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考核大纲及样卷

通信原理考核大纲及样卷
通信原理考核大纲及样卷

通信原理课程考核大纲

一、考核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及参考文献。

三、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

1、试卷总分:100分

2、考核时限:120分钟

3、考核方式:闭卷

4、学生携带文具要求:笔等常规文具、计算器

5、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20% 填空题:20% 判断题:10%

简答题:20% 计算题:30%

6、试卷内容比例:

通信系统概论 5%~10%

随机过程 5%~10%

信道和噪声 5%~10%

模拟调制系统 15%~25%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5%~20%

数字调制系统 10%~20%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0%~20%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5%~10%

同步原理 2%~5%

四、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1、通信系统概论

考核内容:通信系统的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信息的度量。

考核要求:掌握通信系统的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信息的度量。

2、信道和噪声

考核内容:信道定义、分类和模型;恒参信道特性;随参信道特性;信道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的概念。

考核要求:掌握信道定义、分类和模型;理解信道特性,随参信道特性,信道的加性噪声;

信道容量的概念,信道容量的计算。

3、模拟调制系统

考核内容:幅度调制(AM、DSB、SSB)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角度调制(FM、PM)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频分复用;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

考核要求:掌握幅度调制的工作原理,AM、DSB、SSB调幅系统的调制与解调的方法,各种

调幅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比较,角度调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窄带角度调制产生及解

调方法,宽带调频和调相产生及解调方法;理解频分多路复用机理,复合调制及

多级调制。

4、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考核内容:数字基带信号及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

考核要求:掌握二进制基带随机信号的频谱特点,数字基带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无码间串扰条件,眼图的概念与作用;理解常见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特点及常用传输码型的特点;

具备分析基带传输系统抗噪声性能的能力。

5、数字调制系统

考核内容: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

考核要求: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和解调方法、信号波形、频谱特点,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抗噪性能的分析方法和结论;

6、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考核内容:模拟信号的取样、量化、编码;脉冲振幅调制PAM;PCM通信系统;增量调制(DM);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与ADPCM;时分复用(TDM)。

考核要求:掌握抽样定理,量化的基本概念,编码的基本原理,脉冲振幅调制的原理,PCM 系统的工作原理,ΔM基本概念;理解DPCM、ΔM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TDM

概念。

7、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考核内容: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表述;最佳接收的准则;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普通接收机和最佳接受机的性能比较;匹配滤波器;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考核要求:掌握最佳接收的概念和准则,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二进制确知信号最佳接收机的构成;理解二进制确知信号最佳接收机的抗噪声性能,最佳数字通信系统结

构。

8、同步原理

考核内容: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

考核要求:掌握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的基本概念;理解提取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信号的方法。

五、参考资料

1 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第6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5

2 黄胜华,徐佩霞编著.现代通信原理.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4

3 张辉,曹丽娜,王勇编著. 通信原理辅导.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福昌编著.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与题解.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0

六、样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的组成中,将信息转化为原始电信号的是。

A.信息源 B.发送设备 C.接受设备 D.噪声源

2.如果在已知发送独立的符号中符号“E”出现的概率为0.125,则符号“E”所包含的信息量为。

A.1bit B.2bit C.3bit D.4bit

3.一个由字母A,B,C,D组成的字,对于传送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01

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若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其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为 。

A .100b/s

B .200b/s

C .198.5b/s

D .298.5b/s

4. 已知一个4进制独立等概信号的符号速率为200波特,则其对应的信息速率是 。

A .100bit/s

B .200bit/s

C .400bit/s

D .800bit/s

5. 一个二进制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0.1μs,在传输过程中平均2.5秒产生一个错码,则其

平均误码率近似为 。

A .5×10-6

B .2×10-8

C .2×10-7

D .4×10-8

6. 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高斯窄带噪声,它的包络一维分布服从 。

A .高斯分布

B .均匀分布

C .瑞利分布

D .莱斯分布

7. 设高斯信道的带宽为4KHz ,信号与噪声的功率比为63,则其信道容量为 。

A .23Kbit/s

B .24Kbit/s

C .252K bit/s

D .256K bit/s

8. 下列不是香农公式的结论的是:(B )

A .提高S/N ,C 也提高;

B .若N00→,则∞→

C ,意味着有干扰信道容量无穷大。

C .C 一定时,B 与S/N 可交换;

D .R>C ,不可能实现无干扰传输。

9. 设调制信号m(t)的功率谱密度为:m f f ≤时,()f P m m

m f f n ||.2=;当m f f >时,()0=f P m ;若用SSB 调制方式进行传输(忽略信道的影响),则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为 。

A .2m m f n

B .4m m f n

C .6m m f n

D .8

m m f n 10. SSB 信号的下边带的时域表达式为

A .t t m t t m t s c c m ωωsin )(21cos )(21)(∧+=

B .t t m t t m t s c c m ωωsin )(2

1cos )(21)(+=∧ C .t t m t t m t s c c m ωωsin )(21cos )(21)(∧-= D .t t m t t m t s c c m ωωsin )(2

1cos )(21)(-=∧ 11. 用10KHz 的正弦信号调制100MHz 的载波,若最大频偏为50KHz ,则产生FM 波的带宽为 。

A .20KHz

B .50KHz

C .100KHz

D .120KHz

12. 为了使基带脉冲传输获得足够小的误码率,必须最大限度的减少 。

A .码间干挠

B .随机噪声

C .码间干挠和随机噪声

D .噪声容限

13. 如果系统满足理想低通传输特性,则频带利用率可以达到 。

A .1Baud/Hz

B .1bit/Hz

C .2Baud/Hz

D .2bit/Hz

14. 以奈奎斯特速率进行抽样得到的以下抽样信号,仅用理想低通滤波器不可能将原始信号恢复

出来的是 。

A .自然抽样

B .曲顶抽样

C .理想抽样

D .平顶抽样

15. 以下关于二相绝对移相信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 .它的功率谱密度由连续谱和离散谱两部分组成;

