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Cd_1_x_Zn_xS带状结构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合成Cd_1_x_Zn_xS带状结构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合成Cd_1_x_Zn_xS带状结构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收稿日期:2010-06-21.

材料、结构及工艺

合成Cd 1-x Zn x S 带状结构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刘 娟1,邹 华2

(1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02;2特变电工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01)

摘 要: 利用简单的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地合成了高结晶度的Cd 1-x Zn x S 纳米带和纳米板。使用X 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选区电子衍射,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通过适当调节沉积位置,可以实现对样品形貌的控制合成。在合成过程中,气-固(VS)生长占据主导地位。光致发光研究发现,合成的纳米带和纳米板非常适合于构建纳米级别的光电器件,例如激光二极管,光子探测器。

关键词: 控制合成;光致发光;气相沉积

中图分类号:TN3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868(2010)06-0909-04

Controlled 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Highly -crystallized

Ternary Cd 1-x Zn x S Nanobelts and Nanosheets

LIU Juan 1,ZOU H ua 2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277450.html,rm ation and Technolog y Institute,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N;

2.Tebian Electric Apparatus Stock C o.,Ltd,Urumqi 830001,C HN)

Abstract: Sing le cry stalline Cd 1-x Zn x S nano sheets and nano bel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chem ical v apor deposition technolog y.T he cry stal structure,compositional information,and mor pholog ical structur es w ere carefully char acterized by X -ray diffraction (XRD),scanning electro nic m icrosco py (SEM ),transm 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T EM),and selected area electronic diffraction (SAED).T he mo rpholo gies could be contr olled by sim ply adjusting the deposition position.A vapor -solid process w as proposed fo r the formation of the Cd 1-x Zn x S nanostr uctures.T he PL spectrum o f the nano belts and nanosheets show ed that they could be an ideal sy stem for building nanom eter -scal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long individual nanobelts,such as laser lig ht -em itting diodes and o ptical devices.

Key words: co ntro lled synthesis;photoluminescence;vapour deposition

0 引言

低维纳米材料,如纳米棒、纳米管和纳米带,因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而表现出了有异于块状纳米材料的优越的电学、磁学、光学以及机械性能而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1-3],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合成纳米光电传感器[4]

、场效应管

[5]

、发光二极管

[6]

逻辑门[7]

、纳米激光器[8]等。纳米材料的形貌、组分

以及结构都会影响纳米材料的最终应用。作为两种

最重要的 - 族化合物,ZnS 和CdS 以其优越的光学性能,很早就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目前,利用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还原等方法已经成功制备出多种一维或准一维ZnS 或

CdS 纳米材料结构,Wang 等[9]以ZnS 为原料,Si 做衬底,Au 做催化剂,在900 下保温得到了纤锌矿ZnS 纳米线;Lee 等[10]以分析纯ZnS 为原料,采用氢气辅助热蒸发法在1200 下保温得到了ZnS 纳米带;随后,该小组又在水平管式炉中采用激光烧蚀法在950 下制备了纤锌矿ZnS 纳米线[11];

909

Jiao 等[7]用简单的催化剂辅助气相沉积法,在钨衬底上得到了高质量的CdS 纳米带和纳米线[12];Wang 小组[13]

以CdS 为原料,Au 作催化剂,大范围合成了单晶CdS 纳米线。最近的报道显示,三元系化合物能够提供比二元系化合物更优越的性能,通过调节三元系化合物的化学组分比,就能够实现对其化学、物理性质的调节[17]。目前,一些三元系化合物,例如Cd 1-x Zn x Se [15]和CdS x Se 1-x [16]已经被成功应用在光电传感器以太阳电池板上。

本文采用无催化剂的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改变沉积衬底的温度,在石墨衬底上合成了不同形貌、不同化学组分的Cd 1-x Zn x S 纳米材料,重点讨论了其结构和生长机理,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1 实验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水平管式炉中制备三元系CdZnS 纳米材料,其合成装置如图1所示。首先将高纯ZnS 和CdS 按摩尔比1 1放入研钵中研磨,充分混合后取约2g 作为蒸发源放入氧化铝瓷舟中,将氧化铝瓷舟推到炉膛中部。同时,将两个石墨衬底依次摆放在下风向处,第一片石墨距离源12cm ,两个石墨之间的距离为3cm 。通入高流量的氩气(300cm 3),用来消除管内残余的氧气。将管式炉快速升温至1200 ,保温1h,在Ar 保护下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反应期间,衬底1的温度大概是450~500 ,衬底2的温度在300~350 。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分辨透射电镜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产物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X 射线能谱分析(EDX)检测产物组成;利用光致发光光谱仪(H itachi F -7000FL )检

测产物的光学性能。

图1 仪器示意图

2 结果与讨论

图2是衬底1上的产物形貌,从图2(a)的低倍

SEM 照片上可以看出,制备的产物由大量的长度为几百微米的带状纳米结构组成,纳米带覆盖在石

墨衬底上。

图2 衬底1的低放大倍数SEM (a )和高放大倍数SEM (b,

c)以及X RD 谱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在较大的放大倍数对样品进行观察,从图2(b,c)可以明显看到纳米带很长,表面很光滑,厚度仅约200nm;图2(d)为衬底1上

产物的EDS 能谱,可以清晰地看出纳米带主要由Zn 、Cd 、S 三种元素构成,三种元素的摩尔比为1 1 2,由此可知衬底1上产物X 的值大约为0.5。

图3是衬底2上的产物形貌,从图3(a)的低倍SEM 照片上可以看出,制备的产物由大量的长度为几十微米的板状纳米结构组成,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在较大的放大倍数对样品进行观察,可以明显看到纳米板很直,厚度大概只有200nm 。将产物进行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经过标定后结果如图3(d)所示。对于三元系Cd 1-x Zn x S 化合物来说,组分中x 值与XRD 谱图中C 方向的晶格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用Veg ard 公式计算[18]:C x =C CdS +(C ZnS -C CdS )x ,在这里C ZnS 、C CdS 和C x 表示六方晶系中ZnS 、CdS 和Cd 1-x Zn x S 分别对应的c 轴方向的晶格常数。通过对比标准的纤锌矿六方结构ZnS(N o.36-1450;a =0.3821nm c =0.6257nm)与标准的纤锌矿六方结构CdS No.41-1049;a

=0.4141nm,c =0.6720nm)谱图,我们计算出衬底2上的产物X 的值约为0.3。

为了进一步研究Cd 1-x Zn x S 纳米带的结构和生长机理,我们对衬底1上的部分产物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及选区电子衍射分析,研究结果如图4所示。图4(a),图4(b)和图4(c)是一些不同宽度纳米

910

带的透射电镜照片,显示了Cd 0.5Zn 0.5S 纳米线表面平滑。对图4(a)的纳米带我们做了选区电子衍射分析和H RT EM 分析,结果如图4(d,e)所示.经测量,沿[002]方向的晶面间距为0.64nm 。选区电子衍射谱的分析表明,该纳米带结晶度很好,为典

型的单晶六方纤锌矿结构。

图3 衬底2的低放大倍数SEM (a)和高放大倍数SEM (b,

c)以及XRD

图4 Cd 0.5Zn 0.5S 纳米带的T EM 图像(a,b,c)、高分辨图

像HRT EM (d)以及相应的电子衍射图像(e)

