意识形态话语与民间话

语、其他话语形态共存

1993年,孟悦在《今天》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

《(白毛女)与延安文艺的历史复杂性》的文章,宣告

了《白毛女》评价模式的又一次转变。她警觉到“反

思”模式的批判姿态放弃了坚韧地知识考古学的努

力,遮蔽了问题的复杂性:“如果把这个过程仅仅看

作一个从始至终非常合目的性的话语专制运作程

序,就会简化这个过程的历史性,忽略其中可能存在

的各种复杂话语关系。”¨叫

这一次,由于对先前分析模式局限性的自觉,孟

悦从对政治话语运作方式的专注中走出,更换了提

问方式,关注于权力话语的存在环境。这种评价模

式类似于福柯意义上的“解剖”,一旦坚硬的意识形

态话语的外壳被剖开后,便可以“观察”到话语实体

的厚重性和丰富性。于是,她在《白毛女》文本中看

①有意思的是,在关于萧红的(生死场)的解读中。刘禾突破了民族主义话语批评的宰制,读出了辛酸的女性身体意义和沉重的女性生命

体验,读出了女性经验与民族主义叙事的隔膜(参见刘禾<跨语际实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孟悦显然也试图从歌剧

<白毛女)中读到女性经验。但她实际上看到的只是革命话语收编性别话语的叙事策略。

135

万方数据

河北学刊2005·2

到了多种文化交融的形态:地方民间信仰、大众文艺

运动的背景、新文学的渊源和解放区的政治文化等

等相互作用、较量、以致妥协。因此,《白毛女》不仅

仅是政治话语的结果,它还被编织在现代文化史的

复杂脉络之内。政治话语的边界是有限的,它并没

有完全左右叙事的机制,“倒是在某种程度上以一

个民间日常伦理秩序的道德逻辑作为情节的结构原

则”¨0I。尤其是除夕这场戏和王大春这个人物的加

人,使得普通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伦理原则、审美原

则,与政治原则一道共同主宰着歌剧的生产过程:

“民问伦理秩序的稳定是政治话语合法性的前提”,“只有作为民间伦理秩序的敌人,黄世仁才能进而

成为政治的敌人”¨01。也就是说,政治话语通过和

其他话语的交往、对话,才最终实现了自己。虽然孟

悦的本意并不在于将政治话语的强制机制轻描淡

写,但是她对于《白毛女》文本复杂性的发现,对于

各种文化传统间的摩擦和渗透的分析,对于政治话

语在其中所受到的各种限制的描述,无疑都将歌剧

《白毛女》的评价引入了一个更加多元的学术视域

内。

“解剖”评价模式内含着“谱系学”的思路。它

打破了文本内部的统一性,从中看出“它本身是复

数的,内部有无数的灵魂争吵不休;各种体系杂陈交错,相互倾轧”¨1。。孟悦在《性别表象与民族神话》一文中触及意识形态话语以外的“性别与爱”,但最

终意识形态话语还是压制了“性与爱”,所以才有了

阶级冲突取代了性暴虐情节的结论;而在《(白毛

女>演变的启示》一文中,文本中异质性话语浮现出

来,它们与政治话语组成一个权力场,在场内相互交锋、抗争、妥协。因此,“解剖”即意味着划开生命的幕布,检查文本内部复杂的构成情况,沉淀出各种功

能话语(民间伦理、市井爱情、通俗故事、意识形态

话语等),以分析它们之问以怎样的方式结合并生

成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孟悦的思路不是个别行为。在

同一时期,许多学者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约而同地

都采取了相类似的研究路向①,即“看”到学科内部

不同话语的存在及其关系,“看”到“民间”、“日常生活”与“国家力量”的存在及其关系。一些相似的变

化在不同的学者那里不约而同表现出来,意味着一

种新的“知识型”(episteme)的形成。对福柯来说,

知识型与各门学科和个别对象的关系类似于语言和

言语的关系。遵循同一知识型的诸种知识形式的主

题并不一定相同,但它们的内在构成、组织形式、表

意法则和构成规律是一致的。《白毛女》评价模式

变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知识型”转型的动因。(三)理论工具的更新:形式的意识形态意义

1993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李杨的博士论

文《抗争宿命之路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942一1976)研究》。作者将1942—1976年间的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区分为叙事、抒情

和象征三个历史时期。歌剧《白毛女》在这里并不

是一个独立的分析对象,而是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发

展历史链条上的一环出现在叙事和象征时期。它的

意义附着在“历史”之上。

李杨在杰姆逊和福柯的启发下,借助于知识考

古学和谱系学的理论工具,尝试对“‘社会主义现实

主义’进行知识谱系学的分析”。作者将注意力转

移到说明“这三种话语类型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

情境中成为可能的,它与权力构成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引‘P”,它们在某时某地的出现究竟分别意味着什么。歌剧《白毛女》诞生于1945年,芭蕾舞剧在

“文化大革命”中成为“样板戏”。前者是叙事时期

的产物,后者则是象征时期的宠儿。李杨提问的正

是为什么“歌剧”会走红于叙事时期,而“芭蕾舞剧”则在象征时期成为“样板”?于是,作者以现代性话

语自身的发展逻辑裹挟了所有的问题,或者说将文

学史卷人到了现代性发展的逻辑之中。在这里,一

切疑问都在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追求和建立

中得到解答,一切意义都在现代性的发展逻辑内得

到证实。《白毛女》由歌剧到舞剧的变迁成为了现

代性发展的一个“寓言”。

“叙事”虽然以最为客观的姿态出现,但这并不

能掩盖它的话语性、建构性和历史性。历史只有讲

述进一个有头有尾的、向着未来发展的、情节统一的

大故事里,才能被意识到。于是,在40年代,《白毛女》就以“歌剧”叙事的形式出现了。它通过揭示新

旧社会的对比,为组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寻求历史

的必然性与合法性。也就是说,歌剧《白毛女》成为

追求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寓言”。由民间__

初中音乐_歌剧《白毛女》选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歌剧《白毛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通过欣赏和学唱《北风吹》《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以及独唱和对唱这两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 3.能够对中国歌剧《白毛女》的剧情有一定了解,能够初步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重难点 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钢琴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教师现场演奏《北风吹》乐曲。 问题:1.这首乐曲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 二、作品介绍

