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双基限时练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的中山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是( )

A.花岗岩山地 B.玄武岩山地

C.砂岩地貌D.喀斯特地貌

解析我国在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的中山中,花岗岩山地占有突出地位。

答案 A

2.华山的成因及地貌景观类型分别是( )

A.火山、花岗岩地貌景观

B.火山、火山地貌景观

C.断块山、花岗岩地貌景观

D.断块山、火山地貌景观

解析华山是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断块山,属花岗岩地貌景观。

答案 C

3.下列旅游景观具有地带性的是( )

①火山地貌②峡谷地貌③冰雕玉砌世界④午夜阳光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火山地貌和峡谷地貌的形成多与地质构造有关,虽有规律可循,但不属于地带性规律。地带性规律是在水热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带状分布规律,峡谷与火山地貌的分布多与构造带一致。冰雪世界多分布于高纬地带,午夜阳光只有在极圈及以内的地区才能欣赏到,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答案 C

4.下列地区属于我国传统旅游资源密集分布区的是( )

A.关中平原地区B.新疆罗布泊

C.长江中游地区D.东北长白山

解析我国传统旅游资源多分布在我国的东南部,其中以古老的经济中心最密集,包括北京及河北省北部、关中平原地区、四川盆地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

答案 A

下图为广东丹霞山景观图,读图回答第5题。

5.广东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其地貌景观属于( )

A.火山地貌景观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D.山水组合景观

解析广东丹霞山以丹霞地貌著名,其成因是当地的红色砂岩在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 C

6.黄山的成因及地貌景观类型分别是( )

A.断块山、变质岩地貌

B.断块山、花岗岩地貌

C.火山、岩浆岩地貌

D.火山、火山地貌

解析黄山属于断块山,该山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典型。

答案 B

7.关于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的东西差异是以我国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为分界的

B.我国旅游资源的东西差异表现为自然旅游资源东部清新秀丽,西部宏伟粗犷;人文旅游资源东部以汉族文化为特色,西部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

C.我国旅游资源的东西差异中,又体现出了南北差异。其中东部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部旅游资源以“雄”为特色,北部以“秀”为特色

D.我国的西北旅游资源区和青藏旅游资源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宏伟粗犷,人文旅游资源则以藏文化为特色

解析我国旅游资源的东西差异是以大兴安岭—燕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六盘山脉—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为界,而不是以二、三阶梯为界。我国东部旅游资源存在南北差异,表现为北“雄”南“秀”。我国的西北旅游资源区和青藏旅游资源区属于我国的西部,自然旅游资源以宏伟粗犷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其中青藏旅游资源区以藏文化为特色。答案 B

8.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等自然景观的地区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解析题中的四大地形区中,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同时又是北回归线穿过

的地区,发育有热带植被景观。

答案 C

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力。阅读材料回答9~10题。

9.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有关该旅游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泰国、缅甸相邻

B.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完整,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C.流经该旅游区的国际河流是雅鲁藏布江—湄公河

D.种植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苹果等

9~10.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描述可知该地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第10题,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老挝、越南、缅甸相邻,泰国与我国没有陆上边界;为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季雨林保存完整,动植物种类丰富;流经该旅游区的国际河流是澜沧江——湄公河;苹果是暖温带水果,不是热带经济作物。

答案9.A 10.B

吉林雾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被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观”。结合下图完成11~12题。

①②③④

11.四大自然奇观中成因相同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12.关于四地地理环境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C.夏季多雨

D.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11~12.解析第11题,①(吉林雾凇)是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属于气象、气候景观;②(桂林山水);③(云南石林)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④(长江三峡)为流水强烈下切巫山形成的河流峡谷地貌景观。第12题,①地气温年较差较大,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项描述的是喀斯特地区地表水存储条件不好,多地下暗河(②、③地);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②、③、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地均为夏季多雨。

答案11.B 12.C

上海“世博会”冰岛馆的外观如同一个巨大的冰块,外墙装饰着火山岩石,展示了冰岛“极圈火岛”的特色。完成13~14题。

13.冰岛旅游资源丰富,体现冰岛上述特色的旅游资源包括( )

①冰川地貌②海蚀地貌③火山地貌④地热温泉

⑤风蚀地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14.冰岛特色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是( )

①位于极圈内,干燥多风②地处高纬,气候寒冷

③四面临海,海浪侵蚀④处在板块边界,地壳活跃

A.①③B.①②

C.③④D.②④

13~14.解析第13题,冰岛纬度较高,有冰川地貌;地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貌(该岛就是一个火山岛),地热资源丰富。第1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D项正确。

