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的成败史

Sony的成败史
Sony的成败史

SONY公司发展史及业务现状

索尼(SONY),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企业总部位于日本东京,为横跨数码、生活用品、娱乐领域的世界巨擘,其前身是“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企业历史发展

1、战后初期(1945年)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都东京成为一片废墟。井深大在东京日本桥地区的百货公司仓库成立“东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请之下加入共同经营,公司并获得盛田酒业19万日元资金,于1946年正式成立“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并迁址到品川区御殿山。

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书”(日文原文:设立趣意书)当中期望“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期待成为“工程师的乐园”。

成立初期经营无法稳定成长,直到10年后的1956年发展当时不被看好的晶体管技术,开发出世界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一举成功,公司营运终于渐入佳境。

2、快速成长(1970年)

Betamax落败

1970年,索尼与JVC、松下共同发表了U-Matic磁带录影系统,正式为日后的录像带规格竞争揭开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发表了全球第一台针对民生用市场Betamax规格的SL-300,并一举让索尼成为全球的消费性电子影像大厂。

随身听

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音响部门把记者用的小型录音机“新闻人”(Pressman)修改成体积更小的录音机,在得到许多人赞美良好的音质评价后,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索尼在1979年7月开始,推出了Walkman(随身听),盛田昭夫将Walkman定位在青少年市

场,并且强调年轻活力与时尚,并创造了耳机文化,1980年2月开始在全世界开始做销售,并在1980年11月开始全球统一使用“Walkman”这个不标准的日式英文为品牌,直到1998年为止,“Walkman”已经在全球销售突破2亿5000万台。盛田昭夫在1992年10月受封英国爵士,英国媒体的标题是:起身,索尼随身听爵士。

3、发展壮大(1989年)

收购哥伦比亚电影

索尼在Betamax与VHS影像纪录竞争中惨败后,盛田昭夫认为有必要将最高档的硬件与最先端的内容结合,才能掌握市场。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日本索尼陆续并购了CBS(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影与音乐部门,使它成为SPE(索尼影视娱乐,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的旗下子公司。

PlayStation

索尼PSP

由于任天堂公司所出品的红白任天堂主机的成功,促使索尼在1988年宣布与任天堂合作,共同开发超级任天堂用CD-ROM主机。

1994年12月3日,SCE推出了PlayStation(PS),2000年3月4日推出PlayStation 2(PS2),2004年12月12日,推出PlayStation Portable(PSP),2006年11月11日推出PlayStation 3(PS3),2011年12月17日推出PlayStation Vita(PSVITA)。2013年11月15日推出Playstation4(PS4)。至2012年3月31日止,PlayStation系列电视游戏机销售量超过4亿2300万台,其中PS为1亿425万台,PS2为1亿5580万台,PSP为7630万台,PS3为6485万台,PlayStation 成为继Walkman后,全球最为成功的产品。

4、面临危机(2003年)

世界第一台随身听产品:Sony TPS-L2

PlayStation游戏机打败了劲敌任天堂、逼走了SEGA(世嘉)、数码相机领先传统相机品牌、影像接收芯片独占市场、V AIO系列个人电脑热卖。但自2001全球经济衰退、网络泡沫化;1994年发表至今PlayStation开发后已经有10年未再发表独创性的产品;本身在电子领域中因为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造成苹果电脑的iPod数位随身听在全球热卖,取

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

5、中期(2006年)

在2006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索尼公司公布娱乐业务的未来发展相关的战略:重点发展四大支柱业务,即高清领域、数位影院、游戏和电子娱乐,以强化其作为一家全方位娱乐服务公司的地位

SONY公司2015发展要求

业务运营主要策略:

l业务运营中注重赢利能力,而非追求业务体量。

l在业务运营中赋予各类业务更多自主权,并注重股东收益

l以更宽广的业务组合视角,清晰定位各类业务

基于各个业务的具体特点和市场竞争状况,索尼根据公司整体业务组合,将各类业务细分为“增长引擎类”、“稳定利润贡献者”以及“市场波动管理领域”等三类。根据索尼整体股权收益率(ROE)目标,各项业务都将分别设立投资回报率目标,并以提高盈利能力作为重点运营目标。

1.增长引擎类:

索尼将部件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影视及音乐业务作为驱动未来3年利润增长的部门。索尼将大力发展此类业务并进行强劲资本投资,以期同时达到销售增长及利润提升的目标。

对于部件业务,索尼将继续加强竞争优势,通过投资增加CMOS影像传感器的产能并提升研发能力。

在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方面,索尼将致力于继续发展PlayStation?和PlayStation?网络服务(“PSN”)的安装用户数量。

影视业务方面,索尼将通过提高收视率及增加频道数量来扩大其媒体网络业务的用户群;加强电视节目制作业务;提升电影业务的利润水平。

音乐业务方面,索尼将重点致力于发展各类增长领域,例如流媒体音乐市场等。

2.稳定利润贡献者:

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视频与音频业务是能贡献稳定利润的业务类型,索尼将优先保持其利润贡献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现金流。

在以上领域,索尼并不期待整体业务的市场增长,而是将重点置于在较难出现商品化的市场上,推出如先进的单镜头无反相机、高解析度音频产品等创新的高附加值产品。

在以上领域,索尼并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投产,而是通过利用索尼的专业科技优势,通过优化固定成本,加强存货管理,将实现利润和投资回报率的最大化。

3.市场波动管理领域:

电视和移动通讯业务的市场变化迅速并且竞争激烈。基于如此的市场环境,对于这类业务索尼将优先降低风险并确保利润。由于电视和移动业务市场均面临激烈的成本竞争和大宗商品化趋势,索尼将通过利用内部科技积累和元器件优势,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