1.剧情介绍 河北省西北部有一个“白毛仙姑”民间传说:1935年的除夕夜,地主恶霸黄世仁逼死外出躲债回家过年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喜儿抵债,喜儿受尽虐待,逃进深山,三年煎熬使她成为了“白毛女”,当地传说为“白毛仙姑”。1938年,八路军解放了杨各庄,救出了喜儿,获得了翻身。 2.作品介绍 歌剧《白毛女》是在1942年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共有5幕组成,1945年首演于延安。 《北风吹》《扎红头绳》是其中的两个经典唱段。 三、作品剖析 (一)《北风吹》唱段 1.初听乐曲 问题:这个唱段是哪个角色的唱段? 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情节? 表现了角色什么样的心情? (《北风吹》是歌剧《白毛女》中的第一幕第一场,表达了喜儿等待父亲回家过年的迫切心情,表现出了喜儿天真活泼、纯朴开朗的性格。) 2.复听乐曲 (体验利用音乐要素塑造人物迫切的心情) 3.分析乐曲(教师边演唱边引导学生分析)

演唱形式:女声独唱 拍子:3拍子(想起父亲的喜悦,用3拍子这种跳跃性的拍子来表现想要见到父亲的迫切心情) 节奏: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主,总体舒缓 旋律:整体线条宽广(暗示故事矛盾没有开始,教师演唱利用旋律线分析) 音区:低音区5 ---中音区6,叙述性 乐器:长笛、小提琴为代表的弦乐,亲切感 创作手法:采用同样旋律进行三遍演奏(强调角色作用) 4.作品赏析 观看歌剧《白毛女》的表演视频(天津歌舞剧院版本) 5.表现作品 师生合作,学生演唱前两段,教师指挥 (二)《扎红头绳》唱段 (在带领学生分析《北风吹》唱段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析本收曲目) 1.初听乐曲 问题:这个唱段是哪个角色的唱段? 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情节? 表现了角色什么样的心情? (《扎红头绳》是歌剧《白毛女》中第一幕第二场的内容,成功塑造了父女俩真挚的爱和相依为命的骨肉深情。

说音乐《白毛女》赏析

说音乐:歌舞剧《白毛女》 防城港市第三中学张琪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音乐的题目是歌剧《白毛女》,该歌剧是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剧本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等作曲,剧本是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创作的。主题思想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该剧的音乐采用民歌素材和地方戏曲的音调加以创造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 歌剧版《白毛女》采用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期待;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曲调塑造杨白劳的音乐形象;用河北民歌《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时的压抑情绪;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音乐突现喜儿的不屈和渴望复仇的心情等等艺术处理,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出的永恒旋律。其中较为典唱段《北风吹》(自唱一小段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帐,整七那个天,三十那个晚上,还没回还。)节奏轻柔,舒展,曲调亲切动人,带有一点点的凄美,为什么说凄美呢,凄就是快过年了爹爹还要出门躲帐,美就是喜儿能很快见到爹爹并和能爹爹一起过年那种幸福,塑造了喜儿活波、纯朴、天真无邪地向往幸福的形象,也表达了她盼望爹爹归来的急切心情。

《扎红头绳》这一小段,虽然爹爹没有能力给喜儿买头花,但喜儿能等回爹爹已经很幸福,自已的心情也无比的兴奋。(自唱人家的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回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哎扎呀扎起来)节奏欢快曲调流畅、优美。它以北风吹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充分表达了喜儿心中盼望、喜悦的心情。在后面那部分《太阳出来了》曲调又转为宽广、明亮、兴奋而充满希望。 《白毛女》整个歌剧故事很丰富,紧凑,又体现了当时党的领导人所推崇的思想主题,而且人物故事深入人心,歌声,舞蹈,对于整体效果都相当和谐。 经过不断的修改,《白毛女》最终成为新中国最经典的一出文艺作品。首先是歌剧,然后是芭蕾舞剧,还曾被拍成电影和改编成京剧。其中芭蕾舞剧的音乐部分由严金萱主创,芭蕾舞剧版在歌剧的这些艺术特点和基础上,结合舞蹈的特点进行二度创作,并承接了歌剧版的一些经典旋律。于1965年在上海之春音乐节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音乐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通过声音的运动形式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艺术,它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一部音乐作品中,不同的段落,根据剧情需要,可以刻画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不同的人物形象,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等等。我的音乐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浅析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

摘要 歌曲《北风吹》是歌剧《白毛女》中一个非常经典的唱段,它是一首典型的民族音乐曲目,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上有着非常大的音乐魅力。《北风吹》的前奏充满了非常欢快和明亮的色彩曲调,充分的表现出了喜儿与爹爹虽然生活贫穷却依旧对温馨幸福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北风在吹,雪花在飘,年三十来到了,音乐一直保持缓慢而又深沉的节奏型,情绪低沉的旋律演绎使听众好像看到了喜儿与爹爹吃不饱穿不暖的辛酸落魄生活,仿佛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个社会深深的无奈和绝望。这首歌曲在创作上引用了河北民歌《小白菜》,整首歌曲都在用欢快的曲调来反射体现女主人公喜儿的天真和对美好生活单纯的期盼之情,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喜儿的情感变化状态,也揭露出了当时社会生活下贫苦百姓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及黑暗社会的无情压榨。本论文通过对《北风吹》的分析与研究,将让大家更加深刻的了解这部作品,在学习和探索的基础上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与发展。 关键词:北风吹;歌曲分析;演唱技巧 目录 前言 (1) 一、歌剧选段《北风吹》的创作分析 (1)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 (1) (二)歌曲的简介 (1) 二、歌剧选段《北风吹》的歌曲分析 (2) (一)歌词分析 (2) (二)歌曲分析 (3) 三、歌剧选段《北风吹》的演唱分析 (4) (一)演唱重点与难点 (4) (二)演唱难点与解决 (5)

