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A )

A.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

B.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C.美国合伙企业制度

D.日本股份企业制度

2.(D)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

A.1910

B.1914

C.1921

D.1918

3.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是(B )

A.1845英国修改《公司法》

B.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

C.1721年英国“南海公司事件”

D.有关苏格兰会计师协会成立

4.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是(C )

A.高威会计师事务所

B.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C.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D.上海会计师事务所

5.对于一般目的审计和特殊目的审计的区别标准之一是(A)

A.审计意见所表述的对象不同

B.审计主体不同

C.审计方法不同

D.审计目标不同

6.审计目的的确定,主要受(D )的制约.

A.审计主体

B.审计范围

C.审计方法

D.审计对象

7.在20世纪初期审计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审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查;审计报告使用人是(C)

A.企业股东

B.企业债权人

C.除企业股东外,更突出了债权人

D.证券交易机构E。社会公众

8.1853年苏格兰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B)

A.注册会计师的诞生

B.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C.注册会计师法律地位的确立

D.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

9.我国独立审计的一般目的是对(B)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A.会计报表特定项目

B.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

C.简要会计报

D.特定账户及特定账户的内容

10.审计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他们依次是(C )

A.委托人、受托人和被审计单位

B.注册会计师(受托人)、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

C.注册会计师(受托人)、被审计单位和委托人

D.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和委托人

11.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作用是(b)。

A.防止错误与舞弊的发生B.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C.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D.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2.1918年9月,北洋政府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创办的(d)是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A.立信会计师事务所B.北京会计师事务所C.上海会计师事务所D.正则会计师事务所13.1980年12月,财政部发布(b),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开始复苏。

A.《会计师条例》B.《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C.《关于成立会计事务所的通知》D.《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4.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的方法也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在下列审计方法中,形成最晚,即最新的审计方法是(d)。

A.账项基础审计B.财务报表审计C.制度基础审计D.风险导向审计15.相对于其他类型审计而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财务报表的可靠程度,其主要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审计(a)。

A.监督的性质B.依据的准则C.实施的手段D.方式与对象

16.注册会计师与政府审计部门如果对同一审计事项进行审计,最终形成的审计结论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差异的下列各项原因中最主要的是(d)。

A.审计的方式不同B.审计的性质不同C.审计的独立性不同D.审计的依据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目的、内容不同,审计划分为(BCD)

A.政府审计

B.会计报表审计

C.合规性审计

D.经营审计

2.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包括(ABCD )

A.对按照特殊编制基础所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B.对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进行审计

C.对法规、合同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规定的遵循情况进行审计

D.对简要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3.我国审计监督体系是由(ABC )组成的。

A.政府审计

B.内部审计

C.注册会计师审计

D.部门审计

4.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主要区别有(ABCD )

A.审计的独立性上不同

B.审计方式不同

C.审计内容和目的不同

D.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不同

5.注册会计师职业从产生至现在已经历了(ABD)阶段。

A.英式审计

B.资产负债表审计

C.经济效益审计

D.会计报表审计

6.下列各项陈述中,符合一贯性原则的有(BD )

A.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应前后各期一致,不得变更

B.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应当前后各期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C.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如果发生变动,只要是合法、合理就应改变而无需做出其他处理

D.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如果发生变动,只要是合法、合理就应予以变更,但同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7.关于独立审计的下述提法,正确的有(ABD )

A.独立审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B.独立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

C.独立审计的产生早于政府审计

D.独立审计独立于政府和任何企业或经济组织

8.审计目的的确定,主要受审计对象的制约,同时也与(ABC)密切相关。

A.审计的本质属性

B.委托人的具体要求

C.审计职能

D.审计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9.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特点是(BD )

A.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B.审计对象是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中心的全部会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

C.审计报告使用人是股东和债权人

D.已广泛采用抽样审计

10.按主体的不同,审计划分为(BD)

A.财务报表审计、合规性审计、经营审计

B.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

C.法定审计、任意审计

D.内部审计

1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特点是(bc)。

A.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B.审计对象是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中心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