目前文献所报道的用气相沉积法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生长机理主要有VLS [19]

和V S [20-22]

两种,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在产物的顶端是否有催化剂颗粒的存在。在VLS 生长机理中,催化剂是关键,在适当的温度下,催化剂能与生长材料的组元互熔形成液态的共熔物,生长材料的组元不断从气相中获得,当生长材料的组元在液相中达到过饱和后,晶须将在固-液界面上,即择优方向上析出,长大成为一维纳米结构材料。而对于VS 生长机理来说,由于没有催化剂的存在,生长动力学和过饱和度往往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们的试验中,没有利用任何金属做催化剂,SEM 和T EM 观测显示,在纳米结构的顶端也没有发现任何催化剂颗粒的痕迹,所以我们认为合成的纳米带和纳米板都是由VS 机理控制。合成过程如下:首先,气态ZnS 和CdS 随着载气被输运到低温区,饱和蒸汽压降低,Cd 1-x Zn x S 在衬底1上成核生长,由于ZnS 的熔点和沸点都比CdS 要高,所以Zn 的含量比较高。随着距离的增加,温度和气体的饱和蒸汽压下降得很快,所以在衬底2上产物只有一些短的纳米板,而且Cd 的含量偏高。

为了研究产物的发光特性,我们用PL 光谱仪分别测量了室温下衬底1和衬底2上产物的PL 光谱,还有纯CdS 纳米带的PL 光谱用来做对比。测量结果如图5所示,衬底1上的产物在440nm 处有一个明显的强发光峰;衬底2上产物的强发光峰相

对衬底1来说发生了红移,从440nm 增加到470nm,而对于两个样品来说,在540nm 附近都有一个弱的发光峰。对于半导体材料来说,PL 发光峰一般是由两个原因产生,一个原因是半导体材料的带边发光,通常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有关;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半导体材料的缺陷或者空位发光,而且相对于带边发光,缺陷发光的峰位会向长波段移动[24]

。对于三元系Cd 1-x Zn x S 半导体材料来说,带边发射的发光峰位置可以由公式E g (x )= 2.5+0.59x +0.61x 2(eV)计算出来。把0.5和0.3

分别

图5 Cd 0.7Zn 0.3S 纳米带,Cd 0.5Zn 0.5S 纳米板以及纯CdS 的

PL 光谱

代入计算公式,算出的发光峰位置与我们测量的峰位完全吻合,表明衬底1和衬底2上产物在440nm 和470nm 的发光峰都是来源于三元系半导体的带

边发射。而540nm 附近的弱发光峰则主要来源于空位缺陷[25]。

911

3 结论

用高纯ZnS和CdS做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1200 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单晶Cd1-x Zn x S纳米材料。研究发现合成的纳米材料的形貌与化学组分与衬底位置以及衬底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纳米线和纳米板的生长是由VS 机理控制。利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方便地控制合成其他多元系 - 族半导体化合物。

参考文献:

[1] L i L S,A liv isatos A P.Sem iconductor nano rod liquid

cry stals and their assembly on a substr ate[J].A dv.

M ater.,2003,15:408.

[2] Wang J,Gudiksen M,Duan X,et al.N ano w ire

nano sensor s fo r hig hly-sensitiv e,selective and integ rated detection o f biolog ical and chem ical species

[J].Science,2001,293:1455.

[3] Fang Y P,X u A W,Y ou L P,et al.H ydrot her mal

synthesis of rar e ear th(T b,Y)hydro x ide and o xide

nano tubes[J].A dv.Funct.M ater.,2003,13:955. [4] Gudiksen M S,L auhon L J,W ang J F,et al.Gr ow th of

nano wire super latt ice str uctures for nanoscale

pho tonics and electr onics[J].Nat ur e,2002,415:617.

[5] Zapien J A.Ro om-temperature single nanor ibbon

laser s[J].Appl.Phys.Lett.,2004,84:1189.

[6] Johnso n J C,Y an H,Y ang P,et a l.O pt ical cavity

effects in Z nO nanow ir e laser s and w aveguides[J].J.

Phy s.Chem.B,2003,107:8816.

[7] Y an H Q,Johnso n J C,Law M,et al.ZnO N anor ibbon

M icr ocavity L asers[J].A dv.M ater.,2003,15:1907.

[8] Johnso n J C,K nusten K P,Y an H Q,et al.U ltrafast

carr ier dynamics in sing le Z nO nanow ire and nano ribbon lasers[J].N ano L ett.,2004,4:197.

[9] Wang Y.Catalytic gr ow th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 per ties of semiconducto r sing le-cry stal Z nS

nano wires[J].Chem.Phys.Lett.,2002,357:314. [10] L i Q,Wang C.Fabr ication of wurt zite ZnS nanobelts

v ia simple ther mal ev apo ratio n[J].A ppl.P hys.

L ett.,2003,83:359.

[11] Jiang Y,M eng X M,L iu J,et al.H ydro gen-assisted

t her mal eva po ratio n synthesis of ZnS nano ribbons on

a larg e sca le[J].A dv.M ater.,2003,15:323.

[12] D ong L,Jiao J,Co ulter M,et al.Cataly tic g row th of

CdS nanobelts and nanow ir es on tung s ten substrates

[J].Chem.P hys.L ett.,2003,376:653.

[13] W ang Y W,M eng G W,Z hang L D,et al.Catalytic

g row th of larg e-scale sing le-cr ystal CdS nanow ir es by

phy sical evapo ratio n and their photoluminescence[J].

Chem.M ater.,2002,14:1773.

[14] Wang A.Char ge tr anspor t,o pt ical tr ansparency,

micr ostructure,and processing relat ionships in

tr ansparent conductive indium-zinc ox ide films g row n

by low-pressur e meta-l or ganic chemica l vapor

deposition[J].A ppl.P hy s.L ett.,1998,73:327. [15] V enug opal R,L i P I,Chen Y T,et al.

Pho toluminescence and R aman scattering fro m

cataly tically gr ow n Zn x Cd1-x Se alloy nanow ir es[J].

J.P hy s.Chem.B,2006,110:11691.

[16] Pan A,Y ang H,L iu R,et al.Co lo r-tunable

pho tolum inescence of alloy ed CdS x Se1-x nano belts

[J].J.A m.Chem.So c.,2005,127:15692.

[17] L iang Y,Zhai L,Zhao X,et al.Band-gap eng ineering

of semico nduct or nano wires t hr ough composition

modulatio n[J].J.Phys.Chem.B,2005,109:7120. [18] L iu Y K.P ro gr ammable motion and separat ion o f

single mag netic par ticles on patterned mag net ic

surfaces[J].Adv.M ater.,200517:1372.

[19] Zhai T Y,G u Z J,Y ang W S,et al.F abr icatio n,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 toluminescence o f

single-crystal Z n x Cd1-x S zigzag nano wires[J].

N ano technolog y,2006,17:4644-4649.

[20] Wang Z Q,Go ng J F,Duan J H,et al.Dir ect synthesis

and character izat ion of CdS nano belts[J].Appl.

Phy s.L ett.,2006,89:033102.

