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酯合成工艺

1聚酯合成工艺
1聚酯合成工艺

1聚酯合成工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由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经逐步增长的缩聚反应而成的。BHET的合成有两种方法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的酯交换法(DMT法),

反应式为DMT+EG=BHET+2CH30H

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的直接酯化法(TPA法),

反应式为TPA+2EG = BHET+2H20

我们研究第二种

TPA和EG 直接酯化反应,形成含有BHET和少量短链低聚物的预聚体,而副产物水可以经分馏系统排出

酯化温度250 ----265

反应压力1.2~1.8x10 5

停留时间180~360MIN

聚合度4~6

在酯化阶段主要的设备一般是两个酯化反应器。

在PET合成中,要获得足够高的反应速度就必须用到催化剂,但是一些催化剂也会加速副反应的进行。酯化反应,还有酯基转移反应可以分别用质子或羧基官能团催化。在酯化反应中,羧基的浓度是足够高的,而不需要再额外添加催化剂。然而,在一些工业化生产中,其金属催化剂和稳定剂却都是在这一反应阶段加入的。在缩聚过程中,羧基的浓度因太低而不足以有效地催化反应,因此要加入合适的催化剂是不可避免的,锑系化合物是目前最常用的缩聚催化剂。酯化和缩聚过程都是可逆平衡反应,通常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因此优选催化剂、有效控制最佳工艺条件、促进平衡向产品方向移动,是工艺过程的关键问题。从体系状态看,固体TPA在反应条件下只能部分溶于EG,因此反应过程前期为固一液非均相体系。在酯化过程中,TPA首先通过扩散作用溶解于EG,然后溶解于液相中的TPA与EG进行均相酯化反应。TPA在EG—BHET中溶解速度随着低聚物的增加而增大,当全部溶解即出现清晰点,这时开始均相反应,一般酯化率在85%左右达到清晰点【6】。TPA和EG酯化过程中不断脱出水,且TPA溶于预聚体,体系逐渐由非均相向均相转化,由混浊趋向透明,达到清晰点。在过程由酯化向缩聚过渡中

EG和TPA完成酯化反应时其反应所需的摩尔比为2:1,即两个EG分子与一个TPA分子发生酯化反应生成1个分子的BHET。但是,从最终产品的结构来看,EG和TPA完成整个反应时所需的摩尔比接近1:1。即n个EG分子与n个EG分子缩聚得到1个PET大分子。所以,从原料配比来看,TPA与EG的摩尔比理论上应该是1:1投料,但配制后的浆料则需要按2:1的配比首先进入酯化反应。

酯化工艺对反应器的要求

酯化过程主要目标是达到缩聚工艺要求的酯化率

不同的缩聚工艺对酯化率要求稍有差异(96%~98%)。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平衡反应,在一定工况条件下存在一个反应所能达到的最高酯化率,即它的平衡酯化率。降低反应压力、增大原料量比,可以提高平衡酯化率,而温度变化对平衡酯化率影响很小。在压力高于常压条件下平衡酯化率只能达到95 %~96 % ,在反应压力降低到接近常压,平衡酯化率可以提高到97 以上。酯化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热,包括物料的升温,水和乙二醇的蒸发以及酯化反应本身的吸热等。为此要求反应器提供相应热负荷。在酯化过程,有大量的水和乙二醇从物系中脱除。不同酯化工艺下的蒸发强度不同,对反应器中蒸发空间大小的要求也不同。高的原料量比、较低反应压力都会使反应器中蒸发强度大大增加。

1 依据年产量10t这一条件,可以断定此工程应满足大规模,高产量的要求。故应采用连续聚合的操作方式。

2.反应器形式

从物料粘度,反应物接触等各方面考虑,酯化反应器一般采用搅拌槽式,而第一酯化反应器采用立式圆筒型搅拌设备。其出发点主要有三:

是物料的运动方式接近活塞流,使得物料在径向上达到充分的混合;

提供伴随物料流动的足够的气化空间;

设置必须的加热器。

2.1加热

对第一酯化釜,目前常用的内加热设施有盘管式和列管式两种。外加热或保温采用夹套。列管加热器多为直立环形。两端为环形管板,中间由立式链接,无聊演管内壁流动,热媒在管外流动,两者可以形成交叉流。盘管可按竖向层数分组,大型的反应器盘管可按横向层数分组。夹套可采用带螺旋形加强圈的双层夹套和“L”型螺旋夹套。

对于酯化反应器来说,搅拌器的功能既要是釜达到全混条件,又要满足传热要求。

第二酯化釜亦采用立式夹套搅拌釜。在反应器内装有一圆筒形隔离筒,将反应器分为内、外两室。物料有外室通过内室筒壁上的窄缝进入内室,然后由内室下部流出。物料在搅拌下进行反应,有内盘管和夹套进行加热和保温。

2.2搅拌

搅拌桨通常采用倾斜式4桨叶轮。分为上装式和下装式。下装式轴伸较短,轴受理较好。但下装式密封负担较重。上装式与之正相反。但若反应器较高,对于上装式,此时便不合适了。但不管是上装式还是下装式,多采用双端平衡式机械密封,密封液冷却液采用EG。

2.3浓度变化

在酯化反应初期,PTA在EG中的溶解度很小。大量PTA 以固态粉末状颗粒存在于反应液中,中有一小部分溶解在EG中的液相PTA与EG发生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液相PTA 不断减少,因而固相PTA不断补充溶解到液相中去,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但固相PTA 的溶解度较液相PTA的反应速度快的多,故这一不断反应与不断溶解过程的世界速度取决于液相PTA的反应速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液中固相PTA逐渐减少,直至等于零,此

时达到清晰点。清晰点或,固相PTA不再存在。

2.4动力学

依据逐步聚合反应机理,每个反应链节都包含反应基团,每个基团都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官能团。根据反应基团和官能团性质,亲电官能团和亲核官能团之间都可以进行反应。那么体系中除了主反应之外,还会发生DEG生成反应、链节降解反应和乙醛生成等副反应。由此刻分别得到主副反应的反应速率:

式中:[N],[E]分别是亲核链节浓度和亲电链节浓度;f是链节的官能度;P是当存在两个被攻击试剂(链节),两者连在一起的几率;Ci是催化剂浓度;k0是反应指前因子;Ea是反应活化能;b是温度影响因子;R是气体常数;T指反应温度Tref指参考温度;uj指用户指定的速率常数计算子程序返回值。

动力学参数需要生产装置数据进行回归。不同生产线回归出来的结果可能会不同。这主要是由于设备、仪表、装置大小等不同引起的反应体系内传热、传质等的差异以及仪表测量精度的误差。

2.5添加剂

在物料进到预聚釜前需注入缩聚催化剂、稳定EG和其他各种添加剂,如DEG、TiO2.