C.以控制测试为基础使用抽样审计D.审计报告使用人是股东和债权人

12.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是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bc)发表审计意见。A.企业财务通则B.企业会计准则C.相关会计制度D.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三、判断题

1.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英国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意大利股份制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于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

2.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

3.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由初期的详细审计发展为资产负债表审计,进而发展为会计报表审计。审计目标也由查错防弊发展到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4.审计的特殊目的,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按照特殊编制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或其他信息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5.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审计对象的本质,其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审计对象的现象。(×)

6.政府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

7.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审计永远基于主导地位。(×)

8.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9.当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变更,或这时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应当予以变更。但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企业如果没有遵循上述原则,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重要性,考虑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

10.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在所有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1.由于职业判断贯穿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并且可能得到的审计证据有很多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因此,注册会计师的任何审计意见都不能绝对保证财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财务报表的可靠程度。(对)

12.合规性审计的结果通常报送给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或外部特定使用者。(对)

13.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于政府、任何企业和经济组织。(对)

内部审计专业知识.

内部审计专业知识 内部审计概论 1.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营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我国内部审计产生在奴隶社会。 3.企业内部设立“稽核”职务和部门,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4.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基础。 5. 1987年,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成立。2001年,经审计署统一,民政部批准将学会更名为协会,成为行业自律管理的社会团体组织。 6.2003年3月,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4号令)。 7.1941年现代第一个内审团诞生于美国,这一年也是现代内部审计的奠基年。 8.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因: (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基本前提 (2)是基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需要产生和发展的 (3)外部压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9.内部审计模式:控制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内部审计职能:评价扩展→预测、咨询、保证 内部审计转变:独立向→注重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价值≠产值) 内部审计方式:说服→协商 10.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互动,凭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合规性)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11.分类:(1)财务审计 (2)经营审计 (3)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12.特征: (1)内向性 (2)及时性和广泛性 (3)紧密相关性 13.作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的特点: (1)综合性 (2)高层次 14.作用: (1)监控 (2)咨询 (3)风险预警 (4)信息鉴证 15.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16.模式: (1)设在董事会或其下审计委员会 (2)设在监事会 (3)隶属于总经理 (4)与纪检、监察合署 (5)隶属于财会部门:将审计者与被审计者合并,成了财务的内部监督,失去了审计的基本职能 17.内部审计机构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的决策与执行,但可以参与(参与≠参加)。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但不独立于委托者。 18.权限: (1)报送资料权 (2)参与决策权 (3)检查权 (4)调查取证权 (5)强制措施权 (6)建议权 (7)通报批评权 (8)处理、处罚权 19.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条件: (1)学识及专业能力 (2)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3)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 20.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 21.审计机关对协会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国家审计署、民政部对协会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审计机关内设的内部审计管理机构负责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22.内部审计协会不为成员提供专业服务和人事代理活动。 2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 24.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内部审计的工作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A ) A.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 B.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C.美国合伙企业制度 D.日本股份企业制度 2.(D)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 A.1910 B.1914 C.1921 D.1918 3.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是(B ) A.1845英国修改《公司法》 B.1853年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 C.1721年英国“南海公司事件” D.有关苏格兰会计师协会成立 4.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是(C ) A.高威会计师事务所 B.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C.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D.上海会计师事务所 5.对于一般目的审计和特殊目的审计的区别标准之一是(A) A.审计意见所表述的对象不同 B.审计主体不同 C.审计方法不同 D.审计目标不同 6.审计目的的确定,主要受(D )的制约. A.审计主体 B.审计范围 C.审计方法 D.审计对象 7.在20世纪初期审计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审查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查;审计报告使用人是(C) A.企业股东 B.企业债权人 C.除企业股东外,更突出了债权人 D.证券交易机构E。社会公众 8.1853年苏格兰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B) A.注册会计师的诞生 B.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C.注册会计师法律地位的确立 D.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 9.我国独立审计的一般目的是对(B)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A.会计报表特定项目 B.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 C.简要会计报 D.特定账户及特定账户的内容 10.审计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他们依次是(C ) A.委托人、受托人和被审计单位 B.注册会计师(受托人)、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 C.注册会计师(受托人)、被审计单位和委托人 D.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和委托人 11.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作用是(b)。 A.防止错误与舞弊的发生B.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C.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D.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2.1918年9月,北洋政府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创办的(d)是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A.立信会计师事务所B.北京会计师事务所C.上海会计师事务所D.正则会计师事务所13.1980年12月,财政部发布(b),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开始复苏。 A.《会计师条例》B.《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C.《关于成立会计事务所的通知》D.《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4.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的方法也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在下列审计方法中,形成最晚,即最新的审计方法是(d)。 A.账项基础审计B.财务报表审计C.制度基础审计D.风险导向审计15.相对于其他类型审计而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财务报表的可靠程度,其主要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审计(a)。 A.监督的性质B.依据的准则C.实施的手段D.方式与对象

