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歌声中回荡——从命歌曲的演变看中共成立90周年

历史在歌声中回荡——从命歌曲的演变看中共成立90周年
历史在歌声中回荡——从命歌曲的演变看中共成立90周年

高唱革命歌曲回顾光辉历程

--从革命歌曲的演变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多少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事件?谱写了多少荡气回肠、壮丽辉煌的红色经典?

有人说,一首歌可以反映一个时代,我认为一首歌同样能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那些红色经典在战争年代,犹如铜墙铁壁;当年的《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等革命战歌激发出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催使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在和平时期,势如移山填海,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经典歌曲促使全国人民凝聚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团结一心,奋发昂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今,新中国成立前的硝烟炮火已成历史,改革开放前的坎坷沉浮也早已离去,唯有当年那些红色经典歌曲令人无法忘怀,所以每当唱响红歌的时候,总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对革命的敬仰、对英雄的崇拜、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仿佛又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又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著名作家王蒙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革命战争中,歌曲属于革命者,属于人民。对立面的窘态之一是无歌可唱。自古中国政治斗争中失败者的遭遇就叫做…四面楚歌?。”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带领着中国人民一路高歌,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苦难走向希望。站在今年建党90周年这一特殊时间点上,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革命歌曲的发展演变这一角度来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重温革命岁月时期的红色经典。循着历史的轨迹分三个阶段来讲述。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革命歌曲结硕果:

红歌吹响了奋勇向前的号角,迸发出人们的革命激情,成为一种犀利的战斗力

“五四”以来的革命历史歌曲内容十分丰富。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反映那个时代主旋律的歌曲。从《北方吹来十月的风》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到国共合作北伐军战士高唱“打倒列强除军阀”威震大江南北;从井冈山的红军唱着“红米饭南瓜汤”坚持武装斗争,到一、二、四方面军高唱《会师歌》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九.一八”事变后《松花江上》的悲歌,到全民族抗战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从《到敌人后方去》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到游击队员高举“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从“又战斗又生产”的《南泥湾》到“我们的队伍向大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这些革命历史歌曲汇集在一起,就是一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它充分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奋发图强,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工农革命歌曲蓬勃发展。

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音乐也随之揭开了新的一页。首先表现在创作上,过去的学堂乐歌,主要是中小学生唱的歌曲,大多借用外国(主要是日本)歌曲的曲调,“五四”以后开始出现了自己创作的艺术歌曲,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反帝、反封建,提倡科学民主的新内容。“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工农运动的兴起,工农革命歌咏活动也逐步在各个地区得到发展。1921年“五一”劳动节的庆祝大会上,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师生唱了《五一纪念歌》,这首歌唱出了“世界大同,劳工神圣”,提出了“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消灭尽”的口号,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当时,长辛店工人还唱了《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苦苦求索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找到了强国之路,兴邦之策,中国革命此从此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境界。1922年,在安源工人运动中产生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工农联盟歌》等歌曲都在工人运动中起过作用的歌曲,它反映了时代生活中"最尖锐的矛盾,最本质的事

物"。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久,广东海陆丰地区的农民运动掀起了高潮。彭湃亲自编写了《五一劳动节》、《田仔骂田公》、《农会歌》等歌曲,教给农民们歌唱,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当时,海陆丰农民歌咏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还产生了《工农听说起》、《“七五”莫忘歌》等许多革命歌曲。

在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社会的矛盾集中在人民大众与北洋军阀统治集团身上,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一时期,《国民革命歌》《劳工歌》《工农兵联合起来》《农友歌》等,是家喻户晓而且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歌曲。1926年以后,随着北伐军的胜利挺进,工农革命歌曲的流传面进一步扩大,《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起来》等歌曲响遍大江南北。

如《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产生的工农革命歌曲大部分是采用民歌、学堂乐歌和外国革命歌曲的现成曲调填词而成。也有一部分是革命工作者的创作,如瞿秋白在1923年创作的《赤潮曲》,贺绿汀在1927年创作的《暴动歌》等。在当时的工农歌咏活动中,国际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以及《少年先锋队歌》等在工农群众中也很流传。1926年,中国青年社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革命歌曲集《革命歌声》,收入《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起来》、《农工歌》、《国际歌》、《少年先锋队歌》等15首歌曲。小结:表明当时人民的革命热情高涨,信心十足。五卅运动的爆发代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使革命形势发展到长江流域,并且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这些歌曲就反映了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工农运动高涨的历史。

2、革命根据地红歌嘹亮

八一南昌起义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为燎原之势。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军反围剿斗争与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太多太壮烈的革命历史为涌现出更雄壮更动人的红军歌曲奠定了艺术创作的雄厚生活基础。同时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和人民政权也更加认识到革命歌曲在教育鼓舞革命军民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十分重视根据地革命歌曲的创作与传唱工作。。江西成为既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又是红色歌谣的故乡。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由“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军政治部编制委员会负督促及调查之责”。决议还提出在红军俱乐部中开展音乐、演剧、打花鼓等文艺活动。由此,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根据地的革命歌曲的创作与传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

各革命根据地产生的红军歌曲和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3类:①反映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歌曲。这一类数量最多,其中很多是红军队列歌曲,如江西的《当兵就要当红军》、《少共国际师》、《上前线去》、《保卫根据地战斗曲》等,红军长征途中的《吃牛肉歌》、《战斗鼓动歌》、《会师歌》等,陕北的《打南沟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抗日战争期间,产生在东北抗日联军中的《第一路军军歌》、《露营之歌》等,也属这一类。②表现革命根据地军民关系的歌曲。如江西的《送郎当红军》、《炮火声来战号声》,福建的《韭菜开花》、《正月革命》等,四川的《我随红军闹革命》、《盼红军》等,湖北的《要当红军不怕杀》、《念红军》等,陕北的《哥哥扛钢枪》、《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等。