索尼将谨慎选择产品开发类别及市场区域,控制资本投资规模,以建立一个能够保证稳定利润的业务架构。为了应对相关业务领域的快速变化,索尼会继续探讨与该领域其它企业实现合作的可能性。

在金融服务部门,人寿保险、商品保险、银行业务以及护理业务等也将致力于进一步的稳定业务扩张以及利润增长,继续为信任并喜爱我们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此外,在2018财年达到持续稳定贡献高水平利润的目标下,索尼将在稳定的客户基础及业务平台上,加强“持续收益商业模式”的发展。

继该商业模式在游戏和金融业务中的成功实施后,索尼将继续在网络服务业务、影视部门的媒体网络业务、数码影像业务中的可更换镜头及附件等业务中进行进一步拓展这一模式。

医疗业务,作为索尼的新业务领域之一,索尼奥林巴斯医疗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手术内窥镜系统以及其他医疗解决方案的发展计划。

新的组织和管理架构

为实现向高利润型企业的转型,索尼将重新调整其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

在每一个业务单元,索尼将确保以下措施的实施:1)可以明确追诉的问责机制。2)重点置于可持续创造利润的管理政策。3)加快速决策程序以及加强业务竞争力。为实现这些,索尼计划将企业内部的各业务单元逐步拆分。

在去年拆分电视业务之后,索尼计划在2015年10月1日开始新一阶段的企业重组,将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拆分,成为自负盈亏的、索尼全资拥有的子公司。索尼还将稳步着手准备其它业务的拆分。对于这些以子公司形式运营的业务单元,索尼将在上述策略基础上继续增强他们的自主权。

索尼还将在某些领域调整管理团队,任用那些不仅拥有丰富经验,更具备独立管理能力的领导。新的企业管理架构将明确每个业务单元及总部运营部门的清晰职责。

索尼将“创造利润和为增长而投资”作为2015至2017财年中期计划的主题。为继续为消费者创造感动时刻?在情感上打动他们?激发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索尼会努力推出更多独特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在创造顾客价值的同时增加企业价值。

附录:

索尼近年来净利润状况

2004年(2004.3-2005.3):1572亿日元(30) 2005年(2005.3-2006.3):2823亿日元(47) 2006年(20063-2007.3):1263亿日元(65) 2007年(2007.3-2008.3):4424亿日元(69) 2008年(2008.3-2009.3):-9890亿日元(75) 2009年(2009.3-2010.3):-408亿日元(81) 2010年(2010.3-2011.3):-2596亿日元(69) 2011年(2011.3-2012.3):-4567亿日元(73) 2012年(2012.3-2013.3):430亿日元(87) 2013年(2013.3-2014.3):-1284亿日元(94) 2014年第一季度:268亿日元

2014年第二季度:42亿日元

关于索尼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索尼公司介绍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个人宽带娱乐公司。公司在2009年4月1日到6月30日截止,其09年第一季度总销售收入为1兆5999亿元日元。 在公司发展的63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全新的生活方式。公司最根本的经营理念是通过索尼的创新技术和优秀产品帮助人们实现享受更高品质的娱乐生活梦想。目前,索尼公司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厂;集团70%的销售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市场;全球超过70%的员工是非日本籍员工;数以亿计的索尼用户遍布世界各地。 人们耳熟能详的SONY产品:平面特丽珑彩电,Bravia液晶彩电,Walkman 随身听,Playstation系列游戏机,Sony-Ericsson(索爱)手机,VAIO笔记本电脑…… 关键战略要素 一、业务组合 索尼集团将电子、游戏和娱乐定位为公司三大核心业务领域,进一步推进经营资源的集中。 在电子业务方面,索尼的目标是成为网络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凭借创新技能,索尼孕育出一个又一个充满锐气和独特的创新产品,从口袋般大小的晶体收音机到Walkman、CD、特丽珑彩电……依靠独特理念,创建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市场,从日常电器市场,繁衍出小家电风光……向消费者提供在家庭和移动环境中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的充满魅力的电子硬件产品。 在游戏业务方面,将进一步拓展“Play station”的业务,超越以往人们所理解的游戏范畴,创造一个宽带网络时代的电子娱乐全新产业。 指娱乐业务领域,除了好莱坞之外,索尼将致力于在全球各不同地区制作高

Sony的成败史

SONY公司发展史及业务现状

索尼(SONY),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企业总部位于日本东京,为横跨数码、生活用品、娱乐领域的世界巨擘,其前身是“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企业历史发展 1、战后初期(1945年)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都东京成为一片废墟。井深大在东京日本桥地区的百货公司仓库成立“东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请之下加入共同经营,公司并获得盛田酒业19万日元资金,于1946年正式成立“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并迁址到品川区御殿山。 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书”(日文原文:设立趣意书)当中期望“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期待成为“工程师的乐园”。 成立初期经营无法稳定成长,直到10年后的1956年发展当时不被看好的晶体管技术,开发出世界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一举成功,公司营运终于渐入佳境。 2、快速成长(1970年) Betamax落败 1970年,索尼与JVC、松下共同发表了U-Matic磁带录影系统,正式为日后的录像带规格竞争揭开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发表了全球第一台针对民生用市场Betamax规格的SL-300,并一举让索尼成为全球的消费性电子影像大厂。 随身听 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音响部门把记者用的小型录音机“新闻人”(Pressman)修改成体积更小的录音机,在得到许多人赞美良好的音质评价后,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索尼在1979年7月开始,推出了Walkman(随身听),盛田昭夫将Walkman定位在青少年市

