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28卷第6期2006年11月

资 源 科 学RESOURCES SCIENCE Vol.28,No.6Nov.,2006

文章编号:1007-7588(2006)06-0196-08

收稿日期:2006-02-27;修订日期:2006-05-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371030);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05KJ017);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2005SK066ZD)。

作者简介:章锦河(1970~),男,安徽望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管理、区域旅游影响研究。E -mail :z hangjinhe818@https://www.360docs.net/doc/0e15638404.html,

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章锦河

1,2

,张 捷

1

(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 210093; 2.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 241000)

摘 要: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国际上关于生态足迹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诸多生态经济学背景的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外学者对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指标选择偏向性、足迹测度静态性、计算项目偏颇性、政策启示伪真性等缺陷进行了修正,并在不同食物消费模式、不同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国际贸易与生态不平等交换、国际债务、循环经济、能源消耗、国民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以及特定产业与行业等9个前沿领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生态足迹实证分析。根据对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从生态足迹研究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4个方面,提出了生态足迹研究的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包袱;国际贸易的富国幻想;生态不平等交换;循环经济;模型修正

1 引言

人地关系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各国各级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一种普遍的政策目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需要定量测度全球与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状态。为此,一些国际组织及有关研究人员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讨定量测度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指标,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的人文发展指数(HDI),绿色GDP,Daly &C obb(1999)的 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 (ISEW),Cobb 等的 真实发展指标 (GPI),Prescot-t Allen 的 可持续的晴雨表 (Barometer of Sustainability)模型等[1]

人类社会必须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一方面,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人类利用与耗费生态系统资源的状况以及生态系统资源的生命支持能力,另一方面地球上人人享有同等利用生态系统资源的权利,定量测度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并进行比较,明确全球生态责任的承担,有利于促进生态伦理公平的实现。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模型比较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因此,生态

足迹模型自1992年提出以来迅速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推广应用。据笔者统计(Elsevier 出版社全文电子期刊,统计截至时间2005年11月5日),目前国外围绕和涉及生态足迹研究的论文有59篇。本文通过对国外生态足迹模型研究的缘起、修正以及9个前沿领域实证研究的分析,提出今后生态足迹研究的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 理论缘起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模型是通过测定一定区域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消费量以及吸纳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面积大小,与给定的一定人口的区域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进行比较,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

国际上关于生态足迹的研究缘于20世纪70年代诸多生态经济学背景的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Odum E P(1975,1989)[2,3]

探讨了一个城市在能量意

义上的额外的 影子面积 (shadow areas),Vitousek P,

et al.(1986)

[4]

测算了人类利用自然系统的净初级生

产力(Ne t primary produc tivity),Jasson A M(1978)[5]

分析了波罗的海哥特兰岛海岸渔业的海洋生态系统面积,Hartwic k J M(1990)提出了绿色净国家产品[6] (Green Net National Product)概念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等在1992年提出生态足迹概念[7],并由Wackernagel等人加以完善和发展为生态足迹模型[8~13]。其后,与生态足迹模型测度目标相类似的研究还有:FoE Europe (1995)提出的环境空间(Environmental space),Pearce D W,et al (1993)提出的真实储蓄(Genuine Savings),De Groot(1992)、Costanza et al (1997)、Turner (1991,1998,1999,2000)等提出的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等[14]。然而,生态足迹分析与 真实储蓄 等方法不同,对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指示意义也不相同,其寻求从生态与经济两个角度与层面来探讨对可持续发展的测度而引起重视。

3 模型修正

生态足迹模型自1992年提出以来,迅速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实证应用。尽管如此,生态足迹模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被认为存在诸多明显不足与缺陷,引起了较大的争论,甚至遭到了一些研究者们的严厉批评(Eva Roth,2000;Ayres, 2000;Lenzen&Murray,2001;Luck et al ,2001; Moffatt,2000;van den Bergh&Verbruggen,1999;van Vuuren et al ,1999;)[14~20]。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与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针对这些不足,许多学者对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修正与完善。

(1)指标选择的偏向性。生态足迹模型强调了人类发展对环境资源系统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然而忽视了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的差异,人类消费模式的演变以及人类对现有消费质量的满意程度的考虑,具有指标选择的生态偏向性。生态足迹是一种有效的测度,但应该与社会-经济指标相联系,如人口统计学指标及倾向、经济扩张、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经济繁荣下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Hanley N,et al(1999)以苏格兰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配合绿色净国内生产、环境空间、净主要生产力、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真实储蓄等指标,测度与评价了苏格兰发展的可持续性[21]。Kurt K(2004)把生态足迹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从全球碳循环系统与能量价值(energy values)角度出发,构建了生态价值附加(ecological value added)的生态系统-经济投入产出复合模型(an integrated ecosystem-economy model),用于指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22]。Helmut H,et al(2004)[23]提出并比较了2种综合测度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图景的方法: 人类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占用(HANPP)法(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 tion); 生态足迹(E F)。上述2种方法都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使用联系起来,并都试图深入探究人类社会-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虽然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存在诸多不同。两者研究问题的核心、分析范围、测度单位、假定条件、信息有效性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政策建议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HANPP与EF方法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人类对自然的影响,HANPP方法主要在于测度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强度与效率,而EF主要从需求角度,测度支持一定人口生活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

(2)足迹测度的静态性。生态足迹最初是计算基于某一时点的生态足迹,而未能反映未来变化发展的趋势。时间序列的生态足迹计算是对生态足迹静态性的一种改进与完善,时间序列性的优点在于有利于揭示生态足迹对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数据的失真性,同时有利于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演变与生态足迹随时间变化之间的对应耦合关系。

Wackernagel(2000)计算了全球1961年~1997年时间序列的生态足迹[24];Kar-l Heinz Erb(2004)采用地区(country-specific yields),而不是全球公顷法(global average hectares)计算生态足迹。其中林地的计算采用两种手段,即产品分析法(production approach)与持续产量分析法(sustainable yield approach),以奥地利为例,计算了1926年~2000年的75年的时间序列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主要是由于能源消耗的原因,在整个75年的时间里,土地实际需求量超过了奥地利国土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产品分析法结果偏大,而持续产量分析法的结果偏小[25];Hemult H,et al(2001)等对奥地利1926年~1995年长达7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26];荷兰学者Vuuren D P,et al(2000)等分别选取1980年、1987年和1994年为研究时段,对贝宁、不丹、哥斯达尼加和荷兰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的比较研究[27]。

(3)计算项目的偏颇性。生态足迹模型没能把自然生态系统提供资源,吸纳废弃物的功能描述完全,忽略了地下资源和水资源的估算,也没有考虑污染的生态影响与污染生态足迹。Manfred L,et al (2001)以澳大利亚为例,不仅考虑了C O2,而且计算了

197

28卷第6期章锦河等: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其他气体如C H4,N2O,CF4,C2F6等的生态足迹[28]。

