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梅涧《重楼玉钥》学术思想浅析

郑梅涧《重楼玉钥》学术思想浅析
郑梅涧《重楼玉钥》学术思想浅析

郑梅涧《重楼玉钥》学术思想浅析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安医家郑梅涧所著《重楼玉钥》的学术思想成就。全书二卷,上卷为咽喉总论,论述了喉科基本理论,喉风36症及其辨证论治;下卷专论针灸治疗喉病。书中提出的养阴清肺说在中医喉科学上居重要地位,为后世医家的临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后世

白喉和其他喉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郑梅涧重楼玉钥养阴清肺说

一、作者生平

郑梅涧,名宏纲,字纪元, 号梅涧,晚号雪萼山人,生于清·雍正五年,卒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27~1787年),安徽歙县郑村人。郑梅涧出生于一个世医之家,先祖郑赤山自明·嘉靖年间(公元1532年)即以行医名闻远近,据郑枢扶《重楼玉钥续编·自叙》称:“先高祖赤山公,瀚

七代祖也,性好堪舆,精研岐黄,渊源已久,代不乏人。”这说明郑氏家传医学源于郑赤山,且传

至郑枢扶代有传人。又据《明处士郑赤山君克深墓志铭》载:“君姓郑,讳思穆,字克深……性

无系吝,好周人急……君生弘治癸亥年八月二十六日巳时。”此墓志铭示郑赤山生于明·弘治

癸亥年(公元1503年),结合郑枢扶之序,其“精研岐黄”、青囊济世的年代,约为明代嘉靖初年。在郑梅涧的父亲郑于丰以前的五世(郑赤山、郑德孚、郑国器、郑士寰、郑以相)皆“精研岐黄”,以大方脉(内科杂病)服务于乡里,历约200年时间。据郑枢扶《重楼玉钥续编·自叙》记载,康熙五十年,郑于丰、郑于蕃兄弟随父郑以相客商于江西南丰县,遇闽人黄明生先生,黄氏精喉科。于丰之父病阴结,黄明生一诊而愈。于丰兄弟备厚礼答谢并欲师其学,再三恳求之下,黄明生始俯允。出其书(即《喉科三十六症》)上下两卷与于丰、于蕃兄弟读之,外参治法口授,郑氏兄弟谨以受教,越三载告归,命子侄辈悉心研究,凡患喉症,依法治之,无不神验。康

熙60年,郑氏兄弟分居,郑于丰颜所居室曰“南园”,郑于蕃颜所居室曰“西园”,遂以“南园喉科”、“西园喉科”名世。梅涧自幼得喉科秘传,专喉科有年。他不但对喉科理论有深刻研究,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救危起死,不可胜数。以黄明生传授秘本《喉科三十六症》为基础,结合自

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数次改写而成《重楼玉钥》一书。

二、重楼玉钥

郑氏习医数十载,却不为陈规旧律所束缚,在咽喉疾病上,他别具巧思地提出了三十六

种喉风的诊治纲要,并依次阐述了喉风诸症的症状、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在立法上,郑氏十分重视辨证论治,认为要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治法,“当刺者则刺,不可乱医;宜吐者则吐,不可妄治。须识其标本,辨其虚实而攻导之”(《咽喉说》)。郑氏还指出,喉风诸症,“有可吐者,有可下者,有可发散者,有可洗可漱者,苟若识症末真,切勿孟浪”(《诸风秘论》)。在具体治疗上,郑氏不仅讲究内服外治,相互为用,而且还注意先后顺序,层层调治,如

治疗斗底风,主张先用角药加摩风膏调噙,次用开风路针刺穴,再外吹冰硼散,最后内服紫地场。《重楼玉钥》一书,立足于咽喉为人身之关要,注重咽喉理论,故首列“咽喉说”和“喉科总论”两篇,详尽地阐述了咽喉的解剖部位以及生理、病理意义。郑氏认为:“夫咽喉者,生于肺胃之上,

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系,乃肺气之通道也。”咽喉者,乃气机出入之门户,呼吸升降之要塞,因此“人之一身,惟此最为关要,一气之流行,通于六脏六腑呼吸之经”。由此可见,咽喉在人体的重要意义,在郑氏的学术思想中得到充分重视和反映。“郑氏还认为,自然界之气由咽喉流通于体内,“若脏腑充实,肺胃和平,则体安身泰。一有风邪热毒蕴积于内,传在经络,结于三焦,气凝血滞,不得舒畅,故令咽喉诸症种种而发。苟非见症随治,则风痰愈盛,热毒日深,渐至喉关紧闭,水泄不通,几何而不殒命耶?”由于咽喉部位狭窄,为人身关要,一旦发病,极易致危,诚加孙朴斋在该书《序》中所云:“人之一身百症皆可致危,独咽喉之症尤危之危者,不炊黍间毙可立矣。”