苹果公司产品及发展历程研究

苹果公司产品及发展历程研究 【摘要】 【关键词】苹果公司简介产品发展文化 一、公司简介及产品 1.苹果公司创立之初,主要开发和销售的个人电脑,截至2014年致力于设计、开发和销售消费电子、计算机软件、在线服务和个人计算机。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 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该公司硬件产品主要是Mac电脑系列、iPod媒体播放器、iPhone智能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在线服务包括iCloud、iTunes Store和App Store;消费软件包括OS X和iOS操作系统、iTunes多媒体浏览器、Safari网络浏览器,还有iLife和iWork创意和生产力套件。苹果公司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世界。 2.公司发展及文化 1.1 公司的发展 苹果公司的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乔布斯时间(1970-1985),无乔布斯时间(1985-1997),和后乔布斯时期(1997-现在) 前乔布斯时间(1970-1985) 1971年,16岁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21岁的史蒂芬·沃兹涅克(Stephen Wozniak)经朋友介绍而结识。 1976年,乔布斯成功说服沃兹装配机器之余跟他去推销,他们另一位朋友,罗·韦恩(Ron Wayne)也加入,三人在1976年4月1日,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同年5月,乔布斯与一间本地电脑商店The Byte Shop洽商,店主保罗·泰瑞尔(Paul Terrell)订购50部后来被称为Apple I 的设备,并在交货时支付每部500美元。乔布斯取得了这份订单后,出售自己贵重物品进行筹款,并且说服大型电子零件分销商Cramer Electronics店铺信用部经理,先给零件后付款,最终乔布斯成功的完成这笔交易。 1977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注册成为“苹果电脑公司”。同年,沃兹已成功设计出比Apple I更先进的Apple II。乔布斯想将公司扩充并向银行贷款,但韦恩因为冒险投资失败导致的心理阴影而退出了(另一说法为韦恩为了健康选择放弃疯狂的工作)。当时的苹果电脑公司缺乏资金来源。乔布斯最后遇到麦克·马库拉(Mike Markkula),麦克·马库拉注资9.2万美元并和乔布斯联合签署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 1977年4月,苹果公司在首届西岸电脑展览会(West Coast Computer Fair)上推出Apple II。Apple II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Apple II 型也首度拥有输出单声道声音的架构,使个人计算机不再是哑巴。Apple II 型在80年代已售出数百万部,还拥有多种改良型号,包括苹果 IIe 和 IIgs 等。此两种计算机一直到 90 年代末期,仍然可以在许多学校里发现踪影,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代表作。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公开招股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当时他们吸引的资金比1956年福特(Ford)上市以后任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而且比任何历史上的公司创造了更多的百万富翁。在五年之内该公司就进入了世界500强,是当时的最快记录。 1983年苹果公司推出以CEO史蒂夫·乔布斯女儿的名字命名的新型电脑Apple Lisa,这是全球首款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结合起来的个人电脑。Lisa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脑,可以说没有Lisa就没有Macintosh(在Mac的开发早期,很多系统软件都是在Lisa上设计的),其具有16位CPU,滑鼠,硬盘,以及支持图形用户界面和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并且随机捆绑了7个商用软件。1983年1月以9,995美元的身价初次露面。苹果再次推出了一款超越它所处时代的产品,但过于昂贵的价格和缺少软件开发商的支持,使苹果电脑公司再次失去获得企业市场份额的机会。Lisa在1986年被终止,余货被埋在犹他州的垃圾堆填区,该电脑被视为苹果公司最烂的产品之一。

索尼公司研究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 科技学院 公 司 战 略 管 理 系别:管理系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庞彬 学号: 0954400525 指导老师:磨玉峰

索尼公司研究报告 一、公司概况: 1、基本情况: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 品关键零部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 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和娱乐公司。索尼公司在截止到2007 年 3 月 31 日结束的 2006 财年中的合并销售额约达 700 亿美元。索尼集团拥 有多种不同的业务领域,是一家非常独特的企业。索尼将充分利用自身 业务结构的特色,通过与业界其他企业的相互合作,成为宽带网络时代引 领潮流的媒体和技术公司。 2、发展历程:在公司发展的 60 多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 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人们实现享受更高品质娱乐 生活的梦想。目前,索尼公司在全球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 子公司和工厂;集团 70%的销售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市场;数以亿计的索尼用户遍布世界各地。 以“全球本土化”的运营策略为目标,索尼于1996 年 10 月在北京设立了统 一管理和协调在华业活动的全资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旨在从事中国 国内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产品市场推广,顾客售后服务联络,并针对索尼在中 国的各所属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及广泛的业务支持。 3、现状:近年来,索尼集团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 重。截止 2007 年 3 月底,索尼在华总投资额约 10 亿美元,员工总人数达 34500 名。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集团总部的资源优势,在中国强力打造适 合本土发展需要的集商品计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 运营平台,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植根中国、长远发展” 是索尼公司对中国的长久承诺和在华业务拓展的宗 旨。在中国发展各项业务的同时,索尼还积极投身教育、文化、艺术、环保等社 会公益领域。几年来,索尼公司已经向中国的公益事业投入了数千万美元,赢得了 中国教育界、科技界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的好评。秉承以技术贡献社会的发展理念,索尼将继续为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而不懈努力,为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 自己长久的贡献。 4、经营理念:公司最根本的经营理念是为包括我们的股东、顾客、员工 乃至商业合作伙伴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创造和实现他们美好梦想的机会。 5、公司使命:索尼树立了创新源于好奇,梦想成就未来。 二、公司现在采取的战略方法: 1、多元化战略:为了发展成为面向世界的企业集团,索尼公司不断向新领 域探索,朝着一条多元化的道路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后半期,索尼通过合营而 带来了多元化。虽然从业务结构上看,各领域都是毫不相关的,但是不论是化妆品、金融、保险,还是体育用品乃至娱乐,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即索尼的经 营层认为这是有发展前途的领域。在各行业经营的各子分公司大都发展顺利,达到 了预期的目标,巩固了索尼集团的经营基础。 2、全球本土化战略:索尼的发展目标就是进军全世界,这使得索尼形成了全 球本土化的经营发展战略。 20 世纪 80 年代,索尼开始向海外扩张,从日本开始 到美国、欧洲、东南亚各个地区开设工厂,从而实现了本土化生产,而这种本 土化生产又必须实现本土的管理,因此公司在当地聘用员工和管理人才,使索尼

