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魔鬼经济学》后感

读《魔鬼经济学》后感
读《魔鬼经济学》后感

揭开真实世界的伪装

——读《魔鬼经济学》后感

当我看完了一下出版编辑们对此书的推荐语时,我想我是选对了书。同时也非常同意这些编辑们对这位拥有美国史上最有趣头脑的伟人所写的这本经济学书籍的评价。《克科斯评论》说:“本书让你从一种最为有趣的角度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在本书中,列维特和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口袋;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等。《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著名的书评人兰兹·伯格把《魔鬼经济学》比喻成一部侦探小说,说自己在阅读读书的过程中一直都“屏住呼吸”,生怕一呼一吸之间,吹跑书中的那股灵气。在他看来,《魔鬼经济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了一本一流侦探小说的所有元素。只不过列维特所要侦破的最终目标不是“找到凶手”,而是“揭开真实世界的伪装”。《魔鬼经济学》书中的几乎每一个字都是对传统智慧的颠覆,他的许多发现被认为是惊世骇俗的,有些甚至会为他引来杀身之祸。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本会让人眼界一新的书。

本书主要探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五个问题:(1)欺骗;(2)掌握信息力量的可怕;(3)比如贩毒之类高风险的职业吸引人的原因;(4)后天教育和先天遗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5)名字的演变。列维特在这五个方面的出与传统智慧不一致的结论却能让人觉得可信的原因在于其用大量的调查数据说话,通过对这写数据进行分析,作者发现,如果一项政策能够很好的激发人们的经济动机、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便能够很好的抑止人们进行欺骗,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要表现的比想象中的诚实。另外列维特还给我们描述了3K党和房地产商之间的共同点都在于其掌握了一班人所不容易掌握的信息,从而使得人人惧怕3K党,普通人被房地产商忽悠;因此诸位要买房子的同志们大家应该联合起来,打破房地产商所拥有的信息优势,这样才能在与其打交道的过程中占据优势,这个和买卖东西时候讨价还价是一个道理,得让他们觉得你是内行才好,当然这点得需要大多数同志的一致努力,一个人努力没啥用,毕竟卖方市场啊。同样通过数据发现,普通的贩毒分子拿到到的收入根本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高,至少和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想必是如此,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同志还热衷此道,原因就在于尽管普通贩毒分子待遇不是那么好,但一旦混到了小头目,那可就不一样,白花花的银子啊,而且还不用自己去冒生命危险,因此人人都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到那种程度,可惜大多数人永远也到不了,这就是诱惑的力量。非法传销和此类似。孩子的成长则对每个人父母来说,非常重要,可惜列维特通过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告诉我们,孩子的成功与否,孩子的聪明程度和父母正相关,而且后天培养的效果及其有限。

下面就把书中的例子给列举出来。

本书中的第三章: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本章探讨传统智

慧是如何被捏造的。为什么专家们经常虚报统计数据?——因为记者需要它们来制造新闻,制造传统智慧。

每年在游泳池溺死的孩子比受到枪击的孩子多很多倍,然而枪击事件会大肆报道,而溺死由于太平常而不被报道,所以,其实,你家后院的游泳池比你抽屉里的手枪要危险数十倍;每年出车祸死亡的人数比飞机事故死亡人数多很多倍,但飞机事故会被大肆报道,人们也觉得飞机更危险,因为他们能控制汽车而不能控制飞机;然而事实是,我们在汽车里呆的时间同样会比在飞机里呆的时间长很多,因此计算出事故的概率,飞机和汽车实际上是相当的。

为什么妓女的收入比建筑师高?

薪资水平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职位的竞争者的多少;技能高低;舒服程度;工作本身要求从业人员的付出水平。

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难道他们没有像传统智慧所说的那样,拥有巨大财富吗?显然由于他们的职业与影视圈有着共同之处:出人头地的概率低,但回报高;竞争者多;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注定贫穷。

另外第五章中:怎样才能成为完美的父母。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先天的基因因素对后来的影响是50%。那么非先天的50%影响是来自父母的教育,还是小伙伴?答案是小伙伴及其他外界环境。

使用回归方法研究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如下结果:8个跟学生分数高度相关的因素:1、学生的父母受过良好教。2、学生的父母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3、学生的母亲是在30岁或之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

4、学生出生时体重较轻---消极影响。

5、学生的父母在家说英语。

6、学生是领养的——消极影响

7、学生的父母参加PTA 。

8、学生家里有很多藏书。

8个跟学生分数没有任何关系的因素。1、学生的家庭很和谐。2、学生的父母搬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社区。3、学生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到上幼儿园之间的时间没有工作。4、学生的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5、学生经常被打屁股。6、学生参加了儿童发展起步计划。7、学生经常看电视。8、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天都给孩子读书。前面的8个因素实际上表明了父母本身的特点;后面8个因素是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

显然,我们对于那些所谓的家庭教育技巧过于高估了。

但这并不是说父母并不重要。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如果父母聪明、勤奋、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不错的收入、能组织良好家庭的话,他们的孩子也很可能会取得成功。但父母对孩子做些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承认经常打孩子屁股的家长有可能是相对诚实开放的家长;关键是父母本身具有怎样的特点,他们是怎样的人。从这个角度说,今天的许多父母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政治家们一样,他们之所以会拼命地募集选举资金,是因为他们相信金钱可以帮助他们赢得选举,可事实上,真正能够帮助他们赢得选举的是他们本身的特质,如果选民们不喜欢一个人,无论他投入了多少资金都无济于事。

关于领养的研究同样证实了这个问题:

被领养的孩子的父母通常比较贫穷、能力有限,因此即使领养父母很成功,很聪明,很注重教育,被领养的孩子往往成绩一般偏下。但是,当那些被领养的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的命运似乎不像他们的智商所注定的那样。与没有被领养的孩子相比,被领养的孩子更可能考上大学,找到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建

立良好的家庭。所以结论是,真正改变这些孩子命运的,正是那些领养他们的父母。

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其实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还不如说是一种哲学,这个学科的价值能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个经济实体、甚至于每个国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经济学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些非经济学家的普通人来讲有两个方面:

1、我们可以直接应用现代经济学的成果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简单说就是帮我们获得更多的金钱,经济学最关键的领域是经济领域,比如:当铁矿石进口价格上升时,钢铁企业的股票走势是怎样的?钢铁的下游企业股票走势怎样?;当利率上升时,我们要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家要做出这样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影响是什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当出口市场受挫时,我们为什么要促进消费?为了促进消费国家有什么手段?具体发展什么行业?发展什么区域?怎样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经济学的方法论:书中涉及到的经济学方法论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石;第二个层次是甄别数据;第三个层次:基于正确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魔鬼经济学》一书可以开发你对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得到再认识,也会启发你一些思考,而且会让你感受到这种思考的快乐,能达到这点的,我想我非常认同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超爆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超爆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很早以前,就在亚马逊和当当网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看到了<魔鬼经济学>一书,但一直没有时间认真品读.真正空闲下来之后,<魔鬼经济学>的续篇<超爆魔鬼经济学>却在不经意间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确,仅凭这是比尔-盖茨新建的个人网站上重点推荐阅读的唯一一本书,也足以说明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迫不及待的读完全书之后,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我对全书的感受:构思新颖,妙趣横生.可谓处处闪现着智慧的光芒.作为一个刚刚接触经济学两年时间左右的大学生, <超爆魔鬼经济学>对我的思维方式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完全改变了自己以往所认识的经济学,体会到了经济学除了貌似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推导之外,竟然可以如此的精彩,竟然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思维中的很多缺陷,同时也让我知道了独立思考和用打破常规思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一.首先介绍一下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全书可分为序言和五个章节: (1)在序言中,作者主要提到了以下几个话题: 话题一: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危险。 话题二:电视提高了印度女性的人权平等意识。 话题三:从环境污染和危险性上看,马车的危害大大超过汽车。 话题四:鲨鱼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致命。 序言以看似简单的四个问题的提出及回答,奠定了全书的写作模式.即在每章开篇时提出一个令人震惊或古怪的论断,乍看之下,似乎有违情理.随后,随着文章内容的展开,作者就会给读者提供很多基础统计数据,使得作者先前提出的论断显得合情合理. 通过四个问题,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不要完全相信一直在培养你常识的媒体; 二、在大部分问题上,统计学的数字并不能说明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主观臆断往往是不准确的,尤其是当你试图比较两种因时间或空间的原因而无法同时存在的事物时;四、要学会发现事物的相互联系(印度妇女通过电视接触到了国外的自由思想)。 (2)第一章:这一章的题目很长,而且还颇具吸引力:“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捅破天?还是架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本章讨论的问题和作者将要提出的超出常规的解决方法了.首先,认识了一个很牛的人--内森梅尔沃德.这个孩子被火山和地壳的各种神奇现象点燃后,14岁高中毕业,经过一阵子学习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深造,23岁时拿了一个学士学位和两个硕士学位,之后又晃悠到剑桥去从事量子力学研究。在普林斯顿读研究生时,圣海伦火山(位于华盛顿附近)爆发了,由于威力巨大,使得3000英里外的他的大学宿舍窗子上都有火山灰,于是这个家伙开始迷恋上了地球工程学,并从此在心中埋下了要玩转地球的种子。之后,虽然他很长一段时间在微软当CEO,不过等到赚够了钱以后(上了《福布斯》富豪榜),他终于退出微软,自己捣鼓起自己儿时的梦想来。 于是,我了解到一个公司:由Nathan Myhrvold创办的名叫“高智发明”的公司。这个公司很牛,不仅是因为有一个牛老板,而且其成员个个是异想天开又

《魔鬼经济学》读书笔记

《魔鬼经济学》读书笔记 《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著。 第一章:学校老师跟相扑运动员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1、欺骗是一种经济行为:更小的成本,更大的收益。 2、行为的动机:经济动机、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不同的机制会导致人们按照不同的动机行事。案例:以小额罚款来遏制幼儿园家长迟到问题,实际上将取得相反的效果。因为之前人们尽量不迟到是基于一种社会和道德动机,但是有罚款制度之后,人们将用罚款来“购买迟到的权利”,行为将尊崇经济动机。(I:这是行为经济学中典型的锚定问题) 3、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等数学方法来发现欺骗行为的存在。相扑运动也存在欺骗行为(比赛放水)。 4、一个自觉付款购买甜饼的案例,说明欺骗行为是广泛存在的,同时也证明了“人类内在的诚信问题”:“无论一个人有多么自私,他都会坚守一些原则,去维护别人的利益,让别人感到幸福,虽然他可能并不会从中获得什么(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甜饼付款的数据表明,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会被人察觉的时候,他仍有87%的概率控制住自己不去做邪恶的事情。(I:未必,如果考虑风险,可能很多人不作恶,只是因为他们觉得从期望上来说,偷一个甜饼的收益是负的。如果不是甜饼,而是钻石,可能这个不作恶的概率会极大下降,因为收益期望极大提高了) 第二章:三K党跟房地产经纪人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本章主要讨论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拥有更多的信息就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比如对价格的制定。博弈论的一些基本知识,无新意。 案例1:戴维森·肯尼迪通过公布3K党的“秘密信息”,有效打击了3K党。 案例2:由于有网站将各家保险公司在定期寿险的价格做了详细的搜集和对比,导致了这一项目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争得客户,除了降价别无他法。 案例3:地产广告问题,说明: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比较具体而直接的广告语会更加促进消费。 案例4:针对大型约会网站上个人资料的分析:大部分人喜欢吹牛,夸大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相貌和经济收入。自称金发的女性远超出美国的平均水平(大多数人只是染的而已)。 第三章: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 本章实际上讨论了两个主题。 主题一:“传统智慧”——人们经常会把那些便利的,以及与我们的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事物认定为真理,并努力拒绝那些让我们感到不适或跟我们的生活常识格格不入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又总是会接受那些有助于提升我们自尊的东西(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实际上这个概念类似于“信息制造真像”、“知识制造真理”这样的表述,以及培根所说的“族类、洞穴和剧场假象”的综合体。 案例1: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一位名叫米奇·斯尼戴尔(Mitch Snyder)的人为美国无家可归者奔走,为此他不惜信口开河地捏造了非常夸张的数据,获得了公众的关注。 案例2:亚特拉大警察在90年代前半期也曾经隐瞒大量的犯罪报道,因为他们要改变城市的暴力形象。 案例3:警察通常会制造这样一种假象:警察与之毒贩的对抗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是因为毒贩经济优越,设备精良。 主题二:关于毒贩的真实经济情况。贩毒网络基本上和资本主义企业没大区别,甚至和“麦当劳”非常类似。真正高收入的只是金字塔结构顶层的犯罪分子,而小罗罗们的收入,甚至低于美国法定的最低收入标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一起,因为他们非常穷困。