[21] Zhang J,Jiang F H,Zhang L D.Fabr ication o f single-

cry stalline semiconducto r CdS nanobelts by vapor

tr anspor t[J].J.Phy s.Chem.B,2004,108:7002. [22] T ell B,Damen T C,Po rto S P S.Raman effect in

cadmium sulfide[J].P hy s.Rev.,1966,144:771. [23] Denzler D,Olshew ski M,Sattler K.Luminescence

studies of localized g ap states in co lloidal ZnS

nano crystals[J].J.A ppl.Phy s.,1998,84:2841. [24] H su Y J,L u S Y,L in Y F.One-step pr epar ation o f

coax ial CdS-ZnS and Cd1-x Zn x S-ZnS nanow ir es[J].

A dv.F unct.M at er.,2005,15:1350.

[25] Y ang P,L v M,Xu D,et al.Synthesis and

pho tolum inescence char acteristics o f do ped ZnS

nano par ticles[J].A ppl.P hys.A,2001,73:455.

作者简介:

刘 娟(1977-),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光电信息处理与材料方面的研究。

E-mail:liujuan20006@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277450.html,

912

发光材料

上海理工大学 目录 一、引言 (1) 二、发光现象及其原理 (1) 2.1荧光现象 (1) 2.2 LED现象 (2) 2.3白炽灯现象 (2) 2.4 HID现象 (2) 2.5有机发光原理 (2) 三、发光材料的应用 (3) 3.1光致发光材料 (3) 3.2阴极射线发光材料 (4) 3.3电致发光材料 (4) 3.4辐射发光材料 (4) 3.5光释发光材料 (5) 3.6热释发光材料 (5) 3.7高分子发光材料 (5) 3.8纳米发光材料 (6) 四、结束语 (6) 五、参考文献 (7)

发光材料 一、引言 众所周知[1],材料、能源和信息是21世纪的三大支柱。发光材料作为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有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光材料广泛运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电力、公用工程、宇航、海洋船舶等各个领域。各种新型高科技在运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势必都需要用到部分不同成分和性质的发光材料。 从20世纪70年代起,科学家们发现将稀土元素掺入发光材料,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光效值、流明数和显色性等性能,从此开启了发光材料发展的又一个主要阶段。世界己经离不开人造光源,荧光灯作为最普遍的人造光源之一己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应用,据统计全世界60%以上的人工造光是由荧光灯提供的,而大部分荧光灯就是利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发光的。 二、发光现象及其原理 不同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不尽相同,但是其基本物理机制是一致的:物质原子外的电子一般具有多个能级,电子处于能量最低能级时称为基态,处于能量较高的能级时称为激发态;当有入射光子的能量恰好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时,低能级的电子就会吸收这个光子的能量,并跃迁到高能级,处于激发态;电子在激发态不稳定,会向低能级跃迁,并同时发射光子;电子跃迁到不同的低能级,就会发出不同的光子,但是发出的光子能量肯定不会比吸收的光子能量大。 2.1荧光现象 荧光发光的主要原理:紫外线的光子的能量比可见光的能量大;当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时,其基态电子就会吸收紫外线的光子被激发而跃迁至激发态;当它向基态跃迁时,由于激发态与基态间还有其他能级,所以此时释放的光子能量就会低于紫外线的能量,而刚好在可见光的范围内,于是荧光物质就会发出可见光,这种光就叫做荧光。常见的日光灯发 1

《材料结构与性能》习题

《材料结构与性能》习题 第一章 1、一 25cm长的圆杆,直径 2.5mm,承受的轴向拉力4500N。如直径拉细成 2.4mm,问: 1)设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维持不变,求拉伸后的长度; 2)在此拉力下的真应力和真应变; 3)在此拉力下的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 比较以上计算结果并讨论之。 2、举一晶系,存在S14。 3、求图 1.27 所示一均一材料试样上的 A 点处的应力场和应变场。 4、一陶瓷含体积百分比为95%的 Al 2O(3 E=380GPa)和 5%的玻璃相( E=84GPa),计算上限及下限弹性模量。如该陶瓷含有5%的气孔,估算其上限及下限弹性模量。 5、画两个曲线图,分别表示出应力弛豫与时间的关系和应变弛豫和时间的 关系。并注出: t=0,t= ∞以及 t= τε(或τσ)时的纵坐标。 6、一 Al 2O3晶体圆柱(图1.28 ),直径 3mm,受轴向拉力 F ,如临界抗剪强度τ c=130MPa,求沿图中所示之一固定滑移系统时,所需之必要的拉力值。同时 计算在滑移面上的法向应力。

第二章 1、求融熔石英的结合强度,设估计的表面能为 1.75J/m 2;Si-O 的平衡原子间距为 1.6 ×10-8 cm;弹性模量值从60 到 75GPa。 2、融熔石英玻璃的性能参数为:E=73GPa;γ =1.56J/m 2;理论强度。如材料中存在最大长度为的内裂,且此内裂垂直于作用力的方向,计算由此而导致的强度折减系数。 3、证明材料断裂韧性的单边切口、三点弯曲梁法的计算公式: 与 是一回事。

4、一陶瓷三点弯曲试件,在受拉面上于跨度中间有一竖向切口如图 2.41所示。如果 E=380GPa,μ =0.24 ,求 KⅠc值,设极限载荷达50 ㎏。计算此材料的断裂表面能。 5、一钢板受有长向拉应力350 MPa,如在材料中有一垂直于拉应力方向的 中心穿透缺陷,长 8mm(=2c)。此钢材的屈服强度为 1400MPa,计算塑性区尺 寸 r 0及其与裂缝半长 c 的比值。讨论用此试件来求 KⅠc值的可能性。 6、一陶瓷零件上有以垂直于拉应力的边裂,如边裂长度为:①2mm;②0.049mm;③ 2μ m,分别求上述三种情况下的临界应力。设此材料的断裂韧性为 2 1.62 MPa〃m。讨论诸结果。 7、画出作用力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曲线。材料系ZTA陶瓷零件,温度在 2 ,慢裂纹扩展指数-40 ,Y 取π 。设保 900℃, KⅠc为 10MPa〃m N=40,常数 A=10 证实验应力取作用力的两倍。 8、按照本章图 2.28 所示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强度与气孔率的关系图,求出经验公式。 9、弯曲强度数据为: 782,784,866,884,884,890,915,922,922,927,942, 944,1012 以及 1023MPa。求两参数韦伯模量数和求三参数韦伯模量数。 第三章 1、计算室温( 298K)及高温( 1273K)时莫来石瓷的摩尔热容值,并请和安杜龙—伯蒂规律计算的结果比较。 2、请证明固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因内含均匀分散的气孔而改变。