Sony公司战略研究分析

实习报告 学生:唯学号:20122888学院:商学院 专业年级: 2012级国际商务一班 题目: Sony公司战略研究分析 评阅教师:睿

目录 目录............................................................ - 2 - 一、公司概况: ................................................. - 4 - 1、基本情况:............................................... - 4 - 2、发展历程:............................................... - 4 - 3、现状:................................................... - 4 - 4、经营理念:............................................... - 5 - 5、公司使命:............................................... - 5 - 二、公司现在采取的战略方法: ................................... - 5 - 1、多元化战略:............................................. - 5 - 2、全球本土化战略:......................................... - 5 - 3、求新创异战略:........................................... - 6 - 4、人才管理战略:........................................... - 6 - 5、产品战略:............................................... - 6 - 6、价格战略:............................................... - 6 - 7、分销战略:............................................... - 7 - 三、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 7 - 1、政治、经济因素: ........................................ - 7 - 2、社会因素: .............................................. - 7 -

索尼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分析人:薛一萍 班级:物流072班 日期:2009-12-22索尼公司介绍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个人宽带娱乐公司。公司在2009年4月1日到6月30日截止,其09年第一季度总销售收入为1兆5999亿元日元。 在公司发展的63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全新的生活方式。公司最根本的经营理念是通过索尼的创新技术和优秀产品帮助人们实现享受更高品质的娱乐生活梦想。目前,索尼公司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厂;集团70%的销售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市场;全球超过70%的员工是非日本籍员工;数以亿计的索尼用户遍布世界各地。 人们耳熟能详的SONY产品:平面特丽珑彩电,Bravia液晶彩电,Walkman随身听,Playstation系列游戏机,Sony-Ericsson(索爱)手机,VAIO笔记本电脑……关键战略要素 一、业务组合 索尼集团将电子、游戏和娱乐定位为公司三大核心业务领域,进一步推进经营资源的集中。 在电子业务方面,索尼的目标是成为网络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凭借创新技能,索尼孕育出一个又一个充满锐气和独特的创新产品,从口袋

般大小的晶体收音机到Walkman、CD、特丽珑彩电……依靠独特理念,创建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市场,从日常电器市场,繁衍出小家电风光……向消费者提供在家庭和移动环境中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的充满魅力的电子硬件产品。 在游戏业务方面,将进一步拓展“Play station”的业务,超越以往人们所理解的游戏范畴,创造一个宽带网络时代的电子娱乐全新产业。 指娱乐业务领域,除了好莱坞之外,索尼将致力于在全球各不同地区制作高水准的娱乐内容,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 二、竞争优势 索尼公司一向以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产品为宗旨。并且其产品一向定位在高价位、高技术含量,这无疑是区分索尼产品和其他品牌电子产品的重要标志。其雄厚的技术研发团队的背后支撑,使索尼的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得以实现。 另外,年龄超过半个世纪的品牌,尤其是20世纪末期索尼几乎垄断的行业地位使之在人们把Sony这个品牌认为是高质量、高享受的代名词,几代人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无疑也是其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 三、协同优势 在不断强化各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基础上,索尼也在积极尝试建立各种宽带网络时代的全新商业模式。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子、游戏和娱乐业务之间的联系,提高集团整体价值,2002年4月索尼正式成立了网络应用及内容服务部(NACS)。NACS 作为索尼的内容业务领域以及电子硬件为中心的技术领域的桥梁,将尝试在索尼自有的网络平台上开展服务。为了尽快让广大用户切身感受到激动人心并且开放性的宽带网络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索尼还将积极地拥有共同发展理念的

索尼公司的发展史

要一份索尼公司的发展史!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和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个人宽带娱乐公司。公司在截止到2007年3月31日结束的2006财年中的合并销售额达703亿美元。在公司发展的60多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人们实现享受更高品质娱乐生活的梦想。目前,索尼公司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厂;集团70%的销售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市场;数以亿计的索尼用户遍布世界各地。 索尼在中国 以“全球本土化”的运营策略为目标,索尼于1996年10月在北京设立了统一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活动的全资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旨在从事中国国内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产品市场推广,顾客售后服务联络,并针对索尼在中国的各所属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及广泛的业务支持。近年来,索尼集团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截止2007年3月底,索尼在华总投资额约10亿美元,员工总人数达34,500名。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集团总部的资源优势,在中国强力打造适合本土发展需要的集商品计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营平台,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植根中国、长远发展”是索尼公司对中国的长久承诺和在华业务拓展的宗旨。在中国发展各项业务的同时,索尼还积极投身教育、文化、艺术、环保等社会公益领域。几年来,索尼公司已经向中国的公益事业投入了数千万美元,赢得了中国教育界、科技界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的好评。秉承以技术贡献社会的发展理念,索尼将继续为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而不懈努力,为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长久的贡献。 索尼大事记: 1946 年 5 月资金为 19 万日元的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索尼前身)在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设立; 1950 年 7 月日本第一代磁带录音机“ G 型”机上市; 1955 年 8 月日本第一代晶体管收音机“ TR -55 ”上市; 1958 年 1 月公司更名为 Sony 公司(索尼公司); 1960 年 2 月在美国成立索尼公司美国分公司; 1960 年 5 月世界第一代晶体管电视机“ TV8 - 301 ”上市; 1963 年 7 月世界第一代晶体管小型磁带录音机“ PV - 100 ”上市; 1965 年 8 月世界第一代家用磁带录像机“ CV - 200 ”上市 1968 年 3 月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合资(索尼公司出资 50% )成立CBS ? 索尼唱片公司; 1968 年 10 月世界第一代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特丽珑”彩色电视机“ KV - 1310 ”上市;