B .连续谱部分与2ASK 信号的连续谱完全相同;

C .当双极性基带信号以相等的概率(P=1/2)出现时,将不存在离散谱部分;

D .2PSK 信号的带宽与2ASK 的相同;

16. 在PCM 中,对语音信号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理由是 。

A .小信号出现的概论小,大信号出现的概论大;

B .小信号出现的概论大,大信号出现的概论小;

C .语音信号均匀分布;

D .不会引起频谱重叠;

17. 设b E 为发送基带信号的能量,0n 为单边高斯噪声的功率谱密度,r 是接收系统的信噪比,则

最佳接收系统在相干2ASK 中的形式是 。

A .421

r erfc B .0421

n E b

erfc C .r erfc 21 D .021n E b

erfc

18. 在二进制确知信号的通信中,以下 信号是最佳的信号形式。

A .ASK

B .OOK

C .PSK

D .FSK

19. 提取载波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 。

A .插入导频法和直接法

B .滤波法和锁相法

C .插入导频法和滤波法

D .直接法和锁相法

20. 载波同步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

A .建立时间快和保持时间长

B .高效率和高精度

C .高效率和建立时间快

D .高精度和保持时间长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可概括为 和 。

2. 设某信息源由A,B,C,D,E 五个信息符号组成,发送A 的概率为1/2,发送其余符号的概率相同,

且设每一符号的出现是相互独立的,则每一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

3. 如果通信仅在点—点之间进行,按照信号传输方向和时间的关系,传输方式可以分为三类,即

单工、 和 。

4. 广义信道可分为调制信道和 信道。

5. 信号在恒参信道中传输不产生失真的条件是 。

6. 信道容量是指 。

7. 所谓门限效应,就是当包络检波器的 降低到一个特定的数值后,检波器输出信噪比

出现的急剧恶化的一种现象。

8. AM 信号可以用 和 两种方式进行解调。

9. 多级调制通常是将同一基带实施________的调制过程。

10. AMI 码的中文意思是 。

11. 在眼图模型中,“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是 ;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应对应 。

12. 数字调制是指用数字基带信号对____________进行控制,使载波的这些参量随基带信号的变化

而变化;它有三种基本形式,即 。

13. 将8路频率范围为0.3KHz —4KHz 的话音信号用FDM 方法传输。当采用AM 调制方式时的最

小传输带宽为 ,采用SSB 调制时的最小传输带宽为 。

14. 在脉冲编码调制中,与自然二进码相比,选用折叠二进码的主要优点是 。

15. 我国的PCM30/32路基群中采用的数字压扩特性为 。

16. 在PCM 中,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是 。

17. 所谓匹配滤波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在数字通信中最直观和最合理的数字信号接收准则是 。

19. 最佳基带系统定义为 。

20. 同步是指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打“√”,错的打“×”)

1. 按照传输媒介,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光纤通信属于后者。

2. 对于接收者来说,事件越不可能,越是使人感到意外和惊奇,对于人们的真实用处就越少,所

以信息量就越小。

3. 一个均值为零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它的同相分量()t c ξ和正交分量()t s ξ同样是平稳高斯过程,而且均值都为零,方差相同,但方差与窄带高斯过程的方差不同。

4.

FM 和AM 系统产生门限效应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解调器的非线性解调作用引起的。 5.

在小噪声即大信噪比情况下,FM 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要优于AM 系统。 6.

因为DSB 解调器的调制制度增益是SSB 的两倍,所以双边解调器的实际解调性能优于单边带的解调性能。 7.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可能包括两部分,连续谱和离散谱;它的带宽主要取决于一个码元的持续时间和基带信号的码元波形的傅立叶变换形式。 8.

眼图是用实验手段估计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它是指抽样判决器输出的信号波形在示波器上叠加所形成的图形。 9.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虽然不包含载波分量,但对该信号进行某种非线性变换后,就可以直接从

其中提取出载波分量来。

10. 在二进制数字信号的接收中,若两个可能信号为1s 和2s ,发送概率分别为()1s P 和()2s P ,接

收信号相应的概率密度为()y f s 1和()y f s 2;似然准则可表示为:若()>y f s 1()y f s 2,则判为信号1s 出现,反之判为2s 出现。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随参信道的特点如何?为什么信号在随参信道中传输时会发生衰落?。

2. 简述调制的目的。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哪些?

3. 窄带高斯白噪声中的“窄带”、“高斯”、“白”的含义各是什么?

4.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设计需考虑哪些因素?常见的传输码型有哪些?

5. 一个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数字通信系统是否必须有载波同步和位同步?其同步性能的好坏对

通信系统的性能有何影响?

五、解答题(共30分)

1. (8分)已知线性调制信号表示式如下:

(1)t t c ωcos cos Ω (2)t t c ωcos )sin 5.01(Ω+

式中,Ω=6c ω;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和频谱图。

2. (8分)设某信道具有均匀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Pn (f )=0.5×10-3W/Hz ,在该信道中传输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DSB )信号,并设调制信号f (t )的频带fm 限制在5kHz ,而载波fc 为100kHz ,已调信号的功率为10KW 。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过带宽为10kHz 的一理想带通滤波器滤波,解调器的信噪比增益G DSB =2。试问:

(1) 该理想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为多大?

(2) 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3) 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4) 求出解调器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3. (6分)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如果传输的是单极性不归零码,且()()2

101==P P ;信道中的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假设噪声的均值为0,方差为2n σ,基带信号的峰值为A ;

(1)画出数字基带系统模型;

(2)推导传输单极性基带波形的最佳判决门限电平为多少?