内部审计的发展史

一、内部审计概述 【引言】 谈到内部审计的话题,首先需要我们了解,什么叫审计?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按照审计主体与被审计单位的隶属关系,审计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其中外部审计又可以分为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一)内部审计是怎么产生的 内部审计自其产生至今,从时间和特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古代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审计两个阶段。 1.古代内部审计阶段 内部审计源于奴隶社会,当人类步入奴隶社会以后,私有制开始出现,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出现分离。于是,财产所有者往往会委派自己信任的人作为第三者受托进行经济监督,从而产生了古代的内部审计。 在奴隶制政府,如古代罗马、希腊、中国,对内部审计组织及活动均有记载,如古代罗马,人们采用“听证帐目”的方式来检查负责财务的官员有无欺诈、舞弊行为,即检查人听取不同人员对同一事项

记录的口头汇报,审计(AUDIT)一词就来源于拉丁文“听帐人(auditus)”。大约公元前510年左右,古罗马庄园奴隶主通常派“亲信或管家”监督管理庄园的代理人,奴隶主和代理人之间由此产生“委托受托责任关系”,此举被视为内部审计萌芽,但此时的“亲信或管家”并非专职“内部审计”,只是兼职。再如中国《周记》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设有“司会”和“宰夫”两种官职。“司会”可以从日成、月要、岁月三个方面勾考皇室的财政收支,保管书契、版图及副本,实际是行使会计稽核和控制的权利,可谓原始意义上的内部审计。而“宰夫”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行使“考其出入,以定刑赏”之职责,可谓我国政府审计的雏形。 封建时代,古代内部审计继承了早期内部审计的思想,并且有了长足进展,主要标志是出现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这一时期,内部审计主要采用了寺院审计、行会审计、银行审计和庄园审计等形式。 (1)寺院内部审计 这是西欧寺院经济的审计制度。十一世纪以来,寺院在西欧极为普遍,一些寺院兴办了各种类型的手工作坊,拥有大量的财产。为加强管理,寺院配备了各种专职管理人员,为监督管理人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还适当配备了具有一定专业会计知识的人充当审计人员,负责对财务收支和会计帐目进行检查。 (2)行会审计制度 在英国,11-12世纪就出现了行会,每个行会一年要召开1-4次总会,议事内容是选举产生理事和审计人员。理事是行会的执行机

《内部审计学》(第三版)

《内部审计学》(第三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时现等 2017年4月 第一章内部审计概述 本章练习题 1. D 2. D 3.D 4.B 5.D 6.C 7. D 8. D 9.A 本章思考题 1.建议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标准、审计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 建议从准则结构、准则内容、准则实施状况等进行比较。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因及影响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管理层支持、内部审计自身等方面进行分析。 3.分别分析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主要是指组织上的独立,外部审计独立性包括组织上的独立性、业务上的独立性和经费上的独立性(形式上的独立与实质的独立)。 5.本题无标准答案,可以从企业价值分析入手,从价值链模型审计增值模型。 第二章内部审计程序 本章练习题 1.B 2.C 3.D 4.B 5.D 6.B 7.A 8.B 9.C 10.B 11.B 12.D 13.A 14.B 15.C 16.C 17.D 第三章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人员 本章练习题 1.A 2.D 3. A 4. D 5.B 6. C 7. D 8.A 9.C 10.A 11.A 12.D 本章思考题 1.为完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服务,促进组织科学有效的战略管理,监控组织的高管层。 2.监督指导内部审计、聘请外部审计、向董事会报告内部审计情况。 3.知识、技能和经验。 4.可以从内部审计的职能、权限、业务范围、职业道德、胜任能力、机构设置等方面设