索尼的创新企业文化

索尼企业文化 1、索尼的愿景 通过创造的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方式是索尼的目标。索尼不只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索尼同时也是娱乐公司,能为大众制造快乐和感动。索尼永远为引领人们进入最新最好的生活方式而努力,用附加了情感价值的产品带给人们无限的娱乐享受。 2、索尼的核心价值观 ·梦——追求完美:追随美好梦想的探求之心永无止境 索尼是“造梦”的公司,始终矢志不渝为创造一种全新的娱乐生活方式而努力,想别人想不到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并尽力使索尼的每一件产品都臻于完美。 ·愉——打动每个人的心灵:激荡彼此的心灵,分享快乐和感动 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索尼一直坚持不懈地追求全新的技术和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打动每个人的心灵”是他们的梦想,索尼希望通过他们创造的每一款前所未有的产品与全世界每个人分享生活的惊奇、喜悦和感动。 ·创——求新创异:孕育丰富的创造力,不断孵化新的惊奇 索尼一直对“变化”非常敏感。回顾历史,在时代和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时期,索尼总是能把握变化的先机,创造出“世界第一”、“世界最小、最轻”的划时代产品。索尼对最新技术永远止境的追求和在产品设计方面长期以来沉积磨练的独特灵感使他们对把握时代脉搏充满自信。 21世纪人类即将进入宽带网络时代,时代的变革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索尼面向宽网时代提出了“无所不在的价值网络”的概念,以“无所不在”(随时随地连接网络)为核心,索尼产品将完美地链接在一起。在宽网时代为人们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今后最大的挑战。 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索尼来说,企业文化的灵魂——“求新创异”将是他们惟一永远不变的信念。 3、索尼的人才进念:索尼城堡是人修建的 虽然索尼公司大了,时代变了,但以“建立自由豁达的理想工厂”这一理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事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今。索尼从创建之初就一直倾注力量遵循量才用人的原则来启用人才。只有那些能够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找到适当工作的人,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并得到成长。 索尼提倡教育,并不是把人集中在教室里上课,而是根据“在实际工作中,以过多次反复实践,提高人的能力”这一思想,让新人在实际中锻炼。索尼对于新进公司的职工或者中途变动工作的人都坚持进行职业培训。 关于组织机构问题,索尼没僵硬、固定的想法,而什么国籍、毕业于什么学校、是何种学历。盛田昭夫说:“人人都在创造力,只不过很少有人懂得如何应用。”如何去激发部属潜在的创造力非常重要。盛田昭夫的做法是:为员工设定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员工们会变得创意不绝。管理者的任务是制定出目标,并鼓励部属全力以赴,追求至善至美。

Sony国际市场营销

Sony 的发展历程 1945年10月–井深大在东京日本桥地区成立东京通信研究所,初期员工7人 1946年5月–盛田昭夫加入,公司改组为东京通信工业公司,资本额19万日币 1947年2月–迁移至现址品川区御殿山 1955年8月–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58年1月–因应国际化脚步,公司名称更名为索尼 1959年–大贺典雄正式加入索尼 1960年2月–成立美国分公司 1960年12月–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0年–出井伸之加入索尼 1961年盛田昭夫成立Sony Design Center,由年轻的大贺典雄主持 1961年6月–在美国发行ADR 1962年12月–成立香港分公司 1966年–荷兰Phillips签署免费交叉授权协议 1966年–成立Sony Plaza生活商店 1968年3月–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合资成立CBS/Sony音乐公司 1968年5月–成立英国分公司 1969年–安藤国威加入SONY 1970年6月–成立德国分公司 1970年9月–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73年2月–成立法国分公司 1975年5月- 全面发展Betamax 1979年8月–与美国保诚人寿保险公司合资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2年–主导CCD技术开发者-岩间和夫逝世 1986年11月–于德国成立Sony Euro 欧洲区总部 1988年1月–并购美国CBS唱片部门,CBS / SONY更名为Sony Music 1988年1月–发布与任天堂合作,开发共同开发SFC|超级任天堂用CD 主机。 1988年12月–放弃Betamax录像带规格加入了VHS规格结束了长达14年的录像带规格战

