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农业科技研究中心方案说明

重庆渝北区农业科技研究中心方案说明
重庆渝北区农业科技研究中心方案说明

重庆渝北区农业科技研究中心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北部新城境内鳄鱼管旁,南与重庆北部新区接壤,紧邻重庆市出口加工区,北临渝北区城区,西与重庆科技产业园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地块紧邻机场高速,南部临近G65、G60高速。北面接宝环路,南边为宝石路,交通非常便利,能够迅速到达各个区域。

该建筑为二类办公类建筑,建筑高14.4米,防火等级为二级。基地面积5240㎡

基地周围其他建筑物相对较少,绿化率高,环境较为安静。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设计委托合同及设计任务书;

2、甲方提供1:500地形图及规划设计条件;

3、与甲方多次会议讨论意见;

4、现场踏勘,原有建筑以及现有条件的基本的状况;

5、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法律法规;

6、重庆市规划管理条例。

三、建筑设计

(一)平面布局

原有建筑与基地的朝向基本为东北西南走向,南部和北部为城市现状道路。原有建筑的主入口位于建筑北面中部,在南面的吊层两端设两个出入口。吊层为消防车库,上部则为生活办公用房。由于原有建筑面积远不能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则考虑在原有建筑的南部平行加建一块。加建部分东部与原有建筑相合,西部用连廊相接。之间为一个8*24米的中庭,以满足整个建筑的采光通风和景观上的部分需求。

由于原有建筑北部离建筑控制线很近,入口过于局促,现有的停车空间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所以考虑将现有建筑入口设置到东部尽端并且退后。场地东部原有的放坡绿化区,由于不能够建造建筑物,则考虑填平作为内部停车场,靠近入口处也刚好可作为入口前区广场。

在交通疏散上,保留原有建筑西部尽端的楼梯,而把东部的楼梯去掉,在新建部分的东部增设两部电梯和一部楼梯,楼梯地上与吊层出入口分开设置。在新建建筑的西部尽端,吊层部分独立增置一步楼梯,以满足疏散要求。

(二)平面设计

入口层主要为入口大厅、办公、接待、陈列、值班等用房。通过入口层的新旧建筑连接部分可直接进入中庭景观休息处。二层主要为办公区,办公室大空间居多,以满足甲方日后不同类型的办公需要,入口大厅上部为中空。三层亦主要为办公用房,所不同之处就是在东部尽端设置一较大的景观休息区,用以提升办公环境。四层以一个大的会议报告室为主,兼有办公用房。吊一层原有建筑部分设置为新的地下停车库,新建部分则是健身活动用房,二者高差1.5米,用踏步解决高差问题。吊二层为新建餐厅,有独立的餐梯和卫生间。吊三层则是厨房和雅间,附属空间和吊二层一样。

(三)立面设计

该建筑是研究办公楼,因此,在立面设计时注重建筑形象,追求凝重大方,稳重低调。同时考虑重庆的建筑特色,建筑主体色调是暖灰色,立面凹凸有致,虚实对比细腻;建筑细部借鉴欧式的精美与雕琢;建筑轮廓线简洁有视觉冲击力。并考虑空调机位置,外置百叶窗。小细条窗或者线饰,使建筑显得稳重但又不失精巧。

(四)剖面设计

由于基地高差叠落,原有建筑做一层吊层,而现有加间部分做了三层吊层,如此一来,北部可以从入口直接进入首层平面,南部亦可加从建部分的吊三层直接齐平道路。吊层与地上的疏散口分开设置。

(五)消防设计

本建筑北面长边紧邻宝环路。并且交通便利,能够满足消防需求

四、经济技术指标

原有方案现有方案

总用地面积5240m2

5240㎡

总建筑面积3517.33m2

6690.40㎡

1)办公主楼建筑面积3231.20m2

地下车库面积

926.91㎡

2)训练塔楼建筑面积286.13 m2

餐厨面积

486.26㎡

容积率0.671

1.277

建筑密度18.50%

22.52%

绿地率25.20%

28.68%

停车位14个

53个

消防车车位7个

地面停车 37个

地面车位7个

地下停车 16个

第二章结构设计

2.1 采用规范及选用图集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2.2 荷载

(1)恒载

A、100厚板(4.0 KN/ m2);120厚板(4.5 KN/ m2)

屋面板:120厚板(8.0 KN/m2);地下室顶板:板厚120(8.0 KN/ m2);板厚150(9.0 KN/ m2);覆土按实际。

B、卫生间板:6.5 KN/m2。

(2)活载

a、档案室、资料室:5.0 KN/m2

b、办公室、楼梯:3.5KN/m2

c、公共卫生间:2.5KN/m2

d、健身房:5.0KN/m2

e、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 KN/m2

f、消防控制室:7.0KN/m2

(3)基本风压:0.40KN/m2,地面粗造度类别B类

(4)墙体:200厚墙8KN/m,100厚墙6 KN/m。

2.3 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等级

丙类建筑6度设防,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乙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2.4 材料

(1)钢筋

HPB235=210N/mm2,HRB335=300N/mm2,,冷扎带肋钢筋, CRB550=360N/mm2

主筋HRB335,箍筋HPB235,板:冷扎带肋钢筋, CRB550。

(2)混凝土

A、墙、柱砼:C40~C25

B、梁板砼:C35~C25。

C、地下室墙体:C35、P8。

D、填充墙体采用页岩空心砖,容重11KN/m3。

2.5 构件尺寸

(1)柱

柱轴压比控制在0.85以下。

(2)梁

一般梁:框架梁按300x600~400×1000,次梁按250×500~300x700控制。

(4)板

地下室顶板取150mm,双层双向配筋,最小配筋率0.25%。

屋面板取120mm,双层双向配筋,最小配筋率0.25%。

井筒板最小厚度120mm,过道板取120mm。

双向板板跨小于3000,单向板小于2400,板厚取80mm。

双向板板跨大于4200(包括)。单向板大于3600(包括),板厚取120mm 及以上,其余板厚取100mm。

公共卫生间下沉100mm。

(5)地下室外墙:250~300厚钢筋砼墙,墙顶设暗梁。

2.6 计算校核

(1)柱轴压比超限否。

(2)梁受弯、受剪、受扭超限否。

(3)周期按0.1N控制,N计算层数

(4)位移:1/550。

(5)振形:近似光滑。

(6)计算软件:PKPM-SATWE

2.7 大样及做法

(1)楼板开洞尺寸小于1000,不需加梁。

(2)剪力墙开洞尺寸小于800,不需设暗柱。

(3)主次梁相交处,箍筋加密按总说明,不需画出表示,吊筋需在图上表明。

(4)编号:KLX(XA)框梁,次梁LX(X),XLX悬梁,LLX(连梁),ZX(柱),QX(剪力墙),DZQX(短肢墙),BBZX(薄壁柱)。

(5)制图按统一标准执行。

第三章给水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本专业的规范、规定、标准: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委托方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文件及资料;