4. (8分)对10路带宽均为300~3400Hz 的模拟信号进行PCM 时分复用传输。抽样频率为8000Hz ,

抽样后进行8级量化,并编为自然二进码,码元波形是宽度为τ的矩形脉冲,且占空比为1。试求传输此时分复用PCM 信号所需的的理论最小基带带宽。

样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CD 6-10:CBBBA 11-15:DCCDB 16-20

:BBCAA 二、填空题:

1. 有效性 可靠性

2. 2bit/符号

3. 半双工 全双工

4. 编码

5. 幅频特性为常数,相频特性为通过原点的直线

6. 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

7. 输入信噪比

8. 包络检波 相干解调

9. 两次或多次调制

10. 传号交替反转码

11. 最佳抽样时刻 判决门限电平

12. 载波 ASK 、FSK 、PSK

13. 64KHZ 32KHZ

14. 误码对小电压的影响较小

15. A 律13折线

16. 压扩技术

17. 使输出信噪比最大的线性滤波器

18. 使错误概率最小

19. 消除了码间串扰且误码率最小的基带传输系统

20. 通信系统收发两端在时间步调上保持一致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通信原理试题库填空题

通信原理试题库填空题 1、 通信是消息传递的全过程,即 信息 的传输与交换。 2、 完成信息传递所需全部设备和传输媒的总和称为 通信系统 。 3、 信道指信号传输的通道,按传输媒介可以分为 有线 和 无线 两类。 4、 数字调制的目的是 把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应于数字传输的数字频带信号。 5、 按通信方式不同,通信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 和 双工 通信。 6、 信息是对消息的 不确定性的 定理描述。 7、 频带利用率的单位有 Baud/Hz 和 Bit/s/Hz 。 8、 信息量的单位当对数底为2时为比特,当对数底为10时为 哈特 ,当对数底为e 时 为 奈特 。 9、 通信系统最主要的性能指标为 有效性 和 可靠性 。 10、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则E 的信息量为 3.25bit ,而X 的信息量为 8.97bit 。 11、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 分别为1/4,1/8,1/8,3/16和5/16。则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2.23bit/符号。 12、 所谓误码率,是指 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送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13、 只有 平稳随机过程 才可能具有各态历经性。 14、 在狭义的平稳随机过程中,其n 维的概率分布或n 维的概率密度函数与 时间的起点 无关。 15、高斯过程经过线性系统后的过程为 高斯过程 。 16、高斯过程的随机变量是高斯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函数可表示为 22 2)(21 )(σπσa x e x f --=。 17、凡是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都是均匀分布的噪声,称为 白噪声 。 18、要衡量随机过程任意两个时刻上获得的随机变量的统计相关特性,常用 协相关函数 和相关函数 来表示。 19、随机相位正弦波)sin()(0θξ+=t w t ,其中 0w 为常数,θ是在区间(0,2π)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则其自相关函数为:τ0cos 2 1w 20、随机相位正弦波)sin()(0θξ+=t w t ,其中 0w 为常数,θ是在区间(0,2π)上均匀 分布的随机变量。则其平均功率为 1/2 。 21、为了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而采取的编码称为__________,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性 而采取的编码称为__________。 22、已知二进制数字信号每个码元占有的时间为1ms ,0、1码等概率出现,则码元速率为 __________,信息速率为__________。 23、设基带信号是最高频率为3.4kHz 的语音信号,则AM 信号带宽为 ,SSB 信号带宽 为 ,DSB 信号带宽为 。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4通信原理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814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试内容涉及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计算及设计等方面,主要分为模拟通信原理和数字通信原理两方面,侧重于数字通信原理部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绪论(5~15%) 1)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2)理解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其计算。 3)理解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并要求计算传码率、传信率、系统频带利用率、误码率和误信率。 2. 确知信号分析(5~10%) 1)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2)了解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的概念,卷积的定义和性质。 3) 掌握相关函数的计算。 3. 随机信号分析(5~15%) 1)了解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高斯过程的定义。掌握随机信号的均值、方差、协方差以及相关函数的计算。 2)理解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灵活运用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3)掌握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各种参数的计算。 4. 信道(5~10%) 1)了解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掌握无失真传输信道模型。 2)了解恒参信道、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信道容量的计算。 5. 模拟调制系统(5~15%) 1)了解调制的概念和调制的分类。 2)掌握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掌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计算。 3)理解调频波和调相波的调制与解调原理,掌握调频波的各种参数、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带宽和功率的计算。 6. 模拟信号数字化(10~30%)

1)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PCM编码、译码的方法及带宽、传输速率的计算。 3)掌握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7.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10~15%) 1)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波形和码型。 2)了解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3)灵活运用系统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4)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带宽的计算 5)了解眼图、均衡和部分响应技术。 8. 数字调制系统(10~30%) 1)掌握ASK、FSK、PSK、D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方框图及其各点波形,并比较上述调制的性能。 2)掌握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原理。 3)了解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9.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0~15%) 1)了解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原理及三个最佳接收准则。 2)掌握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与计算。 10. 信道复用和多址技术(5~10%) 1) 掌握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2)了解码分复用。 11. 同步原理(5~15%) 1)了解常用同步的分类。 2)理解并掌握载波同步和位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12. 差错控制编码(10~30%) 1)理解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掌握线性分组码和循环码的编译码原理及监督矩阵、生成矩阵等的计算。 3)了解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1.基本知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占40%) 2.基本技能:计算题、画图题、设计和证明(占6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现代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E3009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odern Communications 学分/学时:2/32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建议开设学期:5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随机过程开课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平台基础课。是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路、数 学等在通信中的综合运用,是学习通信技术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理论和基本技术。 本课程系统阐述数字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数字通信各个主要环节的基本原理,使学生 掌握现代数字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各种现代数字通信 技术准备必要的基础理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无线通信网络安全》 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 2学时) 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掌握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系 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基本要求 (1)了解通信消息、信息、信号及通信系统的通信方式。 (2)理解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及其调制和解调。 (3)掌握通信系统的构成、分类及模型,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重点、难点 重点: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特点。 难点: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特点。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阅读通信方面相关资料 (二)无线传输信道( 4学时) 了解信道的定义和模型,理解加性噪声。掌握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和路径损耗的分类及 特点。了解信道容量与信噪功率比、信道带宽的相互关系。 1.基本要求 (1)了解无线信道传播特性。 (2)掌握衰落信道路径损耗。 (3)掌握小尺度衰落和多径效应原理。