三、养阴清肺说

喉风诸症,往往初起必作寒热,继则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头痛烦渴,甚则吞咽、呼吸困难,病颇棘手。时医常治不得法,病家则受害无穷。然郑氏每能拨开迷雾,巧理乱丝,既分表里,又执养阴,兼顾标本,气血并治,屡屡起死回生,化险为夷。诚如其挚友方成培在《原叙》中所称:“吾乡郑梅涧先生,性好岐黄家言,其先世得喉科秘授,故于此尤精,远近无不知之,救危起死,不可胜数。余常见有垂毙者,先生刺其颈,出血如墨,豁然大愈,其妙如此,而未尝受人丝粟之报,惟以利人为急。”

郑氏的养阴清肺法,运用到临床后,起到了重要的治疗作用,拯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白喉病人的生命,从而丰富了中医喉科急症治疗学的内容。白喉一症,略盛于乾隆年间,在《吴医汇讲》、《医学心悟》中虽有所言之,然皆语焉不详,使人难以按图索骥,而求一效。时医每每偏执伤寒之法,以辛温发散治之,往往延贻病祸。郑氏学贯《内经》、《伤寒论》而不拘门户,精究方术,勇于探索,“经历十余,俱已收功”。在白喉的论治上,不为世间习俗所惑,大胆地提出了运用“养阴清肺法”来治疗此症。郑氏认为,白喉一症是因“本质不足者,或遇燥气流行,或多食辛热之物,感触而发”。其临床表现为:“初起者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其危害性及预后是:“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自廿年来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至不救。”“鼻通者轻,鼻塞者重,音声清亮气息调匀易治。若音哑气急,即属不治。”通过辨证分析,郑氏认为此症“发于肺肾”,其治法“不外肺肾,总要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为主”,方用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汤不仅可用于治疗白喉病,而且还可用于治疗其他咽喉疾患,都能获得显著的疗效,故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而沿用至今。

郑氏的咽喉论说,思虑精审,议论明快,观点新颖,执简不繁,不仅阐述了脏腑经络与咽喉的相互关系,而且还指出了咽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喉科学的内容,补充和发展了中医喉科学的理论,而且在白喉的诊治上,独辟蹊径,另树一帜,开创了以中医药治疗白喉病之先河,不愧为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

参考文献:

陈雪功新安医学学术思想新安医学系列教材安徽中医学院刘绍武《重楼玉钥》的病证辨治观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朱自强试论郑梅涧对中医喉科学的贡献江西中医药陆翔新安医学概论新安医学系列教材安徽中医学院

中国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

中国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凸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妨以西方乃至印度 的学术思想为背景探讨这个问题。 一、文字、思维、文化 对中西文化系统上的差异,近代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反复讨论。笔者试图 从文字对思维、思维对文化的影响方面作一尝试性探索。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色色的语言符号。这表明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形象,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语言,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语言思维。语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在大脑中,形象和语言、形象思维和语言思维之间并不是漠不关心的。相反,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递左右脑的信息。 人们常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它们到底是如何 不同呢?这种不同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中西书写文字的差异,是造成两者思维方式不同的根本 原因。固然,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它不同于语言,不等于思维的工具。但是作为人们最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文字对思维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使之语言思维特别发达。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不仅表音,而且还能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文字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影响文化的发展特点。中西文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 中西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风貌。西方学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如黑格尔就声称:“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们的语言里。” 杜威也指出:“吾谓思维无语言则不能自存。” 而我们的语言学教科书则反复强调,语言和思维是外壳和内核的关系。与此相反,许多中国学者却认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本《老子》一章)、“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含蓄》)等等。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语言学的兴趣。为了更 好地发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西方人很早就很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从古希腊时期以来,语言学就“变成…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枚独立学科”,一直到近现代,西方的语言学一直是遥遥领先的。而中国人的思对语言的依赖性小,此相应,中国对语言研究就不那 么重视。在中国古代语言学一直没有得到独立发展。孔子早就提倡:“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的音韵学就是文学和经学的附庸,人们只是为了写好诗赋和第才去研 究它。学者们甚至把文字、音韵、训诂贬称为“小学”。直到十九世纪末,马建忠才照搬西 方的语言理论,写成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此后,中国的语言学才逐渐独 立发展起来。

各家学说考试重点

流派⑴有师承关系⑵有独立的鲜明的学术见解. 中医学术6流派: 医经,经方,河间,xx,寒温,汇通. 医经学派: ㈠校正疏证诸家⑴校勘研究诸家①林亿”新校正”<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②胡澍<素问校义>⑵注释疏证诸家①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释方法: 迁移整理;通篇释义,义理周详;补七篇大论,传运气之学②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水平甚高③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㈡分类诸家⑴全面而无选择的分类①杨上善(隋唐)<黄帝内经太素>29类②张介宾(明)<类经>12类⑵选择内容分类①滑寿<读素问钞>12类选择性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第一家②李中梓(明末清初)<内经知要>8类③沈又彭(清)<医经读>4类,分类最少”平,病,诊,治”㈢专题发挥诸家⑴华佗<中藏经>脏腑辨证⑵巢元方<诸病原侯论>病原证候学,第一部论述多种疾病病原证候的专著⑶①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北宣南局,<太平和剂局方>②陈无咎<明教方>义乌三溪: xx: xx;xx: xx;xx: 虞抟.经方学派⑴王焘<外台秘要>⑵葛洪<肘后备急方>(简便廉验)⑶陈延之<小品方>不重医理的阐述而以搜集防病备急的经验方为要⑷许叔微<普济本事方>⑸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⑹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河间学派1刘完素(字守真)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学术思想: ㈠抗害承制论㈡火热论-火热病的治疗⑴表证-辛凉或甘寒以解表①夏暑季节外感,不宜使用麻黄,桂枝等热药发表.感寒,寒性药物,以加减用之,否则就会热②邪热郁遏于表,出现寒战,为阳热郁极而产生的假象,不可使以为寒,必须从脉证上详细分辨③表证兼有内热,通常采用表里双解之法,如防风通圣散,双解散⑵里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