超爆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超爆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很早以前,就在亚马逊和当当网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看到了<魔鬼经济学>一书, 但一直没有时间认真品读.真正空闲下来之后,<魔鬼经济学>的续篇<超爆魔鬼经济学>却在不经意间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确,仅凭这是比尔-盖茨新建的个人网站上重点推荐阅读的唯一一本书, 也足以说明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迫不及待的读完全书之后, 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我对全书的感受: 构思新颖,妙趣横生.可谓处处闪现着智慧的光芒.作为一个刚刚接触经济学两年时间左右的大学生, <超爆魔鬼经济学>对我的思维方式的冲击是颠覆性的. 完全改变了自己以往所认识的经济学, 体会到了经济学除了貌似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数学推导之外,竟然可以如此的精彩,竟然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 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思维中的很多缺陷, 同时也让我知道了独立思考和用打破常规思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一.首先介绍一下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全书可分为序言和五个章节: (1)在序言中,作者主要提到了以下几个话题: 话题一: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危险。 话题二:电视提高了印度女性的人权平等意识。话题三:从环境污染和危险性上看,马车的危害大大超过汽车。话题四:鲨鱼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致命。 序言以看似简单的四个问题的提出及回答, 奠定了全书的写作模式. 即在每章开篇时提出一个令人震惊或古怪的论断,乍看之下,似乎有违情理.随后,随着文章内容的展开, 作者就会给读者提供很多基础统计数据,使得作者先前提出的论断显得合情合理. 通过四个问题,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不要完全相信一直在培养你常识的媒体; 二、在大部分问题上,统计学的数字并不能说明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主观臆断往往是不准确的,尤其是当你试图比较两种因时间或空间的原因而无法同时存在的事物时;四、要学会发现事物的相互联系(印度妇女通过电视接触到了国外的自由思想)。 (2)第一章: 这一章的题目很长,而且还颇具吸引力:“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捅破天?还是架一根18 英里长的管子?”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本章讨论的问题和作者将要提出的超出常规的解决方法了. 首先,认识了一个很牛的人-- 内森梅尔沃德.这个孩子被火山和地壳的各种神奇现象点燃后,14 岁高中毕业,经过一阵子学习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深造,23 岁时拿了一个学士学位和两个硕士学位,之后又晃悠到剑桥去从事量子力学研究。在普林斯顿读研究生时,圣海伦火山(位于华盛顿附近)爆发了,由于威力巨大,使得3000 英里外的他的大学宿舍窗子上都有火山灰,于是这个家伙开始迷恋上了地球工程学, 并从此在心中埋下了要玩转地球的种子。之后,虽然他很长一段时间在微软当CEO,不过等到赚够了钱以后(上了《福布斯》富豪榜),他终于退出微软,自己捣鼓起自己儿时的梦想来。 于是,我了解到一个公司:由Nathan Myhrvold 创办的名叫“高智发明”的公司。这个公司很牛,不仅是因为有一个牛老板,而且其成员个个是异想天开又富于实践精神的。激光射蚊子、温控海洋阻止飓风形成、送人造卫星上天以及帮国家搞国防都不在话下。现在,这么个很牛的公司盯上了二十一世纪最牛的环境问题——气候变暖上。于是,才有了本章后面那些奇思妙想。 第一章起始,作者并未开门见山,而是爆料: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关心的反而是全球变冷问题。从这一信息入手,文章逐渐过渡到正轨。作者此时引用了一个经济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这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比如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等。这让我们耳目一新,很有兴趣读完这本看似很复杂高深的书。 这本书主要探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五个问题:欺骗;掌握信息力量的可怕;比如贩毒之类高风险的职业吸引人的原因;后天教育和先天遗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名字的演变。 列维特在这五个方面的出与传统智慧不一致的结论却能让人觉得可信的原因在于其用大量的调查数据说话,通过对这写数据进行分析,老列发现,如果一项政策能够很好的激发人们的经济动机、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便能够很好的抑止人们进行欺骗,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要表现的比想象中的诚实。 本以为经济学的书应该是枯燥无味、堆砌数字和符号的,但是,这本书却让我认识到其实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还不如说是一种哲学,这个学科的价值能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个经济实体、甚至于每个国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说,列维特还给我们描述了3K党和房地产商之间的共同点都在于其掌握了一班人所不容易掌握的信息,从而使得人人惧怕3K党,普通人被房地产商忽悠;因此诸位要买房子的同志们大家应该联合起来,打破房地产商所拥有的信息优势,这样才能在与其打交道的过程中占据优势,这个和买卖东西时候讨价还价是一个道理,得让他们觉得你是内行才好,当然这点得需要大多数同志的一致努力,一个人努力没啥用,毕竟卖方市场。这使得文章很有深度。 我对书中的一句话感触很深,那就是”人们总会不自觉地选择在付出较少代价,以取得更多的利益”。这句话轻易解释出为何现在我们吃的肉是那么不新鲜充满激素,为什么到处充斥着打假,为什么会被不公平对待,这也能用来解释为什么近年来我国的食品问题频频发生。理由就是人们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早已丢弃了良知,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这本书还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以数据说话,让读者信服。书中分析问题都有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这也是经济学本身对经济学家最基本的要求。要养成凡事以数据作为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的基石。知易行难,比如现在生活中很多问题很难直接拿出数据分析,从而现在有些所谓的“传统智慧”就非常值得质疑,如书中所说,“金钱并不能帮助人赢得选举”,“每天喝8杯水不能对健康有帮助”,“一根香烟折寿11分钟”。 《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当然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思维范式,它理解世界的角度,而不是人和我具体的结论。具体的结论,会应为条件、约束、环境和前提的变化