答案13.B 14.D

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区,总长1 075.6千米。读下图,回答第15题。

15.下列各组旅游胜地均位于宁西铁路所经过省区的是( )

A.庐山、长江三峡、杭州西湖、延安、张家界

B.黄山、庐山、云冈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长江三峡

C.黄山、秦始皇陵兵马俑、黄鹤楼、龙门石窟、明孝陵

D.承德避暑山庄、岳阳楼、云冈石窟、明孝陵、嵩山

解析由图和题干可知,宁西铁路经过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和陕西省,五省区的旅游胜地依次有明孝陵、黄山、龙门石窟、黄鹤楼、秦始皇陵兵马俑。

答案 C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其中已经规划开发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就有以下旅游资源:热带沙滩、浅海水域、阳光、火山、珊瑚礁、森林、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民间舞蹈、手工艺品、传统音乐、婆罗浮屠佛塔、普兰班南神庙等等。材料二巴厘岛地形示意图。

业集中在南部的主要原因。

(2)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巴厘岛的地势呈北高南低的趋势,且南部主要以滨海平原为主,而热带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主要为各种热带风光,具体讲主要包括热带沙滩、热带浅海水域、阳光浴、浅海水域的海上冲浪等等。综上所述,巴厘岛的旅游业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

17.西藏旅游资源独特,游览价值高,种类繁多,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说出西藏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并分析羊八井地热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 类型:高原雪域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宗教文化艺术、建筑(藏传佛教);藏族民俗风情。

原因: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能容易释放出来。

旅游资源分布

大理旅游资源分布 从大理州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来看,500个旅游资源点在大理州12个县市境内均有分布。其中,大理市拥有旅游资源点最多,为128个;其次是巍山和洱源,分别为52处和49处;再次是剑川、云龙、祥云、鹤庆、南涧、弥渡、宾川、永平、漾濞依次排序。从空间分布密度来看,大理市资源密度最高,其次是巍山和洱源;再次是剑川、南涧、弥渡、鹤庆、祥云、漾濞、宾川、永平、云龙依次排序。因此,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空间分布密度来看,大理市在全州12个县市中都位居第1位,且优势明显。根据大理州旅游资源的集聚状况和空间分布规律,可将整个大理州范围划分为5个旅游资源大区。 1、中部旅游资源区 中部旅游资源区范围为整个大理市,旅游资源分布密集,旅游基础设施完备,主要优 势旅游资源有苍山洱海自然风光、大理古城历史文化、喜洲白族村落、下关现代城市设施等,可开展山水风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属于多功能的历史文化旅游区,也是大理州旅游形象的支撑性区域。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建设,旅游产品成熟且知名度高,既是大理州的旅游中心,也是滇西北的重要旅游区和云南省旅游发达地区之一。 2、东部旅游资源区 东部旅游资源区范围包括宾川、祥云2县,主要与楚雄州相连,交通条件优越,是大 理州的东大门。该区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宗教建筑与宗教文化,其中宾川鸡足山被称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可开展宗教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等,属于大理州佛教历史文化最为深厚和佛教文化遗迹较为集中的佛教文化旅游区,也是大理州需要进一步重点开发的旅游区。 3、南部旅游资源区 南部旅游资源区范围包括弥渡、巍山、南涧3县,既是大理南诏国的发祥地,保留有 完整的古城风貌,又拥有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同时澜沧江上的小湾电站亦分布于此区。该区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彝族风情、巍山古城、道教建筑、民族风情、森林生态、水电奇观等,是云南省道教建筑、彝族风情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属于以民俗、宗教、水电为主体的大理南诏文化和水电工业旅游区,为大理州旅游需要进一步重点开发的旅游区。 4、西部旅游资源区 西部旅游资源区范围包括云龙、漾濞、永平3县,东接苍山西坡,西邻澜沧江,高山 与深谷相间,拥有诺邓村、天池、宝台山、曲峒小镇、石门关、苍山西坡大花园等景区,适合于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科考探险旅游,属于地文景观、河流风光、动植物资源交错分布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为大理州需要进一步重点开发的旅游区。 5、北部旅游资源区 北部旅游资源区范围包括鹤庆、剑川、洱源三县,并与丽江市、怒江州接壤,是经丽江、迪庆抵达西藏至印度的北大门,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水域风光、宗教建筑、温泉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双基限时练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在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的中山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是( ) A.花岗岩山地 B.玄武岩山地 C.砂岩地貌D.喀斯特地貌 解析我国在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的中山中,花岗岩山地占有突出地位。 答案 A 2.华山的成因及地貌景观类型分别是( ) A.火山、花岗岩地貌景观 B.火山、火山地貌景观 C.断块山、花岗岩地貌景观 D.断块山、火山地貌景观 解析华山是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断块山,属花岗岩地貌景观。 答案 C 3.下列旅游景观具有地带性的是( ) ①火山地貌②峡谷地貌③冰雕玉砌世界④午夜阳光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火山地貌和峡谷地貌的形成多与地质构造有关,虽有规律可循,但不属于地带性规律。地带性规律是在水热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带状分布规律,峡谷与火山地貌的分布多与构造带一致。冰雪世界多分布于高纬地带,午夜阳光只有在极圈及以内的地区才能欣赏到,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答案 C 4.下列地区属于我国传统旅游资源密集分布区的是( ) A.关中平原地区B.新疆罗布泊 C.长江中游地区D.东北长白山 解析我国传统旅游资源多分布在我国的东南部,其中以古老的经济中心最密集,包括北京及河北省北部、关中平原地区、四川盆地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 答案 A 下图为广东丹霞山景观图,读图回答第5题。