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容之一。《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书目

隋唐制度渊源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论再生缘 柳如是别传缘起 天师道舆滨海地域之关系 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锺会撰四本论始华条后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 崔浩舆寇谦之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读哀江南赋 庾信哀江南赋与杜甫咏怀古迹诗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 元稹之连昌宫词与诗及悼亡诗 韦庄秦妇吟校笺 读东城老父传 论韩愈 武曌与佛教 斯坦因所获西夏文大般若经考 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 连花色尼出家因缘跋 梁译大乘起信论伪智恺序中之真史料 马一浮 泰和会语 宜山会语 复性书院讲录 尔雅台答问 濠上杂著 廖平蒙文通 廖平卷 今古学考 古学考 知圣篇知圣续篇 四益馆经学四变记 五变记笺述 经学六变记 蒙文通卷 古史甄微 经学块原 儒学五论(选本) 法家流变考 杨朱学派考 道教史琐谈 唯识新罗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 方东美 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上 生命情调与美感 生命悲剧之三重奏 哲学三慧 易之逻辑问题 中国人的智慧 中国形而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 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 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严复 天演论 群学肄言 群已权界论 原强 救亡决论 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 论译才之难 西学门径功用 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 说党 思古谈 读经当积极提倡 《民约》平议 与吴汝纶书(三封) 与《外交报》主人书 与熊纯如书 杨树达余嘉锡 ·余嘉锡卷 余嘉锡先生小传 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 太史公书亡篇考 寒食散考 四库提要辨证序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序 杨家将故事考信录 ·杨树达卷 古书句读释例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 积微居金文说

积微居小学述林 积微居甲文说 耐林庼甲文说 顾颉刚 汉代学术史论 《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 论《诗经》所录全为民歌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 《尧典》著作时代考 《尚书·大诰》今译(摘要) 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 《古史辨》第一册自序 与钱玄同论古史书 答刘胡两先生书 《古史辨》第四册自序 州与岳的演变 九州之戎与戎禹 息壤考 由“烝”“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中国近来学术思想变迁观 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 《禹贡半月刊》发刊词 《史林杂识初编》小引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魏晋玄学论稿 评近人之文化研究 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 洪业杨联升 ·洪业卷 引得说 第一篇何谓引得 第二篇中国字庋* 第三篇引得编纂法 仪礼引得序 礼记引得序 春秋经传引得序 杜诗引得序 考利玛窦的世界地图 论利玛窦地图答鲇泽信太郎学士书 《蒙古秘史》源流考 破斧 ·杨联陞卷