四、歌剧选段《北风吹》的意义及启发 (6) (一)歌曲《北风吹》的历史意义 (6) (二)歌曲《北风吹》对现代歌曲创作的启发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10) 前言 歌剧《白毛女》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生成的影响力非常大的艺术作品之一,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著名的作曲家所创作的。歌曲《北风吹》是《白毛女》中一首喜闻乐见的歌曲。这部歌剧描写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主人公“喜儿”因为父亲杨白劳无力偿还佃租,从而外出去躲避债务。女主人公被恶霸黄世仁强迫玷污,最后在黄家佣人的帮助下逃离火坑的悲惨故事,该歌剧通过对喜儿和她父亲杨白劳的描写,深刻的体现了旧社会的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揭露了“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这样深刻的主题。《北风吹》则是这部悲伤歌剧中的一首难得的温情歌曲,描写了喜儿与爹爹虽然清贫但在过年能够团圆的幸福场景。表现出了父女俩对幸福生活充满了深深的期待和渴望。 一、歌剧选段《北风吹》的创作分析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剧《白毛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歌剧大众化、通俗化探索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影响力很大的艺术作品。这部歌剧最开始的创作背景是1945年,驻守在西北战地的服务团在回延安的途中,一并带回了有关“白毛仙姑”传说的记录本。这个记录本的内容讲述了一个遭到地主阶级迫害的乡村少女独自逃往深山,因为长时间在山洞里生活,山洞中缺少阳光与盐份,因此全身的毛发都变成了白色,又因为饥饿偷吃村民供奉在庙里的果实,被附近村民发现所以称她为“白毛仙姑”,此后在八路军的搭救下,她得到了救赎。在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了五幕歌剧《白毛女》问世,该歌剧深刻的体现了旧社会的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揭露了“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这样的深刻主题。该歌剧获得了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白毛女观后感精选

白毛女观后感精选 《白毛女》主题剧本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光明的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白毛女观后感1 昨天晚上,生平头一次去人民大会堂看了歌剧《白毛女》。是纪念延安老毛讲话70周年的汇报演出。 碰巧,我中学的一个女同学是中央歌剧舞剧院的女中音歌唱家,给了我两张票。我小时候是看芭蕾舞剧白毛女长大的。所有的音乐部分的片段倒背如流,一点不吹牛。老实说,江青到底是大上海的演员,艺术功底还是有的。舞剧改编的不错,音乐部分也很好。歌剧版本要长的多,我从小就没完整听完过,所以这次想补个缺。 90后的小演员嗓子真好,声音也亮,但是第一幕就唱串了词了。中间,背景板也安错了,场子里哄哄直笑个不停。 半场休息的时候,演出进行了快两个小时。我是实在听不下去了。歌剧原版的唱腔难听不说,台词的内容让你觉得你居住的这个国家,怎么富人都那么坏,穷人呢,也好不到哪儿去,不守信用,其实也很坏。到最后其实就是比谁的胳膊粗。黄世仁粗的时候,就能糟蹋喜儿、逼杨白劳按手印;等到王大春牛逼的时候,嘡嘡两枪把老黄干脆给毙了。

一部艺术剧的价值连70年的岁月都坚持不下来,让我很难受。老黄祝寿片段的台词总是不自觉地让人想起当代爆发的山西煤老板,想起强拆强迁的各种传言。 真不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东西能有70年以上的生命力。按说我对音乐是有过份好感的,总能听得下去。西洋的歌剧,过了两三百年,越听越过瘾。白毛女这一版本的排演其实严格遵循了原来的集体创作原貌,还是很用了点心思的,只是压缩了表演时间,以适应当代人的快节奏生活习惯。曾经若干年前,改过一版,增加了王大春和喜儿暧昧的戏份,以迎合观众市场的口味,据说把还活着的90多岁的贺敬之老先生气的够呛,他是原集体创作团队的核心人物。 想起了某人曾说的话,大意是:革命的结果不可预测,革命不会摧毁旧制度的枷锁,只会强化这种枷锁,革命不是一项成就,也不是新时代的黎明,它源于年迈腐败,源于思想和制度的枯竭,以及自我更新的失败。经常发生革命的民族其实缺乏持续创新、改良、变革的勇气、耐心和智慧。这是我一直反对任何形式暴力革命的根本原因。 歌剧白毛女给我的印象是:时代似乎毫无改变,手拿IPAD的现代富人和拿着拐杖的黄世仁就像是孪生的兄弟,亲如一家;市面上,网络上,王大春们似乎也很活跃,人数也在增加,70年的光阴仿佛被穿越了。这是白毛女歌剧仅存的价值和意义,当然仅仅对我个人而言是如此的。

中国歌剧艺术欣赏《白毛女》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孟州市赵和镇中心学校 冯其艳

歌剧《白毛女》教案课题:第三单元歌剧之夜

年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歌剧的定义及歌剧音乐的分类 二、欣赏—《北风吹》、《扎红头绳》 三、活动—1、学唱《北风吹》 2、分角色演唱《扎红头绳》 3、舞蹈表演《北风吹》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了解歌剧的有关知识; 二、引导学生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领略歌剧艺术的魅力,感受音乐刻画的人物形象及性格; 三、学唱歌曲,表现音乐,加强学生对中国歌剧的喜爱之情。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欣赏的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中的二个选段,《北风吹》和《扎红头绳》。其剧情根据民间传说改编,采用了中国北方民间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欧歌剧的经验创作而成。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歌剧定义 二、学唱北风吹,表现歌剧音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键盘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师范唱《北风吹》 师问:这首歌其实是一部歌剧的选曲,大家知道这首歌剧的名称吗?《白毛女》 2、师:歌剧是一门感染力很强的艺术,《白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歌剧,一起去领略它的迷人魅力。 二、新课教学 1、音乐知识介绍(出示幻灯片) 歌剧的定义: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