计。 第四章经营活动审计 本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D 2.C 3.A 4.C 5.D 6.B 7.B 8.A 9.D 10.B 11.A 12.B 13.A 14.D 15.A 二、多选题 1.ABC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D 本章思考题 1.筹资管理活动、投资管理活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财务收支情况、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2.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用人机制、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员工的绩效管理。 3.价格、成本、质量、市场。 4.战略供应链管理使得企业内部审计的边界扩大,注重评价整个供应链上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5.计划制定、生产组织控制、工艺流程控制、计划完成控制,与效益直接相关的内容:质量、成本。 第五章内部控制审计 本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C 5.B 6.D 7.D 8.B 9.D 10.A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A 18.D 19.A 20.B 21.B 22.D 23.C 二、判断题 1.√ 2.√3.×4.√ 5.√ 三、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1)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2)存在内部控制的缺陷,理由是:因为对于询价和确定供应商是属于不相容的两个岗位,而该公司却由一人担任是不正确的;改进措施:建议其由另外一个职员负责确定供应商。 (3)存在缺陷,理由是:未设有独立的验收部门,并保有连续编号的验收单。 (4)存在缺陷,理由是:付款凭单还应附采购订单、供应商发票等凭证。

审计(2016) 第1章 审计概述 课后作业

审计(2016) 第一章审计概述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针对财务报表审计与审阅业务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 B.审计业务相对于审阅业务而言,其对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更为严格 C.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D.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较之经审阅的财务报表更为可信 2. 当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不能获取合理保证,并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也不足以实现向预期使用者报告的目的,则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A.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B.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C.终止审计业务 D.解除业务约定 3. A注册会计师属于参与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助理人员,A注册会计师对审阅业务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无保证程度的鉴证业务 B.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C.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D.属于相关服务业务 4. 以下针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说法中,恰当的是()。 A.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是合理保证的业务 B.财务报表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C.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低于审阅业务的保证水平 D.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检查风险比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检查风险低 5. 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C.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 D.财务报表审计可以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6. 在确定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时,下列有关责任方的说法中,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是()。 A.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B.责任方可能是审计业务的委托人,也可能不是委托人 C.责任方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但在某些被审计单位,可能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层 D.责任方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绝大多数责任 7.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信息为()。 A.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B. 财务报表 C. 企业的运营情况 D. 企业的内部控制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方案概述.pdf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方案概述