索尼的发展之路

日本索尼公司自1946年成立以来,发展到目前拥有2万多名员工,800多家分支机构和独资、合资企业,现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有视频、音频、电视元器件、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等等,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既大量生产音、视设备,又大量生产音、视软件的企业。 当我们追寻索尼公司成长的轨迹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索尼公司的成功之路上,留下了市场开拓者一个又一个鲜明的足迹,他们用创新为自己奠定了成功的基石。自成立之初,索尼公司就一直以“从事人们未曾涉足的事业为己任”的精神。持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工业电子产品的开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和“日本第一”。其中有: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第一台小型晶体管收音机,世界第一台晶体管录像机,第一台小型台式计算机等等。 成长轨迹 1、寻找成长点 1946年5月,盛田昭夫与井深大共同组建东京通信工业公司—即现在索尼公司的前身,公司采取了股份公司的组织形态,股本金计19.5万日元,公司有20名职员,属于典型的小企业。 时值日本战败不久,硝烟弥漫,百废待兴。东京通信工业公司自一成立就遇到了种种生存问题:物价持续上涨,原材料和各种电子元件短缺,资金紧张等等。当时有不少中小企业大量组装电子管收音机,公司领导经过讨论后决定不参加组装收音机的竞争,而是选择了开发新产品,建立公司独立的生产体系。 他们首先研制了一种家用电热毯,虽然产品还很不成熟,用起来比较麻烦,但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日本家庭无法解决取暖矛盾的问题,所以销路还不错。另外,他们还生产了电唱拾音器。这两种产品也是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最早的正规产品,也是公司的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些产品的开发虽然也融入了技术人员的新创意,但是对提高企业实力和扩大企业影响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对于一个致力于开拓性技术的企业而言,高水平、有显著成果的产品和项目,才能支撑企业的成长。 1947年,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接受了日本广播公司委托加工混频控制台的订单。这是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时间又相当紧的工程项目。经过公司上下的努力,在合同规定时间内,交付了一台高水平的混频控制台。日本广播公司验收后,认为完全达到应有的技术标准,又放心地将通讯设备改造的任务交给东京通信有限公司。 2、发展主导产品 在公司有了一些收入并扩大了影响之后,公司领导开始致力于开创自己的主导产品。首先,他们选中了钢丝录音机做为公司的发展方向。但在开发主要部件中,他们遇到了困难,那就是他们在日本国内买不到符合录音机要求的磁性钢,无法生产录音钢丝。 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普遍的一点是中小企业往往在一段时期内敏锐地抓住某一时段的市场需求,从而走在了市场的前列,如李嘉诚的塑胶花,SONY的磁带录音机等。 钢丝录音机的开发搁浅后,公司的领导一直在思考如何突破原材料供应条件的限制,继续钢丝录音机的开发。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使他们改变了主意。一日,井深在日本广播协会见到了一台磁带录音机,噪音小、音质好,而且体积亦比钢丝录音机小。他马上意识到,磁带录音机将迅速取代钢丝录音机,成为主要的录音工具。他借了一台磁带录音机带回公司。

日本SONY发展历史总部博物馆

回眸历史瞬间参观SONY日本总部博物馆 SONY---可以说是这个星球上知名度最高的电子企业,进过60年的不断发展。今天的SONY已经成为了涵盖电子,通讯,交通,金融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那SONY为何能成功的秘诀在那里?笔者最近接受了SONY日本总部的邀请,前往东京参观SONY总部。做为SONY 总部大厦内最有特色的一部分的SONY博物馆,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 在博物馆内,笔者了解到SONY创建在,1946年战后的一片残垣断壁上,38岁的井深大和25岁的盛田昭夫凭着四处筹措的19万日元现金,成立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索尼人说:正是这两位天才的联袂,才有了今天的索尼。 “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Sony的前身。 创业之初,两位前辈便将公司目标定位于:建立一个自由豁达的理想工厂,以技术为本,成为一个真正具有活力的公司。这一宗旨至今仍被公司脉脉传承着并被不断地充实完善。 早期SONY工厂生产的扬声器,喇叭,话筒等声音设备。

1945年SONY工厂生产的,现在的人都无法想象最早的电饭煲会是这个样子的。 当时,与其说是公司,还不如说是一个明快、乐观的年轻人团体,他们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地紧张工作。工作场所只是一间“任凭野风肆虐的简陋小屋”,条件异常艰苦。1946年5月公司正式挂牌时,总共二十几名职员,机械设备有,材料奇缺,工具完全自制,焊枪自不必说,改锥是用从战争废墟里捡来的摩托车弹簧做成的,购买线圈这样的事连想都不敢想,只能自己缠。最大的问题是资金,这方面多亏了盛田昭夫的父亲盛田久作工门以及各方友人的帮助才得以运作起来。公司正式成立了,租赁厂房又是件难事,因为处于战后的混乱之时,寻找出租的房屋是十分困难的。为此,工厂几易其所,每次搬迁都能构成一幅悲惨的画面,最终定居在位于品川御殿山的一个破旧不堪的简易厂房里,那里一直被“日本汽化器”公司当做职工食堂——这就是现在的索尼总公司所在地。不知道那几位先辈当时是否想到几十年之后这里会矗立起令世人瞩目的索尼大厦!