③歌颂工农政权和革命新生活的歌曲。如江西的《两条半枪闹革命》、《共产儿童团歌》等,广西的《有了红七军》,陕北的《刘志丹》、《天

心顺》等。由于当时在革命根据地还没有专业的音乐工作者,因此大部分歌曲仍为旧调填新词。采用的曲调,主要来自3方面:①采用各地民歌小调,如根据江西、福建的山歌、陕北的信天游等填词的《炮火声来战号声》、《风吹竹叶》、《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等。②采用学堂乐歌的曲调,如《粉碎敌人的乌龟壳》、《工农红军学校毕业歌》等。

③采用外国革命歌曲曲调,如根据苏联革命歌曲填词的《霹雳拍》、《进行曲》、《上前线去》;根据美国革命歌曲填词的《保卫根据地战斗曲》等。这些旧曲填上新词以后,在曲调上,节奏上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新的统一。)这些反映红军斗争生活的革命歌曲除了表现红军战士的斗志与风貌外,还反映根据地人民群众支持革命政权、热爱红军的革命情感。虽然这些歌曲多数还是采用旧有曲调、民歌填写新词的方式创作的,但其健康向上、乐观明快、豪迈有力的基调反映出革命根据地军民对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充满必胜信念,这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坚实基础。

如《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艳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工友们呀啊,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站在革命的前线,不怕牺牲冲向前,为的是政权呀啊,为的是政权呀啊,工农专政如今已实现,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今日里是我们,解放的一天。领导群众数千万,跳出地狱鬼门关,不再受摧残呀啊,不再受摧残呀啊,封建制度彻底要推翻,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工友们呀啊,封建制度,一定要推翻。完成民主革命,反动势力要肃清,团结向前进呀啊,团结向前进呀啊,政府就是我们的家庭,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工友们呀啊,把阶级消灭净,才能享太平。

《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歌曲充满胜利的豪迈之情,一经唱出即为广大人民所接受。这些歌曲从战争中孕育、产生、又服务于战争、鼓舞群众,团结群众,凝聚成一种精神力量,在战火中成为革命精神的号角和载体,掀起新的革命高潮。这些歌曲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在神州大地上被广为传唱。这些革命歌曲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

3、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民族独立的呼声,革命歌曲的高潮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紧接着1932年发生了“一二八”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黄自和其他一些爱国主义音乐家,创作了《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抗日歌曲,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反日情绪。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实现其侵占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人民团结抗日、救亡图存的群众运动汹涌澎湃,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和其他一些进步电影歌曲,有力地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热情。继之而起的《救亡进行曲》(周钢鸣、孙慎)、《救国军歌》(塞克、冼星海)、《松花江上》(张寒晖)、《五月的鲜花》(光未然、阎述诗)等优秀歌曲不断涌现。这些救亡歌曲把群众抗日歌咏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救亡歌咏活动已经不只是群众救亡热情的自发反映,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全国救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松花江上》:唱尽东北血泪史

《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丢弃了东北,广大东北军将士盼望早日打回东北去,赶走日寇,重返故乡.歌曲开始,用反复咏唱的方式,叙述了东北家乡的富饶美丽,然后旋律加强了歌曲悲伤的情绪,表现出流亡者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悲痛心情;结尾运用"爹娘啊……"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激励人们起来战斗,抗日救

国,收复家乡.整个作品以饱含热泪的如泣如诉的音调,愤恨哀伤的情绪,揭示出当时遭日本侵略者蹂躏而背井离乡的东北同胞的悲惨生活,倾诉着他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同时也唱出了全中国人民抗日的心声.周恩来曾指出:"成千成万的青年人无家可归,无学可求,尤其是东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一再地尝受人世间的惨痛.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周恩来选集》上卷。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

“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激起了中国全民抗战的热潮,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日益蓬勃发展,形成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抗战歌声”的新局面,《大刀进行曲》(麦新)、《游击队歌》(贺绿汀)、《在太行山上》(冼星海)、《军民合作》(舒模)、《到敌人后方去》《南泥湾》、《歌唱八百壮士》(桂涛声、夏之秋)及许多抗战歌曲喷涌而出,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生动有力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坚强意志,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过无数战乱的锻炼而成长起来的坚强博大的民族精神,以及各族人民长期凝聚起来的为美好未来而斗争的巨大力量。

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军队面对面的较量,在战争中,面对优势敌人,中国军队顽强作战,表现了不惧强敌,奋勇抵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个时期的革命歌曲再现了当时的战斗景象,展现了中国军队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由麦新作词作曲的《大刀进行曲》是一首豪壮,激昂的战歌,歌曲旋律鲜明,性格突出,感情强烈,在节奏和音调上着重强调了"大刀向"和"砍去"两处,集中体现了中国军人同仇敌忾的抗激情,而"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和结尾处的喊"杀"声,与军人从心底爆发出的战斗力汇成一体,则形成了有力的呐喊,威震敌胆!歌曲像号角一样唤起亿万人

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表现了千军万马奔赴疆场,前方后方一齐抗日的英雄气概。

《大刀进行曲》:最解恨的抗战歌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最后一个“杀!”字,充分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刻骨的仇恨。

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口,宋远哲率领29军奋起抵抗。由于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29军成立了“大刀队”。在与敌短兵作战中,“大刀队”重创日军,名声大振。“七七”事变爆发,守卫卢沟桥的29军又以大刀显神威。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麦新被“大刀队”所深深震撼,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谱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

《义勇军进行曲》:歌声响彻共和国

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故事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表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抗日的不屈精神。

田汉在被捕前,将歌词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后由夏衍交给聂耳,聂耳很快将歌曲谱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歌名发表在《中华日报》上。随着《风云儿女》的上映,这首震撼人心的战歌迅速传唱全国。后来,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并录制了唱片,更使这首战歌载誉全球。《义勇军进行曲》即是这样一首战斗性的革命歌曲,表达了中华民族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抗战的思想感情.歌曲运用1,3,5这一号角式的音调贯穿始终以及进行曲体裁,使得音乐情绪格外昂扬与振奋.而大调式的运用,则使音乐显得无比的坚定,成为一支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铿锵有力的战歌.歌词第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歌曲最重要的警句,是全曲的最高音,最强音,并由此引出豪放