聚酯工艺操作工试题

2017年CP1测试题甲班版 一.填空题(30分) 1.写出酯化一的液位计有浮筒液位计和压差液位计类型,位号分别是AB40A11LR01和AB40A11LR02(4分) 2.63E03设备是提供真空系统的动力蒸汽,其压力设定是1480mbar。(2分) 3.SSP的热媒低排可以排至XA40A50V01和XA30A32V10/11.(2分) 4.SSP的氮气露点-40℃,公司干燥单元采取时间控制模式,目前是11小时。(3分) 5.露点高的主要影响是循环氮气中的水含量高了,小分子不易脱出,切片高温含水导致降解,主要影响粘度,目前我们采取的防范操作是在再生是温度70度以上时每半小时中控排水一次,现场在分子筛冷却过程10-20分钟间手动排一次。(4分) 6.工艺塔的作用是分离EG和水,降低水中的EG含量,塔顶的EG含量要求小于0.5%(2分) 7.固相缩聚的产量是由25QM01旋转喂料器决定的,固相缩聚装置中的氮气补加量由系统压力控制.(2分) 8.1MPA=10bar;1mbar=0.1kpa(2分) 9.化学需氧量用COD表示.(1分) 10.5S管理的内容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2分)

11.生产基础切片CR8828F的催化剂是由浆料釜加入,磷剂由酯化二加入;生产CR8828的催化剂是由酯化二加入,磷剂浆料釜加入。(4分) 12.热媒高位槽位号是XA30-A32V01,它存在的作用是缓冲、脱水排气。(2分) 二.判断题(15分) 1.催化剂的用量过多会导致切片b值增加,而a值变小。(√) 2.在熔融缩聚中,为了排除小分子,通常采用提高真空度的方法和物料薄层操作。(√) 3.我公司使用的一次热媒为氢化三联苯,其凝固点为12摄氏度。(×) 4.IPA是类似PTA的一种苯基二羧酸,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端羧基在苯环的位置不同,如果用IPA来代替PTA分子,就会在PET链的结构中产生更多的棱角,最终产品的属性也会发生诸如更低的熔点、更低的玻璃化温度等变化,IPA的使用最终降低了产品的透明度。(×) 5.SSP的氮气净化系统既有化学过程又有物理过程。(√) 6.预热器出料设计了4根出料管是为了防止漏斗效应。(√) 7.在中控对一般控制模块打校验,其控制块的状态(控制模式)不会发生改变。(×) 8.离心泵的泵壳即是汇集叶轮抛出液体的部件,又是流体机械能的转换装置。(√)

聚酯工艺作业指导书

聚酯装置培训教材 生产操作篇 盛虹集团二期聚酯部 2006.11.16

罐区 一﹑工艺叙述 罐区为聚酯用原料EG和DEG的卸料﹑存放和输送单元。分为码头罐区和中间罐区。码头罐区负责EG 卸料﹑存放并经泵054-P01A/B输送至二期中间罐区的两个EG储罐。中间罐区包括EG和DEG两个储存系统。EG储罐接受码头罐区的EG,经泵053-P01A/B输送至二期聚酯车间。DEG由槽车送到现场经卸料泵053-P02卸至储罐,而后由输送泵053-P03送至聚酯车间。 二﹑流程图讲解 详见PID855-08-1201和PID855-09-1201,1202。 三﹑控制系统 本单元无控制系统,因为管线较多,卸料,送料需确认好流程。卸料时注意程序,并做好物料存量和消耗的统计。 四﹑开停车及正常操作 本单元除053-P01A/B向车间送料为连续操作外,其余全部为间歇操作。 开车前必须确认罐区各个原料储罐有足够的存料。码头罐区到中罐区的阀门关闭。中罐区到聚酯车间的阀门关闭。054-P01A/B的任一台泵﹑053-P01A/B的任一台泵和053-P03建立自身的循环。 开车时打开053-P01到聚酯车间的供料阀门为车间提供不间断的EG供应。而054-P01和053-P03可根据生产需要,在满足053-T01A/B和082-T01的前提下间歇开停即可。 停车时等车间不需要再供应EG时,停掉053-P01。此时各个泵都处于停的状态。若此时卸料则053-P02除外。 正常状态时053-P01连续供料,多注意对泵的巡检,054-P01和053-P03定时向中罐区053-T01A/B 和车间082-T01送料。053-P02则正常进行卸料工作。 五﹑一般事故处理 1﹑泵气蚀 可能原因: (1)入口过滤器堵塞处理:切换泵清洗过滤器; (2)管线内有气体处理:停泵重新灌泵; (3)与别的泵抢量处理:错开使用时间(如054-P01与1011-P01);使用独立 的入口管线(如054-P01与1011-P02); (4)入口管线或叶轮堵塞处理:停泵清理疏通; (5)罐子液位太低处理:提高液位,保证入口量。 2﹑流量满足不了要求 可能原因: (1)泵气蚀处理:详见上面; (2)泵停掉处理:启动备台,检修问题泵; (3)出口过滤器堵塞处理:清洗过滤器,临时走副线; (4)出口管线堵塞处理:停泵清理管线; 3﹑冒罐 可能原因: (1)罐子进料太多处理:卸料送料时要有人在现场; (2)液位计不准处理:卸料送料时要有人在现场并请相关人员处理液位计, 保证正常可用。 辅剂配制系统 一﹑工艺叙述 本系统包括添加剂、催化剂、二甘醇、二氧化钛四个单元。本系统为聚酯生产配制合格的辅剂后合格的辅剂除二氧化钛加入酯化Ⅱ外,其余辅剂均加入浆料配制罐。起改善反应条件,调整产品质量的作用。 催化剂和A添加剂系统大致相同:计算好的新鲜乙二醇经FQIV进入到配制罐,到能开启搅拌时启动搅拌,在加热和搅拌的条件下投入定量的固体催化剂和A添加剂,经化验分析合格后,打开罐底送料阀中间经过过滤器进入供给罐。再由喂入泵按比例进入系统。 DEG系统:中罐区送料泵053-P03通过过滤器082-F01把DEG打入喂入罐082-T01,由喂入泵082-P01按比例进入系统。