超爆魔鬼经济学 读书笔记

超爆魔鬼经济学 请把那本《超爆魔鬼经济学》递给我一下——对对,就是中信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那本、英文名叫《Super Freakonomics》,由列维特和都伯纳写的《超爆魔鬼经济学》,封面有个大大的、在此灼热难耐的夏天诱人至极的、被打爆开的苹果的那本《超爆魔鬼经济学》! 好吧,这个暑假,猥琐猪要远离推理、远离小说、远离文学……那么何不看看这本书呢?抛开那封面、封底、书腰……甚至连扉页都不放过的各种好评之词不说,光听这有点叛逆的书名和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苹果(我承认动机不良……),也得见识见识书里有些什么可“超”可“爆”的内容。 翻开书发现,前三十几页全是“专家推荐”,一共有五篇文章,分别来自比尔盖茨、梁小民、王则柯、王福重以及陈晓民。这五篇文章加上类似于“第二版出版前言”的“写在前面”一文一起组成了本书的第一大块(当然,这里可没有算上最前面的那个小测试),可以合称为“前言”。不过,本应是出版社苦心设计排版的这几十页,我却只看了比尔盖茨的推荐和“写在前面”。 我想,前言的目的基本有三:一、挑逗读者兴趣;二、介绍章节分布;三、为文章定性或定义。对于第一点,既然我都买了这本书,那么兴趣固然有了,再看你N多个专家指手划脚苦口婆心唠唠叨叨地给我说书的好处岂不多余?之所以看看比尔大叔的推荐文,一是因为他的排在第一个,翻页不费力;二是他的文章最短,一口气可以拿下。读后感是:盖茨有些自说自话,与其说是在对没读过原文的读者介绍内容大意,更像在和作者交流其中问题,还不如放在后记里。 “写在前面”算是真正的“前言”,其中作者就大致定义了一下何谓“魔鬼经济学”。首先,这是一个作者自己发明的词汇(freakonomic),目的是为了给本书阐述的内容用一个术语来进行界定,正因为在字典里找不到这么个贴切的词可以用来概括本书所设事物的集合,作者自己就拼凑出“魔鬼经济学”一词。第二,既然有了这个词,那么它所要包含的集合是什么呢?据猥琐猪理解,大概是以下一句话:本书所要阐述的,是一些与经济学既相关又不相关、对人们日常生活既必要又不必要的的知识领域。与经济学相关意指: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了经济学上处理数据的方法、评价事物的原则和证实观点的手段,本书涉及的问题都与经济学息息相关;与经济学不相关是指:本书不是经济学教材或辅导书,而是一本老少咸宜、普及知识的书,所以书中很少引用专门的经济学术语,尽管涉及了很多经济学的知识点。必要是指:这本书中涉及的问题都是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至少能扩充你的视野和思路;不必要则指:好吧,你即使不买这本书,也不会有多少损失。你可能会问:那么为什么要在freakonomic前面再加上super呢?——因为之前作者已经出了一本叫《魔鬼经济学》,所以为了不把这本的标题变得向天朝的课本一样中规中矩,就用了super freakonomics这标题。 以上就是整个“前言”部分的内容。接下来的两百五十来页才是重头戏:正文部分。今天先看到这里,之后持续更新~ 这两天,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开始了对《超爆魔鬼经济学》正文部分的攻略。正文分七部分,结构如下:导言+第一章~第七章+结语。目前我看完了导言和第一章。 导言,对作者而言是抛砖引玉,对读者而言是热身运动。除了再次强调一下“写在前面”里提到的东西外,导言的大部分篇幅由4个作者自认为能起到颠覆读者常识的话题组成,并在这些话题后分别给出了一些论证。 话题一: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危险。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揭开真实世界的伪装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当我看完了一下出版编辑们对此书的推荐语时,我想我是选对了书。同时也非常同意这些编辑们对这位拥有美国史上最有趣头脑的伟人所写的这本经济学书籍的评价。《克科斯评论》说:“本书让你从一种最为有趣的角度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在本书中,列维特和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口袋;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等。 《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著名的书评人兰兹〃伯格把《魔鬼经济学》比喻成一部侦探小说,说自己在阅读读书的过程中一直都“屏住呼吸”,生怕一呼一吸之间,吹跑书中的那股灵气。在他看来,《魔鬼经济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了一本一流侦探小说的所有元素。只不过列维特所要侦破的最终目标不是“找到凶手”,而是“揭开真实世界的伪装”。《魔鬼经济学》书中的几乎每一个字都是对传统智慧的颠覆,他的许多发现被认为是惊世骇俗的,有些甚至会为他引来杀身之祸。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本会让人眼界一新的书。 本书主要探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五个问题:(1)欺骗;(2)掌握信息力量的可怕;(3)比如贩毒之类高风险的职业吸引人的原因;(4)后天教育和先天遗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作用;(5)名字的演变。

列维特在这五个方面列出与传统智慧不一致的结论却能让人觉得可信的原因在于其用大量的调查数据说话,通过对这写数据进行分析,作者发现,如果一项政策能够很好的激发人们的经济动机、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便能够很好的抑止人们进行欺骗,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要表现的比想象中的诚实。另外列维特还给我们描述了3K党和房地产商之间的共同点都在于其掌握了一班人所不容易掌握的信息,从而使得人人惧怕3K党,普通人被房地产商忽悠;因此诸位要买房子的同志们大家应该联合起来,打破房地产商所拥有的信息优势,这样才能在与其打交道的过程中占据优势,这个和买卖东西时候讨价还价是一个道理,得让他们觉得你是内行才好,当然这点得需要大多数同志的一致努力,一个人努力没啥用,毕竟卖方市场啊。同样通过数据发现,普通的贩毒分子拿到到的收入根本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高,至少和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想必是如此,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同志还热衷此道,原因就在于尽管普通贩毒分子待遇不是那么好,但一旦混到了小头目,那可就不一样,白花花的银子啊,而且还不用自己去冒生命危险,因此人人都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到那种程度,可惜大多数人永远也到不了,这就是诱惑的力量。非法传销和此类似。孩子的成长则对每个人父母来说,非常重要,可惜列维特通过对数据分析的结果告诉我们,孩子的成功与否,孩子的聪明程度和父母正相关,而且后天培养的效果及其有限。下面就把书中的例子给列举出来。 本书中的第三章: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 本章探讨传统智慧是如何被捏造的。为什么专家们经常虚报统计数据?——因为记者需要它他们来制造新闻,制造传统智慧。每年在游泳池溺死的孩子比受到枪击的孩子多很多倍,然而枪击事件会大肆报道,而溺死由于太平常而不被报道,所以,其实,你家后院的游泳池比你抽屉里的手枪要危险数十倍;每年出车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5篇