通信原理考研知识点

By 夜阑寄语(yljy52725) 1绪论:1、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2、了解通信中相关的消息、信息、信号之间的关系;3、正确区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4、掌握各类通信系统(通信基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5、掌握数字通信的特点以及通信的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6、了解各类通信系统分类;7、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熵);8、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2确知信号:1、了解确知信号概念以及信号类型;2、了解功率信号的频谱以及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 3随机过程:1、掌握随机过程的概念;2、了解各态历经的概念;3、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的性质以及对应的功率谱密度;4、了解高斯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掌握其性质;5、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相关参数的变化; 6、掌握窄带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窄带随机过程对应的各类分量的统计特性; 7、掌握高斯白噪声(明确白噪声的概念)。 4信道:1、了解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概念并且常见的该信道类型;2、掌握信道的数学模型(调制信道、编码信道);3、了解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4、了解信道中噪声的类型以及该噪声对信号传输所造成的影响; 5、掌握信道容量的概念以及计算式(Shannon公式)。 5模拟调制系统:1、掌握幅度调制(线性调制-AM、DSB、SSB、VSB)系统的概念及一般传输模型和解调模型(包络检波-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2、掌握各类线性调制系统(AM、DSB、SSB、VSB)的输出波形以及各类解调方式的抗噪声性能(信噪比增益);3、掌握判断各类线性调制系统性能的优劣;4、了解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的概念及对应的(FM、PM)传输模型; 5、掌握两类非线性调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PM->FM); 6、了解非线性调 制系统的解调模型及其抗噪性能(信噪比增益);7、掌握门限效应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8、了解信号的加重技术;9、掌握各类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以及各自适用的实际情况。 6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了解基带信号的概念及其谱特性;2、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的几种常见码型(AMI、HDB3、Manchester、双相码、CMI)的编码规则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3、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模型以及理解码间串扰的概念;4、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的时频条件;5、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特性的设计;6、了解基带传输系统(二进制单极性/双极性)的抗噪声性能(判决门限);7、掌握眼图的产生以及由其可以确定的参数类型;8、理解部分响应系统和时域均衡的实际意义。7数字带通传输系统:1、掌握产生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ASK、FSK、PSK、DPSK)的系统模型以及各自的解调模型;2、掌握DPSK系统的产生原因;3、掌握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输出波形;4、掌握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及其相应比较。 8新型调制系统:1、了解QAM系统; 2、掌握MSK系统的特点;3、掌握OFDM 系统的特性及其传输特点。 9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掌握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概念;2、掌握最佳接收机的模型(确知信号、随相信号、/起伏信号);3、掌握匹配滤波器的结构;3、了解最佳基带系统。 10信源编码:1、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步骤(抽样、量化、编码);2、掌握各类抽样方式(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平顶抽样—特点);3掌握各类量化(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方式;4、掌握PCM编码机及其编码方式;5、了解

通信原理题库

1、模拟调制方式中,可靠性最好的是 ,有效性最好的是 。 2、设0k 为传输常数,d t 为时间延迟,则理想恒参信道等效的线性网络传输特性为()H ω= ,其幅频特性为()H ω= ,相频特性为 ()?ω= , 群延迟为()τω= 。 3、模拟信号采用13折线A 律进行编码,若模拟信号的一个抽样值为-1668△,则对应的PCM 码组为 。 4、假设输入信道的AWGN 功率为N ,信道的带宽为B ,信号功率为S ,则连续信道的容量公式为 。 5、窄带高斯噪声的随机包络服从 分布,相位服从 分布。 6、采用部分响应技术可以 ,并使冲激响应尾部震荡衰减加快,这是由于 。对输入序列进行预编码是为了防止 。 7、TDM 与FDM 比较, 对信道的线性要求要更严格。 8、在一个码组内纠正t 个错误,同时检测e 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d min 应为 1、 传输和 传输是通信系统中信号传送的两种基本形式。 4、误差函数的定义为()erf x = 。 6、对于常规调幅,已调信号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 倍,设常规调幅的调幅指数为 AM β,则其调制效率AM η= ,其最大值等于 。 1、一个离散信号源每秒发出四种符号中的一个,各相互独立符号出现概率分别为1/8、1/8、1/4、1/2,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 ,平均信息速率为 。 2、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窄带高斯噪声,其包络服从 分布,相位服从 分布。 4、AM 系统在 情况下会出现门限效应。 5、在简单增量调制系统中,系统的最大跟踪斜率为 。 6、在PCM30/32路系统中,其信息传输速率为 。 7、衡量均衡效果的两个准则是 和 。