有力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这种号角式的音调,像冲锋号似地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进行斗争.由于词曲所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深沉的历史感和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给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自己祖国的热爱,可以引发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共鸣,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这首歌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其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诗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途中亲历了黄河的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深沉的船夫号子。1939年春天回到延安后,他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同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灵感,写就了这部千古绝响——《黄河大合唱》。

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八路军进行曲》:军歌嘹亮六十载

1941年5月的延安,人们被旋律铿锵而优美的《八路军进行曲》所激动。《八路军进行曲》由音乐家郑律成谱曲、公木作词。解放战争时期被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以它气势雄伟豪迈,展现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威武雄风。

《游击队之歌》:游击健儿逞英豪.而由贺绿汀作词作曲的《游击队歌》,则生动反映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敌后游击战的战斗场景.歌曲

段,由弱起的军鼓式的节奏与大调的号角式明亮的曲调巧妙结合,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游击队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形象.歌曲段,配合整齐平直的旋律,展示的是游击队战士坚定,豪迈的气质.全曲贯穿富有弹性和活力的小军鼓节奏型,通过活泼而雄壮的曲调,生动而准确的音乐语言,概括地反映了抗烽火中八路军将士的战斗生活和精神面貌。

1937年,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就在老乡土炕上的油灯下,他写出了《游击队之歌》。这首歌在临汾刘庄八路军总部首演时,只有口哨充当伴奏,但仍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游击队之歌》是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旋律轻快,易于传唱。1938年,这首歌在山西洪洞县八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上演唱,受到了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的一致赞扬,从此在全国军民中得到广泛的流传。

《歌唱二小放牛郎》:一个动人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旋律悠扬的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1942年,年仅13岁的王二小在反“扫荡”中,故意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被敌人枪杀。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故事深深感动,根据报道,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和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流传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奋战的号角。在北平、重庆等地的学生中流传开来,他们在国统区游行示威时,挽起臂膀,高唱这首歌,勇往直前。歌曲表现出中国人民团结战斗的精神.歌词"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似铁,这力量似钢",表达出中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组成强有力的

集体,才能最终打败敌人的共同心声.这首歌曲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广为流传,起到了团结群众,鼓舞斗志的作用。

《团结就是力量》流传到今天,已经60多年,现在不论在城市、农村,男女老少仍然喜欢唱它,成为久唱不衰的“流行曲”。

《延安颂》:延安精神的象征

《延安颂》在抗战时期曾经响彻延安,传遍各抗日根据地,并传到国统区和海外,一直传唱至今。

歌曲由郑律成作词,莫耶作曲。1938年,一个夏日的傍晚,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郑律成在延安城北门外的山坡上,眺望着英姿勃勃的抗大队伍,激发起创作灵感。他打算谱一首曲子,并鼓动文学系的莫耶写出了《歌颂延安》。后来这首歌被更名为《延安颂》,当时许多国统区的青年正是唱着这支歌,奔向延安,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延安颂》由此成为延安精神的象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人民的心声

这首歌由曹火星作词并谱曲,创作于1943年9月。

1942年,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狂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延安的《解放日报》针锋相对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题发表社论,予以驳斥,指出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在平西根据地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50年,毛主席建议在“中国”前加了一个“新”字,歌词“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也改为“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充满了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表现了广大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英勇斗争精神。反映了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七七”卢沟桥事变吹响了全国抗战的号角,面对着用飞机大炮武装起来的日本侵略者,英勇的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浴血苦战。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军作为主要作战对象,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后来对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使中国人民最终赢得战争的彻底胜利。

群众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写下了中国现代音乐发展史上的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的伟大,不仅在于创作了一大批带有强烈时代特征和艺术品位的作品,不仅在于它直接鼓舞了千千万万的抗日将士驰骋沙场,还在于它创立了一个重要的创作传统,就是要让音乐真实地反映大众情感,反映伟大深刻的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精神,就是要让音乐在吸收借鉴外来表现手法手段的同时,坚持挖掘利用民族民间资源,坚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4、解放战争的推进与胜利歌曲的传扬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由于国民党坚持内战政策,国内的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了解放战争。由此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音乐文化分别在国统区和解放区两个方向上分道扬镳。在国统区,音乐的发展在日益腐败的国民党统治下没有太大的生气,在解放区,大批文艺工作者则遵循着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走向民间,为群众服务,为解放战争服务。胜利的歌曲从西北高原唱到山东大地,从东北平原唱到大西南崇山峻岭。其间,一支支伴随着解放军铁流的战斗、胜利之歌到处传扬。

歌剧《白毛女》《兄妹开荒》,歌曲《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八路军军歌》《咱们工人有力量》《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等作品可以作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都反映和体现了民族气质与时代精神。它是昂扬、明朗、积极

向上的时代歌曲,充分体现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革命意识,鼓舞着人民投身革命的激情;

如《解放区的天》: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解放区的天》等歌曲是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迸发,在高唱时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获得“解放”的无比喜悦。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医治战争创伤,建设国家,改善生活条件。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但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反动方针,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经过全面和充分的准备,发动了全面内战。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自卫战争,进而发展为全国解放战争。这场解放战争,经历准备、战略防御、进攻、决战、追击五个阶段。战略决战后,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蒋介石政权拒绝签署和平协定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和上海。

小结:这一时期歌曲的特征在于其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表达了特定时代人们对自由幸福的新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战斗性,表达了人民对反动派的仇恨和对解放的渴望;鼓舞激励人民前赴后继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热潮中,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战鼓和号角的作用。它艺术地再现了解放战争的光辉历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红歌唱响了热爱祖国的旋律,激发出人们的工作热情,成为一种现实的凝聚力

1.对新中国发自内心的由衷歌颂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被推倒了,往日一切封建的精神桎梏被打碎,一个新生的人民

政权正如喷薄欲出的朝阳冉冉上升。56个民族在五星红旗下形成了空前团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与之呼应的是一批又一批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社会主义的革命歌曲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响彻神州大地。

一支支歌唱社会主义祖国的歌曲激昂有力,引人奋进。《歌唱祖国》(王莘词曲)、《歌唱二郎山》(洛水词曲)、《我骑着马儿过草原》(马寒冰词,李巨川曲)是广为流传的奋进之歌。