5.广东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其地貌景观属于( ) A.火山地貌景观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D.山水组合景观 解析广东丹霞山以丹霞地貌著名,其成因是当地的红色砂岩在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 C 6.黄山的成因及地貌景观类型分别是( ) A.断块山、变质岩地貌 B.断块山、花岗岩地貌 C.火山、岩浆岩地貌 D.火山、火山地貌 解析黄山属于断块山,该山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典型。 答案 B 7.关于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的东西差异是以我国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为分界的 B.我国旅游资源的东西差异表现为自然旅游资源东部清新秀丽,西部宏伟粗犷;人文旅游资源东部以汉族文化为特色,西部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 C.我国旅游资源的东西差异中,又体现出了南北差异。其中东部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部旅游资源以“雄”为特色,北部以“秀”为特色 D.我国的西北旅游资源区和青藏旅游资源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宏伟粗犷,人文旅游资源则以藏文化为特色 解析我国旅游资源的东西差异是以大兴安岭—燕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六盘山脉—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为界,而不是以二、三阶梯为界。我国东部旅游资源存在南北差异,表现为北“雄”南“秀”。我国的西北旅游资源区和青藏旅游资源区属于我国的西部,自然旅游资源以宏伟粗犷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其中青藏旅游资源区以藏文化为特色。答案 B 8.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等自然景观的地区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解析题中的四大地形区中,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同时又是北回归线穿过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学案

附:湘教版·选修Ⅲ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是由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两部分组成的。并能分析掌握自然地理条件对旅游资源形成的决定性影响。 2、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并能具体分析某一旅游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 3、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2、学会分析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补充知识: 1、怎样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 ①太阳辐射因纬度分布不均,引起地理环境产生纬度地带性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带。 ②水分因海陆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引起地理环境产生经度地带性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③由于地表组成和结构不均,地势起伏不同,引起地理环境产生非地带性差异,形成千姿百态的自然旅游景观。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旅游资源造成的影响 因为景观差异的存在,才有旅游者从一种景观地到另一景观地的流动,才有旅游现象的产生。这些景观自身也因有差异性的特点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 实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条件。 2、我国的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受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地域分异的影响,我国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1)旅游资源分布的东西差异: 大致以大兴安岭—鄂尔多斯高原—六盘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为界。 此线东部地区降水较多,植被生长较好,自然旅游资源清新秀丽,人文旅游资源以汉族文化为主;此线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植被生长较差,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宏伟粗犷,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 (2)旅游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西北地区以昆仑山和祁连山为界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藏族文化特色突出;北部的新疆、内蒙古地区,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土地广袤,绿洲文化、草原文化突出。 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也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多丘陵山地,水热充沛,气候条件好,自然景观以“秀”为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民居建筑、私家园林、田园风光等也具“秀”的特色;北部虽然植被景观及水体景观逊色于南部,但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等自然景观雄冠全国,人文旅游资源中巍峨的宫殿、宏大的陵墓、气派的皇家园林等给人以“雄”的感受。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影响:对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的影响。 (2)体现 (1)宏观上看,人们往往选择相对理想的地方,以便营造良好的。