《通信原理》自学考试大纲1

《通信原理》自学考试大纲1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通信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差不多原理、差不多技术,把握数字数据通信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和要紧性能指标。 (二)本课程的差不多要求 1. 明白得通信系统的差不多模型、差不多指标、信息、信道、传输介质、通信方式、差错操纵、信号及噪声等差不多概念和差不多原理。 2. 明白得模拟调制的差不多原理。 3. 把握数字数据传输的差不多原理和技术。 4. 把握不同传输方式通信系统的噪声性质,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5. 把握复用技术和多址技术的差不多原理。 6. 把握通信网的差不多理论。 7. 把握通信系统中不同同步方式的原理和作用。 8.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应按大纲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切实把握有关内容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原理和差不多方法。 (三)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自学考试打算中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要学好本课程,必须具有“电路与电子技术”“工程数字”等课程的差不多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能明白得通信系统模型的差不多原理,明白得信息及其度量、信道与信道容量的差不多概念,把握不同类型传输介质的特性,把握不同通信方式及差错操纵的差不多原理,把握通信系统要紧性能指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模型及各组成部分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第二节信息及其度量:信息信息量 第三节信道与信道容量:信道信道容量传输介质传输介质的分类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第四节通信方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 第六节通信系统的要紧性能指标: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衡量 (三)考核知识点 1. 通信系统模型的组成 2. 信息及信息量的概念 3. 信道及信道容量的概念、传输介质的分类 4.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单工传输、半双工传输和全双工传输、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差不多原理 5. 差错产生的缘故及差错类型、差错操纵的差不多原理 6.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考核要求 1. 通信系统模型的组成: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原理、数字通信系统模型,达到“领会”层次。 2. 信息及信息量的概念,达到“识记”层次。 3. 信道及信道容量的概念传输介质的分类 (1)信道、信道容量,达到“识记”层次。(2)传输介质的分类,达到“识记”层次。 (3)通信中常用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介质)的特性,达到“领会”层次。 4. 通信方式 (1)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概念,达到“领会”层次。(2)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概念与差不多原理,达到“领会”层次。(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的概念,达到“领会”层次。 5. 差错操纵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参考学时:60 实验学时:18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后续课:现代DSP技术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在校本、专科学生。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及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典型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工程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等。了解通信技术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背景,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打好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信系统是通信、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它运用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以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为学生在确知信号的谱分析、随机信号(随机过程)和噪声的统计分析方面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和噪声性能。掌握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误码特性、差错控制编码。并从最佳接收观点提出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当前通信系统建模和优化的思维方法。 本课程配有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对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部分如:脉冲幅度调制PAM、脉冲编码调制PCM、增量调制△M等;有数字信号的调制部分如:二相PSK(DPSK)、FSK等。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模拟信号的编码、数字信号的传输及差错控制部分。其中基带传输部分介绍的无码间串扰系统及频带传输部分介绍的最佳接收是难点。 5.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需要运用先修的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专业数学知识,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又涉及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各个领域,本课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因此教学上采用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课内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学生自学部分内容的形式,课外教学则

通信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 1.通信的目的是传输消息中所包含的息。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信息是消息的有效内容。.信号是消息的传输载体。 2.根据携载消息的信号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通信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信号特征分类),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4.数字通信已成为当前通信技术的主流。 5.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消除噪声积累;差错可控;数字处理灵活,可以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刭一起传输;易集成,成本低;保密性好等优点。缺点是占用带宽大,同步要求高。 6.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 7.按数据码先排列的顾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8.信息量是对消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 9.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的信息量;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2M比特的信息量。等概率发送时,信源的熵有最大值。 10.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两个主要指标。两者相互矛盾而又相对统一,且可互换。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可用带宽衡量,可靠性可用输出信噪比衡量。 11.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频带利用率表示,可靠性用误码率、误信率表示。 12.信息速率是每秒发送的比特数;码元速率是每秒发送的码元个数。 13.码元速率在数值上小于等于信息速率。码元速率决定了发送信号所需的传输带宽。 第二章 14.确知信号按照其强度可以分为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功率信号按照其有无周期性划分,又可以分为周期性信号和非周期性信号。 15.能量信号的振幅和持续时间都是有限的,其能量有限,(在无限长的时间上)平均功率为零。功率信号的持续时间无限,故其能量为无穷大。 16.确知信号的性质可以从频域和时域两方面研究。 17.确知信号在频域中的性质有4种,即频谱、频谱密度、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18.周期性功率信号的波形可以用傅里叶级数表示,级数的各项构成信号的离散频谱,其单位是V。 19.能量信号的波形可以用傅里叶变换表示,波形变换得出的函数是信号的频谱密度,其单位是V/Hz 。 20.只要引入冲激函数,我们同样可以对于一个功率信号求出其频谱密度。 21.能量谱密度是能量信号的能量在频域中的分布,其单位是J/Hz。功率谱密度则是功率信号的功率在频域中的分布,其单位是W/Hz。 22.周期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是由离散谱线组成的,这些谱线就是信号在各次谐波上的功率分量|Cn|2,称为功率谱,其单位为w。但若用δ函数表示此谱线。则它可以写成功率谱密度|C(f)|2δ(f-nf0)的形式。 23.确知信号在时域中的特性主要有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天函数。 24.自相关函数反映一个信号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关联程度。 25.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O)等于信号的能量;而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O)等于信