3、建筑及其它专业提供的图纸及资料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北部新城境内鳄鱼管旁,南与重庆北部新区接壤,紧邻重庆市出口加工区,北临渝北区城区,西与重庆科技产业园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本工程为4F/吊3F多层办公楼,总建筑面积3517.m2,不设置中央空调系统。从附近的市政给水管上引出两根DN150给水管,作为本工程的消防、生活进水管。建筑红线内,经水表井后与管网相连接,且表后设"倒流防止器"。在建筑物周围形成消防生活合用环网,供本工程的消防、生活使用。设置二级生化处理池一个,担负本工程的污水处理。

三、设计内容

本工程室外给排水系统设计,室内给排水设计,雨水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其中包括建筑灭火器设计)。

四、生活给水设计

用水量:整个工程日最大用水量约为16.5m3/d左右。

系统说明

系统:系统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计量:设生活总水表一套,计量本工程用水。

生活给水管道采用PPR塑料给水管。

淋浴室热水用水由燃气容积式热水器提供。

五、排水设计

1、污水

(1)排放出口:在本工程附近有一市政污水排出管。

(2)水量: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90%计,约为20m3/d左右。

(3)系统:室内污、废水合流,室外雨、污水分流。污水经过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后再排入附近市政排水管。厨房污水需经过隔油池处理后再排入生化池。雨水排入雨水管系统,最后集中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4)管材:室内排水管采用PVC-U塑料管,丝扣粘接;室外排水管采用双壁波纹管,胶圈密封。

2、雨水

(1)排放出口:本工程雨水汇合排至市政雨水管。

(2)水量:根据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重现期3年,迳流系数0.7,雨水量191 L/S。

(3)管材:室内雨水管采用PVC-U塑料管,丝扣粘接。室外雨水管采用双壁波纹管,胶圈密封。

六、节水节能措施

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2、士官公寓卫生间坐便器采用容积为6L的冲洗水箱。

3、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

4、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

5、给水系统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45MPa。入户管水压大于0.35MPa者设减压孔板。

七、环境保护措施

1、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振动传递。

2、本工程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

3、空调机凝结水排水设独立排水系统,排至屋面或排水明沟,以防其它排水管道的有污染气体串入室内。

4、所有设备包括空调设备等均选用高效低噪声设备,并采用减振消声措施以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有关规定,为人们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

八、防疫措施

1、本工程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

2、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开关冲洗阀,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

3、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通气管,改善排水水力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

4、室内所用排水地漏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

九、消防给排水

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消防给水

水量:室内消火栓:15L/S,室外消火栓:25L/S。

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为常压,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给。

室内消火栓系统竖向不分区,就能保证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小于0.80Mpa。系统下部成环,上部成环,并保证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

室外消防给水,由市政管线直接供给。在室外建筑物四周形成环状管网。

本工程沿道路设2个室外消火栓。

管材:消火栓系统消防立管及支管均采用焊接钢管。

第四章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北部新城境内鳄鱼管旁,南与重庆北部新区接壤,紧邻重庆市出口加工区,北临渝北区城区,西与重庆科技产业园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基地面积5240㎡

三、设计范围

1、供、配电系统设计。

2、照明设计。

3、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

4、配合各相关弱电运营商预留各系统管线敷设通道。有线电视系统、电话通信系统、宽带网、可视对讲系统、电视监控及周界防范系统、小区背景音乐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及小区局域网及结构化布线系统等由业主另委托专业单位承担设计。

5、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6、配合园林景观设计单位预留小区道路及景观照明电源。

7、预留光彩照明电源

四、用电负荷计算

本工程负荷分为动力、办公、车库、餐厨用电四大类,负荷计算采用负荷密度法。动力设备容量按实耗计算,办公、车库、设备用房等照明按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计算,其单位用电指标及估算负荷如下:

指标:

车库(含设备用房):10W/m2;办公:70W/m2;餐厅:50W/m2

负荷估算结果如下:10KV侧

电力安装容量:Pe=468.3kW

有功计算负荷:Pjs=402.3kW

变压器安装容量:Sjs=630kV A

五、供电

5.1 负荷等级

本工程所有用电为三级负荷。

5.2 电源及电压

各变电所市电电源由城市10KV电力电网引来,在室外设置箱式变电站;

在地下车库设有EPS蓄电池提供备用电源。EPS平时处于充电状态,当10KV 市电失电后,由EPS向消防设备供电。

5.3 供电系统

本工程高压母线为单母线运行,低压母线为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运行。

5.4 继电保护及变电所设备选型

高压配电设备选用HXGN-12-固定式环网柜,低压配电设备选用GGD固定式开关柜,变电设备选用SCB10型带IP40保护外壳、冷却风机、温控箱式干式变压器。

10kV进线开关设过流、速断保护。变压器采用熔断器保护,设过流、速断保护,另设变压器高温报警及非短路超高温跳闸保护。低压出线采用低压断路器作过流兼速断保护。

5.5 无功功率补偿

本工程无功功率采用低压静电电容在各变电站低压侧集中自动补偿。

5.6 电能管理及电能计量

本工程计量集中在高压设总计量。

六、室内配电及照明

6.1 配电

室内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梯,风机,水泵等动力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其它设备采用树干式配电。

消防设备选用ZR-YJV型电力电缆,其余选用YJV型电缆。配电支干线、支线采用ZR-YJV、YJV型电力电缆或ZR-BV-500、BV-500铜芯绝缘线。

从变电所至建筑的低压配电线路入户后,一部分敷设至设备或配电箱,一部分敷设至电气井后,再沿电气竖井敷设至各楼层配电箱。从各楼层配电箱配出的支干线、支线穿PVC管或钢管沿棚、墙、地暗敷或明敷。

6.2 照明

1)照度

2)光源及灯具

水泵房选用密闭式三基色直管荧光灯(节能且具防水功能),电梯机房、变电所、地下车库、地下室选用T5三基色直管荧光灯(节能型),走道、门厅、电梯前室、楼梯间应急照明选用带蓄电池节能灯。所有灯具均选用高效灯具,光效须达到70%以上。