林佩琴内科学术思想初探

林现琴内科学术思想初探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学术探i讨jjjt 关键词林碾琴中医内科学中医学术发掘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08)01-0017_02 林佩琴(1772—1839年).字云 和.号羲桐,江苏丹阳人。为清代嘉 庆、道光年间的著名医学家。林氏以数十年的精力,网罗历代精粹。汇集古方验方,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灵活化裁,至晚年撰成《类证治裁》一书。该书较好地反映了林氏的内科学术思想。1强调识证。注重辨证 林氏在《类证治裁?自序》中开篇即云:“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识其为阴为阳。为虚为实,为六淫,为七情,而不同揣合也;辨其在经在络,在腑在脏,在营卫。在筋骨。而非关臆度也。”可见他将识证、辨证放之首位,是特别强调重视的。因为临床诊治只有对证候进行精当的辨识.才能准确处方下药,使药证合拍,吻合无间,而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能否正确识别证候乃是决定施治成败的首要关键。因而林氏对《类证治裁》中所载诸病证,均根据其病因病机、病位、脉症等详加识辨。 识证如鉴别胃脘痛与心痛。胃脘痛“症与心痛相似,但胃脘痛必见胃经本病,如胀满、呃逆、不食、便难、面浮、肢倦,与心痛专在包络者自别。”识别真中与类中则云“真气虚者.猝为所中.是名真中……卑湿酿热,真阴亏者,风自内生,虚阳上冒,亦致昏仆,是为类中。”辨证如辨别中风的病位时云:“其中血脉.则口眼喁僻。中络,则肌肤不仁。中经,则脊重不伸。中腑,则肢节废。便溺阻。中脏,则舌痦吐沫”。辨胃脘痛则云:“初痛在经,久痛人络。……因胃阳衰而脘痛者.食人不运……因肝乘胃而脘痛者.气冲胁胀……因肾寒厥逆而脘痛者.吐沫呕涎……因烦劳伤气而脘痛者,得食稍缓……因客寒犯膈而猝痛者.呕逆不食……积寒致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火郁致痛,发则连日, 阳而为火。水流湿。火就燥。故水火二气,为五行之生成。燥湿二气,为百病之纲领。若能体察燥湿二气之因寒因热所生.而以之为纲.再察其化热未化热之变。与夫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精而又化燥之理,而以之为目,纲举目张.则任凭病情万状,而权衡在握。 其三.燥湿的辨证体系已经建立。如王鸿谟【q从燥湿的定义、病因及症状进行辨证。并归纳出以“干少肺裂陷.重滞脾腻秽”10字辨别燥湿。易懂易学,易记易用。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初步建议:可按《内经》“万物之纲纪”将八纲改为“八纲两纪”。以燥湿充实八纲。即以表里虚实寒热燥湿称为八纲。以阴阳为两纪。恢复八纲的双层次结构.将阴阳从与六变等同的位置提升为八纲的总纲和法纪。如此,以表里辨病位,寒热燥湿辨病性.虚实辨邪正盛衰。再以阴阳总括与提携八纲——表、实、热、燥属阳,里、虚、寒、湿属阴。希望能使八纲名实相符.纲领作用更为完善和加强。 参考文献 f11傅晓晴.从八纲辨证的形成看八纲在中医辨证学中的作用与地位.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36 [2】赵总宽,陈慕泽.现代逻辑方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 [3】周光飚.对八纲辨证发展的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3):233 (4】刘时觉.阴阳燥湿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4):14 [5】王秀莲.《医原》外感燥湿论探析.江苏中医,2000,21(11):6『61王鸿谟.关于强化充实八纲辨证纲领作用的研究.北京中医,2003,22(4):19 第一作者:崔俊波(1976一),男,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脑病的研究工作。电子邮箱:cui—iunbo@163.com 收稿日期:2007—07—24 编辑:冯广清 江善中医药竺坚竺竺堂堂娜 万方数据

重脾胃即重元气

重脾胃即重元气 《内经》中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虽指阴阳而占,实际还是元气的问题,因为凡病无论表里标本,元气 能抵抗,便能却病;元气不能抵抗。病必告危。故凡遇病重 而体力(元气)不支时,当先固其元气,俟元气来复,再议祛 邪。若拘于治病,而不顾及元气。未有不债事的。赵老亦常 说:“人岂能无病,病之生死,不单在受邪之轻重,而重在体 力之盛衰。”这也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两句话,是长 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出来的结论。从这里可以看出赵老的学术 观点,是重元气,重脾胃,而这两者是可以合而为一的。重 脾胃是方法,重元气是目的,因为脾胃为元气生化之源,重 脾胃即达到重元气了。以上阐述了赵老的主要学术观点,明 其所论,尚须进一步掌握其重脾胃之技艺。现分述如下: 1重脾胃、重元气,必须时时处处维护胃气综观历代医家, 重脾胃、重元气者.莫过于脾胃论坛的“盟主”——李东垣。 但有人认为,李氏生于兵荒马乱的金元时代,人民流离失所,饥饱不定故脾胃病多,现在社会安定.人民生活美好, 脾胃病自然减少。重脾胃已失其意义,不必过于强调。其实 太过与不及,都是不正常.饥饿与过饱,对脾胃来说都是损 伤,要做到维护脾胃,不只是平时要维护,得病时也要维护, 尤其在患重病时更要维护。再进一步说。脾胃本身有病要维