(完整版)通信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具有( B )。 A.占用频带小B.抗干扰能力强C.传输容量大D.易于频分复用 2.以下属于模拟信号是( A )。 A.PAM信号B.PCM信号C.⊿M信号D.DPCM信号 3.以下信号属于模拟信号的是( B )。 A.PCM信号B.PAM信号C.⊿M信号D.DPCM信号 4.以下属于数字信号是( D )。 A.PAM信号B.PDM信号C.PPM信号D.PCM信号 5.对于M进制的离散消息源消息源,其平均信息量最大时的概率分布为( A )。 A.均匀分布B.正态分布C.瑞利分布D.指数分布 6.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频带传输方式的是(C )。 A.PAM传输方式B.PCM传输方式C.PSK传输方式D.⊿M传输方式 7.通信系统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以下属于基带传输方式的是( B )。 A.PSK传输方式B.PCM传输方式 C.QAM传输方式 D.SSB传输方式 8.按信号特征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以下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是( D )。 A.采用PAM方式的通信系统B.采用SSB方式的通信系统 C.采用VSB方式的通信系统D.采用PCM方式的通信系统 9.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速率属于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中的( A )。 A.有效性B.可靠性C.适应性D.标准性 10.以下属于码元速率单位的是( A )。 A.波特B.比特C.波特/s D.比特/s 11.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带宽属于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中的( B )。 A.可靠性B.有效性 C.适应性 D.标准性 1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原因是( C )。 A.幅频畸变B.相频畸变C.多径传播D.瑞利衰落 13.若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抗选择性衰落较差合并方式为(A )。 A.最佳选择方式B.最大功率合并方式C.最小色散合并方式D.最大信噪比合并方式14.以下属于恒参信道的是( D )。 A.微波对流层散射信道B.超短波电离层散射信道 C.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D.微波中继信道 15.改善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影响的措施是(C )。 A.采用分集技术B.提高信噪比C.采用均衡技术D.降低信息速率 16.随参信道所具有的特点是( D )。 A.多经传播、传输延时随时间变化、衰落 B.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多经传播、衰落 C.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传输延时随时间变化、衰落 D.传输损耗随时间变化、传输延时不随时间变化、多经传播 17.根据信道的传输参数的特性可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恒参信道的正确定义是(B )。A.信道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B.信道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缓慢变化 C.信道的参数随时间变化D.信道的参数随时间快速变化 18.以下信道属于随参信道的是( B )。 A.电缆信道B.短波信道C.光纤信道D.微波中继信道 19.调制信道的传输特性不好将对编码信道产生影响,其结果是对数字信号带来(B )。 A.噪声干扰B.码间干扰C.突发干扰D.噪声干扰和突发干扰

通信原理考研大纲

考试大纲 一、通信系统概论考试内容 1. 概念 通信的定义; 调制/解调; 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信息和信息量;信息速率; 传码率; 通信系统分类;通信方式; 误码率和误信率;信道;恒参信道;随参信道;多径传播,衰落; 信道容量;调制信道;编码信道;分集接收;加性噪声;狭义信道;广义信道; 2. 知识点 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缺点;信息的度量; 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信道的时延特性和群时延特性;信道容量计算; 恒参信道特性及对信号的影响;随参信道特性及对信号的影响; 信道数学模型;随参信道特性改善方法; 3. 案例 信息熵的计算;信息传输速率、码元传输速率、误码率和误信率的计算;

二、随机信号分析考试内容 1. 概念 随机变量; 随机过程; 平稳随机过程;功率谱密度;高斯过程;窄带过程;确知信号;随机信号;高斯白噪声;带限白噪声; 2. 知识点 平稳随机过程的性质;窄带随机过程;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确知信号、随机信号的性质;高斯过程的统计特性; 3. 案例 确定随相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确定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的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及功率

三、模拟调制系统考试内容 1. 概念 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基带信号;频带信号;频分复用;正弦调制;脉冲调制;幅度调制;角度调制;门限效应; 2. 知识点 振幅调制、双边带调制、单边带调制、调频等调制方式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结构;调制/解调原理; 残留边带调制信号产生条件;不同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调频信号带宽的计算; 模拟调制的分类; 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 3. 案例 画出幅度调制、调频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和频谱图; 计算各种调制信号带宽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教学文案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实验课程号: B453L07500 2.课程属性:(限选) 3.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4.学时学分:总学时36,实验学时10 5.实验应开学期:秋季 6.先修课程: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实课程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配套实验课,要求通过实验课的练习与实践使 学生加深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典型通信 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技术,以适应信息社会对移动通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 需求。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移动通信理论内容产生一个具体的感性认 识,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实验成绩评分办法: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的15%。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实验实验适用学 号名称类型要求专业时 1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2 扩频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3 抗衰落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4 GSM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5 CDMA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QPSK, OQPSK,MSK,GMSK调制原理及特性、解调原理及载波在相干及非相干时的解调特性。将它们的原理及特性进行对比,掌握它们的差别。掌握星座图的概念、星座图的产生原理及方法。 2.实验内容 1)观察I、Q两路基带信号的特征及与输入NRZ码的关系。 2)观察IQ调制解调过程中各信号变化。 3)观察解调载波相干时和非相干时各信号的区别。 4)观察各调制信号的区别。 5)观察QPSK、OQPSK、MSK、GMSK基带信号的星座图,并比较各星 座图的不同及他们的意义。 3.需用的仪器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主控&信号源模块、软件无线电调制模块10号模块、软件无线电解调模块11号模块),示波器。 4.实验步骤 1)准备:阅读实验教程,了解QPSK, OQPSK,MSK,GMSK的调制解调原 理; 2)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1)按实验要求完成所有连线,形成调制解调电路。 (2)QPSK调制。设置主控菜单,选择QPSK调制及解调;用示波器观测10号模块的TP8(NRZ-I)和TP9(NRZ-Q)测试点,观测基带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输出的两路波形,与输入信号对比;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 TH9(Q-Out),调节示波器为XY模式,观察QPSK星座图;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TP3(I),对比观测I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9(Q-Out)和TP4(Q),对比观测Q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模块的TP1,观测I路和Q路加载频后的叠加信号,即QPSK调制信号。