材料结构与性能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名词解释(分) 原子半径,电负性,相变增韧、气团 原子半径:按照量子力学地观点,电子在核外运动没有固定地轨道,只是概率分布不同,因此对原子来说不存在固定地半径.根据原子间作用力地不同,原子半径一般可分为三种:共价半径、金属半径和范德瓦尔斯半径.通常把统和双原子分子中相邻两原子地核间距地一半,即共价键键长地一半,称作该原子地共价半径();金属单质晶体中相邻原子核间距地一半称为金属半径();范德瓦尔斯半径()是晶体中靠范德瓦尔斯力吸引地两相邻原子核间距地一半,如稀有气体.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电负性:等人精确理论定义电负性为化学势地负值,是体系外势场不变地条件下电子地总能量对总电子数地变化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相变增韧:相变增韧是由含地陶瓷通过应力诱发四方相(相)向单斜相(相)转变而引起地韧性增加.当裂纹受到外力作用而扩展时,裂纹尖端形成地较大应力场将会诱发其周围亚稳向稳定转变,这种转变为马氏体转变,将产生近地体积膨胀和地剪切应变,对裂纹周围地基体产生压应力,阻碍裂纹扩展.而且相变过程中也消耗能量,抑制裂纹扩展,提高材料断裂韧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气团:晶体中地扩展位错为保持热平衡,其层错区与溶质原子间将产生相互作用,该作用被成为化学交互作用,作用地结果使溶质原子富集于层错区内,造成层错区内地溶质原子浓度与在基体中地浓度存在差别.这种不均匀分布地溶质原子具有阻碍位错运动地作用,也成为气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简述位错与溶质原子间有哪些交互作用.(分) 答:从交互做作用地性质来说,可分为弹性交互作用、静电交互作用和化学交互作用三类.弹性交互作用:位错与溶质原子地交互作用主要来源于溶质原子与基体原子间由于体积不同引起地弹性畸变与位错间地弹性交互作用.形成气团,甚至气团对晶体起到强化作用.弹性交互作用地另一种情况是溶质原子核基体地弹性模量不同而产生地交互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化学交互作用:基体晶体中地扩展位错为保持热平衡,其层错区与溶质原子间将产生相互作用,该作用被成为化学交互作用,作用地结果使溶质原子富集于层错区内,造成层错区内地溶质原子浓度与在基体中地浓度存在差别,具有阻碍位错运动地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静电交互作用:晶体中地位错使其周围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晶格体积发生弹性畸变,晶格畸变将导致自由电子地费米能改变,对于刃型位错来讲,滑移面上下部分晶格畸变量相反,导致滑移面两侧部分地费米能不相等,导致位错周围电子需重新分布,以抵消这种不平衡,从而形成电偶极,位错线如同一条电偶极线,在它周围存在附加电场,可与溶质原子发生静电交互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简述点缺陷地特点和种类,与合金地性能有什么关系(分) 答:点缺陷对晶体结构地干扰作用仅波及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地缺陷.它地尺寸在所有方向上均很小.其中最基本地点缺陷是点阵空位和间隙原子.此外,还有杂质原子、离子晶体中地非化学计量缺陷和半导体材料中地电子缺陷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较低温度下,点缺陷密度越大,对合金电阻率影响越大.另外,点缺陷与合金力学性能之间地关系主要表现为间隙原子地固溶强化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简述板条马氏体组织地组织形态、组织构成与强度与韧性地关系.(分) 答:板条马氏体地组织形态主要出现在低碳钢中,由许多成条排列地马氏体板条组成,大致平行地马氏体条组成地领域为板条束.每个晶粒内一般有个板条束,束地尺寸约为μ.一个马氏体板条束又由若干个板条组成,这些板条具有相同地惯习面,位向差很小,而板条束之间

光至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精)

光至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光至发光材料荧光反光 Keyword photoluminescence material fluorescence listen 摘要;综述了光致发光材料的大致研究进展,阐述了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常见的发光材料,并对未来光致发光材料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Abstract It is summarize the investigation of photoluminescence material. And tell us about the theory of photoluminescence material. And familiar photoluminescence material. Future development aspects of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s about the material are proposed 前言 在各种类型激发作用下能产生光发射的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组成,此外还添加一些助溶剂、共激活剂和敏化剂。发光材料分永久性发光材料(放射性辐射激发)和外加能量激发而发光如光激发、电场激发、阴极射线激发、X射线激发等的材料。 光致发光材料又称超余辉的蓄光材料。它是一种性能优良,无需任何电源就能自行发光的材料。 1发展历史 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866 年法国人Sidot 制备的ZnS :Cu 上,它是第一个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长余辉蓄光材料。20 世纪初,Lenard 制备出了ZnS :M (M = Cu ,Ag ,Bi ,Mg 等) 发光材料,并研究了荧光衰减曲线,提出了“中心论”。但该类发光材料由于发光亮度不高,寿命短等缺点,人们往其中引入了放射性物质,虽然能解决以上问题,但又会危害人体安全、损害环境,因而人们将目光又投向了其他基质的发光材料领域。1934 年,Haberlandt 在研究天然CaF2 结构时发现,痕量Eu2+ 占据矿石中Ca2+ 的位置时,引起矿石发出蓝光。1964 年, Y2O3 : Eu , Y2O2S : Eu3+发光材料的研制发明,使彩色电视机得到迅速的推广。20 世纪80年代,石春山等对复合氟化物中的光谱特性进行研究,得出Eu2+ 的f - f 跃迁出现的若干判据,推进了我国发光材料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一些制备发光材料的新工艺及一系列超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成功,为发光材料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2发光机理 2.1.反光与发光的区别 在生活中人眼睛能看看到的发光的材料分成两大类。1. 反光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将照在其表面上的光迅速地反射回来。材料不同,反射的光的波长范围也就不同。反射光的颜色取决于材料吸收何种波长的光并反射何种波长的光,,因此必须要有光照在材料表面,材料表面才能反射光,如各种执照牌、交通标志牌等。光致发光材料是向外发光,而不是反射光。2.荧光材料吸收一定波长的光,立刻向外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称为荧光,当入射光消失时,荧光材料就会立刻停止发光。更确切地讲,荧光是指在外界光照下,人眼见到的一些相当亮的颜色光,如绿色、橘黄色、黄色,人们也常称它们为霓虹光。所以反光材料和发光材料有很大的不同,发光机理不一样:光致发光材料是向外发光,而不是反射光。