护,脾胃本身未病,也要维护,这就是赵老的多年临证体验, 所以他不论何病,都加一些维护脾胃的药,以利于疾病的康 复。赵老强调重脾胃.不完全等同于补脾胃,而是从 脾胃所固有的生理特性出发,从多方而实施有益于脾胃的方 法,这些方法并不局限于药物方面。因此历代医书中所论及 的,诸如通过养心安神、不妄作劳、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抗御外邪、力除痰瘀等颐护脾胃的原则和方法,他都十分赞 赏。此外尚有他个人的一些见解,一是利用五行相生理论指 导,人之一生,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量最大的,唯有脾胃受 纳的水谷,因而脾胃负载最重,唯畏其衰而不健运。如何维 护其健运不衰.除了强壮本脏腑的“胃气”之外,尚可借助“火 生土”的力量。这里“生”有资助之意,火指“心阳”或“命火”均能温养中土,助其动力,强其运化,因此有“脾喜温”的说法, 脾喜得阳助。临床上凡遇火热证需用苦寒药清热泻火解毒时, 应掌握其用量.适可而止,不必过剂。以防苦寒碍胃。二是 利用五行相克的理论指导,“木克土”,肝气、肝火、肝阳, 在疾病的病理变化中,常会克伤脾胃,应先实脾土,以杜滋 蔓之祸,此即《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 意。赵老在治肝胆系统疾病时,常加麦谷芽、淮山药之类, 此意不仅在于保土,更进~步以防“土塞木郁”,足见其用心 良苦。肝气主疏泄,在精神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脾胃 病,因精神因素诱发、复发或加重者,不乏其人。赵老治此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6211676.html,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作者:闫康沈其霖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要】医圣仲景作《伤寒杂病论》,洋洋洒洒八万言,鸿篇巨著之中理、法、方、药莫不完备。后世医家于“伤寒辨治”、“经方应用”等方面研究文献浩若烟海,而对仲景宝命全形之养生思想则鲜有发挥。本文从“饮食调摄”、“起居颐养”、“未病先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窥仲圣养生思想之一二。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养生思想 张仲景生于东汉纷争之乱世,疫病肆虐,伤寒横行。从“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仲景痛定思痛,于《伤寒论序》中写道:“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轻视保身长全养生之法的叹息。笔者认为,除去“伟大医学家”这项桂冠,先圣张仲景亦称得上是一位“超卓的养生家”,这一点在其传世巨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有体现: 1 饮食调摄 脾胃后天本,民以食为天,子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今养生家无不重视的饮食调和,这也是张仲景养生思想体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开篇即讲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疚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饮食是水谷精微的来源,气血生化的基础,饮食精华可以养生,但若不加以调摄,则适得其反,疾病丛生。仲景强调如果想要达到滋养的目的,需按照饮食宜忌进行调摄。 1.1 节于性味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中,仲景提到了饮食调摄的基本要求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要注意摄入食物的性味,使之与脏腑相和,勿食过于苦酸,勿食过于辛甘,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五味过极,外损肌肉,内伤五脏。只有先考虑性味的调和,无使过极,才有可能符合饮食养生道法,尽得水谷之滋养。“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中之“节”者,约、缠束也。一个“节”字,尽道仲圣对性味调和饮食养生的要求。 1.2 慎于禁忌

中国文化要略――学术思想

第六章学术思想 一、xx 1、“儒学”: 第一学说,,创始人孔子,“儒”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最大的思想流派(最早指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 2、xx: 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论语》,鲁文化与周文化一脉相承。 主张“仁”,“仁者爱人”,人本主义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xx: 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儒家学说亦称“孔孟之道”, 思想核心: “性善”和“良知”,提出“义”(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进一步发展“人本思想”,提出“”仁政观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xx: 名况,字卿,赵国人,《荀子》,(李斯为其弟子) 主张“性恶”,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帮助人为善,一是“修身”,二是“师法”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5、汉代以后,儒学独尊,董仲舒建立“天人感应”(封建统治的理论支柱) xx,字仲任,无神论者,著《论衡》 二、xx(第二大学说) 1、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著《道德经》,“道家” 其思想: “无为”“xx”“守弱” 具有自然主义色彩,批判儒家,“入世之学”VS“出世之学” 把“道”作为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朴素辩证法 (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表示世界的本源) 2、xx: 名周,宋国人,著《庄子》,提出内心修养途径,“心斋”“坐忘” 思想核心: 自然无为。《逍遥游》《齐物论》超然物外。 三、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两大“显学”) 1、墨子: 名xx,xx人,代表作《墨子》, 思想: “兼爱”“非攻”“xx” 2、在形式逻辑和自然科三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几何学:点、线、面、圆的关系 力学: 杠杆原理 四、法家学说(战国)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上课讲义

1.尤在泾认为中风中寒,有汗无汗全在体质或在风在寒 2.喻昌言葛根汤所针对的是太阳阳明合并(太阳阳明病或阳明表証) 3.孙思邈创制的治疗肺痈的方剂是千金苇茎汤 4.钱乙治疗心气热,常用哪里导赤散 5.钱乙“五脏所主”的内容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 6.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暗痱 7.刘河间对中风的病机的人是强调将息失宜,心火暴甚 8.李杲提出内伤头痛的临床特征是,内伤外感的鉴别要点有哪些? 痛势绵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 外感者,头痛不止,必待表解或传入里头痛方罢,内伤者,头痛时作时止。 9.王好古阴证鉴别要点是什么? (1)发热辩(2)口渴辩(3)烦躁辩(4)咳逆辩(5)便秘辩(6)下血辩 (7)小便不利辩(8)小便色赤辩(9)手足自汗辩 (10)全身有汗辩(11)谵言妄语辩(12)厥阴辩 “若病在少阴,则有面赤,默默不欲语,但欲寐,或四肢厥逆,或身表如冰石,脉沉细。若病在厥阴,则四肢厥逆,爪甲青,面黎目黑色,或自汗不止,脉沉弦无力。若病阴毒证,身表如冰石,四肢厥逆,体如被杖,脉沉细而微,或六至以至八至、九至、十至而不可数”。“惟太阴一证,手足自温,自利不渴,尺寸脉俱沉而弱” 10.钱乙治疗五脏虚实证所用方剂 (1)心气热:导赤散;心实热:泻心汤;心虚热:生犀散;心虚肝热:安神丸; (2)肝实热:泻青丸;肝肾俱虚:地黄丸; (3)脾实热:泻黄散;邪热伤脾:玉露散;脾气虚:益黄散; (4)肺实证:泻白散或甘桔汤;肺有痰热:葶苈丸;肺气虚:阿胶散 (5)肾虚:地黄丸 (1)心虚:生犀散.安神圆;心实:泻心汤.导赤散 (2)肝虚:地黄圆;肝实:泻青圆,泻白散 (3)脾虚:益黄散;脾实:泻黄散,玉露散 (4)肝虚:补肺阿胶散,泻白散,益黄散;肺实:泻白散,甘桔汤,葶苈圆 (5)肾虚:补肾地黄圆 11.许叔微认为,仲景《伤寒论》辨证的关键在于辨清表里虚实 12.许叔微治疗“痼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泄泻,休作无时,服诸热不效”时,他认为应该『宜先取去,然后调治易差,不可以畏虚以养病』(温脾汤) 13.擅长表里双解,并创制防风通圣散的医家是刘完素 14.李杲升阳散火汤区别于一般辛温解表法的关键所在是酸甘化阴敛阴,寓收于散,方中用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参、白芍(治疗胃衰过食生冷,遏郁阳气所致的发热证)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内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论梁启超的科学精神