2、直接责任:共有六种应予追究的直接责任。 (1)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 (2)越权决策造成企业损失的责任; (3)私分公司资产的责任; (4)非法侵占公司财物的责任; (5)贪污贿赂挪用公司公款的责任; (6)其他以权谋私的责任。 第七条离任审计的内容应包括: 1、上任时的公司财务状况; 2、任期内财务收支合规、合法、真实性(会计报表审计内容); 3、任期内净资产的增减; 4、各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和分析; 5、任期内重大经营决策和法律诉讼(包括重大担保)等情况; 6、任期内公司员工的各项收入变动趋势; 7、任期内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执行情况,有无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情况; 8、对遗留问题的财务清理情况。 第八条在审计程序展开的准备工作中,公司必须提供充分的条件和书面资料,包括: 1、个人资料,主要应提供离任者的个人述职报告; 2、单位资料; 3、法律诉讼有关案卷材料; 4、对外担保有关文件。 第九条实施阶段中应注意的问题: 1、书面证据材料务必详尽,必要时甚至进行“外调”,并根据获得的材料,落实到具体的经济责任; 2、口头证据要重视、要充分记录,力争对方签字;在万一得不到书面签证的情况下,要有 两名审计人员签字,以防止误听; 第十条审计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审计评价应有充分依据或证明; 2、对审计过程中未予验证的具体事项,或评价依据、评价标准不明确的事项不作评价; 3、对未来事项不作预测结果的评价; 4、评价使用的数据,应采用审计认定的数据; 5、分清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如应考虑企业违规行为是否受到外来干扰,或是否应由上级 主管部门承担责任; 6、分清前任领导责任与现任领导责任; 7、分清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的责任; 8、对经营业绩的评价要分清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公司外部原因与公司内部原因、公司效益原因与社会贡献等关系; 9、一般应采取写实手法描述,实事求是、客观刚正,忌夸大,勿形容,避比喻; 10、重大事项必须揭示。 第十一条为使接任者了解接管公司(单位)情况,并与离任者核实情况,审计报告初稿应征 求接、离任者意见: 1、初稿先征求接任者意见,应视其要求决定是否追加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征求离任 者意见,接离任者均可对事实与报告中查明事项不符之处以及报告意见等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补充;

内部审计风险应对及概述

风险应对 第一节风险应对概述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围绕重大错报风险的识不、评估和应对,打算和实施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规范了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不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规范注册会计师针对已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重大错报风险,应当针遵循以下规定:(1)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制定总体应对措施,包括向审计项目组强调在猎取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专门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向审计项目组提供更多的督导等;(2)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测试操纵的执行有效性以及实施实质性程序;(3)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风险评估的结果是否适当,并确定是否差不多猎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4)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实施关键的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同意的低水平。 第二节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一、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总体应对措施 在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识不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依旧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阻碍多项认定。假如是后者,则属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 定下列总体应对措施: 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专门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由于各行业在经营业务、经营风险、财务报告、法规要求等方面具有专门性,审计人员的专业分工细化成为一种趋势。审计项目组成员中应有一定比例的人员曾经参与过被审计单位往 常年度的审计,或具有被审单位所处特定行业的相关审计经验。必要时,要考虑利用信息技术、税务、评估、精算师等方面的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关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项目组的高级不成员,如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等经验较丰富的人员,要对其他成员提供更详细、更经常、更及时的指导和监督并加强项目质量复核。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本章要点 掌握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了解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其它审计之间的关系 熟悉审计的方法与分类 了解审计的职能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和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政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一)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即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专职机构: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国家审计的人员、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和依法批准执业注册会计师 (二)审计的授权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的相关领导的授权,他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审计的委托者是针对社会审计而言的。 (三)审计的客体(对象) 审计的客体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例:政府审计对象为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内部审计的对象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 社会审计的对象是委托人指定的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四)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内部审计之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与目标 1.内部控制的含义 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正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2.内部控制的目标 1)确保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 2)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 3)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直接目标) 4)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进行(微观目标) 3.内部控制解决的问题(谭丽丽 106) 1)是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问题。它带来的致命的弱点是推责和拖延。 2)制度依赖或制度迷信的问题。制度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执行力越来越差,效率越来越低,抱怨越来越多,“大企业病”。制度如果执行的不好,有制度比没有制度还糟糕,因为这让被管理者学会蔑视制度,并自觉不自觉地寻找机会实现群体突破“闯红灯”,造成企业“法不责众”的窘态。 对制度有一个审视的态度。 二、内部控制要素 1.内部环境 1)治理结构 2)机构设置 3)人力资源政策 4)内部审计机构 5)企业文化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3.信息与沟通 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包括用以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事项和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履行经营管理责任的程序和记录。 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所生成信息的质量,对管理层能否做出恰当的经营管理决策以及编制可靠的财务报告具有重大影响。 与财务报告相关的沟通包括使员工了解各自在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的角色和职责,员工之间的工作联系,以及向适当级别的管理层报告例外事项的方式。 4.控制活动 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活动。 5.内部监督 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及时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三、内部控制的特征 1.全面性 2.经常性 3.潜在性 4.关联性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 1.有效性原则 2.审慎性原则 3.及时性原则 4.独立性原则 五、内部控制的作用 1.保证国家的方针、则侧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 2.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概述