光致发光原理

体依赖外界光源进行照射,从而获得能量,产生激发导至发光的现象,它大致经过吸收、能量传递及光发射三个主要阶段,光的吸收及发射都发生于能级之间的跃迁,都经过激发态。而能量传递则是由于激发态的运动。紫外辐射、可见光及红外辐射均可引起光致发光。如磷光与荧 产生激发态的分布按能量的高低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低于禁带宽度的激发态主要是分立中心的激发态。关于这些激发态能谱项及其性质的研究,涉及到杂质中心与点阵的相互作用,可利用晶体场理论进行分析。随着这一相互作用的加强,吸收及发射谱带都由窄变宽,温度效应也由弱变强,特别是猝灭现象变强,使一部分激发能变为点阵振动。在相互作用较强的情况下,激发态或基态都只能表示中心及点阵作为一个统一系统的状态。通常用位形坐标曲线[1]表示。电子跃迁一般都在曲线的极小值附近发生。但是,近年关于过热发光的研究,证明发光也可以从比较高的振动能级起始,这在分时光谱中可得到直观的图像,反映出参与跃迁的声子结构。 接近禁带宽度的激发态是比较丰富的,包括自由激子、束缚激子及施主-受主对等。当激发密度很高时,还可出现激子分子,而在间接带隙半导体内甚至观察到电子-空穴液滴。激子又可以和能量相近的光子耦合在一起,形成电磁激子(excitonic polariton)。束缚激子的发光是常见的现象,它在束缚能上的微小差异常被用来反映束缚中心的特征。在有机分子晶体中,最低的电子激发态是三重激子态,而单态激子的能量几乎是三重态激子能量的两倍。分子晶体中的分子由于近邻同类分子的存在,会出现两种效应:“红移”(约几百cm)及“达维多夫劈裂”。这两种效应对单态的影响都大于对三重态的影响。 能量更高的激发态是导带中的电子,包括热载流子所处的状态。后者是在能量较高的光学激发下。载流子被激发到高出在导带(或价带)中热平衡态的情况,通常可用电子(或空穴)温度(不同于点阵温度)描述它们的分布。实验证明,热载流子不需要和点阵充分交换能量直至达到和点阵处于热平衡的状态即可复合发光,尽管它的复合截面较后者小。热载流子也可在导带(或价带)内部向低能跃迁。这类发光可以反映能带结构及有关性质。 激发态的运动是发光中的重要过程,能量传递是它的一个重要途径。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几率很大,处于激发态的分子被看作是激子态。无机材料中的能量传递也非常重要,在技术上已得到应用。无辐射跃迁是激发态弛豫中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发光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 应用 光致发光最普遍的应用为日光灯。它是灯管内气体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发管壁上的发光粉而发出可见光的。其效率约为白炽灯的5倍。此外,“黑光灯”及其他单色灯的光致发光广泛地用于印刷、复制、医疗、植物生长、诱虫及装饰等技术中。上转换材料则可将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可用于探测红外线,例如红外激光的光场等。 光致发光可以提供有关材料的结构、成分及环境原子排列的信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激光的应用更使这类分析方法深入到微区、选择激发及瞬态过程的领域,使它又进一步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应用到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逐步出现新的边缘学科。

材料性能期中答案

1、What is the definition for Materials Properties (MP )?How do we classify materials properties?And please list some classification for MP.(材料特性(MP )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如何分类材料特性,请列出一些MP 的分类。) 答:MP :Materials ’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us. 材料性能:材料在给定的外界条件下的行为。 怎样分类:根据材料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 分类:复杂性能(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复合性能) 化学性能(抗渗入性,耐腐蚀性等) 力学性能(刚度强度韧性等) 物理性能(热学光学磁学电学性能) 2. What is the cor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obtain desired materials properties, what should we consider first to do with the materials?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核心是什么关系?为了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材料的什么?) 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核心关系是性能(课件上面那个三角形的图) 为了提高对于材料性能的期望,我们首先要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即研究材料学。 3. What is the most determinant for Materials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y?(材料力学性能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呢?) 答: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指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变形和开裂的性能,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材料的结构。这些结构包括:subatomic-atomic-molecular-nano-micro-macro.由于材料的结构决定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塑性韧性,刚度等性质,所以材料的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 4. what is strength of materials? Please try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 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fatigue strength and theoretical fracture strength? (材料的强度是什么?请尝试找出屈服强度,拉伸强度,疲劳强度和理论断裂强度的差异?)(中文ppt) 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就是材料的强度。 屈服强度代表材料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 疲劳强度是材料在承受大小和方向同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交变应力时,往往在远小于强度极限甚至小于屈服极限的应力作用下就发生断裂。 理论断裂强度是无缺陷材料的理论预测值, 其中E 为杨氏模量,为解理面的表面能,a 为材料内部原子间的距离 5.Please describe yielding phenomena for materials, and its practical/engineering meaning. As long as there are no yielding phenomena for some materials, how do we determine the yield strength? (请描述为材料的屈服现象(书上p16),其实际/工程意义。有一些材料没有屈服现象,我们如何确定的屈服强度?) 屈服现象是材料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标志,对应图中bd 段, 2 1)(a E c s γσ≈

发光材料

发光材料 连新宇豆岁阳董江涛陈阳郭欣高玮婧 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100044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并根据机理分类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发光材料。补充介绍了新型发光材料并对发光材料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其应用和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发光材料分类新型展望 1 引言 发光材料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被广泛地用在各种显示、照明和医疗等领域,如电视屏幕、电脑显示器、X射线透射仪等。目前发光材料主要是无机发光材料,从形态上分,有粉末状多晶、薄膜和单晶等。最近,有机材料在电致发光上获得了重要应用。[1] 2 发光材料 发光是一种物体把吸收的能量,不经过热的阶段,直接转换为特征辐射的现象。发光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材料中,在半导体、绝缘体、有机物和生物中都有不同形式的发光。 发光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通常把能在可见光和紫外光谱区发光的无机晶体称为晶态磷光体,而将粉末状的发光材料称为荧光粉。[2] 常用的发光材料按激发方式分为: (1) 光致发光材料,由紫外光、可见光以及红外光激发而发光,按照发光性能、应用范 围的不同,又分为长余辉发光材料、灯用发光材料和多光子发光材料。 (2) 阴极射线发光材料,由电子束流激发而发光的材料,又称电子束激发发光材料。 (3) 电致发光材料,由电场激发而发光的材料,又称为场致发光材料。 (4) X射线发光材料,由X射线辐射而发光的材料。 (5) 化学发光材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而引起发光的材料。 (6) 放射性发光材料,用天然或人造放射性物质辐照而发光的材料。 2.1光致发光材料 2.1.1光致发光材料的定义 发光就是物质内部以某种方式吸收能量以后,以热辐射以外的光辐射形式发射出多余的能量的过程。用光激发材料而产生的发光现象,称为光致发光。光致发光材料一个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照明光源,包括低压汞灯、高压汞灯、彩色荧光灯、三基色灯和紫外灯等。其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等离子体显示。