油缸加工方法

液压油缸的加工方法 发布时间:2014-8-29 液压油缸的加工方法 它是一种压力光整加工,是利用金属在常温状态的冷塑性特点,利用滚压工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流动,填入到原始残留的低凹波谷中,而达到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 采用滚压方法是:拉削缸体——精镗缸体——滚压缸体,工序是3部分,但时间上对比:磨削缸体1米大概在1-2天的时间,滚压缸体1米大概在10-30分钟的时间。 油缸经过滚压后,它的表面没有锋利的微小刃口,而且与密封材料结合良好,密封效果佳,这点在液压行业特别重要。长时间的运动摩擦也不会损伤密封圈或密封件。 使用磨床或绗磨机、滚压刀滚压后,孔的表面硬度提高约30%,缸筒内表面疲劳强度提高25%。油缸使用寿命若只考虑缸筒影响,提高2~3倍,镗削滚压工艺较磨削工艺效率提高3倍左右。以上数据说明,滚压工艺是高效的,能大大提高缸筒的表面质量。 由于被滚压的表层金属塑性变形,使表层组织冷硬化和晶粒变细,形成致密的纤维状,并形成残余应力层,硬度和强度提高,从而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配合性。滚压是一种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1.提高表面粗糙度,粗糙度基本能达到Ra≤0.08微米左右。 2.修正圆度,椭圆度可≤0.01mm。 3.提高表面硬度,使受力变形消除,硬度提高HV≥4° 4.加工后有残余应力层,提高疲劳强度提高30%。 5.提高配合质量,减少磨损,延长零件使用寿命,但零件的加工费用反而降低。 液压油缸的组成结构 发布时间:2014-6-6 液压油缸一般由缸筒、活塞杆、缸盖、活塞、密封件等几部分组成。 不锈钢油缸液压油缸最基本5个部件: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排气装置。 其中缸筒(TUBE)由四部分组成:缸体、法兰、缸底、衬套。活塞杆(ROD)由三部分组成:1. 杆体2. 耳环3. 衬套以上各部分组成;缸体内部由活塞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大腔和小腔;大腔指活塞杆完全伸出后,缸体内腔;小腔指起重机轻型起重机空气过滤器旋转门活塞杆完全伸入后,缸体与杆体内腔;由于液压油的黏性比较高,压缩比很小,当缸底油口进油后,活塞将被推动使缸盖油口出油,活塞带动活塞杆做伸出或缩回运动,反之亦然。

聚酯合成工艺

1聚酯合成工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由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经逐步增长的缩聚反应而成的。BHET的合成有两种方法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的酯交换法(DMT法), 反应式为DMT+EG=BHET+2CH30H 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的直接酯化法(TPA法), 反应式为TPA+2EG=BHET+2H20 我们研究第二种 TPA和EG直接酯化反应,形成含有BHET和少量短链低聚物的预聚体,而副产物水可以经分馏系统排出 酯化温度250----265 反应压力1.2~1.8x105 停留时间180~360MIN 聚合度4~6 在酯化阶段主要的设备一般是两个酯化反应器。 在PET合成中,要获得足够高的反应速度就必须用到催化剂,但是一些催化剂也会加速副反应的进行。酯化反应,还有酯基转移反应可以分别用质子或羧基官能团催化。在酯化反应中,羧基的浓度是足够高的,而不需要再额外添加催化剂。然而,在一些工业化生产中,其金属催化剂和稳定剂却都是在这一反应阶段加入的。在缩聚过程中,羧基的浓度因太低而不足以有效地催化反应,因此要加入合适的催化剂是不可避免的,锑系化合物是目前最常用的缩聚催化剂。酯化和缩聚过程都是可逆平衡反应,通常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因此优选催化剂、有效控制最佳工艺条件、促进平衡向产品方向移动,是工艺过程的关键问题。从体系状态看,固体TPA在反应条件下只能部分溶于EG,因此反应过程前期为固一液非均相体系。在酯化过程中,TPA首先通过扩散作用溶解于EG,然后溶解于液相中的TPA与EG进行均相酯化反应。TPA在EG—BHET中溶解速度随着低聚物的增加而增大,当全部溶解即出现清晰点,这时开始均相反应,一般酯化率在85%左右达到清晰点【6】。TPA和EG酯化过程中不断脱出水,且TPA溶于预聚体,体系逐渐由非均相向均相转化,由混浊趋向透明,达到清晰点。在过程由酯化向缩聚过渡中 EG和TPA完成酯化反应时其反应所需的摩尔比为2:1,即两个EG分子与一个TPA分子发生酯化反应生成1个分子的BHET。但是,从最终产品的结构来看,EG和TPA完成整个反应时所需的摩尔比接近1:1。即n个EG分子与n个EG分子缩聚得到1个PET大分子。所以,从原料配比来看,TPA与EG的摩尔比理论上应该是1:1投料,但配制后的浆料则需要按2:1的配比首先进入酯化反应。 酯化工艺对反应器的要求 酯化过程主要目标是达到缩聚工艺要求的酯化率 不同的缩聚工艺对酯化率要求稍有差异(96%~98%)。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平衡反应,在一定工况条件下存在一个反应所能达到的最高酯化率,即它的平衡酯化率。降低反应压力、增大原料量比,可以提高平衡酯化率,而温度变化对平衡酯化率影响很小。在压力高于常压条件下平衡酯化率只能达到95%~96%,在反应压力降低到接近常压,平衡酯化率可以提高到97以上。酯化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热,包括物料的升温,水和乙二醇的蒸发以及酯化反应本身的吸热等。为此要求反应器提供相应热负荷。在酯化过程,有大量的水和乙二醇从物系中脱除。不同酯化工艺下的蒸发强度不同,对反应器中蒸发空间大小的要求也不同。高的原料量比、较低反应压力都会使反应器中蒸发强度大大增加。

PET的生产工艺介绍

聚酯切片的生产工艺介绍 百科名片 聚酯切片 聚酯切片聚酯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聚酯PET 的用途不再主要局限于纤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简介 聚酯切片 PET 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简称:PET由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聚合而成. 分类