第30卷第6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0,No.62003年11月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vember ,2003 论梁启超的科学精神 杨 晓 明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对梁启超的科学精神,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在批判的层面,应揭示出梁启超对“中体西用”思想背景的突破与超越。在倡导的层面,追溯乾嘉学派与梁启超科学精神的渊源可以认定,梁启超是早在五四前就大力倡导与追求“赛先生”的先驱者之一。在反思的层面,可以看出,梁启超对“科学万能之梦”的反思与质疑,非但不能说明梁启超反科学,反而表明了他对科学的科学态度;非但不能说明梁启超保守与落伍,反而是他思想超前的体现。 关键词:梁启超;科学精神;批判;倡导;反思 中图分类号:B2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315(2003)0620011207 收稿日期:2003205208 作者简介:杨晓明(1957—),男,四川省乐至县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副教授。 在西方思想史上,科学精神与理性精神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推动着近代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然而,在近代中国,科学与哲学却并不像在近代西方那样同步发展,而呈现出不同步性。这种不同步性的主要表现之一,便是近代中国的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由此而导致科学精神在近代中国也甚为匮乏。在如此的思想背景下来考察梁启超的科学精神,对于总结与反思近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考察梁启超的科学精神,可以从批判、倡导与反思三个层面来展开。 一 梁启超对中国缺乏科学与科学精神的认识与批判 早年的梁启超与他的“中体西用”前辈一样,尽管承认中国自然科学不发达的事实,但却并未表现出批判的态度。1902年,梁启超写了《格致学沿革考略》一文,实际上是一篇自然科学简史。在该文的前记中,他明确指出:“吾中国之哲学、政治学、生计学、群学、心理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等,自二三百年 以前,皆无以远逊于欧西;而其所最缺者,则格致学也。”在该文的导言中,他又解释说:“学问之种类极繁,要可分为二端:其一,形而上学,即政治学、生计学、群学等是也;其二,形而下学,即质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全体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是也。吾因近人通行名义,举凡属于形而下学,皆谓之格致。两者相较,其繁颐虽相等,而形而上学之高尚,更过于形 而下学。”[1](文集之十一,3— 4页)承认中国缺乏自然科学,而哲学、政治学等并不弱于西方,并认定哲学、政治学等形而上的学问比形而下的格致学,亦即自然科学“高尚”。显而易见,梁启超在这里的观点,还没有跳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和“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等传统思想的窠臼。 不过,在同一年所写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却可以见出梁启超不同于前人和流俗的独特见解了。 该文设专节比较中国先秦学术与古希腊学术。在谈到中国先秦学术的缺点时,他概括了六个方面, 1 1

最新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第一篇:读《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的一点感想】 第八部分第一节“皖学”引用戴震的话:“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弊,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有名之见,其弊二:非掊击前人以自表暴,即依傍昔贤以附骥尾。……私智穿凿者,或非尽掊击以自表暴,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或非尽依傍以附骥尾,无鄙陋之心而失与之等。”几句话直指很多“学人”的软肋,“掊击前人”者比比皆是,歪批、胡批现在已经不再仅仅是相声里的包袱,而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社会现象了,某些畅销书、某些博客,充斥的都是这种东西。而“附骥尾”的倒是不多,于丹大概可以算作其中的佼佼者,昨天和夏末他们几个喝酒的时候,臧否的现在有名的“电视学人”和“网络学人”也都跳不出这两类。而且戴东原更道出了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一时之名”和“后世之名”,即使不能留名后世,也要在当时喧嚣一番,混个热闹。 第九部分第六节“扬学六谈”中引用焦偱的话:“人各一性,不可强人以同于己,不可强己以同于人,有所同必有所不同,此同也而实异也,故君子不同也。”为可叹息者,似乎很少有人能懂得这个道理,总是自以为是,总想改造别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以期和自己一致。而且是关系愈好,则改造的力度愈大,所谓“爱之深则责之切”。为不幸者,我恰恰是当下价值观中的一个另类,