索尼未来发展战略

索尼公司创建于1946年。索尼一直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全新的生活方式。目前,索尼已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厂;集团70%销售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市场;全球15万员工只有1/3是日籍员工。索尼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电子产品,还有音乐、电影、游戏、手机通信、银行和保险。索尼大概40%的销售和收入来自电子产品。电子产品是索尼的生计来源,提供稳定的收入,其他业务则上下波动。作为索尼盈利核心的电子业务,近年来一直处于竞争激烈、价格走低的压力下,索尼也受到一些亏损,。 3. 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 3.1 愿景 公司最根本的经营理念是为包括公司的股东、顾客、员工乃至商业合作伙伴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创造和实现他们美好梦想的机会 3.2战略目标 索尼战略目标是:体验发展技术造福大众的快乐。成为最知名的企业,加强索尼品牌在电子行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保持索尼在电子产品行业世界领先和最主要的创新者的地位,产品要满足各个国家的人们需要,鼓励人们购买索尼产品。 公司战略可以帮助索尼提供高质量、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在销售和收入方面取得良好的增长,去实现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和增长所需的现金,使所有的员工能够贡献他们的力量。确保公司战略的行动是和股东的期望一致,为股东创造财富,从而使公司成为一个成功的、前进的公司。4. 关键业务和国际战略 4.1 运用SWOT分析制定策略:(1)SO战略;利用索尼的战略品牌优势,价值过硬的技术和品质,运用适当的营销方式,迅速扩大和抢占市场。 (2)WO战略:在资运营因上面应有所偏重,发展重点核心业务,对一些非核心、无盈利的业务应剔除。 (3)WT战略:在贯彻WO战略的同时,面对威胁,努力在不降低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适当降低价格,吸引潜在消费者。 (4)ST战略:相对于索尼所面临的威胁,索尼公司还是存在很大的优势的,用高品质高技术含量来吸引消费者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并进一步发挥其营销和研发方面的优势。 5. 战略实施 5.1 专一化战略的实施 索尼在资金运营方面有所调整,发展重点核心业务,形成新的构架,将火力集中在自己的领先产业中,而不是跟其他公司在自己的弱势产品的行业中进行行业老大的争夺。在电子、游戏和影视娱乐三大板块下,电子部门又分为AV/IT、半导体/元器件、技术开发三部分。索尼公司的市场定位很明确,就是瞄准中高端市场,发展电子产品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5.2 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索尼公司在推出新产品和改进型号方面是全世界最高效的公司之一,平均每天推出4种新产品。从索尼的发展历程来看,产品创新已经成为了索尼公司企业产品差异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索尼追求创新产品,他的研发部门也将其是做努力的目标。索尼会把6%~7%的销售收入用于开展研发工作,他在产品微型化、设计美观和生产方面具有超强能力。而且索尼商业化的能力完全依赖于内部研发,因为它是全球电子行业的巨人,他无法仿制其他产品。 5.3 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索尼重新设计了自己的生产体系。公司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分销渠道。索尼在占领美国市场就采用高效灵活、控制性强的短通路,攻下市场制高点,在欧洲市场则采用代理机制,借力占领市场。索尼将关键部件和模块的生产大量向中国转移。而“客户中心”功能向印度等地和欧美转移。在市场方面,对于索尼来讲,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是一个

AMD公司cpu发展史

第一章AMD的时间架构 1969年5月1日,公司成立。 1970年,Am2501开发完成。 1972年9月,开始生产晶圆,同年发行股票。 1973年1月,第一个生产基地落成在马来西亚。 1975年,AM9102进入RAM市场。 1976年,与Intel公司签署专利相互授权协议。 1977年,与西门子公司创建AMC公司。 1978年,一个组装生产基地的落成在马尼拉。同年AMD公司年营业额达1亿美元。 1979年,股票在纽约上市,奥斯丁生产基地落成。 1981年,AMD制造的芯片被用于建造航天飞机,同年决定与Intel公司扩大合作。 1982年,新式生产线(MMP)开始投入使用。 1984年,曼谷生产基地建设并扩建奥斯丁工厂。 1985年,被列入财富500强。同年启动自由芯片计划。 1986年10月,AMD公司首次裁员。 1987年,索尼公司合作生产CMOS芯片,4月向INTEL提起诉讼,这场官司持续5年,以AMD 胜诉告终。 1988年10月,SDC基地开始动工。 1990年5月,Rich Previte成为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1991年3月,生产AM386 CPU。 1992年2月,AMD对Intel法律诉讼结束,AMD胜诉,获得生产386处理器的资格。 1993年4月,开始生产闪存,同月,推出AM486 1994年1月,AMD与康柏公司合作,并供应AM485型 CPU。 1995年,Fab 25建成。

1996年,AMD收购NexGen。 1997年,AMD-K6出品。 1998年,K7处理器发布。 1999年,Athlon(速龙)处理器问世。 2000年,AMD在第一季度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10亿美元,打破了公司的销售记录,同年Fab 30开始投入生产。 2001年,AMD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Athlon MP双处理器。 2002年,AMD收购Alchemy Semiconductor。 2003年,AMD推出面向服务器Opteron(皓龙)处理器,同年9月,推出第一款桌面级的64位微处理器。 2005年,AMD叫阵英特尔要求在新加坡举办双核比试,AMD以Socket 939登报围剿英特尔发出双核决斗挑战。 2006年,AMD发布了Socket AM2,以取代Socket 754和Socket 939。 2006年7月24日,AMD收购ATi。 2007年9月10日,K10处理器发布。 2008年10月8日,AMD宣布分拆成两家公司,一家专注于处理器设计,另一家负责生产。 2010年,AMD(ATI)独立显示核心出货量取代NVIDIA成为世界第一。 2011年1月,AMD推出Fusion系列Bobcat APU芯片,是一颗芯片包含CPU(中央处理器)及GPU(图像处理器)的组合,第一轮会有共4颗型号的芯片,GPU部份也能真正支持1080p高清播放(硬件解码)。 2011年3月6日迪拜新进技术投资公司(ATIC)以4.25亿美元收购了 AMD 拥有的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余下的 8.8% 的股份,成为一家独立的芯片制造商,使ATIC成为唯一持股者。 2011年9月30日,Bulldozer(推土机)产品以全新架构问世,并采用全新插槽AM3+。该架构其实自2003年就已经有研发计划,唯因为经费不足,搁置到2011年发布。 2012年,Plidiver(打桩机)架构自改良推土机架构而生。 2013年,AMD再次更换产品标识。 2013年5月22日,AMD正式宣布次世代主机“Xbox One”采用APU作为该主机的单芯片解决方案。 2013年6月, Richland APU正式推出。

索尼SONY公司战略分析

索尼SONY公司战略分析 课程:战略管理 班级:08工商管理2班组员:王悦娇、张锦雯、史佳雯、褚震、侍曙光 2011年4月16日

目录 一、索尼公司介绍…………………………………………………………………………. 二、业务组合………………………………………………………………………………. 三、竞争优势………………………………………………………………………………. 四、协同优势………………………………………………………………………………. 五、竞争劣势………………………………………………………………………………. 六、索尼公司的机会………………………………………………………………………. 七、索尼公司的威胁………………………………………………………………………. 八、内外部环境分析………………………………………………………………………. 九、10大决定产业目前和未来成功型的内部要素……………………………………… 十、运用SWOT分析制定策略………………………………………………………………