一支支歌唱党和领袖、歌唱社会主义的歌曲动人心弦。《唱支山歌给党听》(蕉萍词,践耳曲)、《我爱北京天安门》(金果临词,金月苓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周郁辉词,寄明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劫夫词曲)、《人民军队忠于党》(张永枚词,肖民曲)等等歌曲深沉地抒发了人民大众对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爱之情。

一支支歌唱民族团结、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毛主席派人来》(阎树田词,科会曲)、《阿瓦人民唱新歌》(杨正红词曲)、《翻身农奴把歌唱》(李堃词,阎飞曲)深情地抒发了各族人民对于党、领袖和社会主义的热爱。

刚刚诞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既亟待摆脱经济上的贫穷,又要抵御帝国主义及其仆从的进犯。一批表现抗美援朝和建设强大国防题材的“兵歌”因而诞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麻扶摇词,周巍峙曲)、《英雄赞歌》(公木词,刘炽曲)、《我是一个兵》(陆原词)等歌曲则是广泛流传的“兵歌”。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需要,回忆革命历史,从革命历史中吸取力量成为这一时期革命歌曲创作的重要主题。《娘子军连歌》(梁信词,黄准曲)、《洪湖水浪打浪》(张敬安,欧阳谦等词曲)、《珊瑚颂》(单文词,胡士平、王锡仁曲)、《送别》(郑洪词,巩志伟曲)、《红梅赞》(阎肃词,羊鸣、姜春阳、金砂曲)、《绣红旗》(同上)、《长征组歌》(肖华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曲)、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新

创革命历史歌曲,其中绝大部分是革命历史题材歌剧、影片的插曲,借助影剧作品的影响而广为流传。(而60年代一批作曲家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作品更是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七律·长征》(彦克、吕远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沈亚威曲)等佳作气势磅礴,长唱不衰。)

2、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被错误判断为阶级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我国的音乐创作陷入了一个极度失衡的发展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复存在,文艺作品往往带有深刻的阶级、时代、政治烙印。这一时期前5年,《毛主席的著作像太阳》《大海航行靠舵手》《社员都是向阳花》《革命熔炉火最红》《毛主席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等“文革”歌曲,至今还能唤起经历过那一时代的人们留在心底最深处的记忆。

文革后5年(1971年到1976年)。这个阶段,由于刘邓司令部已被摧毁,由于副统帅的折戟沉沙,在老人家的默许和周总理的努力下,文艺界开始逐渐复苏。首先是解放了一批“革命历史歌曲”,当然,词已经被改了,名曰“集体重新填词”,如《毕业歌》、《大刀进行曲》等等。尽管改了歌词,但这些“革命历史歌曲”的重新出现,标志着对文革初期那种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抵制。其次,歌曲的内容有所扩展,大量地出现了歌唱“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歌曲,这显然是与当时急于恢复国民经济不无关系。第三,出现了大量的独唱歌曲。第一阶段的歌曲,齐唱歌曲独占螯头,除了张振富耿莲凤的二重唱以外,很难听到独唱的歌曲。而七十年代则是独唱歌曲的天下,一批著名的歌唱家如李双江、马国光、董振厚、罗天婵等也脱颖而出。第四,歌曲的艺术风格开始多样化,特别的是抒情风格的歌曲受到群众的喜爱。如《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创业》中的《满怀深情望北京》等。这个时期的齐唱歌曲,比较著名的大概是上

海写作班子于1974年推出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还继续保持了文革初期的革命精神,歌曲在当时大唱特唱,体现了一种狂热的革命斗争精神,那时候对文化大革命的怀疑和否定的思潮,已经有些难以对付,如果再不使劲唱,恐怕就真的要不好啦。

这段时期文艺作品的最高成就当属用新的创作方式创作的“样板戏”无疑,至今仍是新中国文艺的顶峰。5个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海港》、《杜鹃山》,2个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一个交响乐《沙家浜》。过去太激进了,有时激进的不近人情。现在太浪漫了,有时浪漫的有些庸俗。“文革”作为政治事件被否定了,那些歌曲和音乐,还有那些现代京剧都是这段岁月的文化遗产,也是值得好好珍惜的。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红歌弘扬了励志向上的正气,抒发出人们的时代真情,成为一种艺术的感染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胜利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曾经被禁锢的思想和压抑的情感开始得到释放,人们渴望改变枯燥说教的文化娱乐生活,盼望多题材、多色彩、多风格、多品种的优秀歌曲源源问世,在这种氛围下,形成了我国歌曲创作春色诱人、风光万千的局面。这一时期的时代赞歌,与以往相比,在保持革命热情的同时,更注重情真意切,更为动人心弦。不断强化着对情感世界的关注与对人性的切入,具有开掘的深度与品格的提升。这种求真、求美以至求高、求雅的艺术价值取向,是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的必然结果,也预示着红歌正走向艺术上的更加成熟与完美。

上世纪80年代,红歌呈现春暖花开的发展态势。从1979年由以《祝酒歌》为代表的15首获奖歌曲开始,到1980年以《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再见吧妈妈》为代表的24首"优秀群众歌曲评奖",再