3)灯具控制

车库分设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配电箱,按不同防火分区划分照明回路,在配电箱处集中控制;各设备用房等照明由各房间跷板开关就地控制;走道、门厅、电梯前室、楼梯间照明平时由双控声光控自熄开关控制(电梯前室采用双控翘板开关),应急状态时由蓄电池供节能灯常明。

4)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

除一般照明外,在地下车库和电梯机房等各设备用房、消防电梯前室、楼梯间均设置火灾时供继续工作或人员疏散的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灯,备用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180min,疏散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

5)本设计配合光彩照明工程预留照明配电箱。

6)室外景观照明由业主委托园林设计单位一并考虑,本设计只预留电源,室外照明由变电所集中控制。

七、电气安全

7.1 建筑防雷及接地

根据防雷规范要求及计算结果,确定本工程人员密集场所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在屋顶四周明敷设水平Φ12圆钢避雷带,并在屋面敷设不大于20m×20m或24m×16m避雷网格,以防直击雷。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钢筋的连接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要求。

本工程采用综合接地系统,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子钢筋,接地极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接地系统工频电阻R<1Ω。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为TN-C-S系统。7.2 强电安全

高、低压配电设备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作过电压保护,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三相五线制(TN-S)。重要设备配电箱内加装SPD,用于防止设备雷击过电压损坏。插座回路采用漏电保护开关,低压配电保护干线PE母排、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均应可靠接地,并作总等电位联接,洗浴卫生间应做等电位联接。

八、弱电

8.1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通过摄像机对重点单位和主要出入口进行监视和录像,是建筑安防建设的必需品。在建筑室外部分采用低照度的快球摄像机进行分布,对于建筑周界按围墙段进行设计使监控与红外进行联动。

在建筑入口采用固定半球摄像机进行24小时日夜看守。停车场则仅在每层的出入口设计固定低照度枪式摄像机。

快球技术参数要求:24X以上、480线、彩转黑、0.01lux;

半球和枪机参数要求:420线、彩色、0.2lux;

8.2电话、网络系统

考虑在建筑每层设计一个配线间,电话部分放语音配线架通过5类的UTP连接至每户,具体数量由业主自行分配。网络部分则在每层的配线间设置网络交换机将网线连接至每户,用户可选用任何一家的宽带系统。最后将各层的语音、数据进行

汇聚至总接入间与各营运商的接口相连。

8.3 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在每层配线间预留位置,具体的放大器和分支器按标准进行设计由市广电进行实施。

九、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9.1 系统组成及保护等级确定

本工程为设有机械排烟的公共建筑,按二级保护对象设防。

本建筑消防控制室,兼电信交接间,与一层值班室合用,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与市消防控制中心联网并设110直通火警电话,由消防控制室对整个建筑火警进行监视。该系统由1台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事故广播、手动报警器、火警电话、联动设备等组成,具体设置详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图及平面图。

在地下车库、地下室、设备用房、门厅、消防电梯前室、防烟楼梯间、电梯机房等处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事故广播系统,消防通信设备,消火栓控制系统,防排烟控制系统,电梯迫降控制系统等。

9.2 设备选择及设置

地下车库设感温探测器,办公室及走道、电梯前室、电梯机房等处设感烟探测器、事故广播。在地下车库、门厅、消防电梯前室、各主要出入口等处设带电话插口的手动报警按钮,在变电所、消防电梯机房设火警电话分机。

3、消防联动及控制要求

当任意一处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接受火警信号,并经确认后,联动相关设备:启动喷淋泵,消火栓泵,送、排烟风机;关闭失火区防火卷帘门;打开送风口;切断火灾区非消防电源;接通事故广播、疏散标志灯;消防电梯自动返回首层;消防控制室接收设备动作返回信号。重要消防设备除采用总线模块联动外,另设多线直接手动控制。

4、消防设施电源供给及接地

消防设施分别由专用变电所及柴油发电机组分别提供正常电源和备用电源,采用双电源末级配电箱自动切换供电,报警系统另配备UPS后备电源。消防系统接地与小区建筑其它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R<1Ω。

5、应急、疏散照明

在地下车库、设备用房、消防电梯前室、防烟楼梯间以及其它主要公共出入口处均设置供继续工作或人员疏散的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灯,设备房备用照明蓄电池连续供电时间应不少于180min,疏散照明蓄电池连续供电时间应不少于30min。

十、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1、变配电系统节能:

A. 变配电所尽可能深入负荷中心,缩短供电半径以减少线路损耗。

B.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与台数,以适应由于季节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的电能损耗。

C.合理分配负荷,变压器的负荷率70~85%,尽量使变压器工作在高效低耗区内。

2、配电线路节能:

A.尽量选用电阻率ρ小的导体作为配电线路。

B. 变配电所尽可能深入负荷中心,其供电服务半径控制在250米以内,节约铜材,降低干线线路的损耗。

C.合理设置楼层配电间的位置,尽量靠近各层的负荷中心,尽可能不走或少走回头路,减少支线长度,降低分支线路的损耗。

D.对于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下,在选择线路截面时加大一级。

3、变压器、电动机节能:

A.选用SCB10型节能型变压器。

B.选用高效率的电动机。

C.对大于30KW的电机采用软启动。。

4、提高功率因数:

A.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电感性设备选用带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

B.采用就地分散补偿、低压柜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功率因数。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2,降低无功损耗。

5、照明节能:

在确保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的光能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A. 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其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结合,从而节约人工照明的电能。

B. 照明设计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相关条款规定的照度标

应急照明的照度一般场所不低于正常照度的10%,疏散照明照度不小于0.5lx?,变配电室等重要场所及避难层的应急照明的照度,按不低于正常照度水平标准选取。C. 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灯管)及紧凑型荧光灯。

D.使用低能耗及性能优良的光源用电配件(如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电子变压器等),公共场所内的荧光灯选用带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

E.根据照明使用的特点,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的灯具采用程序控制(时控、光控)或光电、声控开关进行控制;楼梯间、前室、走廊等人员短暂停留公共场所的照明灯具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进行控制,在发生火灾时则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强制点亮。

第五章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设方及有关专业提供的资料及文件。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二、空调设计

空调设分体或窗式空调机,设计考虑建筑美观,确定安装位置及预留安装孔洞,电源及室外机与室内机安装及空调设备由业主自理,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排放。