序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2、作品欣赏 (1)作品分析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 出示幻灯片--白毛女的故事 学生叙述故事:在华北一个偏僻的农村,贫苦农民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与青年农民王大春相爱。地主黄世仁见色心动,逼债上门,强令杨白劳把欠他的六斗谷子利上加利,在腊月底前还他二十五元大洋,否则就以女儿抵债。当杨白劳拿着一冬的血汗换来的七块五毛大洋到黄家还利息时,黄要本利一起还,硬逼着杨自劳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了押。杨心如刀绞,自觉对不住女儿,除夕夜喝卤水自杀。初一早晨,刚死了父亲的喜儿被抢进黄家。大春搭救喜儿未成,只身投奔红军。后喜儿在二婶的帮助下,逃出黄家,匿身深山丛林,在山上喜儿生下的不足月的孩子夭折了,非人的山林生活亦

近代音乐赏析《白毛女》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全校公选课期末 作业 课程:《中国当代音乐史与名作欣赏》题目:《白毛女》观后感 学院:信息语学院 姓名:梁妙莹 学号:20101616310015

《白毛女》观后感 《白毛女》是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 《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之后这出歌剧还在国统区演出,广受赞誉。 叙述的是贫农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年关逼债,被迫用女儿喜儿抵债,而后含恨自尽。喜儿在黄家惨遭蹂躏,逃进山洞里,在野山洞生活了三年,因为缺少盐和阳光,头发全变白了。八路军来了后她重见天日,报仇雪恨,从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反映了我国农民在封建地主残酷压迫剥削下的悲惨命运,深刻揭示了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获得翻身解放的朴素真理。可以看出,《白毛女》的创作是民间(农民)文化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五四新文化”以及革命文化三者的融合,全剧不仅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形态性、完全纳入了歌颂新政权的时代主题,也坚持了“人的解放”的五四新文学的主题,另外,剧情上的大团圆结局以及善恶报应观念、喜儿和大春的爱情波折、人物性格上的单一性和脸谱性、在曲调上对民歌的借鉴、唱白结合的形式以及载歌载舞的秧歌剧特点,无一不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正是在这一点上,农民们感到了熟悉而又新鲜的气息,剧作的演出得到了热烈的回

应:每至精彩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每至悲哀处,台下总是一片唏嘘声,有人甚至从第一幕到第六幕,眼泪始终未干。 《白毛女》是创造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在音乐上,《白毛女》采取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又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 在歌剧的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有机结合的传统,以此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推动剧情发展。然后用独白向观众介绍了身世和家庭。其他人物,如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也都在出场时,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有的地方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的是话剧的表现方法,也注意学习戏曲中的道白。 在语言上,《白毛女》的对白是提炼过的大众化口语,自然、淳朴,常使用民间谚语、俗语或歇后语。歌词凝练、深刻,一般采用传统戏曲唱段中句句押韵的方式,音韵和谐、铿锵,琅琅上口;同时学习了民歌和传统戏曲中抒情写意的方式,大量使用比兴、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巧用对比,也是《白毛

析歌剧《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情感表现

析歌剧《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情感表现 发表时间:2009-05-21T16:29:09.107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郑英菊 [导读] 歌剧《白毛女》是新时代歌剧的里程碑,也是我国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因此它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中担当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摘要:歌剧《白毛女》是新时代歌剧的里程碑,也是我国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因此它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中担当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恨似高山仇似海》是喜儿在剧中较之经典的一首咏叹调,女主人公通过对自己身世的哭诉来感染听众,旋律高亢、激扬,并运用了戏曲紧拉慢唱的手法,使这段唱腔充满鲜明的朗诵性与戏剧性冲突。文章分别介绍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并对歌剧《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其风格、人物情感进行阐述,文章重点分析了歌剧《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情感表现。并对作品的演唱艺术及风格进行分析,从不同层面剖析了作品的音乐魅力,为演唱好此作品奠定了较好的审美价 值。 关键词:歌剧发展史《白毛女》情感表现 歌剧《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是在延安秧歌运动基础上,由延安鲁艺文学院集体创作。它的问世使中国歌剧走向辉煌,是我国民族歌剧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新时代歌剧的里程碑。因此它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中担当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品《恨似高山仇似海》是女主人公在歌剧《白毛女》中的一首经典唱段,在此我研究歌剧中喜儿演唱的咏叹调《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情感表现,更有它的审美价值。我认为这部歌剧《恨似高山仇似海》的创作手法是借鉴西洋歌剧的音乐创作与中国民族音乐完美的结合,使演唱者演唱风格更具特色,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同时这部作品从它的旋律、节奏、及唱词上多角度表达了主人公内心丰富的情感表现,这一情感表现正是体现了剧中的中心思想:“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道理。”我还认为这部作品它的演唱艺术风格还要注意民族声乐唱腔中“声情并茂”、“唱、念、做、打”的恰当运用,更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情感表现。下面就本课题,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一)作品《恨似高山仇似海》在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恨似高山仇似海》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作曲,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彭丽媛都演唱过。它是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经典唱段,写作手法类似西洋歌剧的咏叹调。旋律高亢、激扬,散板的运用使这段唱腔充满鲜明的朗诵性与戏剧性冲突。《恨似高山仇似海》讲述了喜儿从藏身的苇丛中走出,在山洞中躲藏,发出“我不死,我要活”的呐喊,她下定决心要向地主恶霸报仇雪恨。风吹雨打,寒冬酷暑,严酷的野外生活,使喜儿头发从黑到灰,从灰到白,最后成了鬓发完全雪白的白毛女。为了生存,她不得不与野兽搏斗,忍饥受冻。然而,她坚强地活了下来,表明她对不公命运的强烈控诉。 《恨似高山仇似海》这部作品还具有感染听众的作用,它大量运用了女主人公的哭腔唱法。用自己的身世和内心的痛苦,向听众传达自己的悲苦的命运。歌剧用了许多延长音,加重音调,反复吟唱,使听众感觉置身其中,用音乐和情感来打动每一个人。 《恨似高山仇似海》这部作品使全剧达到了高潮,也同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喜儿从黄家逃出,受尽凌辱,自己的父亲被黄世仁活活逼死。前面的剧情发展到此,可见喜儿的怨恨是何等的深,喜儿的性格发展进入了第三的一个阶段,主人公运用了控诉的唱法,“喜儿唱腔的咬字吐字,就是运用了快咬慢发,延长字尾的方法。”这种唱法加深了歌曲的力度,具有较强的戏剧性,旋律坚定有力,表达了喜儿内心爆发出来的仇恨和力量。正因为女主人公那如此坚定的唱腔,也预示了我们的斗争终究会取得胜利,引出第四幕喜儿获救后的众人大合唱,虽然旧社会满是黑暗,但我们的广大劳动人民终将冲破黑暗迎接光明。 由此可见,作品《恨似高山仇似海》在白毛女歌剧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女主人公那种憎恨分明的情感也得到完美的体现,同时也点出了作品的主旨。 (二)作品《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情感表现 歌曲《恨似高山仇似海》是一首非再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组成,作品的音乐是通过主人公喜儿内心情感的演唱来营造情景。这首歌曲还吸收了叙事歌曲的表现手法,深刻地塑造了剧中喜儿这一悲惨形象。下面我们就从歌曲的三个段落进行不同的分析,来体会主人公演唱这首歌曲的真实情感。 谱例1:《恨似高山仇似海》