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5篇 篇一:《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是在右边?”。在支部开展的"三个一"读书活动中,我读到了《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有些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例被其巧妙的引用来阐明那些乏味、枯燥的经济学原理,使我不由的对该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牛奶可乐经济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书中提出了100多个问题,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求分析、人际关系、职场风云等等各个方面。书中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简单,全书阐述了作者认为最基础、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则。机会成本是指为从事某活动而放弃其他事情的价值;成本效益原则意为唯有当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大于额外成本时,才值得这么做,它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所有的事物,如果你从理论层面去解读,就会让事情变得复杂化,而你运用人们熟知的事例去理解说明,就会让人一目了然。就如同与人沟通时,要让对方理解我们所表达意思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用对方熟悉的事物来举例。比如在统计工作交流中,如果单纯的给企业人员解释报表中指标含义,由于每个单位具体情况不同,个人理解也有差异,很难让企业人员正确掌握。假如我们针对每个单位的特殊性做出解释,或是

利用常见的情况举例,对方理解起来就会容易许多,我们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生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增强我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生活中许多的小例子都可以用机会成本和成本效益原理解释清楚。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的技巧方式也不尽相同,要想全面的自如应付,就必须对本行业的原理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彻的领悟。 学习领悟原理的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的过程。悟出了原理的同时也就提升了自我的水平和能力。当我们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可能往往会被问题的表象所蒙蔽,其实抽丝剥茧,拨开云雾看本质,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让我们随时都处于思考与收获之中,不仅对我们的工作有帮助,更能优化我们的生活! 篇二: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 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读物这几年大行其道,2006年的《魔鬼经济学》,2007年的《货币战争》,2008的《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牛奶可乐经济学》等等,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成为一种时尚。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 《牛奶可乐经济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教的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每年都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布置过这样的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

big data《大数据时代》读书笔记——精华观点和核心语句

big data《大数据时代》 精华观点和核心语句 不再追求精确度,不再追求因果关系,而是承认混杂性,探索相关关系。 如同工业革命要开放物质交易、流通一样,开放、流通的数据是时代趋势的要求。开放所带来的改变远远大于拥有权和隐私性保护所带来的问题。 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 作者认为相关关系比因果关系重要,译者表示反对,认为放弃因果等于放弃人类的智力优势,是末日之始。导致相关关系比因果关系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机器学习和以结果为导向的研究思路误导人类。 公共医疗:Google通过分析03到08的流感相关搜索词条,将45中词条组合输入一个数学模型之后,得到的流感预测数据和官方统计数据有97%吻合。09年判断准确,及时预报流感。 商业:farecast利用十万亿条飞机票价记录,预测飞机票价准确度高达75%,利用farecast购买机票的旅客平均每张机票节省50美元。 不再需要一致性的数据库和僵化的层次结构,不再需要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最新的数据库为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美国股市每天成交量高达70亿股,其中三分之二都是由数学模型和算法之上的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的,这些程序利用海量数据来预测利益和降低风险。 数据爆炸式增长,绝大部分为数字信息,极少部分为模拟数据。数据每三年多翻一番。数据规模的量变产生质变,就比如万有引力对生物体大小的关系,纳米技术对现实生活物质的性质有所改变一样,空气阻力和重量和形状关系一样。 大数据的核心在于预测,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数据中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不在热衷于追求精确度。并非完全放弃精确度,只是不再沉迷于此。不在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而是寻找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数据化意味着从一切事物中汲取数据,甚至包括我们以前认为和“信息”搭不上边的事情。比方说,一个人所在的位置、引擎的振动、桥梁的承重等等。 如同电影《点石成金》中,棒球球探们在统计学家面前相形见绌——直觉的判断被迫让位于精准的数据分析。 正文: 第一章:样本=全体 统计学家证明,采样分析的精确性随着采样随机性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但与样本数量的增加关系不大。随机采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的成功利亚与采样的绝对随机性,实现采样的随机性非常困难,一旦采样过程中存在任何偏见,分析结果就会相去甚远。搜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分析和预测结果就会越来越准确,并发现一些细节和微乎其微的重要问题。 有些情况下,异常值才是重要的信息,大数据的处理方法就不会错过这个异常值。商务是即时的,因此数据分析也应该是即时的。 《魔鬼经济学》 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是通过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数据量不一定很大,但需要全部,包含了所有的信息。

魔鬼经济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书名:《魔鬼经济学》 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萧伯纳第一章学校老师跟相扑运动员有何相同之处第一章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有动机,人们会想尽各种方法实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欺骗他人。从社会道德价值来评判欺骗是可耻,但欺骗也是一门高深的经济学,其中蕴含着许多经济现象与知识。 学校的老师与相扑运动员有何共同之处呢?如果不深入思考,我们是不会从这两个毫不相干的职业当中找到相同之处的。但是如果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老师与相扑运动员都会因竞争的激烈与奖金的诱惑做一些违反行业的事情。学校老师的工资通常是由老师的教学成绩来评定的,什么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成绩呢?那当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啦!由此会在改卷子时故意提高班上的平均成绩。相扑这个职业中也同样蕴含着相同的道理,由于相扑运动员的工资是由排名来决定的,所以一些运动员会用一些违禁药品或者是贿赂与自己比赛的对方。以让自己获得较高的排名,从而得到较高的工资与荣誉。 从老师与相扑运动员的共同之处,我得出一个比较粗糙的结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几乎是由人类的动机所驱动的,某一项经济活动的利益越大,人们就会越狂热的追逐这项经济活动,(假说动机的大小动机程度决定),也就是说人们的动机程度越强烈,人们就越