大发慈悲妄想改造我的人也特别的多,或直斥,或婉劝,希望我可以幡然悔悟,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不过我想,我大概是很难改变了。 第十二部分第四节“试帖诗及其他”里引王阳明的话:“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敢入,视师长如仇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曹聚仁问:“两千年的书塾教育,糟不可言,可是今日的学校教育又如何呢?”根据我的切身经历,其实也是如此,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罢了。 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第二篇:读《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的一点感想】 其实这本书现在只看了大概十分之一,但还是忍不住想上来先白活儿两句。这本书是前两天刚借的,和安徽教育出版社编辑的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一起。钱穆的作品集我更喜欢三联那一套,只是我们学校图书馆三联那套散放在各处,不好找。 看这本《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有一种找到了指路明灯的感觉,以前所谓的好古完全是瞎摸,其实一直在槛外,透过栅栏窥见了内里一丁点的美景,却不得其门而入,徘徊于这奇美花园的外围,东面窥探一下,西边张望一下。却不能身处其中去领略、

宋立群教授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经验_马文政

2013年第6期?55? 拿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颈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改善颈部肌肉的疲劳状态。推拿后部分患者局部肌肉紧张得以缓解,小的关节通过被动活动幅度来达到为神经血管组织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内环境,症状能暂行缓解,但疗效不能巩固。在多年对该病治疗时笔者同时发现,腰髋部骨骼及软组织的病变导致的脊柱平衡失调也是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病因。通过对腰髋部的推拿梳理,对局部的慢性病变起了很好的治疗作用,调整了脊柱的生理曲度,疏通经络,对肾俞等穴位的按压能够补肾固本,强身健体,因此疗效持久,总有效率高,明显优于单纯的颈部推拿。 参考文献 [1] 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 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8.  (2013-08-22 收稿) 震颤麻痹又称为“帕金森氏病”,是中年以上比较多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锥体外系变性疾病,其病理上表现为黑质和蓝斑核变性,导致多巴胺神经元严重缺失。 临床上表现可见双手搓丸样震颤、肌张力强直、运动迟缓、步伐缓慢等,严重者甚至有记忆障碍和痴呆等症状。目前现代临床常见的有震颤麻痹综合征、老年性震颤、小脑萎缩、脊髓小脑变性症等。西药主要用多巴胺和抗乙酰胆碱药物治疗,因而其副作用较大,故中药治疗上发挥了很好的优势。1 中医对震颤麻痹的认识 震颤麻痹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内风”、“颤振”、“振掉”等范畴。《素问?五常政大论》对此病症状的描述有“掉振鼓栗”、“其病摇动”、“掉眩颠疾”。可见此病主要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根据五行学说,推演络绎:中医认为“诸风”所引起的颤振(即“掉”),皆和肝脏密切相关。而王肯堂在《证治准绳?颤振》中云:“此病壮年少见,中年之后始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素问》中又论述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若年事渐高,或劳倦太过,以致肾中之精血虚亏,失以滋养之职,无以濡养肝木;盖肝为风木之脏,体阴用阳,肝失调达,故虚风内动。《素问?脉要精微论》又云:“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将振掉,骨将惫矣。”可知本病病机多属肝肾亏虚。再如《医宗己任》中论曰:"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孙一奎在《赤水玄珠?颤振门》中指出:“气虚 宋立群教授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经验 马文政 高思博 宋立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150040) 摘 要 震颤麻痹在中医的治疗中属于疑难杂症,故治疗起来极为不易。导师宋立群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肝肾同源理论,以及脾肾为先后天之本,从脾肾论治震颤麻痹屡收佳效。 关键词 震颤麻痹 健脾益肾 经验  * 通讯作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0040 颤振,用参术汤”,“血虚而振,用秘方定心丸”,可见气血虚弱,加之“此病中年此后始有之,老年尤多”,也是构成颤振的病机之一。然而,楼英在《医学纲目》中提出该病以邪实为患,风、火、痰致病为标。[2] 中医认为震颤麻痹的病因病机多属于风、火、痰、瘀阻滞经络;或肝肾阴虚,无以濡养筋脉;或气血不足,难以温养筋脉;或久病入络,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筋脉失养所导致的肢体颤抖、麻痹等症。本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病位在肝,涉及到脾肾,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脑髓、筋脉失于濡养;标实则以风、火、痰、瘀为主。 2 浅谈肝肾以及脾肾与震颤麻痹的相关性 明?张景岳《类经?疾病类(一)》言:“掉,摇也……,风主动摇,木之化也,故属于肝。”《赤水玄珠》中,指出“颤振者,病人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3],颤振之人手足震颤,而肢体动摇,肌肉挛急而强直,实乃风之故,皆因肝木精血亏虚不能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肾生骨髓,髓生肝”。盖肾水为肝母,肾虚则水不涵木,肝肾交亏,下虚则高摇,以致颤振。明?李中梓的《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中明确提出“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的学术思想。[4]肝肾同属下焦,肝藏血,肾藏精,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精血本同源而异形,同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然精血互生则是肝肾同源的基础。[5]又有《内经》云“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肝肾从经脉上相通并同隶属于奇经。[6]因肝肾在生理上密切相关,故在病理上可肝肾同治,以达到益肾养肝的目的。