一、索尼公司介绍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 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个人宽带娱乐公司。 在公司发展的60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全新的生 活方式。公司最根本的经营理念是通过索尼的创新技术和优秀产品帮助人 们实现享受更高品质的娱乐生活的梦想。目前,索尼公司在全球120多个 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厂;集团70%的销售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其 他市场;全球超过70%的员工是非日本籍员工;数以亿计的索尼用户遍布 世界各地。 人们耳熟能详的SONY产品: 平面特丽珑彩电, Bravia液晶彩电,Walkman随身听,Playstation系列游戏机,Sony-Ericsson(索爱)手 机,VAIO笔记本电脑… 二、业务组合 索尼集团将电子、游戏和娱乐定位为公司三大核心业务领域,进一步推进经营资源的集中。 在电子业务方面,索尼的目标是成为网络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凭借创新技能,索尼孕育出一个又一个充满锐气和独特的创新 产品,从口袋般大小的晶体收音机到Walkman、CD、特丽珑彩电……依靠 独特理念,创建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市场,从日常电器市场,繁衍出小家 电风光……向消费者提供在家庭和移动环境中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的 充满魅力的电子硬件产品。 在游戏业务方面,将进一步拓展“Play Station”业务,超越以往人们所理解的游戏范畴,创造一个宽带网络时代的电子娱乐全新产业。

LCD40发展历程

使用液晶可以制造超薄显示屏”。40多年前的1968年5月,美国RCA公司在纽约召开的液晶显示屏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震惊了全世界。发现液晶可用于显示的是RCA公司的George Heilmeier,他甚至还表示,“梦想中的壁挂式电视只需数年即可实现”。自那之后,日本、英国、瑞士、德国的显示屏研发人员都开始参与液晶面板的开发工作,全球性开发的帷幕正式拉开。 经历4个阶段发展为液晶电视 但是,液晶显示屏的实用化并不容易(见图1)。当时,液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等基本问题都未能解决,使用不到1个小时显示就会消失,更别提要用液晶制造电视了。 图1液晶显示屏的发展历经4个阶段 之所以会存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将直流电压加载到液晶上时,液晶材料及电极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虽然也可以采用交流电来驱动液晶,但是显示性能较差。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夏普公司。该公司发现,如果在液晶材料中加入离子性杂质,使其导电率升高,就可以采用交流驱动获得良好的显示特性。利用这项技术,1973年5月,夏普公司推出全球首款液晶应用产品——使用液晶显示屏作为显示部件的小型计算器EL-805。 夏普公司的液晶计算器上采用的液晶显示屏是由RCA公司生产的DSM(动态散射模式)液晶,而不是目前常见的TN(扭曲向列)模式液晶。但是,要采用DSM制造液晶电视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DSM的点阵显示扫描线在数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1971年出现的TN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TN 液晶能起到快门的作用,通过使液晶分子在电场中移动,就可以控制光的开/关。目前,几乎所有液晶显示屏都在采用这个工作原理。

虽然TN模式可使点阵显示的扫描线数量大为增加,但当扫描线增加到60条左右时,图像就会发生变形。对于这个问题,最初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是日立制作所的川上英昭。他发现,扫描线的最大数量取决于电压-透过率曲线的上升沿。于是,各机构开始竞相研究如何提高电压-透过率曲线的上升沿。随之出现了将液晶的扭曲角从TN模式下的90度增大到270度的STN(超扭曲向列)模式。1982年,英国皇家信号与雷达研究院(RSRE)发明了STN液晶。1985年,瑞士Brown Boveri公司(BBC)试制出扫描线数量达到135条的STN液晶显示屏。 然而,即使引入STN模式,还是很难制造液晶电视,这是因为STN液晶仍然存在对比度较低、很难显示细微灰阶的问题。突破这一壁垒的,是通过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来控制各像素的有源矩阵驱动技术。与以往的单纯矩阵驱动不同,有源矩阵驱动技术可以独立控制各像素,从而防止因受到周围像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交调失真,因此可以显示高对比度与细微灰阶。 与彩色CRT竞争的时代 要想制造TFT液晶电视,在大面积玻璃基板上形成硅膜的技术和彩色显示技术都不可或缺。 在硅膜的形成技术方面,为太阳能电池开发的非晶硅(a-Si)在当时已经实用化。那时,石油危机将导致能源危机的说法十分流行,所以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电池备受关注,非晶硅的开发非常活跃。继英国邓迪大学于1979年宣布试制出非晶硅TFT之后,日本及欧洲的企业及研究机构纷纷发布了非晶硅TFT驱动显示屏的开发成果。 在彩色显示技术方面,日本东北大学的内田龙男于1981年发布了并置加法混色法,通过有序排列的三色滤光片来实现彩色显示,也就是彩色滤光片方式。在这些开发成果的推动下,1986年,3英寸非晶硅TFT彩色液晶电视上市,1988年,业界开始开发用于14英寸电视的非晶硅TFT彩色液晶显示屏。特别是夏普公司推出的14英寸液晶屏,实际验证了实现大屏幕非晶硅TFT液晶屏的可能性,引起众多厂商纷纷对此进行投资。 如上所述,虽然TFT液晶已经开始朝着“梦想的壁挂式电视”迈进,但它的全面应用却是从PC的彩色显示器开始起步的。1988年出现了用于IBM公司与东芝公司的PC产品的10.4英寸TFT液晶屏。1991年,第1代320mm×400mm基板生产线投产,夏普公司在这种第1代基板上切割出4片8.4 英寸面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