《白毛女》故事梗概

1944年除夕,抗日战争尾声。冀中杨各庄的老佃农杨白劳在外躲债,到集贸市场买了白面鲜肉准备回家包饺子过年,他没有钱给独生女儿喜儿买化妆品和首饰,就给她买了两根红色的橡皮发箍扎头发用。晚上,杨白劳回到家里,喜儿已很长时间没见到爸爸,扑到爸爸怀里哭了。爸爸从怀里取出红色橡皮箍箍,把女儿长长的黑发扎成辫子,父女俩准备包饺子过年,要知道那时候穷人一年难吃一回饺子!这时喜儿哪里知道,就在年三十这天,当地日伪保长、黑恶势力头子(当时的叫法是汉奸恶霸地主)黄世仁带着恶奴家丁找到杨白劳,逼还杨白劳借黄家的高利贷!杨白劳跪在地上求黄世仁宽限几日,等过完春节想办法筹钱还高利贷。黄世仁哪里可依,从怀中拿出一份事先写好的卖身契,将爱女喜儿卖给黄家做婢女—丫鬟!原来喜儿是当地十里八村的美女,黄世仁一直垂涎三尺,想霸占喜儿。杨白劳誓死不从,黄世仁竟打昏杨白劳,强行在喜儿的卖身契上按下手印,等杨白劳醒来,给他两块大洋算是“找零”,杨白劳买过节物品的钱就是卖出喜儿的找零钱。吃完年夜饺子,喜儿在节日的花炮声中入睡。杨白劳想着明天一早,黄世仁就要来带走喜儿到他家做奴,心如刀绞,已不想活了,拿出剧毒的卤水喝了下去···第二天大年初一,喜儿一觉醒来,爸爸已不在人世,杨各庄的众乡亲赶来为杨白劳收尸。这时,黑恶势力头子黄世仁闯进杨家,拿出喜儿的卖身契要抢走喜儿,村民奋力反抗,黄世仁竟开枪弹压,抢走喜儿。村民中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大春——喜儿的男朋友,他怒不可遏,当晚他闯进黄家欲救出喜儿没得手,杀死一个家丁,纵火烧了黄家的厢房逃走。 喜儿到了黄家,受尽屈辱和打骂,黄世仁的母亲是典型的母老虎,她挑剔喜儿给她泡的茶,竟用发簪扎喜儿的脸。喜儿捂着脸在佛堂痛哭,这时黄世仁悄悄进来,竟扒掉喜儿衣裤,强行奸污了喜儿!那时女孩儿的贞洁就是性命,万念俱灰的喜儿也曾幻想反正身子已被黄世仁糟蹋,就嫁给黄世仁做小老婆。谁知一天中午喜儿无意中发现,黄世仁已准备把她卖给妓院。晚上,喜儿乘人不备逃进了深山,在一个山洞里藏身。自此人们再也没看见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在河边洗衣服唱歌。喜儿在深山里风餐露宿,没吃没穿,渐渐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一头乌黑的头发变白了,喜儿在水池边看见自己的头发也痛不欲生,想着家仇未报坚强地活了下来。因遭强奸怀孕,喜儿还流产生下一个未足月死于腹中的胎儿。一个大雨之夜,喜儿正在一个破庙里吃香民上的贡品,这时忽然看见两个人闯进庙门,一道闪电,喜儿看清正是仇人黄世仁,到乡下要债碰上大雨进庙躲雨。黄世仁也看见了一身白色的喜儿,不知是人是鬼,吓得魂飞魄散仓皇逃命。自此黄世仁进庙躲雨碰上一个白毛仙姑的传说不胫而走。 出逃的大春为报国恨家仇,参加了八路军,跟着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这年八路军解放了杨各庄,黑恶势力头子——汉奸恶霸地主黄世仁闻风而逃,大春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带着战士和乡亲们追逃。晚上,黄世仁跑到曾经来过的那个破庙,还想着找白毛仙姑显灵救他一条狗命。谁知真的又碰上进庙觅食的喜儿,喜儿发现仇人抄起佛龛上的香座朝着仇人扎去,黄世仁见状抱头鼠窜,被赶来的八路军和乡亲逮个正着。大春发现喜儿——白毛女,认定是个苦人儿就跟着追到喜儿藏身的山洞,喜儿藏在洞里不敢出来,在人们的呼唤下,喜儿借着火把的光看到那个英俊的士兵正是自己朝思夜想的恋人大春,情不自禁地大喊一声,大春——就昏了过去。 人们救出了白毛女,大春找到了喜儿,一对爱人终于团圆。回到村里第二天召开公审大会,喜儿控诉了黑恶势力头子、汉奸恶霸地主黄世仁残酷迫害她们全家的滔天罪行,还有其他乡民也控诉了黄世仁汉奸卖国的罪行,经过共产党政府批准,枪毙了恶霸地主黄世仁。不久以后,大春和喜儿在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歌剧《白毛女》赏析