光致发光技术在晶体硅太阳电池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光致发光技术在晶体硅太阳电池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近年来,光伏产业发展迅猛,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成为整个行业的目标。在晶体Si太阳电池的薄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碎片、电池片隐裂、表面污染、电极不良等,正是这些缺陷限制了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没有完善的行业标准,Si片原材料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一些缺陷片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组件乃至光伏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太阳能行业需要有快速有效和准确的定位检验方法来检验生产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 发光成像方法为太阳电池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案,这种检测技术使用方便,类似透视的二维化面检测。本文讨论的是光致发光技术在检测晶体Si太阳电池上的应用。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检测过程大致包括激光被样品吸收、能量传递、光发射及CCD成像四个阶段。通常利用激光作为激发光源,提供一定能量的光子,Si片中处于基态的电子在吸收这些光子后而进入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属于亚稳态,在短时间内会回到基态,并发出荧光。利用冷却的照相机镜头进行感光,将图像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发光的强度与本位置的非平衡少数载流子的密度成正比,而缺陷处会成为少数载流子的强复合中心,因此该区域的少数载流子密度变小导致荧光效应减弱,在图像上表现出来就成为暗色的点、线,或一定的区域,而在电池片内复合较少的区域则表现为比较亮的区域。因此,通过观察光致发光成像能够判断Si片或电池片是否存在缺陷。 1 实验 实验选取大量低效率电池进行研究,现举典型PL图像进行分析说明。电池所用Si片为125 mm×125 mm,厚度(200±10)μm,晶向<100>,p型CZ太阳能级Si片。PL测试仪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激光源波长为808 nm,激光装置中带有均化光器件,使光束在测量的整个区域均匀发光。由于载流子的注入,Si片或电池片中会产生电流使其发出荧光,在波长为1 150 nm时的红外光最为显著,所以选用了适当的滤光片和摄像头组合,使波长在1 150 nm附近的荧光得以最大的通过。冷却的摄像头(-50℃)在室温暗室中可以感光并生成512×512像素的图像,曝光时间为1 s。整个实验装置由微机程序控制。虽然PL可以直接测量Si片,但为了实验的对比性,本文均采用对电池的测量图像作对比。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摘要: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由于兼具稀土离子发光强度高、色纯度高和高分子材料优良的加工成型性能等优点而倍受瞩目。本文就稀土光致发光材料进行了分类,对其发光特性作了简要介绍,综述了其开发与应用的历史与现状,并介绍了其目前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产品。 关键词: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长余辉材料 1前言 光致发光材料又称超余辉的蓄光材料。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是吸收光能后进行蓄光而后发光的物质。它是一种性能优良,无需任何电源就能自行发光的材料。可利用其制成各种危险标识、警告牌;做成各种安全、逃生标志;在应付突发事件、事故中可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发生突发事故时,电源往往被切断,这使得许多依靠电源发光照明的安全标志失去了作用,而采用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安全标志此时将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因此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性[1]。现在我们已开发出很多实用的发光材料。在这些发光材料中,稀土元素起的作用非常大[2,3]根据激发源的不同,稀土发光材料可分为光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CRT)发光材料、X射线发光材料以及电致发光材料[4]。本文主要介绍光致发光材料. 2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5] 发光材料被外加能量(光能)照射激发后,能量可以直接被发光中心吸收(激活剂或杂质),也可被发光材料的基质吸收。在第一种情况下,吸收或伴有激活剂电子壳层内的电子向较高能级的跃迁或电子与激活剂完全脱离及激活剂跃迁到离化态(形成“空穴”)。在第二种情况下,基质吸收能量时,在基质中形成空穴和电子,空穴可能沿晶体移动,并被束缚在各个发光中心上,辐射是由于电子返回到较低(初始)能量级或电子和离子中心(空穴)再结合(复合)所致。即当外加能量(光能)的粒子与发光基质的原子发生碰撞而引起它们激发电离。电离出来的自由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又可引起其他原子的激发电离,当激发态或电离态的原子重新回到稳定态时,就引起发光[6]。发光基质将所吸收的能量转换为光辐射,这

《材料结构与性能》习题复习课程

《材料结构与性能》 习题

《材料结构与性能》习题 第一章 1、一25cm长的圆杆,直径2.5mm,承受的轴向拉力4500N。如直径拉细成2.4mm,问: 1)设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维持不变,求拉伸后的长度; 2)在此拉力下的真应力和真应变; 3)在此拉力下的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 比较以上计算结果并讨论之。 2、举一晶系,存在S14。 3、求图1.27所示一均一材料试样上的A点处的应力场和应变场。 4、一陶瓷含体积百分比为95%的Al2O3(E=380GPa)和5%的玻璃相(E=84GPa),计算上限及下限弹性模量。如该陶瓷含有5%的气孔,估算其上限及下限弹性模量。 5、画两个曲线图,分别表示出应力弛豫与时间的关系和应变弛豫和时间的关系。并注出:t=0,t=∞以及t=τε(或τσ)时的纵坐标。

6、一Al2O3晶体圆柱(图1.28),直径3mm,受轴向拉力F ,如临界抗剪强度τc=130MPa,求沿图中所示之一固定滑移系统时,所需之必要的拉力值。同时计算在滑移面上的法向应力。 第二章

1、求融熔石英的结合强度,设估计的表面能为1.75J/m2;Si-O的平衡原子间距为1.6×10-8cm;弹性模量值从60到75GPa。 2、融熔石英玻璃的性能参数为:E=73GPa;γ=1.56J/m2;理论强度。如材料中存在最大长度为的内裂,且此内裂垂直于作用力的方向,计算由此而导致的强度折减系数。 3、证明材料断裂韧性的单边切口、三点弯曲梁法的计算公式: 与 是一回事。 4、一陶瓷三点弯曲试件,在受拉面上于跨度中间有一竖向切口如图2.41所示。如果E=380GPa,μ=0.24,求KⅠc值,设极限载荷达50㎏。计算此材料的断裂表面能。 5、一钢板受有长向拉应力350 MPa,如在材料中有一垂直于拉应力方向的中心穿透缺陷,长8mm(=2c)。此钢材的屈服强度为1400MPa,计算塑性区尺寸r0及其与裂缝半长c的比值。讨论用此试件来求KⅠc值的可能性。

InN的光致发光

InN的光致发光 与其他的Ⅲ族氮化物相比,InN具有最小的电子有效质量、最高的电子迁移率以及最高的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随着In组分的改变,InGaN的光谱可以覆盖到整个可见光甚至红外区域,在光电子器件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由于InN 的生长缺乏晶格常数以及热膨胀系数都匹配的衬底材料,并且由于InN自身较低的分解温度以及生长过程中需要较高的的氮平衡蒸汽压,这使得InN的生长变得非常困难。近年来随着生长技术以及生长方法的改进,利用分子束外延(MBE)以及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MOCVD)已经可以制备得到高质量的InN薄膜。Wang采用边界温度控制外延的MBE生长方法生长出迁移率为3280cm2·V-1·S-1,载流子浓度为1.47×1017cm-3的高质量的InN薄膜。Miller等人证实了在Mg掺 杂的InN中,在某一掺杂浓度范围内材料内部会实现P型,但是表面依然是n 型,同时根据PL谱推算Mg的掺杂能级在价带之上约70meV.但是由于材料质 量的限制,目前对MOCVD制备的InN薄膜性质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本文重点研究利用MOCVD制备的InN薄膜的光致发光(PL)特性,分析了PL谱与半导体带隙以及载流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了温度对材料发光特性的影响。 实验 实验中InN薄膜是采用了Thomas Swan MOCVD生长系统,在α-Al2O3蓝宝石(0001)的衬底上进行的异质外延生长。生长前首先通入NH3,在1150℃的条件下对衬底进行氮化,生长过程采用了两步法:首先在570℃的条件下生长GaN缓冲层,厚度大约为25nm,然后在605℃的条件下生长InN外延层,生长时间为2.5h,压强为300Torr,生长厚度大约为300nm.生长过程中分别采用三