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导语:防微杜渐治未病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 防微杜渐治未病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养生大法,它非常重视“治未病”。他在《金匮要略》开篇第一句就直陈“上工治未病,何也?”接着他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例,阐述了预防疾病的方法。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大自然的支配。是能动的顺从大自然的变化,还是被动的接受大自然的约束,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张仲景认为人的能动性应当占主导地位。他形象地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人怎样才能象轻舟那样自由地在水上遨游呢?他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与《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是一致的。而保持身心健康或防治疾病恶化的关键在于“养慎”。所谓“养慎”,就是内养正气,外御病邪。他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张仲景防重于治的养生思想。文中所说的“不令”,“适中即医治之”,“才觉即导引”等,都包含有早期防治的积极意义。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张仲景把“导引吐纳”放在首位,这不是偶然的。导引是以肢体运动、自摩自捏、伸缩手足为特点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定义: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问题的观点、学说的发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 赵靖、易梦虹 重心:中国近代历史上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的萌芽、发生、发展。 时限:1840~~1949 任务:阐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规律; 为现实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研究状况: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西人富国之学,列为专门,举国通人才士,相与讲肄之……观计然、白圭所云,知吾中国先秦以前,实有此学。?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盖全地球生计学,发达之早,未有吾中国若也。???余拟著一《中国生计学史》,搜集前哲所论,以与泰西学说相比较。若能成之,亦一壮观也。? ●八个主义: ●一、无政府主义(伯夷、叔齐、狂矞、华士、老子、庄周、盗跖、漆雕开、季次、原宪、杨朱、陈仲子、史鰌、许行、阮籍、陶潜、鲍敬言、邓牧); ●二、均产主义(孔子、孟子、墨子); ●三、富国主义(李悝、商鞅、管子); ●四、共产主义(陈独秀); ●五、国家社会主义(江亢虎); ●六、资本制度改良主义(马寅初); ●七、新均产主义(前溪,即吴鼎昌); ●八、民生主义(孙中山) 消费论的分为欲望论和消费合理化论 生产论的分为农国与工国之辩和人口论 交易论的分为价值论和货币论 分配论的分为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及基尔特社会主义、资本制度改良主义、新均产主义和民生主义或均产主义。 赵可任 ?《孙中山先生经济学说》 ?《绪论》、《价值》、《货币》、《资本的积累》、《生产方法的改变》、《分配》、《金融资本》和《恐慌》 ?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 ??穷年兀兀,几废寝食,为时既久,积稿遂多? ??处今日而欲创造适合我国之经济科学,必以不背乎国情为尚……盖一国自有其

周培源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周培源先生是举世闻名的学界泰斗,我国流体力学研究的先驱者、近代力学事业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人品学问有口皆碑,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略已产生巨大影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应该走近周培源,认识周培源,以他为我们的永远的人生楷模。为此,这里录入三年前的旧作,作为抛砖引玉的材料。我认为,此文是冯秀芳博士执笔写成的同类系列文章中的佳作,发表前曾得到力学史专家、北京大学的武际可教授大力斧正,内容较为翔实可靠。此次录入时仅做了个别文字修改。 周培源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摘要:周培源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湍流理论领域攻坚70余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一生始终以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为治学动力;以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为治学原则;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治学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叙述周培源先生的生平、学术成就及学术品格等方面的重要事迹,初步探索周培源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大家共享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周培源先生;湍流理论;广义相对论;学术思想;治学动力;治学原则;治学方法 引言[1] 在1992年6月1~3日,北京中苑宾馆曾承办了一次中国科学界的历史性盛会——“国际流体力学与理论物理学术讨论会——暨祝贺周培源先生诞辰90周年”,那次研讨会由周培源先生在海内外的学生和友人发起,北京大学、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主办,旨在就周培源先生数十年从事的两个领域——流体力学和理论物理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推动科学发展,也是献给周培源先生九十诞辰的礼物。在会场上,有周培源先生的老友、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先生,应周培源先生之邀,在离别46年后重返大陆,还有从美国专程赶来的一班“重量级人物” 如顾毓琇、任之恭、吴健雄、袁家骝、林家翘、陈省身、张守廉、杨振宁、李政道等,而“两弹”元勋王淦昌、钱三强、彭桓武、朱光亚及周光召等则为国内物理学界翘楚,除此,还有一大批周先生在各个时期的学生、同事、朋友以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专家学者计三百多人,如此的学术祝寿会的出场阵容可谓空前。杨振宁先生也有感而发,他用英语向周培源先生说道:“Obviously,you have touched many people's hearts"。的确,六十几载光阴,周培源先生致力于两个不同而又艰深的科学领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为中国物理学耕耘播种,入室弟子中蔚然大家者比比皆是:王竹溪、张宗燧、彭桓武、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胡宁、张守廉、何泽慧、王大珩、于光远……。“科学巨匠师表流芳”是对周培源先生一生的最准确的概括和总结。 1 学术成就:科学泰斗,世代风范 周培源先生1924年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研论文《三等分角法二则》,从此开始了他近70年的学术研究工作,在这70年里他主要集中在广义相对论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