歌剧《白毛女》赏析 《白毛女》的主题是“旧社会剥削阶级把人逼成鬼、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白毛女》是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创作背景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农兵群众结合。在同一个时期,延安的共产党人还发动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这使得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要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反映共产党的理念的艺术作品。 1945年中共七大准备召开之际,当时苏联红军已经向德国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据“白毛仙姑”的传说,创作出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之后这出歌剧还在国统区演出,广受赞誉。 《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1945年5月,《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向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取得极大的成功。在此后的演出过程中,剧本又不断修改,日臻完美。由于思想上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白毛女》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白毛女》全剧共五幕。第一幕有四场,课文只选了第一场和第二场。第一幕是剧情的开端,交代了剧情发生的时间(1935年冬,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夜)和地点(河北某县杨格村,被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村),提供了本剧主人公生活、活动的具体环境和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在头两场戏里,剧中的主要人物先后登场,显示了各自的鲜明性格,很快形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将剧情引向深入。 第一场写喜儿盼爹爹回来和杨白劳躲账后回到家里的情景。点明是除夕之夜,增强了悲剧气氛。喜儿是全剧浓墨重彩塑造的反抗型的农民形象,但她的性格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她刚出场时,我们看到的喜儿还涉世不深。生活虽已给她心中投下阴影,但她仍充满希望和幻想。她焦急地盼望出外躲债的爹爹“快回家”,为的是好“欢欢喜喜过个年”。杨白劳回来后,喜儿高兴地接过爹爹带回的二斤白面,惊喜地让爹爹给她扎上红头绳,羞涩地和爹爹撒娇,欢快地贴上门神“叫那要账的穆仁智也进不来”,“故作不知”地打断爹爹谈她婚事的话头,作品通过不多的动作和唱白,使一位天真、淳朴、热爱生活的农村姑娘跃然纸上。这样写,后面的飞来横祸对她的打击才显得更沉重,更震撼人心。和喜儿不同,杨白劳是在地主阶级长期压榨下尚未觉醒的老一辈农民的典型形象。他肩负着生活重担,因而精神是疲惫的,心情是沉重的。作者为他登场后设计的唱段和一连串动作,如“畏缩地看看四周”,“以

歌剧欣赏《白毛女》选段教学实录与评析

歌剧欣赏《白毛女》选段教学实录与评析 湖南省慈利县一完小朱彩云 教材版本:湘版义务教材第十二册 教学内容:歌剧欣赏《白毛女》选曲 教学目标:1、掌握音乐知识--------歌剧,了解我国歌剧的发展史。 2、通过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曲,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剧情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陈述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3、学会唱其中的《北风吹》和《扎红头绳》,并能跟着《扎红头绳》的音乐,模仿杨白劳和喜儿的表演动作。 教学重点:了解歌剧,感受它的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听赏与谈话相结合,模仿与表演 教学准备:CAI、二胡、红头绳、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音乐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上一堂欣赏课,不过在欣赏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歌剧”?(CAI出示:歌剧的概念。) 1、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2、提问:歌剧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演员的歌唱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那如果一台戏它不是通过演员的歌唱来表现故事情节,而是通过演员的对话来表现得,你觉得那应该是什么剧?(舞剧) 3、揭题:对!戏剧的种类很多,不过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三类:话剧、歌剧、舞剧。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歌剧方面的知识。(板书:歌剧) 4、自学音乐知识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歌剧通常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教师解释:咏叹调、宣叙调) ②中国歌剧的前身是什么?(引用外国人的话进一步证实:京剧是我国的早期歌剧) ③中国歌剧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代表作品? 小结:对!真正的歌剧要从“五四”说起,特别市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中国的音乐家们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外国歌剧,逐渐形成和创造了具有革命内容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歌剧。代表作品有:《江姐》、《洪湖赤卫队》……

白毛女的真实故事惊人真相

白毛女的真实故事惊人真相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白毛女的真实故事惊人真相,供大家阅读! 1930年代末就在晋察冀边区一带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记者李满天给周扬写信,讲述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县易家庄一带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 也有说法说白毛仙姑在山西。 后来还有人说四川的罗昌秀是现实中的“白毛女”。罗是1956年才被民兵从深山野林里救出来,不可能是白毛女的原型。 还有一种说法说白毛女的故事出于贺敬之的故乡山东台儿庄,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周扬最早指定《白毛女》的编剧的作品不合意,周扬临时指派贺敬之进行编剧。《白毛女》的想法在贺敬之加入之前就有了。 白毛女的出处说法甚多。我是台儿庄人,黄氏地主之后。我们这边的说法是:贺敬之与我们黄家一样,都是地主。贺敬之写的是他们家的事,后被他亲戚看到了,就让他将贺家改成了黄家。还好,通常说法都是河北的,否则我们这贺敬之故乡的黄氏地主定要被当场黄世