(4)政策启示的伪真性。为了进行地区之间的比较,生态足迹采用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在将各区域产量调整为世界平均产量的同时使许多区域信息丢失,导致生态足迹指标过分简化,只有全球的一般状况而没有反映出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区域制定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决策的直接政策意义并不明确。Manfred L(2001)[28]以澳大利亚为例,发展并改进了生态足迹分析法,针对生态足迹的全球公顷的弱点,采用了地区土地利用数据,通过: 澳大利亚各种类型的土地利用地区数据; 反映土地扰动(disturbance)程度; 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重新对土地类型进行了分类,构建了消费项目的136 136矩阵与7 136矩阵,27 7矩阵),以便修正与反映消费所对应的各种类型的土地类型。结果表明1994年澳大利亚人均生态足迹13 6hm2。

4 应用研究

目前,国外生态足迹模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原来比较多的是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某一个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开始深入到力图从多角度与多层面寻求人地关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其应用研究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

(1)食物消费模式的差异与生态足迹。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心理诉求,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们有不同的食物消费模式,不同的食物消费模式与消费水平直接影响土地的实际供给水平。

Gerbens-Leenes P.W.(2002)等把人们消费的100余项食物谱分成9类主要的消费项目,以荷兰为例,利用1990年家庭生活消费项目及数量,物价指数等数据,计算了5种食物消费模式下的土地需求量。结果表明,消费水平越高对土地的需求越大,昂贵食物所需的土地面积比低价格食物多,如1990年荷兰的牛肉是17荷兰盾 kg,土地需求是20 9m2 kg;猪肉是11荷兰盾 kg,土地需求为8 9m2 kg,消费牛肉对土地的占用是猪肉的2倍[29]。

粮食生产需要大量的土地,但是适合粮食生产的土地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可耕地约31%,牧草地约33%(Penning de Vries et al.,1995)[30],高质量的可耕地日趋减少,其原因在于不断的工业化、城市化、土地退化与沙漠化等。农业土地需求决定于人口、食物消费的类型(如食牛肉的土地需求是猪肉的2倍)与数量(如荷兰,肉类消费从1950年的每人36kg上升到1990年的每人90kg,素食到肉食的消费模式转变,导致土地需求增加3倍)。

Gerbens-Leenes P W (2002)[31]等进一步从人类食物消费的生理需求与社会文化需求的角度,探讨了食物消费模式与农业土地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3种人类食物消费水平尺度,即基本水平(basic lever,即以小麦类食物为主,食谱只有面包一种,按每人10MJ的能量摄入为标准,计算土地需求,该水平可以维持生命,避免饥饿,但长期会导致营养不良),生活 生存水平(subsistence level),文化水平(cultural lever)。计算了荷兰在3种消费模式水平下的土地需求,分别为23,67,145个土地单位(land units),并且计算了1950年~1990年间,荷兰消费模式转变与土地需求量变化,表明食物土地需求量从1950年的72个土地单位上升到1990年的100个土地单位,增长38%。同时计算分析了欧洲14个国家以及美国的消费模式与土地需求差异。结果表明,在欧洲,假定基于食肉为主的消费模式所需土地是基于小麦为主的食物消费模式所需土地的6倍。Gerbens-Leenes P W (2002)指出,在不久的将来,食物消费模式的变化比人口增长更能影响土地的需求,生活方式的逐渐富裕化趋向会导致土地需求量大增,因此积极转变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家庭消费行为,是未来减少自然资源利用量如农业土地需求的重要途径。

(2)家庭收入、消费支出的差异与生态足迹。Manfred L(2001)[28]等计算了澳大利亚家庭收入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弹性系数关系为0 38,即当家庭收入每增加10%,则家庭生态足迹增加3 8%;家庭消费支出与生态足迹的弹性系数为0 64;家庭消费支出比家庭收入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大;同时发现家庭规模越大,则生态足迹越低;澳大利亚的大城市居民生态足迹为8 1hm2(0 47hm2 A$1000),大于中等城市居民的生态足迹7 2hm2(0 51hm2 A$1000),更大于乡村居民生态足迹6 9hm2(0 57hm2 A$1000)。

(3)国际贸易与生态不平等交换。Kar-l Heinz Erb(2004)研究表明[25]奥地利1926年~2000年的75年时间中土地实际需求量超过了自身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需要通过进口来维持需要。支持奥地利进口的主要是周边国家,早期主要是东欧国家,如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等,最近十几年主要是欧盟15国(E U-15)。2000年,奥地利国内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需求量与进口商品所需的土地面积基本相

198资 源 科 学28卷第6期

当,表明奥地利社会经济系统的生存代谢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然而国际市场中的国际商品贸易,可能导致自然资源的不平等交换[32,35]。

Andersson&Lindroth(2001)[34]认为,国家间贸易虽然在货币上可能是平衡对等的,然而由于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有差异,可能存在国家间的 生态不平等贸易 (Ecologically unequal e xchange),不同的国家会出现 不可持续的生态贸易 (Unsustainable trade)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贸易双方的一方或双方。例如,A、B两个国家交换黄油与雪茄两种产品,如果黄油全球平均产量为50kg hm2,而雪茄为5000kg hm2,则A国出口100t黄油换取进口B国10000t雪茄,则A、B两国的贸易是生态平等的,如果A国出口100t黄油换取进口B国20000t雪茄,则A、B两国的贸易就是生态不平等的,A国从贸易中获得了生态利益,其通过 进口 占用了B国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足迹),A国扩大了 经济版图 。

Andersson&Lindroth(2001)指出,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不断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保持了自己国家的生态承载力,富裕了自己的生活,却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同时把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推卸为是发展中国家的粗放式发展所致。根据不同国家的生态足迹盈余 赤字以及净进出口生态承载力状况,其将全球国家分为6类: 生态盈余且大于其净出口生态承载力损失。这些国家的生态承载力会持续增加,如澳大利亚; 生态盈余且小于其净出口生态承载力损失,这些国家的生态承载力会持续减少,如阿根廷; 生态赤字且又是净出口生态承载力损失,这些国家的生态承载力会持续恶化,如孟加拉,埃塞俄比亚; 生态赤字且大于其净进口生态承载力受益,这些国家的生态承载力会持续减少,如荷兰,埃及; 生态赤字且小于其净进口生态承载力受益,这些国家的生态承载力会持续好转,如奥地利; 生态盈余且又是净进口生态承载力受益,这些国家的生态承载力会持续好,如挪威,瑞典,芬兰。

通过计算国家间进出口贸易商品所携带的生态足迹,可以进一步分析国家间贸易发展战略对国家生态足迹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 国际贸易的配置效应(an allocative effect); 国际贸易的收入效应(an inc ome effect); 国际贸易的富国幻想(a ric h-c ountry-illusion effect); 国家贸易的交换比例畸变效应(a terms-o-f trade distortion effect)等4个方面。

(4)国际债务与环境损害。不发达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偿还国际债务,经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经济。然而面临巨大国家债务的不发达国家,在从事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活动时,没有考虑出口商品所携带的生态价值,这种与生态价值不相称的国际市场价格(ecologically-incorrect prices),蕴含国家和地区间不平等的生态责任交换(ec ologically unequal e xchange),使得不发达国家的生态债务日益增加,环境日趋恶化。