高中地理人教版旅游地理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高中地理人教版旅游地理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乐山,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乐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历时90年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峨眉山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多佛教寺庙,向为著名游览地。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距离乐山大佛30公里。2016猴年春节黄金周,峨眉山景区接待游客191 862人次,乐山大佛景区接待游客219 909人次。 (1)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游览乐山大佛—峨眉山人数多的原因。 (2)乐山大佛—峨眉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该地区的重要意义。 2.祖国的宝岛台湾岛是一个狭长形的海岛,面积不大,但岛内却拥有高山、丘陲、平原、盆地、海岸等丰富的地形地貌,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经济的发展作为支撑,造就了台湾多元化旅游资源。有驰名中外的阿里山云海,双谭秋月、玉山积云、滴水断崖、澎湖渔火、明延平郡王祠、指南宫凌霄宝殿、云林北港妈祖庙等。读台湾岛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宝岛”台湾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析台湾岛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原因。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积极打造“江南文化看绍兴”等品牌,许多景点免费为游客开放,并通过拍摄《小城大爱》等微电影带来了滚滚客流,从而打造成数字营销的智慧旅游城市。下图为绍兴市旅游资源分布图。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绍兴市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并为保护绍兴古城的旅游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5.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武汉市城区的二环与三环之间,景区面积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

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同步备课学案中图版选修3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学习目标定位] 1.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2.能举例说出中国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 一、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截至2016年7月共50处) 1 .世界遗产的分类: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 自然 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① 2.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明清皇宫、莫高窟等。3 .世界自然遗产:包括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②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等。 ③ 4 峨眉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 乐山 、武夷山。 大佛 —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 5 ④ 长调 民歌 。 二、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1.认识和研究世界遗产价值的必要性: ⑤ 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 (1) 认知 ⑥ 程度和 主动保护 意识。 ⑦ 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 (2) 职业道德 水平。 和 专业知识 ⑧ .价值:科学价值、 2 ⑨ 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历史文化 思考 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什么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答案我国的世界遗产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和灿烂文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探究点一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与特点探究活动读“我国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的旅游资源: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是______,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2)D地区传统的民居是________,请简要说明设计这种民居的理由。 (3)B、C、D所在省区均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列举三省区的世界遗产。 答案(1)B A (2)竹楼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湿热,竹楼可以防潮、防野生动物侵袭,并利于通 风散热。 (3)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丽江古城、哈尼梯田、澄江化石地、“南方喀斯 特”;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 反思归纳我国世界遗产的名称及分布状况(至2016年7月共50处) 遗产类型项目 所在省级行 政单位 简要说明 世界文化遗产(共35处) 长城河北至甘肃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明清皇宫北京、辽宁 建筑面积最大的古代皇宫,体现了 中国古代皇家建筑布局和东方木结 构建筑的特色 颐和园北京中国古代最典型的皇家园林 天坛北京中国规模最大的坛庙建筑群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 1929年首次发现完整的古人类头 盖骨化石的考古发掘点 明清皇家陵寝(明孝 陵、明十三陵、明显 陵、清东陵、清西 江苏、北 京、湖北、 河北和辽宁 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 帝王陵墓群

高中地理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教案(含解析)湘教版选修3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旅游资源的形成 ——————情景导入先思考——————— 爱国志士吴迈曾写过一首有关桂林山水的诗词: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思考探究:结合材料分析桂林山水景观的成因。 提示:上述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在流水的化学溶蚀和冲刷作用下形成的。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自然地理条件 (1)对旅游资源的作用:自然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2)常见的自然地貌景观: ①火山地貌景观:冰岛的火山、我国的五大连池等。 ②花岗岩地貌景观:西岳华山、九华山等。 ③砂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武陵源风景区等。 ④山水组合景观:九寨沟、黄山等。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1)作用: ①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作用:对认知自然环境资源,提升其文化内涵有重要影响。 ②对文化遗产的作用: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人类活动居主导地位形成的旅游资源。 (2)体现:

①宏观方面:往往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以便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②微观方面:人们在修建园林、寺院、宝塔、陵墓时,十分注重选择山清水秀之处,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1.火山地貌景观 2.花岗岩地貌景观 (1)花岗岩地貌景观在我国旅游资源中的地位: (2)花岗岩山地地貌的形成:

(1)砂岩地貌景观的地位体现: (2)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 在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两个特性:一是物质景象的组合性;二是审美属性。同时也正是由于多种物质景象巧妙地组合,产生了审美价值。如下图所示: 4.山水组合景观 山水组合景观往往能够形成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下图所示: 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1.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2.人类对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塑造的旅游景区的影响

2020版高考地理旅游地理第1讲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讲义新人教版

旅游地理 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 义。 3.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 原因。 4.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 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5.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 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6. 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 的旅游路线。 7.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 用。 8.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多以区域图、旅游景 观图等为载体,考查 旅游资源的特点、类 型、评价和旅游业的 意义。考查形式为综 合题,分值为10分。 第1讲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考点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性与价值 命题角度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经典例题] (2013·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2. 图像信息获取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相比,三沙市纬度________,位于________海域,________景观独特。 3. 推理分析 运用从以上图文资料中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可知,三沙市位于热带,主要由岛礁组成;生态环境受人类影响小;岛礁面积有限,环境容量小。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2. 简述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3.读图说明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归纳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2.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难点:1.理解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2.影响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可供游览的风景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无论是泰山日出、长江三峡、黄山奇峰、桂林山水,还是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敦煌石窟、布达拉宫,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那么这些旅游资源是如何形成的?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分布有何规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自主学习】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火山地貌景观:如⑴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花岗岩地貌景观:如⑵、⑶ 资源形成的基础砂岩地貌景观:如⑷ 山水组合景观:如⑸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对认知自然环境资源,提升其⑹的一些景点、景区形成起主导作用。 二、旅游资源分布 自然地理因素:包括⑺和自然地理条件两个方面。 1.影响旅游资源古代的⑻、⑼中心; 分布的因素人文地理因素人类一些重大行为留下的地理“痕迹”; 人类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的⑽。 社会认知因素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集中分布于⑾) 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⑿分布 旅游资源的分布与⒀密切相关。

【知识梳理】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分布:在以内力作用为主的构造带上 ⑴ 火山地貌景观 成因: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实例:美国的夏威夷、欧洲的冰岛、我国的五大连池火山景观 ⑵ 花岗岩地貌景观: ⑶ 砂岩地貌景观: ① 砂岩地貌景观的地位表现: 在中低山的旅游资源中占突出地位,是典型造景地貌,构成风景名胜的核心旅游资源。 ② 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 在砂岩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两个特性:一是物质景象的组合性;二是审美属性。同时,正是由于多种物质景象巧妙组合,产生了审美价值。如下图所示: 红色砂岩———→丹霞地貌———→ → 丰茂植被——— ⑷ 山水组合景观: 山水组合景观往往能够形成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著名的张家界、九寨沟、黄龙、长江三峡、玉龙雪山、虎跳峡等。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人类活动对优美自然环境旅游资源的被认知、提升其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对一些景点、景区形成起到主导作用。 相互映衬

《旅游资源的类型》 教学设计1

《旅游资源的类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2、比较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重点与难点:比较两类旅游资源 课时:1 教学过程: 阅读探索活动,问题:上述旅游景观可划分为几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回忆)旅游资源多样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内容上: (本质属性) 自然、人文 (存在形式?) 景观性的、文化性的 (形成年代) 古代遗存、现代兴建 (存在形式) 实物性的、体察性的 ——所以,要分类必须要按一定的标准。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此时将上述景观划分到这两类中去) 我们凭直觉应该知道哪些是自然,哪些是人文旅游资源。那么两种资源是怎样定义与划分的呢? 一、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P11与P12,两类资源。 解释:一般而言,自然旅游资源以地貌景观为核心,人文旅游资源以建筑景观为核心。 前者主要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相关,后者主要与人类历史相关。 但:有时,两类资源之间难以断定其归属,因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经过人为的加工,不可能没有人文附加成分。而人类社会多数的创造,即使是最能体现人文色彩的民族风情,都与自然条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类资源又可细分为若干类,P11与P13阅读材料。 二、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比较(P13表) 另:

案例研究:实际上是为了说明有哪些旅游资源?要求归类列举。 板书设计 1.2 旅游资源的类型 一、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二、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比较 艾尔斯巨石,世界上最大的峭岩独石,耸立在中部平原西部,石长3000米,高348米,基围8500米,东宽高,西低狭。岩石颜色独特,早晚可随日光照射程度差异而呈淡红、紫红、桔红、大红、赭红都颜色。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惟一的一块绿州,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与开发 一、总论 ◆旅游资源的概念: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 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对于这概念的理解: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的吸引物;可以是物质的或精神的,是有形的或无形的;具有一定的价值,能产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范畴在不断扩大。旅游资源最核心的是其吸引功能,是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重要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特征: 1.形式的复杂性。(受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影响。) 2.分布的区域性。(决定了旅游资源本身和旅游流的存在。) 3.生态的整体性。(是相互联系,依存,共同形成资源体,要素一旦被破坏,会影响整个旅游资 源的质量,甚至使其消失。) 4.地域的固定性。(是在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或是理事条件下的产物不可移置。) 5.季节的变动性。(主要是自然条件,气候的季节变化,其次是人为因素。) 6.吸引力的定向性。(只能吸引旅游市场的某一部分,且在不同时期的吸引力是不同的。) 7.开发的多样性。(不同的旅游开放者可对同样的旅游资源采用不同的开发战略和利用方式,产 生不同的社会经济效益。) 8.价值的不确定性和时代性。(其价值是随着人类的认识水平、审美需要、开发能力、宣传促销 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估其价 值。) 9.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若开发得当,可长期利用,若不得当,则易被破坏,难以恢复。) 10.美学的观赏性。(因由美学特征,所以具有观赏价值。)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基本条件。(影响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因素 1.太阳辐射产生纬度地带性的差异。 2.水分按海路位置不同产生经度地带性的差异。 3.由于 地表组成和结构不均产生的非地带性的差异。)②自然地理环境及要素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 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形、大气、生物、土壤和水文六要素构成。不同要素 构成不同的旅游资源。)③地球自然演化的历史决定了自然景观资源的基本内容。(距今6 亿年前无生命,6—4亿年前生物少,4—2.25亿年前森林繁茂。第四纪以来,奠定了基础。) ④地质作用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本底。(对于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直接塑造地表形 态,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⑤气候条件对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等旅游资源的形成 有特殊意义。(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景观不同。)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①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文旅游景观的形成。(影响生活习惯、风土民 情、建筑等人文景观的形成。)②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生 活在不同地域的群众其社会形态、民族构成、生活方式、观念信仰、兴趣爱好、风俗习惯 等具有不同的特征,这种差异会长期存在,成为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永恒动力。)③历史遗 存铸造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历史的产物通过各种形式遗存下来,成为丰富的人文旅游 资源。)④人文旅游资源也可因社会需要而人为创造。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 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安徽省位于华东西北部,旧以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名安徽,清代始置安徽省。安庆地区古有皖国之称,因此安徽又简称“皖”。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旅游资源丰富,且根据地形地貌呈现不同的分布。最主要的最著名的风景区都分布于皖南山区和江淮丘陵一带。以下将按区域由南向北逐个的详细介绍。 一、皖南山区: 徽州:(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 徽州自古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迥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自古俊才星驰。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著名景点:黄山、齐云山、鄣公山、牯牛降、徽州古城、西递、宏村、龙川宗祠等。 雄踞域中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黄山具备“山上有奇景,山下有奇观”的全方位立体之美。徽州休宁县道教名山----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古称白岳。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是徽州物质文明的历史遗存,矗立的牌坊代表着徽州人的精神家园,更多的古村落、古建筑体现了徽州远古的繁华和富荣,牯牛降的原始自然传递出徽州大地的久远、淳朴和原生态的珍藏,横亘黄山南北的新安江、太平湖,更增添了黄山水之灵秀。已划为江西的婺源,则以其完美的原生态环境,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太平湖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境内,南依黄山,是青弋江上游一座人工大水库,也是黄山旅游区的重点风景区之一。太平湖旅游资源丰富,湖光山色得天独厚,湖水清澈碧透,青山起伏连绵,水风姿绰约,岛屿散落如珠,被誉为“黄山情侣”、“中华翡翠”、“世界明珠”、“东方日内瓦湖”。

高中地理选修Ⅲ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学案 -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选修Ⅲ——旅游地理(湘教版) 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旅游资源的形成是由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两部分组成的。 2、了解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 3、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4、通过观看风景图片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审美情趣的认知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条件的理解,让学生知道自然地理条件对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2、通过对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的分析,让学生知道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审美活动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热爱、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观点。 2、通过小组课后合作学习,对当地旅游资源分布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发现自然美、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和个人美的追求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2、学会分析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法、图示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主要过程】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那么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都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们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相关知识。 『阅读教材及补充知识,自主学习』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互查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学案内容见附) 『课堂合作探究』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对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 选修部分 选修3 旅游地理 [考纲展示]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①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②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①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①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②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旅游与区域发展:①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②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考点一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 [考点精析] 1.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特性 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征,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又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3.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反过来可以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如下表:

5.欣赏 (1)自然美 形象美:雄、奇、险、秀、幽;色彩美: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动态美:山为水动,水回山转;朦胧美:烟、雨、云、雾。 (2)人工美 古典园林美:不出城郭,享山林之美;民俗风情美:民间风俗和传说;古建筑和古遗迹美:透过时间看历史;书面、雕塑艺术美:人造景物。 (3)旅游景观的欣赏 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 (4)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综合练习

高二地理通用版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综合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凡能为人们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这种定义考虑的角度是() A. 从旅游者的角度 B. 从旅游经济的角度 C. 从旅游构成要素的角度 D. 从旅游特性的角度 2. 某校高二年级师生由某旅行社组织去蟹岛一日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 该旅行社的导游 B. 高二年级师生 C. 蟹岛的服务人员 D. 蟹岛 3. 泰山雄、黄山奇、青城幽、峨眉秀、华山险,这些自然景观构成的基础是 A. 水文 B. 地貌 C. 植物 D. 动物 下图为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我国下面几个旅游资源与所在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A. ①路南石林②承德避暑山庄③敦煌石窟④苏州园林 B. ①桂林山水②云冈石窟③长城嘉峪关④苏州园林 C. ①桂林山水②龙门石窟③酒泉航天中心④杭州西湖 D. ①黎族风情②苏州园林③秦陵兵马俑④无锡太湖 5. 图中四个省区中,没有世界遗产项目分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下列具有可创造性的旅游景观是() A. 苏州园林 B. 长江三峡 C. 五大连池 D. 天涯海角 7.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 傣族泼水节 B. 彝族那达慕大会 C. 朝鲜族火把节 D. 蒙古族芦笙节 8. 下列世界遗产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A. 大足石刻——四川 B. 黄龙——安徽 C. 龙门石窟——山西 D. 丽江古城——云南 9. 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红色旅游资源的是() A. 苏州园林 B. 山东泰山 C. 井冈山 D.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10. 下列有关旅游资源中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景观多具有教育意义 B. 气象气候景观是自然景观的核心 C. 自然景观多具有可创造性 D. 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 二、综合题 11. 读资料,回答问题: 夏威夷群岛坐落在北太平洋,距美国本土3000多千米,被称为美国的“海外州”,在公

高中地理 第1章第2节旅游资源的类型教案

1.2 旅游资源的类型 教学目的: 1、认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2、比较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重点与难点:比较两类旅游资源 课时:1 教学过程: 阅读探索活动,问题:上述旅游景观可划分为几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回忆)旅游资源多样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内容上: (本质属性)自然、人文 (存在形式?)景观性的、文化性的 (形成年代)古代遗存、现代兴建 (存在形式)实物性的、体察性的 ——所以,要分类必须要按一定的标准。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此时将上述景观划分到这两类中去) 我们凭直觉应该知道哪些是自然,哪些是人文旅游资源。那么两种资源是怎样定义与划分的呢? 一、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P11与P12,两类资源。 解释:一般而言,自然旅游资源以地貌景观为核心,人文旅游资源以建筑景观为核心。 前者主要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相关,后者主要与人类历史相关。 但:有时,两类资源之间难以断定其归属,因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经过人为的加工,不可能没有人文附加成分。而人类社会多数的创造,即使是最能体现人文色彩的民族风情,都与自然条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类资源又可细分为若干类,P11与P13阅读材料。 二、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比较(P13表)

案例研究:实际上是为了说明有哪些旅游资源?要求归类列举。 板书设计 1.2 旅游资源的类型 一、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课本插图资料: 艾尔斯巨石,世界上最大的峭岩独石,耸立在中部平原西部,石长3000米,高348米,基围8500米,东宽高,西低狭。岩石颜色独特,早晚可随日光照射程度差异而呈淡红、紫红、桔红、大红、赭红都颜色。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惟一的一块绿州,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吉林松花江两岸树茂枝繁,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雾淞,遇到寒冷的空在树上凝结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淞”,当地群众称为“树挂”。腊月严冬,每当雾淞出现的时候,10里长堤上的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白,江岸雾淞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吉林雾淞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市自199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雾淞冰雪节”。 极光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地球磁场迫使其中一部分沿着磁力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当他们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之中,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境,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接。是一处特大型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约40米左右,落差40米以上。河水流经此地,以其巨大的力量,泻入河谷,冲入深槽,顿时,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显示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宏伟气概。 斗兽场呈椭圆形(188米×159米),高57米,它宏大得足以容纳五万观众,除陆上项目外,还可以表演水战。巨大的观众席下分布着拱形回廊,它是观众避雨和休闲的地方,当烈日当空,由第四层墙垣里高高举起的长杆,张起巨大的帐幕以遮挡阳光。在科学、实际、巧妙地安排观众的座席和流动线路方面,大斗兽场显示了罗马人卓越的才能,就是用现在的眼光去