1、按组成和结构可分为:共混、共聚、结晶、液晶、环形聚酯切片等; 2、按性能可分为:着色、阻燃、抗静电、吸湿、抗起球、抗菌、增白、低熔点、增粘(高粘)聚酯切片等; 3、按用途可分为:纤维级聚酯切片、瓶级聚酯切片、膜级聚酯切片(主要是工艺指标不同)。纤维级聚酯切片按其中消光剂tio2的含量不同又可以分为:超有光(大有光)、有光、半消光、(全)消光聚酯切片。另外还有阳离子聚酯切片。 发现与发展 目前,主要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等)以及化纤用涤纶. 聚酯系列产品的最早历史,可以说,1928年美国杜邦公司的卡罗瑟斯(Carothers)对脂肪族二元酸和乙二醇的缩聚进行了研究,并最早用聚酯制成了纤维。1931年秋天,卡罗瑟斯(Carothers)在美国化学会正式发表其研究成果。该纤维具有丝的光泽,强力和弹性均可和蚕丝媲美,但是由于其熔点低、易水解不耐碱,而无实用价值。但这项研究最早证实了聚酯可以制成纤维。1941年英国卡利科印染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CPA)的温菲尔德和迪克森在卡罗瑟斯(Carothers)工作的启发下,继续研究聚酯,1942年CPA取得了专利权。可以说,聚酯(PET)是在1949年率先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其有优良的服用和高强度等性能,成为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生产方法 PTA法连续工艺主要有德国吉玛(Zimmer)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瑞士伊文达(Inventa)公司和日本钟纺(Konebo)公司等几家技术。其中吉玛、伊文达、钟纺技术为5釜流程,杜邦则开发了3釜流程(目前正在开发2釜流程),两者缩聚工艺基本相似,区别在于酯化工艺。如5釜流程采用较低温度及压力酯化,而3釜流程则采用高乙二醇(EG)/PTA摩尔比和较高的酯化温度,以强化反应条件,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总的反应时间为5釜流程10小时,3釜流程3.5小时。目前世界大型聚酯公司都采用集散型(DCS)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控制和管理,并对全流程或单釜流程进行仿真计算。 2003年初,伊文达-费希尔(Inventa-Fisher)(I-F)公司公布了其聚酯生产流程和能耗。该工艺从PTA或DMT与乙二醇(EG)反应生产树脂级或纺织级聚酯。采用4釜(4R)工艺,由PTA和EG或熔融DMT和EG组成的浆液,进入第一酯化/酯交换反应器,反应在较高压力和温度(200~270℃)下进行,生成的低聚物进入第二串级搅拌式反应器,在较低压力和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转化率大于97%。然后在低于常压和较高温度下,藉第3台串级反应器预聚合,缩聚程度大于20,经第4台DISCAGE精制器后,使最终缩聚物的特性粘度(i.V.)提高到0.9。能耗为:电力55.0 kwh/t,燃料油

伊文达四釜连续聚酯工艺说明

伊文达连续四釜聚酯工艺介绍 我公司聚酯装置是全套引进瑞士伊文达公司高速膜专利聚酯工艺技术,工程设计除公用工程和土建由纺织设计,其余均由伊文达公司设计,设备配置是关键设备从国外进口、主要设备国同行较高水平,为了便于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我公司的聚酯装置,现简要介绍各工序的工艺流程: 一、PTA系统 PTA可以采用袋装或集装箱形式送至仓库储存,集装箱PTA通过行车吊至液压平台后,启动液压将平台倾斜至一定角度后,将PTA 送至PTA输送槽;袋装PTA由各投料口相应的葫芦吊至投料口经吸尘器去除粉尘后再将PTA送至PTA输送槽。输送槽中PTA用链管机经振动筛去除杂物后送至PTA储存料仓供浆料配制用。整个PTA输送储存系统用氮气保护以减少系统中氧气的含量(氮气由S-04进,由F-01出),输送槽上端安装一放空过滤器和一只抽风机,便于输送槽进PTA,过滤器定期用脉冲压空来清洁。PTA输送能力40m3/h,储罐容积1800m3。 二、EG(乙二醇)系统 EG供应有两种形式,一种由EG罐区经流量计量后送到我公司EG中间罐;另一种是将外送EG槽车中EG经过滤后由卸料泵送到我公司EG中间罐。中间罐用氮气保护,中间罐中EG经EG输送泵和过滤后送到EG顶罐,再由顶罐送到各EG用户。 三、添加剂系统 1、红、兰度剂 EG经计量后加入到配制罐中,红、兰度剂经天平计量后手动加入到配制罐中,手动启动搅拌器搅拌一定时间后特红、兰度剂分散均匀后,手动打开相对应的阀门将配制好的红、兰度剂悬浮液放到相对

应的成品罐,再由相对应的计量泵送到二酯化第四室。红、兰度剂在切片中浓度通常在0—5ppm之间。 2、DEG(二甘醇) 桶装DEG倒入DEG储存罐,(储存罐用氮气保护)再经计量泵计量后送到浆料配制罐中。 3、催化剂 EG经计量后加入到配制罐中(由配制程序进行操作),EG加热升温脱水后,开启搅拌,再按要求称量一定量催化剂手动加入到配制罐中再进行升温,待催化剂完全溶解后按配制浓度加入适量EG进行稀释,将催化剂EG溶液进行冷却,浓度检测合要求后放入到成品罐中。成品罐中温度由循环管线上蒸汽加热及循环液来保持,成品罐中催化剂溶液由输送泵经计量过滤后加入到酯1或酯2釜中去。成品罐及配制罐均需氮气来保护。 4、稳定剂磷酸三乙酯 EG经计量后加入到配制罐中(由配制程序进行操作),EG加热升温脱水后,开启搅拌,再按要求称量一定量稳定剂手动加入到配制罐中再进行升温,待稳定剂完全溶解后按配制浓度加入适量EG进行稀释,再将稳定剂EG溶液进行冷却,浓度检测合要求后放入到成品罐中。成品罐中温度由循环液来保持,成品罐中稳定剂溶液由输送泵经计量过滤后加入到浆料釜或酯2釜中去。成品罐及配制罐均需氮气来保护。 5、改性剂 EG经计量后加入到配制罐中(由配制程序进行操作),EG加热升温脱水后,开启搅拌,再按要求称量一定量改性剂手动加入到配制罐中再进行升温,待改性剂完全溶解后进行冷却,浓度检测合要求后放入到成品罐中。成品罐中温度由循环液来保持,成品罐中改性剂溶