环境损害对区域的影响是通过对区域不同群体的影响而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产出水平与结果,同时引起不同的环境效应。Martine-z Alier(1993)[50]提出 生态责任分配 (ecological distribution)概念来描述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将环境影响分为3类:社会影响(social,指对区域人口的影响,往往贫穷与少数民族居民受影响大),空间影响(spatial,指生态影响的跨区域性,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贸易导致的生态责任转移等)与代际影响(temporal ecological distribution,当代影响,代际公平问题)。

Mariano T(2003)[33]从全球生态责任公平的角度出发,运用Martinez-Alier的 生态债务 (ecological debt concept)概念,探讨了发达国家应减免不发达国家债务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生态足迹与国家外债两个角度,可把全球国家分为4类,即:生态赤字而无外债,生态赤字且有外债,生态盈余而无外债,生态盈余且有外债。其利用Living Planet Report 资料,计算认为,1996年,全球可以进行交换的生态足迹总值37 33 108hm2,按交换10%的生态足迹总额计,总交换货币价值可达1 64 1012美元。假如世界上生态赤字的国家从其他不发达国家 进口 约10%的生态足迹,则不发达国家通过这种生态足迹 出口 ,可使负债累累的全球46个债务国中的41个变为债权国。

(5)循环经济与生态足迹。Korhonen(2001)认为,自然资源系统与成功的工业生态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有4个基本规则,即循环利用性(roundput)、多样性(diversity)、区域性(locality)以及渐变性(gradual change)等。循环利用性(Roundput)是自然界与工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最重要法则之一。尤其是在能源消耗以及物质回收利用方面,有助于分析生态系统的演变的动力机制与全部系统功能。

199

28卷第6期章锦河等: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Krivtsov V(2004)[36]以英国和瑞士作为两个个案,分别研究了玻璃、塑料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率的高低与国家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断增加塑料和玻璃的回收率与循环利用,有助于改善国家有关废弃物处理项目的能源预算,使工业生态系统得以优化,有效平衡与和谐自然资源消耗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英国的玻璃循环使用分析表明,玻璃回收从而节约能源的主要途径是如何有效地提高玻璃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碎玻璃的重复利用。南安普敦每年用于处理玻璃垃圾的能耗总计在60000GJ~ 70000GJ。目前,南安普敦的玻璃垃圾回收率为25 16%,每年能源消耗约68600GJ,如果回收率从25 16%上升到100%,则每年能源消耗约64900GJ,可节约整个耗能的5 4%。从能源消费角度而言,循环利用是废弃物处理的优先项目。更大程度上的节能,应倡导与掀起全社会的街道马路边的收集废弃物的运动计划。研究表明南安普敦家庭玻璃废弃物100%的回收率,可以节约废弃物处理能耗的7 6%。

在瑞士塑料循环利用分析中,瑞士1999年的塑料垃圾约570000t,其中80%采取焚烧处理。作者比较了每年塑料焚烧处理模式(burnt at a MSWI plant )与机械合成处理模式(mechanical rec ycling plant,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下的能耗差异,结果表明后者节能效率更高。这意味着从资源消费角度而言,应该努力扭转塑料废弃物的焚烧处理模式。

(6)能源消耗与生态足迹。针对生态足迹的最初计算模型,能源地的需求可以通过3种方法计算,且结果基本相同: 农林产品替代法,即化石燃料的生态足迹表征为携带与化石燃料所释放的能量相同的农业或林业的产品所需的土地面积。计算中化石能源的替代产品选择农产品的乙醇,林产品的甲醇; CO2吸收法,即用于吸收人类消费化石能源释放的CO2所需的森林面积; 消耗与再生平衡法,即补偿化石能源消耗所需的土地,主要是林地。上述方法旨在寻求能源消耗的替代产品,而非计算生态足迹,是把能源储蓄从岩石圈转移到生物圈。为保证岩石圈碳含量的稳定,每公斤CO21年需要土地500m2。

Gernot St glehner(2003)[37]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基于假定碳在岩石圈的储存不减少,并且不向生物圈转化,同时综合考虑化石能源(fossil energy carriers)与可更新能源(rene wable energy carriers)。1994年,奥地利所有能源消耗中水能占76 2%,煤占7 4%,石油占3 3%,天然气占13 1%,能源土地产出力是0 306MJ m2 年,也即能源土地需求是3 27m2 年 MJ。Freistadt地区位于奥地利林茨-布拉格,面积1000km2,1996年居民人口65000。1996年其能源生态足迹高达44300km2,是其区域面积的44倍。通过大力开展居民节能措施,2002年其能源足迹由44300km2减少到276km2,能源面积占区域面积的28%。

(7)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引入时间序列计算生态足迹是对生态足迹模型静态性的改进与完善。Mathis Wackernagel(2004)[38]选择奥地利、菲律宾、韩国作为案例地,采用 全球公顷 (global hectares)与 真实土地面积 (local hec tares,actual land-use)两种方法测算并比较了3个国家1961年~ 1999年间的生态足迹总量、生态足迹土地类型构成、产业部门生态足迹及其演变特征。

研究表明,随着韩国飞速发展的工业化导致其生态足迹不断攀升,1965年还处于生态盈余状态,然而目前韩国总生态足迹大约是其国土面积的5倍;奥地利1961年的生态足迹已经较大,在1961年~1990年间增加缓慢,基本保持稳定,但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菲律宾1967年前处于生态盈余,其人均生态足迹大约1 0gha cap,在1961年~1990年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于人口大增,其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 22减少到0 52hm2,导致其生态压力不断增大。奥地利在1960s就已经完成工业化的转型,而当时韩国与菲律宾比较落后。1960年,菲律宾人均GDP1133美元,韩国904美元,1990年韩国人均GDP达10452美元,而菲律宾仅有1876美元。该研究揭示了不同经济发展轨迹的国家的生态足迹时间序列演变特征。

(8)交通运输与生态足迹。Federici M(2003)[39]等以意大利中部城市锡耶纳(Siena)为例,运用3种不同的能源分析方法(energy and embodied energy, exergy and emergy analysis)研究了锡耶纳城市的公路与铁路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与利用效率以及对区域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锡耶纳交通系统2000年的客流量达3 74E9p-km,其中公路完成3 57E9p-km(passengers per km),铁路完成0 17E9p-km,货运量达2 85E-t km其中公路承担2 5E9-t km(tonnes per km),铁路承担0 35E9-t km,整个公路与铁路交通系统耗能达

200资 源 科 学28卷第6期

1 84E5t石油。文章分析了公路与铁路在载客与货运方面的能源效率差异,分析表明: 公路在满足私人小汽车的运输方面能源使用效率低,耗能高,达1 75MJ p-km-per year; 公路在满足大众公交运输方面能源使用效率高,耗能低,达0 49MJ p-km-per year; 公路在满足货运方面,能源使用效率低,耗能高,达1 59MJ p-km-per year; 铁路在满足客运方面能源使用效率较高,耗能较低,达0 61MJ p-km-per year; 铁路在满足货运方面能源使用效率较高,耗能较低,达0 30MJ p-km-per year; 上述结果与Boustead and Hancock(1979)[40]的研究区域尺度的公路货运能耗1 2MJ~1 8MJ -t km,铁路货运能耗0 28MJ~0 37MJ -t km的结果相吻合,Jarach (1985)[41]总结全球不同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公路货运能耗在1 2MJ~7 9MJ -t km,铁路货运能耗0 5MJ~1 4MJ -t km范围内。