三、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1、对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2、楼梯间自然开窗排烟,开窗面积每五层不小于2m2。

2、设备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次数按照变、配电房12次/h,水泵房6次/h换气次数计算。

3、无窗卫生间设置机械通风

第六章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06 年版)

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二、建筑消防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北部新城境内鳄鱼管旁,基地面积5240㎡。北面接宝环路,南边为宝石路,交通非常便利,

原有建筑与基地的朝向基本为东北西南走向,南部和北部为城市现状道路。加建部分东部与原有建筑相合,西部用连廊相接。之间为一个8*24米的中庭,以满足整个建筑的采光通风和景观上的部分需求。

在交通疏散上,保留原有建筑西部尽端的楼梯,而把东部的楼梯去掉,在新建部分的东部增设两部电梯和一部楼梯,楼梯地上与吊层出入口分开设置。在新建建筑的西部尽端,吊层部分独立增置一步楼梯,以满足疏散要求。

建筑为多层,耐火等级为二级。

2、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总平面消防设计:建筑一面临城市道路,一面临后院空地,在临城市道路的长边做消防扑救面。在设计中合理确定了建筑之间规划间距、防火间距,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建筑基本直接落地,充分保证了消防扑救面。

3. 安全疏散

(1)该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吊层为三个,地上部分有三个。满足规范要求。

(2)建筑物的内走道,疏散楼梯和各疏散出口的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3)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均达到规范要求。

三、给排水

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消防给水

水量:室内消火栓:10L/S,室外消火栓:20L/S。

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为常压,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给。

室内消火栓系统竖向不分区,就能保证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小于0.80Mpa。系统下部成环,上部成环,并保证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

室外消防给水,由市政管线直接供给。在室外建筑物四周形成环状管网。

本工程沿道路设2个室外消火栓。

管材:消火栓系统消防立管及支管均采用焊接钢管。

四、建筑灭火器设计

考虑到建筑装修及以后使用,要求每个消火栓旁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灭火器与消火栓配套,安装在消火栓箱下。每具充装量如下:各层均按规范配置手提式3Kg磷酸铵盐灭火器。

五、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对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第七章人防设计

本工程考虑为异地人防设计。

第八章节能设计

一、设计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0189-5005)。

二、设计范围及主要原则

1)本工程建筑计公用设备的节能设计。

2)采用科技含量高的节能型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建筑布局考虑节能要求。三、主要节能措施

围护结构节能:外墙及屋面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无机保温砂浆,外墙贴面砖。

2.门窗节能

A、窗户要求达到国家对节能窗的评价指标,应具有抗雨水渗漏、抗风压、抗空气渗透和保温等四性。

B、合理控制窗墙比,限值≤0.7。外窗一律采用双层玻璃塑钢窗。

C、采用密闭性、绝热性能好的塑钢门窗。

D、架空楼板板下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无机保温砂浆。

3\电气设备节能

A、所有变配电设备、开关、光源及灯具,均采用新型低耗产品。公共照明开关尽量采用自断电延时开关。变电所采用集中电容补偿以降低无功损耗。

B、选用低能耗的电气设备(如节能变电器、节能空调机等)。

详见电气节能。

4、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

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2、士官公寓卫生间坐便器采用容积为6L的冲洗水箱。

3、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

4、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

5、给水系统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45MPa。入户管水压大于0.35MPa者设减压孔板。

第九章环境保护

一、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规定和《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试行稿)》的有关要求。

二、设计范围及主要原则

修建性详细规划范围内环保方案设计。

三、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1)人、汽车引起的粉尘。

2)人、汽车、设备引起的噪声。

3)汽车、设备产生的废气。

4)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

5)办公楼内产生的垃圾及污水。

四、防治措施

1、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过1.0m/s,并在直线管段设置胀缩振动传递。

2、本工程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

3、空调机凝结水排水设独立排水系统,排至屋面或排水明沟,以防其它排水管道的有污染气体串入室内。

4、所有设备包括空调设备等均选用高效低噪声设备,并采用减振消声措施以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有关规定,为人们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

五、防疫措施

1、本工程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红线内给水管网之水倒流污染城市给水。

2、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开关冲洗阀,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

3、室内污水排水管道系统设置通气管,改善排水水力条件和卫生间的空气卫生条件。

4、室内所用排水地漏的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

第十章投资估算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重庆渝北区农业科技研究中心

编制原则及依据

1、编制原则

(1)、本估算根据“重庆渝北区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工程方案

设计所确定的工程量进行编制。

2、工程估算编制依据:

(1)、土建工程:重庆市建筑工程概算2006年定额。

(2)、安装工程:重庆市安装工程概算2006年定额。

(3)、相关的建(构)筑物造价估算指标和公用系统投资估算指

标。

二、基础资料

1、主要材料估算价格按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编印的

《重庆工程造价信息》二O一一年近期公布价格调差。

2、其他材料费按重庆市市场价格计取。

三、费用构成

1、主体工程:土建工程费用;给排水及消防、变配电、照明及

防雷、火灾报警、天燃气、电话系统、有线电视、宽带网及

电梯等安装工程费用。

2、室外工程费用。

3、工程建设其他费。

四、其他

1、区内道路和绿化已考虑。

2、包括建筑节能费用。

3、不包括土地费、室内二次装修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

六、投资估算结果

总建筑面积:6690.40m2,估算总投资:1311.58万元,其中:

土建工程费923.28万元,安装工程费22。.84万元,室外工程102.01万元,基本预备费(5%)62.46万元。

项目名称:重庆渝北区农业科技研究中心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立项申请 报告

编号:FS-DY-20763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关于申请农业科技生态园立项的报告 石家庄市政府: 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已通过杜北乡西营村委两会决议、农户代表会议,征询各农户意愿,并达到涉及农户全部同意,合同签约,土地承包款项已全部发放。项目申报条件成熟,现恳请给予立项,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项目开发商 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由河北江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资开发。注册资金1000万。河北江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河北江恒集团,集团主要项目有新华茶城、东方花园、锦泽房产、农业科技生态园等。是石家庄市新华区的知名企业。 二、项目地址 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杜北乡西营村北,东经114`27`,北纬38`7`。友谊北大街东侧,学府路