有可能采取欺骗的行为去从经济活动中获得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我从以上结论做了一个粗糙的模型:因素有1:动机程度 2:人类经济活动 3:利益 4:欺骗行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 (利益越大,人们的动机程度就越大,经济活动就越活跃。但人们的欺骗行为,是到有一定利益大小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因为欺骗要付出自己的诚信代价;然而到利益足够大时人们又会去考虑自己去欺

人类利他性

有关人类利他性的调查 《超爆魔鬼经济学》的第三章讨论了人类利他性的问题,其中提到了“通牒博弈”,即被试A 是否将实验金愿意捐赠给B。这个行为学实验引起了我更深的思考,事实上利他行为背后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利益”所在。事实上,在捐助灾民或施舍乞丐的行为中,很显然我们放弃的一元钱对于受赠者的边际利益往往远大于一元,也就是说两者的整体利益是提高的。因此,在这个经济学小调查中,我试图将人类利他行为的定义更改为:基于考虑到整体利益的提高而愿意选择损害自己利益帮助别人的行为。 为了验证这种新定义下的利他行为是否存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行为实验,在实验的四个问题中,A分别拥有10元和100元的本金,并且一旦他愿意放弃x元,B便可以获得2x或50x的美元的奖励,也就是模仿现实生活中边际利益更大的效果。(详情请见附录)这份问卷共收到了114份答卷,年龄段从在校学生到已参与工作的成人不等。下面我将简述我的实验结果以及我的推断: ①从整体情况而言,四个问题的答案平均值都在4元到6元左右,这也就证明了无论如何人类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利他性的。需要特别注意的第一个特点:在被试B获得2X的情况下A分别平均愿意捐出5.4和48.6元,低于50X情况下的6.4和59.2,提高了18.5%和21.8%,这表明在边际利益差距变大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实施利他行为。这是否暗示着,媒体可以适当的夸大需要捐赠人的糟糕境况,这样人们就会判断出捐给他的边际利益更大,从而更可能愿意进行捐赠。调查问卷显示出第二个特点:实验对象基本分为了三种人,四种情况均全部捐献型,占28.9%;均捐献三分之一者占34.2%,均不捐赠者占14%。有趣的是占比例最大的第二类人,在被试B获得2X元的实验版本中,捐献三分之一的本金可以刚好使自己和B获得同样多的金钱,我认为这代表,人类虽然具有很大的利他性,但同时也存在与生俱来的自我防御感或是嫉妒心理:大多数人不愿意被捐赠人的情况好于自己,这样的思维很可能体现在“要援助灾民,可要给灾民分三套房发五十万的体恤金,那他的情况岂不是比我还好了,这怎么行!”。 ②在本实验中我还进行了性别,消费水平和职业的分类。首先比较男女性的区别。65名男性回答中,四个问题的平均值均高于女性(虽然差距仅在10%以内),这可能暗示着男性普遍比女性更大方。有关男女性差别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41.5%的男性选择捐赠全部实验金,而且所有男性实验者要么捐献一半以下,要么就捐献全部;相比之下,女性实验者有51%的选择捐赠一半以上,只有30.6%选择捐赠全部。这暗示着一旦决定做出大方的决定,就会毫不犹豫的捐赠出全部,而女性出于许多其他考虑和因素,回答的数据十分平均的分散。 ③其次基于消费水平的分类。鉴于有些区间的实验对象太少可能导致偏差,仅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500至900元区间48人与1500元以上27人(分别代表典型的学生阶层和工作者阶层),已工作者的每一问都平均比学生的数据低25%左右,而且是所有花费阶层中捐赠意愿最低的。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至今为止收到更多的是学校环境的熏陶,而学校环境普遍培养爱心和公益心,因此会更有捐赠的意愿。 当然,这个调查没有考虑到选择性偏差和密切观察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这也仅仅是网络上的问卷调查,而非真实的行为实验,因此所作出的结论难免有些偏差。但我想这是对于这是验证利他行为新定义的一次很好的尝试,今后如果能有机会,我想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更完善的结论。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周末,天一直闷着,阴阴的,周六下了一夜的雨。这样的天气躲在家中偷看《魔鬼经济学》是再惬意不过了。 先讲讲书的结构内容: 第一章学校老师跟相扑运动员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动机,只要有动机,什么人都会欺骗、作弊; 由献血做引子 动机分三种:社会动机、道德动机、经济动机 无偿献血的动机是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驱使的,然而如果变为有偿献血,有一定经济补偿,那么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受到了“污染”,献血的人一定会减少。然而,如果经济利益巨大,那么会出现作弊的人,利用红色墨水或者猪血等等手段进行欺骗,这就是经济动机导致的结果。 通过甜饼经济学家的实验证实,人类比我们想象得更诚实,同时,也具备很多有趣的特点,比如,当节日临近,人们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作弊行为更多等等;高职位的人更不诚实,但同时,也许是因为不诚实才能使他获得高职位。 第二章三K党跟房地产经纪人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信息的力量 信息被滥用导致三K党的衰败,信息不对称导致医生、房产经纪人、汽车销售员。。。。这些“专家”们在欺骗着我们、吓唬着我们。 网络交友中,展示的不同信息会导致别人对你感兴趣的强烈程度大不相同 我们都在利用着信息不对称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欺骗........ 第三章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 本章探讨传统智慧是如何被捏造的 为什么专家们经常虚报统计数据?----因为记者需要它们来制造新闻,制造传统智慧每年在游泳池溺死的孩子比受到枪击的孩子多很多倍,然而枪击事件会大肆报道,而溺死由于太平常而不被报道,所以,其实,你家后院的游泳池比你抽屉里的手枪要危险数十倍; 每年出车祸死亡的人数比飞机事故死亡人数多很多倍,但飞机事故会被大肆报道,人们也觉得飞机更危险,因为他们能控制汽车而不能控制飞机;然而事实是,我们在汽车里呆的时间同样会比在飞机里呆的时间长很多,因此计算出事故的概率,飞机和汽车实际上是相当的。 为什么妓女的收入比建筑师高? 薪资水平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职位的竞争者的多少;技能高低;舒服程度;工作本身要求从业人员的付出水平 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难道他们没有像传统智慧所说的那样,拥有巨大财富吗? 显然由于他们的职业与影视圈有着共同之处:出人头地的概率低,但回报高;竞争者多;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注定贫穷。 第四章犯罪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犯罪率是如何降低的? 不是因为警察多了,不是因为实行了宵禁;而是-----堕胎合法化 一个小小的事件会对后来的事情有深远的影响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1500字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1500字在我对经济学有所了解之前,我想象中的经济学应该是枯燥无味、堆砌数字和符号、对于现实生活没有意义的(至少对我来说是的)。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其实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还不如说是一种哲学,这个学科的价值能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个经济实体、甚至于每个国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经济学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些非经济学家的普通人来讲有两个方面: 1. 我们可以直接应用现代经济学的成果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简单说就是帮我们获得更多的金钱,经济学最关键的领域是经济领域,比如:当铁矿石进口价格上升时,钢铁企业的股票走势是怎样的?钢铁的下游企业股票走势怎样?;当利率上升时,我们要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家要做出这样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影响是什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当出口市场受挫时,我们为什么要促进消费?为了促进消费国家有什么手段(画外音:高房价….)?具体发展什么行业?发展什么区域?怎样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经济学的方法论:书中涉及到的经济学方法论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石:以数据说话。书中