到1984年以《十五的月亮》、《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为代表的30首"当代青年喜爱的歌"获奖歌曲,均为当代歌曲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后,"西北风"歌潮漫卷神州,涌现出《一无所有》、《信天游》、《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热恋的故乡》、《心愿》、《黄土高坡》、《黄河源头》等一大批将西北地区极富阳刚之气、民族韵致与通俗风格融为一体的歌曲作品,以集束式的方式推向社会。连这一时期的电视剧、电影歌曲如《少年壮志不言愁》、《心中的太阳》等,亦均是一批以西北、而尤其是陕北民歌为音乐主要动机的、在社会上一唱即响的歌曲。随之,《长江之歌》、《难忘今宵》、《让世界充满爱》、《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当兵的历史》、《血染的风采》、《军营男子汉》、《爱的奉献》、《说句心里话》、《故乡是北京》、《好大一棵树》、《丹顶鹤的故事》、《弯弯的月亮》等一系列影响颇大的作品,构成了一条星汉灿烂、光耀天下的歌曲艺术长廊。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红歌事业更是百花盛开欣欣向荣。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亿万人民高举邓小平的伟大旗帜,深情地歌唱《春天的故事》(蒋开儒、叶旭全词,王佑贵曲),义无反顾地“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在喜迎党的十五大召开之际,亿万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激奋地高唱《走进新时代》,一往情深地表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这一阶段尤为抢眼的是流行歌曲、新民歌的异军突起,比如《同一首歌》、《爱我中华》、《前门情思--大碗茶》、《山不转水转》、《相亲相爱》、《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祝你平安》、《歌声与微笑》、《当兵的人》、《父老乡亲》、《青藏高原》、《阿姐鼓》、《你是这样的人》、《红旗飘飘》、《从头再来》《为了谁》、《懂你》、《好日子》等等。更为可喜的是,继80年代涌现出的《我们美

丽的祖国》、《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嘀哩,嘀哩》等之后,又产生了诸如《采蘑菇的小姑娘》、《采一束鲜花》、《妈妈格桑拉》、《数鸭子》等一批优秀少年儿童歌曲。多元化的创作思路、多色彩的艺术探究、多角度地触及生活与多类型地抒写人生,是这一时期歌曲作品的特征。

迈进21世纪的门槛,红歌适应受众的审美需求,尽可能抢占主流媒体的传播平台,在文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努力实现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提升。这一时期如《母亲》、《超越梦想》、《祖国不会忘记》、《国家》、《天路》、《父亲》、《北京欢迎你》等歌曲感动世人,而且改编和翻唱经典老歌,成为一种时尚,"中国女性摇滚第一人"斯琴格日乐翻唱了许多民歌,如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新疆民歌"我们新疆好地方",云南民歌"蝴蝶泉边",蒙古民歌"敖包相会","蓝瓦顶的寺庙",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俄罗斯民歌"小路""喀秋莎"等。索朗旺姆演唱的《再唱山歌给党听》、宋祖英演唱的《又唱浏阳河》,李谷一与周笔畅合唱《浏阳河2008》使新民歌成为时尚流行的红歌经典。流行歌坛新秀胡彦斌精心挑选了《北京的金山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等唱了数十载、唱遍大江南北的红歌,重新编曲演唱,推出了名为《红歌》的专辑,以"新瓶装好酒"的形式再次高唱那些曾动人心魄的旋律。

与此同时,红歌得到了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强势传播。

2006年江西卫视推出的《中国红歌会》。从南昌唱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唱到全国,从江西电视台演播室唱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再从中国唱到美国旧金山。《中央电视台》(包括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品牌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级权威报刊媒体都分别给予“中国红歌会”进行过报道,甚至专门开专题报道。

为什么会如此?正是因为中国红歌会和其他选秀节目在意义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红歌会之所以“红”,因为它唱的是红歌,唱的是精神,唱的是时代的主旋律!

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文明办、中宣部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并推荐了100首爱国主义红色歌曲。举国上下掀起了大唱爱国主义红色歌曲的热潮,无论是战争年代的战歌,还是建国以后的“红歌”,听起来都令人心潮澎湃,回味无穷。还有这里的反映新时代主旋律歌曲,特别是直接反映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歌曲也相当不错。只是相比之下,这方面的歌曲感觉似乎薄了一些,主旋律歌曲的影响力确减小了,与当今火红的年代,沸腾的生活显得不太相称。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流行音乐的冲击使民族音乐所占的市场占有率大大缩小。新出来的歌手千人一音,声音缺乏个性,唱歌的时候缺乏情感,演唱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有些歌曲过于艺术化,像《亲吻祖国》《红旗颂》等歌曲由于难度颇大仅能在艺术圈里传播或者在歌唱比赛上演唱。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以权谋私,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把中央的好政策当成耳边风,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使老百姓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因此也没有心去传唱主旋律歌曲。也使某些歌曲成了“七一”等晚会的特定歌曲。

一首主旋律歌曲的传唱,除了本身要具有其本身的政治性,艺术性外,还要具有流行性,通俗性,多样性。歌曲难度不是太高,高则会影响其流传。我们的地方政府要切实行动起来,真正落实中央政策,让老百姓体会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只有这样主旋律歌曲才会引起老百姓的共鸣,他们才会去传唱这些歌曲。

一首好的歌曲往往可以影响一代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大唱爱国主义红色歌曲活动的展开,接着便是盛产、盛行新时代主弦律“红歌”的灿烂春天,时代呼唤新时代“红歌”,人民期待新时代“红歌”,希望我们的作曲家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主旋律作品;歌手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以充分表现作品的内容与风格,使中国的文艺舞台更加绚丽多彩,使主旋律音乐既具有政治特色,又具有时代感与流行性,使主旋律歌曲尽快成为时代的主流。

伟大的事业铸造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从《国际歌》到《过雪山草地》,从《绣金匾》到《春天的故事》,从抗震救灾的《生死不离》到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不断涌现的具有革命性、战斗性、群众性的红歌,像雄伟的画卷,像壮丽的史诗,艺术地记录和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征程。今天,我们重温和传唱经典红歌,其实是一种追忆、一种传承、一种昭示,而感受和感悟红歌的过程,就是向思想深处不断开掘、理性之光不断升华、感情之火不断燃烧的过程,我们的灵魂因此更加净化,我们的精神因此愈发振奋。