政法学院南邻。紧邻南水北调。总面积531亩。 三、项目现状 目前此地块是西营村一般农田用地,土层较薄。属于沙漏地。所种农作物大部分为麦子、玉米,青菜。有一部分为树苗培植。所种农作物收入低廉。河北江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解决目前现状决定开发此地块,开发农业科技生态园大大改善农村土地收益,帮助村民致富,使当地村民尽快富起来。 四、项目内容 〈一〉、主题定位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科研基地、农产品加工。 〈二〉目标定位 1、第一产业是农产品、第二产业是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是农业加旅游的农旅双模式的休闲产品。利用第一产业开发第二产业,打造收益较高的第三产业。创立农业科技品牌。 2、将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打造成为具有市场化、专业化、一体化、高新化的高科技园区。 3、使江恒农业科技生态园成为具有生产性、观赏性、娱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档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挥农业园区示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向和“一乡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带动”的发展要求,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科技集成”的方式,实行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建园、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建园、招商引资引企建园、科研机构产学研对接建园、政策扶持项目建园等多种建设模式,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打造成为都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亮点,打造一批具有全省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带动”的原则;二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

位发展”的原则;三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规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区域性相融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1、扩面增量:围绕蔬菜瓜果、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特经种植等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一批千亩连片特色种植、千栋连建设施栽培、万头以上生猪养殖、一百万只以上家禽养殖、百头以上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小区。2010年全市发展各类特色种养小区380个,较上年341个增长11.4%。打造“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群体,做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档次,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 2、规提升:在全市341个特色农业小区的基础上,重点打造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我市现代农业“百园提升”工程战略。园区集中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技术集成;集中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集约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中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中产业发展、示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推进、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效农业集聚区、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文章来源:xx农业和渔业局发布时间: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发展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10年12月9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成为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 园区建设地点位于深圳市宝安、龙岗、光明和坪山四区,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建设园区,建设面积为万亩,其中3万亩为基本农田,从2011年到2020年逐步建成。 二、园区规划建设情况 (一)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吸引国内外先进生物育种企业入驻,通过在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畜禽等领域建立1-2个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充分合作,将产业化的新品种推向市场。 通过科研成果和专利有效转化,形成生物育种产业支撑体系,以技术创新成果及知识产权为依托,构建深圳在国内外农业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育种硅谷”。 (二)发展思路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思路:整合现有生物育种资源,引进国际生物育种科研团队和龙头企业,引领该领域发展,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能力。建设面向国际的种业技术创新四大平台,以规模化的技术研发创新、产业化推进发展,通过对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转让,支撑及催化我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服务。 (三)规划布局

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基础和生物产业现状,空间上将在深圳市内建设核心区和示范区,在深圳市外设立辐射区。 1、核心区 核心区总面积8500亩,是园区创新、研发、科技、服务和管理的高度聚合区域,通过构建生物育种产业创新平台,组建国际顶尖生物育种专业人才智库,探索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在核心区,通过技术链、信息链、产业经营链和宏观管理链等动态链条及科技、品牌和服务对接的耦合机制,促使园区在结构、功能方面更趋合理和完善,使核心区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增长极和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核心区重点发展涵盖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畜禽等农业品种在内的生物育种产业体系,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立若干创新科技园。 2、示范区 示范区总面积35540亩,主要开展重点技术和项目的示范、推广和应用。利用现有科研机构与生物育种企业,基于核心区的生物育种技术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等,通过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产业化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和专业化布局,实现科技与生产及市场的有效对接。 3、辐射区 辐射区是在核心区和示范区建设基础上,大力发展异地生物育种基地与推广生物育种技术,推进生物育种创新成果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内广东、新疆、河南、湖南、广西、海南等省区推广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和成果。 三、园区建设进展情况 (一)引进了九个国际知名的生物育种科学家团队。目前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引进首批九个生物育种创新团队,分别是邓兴旺博士领衔的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杨焕明院士领衔的华大基因创新团队、张曙光博士领衔的生物太阳能创新团队、朱英国院士领衔的能源植物创新团队、杨雅生博士领衔的创世纪转基因棉创新团队、范云

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的总体部署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具体要求,建立一批符合21世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不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指南。 一、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了一批农业示范园(区)。但是,这些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着一些较普遍的问题,如重复建设,缺乏宏观指导;盲目引进,经济效益不高;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等。因此,农业科技园区也是正确引导和规范现有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把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并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监督,保障农民利益;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接受政府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和进行产业化经营;中介组织开展咨询、评估与培训,并提供各类中介和科技服务;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或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接受技术指导与培训。 (一)指导思想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规定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 规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2018年1月)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01年由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指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调指导小组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有关部门、地方批准建设的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条园区建设与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着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四大功能,强化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激活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包括园区申报、审核、建设、管理、验收、监测、评价和评估等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成立园区协调指导小组,科技部为组长单位,农业部为副组长单位,其他部门为成员单位。园区协调指导小组负责对园区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组织制定并发布园区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第五条园区协调指导小组管理办公室(简称园区管理办公室)设在科技部农村科技司,负责园区统筹协调和日常管理。园区管理办公室委托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开展相关工作。 第六条园区管理办公室聘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园区专家工作组(专家工作组工作规则另行制定),负责园区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并参与相关论证、评审、过程监管、验收、评估等工作。 第七条园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成立园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工作,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定地方配套政策。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当地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园区的组织申报、指导管理、资源整合、统筹发展等具体工作。 第八条园区申报单位须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工作,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和制定配套政策;同时,组建具有专职工作人员的园区管理委员会,行使园区建设与管理的政府职能,负责园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鼓励园区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管理服务公司或投资管理公司,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推进园区发展。 第三章申报与审核 第九条园区申报条件: (一)园区申报单位原则上应为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应从严控制,避免同质化建设; (二)园区要有科学的规划方案、合理的功能分区、明确的主导产业、完善的配套政策,并已正式成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一年以上;

成都市龙泉驿区国家级农业生态园区实施方案

成都市龙泉驿区国家级农业生态园区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按照《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认真围绕“六句话”、推进“三个集中”、建设“三大重点工程”工作思路,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善生活条件和农村整体面貌,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引导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6月13日陈争鸣书记在关于加快黄土镇新农村建设、推进一体化的办公会上,提出了把黄土建成“中国知名,四川一流,成都领先”的国家级农业生态园区(以下简称“农业生态园区”)。根据会议精神,特制定龙泉驿区国家级农业生态园区实施方案。 一、建设农业生态园区的必要性 (一)推进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高新农业园区建设实施“三个集中”、“三大工程”的方式和路径,从而解决人往哪去、钱从哪来和地由谁种的问题。 (二)实施土地整理,盘活土地的需要。即将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4726亩,为盘活土地资源项目建设、土地经营有利于进一步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需要。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将畜牧业、养殖业生产的粪便变废为宝,实施循环经济、生态业和有机农业;全区养殖业已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有必要在黄土建设高新农业园区。 (四)创“三最”新区的需要。建立高新农业园区是龙泉实现最优创