材料结构与性能试题及详细答案

《材料结构与性能》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原子半径,电负性,相变增韧、Suzuki气团 原子半径: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电子在核外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是概率分布不同,因此对原子来说不存在固定的半径。根据原子间作用力的不同,原子半径一般可分为三种:共价半径、金属半径和范德瓦尔斯半径。通常把统和双原子分子中相邻两原子的核间距的一半,即共价键键长的一半,称作该原子的共价半径(r c);金属单质晶体中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称为金属半径(r M);范德瓦尔斯半径(r V)是晶体中靠范德瓦尔斯力吸引的两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如稀有气体。 电负性:Parr等人精确理论定义电负性为化学势的负值,是体系外势场不变的条件下电子的总能量对总电子数的变化率。 相变增韧:相变增韧是由含ZrO2的陶瓷通过应力诱发四方相(t相)向单斜相(m相)转变而引起的韧性增加。当裂纹受到外力作用而扩展时,裂纹尖端形成的较大应力场将会诱发其周围亚稳t-ZrO2向稳定m-ZrO2转变,这种转变为马氏体转变,将产生近4%的体积膨胀和1%-7%的剪切应变,对裂纹周围的基体产生压应力,阻碍裂纹扩展。而且相变过程中也消耗能量,抑制裂纹扩展,提高材料断裂韧性。 Suzuki气团:晶体中的扩展位错为保持热平衡,其层错区与溶质原子间将产生相互作用,该作用被成为化学交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富集于层错区内,造成层错区内的溶质原子浓度与在基体中的浓度存在差别。这种不均匀分布的溶质原子具有阻碍位错运动的作用,也成为Suzuki气团。 二、简述位错与溶质原子间有哪些交互作用。(15分) 答:从交互做作用的性质来说,可分为弹性交互作用、静电交互作用和化学交互作用三类。 弹性交互作用:位错与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主要来源于溶质原子与基体原子间由于体积不同引起的弹性畸变与位错间的弹性交互作用。形成Cottrell气团,甚至Snoek气团对晶体起到强化作用。弹性交互作用的另一种情况是溶质原子核基体的弹性模量不同而产生的交互作用。 化学交互作用:基体晶体中的扩展位错为保持热平衡,其层错区与溶质原子间将产生相互作用,该作用被成为化学交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富集于层错区内,造成层错区内的溶质原子浓度与在基体中的浓度存在差别,具有阻碍位错运动的作用。 静电交互作用:晶体中的位错使其周围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晶格体积发生弹性畸变,晶格畸变将导致自由电子的费米能改变,对于刃型位错来讲,滑移面上下部分晶格畸变量相反,导致滑移面两侧部分的费米能不相等,导致位错周围电子需重新分布,以抵消这种不平衡,从而形成电偶极,位错线如同一条电偶极线,在它周围存在附加电场,可与溶质原子发生静电交互作用。 三、简述点缺陷的特点和种类,与合金的性能有什么关系(15分) 答:点缺陷对晶体结构的干扰作用仅波及几个原子间距范围的缺陷。它的尺寸在所有方向上均很小。其中最基本的点缺陷是点阵空位和间隙原子。此外,还有杂质原子、离子晶体中的非化学计量缺陷和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缺陷等。 在较低温度下,点缺陷密度越大,对合金电阻率影响越大。另外,点缺陷与合金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间隙原子的固溶强化作用。

最新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4. 简述一次键和二次键区别 答:根据结合力的强弱可把结合键分成一次键和二次键两大类。其中一次键的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一次键的三种结合方式都是依靠外壳层电子转移或共享以形成稳定的电子壳层,从而使原子间相互结合起来。二次键的结合力较弱,包括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二次键是一种在原子和分子之间,由诱导或永久电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副键。 6. 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为高? 答: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一般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1)金属元素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2)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因此金属原子总是趋于密集排列。相反,对于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原子排列不可能很致密。共价键结合时,相邻原子的个数要受到共价键数目的限制;离子键结合时,则要满足正、负离子间电荷平衡的要求,它们的相邻原子数都不如金属多,因此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材料密度较低。 9. 什么是单相组织?什么是两相组织?以它们为例说明显微组织的含义以及显微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答:单相组织,顾名思义是具有单一相的组织。即所有晶粒的化学组成相同,晶体结构也相同。两相组织是指具有两相的组织。单相组织特征的主要有晶粒尺寸及形状。晶粒尺寸对材料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细化晶粒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单相组织中,根据各方向生长条件的不同,会生成等轴晶和柱状晶。等轴晶的材料各方向上性能接近,而柱状晶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性能的差异。对于两相组织,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当,两者均匀地交替分布,此时合金的力学性能取决于两个相或者两种相或两种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及各自的性能。如果两个相的晶粒尺度相差甚远,其中尺寸较细的相以球状、点状、片状或针状等形态弥散地分布于另一相晶粒的基体内。如果弥散相的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相,则将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降低材料的塑韧性。 10. 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和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构,其中能量最低的结构称为稳态结构或平衡太结构,而能量相对较高的结构则称为亚稳态结构。所谓的热力学条件是指结构形成时必须沿着能量降低的方向进行,或者说结构转变必须存在一个推动力,过程才能自发进行。热力学条件只预言了过程的可能性,至于过程是否真正实现,还需要考虑动力学条件,即反应速度。动力学条件的实质是考虑阻力。材料最终得到什么结构取决于何者起支配作用。如果热力学推动力起支配作用,则阻力并不大,材料最终得到稳态结构。从原则上讲,亚稳态结构有可能向稳态结构转变,以达到能量的最低状态,但这一转变必须在原子有足够活动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而常温下的这种转变很难进行,因此亚稳态结构仍可以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32)与[236] (001)与[210],(111)与[112],(110)与[111],(132)与[123],(2 (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解:(1)

材料结构与性能复习题答案(仅供参考)讲课稿

1 钢分类的方法有哪几种?钢中常用合金元素有哪些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钢的分类方法有5种:1)按化学成分,有碳素钢(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合金钢;2)按质量,有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3)按用途,有结构钢,工具钢,特殊钢;4)按炼钢方法,有转炉钢,平炉钢,电炉钢;5)按浇筑前脱氧程度,有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 强碳化合物形成元素:Hf,Zr,Ti,Ta,Nb,V 中强碳化合物形成元素:W,Mo 2 合金钢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常用以提高钢淬透性的元素有哪些?强烈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有哪些?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元素有哪些? 合金钢主要优点: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既有高的强度,又有足够韧性和塑性。 提高钢淬透性的元素:B,Mn,Cr,Mo,Si,Ni 强烈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Hf,Zr,Ti,Ta,Nb,V 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元素:V,Nb,Cr,Mo,W 3 解释下列现象:(1)大多数合金钢的热处理温度比相同含碳量的碳素钢高;(2)大多数合金钢比相同含碳量的碳素钢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3)含碳量为0.4%、含铬量为12%的铬钢属于过共析钢,而含碳量为1.5%、含铬量为12%的铬钢属于莱氏体钢;(4)高速钢在热断货热轧后经空冷获得马氏体钢。 1) 热处理目的是让碳及合金元素充分溶解,合金元素扩散速度慢,另外合金元素形成的碳化物溶解需要更高温度和时间。 2) 由于合金钢中含有较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W、Mo、Ti、V等,它们与碳有较强的亲和力,使碳化物由马氏体向奥氏体溶解时,合金元素扩散困难,加之合金碳化物的稳定性高,使碳化物的溶解比较困难,合金钢在加热时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因此,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 3) 按照金相组织来看,含碳量为0.4%、含铬量为12%的铬钢平衡态是渗碳体加珠光体,含碳量为1.5%、含铬量为12%的铬钢平衡态出现莱氏体。 4)由于高速钢的合金元素含量高,C曲线右移,一般合金元素越高临界冷却速度越小,淬透性越好,当空冷的冷却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时,空冷即可获得马氏体。 4 有资料表明,南京长江大桥采用16Mn钢比普通碳素钢节约钢材15%,简要解释原因。低合金高强度钢是在碳素工程钢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Mn,Si,Ti,Nb,V,Al等)形成的,以此获得较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能,性能的提高使得在相同的工程条件要求下大大降低了钢材的使用量。16Mn属于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这类钢适应大型工程结构,减轻结构重量,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节约钢材,因此与碳素钢相比可以节省15%材料。 5 试比较45钢与40Cr钢的应用范围,以此说明合金元素Cr在调质钢中的作用。 45钢属优质碳素结构钢,大量的模具生产会用到,做模具钢使用。 40Cr钢经调质后用于制造承受中等负荷及中等速度工作的机械零件,如汽车的转向节;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承受高负荷、冲击及中等速度工作的零件,如齿轮;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承受重负荷、低冲击及具有耐磨性、截面上实体厚度在25mm以下的零件,如蜗杆;经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而无很大冲击的零件,如套筒;此外,这种钢又适于制造进行碳氮共渗处理的各种传动零件,如直径较大和低温韧性好的齿轮和轴。 Cr能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强度和回火稳定性,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 6 说明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的化学成分、最终热处理及组织、性能特点。 渗碳钢:一般都是低碳钢,碳的质量分数一般在0.12%-0.25%范围,主要合金元素有Ni,Cr,Mn