油缸缸筒加工工艺

攀钢机械制造公司油缸加工项目组 油缸缸筒加工工艺 编写:牟斌 时间:2003年5月

油缸缸筒加工工艺 一、缸筒 1、下料:下料尺寸按工艺图确定。 2、在普通车床上(卧式)上将无缝钢管以外圆找正,一端适当位置处加工中心架口,当缸筒长度尺寸大于1500mm时加工两中心架口,架口位宽应超过80mm,深度车圆为止。 3、上中心架,以中心架位为基准准找正,平中心架侧端面,车出与深孔镗卡盘锥盘和授油器锥盘锥度相符的外锥面,粗造度3.2um。锥度15°。如下图所示: 图中:ΦD为缸筒外径;ΦD1为深孔镗锥盘小端尺寸; ΦD3为缸筒内径;L为缸筒长度 (注:此图为不焊接法兰、耳轴缸筒加工图,如需焊接应 按工艺图加工)

最后平工件卡盘侧端面。如下图所示: 要求:两锥面、中心架位必须保证同轴度。 4、粗镗:更换深孔镗粗镗导向套,将工件装上深孔镗,用对刀规调整粗镗刀尖尺寸,用千分尺调整导向块、支承键尺寸,并核对镗头导向块,支承键是否分布在相应同一圆周上,否则将其加分别加工至同一圆周:镗刀尺寸调整为ΦD ;导向块ΦD 03.001 .0--;支承键调整至比粗镗导向套内径大0.02~0.03mm 。用对刀规检查镗刀、导向块,并确定刀尖应在导向块轴向位置前面2mm 左右(注:ΦD 为导向套公称尺寸)。粗镗走刀量S =0.4~0.5m/r ,转速V =40m/min ,切削液量调整至最大。 5、半精镗:更换深孔镗半精镗导向套,用千分尺调整导向块、支承键尺寸,并核对镗头导向块,支承键是否分布在相应同一圆周上,否则将其分别加工至同一圆周:导向块、支承键尺寸,镗刀尺寸调整为ΦD ;导向块ΦD 03.001 .0--;支承键调整至比半精镗导向套内径大0.02~0.03mm 。用对刀规检查镗刀、导向块,并确定刀尖应在导向块轴向位置前面2mm 左右(注:ΦD 为导向套公称尺寸)。半精镗走刀量S =0.4~0.5m/r ,转速V =40m/min ,切削液量调整至最大。半精镗内孔留余量0.4~0.5mm ,并保证内孔直线度及同轴度度≤0.03mm ,粗造度为6.3um ,为浮动镗提供条件。 6、浮动镗:冲洗干净内孔污渍,更换精镗导向镗,用千分尺调整刀

聚酯合成

第二章微型聚酯合成反应装置的设计制造 2.1序言 根据PET的合成原理,PET的合成制备方法分为DMT法(酯交换法)和PTA法(直接酸法),这两种方法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针对苯二甲酸(PTA)的生产困难,对苯二甲酸(TA)难以纯化达到聚合级的要求,PET的合成不得不先经过一个中间体一对苯二甲酸甲酯(DMT),即先用TA与甲醇发生酯化生成DMT,然后通过精馏纯化DMT 达到聚合级,再用高纯度的DMT与乙二醇(EG)发生酯交换,生成对苯二甲酸双一B羟乙酯(BHET),最后由BHET作为合成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真空缩聚成PET。 DMT法的优点是不涉及到高压,反应在常压和真空条件下进行,对反应设备没有特殊要求;其次是可以间歇生产,可以任意控制、停留在任何一步,操作相对简单。但是DMT 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在酯交换反应过程中会蒸出大量的甲醇,甲醇在反应过程中只起一个中间转换作用,反应过程中损耗比较大,增加了额外的原料成本;另外甲醇的沸点较低,甲醇蒸汽极易燃烧,反应设备必需防爆,会增加设备投资和产生安全隐患;其次是该工艺设备比较固定,若用其它多元醇或二元酸进行改性,就难以进行;因该工艺是分步进行,能耗比较大,等等。因此由于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原因,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工业上基本都采用PTA法,自上世纪90年代美国Amoco公司开创用甲苯深度催化氧化直接制取PTA,而大幅度降低了PTA的成本,使PTA法生产PET的工艺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该法的诸多优势,已逐渐发展成PET生产的通用方法,几乎完全取代了DMT法。PTA法就是用针对苯二甲酸(PTA) 与乙二醇在一定压力下直接酯化生成BHET,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真空缩聚生成PET。PTA法省却了甲酯化和酯交换两步反应,大大地节省了能耗,降低了安全风险;但是,PTA直接酯化必需在一定压力下进行,对设备的要求就高一些,虽然反应压力并不高,但必需是耐压设备;PTA法的另一优势是可以在直接酯化时加入各种多元醇或多元酸,很方便地生产各种改性PET;同时PTA法生产效率高,可以连续化和实现大规模生产,还可以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因此目前工业上基本都采用PTA法生产PET。 由于PET的工业生产基本都采用PTA法,对聚酯的改性研究也应相应地采用酸法合成法。而酸法合成聚酯都需多釜分步进行,整个聚酯合成反应过程至少包括打浆、酯化(酯交换)反应、预缩聚、终缩聚四个反应单元,涉及到常压、高温高压、低真空、高真空高粘度等几类反应条件和反应介质的传质和传热,工业生产时可以采用多个不同类型的反应设备串连的方式,分段控制,很好地解决这种复杂工艺。但在实验室就难以实现,在实验室要实现小规模地用PTA法制备PET就十分困难,因此实验室研究PET基本都采用DMT法。 DMT法和PTA法制备的PET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许多反应用PTA可以实现,用DMT 法就难以实现,而作为工业生产的前期探索,即实验室研究应该直接模拟工业生产,得到类似工业生产线生产的实验室小试研究成果,一旦研究成功就可以直接放大,实现产业化。这就要求有一套简易、完整、微型的通用聚酯合成设备,能模拟工业化的PET生产方式,至少在合成原理和反应步骤上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即使研究成功也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目前市面上都没有这种微型、通用的PTA法聚酯合成设备出售,使我们设计的PET改性研究方案难以实现,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同时也为在实验室完成酸法PET合成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我们不得不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制造一种微型聚酯合成反应装置,实现聚酯合成反应过程中的打浆、酯化(酯交换)反应、预缩聚、终缩聚四个步骤都在同一反应釜中进行,而且该装置结构要简单、紧凑、微型轻巧、体积小、可以做几十克样品的合成。 2.2设计原理