Federici M(2003)等同时比较了不同的运输方式的废气排放量,同样表明小汽车的尾气排放量最大。因此建议交通部门应大力发展铁路的货运功能,公路的大众公交功能,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与对环境的压力。

(9)其他。生态足迹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如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综合法与成分法 的改进,小区域尺度上的区域公顷、区域产量因子研究, 无重量 经济及生态包袱研究等。另外,从全球、国家、地区、城市、社区、企业、学校、家庭、个人等不同尺度的生态足迹研究以及特定产业与行业生态足迹分析也是当前研究重要领域。

在全球与国家尺度上,Wackernagel等分别计算了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2年的全球与国家生态足迹。Garry W(2004)[42]在Bicknell et al (1998)[43],Ferng(2001)[44]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以新西兰的奥克兰城市为例,计算表明奥克兰生态足迹达232 104hm2,是奥克兰面积的4 8倍,是新西兰最大的生态足迹的地区,占整个新西兰生态足迹的20%,但人均生态足迹只有2hm2,处于最低人均生态足迹地区的第二位。同时文章分析了奥克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依赖于其他地区,尤其是Waikato地区的现实状况。

Kimberley W(2001)[45]研究表明,1997年,不考虑CO2的吸收,香港人均生态足迹达3 7hm2,总生态足迹达242050km2,是香港陆地面积的220倍,香港建成地的2200倍。其中海产食品消费项目最大,生态足迹达158800km2,约占总生态足迹的65%,是香港海域面积(1700km2)的约90倍,是香港陆地面积(1100km2)的145倍,是香港城市建筑用地(110km2)面积的1450倍。另外,农业用地(可耕地、草地)和林地占用分别占用总生态足迹的29%和6%。香港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其总生态足迹290560km2,其中本地提供15260km2(5 25%),其余275300km2生态足迹(94 75%)主要依赖其区域外的地区供给。其中94320km2(34%)来自中国大陆(主要是广东),180980km2(66%)来自世界其他地区。

Gossling(2002)等对Seychelles地区的旅游业进行了生态足迹评价[46],Dave M A(1998)[47]等以土地利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线性规划模型研究大麻工业与纺织、造纸、炼油工业之间的关系及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土地利用面积和产量评价了大麻工业的经济效益。Hakan Berg(1996)[48]等研究了津巴布韦水产业的生态足迹。Richard wood(2003)[49]改进了生态足迹分析法,利用区域土地覆盖变化的方法(a re gional,disturbance-based approach),并且为了与传统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相比较,其中能源与土地利用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以两所研究机构(悉尼大学物理学院,以及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生态系统可持续研究中心)为例,采用结构路径分析(structural path analysis)模型,探讨了两所研究机构的生态足迹构成以及对环境管理政策制定的启示意义。

5 研究启示

国外生态足迹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态足迹概念与模型自2000年被引入国内,随后有关生态足迹的研究在国内迅速开展。笔者根据2005年11月7号对C 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VIP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生态足迹 、 生态占用 (篇名 关键词 摘要)的交互检索,目前国内已有相关论文175篇,根据对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目前以生态足迹为题的硕博士论文有4篇,生态足迹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学者关注,论文数量逐年快速增长。但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对国外生态足迹前沿研究领域的分析,本文认为今后国内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应在以下4个方面加大力度。

(1)在时间尺度上,加大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研究,揭示区域生态足迹变化特征之于区域发展演化的内在互动机制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应耦合关系。

201

28卷第6期章锦河等: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2)在空间尺度上,加大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城市与乡村等的生态足迹实证比较研究,分析生态足迹的结构层次性、效率差异性、时间动态性、空间叠加性及其空间扩散性等,揭示区域发展与区际、洲际乃至全球的关系,探讨区域生态足迹外溢与转移的空间分割尺度与程度,建立区域发展的生态伦理公平下的生态足迹 标值 ,更好地揭示区域发展与区际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

(3)在研究内容上,一方面应加强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生态足迹与环境伦理、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生态足迹的不同空间尺度比较、废弃物的生态足迹、区域发展容量限制因子的生态足迹研究等;另一方面应加强不同消费模式、消费水平、消费文化背景下的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国际贸易、国内贸易等引起的生态足迹区际转移与生态责任区际扩散,能源、交通、水、旅游业等特定行业与部门的生态足迹等的研究,不断拓展生态足迹的研究领域。

(4)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应加强对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改进,如区域公顷、产量因子、均衡因子、土地类型、贸易调整、能源消耗、废弃物吸纳等计算方面的完善;另一方面生态足迹分析法应与其它能反映社会经济方面的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相结合,建立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框架,大力开展HANPP分析,加强基于PIOTs(physical inpu-t output tables)而非MIOTs (monetary inpu-t output tables)方法的生态足迹、生态包袱研究,推动区域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Hardi P,Barg S,Hodge T,et al.Meas uri ng s ustainable

development:Revie w of current practices[J].Occ asional Pape r,

1997,17:1~2,49~51.

[2] Odum E P.Ecology:The Link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M].New York:Hol t Saunders,1975.

[3] Odum E P.Ecology and Our Endangered Li fe Support Sys tem[M].

Sunderland:Sinauer As scciates,1989.

[4] Vi tousek P,Ehrlich P,Ehrlic h A,et al.Human appropri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pho tos ynthesis[J].BioScience,1986,36:368~373. [5] Jas son A M,Zucc hetto J.Energy,ec ono mic and ecolo gical rel ati ons hips

for Gotland,Swede n:A re gi onal s ys tem study[C].Swedi sh Natural

Scie nce R esearch Council,Ecological Bull eti ns,1978.

[6] Hartwic k J M.Na tural resources,nati onal acc ounting and ec onomic

deprevi ation[C].J.Public Econ,Hanss on,C-B,1990,43:291~304.

[7] Rees W E.Ec ological footpri 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 ty:

what urban ec onomics leaves out[J].Envi ronment and

U rbanization,1992,4(2):121~130.

[8] Rees W E,Wackernagel M.Urban ecological footprint:Why cites

cannot be s ustainable and why they are a ke y to s ustainabili ty[J].

Environme ntal Im pac t Assessment Revie w,1996,224~248.

[9] Rees W E,Wackernagel M.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 ng

human i mpact on the earth[M].New Society Pubi li shers,1996. [10] Wackernagel M,Rees W E.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 ti ng in natural capital:Economics from an ecol ogical footprint

perspec tive[J].Ec olo gical Econo mic,1997,20:3~4.

[11] Wackernagel M,Onisto L,Callejas L,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 of

nati ons:Ho w much nature do they use?How much nature do they

have?[R]Commissi oned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io+5 Forum.Toronto: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1997.4~12.

[12] Rees W E,Wackernagel M.Monetary analys is:Turning a blind eye

on sus tai nability[J].Ecologic al Economic,1998,47~52. [13] Wackernagel M,O 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 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Ecolo gical

Economic,1999,29:375~390.