总结:中国近现代不同阶段的每一首歌,每一段旋律都浓缩了党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时代强音,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民族的斗志、民族的情感、民族的精神。这些歌曲已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让我们从特定的角度了解了不同阶段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在思想文化及革命传统教育中体验了真、善、美。让我们在这些歌曲中体会历史与现实产生的共鸣,从而形成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吧。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论文提纲: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背景 1、历史背景; 2、现实背景及其诞生。 二、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1、管理权限过于集中; 2、管理方式陈旧单一; 3、管理制度很不健全; 4、缺乏监督机制。 三、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1、决策过程; 2、制度特色; 3、实践意义。 四、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 1、发展的现实背景; 2、公共管理和服务选择; 3、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内容提要: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 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为了改革 这样一个局面,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务条 例》出台,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建立中国公 务员制度的举措其最具突破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经过竞争 性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了人才能够脱颖 而出创造了制度条件。本文依据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存在 的问题,分析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的特征,联系公务员制度 在工作中的实际意义,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发 展的方向及目标。 关键字: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特征改革发展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确立公务员制度的根本动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确立公务员制度的直接原因,对外开放为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公务员制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要受到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内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因此,首先要弄清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运行的环境,才能不断调适公务员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既是现实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促进公务员制度不断改革的动力。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背景 1、历史背景分析。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借鉴了前苏联的一些人事管理经验。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对各类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建设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群体优势,从组织上确保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任务的完成,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实施。解放初期以至后来一段时期内,这种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公社内部人们依靠共同的劳动来获取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并且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实行分配。当时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没有对外贸易。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一步一步地改变了上述状况。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在氏族公社的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这还只是偶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直接引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税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 从总体上来说,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来看,奴隶是当时欧洲国家对外交换的一种主要商品。希腊的雅典就是那时贩卖奴隶的一个中心。此外,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消费品,如宝石、香料、各种织物和装饰品等,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虽然有限,但对手工业的发展促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国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到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了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比奴隶社会有明显的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开始出现国际贸易中心。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公元11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来看,在封建时代仍主要是奢侈消费品,例如东方国家的丝绸、珠宝、香料,西方国际的呢绒、酒等。手工业品比重由明显的上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由较大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了。不过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还相当小。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出现新的变化,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充,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观。 一、发展理论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振兴经济的要求,发达国家战后恢复的努力,把全世界带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展潮流之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吸引了大批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事发展问题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战略学、发展伦理学等相继问世。这些不同的学科,虽然其研究方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焦点却是一致的,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问题上。由此,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理论中是影响力最大的学科之一,对于早期发展观的形成和一些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源和障碍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何种制度、战略和政策,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发展。 二、发展观的演进 (一)经济增长论

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发展理论形成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早期发展观形成的时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许多欠发达国家来说,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当时的发展经济学家也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因此,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发展的实践就是追求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经济增长就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便由此形成。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可见,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现代的理论认为,发展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是: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发展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发展强调经济、政治、社会的“质”的提高。增长注重“有多少”,发展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发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提高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没有“量”的增加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来说,增长是最基本的,没有经济的增长,就谈不上发展,但是过分强调增长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反过来会阻碍发展。 (二)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 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小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

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2、发现 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容。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a 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如字形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 论文题目: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学院理学院 专业物理

学号 姓名+++ 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关系 摘要:自然观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的哲学概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自然观的变化不断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自然观的形成。本文从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科技发展史出发,比较两者的异同,说明两个文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自然观和科学技术间的关系,论证人类认识对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文章最后指明认识到科技发展与自然观演变的辩证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字自然观科学技术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辩证关系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的自然观也不同。其中,科技对自然观的演变起着重要的导向功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经历了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下面通过分析中国和西方的自然观及科技发展史来探讨其辩证关系。 一、中国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史 1、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蒙昧之初,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都是从很直观的自然现象出发,在中国人看来,天地万物是由五行组成的,五行按一定顺序,相生相克。五行学说解

释了宇宙的结构,但是没有解释宇宙的起源。阴阳学说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学家认为是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世间万物。这种观点带有浓郁的思辨性质,讨论的是世界的本源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辨解说,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的是辨证统一。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由起初的认为天定胜人,对自然界的恐惧和绝对服从,到后来尊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产生的儒家、道家等学派,与其说是结果还不如说是原因。然而这种思维也潜移默化中限定了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长于整体性思维、重直觉和顿悟, 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类比, 然后用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进行归纳、总结, 说理往往带有玄虚、混沌色彩, 缺少严密推理的逻辑过程, 有时甚至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对事物发展的深层原因追究甚少。因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一体、万物有情的自然观, 不但化解了人与自然的争斗, 也阻碍了传统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使我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科学技术一直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 2、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整体上有三个阶段:初期为春秋战国到南北朝;全盛时期从隋唐到两宋;到元明清时开始衰落。其中,天文学从商代就开始有记载,数学中计算工具的发明,医学体现在大量的医药著作,四大发明,水利水系,都代表了各个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正如李约瑟所言: 在公元3 世纪和13 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00 年到公元前200 年前后的五个世纪。周王朝的衰落,导致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的崩溃。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改革内政,有力地推动了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军事家、纵横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思想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春秋时期的各大学术流派大都拒绝拜倒在宗教迷信的鬼神之下,因此这段时间的中国始终是政教分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享有思想和职业上的自由与平等对待。随着魏晋时期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却很快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时间进入大约13世纪时,中国出现了一股对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影响最为严重的哲学思潮——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不仅抛弃了古典哲学中对自然界和理想社会的追求,而且阉割了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的人文精神。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一种思想禁锢保守、等级制度森严的专制社会。在社会上也形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小人。天文学、数学和医学家们在社会地位、生活待遇上和“科举出身、八股取仕”的进士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