聚酯生产培训资料

第1章聚酯生产基础知识 聚脂我们通常称为涤纶,"涤纶"是我国的商品名,其主要成分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由PET切片或熔体纺丝而成,主要生产工艺有PET熔体直接纺丝和PET切片纺丝两种,前者因具有步骤少、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目前许多大型生产装置都采用此法。 八十年代后开始兴建的PET生产装置,尤其是大规模单品种装置,大都采用PTA法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生产工艺。PTA法连续生产工艺主要有德国吉玛公司(Zimmer)、美国杜邦公司(DuPont)、瑞士伊文达公司(Inventa)和日本钟纺公司(Konebo)等几家技术。其中德国吉玛、瑞士伊文达和日本钟纺的技术都是“五釜流程”,美国杜邦公司的技术是“三釜流程”。、 PET是由PTA(精对苯二甲酸)与EG(乙二醇)缩聚而成,每生产1吨PET 需要消耗PTA和EG分别为0.86吨和0.34吨。 工程例:采用直接酯化、连续聚合的五釜流程技术,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80000吨聚酯。

EG动力蒸汽 短纤 浆料配制 酯化Ⅰ 酯化Ⅱ 预缩Ⅰ 预缩Ⅱ 终缩聚 切粒 长丝

外购原料PTA通过叉车将PTA贮存于PTA仓库,人工将PTA投入链板输送前的小料仓后,用链板输送方式将PTA送到聚酯大楼的日料仓。另一主要原料乙二醇贮存在罐区,用泵通过管线送入车间。催化剂三醋酸锑(或乙二醇锑)用桶装、消光剂二氧化钛用袋装运入聚酯大楼四楼。 聚酯装置主要由催化剂配制、二氧化钛配制、浆料配制、酯化、缩聚、切片生产及包装等几个工序组成。酯化缩聚设置了五个反应器,其中两个是酯化反应器,两个是预缩聚反应器,一个后缩聚反应器。两个酯化反应器为立式搅拌釜,设内盘管加热,两台反应器共用一个分离乙二醇和水的工艺塔。第一预缩聚反应器为立式槽,不设搅拌装置,用液环真空泵产生真空。第二预缩聚反应器和后缩聚反应器为圆盘转子式,两个反应器共用一套三级乙二醇蒸汽喷射泵系统(它用液环泵作排气的),在每个缩聚反应器和它的真空装置间设刮板冷凝器。在第二预缩聚反应器和后缩聚反应器之后分别设有熔体过滤器。从终缩聚反应器出来的熔体每天300吨供应长丝八条生产线,每天200吨供应另外的长丝四条生产线,其余大约有每天20--40吨熔体通过水下切粒机生产半消光切片,本装置配有两台切粒机,切出的切片通过干燥装置后,用气相脉冲输送方式将切片送至切片料仓,打包后出厂。

不饱和聚酯树脂基础知识

不饱和聚酯树脂基础知识 1.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定义 “聚酯”是相对于“酚醛”“环氧”等树脂而区分的含有酯键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这种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反应而生成的,而这种高分子化合物中含有不饱和双键时,就称为不饱和聚酯,这种不饱和聚酯溶解于有聚合能力的单体中(一般为苯乙烯)而成为一种粘稠液体时,称为不饱和聚酯树脂(英文名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简称UPR)。 因此,不饱和聚酯树脂可以定义为由饱和的或不饱和的二元酸与饱和的或不饱和的二元醇缩聚而成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单体(通常用苯乙烯)中而成的粘稠的液体。2.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当其在热或引发剂的作用下,可固化成为一种不溶不融的高分子网状聚合物。但这种聚合物机械强度很低,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的要求,当用玻璃纤维增强时可成为一种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简称FRP。“玻璃钢”的机械强度等各方面性能与树脂浇铸体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不饱和树脂为基材的玻璃钢(UPR-FRP)具有以下特性: 轻质高强:FRP的密度为1.4-2.2g/cm3,比钢轻4-5倍,而其强度却不小,其比强度超过型钢、硬铝和杉木。 耐腐蚀性能良好:UPR-FRP是一种良好的耐腐蚀性材料,能耐一般浓度的酸、碱、盐类,大部分有机溶剂、海水、大气、油类,对微生物的抵抗力也很强,正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药、医药、染料、电镀、电解、冶炼、轻工等国民经济诸领域,发挥着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作用。 电性能优异:UPR-FRP绝缘性能极好,在高频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它不反射无线电波,不受电磁的作用,微波透过性良好,是制造雷达罩的理想材料。用它制造仪表、电机、电器产品中的绝缘部件能提高电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独特的热性能:UPR-FRP的导热系数为0.3-0.4Kcal/mh℃,只有金属的1/100-1/1000,是一种优良的绝热材料,用其制成的门窗是第五代新型节能建材。另外,FRP线胀系数也很小,与一般金属材料接近,所以FRP和金属连接不致受热膨胀产生应力,有利于其与金属基材或混凝土结构粘接。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聚酯工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5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是利用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工艺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针对聚酯存在的吸水率低、不易染色、易产生静电等缺点进行了改性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使聚酯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70年代末,我国从前西德引进了第一套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生产涤纶树脂的工业化生产装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聚酯在我国三大合成纤维工业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聚酯装置的产能已经达到1115×104t/a,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进入21世纪,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聚酯装置正向工艺技术更先进、经济效益更好的方向发展。 2.生产工艺路线 聚酯通常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一种高分子缩聚物。目前用途最广的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聚酯的工艺技术主要取决于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乙二醇的生产发展。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间体的主要原料路线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酯交换法

(简称DMT法);另一种是直接酯化法(简称PTA法);第三种是环氧乙烷酯化缩聚路线(简称环氧乙烷法)。 酯交换法(DMT法):是将以对苯二甲酸与甲醇反应生成易于精制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采用对二甲苯合并氧化、酯化制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再将提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聚酯。该方法在聚酯工业化的初期,未找到有效提纯对二甲苯的方法的时候得以广泛应用。 直接酯化法(PTA法):是以精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为原料,进行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的反应制得聚酯。到90年代初期,PTA法的产量已经超过了DMT法,成为聚酯工业的主流生产工艺。 环氧乙烷法因为使用环氧乙烷代替乙二醇(EG),可省去环氧乙烷水解工序,合成反应生成物为单一的对苯二甲酸双β—羟乙酯(BHET),不需要回收设备,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所以是较有前途的生产方法。 从工艺流程上来看,PTA法连续化生产以前以六釜流程为主,即三段酯化,二段预缩,一段后缩,该流程技术较落后,物耗、能耗较高,已经基本被淘汰。现在的生产流程是以吉玛公司、钟纺公司、伊文达公司为代表的五釜流程,或以杜邦公司、莱茵公司为代表的三釜流程为主。五釜流程即二段酯化,二段预缩,一段后缩,三釜流程即一段酯化,一段预缩,一段后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技术先进、工艺流程简化、生产控制先进、装置操作弹性大。 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一)聚酯装置主要原料危险性分析