分析问题都有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这也是经济学本身对经济学家最基本的要求。要养成凡事以数据作为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的基石。知易行难,比如现在生活中很多问题很难直接拿出数据分析,从而现在有些所谓的“传统智慧”(书中解释为:通常指哪些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因为人普遍使用,结果就为公众所接受为真理的说法)就非常值得质疑:“金钱并不能帮助人赢得选举” (书中例子),“每天喝8杯水不能对健康有帮助”(书中例子),“一根香烟折寿11分钟”,要是现实中的例子就太多了:随便翻出一个电视台就会发现大把的白痴广告:论据和结论完全没有关系,逻辑似是而非,仔细分析这些广告完全可以当成是笑话集锦来看。(这也侧面说明为什么看电视多的人智商都不高)。 第二个层次是甄别数据:每天我们面对的数据都是海量的,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么,我们怎样使用。这就涉及到书中的另一个层次的观点:专家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我们怎样甄别这些专家的数据和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书中也提出了一种利器就是“动机分析”,书中认为:动机是现代社会的基石,理解动机或者是找出人们真正的动机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有些数据明显就是有问题的,比如前段时间的工资被增长的事件(那明显是统计局要和谐局面)。有些数据就不是那么容易发现,比如房地产中介提供的房屋成交参考价格。书中认为现代社会的专家会利用自己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芬?列维特所编写的一本从日常“细屑”的诸多事项以罕见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经济学原理进行考察的经济学书籍,其中内容生动语言诙谐,为并不具有较多经济学知识的读者带来了一种阅读的享受。 在我对经济学有所了解之前,我想象中的经济学应该是枯燥无味、堆砌数字和符号、对于现实生活没有意义的(至少对我来说是的)。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其实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还不如说是一种哲学,这个学科的价值能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个经济实体、甚至于每个国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我认为经济学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些非经济学家的普通人来讲有两个方面: 1. 我们可以直接应用现代经济学的成果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简单说就是帮我们获得更多的金钱,经济学最关键的领域是经济领域,比如:当铁矿石进口价格上升时,钢铁企业的股票走势是怎样的?钢铁的下游企业股票走势怎样?;当利率上升时,我们要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家要做出这样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影响是什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诸如此类。 2.经济学的方法论:书中涉及到的经济学方法论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石:以数据说话。书中分析问题都有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这也是经济学本身对经济学家最基本的要求。要养成凡事以数据作为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的基石。知易行难,比如现在生活中很多问题很难直接拿出数据分析,从而现在有些所谓的“传统智慧”(书中解释为:通常指哪些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因为人普遍使用,结果就为公众所接受为真理的说法)就非常值得质疑:“金钱并不能帮助人赢得选举”,“每天喝8杯水不能对健康有帮助”,“一根香烟折寿11分钟”,要是现实中的例子就太多了:随便翻出一个电视台就会发现大把的白痴广告:论据和结论完全没有关系,逻辑似是而非,仔细分析这些广告完全可以当成是笑话集锦来看。(这也侧面说明为什么看电视多的人智商都不高)。 第二个层次是甄别数据:每天我们面对的数据都是海量的,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么,我们怎样使用。这就涉及到书中的另一个层次的观点:专家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我们怎样甄别这些专家的数据和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书中也提出了一种利器就是“动机分析”,书中认为:动机是现代社会的基石,理解动机或者是找出人们真正的动机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有些数据明显就是有问题的,比如前段时间的工资被增长的事件(那明显是统计局要和谐局面)。有些数据就不是那么容易发现,比如房地产中介提供的房屋成交参考价格。书中认为现代社会的专家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利,那么他们提供的数据和服务就难免带有利益的烙印,仔细进行动机分析,我们是能够甄别这些数据和信息。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 上大学以来,在一些如微观经济等跟经济有关的课堂上,总听到教师们推荐一本经济类的书,说是必读的——它就是《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实在抢手啊,在图书馆是要预约才能借到的,我把它从图书馆拿回来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于是我利用一个星期中午午睡前的空隙把它读完了。 说实话,当初我想要借这本书来看的目的是比较功利的,想着它既是畅销书,又是与我们专业有关的,里面一定会教我们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直接告诉我们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不多,但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习题的方式。我发现作者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向读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我感觉书中的一些大多数关于美国背景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很不一样,导致我会对一些章节不太理解,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做法,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然而,我对书中作者关于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持保留态度,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同吧,我始终认为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关系。书中史蒂芬·列维特有这样一个观点: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对此我不太认同,因为放到中国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详细拿我最近在《读者》看到的一篇文章来说吧。文章习题目是什么已经忘了,但里面的内容让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以后教育孩子也要像文章所说的那样去教。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一个13岁男孩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故事,因为他爸爸有事,所以要把他托给外国一个朋友看管,在机场,爸爸友人这样对小男孩说:“听着,你爸爸不没有欠我人情,我也没有欠别人情,这样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人情利益关系,所以你在我那儿住的时候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指望我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早上要自己做早餐,自己想到哪儿玩可以按照旅游手册上写的路线去游玩,若是我有空我可以陪你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国外生活回来,小男孩的变化让全家人吃惊,他成了具有极高自理能力的13岁小男孩。就我自己而言,父母给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承担责任、努力前进,因为在家里,我们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他们就是我们的楷模。当然,青春期的我们就很难说了。 由此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对他的身心开展有极大的影响。假如父母不放手去让孩子自理,他就迟迟不能独立生活。当然,小伙伴跟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但我觉得父母的教育才是关键。而前一段日子有位教师在网上发布的帖子也跟这个话习题有点关联,他认为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就是说富人家的子弟由于他们的父母肯花钱给他们最好的教学资源,这样他们的孩子在日后的各种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当然,这涉及的有教学资源分配不公的问习题,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仍是父母。