[14] Eva R oth,Harald R osenthal,Pe te r Burbridge.A disc us sion of the use of

the s us tai nability inde x: ec ol ogic al footpri nt for aquaculture production

[J].Aquat Li ving Resour,2000,13:461~469.

[15] Ayres R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5638404.html,mentary on the utility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J].Ecological Ec onomics,2000,32:347~349.

[16] Lenzen M,Murray S A.A modified ecol 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stralia[J].Ec olo gical Economics,2001,37

(2):229~255.

[17] Luck M,J enerette G D,Wu J,et al.The urban funnel model and

the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ec ological footprint[J].Ecosystems,

2001,4:782~796.

[18] M offatt I.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s us tainable development[J].

Ecologic al Economics,2000,32:359~362.

[19] Van den Bergh J,Verbruggen H.Spatial s ustainabili ty,trade and

indicators:an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J].Ecolo gical

Economics,1999,29(1):61~72.

[20] Van Vuuren D P,Smee ts E,de Kruij f H.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Benin,Bhutan,Costa Rica,and the Netherlands[R].RIV M

report,Bilthoven,1999.

[21] Hanley N,Moffatt I,Faicheny R,et al.Meas uri ng sustainabili ty:A

ti me series of alternati ve i ndicators for Scotland[J].Ecolo gical

Economics,1999,28:55~73.

[22] Kurt Kratena. Ecological value added i n an integrated ecos ys tem-

economy mode-l an indicator for sus tainability[J].Ecolo gical

Economics,2004,48:189~200.

[23] Hel mut Haberl,Mathi s Wackernagel,Fridoli n Kraus mann,et al.

Ecological f ootprints and human appropri ation of ne t primary produc ti on:

a c omparison[J].Land U se Polic y,2004,21:279~288.

[24] WWF International,UNEP-WCMC,Redefining Progress et al.,

Living Planet Report2000[M],2000.

[25] Kar-l Heinz Erb.Actual land demand of Austria1926~2000:a

variation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sess ments[J].Land Use Polic y,

2004,21:247~259.

[26] Hel mut H.,Kar-l Heinz E,Fridolin K.How to calcul ate and interpret

ecolo gical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The case of Aus tri a1926~

1995[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8:25~45.

[27] Vuuren D P V,Smeets E M W.Ecological footprint of Benin,

Bhutan,Cos ta Rica,and the Netherlands[J].Ecolo gical

Economics,2000,34:115~130.

[28] M anfred Lenzen,Shauna A,Murray.A modifi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s trali a[J].Ec olo gical Ec onomics,

2001,37:229~255.

[29] Ge rbens-Leenes P W,Nonhe bel S,Ivens W P M F.A method to

determine land requi re me nts relating to food consumpti on patterns[J].

Agric 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 nt,2002,90:47~58.

202资 源 科 学28卷第6期

[30] Penning de Vries, F.W.T.,Van Keulen,H.,Rabbi nge,R.

Natural resources and limi ts of food production in 2040[M ].In:Bouma,J.(Ed.),Eco -regional Approaches for Sus tainable Landuse and Food Producti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The Netherlands,1995.

[31] Gerbens -Leenes P W,Nonhebel S.Consumpti on patterns and their

effects on land required for Food [J].Ecological Econo mics ,2002,42:185~199.

[32] Klaus Hubacek,Stefan Giljum.Appl yi ng physical inpu-t output anal ys is

to es ti mate l and appropri ati on (ec ol ogical footpri nts)of i nterna ti onal trade activities [J].Ecological Econo mics ,2003,44:137~151.

[33] Mariano Torras.An ecological footprint approach to external debt

relief[J].Worl d De velopme nt ,2003,31(12):2161~2171.

[34] Anderss on J O,Lindroth M.Ecologically uns ustainable trade [J].

Ecological Economic s ,2001,37(1):113~122.

[35] Wackernagel M,Gilj um S.Der Import von kologischer Kapazi tat:

Globaler Handel und die Akkumulati on von kol ogischen Schulden [J].Natur und K ultur ,2001,2(1):33~54.

[36] Kri vtsov V,W ger P A,Daco mbe P,et al.A nalysi s of energy footprints

ass oci ated with recycling of glas s and plastic Case studies for indus trial ecology [J ].Ecolo gical Mode lling ,2004,174:175~189.

[37] Gernot St glehner.Ecological footprint -a tool for ass essing

sustai nable energy supplies [J ].Journal o f Cle aner Produc tion ,2003,11:267~277.

[38] Mathis Wac kernagel,Chad Monfreda,Kar-l Heinz Erb,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 ti me seri es of Austria,the P hilippi nes,and South Korea for 1961~1999:compari ng the conventi onal approach to an actual land area approach [J].Land U se Polic y ,2004,21:261~269.

[39] Federici M ,Ulgiati S,Verdesca D,et al.Efficienc y and

sustai nability i ndicators for pas senger and commodities trans portation systems The case of Siena,Italy [J].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3,

3:155~169.

[40] Boustead I,Hanc ock G F.Handbook of Industrial Energy Anal ysis [M ].Ellis Horwood,Chichester,UK,1979,442.

[41] Jarach M.Sui val ori di equi val enz a per l anali si e il bi lanci o energe tici in agricoltura [J].Ri vist a di Inge gneria Agraria ,1985,2:102~114.[42]

Garry W,McDonald,Murray G P.Ecol ogical Footprints and interdependencies of New Zealand regions [J ].Ecolo gical Economics ,2004,50:49~67.

[43]

Bicknell K B,Ball R J,Cullen R,et al.New methodology fo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wi th an applicati on to the New Zealand economy [J].Ecological Economic s ,1998,27:149~160.

[44]

Ferng J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5638404.html,ing co mposi tion of land multi plier to es ti mate ecol ogical footprints ass ociated with producti on activi ty [J ].Ecolo gical Economics ,2001,37(2):159~172.[45]

Kimberley Warren -Rhodes,Albert Koenig.Ecos ys te m appropriati on by Hong Kong and i ts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Ecologic al Economics ,2001,39:347~359.

[46] Stefan,et al.Ecological footpri nt analysis as a tool to asses s touri sm s ustainabili ty [J].Ecological Ec onomics ,2002,43:199~211.[47] Da ve M A,J ohn L R ,Proops P W G.Indus trial he mps double di vi dend:a s tudy for the USA [J].Eco logic al Ec onomic s ,1998,25:291~301.[48]

Hakan Berg,Petra M ichelsen,Max troell,et al.Managi ng aquaculture for s us tainabi li ty i ntropical Lake Kari ba,Zi mbabwe [J].Ecologic al Economics ,1996,18:141~159.

[49]

Ric hard wood &Manferd lenzen.An application of a modi fi ed ec ol ogic al foo tpri nt method and structural path analysis i n a co mparative Institutional Study [J].Local Environment ,2003,8(4):365~386.

[50]

M artinez A J.Distributional obs tacles t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policy:The failures at Ri o and prospects after Rio [J ].Environme ntal Value s ,1993,2:97~124.