通信原理题库

1、模拟调制方式中,可靠性最好的是 ,有效性最好的 是 。 2、设0k 为传输常数,d t 为时间延迟,则理想恒参信道等效的线性网络传输特性 为()H ω= ,其幅频特性为()H ω= ,相频特性为 ()?ω= , 群延迟为()τω= 。 3、模拟信号采用13折线A 律进行编码,若模拟信号的一个抽样值为-1668△,则 对应的PCM 码组为 。 4、假设输入信道的AWGN 功率为N ,信道的带宽为B ,信号功率为S ,则连续 信道的容量公式为 。 5、窄带高斯噪声的随机包络服从 分布,相位服从 分布。 6、采用部分响应技术可以 ,并使冲激响应尾部震荡衰减加快,这 是由于 。对输入序列进行预编码是为了防止 。 7、TDM 与FDM 比较, 对信道的线性要求要更严格。 8、在一个码组内纠正t 个错误,同时检测e 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d min 应为 1、 传输和 传输是通信系统中信号传送的两种基本形 式。 4、误差函数的定义为()erf x = 。 6、对于常规调幅,已调信号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 倍,设常规调幅的调 幅指数为 AM β,则其调制效率AM η= ,其最大值等于 。 1、一个离散信号源每秒发出四种符号中的一个,各相互独立符号出现概率分别 为1/8、1/8、1/4、1/2,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 ,平均信息速率 为 。 2、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窄带高斯噪声,其包络服从 分布,相 位服从 分布。 4、AM 系统在 情况下会出现门限效应。

5、在简单增量调制系统中,系统的最大跟踪斜率为。 6、在PCM30/32路系统中,其信息传输速率为。 7、衡量均衡效果的两个准则是和。 8、已知8进制数字信号的码元速率为为1200B,对它进行ASK,则8ASK信号的频带利用率为。 9、在PCM中,与自然二进制码相比,选用折叠二进制码的主要优点是。 11、在VSB调制系统中,为了不失真的恢复信号,其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ω)应满足。 12、设信息速率为2Mb/s,则2PSK信号带宽为。 3、某二进制信源,各符号独立出现。若“1”符号出现的概率为3/4,则“0”符号出现的信息量为。 4、若信道传输带宽为10kHZ,信噪比为30dB,该信道最高信息传输速率理论值为 。 5、对模拟AM信号,无门限效应的解调方法为。 6、当二进制信源的每个符号出现概率时,该信源的熵最大。 7、采用时域均衡的目的是。 8、设输入信号的抽样值为+135△,则13折线A律PCM编码为。 9、设基带信号是最高频率为3.4kHZ的语音信号,则DSB信号带宽 为,SSB信号带宽为。 10、对某模拟信号进行线性PCM编码,设抽样频率为8kHZ,编码位数为7位,则此PCM信号的信息速率为,当抽样频率不变而编码位数由7增大到12时,量化信噪比提高dB。 11、设信息速率为2.048Mb/s,则2DPSK信号带宽为,QPSK信号的带宽为 。 3、码元速率相同且各符号等概出现时,8进制的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的 倍。 1、一个8进制数字传输系统,若码元速率为2400Baud,则该系统的最大可能信

通信原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第五章测试 一 单选题(5*3) 1、A 律13折中, 逐次比较编码后的结果送到译码器解码,解码后的结果和编码后的结果(经过7/11变换)比较,下列关系哪个是对的: 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 d 、以上都不对 (d) 2、一个频带限制在0到f x 以内的低通信号x(t),用f s 速率进行理想抽样,若要不失真的恢复x(t),要求f s 与f x 关系满足: a 、 b 、 c 、 d 、 (a) 3 、对于ΔM 编码过程,过载量化噪声通常发生在: a 、信号幅值较大时 b 、信号频率较大时 c 、噪声较大时 d 、信号斜率较大时 (d ) 4 、以奈奎斯特速率进行抽样得到的以下抽样信号,仅用理想低通滤波器不可能将原始信号恢复出来的是。 a 、自然抽样 b 、曲顶抽样 c 、理想抽样 d 、平顶抽样 (d ) 5、PCM 均匀量化信噪比随着________增大而增大。 a 、量化级数 b 、量化台阶 c 、噪声功率 d 、采样频率 (a ) 二 计算题:(85分) 1、对输入的正弦信号分别进行PCM 和ΔM 编码,要求在PCM 中进行均匀量化,量化级为Q ,在ΔM 中量化台阶σ和抽样频率fs 的选择保证不过载:(20分) (1)分别求出PCM 和ΔM 的最小实际比特率; (2)若两者的比特率相同,确定量化台阶σ的取值。 (1)PCM 最小比特速率为(4分) 在ΔM 中不过载要求:也就是 ΔM 中,每采样一次对应一个bit( 1 或 0) ,因此ΔM 输出比特率等于采样速率 故ΔM 最小比特速率为: (2)根据题意可知 可得: 2、设简单增量调制系统的量化台阶σ=50mV ,抽样频率为32kHz ,求当输入信号为800 Hz 正弦波时,信号振幅动态范围。(10分) Q f Q f R m s B 222log log ?=?=()s f dt t dx σ≤max σωσωm m s s m m A f f A ≥≤σωm m B A R =Q f m 22log ?σωm m A =Q A Q f A m m m m 222log log πωσ==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iber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学时:51 学分:3 开课学期:第7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通过讲授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特点,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光源(光发射机)、光纤(光缆)和光检测器(光接收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光纤通信的未来与发展,为今后的工程应用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通过课堂认真听讲和实验课,以及课下自学,基本掌握光纤通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概况,熟悉光纤通信在电信、通信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光通信发展史及其优点(1学时) 第二章光纤的传输特性(2学时) 第三章影响光纤传输特性的一些物理因素(5学时) 第四章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中的光无源器件(9学时) 第五章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光有源器件(3学时) 第六章光纤通信技术中使用的光放大器(4学时) 第七章光纤传输系统(4学时) 第八章光纤网络介绍(6学时) 第九章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17课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光电信息技术物理基础、电光信息转换、光电信息转换,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光电新产品开发举例。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光电信息技术物理基础。