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读后感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好! 很高兴今天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懂你的知识焦虑》这本书。 初拿到这本书,原本认为这会是个完整的论文式文章,会说信息爆炸时代,知识繁多,碎片化的知识使得我们焦虑重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如何去分辨知识、索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看完后,却发现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罗胖在这本书中打开天窗说亮话,指出:切换思维方式,升级认知,是应对知识焦虑的唯一方法。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越来越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禀赋和优势发挥出来。这个时代唯一限制我们的是什么?是认知。认知差距的本质就是我们能不能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完成思维方式的切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关注事实,升级认知。世界上的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复杂,我们只有带着这种思维方式,尽可能地去认知更多的事实,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手。 接下来,罗胖通过一个个有趣又有意义的小故事,全面分享:如何升级思维,成为高手;看到未来,参与未来! 大部分的事例以一个名人的故事情节展开,过程中会发现故事主人公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一样,与普通人采取不一样的应对方法,最后根据这一个故事,得出一个升华的观点。这本书不仅仅是讲一个个聪明人的小故事,而是从小故事中得到的认知,引起人的共鸣,也启发读者结合文章观点思考的更多,改变思维方式,并且运用到生活中。 本书的第二章讲到经济学,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章节。对于经济学家我个人的认知里只是一个头衔,很高大上,离我们生活很遥远的感觉。而老罗在书里讲的经济学很好玩,开始就讲到魔鬼经济学,其中的作者之一史蒂夫·列维特他是一个很奇葩的人,所做的经济学研究都是跟经济学无关的问题。 比如,都说毒贩子能发大财,为什么还跟母亲住一起?在比如,应该选择星期几去

西窗法雨读后感

读《西窗法雨》 ---探根究源的看法律 听师兄推荐《西窗法雨》,说此刘同学的这本书乃“探究法律精神的经典入门之作”,遂借得一本,待看时,果真如序言所言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思,法律精神与只言片语中得其精髓,与点点滴滴之间掀起波澜。 从其分散的众篇章中发现《法律的最终效力》一文,看罢若有所思。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把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则当作法律,因此我们总是把国家权力、法院联系起来。从初中起政治老师就教育我们会“军队、警察、法院是国家的暴力机器”,当时听了就觉得心里很是不愉快:奈何代表着公平和正义的法院与“暴力机构”是挂扣的呢?那我们生活遵循的规则不都是被强制的吗… 本书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为什么法律具有效力?为什么立法机关颁布制定的这个规则就具有法律效力?很多人的看法可能是:法律就是由国家暴力机器保护的规律,你不服从它,它就会镇压你。 先不说这个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本书列举了西方的一些思维,他们认为法律的最终效率来源于社会本身,而不是源自国家的暴力。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或接受的行为本身就反映了一种规则的活动。” 那么国家暴力的作用,其实只是保护这些“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承认或接受的行为”,因此像美国南北战争以前的黑奴法律、希特勒颁布的纳粹种族灭绝法律、我国清朝末代颁布镇压老百姓的法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恶法非法”就是说这种情况吧。 从西方人的逻辑看:法律的最终效力既来源于社会规则,而又规范着社会规则。他们希望给遵守法律的行为一个道德上的合理解释,同时也希望法律本身能成为真正的公平与正义。然而事实上社会规则往往存在着不同的争论:比如说堕胎应否合法? 在我们的国家里堕胎是被接受的,并且主动堕胎者大约也没有西方人那么紧张的担心人权组织来找麻烦,然而在很多西方人眼里堕胎是不道德的,它是一种扼杀他人生命的方式,因此难以为社会的部分人所接受。君不见每届美国总统大选时,每个竞选人对公众公布其政见时都不离:就业、堕胎和同性恋这几个话题。然而不堕胎者也有他们的说法,例如斯蒂芬写的《魔鬼经济学》有提到:正是堕胎导致了美国90年代犯罪率的大幅度下降。先不判断这个命题的真伪,但是如果选择堕胎的家庭是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如果强迫他们生下来,最终孩子可能由于教育、医疗不足等问题而走上歧路,确实会成为社会的问题。 那面对这些“社会上存在争论的行为”而订立的法律的最终效力又来自哪里呢?如果因此制定的法律,难免顾此失彼,因此洋人在必要的时候“会将法律放在一边,运用更高的“公正原则”来判案。”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法律的理性,西方人更愿意把法律当作是一种“工具”,相当多的人认为“工具如果不具有理性”那么法律就很有可能成为邪恶的手段,从而使公平或理性无法实现。书中也说“这时候的法律更需要的是在一般规则下的自由裁量,自由裁量的度又由法院和法官来衡量。” 难怪柏拉图很早就说过:法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但更要有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