Research Progress and Model Modifica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Z HANG Jin -he 1,2,Z HANG Jie 1

(1.De pa rtmen t o f U rba n a n d Resou rc es Sc ienc e ,Nan jin g Un ive rsity ,Na n jin g ,210093,Ch in a ;

2.College o f Na tion al Territorial Resou rce s a n d Tourism ,An hu i Norma l Un ive rsity ,Wuh u 241000,Ch ina )

Abstract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is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way to measure sustainability,which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any ecologica-l economic studies in the 1970s.However,due to its inherent

weakness,such as partial to ecological index,static state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partial to items of calculation,and failure to provide a cohesive analytical tool for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many foreign scholars modifi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according to its shortcomings.Today,overseas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focus on nine research fields,namely,ecological footprints relating to different food consumption patterns,ecological footprint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household income and spending,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ecological footprints exchange relief international debts ,ecologically unequal exchange in trade activities,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circular economy,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energy supplies,ecological footprints by national economy progress,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passenger and commodities transportation systems,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special industries.Base on the review of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and frontiers of overseas study,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four aspects:1)calculation of time series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comparison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mong regions;3)expan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economic fields;4)mod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in China.

Key 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Ecological rucksack;A rich -country -illusion effect;Ecologically unequal exchange;Circular economy;Model modification

203

28卷第6期章锦河等: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

蝙蝠生态学研究前沿

高级生态学作业 作业题目:近十年蝙蝠的生态学 研究前沿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班级:12级研究生 姓名:陈柏承 学号:2111214013 任课教师:吴志峰 近十年蝙蝠的生态学研究前沿报告 绪论 我国的蝙蝠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存在许多空白。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学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蝙蝠的研究。近十年来,我国关于蝙蝠的生态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涉及的领域包括传统的生态学研究、行为生态学⑴、分子生态学以及大尺度研究蝙蝠的地理分布等。蝙蝠本文对蝙蝠的生态学研究背景,核心概念,以及国内近十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以期今后开展更深入学习和研究。 1背景 我国在翼手目生态学研究方面起步较晚,最初的研究只在于一些种类简单的生态观察,其经典的蝙蝠生态学研究侧重于宏观生态学方面,其内容包括了食性、栖息地选择、繁殖、回声定位声波、冬眠、昼夜节律等。此外,也有关于环境因子的影响[2]、蝙蝠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等研究⑶。然而,蝙蝠的宏观生态学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空缺,很多种类生态资料不全等问题。近年来,分子生态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分子生态学技术的极大冲击下,在分子水平上的蝙蝠生态学研究成为了蝙蝠研究的热点,并凭借其巨大的优越性,很好的解决了蝙蝠研究中一些争执不下的问题。此

外,一些学者正试图通过多尺度或大尺度研究蝙蝠地理分布问题⑷0 2核心概念理解 2.1生态位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和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一个种的生态位,是按其食物和生境来确定的。有着相似食物或空间要求的数群近缘种,因处不同生态位,彼此并不竞争。 2.2回声定位声波 回声定位是一个复杂的、高度进化的过程,其定义为动物通过分析自身发射声波的回声建立其周围环境的声音图像过程。不同种类的蝙蝠其回声定位声波有一定的差异。可以通过超声波监听仪对蝙蝠的声波进行接收,运用波形分析软件可以帮助分析波形情况。蝙蝠可根据回声定位回避障碍物和捕食猎物,它们的回声定位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根据蝙蝠所发出的回声定位信号特征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FM蝙蝠和CF/FM蝙蝠[5]。所谓FM蝙蝠就是利用调频信号(frequency modulation,FM) 进行回声定位的一类,该类占回声定位蝙蝠的大多数。所谓CF/ FM蝙蝠是指回声 定位的信号持续的时间可达30?60ms乃至200ms,信号的主要部分是由一个恒频(constant frequency CF)组成,在该信号尾部则是一个向下扫描的FM信号的一类蝙蝠。对蝙蝠回声定位行为的研究一直是国际上蝙蝠研究中的热点。 2.3分子生态学 分子生态学是使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科学。目前蝙蝠的分子生态学研究主要包括RAPD技术、SSR技术、同工酶技术等这几种分子手段的使用。 2.3.1RAPD 技术 RAPD是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的简称,是建立在PCR (Polymerase Cha in Reaction基础之上的一种可对整个未知序列的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的分子技术。其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单个人工合成的随机多态核苷酸序列(通常为10个碱基对)为引物,在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作用下,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溴化乙锭染色后,在紫外透视仪上检测多态性。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反映了基因组的多态性。RAPD技术是蝙蝠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_傅德荣

97 小城镇建设2006/7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对本国近20年乡村旅游的研究总结,证明现代乡村旅游非常有利于推动西班牙农村地区的发展。在西班牙,现代乡村旅游者年龄多处于25-45岁之间,为社会文化水平高、购买力强的城市居民,他们对享受农村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主要乡村旅游活动包括运动、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等方面,这些现代乡村旅游者多利用现有的设施,包括充满魄力的乡村小旅馆和农舍等。 英国Richard Sharpley先生认为乡村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采取积极对策,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发展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以英国为例,一百年前,许多农村家庭为摆脱贫 困迁移到城市,而目前人口开始向农村地区流动,农村地区人口的增长水平是全国平均增长数的两倍,其中以年老的有钱人居多。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约1100万。但是与增加了的人口不协调的是农村落后的社区基础服务。加之“疯牛病”的影响,以及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整和改革,将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突显出来。1/5人口的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无疑将是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直接应对并解决上述特殊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增加了对“环境”与“农村事务”问题的重视,这一改动正是针对英国农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而为,其有的放矢已经初见成效。 为发挥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一举多得的优势,“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加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全面推行:农村管理方案———提供给农场主和土地管理者费用开展管理活动,以此来改善和保持农村风光,野生动植物及生活环境;有机耕作计划———通过资助农场主从传统的耕作方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傅德荣 英国乡村旅游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态学 (英文)名称: Ecological 一、学科概况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 源的。概括地讲,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 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 进入17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做为一门 科学开始成长。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期,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 作与教科书。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 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 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植物社会学》;《实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 态学》;《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等。由于各地自然条 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 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 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 苏联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 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 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

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上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成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生态学越来越融合于环境科学之中。特别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显得突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1世纪的生态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未来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向解决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如果说21世纪前生态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主要是指出问题和提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到了21世纪生态学则是转变到对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索。当代生态学研究愈来愈注意与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相结合,并成为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当生态学介入生产和社会问题时,特别是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与政策、经济、法律以及美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甚至进入哲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科内涵 生态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两者协同进化的规律,学科的核心理论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间及其生物的集合体间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的关系并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各类生态系统,对人类而言,这些生态系统都具有服务功能。关于生态学基本理论常因生命层次的不同而异,从系统的层面上,通用的理论主要是相生相克理论、系统开放理论、等级系统理论、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理论等。目前,生态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动物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前沿