第2201号部审计具体准则——部控制审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部审计人员实施部控制审计的行为,保证部控制审计质量,根据《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部控制审计,是指部审计机构对组织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部审计机构、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部控制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四条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是建立、健全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 部审计的责任是对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促进组织改善部控制及风险管理。 第五条部控制审计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单个或者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审计的围和重点。 部审计人员应当关注串通舞弊、滥用职权、环境变化和成本效益等部控制的局限性。 第六条部控制审计应当在对部控制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的部控制。 第七条部控制审计应当真实、客观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情况。 第八条部控制审计按其围划分,分为全面部控制审计和专项部控制审计。 全面部控制审计,是针对组织所有业务活动的部控制,包括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部监督五个要素所进行的全面审计。

专项部控制审计,是针对组织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项业务活动或者业务活动某些环节的部控制所进行的审计。 第三章部控制审计的容 第九条部审计机构可以参考《企业部控制基本规》及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审查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部监督等要素,对组织层面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条部审计人员开展部环境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部控制基本规》和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部环境要素的规定为依据,关注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组织文化、社会责任等,结合本组织的部控制,对部环境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一条部审计人员开展风险评估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部控制基本规》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部控制,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二条部审计人员开展控制活动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部控制基本规》和各项应用指引中关于控制活动的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部控制,对相关控制活动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三条部审计人员开展信息与沟通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部控制基本规》和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部信息传递、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等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部控制,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四条部审计人员开展部监督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部控制基本规》有关部监督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日常管控的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部控制,对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重点关注监事会、审计委员会、部审计机构等是否在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第十五条部审计人员根据管理需求和业务活动的特点,可以针对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等,对业务层面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一章 审计概述(含答案)

第一章审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节审计概念 1.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 A.独立性就是审计得基础之一,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与预期使用者 B.审计可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得需求 C.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 D.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得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得信赖程度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得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得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得信赖程度,而不就是为了增强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得信赖程度。 2.下列有关保持职业怀疑作用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 A.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设计恰当得风险评估程序 B.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出得重大错报风险,恰当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得性质、时间安排与范围,降低选取不适当得审计程序得风险 C.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评价就是否已获取充分、适当得审计证据以及就是否还需 执行更多得工作 D.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使注册会计师忽视存在相互矛盾得审计证据得偏向 【答案】D 【解析】选项D错误。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审慎评价审计证据,纠正仅获取最容易获取得审计证据,忽视存在相互矛盾得审计证据得偏向。 3.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 A.审计属于合理保证得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得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B.审计属于合理保证得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得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C.审计属于合理保证得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得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D.审计属于合理保证得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通过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得低水平,以提高财务报表可信性 【答案】C 【解析】选项C错误。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不能降低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降低检查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处在可接受得低水平,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4.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 A.责任方就是指对财务报表负责得组织或人员,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B.管理层与治理层理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C.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则可以因为财务报