直接酯化法聚酯生产工艺原理

直接酯化法聚酯生产工艺原理 §1-1 反应机理 用PTA 和EG 为原料合成PET 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 一、酯化反应: 想象一下这样的化学实验:将一定MR 比的EG/PTA 浆料加入到带有搅拌器、分馏塔的反应器中,开始搅拌、逐步升温,则PTA 和EG 开始发生化学反应。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固态粉末状的PTA 和液态EG 之间所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速率很慢,一般忽略部不计。在酯化反应的初始阶段,固态PTA 和EG 之间进行的酯化反应分为如下两步:固态粉末状的PTA 溶解于EG/酯化物的混合物中,已溶解的PTA 在高温下与EG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化物;其中主要的酯化物是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简称BHET )。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PTA (固体) PTA (液体) (包括2~5聚体) 由于PTA 在EG 中的溶解度很小,在酯化反应的开始阶段,反应体系是一个固液非均相体系。因为PTA 的溶解速度远大于已溶解的PTA 和EG 之间的反应速度,溶液中的PTA 总是处于饱和状态,所以在酯化反应的初始阶段,化学反应是控制步骤,此时的反应速率与PTA 和EG 的浓度无关,只是依赖于反应温度,该化学反应是零级反应。 由于PTA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溶解度远比在纯EG 中的溶解度大,随着反应的进行,PTA 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当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时,PTA 完全溶解,反应进入均相酯化反应阶段,这时的酯化率就称为“清晰点”(Es 约为89%)。至此,酯化反应速率将随着PTA 和EG 浓度的改变而变化;这阶段的酯化反应可近视看作二级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个微放热的可逆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比较小,必须将反应产生的水不断除去,才能使酯化反应不断地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下去。因此,在酯化反应阶段,都设有用于分离和去除水的工艺塔。酯化反应时由于PTA 上的羧基电+2CH 2OH 2OH COOH COOH +2 H 2O HOCH 2CH 2O C O CH 2CH 2OH O C O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58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标准版 本

聚酯装置说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 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聚酯工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5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是利用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合成纤维的工艺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针对聚酯存在的吸水率低、不易染色、易产生静电等缺点进行了改性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使聚酯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70年代末,我国从前西德引进了第一套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生产涤纶树脂的工业化生产装置。经过几

十年的发展,聚酯在我国三大合成纤维工业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到20xx年底,我国聚酯装置的产能已经达到1115×10的4次方(原多次方位置应该标在右上位置,但word格式不支持)t/a,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进入21世纪,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聚酯装置正向工艺技术更先进、经济效益更好的方向发展。 2.生产工艺路线 聚酯通常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一种高分子缩聚物。目前用途最广的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聚酯的工艺技术主要取决于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乙二醇的生产发展。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间体的主要原料路线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酯交换法(简称DMT

聚氨酯基础知识

聚氨酯树脂 第一节 概 述 1937年,德国化学家Otto Bayer 及其同事用二或多异氰酸酯和多羟基化合物通过聚加成反应合成了线形、支化或交联型-聚合物,即聚氨酯,标志着聚氨酯的开发成功。其后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促进了聚氨酯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最初使用的是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60年代以来,又陆续开发出了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聚氨酯树脂在涂料、黏合剂及弹性体行业取得了广泛、重要的应用。据有关文献报道,在全球聚氨酯产品的消耗总量中,北美洲和欧洲占到70%左右,美国人均年消耗聚氨酯材料约5.5kg ,西欧约4.5kg 。而我国的消费水平还很低,年人均不足0.5kg ,具有极大发展空间。 聚氨酯(polyurethane)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氨基甲酸酯基( NH C O O )。它由二(或多)异氰酸酯、二(或多)元醇与二(或多)元胺通过逐步聚合反应生成,除了氨基甲酸酯 基(简称为氨酯基, NH C O O )外,大分子链上还往往含有醚基(O )、酯基(O O )、脲基(NH C O NH -)、酰胺基(NH C O )等基团,因此大分子间很容易生成氢键。 聚氨酯是综合性能优秀的合成树脂之一。由于其合成单体品种多、反应条件温和、专一、可控、配方调整余地大及其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特点,可广泛用于涂料、黏合剂、泡沫塑料、合成纤维以及弹性体,已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以及高新技术领域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多品种、多系列的材料家族,形成了完整的聚氨酯工业体系,这是其它树脂所不具备的。 第二节 聚氨酯的合成单体 一、多异氰酸酯 多异氰酸酯可以根据异氰酸酯基与碳原子连接的结构特点,分为四大类: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酯,即TDI )、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即HDI )、芳脂族多异氰酸酯(即在芳基和多个异氰酸酯基之间嵌有脂肪烃基-常为多亚甲基,如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即XDI)和脂环族多异氰酸酯(即在环烷烃上带有多个异氰酸酯基,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即IPDI )四大类。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户外耐候性差,易黄变和粉化,属于“黄变性多异氰酸酯”,但价格低,来源方便,在我国应用广泛,如TDI 常用于室内涂层用树脂;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耐候性好,不黄变,其应用不断扩大,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主流的多异氰酸酯单体;芳脂族和脂环族多异氰酸酯接近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也属于“不黄变性多异氰酸酯”。 1.芳香族多异氰酸酯 聚氨酯树脂中90%以上属于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同芳基相连的异氰酸酯基团对水和羟基的活性比脂肪基异氰酸酯基团更活泼。基于TDI 的聚氨酯由于高的苯环密度,其力学性能也较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的聚氨酯更为优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产品。 (1)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lene diisocyanate ,TDI ) 甲苯二异氰酸酯是最早开发、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二异氰酸酯单体;根据其两个异氰酸酯(—NCO )基团在苯环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简称2,4-体)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DI ,2,6-体)。