材料结构与性能试题及答案

《材料结构与性能》试题2011级硕士研究生适用 一、名词解释(20分) 原子半径,电负性,相变增韧、Suzuki气团 原子半径: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电子在核外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是概率分布不同,因此对原子来说不存在固定的半径。根据原子间作用力的不同,原子半径一般可分为三种:共价半径、金属半径和范德瓦尔斯半径。通常把统和双原子分子中相邻两原子的核间距的一半,即共价键键长的一半,称作该原子的共价半径(r c);金属单质晶体中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称为金属半径(r M);范德瓦尔斯半径(r V)是晶体中靠范德瓦尔斯力吸引的两相邻原子核间距的一半,如稀有气体。 电负性:Parr等人精确理论定义电负性为化学势的负值,是体系外势场不变的条件下电子的总能量对总电子数的变化率。 相变增韧:相变增韧是由含ZrO2的陶瓷通过应力诱发四方相(t相)向单斜相(m相)转变而引起的韧性增加。当裂纹受到外力作用而扩展时,裂纹尖端形成的较大应力场将会诱发其周围亚稳t-ZrO2向稳定m-ZrO2转变,这种转变为马氏体转变,将产生近4%的体积膨胀和1%-7%的剪切应变,对裂纹周围的基体产生压应力,阻碍裂纹扩展。而且相变过程中也消耗能量,抑制裂纹扩展,提高材料断裂韧性。 Suzuki气团:晶体中的扩展位错为保持热平衡,其层错区与溶质原子间将产生相互作用,该作用被成为化学交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富集于层错区内,造成层错区内的溶质原子浓度与在基体中的浓度存在差别。这种不均匀分布的溶质原子具有阻碍位错运动的作用,也成为Suzuki气团。 二、简述位错与溶质原子间有哪些交互作用。(15分) 答:从交互做作用的性质来说,可分为弹性交互作用、静电交互作用和化学交互作用三类。 弹性交互作用:位错与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主要来源于溶质原子与基体原子间由于体积不同引起的弹性畸变与位错间的弹性交互作用。形成Cottrell气团,甚至Snoek气团对晶体起到强化作用。弹性交互作用的另一种情况是溶质原子核基体的弹性模量不同而产生的交互作用。 化学交互作用:基体晶体中的扩展位错为保持热平衡,其层错区与溶质原子间将产生相互作用,该作用被成为化学交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富集于层错区内,造成层错区内的溶质原子浓度与在基体中的浓度存在差别,具有阻碍位错运动的作用。 静电交互作用:晶体中的位错使其周围原子偏离平衡位置,晶格体积发生弹性畸变,晶格畸变将导致自由电子的费米能改变,对于刃型位错来讲,滑移面上下部分晶格畸变量相反,导致滑移面两侧部分的费米能不相等,导致位错周围电子需重新分布,以抵消这种不平衡,从而形成电偶极,位错线如同一条电偶极线,在它周围存在附加电场,可与溶质原子发生静电交互作用。 三、简述点缺陷的特点和种类,与合金的性能有什么关系(15分) 答:点缺陷对晶体结构的干扰作用仅波及几个原子间距范围的缺陷。它的尺寸在所有方向上均很小。其中最基本的点缺陷是点阵空位和间隙原子。此外,还有杂质原子、离子晶体中的非化学计量缺陷和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缺陷等。 在较低温度下,点缺陷密度越大,对合金电阻率影响越大。另外,点缺陷与合金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间隙原子的固溶强化作用。

发光材料综述

结构与物性结课作业 发 光 材 料 综 述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物理13-01 学号:541311020102 姓名:陈强

发光材料综述 摘要: 能够以某种方式吸收能量,将其转化成光辐射(非平衡辐射)物质叫做发光材料。发光是辐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出现。辐射或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激发电子从价带进入导带,当其返回到价带时便发射出光子(能量为 1.8~3.1eV)。如果这些光子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那么,便产生了发光现象。 0引言 发光材料是国家重要战略能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对发光材料的研制和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基于发光材料研究现状,分析发光材料种类和制备方式,并介绍几种不同发光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期推动我国发光材料研究探索,为国家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提供助力。发光材料是人类生活重要材料之一,在航天科技、海洋运输、医学医疗、出版印刷等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光材料研究已经成为了我国科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其运用技术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国防建设,因此如何推动发光材料研制,将其更加安全、合理、高效的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发光材料分类 发光材料按激发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1.1光致发光材料 用紫外、可见及红外光激发发光材料而产生的发光称为光致发光,该发光材料称为光致发光材料。 光致发光过程分为三步:①吸收一个光子;②把激光能转移到荧光中心;③

由荧光中心发射辐射。 发光的滞后时间约为10-8s的称为荧光,衰减时间大于10-8s的称为磷光。 光致发光材料一般可分为荧光灯用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和上转换发光材料。 按发光驰豫时间分类,光致发光材料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 图1 1.2电致发光材料 所谓电致发光是在直流或交流电场作用下,依靠电流和电场的激发使材料发光的现象,又称场致发光。这种发光材料称为电致发光材料,或称场致发光材料。 1. 本征式场致发光 简单地说,本征式场致发光就是用电场直接激励电子,电场反向后电子与中心复合而发光的现象。 2. 注入式发光 注人式场致发光是由Ⅱ- Ⅳ族和Ⅲ - Ⅴ族化合物所制成的有 p - n 结的二极管,注人载流子,然后在正向电压下,电子和空穴分别由 n 区和 p 区注人到结区并相互复合而发光的现象。又称p-n结电致发光 目前大概可以有以下几种材料: 1.2.1直流电压激发下的粉末态发光材料 目前常用的直流电致发光材料有Zn S:Mn,Cu,其发光亮度大约为350 cd/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