业环境的先行区、最佳人居环境的示范区、最强综合竞争力的创新区的必然要求。通过高新农业园区的建设,可以减轻环境压力,结合水环境综合整治,能够更好的建设农业环境、生态农业。 二、建设高新农业园区的可行性 (一)黄土的养殖业已初具规模。现已存栏15.6万只家禽,年出栏生猪4.8万头;长伍村和洪安村集中区内已经有家禽6万多只,生猪存栏1万多头,现有规模养殖户56家。现有蔬菜种植面积(含复种指数)2.6万亩,年产量达到6万吨,杂粮生产一年2万亩,产量0.8万吨。 (二)黄土镇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有总人口30185人,其中农业人口28160人,人均收入达到4025元;需要劳动力转移17319人,已转移9457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把黄土镇建设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建农业科技示范园也能通过劳动力转移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黄土已有的合作社为建设园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有的友联合作社,已有合作社成员72户,初步实现了引种、育苗和防疫一条龙服务,具有一只18人的专业队伍,并与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还注册了祥瑞农业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运转,集中流转土地200多亩,用于规模种植初期示范;争取用两年的时间发展到800-1000亩,为做好园区配套完善生态安全农业提供了保障。 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市、区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集中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提升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技术水平提供系列配套技术和发展模式,培

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 庄发展规划 xinxiang City Modern Tourism Leisure Farms Development Planning 项目建设单位:新乡市xxx有限公司 规划编制人:园艺园林学院园林104班王雪丽 编制日期:2012.12.1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庄建设组织 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项目顾问: 三、技术顾问: 四、实施单位:

目录 一、项目提要 (1) (一)项目名称 (1)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 (1)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 (1) (五)项目建设地点 (1) (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1)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 (1) (八)经济效益分析 (2)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 (2) (十)运行机制 (2) 二、项目区概况 (3) (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 (3) 1. 项目的立项背景 (3) 2. 项目区建设现状 (3) (二)自然资源概况 (3) 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4) (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 1. 规划的指导思想 (4) 2. 规划的基本原则 (4) 3. 项目区建设标准 (4) (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 (4) 1. 规划水平年度 (5) 2. 规划的具体目标 (5) 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 (5) (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 (5) (二)项目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 (6) 五、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 (8) (一)项目区建设内容 (8) 1、有机蔬菜生产区 (9) 2、花果苗木种植园 (9) 3、畜禽养殖区 (10) 4、水产养殖区 (10) 5、农产品加工园 (10) 6、休闲观光旅游区 (10)

园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初)

年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初)

————————————————————————————————作者:————————————————————————————————日期:

石阡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2014年 工作方案 2013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5个100工程”重大战略部署,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以优势产业为重点,把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精心组织,强力推进,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园区建设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局”的目标,进入全省“引领型”示范园区。 为切实抓好我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建设工作,根据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铜仁市委办公室、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全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工作的意见》(铜党办发[2014]31号)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为引领,以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线,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按照现代农业提升年的要求,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科技集成”的方式,实行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建园、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建园、招商引资引企建园、科研机构产学研对接建园、政策扶持项目建园等多种建设模式;坚持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基础设施配套、突出服务体系建设、突出经营主体培育、突出生产要素聚集和着力做大产业规模、着力创建品牌开拓市场、着力强化科技服务、着力打造支撑平台、着力提高综合效益、着力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的“五个突出”、“六个着力”。把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五德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本庄蛋鸡养殖产业示范园区三个省级农业园区打造成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布局区域化的具有山区现代农业特色的农业园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 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 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有机结合的原则; 坚持规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区域性相融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2014年是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攻坚”年、“提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2020年6月25日)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 2020年6月25日

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 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 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科发农〔2020〕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局)、水利(水务)厅(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院属各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各分行: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 2020年6月25日(此件主动公开)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01年由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指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调指导小组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有关部门、地方批准建设的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条园区建设与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着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四大功能,强化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激活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包括园区申报、审核、建设、管理、验收、监测、评价和评估等工作。

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

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园区名称播州区花香龙泉农业科技示范园 申报单位播州区人民政府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编制 二0一六年九月二十日

1、实施方案提要 1.1 规划名称 播州区花香龙泉农业科技示范园 1.2 实施单位 播州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1.3 建设地点 播州区南白镇 1.4 实施期限 实施期限为三年,2016年1月—2019年1月 1.5 总体目标 播州区花香龙泉农业科技示范园将立足于生态农业开发,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的绿色农产品、培养新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为宗旨,充分发挥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地方特色显著的优势,形成“一园、两区、三基地”的空间布局。依托原生态自然环境资源及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带动新农村创新创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最终建成融科学研究、产业化生产、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农村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多效益的科技示范园,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1.6 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 1.6.1主要建设内容 园区总体布局为“一园、两区、三基地”:

“一园”即一个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园(包括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综合服务区,农业星创天地); “两区”即现代与传统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特色特种果蔬育苗区; “三基地”即猕猴桃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山杨梅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及体验基地。 1.6.2园区建设规模 园区占地面积28500亩,其中核心区1500亩,示范区4500亩。 “核心区”包括:(1)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园,占地800亩,其中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100亩,综合服务区400亩,农业星创天地300亩;(2)现代与传统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占地400亩;(3)特色特种果蔬育苗区300亩。 “示范区”包括:猕猴桃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山杨梅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各2000亩,现代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及体验基地各500亩。 “辐射区”包括:乡村农家乐、果蔬种植等产业,辐射带动22500亩。 1.7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采用市场化、公司化运作,资金筹措来源于招商引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园区以自筹资金为主要来源,同时积极申请各级财政资金。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案例精选