审计(2016)-第1章-审计概述-课后作业

审计(2016)-第1章-审计概述-课后作业

审计(2016) 第一章审计概述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针对财务报表审计与审阅业务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对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 B.审计业务相对于审阅业务而言,其对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更为严格 C.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D.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较之经审阅的财务报表更为可信 2. 当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不能获取合理保证,并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也不足以实现向预期使用者报告的目的,则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B.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C.终止审计业务 D.解除业务约定 3. A注册会计师属于参与甲公司2015年度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助理人员,A注册会计师对审阅业务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无保证程度的鉴证业务 B.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C.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D.属于相关服务业务 4. 以下针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说法中,恰当的是( )。 A.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是合理保证的业务 B.财务报表审计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C.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低于审阅业务的保证水平 D.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检查风险比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检查风险低 5. 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 B.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C.如果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审计业务或其他鉴证业务 D.财务报表审计可以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 6. 在确定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时,下列有关责任方的说法中,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是()。 A.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1.[单选]以下有关审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审计不能为合理利用财务信息提供建议 B.审计以有限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C.审计可以增强全体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D.审计不能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内涵 2.[多选]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与审阅业务,下列各项中,存在区别的有() A.可接受的鉴证业务风险 B.所能提供的保证程度 C.治理层与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D.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3.[单选]以下有关有限保证与合理保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提供合理保证 B.财务报表审阅业务提供有限保证 C.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提供合理保证 D.代编财务报表业务提供有限保证 4.[多选]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下列各项属于审计要素的有()。 A.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 B.审计证据 C.注册会计师、责任方、预期使用者 D.审计报告 5.[单选]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的责任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 B.责任方可能包括部分或全部治理层成员 C.责任方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D.责任方可能是唯一预期使用者 6.[单选]注册会计师向甲公司财务负责人询问甲公司有价证券的持有目的,最有助于发现投资交易()认定存在的错报。 A.存在 B.完整性 C.分类 D.准确性 7.[单选]如果发现甲公司仓库职员对原材料疏于看管,最可能导致存货项目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认定是()。 A.存在 B.计价和分摊

C.完整性 D.权利和义务 8.[单选]甲公司在期末对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但财务报表上列报的存货金额高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表明下列()认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A.完整性 B.准确性和计价 C.计价和分摊 D.准确性 9.[单选]以下针对职业怀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 B.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存在即合理的逻辑 C.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慎评价审计证据 D.职业怀疑要求注册会计师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 10.[单选]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做中,符合职业怀疑的是()。 A.以书面声明替代其他相关审计证据 B.将多次观察得出结论推广到整个会计期间 C.将管理层诚信作为评价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因素 D.除非存在反证,将文件和记录视为真品 11.[多选]职业判断对于适当地执行审计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注册会计师在作出下列决策时,尤其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的有()。 A.评价已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B.是否假定收入确认存在舞弊风险 C.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D.确定重要性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2.[单选]以下有关职业怀疑和职业判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职业怀疑建立在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 B.职业怀疑体现了职业谨慎,影响职业判断的质量 C.审计工作底稿不仅要记录职业判断的结论,而且要记录做出职业判断的依据 D.职业判断与客观和公正、独立性两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密切相关 13.[单选]以下有关检查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降低检查风险来降低审计风险 B.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受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C.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的水平受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影响 D.能否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可能影响审计意见 14.[多选]审计的固有限制决定了()。 A.财务报表审计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B.大多数审计证据仅仅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内部审计学 选择题

内部审计学 选择题、判断题 第一章 1.针对组织的外部风险,以下哪项属于内部审计活动的职责?C A.管理组织外部风险 B.控制组织外部风险 C.评估组织外部风险 D.消除组织外部风险 2. 下列哪一项是内部审计师的咨询职能而不是确认职能?C A.评估内控的有效性和管理关键风险 B.以可靠的方式评估和报告风险 C.传授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工具与技术 D.设计和评估风险管理流程 3. 以下哪一项内容最可能被视为内部审计确认服务?D A.流程设计服务; B.协调业务; C.培训业务; D.合规性业务。 第二章 由于审计资源限制,需要对两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关于这两个项目的风险评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C ) (1)审计委员会要求进行的被审计事项,其风险总是高于管理层要求进行的被审计事项。 (2)预算金额高的被审计事项的风险总是高于预算金额低的被审计事项。(3)风险高低应根据对组织的潜在价值的估计或不利因素的暴露来衡量。A.只有I B.只有II C. 只有III D.I和III 第四章 1、某公司拥有仓储式连锁商店,这种商店出售大量的食品、办公用品及其他低值商品。商店的营销费用都减至最小,每个商店的装修均很普通。选择适合该公

