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

王刚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大学生“相对过剩”和大学生“绝对过剩”。 所谓“相对过剩”,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岗位时,或者不愿从事,或者不能胜任;所谓“绝对过剩”,是社会不能为当前数量的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从“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更为充分挖掘出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寻找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相对过剩 绝对过剩 解决措施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政府乃至社会的共同问题。据统计,2003年大学生就业是扩招以后的首届毕业生的就业,大学生就业率达到83%;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280万人,较去年增加68万人,增幅32%,截至9月1日统计,平均就业率为73%;2005年毕业生达338万人,净增58万,增幅有所回落,但压力有增无减,就业工作任务依然相当繁重。[1]就业率的逐年递减,反映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社会性问题。尽管各地高校统计的就业率并不很低,但是许多的统计存在不实之出:或者统计的数据本身存在出入,或者统计的方法虚高了就业率(如,高校的就业率按照学生的就业协议签订率来衡定,但实际上许多签订的就业协议只是为了挂靠户口,并非真正的就业)。大学生的实际就业率大大低于各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

那么,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的原因到底在哪?是大学生对工作和工资要求过高,还是中国的大学生真的饱和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需要一次大规模的改革,抑或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错位需要重新定位?本文认为,之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其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相对过剩,二是大学生绝对过剩。所谓“相对过剩”,是指尽管社会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但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岗位时,或者不愿从事,或者不能胜任;所谓“绝对过剩”,是社会不能为当前数量的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大学生相对过剩的因素,也有大学生绝对过剩的因素。大学生的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需要不同的的解决途径。

一、大学生相对过剩: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分析

(一)教育成本的增加,缩小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高校扩招以来,与之相伴随的是大学生的学费与日俱增。以英语专业为例,扩招以来,学费在各个高校上涨了近20%,大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学费在5000-6000元之间。与学费的日益增加相对应的是以前实施的大学生补助普遍取消。尽管许多的高校开始实施奖学金制度,但是奖学金在各个高校的推广程度并不同步,而且,奖学金的覆盖面和金额都无法和高额的学费及学生的生活费相比。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认为,国家在教育投资方面面临不足,每年3%的教育投入,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且,最近几年的教育投入并没有达到3%的财政预算,即使是按3%的财政比例,国家在教育方面也少投入了几千亿元。

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承担了高等教育很大的一部分成本。大学生承担过高的教育成本,按照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他们有理由,而且也需要考虑自己的教育受益。众多的媒体指责大学生对工作和工资要求过高,其实,大学生的要求并不过分。大学生的教育成本逐年增加,

他们要求的工作薪资,应该包括自己的教育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大学生对工资提出要求,符合理性人假设和经济规律。但是,这种高成本的教育回报,在当前并没有获得社会的回应。与之相反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工资在许多地区低于农民工的工资,甚至出现“零工资”的现象。[2]这种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不成正比的就业现状,本身就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使大学生的就业形成“相对过剩”。

(二)高等教育的内容没有和社会需求相匹配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还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大学的扩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现有专业的招生数量急剧增加,二是增加许多新设专业。许多的高校在扩招方面存在很多动机。有的高校是为了增加学生数量从而增加学校的经费;有的则是为了建立“综合性”大学,提高大学排名而增设本校以前没有的专业。我国高校最近几年法学、管理、新闻等专业急剧增加,很多大学出于第二种目的。

不管出于哪一种目的,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生扩招方面,都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换言之,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高校的这种盲目扩招对学生的损害体现在两个方面:1.当前的高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思路、管理模式等没有充分考虑好如何应对如此大规模的学生教育。大学的急剧扩张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教学质量的急剧下降。笔者所考察的某一高校,设立的新闻学院,只有九名教师,而且,这九名教师还包括两名行政人员。教学质量的下降,不可避免的使大学生在学业方面不能达到社会的需要,从而限制其就业。换言之,社会尽管存在许多的需求岗位,但是高校所传授给大学生的学识并不能够使其胜任。我国尽管大学生数量众多,但是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端人才并不充足。这一事实证明了高校的教育本身需要重新定位。2.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造成了一些专业的大学生数量超出了社会的需求,无法充分就业。以我国高校当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当前设立这一专业的高校在130多所以上,平均招生人数都在60人以上。实际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尚处于并不发达的阶段。这种不根据社会需求招收学生的做法,最终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高等教育的内容没有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现实,是大学生“相对过剩”的第二个原因。

(三)注重“工作形象”的传统文化,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社会对子女的教育非常注重。这种对教育的重视,无疑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笔财富。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一种现实主义或者说功利主义的倾向。这种文化传统体现在教育中,就是社会民众注重教育的回报,而不是教育的修养。换言之,民众对于接受教育知识本身并不看重,看重的是教育知识能够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收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回报。

这种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影响深远。它体现在大学生就业中,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选择,而是大学生整个家庭的选择。大学生家庭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考虑,更希望了自己的子女选择教育回报高、社会地位稳定的工作。而对于从事创业、技工劳动等方面的工作不甚热衷。因此,不仅从大学生本人,还是大学生的家庭而言,在选择就业时,首先将自己做了限制,这种限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一些行业的工作排斥在外,缩小了自己的行业选择。我国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热的兴起,就是这种行业限制造成的结果;二是将一些地区排斥在外,缩小了自己的地区选择。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盲从的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而不愿到中西部城市和其他中型城市,就是这种地区限制造成的结果。而实际上,许多的中型城市和西部城市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很大的。这种现实主义的传统文化同样也造成了大学生的“相对过剩”。