聚酯基础知识讲解

聚酯基础化工知识 一.装置物料性质 1.1对苯二甲酸 1.1.1物理特性: 外观;白色粉末 分子式:HOO-C-C 6H 4 -COOH 分子量:166.1 酸值:674±3mgKOH/g 水份:≤0.5wt% 色相(5%DMF):≤10APHA 比重:1.51 升华温度:300℃或更高 不溶于水、醚、氯仿、乙酸,微溶于酒精 1.1.2危害及毒性: 1)最低爆炸浓度 当浓度超过0.02g/L,起爆温度600℃时,对苯二甲酸粉尘与空气形成可爆混合物。 2)对人身的影响: 尽管对苯二甲酸的毒性不如苯二酸强,但它的毒性与苯二酸类似,刺激受影响的皮肤和粘膜,导致严重的发炎和起泡。 1.1.3事故预防: 如物料泄漏或溢出时采取措施: 1)收集然后烧掉 2)用水冲洗地面 1.2乙二醇 1.2.1物理物性 分子式:HO-CH 2-CH 2 -OH 分子量:62.07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酸值:≤0.03mgKOH/g 水份:≤0.1% 色相(煮沸4小时):≤10APHA(沸程:196-200℃) 凝固点:-9℃~11℃ 闪点:开口杯子111℃ 点火温度:410℃ 燃爆极限:(在空气中)低:3%(体积)高:15.3%(体积) 1.2.2危险反应: 不能与硝酸、过氧化氢这样的强氧化剂相混合 1.2.3对人身的保护: 要对呼吸、眼睛、手进行保护 1.2.4工业保健 在搬运过程中不能吃或喝 1.2.5防火防爆: 禁止吸烟,要与火源保持一定的距离,储罐应接地 1.2.6当溢出/泄漏/气体泄漏时: 用吸附材料进行吸附,把溢出的装入适当容器中,用水把被浸蚀的地方洗掉 1.2.7消防介质: 干粉、泡沫、用水喷或用二氧化 1.2.8急救:如果与眼睛接触了,应用水彻底清洗,至少要洗15分钟, 然后再遵从医嘱。 如果与皮肤接触了,马上用清水冲洗,应马上脱下粘附有该物品的衣服。 如果吸入了该产品,应马上找对症的药缓触。 1.2.9对人的毒性: 如吸入1500mg/kg就会致死 1.3二甘醇

聚酯产品分类及生产工艺

PET产品分类及生产工艺 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re)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 聚酯纤维分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维两种型式。 涤纶长丝的品种由初生丝:未拉伸丝(UDY)、半预取向丝(MOY)、预取向(POY)、高取向丝(HOY);拉伸丝:拉伸丝(DY)、全拉伸丝(FDY)、全取丝(FOY);变形丝:常规变形丝(DY)、拉伸变形丝(DTY)、空气变形丝(ATY)构成。 涤纶短纤维由棉型(织布)和毛型(纺线)构成。 涤纶的生产过程包括缩聚和熔体纺丝两部分。 缩聚: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生成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在270~290℃和真空条件下缩聚而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酯化,然后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进行缩聚获得合成纤维聚合物。 熔体纺丝:有切片纺丝法和直接纺丝法两种。切片纺丝是将缩聚后的高聚物熔体经铸带、切粒而得到切片,再经过干燥、熔融而纺丝。(熔融过程中,切片所含的水分能使聚酯发生水解而影响纺丝性能和纤维质量,因此在纺丝前必须经过干燥,使切片含水率降低到0.01%以下)。直接纺丝则将高聚物熔体干燥后的涤纶切片在螺杆中加热熔融,挤压送入纺丝箱体的各个纺丝部位,由计量泵精确计量和过滤后,从喷丝板的小孔中喷出(喷丝孔的直径一般为0.25~0.30毫米),喷出的熔体细流,被冷却气流冷却凝固成丝条。 纺制短纤维时,多根线条集合在一起,经给湿上油后落入成丝桶。再经集束、拉伸、卷曲、热定形、切断等工序得到成品。 纺制长丝时,凝固成形的丝条经给湿上油后,即以 1000米/分左右的速度卷绕在筒管上。卷绕丝在双区热拉伸机上经拉伸而

化纤厂聚酯车间培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化纤厂聚酯车间职教工作经验介绍 聚酯车间在常年的教培工作中,积极响应公司和化纤厂的号召,严格落实公司和化纤厂的培训要求,把培训工作落实到各个班组,落实到每个职工,使车间每一个职工都养成学习不间断的习惯,不放松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为车间安、稳、长、优的生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教培工作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经验: 一、做好平时工作,注重养成性教育。 1、根据培训计划和生产需求每月进行两次集中培训。 车间每月进行两次副班学习,在副班会上,车间按照厂培训计划和车间计划对班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安全、工艺、管理、设备、思想道德等多方面,坚持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并且由班长利用工余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抽查,将学习内容不断深入。 2、坚持班组岗位练兵,做好干部练兵抽查工作,工作落实到实处。 车间每月按要求进行各类练兵活动,练兵主要围绕车间工艺、设备、安全的知识,在平时工作中注重操作人员的技术更新,使操作人员时刻记住安全,并进行模拟操作,以保证安全平稳的生产运行。 3、领导重视,参与并组织学习,提高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车间在开展培训的同时,对职工采取关怀措施,车间领导经常组织并

参加副班学习,在副班会上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对职工提出的好的建议,加以采纳,做好职工的思想引导,使车间全体员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愉快工作,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对新转岗人员的培训。 车间近几年陆续有长丝转岗人员,做好转岗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在短时间内独立上岗,适应车间生产需要,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为此,车间在对转岗人员的培训上制定了详细计划,并按计划落实,顺利实现三个月达到上岗条件的要求。 附件:长丝转岗人员培训考核方案 根据《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职工培训实施管理标准》,对于转岗的职工,岗前培训时间为三个月,培训结束后,组织上岗考试,有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安全知识及岗位规范,考试合格取得《工种(岗位)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因此,车间决定对新分的长丝转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采取师徒合同的形式,主要内容如下: 1、学习岗位:聚酯车间副操岗位 2、学习要求:熟练掌握装置工艺流程,现场日常操作准确熟练,保证安全生产,达到上岗要求。 3、学习内容:《聚酯装置操作规程》、《化纤厂聚酯装置生产操作工》(初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