仁原型被大批特批了。 大型歌舞剧《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儿的命运半个世纪来曾感动过无数中国人。2002年12月31日,喜儿的原型、80岁高龄的“白毛女”罗昌秀在家乡四川宜宾因心肌梗塞去世。 据《北京晨报》报道,“白毛女”的原型名叫罗昌秀(左图),1923年出生在宜宾县凤仪乡,当地的恶霸地主先后逼死她爸爸,打死她哥哥。16岁的罗昌秀被迫躲进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深山老林,过了17年野人般的生活。1956年,罗昌秀被救下山,年仅33岁的她“重返人间”时已经是满头白发。 与世隔绝17年的罗昌秀曾被选为宜宾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四川省人大代表。罗昌秀婚后生下一儿一女。 “白毛女”儿子:曾当乡党委副书记 1958年,被政府救下山的白毛女与小河社联合生产队队长文树云结婚,第二年就生了儿子。为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一家的关怀,白毛女给儿子取名文关怀。 日前,年过半百的文关怀深情地对记者说:“母亲的传奇经历影响并激励着他的一生,他本人也受到了组织上特别的培养与关照。”参军入伍时,接兵干部向首长汇报他是“白毛女”的儿子后,各级首长都专程来连队看望他,鼓励他在部队好好锻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那时感到特别光荣,反复告诉自己一定要为‘白毛女’争口气,决不给‘白毛女’丢脸。”文关怀介绍,他入伍两年,在训练方面特别是野战施训等方面很出色,于是部

《白毛女》串词

歌剧《白毛女》赏析 歌剧《白毛女》是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剧本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等作曲,剧本是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创作的。主题思想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全剧分五幕十六场,该剧的音乐采用民歌素材和地方戏曲的音调加以创造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它继承中国民族音乐传统,借鉴西洋歌剧形式技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崭新道路。1945年4月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首演于延安。 歌剧版《白毛女》采用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期待;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曲调塑造杨白劳的音乐形象;用河北民歌《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时的压抑情绪;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音乐突现喜儿的不屈和渴望复仇的心情等等艺术处理,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出的永恒旋律。《北风吹》节奏轻柔,舒展,曲调亲切动人,塑造了喜儿活波、纯朴、天真无邪地向往幸福的形象,也表达了她盼望爹爹归来的急切心情。《扎红头绳》节奏欢快活波跳喜悦,曲调流畅、优美。它于北风吹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充分表达了喜儿心中盼望、喜悦的心情。《太阳出来了》宽广、明亮、兴奋而充满希望,如太阳光芒四射,激奋、有力显示了已经解放的人民的力量。 经过不断的修改,《白毛女》最终成为新中国最经典的一出文艺作品。首先是歌剧,然后是芭蕾舞剧,还曾被拍成电影和改编成京剧。其中芭蕾舞剧的音乐部分由严金萱主创,芭蕾舞剧版在歌剧的这些艺术特点和基础上,结合舞蹈的特点进行二度创作,并承接了歌剧版的一些经典旋律。1965年在上海之春音乐节首演。

《白毛女》

歌剧《白毛女》选段 教学理念: 音乐形象思维是从音乐音响感知开始的,经过集中概括产生具体的形象思维,同时伴随着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直至理解、认识音乐的思想意境,所以情感体验是欣赏音乐的重要通道。 音乐音响是由几个重要的音乐要素组成的,即音高、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在欣赏教学中加强对这些要素的音响感知及理性的分析,将大大助于提高学生音乐形象思维能力。 《白毛女》一课以音乐要素为主线,通过分析乐曲中的音高、速度、力度、节奏、音色,提高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使学生懂得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思想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并体验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音乐段落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材分析: 歌剧《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是在延安秧歌运动基础上,由延安鲁艺文学院集体创作,是我国第一部新歌剧,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部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是以1940年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为依据创作的。该剧通过杨白劳及喜儿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全剧以“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为主题,反映在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农民的血泪生活和反抗精神,歌颂人民军队发动群众进行了解放斗争的胜利。音乐采取了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的民歌与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塑造了杨白劳、喜儿等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和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对比法、参与体验法、表演法、听赏法、情境教学法、设问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与体验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使学生懂得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思想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

白毛女

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白毛女》 摘要中国歌剧在经历了萌芽期和探索期之后,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期。其中1945年歌剧《白毛女》首次在延安的公开演出,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形式的成熟。它为中国民族歌剧怎样适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做了很好尝试,对借鉴西方歌剧形式、反映中国人民现实生活内容方面为其他歌剧做出了成功的范例,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的创作手法、艺术形式和艺术特点对中国歌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歌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中国歌剧的第一个里程碑。本文分别对《白毛女》的诞生、历史意义、它对当代中国歌剧的影响以及中国歌剧现存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关键字中国歌剧;白毛女;里程碑;发展 前言 上世纪20年代,中国歌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出了第一片嫩芽,经过30年代的探寻与摸索之后,终于在40年代,一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歌剧——《白毛女》诞生了,它使中国歌剧走上了新的发展期。 中国歌剧艺术经历了萌芽期和探索期之后,孕育出了《白毛女》这样里程碑式的作品。中国歌剧的萌芽期由20年代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音乐作为启蒙性开端。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作曲家对西方歌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开始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洋歌剧相结合,创作出一大批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体裁形式。包括:山东省立剧院的历史题材歌剧《岳飞》、《荆轲》;以抗日根据地为原型的第一部歌剧《农村曲》;40年代的以《秋子》最为著名,它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借鉴西洋歌剧创作手法的佳作。在延安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创作出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这种形式的歌舞剧改变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方向,直接孕育着大型歌剧《白毛女》的诞生。 一、《白毛女》的产生 歌剧《白毛女》是根据1940年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白毛仙姑”的故事改编的,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集体创作。一九四五年,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前方回到延安,带回了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记录本。这个故事在四十年代初开始流行于河北省的阜平一带。主要内容是一个被地主迫害的农村少女只身逃入深山,在山洞中坚持生活多年,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又因偷取庙中供果,被附