二、 大学生绝对过剩: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

(一)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并不能容纳如此数量的大学生

我国的高等教育扩招诚然有许多的原因,但是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转移高中阶段

的就业大军压力。许多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扩招,并没有扩大我国的就业大军总量,只是将就业人数分摊到不同的时间阶段和不同的就业层次,不会造成某一部分就业人群的就业难问题。[3]其实,这个政策观点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即高层次的人才可以从事低层次的工作(在这里,请让我用“高层次”代表知识含量高,而“低层次”代表知识含量低)。且不说这种假设违背了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即上文所分析的大学生需要工作回报自己的教育成本和机会成本,而且在实际中,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如果从事某些低层次的行业,本身并不具有竞争力。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尽管现代的大学开始注重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但是高等教育并不等同于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如果从事某些低层次的行业,一方面是对教育成本的浪费,而且大学生也并不能完全胜任。可以想象,如果哲学、历史等专业的大学生从事工厂的技术维修等职业,他们和高中层次的职业技术毕业生相比,没有竞争力。

高等教育培养的,更多的是一种营销人才,而不是制造人才。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模式,需要更多的是制造人才,而不是营销人才。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最大的第三产业在我国的比例过小,而对大学生吸纳能力不大的第一产业则过大。很多的学者认为,我国的大学生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的大学生不存在绝对过剩。实际上,这种简单的数量比并不具有科学性。由于传统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模式,使我国的农村社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很小,大学生需要的岗位大多数集中在城镇。因此,我国的大学生比率,其基数为城镇人口更为科学。那么,由此得到的大学生比率是很高的。我国现在出现“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

(二)我国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小于每年需要就业人数

当前,我国就业队伍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经济和技术发展,每年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就业队伍;二是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三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三者组合的就业大军远远大于我国每年增加的就业岗位。预计我国2007新增就业岗位1500万个,而就业人数则是2500万,2007年将有1000万的就业缺口。我国整体就业的巨大压力,不可避免的会冲击大学生的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措施:政府和社会的双重行动

大学生的就业难出于“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的双重原因,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双重行动。总体而言,政府和社会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需要从大学生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两个方面入手解决。

(一)大学生相对过剩的溶解

1.降低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扩展其就业的选择。大学生承担了过高的教育成本,使他们在选择就业时,不得不考虑教育成本和就业收益之间的平衡。而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模式,很难提供足够数量的相应薪资的就业岗位。大学生的就业收益如果长期不能和教育成本成正比,很容易弥漫“教育无用论”的论调,最终损害的是我国的教育威信和教育体系。而由国家或者社会承担起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教育成本,可以降低大学生的教育成本,从而使其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其期望的就业收益可以降低,扩大其就业选择。

2.加强高校的教育监管,促使其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有利于毕业生就业。我国当前的高校不仅是在师资队伍上,还是在专业设置上,对学生的利益考虑不足。这种现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而教育自身的规律决定了这种局面一旦造成,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纠正。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高校的教育监管,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尽管政府在这方面有所行动,但事实证明远远不够,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的监管力度。一方面,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尤其是新设专业,检查其师资队伍是否达到了教育水平,促使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评估社会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数量,使全国高校的各个专业毕业生能够和社会需求大致吻合。

3.创造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增强地区的人才流动。尽管我国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出台了许多的优惠政策,但是实际上,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率依然很低。这说明对大学生的创业,政府和社会需要更多的扶持和宽容。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外,社会需要转变行业观念,营造一种平等的行业文化,从而使大学生减少选择某些行业工作的心理压力,从而拓宽其就业选择。除此之外,国家应该增强不同地区的人才流动,使大学生在选择东部城市就业失败后,能够顺利的流向西部城市和中型城市,而开始选择西部城市的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够顺利的流向东部等城市。从而减少大学生在地区就业方面的顾虑。

(二)大学生绝对过剩的解决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完善第一产业的社会保障。第三产业是一种服务产业、营销产业,它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是最强的。而事实上,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比例过小。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整体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解决大学生的“绝对过剩”。除此之外,第一产业,即农村地区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阻止大学生流向小城镇的主要障碍。而事实上,众多的小城镇存在许多经济规模可观的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它们的发展急需有专业知识和经济管理的大学生加盟。而当前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模式,使大学生在进入农村地区后,无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这成为大学生无法选择小城镇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扩展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途径。

2.政府需要转变职能,扩展自身的就业容量。自凯恩斯主义问世以来,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政府不仅对经济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实际上,政府也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领域。1997年美国政府雇员和从政府中领取工资的人数为1953万人,占总人数的7.29%。1999年英国共有公务员246万,占总人口的4%。法国有公务员400万,占总人口的近7%。瑞典政府雇用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口。而我国的“干部”(即由政府财政供养的人)在2001年为36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就业人数的3%;在政府任职的“党政干部”为10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0.85%。[4]比较我国政府供养的财政人员比例,并不高于其他国家。我国现在之所以感觉到政府供养财政的吃紧,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职能没有转变,经济调控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相对较小,而政治统治职能比重过大。所以,有必要发展经济调控和社会服务职能,收缩政治统治职能。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服务,创造社会价值,减轻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扩充社会就业容量。尤其是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更倾向于进入公务员系列,政府如果抓住这一机遇,转变职能,可以实现多重目标。

参考文献

[1] 邵际珍 对大学生就业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26卷第6期P84

[2]具体参见《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傅剑锋等文章《大学生求职困境调查:宁做都市新盲流也不去西部》

[3]如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就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总的来讲,可能和我们这几年的扩招没有必然联系。原因是你上不上大学,这些劳动力供给的总量是一定的,你上大学只是把这个劳动力退后了几年,我觉得这个没有必然的联系”。

[4]朱光磊张东波 中国政府政府官员问题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P92

作者:王刚(1979.1—),山东青岛人,讲师,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教师。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238号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邮编:266100

电话:139********

E-Mail: wgang78@https://www.360docs.net/doc/0f1467862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