旅游资源概论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②角度 ③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 2.把握观赏时机

2019(全国卷)高考地理 人文地理 专题12 旅游资源类型分布景观特点与欣赏专题测试卷

12 旅游资源类型、分布、景观特点与欣赏 1.(2018届湖南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鼓浪屿位于厦门西南隅,面积约1,78平方千米,因西南有海蚀涧受海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而得名。岛上气侯宜人,四季如春。主要景点有日光岩、鼓浪石、菽庄花园、毓园、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厦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等。2017年7月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鼓浪屿曾创下单日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申遗成功后,当地政府承诺今后将游客数量限制在每日3.5万人。 简述鼓浪屿旅游资源的特点,并指出鼓浪屿限制游客数量的积极意义。 【答案】原因: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集群状况好;旅游景观独特,等级高,游览价值高。 意义:岛屿面积小,环境承载力有限;申遗成功意味着对景区更严格的保护,限制游客数量可以确保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可以让游客获得更好地旅游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 2.(福建省宁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拥有全国最美海岸线的宁德市霞浦县,地处中国海岸中部,福宁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贯穿全境,素有“闽浙要冲”之称,该县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是海洋养殖大县,至今还保留当地传统滩涂养殖劳作场面(下图),目前已成为国际滩涂摄影基地,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摄影爱好者。 评价霞浦成为国际滩涂摄影基地的地理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阔,景色优美;人文景观独特(保留当地传统滩涂养殖劳作场景);交通便利(有福宁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政府政策支持。(答对4点即可)不利条件:

旅游资源的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种类还包括宇宙类,如太空、星体、天体观测、陨石等;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消闲、

(1)、碉楼简介:就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得结晶。开平碉楼与村落及其中西文化交融得人文景观、自然生态、乡风民俗等,都保持得相当完整与真实。她深沉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浓郁得欧美文化气息,高度反映了在特定得历史条件下,特定得地域环境中所形成得独特得历史文化景观,被誉为“华侨文化得典范之作”、“令人震撼得中西建筑艺术长廊”。 (2)、湖北武当山拟冲击我国第5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3)、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衡山、南粤—恒山、中岳—嵩山 (4)、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2、保护世界遗产得原因: (1)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就是独一无二得历史文化载体与人类历史发展得见证,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 (2)世界自然遗产代表某一类地质地貌中最重要得历史演变过程,展示了我国独特得地质地貌与生物资源。 (3)世界遗产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中得顶级品牌,为旅游业得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得资源。 3、保护世界遗产得措施: (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合作与相互支持,为保护遗产作贡献。 (2)1976年,政府间得国际合作机构“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确定与保护全世界范围内得自然与文化遗产,将具有突出意义与普遍价值得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关注旅游线路图得设计 长江三峡、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双遗产)、台湾日月潭、{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秦陵兵马俑、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我国旅游资源得分布——地域性 (1)旅游资源分布得东西向差异 1、西部降水较少,植被生长较差 2、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宏伟粗犷 3、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 1、东部地区降水较多,植被生长较好 2、自然旅游资源清新秀丽 3、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以汉族文化为特色。 (2)旅游资源分布得南北向差异 北部得新疆、内蒙古地区,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特征,土地广袤,绿洲文化,草原文化突出。 北部东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等自然景观则雄冠全国,人文旅游资源中巍峨得宫殿、宏大得陵墓、气派得皇家 园林等给人以雄得感觉 以秦岭——淮河为界 以昆仑山脉与祁连山脉为界 南部多丘陵山地,水热充沛,气候条件较好,自然景观以秀为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中得民居建筑、私家园 林、田园风光等也具有秀得特点 南部得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藏民族文化特点突出。 ★旅游景观得欣赏 1、旅游景观得观赏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距离与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