第七章 对外贸易政策.doc

第七章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与构成 (一)贸易政策的定义: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政策主体: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 2.政策客体:贸易政策规范、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 业、机构和个人。 3.政策目标 4.政策内容:贸易政策涵盖的方面和内容 5.政策手段:实施政策内容时所采用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 (二)目的 1.市场目标:保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2.产业目标: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3资金目标:外贸活动应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积累资本或资金; 4.整体目标: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 5.其他目的 (三)贸易政策的构成 1.总贸易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比如中国1949-1978年之间实施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保护贸易政策;1978中国提出改革开放,其贸易政策:开放型的适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比如20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后有提出科技立国等 2.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根据总贸易政策、国内经济结构与市场供求状况针对不同商品和服务分别制定政策。 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如过去西方国家制定的限制或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与军事有关的科技产品就是这种国别政策的体现。我国过去首先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我们已经成功入世,我国的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国外对中国的武器出口的限制等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就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交替发展与变化的历史,这两种政策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自由贸易程度与保护贸易程度也有所不同,纯粹的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是不存在的。 1.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待和补贴。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的制定与执行 对外贸易政策和执行要考虑本国的经济力量的强弱;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儿童观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问题。从儿童观那里,我们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对作为个体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基本看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的儿童观。随着历史的演进,儿童的内容也相应地演进着。因此,作为观念而存在的儿童观又辩证地是一种历史存在。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就是小大人 在古代,人们尚未发现儿童和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也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对于原始氏族来说,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原始人急切的希望儿童加入成人行列,因此他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儿童看待,而仅仅当作氏族部落的未来成员,当作缩小的成人。儿童概念很长时间被淹没在黑暗中。即使在被后人认定为相当文明的古希腊,世人对于儿童的社会存在仍然视而不见。所以他们的儿童观就是儿童就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儿童生而有罪 到了中世纪(5—15)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的年代。在这段时期教会变成了维护封建制度的强大精神支柱,僧侣阶级也获得了最高贵的地位。这种政治经济状况必然决定着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教会认为人生而有罪,自然而然便认为儿童也是具有原罪的。但即使在中世纪这种认为儿童天生有罪、要用鞭笞来教训等观念盛行的背景中,仍然有些学者倡导爱儿童,给儿童自由。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 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使得新的人生观沉重地打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所谓的“原罪说”儿童观,并为近代儿童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的余光照进了儿童观领域,才使得通体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全新儿童观来临。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伊拉斯谟认为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智,不要想象他们的兴趣与成人的一样,不要指望他们有像小大人一样的举止。他明确指出,对待儿童,“首先是爱。然后渐渐随之以某种自然和温柔的尊严,而不是畏惧,前者比后者更有价值,用恐怖的手段来使儿童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作法。”因此,自由的教育是符合儿童的。用教育手段把本来是自由的儿童奴隶化,是极其荒谬的。 同时,在这一时期夸美纽斯提出了着名的“种子论”,他认为在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通过教育便可以把他们发展出来。他还相信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从中我们发现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儿童观是从新人类观中理想的人的形象推导出来的。尽管这一时期承认了儿童的兴趣与自由,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儿童本身便是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的存在,也未否定儿童对于父母的绝对服从关系。因此把儿童作为父母的所有物的儿童观依然占统治地位。 四、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的儿童观 到17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生来就是没有原罪的纯真无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摘要: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二战以来,发展观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增长+反恩变革”的发展观、“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从50多年来发展观演变的逻辑轨迹可以看出,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越来越拓展、深化,实现了从注重物到注重人的转变,人的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中轴目标。 关键词:发展观;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28X(2011)01-0007-02 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价值取向和实践理性,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二战结束后,发展观经历了若干演变阶段。梳理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对于制定各种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观的基本意蕴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涵、意义和要求的最本质的认识和体悟,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也是指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把握,是制定各种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在发展问题中居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还包括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实践理性和价值取向,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在不同的时期,源于各国所面临的外环境的差异性,其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不同。 二、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 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它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发展作为一种最为迫切的实践问题,不仅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成为联合国国际事务的关注重点。二战结束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选题来源:从个人角度来说公务员考试是自己毕业以后所要面对的一件事情,高中毕业报考大学的时候自己选择现在这个专业也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考这门考试,能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我选的这个题目与我现在学的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写论文的话应该要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来写。如今在我们家乡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是毕业以后选择考公务员,因为我们那边不像内地企业这么多大部分是行政,所以我们选择的余地也很少大部分就选择了在行政部门工作,还有一些事老师和一生什么的,所以我看自己的专业既然是行政管理所以应该要考公务员考试,这样我就更容易找工作也更容易去面对将来的考试。但是毕竟我现在对这个考试没有太多的了解,我相信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是很清楚这门考试的制度和有关这门考试的其他内容,所以我决定我要选这个来作为我的论文题目,这样既可以对公务员考试制度有所了解,又符合了我自己现在所学习的专业,应该更容易写。 研究背景:1、历史背景: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优良传承。同时也借鉴了前苏联的一些人事管理经验。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对个类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建设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群体优势。从组织上确保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人物的完成。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越来越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2、从现实背景来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这种计划体制下的认识干部管理制度根本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在1980件明确题注。要“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之初一条破冰之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对于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究,取得了很到的成绩。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在总结我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年多年干部人事管理实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重商主义 15—17世纪西欧各国普遍推行的典型的保护贸易政策 1.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在欧洲国家普遍实行的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以托马司?孟(Thomas. Mun)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 早期的重商主义坚持货币差额论,晚期的重商主义坚持贸易差额论。 重商主义的合理性: 第一,看到了货币在商品经济中重要作用。 第二,贵金属是价值的代表。 第三,强调了鼓励出口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重商主义的三大缺陷: 第一,片面强调了出口会增加贵金属的流入的作用,忽视了在没有货币储存、国内商品供应没有增加的条件下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第二,错误地把贵金属直接等同于物质财富。 第三,割裂了进出口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自由贸易政策 18世纪中至19世纪末为适应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一种开放性的贸易政策。 1.19世纪自由贸易政策 19世纪,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英法等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迫切的希望打开世界市场。自由资本主义盛行,表现在贸易政策上,就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英国为例,法律方面,英国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谷物法》;关税方面,减少应税商品数目,降低关税税率;取消贸易垄断,下放贸易经营权,建立多边优惠贸易关系。奉行自由贸易政策。19世纪,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 三、保护贸易政策 西方相对落后的工业国为避免国外竞争,实行的一系列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贸易措施。 保护幼稚工业论 保护幼稚工业论,是著名的李斯特提出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影响了19世纪的德国和美国,影响了20世纪的日本,使他们都能在保护主义的篱笆后面成长,强大之后又转而推行自由贸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修补与解释已经适用于现今的社会。 出现原因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等先进工业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贸易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强烈冲击着脆弱的民族工业。分崩离析中的德意志显得那么虚弱,无力与英法等国争锋于贸易战场。 但是德意志没有被亚当·斯密唬住。李斯特对此洞若观火:斯密提倡的自由贸易,反映的是英国作为先发国的利益;德国需要贸易保护,因为它处在后发的位置上。如果按部就班跟着走,只能永远为英国伐木或者牧羊,成为被掠夺的对象。 对此,他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如何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尤其就是到了近代,人类开始直观地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不就是依赖自然的给予,而就是依赖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不惜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瞧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与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 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正确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与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目标,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 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新理念,对我们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与现实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要达到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生产力发展与自然与谐“双赢”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与生态环境双重保障,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而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确立一大战略。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树立一个观念。即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反思人类干预自然的限度及其合理性基础,扎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们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愿望; 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环境问题,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与监督环保工作;对环境资源成本与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进行核算,用绿色GDP真正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形成三种思想。一就是天人一体的思想。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与地球的唯一性,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研究生作业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上课老师:胡广丽 姓名:朱涛 学号:2012020180 学院:能源学院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姓名:朱涛学号:2012020180 任课老师:胡广丽 摘要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1]。要了解自然观首先要了解自然观的历史与发展。本文依次讲述了了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指出各阶段自然观的特点及意义。只有理清自然观发展的不同历史形态,对其进行全面深刻地剖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而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发展观。 关键词:自然观;宗教神学;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对自然界的看法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二是受到和生产力相应的科学水平的限制。在这两个因素之中,生产力因素是最基本的,因为对自然界的认识要通过科学来实现,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2]。它的产生、发展源远流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自然观也不同 一、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初尝试,是想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神秘主义来对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事件做出解释[3]。我们把16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古代科学技术,与之相适应的是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认为万物有共同的组成成分,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把精神看作是物质的派生物。古代朴素自然观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做直观的考察,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提供了一幅自然界的总图景。但它也有历史局限:它在直观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现象进行笼统的、粗糙的哲学概括。表现出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等历史局限性。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古代自然观最显著的特点是,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作直观的考察,勾画了自然界的总画面。它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这些基本观点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具体地说,古代自然观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力求简单;第二,认为万物的本原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物质;第三,整体直观性;第四,富于想象;第五,深信和谐;第六,相信守恒;第七,合乎常识[4]。 古代自然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概括起来,第一,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第二,意味着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哲学要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作为自己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回避对自然界总的观点的问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史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史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航!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 1.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部队伍笼统庞杂。 (2)管理权限过于集中。 (3)管理方式陈旧单一。 (4)管理制度很不健全。 2.问题的主要表现 (1)在录用工作中,只有笼统定性的政治考察,没有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 (2)干部使用上,缺少严格的任期规定,造成能上不能下、死抱铁饭碗的问题。 (3)在干部调配上,只有计划机制,没有流动机制,强调“个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缺乏岗位责任制。职责不清、权力交叉、相互推诿、办事拖拉的问题普遍存在。 (4)在干部的考核、奖惩、任免、升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教育、培训等方面缺少明确的规章制度,由于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因而用人缺乏法制,领导部门和领导者的主观随意性很大,表现出浓重的人治色彩。 (5)缺乏监督机制。 上述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使我们长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年轻优秀的人才难以