该书介绍了国内外不同类型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分不同类型收录了以畜牧业、加工业、种植业等为龙头的农业园区的成功规划案例,对农业规划工作者、园区管理决策者等都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案例精选》从中精心挑选了九种类型16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将其分类汇编成册,供读者参考与借鉴。这些案例涵盖了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囊括了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物流类、休闲观光类、产业融合类、科技类、生态循环类、区域农业示范类和其他特色类等九个大类,包括了国家、省级和地市级等不同层级认定的农业园区。上述归类出的不同案例,并不表明园区仅有该类属性,只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案例中比较突出该类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而已,其实大多数园区都呈现为多业融合、复合发展的格局。 书名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案例精选 作者 朱绪荣 ISBN 27568 类别 农业 页数 358 定价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1日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案例精选》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朱绪荣[1] 图书目录 种植类园区规划案例 大田作物种植园规划案例 ——河北省固安县某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大田作物种植园规划案例 ——安徽省芜湖市某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设施农业园规划案例 ——内蒙古某高效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 林果种植园规划案例 ——山西省晋城市某花卉产业园总体规划 林果种植园规划案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某柑橘产业园总体规划 养殖类园区规划案例 畜牧养殖园规划案例 ——广西某现代农牧示范园总体规划 水产养殖园规划案例 ——山东省济宁市某现代生态渔业养殖园总体规划 加工物流类园区规划案例 农产品加工园规划案例 ——海南省海口市某农产品加工园总体规划 农产品物流园规划案例 ——陕西省眉县某猕猴桃物流园总体规划 休闲观光类园区规划案例 休闲观光农业园规划案例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休闲观光农业园总体规划 休闲观光农业园规划案例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某休闲观光农业园总体规划 产业融合类园区规划案例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案例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总体规划 生态循环类园区规划案例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园规划案例 ——河北省威县某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规划 科技类园区规划案例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案例 ——辽宁省阜新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区域示范类园区规划案例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0年12月由科技部等部门批准建设的全国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是黑龙江垦区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腹地,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32°31′38″-134°32′19″,北纬46°49′47″-48°12′58″之间,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福前铁路贯穿全境,境内有佳抚、饶抚和同抚三条省级公路通过,省道总里程273.3公里。 园区属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年平均气温1.8℃,极端最低温度-41℃,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小时,无霜期120-135天,年平均降雨量541.1毫米。园区内“三江环绕、七河贯通”,水资源丰富。区域内有洪河、挠力河2个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有乌苏里江、黑龙江勤得利2个省级自然(湿地、特种鱼类)保护区。 园区管理机构为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园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履行政府职能,行政级别为副厅级,属管局公务员编制,主要职责是园区建设重大事项决策,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配套政策,沟通协调和监督管理以及园区的建设规划、招商引资、土地征用、基本建设、技术推广、企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 在总体规划上,园区按照“一园多区”的原则,构建“一轴

七区三带”的建设格局。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10万亩,示范区300万亩,辐射区3000万亩。核心区以建三江局直地区至七星农场43作业站佳抚公路20公里沿线区段为轴心,分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区、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区、寒地水稻标准化生产试验区、农产品加工研发区、生态小城镇建设示范区、绿色生猪与鲟鱼养殖试验示范区、国内外科技合作区等七大功能区;示范区沿佳抚(佳木斯-抚远)、建东(建三江-东安)和建勤(建三江-勤得利)三条省级公路建设900公里科技示范带,涵盖建三江管理局的整个农业生产区域;辐射区域包括垦区东部的宝泉岭、红兴隆、牡丹江管局以及富锦、桦川、同江、抚远、饶河及宝清等市县的广大区域。 园区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等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持,成立了园区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政策制定以及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指导科研项目的引进、开发与实施。 园区立足于建三江管局“绿色米都”优质粳稻生产基地,以绿色水稻生产和粳稻米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并以绿色猪、鲟鱼养殖为辅,形成产业完善、协调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格局,建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区以“绿色、生态、环保、健康”为理念,以“种植中心”、“加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色大力推动我市以高原夏菜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和名特新优农产品生产经营,依托省会城市特点积极推进城市周边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兰州市蔬菜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2009年种植面积已达71.65万亩。由于独特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兰州生产的蔬菜品质很好,高原夏菜很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档次和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已迫在眉睫。为此很有必要建设一个集工厂化育苗,农业高新技术培训、展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蔬菜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 该示范园建成后将重点发挥如下功能: 一是能够把我市近十年来蔬菜生产从解决本地供应到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对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进行集中的展示。 二是可以开展各类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近年来山东寿光等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如雨后

春笋迅速发展,对带动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兰州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的建设也必将有力推动我市以蔬菜产业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通过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有效解决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不统一、种苗质量参差不齐、出苗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发展工厂化育苗产业,示范带动中小育苗经营户开展集约化生产,使我市高原夏菜的统一规范化种植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使蔬菜的品种品质进一步改善,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市高原夏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加强和提高。 四是通过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示范园+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促进示范园周边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增强区域性辐射带动效应。 五是通过种植和养殖的紧密结合,实现动物有机肥料的循环再利用,实现示范园的有机化种植、生态化发展,无公害化产出,为我市有机农业的起步发展发挥带头作用。 六是通过对各类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名特新优农副产品的培训、展示,一方面可以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培训,加强对农业知识的科普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素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示范园成为农民的科普培训基地;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对我市乃至全省名特新优农产品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宣传推广,提升我市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以高原夏菜为代表的

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一、园区基本情况: 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9月由科技部批准试点,同年12月由省政府批准组建运行,并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系列,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13年2月24日批准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区划调整,核心区域位于公主岭市响水镇,规划面积19.96平方公里,是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示范推广和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 园区地理位置的优势:园区交通优势明显,毗邻长春市永春镇,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成为长春市新的宜居区域,京哈高速公路、硅谷大街通往范家屯镇的快速公路、长春市的前进大街在此经过。这里位于长春市的南部,没有工业项目,没有污染。水土完全可达绿色有机标准。园区示范区(响水镇)占地144平方公里,目前纯绿色蔬菜、水果种植已形成规模,已建成的高标准大棚有3000多栋,形成了供应长春地区的集散地。这里物产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民风淳朴,政治生态良好。是您投资兴业的良好选择! 园区科技环境优势 园区得到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支撑。