歌剧《白毛女》赏析

歌剧《白毛女》赏析 歌剧《白毛女》创作演出于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北后,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歌剧发展的新阶段。歌剧《白毛女》曾做多次加工修改,艺术日臻完美;先后改编成电影、戏剧、歌舞等多种文艺形式,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广大观众所深深喜爱。剧演抗战期间贫农农杨白劳和独生女喜儿一直相依为命。由于还不起地主黄世仁的阎王债,杨白劳被迫在卖女文书上按下手印。因羞愤难当,除夕之夜喝卤水自尽。喜儿的未婚夫王大春和来抢人的狗腿子穆仁智发生冲突,终被逼出走。喜儿被掳去当丫头受尽黄家母子折磨。还被丧尽天良的黄世仁侮辱,并被卖给人贩。在佣人张二婶的帮助下,喜儿迩出虎口,只身藏在深山野洞,熬过三年非人生活,全身毛发皆白。大春带八路军回乡反霸,镇压了黄世仁和穆仁智,救出苦难的喜儿。 1938年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倒了地主阶级,喜儿和广大农民报仇雪恨、翻身解放了,新旧社会两重天。这朵在延安歌剧运动的沃土上绽放的先进文化之花——承载的“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主题,在我国歌剧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白毛女》围绕喜儿命运的发展这条主线,安排了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命运大起大落,人物个性色彩鲜明强烈。结构上,线条单纯,一环紧扣一环。剧作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在语言和音乐等方面的特点与成就也都很突出。许多歌词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如杨白劳躲帐回家,从怀里掏出给喜儿买的一根红头绳时的唱词:“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又如恶霸地主黄世仁强迫杨白劳在女儿卖身文契上按了手印后把他赶出黄家大门外,杨白劳悲愤得昏过去后刚苏醒过来时的唱词:“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这些唱词利用了诗的语言,押韵上口,适宜吟唱。前一段唱词表现了杨白劳无钱给女儿买花的歉疚和对女儿深挚的感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后一段唱词是对万恶的地主黄世仁的揭露和控诉,表现了万分悲愤的感情。剧中人物的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的特征。《白毛女》的音乐建立在河北、山西、陕西的民歌、说唱音乐之上,它继承了中国戏曲音乐的传统,又借鉴了西洋歌剧的经验。《白毛女》的音乐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杨白劳和喜儿这两个人物形象。杨白劳虽然在第一幕中就含恨自杀了,但是通过《十里风雪》、《扎红头绳》等唱段,将杨白劳这位贫苦农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引起了千千万万人民的同情。喜儿的性格,在《北风吹》、《昨天黑夜爹爹回到家》、《我要活》等著名唱段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可以看出歌剧除了具有一般戏剧的特点(即有人物、有情节、有集中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对话三者兼而有之,《白毛女》就是如此。歌剧的特点,主要是以演员的歌唱来表现剧情、塑造人物,如第一场喜儿的几段唱词和第二场杨白劳的几段唱词就很好地起了这种作用。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既要有节奏韵律,富有音乐性,又要深刻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杨白劳躲账回家,从怀里掏出红头绳时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这段唱词本身就是诗,押韵上口,适宜吟唱,表现出杨白劳为没有能力给女儿买花的歉疚、对女儿的深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歌剧中的独白和对话,往往是在演员歌唱之间,在音乐的伴奏之下,用吟诵的调子或插话的形式来进行的。《白毛女》剧中的独白和对话虽然在歌剧中居于次要地位,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贯穿许多主要情节,和音乐歌唱结合得紧密自然。《白毛女》是创造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白毛女的故事读后感范文

白毛女的故事读后感范文 《白毛女》的文学是指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语言艺术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白毛女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白毛女的故事读后感范文1几曾回首一剧《白毛女》,让黄世仁遗臭了万年。但经过记者对黄世仁的家乡河北省平山县进行详细调查,从群众那里得知了历史上那一段传说的真实面目。 黄世仁的爷爷黄运全,本是一个老实贫农,经过一辈子的省吃俭用艰苦创业在四十岁的时候买下了十五亩薄田,然后辛勤劳动惨淡经营最终将105亩地传给了他的独生子黄起龙。黄起龙念过私塾知书达理,聆听祖训秉承父业,低调做人,几十年来,将黄世仁的爷爷黄运全留下的100亩地扩大成千亩良田。并且有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儿子。黄世仁是长子,自然接了父亲的班儿。黄世仁自幼好学,学历至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黄家五兄弟在当地名声颇好。黄家仁人善心,经常周济邻里,行善积德。在当地是有名的黄大善人。黄世仁有一妻七妾,儿女成群,家庭和睦。(当时的法律允许有一夫多妻,黄世仁的婚姻状况不属于违法也在当时的道德规范之内)

杨白劳,黄世仁的发小儿(结拜),杨白劳的父亲杨洪业是当地有名的豆腐大王人称杨豆腐。杨家豆腐以质好价廉著称。杨洪业将他的豆腐事业传给他的独生子杨白劳之后,于41岁英年早逝。杨白劳承接父业之后,辛劳程度超出了他当公子时候的想象。又染上了赌瘾毒瘾,豆腐事业从此一路向南。当地百姓都很看不起他。 大春,贫农,一个小痞子,无赖。 喜儿,杨白劳的独生女儿,一个喜欢吃豆腐的胖懒妞。 《白毛女》把黄世仁描述成为富不仁横祸乡里的恶霸,强抢民女喜儿最后在人民群众的吼声中被镇压了。杨白劳因欠黄家巨款无力偿还喝卤水自尽,喜儿据说在大山里呆了若干年须发皆白最后被大春救出。大春参加革命结束无赖生活。 事实:黄世仁在杨白劳欠下巨额赌债无力偿还又遭债主追讨的时候立字据借给杨白劳大洋1000元(相当于现在的10万人民币)然后又收留未成年的喜 儿。杨白劳欠钱躲债吃喝嫖赌无脸见人最终误喝卤水不治身亡。黄世仁念在同杨白劳多年的情份上厚葬杨白劳并且收养喜儿。 看看“白毛女”创造者杨润身自己的回忆,“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情节上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再创作建议。如,歌剧中的杨白劳是腊月外出躲账,但杨润身清楚地记得,当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