五、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51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实践教学17学时。(教学时数具体见附表1和实践教学具体安排见附表2) 六、教学方式 理论授课以多媒体和模型教学为主,必要时开展演示性实验。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本课程必要的先修课程 《光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课程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 《激光技术》和《光纤通信原理实验》以及就业实习。 八、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 具体有三种。根据大多数学生学习情况和学生兴趣而定其中一种。第一种是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对于理论和常识部分采用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作业成绩及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5%;第二种是采用课程设计(含市场调查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5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作业成绩及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5%。第三种是采用课程论文(含市场调查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5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作业成绩及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5%。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主教材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吴德明编著,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年9月 2.参考书 (1)《光纤通信原理与仿真》,郭建强、高晓蓉、王泽勇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3年5月 (2)《光通信原理与技术》,朱勇、王江平、卢麟,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8月

通信原理复习资料(1)

第一章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取值个数是否连续变化。 2、信息源 →发送设备→信 道→接收设备→受信者 (发送端) ↑ (接收端) 噪声源 图1-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3、模拟信息源→调制器→信 道→解调器→受信者 ↑ 噪声源 图1-4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4、信息源→信源编码→加密→信道编码→数字解调→信道→数字解调→信道译码→解密→信源译码→受信者 ↑ 噪声源 图1-5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①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递方向与时间关系来分) 单工:广播、遥测、遥控、无线寻呼。 5、通信方式 半双工:同一载频的普通对讲机(BB 机),问询和检索。 (P 8-9) 全双工:电话,计算机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 ②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在数据通信中,按数据代码排列方式不同来分) 6、信息量和平均信息量的公式(P10-11)(例题参见习题1-1和1-2) 信息量:①一般式 I=L a ) (1 x P = - Log a P(x) ②常用式 I=Log 2 ) (1 x P = - Log 2 P(x) 传送等概率的二进制波形之一的信息量为1b ,传送等概率的四进制波形之一的信息量2b ,此时,一个四进制波形需要用两个二进制脉冲表示,同理,传送等概率的八进制波形之一的信息量3b ,这时至少需要三个二进制脉冲。 综上,传送M 进制波形之一的信息量为:I=Log 2P 1= Log 2M /11 =Log 2M 若M 是2的整幂次,比如M=2k (k=1,2,3222) 则: I= - Log 22k =k 也就是说,传送每一个M (2k M )进制波形的信息量就等于用二进制脉冲表示该波 形所需的脉冲数目k.

数字通信原理题库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数字通信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讲话的语声信号为( A)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2.脉冲编码调制信号为(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调相信号 D.调频信号 3.均匀量化的特点是( A ) A.量化间隔不随信号幅度大小而改变 B.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小 C.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大 D.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 4.A律13折线压缩特性中的第7段线的斜率是( A ) A.0.5 B.1 C.4 D.16 5.PCM30/32系统中对每路信号的抽样帧频率是( ) A.8kHz B.16kHz C.64kHz D.2048kHz 6.STM—16的一帧的字节数为( D ) A.9×270×l B.9×270×4 C.9×261×16 D.9×270×16 7.PCM30/32系统复帧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 8.异步复接在复接过程中需要进行( D ) A.码速调整和码速恢复 B.码速恢复 C.编码方式变换 D.码速调整 【同步复接---码速变换;异步复接—码速调整】 9.PCM30/32系统发送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500sμ D.1ms 10.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 D ) 【P183. CMI码也含有直流分量】 A.双极性归零码 B.HDB3码 C.AMI码 D.单极性归零码 11.PCM30/32系统发送复帧同步码的周期是( ) A.125sμ B.250sμ C.1ms D.2ms 12.对SDH网络同步而言,在SDH网络范围内正常的工作方式是( ) A.伪同步方式 B.准同步方式 C.同步方式 D.异步方式 13.样值为513?,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 D ) P36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相关专业 学时数:84 学分数: 4.5 执笔者:刘维周编写日期:2009 年9 月30 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通信原理(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是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适合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开设。本课程的任务旨在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原理及各种通信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验环节掌握好本课程内容是学好后续各门专业课的前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1 章绪论 信息及其度量。通信方式,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及其主要性能指标。 第2 章随机信号分析 随机过程的一般表述。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相关函数及功率谱密度。高斯过程。窄带过程。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第3 章信道与噪声 信道定义及其数学模型。恒参、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分集接收。信道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的概念。 第4 章模拟调制系统 幅度(AM、DSC、SSB、VSB )、角度(FM、PM)调制的原理及其抗噪声性能。频分复用、复合调制、多级调制的基本概念。 第5 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码型及其频谱特性。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部分响应系统。无码间干扰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及时域均衡的基本概念。 第6 章数字调制系统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原理及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二进制数调系统的性能比较。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改进的数字调制方式(MSK )。 第7 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抽样定理。脉冲振幅调制(PAM )。模拟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PCM)。增量调制(厶M )。PCM系统和△ M系统的性能比较。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 第8 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表述及最佳接收准则。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随机信号的最佳接收,起伏信号的最佳接收的基本概念。匹配滤波器。基带系统的最佳化。 第9 章差错控制编码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简单编码。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 第10 章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正交编码与码分复用。伪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的主要应用。 第11 章同步原理 载波同步的方法。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及误差分析。位同步的方法。位同步系统的性能及误差分析。群同步的方法。网同步的基本概念。 三、实验教学内容 1.HDB 3 编译码实验 2.移频键控(FSK)实验 3.移相键控(PSK)实验 4.抽样定理与脉冲调幅实验 5.? PCM 编译码实验 6. △ M 编译码实验 7.循环码(15,6)纠错编码实验 四、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