动物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前沿 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陈** 摘要:动物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动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在生态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了解动物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以及一些核心技术的应用,对动物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进行综述,以期开展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动物生态学研究现状前沿 1前言 动物生态学研究可追溯至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已成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动物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发展的基石,对生态学新理论的发展和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自从8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发展陆续出现了若干新的热点,如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动物生态学在异质种群理论、种群生存理论、行为生态学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生态学新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 到了90年代,我国动物生态学的发展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推动。[1]一是异质 种群理论和种群生存力理论的影响,国内学者将此理论用于动物种群的研究。二是随着分子生物学、行为学的渗透,动物行为生态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涉及到交配行为、婚配体制、化学通讯、繁殖投资策略等。同时运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动物种群的迁徙,物种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及其生态适应等。三是1992年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后,生物多样性成为我国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也因此得到了推动,主要在遗传多样性、入侵物种、关键种与功能群、濒危机制研究方面得到更多的发展。 另外,随着人们对生物系统了解的不断深入,生态学研究进入了以整合和协作为特征的新时代,生态学的分支学科迅速与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相结合[2]。 2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我国近年来动物生态学研究主要包括了陆生动物以及水生动物等方面,不同区域物种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研究的方向不同,目前动物生态学研究侧重于陆生动物的研究。

生态足迹计算

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资源与环境系 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张笑然20080802004 田滢伟20080802016 胡庆贺20080802042 摘要: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 1.272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1.716hm2,人均生态盈余为0.444hm2,属于较小程度上可持续发展状态。 关键词:陕西省榆林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1.引言 1.1研究方法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近年来度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较为通行的方法。它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源的承载量,判定地区、国家或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近几年,生态足迹方法由于具有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精简统一的指标体系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应用。 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方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方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即:计算区域的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面积等对应的土地面积,通过对比分析该区域的生态足迹产出和承载来评价该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程度. 生态足迹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特定人口的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一般计算公式为: EF = N ×ef = N ∑(αai) = N ∑(ci/pi) 其中,EF为区域总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α为均衡因子;ai为人均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生态生产性面积;i为消费项目类型;pi为i种消费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为i种消费品的人均年消费量。 附:生态足迹测度中的土地类型及均衡因子说明 生态足迹的有关概念: SEF: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应用研究进展

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方法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众多学者先后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定量表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使人类了解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的胁迫状况,从而减少对自然的负面影响.自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已经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1,2]. 20世纪90年代,由加拿大著名生态经学家威廉·里斯(WilliamE.Rees)教授和他的学生Weckernagel[3]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定量可持续性测量方法,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考察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性评价仍集中于可以在市场上交换的物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上,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未能对生态可持续的必要性做出合理的解释.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源消费同自己所拥有的生态承载能力进行比较,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用土地面积这一度量单位很有直观性,这对于唤醒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全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形成、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生态足迹方法和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时空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测度[4-6].本文从从国内外已有的应用研究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的最新概况,展望生态足迹今后的研究方向. 1生态足迹简介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里斯(William)及其学生瓦克纳戈尔(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它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度量指标[7],可以把它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 1996年以后,William和Wackernagel又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解释:“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Winiom,1997)、“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度量一个给定人口或经济规模的资源消费和废物吸收水平的账户工具”(李利锋,2000).总之,生态足迹这一形象化概念既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包含了可持续性机制.这就是说,当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容不下这只巨脚时,其上的城市、工厂就会失去平衡;如果巨脚始终得不到一块允许其发展的立足之地,那么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将最终坠落、崩毁[8].生态足迹的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某个个人)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它既代表既定技术条件和消费水平下特定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规模,又代表特定人口持续生存下去而对环境提出的需求[9].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自WilliamE.Rees(1992年)提出生态足迹概念以来,国际上有关生态足迹概念、模型及其方法的研究陆续展开.目前,己有近20个国家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各类承载力问题.自2000年起,世界两大非政府机构—— —RP(RedefiningProgress)和WWF(WorldWideFundforNature)分别每两年和每年公布一次世界各国的生态足迹研究成果.下面对国际上己经展开的生态足迹空间尺度应用研究进行简要介绍.对空间尺度所开展的应用研究主要从以下5个空间尺度开展:全球尺度的研究、地区尺度的研究、国家尺度的研究、区域和城市尺度研究、个人水平上. 2.1.1全球尺度的研究 以Wackernagel(1999)为代表的“加拿大生态足迹小组”率先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在《国家生态足迹》中计算了1997年的全球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就全球范围而言,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了全球生态承载力的30%[10].随后又 生态足迹应用研究进展 晓兰,王丹丹 (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生态足迹模型自1992年被提出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从国内外已有的应用研究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的最新概况,展望生态足迹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1-0020-07 20 --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什么是生态旅游? 长久以来,大众旅游在中国很多地方主宰着地方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替代,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生态旅游和传统的大众旅游有很大的不同。它通过限制游客的数量,控制能源和水的消耗,使得文化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它给游客提供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历史信息,使旅游者并不仅以金钱的方式来回报社区。生态旅游通过赋予旅游者自主权,由他们自主决定希望开展一种什么样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致力于使游客享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感受当地文化的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并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生态旅游的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方式之一,以每年30 %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之一。然而,生态旅游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生态旅游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对环境所造成的威胁甚至大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因为大众旅游的地点大多是在人为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不是发生在环境敏感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而生态旅游恰恰相反。如何发展成功的生态旅游? 综观世界各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发现:对当地居民利益的关注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和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否关系十分密切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桂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漓江,阳朔,龙胜,资源这些地区集中了桂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桂林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初级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1)对桂林市内溶洞的大面积开发,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溶洞,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致使石钟乳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溶洞将会过早衰亡。(2)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龙胜核心景区内建造宾馆等与当地风情格格不入的建筑,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3)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四川省200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四川省200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摘要: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自然资源很丰富,最近几年四川经济发展逐渐变化。为了研究本地区资源的利用状况,本文采用2008年的数据进行了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8.7117hm2/cap,生态承载力在扣除12%后为0.4404hm2/cap ,所以人均生态赤字为8.2713hm2/cap.说明了两个方面:一是四川省的生活,生产强度已经超过了生态足以承载的范围;二是四川省的资源利用表现出来的是低效率的。本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旨,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四川省资源利用向高效率发展,生态资源的发展向可持续方向转变。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四川省 国际上关于生态足迹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Odum,讨论在能量意义上,被一个城市所要求的额外的“影子面积”(shadow areas),Jason等分析了波罗的海哥特兰岛渔业所要求的海洋生态系统面积。因为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强的可视性、操作性、移植性等特点,已经得到了有关国际机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认同,成为度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 生态足迹通过建立生态账户计算在一定区域内的足迹消费和供给,最终以具有全球平均生态能力水平土地面积来表示,当人类消费的生态性土地面积大于生态系统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面积时表现为生态赤字,土地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反之则土地资源就表现为可持续利用的状态。 一、生态足迹研究方法 (一)生态足迹核算方法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的衡量具有真正的区域可比性,在分析区域可比性发展状况时,需要引入均衡因子和均衡产量,将资源供给和消耗统一到全球一致的面积指标层面上去,均衡因子可以消除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地生产力之间的差异;产量因子可以消除不同地区相同土地类型土地的生产能源之间的差异,本文采用的均衡因子均为国际公认的。 (二)生态足迹核算模型 生态核算模型由生态足迹需求和生态足迹供给两个模型组成。生态足迹需求包括生态资源消耗生态足迹需求和能源消耗生态足迹需求,在计算生物资源净消费时,需要经过均衡因子折算。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是生态足迹计算;二是生态承载能力计算;三是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能力的比较;四是对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能力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生态足迹大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电子教案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张广海包乌兰托亚 2012-10-9 11:25:10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6期上 一、引言 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使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大众青睐。20世纪3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并逐步向美洲、亚洲等部分国家扩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0年代后,各主要国家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也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4亿人次,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开发的相关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休闲农业开发现状与经济效益研究、休闲农业区域开发与规划个案实例研究。 (一)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 在国外文献中对休闲农业并没有统一定义,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庄旅