园区发展理念:走创新发展之路,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走经营开发发展之路,走玉米全株产业发展之路,走科技引领发展之路。 园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目标: 园区发展规划和招商重点: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实施“一城三区七产十园”发展战略。“一城”就是在响水新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城。“三区”就是在响水新区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技贸易区和生态宜居区;“七产”就是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健康养老业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七大产业;“十园”就是规划建设十个特色农业示范展示园。包括:百花百果园;农业种植园;特种玉米产业园;法国生态园;以色列农业产业园;荷兰农业示范园;稻田养蟹示范园;蔬菜生态园;玉米技术集成园;种养加循环农业产业园。以点带面,引领全市现代化农业发展。发展目的就是把园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现代农业科技城和国家一流园区。园区招商标准是:1、无污染项目;2、投资强度高项目;3、税收强度高项目;4、投资额度超亿元项目。 响水核心区总体规划图:响水核心区总体布局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区、科教贸易区、生态宜居区。 高新技术产业区: 主要建设:种子硅谷,农畜食品精深加工,航空食品,农机农业产业化,以色列、法国、荷兰农产品示范园。 科教贸易区:

2017年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科技园区专项申报指南---宁夏科技厅

2017年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科技园区专项申报指南---宁夏科技厅

附件 2017年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 农业科技园区专项申报指南 一、项目名称:设施瓜菜轻简化栽培(精细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1. 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打板机、覆膜机(带滴灌安装)、移栽机引进集成研究与示范;2. 打药机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3. 采摘运输车研发与示范;4. 半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集成应用研究;5. 自动卷帘与通风设备集成与应用。 考核指标:集成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打板机、覆膜机(带滴灌安装)、移栽机田间操作规程1套;集成打药机、采摘运输车、半自动水肥一体化、自动卷帘与通风田间应用操作规范1套;设施瓜菜栽培机械化率达到40%,劳动生产率提高25%,轻简化栽培示范面积500亩,辐射带动1000亩。 二、项目名称:设施瓜菜低成本基质袋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1.低成本基质袋研发与定型;2.低成本基质研发;3.适宜栽培袋使用的专用滴灌带研发;4.低成本基质袋培长效缓释专用肥研发;5.低成本基质袋培追肥专用肥研发;6.低成本基质袋培自动化灌溉制度研究与示范;7.设施瓜菜低成本基质袋培技术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研发定型低成本基质袋1种;研发低成本基质1种;研发适宜栽培袋使用的专用滴灌带1种;研发低成本基质袋培长效缓释专用肥1~2种;研发低成本基质袋培追肥专用肥3~4种;建立设施瓜菜低成本基质袋生产线1条;制定主要果菜(番茄、辣椒、甜瓜、西瓜等)低成本基质袋培的标准化技术操作规范5套;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00亩,示范推广500亩,提高水、肥利用率25%,提高产量20%,申请专利1项。 三、项目名称:设施农业全程可控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1. 开展轨道式吊蔓方式集成创新,方便操作与管理;2. 开展设施蔬菜生产环境自适应平衡决策与管理系统研发,集成植株栽培环境调控、CO2施肥、臭氧消毒等智能控制系统及综合管理技术,创新传统暖气管道加温方式和湿帘风机降温方式;3. 开展新型多功能栽培槽、封闭式栽培、营养液循环利用、微环境调节、智能授粉机器人、轨道式吊蔓、水肥数字化智能管理等研发与集成,实现优质、高效、节能、清洁生产,创建温室全程可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 考核指标:构建西北地区温室环境智能平衡调节系统,并示范配套高效栽培装备;突破50公斤/平方米/年目标(亩产3.3万公斤以上),建立国产化的全程可控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创建番茄高产典型。 四、项目名称:基于潮汐灌溉系统下的组培苗高效培育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县**现代农业园区 项目名称:**县**现代农业园区 项目实施单位: ****牧业有限公司 负责人:*** 联系电话: *** 联系人:*** 联系电话: ***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一章规划纲要 1、园区名称 **县**现代农业园区 2、园区类型 本园区主要从事以畜禽养殖为主,种植业配套为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 3、建设单位及建设地点 ,1,建设单位,****牧业有限公司。 ,2,建设地点,公司办公地点,**市**区**机场院内。养殖、加工基地在**县**镇**村,有机种养基地在**县**镇**村,管理与销售区在**区**机场。 4、主导产业及占比 本园区主导产业为蛋鸡、生猪与土鸡标准规模化养殖、产品加工及销售,辅助产业为有机果园和饲料种植。主导产业占总产业的80%左右。 5、区域范围及规模。

本园区主要集中在在**县和**区发展,涉及**县梁山镇前丰村、星光村和**区城郊区三个区域8个点。规划建设核心区面积600亩,辐射区总面积1400亩。其中**县为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区为 —1 — 加工、营销基地。 6、总体目标 总投入1590万元,三年内园区总面积达到2500亩,辐射带动400余户农户参与**现代农业项目,集中发展蛋鸡养殖10万只以上,年产销凤凰山庄鸡蛋2000吨左右。发展土鸡,有机鸡,养殖,年出栏高品质土鸡10万只以上。发展商品猪养殖,年出栏无公害商品猪2万头左右。发展有机梨生产,年产销有机梨600吨。发展饲料种植、加工,年产无抗饲料4000吨。 三年内凤凰山庄鸡蛋、猪肉、土鸡、有机梨行销**、**、**市场,使园区主导产业的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利税1000万元以上,使园区成为**重要的优质副食品生产基地,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成为**十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7、规划年限 围绕“一园三区2系列8个点”,本园区用六年时间建成。其中养殖及加工基地一期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使用,二期有机农场及附属配套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时间从2013年10月起,2016年10月止。 8、主要规划建设内容 在已经建成项目的基础上,围绕“一园三区2系列8个点”,新建2栋蛋鸡舍,新增4万只蛋鸡养殖能力,在星光村新建凤凰山庄有机农场,整合2,3个年养猪场,新增商品猪出栏1万头,新建粪污无害化沼气站一个,提升扩大饲料种植基地2000亩,新建肉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十二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 时间:2012-11-19 12:57来源: 作者: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规范化管理,根据《“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内容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第1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于2001年由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建设新模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时期,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2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称园区)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将园区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基地、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园区建设要带动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效模式和科技支撑。 第3条“十二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建设、集成资源、创新发展的思路,全面实施“一城两区百园工程”(简称121工程),即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杨凌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以及120个左右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第4条本办法适用于科技部等部门联合进行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审批、建设、管理、验收和评估等。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可参照本办法。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5条科学技术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银行成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调领导小组,科学技术部为组长单位,农业部为副组长单位,其他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对园区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制定园区发展规划。该小组成员原则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有关程序 进行必要调整。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与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与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与科普教育功能区。 1、1 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就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就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与示范区域,就是生态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 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与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与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她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与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与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与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就是生产者,又就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与主导产品。 1、2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与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