脱颖而出,“铁皮箱环境”随处可见;二是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用人上的腐败成为最大的腐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如果不加以改革,必然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因此,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问题就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3.中国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1982年、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和部门在干部的录用、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太广,决定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又进一步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88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人事工作,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在此基础上,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至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诞生了。 4.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1)不搞“政治中立”。 (2)坚持党管干部。 (3)不搞“两官分途”。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5.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 其最重要的意义就表现在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文官的原则。尽管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多表现于技术和操作层面,随着执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公务员制度的整体完善,相信那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环境(囊状环境)一定会逐渐形成。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的范围、步骤和方法 1.实施范围

中国汉字的演变历史

\ diagnim 订個5讪只W样刖询恫和“ DFCttirxx whofu钉审’ 汉字的演变图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⑴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J 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 “ma 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X400 = 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 ”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一午”苗一渺”木一冒” ?…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

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 a ng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审)-宀番一宀采田”,番”胃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审” 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米。悉,详尽也,从心、从米。释,解也,从米。米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 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一日月”易一日勿一日月”旦一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 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一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f明皿” 踢易”、湿f氵显” 但f / |—r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 分原理。 ⑷ 数”既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 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r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 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 多”等数的概念。

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浅谈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工程学院 160304270213 归振翔

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自然观是人对自然认知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人们在想自然是什么?人们常常是从经验科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多从物理生物化学的层面来解释自然。人类在不同文明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对“自然是什么”问题的解决。然而自然观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的哲学和哲学史出版物,把自然观简单的划分为“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非常有限,人们的智力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人们的认识能力也比较低。因此,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既不理解,又无能为力。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往往用虚幻的想象去填补当时经验和知识所无法回答的空白,就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因此,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类所持的自然观都寓于神话或原始宗教之中。神话是远古人类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初步理解,它以故事和传说的方式世代相传。在西方有《神普》和《荷马史诗》等,在中国则有《山海经》和《淮南子》等。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主张存在着超凡世界,即现实的自然界与超自然的世界的划分。任何神话和原始宗教都主张,既存在着一个包括人和社会的现实的客观自然界,又存在一个各种神和鬼魂居住的超自然世界。相信自然界存在着秩序,而且这种秩序是超自然“实体”干预的结果。在神话和原始宗教那里,自然界不是处于变幻莫测的混沌状态,而是被划分为一些明确的区域,划分为一些行动的范围。其中,每一区域和范围都由一个专门的神来统辖,从而显得井然有序,主张人能够凭借精神力量去调节和控制自然力。这是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核心观念,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祈祷、赞颂、占卜、祭祀、图腾崇拜等复杂的仪式活动,来达到人与神灵的沟通,并借助神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人的力量就在于人与超自然神力恰当联系和合作,人类通过服从自然力的方式达到控制和调节自然的目的。 生活中就处处存在着自然观。在我国苏轼作为宋代多能多产、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他的自然观思想可以看作是对老庄思想的一种传承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