游、田园旅游、观光农业等不同提法,但表述的意义基本相同。因此,在资料搜集整理中均理解为休闲农业。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在早期的休闲农业概念研究中,国外主要学者Dart(1974)、Hoyland(1982)、Murphy (1985)、Wales (1986)、Denman(1990)、Davies(1992)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基于营运农场中提供的休闲游憩设施,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下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随着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Bramwell(1994)、clarke (1996)、 weaver (1997)、IIbery (1998)、sonnino (2008)等学者进一步深化了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将休闲农业理解为目的在于娱乐、教育、休闲、体验农业劳动的一项经营活动。Lane.B(1994)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从地域、旅游活动本身、规模、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及类型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进行了界定。MikeWoodS(2000)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地区所从事的所有旅游活动,以实现对乡村自然、人文的感知、体验,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DeboI’ ah等(2005)采用了这样一个定义:“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对休闲农业“乡村性”的本质基本认同,也是对休闲农业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 (二)休闲农业发展动力与经济效益研究 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基于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层面,分别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促进休闲农业的兴起与扩展。Greffe从物质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现代的与传统的为分界,对乡村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划分,

生态学研究进展

生态学研究进展 国际生态学研究的“三大”前沿领域 ○ 全球变化 ○ 生物多样性 ○ 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一、 关于全球变化 在全球变化研究方面,包括了气候(温度、降水)、大气、土壤,水环境及其污染物,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等的生态学过程及后果。 当前全球变化的研究特别注意一些对于全球变化驱动 因素的分析,即对能反映这些主导因素变异作用的一系列研究站点构成的陆地样带的研究。 目前,有关样带的研究只是个别研究站点的单项因子的报告,还未见有区域性的综合成果。 围绕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仍然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先进科学技术和试验手段的介入使这些研究深入发展。

□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计划 □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研究计划(IHDP) □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1.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计划 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于1986年组织了以研究全球变化为目的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计划的,该计划共包括八个核心计划和两个技术支撑计划,即: □ 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AC) □ 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JGOFS) □ 过去的全球变化计划(PAGES) □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 □ 水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 □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 □ 全球分析、解释和建模(GAIM) □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计划(GLOBEC) ○ 数据信息系统(DIS) ○ 全球变化的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

目标:描述和了解控制整个地球系统关键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描述和了解支持生命的独特环境;描述和了解发生在地球系统中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方式。 2.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研究计划(IHDP) IHDP由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ISSC)与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LAS)、联合国大学(UNU)联合制订、组织和协调。 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仿效自然科学所特有的大规模合作精神,力求更好地了解导致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原因。 该计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 促进对人与整体地球系统相互作用复杂动因的科学理解 和认识 ② 不断努力探索和预测全球环境的社会变化 ③ 确定大范围的社会战略及防止或减轻全球变化的不利影 响,或适应无法避免的变化 ④ 制定对付全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政策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计划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 1.国外生态旅游研究. 生态旅游概念提出后受到国际旅游组织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198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对厄瓜多尔等5个国家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于1990年出版《生态旅游:潜能与陷阱》的研究报告,对这些地区乃至世界生态旅游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96年制订的《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世纪议程》,在所确定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行动纲领和方案的优先领域中,都体现出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实施生态旅游战略,将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运用于本国旅游开发中。199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生态旅游作为政府选择的发展战略得以确认。1999年10月在马来西亚召开了世界生态旅游专题讨论会,并发表了“沙巴宣言”。 根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公开发行的生态旅游研究的期刊就有几十种之多,主要有《旅游研究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研究杂志》(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旅行研究杂志》(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及《可持续旅游杂志》(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等,在这些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有关生态旅游开发和规划方面的研究论文,其中《旅游管理》1993年第2期还推出了生态旅游专辑。各类研究专著也是举不胜举。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几部:Lindberg 等著的《生态旅游:规划者、管理者指导》,是由学者和实践家合力倾注的面向实践,为生态旅游实践开发者、专业和业余人士所必不可少的指导性综合集成著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研究生课程考试卷 学号、姓名: 20142401 王武林 年级、专业: 14级土地资源管理 培养层次:硕士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评价 授课学时学分: 考试成绩: 授课或主讲教师签字:

评语: 评阅人: 年月日

生态足迹方法研究进展 王武林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资源学院,沈阳110866 摘要:生态足迹是一种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介绍生态足迹的定义、思想、基本计算方法,总结其在国内外不同尺度、不同领域、不同应用层面、计算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内容与进展,评析生态足迹理论的优缺点,对生态足迹的应用进行展望,从而为以后的研究探讨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生态足迹;研究方向;应用展望 1前言 国际上关于生态足迹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Odum EP(1975,1989)讨论了在能量意义上 被一个城市所要求的额外的“影子面积”(shadow areas),Vitousek P,et al.(1986)测算了人类利用自然系统的 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Jasson A M(1975)等分析了波罗的海哥特兰岛海岸渔业所要求的海 洋生态系统面积[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等于1992年提出生态足 迹概念,并在Waekernagel M的协助下将其完善和发展为生态足迹模型。此后,以Wackernagel为代表的“加 拿大生态足迹小组”应用生态足迹法在全球、区域和城市三个层面上分析了生态足迹的应用效果。 Waekernagel等(1997;1999;2000;2002)分别计算了1993、1995、1997、1999、和2001年的全球 生态足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2000;2002;2004)发布了三份《Living Planet Report》,对全球1961 到2001各类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维的动态分析,并且列出了1998年1999年和2001年世界上超过100 万人口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状况,对各个国家的资源消耗状况和人口规模进行分析。还有很 多学者都是针对某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Hanleyetal,1999; K i m b e r l e y W.R.e t a l,2001;G a r r r y,2004; Monfreda,2004;Waekernageletal,2004;Jiun-JiunFemg,2005) 自William Rees 1992年提出生态足迹概念以来,国际上有关围绕和涉及生态足迹概念、方法及其模 型的研究纷纷开展。近年来,围绕生态足迹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为很多国际生态经济学家共同努力改进 的热点领域之一。关于生态足迹的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其中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城市研究、 能源、工程学、地理学、物理学等,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 2000年起WWF(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和RP即(Redefining Progress)两大世界非政府机构分别每 年和每两年公布一次部分国家的生态足迹研究结果,主要工业国家已把生态足迹指标纳入官方指标体系, 其经验也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普及。2010 年发表了第六份关于生态足迹的报告《Living Planet Report 2010》 指出,全球生态足迹持续增长,目前人类对资源的需求状况是1.5 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所需。该报告同时 指出,人类应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后果有些是不可逆的,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的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