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小学生网络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3866044.html,

构建中小学生网络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作者:李顺荣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通过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情况与当今的网络评价加以对比,发现网络评价具有比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反馈及时、真正平等、真实可见的优势。笔者认为,构建一种绿色的中小学生网络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较好的新型方式。利用因特网或校园局域网,搭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上评价交流平台,它具有基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构建原则,又独具特点,可以较好地发挥评价本身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综合素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46-02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实验地区和学校在贯彻“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下简称“评价”)方面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例如,设计了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考试方式等,对原先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幅度不小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结果来看,新的评价机制在某些方面还没收到明显的预期效果。

笔者将“评价”的实施情况与网络评价加以对比,发现“评价”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缺憾,应该做出及时的调整,而网络却在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应该注意发掘和利用。

一、网络评价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比较分析

(一)网络比“评价”反馈及时

网络机制设置本身就很诱人,评价周期短,有参与就有量化,会让你时时刻刻处于参与状态。而“评价”大多通过一单元、一月、半学期、一学期才让学生感受到结果,即使在周期最短的课堂评价中,教与学、讲与会、表演与自主不合拍,对学生平时点滴表现的吝啬的评价或评价的不当,往往使学生处于过程评价的边缘。比如课堂评价中的角色迷失的“假评价”。在很多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你真棒”“向你学习”“你很聪明”,或者教师竖起大拇指,或者是有节奏的掌声等。从表面上看,教师已经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注重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整个课堂也显得异常热闹,评价看似及时有效,但是这样的课堂评价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学生学习、感悟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是被教师强势牵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是形式主义的“假评价”,更谈不上及时和有效。

(二)网络参与比“评价”真正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