司的组织结构类型:A A、机械式 B、模仿 C、有机式 D、简单式 2、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确定何种事项来评估管理当局的计划职能?C A、管理者的责任对象和授权范围。 B、员工薪金是否与以员工分数确定的薪金档次表一致。 C、是否每个管理计划均包括用来衡量计划完成与否的方法。 D、当旧的业绩评价标准不合适或无效率时,是否建立和推行新的业绩评价标准。第五章 1、以下哪种情形代表了薪酬部门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B A、薪酬部门人员要轮换其职务; B、薪金支票由员工的直接监督员发放; C、薪金记录要每季度与税收报告核对; D、时间记录职能是独立于薪酬部门的。 判断题: 1.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2.核对银行对账单属于关于现金收支的一项关键的纠正性控制。(√) 3.某企业在出纳员请病假期间,财务科长指派会计兼任出纳,此做法符合内部控制原则。(×) 4.在缺乏职责分离小型公司中,由持有公司股份的经理人员对经营进行监督是一种良好的纠正性控制。(× ) 5.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章 1、项目绩效审计不包括(A) A.决算审计 B.经济审计

18秋东财《审计学概论B》在线作业三

------------------------------------------------------------------------------------------------------------------------------ (单选题) 1: 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的执业人员是()。 A: 注册会计师 B: 政府审计师 C: 内部审计师 D: 注册内审计师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于()。 A: 威尼斯 B: 英国 C: 美国 D: 中国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属于()。 A: 审计该单位的注册会计师 B: 承接该项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C: 被审计单位 D: 审计署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下列有关审计证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如果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审计证据的要求也越高 B: 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 C: 如果注册会计师从不同来源获取的不同审计证据相互矛盾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D: 如果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资产负债表的错漏报汇总数为10万元时是重要的,损益表的错漏报汇总数为20万元是重要的,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重要性水平应定为()。A: 10万元 B: 20万元 C: 15万元 D: 30万元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特别风险是指需要特别考虑的()。 A: 审计风险 B: 重大错报风险 C: 固有风险 D: 控制风险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 A: 30天内 B: 60天内 C: 90天内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章审计概论 一、请结合以下资料讨论审计职能以及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问题。 资料(一):在2003、2004连续两年刮起“审计风暴”之后,素有“铁面审计长”之誉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作《关于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李金华指出,通过对38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高达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审计署对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后查出,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虚报多领预算资金多达4.91亿元;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l.42亿元。 在李金华的报告中,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被几次点名。据审计,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04.5亿元时直接预留74.8亿元;在审批下达的229.7亿元中,实际落实到项目的资金未达到要求。审计署抽查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03年至2004年下达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发现9省124个项目存在以多种名义重复申报或多报建设规模等,获取中央补助资金13.2亿元。在对2004年度中央预算管理的审计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中央部门人均基本支出水平差距较大,据对45个中央部门2004年决算抽查,基本支出人均水平高低相差10倍以上。人民银行、国家广电总局的收支未完全纳入中央预算。审计报告因此提醒财政部应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规范。审计署去年对华融、长城、东方、信达4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了审计,共抽查这些公司收购的金融不

第一章 审计概述 思考练习答案 10.27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答案解析 一、思考题 1.【解答】 (1)会计账目审计阶段,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大致包括20世纪的前30年。 (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延续至今。 2.【解答】 (1)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进行的审计;合规审计,是为查明和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或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同、协议和有关控制标准而进行的审计;经营审计是为了评价某个组织的经济活动在业务、经营、管理方面的业绩,找出改进的机会并提出改善的建议,而对一个组织的全部或部分业务程序与方法进行的检查。 (2)差异: 3.【解答】审计三方关系人分别是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三方之间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4.【解答】 (1)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5.【解答】 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编制审计报告。 6.【解答】 (1)使审计服务更加个性化 (2)推进审计服务水平升级 (3)有助于审计服务效率的提高 (4)促进审计平台建设 (5 )推进对大数据进行审计 二、案例分析题 1. 2. 【答案】 程序(1):应付账款,完整性; 程序(2):营业收入,截止; 程序(3):货币资金,计价和分摊; 程序(4):固定资产,权利和义务。 【解析】 程序(1):如银行对账单显示所借记的应付账款在2014年并未支付,则应付账款账户余额违背了完整性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